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论文方法学部分的形式审查论文

2024-05-24

医学论文方法学部分的形式审查论文(共3篇)

篇1:医学论文方法学部分的形式审查论文

1方法学部分是医学论文的核心内容之一

英文医学期刊,应该说,两者刊载的论文的水平,总体 上存在不小的差距。撇开其中反映的研究水平本身的 差距,仅从论文的形式上,中文医学论文首先需要重点 提高写作质量的部分就是方法学内容。目前我国医学 学术期刊刊载的论文,方法学部分普遍存在着内容过 于简单、关键细节描述不清甚至阙如的问题,以致读者 对研究工作无法作出评价,甚至不能判断它报道的工 作是否可靠。

学术论文“交流”的最基本的作用,是向读者一 主要(但不限于)是与自己专业相同或相关的同 行一报道自己完成的工作,表达自己的学术观点,使 自己在专业方面的工作能够对同行未来的工作有启 发、有借鉴、有帮助。其中,需要报道的一个重点是自 己的课题组是“如何”完成一项研究的,反映在论文 中,也就是在“方法学”部分,要用恰当的语言,详细、清晰地描述整个研究实施的过程,以能够让读者对该 研究选用的方法是否准确、由此得出的结果是否可靠 作出判断,并能够让读者借鉴甚至完全重复该研究的 方法,用于自己未来的研究111。

具体描述研究的实施过程,能够经得起同行对研 究质量的“评头论足”能够让读者以这些描述为依据 完成相同质量的研究,是方法学写作的基本要求。

方法学的科学性问题,如研究设计的合理性,测评 方法或工具的适当性与可靠性,数据统计处理方法的 适当性等,可以由在相关专业领域工作的编委或特约 审稿专家来帮助把关;但编辑应做好基本的形式审查 工作一只有符合基本形式要求的论文,才有必要进 一步请专业人士对其科学性进行评审。

篇2:医学论文方法学部分的形式审查论文

2 1研究设计 用简洁的语言,首先说明该研究的具 体设计方案。医学研究中常见的设计12 75—146 31有:观 察性的研究设计有横断面研究(crosssecicnal sud e)病例一对照研究(case control studies)和队列研 究(ahOTtsudieS),实验性的研究设计有随机对照试 验(andonized connied rials)、交叉试验(cosover ttl)诊断性试验(diagiostc trials)以及病例分析、个案报告等叙述性研究。编辑应熟悉医学研究中这些 常用的研究设计方案的基本要点,做到基本概念准确、清晰。

不同研究设计方案的科学论证强度、实施难度均 有不同,每种设计方案的数据处理也往往有相应的统 计学方法121 175—146;因此,在方法学部分首先说明该研 究的设计方案,可以让读者在很短的时间内,对该研究 的基本特点有一个总体的简要评价,引导读者决定是 否继续阅读全文。

2 2研究对象 一般而言,一项研究的意义是将在样 本的发现推导到对总体特征的认识,因此,对研究对象 的描述,须具体交代如下信息121147—1S,以让读者能够 对样本总体的代表性作出评价111。

1)抽样地点。是在社区对一般人群的抽样,还是 在医院对就诊的患者及其陪诊亲属的抽样,还是到某 一特殊地点(如煤矿、灾区)完成的抽样,等等。在何 种地点对何种人群进行抽样得到的研究对象,是由研 究目的和设计方案决定的,在这里应当作清晰、准确的 描述。

2)抽样方法。作者应清晰地描述抽样的方法及 其实施的具体过程。例如,对于随机抽样,许多作者仅 仅描述一句话,“采用随机抽样,从XX市X X区抽取 老年人XX名”,这样的内容几乎没有提供任何有价 值的信息,无法让读者判断作者是否真的进行了 “随 机”抽样。编辑在提修改建议时,首先应请作者明确 该样本是否是通过随机抽样获得的,如果是,需要请作 者补充抽样的“总体”是什么,是整个市的人口还是某 个区的人口 ?确定的最小抽样单位(是“个体”“户” “居委会”还是其他)是什么?根据哪些指标估算的样 本量?对最小抽样单位如何进行编码或分组,然后再 用哪一种随机抽样方法最终抽取到目标样本?其中应 抽到的样本量是多大,实际抽到的样本量又是多少,其 中没有访谈到的原因有哪些?对这部分数据是如何进 行处理的?只有将这些信息一一交代清楚,才能让读 者真正理解“随机”抽样的过程,才可能对该样本的代 表性作出准确的判断。

例如,《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的来稿,虽然许多作 者在初稿中写的是“随机抽样”,但大多没有具体描述 随机抽样的过程;因此,在退修意见中应要求作者补充 这些信息,若不是真正进行随机抽样,那么作者往往难 以“自圆其说”

关于抽样,另一个常被误用的概念是“整群抽 样”如“整群抽取X X医院的全部住院患者”或“整 群抽取XX社区的全体居民”都是比较有代表性的 描述,但这种对“整群抽样”概念的理解都是不对的。 这样的抽样实际上都是非随机取样。“整群抽样”是 随机抽样的一种方法,需要参照上述对随机抽样过程 的描述要求来具体说明抽样的过程。

无论采取何种抽样方法获得的样本均应描述样 本的基本特点,包括样本量、性别构成、年龄等人口学 基本特征,以及可能对结果产生影响的其他基本信息, 如受教育程度、职业、病情特点、治疗情况等。

3)入组和排除标准。医学研究的对象常常是身 患各种疾病的患者,需要明晰而准确地描述具体的入 组和排除标准,特别是所采用的诊断标准应该是专业 领域内公认的工具,以及负责作出诊断的研究者应具 备的相关资质等。

4舱理学原则。现代科学研究中,越来越注重研 究的设计和实施是否遵守伦理学原则,而总体上我国 生物医学学术期刊对研究中涉及的伦理学问题的要 求,与国际优秀学术期刊存在不小差距14。作者应明 确说明研究可能涉及的有关伦理学问题的处理方法, 如是否设计了书面知情同意书,研究方案和知情同意 书内容是否获得了相关机构伦理委员会的审查通过, 等等151。考虑到我国的现实国情,许多地方的医院和 研究机构还没有设立规范的伦理委员会,要求作者至 少要说明研究方案是否符合尊重、慈善和公正的伦理 学基本原则的要求,研究对象入组时是如何获得知情 同意的|4—61 121272 —281。对经历重大心理应激的.研究对 象和参加药物治疗试验等实验性研究的对象,更要特 别重视作者对相关伦理学问题是否作出符合伦理学规 范的处理。

在此特别需要强调的是,不少作者比较重视疾病 组(在文中往往称为“研究组”)抽样过程和一般人口 学资料及病情的描述,而对照组(尤其是以健康者作 为对照)的取样过程常常语焉不详,这是错误的。如 果对对照组的抽样过程、一般特点等缺乏清晰的描述, 读者便无法判断“对照”的代表性以及与“研究组”的 匹配性,同样会影响整个研究结论的可靠性。而且,健 康对照的入组同样需要符合伦理学的基本原则要求。

2.3研究步骤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研究使用的测 评方法及工具,以及具体实施步骤。

1)开究工具。常用的研究工具有以下类型,每种 类型需要说明的基本信息包括:①生物学指标,要说明 具体的测定指标,血液等样本的收集过程(如采血的 具体时间)初步处理的步骤、存储条件等,采用试剂 盒的名称、型号、生产厂家(批号)测定操作步骤,主 要仪器的名称、型号、生产厂家等。②诊断工具,在以 各种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的研究中,要明确说明作出 诊断所依据的标准。③其他评定工具,如辅助评估病情程度或病情演变的各种量表,需要说明量表的来源, 引自国外其他语言版本的量表要经过规范翻译,中文 版应经过效度和信度检验并达到适合评定的基本要 求。同时应说明量表施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171。

也就是说,对该研究涉及的所有测量指标(即变 量)作者应清晰描述它们的测评工具、测评的流程、测评中的质量控制方法,以及这些指标的取值范围、单 位及其专业意义。

2)研究步骤。主要看作者对整个研究的操作性 过程描述是否清晰。好的写作,可以让整个研究过程 清晰地摆在读者面前,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特 别是对于临床试验等有干预措施的研究,需要具体描 述分组的方法(如果研究对象部分已有清晰介绍,则 不必重复)干预的实施过程等。

这里特别强调一下“随机分组”的描述问题。对 于多数临床试验而言,分组要采用“随机”方法是一个 基本要求。与“随机”抽样的情况类似,因为没有报告 随机分组的具体过程和方法而无法判断是否真正做到 了 “随机”同样是中文论文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 题|8|;因此,编辑对“随机分组”应同样要求作者具体 描述“随机”的过程和方法。

2 4统计学处理在《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的来稿 中,只有“用X X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一句话的描述, 并不少见,但这是远远不够的。如何进行统计学处理, 至少应包括以下4个方面的内容129|?1)描述分析。根据数据的类型和分布特点(用的 是什么检验方法)选用哪些指标来进行统计描述。 例如,定性(分类)数据常用的指标是比和率,而定量 数据一般首先要确定是否符合正态分布,符合的数据 常用算术均数(mean)描述集中趋势,用标准差(sandard deviation 3))描述离散趋势,不符合正态分布的数 据,则常用中位数(media)、众数(mode)描述集中趋 势,用全距、四分位数间距描述离散趋势,等等。

2)统计检验。结合研究设计和数据分布特点,说 明具体的统计方法。例如:对于检验,应具体说明采 用的是2个独立样本均数比较的检验,还是同一样 本自身比较的检验;对于方差分析,采用的是单因素 方差分析、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还是重复测量数据的 方差分析、拉丁方设计的方差分析,相关分析是用 Peaso相关还是SPeamar相关分析等。对于多因素回归分析,应说明因变量和自变量各包括哪些变量,这 些变量是如何赋值的|W|。

3 结束语

医学论文以及其他专业的,基本的价值 是进行学术交流。在报告自己的研究成果以表达某种 学术观点时,清晰描述这个研究是“如何”完成的,无 疑是其中的一项基本内容。

编辑在对论文进行比较规范的形式审查时,对方 法学部分应包含的基本内容,即研究设计的类型,研究 对象的取样方法、入组标准和基本特征,研究工具的选 择根据及基本特点,研究实施的具体步骤,等等,要重 点注意描述得是否齐备和清晰。

篇3:小窥部分招文科生的医学类专业

面对病人,即为“临床”

要说临床类医学专业,首先要说说什么是临床。

从医学科学的角度上讲,“临床”是与“基础”相对的。如临床医学与基础医学,临床部与基础部。所谓基础即医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统称。解剖、生理、生化、微生物、寄生虫、免疫、病理、 药理等即为基础课程;临床医学则直接面对疾病、病人,是对病人直接实施治疗的科学。如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等属于临床医学。

从医院内部分工来说,则分为临床、医技、行政、工勤等部门。临床科室是医院的主体,它直接担负着对病人的收治、诊断、治疗等任务;临床人员包括直接参与治疗、护理病人的医生、护士;医技科室即过去所说的“非临床”科室,它也有医生和护士,但是不直接参与对病人的治疗和护理,只是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服务;还有行政、工勤也为病人服务,但是这种服务是间接的,是从行政管理、物资供应、生活保证等方面提供的,这个专业在下文会有提及。

理科知识是难点,内、外、妇、儿是“一家”

从2007年开始,重庆医科大学开始将医学类专业向文科生开放,涉及领域有临床医学、临床医学(儿科医学方向)、临床医学(老年医学方向)、临床医学(心理卫生方向),但基本上都只在临床医学五年制的形式中招取。

临床医学不同于中医的阴阳调和之理,它会涉及许多生物化学类课程,如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免疫学、遗传学等,这也是大家需要做好心理准备的地方。作为文科生,在高中阶段没有系统地进行理科思维训练和知识积累,所以在这部分课程中或许有些吃力。

或许你有疑问,我学了临床医学,究竟是侧重于哪一方面的呢?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其实在大学本科阶段并不细分,都要学习,还有神经病学、眼科、耳鼻喉科和口腔科学等都是大四开设的临床课程,但重中之重是内、外、妇、儿这四门,如果你想要考取研究生,则学好内科学尤其重要。

医学学五年,从大四开始学校会定期安排学生到学校的附属医院学习,而大五的主要学习内容,就是实习。都说医生越老越吃香,其实就是因为经验。人体有许多不为人知的奥秘,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解谜,所以从医时间越长,积累的临床经验越丰富,揭开的秘密就越多,那么医术当然也会随之提升,所以在医院,退休返聘的情况十分常见,医生这行可以说是只要你愿意干,就真正能干一辈子的职业。

靠勤奋不如有技巧,有技巧更要有医德

扎实的理论基础能够让你准确地判断病情、预估风险、选择术式和处理方法,但是作为一名临床医生,医技才是根本。尤其当你是一名外科医生,你需要对切(剪)开、缝合、结扎、止血等基本操作手法操作灵活,所以技巧需要反复练习。外科医生依靠手持器械治疗,就要学会让刀代替你去感觉,要把眼睛“长”在刀尖上,才能恰到好处地切剪缝扎。

当然,作为一名医生,最重要的是医德。所谓医者父母心,我们要对病人的疾苦感同身受,才能做一个对得起这份职业荣誉的医者。

护士≠护工,护理是实用的学科!

首先要声明,护士并非保姆,在医院中,其也有自己的技术职务。护理人员职位分为初级的护士、护师,中级的主管护师,高级的副主任护师、主任护师等。不同职位的职能范围不同,别以为护士是要照看病人的饮食起居,琐碎繁杂,其实那是护工的工作,护理岗位的工作内容远比照看病人要复杂。如护士要帮病人打针注射,就要掌握良好的注射技巧。有时病人在打针后留下淤血,这有可能是护士打针时不小心刺破了皮下的毛细血管,使血在皮下渗漏造成的淤青。护士还要指导病人服药,以及在手术过程中协助医生等。

护士的职能广泛而工作内容复杂,这也决定了护理专业并不好学。医学的基础课中,解剖、生理、生化、病理以及药理都是重点和难点。或许你想问为什么护士也需要学解剖?那是因为解剖课是每个医学学生的必经难关,只有观摩或亲自解剖过尸体,才能直观地了解人体结构,理解病体与健康人体的区别。当然,想要做护士的女同学不要太过紧张,医学院可供解剖的尸体并没有那么充裕,通常情况下学校会安排护理学学生在临床专业的同学解剖时进行观摩,或是只让护理系学生解剖动物尸体。

护理工作的繁杂还在于细致入微。要学会填写各式各样的表单、护理病历,为住院患者急救护理、输血与输液等,还要根据病人一些症状来给予合理的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不得不说护理这门课程,非常实用,即使自己家人生病,也不会让我们手忙脚乱,真正的“欲要医人,必先医己”呢。

同时,护理工作是一项需要与人交流接触的职业,或许你很惊讶,但是护士的确要学礼仪课!从待人接物到走姿站姿,甚至仪容仪表,白衣天使真不是这么好当的。护士应该如何推药车都需要经过训练,让药车平稳而直线地行走也是我们的练习目标哦!还有如何建立良好的患护关系,让激动的患者冷静,让消沉的患者积极都有窍门。如你对他微笑,拍拍他的肩膀,握握他的手,都是一种心理和肢体上的安慰,这些细节虽简单却也让人深感护理工作的不易。

护理学如今已经不再是女生的专利。幼师界出现了男幼师,并且十分吃香、供不应求,这说明职业的性别宽容度在扩大,社会也将对男护士摘下“有色眼镜”。从2008年开始,北大医学部、武汉大学、长沙医学院、南方医科大学等高校都对护理学专业实施男女兼招。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国外较先进的医疗机构都在逐渐形成这样的理念,即护理人员才是医院的管理者,安排管理各种事物以及负责整个医院的正常运转。当然国内高级护理人员还达不到直接晋升医院管理级的程度,但趋势已经在国际形成,国内护理人员的地位在不久的将来也会有大幅度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也将提升至本科、硕士甚至博士。

医药界的“非医”专业

以上介绍了许多与从医密切相关的专业,但还有一些与医药十分密切,却不是“当医生”的专业,你了解吗?

公共事业管理(医院管理)

主要课程:管理学基础、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学、领导科学、社会医学、卫生事业管理学、卫生经济学、卫生统计学、卫生信息管理学、医院管理学、组织行为学、卫生法学、英语、计算机、基础医学概论、临床医学概论、预防医学、流行病学等。

就业方向:在医疗、教育、科研、卫生行政等部门从事管理、教学、科研等工作。就业主要分布在各级医药卫生行政管理机构、公共卫生部门、卫生事业单位及其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也可继续攻读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或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

小编点评:从课程上来看,其管理类课程与人力资源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和行政管理等专业有重叠,本科毕业后能领到管理学学位,所以这些专业的就业方向存在一些共性,即使未能到医院或医疗机构等相关领域就业,也能够在普通的设有行政管理岗位的单位工作。特色是更了解医院的经营管理模式,普通的行政管理类课程在专业性很强的医疗机构则会感到有点难以应付。

市场营销(医药市场营销)

主要课程:药品流通概论、巿场营销学、临床医学概论、药理学、药剂学、药事管理学、营销策划、国际贸易实务、财务管理学等。

就业方向:大型药厂、医药公司、连锁大药房、药店、医院、卫生行政部门等。

小编点评:医药行业是生命科学的一部分,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对从业人员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国家对此逐渐实行行业准入制,这也从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该专业的就业竞争力。如今我国大约有35万家医疗单位,6700多家制药厂(集团),6000多家医药批发公司,还有上万家连锁药房,可见市场广阔。随着国家医药行业准入制度的规范化和不断完善,医药界对高技能医药营销专业的技术人才需求将越来越大,医药市场营销行业前景看好。

法学(医药卫生)

主要课程(以北京中医药大学为例):除常规法学课程外,特设卫生法学、医事法学、卫生法律实务、中医学基础概论、现代医学基础概论、临床医学概论等与医疗领域法律法规相关的课程。

就业方向:在国家机关、卫生行业、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仲裁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从事卫生法律工作。

小编点评:法学繁复而庞杂,想要面面俱到是不可能的,所以找准突破口十分重要。随着我国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医疗卫生领域的相关法律条款也会越来越丰盈。该专业学生能熟练地应用有关法律知识和法律规定办理医药卫生领域的相关法律事务,解决医药卫生领域的法律纠纷,很有就业针对性。

上一篇:班组交接班管理规定下一篇:中学生素质报告单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