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黄鹤楼古诗

2024-05-01

登黄鹤楼古诗(共13篇)

篇1:登黄鹤楼古诗

《登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在我国浩如烟海的诗作中,能被千古传诵,万人争咏的佳作不少,但象崔颢的《黄鹤楼》和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那样,不仅千百年来脍炙人口,且后世文人不断地为它们的优劣争讼不已的现象,则十分罕见。

关于这两首诗,曾经有过这样的传说,李白登黄鹤楼本欲赋诗,因见崔颢的.《黄鹤楼》诗,为之敛手,云:“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后来游金陵凤凰台,遂作《凤凰台》诗,欲拟之以较胜负。这些记载,见于《唐才子传》和《唐诗纪事》等多种著作,故尔基本可信。

两诗诞生后,便有所谓优劣之争。相当多的人以崔诗为优,严羽云:“唐人七律,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沧浪诗话·诗评》)李梦阳云:“一气浑成,净亮奇瑰,太白所以见屈。”(删补唐诗选脉笺释会通评林·盛七律)吴昌祺亦云:“不古不律,亦古亦律,干秋绝唱,何独李唐”。(《删订唐诗解》)而金圣叹则说得更彻底:“(李白)当日定宜割爱,竟让崔家独步。”(《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卷二)明确提出李白此作多余,应该藏拙让贤。不过,为太白鸣不平者也大有人在,唐汝询评李诗曰:“为词造意,俱深于崔。”(《唐诗解》卷四十)周敬日:“读此诗,知太白眼空法界,以感生愁,勍敌黄鹤楼,一结实胜之。”(删补唐诗选脉笺释会通评林·盛七律)今人施蛰存也云:“李白此诗,从思想内容,章法,句法来看,是胜过崔颢的。”[①]当然,也有一些折中说法,如方回云:“太白此诗,与黄鹤楼相似,格律气势,未易甲乙。”(《瀛奎律髓》卷一)刘克庄云:“今观二诗,真敌手棋也。”(《后村诗话前集》卷一)张步云先生说:“崔诗超绝,李诗意胜,各有千秋,不能轩轾。”[②]真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笔者认为,对于一篇作品的评价,每个时代都有它自己的审美取向,而每个阅读者又有自己的审美标准,基于这样一种认识,(便觉上述诸家之论,尚有未到之处,)因此也不揣愚陋!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首先,我们先从立意和构思上,分析一下两诗的特点。就立意而言,崔诗以传说起笔,身登江楼,目随悠悠白云,自然思接千年,忆及当年仙人跨鹤故事,然仙人终属虚妄,黄鹤也一去不返,悠悠千载,今古所同者唯天边无尽之白云尔。心念及此,思绪便不得不拉回现实,而目光再与眼前之春景相接,睹晴川草树,烟波生于水上,又情不自禁地生出乡关何处的惆怅。通篇弥漫着一种无法排遣的愁绪,立意高妙,浑然天成,无半点斧凿痕迹。李诗以游凤凰台开篇,传说南朝刘宋年间,曾有凤凰栖于金陵之凤凰山,首联便借凤凰之一去不返,暗示六朝繁华也如梦幻不可复寻,唯江水日夜奔腾不息,可作见证。颔联将“凤去台空”之意进一步发挥,昔日东吴之盛事固然已为陈迹,而在历史上取吴以代的晋朝不也只剩下荒冢数堆了吗?经此联之一承,沧桑之感顿生,此情无计可消除,遂将目光投向远处之江天白鹭、依稀云山,以自求旷怀,却不料鹭洲云起,令人复生浮云蔽日、奸佞塞路的感慨。两诗立意同臻妙境,未易轩轾。而在构思上,崔诗遵循这样的路线:忆仙——抒情(人去楼空)——设景(晴川草树)——抒情(愁)。李诗则是这样谋篇的:忆凤游——抒情(凤去台空)——设景(吴宫花草之类)——抒情(俱成往事)——设景(三山二水等)——抒情《长安不见之愁),相对而言,李诗更多一重曲折。

第二,从遣词造句上分析。崔诗前两联一气呵成,全不假雕琢,四句中“黄鹤”三现, “去”、“空”凡二见,三、四句不对,却全不见其重复拖沓,很好地表现出仙去楼空,盛事难再的感情,气概莽苍。方回云:“此诗前四句不拘对偶,气势雄大。”(《瀛奎律髓》卷四)沈德潜则云:“意得象先,神行语外,纵笔写去,遂擅千古之奇。”(《说诗晬语》卷上)李诗首二联用非常凝练的笔墨,不仅勾勒出凤凰台的寂寞现状,表达了繁华不可久恃的道理,而且更进一步指出所谓胜者和败者就历史而言都不过是昙花一现的过程,最后都不免为荒坟断碑所代替。其中三、四两句用心尤良苦,每一句由两个场景构成,一为昔日美女如云的吴官和儒林成列的晋廷,一为今日之幽径和荒丘,两两对照,涵括力极强。颈联崔用“睛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转接,虽眼前景,却字字落实,一字移易不得。不仅状景如画,且暗含淮南小山《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蓁萋”之意;为下文以乡关之情收束埋下伏笔。李诗则用”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转接,便觉气势壮阔,思落天外,而由天边之浮云蔽日联想到朝廷之奸臣塞路,暗含古人“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月也”之意,极其自然。故以遣词造句而论,崔妙在浑然天成,李则胜在组织精工。”

第三,情感力度的比较。两诗在抒情上有个共同点,即感情都在后半部分得到强化,且都因景生情,意旨深远。对于这样的佳作,最好的评判标准便是艺术感染力的大小。然而就这一点而言,历来意见也不一致。明人王世懋认为崔诗更具感染力,因为李白本已愁绪满腹,并非因登台而生愁,而崔颢因登楼远眺,见江上之景而生乡愁,自然而然。此论颇中肯繁,但也未可遽许为探骊之论。有的学者则认为,崔颢是为一身一己的归宿而愁,李白是为奸臣当道,贤者不得见用而愁,因此两者的境界便有高下之别,李诗更具积极意义。笔者认为,区分诗歌感情力度的标准不在于缘何而愁,或愁生何时,而主要在于作品中反映的情绪是否具有某种深刻性和普遍性。正是在这一点上,崔诗显出了它的优势。对于家乡的思念,对故乡的向往,是人类的一种最质朴最自然的情感,也许崔颢自己也没有意识到,他登高一唱,却引发了千百年来普遍郁积在人们心中的乡关之思,触摸到了人类的这个极为敏感的情意结,并且,这种情感又是在晴川草树、他乡日暮的具体环境中自然而然地生发出来的,因而更能引起千百万人的共鸣,而前四句鹤去楼空、仙界难求的感叹,更成为一种很好的铺垫,使得崔颢的哀愁不再仅仅局限于乡愁,而是衬托出人类面对茫茫宇宙人生,不知身居何处的无归属感。这种感觉不仅穷者有,达者有,隐居山林者有,托身廊庙者也有,古人有,今人更甚,真可谓写出了“人人心中所有,人人笔底所无”的东西,因此其情感力量是穿透古今时空的。反观李白的后半首,则不具备这样的底蕴,浮云蔽日的感慨,虽然积极,却受到某种时空限制而非人人都能产生共鸣,今人更难索解其中的意义,故而其感染力就不如崔诗来得强烈和深远。

篇2:登黄鹤楼古诗

登黄鹤楼古诗解释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诗文释意如下:

夕阳西沉,渐渐没入连绵的群山,黄河奔腾,汇入浩瀚的大海。虽然眼前一片壮阔,但要打开千里视野,看得更清更远,那还须再登上一层层高楼。

诗文欣赏分析:黄昏时分登上鹳鹊楼,万里河山,尽收眼底;夕阳也在遥远的天际渐渐沉落。首二句诗「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苍茫壮阔,气势雄浑。末二句是境界的升华,出人意表、别有一番新意,既有高瞻远瞩之胸襟,又寓孜孜进取之深意,有情有理。有人说“诗忌说理”,应当说,诗歌不要生硬枯燥抽象地说理,而不是说诗歌不能宣扬哲理。在这首诗里,诗人把道理和景物、情事自然贴切地融合在一起,使人感觉不到它是在说理,而是理在其中。

全诗四句二联,对仗工整、气势连贯、厚重有力。为唐诗中之不朽之作。

扩展阅读: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在这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来到了著名的黄鹤楼。黄鹤楼周边树荫成林,风景如画,旁边就是那奔流不息的长江,正如李白笔下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更凸显了黄鹤楼的雄伟、壮观!

我们一买好票,便迫不及待地乘上游览车,向黄鹤楼驶去。我怀着兴奋的心情看着路上的一草一木,仿佛它们也想上车去看看黄鹤楼的真面目。

来到黄鹤楼跟前,我抬头仰望,黄鹤楼与天峰塔相似,也是有好几层组成的。来到黄鹤楼的第一层有一张很高大的挂画,画中许多人望着一个骑仙鹤的老人,栩栩如生,虽然我不知道这幅图的确切含义,但却让我也有了许多幻想;

紧接着来到二楼,沿着围栏边往下望,近处的美景仿佛一幅山水画瞬间展现在我的眼前,煞是令人陶醉;

缓缓来到三楼,四处转了一圈,发现三楼主要以小店为主,店里陈列着有关黄鹤楼的纪念品,玲琅满目;

走上四楼,终于登上了五楼,五楼就是黄鹤楼的最顶层了,从这里往下望,黄鹤楼下的绿树红花和长江相互辉映,犹如一幅美不胜收的画卷。

篇3: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遥望中原, 荒烟外, 许多城郭。想当年, 花遮柳护, 凤楼龙

阁。万岁山前珠翠绕, 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 铁骑满郊畿, 誓扫匈奴不顾身, 陶西风尘恶。五千貂锦丧胡尘。

兵安在落。何日请缨?提锐旅膏锋锷, 。民安在一鞭直渡?清河洛填沟壑。。却归来叹江山, 再续如故, 汉阳游千村寥, 犹是春闺梦里人可怜无定河边骨, 。行骑黄鹤。

诗词包

岳飞是南宋杰出的军事统帅和伟大的民族英雄, 他精忠报国, 率领“岳家军”抗金破敌, 屡建奇功, 千百年来, 他“还我河山”的浩然正气鼓舞着无数中华儿女。清人陈廷焯读其词作时说:“何等气概, 何等志向!千载下读之, 凛凛有生气焉。”

这首词较同调的“怒发冲冠”之作略早, 写于岳飞出兵收复襄阳六州驻节鄂州 (今湖北武昌) 时。词题为《登黄鹤楼有感》, 属登高题材, 这类诗歌往往通过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方式抒发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匡国无门之怨。

词作上片是以中原当年的繁华景象来对比如今在敌人铁骑蹂躏之下的满目疮痍。开首二句, 写登黄鹤楼遥望北方失地, 而“花遮柳护”四句, 承上“许多城郭”, 追忆中原沦陷前的繁华景象, 由“想当年”领起, 接下来陡转笔锋, 写现在汴京惨遭金人铁骑践踏, 烽火连天, 形势险恶。

词下片分两层, 慨叹南宋王朝统治下“白骨露于野, 千里无鸡鸣”的萧索景况, 请缨率师北伐, 收复中原。前六句为一层。开首以两组问答, 加以强调, 词人的愤激之情可见一斑。“膏”, 这里作动词“滋润”讲, “膏锋锷”, 即兵士被刀剑杀死。“填沟壑”是死的婉言, 百姓饥寒交迫, 无辜被戮, 却死无葬身之地, 对此词人不禁发出深沉的叹喟。后四句为一层, 词人迫不及待地请求率领劲旅, 直渡黄河, 肃清敌人。此处化用《汉书》终军请缨故事, 不着痕迹。结尾用典, 扣题且富有浪漫意味, 表示今日“靖康耻, 犹未雪”, 未能尽游兴,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后, 定再驾乘黄鹤归来, 重续今日之游以尽兴, 乐观自信与些许无奈洋溢字里行间。

词作以时间为序, 通过不同的画面, 形成今昔鲜明的对比, 刻画出一位以恢复中原为己任、壮志难酬的爱国将帅形象。

陇西即现在的甘肃陇山以西, 是汉唐以来的兵家必争之地。诗取名《陇西行》, 用的是乐府旧题, 内容一般写边塞战争。陈陶, 晚唐诗人, 他一共写了四首《陇西行》, 这是其中的第二首, 也是他175首存诗中最为人称道的一首。

这首诗最大的特色是用以少胜多、以有限写无限的技巧, 使一首仅28字的绝句有了令人惊叹的博大内涵。

前两句写征夫。诗人先写征夫战前宣誓的场面, “誓扫”“不顾”体现出了边塞将士“捐躯赴国难”的无畏气概和为国献身的决心。接着写战斗, 诗人没有正面写两军对垒的厮杀场面, 而是描绘激战之后的惨象, “五千”说明丧亡人数之多;“貂锦”本指汉代羽林军所穿的锦衣貂, 这里借指精锐部队。不难想象出英勇的将士刀劈剑刺、血肉横飞的拼死相搏的鏖战场面, 战争的残酷, 就在避实就虚中让读者浮想联翩了。

后两句写思妇。诗人先用“可怜”一词来兼发抒情、议论, 由征夫捐躯沙场到思妇梦里思归, 过渡自然;“无定河边骨”承接上句的“丧胡尘”, 又呼应第一句的“不顾身”, 更增加了历史的厚重感。“犹是”一词, 堪称神来之笔:丈夫已经成为了河边的一堆白骨, 妻子却浑然不知, 还在朝思暮想, 连做梦都盼着丈夫回来团聚或是“共剪西窗烛”……这种痴等梦想, 比写知道丈夫已死的悲伤更富有悲剧性和震撼力。诗人还巧妙地使用了对比:“无定河边”与“春闺梦里”是现实与梦境的对比, 前者荒凉凄惨使人悚然, 后者温馨美好使人怡然。累累白骨和英勇征夫是虚实相间、荣枯迥异的对比;枯骨的惨白与春梦的艳红是色彩的对比;抛尸永诀和重逢团聚是生死哀乐的对比。这些鲜明、尖锐而又不可调和的对比, 都由“犹是”勾连, 使诗意更深挚, 情景更凄惨。

和盛唐边塞诗着力描写雄阔的场景、表达豪迈的情感不同, 晚唐边塞诗更多的是表现战争的残酷和对深受战争之苦的人民的同情, 表达对战争的反思和反战情绪。这首《陇西行》就很有代表性。

篇4:登黄鹤楼有感

今年夏天,我和家人来到黄鹤楼,一睹它的风采,没走几步,一座五层高的楼阁映入眼帘,这座1985年新建的黄鹤楼在明灿灿的阳光下显得精神焕发。红的漆,金的瓦,反射出耀眼的光,如一个年轻人正热情地欢迎着远方的游客。可这却使我失望了,我疑惑这座没有经历时间洗磨的崭新楼阁。能否承受得起那些丰厚的历史积淀,能否使现今的我们在登楼后感怀抒情。“这还是黄鹤楼吗?”我暗自问道。

为了寻找答案,我便走进了大门,沿着一道曲折的楼梯,没费劲就登上了二楼。好不容易挤上了观景台,我却只看到一片片光秃禿的灰色屋顶,根本找不到长江的踪影。我失望地叹了口气,便继续登楼——三楼,四楼……楼外的景色渐渐开阔,一条银灰色的长带随着房屋的不断变小,慢慢地出现,越来越宽,越来越有气势。阳光钻进滔滔东去的江水之中,随着波动的韵律流向远方。江水将城区分成了两部分,而它自己也无意中成了都市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我觉得自己正在揭开谜底,进樓前的疑惑在逐渐明朗的风景中慢慢消散。但我还没有找到答案,因为我并末站在最高层。

登上五楼后,我已经气喘吁吁了,我拉著家人跨进了观景台,一阵凉爽的风吹散了我们的炎热,吹起了我的头发,也吹动了我的心弦,吹得我诗兴大发。我想这种发丝飞扬、临风做诗的幽雅感觉,大概和当年的李白、崔颢无异吧! 当我心中正酝酿一首好诗的时候,眼睛却定格了——长江的浩荡悠长再次让我惊叹!四楼看到的景色随着我高度和角度的变化逾发壮美了,仿佛有位画家在这幅画的某个部分涂抹了几笔,每一笔都点睛。每一笔都传神,描绘出韵味十足的黄鹤楼外景图。在凉风中,我深深吸了一口气,站在最高层的激情和眼前的美景糅合在一起,使我产生了强烈而美妙的居高临下之感,与先前完全不同。

“是啊,这就是黄鹤楼!”我想,我找到了满意的答案,最终,我并没有吟出一首诗,但我明白了黄鹤楼的著名并不全在于楼阁建筑的美观, 更在于它总能给登楼的人一种情感,这种情感可以是李白辞别好友的悲伤,也可以是崔颢怀念家乡的愁思。而我,在登楼时看到的风景中,在角度、高度的细微变化中,也重新体会了“更上一层楼”的内涵——就像走人生的阶梯,辛苦的攀爬必会换来不同的景致。

古往今来,黄鹤楼浸透了多少登楼人丰富的情感,孕育出多少流传百世的华章。 当然,闻名中外的它也在不断地给后人丰富的情感,一种个人独特的登黄鹤楼之感。

篇5:登黄鹤楼古诗的原文

黄鹤楼 / 登黄鹤楼

唐代: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译文

过去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这里只留下一座空荡荡黄鹤楼。

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悠悠白云。

阳光照耀下汉阳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有一片碧绿芳草覆盖。

天色已晚,眺望远方,故乡在哪儿呢?眼前只见一片雾霭笼罩江面,给人带来深深愁绪。

赏析

这首诗是吊古怀乡之佳作。诗人登临古迹黄鹤楼,泛览眼前景物,即景而生情,诗兴大作,脱口而出,一泻千里。既自然宏丽,又饶有风骨。诗虽不协律,但音节浏亮而不拗口。真是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成为历代所推崇珍品。传说李白登此楼,目睹此诗,大为折服。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严沧浪也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此为第一。足见诗贵自然,纵使格律诗也无不如此。历代写黄鹤楼诗很多,但崔颢一首七律,人称最佳,请看他是怎样写: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此诗写得意境开阔、气魄宏大,风景如画,情真意切。且淳朴生动,一如口语,不能不令人叹为观止。这一首诗不仅是崔颢成名之作、传世之作,也为他奠定了一世诗名基础。下这样结论绝不是哪一个人,更不是我硬要往开封人脸上贴金。《唐诗三百首》是后人对唐诗选集,就把崔颢这首诗列为七律诗中第一首。可见对此诗器重。元人辛文房《唐才子传》记李白登黄鹤楼本欲赋诗,因见崔颢此作,为之敛手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有人说此说或出于后人附会,未必真有其事。但我以为也决非全部子虚乌有,李白写有关黄鹤楼诗,我手头就有两首:一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另一首为《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一为迁客去湖南,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虽都与黄鹤楼有关,然皆另有所托,并非完全写景。同时他《鹦鹉洲》前四句“鹦鹉东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与崔诗句法何其相似。其《登金陵凤凰台》诗亦如此,都有明显仿崔诗格调痕迹。因此,既如“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两句非李白之言,承认崔诗绝好,对于李白来说还是可以认定。《沧浪诗话》(严羽)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虽然有争议,如胡应麟称杜甫《登高》为古今七律之冠,但也确是代表大家意见中肯之语。这样一来,崔颢《黄鹤楼》名气就更大了。

以丰富想象力将读者引入远古,又回到现实种种情思和自然景色交融在一起,有谁能不感到它凄婉苍凉。这首诗历来为人们所推崇,被列为唐人七律之首。

篇6:登黄鹤楼作文

当我翻阅去年旅游的照片时,看见了那张背景是黄鹤楼的照片,不禁想起了8月16日,我和老爸游览了美丽的黄鹤楼,

登黄鹤楼作文

我们进入黄鹤楼景区,望见门匾上面刻着四个大字---江山入画。我非常不解,就问老爸:“那门匾上是不是写错了,应该是江山如画吧?”可老爸却让我看完黄鹤楼以后再去慢慢体会。

步入大门,远远看见一个池塘,塘中铺满了荷叶,一片片又大又圆,在碧绿的叶面上,几滴水珠在小学生作文大全

走过荷塘,一对仙鹤站在一只乌龟上,这是龟鹤延年的意思,也寓意着人们能长命百岁,长江永远不发大水。

踏上石阶,来到一座高五层,有着五彩琉璃瓦,在阳光下金碧辉煌的黄鹤楼前。抬头看见门上有一个大金匾,上面写着“黄鹤楼”三个大字。迈进楼内便看见了从唐、宋、元、明、清一直到现代,各个时期的黄鹤楼模型。它们形态各异,反映了黄鹤楼的发展历程。

第二层,墙上贴满了琳琅满目的古画,吸引着许多游人来此参观。三、四、五层,都有著名诗人游览黄鹤楼写下的经典诗句。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当我站在第五层往下看时,我呆了,汹涌澎湃的江水的一路向东咆哮而去,江上一艘巨大的游轮鸣着响亮的汽笛,几只江鸥在江面盘旋。横跨长江的武汉长江大桥上川流不息的汽车犹如跳动的五线谱,演奏着赞美黄鹤楼的乐曲。耸立在江边的龟山与蛇山坚守着长江已不知过去了多少岁岁年年。

篇7:关于登黄鹤楼作文

万里晴空,骄阳似火,整个景区人山人海,走到哪里都是人头攒动,熙熙攘攘,我们排队买票、排队安检、排队进景区、排队登楼、排队拍照,有景区工作人员引导,秩序还是井然有条。我心想:我们是来看黄鹤楼呢,还是来看人从众呢,拍的照片里都挤满了人!

进入景区,我看到了两座古色古香的楼阁,一座是黄鹤楼,另一座是白云阁,边上还有小的亭台、宝塔、轩廊和牌坊。在留影拍照时我发现了黄鹤楼楼外有一只仙鹤栩栩如生站立在龟和蛇背上,爸爸告诉我,这就是黄鹤楼里吉祥三宝的“黄鹤归来铜雕”,都是用纯黄铜铸造的,我突然想起了诗人崔颢的诗句“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我们本想去登黄鹤楼的,但是看着登楼口“神龙见首不见尾”的超长队伍,都把大路都围得水泄不通,我们就改变了计划路线,先去游览白云阁。

白云阁的游客也真是不少,但总算比黄鹤楼少一些。我们排着队随着人流进到大厅,映入眼帘的是一楼的岳飞生平大事迹展,介绍了民族英雄岳飞的抗金北伐和精忠报国的故事。原来这里曾经是岳飞大将军带领岳家军驻扎的大本营和北伐基地。我在墙上看到了岳飞的诗词《满江红·写怀》“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让我感受到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和英雄气质,我们要学习岳飞大将军民族节气和爱国主义精神,珍惜时光,好好学习,长大后报效祖国。

我们接着爬上了二楼三楼,书墨纸砚香伴着阵阵的凉风沁人心脾,吹散了炎热,原来白云阁的名字是来自“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诗句。登高望远,四处眺望,景色尽收眼底,视野瞬间变得开阔敞亮了许多,爸爸指着远处的大桥告诉我,那就是武汉长江大桥,是同时通铁路和公路“万里长江第一桥”,连接大桥两边的是武昌蛇山和汉阳龟山。站在白云阁里看黄鹤楼和边上的风景,别有一番风味。“孤帆远影碧空尽,未见长江天际流”难怪大诗人李白也在黄鹤楼写下很多千古名句。

篇8:登黄鹤楼古诗

满江红

登黄鹤楼有感

岳飞

遥望中原, 荒烟外, 许多城郭。想当年, 花遮柳护, 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 蓬壶殿里笙歌作。【注】到而今, 铁骑满郊畿, 风尘恶。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 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 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 再续汉阳游, 骑黄鹤。

【注】万岁山、蓬壶殿:指宋徽宗时构筑的土山苑囿、亭台宫殿。

(1) 这首词中的对比是由哪两个句子领起的?“万岁山前珠翠绕”一句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2分)

参考答案:想当年, 到而今。借代。

(2) 词中写了哪些“风尘恶”的景象? (4分)

参考答案:铁骑满郊畿, 士兵“膏锋锷”, 百姓“填沟壑”, 千村寥落。

(3) 词的开头写作者登黄鹤楼遥望中原, 结尾说“再续汉阳游, 骑黄鹤”, 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变化? (4分)

参考答案:由开头对昔盛今衰的悲慨, 对外敌人侵践踏大好河山的愤恨, 对统治阶层奢侈误国的隐隐痛心, 对抗击敌人收复失地的决心, 转到想象中“提锐旅”、“清河洛”之后再登黄鹤楼的舒畅心情。

其中, 值得商榷的是第 (3) 小题的参考答案“转到想象中‘提锐旅’、‘清河洛’之后再登黄鹤楼的舒畅心情”。诚然, 收复失地后的舒畅心情是一方面。但是要搞清楚这个问题, 我们首先要探讨“骑黄鹤”的含义, 以及岳飞此词的创作背景。

一、“骑黄鹤”意象考

“黄鹤”是古典诗词中的一个反复被历代文人吟咏的意象。与“骑黄鹤”相关的传说故事有两种。

汉魏六朝时期的文献中记载的骑鹤仙人是王子乔、王子安、荀环等人, 并出现了“骑鹤上扬州”的典故。

刘向的《列仙传》卷上:“王子乔者, 周灵王太子晋也, 好吹笙, 作凤凰鸣。游伊、洛之间, 道士浮丘公接以上嵩高山。三十余年后, 求之于山上。见桓良, 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于缑氏山巅。’至时果乘白鹤驻山头, 望之不得到, 举手谢时人, 数日而去。亦立祠于缑氏山下及嵩高首焉。”《齐谐志》载:“黄鹄山者, 仙人子安乘黄鹤过此。”《南齐书·州郡志》载:“夏口城据黄鹄矶, 世传仙人子安乘黄鹤过此上也。”稍后梁任《述异记》卷上载:“荀环, 字叔伟, 潜栖却粒, 尝东游憩江夏黄鹤楼上。望西南有物飘然降自霄汉, 俄顷已至, 乃驾鹤之宾也。鹤止户侧, 仙者就席, 羽衣虹裳, 宾主欢对。已而辞去, 跨鹤腾空而灭。”南朝梁代殷芸的《小说》卷六记载:“有客相从, 各言所志, 或愿为扬州刺史, 或愿多貲财, 或愿骑鹤上升。其一人曰:‘腰缠十万贯, 骑鹤上扬州。’欲兼三者。”骑鹤开始成为一种对完美人生的幻想。

唐宋时期, 骑鹤的仙人变成了三国时期蜀国名臣费祎, 并且与黄鹤楼的出现结合在一起。唐《图经》载:“费祎等仙, 驾黄鹤, 返憩于此, 遂以名楼。”宋代《太平寰宇记》卷112也说:“黄鹤楼在县西二百八十步。昔者费祎登仙, 每乘黄鹤于此憩驾, 故号为黄鹤楼。”而实际上, 黄鹤楼是三国时期东吴建造的用于军事守望的楼。据《元和郡县志》载:“吴黄武二年, 城江夏, 以安屯戍地也。城西临大江, 西南角因矶为楼, 名黄鹤楼。”

到了明清时期, 黄鹤楼仙人变成了道士, 故事也更加生动了。《江夏县志》引明代《报恩录》一则故事说:“黄鹤楼原为辛氏楼, 辛氏市酒山头道士数诣饮, 辛不索资, 道士临别, 取桔皮画鹤于壁, 曰:‘客至拍手引鹤当飞舞布觞。’遂致富。十年, 道士复至, 取所佩铁笛数弄, 须臾, 白云空飞来, 鹤亦下舞, 道士乘鹤去, 辛氏在其地建楼, 曰辛氏楼。”清褚人获《坚瓠八集》卷四云:“相传唐时吕纯阳尝客兹地, 侨寓酒家, 日饮数壶, 累至数百不偿值。复索饮, 主人供给无倦色。纯阳喜之。适啖西瓜, 遂以瓜皮画一鹤于壁上, 始色瓜皮青, 久之变黄, 遂为黄鹤。纯阳又教酒家童子唱道词, 自鼓板为节。己而唱时, 鹤辄从壁间飞下, 婆娑翔舞, 观玩饮酒者日数千人。凡阅数月, 酒家得钱数百万, 骤富, 以钱酬纯阳, 纯阳不受。遂构此楼志感, 故名黄鹤楼。”

历代吟咏骑鹤的诗词有很多, 皆与骑鹤成仙事相关。

唐代曹唐《小游仙诗九十八首》:“好见上清骑白鹤, 旋驱旌节旋升天。”郑谷《宗人惠四药》:“爽得心神便骑鹤, 何须烧得白朱砂。”

宋代苏轼《送蹇道士归庐山》:“人间俯仰三千秋, 骑鹤归来与子游。”陈与义《答元方述怀作》:“不见圆机论九流, 纷纷骑鹤上扬州。”宋词中骑鹤意象则更为丰富。张孝祥《水调歌头·汪德邵无尽藏》:“与问老仙何在, 长啸俯清秋。试遣吹箫看, 骑鹤恐来游。”《水龙吟》:“待相将把袂, 清都归路, 骑鹤去、三千岁。”

据此, 岳飞此词末句“却归来, 再续汉阳游, 骑黄鹤”当也与骑鹤飞升, 远离人间烦恼有关。

二、岳飞《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的创作背景

理解一首古典诗词需要“知人论世”。此词为岳飞手书墨迹, 见于近人徐用仪1932年所编《五千年来中华民族爱国魂》卷端照片, 词下有谢升孙、宋克、文征明等人的跋。元末谢升孙在跋中说此词“似金人废刘豫时, 公 (岳飞) 欲乘机以图中原而作此以请于朝贵者, ……可见公为国之忠”。高宗绍兴七年 (1137) , 岳飞任湖北京西宣抚使时, 就曾多次上书朝廷, 奏请提兵进屯江淮, 趁金人废弃刘豫之机“捣其不备, 长驱以取中原”。次年春, 即绍兴八年 (1138) , 岳飞奉命率部回鄂州屯驻, 再次请缨, 均被秦桧、张浚等权奸拒驳。后奉命从江州 (今江西九江市) 率领部队回鄂州 (今湖北武汉市) 驻屯。本词当为回鄂州之后, 岳飞登临黄鹤楼北望中原写出的作品。

目前研究岳飞诗词的主要著作有两部, 一是党相魁先生的《岳飞诗词》 (黄河文艺出版社, 1988年) 。一是郭光先生的《岳飞集辑注》 (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7年) 。两书中对《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的创作时间和解释都不准确。

郭光先生的《岳飞集辑注》根据李兆洛先生的考证, 认为这是岳飞在功名、事业一帆风顺下的述怀之作。“当在复唐、邓, 信阳之后, 始屯鄂时作”。时为绍兴四年 (1134年) 。第472页注释:“却归来, 再续汉阳游, 骑黄鹤:待胜利之后归来鄂州, 在继续游览汉阳胜景, 像仙人一样骑着黄鹤。……言收复中原的决心和乐观精神。” (1) 此说与2009年高考语文的答案相似。然而, 绍兴四年的岳飞正值仕途顺利, 建功立业之时, 不可能有“何日请缨提锐旅”的悲愤慨叹。

党相魁先生的《岳飞诗词》认为此词作于绍兴十年 (1140年) 。“于一日之内接连收到十二道用金牌递发的班师诏。岳飞无可奈何, 岳飞回到鄂州, 一天, 岳飞登上黄鹤楼, 遥望中原, 百感交集, 乃赋是词”。第50页注释:“却归来, 再续汉阳游, 骑黄鹤:本该在前线战斗, 却让回到了大后方。既然朝廷猜忌我, 只好再回到鄂州, 做一个不食人间烟火飞乘黄鹤而遨游的闲散神仙了。” (2) 绍兴十年的岳飞“十年之功, 废于一旦”, 心情是悲痛绝望的, 不可能再有“何日请缨提锐旅, 一鞭直渡清河洛”的希望之语。

此处需注意“却”在古典诗词中的含义。却, 除了表示转折, 在古诗词中常表示“还、再”的意思。如李商隐《巴山夜雨》:“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而岳飞此处并不是表示转折, 而是表示“提锐旅”、“清河洛”之后功成身退, 再登黄鹤楼, 像费祎、王子安等人一样乘黄鹤升仙而去, 不问世事的幻想。

岳飞《寄浮图慧海》诗中也流露出了这样的情感:“功业要刊燕石上, 归休终伴赤松游。丁宁寄语东林老, 莲社从今著力修。”赤松, 指赤松子。刘向《列仙传》云:“赤松子者, 神农时雨师也。服水玉以教神农, 能入火自烧, 往往至昆仑上, 常止西王母石室中, 随风雨上下。炎帝少女随之, 亦得仙俱去。”《史记·留侯世家》曰:“愿弃人间事, 欲从赤松子游耳。”可见, 《寄浮图慧海》更表达出岳飞收复河山后功成身退, 弃人间升仙而去的愿望, 与“何日请缨提锐旅, 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 再续汉阳游, 骑黄鹤”的含义非常相似。

岳飞的军事生涯时常伴随着请缨无路的痛苦和朝中主和势力的挤压。从绍兴五年开始, 岳飞屡次上表请求解除军务离开仕途, 但不被恩准。归隐林泉之意在他的《小重山》词中已有流露:“白首为功名, 旧山松竹老, 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 知音少, 弦断有谁听。”另外, 从宋人袁甫《岳忠武祠》诗中我们可以看到南宋的百姓对岳飞的评价:“儿时曾住练江头, 长老频频说岳侯:手握天戈能决胜, 心轻人爵祗寻幽。” (3) 因此欲成仙而去的思想是有着现实基础的, 这是岳飞缓解现实痛苦的一种途径。

更有趣的是, 笔者发现近代军事将领吴佩孚曾模仿此词写过一首《满江红·登蓬莱阁》:

北望满洲, 渤海中, 风涛大作。想当年, 吉黑辽沈, 人民安乐。长白山前设藩篱, 黑龙江畔列城郭。到如今, 倭寇任纵横, 风云恶。甲午役, 土地削。甲辰役, 主权堕。叹江山如故, 夷族错落。何日奉命提锐旅, 一战恢复旧山河。却归来, 永作蓬山游, 念弥陀。

虽然吴词在感情和艺术上都与岳词相距甚远, 但因吴词是完全模仿岳词之作, 我们完全可以通过“何日奉命提锐旅, 一战恢复旧山河。却归来, 永作蓬山游, 念弥陀”来理解岳飞“何日请缨提锐旅, 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 再续汉阳游, 骑黄鹤”的含义。“骑黄鹤”与“念弥陀”一个是道家理想, 一个是佛家理想, 但共同之处都是远离红尘, 不问世事。

综上所述, 岳飞《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当作于高宗绍兴八年 (1138) , 末句“却归来, 再续汉阳游, 骑黄鹤”的真正含义, 并非答案提供的“想象中‘提锐旅’、‘清河洛’之后再登黄鹤楼的舒畅心情。”而是作者希望收复祖国河山后功成身退, 再登黄鹤楼, 像费祎、王子安等人一样乘黄鹤升仙而去, 不问世事的幻想。

参考文献

[1]郭光.岳飞集辑注[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7.

[2]党相魁.岳飞诗词[M].郑州:黄河文艺出版社, 1988.

[3]徐用仪.五千年来中华民族爱国魂[M].天津:大公报社, 1932.

[4]傅璇琮等.全宋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篇9:三登黄鹤楼

一地有一地的第一。初到的人率先要去的总是那个第一。像北京的天安门,西安的兵马俑,上海的外滩,青岛的栈桥……到武汉,第一当然是黄鹤楼。我这都是第三次来武汉了,可脑袋冒出的“第一”仍是黄鹤楼。好像不去黄鹤楼报个到,就像没来武汉似的。

借住的酒店离黄鹤楼不算远,两三站的样子。时间从容,本想走着去,可天却正下雨,便只好打车了。谁知路遇堵车,那车流,前不见头后不绝尾地堵得让人无奈。司机欺生,提前抛下我,溜了。害我在雨中走了很久的路。可是,那是一段有着茂密树木的路,加上雨,滤得空气清新干净,呼吸都感到畅快。风是轻的,雨是细的,轻风细雨中,偶尔还有桂花香气送入鼻腔,沁人肺腑。擎了伞走在这样的清幽里,又是旧地重游,竟不觉那路长,也不觉得那骗子的可恶了。

去黄鹤楼要穿过一条明清古肆——十年间,我穿过三次了——说是古肆,却一点古意也没有,还是那么大红大绿地夺人耳目。卖的还是那些彩虹伞、百家扇和一点也不古的古玩意儿。我如前一样没有买的欲望,我仍只是拍下它们,仍请人——这里有点儿故事了——和它们合个影,证明我又来过了。

黄鹤楼也还是原来的样子,五层,攒顶,飞檐,明黄的琉璃瓦。内容也还是仙人骑鹤远去的传说、唐人崔颢的《黄鹤楼》诗和由传说和诗派生出的一些文人墨客的雅事遗迹。像李白的“搁笔亭”,王羲之的“鹅池”,毛泽东的“词亭”。一座空楼,一条长江,风景虽好,终是不耐看的。添补些人文,供游人流连时品味总也是旅游的一种必要。而我,旧地重游,想看的,想寻找的,也不单是那些经年不变的风景风物,更多的是驻足凝神间对过往人事的凭悼与人生际遇的咀嚼。

第一次登黄鹤楼是2002年秋。南游,从南阳,过襄阳,游长沙,辗转一路到武汉。

到的时候天色将晚,车上看到夕照下的黄鹤楼已有些剪影的悠远了。知道时间有些晚,却性急,等不及第二天,就买票上楼了。于是,便让我有了一次独特的登楼经历:偌大一座黄鹤楼,只我一个人。黄鹤楼乃海内四大名楼之一,有“天下江山第一楼”之称,游客摩肩、登者如织的景象是常态;而没有经过特别安排,却只有一个登临者,无论怎么说都是一种奇观奇缘。这让一向自恋的我一下子想入非非起来,以为一定是自己有慧根仙缘,才得以有这独拥仙楼的时刻。我当时被自己的这些念头鼓舞得热血沸腾,激情满怀。想着自古以来,站在楼头总是那些糗不拉叽的男人,他们把女人的脚缠成“金莲”,让她们动弹不得,自己便独霸江山,占尽风流。否则的话,写这“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也许就是蔡文姬;伫风高吟“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就可能是谢道韫、李清照。想着想着,人就愤慨激动起来,见四顾无人,便高门大嗓地喊起自己的“杰作”——

昔人乘鹤纷纷去,

唯有一女伫空楼。

自古山河尽须眉,

今日天高吾独秀。

过后,还把这浅薄可笑的经历录成一篇文字:《一个人的黄鹤楼》,收进我的游记《远方》。不过,清醒之后再没勇气去翻开那一页。

第二次是从重庆乘江轮下武汉,也是路过,也是向晚时分。登楼的过程是怎样的,竟忘了。只记得情绪有些低落,站在楼上,看着缓缓东去的江水,只想流眼泪,完全没有了第一次登楼的慷慨激昂。无人惜别,却无端地伤感不已。且一直有种诀别的感觉,江城此一去,再也不会来了。

世事难料,谁知三年之后,我竟又一次站在楼上,旁边还有个新知——登楼前才傍上的异姓伙伴——也就是在明清古肆乐于为我和“古玩意儿”拍照的男士。他看中我的是什么我不知道;我看中的他的却是他胸前的那架大相机——我需要一个好摄影师。无论如何,这细雨,这花树,这江水,这古楼,这温润缠绵的江南时节……若不留下几张“玉照”,若再像第二次那样遗忘个干净,这“三登”岂不是又成了子虚乌有?当然,还因为他的男性性别。登楼是个风雅事,也是个体力活,男女搭配,干活不累,找个男士互补,应是此时此刻此情此景的最佳选择。

篇10:唐诗之《登黄鹤楼》赏析

黄鹤楼 / 登黄鹤楼

唐代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译文】

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这里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

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悠悠的白云。

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有一片碧绿的芳草覆盖。

天色已晚,眺望远方,故乡在哪儿呢?眼前只见一片雾霭笼罩江面,给人带来深深的愁绪。

【注释】

1.黄鹤楼:故址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民国初年被火焚毁,1985年重建,传说

古代有一位名叫费祎的仙人,在此乘鹤登仙。

2.昔人:指传说中的`仙人子安。因其曾驾鹤过黄鹤山〔又名蛇山〕,遂建楼。

3.乘:驾。

4.去:离开。

5.空:只。

6.返:通返,返回。

7.空悠悠:深,大的意思

8.悠悠:飘荡的样子。

9.川:平原。

10.历历:清楚可数。

11.汉阳:地名,现在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与黄鹤楼隔江相望。

12.萋萋:形容草木长得茂盛。

13.鹦鹉洲: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西南,根据后汉书记载,汉黄祖担任江夏太守时,在此大宴宾客,有人献

上鹦鹉,故称鹦鹉洲。唐朝时在汉阳西南长江中,后逐渐被水冲没。

篇11:《登黄鹤楼》教学设计大班

活动内容:《登鹳雀楼》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古诗的整体内容,能用语言表达古诗的最后两句诗的含义。

2、通过诵读或肢体语言感受古诗的中刻画出祖国的壮丽山河,3、在实践中体会“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这一生活哲理。

活动重点:在实践中体会“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这一生活哲理。活动难点:大胆尝试,并从中探究出站的高才能看的远。幼儿前期经验:活动前让幼儿了解鹳雀楼的有关知识。

活动准备:古诗内容的图画ppt(可以是一些动态的图片),鹳雀楼相关图片,自制小乐器(沙球、响板等),自制挡板或遮挡好的桌子。活动过程:

1.出示一些鹳雀楼相关图片

1)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这个建筑物是什么?

(播放ppt,是幼儿能够识别出鹳雀楼)

2)总结:小朋友们都看出来这是鹳雀楼,今天老师带领小朋友们登上鹳雀楼一起看看上面的风景。

2.教师出示古诗古诗内容的图画,并提问使幼儿自主探究。1)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幼儿根据自己所看到的画面自由发言,教师引导幼儿观看图片,感受画面中落日靠着群山落下,黄河水流入大海的景象。

教师:小朋友们说了这么多,老师也想说一说自己看到的景象,我看到的景象就是站在高高的鹳雀楼上,你抬头看那天边,一轮落日,伴这群山渐渐落下去。那看那黄河奔腾、咆哮着向那大海一泻千里。2)我看到的和小朋友们看到的一样,不过这些景象是我们在鹳雀楼二楼看到的,我还想看到更远更多的景象应该怎么办呢?

幼儿:去别的地方,向下走,向上走„„(让幼儿自由发挥,并提出假设,教师带领幼儿验证假设)

3)小朋友们说了这么多的想法,我们来看看那一种方法最好。现在请小朋友们来做一个实验。(教师准备一个大的挡板或几张一样高矮的桌子,放在幼儿面前,再将一些纸盒放在上面,遮挡幼儿的视线,挡板或靠近桌子的一边要使用挡板或布遮挡住,保证幼儿蹲下时不能通过桌面和地面间的缝隙看到前面的物体。请幼儿蹲下使其视线略高于桌子一点,在纸盒等遮挡物的后面以及靠近桌子的一边的地上放上一些小玩偶请幼儿观察)

教师:现在请小朋友们蹲下,看看你们都能看到什么? 幼儿:小盒子,天花板„„

教师:请小朋友们尝试我们刚才想到的办法,怎样才能看到小盒子后面和桌子下面的物体?(引导幼儿尝试向前,向后,蹲下,站起来等几种方式,感受如何才能看的远。)

4)幼儿自由探究并说出幼儿自己探究地结果。

教师:请小朋友们说说你们如何做才能看到小盒子后面还有桌子下面的小玩偶?

幼儿:站起来,向前探出身子„„

5)教师总结幼儿探究结果,回归古诗。

教师:小朋友们知道想要看到被遮挡的或是更远更多的物体就要站起来,使自己变高,那刚才我们在鹳雀楼二楼看景色时也想看到更多的景色我们应该怎么办?

幼儿:站起来,跳起来,再上一层„„

教师引导幼儿说出可以再上一层,就可以看到更远更多的景色了。

3.老师朗诵,幼儿初步了解其内容(教师语速放慢)

1)古代有一位大诗人,也到鹳雀楼游览景色,也看到了我们看到的景色,他也有感而发做了一首诗,请小朋友们听一听,他是怎样说的。

教师有节奏的朗诵古诗《登鹳雀楼》。

教师提问,诗歌里面写了什么?

教师解释诗歌中的字句,登上鹳雀楼遥望,一轮白日靠着群山西沉下去,滔滔黄河奔涌着流入大海。要想看得更远,请你再登上一层楼吧。

2)这首诗歌的大意小朋友们理解了,请小朋友们和我一起朗诵一下这首诗歌。

3)这首诗歌小朋友们读完了,请问小朋友哪句诗歌说的是我们刚刚探究的结果:“站的高,才能看的远。” 幼儿:“与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小朋友们真棒啊,请小朋友们再说说,读完这首诗你们感受到了什么,从诗歌中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让幼儿自由发言,说出自己学习诗歌的体会,以及感受到的情感。4.幼儿自由发挥,通过肢体语言或小乐器表现诗歌的内容。

1)教师:小朋友们说的都很好请小朋友想一想,然后用你最喜欢的方式来吟诵古诗《登鹳雀楼》。

2)请幼儿来表演。

3)幼儿自由结伴进行游戏。

篇12:王之涣《登黄鹤楼》全文赏析

如果要想遍览千里风景,那就请再登上一层高楼。

《登黄鹤楼》创作背景:

篇13:登黄鹤楼王之涣赏析

王之涣《登鹳雀楼》的独特之处,在于全篇用对仗的绝句,为千古之名篇。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鹳雀楼曾是一方登临胜地,唐人海于楼上凭高望远,即兴赋诗,故《梦溪笔谈》谓其上::“唐人留诗者甚多。”惜乎大浪淘沙,历史无情。鹳雀楼本身既已淹没在岁月的洪流之中,那些可能很精采的唐人题咏也随之荡然无存。然而,其中王之涣所作的这一首《登鹳雀楼》诗却有幸越过了一千余年的历史长河,直到今天还传诵于千家万户。这不能不证明它本身具备了强大的艺术魅力。

今天我们重读这首短诗,仍然强烈地感受到那种力量的存在。

诗的开头是一对偶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对仗纯朴自然,工整流畅,真是天衣无缝。白日依山,黄河入海,视野开阔,胸怀宽广。诗人所表现出来的气质,一开始便不同凡响。自然,这暗中也写出了登楼本身,只有登临纵目,眼光和胸襟才会如此高远宽阔。而称太阳为“白日”,这是写实的笔调。落日衔山,云遮雾障,那本已减弱的太阳的光辉,此时显得更加暗淡,所以诗人直接观察到“白日”的奇景。至于“黄河”,当然也是写实。它宛若一条金色的飘带,飞舞于层峦叠嶂之间。诗人眼前所呈现的,是一幅溢光流彩、金碧交辉的壮丽图画。这幅图画还处于瞬息多变的动态之中。白日依山而尽,这仅仅是一个极短暂的过程,黄河向海而流,却是一种永恒的.运动,不是被珍藏的化石或标本。我们深深地为诗人的大手笔所折服。

上一篇:影片的解释及造句下一篇:游鲁迅故居小学生五年级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