垃圾分类的总结

2024-04-25

垃圾分类的总结(精选14篇)

篇1:垃圾分类的总结

20xx年xx区教导系统在区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办公室的指导下,依照区的统一安排,在全区幼儿园中全面开展了生活垃圾分类减量鼓吹教导和实施工作,取得了必然成效。现将有关如下:

一、做好鼓吹动员工作

垃圾分类工作是绿色可持续成长的根基环保工作,遍及水平体现了社会的文明水平。教导局为抓好孩子的垃圾分类常识教导,要求各校将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常识纳入专题教导内容,在幼儿园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发蒙教导,在中小学实施垃圾分类常识教导。应用教工大会和学生班会课光阴,普遍进行垃圾分类意义的鼓吹和垃圾分类观点界定的介绍。结合地球日、情况鼓吹日等环保特定日,外请专家举行教导讲座,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环保知识。

二、做好责任落实工作

教导局要求各学校落实垃圾分类实施的主体责任,明确分管领导、治理部门及内部治理岗位职责,做好垃圾源头分类减量的培训、督匆匆、反省、矫正工作。与具备相关资质的垃圾收运单位签订协议或合同,按时分类收运。在做好分类收运的根基上,实时总结推广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经验做法,按期阐发垃圾分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垃圾源头减量、全程分类有效落实。

三、容身讲堂教授教化,扎实开展环保教导

讲堂是实施素质教导的主渠道,同时也是环保教导的好场所,教师在各科教授教化,尤其是品社、语文、自然、探究等学科的教授教化中有机地渗透环保教导;中高年级班级进行情况教导主题会,开展各类形式进行教导,形成了环保优越的气氛;班级成立环保小组,认真收集信息,整理材料,进行环保知识的研究和探索。

例如:长征中心小学将垃圾分类知识与自然学科相结合,让学生通过朗朗上口的对话问答形式,讲述了生活垃圾分类的紧张性及分类要求。同时,赞助学生建立:垃圾分类的最终目的是削减垃圾的理念。指导他们把随处丢弃的树叶、果皮、剩菜剩饭酿成人见人爱的环保酵素。有的可以喷,用于施肥;有的可以喝,可以赞助消化、降血脂。

篇2:垃圾分类的总结

为积极响应《xx市柯xx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xx年xx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管理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最近,柯桥裕民幼儿园进行“垃圾分类,从我做起”活动

本次活动的形式有,发放垃圾分类工作告家长书、开展亲子制作变废为宝小制作、各班开展环保教育活动以及进行日常的垃圾分类活动。特别在环保教育活动中,孩子们受益很大!了解了纸类、金属、玻璃、除塑料袋外的塑料制品、橡胶及橡胶制品为可回收的垃圾。

也了解了电池、废旧电子产品、废旧灯管灯泡、过期药品、过期日用化妆用品等为不可回收物品。孩子们明确“垃圾”性质后,希望逐渐形成将垃圾归类投放指定垃圾箱的好习惯,也将这一好习惯延伸到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当中,以自己的行动带动周边的人!

篇3:垃圾分类的总结

1 对金属的分离

对金属的分离, 我们运用的是输送式金属探测器将垃圾中的金属分离出来。金属探测器应用电磁感应的原理, 利用有交流电通过的线圈, 产生迅速变化的磁场。这个磁场在金属物体内部能感生涡电流。涡电流又会产生磁场, 倒过来影响原来的磁场, 引发探测器发出鸣声。金属探测器的精确性和可靠性取决于电磁发射器频率的稳定性, 一般使用从80到800k Hz的工作频率。工作频率越低, 对铁的检测性能越好;工作频率越高, 对高碳钢的检测性能越好。检测器的灵敏度随着检测范围的增大而降低, 感应信号大小取决于金属粒子尺寸和导电性能。

我们利用输送式金属探测器对金属灵敏的检测, 可以将垃圾中的金属分离。当垃圾投入到传送带上时, 经过金属检测区时, 垃圾中的金属被感应, 传送带上的机器手收到信息后会将金属垃圾从传送带上拿走, 等到此区域的金属垃圾被完全取走后被传送至下一分离区域。

2 对玻璃的分离

对金属的可回收垃圾分离后, 垃圾被送至玻璃分离区域。在该区域我们运用玻璃传感器对垃圾中的玻璃进行分离。

光敏传感器是利用光敏元件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传感器, 它的敏感波长在可见光波长附近, 包括红外线波长和紫外线波长。光传感器不只局限于对光的探测, 它还可以作为探测元件组成其他传感器, 对许多非电量进行检测, 只要将这些非电量转换为光信号的变化即可。

当垃圾传送至该区域时, 光敏传感器发出光线, 对传送带上返回的数据进行分析, 由于玻璃对光的吸收率不同于其他物质, 根据对玻璃光谱数据的分析, 判别出是否为玻璃, 之后利用机器手将其从传送带上分离, 分离完成后送至下一分离区域。

3 对塑料、纸类、食品类的分离

作为一种物理量, 温度主要用于表现物体的冷热程度, 对于工农业生产而言是非常重要且普遍的测量参数之一。对温度进行精确的测量和科学的把控有利于确保产品质量、实现能源节约与安全生产, 甚至对于实现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都能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

温度传感器是通过物体随温度变化而改变某种特性来间接测量的。温度传感器随温度而引起物理参数变化的有:膨胀、电阻、电容、磁性能、频率、光学特性及热噪声等等。温度传感器与被测介质的接触方式分为两大类:接触式和非接触式。接触式温度传感器需要与被测介质保持热接触, 使两者进行充分的热交换而达到同一温度。这一类传感器主要有电阻式、热电偶、PN结温度传感器等。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无需与被测介质接触, 而是通过被测介质的热辐射或对流传到温度传感器, 以达到测温的目的。

本设计正是采用红外温度传感器这种温度测量技术, 对加热前和加热后缓慢运动在传送带上的垃圾进行温度的检测。红外测温传感器, 具有温度分辨率高、响应速度快、不扰动被测目标温度分布场、测量精度高和稳定性好等优点。另外, 红外温度传感器的种类较多, 技术比较成熟, 这也是本设计采用红外温度传感器设计非接触温度测量仪的主要原因之一。

利用红外温度传感器可以检测出不同的垃圾随温度变化时不同的温度系数。例如, 食品类垃圾由于表面有水分子, 所以吸收热量的速度比较慢, 然后对其进行冷却, 测量出的温度系数比较低, 即食品类垃圾对温度不敏感。而纸类垃圾吸收热量速度很快, 冷却之后温度马上变低, 所以测出的温度系数比较高。对不同垃圾的温度变化进行测量, 就可以对食品类, 纸类, 塑料类垃圾进行分类。

自动垃圾分类系统通过垃圾的不同特性将垃圾进行自动分类, 既减轻了垃圾站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又节省了人们手动分类垃圾的时间, 更会加快中国在垃圾回收利用领域的脚步。

摘要:针对可回收垃圾的各种不同的特殊性, 对其不同种垃圾的特性进行分析后, 选用不同的仪器对垃圾进行分类, 达到对垃圾分类实现自动化。

关键词:垃圾特性,自动分类

参考文献

[1]方创琳.中国垃圾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J].自然资源学报, 1996, 11 (4) :333~338.

篇4:极致的日本垃圾分类

东京大学学术博士

中国社科院日本所

副所长、研究员

初到日本的外国人,都会对其叹为观止的垃圾分类所折服。瞥其一斑,日本的垃圾分类有以下几大特点。

一是分类精细,回收及时。

最大分类有可燃物、不可燃物、资源类、粗大垃圾,这几类再细分为若干子项目,每个子项目又可分为孙项目,以此类推。前几年横滨市把垃圾类别由原来的五类更细分为十类,并给每个市民发了长达27页的手册,其条款有518项之多。试看几例:口红属可燃物,但用完的口红管属小金属物;水壶属金属物,但12英寸以下属小金属物,12英寸以上则属大废弃物;袜子,若为一只属可燃物,若为两只并且“没被穿破、左右脚搭配”则属旧衣料;领带也属旧衣料,但前提是“洗过、晾干”。不过,这与德岛县上胜町相比,那就是小巫见大巫了。该町已把垃圾细分到44类,并计划到2020年实现“零垃圾”的目标。

在回收方面,有的社区摆放着一排分类垃圾箱,有的没有垃圾箱而是规定在每周特定时间把特定垃圾袋放在特定地点,由专人及时拉走。如在东京都港区,每周三、六上午收可燃垃圾,周一上午收不可燃垃圾,周二上午收资源垃圾。很多社区规定早8点之前扔垃圾,有的则放宽到中午,但都是当天就拉走,不致污染环境或引来害虫和乌鸦。

二是管理到位,措施得当。

外国人到日本后,要到居住地政府进行登记,这时往往就会领到当地有关扔垃圾的规定。当你入住出租房时,房东也许在交付钥匙的同时就一并交予扔垃圾规定。有的行政区年底会给居民送上来年的日历,上面一些日期上标有黄、绿、蓝等颜色,下方说明每一颜色代表哪天可以扔何种垃圾。在一些公共场所,也往往会看到一排垃圾箱,分别写着:纸杯、可燃物、塑料类,每个垃圾箱上还写有日文、英文、中文和韩文。

三是人人自觉,认真细致。

养成良好习惯,非一日之功。日本的儿童打小就从家长和学校那里受到正确处理垃圾的教育。如果不按规定扔垃圾,就可能受到政府人员的说服和周围舆论的压力。日本居民扔垃圾真可谓一丝不苟,非常严格:废旧报纸和书本要捆得非常整齐,有水分的垃圾要控干水分,锋利的物品要用纸包好,用过的喷雾罐要扎一个孔以防出现爆炸。

四是废物利用,节能环保。

分类垃圾被专人回收后,报纸被送到造纸厂,用以生产再生纸,很多日本人以名片上印有“使用再生纸”为荣;饮料容器被分别送到相关工厂,成为再生资源;废弃电器被送到专门公司分解处理;可燃垃圾燃烧后可作为肥料;不可燃垃圾经过压缩无毒化处理后可作为填海造田的原料。日本商品的包装盒上就已注明了其属于哪类垃圾,牛奶盒上甚至还有这样的提示:要洗净、拆开、晾干、折叠以后再扔。

在垃圾分类方面,日本又走在了世界最前列。这不过是再次重演了一个成功的故事而已。回首战后几十年,日本瞄准技术高峰急起直追,“日本制造”终于达到了笑傲世界的境地。日本民族忧患意识十分强烈,往往把一个危机思考为十个,置自己于死地而后生。上世纪60年代的严重环境污染“逼”出了一流的环保技术,70年代的深刻石油危机又促成了最好的节能技术。就在认真克服一个个危机的过程中,日本把其他先进国家一一超过。

我的一位年长的日本友人曾被长期派驻西欧,他说起过每年回国探亲时逐年难买礼物的“尴尬”。这是因为,他的亲戚、朋友由原来追捧西欧产品纷纷变得喜爱精工手表、丰田汽车、尼康相机等世界一流水平的本国产品了。如此成就的取得,除了有高效、合理的管理体系外,靠的就是广大民众的精神与干劲。而垃圾分类中透射出的那种认真精神,无疑是其中最放异彩的一个部分。

日本人最讲认真、细致,这在众多方面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如,东京都各商业区人行道上的地砖几十年都不会出现凹凸不平的塌陷,建筑师要求楼梯毛坯的背面等看不见的地方也要整洁光滑,等等,不胜枚举。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日本的上述事例给我们很多启示。仅就垃圾分类而言,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硬件还远不能与日本相比,但更大的差距恐怕还是在软件上,即在于政府和民众对垃圾分类的认识上,在于政府关于垃圾分类的制度建设上,也在于每个市民对垃圾分类的认真细致精神和环保节能意识上。由此引申开来,只有大家都摒弃嫌麻烦的想法、大概其的思维习惯和安于中流的低标准,才有可能做到垃圾分类赶上世界先进水平,消灭城市管理中“三不管”的死角,有专人来治理脏、乱、差的现象。

篇5:社区垃圾分类宣传的活动总结

“垃圾请分类投放,厨房垃圾进绿筒,其它垃圾进黑筒……”,11月11日浙江大学理工学院的志愿者队伍走进正大社区,开展了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垃圾分类回收利用是对垃圾进行前处置的重要环节。通过分类投放、分类收集,把有用物资,从垃圾中分离出来重新回收、利用,变废为宝。既提高垃圾资源利用水平,又可减少垃圾处置量。它是实现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为了让大家能了解到更详尽的垃圾分类知识,社区围绕“分类培训、层层推进”战略,志愿者队伍向居民发放了垃圾分类宣传册,为在场的居民认真讲解垃圾减量、垃圾分类的基本常识,并走进正大路沿街店面,耐心为店主讲解垃圾分类现状,如何分类生活垃圾以及怎样配合社区垃圾分类工作。让更多的社区居民了解垃圾分类,并参与到垃圾分类的队伍中去。宣讲员就如何进行垃圾分类以及怎么分类?分类后如何处理?的相关问题一一做了详细的讲解,同时还向社区居民发放了小礼品。

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增强了社区居民对垃圾分类知识的了解,让“绿色、低碳、环保”的理念深入人心,促使社区居民能够积极参与到实践垃圾分类的行动中来,从而不断提高社区居民自觉爱护环境卫生的意识,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将垃圾分类工作渐渐的走进千家万户,走进居民的心里。

篇6:垃圾分类总结

为节约利用可再生资源,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与环境保护意识,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提升学校品味,打造学校特色,美化校园环境,学校将从本学期起组织各班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垃圾分类回收活动。希望经过全校师生的努力,人人树立良好的节约意识,并将此项活动融入到学校的日常常规工作中。

我校在2009年11月——12月份,开展了垃圾分类系列活动。

1、提高环保意识,树立分类观念。通过校园广播、橱窗校园网络等形式,广泛开展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和倡导工作,阐明垃圾对社会生活造成的严重危害,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呼吁学生的积极参与。同时教会学生垃圾分类的知识,使学生进行垃圾分类逐渐成为自觉和习惯性行为。

2、各班加强宣传培训,普及分类方法。各班采用不同形式:如学生上网查资料、图片,或进行调查、采访等搜集资料,然后利用校会、午间等时间,在班里进行交流,相互受教育,让学生学会分类垃圾;养成在室内分类的习惯;对分类工作做得好的班级进行表扬奖励,树立典型,介绍经验,强化推广。

3、制定措施,落实到位。学校设置分类垃圾筒:垃圾筒上贴上“可回收”和“不可回收”标志,并且通过广播宣传,告诉学生在扔垃圾的时候分类投进不同的桶里,学校保洁人员在清理垃圾的时候,再分别进行处置。并且鼓励各班设置可回收垃圾袋或垃圾箱,将本班的可回收物品分类存放,比如我校学生每天喝过奶的奶盒,喝完后把它按扁,然后放进纸箱内,定期卖给废品收费站。所得费用可以作为本班班费,为同学们买奖品等。这样,既做到了环保,又使同学们树立了节约意识,还体验到了其中的乐趣。

4、开展垃圾分类活动的意义

通过在我校开展垃圾分类活动,是同学们明白了:垃圾处理的方法还大多处于传统的堆放填埋方式,占用上万亩土地;并且虫蝇乱飞,污水四溢,臭气熏天,严重地污染环境。因此进行垃圾分类收集可以减少垃圾处理量和处理设备,降低处理成本,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具有社会、经济、生态三方面的效益。

(1)减少占地:生活垃圾中有些物质不易降解,使土地受到严重侵蚀。垃圾分类,去掉能回收的、不易降解的物质,减少垃圾数量达50%以上。(2)减少环境污染:废弃的电池含有金属汞、镉等有毒的物质,会对人类产生严重的危害;土壤中的废塑料会导致农作物减产;抛弃的废弃料被动物误食,导致动物死亡的事故时有发生。因此回收利用可能减少危害性。

篇7:垃圾分类总结

垃圾分类

开展垃圾分类活动,可以普及垃圾分类知识,提高全民环保意识,全面推广和落实完善的垃圾分类处理政策,建设一个绿色、和谐、美丽、节约型的校园。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垃圾排放量与日俱增,对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特别是学校,每天都在制造垃圾,如废纸、塑料、废电池、果皮等,这些垃圾绝大部分是可回收利用的资源。现将本班垃圾分类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充分认识到减少校园垃圾和节约资源的重大意义。

校园垃圾混装堆放,极易孳生蚊蝇、细菌、老鼠等,是疾病的传播源;且处理方法是将混杂着各种有害物质的垃圾运去填埋,既侵占土地,又使垃圾中的多种污染成分长期存在,污染成分就会通过水、空气、土壤、食物链等途径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而我们将垃圾分类处理加以回收利用,不仅节省了大量的填埋占地、避免污染,还能按类别回收资源、保护资源和环境,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我们在“垃圾的分类”活动中的收获:

1、可换芯的原珠笔、自动铅笔,可自行充电的干电池,不必换封套的年历,可再使用的化妆品用具(如目线液、腮红)都是可自行充填的物品,此类产品可减少资源的浪费。

2、尽量避免使用一次性的物品,如免洗餐具、纸杯、纸巾等,或减少不必要物品的使用量,如漂白剂、衣服柔软精等化学用剂,不但可减少开支,更可降低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3、尽量选用可再填充式之复印机、传真机或打印机墨水。

4、多使用天然肥皂以代替清洁剂,可减少水源污染小学垃圾分类活动总结小学垃圾分类活动总结。

5、拒绝接受不环保的广告传单。

6、离开教室后随手关灯并关闭其他电源。

7、有害废弃物如电池、日光灯管,应另外存放,再利用的资源如废纸、玻璃等,应和其他垃圾分开,累积一定数量交由旧货商或回收队处理,以减少资源的浪费。

篇8:德国的垃圾分类系统

社区居民要定期缴纳垃圾回收费用, 一般家庭每年基本支出约500欧。每年每个家庭还会收到一份标明不同垃圾管理方式和收垃圾时间的日历。德国专门的垃圾分类就有几十种, 而民众的生活类垃圾分类也有6种, 下面小编就为您介绍几种。

生物垃圾:剩饭剩菜、果皮、落叶等植物类的垃圾。

废纸:包括报刊、纸板箱、旧书、包装纸等。

剩余垃圾:指无法回收利用的其他垃圾, 比如经过烹煮的食物、镜子、瓷器、灯泡、脏的或是潮湿的纸张、用过的卫生纸、使用过的婴儿尿布等。

废旧玻璃:像啤酒瓶、易拉罐等很多瓶子是可以在超市退还的, 每个瓶子大概可以换0.15-0.25欧元。

在大型超市前面通常都有一个机器, 将瓶子逐个扔进去, 机器会自动扫描这个瓶子, 然后或者退回现金或者退回超市的现金抵用券。这种方式不仅提高了居民的积极性, 还节省了垃圾处理的工作量。

有毒废物:废旧电池属于特殊垃圾, 不能扔进家庭垃圾中。一般德国超市都会有回收旧电池的容器。

篇9:垃圾的分类调查探析

随着资源日愈匮乏,环境问题成为即将面临的重大问题。如今“低碳生活,节能减排”已经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每个人的真实行动。但总有人会有各种疑问,归根到底就是“要怎么做才能使生活做到真正低碳?”其实很简单,最基本就是做到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如垃圾分类。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真正的垃圾分类,即使是有分类的垃圾桶,也有许多人“视而不见”。做此垃圾分类调查,希望能够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

2.活动准备

方案A:在“问卷星”网站上设计一份问卷,问题包括“能做到垃圾分类吗?”、“什么情况下可做到垃圾分类?”、“有垃圾分类意识吗?”等问题,向所有人开放。

方案B:在天一中学随机抽取10名学生做调查采访。

方案C:在街头随机采访几位老人。

方案A主要是将这个调查向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的人开放,从而提高调查结果的可靠性及全面性;方案B是为更好地了解同年龄段学生对垃圾分类的做法及看法;方案C是为这个社会的特殊人群——老年人准备。

这次调查涉及多层面与年龄段的人,可更好地找出“无法垃圾分类”这一问题的主要来源。

3.活动过程

方案A:实行比较顺利。将调查问卷贴到网站首页,说明意图,做好不泄露个人隐私的保证。许多人尤其是年轻白领与在校高中、大学生,也同样对环境保护与垃圾分类十分注重,都填写了问卷。短短两天,收到七十多份填写认真的问卷。在此向这些人表达衷心感谢。

方案B:实行有点波折。首先一些学生对待此问题不是特别严肃,而且有些同学未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回答。反复给他们强调,问题没有对错之分,根据自身情况回答即可,平时没有做到的,现在知道重要性,就从现在开始做。于是有许多同学敞开心扉,调查也得到很大收获。

方案C:最难实行。首先老人对环保本身不特别重视,“垃圾分类”也许未听过;而且很少有老年人愿意接受采访。面对这种态度,首先选择看上去比较“和善”的老人。在一位老人接受采访后,又有许多老人愿意接受采访与调查,方案C告一段落。

分类整理得出调研结果。

方案A:78%的人有垃圾分类意识,但其中只有5%能做到真正垃圾分类;剩下95%中,有70%人认为,使用大街上的分类垃圾桶可做到垃圾分类,而家中的单个垃圾桶则不能做到,理由普遍是使用多个垃圾袋比较麻烦和浪费。

方案B:大多数同学都有垃圾分类意识,但10名学生中只有1名能做到真正垃圾分类,有4名平时基本能做到垃圾分类;7名同学认为垃圾分类是每个公民的责任,是应当为地球做的保护措施;3名同学认为垃圾分类对于环保的意义不大。

方案C:老人普遍不太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也很少有环保意识,他们的生活方式就是将家中所有垃圾归于一个垃圾桶,所以基本不能做到垃圾分类。

4.活动收获

分析产生“垃圾不能分类”问题的主要原因:公民垃圾分类意识普遍不强。大多数公民家中只一个垃圾桶,所有垃圾全部扔进其中。尽管有许多人在有分类垃圾桶的情况下可以做到垃圾分类,但不是所有地方都有分类垃圾桶。

学生与年轻人基本都有环境保护和垃圾分类的意识,而中年人半数有环保意识,老年人则基本没有环保意识。因为学生与年轻人在校园和网络等地接受宣传与教育,耳濡目染,对环保有一定了解;中老年人较少参加社会活动,有许多老年人连“环保”是什么都不知道,这一点值得反思。垃圾分类设施不够完全,社会的垃圾分类回收设施渠道不完备,小区收垃圾的垃圾车把所有垃圾都归在一起收集,按照这样收垃圾方法,和没分类又有什么两样?同时,收好的垃圾是如何回收和处理的也无从知晓。所以,要想做到“垃圾分类”,设施设备需要完善。

5.活动总结

这次活动不仅使其更加了解环境保护与垃圾分类,而且培养了的能力与兴趣。这是一次极好的社会实践,也是步入社会后会应用到学习外的能力。▲

篇10:垃圾分类处理总结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垃圾排放量与日俱增,对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特别是学校,每天都在制造垃圾,如废纸、塑料、废电池、果皮等,这些垃圾绝大部分是可回收利用的资源。我校响应《XX市教育局实施XX教育系统垃圾分类处理方案》的号召,在校领导的指导下,在学校德育处、各部门的工作支持下,全校师生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垃圾分类活动已初见成效。现将情况作如下总结。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为更好的开展此次垃圾分类的活动,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各处室主任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学校进一步强化领导,加大力度,推动学校垃圾分类整治,对学生进行垃圾分类教育,以此提高师生的环保意识,自觉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二、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活动,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我校利用了多种渠道对学生进行垃圾分类知识的宣传。

(一)利用国旗下讲话,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从而让全体师生在思想和行动上重视这项活动,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提高师生的环保意识,强化环保法制观念,自觉养成良好习惯。

(二)通过主题班会普及垃圾分类知识,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全年级各班举行了各种各样的主题班会,以此来提高学生们对垃圾分类的意识。使学生充分发挥宣传带动作用,由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由一个家庭影响一个社区。

(三)充分利用学校广播站、校园橱窗、班级黑板报做好环保宣传教育活动。

学校出版了“关爱地球节约资源 垃圾分类你我行动”垃圾分类的专题墙报和张挂大幅垃圾分类宣传标语,并组织学生进行观看、交流。学校广播站通过广播,以生动的形式让学生了解保护垃圾分类的知识,知道垃圾分类对于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及必要性,以及我们该做什么,可以做些什么,倡议各班积极行动起来齐齐参与到垃圾分类活动中来,提高了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具体措施

(一)全年级各班建立垃圾回收箱

全年级各班按照垃圾分类的“可回收利用”和“不可回收利用”划分,建立“废纸”、“塑料瓶”、“废电池”等回收箱。把废弃的试卷、纸张、文具用品分门别类地回收,每月统计一次,再由学校统一贩卖给废品回收站,以此增加班级的经费。

(二)学生饭堂自备餐具

一次性餐具对环境造成的伤害是难以估计的。学校为培养学生的动手及环保素养,一律禁止使用一次性餐具。

四、工作效果良好

(一)通过加强领导,深化了活动效果。把深入开展垃圾分类主题活动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抓紧抓好,初见成效。发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务求实效的精神,强化了责任,在落实上见成效,以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以更扎实有效的措施和行动,全面推进了垃圾分类工作的进展。

(二)整合了资源,形成了工作合力。要按照统一部署和任务分工,既各司其职、又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增强了活动的整体效应。

(三)全员参与,创新了活动方式。要按照具有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的总体要求,注重了在环保活动月主题活动中积累经验,积极探索深化活动的新办法、新路子,增强了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篇11:垃圾分类宣传总结

一、夯实基础,确保工作有序推进。

结合本办实际,制定垃圾分类管理工作流程,按计划、按步骤有序实施垃圾分类工作。对全办垃圾分类工作做好动员部署,进一步明确责任领导、责任人员,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落实,为全面启动实施垃圾分类工作奠定基础。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示范带动作用,提高干部垃圾分类意识。

二、加强宣传,营造垃圾分类氛围。

有效加强垃圾分类宣传,通过宣传教育提升环保意识、提高垃圾分类知晓率,引导大家自觉参与垃圾分类。通过分发垃圾分类宣传手册、在工作群中转发垃圾分类相关文件,向各位干部宣传垃圾分类专业知识和工作方案,及时传递开展垃圾分类工作的情况,让干部们了解什么是正确的垃圾分类。发动全体党员在联点社区进行垃圾分类宣传,引导居民自觉分类。

三、真抓实干,规范垃圾分类

篇12:垃圾分类活动总结

1、培养环保意识,普及分类方法。

通过校园广播、橱窗等,广泛开展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和倡导工作,阐明垃圾对社会生活造成的严重危害,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呼吁学生积极参与。同时,利用校会、班会等时间,让学生互相交流,互相受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逐渐把垃圾分类变成自觉和习惯性行为;并对分类工作做得好的班级进行表扬奖励,树立典型,介绍经验,强化推广。

2、开展垃圾分类班队主题活动。

我校各班筹备、开展了有关垃圾分类的班队主题教育。全校各班的学生分为不同的组别,以幻灯片、自编小品等形式来进行向大家展示垃圾分类的日常常识,并以小游戏形式,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垃圾分类。通过活动,让全校学生了解了更多的垃圾分类知识,更深层次的体会到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成立师生垃圾分类宣传志愿队。

学校成立30人的教师垃圾分类宣传志愿队及35人的学生垃圾分类宣传志愿队。师生志愿队负责在师生团队中加强垃圾分类常识,以身作则,并时刻督促全校师生在日常教学生活中对垃圾进行分类投放。学校对表现好的师生垃圾分类宣传志愿队员进行评奖,并在全校校会上颁发了奖状和奖品。鼓励同学们都来了解垃圾分类,都积极参与垃圾分类,使有限的资源能得到重复利用,以此达到减少生活污染的目的。

4、制定措施,落实到位。

学校在各处设置分类垃圾筒:垃圾桶上贴上“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标志,并且通过校会宣传,告诉学生在扔垃圾的时候分类投进不同的桶里,在垃圾桶附近粘贴生活垃圾分类指引,以帮助学生对垃圾进行分类投放;学校保洁人员在清理垃圾的时候,再分别进行处置。并且鼓励各班设置可回收垃圾袋或垃圾箱,将本班的可回收物品分类存放,比如我校学生每天喝过奶的奶盒、水瓶、废纸等等,全部放进纸箱内,定期卖给废品收费站。所得费用可以作为本班班费,为同学们买奖品等。这样,既环保,又使同学们树立了节约意识,还能让同学们积极参与垃圾分类。

5、开展垃圾分类活动的意义。

篇13:关于垃圾分类的探讨

我国对垃圾的管理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 1986年国务院转发城乡建设部等部门的《关于处理城市垃圾改善环境卫生面貌的报告》已涉及垃圾污染及防治对策, 正式开始了对垃圾的管理。许多城市垃圾收集处理实行市、区、街道三级管理体制。由于目前我国垃圾的设施建设、收集处理、运行监督和宏观管理主要由各城市环卫部门主管, 垃圾收集处理的环境管理实质上是由环卫部门及其所属垃圾收集处理单位实施的, 收集处理费用由政府包办。2000年建设部确定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南京、厦门和桂林八个城市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截止2001年底, 全国664个城市建有各类生活垃圾处理厂 (场) 740座, 年处理量为7 835万t。分类收集和集中处理中如何实施有效的环境管理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城市问题。城市环境卫生管理中的垃圾分类收集是城市环境建设的基础工作, 更是一个城市文明程度和发展水平的体现。

1 垃圾分类收集的意义和地位

城市实行垃圾分类收集是提高垃圾环境管理水平的重大举措。垃圾大致可分为三类, 即可回收垃圾, 厨余垃圾和填埋垃圾。我国对垃圾环境管理实行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的原则。垃圾分类收集既提高废品回收率又便于危险废物单独处置。垃圾混合收集, 增大了垃圾资源化、无害化的难度。首先, 垃圾混合收集, 容易混入危险废物如废电池、日光灯管和废油等, 不利于我国对危险废物的特别环境管理, 并增大了垃圾无害化处理的难度。其次, 我国人均资源和能源并不十分丰富, 垃圾混合收集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和能源浪费。垃圾混合收集不利于垃圾中可利用物质的回收和循环利用, 降低了可用于堆肥和焚烧的有机物资源化和能源化价值。混合收集后再利用 (分选) 又浪费人、财、物力。

2 垃圾分类收集存在的问题

第一, 市民的分类收集意识并不高, 管理部门采取的宣传教育措施也是短期的、急功近利和运动式的。第二, 分类收集处理费用靠政府全额财政拨款, 配套资金缺乏, 缺乏融资渠道, 尤其是利用外资方面。第三, 垃圾收集主体间衔接不合理, 缺乏中间环节, 尤其是在没有物业管理公司的小区。第四, 公众参与不够, 公益性环保组织参与停留在宣传教育的阶段, 缺乏参与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及其环境管理的途径, 环境保护志愿者发挥作用的渠道也不畅通。第五, 环卫部门和保洁单位习惯于传统垃圾收集方式, 不适应垃圾分类收集的要求, 如工作人员对垃圾分类方法和收集方式掌握不准。第六, 垃圾分类收集处理效率低而技术含量少, 垃圾分类收集处理业仍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 缺乏足够数量和适宜素质的工作人员。第七, 垃圾分类收集处理设备不能适应有地方特色的垃圾分类收集处理方式的需要。

3 做好垃圾分类收集工作的想法和对策

3.1 相关配套政策的完善是垃圾分类收集工作的前提

俗话说:“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要开展垃圾分类收集这样一个大规模的、影响深远的、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活动, 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活动方案以及相关的配套政策是必不可少的。此前, 我县也制定过一些相应的规定, 但操作性不强, 缺少实施细则, 依法管理上有一定难度。在垃圾分类收集推广前, 政府部门要多了解国内外其他城市在垃圾分类收集工作中的经验, 结合我县垃圾收集工作现状, 因地制宜, 制定出符合我县实际情况的政策法规, 使此项工作的开展有法律依据和规范管理的标准。

同时, 政府应给予有关部门、相关企业必要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 在贷款、纳税等方面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 增强他们自我生存的能力;对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居民群众在垃圾分类工作中的先进单位、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利用经济杠杆推动垃圾分类收集向社会化、市场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3.2 提高公众的环卫意识是垃圾分类收集工作的保障

以现在大多数居民的住房条件来讲, 在家中设置多个分类的垃圾桶是件很麻烦的事情。许多居民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将垃圾分类看作是政府行为。如此的意识, 对垃圾分类收集工作的开展是不利的。所以, 政府部门对垃圾分类工作的宣传就不能停留在如何分、怎么做这种表层的宣传教育上, 而应该将垃圾分类收集工作提升为提高公众环保意识的一项全民活动。要通过电视、广播、报纸、宣传板等手段, 开展系列宣传教育活动, 设专题、专栏介绍垃圾分类。使垃圾分类收集的意义、标准、方式方法深入人心;在垃圾分类收集起步之时, 可以从人们关心的环境问题入手, 逐渐使人们习惯分类回收工作, 亲身体验分类收集的好处;居民小区、机关、院校、商业网点区等地段要设置明显的垃圾分类收集站 (点) , 为那些环保意识高、愿意细分类的居民提供分类设施, 通过个别人的行动影响周围其他人的行为;街道、居委会还应结合实际将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以宣传单的形式分发至每家每户, 使垃圾分类深入每个居民的生活之中, 鼓励居民自觉参与, 并通过热线电话或派人现场指导等方式引导居民正确分类, 全面提高公众对垃圾分类收集的认识。

3.3 规范分类标识与标准是垃圾分类收集顺利进行的基础

不同的文化层次、不同的生活习俗、不同的年龄结构和职业特点, 将会给垃圾分类工作带来很大困难。因此, 垃圾如何分类, 哪些为可利用垃圾, 哪些为不可利用垃圾, 哪些是有害垃圾应及时向居民做以详细地介绍。垃圾分类收集的标识从色彩到图形都要简明、易识别, 要让老百姓像认识红绿灯一样了解垃圾分类的标识。另外, 常用术语、工作标准上要严格把关, 对垃圾分类的相关技术标准也应统一确定。

3.4 先易后难, 循序渐进是推广垃圾分类收集工作的有效途径

垃圾分类是一项繁杂的社会工程, 需要一个推广过程。笔者认为, 应从政府机关与部队、院校先期推广。政府机关在垃圾分类收集工作中应起到表率作用, 从领导到工作人员都应将此项工作当成一种责任和义务;部队、院校纪律性强, 接受新事物快, 对环境保护的意识也比较强, 要通过“小手拉大手”, 逐步改变每一个人的生活习惯。同时还应选取一些管理规范、人员素质较高的物业小区, 作为居民垃圾分类收集的试点区域, 设置相关的配套设施, 做好相应的前期准备, 使垃圾分类收集工作一开始就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3.5 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是垃圾分类收集工作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以往对垃圾的处理中, 环卫部门既是监督机构又是管理和执行单位。政企不分, 不利于形成有效的监督和竞争机制。垃圾分类过程中, 居民是第一分类人, 但垃圾分类仅靠居民的简单分类是无法完成的, 还需要进一步细分, 才可最大程度地提高资源的可利用率。在对垃圾进行再分类与处理的过程中, 要求由专业企业独立运作, 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自行发展, 逐步形成规模。

3.6 提高垃圾处理费用是垃圾分类收集工作的物质保证

适当提高垃圾处理费, 实行垃圾处理收费制度是确保垃圾分类收集工作顺利开展的良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居民生活垃圾正以每年8%左右的速度增加, 面向企、事业单位及个人收取的垃圾处理费用却一直保持在过去的水平。以居民卫生费为例, 每户每月还停留在2元钱的水平, 这个标准是在对生活垃圾实行简单收集、清运的基础上设置的。

4 结语

垃圾分类收集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它不仅是环卫部门应该探索和研究的话题, 更需要全社会的支持与协助。因此, 各级政府和部门要从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高度出发, 积极探索, 大胆实践, 千方百计地把此项工作抓好, 抓出成效。

参考文献

[1]刘德绍, 张广莉.城市污染治理市场化的可行性研究[J].重庆环境科学, 2001, 23 (2) :18-19.

[2]冯亚斌.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产业市场化探讨[J].城市管理与科技, 2000, 2 (3) :25-26.

篇14:澳大利亚的垃圾分类经验

一、澳大利亚垃圾分类的法律法规

澳大利亚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在环境法律体系方面,除了联邦制定的相关法律,各州也制定了相应的、具体的法律法规。环境法部门内,又分为垃圾管理、空气污染和保护、水源管理与供应等15个小部门。在垃圾管理法下,涵盖111项联邦和州国会的立法,其中联邦11项,各州立法共计100项。如1999年制定的《环境保护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法》,旨在建立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基础上的基本法律框架和决策程序,以平衡社会经济发展与重要生态环境、文化价值的保护,在环境保护方面加强政府之间、社区与市民之间的合作等,具体涉及世界和国家遗产、湿地、联邦海洋、大堡礁海洋公园和水资源的保护,核开发,包括铀矿、煤矿开采,迁徒特种、频危物种的保护等。

在州的层面,昆士兰州1994年制定了环境保护法,主要包括环境保护政策、环境风险评估、环境管理(包括垃圾回收管理)、环境纠纷解决等内容。维多利亚州议会早在1970年制定了《环境保护法》,提出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原则。2010年3月,新南威尔士州颁布了垃圾回收和公司处理法,法案规定设立专门公司进行垃圾回收处置工作。公司作为独立的法人机构,设立董事以及其他董事会成员,分别由股东以及州政府职能部门提名。该法已于2011年3月3日实施。除议会立法外,行政机关还会制定一些环保法律政策,如昆士兰州还制定了垃圾回收战略(草案),该草案于2011年7月1日实施,对于超过标准进行垃圾排放处理的企业,将进行征税,因此它是一项可以避免的税收种类以上法律,有效地规制了市民乱扔垃圾的行为,有助于城市垃圾的分类回收[1]。

二、澳大利亚垃圾的分类及回收

澳大利亚地方政府对垃圾分类回收也制定了详细的管理规定。澳大利亚生活垃圾分类的标准基本相同,一般分为可回收垃圾、普通垃圾、有机垃圾和大型固体垃圾等。

普通垃圾,包括家庭垃圾、食品废物、废弃儿童玩具、废弃陶瓷、耐热玻璃和其他玻璃器皿、聚苯乙烯等。可回收垃圾,包括各种硬性塑料瓶和容器、玻璃瓶和罐子(绿色棕黄色和透明),铝、钢和气溶胶罐,盛牛奶和果汁的硬纸盒,铝箔。可以回收利用的纸制品,包括报纸和杂志,纸板(未涂蜡的盒子),办公用纸、信封和电话簿等。花园有机垃圾,包括树枝(截成适合绿色垃圾桶盖子盖上时内部空间的尺寸,最大直径为10公分)。树叶、末梢、剪下的草、无毒杂草(去除土壤)等。

除上述三类垃圾外,还存在一些大件的硬质垃圾和化学物品,由服务管理机构进行年度回收或由市民送至垃圾回收服务中心。

大型固体垃圾,主要是丢弃而无法放入垃圾桶中的大型废弃物,如空罐头盒、清洗过的油漆桶和其他废旧金属;废旧家电、家具,如家电、床垫、沙发、地毯等;陶器、瓷器等;修剪的小树枝和不超过150毫米的树枝等。具体回收频率各不相同,一般一年收集两次。以维多利亚州白马市政务委员会为例,市政委员会在每年的1—3月和6—8月为所有住宅提供两次的大型固体垃圾收集服务。

在白马市政委员会,为了回收那些太大或易碎而无法放入可回收垃圾桶中的物品,政府还提供可重新使用物品的收集服务,主要是回收居民不再需要但仍可以使用的家用物品,包括纺织品,如衣服、鞋等;家用物品,如沙发、玩具等;家用电器,如DVD播放机、电视、电脑、洗衣机等;运动器材,如足球、网球等;塑料袋等。

另外,对于一些家用化学物品,尤其是放射性物质,须妥善处理,以保护环境和市民健康。全年任何时候,市民都可以将蓄电池、电池、日光灯管、旧油漆、汽车机油等化学物品送至所在市区的资源回收中心(垃圾回收中心)。有害垃圾由有关部门单独处理。

澳大利亚垃圾回收时间各地并不一样,普通垃圾一般一周收集一次,可回收垃圾和有机垃圾两周收集一次,大型固体垃圾一年收集两次,具体频率根据垃圾量和居民需要来确定。以白马市政务委员会普通垃圾的收集为例,白马市政务委员会将辖区划分为五个片区,从周一到周五,依次收集各片区的垃圾。居民需要在收集时间的前一天晚上或是收集当天的凌晨5点前,将垃圾桶推到院子外面的马路边。垃圾车经过时用机械手将垃圾倒进车厢内,再将垃圾桶放回原处。居民之后会将垃圾桶放回到院子里。

澳大利亚并没有针对居民垃圾分类违规的处罚制度,更多的是培养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提倡和鼓励居民做好垃圾分类。但是,如果居民家庭垃圾没有分类,或是分类不到位,政府有权拒绝收集他家的垃圾。

政府对于垃圾管理违法违规的处罚,主要是针对商业企业的违规行为和居民乱扔废弃物的行为。对于乱扔垃圾的处罚,澳大利亚各州不尽相同,有些州还设有专门的环境法院。在新南威尔士州,如果任何人在街上乱丢垃圾,可被罚款5000澳元。如果任何垃圾处理企业对垃圾处理不当,最高可被罚款500万到700万澳元[2]。在昆士兰州,一般的乱扔废弃物行为,可罚200澳元,如果被起诉到法院则可能被罚2000澳元。不按规定倾倒危险废弃物,如在操场上乱扔玻璃,在干草地上乱扔烟头,危及到人身野生动物和财产的行为,个人可被罚400澳元,单位可被罚1600澳元,如被起诉到法院,则可能被罚4000澳元。对于乱扔超过200升的垃圾,个人可能被罚澳1650元,单位可能被罚6600澳元,如果个人或单位的行为被起诉到法院,该行为被指控成立的话,最高可处罚16500澳元。

在澳大利亚,居民只需向当地的市政委员会缴纳市政费,不需单独缴纳垃圾处理费,垃圾处理费包括在市政费中。市政费根据房产的价值收取,房产的价值根据房产的面积、结构、建造的时间、与市中心的距离、在什么社区、社区的整体房价等进行评估。在墨尔本市,市政费用于公共服务设施、公共交通、公共文化艺术、公共图书馆和社区发展、城市发展和旅游、残疾人和老年人服务、垃圾处理、回收和环境保护等,其中垃圾处理、回收和环境保护支出占市政费的3.43%[3]。在悉尼市,每年一家人交给地方市政委员会市政费1300澳元,这包括了垃圾处理、维护路和水道等各种收费,其中大概有200澳元是关于垃圾处理的[4]。但是,如果你觉得你的垃圾桶太小,想换大的,你就得多付钱。

澳大利亚没有垃圾焚烧厂,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垃圾回收做得非常好。普通垃圾收集后,多数去了填埋场填埋处理,部分用机器堆肥。可回收垃圾被送到垃圾处理公司,再将垃圾分类,分别送到再造车间处理。而且,就连拿去填埋的不能回收的垃圾,也是物有所用:在填埋场下铺满了收集垃圾气体管道,利用垃圾气体中的沼气发电。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垃圾分类以来,澳大利亚的垃圾分类回收取得了积极成效,表现在普通垃圾数量的稳定和逐年下降,垃圾分类率逐步提高,对资源的回收利用和环境的保护起到积极作用。下面以维多利亚州为例,介绍澳大利亚垃圾分类回收的基本情况。

根据维多利亚州政府年度报告,2010—2011年,维多利亚州共收集200多万吨垃圾。其中,普通垃圾1089158吨,占52%;可回收垃圾622223吨,占30%;花园有机垃圾390390吨,占18%。包括可回收垃圾和花园有机垃圾在内的垃圾分类率达45%。年度垃圾服务支出317625483澳元,每户普通垃圾支出86澳元,每户可回收垃圾支出32澳元,每户花园有机垃圾支出51澳元。每户产出普通垃圾488公斤,可回收垃圾279公斤,花园有机垃圾367公斤[5]。

2001—2011年,尽管普通垃圾一直占垃圾总量中的主体,但普通垃圾数理保持相对稳定并略有减少。同时,与普通垃圾2.6%的增长率相比,可回收垃圾和花园有机垃圾数量显著增长,分别增长85%和294%。

垃圾分类率是指可回收垃圾与居民普通垃圾、可回收垃圾和花园有机垃圾的比值,是反映垃圾分类及回收效果的重要指标。澳大利亚州垃圾分类率逐年稳定增长,自2000—2001年26%增长到2010—2011年的45%,增长19个百分点。

根据澳大利亚居民生活垃圾回收独立评估的结果和维多利亚州的纸张和包装废弃物生命周期评估管理方案,2010—2011年从居民生活垃圾回收的容器、纸张和纸板等环保资源相当于:节约4758个奥运标准游泳池的水量(约11895万升水);减少60519辆汽车一年的公路尾气排放量(约363117吨温室气体)。每年通过居民生活垃圾回收获得的绿色有机物环保资源相当于:节约72个奥运标准游泳池的水量(约180万升水);减少14443辆汽车一年的公路尾气排放量(约86656吨温室气体)。

三、澳大利亚垃圾分类的主要经验

澳大利亚垃圾分类回收,取得如此的成效,与政府、社区居民以及社会组织等的积极作为紧密相关,与政府和民间社会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紧密相关。

澳大利亚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对环境保护十分重视,建立了完善的环境保护和垃圾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地方政府制定了相应的、具体的法律法规。政府在加强垃圾分类的教育培训和培养居民环境保护意识,积极发挥居民在垃圾分类回收中的积极作用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澳大利亚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和垃圾分类的教育和宣传。各地市政委员会的网站和分发到每户居民的宣传册上,都有十分详细的垃圾分类回收的相关规定和知识,包括垃圾的分类、回收的日历安排、处罚细则、垃圾处理的相关知识等。澳大利亚的小学都设有环保课程,其中包括家庭垃圾如何分类、投放以及回收小窍门等,每个孩子在学校就开始接受环保知识的教育。澳大利亚实行垃圾分类20多年来,从政府到居民都具备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

澳大利亚垃圾分类回收十分重视社区居民的参与。首先,在有关垃圾分类回收的立法上,积极听取民众的意见建议。以新南威尔士州悉尼市为例,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推行垃圾分类工作时,悉尼市议会召开各种论证会、听证会,听取民众的意见和建议,反复地和民众沟通,在达成一致的情况下通过各种有关垃圾分类的规定。其次,积极发挥居民参与在环境保护和垃圾回收中的积极作用。垃圾分类回收的过程就是居民积极参与的过程。在澳大利亚的公共场合或居民家中,一般都备有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两类垃圾箱。正是政府和家庭的教育宣传,使全体居民养成了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像可回收垃圾中的各种硬性塑料瓶和容器、玻璃瓶和罐子、盛牛奶和果汁的硬纸盒,都需要居民清洗干净后回收。可以想象,没有居民的积极参与,很难做到垃圾的回收和利用。

科学的环境保护理念,是澳大利亚垃圾分类取得良好成效的重要基础。在强调垃圾分类的同时,地方政府提倡居民尽可能地做到垃圾减量、垃圾再利用和垃圾回收。提倡居民避免购买过度包装的物品,尽可能地做到垃圾减量、重复利用和回收。具体来说:提倡居民购物时自带环保购物袋或可重复使用的布质购物袋;尽量在本地购物;购买低度包装商品,或者购买那些使用可重复使用或回收包装材料包装的商品;购买可回收的生活用纸;购买大批量或大包装商品;购买耐用商品;将旧衣服、家具、玩具和工具送给需要的朋友、二手商品商店或捐献而不是直接作为填埋垃圾;在家饲养蚯蚓,用餐厨垃圾堆肥等。

参考文献:

[1]彭德雷.《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的法律规制——基于对澳大利亚城市的考察》[J],《政法学刊》2011年3期.

[2]曹晶晶.《澳大利亚样本:用尽每一块垃圾的价值》,《新快报》2013年11月11日第A09版.

[3]《What do your rates pay for》,墨尔本市政府网站,网址:http://www.melbourne.vic.gov.au/BuildingandPlanning/RatesAndValuations/Pages/Whatdoyourratespayfor.aspx。2013年12月19日访问.

[4]曹晶晶.《澳大利亚样本:用尽每一块垃圾的价值》,《新快报》2013年11月11日第A08版.

[5]Nick Chrisant:Victorian Local Government Annual Survey 2010-2011,Australia: Sustainability Victoria,August 2013.

上一篇:五语第一单元教案下一篇:工作后的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