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东平:人本主义教育宣言范文

2024-05-02

杨东平:人本主义教育宣言范文(精选3篇)

篇1:杨东平:人本主义教育宣言范文

21世纪教育研究院

人本主义教育宣言

(杨东平,2015,北京,首届LIFE教育创新峰会)

以1905年清廷废科举、兴新学为起点,我国的教育现代化已逾百年。积百年之功和近30年来的改革发展,我国教育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为社会现代化事业提供了充沛的人力资源支持。

与此同时,教育落后于社会发展的问题仍很突出。虽然我们已经进入了全民教育、高等教育大众化和互联网时代,但教育的“软件”还是旧的。智育至上、唯分数论的升学竞争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损害着民族的活力和创造力。国家主义、功利主义、精英主义的教育价值和制度安排,模糊了人的价值、暗淡了人的光芒。

教育现代化归根结底是“软件”的现代化,是促进人的健全发展。今天,我们仍然需要回答:什么样的教育才能兴国立国。我们需要拨乱反正,正本清源,从应试教育突围,恢复教育树人育人的宗旨。同时,要迎接全球化、信息化和互联网时代的挑战,改革和创新教育,建立教育在社会中的主体性,以及人在教育中的主体性,走向以人为本的教育。

以人为本的教育

人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最高和最终的目标。人本身就是目的,而不能以任何理由成为任何形式的工具。蔡元培认为“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的人去应用”,其原则是“展个性,尚自然”。1948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充分发展人的个性并加强对人权和基本自由的尊重。”我国于1991年签署的《儿童权利公约》,认为教育的目的是“最充分地发展儿童的个性、才智和身心能力”,通过增进和解放儿童内在的精神力量,发展儿童的个性;使儿童成长为能够对邻里、祖国和人类承担责任的合格公民,以及能够意识到个人尊严的人。

21世纪教育研究院

21世纪教育研究院

现代教育的基本功能是培养合格公民。我们需要重温百年前梁启超的《新民说》:“新民为今日中国第一急务”,“苟有新民,何患无新制度,无新政府,无新国家”。要通过有效的公民教育,培养学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公民知识、公民价值、公民道德和参与技能,养成他们“清醒而富有理性的精神,深思远虑,不肯盲从的品质;明辨是非,而不恂利害的气概”(竺可祯语)。

现代教育的培养目标,用陈鹤琴的话来表达,就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一个有根的现代中国人,同时也是世界公民。他必须要有“健康的身体,创造的能力,服务的精神,合作的态度和世界的眼光。”

新世纪以来,国家已经确立了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教育就是以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终身幸福为本,而不是以少数人为本、以升学率为本。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在二十一世纪,想象力是第一生产力。儿童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是民族的未来。要坚持“儿童优先”的原则,保障儿童的教育权利;要善待儿童,保护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提供使儿童免于恐惧的教育。学校不是工厂,教育不是灌水,也不是训练和塑造。教育是启蒙,是唤醒,是点燃,是开悟,是解放。如雅斯贝尔斯所说“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面向未来的教育,要培养青年适应变革的能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的教育的四个支柱是:学会学习(Learning to know),学会做事(Learning to do),学会合作(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学会做人(Learning to be)。

为生活重塑教育

当前,我们首先需要从死读书、读死书,培养少爷、小姐、书呆子,“大规模消灭民族生存力”(陶行知语)的应试教育突围,为生活重塑教育。

考试至上、智育至上的应试教育,其价值基础是学科中心、知识本位的。21世纪教育研究院

21世纪教育研究院

而以人为本、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是生活本位和能力本位的,是一种“为生活做准备的教育”。为此,需要更新影响至今的凯洛夫教育学,改变“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陈规,破除学校与社会、教育与生活、理论与实践的藩篱。学校应当围绕青少年成长的实际需要——而不仅仅是学科知识——组织教学,促进教育的人文化和生活化,从而“把教育变成生活,把生活变成教育”(陶行知语)。

儿童中心的教育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符合儿童认知特点的教育,是亲切与具体的。要摒弃空洞、抽象的说教,重视情感、活动和经验。要从以教为主转为以学为主,手脑结合、教学做合一;要用合作取代竞争,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学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性学习,发展“最多样化的个性”(洪堡语)。

1、促进教育人文化

教育不只是考试、分数、升学和谋生。要改变长期以来教育重理轻文、智育至上的价值,充实教育的人文内涵,使教育充满爱的情感和生命温度,成为对孩子头脑和心灵的培育,成为追求幸福的事业。

完全人格,首在体育。要高度重视体育,使“健康第一”成为学校教育的现实。张伯苓认为“强国先强身”,不懂体育者,不可以当校长。要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让学生在多样化的体育活动中展现特长与个性,发现自我,享受自我,并将运动作为一种生活方式。

通过阅读促进母语教育。阅读不仅是母语教育的基础,也是基础教育的基础,乃至社会文明的基础。通过阅读奠定学生一生的精神底色,构建充盈丰富的内心世界,发展他们分析、表达、反思、鉴赏等各种基本能力,是提升社会基础文明的百年大计。

教育不仅要开创未来,而且要安顿人心,涵养性情。美育是帮助人的美好天性自然生成的最好方式。发展学生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可以提升人生趣味和生活理想,弥补价值真空,从而提升生命质量。

思辨能力(Critical Thinking)是创新型人才最重要的心理特征,其核心精神是求真、公正、开放、反思。不是否定一切,而是合理判断;不是压倒对方,而是追求真理,找到更好的理念,做出合理的行动,从而使学习不再是追求标准答案,而是探究和发现的过程。

21世纪教育研究院

21世纪教育研究院

2、促进教育多元化

中国文化本身是多元性的文化。教育需要尊重和保持这种多元性,传承不同民族的文化,帮助不同文化群体学会在多元文化环境中相互尊重和宽容,使中国传统文化、现代教育、民族教育和谐发展,实现文化教育的平等,达至“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费孝通语)的理想。

要通过教育体制改革,克服行政化弊端,改变千校一面,万教一法的局面。促进教育家办学,使多样化的教育理念、办学模式、教学模式百花齐放,公办教育、民办教育、草根的创新教育和谐发展,从而促进教育创新,增加教育的丰富性、多样性,满足学生和家长的选择性需求。

3、促进教育社区化

改变学校与社区和社会生活无关、成为“悬浮的孤岛”的状态。学校要向社会开放,鼓励家长、社区和社会力量参与学生活动和学校管理。重视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开拓社会实践、旅行、游学、环境教育、自主学习、在家上学等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学习渠道。

传承乡土文化和民族文化,实行有根的教育。使学生认识家乡的山川自然、历史人文、物产习俗,培育孩子爱父母、爱祖先、爱邻人、爱家乡的真挚情感,使家乡成为有温度、有归属感的精神家园,并将乡愁化为力量,达成对民族、国家和人生的热爱。

严格控制中小学规模,推行“小班小校”。工业化时代形成的学校教育,具有为追求效率而牺牲个性的特征。大规模学校缺乏对每一个学生的关注,无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导致强制性的管理主义走火入魔。“小班小校”是现代教育的基本标志。提升教育品质,教育需要回归人的尺度,回归“小的是美好的”这样的常识。

促进教育创新

我们现在的学校系统是1893年设计的。而15年之后最热门的工作,要么现在还不存在,要么再也不复存在了。我们必须为明天培养人才,从而创造未来而不是复制过去。

21世纪教育研究院

21世纪教育研究院

全球化、信息化和互联网时代,为人的自由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革新,各种搜索引擎、内容网站、在线图书、知识分享工具、学习工具、电子设备和终端,视频课程、大型在线课程(MOOC)、虚拟课堂等在线学习形式的出现,使得知识的生产、传播和获取发生了巨大变革。基于网络的非正式学习、自主交互的社会化学习、打破时空限制的移动学习正在成为现实。以知识记忆、强化训练、考试至上、追求高学历为特征的应试教育模式正在被历史所抛弃。

我们需要通过互联网技术改革传统教学,改善教育的可及性,大幅度提高教育效率,帮助教育边缘化群体获得有质量的教育,弥合城乡之间、阶层之间、民族之间、性别之间的教育差距。同时,通过技术创新促进教育的个性化、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走向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培养创造力为中心的教育,走向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

这意味着并不是用21世纪的技术去强化19世纪的教学。互联网不仅是一种技术,而且是一种文化。我们要汲取互联网所体现的自主性、开放性、互动性、去中心化、去权威化、服务至上、公众参与、信息公开、资源共享等价值,将它们融入现行教育,从而产生革命性的反应。

教育本质上是一个因地制宜、自下而上的生长过程。佐藤学认为,主要发生在教育内部和基层的“静悄悄的革命”,“是植根于下层的民主主义的、以学校和社区为基地而进行的革命,是支持每个学生的多元化个性的革命,是促进教师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革命。” 需要形成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新的变革机制。今天,我们身边正在出现越来越多自下而上、局部的、零散的、非制度化的自主创新和教育探索,这种微改革、微创新、微公益显示了互联网时代教育创新的新特征:通过每一个人的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参与,促进教育范式的整体转变。

教育变革需要新学校、新教育、新父母、新企业。走在风气之先,勇于变革和创新的企事业机构应当率先抛弃迷信文凭的用人制度,重视人的基本素质、学习能力和发展潜力。应当鼓励有理想、有条件的企事业机构、社会组织和个人,自主创办以人为本的新型幼儿园和中小学。我们不仅可以“用脚投票”逃离应试教育,也可以脚踏实地,通过“教育自救”创新教育。

教育家和教育家精神是教育创新最重要的动力。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重教兴21世纪教育研究院

21世纪教育研究院

学的巨大热情和深厚传统。需要改革教育治理方式,简政放权,促进教育的下放、开放和解放,恢复学校的自主性和办学活力,形成教育家辈出的环境和土壤,使教育重新成为社会共同参与的伟大事业,重新焕发文明古国的教育之光。

21世纪教育研究院

篇2:杨东平:人本主义教育宣言范文

“每一历史时代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所赖以确立的基础,并且只有从这一基础出发,这一历史才能得到说明。”[1]《共产党宣言》序言中对《宣言》核心思想的概括总结是掌握科学社会主义的入门钥匙。

(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宣言》开篇明义的表达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论断,“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2]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作为社会生产关系的始终对立的主要矛盾,主导着社会的发展变革历史进程。不同历史阶段的对立阶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反映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基本矛盾,反映了作为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间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正是这一社会基本矛盾的斗争,推动着社会的变革和进步,人类社会才达到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

在封建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进程中,资产阶级确实发挥过非常革命的作用。资产阶级产生于封建社会末期,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有着时代的先进性。中世纪以来,随着航海业的发展,工业化生产提高了效率。封建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后,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3]宣言中这样评价资本主义初期带来的社会进步:“资产阶级在他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4]

伴随着资产阶级而生的是无产阶级。作为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中与资产阶级相对立的主要力量,掌握着最先进的生产力;作为绝大多数的无产阶级,被赋予了改变历史的责任,无产阶级终究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

(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力量对比也发生了变化。简单的雇佣劳动式的生产方式逐步被社会化大生产、生产资料社会化的大趋势所取代,无产者成为社会财富的真正创造者。以往的阶级斗争都是被统治阶级在挣得统治地位之后,所有对社会的改革都是为了巩固自身的统治地位。《共产党宣言》明确了先进的无产阶级不再是为少数人谋利益的阶级,无产阶级的运动是为了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运动。

(三)共产主义的最终目标

资本主义社会下的所有制是生产资料私人占有,资本家通过雇佣劳动,剥削无产者积累财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这一所有制不再适应以集中为特征的社会化大生产。因此,先进的无产阶级首先要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5]高度发达的共产主义社会里,“人们自由发展,精神文明高度进步,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6]

二、科学分析历史发展趋势

(一)两个必然的科学论断

历史唯物主义科学的分析了人类历史的进程和进步、变革的客观规律,认清了推动历史进步的力量是无产阶级。《共产党宣言》坚定的宣告了“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1]在此之前,共产主义并没有形成科学的理论体系。工业革命完成以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突显出来,并引发了一系列全球性的社会问题。这一阶段,工人阶级在反对资产阶级统治的斗争中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首次在欧洲登上了历史舞台。马克思和恩格斯正是在总结工人运动的丰富经验的基础上,批判的继承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优秀成果,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共产党宣言》成为重要的指导思想。

然而,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社会主义阵营的巨大挫折与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社会繁荣复苏形成的鲜明对比给马克思的“两个必然”理论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似乎随着苏东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走向失败。然而这些变化在总体上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不管资产阶级愿不愿意,社会主义因素已经在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生长起来,现代资本主义正在朝着社会主义的方向发展。资本主义国家日益发展的股份公司及其“社会资本”,仍然被资本家阶级所支配和控制。资本主义国家福利政策的推行,没有消除资本主义社会两极分化的现象,没有使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摆脱受剥削、受压迫的处境。

总之,资产阶级不管是主动或是被动的推进社会改革,都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政治统治,维护资本主义社会秩序的稳定。但是,这些改变不可能解决社会化大生产与私有制之间的矛盾,任何统治阶级都不会自觉的退出历史舞台,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

(二)两个绝不会的客观判断

1859年1月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出“两个决不会”重要论断。他指出:在人类历史上,“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8]“两个决不会”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纠正了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一些不正确想法,指明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和艰巨的历史过程,从而为“两个必然”奠定了更加科学的理论基础。

中国在1956年就宣告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但是我们仍然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可这并不意味着中国放弃了共产主义理想。只要我们认真理解《共产党宣言》,我们就会自觉地领悟我们所说的“初级阶段”是“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我们的奋斗目标就是共产主义。

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说道:“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中国这30多年的历程清楚地表明,即便在改革开放取得阶段性成绩时,我们仍然要珍视对“社会主义理想”的坚守。

三、牢记理想,坚定信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坚持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

《共产党宣言》是用唯物主义历史观分析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发现了社会基本矛盾这一推进历史前进的动力。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党的领导下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当然有理由相信我们也正是在实现共产主义目标的道路上前进。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共产党宣言》闪耀的的理想和信念。

(二)坚持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从“两个必然”到“两个绝不会”,要求我们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理性看待实现共产主义的必然性和长远性。青年学生在树立共产主义理想的同时,始终坚持人民大众立场和人民利益至上原则,积极投身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的历史洪流之中,体现自身价值。

(三)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共产党宣言》对于当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旗帜性的理论和实践指导的重大意义。我们今天取得的伟大成就,就连西方世界也在惊叹中国的飞速发展,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对自己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体系的自信和对制度的自信。在这三个自信的基础上,实现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适应新形势的转型问题。“这一转型是个两位一体的任务: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好地发挥主流意识形态凝聚共识、调动力量的作用,一是要让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基础的思想理论全面渗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一是要把意识形态的作用机制转移到核心价值观上”[9]。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石重建文化自信,就是要在结合历史发展主题、主线和主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找出历史发展的本质和规律性内容,树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和对共产主义的信仰。

摘要: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和灵魂。随着经济社会的大发展,中国国力的进一步强大,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更加需要加强对青年人的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贯彻与落实,在根上还是要培养青年学生的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共产党宣言》作为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的党纲,是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的标志性著作。青年学生应该从《共产党宣言》中寻找信念与理想。

关键词:《共产党宣言》,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1]……[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85、400、404、405、421、422、413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

篇3:杨东平:人本主义教育宣言范文

西方自中世纪结束以来所经历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 使“人”成为其获得最大范围内认同的核心价值。而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时代背景, 以及对其最终社会理想实现手段的强调, 使有些人认为马克思主义的“人文”色彩与西方的自由主义相比略显逊色。然而, 仔细阅读《共产党宣言》的文本, 其字里行间所渗透出来的浓浓人本主义气息, 有助于纠正我们之前狭隘片面的印象。

一、《共产党宣言》文本中的人本主义精神

(一)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里对无产阶级生存状况的描述中所蕴含的“人本主义”思想

在正文的第一部分《资产者和无产者》中, 马克思阐述了资本主义制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以及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在具体的论述中, 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对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无情剥削的深刻批判:“现代的工人只有当他们找到工作的时候才能生存, 而且只有当他们的劳动增殖资本的时候才能找到工作。这些不得不把自己零星出卖的工人, 像其他任何货物一样, 也是一种商品, 所以他们同样地受到竞争的一切变化、市场的一切波动的影响”。[1]在资产阶级眼中, 工人成了“会说话的‘商品’”, 对他们的雇佣就像在市场上买卖商品一样完全取决于其对剩余价值的贡献程度。

马克思在接下来的文字中, 表达了他的劳动异化思想:“由于机器的推广和分工, 无产者的劳动已经失去了任何独立的性质, 因而对工人也失去了任何吸引力。工人变成了机器的单纯的附属品, 要求他做的只是极其简单、极其单调和极其容易学会的操作。……劳动越使人感到厌恶, 工资也就越少。”[2]在马克思眼里, 在机器大工业时代, 劳动违背无产阶级的本性, 成为折磨他们的一种方式, 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越多, “工资也就越少”, 从而形成了马克思劳动异化理论中的第一层次即劳动者与他所生产出来的劳动产品的对立。

此外, “挤在工厂里的工人群众就像士兵一样被组织起来。他们是产业军的普通士兵, 受着各级军士和军官的层层监视。他们不仅是资产阶级的, 资产阶级国家的奴隶, 并且每日没事都受机器, 受监工, 首先是受各个经营工厂的资本者本人的奴役”。[3]劳动者在劳动的过程中完全被当作没有个性的“人肉机器”, 必须在资本家的全程监视下, 麻木地、无感情地重复千篇一律的工作。这就是马克思劳动异化理论中的第二个层次, 即劳动者与劳动过程的对立。劳动对劳动者来说不是本性的释放, 不是作为人的价值的实现, 而成了赤裸裸的煎熬, 是对其作为人的本性的违背。

“手的操作所要求的技巧和气力越少, 换句话说, 现代工业越发达, 男工也就越受到女工和童工的排挤。对工人阶级来说, 性别和年龄的差别再没有什么社会意义了。他们都只是劳动工具, 不过因为年龄和性别的不同而需要不同的费用罢了。”[4]作为社会的细胞——家庭的主要支柱的男工, 由于机器的推广, 不得不面临与女工和童工竞争的局面, 并且由于后者所要求的工资较低, 男工在与他们竞争中甚至面临被淘汰的局面。这就形成了马克思劳动异化理论中的第四个层次即人与人之间的异化。

逻辑上的连贯性使马克思的论述更有说服力和号召力, 至此, 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的产生及其发展进程的回顾以及对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矛盾的揭露, 指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规律。因此, 无产阶级必须联合起来, 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此, 引发了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同样具有浓厚的人本主义色彩的第二部分的论述。

(二)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所描述的理想社会

1. 马克思的“理想社会”所蕴含的人本主义色彩

在马克思心目中, 未来的理想社会的状态是“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未来的理想社会, 消灭了阶级, 消灭了国家, 消灭了所有人与人关系中的层级划分。人与人之间是完全平等的相互依赖的和谐关系。对于个人来说, 其所从事的所有活动是完全按照自己本性的自由选择, 而最终的目的是实现个人的发展。对于这个理想的联合体来说, 人与人的关系是相互依赖的和谐关系, 个人的自由发展推动一切人的自由发展。

2. 马克思提出的实现理想社会的途径中包含的人本主义色彩

马克思对实现理想社会的途径的描述首先开始于马克思对共产党的论述:“共产党人同其他无产阶级政党不同的地方只是:一方面, 在各国无产阶级中, 共产党人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6]由此可以看出, 领导无产阶级进行斗争的共产党是整个世界的政党, 其领导的革命“不分民族”, 具有普世性。“联合的行动, 至少是各文明国家的联合的行动, 是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的首要条件之一。”[7]马克思对实现理想社会的途径的探讨, 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忽视国别界限的, 因为全世界的无产阶级都同样遭受无产阶级的压迫, 资产阶级通过世界市场联系起来, 并且他们在压制无产阶级的反抗上有共同的利益, 因此, 为了取得革命的最终胜利, 为了“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 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必须“全世界无产者, 联合起来”。[8]

综上所述,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对理想社会的论述中所体现出的人本主义思想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他所描述的理想社会即“在那里, 一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是对人的本性的充分包容, 是对人之为人的充分尊重;二是在指出通往理想社会的途径时, 马克思着眼的是全社会无产阶级的联合。这种抛却其他种种社会性身份的区别而仅仅着眼于其根本利益一致性的强调, 也渗透出马克思的人本主义思想。

二、《共产党宣言》中的人本思想与当代中国

(一) 将人本主义作为中国国内建设中制度设立的内涵性思想依据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宣称:“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可见党自始就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习近平总书记上任伊始, 就多次强调“群众路线”的重要性, “以人为本”始终都是贯穿于中国共产党工作中的核心理念。

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逐步形成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即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为原则,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但是, 民主制度对于中国和谐稳定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当前中国社会民众政治心理的变化都对民主制度的继续完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民主是体现人本思想的最直接、最有现实意义的概念, 也是人本思想通过其制度建设充分发挥积极意义的途径。因此, 当前的中国国内建设必须注重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除了以上通过依法治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来充分体现《共产党宣言》中所揭示出的人本主义思想, 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方面不仅是人本思想的直接体现, 而且决定以上措施是否能真正发挥效用, “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 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总量”。[9]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的这段话表明了他对经济发展的重视。经济的发展是保障人民生存权、发展权的前提条件, 因此, 人本主义在当今中国的出发点应是保证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同时, 在发展的过程中, 更应注重“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在“做大蛋糕”的同时“分好蛋糕”。

(二) 在中国的国际形象塑造中贯穿人本主义理念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对理想社会的描述以及对通向理想社会的途径的探讨都具有普世主义的色彩。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新中国刚刚成立时, 我们曾鼓吹“世界革命论”, 特别是在那段特殊时间内曾以“世界革命中心”自居, 武断干涉其他国家的内政, 这使中国的外交遭受了重大的挫折。在这里重提在外交工作中融入人本主义是因为随着中国经济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中国的国际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 我们所面对的国际环境与20世纪后半叶相比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因此, 为了给中国的发展争取更长的战略机遇期, 我们必须注重对中国国际形象的塑造, 而在这一塑造过程中, 人本主义理应成为我们的指导理念。而塑造中国富含人本主义色彩的国际形象, 关键是在具有全球普世性, 事关全人类共同利益的领域有所作为。

在全球环境领域, 应注重向国际社会表达中国的立场并积极与其他国家合作。人类只有一个地球, 没有任何国家可以完全不受其他国家环境问题的影响, 而诸如“气候变暖”等问题则更具有全球性, 因此, 环境保护这类全球性公共议题是关系到全体人类共同福祉的问题。中国应在环境保护领域有所作为, 具体来说, 在全球环境保护实践方面, 中国首先应站在全人类的共同利益上采取积极应对的态度, 与其他国家一道, 共同解决环境问题。同时, 针对某些发达国家逃避环境保护责任的行为, 中国也应向其他国家说明事实情况, 争取实现“共同的但有区别的责任”。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环境问题, 不仅能够为环境问题的解决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而且有助于塑造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

在国际社会, 中国还应以联合国组织为框架, 积极参与各种人道主义救援和维和行动, 尽自身最大的努力维护世界人民的基本人权。这不仅是中国对作为人类普世价值的基本人权的尊重, 对中国自身来说, 我们在国际社会上对攸关全人类共同利益①的此类问题的解决的积极作为, 必将有助于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国家形象, 进而在国际社会获得更大的认同。而这种认同感的增加对我们的发展争取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必将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上一篇:那年夏天我们毕业了下一篇:《足球模块》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