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垃圾分类工作总结

2024-04-28

2010年垃圾分类工作总结(通用9篇)

篇1:2010年垃圾分类工作总结

2010年陶然亭街道垃圾分类工作总结

2010年,在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区市政市容委的指导及街道领导的关心下,我街道开拓新思路,转变工作观念,强化管理措施,加快垃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体系建设,在创造优美城市环境的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经过市、区两级检查,各个试点小区均符合要求,垃圾分类工作圆满完成。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2010年垃圾分类工作及完成情况

为强化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加强生活垃圾管理,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目标,结合我街道生活垃圾管理工作实际情况,2010年9月起,我街道开始开展垃圾分类投放工作,目前已顺利地完成了垃圾分类工作的任务,完善了垃圾分类体系建设。

(一)前期准备

1.建立4个垃圾分类试点小区,包括中信城、陶然北岸、畅柳园、红土店小区。

2.在试点小区中开展大型宣传活动4次,发放宣传品2000余份。使居民知晓率达到100%。

(二)工作开展

1.在试点小区发放分类垃圾桶7600余个,垃圾袋15200余包。2.招募一定数量的垃圾分类指导员,目前共有指导员23名,其中中信城2名、陶然北岸4名、畅柳园13名、红土店小区4名。共参加区市政市容委组织的培训2次,并组织指导员观摩西城区垃圾分类知识竞赛。现全部指导员均经过岗前培训和教育,对垃圾分类工作地重要性有正确认识,能对居民垃圾投放进行指导,并对投放正确率进行记录。街道为此每月投入13000余元。

3.对辖区内机关及企事业单位的餐厨垃圾排放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共调查餐饮企业53家,非餐饮业23家,摸清了我街道内餐厨垃圾排放的基本情况,为下一步工作打好基础。

(三)工作完成情况

1.居民垃圾分类效果:经过4个月的大力宣传、指导,已有相当数量的居民逐步对厨余垃圾采取分类袋装、分类投放的方式。根据投放统计显示,整体投放正确率在50%以上。

2.垃圾分类收集情况:全部试点小区都配备有分类垃圾桶,并与区环卫中心建立联系,均可进行厨余垃圾的收运工作。

二、存在的问题:

由于垃圾减量、垃圾分类活动刚刚启动不久,部分居民相关意识还有待加强,一些地方厨余垃圾分类投放存在问题,特别是回迁小区及无物业管理的小区问题更加突出。同时,配发垃圾袋的使用率不高。居民普遍反映垃圾桶、袋较大,每日投放比较浪费。部分居民使用家中存放的普通塑料袋代替分类垃圾袋。

三、2011年垃圾分类工作计划

2011年将将根据区市政市容委的统一安排,继续开展现有试点小区垃圾分类工作外,还将增加分类试点小区2处,分别为人大宿舍及陶然湖景小区,试点居民336户。

篇2:2010年垃圾分类工作总结

随着片区化全覆盖工作推进,无物业和开放式小区也开始推进定时定点收集模式,现阶段基础设施已到位,接下来要加强对社区和托管物业公司业务指导与督查,启动无物业、开放式小区垃圾分类入户宣传和动员,确保以上小区垃圾分类收运工作顺利开展。

明确职责,落实分工。集镇区居民小区的垃圾分类责任主体要明确为所属社区,今后对居民小区的检查、考核工作要落实到社区,社区必须要成立专人专责机制,配套建立垃圾分类工作专班,确实履行负担起工作职责。

分类成效低。目前分类准确率低,厨余垃圾分出率低。农村生活垃圾收运过程中仍存在混收混运现象。要提高垃圾分类考核分数在陆上保洁补贴中占比,另要合理调节利用上级奖补资金和镇级补贴资金,对工作实绩突出的村、社区要明确垃圾分类工作奖补资金,对工作成绩差、重视程度低的村要加大扣减力度。

篇3:2010年垃圾分类工作总结

通知出台后, 全国已有多地申报垃圾分类示范城市, 并大力推动垃圾分类试点范围。一些业界人士认为, 长久困扰着生活垃圾分类的难题有望借这次机会“破茧”。

(一)

试点已久, 收效甚微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推进, 城市垃圾产生量快速增长, 2012年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已突破1.71亿吨。它带来的, 是许多城市垃圾处理厂超负荷运转, 设施能力不足问题愈发凸显。

对这一难题, 业界已不乏共识, 即要实现垃圾的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处理, 而首当其冲的, 是做好垃圾分类。实际上, 生活垃圾分类试点从2000年就已开始, 遗憾的是, 它至今收效甚微。

2000年6月, 北京、上海、南京、杭州、桂林、广州、深圳、厦门8个首批试点城市开始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尝试。14年来, 又有许多城区开展了生活垃圾分类社区试点, 但由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收运与处置脱节, 特别是有毒有害垃圾和餐厨垃圾处理分流处置困难、再生品“出路”难寻、既有利益链条难以打破等因素, 社会参与度不高, 难以形成规模效应。

(二)

多部门协调推进打破僵局

为此, 住房城乡建设部牵头, 开展了这次垃圾分类示范城市活动。

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市容环境主管部门负责人介绍, 此次五部委联合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市工作, 旨在探索符合国情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技术路线, 建立多部门协调推进的工作机制, 形成促进生活垃圾分类的政策体系, 通过政策引导和宣传发动, 引导市民和社会各界自觉参与生活垃圾分类, 减少环境污染, 促进资源回收利用和垃圾无害化处理, 全面提高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水平。

通知指出, 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市 (区) 工作, 旨在探索符合国情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技术路线, 建立多部门协调推进的工作机制, 形成促进生活垃圾分类的政策体系, 通过政策引导和宣传发动, 引导市民和社会各界自觉参与生活垃圾分类, 减少环境污染, 促进资源回收利用和垃圾无害化处理, 全面提高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水平。

通知明确, 示范城市 (区) 应具备4个条件:制定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方面的地方性法规, 建立多部门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 已选取一定数量的居住区和企事业单位作为示范点, 已开展非工业源危险废物回收、利用与处置工作。申报城市 (区) 人民政府可向所在地省级住房城乡建设 (市容环卫) 主管部门提交申报材料, 由省级住房城乡建设 (市容环卫) 主管部门联合省级发展改革、财政、环境保护、商务部门商定推荐城市, 数量一般不超过3个。五部委将组织专家对申报材料进行评审, 择优确定示范城市 (区) 并批复实施方案。

通知强调, 各地要高度重视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市 (区) 建设工作, 加强组织领导, 各部门协调配合, 认真做好推荐工作, 5月31日前将推荐材料报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五部委将于2015年年底组织对示范城市 (区) 建设效果进行评估总结。

(三)

需要政府主导, 更靠社会参与

据专家分析, 开展垃圾分类有了政绩上的激励, 必将进一步刺激各级部门重视此事, 有关垃圾分类的事项获得政策和财政上的大力支持就不再是问题;然而, 创建垃圾分类示范城市的评估工作定于2015年年底, 距今只有一年半的时间, 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若想让参加示范评估的城市在垃圾分类上有质的飞跃, 很可能会催生一些急功近利的行为, 而垃圾分类习惯的养成及垃圾处理设施的完善却不是毕其功于一役的事。

在申报垃圾分类示范城市的各市中, 广州用力不可谓不勤。今年7月, 广州举行了由1.1万名官员干部、教师学生、志愿者、房地产商等参加的垃圾分类“万人行”活动。可是, 广州很多社区的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已经证明, 短时间内突飞猛进的成绩, 在财政资金“断奶”后, 几乎都被打回原形:居民不愿自掏腰包购买分类垃圾袋, 物业也缺乏动力监督垃圾分类情况, 以财政注血方式推动的垃圾分类, 在花了钱、赚了吆喝后, 可能依旧行之不远。

有人直言, 创建垃圾分类示范城市的政府色彩太浓, 缺乏全民全社会的参与。其实, 这种全民参与不仅仅是指市民被政府部门调动起来、积极参与垃圾分类, 更多的, 应该是鼓励社会资本、企业参与到垃圾处理的各个环节当中。

前几年广州等地在社区推广垃圾分类时, 尚不乏各类企业参与的身影, 但如今, 社区的垃圾分类似乎都成了政府一竿子插到底的活动;而去年广州市两会期间, 更有民营企业家高呼“民企一点儿垃圾都拿不到”, 称处理的垃圾要花钱向事业单位购买, 不能擅自回收处理。城市管理者应该认识到, 哪怕参评垃圾分类示范城市拿了奖, 垃圾分类之路仍任重道远, 造一时之声势远不如建长效之机制。

需要建立完整统一的垃圾处理链条

而且, 回收、清运、中转、焚烧是一个完整统一的垃圾处理链条, 以焚烧为最终目标, 分类在任何环节都相当重要, 而分类应在垃圾回收处理的各环节同步进行。

从试点进行的情况看, 初期大部分居民的环保意识和垃圾分类热情都很高。但这种热情通常难持续很久, 原因有三点:一是缺乏明确的生活垃圾分类标准及相应的垃圾回收装置, 至今很多地方垃圾分类标准都不一样, 有的分成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四类, 有的地方分成干垃圾和湿垃圾, 而马路上、公共场合随处可见的垃圾回收桶大部分分成可回收和不可回收, 这直接导致居民不知如何投放;二是很多地方垃圾清运和中转环节, 把本来已分好类的垃圾又混合在一起, 这也挫伤了许多居民垃圾分类的积极性;三是垃圾终端处理上, 很多城市仍采取填埋的方式, 这对垃圾分类并没要求, 也影响了源头分类。城市土地资源不断减少, 垃圾填埋的土地瓶颈显现, 垃圾焚烧是未来的趋势, 而对焚烧来说, 垃圾分类是大前提。

就此而言, 回收、清运、中转、焚烧是一个完整统一的垃圾处理链条, 以焚烧为最终目标, 分类在任何环节都相当重要, 只要一个环节出问题, 其他几个环节的分类便意义寥寥。所以分类应在垃圾回收处理的各环节同步进行。

据专家分析, 在终端的垃圾焚烧环节, 技术已不是问题, 焚烧的效果关键看垃圾分类的情况。很多城市出现对垃圾焚烧厂项目的抵制, 根源还在于垃圾不分类焚烧产生的环境污染。垃圾清运和中转也是个容易被忽视但相当重要的环节, 现在的混运与中转, 一方面打消了源头垃圾分类的努力, 另一方面也使垃圾焚烧变得困难。因此, 在运输环节, 配备垃圾分类运输车, 在中转环节, 改造中转站, 都是紧迫的工作。

处理好终端和中端环节, 垃圾源头回收的努力将变得更有成效。首先要设立简单、易懂、易记、易操作的一般性生活垃圾分类标准, 并配置以相应的分类回收垃圾桶;其次要开展大规模的垃圾分类宣传活动, 举行各种生活垃圾分类的知识普及活动, 把垃圾分类的理念和知识引进到小学课堂, 举行针对环卫工人的垃圾分类培训, 最后要加强监督, 对不按要求投放垃圾的行为可采取一定的处罚措施。

要做好这三个环节, 并不是件轻松事, 在人力和资金上, 都要不小的投入。地方政府要打破以往大包大揽处理城市垃圾的做法, 制定好垃圾分类的标准和知识的普及, 广泛进行垃圾分类的宣传和激励引导, 同时做好监督, 而在其他环节, 则可广泛吸纳社会力量参与, 尤其是垃圾焚烧设施的建设、运营和维护上, 应吸引更多社会资本进入。说到底, 垃圾处理是项系统工程, 而解决垃圾围城, 也需要政府下决心和系统性施策。

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垃圾分类已试点了较长一段时间, 虽然取得了不少成绩和经验, 但也暴露出不少问题。作为垃圾分类试点城市的“先行者”, 北京、上海、杭州市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 对今后示范城市的建设亦有借鉴意义。但问题也暴露出来了不少。一些已经向规范分类发展的社区, 又出现反复情况。在这些问题之下, 社会上有一些急躁情绪当然是可以理解的。

垃圾分类的好处无需赘述, 但实现垃圾分类所要克服的难题, 需要付出的物质和时间成本, 可能还是超出了不少人的想象。全世界垃圾分类的模范国家日本, 早在1980年就开始建立起一套近乎苛刻的垃圾分类制度, 经过30年才逐步形成今日井然有序的垃圾分类体系;台北实现“垃圾不落地”, 也是从2000年开始, 花了十多年时间才初步达到效果。以此观之, 广州的垃圾分类起步较晚, 现在就要看到明显成效确实有些操之过急。要最终达成垃圾分类的目标, 需要平稳心态和科学的预期。

垃圾分类是一个长期过程, 要保证在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坚持往一个方向努力, 决非易事。

首先, 需要持续的宣传教育。培养市民的分类意识, 是所有国家和地区推广垃圾分类中的最大难点。但就目前来看, 这一工作又没有捷径可走, 唯有数十年如一日地加强宣传教育, 唯有从娃娃抓起, 才可能完成从“要我分类”到“我要分类”的意识转换, 这需要学校、社会、政府的长期努力。

其次, 政府助推是垃圾分类走上快车道的重要力量, 各国都不例外。要保持政策的延续性, 不能一时冷一时热, 更不能半途而废, 需要通过建章立制来打造制度保障。必要时甚至可以探索垃圾分类立法, 以法制刚性来保证垃圾分类的长期目标不走偏。

再次, 各地经验都说明, 推进垃圾分类, 政府和企业不可一头热一头冷。政府为垃圾分类制定规则, 具体的清运、处理、回收应当引入企业等社会力量来参与。因此, 政府应当重点扶持相关行业, 通过降低门槛、减税等方式, 对这一行业“放水养鱼”。企业家也应有长远眼光, 主动顺应垃圾分类的大趋势。

篇4:2010年垃圾分类工作总结

一、日常检查考评推动全市垃圾分类工作发展

2011年4月,市市政市容委印发了《北京市城镇地区生活垃圾分类日常运行管理检查考评办法(试行)》(京政容发〔2011〕21号),正式开始对垃圾分类日常运行管理工作进行检查考评。2012年8月,市市政市容委进行了修订,形成《北京市城镇地区生活垃圾分类日常运行管理检查考评办法》(京政容函〔2012〕597号)。2015年3月,市市政市容委再次进行了修订,形成目前执行的《北京市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城镇地区生活垃圾分类日常运行管理检查考评办法的通知》(京政容函〔2015〕119号)。

垃圾分类日常管理检查考评的对象为各区县及地区的垃圾分类处理工作。检查考评内容包括垃圾分类处理作业体系和管理体系。作业体系指各区县及地区垃圾分类达标单位(包括居住小区、社会单位)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体系运行情况;管理体系指各区县及地区在推动垃圾分类工作中管理措施的建立和运行情况。检查考评工作采取“日检查、月考核、季评价”的形式。

日常检查考评对推动全市垃圾分类工作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是通过日常检查发现、梳理并解决存在的问题,巩固提升垃圾分类成果,促进运行水平逐步提高,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二是有效量化全市垃圾分类日常运行管理工作水平,考评结果引起市区街各级领导的重视,推动各区县(地区)在工作组织、资金投入、政策管理、作业体系等方面不断提高力度,为垃圾分类工作提供有力支撑。三是通过指标和权重的设定,进一步明确工作方向和重点,起到引导、指导、服务的作用,促进北京市垃圾分类日常管理工作良性发展。

二、垃圾分类日常指导服务工作增强基层意识

市渣土处倡导并开展的垃圾分类指导服务工作包含四个方面:一是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引导活动,提高居民垃圾分类意识,同时增进与街道(乡镇)、居委会、小区物业等基层单位的沟通、交流与协作。二是通过进行各层级的培训指导,提高垃圾分类管理、作业等人员的责任意识和业务素质,进一步理顺工作关系。三是通过活动建立与基层群众交流的平台,了解和掌握可以推广的经验做法,以及日常管理运行体系中存在的困难问题,为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方法提供一手资料。四是通过培育垃圾分类绿色宣讲员、绿袖标指导员等骨干,建立垃圾分类志愿服务队伍,巩固垃圾分类工作的群众基础。

三、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垃圾分类工作效率

由上述可知,垃圾分类作为一项社会化工作,不仅需要政府的大力推动,更需要市民的积极参与。那么如何引导市民最大限度地参与垃圾分类呢?宣传依然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对于报纸、电视等传统的宣传形式,新兴的互联网具有更广的传播范围、更快的传播速度、更丰富的传播内容和更强的互动性。在这种背景下,综合考虑网络宣传的重要作用和实际工作需要,为服务公众,市渣土处建立了北京生活垃圾分类网;为方便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建立了北京市垃圾分类管理信息系统。

(一)生活垃圾分类网实时展现全市垃圾分类工作

北京生活垃圾分类网设有“资讯平台、分类宣传、信息公开、小区查询、他山之石、检查通报”等栏目。栏目设置充分体现信息公开、公众参与、社会监督的原则,全面展示全市垃圾分类各方面工作。紧贴市民需求,彰显服务本质。

市渣土处将垃圾分类每天检查情况形成日报并在检查通报栏目向社会公示,反馈问题,督促整改。截至目前,网站已刊登检查日报800多期,公示问题40000余次。市民还可通过分类小区查询功能了解分类小区的数量、状况、地址和管理单位、联系方式等信息,加强信息公开、社会监督,保障公众知情权。

网站自2011年11月建成运行以来,内容不断充实,功能日益完善,点击率不断攀升,成为通过互联网实时展现全市垃圾分类工作的窗口,普及了垃圾分类实用方法及法律法规,建立了与市民沟通互动的纽带,营造了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二)垃圾分类管理信息系统为加强精细化管理提供数据支撑

随着工作的深入开展,垃圾分类工作由点到面,范围逐步扩大,内容越来越庞杂,急需信息化的管理手段提升工作效率,为此市渣土处建设了北京市垃圾分类管理信息系统。

该系统定位为全市垃圾分类信息化网络工作平台,是供市、区(县)、街(乡镇)各级管理部门新增、收录、查询、报送、管理垃圾分类工作任务的重要手段。同时拥有任务管理、信息报送及数据统计等功能,方便使用单位进行内部管理操作。系统自2011年启用至今,收录了2010年至2014年全市3000多个分类小区的基础台账信息及年度达标考核成绩,为全市的垃圾分类工作建立了一本电子台账,为加强精细化管理提供数据支撑,为提高工作效率和决策质量打下坚实基础。

(三)垃圾分类信息化建设展望

1.近期展望:建立垃圾分类地理信息系统

北京生活垃圾分类网在不断地完善和创新中前进。市渣土处申报的网站完善项目已于近日获批。项目内容主要是建立垃圾分类地理信息系统(GIS系统),将网站现有静态表格类的分类小区查询展现形式升级为动态、立体、综合的地图查询展示形式,即在北京市标准地图上展示全市2400个分类小区的具体位置,市民可通过多个属性进行查询,并可查看分类小区的实景图片、管理单位、垃圾去向、日常运行情况等内容。通过全新的展现形式进一步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完善公开内容。

2.中期展望:垃圾分类日常运行监督检查系统

中期我们计划构建垃圾分类日常运行监督检查系统。检查系统将在GIS系统基础上,通过开发手持终端和配套软件,实现基础台账及标准查询、任务派发与接收、定位和导航、检查报告制作、远程指挥调度等功能。运用该系统将大大简化工作步骤,提升检查工作效率,缩短问题反馈与解决时间。

3.远期展望:打造垃圾分类全过程管理GIS平台

远期我们将打造垃圾分类全过程管理GIS平台。利用GIS地理信息系统整合各业务系统资源,建立集中管理模式,展示垃圾分类全过程管理各环节的重要内容,实现全过程可追溯及监管。同时,垃圾分类作为贯穿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一条主线,垃圾分类全过程管理必将有效地支撑并强化北京市生活垃圾全过程管理。

(责任编辑:赵静)

篇5:2010年垃圾分类工作总结

一、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优秀奖 第一名 朝阳区 第二名平谷区 第三名 东城区

二、生活垃圾减量化优秀奖

(一)城区

第一名 东城区 第二名 石景山区 第三名 朝阳区

(二)郊区

第一名平谷区 第二名 房山区 第三名 昌平区

三、生活垃圾资源化优秀奖

(一)城区

第一名 朝阳区 第二名 东城区 第三名 西城区

(二)郊区

第一名 昌平区 第二名 怀柔区 第三名 大兴区

四、生活垃圾无害化优秀奖

(一)城区

第一名 朝阳区 第二名 石景山区 第三名 西城区

(二)郊区

第一名平谷区 第二名 昌平区 第三名 顺义区

五、生活垃圾分类区县及地区贡献奖

第一名 朝阳区(达标A)第二名 怀柔区(达标B)

第三名 房山区(达标B)第四名 东城区(达标B)第五名 顺义区(达标B)

六、生活垃圾分类街道、乡镇贡献奖 东城区

北新桥街道

和平里街道

东花市街道 西城区

金融街街道

月坛街道

广外街道 朝阳区

劲松街道

团结湖街道

呼家楼街道

黑庄户地区 海淀区

海淀街道 香山街道 海淀乡 丰台区

东高地街道

卢沟桥街道

石景山区

东华门街道

龙潭街道

西长安街街道

白纸坊街道

麦子店街道

潘家园街道

平房地区学院路街道万寿路街道四季青镇

丰台街道

卢沟桥乡八宝山街道

古城街道 门头沟区

大峪街道

城子街道 王平镇

清水镇 雁翅镇 房山区

拱辰街道

窦店镇

琉璃河镇 昌平区

城北街道 顺义区

光明街道

马坡镇 通州区

北苑街道

西集镇 大兴区

林校路街道

平谷区

峪口地区

熊儿寨乡

刘家店镇 怀柔区

西潞街道 河北镇 流村镇 双丰街道 梨园镇 榆垡镇 马昌营镇 大华山镇 — 3 —

泉河街道

龙山街道 庙城镇 密云县

鼓楼街道

冯家峪镇 延庆县

香水园街道

七、生活垃圾分类社区居委会、村贡献奖东城区

阳光都市

全国妇联宿舍

巷上家园

幸福家园

交通部宿舍

西城区

阳光丽景小区

新风中直社区

府南社区

核桃园社区

牛街东里社区

二热社区

朝阳区

劲松北社区

劲松中社区

农光里社区

沈家营镇

北官厅4号院 外交部13号院 中景濠庭 望陶园

沙滩北街乙2号 阜外西里社区 丰融园社区 三里河二区社区禄长街社区 建功南里社区 红莲南里社区 劲松东社区 劲松西社区 农光东里社区

八棵杨社区

枣营北里社区 枣营南里社区

朝阳公园社区 农南社区

霞光里社区

一二条社区

三四条社区 中路北社区

南北里社区

海淀区

宝盛里小区 怡丽北园社区 小泥湾社区

汤泉逸墅小区

东埠头村

稻香园南社区

六道口社区

明日家园社区

裕隆园小区

丰台区

三○七医院社区

风荷曲苑社区

梅源社区

万润社区 石景山区

古城特钢社区

隆恩寺新区社区

中路南社区 水碓子社区 马坊居委会 锦秋知春社区 古月园 徐各庄村 美林花园小区 玲珑花园社区 动物园社区 双新园小区 第二社区 六营门社区 嘉园三里社区 顶秀欣园社区 育仁里社区 西山枫林一社区 碣石坪

金顶街三区社区 门头沟区

新桥社区

葡东社区 蓝龙家园社区

永兴社区 安家庄村

燕家台村

田庄村 房山区

西潞园社区

海逸半岛社区

二街社区

赵各庄村

昌平区

流星花园社区

下苑村

东沙屯村 顺义区

东方太阳城

滨河二区社区

沙坨村

石家营村

通州区

半壁店社区

黄东仪村

南涧村 椴木沟村 苏庄二里社区行宫社区 河南村 双柳树村 康陵村 辛庄村 裕龙花园社区马坡花园一区白各庄村 前鲁村 澜花语岸小区潞城东刘庄村

南屯村

边槐庄村 大兴区

永华南里社区

瑞康家园社区 黄村西里社区

康隆园社区 笃庆堂村

李窑村

平谷区

怡馨家园小区

贤王庄村

北寨村

西海子村 怀柔区

北园社区

新峰村

富乐北里社区

密云县

果园西路38号院

界牌峪村

前八家庄村

延庆县

东外社区

新合营村 开发区 中芯花园社区

铜佛寺村 桂村 林荫家园小区 郭家屯村 王辛庄村 龙湖新村 馥郁苑社区 于家园二区社区 骊景家园 车道岭村 庄头峪村 火烧营村 — 7 —

八、生活垃圾分类居住小区贡献奖 西山庭院 劲松五区 劲松八区 劲松一区

东四块玉南街4号院 北京垂大五区宿舍 皇石国际 劲松七区 空后七号院 外交公寓C区 濠景阁小区 劲松六区 永金里小区 中芯花园 京达花园 劲松二区 华腾园 知春路2号院 阜外西里社区25号院工美集团宿舍 幸福家园 首都机场宿舍 富顿中心 双新园小区 北京饭店宿舍区 北京肿瘤医院宿舍 — 8 —

联邦公寓 亮马名居 京达花园2区 外交公寓B区 逸翠园 润枫水尚 天韵家园 天安豪园 景园公寓

北京垂大一区宿舍 锦秋家园 双紫园小区 博雅苑 北汽集团宿舍 丰融园小区 八一社区 富华家园 颐慧佳园A区 裕禧隆园 汤泉逸墅

锦观园小区 劲松三区 北京久筑小区 力度社区 颐慧佳园B区 育仁里小区一期 西山枫林二期 泉河园二区

外交部 13号院 府南社区(灵境胡同43号)光华宿舍 望福园 国际关系学院小区 东方雅苑 舒至家园小区 307医院家属区 丰汇园小区 北京高尔夫公寓 枣北一小区 枣北三小区 汇成家园 武装部家属院 煤炭部小区 东皇城根北街40号 清静明湖 团结湖北里小区 北容宿舍区 紫荆豪庭 府南社区(背阴胡同37号)阳光丽景 乐澜宝邸

复兴路甲49号社区 西山枫林一期 风度柏林小区 玲珑花园 全国妇联宿舍 农工院宿舍 育仁里小区二期 枣北二小区 全国政协宿舍 风荷曲苑小区三期 王府公寓 万国公寓小区 阳光都市小区 外交公寓A区 劲松四区 枣营南里1区 锦湖园

珠江帝景小区 青年路小区 颐源居小区 进口社区

恩济庄18号院 风荷曲苑小区二期

九、生活垃圾分类社会单位贡献奖 市政府食品办 市商务委 市质监局 市社会办 市爱卫办

市农村建设办公室 西客站地区管委会 市垃圾渣土管理处

市市政管理委员会培训中心 市环境卫生设计科学研究所 铁道部机关服务局 市环境保护局后勤服务部 市物业服务指导中心 北京电视台新闻中心 北京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日报社会新闻部 北京青年报社本市新闻版组 首都文明热线 东城区法院 东城区园林绿化局

— 10 — 东城区行政服务中心 地坛公园 天坛公园 王府井建管办 便宜坊玉蜓桥店 东城区崇文小学 东城区府学小学 北京市第五中学 北京市第一零九中学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机关事务管理局 市统计局机关后勤服务中心 西城区政府机关后勤服务中心 西城区妇联 西单图书大厦

聚德华天控股有限公司 北京鸿宾楼餐饮有限责任公司 国投物业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一分公司 市路政局机关后勤服务中心 朝阳区文明办 朝阳区园林绿化局 朝阳区机关后勤服务中心 朝阳循环经济产业园管理中心 朝阳区环卫服务中心

中国全聚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全聚德奥运村店

中国大饭店 北京大董烤鸭店

北京叶氏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蓝色港湾有限公司 华都饭店 马华拉面劲松店 朝阳区新升小学

北京锦绣大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有限公司 北京开源技贸总公司 长峰假日酒店有限公司 北京海国投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北京稻香湖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湘鄂情股份有限公司定慧寺餐饮分公司 北京畅春园商业管理有限公司 北京友谊宾馆

丰台区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处 丰台区文明办

丰台区财政局 丰台区环卫服务中心 丰台区体育卫生中心

北京丰台科学城物业管理公司 北京市华京源再生资源回收市场有限公司 丰台区翠林小学

北京飞鸿伟业新五星农副产品市场有限公司

— 12 — 北京市瀚华诚信保洁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首欣物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首钢实业有限公司物业管理分公司金顶街管理所 北京星宸通达物业公司

北京市远望物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实兴金海物业管理中心海特站 北京市和泓物业服务有限公司 门头沟区教委 门头沟区文明办 门头沟区永定镇政府 门头沟区环卫中心二队 房山区文化委 房山区财政局 房山区文明办 房山区民政局 房山区环境保护局 房山区市政市容委家属院 房山区良乡第三中学 昌平区商务委 昌平区财政局 昌平区文明办 昌平区环卫处

顺义区城镇环境卫生服务中心 北京顺欣阳光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北京市大龙绿港物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市金马保洁服务公司 北京空港物馨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顺鑫石门农产品批发市场有限责任公司 通州区文明办 通州区商务委 通州区环卫设施所

北京八里桥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有限公司 北京黄村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北京路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北京豫景天威商贸中心

北京多利洁物资回收有限责任公司平谷区住建委平谷区农委平谷区财政局平谷区市容环卫处 怀柔区文明办 怀柔区广播电视中心 怀柔区环卫服务中心

北京沃绿洁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怀柔区实验小学 怀柔报编辑部

密云县委县政府机关后勤管理办公室 密云县商务委

— 14 — 密云县新农办 密云县林业局 密云县市政市容委 密云县第二小学 延庆县住建委

北京市规划委延庆分局 延庆县教委

北京博大经开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北京新洁环卫服务有限公司 中国海油大厦管理中心 北京科普发展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环境研究所北京环境卫生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稻香村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沃尔玛百货有限公司 北京绿色领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北京青龙河经济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中国都市研究委员会 北京亚洲大酒店 北京市环境卫生协会

北京再生资源和旧货行业协会 北京市可持续发展促进会 北京环境保护基金会 北京远洋之帆公益基金会

十、生活垃圾 “零废弃”管理贡献奖 东城区

黑芝麻胡同小学 海晟名苑 花市枣苑 东四块玉4号院 西城区

市地方税务局机关

港中旅国际维景大酒店

朝阳区

朝阳公园

海淀区

北京市育英学校

丰台区

新发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中心石景山区

石景山区政府机关 门头沟区 大峪第二小学 房山区

房山区人民检察院 昌平区

昌平区园林管理处机关 通州区 科印厂家属院

北京市第三十一中学建功南里 蟹岛度假村 西山庭院 解放军三○七医院

大兴区

团河行宫遗址公园平谷区

平谷区第一小学 怀柔区

怀柔区妇联机关 延庆县

延庆县市政市容委机关 西站地区管委

建行北京铁道专业支行 其他单位

北京市第二十中学 北京市植物园

十一、生活垃圾分类个人贡献奖 东城区

王 强 杨燕飞 张 阳 黄 诚魏铁勇 李连喜 张 浩 冯培军马计刚 关丽娜 张苏晶 任泰山杨劲松 徐玲玲 陈志兰 李琴芳袁 霞 阮 君 康鸿楠 高志鹏李庆兰 张艳茹 宋利平刘瑰林张 京 卢秋云 阮志群 黄 奇朱 江 李 昕 莫学源 周 伟兰 力 谢 申 卢占芳 宋婉鑫赵彩平周毓庆苏喜军邓 勇安会刚杨荣喜李文玲梁建一张鹤龄何 明 李 刚 张巨萍 雍珠斯基 李世堃 黄城芳 徐仕林 刘燕君 金晓君

谢新华 吴占峰 任潇潇 于祥乐 李来生 刘建兴 韩佳鹏 石琴芳 赵 伟 於哲生 陈永红 王林海 胡向军 张爱清 陈文铮 巩娟霞 赵小红 韩 群 刘勤良 西城区

范 宝 常海雷 王世荣 魏九红 朱延昭 孙新生 张绍强 黄 巍 李乃东 陈鸣阵 朱 睿 郭建平朴继香 朝阳区

白重亮 陈晓羽 董 欣 范根柱 高 洁 — 18 — 姜立光华 松晁振安左向遥刘陨卓崔 庆牛晓强吕高建潘 静李金双胡玉仿刘 静胡 林毕元辉陈翼龙董浩鹏范水林高 靖周兴新闫 涛郭 静肖建国陈 昭胡继红延 斌周 政陈 贵王连生陈宗良刘玉堂任玉军蔡 睿陈玉萍董兰芝方晓光高 岩李 鹏杨 洋赵 璞韩 露李 燕张文凤高 琛杨启明秦月茹李 娜万雪娜沈桂兰曹宝玲崔少飞董守锌房利俊高德臣武良奇周 炜陈 笑史德坤徐家秀冀静原王 荣郭庆荣米 路李国庆王雅彬郑建红陈淑琴邓 辉杜 磊付德茂高树林温旭伟 张 艺 李德林 郝存杰 王成兵 谭玉光 王申恒 刘联合 刘淑兰 安福祥 贺来凤 田青松 陈万明 董 健 杜文虎 付秀平高智勇

葛 强 郭 斌 郭 亮 郭京阳 郭世华 韩富春 韩立新 韩娅维 郝克敏 郝跃鹏 郝志强 赫恒海 洪忠庆 胡德峰 胡桂英 黄 妍 黄克难 黄思连 霍亚立 孔 磊 孔玉兰 李 滨 李 超 李 洁 李 跃李瑞华刘 晶刘春玲刘秋云梅诗曙牛秋涛秦惠东宋 军汤长忠田文海王凤山王贤乐吴 冰吴志伟许春玉杨德印叶德生翟小荣张 莹李 辙李树旗刘 涛刘大庆刘万军孟 喆潘 竞邵 跃宋洪祥陶玉珍王 芃王会强王相惠吴 敏郄晓广闫红霞杨青岭殷金凤张 丹张 勇李国荣李颖娜刘 颖刘富强刘向雄孟晓燕彭文川申玉英苏 凯遆红宇王 颖王丽华王仲秋吴凤岐邢桂华闫建义杨卫红尹秀峰张 剑张 勇李海莹李永纲刘 勇刘红建卢 红米 岩皮 猛石明会苏朝伟田 赫王 跃王能武王子平吴景刚邢平芳闫小红杨卫军喻 军张 磊张 昱李红卫李振凯刘炳起刘敬东吕 岚牟 琳齐建宗史佐才孙庆明田红顺王长林王淑文翁广达吴选辉徐红艳阎 杰杨学军苑 拓张 岩张 峥李连萍 连秀琴 刘朝霞 刘培培 马旭辉 穆春兰 秦国华 帅桂荣 索永强 田锦秈 王凤琴 王文胜 吴 柏 吴勇刚 徐亮亮 杨 冬 要三强 岳安荣 张 野 张晨雨

张德利 张海永 张红梅 张宏艳 张金红 张明君 张小锋 张义龙 张永贵 张永新 张云泽 张志斌 张志刚 张志国 张子魁 赵 冲 赵 萍 赵建军 赵全保 赵世超 赵玉茹 赵院军 赵云峰 赵云凤 郑雪珊朱庆芳海淀区游笑歌李宗华郑秀山李宝均林雪娟李凤民李 斌陈德娟李 岳刘亚迅赵吉瑞任艳辉何学安杜文瑞顾雨妹韩亚琴师和平— 20 — 周建民宗 芳李玉霞郭玉龙戴 军孔繁凤郭天华吴增芳蒋信成吴爱香田铁民涂荣辉张泽刚徐惠云金英华杨 军多喜亮雍明珍张顺秀周庆兵宗世琦王甫亮邵明国丁 军张铜庆王学民刘达信赵小云李怡芳陈月敏韩素兰周 红王贵香刘建军魏步达孔祥超杜 名邹殿忱周玉丰邹立嵩吴希才于 峰葛义美毛建军蔚亚丽田爱军付如芳程明宇曹 勇郭淑华刘延明王春红穆玉明王洪利白金龙郭跃芳李国义朱广新马 煊 鲁京京谷爱侠侯池刚郑 梅孙金山张雪燕葛西来陶根良崇美茹王军强曹劲松高 巍宋海清张树义狄春燕郭书菊李增平朱启山 刘世超 谭学锁 江秀卿 李 博 窦凤茹 张守宝 黄喜瑞 周新赞 张秋风 罗令满 王卫萍 刘金龙 王玉珍 洪 亮 胡阔东 王庆华 夏瑞锁

王建中 杨淑兰 梁 朔 尼树思 蔡玉娟 国志双 刘占军 张 勇 赵立军 高润明 牛红哲 李惠英 周焕洁 李兆秀 李秀英 虞 红 卢 洋 孟显楠 回淑芬 牛淑英 白利军 高 前 殷利民 白晓东 韩德会 周红心祝玉平王宪红 丰台区

连 宇 陈振清张建新 刘秋英章烈满 张 岩梁爱娟 刘凤乔吴 杰 张海燕葛建新 乔 君吴跃进 田惠生詹雅青 李晓月赵 岩 鱼红旗李 丽 姜琳娜艾苏海 吴春艳王淑芳 李正琼周耀平蔡平杨晓玲 苏爱莲杨志刚 张美蓉石景山区

陈刚聚赵 钢蔡永忠段红光魏燕明金 辉曹 军高开文郭亚林刘建联姜 明罗 眉杨俊玲姜淑珍何新刚张绍明古瑞珍杜百杰许晶亚侯 跃孙红伟冯梦骐宋 莉周 宇陈 佳马 莎郑世琴陈立平薛军会陆惠萍马 伟张夏阳郭先莲彩广明吴长青慕海涛胡正文孔建秋范先元王宝华许建清王雅宁赵建军杨振兴王立刚张丛海韩经纬张雪梅聂柳君 高国庆 严 诚 张立军 刘宝兰 边 钰 赵战勇 王 旭 张瑞兰 李玉秋 田慧娜 王明磊 刘 颖 樊丽红 王凤翔 朱桂玲 — 21 —

赵世英 吴治新 李 扬 韩淑莉 王 浩 王 伟 李香阁 关素琴 韦 静 刘洪伟 潘雨萍 畅忠杰 陈红英 杨晓东 唐合莲 曾显清 王小越 王永飞 张 虎 孙雅茹 乔嘉梁 周美银 田春岭 肖 津 李洪燕 张雪瑛张根群 郭兴奎门头沟区

梁增萍 周兰鲜索广铁 申 静邵天菊 王建刚吕新国 安桂云刘国新 房山区

郭 安 罗桂焕祁向东 王东利李 文 沙光辉赵利立 牛利娟马贵敏 王淑兰付淑贤 韩冬雪昌平区

韩凤玲 何俊凤陈淑芝 韩华金顺义区

李秀英徐盖杰魏喜燕时文凭王德印宋增武刘 硕杨伟征杨喜庚李雪燕安秋英程 仁刘海峰陈国文李立军姚淑娟王 成张 茂金 涛刘丽杰米玉英王永存王海燕张跃英李瑞英张玉秋武桂英康玉红李 宁杨景琴刘永江刘丽媛刘红鑫孙雅莉钱增双韩素云王 杰王树宏 唐 维刘小铅高淑敏 常玉兰 修俊霞 赵卫东 颉增建 郭世卿 周海杰 张博超 李淑芹 袁世英 贾鹏飞 魏生旺

刘长斌 许爱民 付 萍 石红梅 姜秋生 张泽泉 王继明 王淑芬 姚殿岐 王秀奇 贾俊连 刘君林 姜晓萍 裴显贺 苏业先 黄可明 刘 军 陈志祥 梁 海 刘淑芬 程思娇 李 曌 刘成军 刘 旭 王志国崔海龙 通州区

吴志永刘 海张小柏聂满海大兴区

许玉增荆冬梅张孝愚王 黎平谷区

张建立吕长山邢长生郭艳芬 怀柔区

曹立仓许士尊袁 波赵学武王文宝刘俊影刘成江杨 俊芮晋京寇国新董希江邱胜章杨连启陈忠元马洪涛刘子侠张淑华 郭海侠 刘晓雪 张雅娟 赵立如 孙建勋 张宗宪 邵 爽 杜丽丽 刘增顺 邢国东 王 森 朱景山 曹军华 赵宏亮王 鑫张殿龙周茂海张 硕冯万鹏王 静吕玉堂符仲坤康明阳王国忠解忠明张 勇赵 景康 迪宋兰云冯士武郑学理高伟强王 山刘佐民陈国安张会杰姜振军赵卫国汤作强宁宝和 赵全喜 贾 克 贾 全 李树庄 刘丽媚 张 晨 刘 琪 王友山 王满贵 张秋红 李庆忠 胡友明

刘宝权 刘长义 吴 军 王 华 耿树芝 张佑民 孙峰瑞 李先彩 房仲江 吴桃兰 马东升 魏常生 赵利金 张瑞山 邹立荣 张 滨 刘海波 李 超 密云县

李树玲 赵春义马启财 崔文凤介春锁 曹海涛赵德文 倪广友 延庆县

徐桂莲 王占云赵海永 李文平陈淑芬 高 仁开发区

李 宁 张永波郭伟强 孙菊香陆京初 叶春发天安门地区管委王书林 张庚连 西站地区管委

孙立军 董 萍其他单位

李 新 王 红王华丽 李 凯苟兴军 王家兰— 24 —

王 珂吕凤合袁晓峰韩玉磊韩书祥刘 会李雪松李 健徐利群毕秀超冯 源梁广生魏 拓徐 勇崔志起曹 昆李秀娜纪金兰彭 理刘维娜何京未王杰伟王井祥赵晓舰方 彦庄秋凤张福柱张 立侯明远苑伟栋王秋莲袁长友吴晓慧王龙凤王 建 高 飞朱越生彭志刚刘 伟 侯庆森 赵建新 郑存富 袁玉梅 刘世奇 陈秀芬 金乃利 刘 岱 于 飞 刘 权

邢桂丽 董会生 李晓峰 李 强 张玉梅 林旭平魏 宣 戈 琳 张 龙 贾建民 徐晓东 王连龙 汤伟民 李晓刚 郑 俊 陈 红 魏惠东 赵亚男 苑海燕 李 然 胡广升 冯建国 于大湧 诸葛绪光 刘义斌 刘 旭 段 旭 刘 扬 李闻文 孙建军 陈梦慧 宁宝和 张 颖 胡学峰 李晓梦 刘 昊 张 璇 杨 涛 袁晓勐 李国庆 袁玉新 张立静 高玉华 吴文伟 贾中山 薛忠全 徐秀敏 孙立军 李京华 齐 琪 王京平董 黎 仲维昆 郑宝乾

(联系人:张磊;电话:胡 波 单 忱 孟 婧秦 娜 郭 迎 黄建华赵志明 贾学奎 王建欣刘金波 张立群 杨国华贾元真 王 蓓 童曙泉殷丽娟 陈玉林 李文娟杨 慧 杨朝晖 马 妍张继焦 严锦梅 褚浩博冯 乐 张洪雷 李彦富张海兵 刘 竞 齐志强张 勇 那德禄 寇明彩宋国君 李国学 宫 悦李 皓 霍 秀 李占军朱加才 刘 凯 韩军政66069866)

篇6:2010年垃圾分类工作总结

地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但是,近十几年来,我们的生活环境不断遭受破坏,全球气温升高,白色垃圾,水资源被污染„„这些问题的始作俑者还是我们人类。人们大量地消耗资源,大规模生产,大量地消费,又大量地产生着废弃物。被废弃的垃圾填埋场不复为耕地,也无法建成生活小区。因此,垃圾分类势在必行。我校在2012年11月——12月份,开展了垃圾分类系列活动。

1、提高环保意识,树立分类观念。通过校园广播、橱窗校园网络等形式,广泛开展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和倡导工作,阐明垃圾对社会生活造成的严重危害,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呼吁学生的积极参与。同时教会学生垃圾分类的知识,使学生进行垃圾分类逐渐成为自觉和习惯性行为。

2、各班加强宣传培训,普及分类方法。各班采用不同形式:如学生上网查资料、图片,或进行调查、采访等搜集资料,然后利用校会、午间等时间,在班里进行交流,相互受教育,让学生学会分类垃圾;养成在室内分类的习惯;对分类工作做得好的班级进行表扬奖励,树立典型,介绍经验,强化推广。

3、开展垃圾分类主题班会。通过主题班会增强学生垃圾分类的意识。班会的内容十分丰富,有的同学还做了幻灯片,配了音乐,十分精彩。通过演讲,让全校学生了解了更多的垃圾分类知识,更深层次的体会到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鼓励同学们都来了解垃圾分类,都积极参与垃圾分类,使有限的资源能得到重复利用,是我们生活的环境能变得更加洁净。

4、制定措施,落实到位。学校设置分类垃圾桶:垃圾桶上贴上“可回收”和“不可回收”标志,并且通过广播宣传,告诉学生在扔垃圾的时候分类投进不同的桶里,学校保洁人员在清理垃圾的时候,再分别进行处置。并且鼓励各班设置可回收垃圾袋或垃圾箱,将本班的可回收物品分类存放,比如我校学生每天喝过奶的奶盒,喝完后把它按扁,然后放进纸箱内,定期卖给废品收费站。所得费用可以作为本班班费,为同学们买奖品等。这样,既做到了环保,又使同学们树立了节约意识,还体验到了其中的乐趣。

5、开展垃圾分类活动的意义

通过在我校开展垃圾分类活动,是同学们明白了:垃圾处理的方法还大多处于传统的堆放填埋方式,占用上万亩土地;并且虫蝇乱飞,污水四溢,臭气熏天,严重地污染环境。因此进行垃圾分类收集可以减少垃圾处理量和处理设备,降低处理成本,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具有社会、经济、生态三方面的效益。

1、减少占地:生活垃圾中有些物质不易降解,使土地受到严重侵蚀。垃圾分类,去掉能回收的、不易降解的物质,减少垃圾数量达50%以上。

2、减少环境污染:废弃的电池含有金属汞、镉等有毒的物质,会对人类产生严重的危害;土壤中的废塑料会导致农作物减产;抛弃的废弃料被动物误食,导致动物死亡的事故时有发生。因此回收利用可能减少危害性。

3、变废为宝:我国每年使用塑料快餐盒达30亿个,方便面碗5-6亿个,废塑料占生活垃圾的3-7%。1吨废塑料可回炼600公斤无铅汽油和柴油。回收1500吨废纸,可免于砍伐用于生产1200吨纸的林木。一吨易拉罐熔化后能结成一吨很好的铝快,可少采20吨铝矿。生产垃圾中有30%-40%可以回收利用,应珍惜这个小本大利的资源。

4、坚持不懈:垃圾分类工作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下去的系统工作,同学们不仅在学校要做到将垃圾进行分类,同时也要告诉自己的家人及其身边人做到垃圾分类,使我们生存的空间真正变得洁净、明亮!

垃圾分类主题班会

每月开展一次校园大扫除活动

垃圾分类知识宣传

垃圾分类知识宣传

篇7:2010年垃圾分类工作总结

我市上下高度重视,强化顶层设计,探索管理新机制,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机制逐步成熟、体系建设全面启动、处置能力不断完善、全民意识初步培育、工作职责划分明确,垃圾分类工作基础得到了全方位夯实。截止9月,垃圾无害化处置率100%,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9.86%,市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覆盖率为85.8%,各项指标均已完成今年工作目标。

一、今年特色工作

(一)强化顶层设计,探索三大管理措施。一是运行模式全力打造。以“互联网+物业”为抓手,打造“政府统筹、党建引领,部门指导、镇街主推,市场示范、物业联动,社区发动、群众自治”,即“政府+社会、物业+专企”的“四轮驱动”垃圾分类台州模式,实现生活垃圾处置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并全面推动“四轮驱动”模式在各县市区的复制和推广。二是标准规范逐步建立。出台了《台州市餐厨垃圾管理办法》、《台州市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群团组织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实施方案》、《台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创建评价标准》、《台州市垃圾分类“四轮驱动”模式实施方案》等文件,《台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列入2020年立法计划项目。三是督查考核全面落实。会同各行业系统主管部门,对市级机关单位、国企、医院、金融机构、宾馆、学校等各线开展专项督查,并要求各县(市、区)联动开展;同时积极配合同创办、城管委、美丽办、健康办、环保督察整改办等部门开展全市联动的各类考核。

(二)夯实分类基础,开展三大攻坚行动。一是垃圾处置能力三年攻坚行动。目前,全市新扩建焚烧厂7座,新增焚烧处理能力5450吨/日,新建餐厨垃圾处理项目6个,新增餐厨处理能力570吨/日。此外,全市现有建筑垃圾消纳场5个、建筑泥浆固化基地8个、装修垃圾分拣场38个、大件垃圾处理厂2个。二是垃圾分类示范创建攻坚行动。在40个省级高标准示范小区、10条“定时定点”投运商业街、10个“定时定点”投运小区的创建任务基础上,自加压力,创建市级示范小区50个、市级示范单位50个、市级示范学校50个、市级示范市场9个、市级餐饮示范点50个。目前,各地陆续完成招投标服务,同时加大创建工作监管,确保成效。三是垃圾分类回收体系攻坚行动。依托台州再生资源产业优势,筹建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扶持金属再生园区规模企业转型。联合支付宝公司,共同打造全品类全覆盖、线上线下融合的“互联网+”平台——智慧预约回收平台(台州系国内第三个、省内第一个签约城市),助力我市垃圾资源化利用的可持续发展。目前该平台已覆盖椒江、临海、温岭等地

个住宅小区。

(三)加大宣传引导,推动三项创新举措。一是营造全民“拉风氛围”。设计“台州垃圾分类”log、吉祥物、配套宣传口号及视觉识别系统(VIS),向全社会传达统一鲜明的工作形象,多媒体多平台营造强大的舆论氛围,逐步提升群众对垃圾分类工作的知晓度和参与率。二是国内首创“拉风学院”。7月1日创办国内首个垃圾分类公众教育学院,打造集培训策划宣传研究于一体、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综合性平台。学院实施“三大计划”分别是培训“涟漪计划”、宣传“浸润计划”及科研“深蓝计划”,推出并实施万名督导员轮训计划和百名精英讲师培养考评体系。三是策划系列“拉风活动”。以“家、校、社”联动为载体,策划开展“垃圾去哪儿了”“毕业季,我为垃圾分类代言”“森林的呼唤”等各类主题活动;联合台州银行推出国内首张以垃圾分类为主题的联名信用卡——“拉风”白金卡,倡导绿色消费理念,使垃圾分类理念深入人心。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短板

(一)工作成效仍有不足,分类工作没有形成合力。街道社区发动不理想,相关责任并未敲定落实,层层传递,致使基层开展垃圾分类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明显不足。

(二)设施建设周期长,短期内处置能力存在缺口。垃圾终端处理设施建设个别县滞后,处置能力缺口较大,建设进度有待加快。餐厨垃圾处理能力目前是短板,临海和北三县要到明年年底才能建成。

(三)分类意识培养难,前端投放效果有待提高。垃圾分类需要全民参与的氛围和配套的惩处措施,相关配套政策长期缺位、难落地,群众意识提高需要一个长期的时间过程,前端分类效果需要逐步提高。

三、明年工作部署

2020年我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以基层责任落实为主线,明确将垃圾分类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工作内容,真正纳入街道、社区工作范畴,纳入县(市、区)政府对街道的综合目标责任制考核。接下来,我市要着力抓好机制落地,积极优化督查考核,稳步开展宣教工作,大力跟进常态执法,统筹推进我市生活垃圾分类全域全覆盖。

一是工作机制要加快形成。深化已基本形成的“四轮驱动”运行模式,在“桶长制”的基础上,升级推出“三长制”工作机制,即在机关企事业单位推行“桶长+室长+总长”、公共街区推行“桶长+街长+片长”、社区(小区)推行“桶长+楼长+社长”,逐步构建“全方位、立体式、全覆盖、强高效”的基层责任体系。同时,发动党员干部带头表率作用,借助万名督导员力量,发挥志愿者服务精神,强力推动“三长制”工作机制和“四轮驱动”运行模式的真正落地实施。

二是督查考核要严抓落实。出台街道社区考核排名办法,每月对9个县(市、区)开展工作督查,抽查街道、社区垃圾分类工作开展情况,并在市级媒体设立“红黑榜”予以通报。联合市级各主管部门,继续开展对公共场馆等各线的垃圾分类工作专项督查,将垃圾分类工作逐步覆盖全市各地、各行、各系统。

三是宣教工作要稳抓稳打。依托垃圾分类公众教育学院平台,继续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完善国内首创的垃圾分类执业资格认证培训和考试制度,实现万名督导员持证上岗,基本构建多层级讲师培养考评体系,扩散传播力,营造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

篇8:2010年垃圾分类工作总结

20世纪中期,日本经济进入成长期,经济快速发展,而日本国内固有的“高生产、高消费、多废弃”生活模式没有变化,使得生活垃圾与日俱增,用传统的生活垃圾处理方式难以满足处理需求。随着大量的垃圾填埋场所容量饱和,需要拓展新的垃圾填埋场来处理更多的生活垃圾。而垃圾填埋场所引发的臭气和虫害等问题难以有效解决,严重影响居民的身心健康。从而导致新拓展的垃圾填埋场所受到本土居民的强烈反对,在日本国内出现了大面积的反对声音。

由于焚烧处理技术处理生活垃圾较传统的直接填埋法可减少80%~90%的填埋量,且能有效消除臭气和虫害等问题对周边居民的影响。20世纪后半期,为解决上述生活垃圾直接填埋处理出现的填埋场容量不足和相关环境污染问题,日本开始从国外引进垃圾焚烧处理技术并不断消化发展,日本国内出现大范围建设焚烧设备的浪潮。目前,日本全国80%的一般生活垃圾通过焚烧处理,直接填埋仅占1.3%,其它部分通过破碎、分选等中间处理方式处理。

90年代,垃圾焚烧处理技术被发现产生二噁英污染等新的环境污染问题。针对新的环境污染问题,日本通过提高焚烧设备技术标准,优化炉结构,加强飞灰、烟气等污染的控制,制订出台新的法律法规,很好地控制垃圾焚烧的环境污染。

步入21世纪后,日本政府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文件,在“循环型社会形成推进基本法”中首次提出“3R”概念,即“减量(Reduce)、再利用(Reuse)、再生循环(Recycle)”,促进资源再生利用,减少废弃物排放,构建循环型社会。自此项倡议实施以后,日本国内为减少垃圾排放、促进资源再生利用制订并实施了各种政策和活动,取得一定的成绩。

2 日本垃圾减量分类的具体做法

2.1 垃圾分类标准。

日本各地对生活垃圾分类标准因处置方式不同而因地而异,但总体上大同小异,将生活垃圾分为四类。

(1)可燃垃圾。如菜叶垃圾、纸类、灰尘等。

(2)不可燃垃圾。如平菜刀、剪刀、底锅、锅、吹风机、熨斗、伞碎、盘子、茶杯等。

(3)资源垃圾。如饮料瓶(铝罐、铁罐)、无色透明瓶、茶色瓶、可以直接再利用的瓶类。

(4)大件垃圾。如废弃的家电、家具等较大的物品。

2.2 投放及收集模式

如分类标准一样,日本各区生活垃圾投放及收集模式由各区根据实际情况实施,综合考虑各区垃圾产生量、产生种类和季节性变换等因素,制订详细的收集计划。对于不同种类的垃圾,各区会安排不同日期收集,要求居民在指定日期投放对应种类的生活垃圾。

2.3 终端处理方式

日本生活垃圾处理技术以焚烧为主,终端产物最终以填埋的方式处理。10年来生活垃圾直接焚烧率一直在77%以上。2006年焚烧生活垃圾量约4000万t,直接焚烧处理比例达76.7%,而直接填埋处理仅有4.6%,堆肥处理约为0.1%,其余为回收资源化处理。

3 日本垃圾减量分类顺利实施的原因分析

3.1 危机意识强

日本地域狭窄,资源有限,地震、风暴等自然灾害频发,在日本传统文化中,危机意识非常强。日本的教材中就明确指出:日本国生存不易,处境危险,可能随时被各种灾害袭击。20世纪中期,因日本国内生活垃圾直接填埋导致土地紧缺、环境污染问题突出,引入并消化了焚烧处理技术。90年代,对于焚烧技术产生新的污染问题,攻坚克难,通过提高标准和优化结构,使得日本垃圾处理技术领先在前。经过半个多世纪环保意识的培养,自动自觉分类垃圾在日本市民心中已成为理所当然之事。通过严格的分类标准,全面准确地把垃圾进行按类投放处理,增加资源量,是日本市民危机意识的最直接体现。

3.2 个人素质高

经过20世纪的经济高速发展,日本国内高等教育非常普及,市民接受教育水平非常高。日本社会有一个共识:管好自己,不给社会添麻烦。这正是从小受此教育的熏陶,日本市民整体素质非常高。对于垃圾分类,日本人从小就被进行宣传教育,对此了然于胸,自觉地开展垃圾分类投放。

3.3 法律齐全、可操作性强

经过半世纪摸索,日本制订完善了垃圾分类相关法律体系,从而保障垃圾分类的顺利开展:基础层,由2000年制订实施《促进建立循环社会基本法》构成;中间层是两部综合性法律,2001年实施的《促进资源有效利用法》和《固体废弃物管理和公共清洁法》;上层是根据具体法律法规,如:《促进容器与包装分类回收法》、《家用电器回收法》、《建筑及材料回收法》、《食品回收法》、《汽车再循环法》、《废弃物处理法》以及《绿色采购法》。《废弃物处置法》第25条14款规定:胡乱丢弃废弃物者将被处以5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100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83万元);如胡乱丢弃废弃物者为企业或社团法人,将重罚3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500万元)。《家用电器回收法》中既要求生产企业对产品承担回收义务,又要求消费者支付循环回收处理废旧家电的费用。

3.4 宣传力度大

日本部门行政区每年都会给市民发放次年的年历,年历上用不同颜色区分不同种类垃圾,注明各类垃圾投放的时间,时刻提醒市民按期投放垃圾。租房子的时候,房主也会第一时间送给租客一本垃圾分类宣传手册,提醒租客按要求做好垃圾分类事宜。生产企业在生产商品时,被要求在生产商品外包装上标明此类包装物属于哪一类可回收物,以便于市民按类投放。在学校,垃圾分类从娃娃抓起,日本小孩从小就被进行宣传教育,回到家里,自觉监督父母垃圾分类行为。种种现象表明,日本人通过各种渠道向人们灌输环保思想,让市民自觉开展垃圾分类。

4 对深圳垃圾减量分类工作的启示

4.1 紧抓基础教育,从根本上培养一代人垃圾减量分类意识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表明,上层建筑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与其相适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反作用,具有不完全同步性、历史继承性等特性。从日本一个世纪人与垃圾相互斗争的历史可以得出,日本人的环保理念也不是与生俱来,而是从认识垃圾、了解垃圾、再到分类处理垃圾,逐步在人们脑海中灌输环保思想,明确人与垃圾的关系。深圳市市民对垃圾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仅认识到垃圾是人们生产生活的废弃物,而未能深入认识怎样减少产生垃圾、怎么回收利用垃圾中资源化成分、如何无害化处理垃圾及垃圾对我们生产生活的影响等,缺乏对垃圾系统化的了解。因此,有必要在幼儿园学校普及垃圾减量分类环保知识,从娃娃抓起,普及一代人的垃圾减量分类环保观念,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垃圾投放行为。

4.2 加大危机宣传,切身体验垃圾围城困境

2015年,深圳市每天将产生1.5万t垃圾,预计到2020年,将达1.8万t/d;新规划垃圾处理设施无法建成,深圳市将陷入“垃圾围城”的困局,随时可能产生生态“灾难”(老虎坑、平湖、下坪为例)。而市民对深圳市垃圾产生量、处理设施、处理技术、处理能力等有关问题似乎一无所知,对深圳市垃圾处理设施规划建设采取阻挠态度(围堵下坪场、东部垃圾焚烧厂选址难问题),垃圾问题在市民心中仅是政府一家之事,与己无关。因此,必须转变市民此种态度,让市民深入垃圾处理设施一线,了解深圳市垃圾处理现状,切身体会垃圾围城困境,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市民垃圾投放行为,推行垃圾减量分类工作才能如鱼得水。

4.3 从终端处理技术反推垃圾分类标准

纵观国内外,每个国家地区,甚至每个城市的垃圾分类标准都不一样。日本分为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资源垃圾、大件垃圾四类,台湾地区分为一般废弃物、事业废弃物两大类,其中细分厨余垃圾,并细分为生厨余和熟厨余。北京市分为可回收物、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其他垃圾三类,深圳市分为可回收物、餐厨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类。从日本和台湾地区垃圾分类经验看出,垃圾分类标准服从于垃圾处理技术。日本主要以垃圾可燃性为标准,因其垃圾处理技术以焚烧为主;台湾之所以将厨余垃圾细分为生厨余和熟厨余,因其熟厨余可用于喂猪,生厨余用于堆肥,市场需求不同而已。反观深圳市,2006年已制订《深圳市环境卫生设施系统布局规划》,生活垃圾处理从“以填埋为主,焚烧和其他处理方式为辅”调整为“以焚烧和综合利用为主,填埋和其他处理方式为辅”,则垃圾分类标准应服从于焚烧大战略。

4.4 健全垃圾分类法律法规,细化服务指引

目前,《深圳市生活垃圾减量和分类管理办法》已出台差不多一年时间,但是相关配套性文件及具体指引性文件未完善。借鉴日本垃圾减量分类工作经验,应建议国家出台生产者生产减量、废旧产品回收等相关法律法规,市级出台销售者建立出售产品回收平台,实行大件垃圾生产厂商回收处理。制定完善并推广宣传《机关事业单位垃圾减量分类工作指引》、《居民小区垃圾减量分类工作指引》、《学校垃圾减量分类工作指引》、《公园垃圾减量分类工作指引》、《医院垃圾减量分类工作指引》等指引文件,引导市民开展垃圾减量分类。

参考文献

[1]徐海云.日本垃圾处理概况[J].城市垃圾处理技术,2009(3).

[2]张瑞娜,陈金华,王娟.日本垃圾焚烧处理发展趋势[J].中国城市环境卫生,2009(11).

[3]张嫄.日本垃圾分类和焚烧发电对我国的启示[J].现代城市研究,2013(6).

[4]深圳市规划局.深圳市环境卫生设施系统布局规划[R].深圳:深圳市城管局,2006.

[5]苏沛沛.浅析日本垃圾分类回收模式及对我国城市垃圾处理的启示[J].中国外资,2011(7).

篇9:生活垃圾分类与垃圾焚烧关系研究

一、垃圾分类与垃圾焚烧的概念

(一)垃圾分类的概念

《市容环境卫生术语标准》(CJJ/T65-2004)把垃圾分类收集定义为“将垃圾中的各类物质按一定要求分类投弃和收集的行为。”我国行业标准《生活垃圾分类及其评价标准》(修订送审稿)把垃圾分类定义为“按垃圾的不同成分、属性、回收利用价值以及对环境的影响,并根据不同处理方式的要求,分成属性不同的若干种类。”

正确理解垃圾分类的概念,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垃圾分类是垃圾产生之后的归类、收集、投递行为,不包括垃圾分类之后的分类处理过程,否则垃圾分类与垃圾分类处理就没有界限了。垃圾分类处理是另一个概念,包括重复利用、再生利用、能量利用(焚烧处理)、安全填埋等方面,这里的每个方面又都是一个十分复杂和庞大的处理技术体系。

2.垃圾分类的主体是城市公民。垃圾分类是公民在家庭私环境下自觉的、重复的、持续性的微行为。政府和机械设备无法替代主体。政府是推动者,机械设备是辅助手段。垃圾分类是一项社会性的工作。

3.垃圾分类是因地制宜的分类行为。垃圾分类没有绝对固定的标准,可以搞多种分法,关键是要有利于后续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

4.垃圾分类不等同于垃圾减量。垃圾分类本身并不直接减量(有些人把可回收物部分视作是垃圾分类的减量成效),而是为垃圾减量创造一定的条件。垃圾减量的途径只有两种,一是预防产生。二是分类处理。

(二)垃圾焚烧的概念

目前,《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等国家标准没有明确垃圾焚烧的概念。垃圾处理行业所指的垃圾焚烧是一种废物处理的方法,通过焚烧废物中的有机物质,使垃圾变成稳定的、无害的灰渣类物质。焚烧与其他高温垃圾处理系统,皆被称为“热处理”。

1.垃圾焚烧是一种古老的垃圾处理方式,并非当前应对“垃圾围城”而出现的新事物。早在1876年,世界上就建成了第一个城市垃圾焚烧炉,位于英国的曼彻斯特市。德国第一个城市生活垃圾焚烧炉建于1892年的汉堡市。经过100多年的发展,现代化的垃圾焚烧技术非常先进。

2.垃圾焚烧是一种可以同时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目标的处理技术。通过焚烧处理,一般生活垃圾的体积和重量可分别缩减90%和80%。垃圾焚烧是一种能源回收技术,可以发电,也可以提供热能。焚烧时的高温可以消灭各种病原体。

3.垃圾焚烧与垃圾减量、垃圾分类、垃圾填埋是多元互补关系,不是替代和对立关系。垃圾焚烧不是作为一个孤立事物而存在。垃圾减量和垃圾分类侧重于管理,是垃圾管理的前端环节;垃圾焚烧侧重于技术,是垃圾管理的后端环节。垃圾焚烧和垃圾填埋都是垃圾处置的必要方面。

目前世界上使用较广的垃圾焚烧处理技术主要有机械炉排式、回转式、流化床、热解气化等4种。焚化垃圾时会将垃圾转化为灰烬、废气和热力。灰烬大多由废物中的无机物质组成,通常以固体和废气中的微粒等形式呈现。废气在排放到大气之前,需要去除其中的污染气体和微粒。其余残余物则用于堆填或资源化利用。

二、垃圾分类对垃圾焚烧的重要性分析

(一)垃圾分类有利于提高垃圾热值

生活垃圾的低位热值决定了生活垃圾是否适宜焚烧。垃圾焚烧设计热值的确定,关系到整个焚烧厂寿命期间的运行效率与成本。若设计点定得过低,当垃圾热值较高时,为满足焚烧炉的热负荷要求,垃圾处理量将下降;若设计点定得过高,导致炉膛容积热负荷长期处于低水平运行,将会造成运行困难,运行成本提高。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规定焚烧适用于进炉垃圾平均热值高于5000kJ/kg。一般认为,低位发热量小于3300kJ/kg的垃圾不易采用焚烧处理,介于3300~5000kJ/kg的垃圾可以采用焚烧处理,大于5000kJ/kg的垃圾适宜焚烧处理。为了确保垃圾的彻底燃烧和控制二噁英的产生,《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要求生活垃圾的焚烧温度要大于850℃,停留时间要大于2S。根据热量衡算,垃圾进炉低位发热量应达到6280kJ/kg,考虑到整个焚烧工艺系统的经济性,业内人士提出7000kJ/kg经济热值的观点。

我国生活垃圾含水量大、热值低,加强垃圾分类,分离生物质垃圾,对于降低剩余垃圾的水分、提高其低位热值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以杭州为例,在推行生活垃圾分类之前,生活垃圾的含水率约为55%,平均低位热值约为5020kJ/kg(1200kcal/kg)。在推行垃圾分类3年之后,剩余垃圾的含水量比分类前下降了20%以上,热值提高近1倍,垃圾焚烧效率和发电量显著提升。

李爱民等研究表明:剩余垃圾的水分含量会随着生物质垃圾分类率的提高而降低,当生物质垃圾分类率为20%时,剩余垃圾的低位热值将由4419kJ/kg升高到5465kJ/kg,当生物质垃圾分类率为28.6%时,剩余垃圾的低位热值将达到6002kJ/kg。如果生物质垃圾分类率达到39%,剩余垃圾的低位热值将达到7000kJ/kg,这一热值可以很经济地实现自行焚烧。可以看出,垃圾分类是提高垃圾热值的有效途径。政府部门应当坚定不移地推行垃圾分类,市民更应当积极参与垃圾分类,仔细分离出生物质垃圾(厨余垃圾),提高垃圾热值。

(二)垃圾分类有利于改善垃圾焚烧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高发电效益

nlc202309051531

在城市生活垃圾焚烧热能资源回收过程中,既要努力提高焚烧厂的发电效益,又要保证设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垃圾所含的盐分、塑料成分较高,与其他燃料相比,焚烧所产生的烟气中含有大量的氯化氢等腐蚀性气体和灰分,是严重腐蚀余热锅炉系统中各换热部件的主要因素,也是制约焚烧发电效益的主要因素。

余热锅炉过热蒸汽参数是影响焚烧发电效益的主要因素。在国际上,较多应用的生活垃圾焚烧厂主蒸汽参数有两种,一种是中温中压蒸汽参数,温度400℃,压力4.0MPa;另一种为中温次高压参数,温度450℃,压力6.5MPa。这两种技术均已成熟,在国内进行制造和设计不存在问题,这两种参数的主要区别在于过热器的材质。中温次高压的发电效益高于中温中压,但制造成本大大高于中温中压,增加了锅炉设备的投资。

过热器的工作烟温较高,管内工质为蒸汽,它是最容易发生高温腐蚀的部件。而且过热器的腐蚀是一个连续进行的过程,致腐质源源不断地补充到腐蚀前沿进行化学反应。主蒸汽参数的提高,必将带来锅炉烟气侧受热面温度增加,从而使锅炉受热面受到来自HCl和SOX等腐蚀性化学成分的威胁,其结果是加速过热器的腐蚀,带来管道的安全问题。2010年李坑垃圾厂发生的管道爆炸事故,就是因为长期进行垃圾混烧,没有去除其中的有害物质,特别是废塑料。塑料燃烧后产生的HCl,腐蚀损坏管道,导致事故发生。

垃圾中的塑料和厨余垃圾中的盐分是烟气中氯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来源。在现有的经济技术条件下,想要更好地维护垃圾焚烧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高焚烧发电效益,最好的办法就是坚定不移推行垃圾分类,减少垃圾中的氯、硫源。垃圾分类是提高垃圾焚烧安全性和资源化利用效率的最好的预处理措施。

(三)垃圾分类有利于烟气污染控制,减少二噁英产生

垃圾焚烧厂周边居民反对垃圾焚烧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担忧垃圾焚烧产生的二噁英等污染物影响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虽然现代化的烟气污染控制技术完全可以防控二噁英、重金属等污染物,但是我们不能否认烟气污染控制的复杂性。

生活垃圾在焚烧过程中,二噁英的生成机理相当复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生活垃圾中本身含有微量的二噁英,由于二噁英具有热稳定性,尽管大部分在高温燃烧时得以分解,但仍会有一部分在燃烧以后排放出来。

2.含氯前体物在燃烧中生成二噁英,前体物包括聚氯乙烯、氯代苯、五氯苯酚等,在燃烧中前体物分子通过重排、自由基缩合、脱氯或其他分子反应等过程生成二噁英,这部分二噁英在高温燃烧条件下大部分也会被分解。

3.当燃烧不充分时,烟气中产生过多的未燃烬物质,在300-500℃的温度条件下遇到适量的触媒物质(主要为重金属,特别是铜等),那么在高温燃烧中已经分解的二噁英将重新生成。

针对以上二噁英的生成条件,加强垃圾分类,较大程度上能控制二噁英的排放:垃圾分类提高了垃圾热值,使垃圾焚烧更加充分,有利于二噁英的高温分解;垃圾分类减少了塑料和厨余垃圾等氯源,阻止二噁英前体物的合成;垃圾分类去除了电池、油漆、灯管等有害垃圾,减少了垃圾重金属来源,如铜等触媒物质;垃圾分类去除了玻璃等熔融物质,炉排不会发生粘结飞灰的问题,使垃圾焚烧更加充分,从而控制烟气中的一氧化碳的含量及二噁英的生成量。

三、垃圾焚烧对于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分析

垃圾焚烧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分类处理方式之一。现今被广泛采用的生活垃圾处理方法主要有三种,即填埋、堆肥和焚烧,其中填埋处理作为传统垃圾处理方法占了较大比例。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人们逐渐认识到垃圾也是一种可利用的能源,尤其是认识到能源终将枯竭,土地资源越来越宝贵以后,许多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城市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和能源化,大力推行垃圾分类收集,成功运用了垃圾焚烧发电技术,逐步形成了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这门新兴产业,并取得了可观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欧洲可谓垃圾焚烧处理技术的发源地。目前欧洲共有19个国家采用焚烧方式处理生活垃圾,共有470多座垃圾焚烧利用设施。

美国和日本也是垃圾焚烧大国。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美国垃圾处理以卫生填埋为主(约占一半),生活垃圾管理以可再生资源回收为主,在垃圾焚烧厂方面注重运营,而不是建设新的设施。但近几年,美国又重新开始认识到垃圾焚烧建设的必要性。2012年,美国共有85座垃圾焚烧利用设施,其中77座由私有企业运营,8座由公共部门运营。此外,美国有20个新建和扩建项目。

日本是世界上使用焚烧处理生活垃圾比例最高的国家。不但大城市的生活垃圾采用焚烧进行处理,市、町、村的生活垃圾也基本上采用此方法。日本全国现有1200多座垃圾焚烧厂,平均规模从10吨/日到300吨/日不等。另外,日本是世界上推行垃圾分类做得最好的国家之一,很多人认为日本的垃圾焚烧能力在减小,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尽管日本垃圾焚烧厂的总数在减少,但是连续式垃圾焚烧厂的数量仍然呈增加趋势,与2000年相比,2009年日本连续式焚烧厂数量增加了20%,总的焚烧处理能力并没有减少。

日本、德国是世界上垃圾分类管理水平最先进的国家,也是采用垃圾焚烧为主的处理方式。两国在循环经济立法中确定了固体废物处理的技术等级顺序:首先是预防产生,少产生;其次是重复利用;再次是回收利用(包括堆肥);第四是焚烧回收能源;最终是填埋处置。垃圾分类包含于前三个技术等级之中,垃圾焚烧是垃圾分类后的第四个技术等级,垃圾分类与垃圾焚烧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根据《城市建设统计年报(2011年)》,我国垃圾焚烧厂数量为109座,焚烧处理能力规模达到9万吨/日,焚烧处理能力所占比例达到23%,是2001年焚烧处理能力6520吨/日的13.8倍。这说明焚烧技术在我国垃圾处理中分量越来越重。从地区分布来看,2/3以上垃圾焚烧厂集中在东部地区,其中,广东、浙江、江苏位居前三。但我国生活垃圾含水率高、热值低、成分复杂,其原料品质没有西方国家的好,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的难度更大,更加需要依靠垃圾焚烧方式。

参考文献:

[1]徐海云.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发展与挑战,2012,第3页.

[2]城市建设研究院.杭州九峰垃圾焚烧厂建设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第19页.

[3]昝文安.生活垃圾焚烧技术现状思考及展望[J].环境卫生工程,2011,4(19):18-20.

[4]阿世孺、张洪波.国内生活垃圾焚烧技术进展概况[J].特种设备安全技术,2008(6):10-12.

[5]刘波.提高生活垃圾热值的几种途径,2012,第2页.

[6]李爱民、李东风、徐晓霞.城市垃圾预处理改善焚烧特性的探讨[J].环境工程学报,2008(6):830-834.

[7]徐文龙.国内外垃圾焚烧处理与发展状况,2013,第21页、第23页.

[8]国家环保部.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二次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责任编辑:赵静)

上一篇:反家庭暴力法完善下一篇:为用户提供长期服务和质量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