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主题思想

2024-04-12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主题思想(共14篇)

篇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主题思想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意

老朋友在西面的黄鹤楼与我辞别,在百花盛开的三月去繁华的扬州。

孤独的帆船远去的影子在蔚蓝的天空里消失了,只看见长江浩浩荡荡地向天边流去。

李白与孟浩然的交往,是在他刚出四川不久,正当年轻快意的时候,他眼里的世界,还几乎像黄金般美好。比李白大十多岁的孟浩然,这时已经诗名满天下。诗人送友人远行,对老朋友要去繁华的扬州充满了羡慕,诗中洋溢着欢快的情绪。诗人在江边极目远送,可见两人友情的深厚。全诗自然清丽、境界开阔、形象传神.主题:这首诗写诗人送别友人时无限依恋的感情,也写出祖国河山的壮丽美好。

《芙蓉楼送辛渐》诗意 昨天晚上,透着寒意的雨洒落大地,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

清晨当我送别友人的时候,感到自己就像楚山一样孤独寂寞。

洛阳的亲朋好友如果向你问起我。

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的像一颗珍藏在玉壶中的冰一般晶莹纯洁。

赏析] 这首诗不像一般的送别诗那样,努力抒发对友人的深深眷恋之情,而是着重讲述自己的纯洁感情和高尚志向。当时,诗人的朋友辛渐即将取道扬州,北上洛阳。正在江宁(今江苏南京)任职的诗人,亲自送到了润州,在西北城楼(即“芙蓉楼”)为他饯行,并写下这首诗。“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寒冷的夜雨,滔滔的江流,连朦胧的远山也显得孤单,这种景象衬托出诗人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但诗的重点却在后两句。朋友此番西行的目的地是洛阳,那里也有诗人众多的亲人和朋友。诗人深深思念洛阳的亲友,并想象他们也同样深深思念着自己。他嘱托辛渐,当亲友们问起来,就说我的内心依然纯洁无瑕,就像冰那样晶莹,像玉那样透亮。诗中用一个巧妙的互相映衬的比喻,来形容一种纯洁完美的品格,显示出很高的语言技巧,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芙蓉楼送辛渐》是一首送别诗。诗的构思新颖,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

篇2: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主题思想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第一、二句交代了事件(送别)、人物(诗人和孟浩然)、时间(烟花三月)、地点(黄鹤楼),同时在写实中表达了诗人对即将分别的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诗人十分敬重孟浩然,他们是好朋友。烟花三月,本是友人互相唱游的大好季节,但他们却要离别,怎不令他惆怅和留恋。后两句,诗人没有直接抒发自己的感情,而是借景抒情。我们可以想象,朋友走了,诗人却久久伫立在黄鹤楼上,深情地目送友人乘坐的一叶孤舟顺流而下,渐渐远去,直到消失在天尽头。诗人把自己那深沉而强烈的情感,融化在碧空里,在天际,越发的宏大而深远。这种深厚的情谊,跟大自然壮丽的景色融为一体,绝没有一丝的低沉伤感,却更显得飘逸而豪放。全诗感情深沉,意境深远。诗歌可直译为:我在黄鹤楼上送别了亲爱的老朋友,阳春三月他顺流东下去往扬州;那远去的孤帆渐渐在碧空消逝,只看见浩浩荡荡的江水在天边奔流。

篇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主题思想

如果李白和孟浩然生在现代,那么,他们的送别会是什么样的呢?

出发地:唐朝

目的地:现代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绿油油的小草,五颜六色的花朵,到处都是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而在这个美丽的季节里,诗人李白与朋友孟浩然却要分别了。

在他们告别那天,李白在黄鹤楼为孟浩然摆了酒席。李白拿起酒杯,斟满美酒,对孟浩然说:“真幸运能交到一位你这样的良师益友,只可惜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我们终归还是要分别呀!到了广陵一定要多保重。我先干为敬。”说完,他一饮而尽。

孟浩然紧紧地握着李白的双手说道:“贤弟,我也很高兴能结交到你这样的朋友。不用为我担心,你也要珍重自己。”他说完,端起酒杯也喝了下去。

饭后,他们起身来到了江边。孟浩然拎起包袱,踏上一艘小船。此时李白早已泪流满面,不断地挥着手向朋友告别,眼看着那艘小船越走越远,越来越小,直到消失在无尽的天边。

虽然朋友走了,但是他们真挚的友谊永驻心间。

(指导教师:苑敬伟)

大脸猫微点评:

篇4: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主题思想

我们以为,诗歌中的“广陵”即当时的“扬州”,之“广陵”与下“扬州”是指去同一个地方。我们知道古地名所指是非常复杂的,不仅每个朝代行政区划多不一致,而且同一朝代不同时期就多更改。不过,我们还是能够通过工具书与文献材料探求某一具体时代具体地域的。就此诗而论,《中国历史大辞典·历史地理卷》载,西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置广陵郡,治所广陵县(今扬州市西北)。徐廉芳《扬州风土记略》又谓:唐“广陵郡被扬州之名,肇于隋文帝开皇九年。”按:此事当在开皇九年由吴州改扬州后。隋文帝开皇九年即公元589年。《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扬州”条则指出:“唐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复改为扬州,仍治江都县(今扬州市),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为广陵郡,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复为扬州。”“扬州”与“广陵”地名改称的情况已然明了。一般认为,李白此诗创作于开元十六年(公元728年)。因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办事,便约孟浩然在江夏(治今武汉市武昌)蛇山黄鹤楼相会(时两人同在江夏)。相聚之后,便留下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歌。当时地名已早由广陵改为“扬州”。可知“广陵”当为过去之称呼,“扬州”即为当时之称谓。

从唐代其他诗歌中亦可得知“广陵”即当时的“扬州”。为便于说明,我们举例仅举同一首诗歌或同一题目中“广陵”即“扬州”同时出现的例子。先看同一首诗歌“广陵”即“扬州”同时出现的例子。如唐代诗人韦应物《酬柳郎中春日归扬州南郭见别之作》中有“广陵三月花正开,花里逢君醉一回。”李洞《送韦太尉自坤维除广陵》中有“全蜀拜扬州,征东辍武侯。”又,章孝标《及第后寄广陵故人》中有“马头渐入扬州郭,为报时人洗眼看。”刘商《送薛六暂游扬州》中有“广陵行路风尘合,城郭新秋砧杵多。”姚合《扬州春词三首》中有“广陵寒食天,无雾复无烟。”再看诗歌题目中同时出现“扬州”和“广陵”的例子。如唐朝诗人宋之问《伤王七秘书监寄呈扬州陆长史通简府僚广陵以广好事》。这些例子,同一首诗甚至同一题目中就对同一地名采取不同的称呼,比比皆是,并不奇怪。

这里还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广陵”即当时的“扬州”,但其辖区范围与今天“扬州”地域大有差异(只是能够确定的是李白此诗“之广陵”与“下扬州”是指去同一个地域方向),故而不能将唐代“广陵”视为今日“扬州”。

那么,既然“广陵”就是当时的“扬州”,为何题目用“广陵”,而诗歌之中却要用“扬州”呢?难道真如《金陵日报》所载文章说的:“如果诗题中的‘广陵’,和诗句中的‘扬州’是同一地点,那无论从逻辑思维角度,还是从修辞学角度考虑,都显得很不和谐,这种同一首诗对同一地名采取不同称呼的做法实在令人费解”那样吗?答案显然不是。

我们以为作者对同一地名在题目与诗歌中采取不同的称呼,主要就是考虑了修辞的原因。我们知道,古人作诗写文,是非常重视避免重复的,在遇到同一地名或人名时往往变换着花样使用。诸如对文、对举均是避免使用同一词语的表现。试想:要是把题目换成扬州,成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扬州》的话,就与诗中“烟花三月下扬州”之“扬州”重复了。若是如此,这首诗影响力就要大打折扣。另外,古人都是尚古的,在题目中运用过去的名字,不仅表现自己学识渊博,而且也反映自身情趣。例如,唐代的《及第后寄广陵故人》《送韦太尉自坤维除广陵》等诗歌,题目中均是用“广陵”,而诗歌中则均用“扬州”。又如,四川达州以前属达县地区,后改为达州市。改名已经多年,但多数人今天仍称达州市为达县。这些例子反映出人们在一定程度上有着崇古的倾向。故笔者以为此诗在逻辑思维与修辞学方面,都是很和谐的。至于同一首诗对同一地名采取不同称呼的做法,更是没有令人费解之处。上面所举的同一诗歌中运用不同称呼的例子不就是最好的证明吗?

此外,诗歌中用“扬州”而不用“广陵”的原因还有对韵脚字的考虑。古人作诗选韵是很有规律的。王力先生指出,开口较大的韵适宜表示宏大的气势,开口较小的韵适宜表示离别柔情之意。而此诗押ou韵,属于开口值较小的韵,适合表示对友人之留恋的绵绵情意。从用韵角度看,诗歌中用“扬州”而不用“广陵”也应该是合情合理的。

综上,我们以为诗中的“广陵”即当时的“扬州”,题目中用“广陵”而诗歌中用“扬州”主要就是出于避免重复与押韵字等修辞方面的考虑。

作者单位 文华珍:四川省达县大树中心小学

篇5: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教学目标】

1.自学本课生字新词。

2.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境,体会诗人李白和孟浩然依依惜别之情。

3.有感情地诵读古诗,吟诵古诗。【教学重点】

1、准确理解诗意,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境。

2、体会诗中情,读出诗中情。【教学难点】

1、体会“故人”“烟花” “尽”的意思。

2、体会诗中情,读出诗中情。【教学过程】

一、走近诗人,亲近作品

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会会老朋友,ppt出示,猜猜他是谁?——李白

2、对于诗人李白,我们多少有些了解,比如: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比如,我们学过他的诗:《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独坐敬亭山》《赠汪伦》······

3、《赠汪伦》是我们很久以前学过的一首送别诗了,我们一起来复习一遍。(在音乐声中吟诵)

4、今天还有一位老朋友,谁呢?——孟浩然。我们学过他的诗有《春晓》《宿建德江》

二、李孟友情故事导入,体会依依惜别之情。

1、孟浩然比李白大12岁,但他们是一对特别要好的朋友,可以说是忘年交了。李白26岁是在湖北一个叫安陆的地方定居,有一天,他得知他的偶像孟浩然住在湖北襄阳的鹿门山。激动不已。特意去鹿门山拜访。孟浩然看了李白的诗,大加称赞,两人很快成了挚友。孟浩然热情地款待李白,并留他住了10多天才安陆。几年以后,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江苏扬州)做官,便托人带信,约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区)相会。正值阳春三月,他们在江夏愉快地重逢,一起喝酒、一起欣赏美景、一起谈论家国大事,相互欣赏各自写的诗。不过,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几天后,孟浩然要乘船去扬州了,李白在江夏的黄鹤楼设下酒宴,为孟浩然饯行。我们先这对好朋友再好好喝喝酒,说说话。同时老师要插播一个小问题,李白为什么会选择黄鹤楼饯行呢?这个黄鹤楼可不简单呐!大家看:(师出示PPT介绍黄鹤楼。)

黄鹤楼还有一个非常神奇的故事。据说从前有位姓辛的人,开了一家酒店,一天,店里来了一位身材魁伟,但衣着褴褛的客人,神色从容地问辛氏:“可以给我一杯酒喝吗?”辛氏不因对方衣着褴褛而有所怠慢,急忙盛了一大杯酒奉上。如此过了半年,辛氏并不因为这位客人付不出酒钱而显露厌倦的神色,依然每天请这位客人喝酒。有一天客人告诉辛氏说:“我欠了你很多酒钱,没有办法还你。”于是从篮子里拿出橘子皮,画了一只鹤在墙上,因为橘皮是黄色的,所画鹤也呈黄色。座中人只要拍手歌唱,墙上的黄鹤便会随着歌声,合着节拍,蹁跹起舞,酒店里的客人看到这种奇妙的事都付钱观赏。

如此过了十年多,辛氏累积了很多财富。有一天那位衣着褴褛的客人又飘然来到酒店,辛氏上前致谢说,我愿意供养您,满足您的一切需求。客人笑着回答说:我哪里是为了这个而来呢?接着便取出笛子吹了几首曲子,没多久,只见朵朵白云自空而下,画上的黄鹤随着白云飞到客人面前,客人便跨上鹤背,乘着白云飞上天去了,辛氏为了感谢及纪念这位客人,便用十年赚下的银两在黄鹄矶上修建了一座楼阁。起初人们称之为“辛氏楼”。后来便称为“黄鹤楼”。

当然,这都是神话,事实是三国时期,吴国的孙权为了守城建的一座军事楼,取名为黄鹤楼。后来,魏国统一三国后,失去了军事价值,就成为了一座观赏楼。我们来看看黄鹤楼的庐山真面目。

此刻,酒喝完了,该启程了。李白拉着孟浩然的手说:孟夫子啊,我的朋友,你要好好保重啊。孟浩然说:太白小弟,今日一别,又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再见,我舍不得和你分别呀!船还是开动了,李白伫立江岸,望着那一艘大船离自己越来越远,渐渐地变成一个小点,最后消失不见了,那长唯有那江水向天边流去。但他仍然久久地立在原地不肯离,他也忘记了自己腰站酸了,腿站麻了,只是望着朋友远去的方向,祝福再祝福,不舍又不舍,便写下《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师吟诵。

三、通读古诗,理解诗意

1、同学们,看,只是一首什么体裁的诗?(七绝),这首七绝题目可长了。看好节奏,谁能来读一读。一起来读两遍。

这个“之”的意思是“去、往”,我们在《南辕北辙》中学过“我欲之楚。”也是这个意思。广陵是哪里呀!(扬州,别称)这个诗题用现在的话怎么说呢?(在黄鹤楼送孟浩然去广陵。)

1、我们一起去读一读这首诗。看到红色的字,它的意思是重复读一遍。(师示范,生学复踏读法。)

四、吟诵,品读诗意

1、你会自己吟诵吗?把吟诵口诀先背一背。

2、吟诵之前,先分析平仄,把二四六位圈出来,在上面写上平仄。(生动笔)

3、谁来说说这首古诗是平起的还是仄起的。

(解释,这是一首仄起的七绝古诗,李白却在第二位放一个平声。是不是李白和很多小朋友一样,太粗心了呢?还是李白故意为之呢?我们一起来看,如果李白这里用一个“仄”声,那我们吟诵的时候就要吟短,现在是“平”声,我们就要吟长。吟长吟短的差别可大了呢?如师如长的朋友要离开他了,李白的心里十分的不舍,他多么希望时间孟浩然慢一点走,船慢点开,让我再跟好朋友说说话。为了表达李白的不舍的心情,你觉得是用一个延长的平声还是短促的仄声好呢?(平声,因为更能表达不舍,仄声,吟太短)其实第一句已经有三个平声了,李白觉得还不够,还要再加一个平声,由此可知,李白的心里有多么的舍不得啊。

6所以第一句有一个四连平,特别不好吟,但我们依然要一口气吟完,中途不能叫断气。师范读,生跟读。我们一起来吟。

7、谁来说说“故人”是什么意思(老朋友)辞:辞别

8、老朋友辞别了西楚黄鹤楼要去哪里,说来吟一吟下一句?(学生评价)

10、烟花是这过节时燃放的烟花吗?解释:烟花是花似锦、柳如烟。孟浩然在这么美好的季节去扬州做官,是一件多么开心的事情啊,吟——

这么美的景色却不能与好朋友一起欣赏,心里又有一些遗憾,吟——

11、目送友人离去,李白站在黄鹤楼上心驰神往,痴痴地望啊,望啊,他望到了什么呢?(谁来吟诵此句,评价)(板画孤帆,书写帆尽)

12、“孤帆”是什么意思?下面那一幅图是孤帆的景象。古时的长江可以说是“千帆驶过”,来来往往的船只络绎不绝,李白为什么只见“孤帆”?

(板画众帆,突出孤帆)

师:此时的江面虽然千帆竞发,但李白的眼中,只有孟浩然乘的那一叶孤舟。——吟

他就这么看着那一艘大船渐渐地变成了一叶小舟,渐渐地变成一个小点,最后消失不见了,这心理有多么不舍啊——吟

12、帆尽了,不见了,能看见的是什么呢?(你能吟诵这一句吗?)

从孤帆离开,由近到远李白在看,远到消失,李白还在看,最后只见滚滚长江水向天边浩浩荡荡地流去,李白依然在看,从中你感受到什么?(依依惜别)

这真是帆尽——情未尽。我们一起来吟一吟这未尽之情

五、迎送悟情

人在千里外,情在送别中。如果你是孟浩然,收到李白包含情谊的送别诗,你会说些什么?

人生总是这样,相见时难别亦难,这浩浩荡荡的长江水,带着李白的祝福流向了天际,留到孟浩然的心里——一起吟一吟整首诗。

朋友啊!烟花三月真是一个美丽的季节,你去扬州做官是一件多么开心的事情,但我舍不得与你分别,就让我再看看你远去的方向吧!——吟

六、拓展延伸,体悟送别情

篇6: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中年级古诗教学应该:“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这就”从方法步骤(诵读古诗,展开想象,理解诗意)与培养目标(获得情感体验,有感情地朗读)两个互相联系、螺旋上升的方面,为中年级古诗教学设定了阶段性目标。我们的重点是培养读诗兴趣,通过理解诗句,想象诗歌描绘的情境,体验作者情感。

在语文实践过程中注重发挥教材的“例子”功能。强调学习古诗方法的传授、迁移,帮助学生掌握规律,形成能力,最终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深入理解“故人”“烟花三月”“尽”“唯”等词语的丰富内涵。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两首古诗,背诵古诗,积累诗句,培养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

3.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境,在诵读中感受朋友之间的深厚友情。

4.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古诗文的基本方法。教学重点:

1.通过反复诵读,多元体验,引导学生感悟诗情。2.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传授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并搜集相关资料。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题意。

1.播放名曲《送别》,引导学生回忆读过或学过的几首送别诗。在这样的一种音乐声中,你能不能激起情感的浪花,想起送别的诗来。

(李白《赠汪伦》、高适《别董大》、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揭题导入

同学们为什么古代有这么多送别的诗呢,古代交通不便,今日一别,不知何时才能相见,所以写送别诗就成了当时送别的一种习俗,有无数文人写下了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诗句。我们今天的课文《古诗两首》就安排了这样两首送别的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送元二使安西》。

3.回忆学习古诗方法。

学习新课之前,请大家回忆一下学习古诗的方法是什么?(知诗人——读诗文——解诗意——悟诗情)4.揭题释题。(知诗人)(1)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先来学习第一首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板书诗题,注意“孟”、“浩”、“陵”的写法)

看老师写课题,写字要一笔一划,做人也要认认真真,如果同学愿意可以举起你的小手和老师一起写。“孟”第一笔注意是横撇。“浩”三点水三点位置要摆好,右边“一口咬掉牛尾巴”。“陵”要特别注意右边“土八下面是折文”。陵:古代多用作地名。

跟老师把“陵”右边再写一遍,下课了还能记住这个字么?(是的,课堂学得好,课后不用学)(2)简介作者。

这首诗的作者是——李白。李白大家都不陌生,谁能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生自由交流。教师可适当补充。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汉族,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南),出生于蜀郡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一说生于西域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逝世于安徽当涂县。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公元762年病卒,享年61岁。其墓在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3)释题

自己读一读课题,看看从课题中能看出哪些内容。①师生互动,了解黄鹤楼课件展现黄鹤楼雄姿; 黄鹤楼:中国著名的名胜古迹,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传说三国时期的费祎于此登仙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原楼已毁,最新一次修葺黄鹤楼,竣工于1985年。

②出示长江示意图,明确黄鹤楼、广陵的地理位置; ③孟浩然(资料)

孟浩然:李白的好朋友。之:到达。广陵:即扬州。④交流资料,了解李白和孟浩然真挚友谊的故事。

师讲述李、孟真挚友谊的故事,为理解李白与孟浩然依依惜别的深情作好铺垫。

⑤学生完整表达诗题的意思。

(设计意图:讲解李、孟之间交往的生动故事,为学生理解诗句埋下伏笔)

(4)读题。

诗题的意思我们都了解了,谁再来读一读诗题。

(设计意图:在师生交流中,通过画面──黄鹤楼雄姿、简笔画──黄鹤楼及广陵位置、故事──李、孟交往的生动内容,使学生如见其形、如临其境,拓展了学生想象的空间,达到了解题入境的效果。)

二、读通读顺。(读诗文)

弄明白诗题,下面我们进行第二步——读诗文。1.自由练读全诗,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预设:如学生充分预习了,可直接进入第二环节。昨天预习了吗?都读了几遍?谁愿意来试一试。2.指读正音。师范读。自由读,指名读。(读通、读顺、读熟)

三、理解诗意。(明诗意)

1.读准字音读通字句,是学习古诗的第一步,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诗句中每一句话的意思都读明白了呢,下面请大家默读诗句,出示自学要求:

A、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

B、有不懂之处作上标记。(求助热线——1多读看图,用心思考;2看注释或查工具书;3向他人求助)

2.集体交流。

(1)结合板画弄懂“西辞”的含义。理解“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碧空”、“尽”、“唯”的意思。

(2)质疑解疑。有没有不懂之处了?(3)练习完整地讲述诗意。

四、赏析佳句,入境悟情。(悟诗情)1. 赏析“烟花三月”的含义。

(1)唤起学生生活体验。引导想象鲜花盛开的春天是怎样一幅美景。

(2)师生共议“烟”的丰富意蕴,想象美景。肯定学生富有创意的个性化理解。如:江边水气缭绕,笼罩在淡蓝色的薄雾中,雾气时聚时散令人产生无限遐想。

(3)拓展理解:“烟花三月”不仅仅指黄鹤楼所在的武汉,还有扬州,乃至整个长江两岸沿途都是春意浓浓,一派“千里莺啼绿映红”的美好春景。这句诗表达了诗人愉悦的心境。

(4)师生共同在音乐中播放画面欣赏,感受“烟花三月”令人神往的美景。

(5)指导朗读前两句。

(设计意图:抓住“烟花三月”的“烟”,引发学生对春天美景的想象,联想长江两岸的一片春意,“形真”而“意远”,再欣赏图片加深感受,最后有感情朗读,让学生感受、理解、表达融为一体。)

2.品析“碧空尽”、“唯”的含义。

(1)品第三句,各抒己见,谈谈对“碧空尽”的理解,体会诗人仁立凝望远帆的情景,体会李白目送帆船远去时间之长,对朋友感情之深。

为什么是“孤帆”?“尽”了的是什么?无“尽”的又是什么?(2)从最后一句中,体会诗人寄情于浩荡的一江春水,对挚友的一片深情。

讨论:滚滚东去的仅仅是一江春水吗?

(引导体会虽然“多情自古伤别离”,但“人虽分,心相随,情永在”的丰富内涵。)

(3)指导朗读后两句。师引读——

师:这句话内涵这么丰富,怎么能读好呢,看看插图,李白站在江边,假如想象一下我们现在站在江边,船已经开了好一会儿,李白还在望啊,不禁想起两首诗——生读。

师:船已经越来越远了,真是—— 师:这船已经消失在碧水蓝天了,李白想起了他们在一起的情景,于是他脱口而出这样两句,读——

从这两句诗中,我们感受到了什么? 板书:情深意长。

四、赏读全诗,背诵全诗。

读到这里,同学们你们对故人有更深的了解了吗?他们只是一般的朋友吗?

(忘年交、生死之交、非常好的朋友、情深意重……)我们怎么把这种情深意重读出来,站起来读可以,坐着读也可以,看怎么把这种意境读出来。读。

1.自由组合练习读。2.展示个性指名读。3.师生互动背诵读。

(设计意图:自由组合读,让学生自读自悟,读中悟情;教师引读,可点拨学生如何读出抑扬顿挫,触发学生深入体会;展示个性读,可引发学生展示自身独特体会,多样化的反复诵读,是培养语感的必由之路。)

五、回顾全诗,拓展延伸,归纳升华。1.归纳总结全诗情景交融的表达方法。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一切景语皆情语。2.苏教版《黄鹤楼送别》拓展阅读。

3.激发学生体会第二首诗及其他送别诗的兴趣。【板书设计】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

烟花三月

碧空

远影

孤帆

篇7: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教学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间的深厚情谊。【教学重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

【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相关文字材料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题意。

1、播放名曲《送别》,欣赏送别图片,引导学生回忆读过或学过的送别诗,或联系实际,说说自己与亲友分别时的感受。

2、介绍时代背景:古代交通不便,离别容易相见难,所以送行就成了人们表达深情厚谊的一种形式,同时也成了诗人们争相歌咏的题材。后来我们把这种题材的诗被称为送别诗。你们还记得我们学过的一首李白的送别诗吗?(齐背《赠汪伦》。)

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李白送别诗的传世之作《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板书课题)

3、师生互动,了解黄鹤楼:课件展现黄鹤楼雄姿。

4、齐读课题,感知题意。(理解“之”,“广陵”)要求学生完整表达诗题的意思。

二、初读诗句,质疑梳疑

1、指导朗读,初识全诗

⑴、自由读诗,注意读准诗中的生字,并把诗句念通顺。⑵、指名读诗,纠正生字词。⑶、指导朗读的节奏,集体读诗。

⑷、课件播放课文范读,要求学生体会诗中的感情。

2、自读自悟,感知诗意

⑴、围绕 “送”字提问。(谁送谁?为什么送?在哪送?送到哪?何时送?怎样送?)

⑵、小组讨论读诗,找出答案。读的时候可以看插图,看看注释,查查字典,也可以和同学讨论交流,看谁先读明白。

三、再读诗句,体味诗意。

1、学前两句,理清思路。

指导学生根据书上的注释和手中的工具书,试着理解诗句的意思。

理解“故人”、“西辞”、“烟花三月”、“下” ⑴、故人:老朋友;

⑵、西辞:黄鹤楼在扬州的西面,孟浩然是从西面的黄鹤楼顺流而下出发到东面的扬州去。(课件展示长江图,明确黄鹤楼、广陵的地理位置)

⑶、烟花三月:诗中的三月按我们现在的公历来说是四月份,江南已是暮春时节,百花盛开,万紫千红。这个“烟”字实际上是个比喻,是指繁花似锦的景象,这时的江南,柳絮柳絮随风飘散,远远望去,就像笼罩在烟雾里一样。因此称“烟花三月”,是浩如烟海的美景。

⑷、下:顺流而下(我国地势西高东低)这里的“下”字读的更轻快一些。

⑸、听老师读“烟花三月下扬”,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指名答,看书上配图。

2、学后两句,品读古诗。

⑴自由读诗,读完之后让学生用一个词概括这两句。(依依惜别、难舍难分、依依不舍……)面对离别,李白和孟浩然在黄鹤楼上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

⑵师生交流资料,了解李白和孟浩然真挚友谊的故事。(课件出示)

⑶如今又将面临分别,这时候的李白,面对孟浩然这位朋友,兄长,老师,会说什么?相见时难别亦难,不忍别,终须别。孟浩然还是坐着小船走了,李白这时候在干什么?他看到了什么?(他没有走,站在江边,目送孟浩然离去。)

⑷齐读最后两句。让学生试着理解后两句是什么意思。“尽:穷尽,消失;

“天际:天边。

⑸、小组讨论:长江之上,过境千帆,为什么李白却说是孤帆呢?为什么又唯见呢?指名回答问题,教师点拨。

(虽然是过境千帆,可是李白的心中只有孟浩然,唯见孟浩然。“过境千帆皆不见,心中只有孟浩然”。)

⑹、回顾全诗,归纳小结。

四、情境朗读,感知诗情

船渐行渐远,面对滚滚东去的长江水,李白思潮涌动,多么希望这江水,把深情和祝福带给老朋友啊!这江水不正是李白对老朋友的一片深情吗?自己试试读一读。如果你还感觉不到,请大家看段短片,相信你会找到感觉的。

⑴、播放录象,再创情境,体会作者的感情。⑵、有效朗读(加《送别》的音乐)

①、看到那渐渐远去的孤舟,李白情不自禁的想起作为良师孟浩然对自己的教诲和指导,不由得吟诵„„

女生齐诵: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是柔情地相送。

②、看着那渐行渐远的孤舟,李白又想起了孟浩然对自己生活上的照顾,又一次吟诵„„

男生齐诵: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是豪壮地送别。

③、当孟浩然的小船在他的视线里消失时,李白想到这位知己不知何日才能再相见,不觉得泪已流出,此时,他满怀深情地吟诵:

全体同学齐诵: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⑶、指导背诵

生命如流水,别情如流水,无限眷恋的眼光追随着消失在视野之外的孤帆远影,就化作水天与共,千古长存的长江巨流了。咱们齐读这首诗,再来感受一下当时送别的情景。老师从大家的朗读中感受到了李白与孟浩然之间的难舍难分,能把这首诗背下来吗?(齐背)

五、拓展延伸

知己离别是惆怅的、是忧伤的,但不忍别、终要别。所以后来李白又为这次送别写了一首五言诗。(打出《江下行》。)(放《烟花三月》的歌,指读大家仔细听,然后说说你感受到什么了?)

江下行

李白

去年下扬州,江送黄鹤楼。眼望帆去远,心逐江水流。

六、总结全课

古代交通不方便,离别之后就很难再相见。于是,写诗送别成了一种习俗,当时的送别诗就和现代的流行歌曲一样多。在本课即将结束之际,老师整理了一些离别诗送给同学们,让我们从诗中感受古人纯朴的情怀,体验深情厚意带给我们的感动和温暖。

《山中送别》《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山中相送罢,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日暮掩柴扉。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春草年年绿,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孙归不归?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板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下(去)

(西)黄鹤楼—————— 扬州(东)(湖北省)

目光送,心相随

李白 —————— 孟浩然情深意长

篇8: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主题思想

李白, 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七言绝句达到了历史的顶峰, 诗中处处写景, 景中带情, 留下了许多的千古名篇。《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就是李白其中一首千古绝唱, 诗中写出送别友人的景象, 衬托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浓厚感情。本文将用认知语义学中的意象图式将此诗进行分析。目前对李白诗歌研究的很多, 有从他的文学作品的影响进行分析, 从他的作品的翻译角度探讨, 作品的艺术风格, 用典, 作品传达的精神以及李白诗歌的主要基调等角度探析。但是从意象图式角度探讨的并不多, 本文以《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为例来解读诗歌所传达的情感。

1 意象

物质决定意识, 人们在对物质世界的感觉中获得感知。心理学常讨论感觉, 知觉和表象来解释人们在与客观世界进行互动性体验的过程。感觉是人们的感觉器官作用于客观世界, 对物质世界的某一属性在人脑中的反应。也是人类对物质世界身体互动体验中最基本的认识。相比较而言, 知觉比感觉更为复杂, 它是指人们的感觉器官对事物的总体特性的反应。就像一个婴儿综合苹果的各个特征最终获得了对苹果的总体印象。感觉和知觉都是以当前的存在物为基础的, 然而表象即意象则是指在当前事物没有出现在现场时, 人们依然能够通过想象唤起对事物的整体印象, 一种心智表征。意象是对不在当时出现的事物在人脑中的一个抽象心智表征。

唐诗宋词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唐代的诗歌堪称一绝, 一首好诗是通过意象来表达诗人丰富的情感。中国传统诗是指寓情于景、以景托情、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诗人往往因一事物触发心中的情感, 因而选定一具体的景象来融合诗人的感情。诗的基本构成成分是意象。一首诗中, 意象成分是不可或缺的, 而且应当占主导地位。诗歌的创作离不开意象的选取, 换而言之, 缺乏意象的诗也就无法成为一篇真正的诗歌。意象往往充斥着诗人丰富的感情色彩, 突出诗歌的主旨。同时给读者营造了一个三维的现实空间, 能让读者的思绪跟着诗人遨游, 使读者和诗人产生共鸣。李白的诗歌具有豪放, 壮丽的艺术特色, 其中以七言绝句为佳。在李白的诗歌中意象丰富, 每个意象的设置都鲜活的表现了诗人当时的情感。

2 意象图式

“意象”和“图示”两个概念的第一次结合是出现在Lakoff和Johnson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 他们都认为意象图示来源于身体经验。这也是认知语言学家普遍接受的观点。Jonson (1987) 认为意象图示是在我们感知互动和运动程序中一种反复出现的, 动态的式样, 可为我们的经验提供连贯性和结构性。意象图示具有体验性, 抽象性, 想象性, 动态性和心智性等特点。意象图示以身体经验为基础, 强调主客观的结合, 非超验的。意象图示具有理性的逻辑, 是有意义的统一体。在感觉意象和心智意象的基础上, 能够被动态的感知空间具体的事物在人们的感知中动态的体现。没有外界具体实物刺激输入的情况简单说来, 意象图式是基于感觉知觉和互动体验, 经心智加工形成, 先于概念和语言的抽象结构, 是理解现实和语言之间的认知桥梁和认知工具.

意象图式是一种心理模式, 它能够帮助人们理解来源于生活中的各种经验。Johnson (1987) 认为意象图式是我们认知过程中的一种再现结构, 它确立了理解和推理的模式。图示的提及可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们对图示的讨论。18世纪的康德认为图示是连接感知和概念的纽带, 是概念和物体之间的联系的手段并赋予意义。F.Bartlett发现了人能够把各种信息和经验组织成认知结构, 形成常规图示。皮亚杰强调认识主要来源于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互动, 提出了“图示来源于动作”的观点。作为当代认知语言学家Langacker和Taylor, 继承并发展了图式理论。Ungerer&Schmid (2001) 则认为意象图式来源于我们身体上每天同世界的接触, 因此被看成是基本的经验。Oakley (2004) 指出意象图式是为了把空间结构映射到概念结构从而感知经验的凝缩的再描述。同时在隐喻中, 意象图式可以作为始源域, 帮助人们理解目标域。

意象图式基于体验, 它与人的理性有关, 因此每个意象图示都包含一个基本逻辑。动觉意象图示与空间概念紧密相连, 是一种主要的意象图示。它主要包括:容器图示 (container schema) ;起点一路径一目标图示 (Source-Path-Destination Schema) ;中心一边缘图示 (Center-Periphery Schema) ;连接图示 (Link Schema) ;部分一整体图示 (Part-whole Schema) 等基本意象图式。以身体体验为基础的意象图式, 从一个具体的认知域投射到抽象的认知域, 通过映射, 实现对抽象目标域的理解.

1) 容器图式。容器图式产生于我们日常生活经验的, 我们的身体是一个容器, 我们每天都要往身体容器里放置各种东西, 也从这个容器里排除废弃物, 从这些最基本的生活经验中可以把握住一个共同的、反复出现的结构, 即容器这一意象图式。

2) 起点-路径-目标图示。生理基础是当物体从一个地点移动到另一个地点时, 有起点、终点和路径;基本逻辑是从起点沿路径向终点运行时, 必须经过路径上的每一点;沿路径走得越远, 时间也就用得越多。

3) 前后图式。前景-背景结构可通过这一图式来理解。这一图式的工作原理是采用某些意象为背景来映衬凸显某一重要意象。

4) 上下图式。强调在观察过程中的视角是由高向低或由低向高。在隐喻中, 社会等级结构, 家庭结构可根据这一图式来理解。

5) 中心—边缘图式。生理基础是人具有中心 (躯体和内脏器官) 和边缘 (手指、脚趾、头发等) , 构成要素有实体、边缘。

6) 整体—部分图式。生理基础是人本身以及其他物体是由部分组成的整体, 构成要素有整体、部分和构造, 基本逻辑是这一意象图式是非对称性的、非反身的。

3 意象图示下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是一位热爱自然、喜欢交友的诗人, 他一生好游山玩水, 足迹几乎遍及整个中国, 留下了许多歌咏自然美、歌颂友情的作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诗歌中是历来传颂的名篇之一, 孟浩然也是当时著名的诗人, 是李白的好朋友。这首送别诗, 大约写于开元二十年 (732) 前后, 阳春三月, 写友人孟浩然与诗人挥别于天下江山第一楼——黄鹤楼, 乘棹东行。既写出诗人送别友人时无限依恋的感情, 也写出祖国河山的壮丽美好。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

1) 起点-路径-目标图示。人在走动时有始源, 路径和目的地。《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 诗人李白送友人孟浩然从黄鹤楼出发至扬州, 中途必须乘帆远航, 最终才能到达目的地扬州。诗中运用“黄鹤楼”“孤帆”“扬州”三个实物凸显出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黄鹤楼-船-扬州, 构成了典型的起点-路径-目标图示, 诗人在黄鹤楼边送行, 看着友人乘坐的船挂起风帆, 渐去渐远, 越去越小, 越去越模糊了, 只剩下一点影子了, 最后终于消失在水天相接之处, 而诗人仍然久久伫立, 目送流向天际的江水, 似乎要把自己的一片情意托付江水, 陪随行舟, 将友人送到目的地。暗指诗人的心随着友人的远行而移动, 表现出诗人和友人的深厚友谊。

2) 中心-边缘图示。身体有中心和边缘之分, 中心更为重要。边缘依靠中心, 反之不行。理论有中心和边缘之分, 重要的东西被理解为中心。辐射结构可通过中心-边缘图示来理解。《黄鹤楼孟浩然之广陵》中, “孤帆远影碧空尽”表面上看, 诗人是在写景, 描绘浩瀚的长江里只有一艘船在航行。但“孤帆”绝不是说浩瀚长江上只有一只帆船, 而是写诗人的全部注意力和感情只集中在友人乘坐的那一只帆船上。这就构成了典型的中心-边缘图示, 孤帆变成为了浩瀚长江的中心, 其他都只是用来衬托孤帆的存在。映射出诗人的关注点, 所有的情感流露都集中在友人孟浩然所乘的船上, 其他船帆, 江水都不能吸引诗人的眼球。

3) 前-后图示。前景-背景结构可通过这一图式来理解。这一图式的工作原理是采用某些意象为背景来映衬凸显某一重要意象。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中, 诗人用“黄鹤楼”, “孤帆”, “远影”, “碧空”等景象字面上描绘出了一幅动态的景象, 每个事物的距离是越来越远。诗中的“下扬州”也就表明了最后的最远的目的地是扬州。诗人观看的角度是黄鹤楼-孤帆-远影-碧空-长江, 这是一典型的前-后图示。充分的表达了诗人送别友人的不舍之情, 诗人的心也随着友人的步伐而离去。

4 结束语

篇9: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主题思想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别后莫相忘

汪伦是安徽泾县人,他生性豪爽,喜欢结交名士。当时的李白在诗坛上声名远扬,汪伦非常仰慕。可是泾县是一个不名之地,自己又是无名小卒,如何才能见到这位“诗仙”呢?还是写信吧!信曰:“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酒乎?这里有万家酒店。”李白闻其所言,欣然而至,却发现并无什么“十里桃花”,也无什么“万家酒店”。汪伦解释道:“离此十里有个桃花潭,岂非‘十里桃花’?对岸的万村有家姓万的人开的酒店,莫不是‘万家酒店’?”李白听后大笑,遂与汪伦泛舟潭上,喝酒论诗,好不快活。然而,世上没有不散的筵席。李白在汪伦家住了十多天,终究要告别汪伦。

诗的前两行是叙事。先写要离去者,再写送行者。“乘舟”表明是循着水道。“将欲行”表明是在小船即将出发之时。这句话使我们仿佛看到李白站在小船上即将离去的情景。送行者是谁呢?次句没有像首句那样平铺直叙,而是用了曲笔。原来,汪伦以踏步的节拍,边走边唱,来为他送行了,这似乎出乎李白的意料之外,所以说“忽闻”。

诗的后两句抒情。桃花潭里的水纵使有千尺之深,也比不上汪伦对我的情意深厚啊!表达了李白与汪伦之间真挚纯洁的深情,以水之深比喻情之深,既形象又浪漫,既夸张又恰当地流露了对友情的赞美,从而将眼前景和心中情巧妙地联系起来了。“不及”两字是画龙点睛之笔。

于是,在这样一个桃花盛开的暮春,李白立在船头,就是那种很诗意的梭子船,他的眼睛里有一滴雨一样晶亮透明的泪水。

在李白身后,江水悠悠地流淌,桃花无言地盛开,小雨牵肠挂肚地下着……

那深情款款的诗句从他口中缓缓而出,平平仄仄,殷殷切切……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有一种别离云淡风轻

多情自古伤离别。然而,并非每一场离别都是这样缠绵悱恻,婉转凄迷。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情景,却是满纸的诗意和浪漫。

浪漫的时节一定是三月。细雨蒙蒙,如烟似雾,那紫色的二月兰啊,那粉色的蔷薇啊,还有许多叫不出名字的花儿,细细碎碎地开成一片。“烟花三月”,不仅写出了春光的美好;还含蓄地透露出时代的气息。从黄鹤楼到扬州,一路繁花似锦。而扬州呢?更是当时整个东南地区最繁华的都会。“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诗人徐凝在《忆扬州》中,更是把盛唐时扬州的繁华与美好写到了极致。

也正因为这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跟一个繁华的时代、繁华的季节、繁华的地区紧紧联系在一起,所以多了几许向往,少了些许感伤。

更何况,李白与孟浩然的交往,是在他刚刚出蜀不久,正当年轻快意的时候,所以眼前的一切都是那般美好。而此时,比李白大十多岁的孟浩然,也早已诗名天下。

在这样一个合适的季节,合适的地点,两个合适的人,要分手作别。此时的心中,除了淡淡的不舍,更多的是浓浓的深情。

诗的后两句,为我们描绘出一幅辽阔恢弘的画面。“远影”一词,让二维的画面顿时有了纵深感,虽极目不能穷尽。这里的“孤”,意为单独。一只小船渐行渐远,缓缓地消失在蓝天尽头。那滚滚东流的江水,就像李白和孟浩然之间的深厚友情,浩浩荡荡,绵延千里。

篇10: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主题思想

艺术歌曲是一种西方的声乐体裁。自二十世纪代,这种形式传入中国,结合中国的诗词及民族音乐元素,出现了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它是中国古诗词与音乐相结合的声乐体裁,它所传递的是中国悠久的文化特有的魅力。古诗词艺术歌曲中既有古诗人、词人的情感和思想,又有作曲家赋予今人的思想感情。所以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演唱者要有一定的文学修养,通过对中国古诗词的时代背景、意境的分析与把握,准确理解乐曲的情感内容,知晓曲中人物的心境以及作曲家所赋予的新的情感,从而全身心地融入到歌曲所要传递的情感之中,更好地表现其艺术魅力。

歌曲《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其歌词部分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家喻户晓的名作,关于这首诗,后人持有许多不同的理解。多数人认为是表达了李白送故人远行时的惜别怅望之情,如《唐诗绝句类选》中说:“末二句写别时怅望之景,而情在其中”。裴斐在其《李白诗歌赏析集》里更是将“怅望”之情向上推了一层,他说:“孤帆的形象本已令人伤心,何况这影子正一点点远去,终于消失于碧天之外。眼前只剩下滔滔江水如思念之情一样,滚滚流向天边。”

(1)单从这首诗的字面意思来看,仿佛作品只是表达了李白送孟浩然依依不舍之情,但结合李白、孟浩然的生平以及作诗时两人的处境,发现这首诗的感情层次非常丰富。这首诗是唐玄宗开元十六年(公元728年)春,孟浩然由武昌去广陵,李白为其送行时所作。这时的李白初居安陆,刚刚结束江南吴越之游,正值年轻快意之时,在武昌与长他12岁的孟浩然相遇,而孟浩然当时已诗名天下,两人一见如故。这次的离别正处在太平繁华的开元盛世,唐代的`诗人多放浪不拘,孟浩然也不不例外。从黄鹤楼到扬州一路繁花似锦,且扬州在当时是整个东南地区最繁华的地方,当时的孟浩然对其前途正充满信心,李白又是爱好游览、情怀浪漫的人,对这次孟浩然去扬州一行煞是羡慕。由此分析,这首千古名作中开始是李白回忆送孟浩然远去的不舍场景,但其中夹杂着李白对孟浩然此行的羡慕与向往,演唱时一定不能只单一的表现不舍,而是要有层次有内容的去表现诗人的心境。

这首诗的第一句“故人西辞黄鹤楼”是用了崔颢《黄鹤楼》诗中“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中驾鹤飞升的典故。

(2)这句诗表层的意思是说孟浩然和李白在黄鹤楼辞别,但从当时二人的心境来分析,是李白羡慕孟浩然此去如同仙人驾鹤而去一般潇洒、快活,情感的基调实为开朗、明快。

第二句“烟花三月下扬州”将时间去往的地点交待清楚。在有第一句的铺垫的情况下,这一句的深层次的意思为在三月美好的春光里,孟浩然如同驾鹤的仙人一般潇洒的去往了繁花似锦、佳丽汇聚的扬州,李白煞是羡慕。

第三、四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不仅形容李白望着远去的船帆不舍,承接前两句,可见还有对孟浩然如仙人驾鹤般去往扬州做美好的“扬州梦”的羡慕和向往。

只有准确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我们才能够把握词曲的情感,在演唱词曲时更为准确的传递古人的情怀和当时的意境。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黄鹤楼介绍

2.《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评析

3.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意思

4.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意思

5.扩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300字

6.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扩写400字

7.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改写300字

8.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写的是什么

9.有关于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故事

篇1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

一、谈话导入:

课前播放李叔同的《送别》。

1、同学们,曾经跟家人、跟朋友分别的情形,你还记得吗?那你当时的心情是怎样?(1、2生)

2、在古代,交通很不方便,朋友分别后就很难再见面了,所以朋友分别时往往作诗词相赠,以表达彼此的深情厚谊。这种诗被称为送别诗。(板:送别诗)你们还记得李白的送别诗吗?(《赠汪伦》,生齐背)

3、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李白送别诗的传世之作??《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二、理解课题

1、谁能把课题读一遍?(请2生)这是一首送别诗,题目中就有个“送”字,你能围绕这个“送”字提一提问题吗?想知道答案吗?答案就藏在题目里,让我们一起来读2次。

2、读完题目,你知道了什么?

生1:从题目中我知道了在黄鹤楼送孟浩然 师:你读懂了送的地点。

补充:湖北的黄鹤楼是江南的三大名楼之一,它与江西的滕王阁、湖南的岳阳楼被称为三大名楼。

生2:从题目中我知道了李白送孟浩然到广陵。师:你能从题目中知道那么多,可不简单呀!

三、读通古诗

简介背景资料:话说,李白年青的时候风流潇洒,挎一把宝剑、带一个洒壶离家出走,云游天下,路过湖北湘阳的时候,认识了当时名满京城的大诗人孟浩然,这孟浩然比李白整整大了12岁,但年?的差异丝毫没有影响两人的交往。他们一见而故,相见恨晚,整天在一起游山玩水,饮酒作诗,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他在诗中写道“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有一年春天,孟浩然要到扬州做事,这对于多愁善感的诗人来说,对于朝夕相对的好朋友来说,真是难舍难分呀!

1、李白为好友孟浩然送别,心情如何呢?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看清字形,把诗句读通读顺。

2、这首诗里面有五个生字,我们先和生字朋友打声招呼,谁愿意读?(孟、浩、陵、辞、唯)孟浩然:是唐朝的一位大诗人,他比李白大12岁,但两人一见而故,成为知己,让我们一起来呼呼他的名字。

“广陵:你知道它在哪里吗?它就是现在江苏省的扬州市

3、齐读生字

4、谁能把这首诗读一读。(1)随机纠正字音。

(2)怎样才把这首诗的节奏美读出来呢?请同学们再听录音朗读,注意听清楚诗是怎样停顿的。(3)出示节奏(4)齐读

(5)谁来读一读?

(6)请同学们再读读这首诗,并结合下面的注释,看看自己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可以先跟同桌交流,看能不能解决。

5、(预设学生不理解的词有:西辞、烟花三月、孤帆、尽、唯)(1)、这里的“辞”字,你们能给它组个词吗?(告辞、辞别)诗中的“辞”字就是告辞、告别的意思。(组词也是理解字义的好方法)师:(结合简图)黄鹤楼在西,扬州在东,孟浩然要沿长江由西向东顺流而下,所以大诗人李白说故人西辞?? 师:你知道他们分别的时间吗?(三月)诗中写“烟花三月”,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第2句古诗。

(2)、“烟花三月”,那是一个春意盎然的季节。想去看看吗?边看边想你能描绘这美丽的景色吗?(出示江南春图)

(3)、在这千年胜地的黄鹤楼上,在这如诗如画的江南春天,诗人本该和老朋友孟浩然共饮美酒,吟诗作赋。何其美哉!但今天,老朋友离李白而去。请同学们齐读1、2句。

(4)、孟浩然的船走了。可是李白还在黄鹤楼上久久地望呀望呀,他在望什么呀?(出示图)生:望那只船

(5)、“孤帆”是什么意思?

(6)、在唐朝胜世,长江是主要的交通渠道,按理说,江南三月,长江上一定是千帆竞渡,可李白为什么说是“孤帆”呢?

(7)、对,“过尽千帆皆不是”,此时此刻李白的心里只有孟浩然,所以李白自然只看到孟浩然的“孤帆”。

(8)、从这个“孤”字,你还知道了什么?

小结:这小小的一个“孤”字,就把诗人的离愁别绪表达得淋漓尽致。(9)当时的李白孤孤单单地站在那里,看呀看呀,一直看到远影在碧空尽。“尽”是什么的意思?(消失)。孤帆已经消失了,但李白还在那里久久凝望,此时,孤帆虽尽,什么是未尽呢?(友谊、情谊)真是“帆影尽而情不尽”呀!(板书:孤帆尽、情永在)

(10)、这是多么深的情谊呀!谁来读读第3句?(请3生)(11)、齐读。

(12)、送君千里,终有一别。此时此刻,李白望着孤帆远去,江水滔滔,心中一定有千言万语想对孟浩然说,拿起你手中的笔,写出李白当时在想些什么? 出示:故人的船渐渐远去了,李白不禁想:??(13)、汇报

(14)、这深深的祝福,这依依不舍,这浓浓情意,就像这滚滚长江之水连绵不断。让我们一起来读读3、4句。(指导读3、4句)

四、朗读并背诵古诗。

(1)李白在默默地看着好朋友孟浩然离去,诗句在心中喷涌而出,一起读。(2)、人生离别多,多少年以后,当我们和亲朋好友离别的时候,我们依然会满怀深情地吟诵起这首诗。(齐读)

(3)、如果你有机会登上黄鹤楼,你一定会想起两个人---李白和孟浩然。你一定会想起这一首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4)、练习背诵

我们把这美好的情感,把这千古佳句永远留在心中,好吗?那赶快背下来吧!(5)、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背背。

五、拓展

1、黄鹤楼这一别,别出了李白与孟浩然的深情,别出了孟浩然与李白的厚谊。时隔一年,李白仍久久不能忘怀,又为这次送别写下了一首五言诗。出示: 《江下行》 李白

去年下扬州,江送黄鹤楼。眼望帆去远,心逐江水流。

让我们一起读一读。帆去远,心相随!多么的情深意长呀!

2、一首诗就是一首歌,老师给你们推荐了一首歌曲。这首歌的词儿是根椐《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改的。听了会帮助你们更深地理解这首古诗。(播放歌曲《烟花三月》)

五、作业

师:离别是诗,离别是歌,离别是情。一样的送别,不一样的情怀。课后,你们可以上网查找相关的送别诗,感受古人的情怀,体验友谊带给我们的温暖和感动。出示作业:

1、回家把这首诗背给家长听

2、搜集表达人间真情的古诗词,背一背。

六、板书设计 送别诗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 * 李白

篇12: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译文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唯 通:惟)

译文

老朋友孟浩然向我频频挥手,一起在那告别了黄鹤楼,他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将去扬州远游。

篇1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主题思想

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鸥点点。友人登上了船。白帆随着江风渐渐远去,消失在蓝天的尽头。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

李白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随即吟出了脍炙人口的名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执教者1:

教师首先在屏幕上出示李白目送孟浩然远去的画面和本段文字让学生读一读这段中的景物描写,说一说自己的体会。学生说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鸥点点把江边景色写得很美。教师让学生把一句美美地读出来。然后教师说:李白望着孟浩然的船渐渐远去了,课文用一个词语形容叫什么?学生答:凝视。教师问:李白凝视着远方,他看到了什么?学生答: 他看到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教师说:这时候李白的心里一定有许多话要对孟浩然说,他会说些什么呢?请你想一想,说一说。在学生说完后教师出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让学生有感情地诵读。

执教者2:

教师首先在屏幕上出示李白目送孟浩然远去的画面和本段文字让学生读一读在大脑中想象送别的画面,问你对杨柳依依有没有特别的感受?学生回答:老朋友就要分别了,连岸边的杨柳也有点依依不舍。教师说:是的,一切景语皆情语,诗经上有句话叫“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此时年轻李白的心里充满了离别伤感的情绪,所以这段开头说……学生读: “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鸥点点。”然后教师问白帆渐渐远去, 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伫立是什么意思?他伫立在江边干什么?学生说凝视着远方。教师问:凝视是什么意思?学生答: 集中注意地看,聚精会神地看。教师说表示看的意思的词语有很多,这篇课文中就有,请你找一找,看一看能不能替换凝视。学生找到“: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仰望蓝天白云,一会儿远眺江上景色。”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仰望和远眺的区别,问还能举出表示看的意思的词语吗?学生举出了很多。教师问:这段话里用上你们说的表示看的词语合适吗?学生答:不合适。 最后,教师说:请大家站起来,把我们的黑板想象成大海,你就是李白,正伫立江边,凝视着孟浩然的船渐渐远去,(音乐声响起),(学生)有感情朗诵:白帆随着江风渐渐远去,消失在蓝天的尽头。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就这样一首脍炙人口的名诗诞生了。生:一齐朗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执教者的异同:这段话里两个执教者都抓住了“杨柳依依“”伫立“”凝视”等词语来品味。但品味的方式显然不同。执教者1在引导学生品味“杨柳依依”时只看到了景色的美,却没看到美中所含的情,显然挖掘不够。品味“凝视”时,只是一笔带过,把着力点用在了让学生想象李白会说些什么话上, 没有分清语言训练的轻重,显得顾此失彼。显然这位教师没有准确把握好词语训练的方式方法,走上了为情感而情感的误区,表面看起来很热闹,好像达成了教学目标,其实是虚浮、不扎实的。执教者2对“杨柳依依”一词的处理基于对文本主旨的深刻把握,显示出深厚的文学功底。对“伫立”和“凝视”的处理也是层层深入,颇具匠心。尤其是对“凝视”一词的品味,教师能够联系上下文,从课文具体的语境出发,采用替代、扩词、动作演示等方法,切切实实着力于学生遣词用句精确妥帖这一语文运用能力的训练提高。这位教师准确把握了词语训练的点,扎扎实实地做好了语言文字的品味和运用, 并将情感巧妙渗透在对词语的品味中,是一段成功的教学。

带来的思考:引导学生对文章词语的品味,虽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执教者必须基于对文本主旨的深刻把握,基于对学情的充分了解,基于对重点部分的准确聚焦。这些词语可以是蕴含作者情感神思的;可以是运用精确妥帖的;可以是表达陌生化的;可以是理解困难的;也可以是文章结构的关键点,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的。语文课是语言文字运用课,是工具情与人文性的统一课,必须通过语言文字的品味、积累和运用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说到底,应当在哪些词语的“品味”上下功夫,以及如何“品味”,是一个语文教师综合素养的集中体现。

摘要:应当如何在词语的“品味”上下功夫?文章以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25课《送孟浩然之广陵》一文中“李白目送孟浩然远去”段落的教学为例,总结出教者必须基于对文本主旨的深刻把握,基于对学情的充分了解,基于对重点部分的准确聚焦,把握好词语训练的点,扎扎实实地做好语言文字的品味和运用,并将情感巧妙渗透在对词语的品味中。

篇14: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主题思想

关键词:关联理论;交际意图;最佳关联对等;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唐诗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珍贵文化遗产,是汉文学库里一颗璀璨的明珠,同时也对周边国家及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翻译唐诗传播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则是我国作为一个文化强国的重要途径之一。而翻译诗歌却是翻译界公认为“攻坚难题”,不仅要求通顺忠实,还要保留原文独特的风格和唯美的韵律,以达到最大限度传播其优美有韵味的特点。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名篇之一,是一首送别友人,情感真挚,寓情于景的佳作。

一、文献综述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语用学已经成为语言学学科体系中一个独立的学科,它包含的理论,例如言语行为理论、关联理论、语言礼貌理论等,被广泛运用到各个学科范式中。

在翻译活动中最佳关联(最大限度减少听话人话语理解时所付出的的努力;最大限度上增加话语的语境效果)也是译者力争达到的目标译者的责任就是努力做到使原文作者的意图与译文读者的期盼相吻合将翻译和关联理论结合到一起。关联理论关照下的翻译,无疑能让接受语读者能更加轻松领略源语言文化内涵,让文化间的交流更为流畅自然。

二、诗歌赏析

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该诗作于唐玄宗开元十八年春,当时李白正游历于汉口一带,恰逢落第而归的孟浩然要东游吴越,李白为之送行。这首诗表现的是一种充满浪漫气息的离别。这是两位好朋友,也是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还因为这次离别是孟浩然即将下扬州,去体验一个繁华的城市,风流的生活的别离。此次别离是愉快轻松的,承载着诗人李白对扬州的无限想象,这就使得这次离别有着无比的诗意。寓离情于写景中,以景物写离愁,是本诗的最大特色。

三、译本的关联理论分析

诗的第一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直奔主题,将作诗的目的,对象点名。对“故人”的处理,庞德采用日语单词“故人”的罗马发音“Ko-jin”,王诺译文采用“My old friend”,许译文采用“My friend”。从最佳关联角度来看,毫无疑问,对于英语读者来说,王诺译本和许译本最大限度减少听话人话语理解时所付出的的努力,交际意图保留更加,直接点名诗人李白与孟浩然好友关系,许译本则更胜在简洁性。在专有名词的处理上,“黄鹤楼”到第二句中的“扬州”,这都是具有浓厚中国文化气息的词汇,笔者认为在翻译成英文时,应当加注解共参考。

第二句“烟花三月下扬州”,则是对诗歌时间地点的描述。“烟花三月”无疑包涵了多层次关联性。并不像表面那四个字所承载的词汇意义。诗人李白在这显性关联传递了时间信息,但是暗含隐形关联便向读者传递了在他送别之时,对友人能去扬州那等姹紫嫣红、繁花似锦的城市的羡慕之情。译本中,庞德译本采用“smoke flowers are blurred over the river”和王诺译本“while blossoms curl like smoke on the river”则不如许译本“veiled in green willows and red flowers”匠心独具。许译本通过“veil”勾勒出一幅朦胧的江上水雾轻漫之境,红绿交替的繁茂花木则暗示诗人内心的欣羡之感;使用鲜艳的色彩词,无疑能让英文读者认知时生成强烈的画面感。

第三四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则是诗人情感与眼前之景交织酝酿到最高处的表达。“碧空尽”“天际流”似是在宣纸上染上一幅水墨画,一种和谐自然之美,水天交融,寓情于景。从交际情感和认知美学两个角度分析,是孟浩然的孤舟消失在了碧空之下,还是二者和谐相融,共存于画面之中?笔者认为后者更具画面感。许译本在此处用“lost”体现“尽”,没有水天相接的画面感,反而给人一种生硬之感。相比之下,庞德译本和王诺译本的处理更具中国国画“朦胧”特点,分别使用“blots”“fading into”。“blots”则刚像是诗人构图时点上去的一个墨点,更像是视角里突出的一笔,略显突兀;而“fading into”则体现的是长江水浩浩荡荡,奔流东去,承载着友人孤舟,在诗人的目送下视野交融的景象。在最后一句“唯见长江天际流”的处理上,许译本“Where I see but the endless River rolling by”则是强化了目送别离的送别关联。

四、结论

诗歌时高度精炼的文学语言,每个译者在翻译时都有一定程度上自我的处理。从关联理论视域下对《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三个译本进行分析,从认知语境、最佳关联对等等方面进行探讨比较,指出译本的优点和不足,减少英语读者群体花费人之努力寻求理解中国诗歌文化的最大关联,从而达到传播更多更好优秀诗歌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Ezra Pound.(2007)Cathay(1915)[M]. Kessinger Publishing,LLC.

[2] 刘军平.西方翻译理论通史[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

上一篇:汽车实践认知心得体会下一篇:安全防范考试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