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创造奇迹班主任论坛德育案例

2024-04-11

用爱创造奇迹班主任论坛德育案例(精选5篇)

篇1:用爱创造奇迹班主任论坛德育案例

优秀班级德育案例

——用爱创造奇迹

背景:教育是一门艺术,班主任工作更是一门艺术,一门建立在爱的基础之上的艺术,正如鲁迅先生的精辟之语:“教育是植根于爱的”。爱确是教育的源泉,教师有了爱,才会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他们充满信心和爱心。而作为教师不仅要有爱心,更要学会把爱艺术地传达出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如此才能在师生间产生心灵的碰撞,达到教育的目的,甚至创造教育奇迹。案例过程: 案例一:

从事任教十几年来,我一直认为优秀的作业应该是这样的:书写认真工整而且正确率高。一直以来我都遵循着这样的原则。每次表扬学生作业的时候,我都会挑一些正确率高而且字迹漂亮的作业在班会上展示。但是最近一次在批阅作业时,我发现有这样一份作业让我既感意外又很惊喜。这份作业涂涂改改了好多次,页面都有些模糊了,但是正确率很高。我看了一下作业本上的名字,是王江同学的。此同学学习成绩一般,每次语文作业都是错的多对的少,而且书写很潦草。但是这一次我看出他在尽量往工整写。第一次,我打心底认为这样的作业也应该是优秀作业,于是我为他评了个“优”。在优秀作业展评时,我让学生们特别留意王江同学的作业,因为这是一份优秀的作业!这份作业充分说明了王江同学在做作业时付出的探究和努力。接着我就班干部反映的个别同学抄袭作业的不良现象让学生展开了讨论,让那些抄袭作业的同学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进而端正了学习态度。

从那以后,王江同学做作业更用心了,不仅正确率高,书写也认真整洁起来,他的作业好几次都被选为优秀进行了展评,看到他的努力与进步,作为人师的我无比欣慰。王江的实例让我相信:爱可以创造的奇迹。案例二:

我班还有个学生叫张伟。张伟学习成绩很差,经常无意间违反学校的规定去小卖部买零食,被值周学生老师屡次扣分。上半年五月中旬,为了保证学生中午有充足的睡眠,学校规定学生不能提前到校。在上午放学前,我向学生说明好的午休才能保证下午有充沛的精力学习;并强调了学校对于提前到校的学生要通报

批评。可是下午我刚到校,班长便告诉我,“老师,咱们班张伟同学被通报了!”于是我便找他谈话,我问他:“为什么不听老师的话晚一些到校呢?”

没想到他满脸怒气地说:“我只不过早到校五分钟。再说了我又没有手表,我怎么知道是几点?!”

我觉得很惊讶,还有学生用这种态度和老师说话!我强压住心中的怒火,停了一下,“五分钟还少吗?如果是在战场上,你比上级规定发起冲锋的时间提前了五分钟,我们的军队还能打胜仗吗?不要说提前五分钟,即使提前一分钟也会导致失败,导致许多战士白白牺牲!至于手表的问题,学校没有义务为每位学生买一块手表。这是第一天,也许你没来得及准备好,但是以后我不希望你再提前到校了。今天放学后让你父母给你买块手表或者闹钟,如果你父母不回家,老师可以借钱给你,你自己去买一块。以后一定要遵守学校的规定,按时到校,不要吃零食。”

结果他回敬我说“我用不着你借钱给我,我们家有的是钱。如果我不吃零食,我就会饿,因为饿而耽误了我长身体你负责吗?!”

我生气至极,就要大发神威给他点颜色瞧瞧,突然看到他充满怨恨的脸,再想想他刚刚满怀怨恨的口气,我立即想到事情可能没那么简单,于是我怀着复杂的心情拨通了他父母的电话。在电话中得知,张伟的父母在外做生意,早出晚归无法给他及时做饭,于是他经常因早晨起床晚了而来不及吃早饭,饿了便到小卖部买点零食填填肚子。得知如此,我一阵心酸,我把张伟在学校的表现告诉了他的父母,他父母答应给他买块手表,而且尽量为他准备好一日三餐,我暂时舒了一口气。

第二天早晨,我找到张伟,笑着从包里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两个肉夹馍递给他并且为自己不知情而批评他请他原谅,他不好意思地说,“老师,今天早晨我吃过饭了,谢谢关心,您也不必给我道歉,错的是我。”我会心地笑了,然后告诉他,八年级的学生应该有能力照顾好自己,如果父母很忙,要自己学着做饭。至于手表的问题——他伸手向我眼前一亮,一块崭新的电子表戴在他的手腕上。我舒了一口气,明白这孩子会慢慢变好的。

结果没过两周,一天上午放学时,微机老师气呼呼地找到我,“你们班有个叫张伟的男生,我在讲课时他在吃口香糖,还和旁边的同学说话,我让他把口香

糖吐了,下课走的时候扔到垃圾箱里。他不但不听还嘴里嘟嘟囔囔像是辱骂我,他不仅没有拿走口香糖,而且故意踩在地上,态度极其恶劣。”我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因为平时在我面前他还是比较尊重我的,于是我想下午上课前找他问清楚情况。

我找到张伟,问他微机课上发生的事情。我告诉他教授微机的张老师很辛苦,要负责全校学生的微机教学,为了让学生有充裕的时间学习其他科目的,张老师都是自己打扫卫生。不管你是谁,不讲卫生,骂人就是不对的。并教育他应该主动向张老师认错,写封道歉信,争取得到张老师的谅解。然后,我让他换个角度去想问题,如果他是微机老师,当自己的好心没有得到好报时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又让他懂得作为张老师既要给那么多学生上课,又要自己打扫那么大一个教室的卫生,该有多辛苦!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尊重相互体谅,才可以相处的很愉快。经过将近半个小时的疏导,他终于认识到了自己的不对,并诚恳地去向张老师道了歉。事后我联系张老师张伟是否向他道歉,张老师说张伟的态度比较真诚,已经认识到错误了。张伟和张老师终于冰释前嫌了。

通过这件事,我发现张伟慢慢地变得成熟一些了。后来我就经常找他聊天,慢慢的我俩就像朋友一样无话不谈。有一次,我看到他的作业写的不错,就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了他。我还告诉他只要努力就一定会进步,并鼓励他再接再厉。慢慢的,他上课认真听讲起来了,他告诉我他感觉到了老师是在真心的帮助他,他不想辜负老师的希望。看到他一天天的在进步,我由衷地为他感到高兴!张伟的实例再次证明了:爱可以创造奇迹!案例分析:

一、用赏识的目光看待每一个孩子

赏识,不只是一种“方法”,它还包含着对孩子人格的尊重,对孩子成长的信心,包含着对社会的一种真正的责任感。在平时教育教学中赏识原则的运用是非常必要和行之有效的。它可以鼓舞学生扬起创造的风帆,提供他们发挥潜在才能的无限空间。学生犯了错误,以勉励促改正;学生出现了懈怠,以激励促前进;学生取得了进步,以鼓励促奋进;学生有了成绩,以奖励促成功。通过对王江同学作业的表扬,王江同学的学习态度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他学习更加努力了,性格也不那么内向了,还能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在学校举行的“书画

展”中,他的水粉画还被学校评为二等奖呢!

二、用爱心包容每一个孩子

心理学家认为“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只有爱的深,才会更认真。我们所面对的教育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教育的过程不仅是技巧的施展,还人与人之间的心灵沟通。这样老师才会产生对学生、对工作产生热爱之情。对于张伟这种性情冲动的孩子,面对他的违纪和无礼,我没有去斥责他,而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用关爱之心感化他,从而促使他主动地改正了错误。

三、用宽容对待每一个孩子

班主任只有用宽容对待学生,才会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绝大部分学生不喜欢老师过于直率,尤其是批评他们的时候太严肃而接受不了。因此,我与张伟同学通过战场上的冲锋和弟子规中教育人的做事道理,让他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信任:老师是在真心帮助他。我才用了暂时性的宽恕学生的错误,灵活委婉让他认识到自己错的原因。这样既保护了他的自尊心,促进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也促进了他的转变。

这样的事情在班里有很多。通过班主任工作,我深深地体会到:作为一名班主任,我带的不仅仅是一个班、一个集体,更是一个家。班上每位学生都与我有一份亲情、一份牵挂,爱是老师人格力量的核心。有时,老师一个粗暴的动作,一个责备的眼神,就能在师生间隔起一道心灵的屏障。但有时,一句善意的谎言,一道信任的目光,就能融化师生间一堵厚厚的冰墙。成绩落后,不等于能力落后;没有创造力,调皮捣蛋并非道德败坏。一个合格的班主任应集社会责任感与人间美好感情于一身,有独到的教育管理理念和不竭的创新意识,才能无愧于这份事业,才能成就更多教育佳话、创造更多教育奇迹!

篇2:用爱创造奇迹班主任论坛德育案例

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有感

暑假里,朋友推荐了《第56号教室的奇迹》,网上购得后,精研细读,不禁为之感动,惭愧,欣喜。雷夫在一间陋室里,用了二十几年的时间,用爱创造了奇迹。自己也已从教十几年,可是教学已进入瓶颈状态,甚至出现了职业倦怠。读了这本书,如醍醐灌顶,颇受启发。

雷夫,被誉为美国最有趣、最有影响力、最优秀的老师,他以独特的教育方式,让孩子们爱上学习,他以真诚的教育态度,在56号教室创造了教育奇迹。一批批懵懂无知的孩童从此有了安放心灵,孕育梦想的港湾。

雷夫的教育理念引我深思。

一、教室像家一样温暖。

五十六号教室是孩子们安稳祥和的天堂。雷夫用信任取代管教,成为孩子们信赖的的朋友。他提倡纪律、公平,并且身体力行,做孩子们的好榜样。他说过:“孩子们以你为榜样,你要他们做到的事情,自己要先做到。我要我的学生和气待人、认真勤勉,那么我最好就是他们所认识的人中最和气待人、最认真勤勉的一个。”所有在这里学习过的孩子,都会在五十六号教室里感受到家的温度。身教重于言传,雷夫用自己的行动给孩子们做出了示范。

二、追求第六阶段。

雷夫把劳伦斯·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六阶段”的观点导入任教的班级,使“六阶段”发展目标成为凝聚班级的粘合剂,引导学生学业和人格的成长。出于对“道德发展六阶段”的好奇,我仔细研究,反复看了几遍,觉得真的很有借鉴意义。

第一阶段:我不想惹麻烦。从入学的那一刻起,我们的孩子就开始进入第一阶段的训练,大多行为以“不惹麻烦”为原则。但是,这样教学生是以恐惧为基础,会给孩子们的心灵压上一块巨石,孩子们在这种外在的压力下被约束。雷夫提倡和孩子们建立伙伴关系。老师应该学会让孩子们信任他,并真诚地信任每一个学生,让孩子们从把第一阶段的思维中解放出来。雷夫强调学习动机的科学引导,对孩子们的成长将有很大影响。我们的教育

第二阶段:我想要奖赏。雷夫老师认为,用礼物或金钱换取孩子良好行为的做法是很危险的,我们要让孩子知道,行为得宜是应该的,不需给予奖赏。他的话是有依据的,可是目前我们的教育,无论家庭和学校,尤其是外面的培训机构,有好多教育行为都是在奖与罚中进行的,奖励成了孩子们最爱的一种方式,也成为家长和老师激励孩子成长的一种常用手段。这种方式并不适合孩子的长远发展,人生旅途不可能时时收获奖励,功利性的学习永远不可能让孩子主动去求知,更不会纯粹地去体验求知的乐趣,在未来的工作中也很难无私而自主地奉献社会。

第三阶段:我想取悦某人。孩子们慢慢长大以后,开始为取悦某人而去违背自己本心或压抑自己的意愿。他们做一些事情取悦老师,取悦父母,表现出一些让师长们满意的行为。也许他们的表现大多会使我们感觉心情不错,但他们这么做的原因却是我们不期望的。为父母或老师努力的思想会我们的孩子带着压力前进,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会因为成为得不到外界及时的赏识和肯定备感沮丧甚至厌恶工作。雷夫老师的这种理念为我们错误的教育敲响了警钟。

第四阶段:我要遵守规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应该让孩子们懂规矩,也要舍得花时间带着学生一起参与班级规范的设计,在这个过程中让他们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制定,自己应 该做到什么。既然是师生一起制定,就一定要尊重孩子们的意愿,他们认为应该遵守并由自己制定规矩,就一定会很好地执行。事实确实如此。多数老师在班级建设中做到这些就是管理的至善了,但雷夫却发现完全遵守规则也未必是一件好事,比如他们缺乏真诚的感激和最大限度的创造性等等。所以他认为能达到第四阶段并不是终点,所以我们必须更加努力,更上一层楼。

第五阶段:我能体贴别人。这是比较高的境界,即便是我们成人,第五阶段都是很难企及的,能帮助孩子们以爱心帮助别人是很了不起的。

第六阶段: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这一阶段最难达到的,也最难教。因为此时行为准则已深入于个人的灵魂中,这要比较长的时间内凝练成一份健全的人格。这种状态无法教会,更不能模仿。向某某学习的学习的模式化说教,一旦你提供了模范和榜样,就会违背了第六阶段的定义。在某种程度上,这是一条自相矛盾的行为准则,让教学者陷入两难的困窘。

读到这里,我在想,如果我也把这六阶段发展渗透给我的学生,那我的班级管理定时另外一番天地。

三、培养终身阅读的孩子。

在这本书中,雷夫认为通过阅读可以让孩子们用不同的眼光看世界,敞开心扉接受新观念,踏上光辉的大道去远行,所以他培养终身阅读的孩子。写作能力可以令孩子终身受用,所以雷夫用多种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我也发现,雷夫老师的一些创新之举,如开办读书会,帮助孩子挑选图书,撰写每月读书心得等好方法,都值得我们学习借鉴。读着这些文字,我倍受鼓舞,豁然开朗,真有一种跃跃欲试的冲动。

虽然还有很多的理论需要细心研读,慢慢消化,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们也有雷夫这样一种信念——我们就可以做得更好。从现 在开始给自己制定一个新的目标,并且确信自己的学生也可以做得这么好,因为我们都有一个教室,在这个教室里每天都在上演着不同的故事。如果我们能够像雷夫老师一样细心观察,从爱每一个孩子出发,那么我们也会有自己不一样的教室,就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努力让我们的教室变成孩子们心中向往的地方。

读着雷夫老师一个个看似平凡但却用心的教育教学过程,心中感慨万千,曾经我们之间的心情感受是如此的相像,雷夫老师不断用他的智慧,用他的力量创造出奇迹,可我却在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教育教学中,面对着不同却又相似的学生,重复着我不变的教学模式和风格,将学生不如意的表现和成绩,都归咎为是生源差的原因,在感叹学生一届不如一届的同时,还是死抱着我自己的老一套思路。

感受着他全身心的、独特的教学方式和理念,身为教学工作者的我,除了对自己教学工作的一份责任心还是远远不够的,更要投入一份工作的热情和积极的心态。被雷夫老师对教育的真情投入感动着,被雷夫老师对于教育的执着追求激励着。雷夫老师用他的亲身经历向我们诠释了教育的真谛:爱心是不断创造奇迹的根源。

篇3:用爱创造奇迹班主任论坛德育案例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家校协同教育,有效沟通

一、案例描述

2011年8月 , 我接手了一个新班 , 初一 (11) 班 , 这个班级男生居多,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个小个子, 大眼睛的男生, 他叫小星。他的母亲再婚后, 多了新爸爸和一个还上小学的新妹妹。因为新家住得离学校较远, 每天他都乘坐将近1个小时的公交车上学。家庭的变故、学习的不便让小星平时学习更刻苦, 优异的成绩更是让同学佩服。我在赞许的同时, 总感觉他拒人于千里之外, 不愿与人敞开心扉。一天下班后, 我正在和一名家长交谈, 小星的妈妈打来电话, 急切地询问孩子是否已经放学离校。当得知孩子很有可能已经上车时, 小星的妈妈更是焦急, 意思是事出突然, 家里人都去了外地, 来不及赶回, 小星没带钥匙, 原本是想通知他放学去奶奶家的。了解情况后我立刻翻找入校登记, 查找到小星的住址, 准备驱车前往。可是, 面前的家长也是抽出宝贵时间来校与老师沟通的, 怎么办呢? 我随即邀请这位家长一路同去, 以便路上交流。家长知晓原因后, 对我很支持, 欣然前往。由于正值下班高峰期, 原本4分钟的车程拉长到了60分钟, 在这60分钟里, 家长把我关心学生的情形看在眼里, 谈话间更坦诚, 沟通更有效。到达目的地时, 看到小星背着沉重的书包, 失望地正在小区门口不知所措时, 我心里一酸, 可依旧一脸笑容地走到他面前, 帮他拎着书包, 对他说:“小星啊, 你瞧, 今天有家长来, 杨老师都忙了忘记了, 你妈妈打电话说她有急事, 家里没人, 嘱咐你去奶奶家的看老师多粗心啊, 肚子饿了吧? 走, 老师带你先吃点东西, 就算赔礼道歉。”小星迟疑地看着我, 沮丧地问道:“真的吗? ”旁边的家长立刻领会杨老师的意思, 随声附和:“当然是真的, 连我都被你们老师拉来了呀。”简单地吃了点饭后, 我们一行三人踏上了新的旅程, 我与孩子的心更近了, 家长对我的理解更深了, 对我的工作更支持了。

二、案例分析

(一) 尊重家长。

尽管在教师与家长的关系中, 教师起主导作用, 但他们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 不存在尊卑、高低之别。因此, 教师必须尊重学生家长, 特别是要尊重“差生”和“不听话”学生家长的人格。对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首先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公正地评价学生的表现和家长的家庭教育工作, 与家长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敬人者, 人恒敬之”。对于和老师沟通的家长, 尽管急着要向家长倾诉, 但是要先耐心聆听家长的内心想法, 家长可能会谈到孩子在家的学习表现、作息时间是否合理安排、学习态度是否端正、在家是否体贴父母等, 从这些信息中, 我们首先能分析家长对孩子的满意程度, 甚至有机会找出孩子某些行为不端的根源, 这样在分析孩子的情况后, 才能提出有效的、让家长信服的改进措施。

(二) 以表扬为主。

教师的称赞会让家长感到高兴。教师不要动辄就向家长“告状”, 不要当众责备他们的子女 , 更不能训斥、指责家长 , 不说侮辱学生家长人格的话, 不做侮辱学生家长人格的事。

面对家长, 多向家长透露孩子的优点, 这样能一定程度地让家长轻松、自信、愉快地面对教师, 主动向教师提出孩子目前存在的一些不足, 期望得到教师的指点与帮助。

(三) 给家长支招, 提高家庭教育质量。

我班一些学生星期天的作业只完成了一小部分, 而父母表示已经询问过孩子的作业情况, 孩子说已经完成。很明显他们对孩子作业的督促仅仅停留在口头。我给父母出谋划策:建立家校联系本, 让孩子把每天的家庭作业要求写在上面, 每天由老师督促并签名, 完成后由家长逐项检查核实完成情况并签名, 至于作业质量则由教师批改后在下次作业签名时反馈在这个本上。经过一段时间, 学生的家庭作业完成情况大为好转。家校联系本是班主任用来与家长联络的工具。其在密切班主任和家长的联系、互通学生在家校的表现情况、加强相互配合、教育好孩子等方面, 的确起到很好的作用, 既可及时互通“情报”, 又可节省班主任“家访”和家长“访校”的时间。

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 可能很多时候事情比较多比较琐碎, 但只要以关爱之心聆听、理解他们, 让他们理解我们的这份关爱, 就一定能听到他们最真诚的声音。

参考文献

[1]周小山.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谈新课程的教学观.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篇4:用爱创造奇迹

每年教师节来临之际,柳河县教育局从上千名教职员工中,评选出百名优秀教师。在全县师德报告会中,我很荣幸地听了他们的报告。教师们的报告大多都是熟悉的面孔—带病坚持工作,送生病的学生去医院,为事业而牺牲个人的利益,对学生付出无私的爱......其中一位教师的报告深深地感动了我!

这位教师激动地说着:“我班有一个学生,知识水平滞后于其他学生很多,而且对学习毫无兴趣,经过了解得知在他上二年级时母亲去世了,他的父亲追于生计很少关心他,这使他幼小的心灵承受着痛失母爱的悲痛,他整天思念着妈妈而耽误了学习。就这样日复一日,他的自卑心理在周围淡漠的环境中日益严重。面对他,我知道他最需要的是什么,一种强大的责任感让我下定决心:心灵的创伤用“心药”医治。平日里,我利用一切机会安慰他,关心他,给他母亲般的关怀,天冷了,我提醒他加厚衣服;没钱买饭了,我把热气腾腾的包子放在他面前.....记得那是我接班的第一个冬天,刚入冬,他的手冻坏了,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于是,我利用晚上时间给他亲手编织了一副便于活动的手套;又买了冻疮膏药,还打听了治疗冻疮的偏方。午休时,我打了盆热水,给他烫手,再帮他涂上药膏,戴上手套。做完这些,我轻轻摸了摸他的头,对他说:“这回没事了。”他抬起头,眼泪汪汪的对我说:“老师,你真像我的妈妈.....”听着他动情的言语,在场的同学无不为之感动。在我的带动下,同学们纷纷行动起来,碰水的活不让他干了,跑操时提醒他戴手套。就这样,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他的冻疮一点点愈合了。他不再无所事事,心不在焉,性格开朗了,成绩提高了。看到他脸上舒心的笑容,我能感受到他心中对母爱的渴望和母爱对于一个孩子的重要。听完这位教师的报告,我深深地为她付出无私的爱而感动!这种爱是深沉的、无私的、它蕴含在为所有学生所做的一切事情中,使学生无论在任何时候都感觉到这种爱的真诚。

以此为鉴,对照自我。作为一名班主任,我一直追求着这样一种境界:在我们的班级里,每一名学生都在明媚的阳光中追求真知,奉献爱心,实现自我,感受成功!在工作中,我像保护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关爱着每一名学生的成长。不管是优秀的,还是发展有困难的,甚至是有缺陷的,不带任何功利的色彩。我和学生是朋友,是知己,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我们融为一体,互助互爱,共同发展。

我班有一名弱视学生,她的双眼视力只有0.1,几乎看不见黑板上的粉笔字,读书写字十分困难,可算是个半残疾人。在班里她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同学们不愿意和她交往,而她也十分敏感,觉得别人总在笑话她。在她低垂着的小脑袋里,她知道自己和别人的差距,她倾听着别人的言语,心里想着别人是否在笑话她,久而久之,她对每个人都报以戒备甚至是敌视的态度。实际上,这是一个不健全的孩子在得到不公正的待遇后形成的严重自卑心理。又一次她胆怯的对我说:“老师,我看不见,你会不会不喜欢我,看不起我啊?”面对她的问话,我心里一愣,心弦好像被触断似的难受,我真诚的告诉她:“老师很喜欢你,不会看不起你的,老师相信你是一个好孩子,你也要相信老师对你和别的同学一样好。”我暗下决心: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孩子,我不能改变她弱视的现实,但我一定能让她重建自信,重拾自尊,找到自我!在学校,我利用一切机会安慰她,关心她,经常和她谈心,让她感受到我对她的爱,我还叫同学不要歧视她;课间,指导她和同学们正常交往;课上,我经常叫她回答问题,一有进步我就表扬她;课外活动,我们一起做游戏,踢毽球。就这样,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她慢慢走出封闭的自我,能和同学正常交往了,也能以正常的心态对待别人,甚至在其他同学之日时,她经常主动帮助别人扫地、擦黑板、抹桌子等。从这件事中,我感受到,作为教师,我每天都在与一个个鲜活的灵魂对话,每一个孩子都是可以教育的,我坚信,我用师者广博的生命之爱,民主思想去关爱和尊重一个孩子,浇灌他们的心田,帮助他们形成积极的自我观念和健康的人格。

篇5:用爱创造奇迹

刚开始,我和那位不当处置学生书包的年轻老师一样,也会发怒、沮丧,把学生连同他的书包一起推出教室,并扬言教不了了,不教了,并因此气得大哭。也曾扮演过很长一段时间的独裁者,学不会就不行,我和你软磨硬泡,现在想来,自觉好笑,以那样的角色教导孩子到头来只是白忙一場。接下来,随着不断学习和进步,我知道了奖赏和鼓励的力量,并强迫自己静下心来,“诱导”着孩子学习,的确也能取得不少成绩。我认为自己从事“真正的”教育才几年的时间,我也正如雷夫所说的那样,在“努力地另辟蹊径”。每一个班、每一批孩子都是不同的,所以尽管经验丰富也需要不断地改良,不断地另辟蹊径,逐渐和孩子拉近距离,真心与孩子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但目的仍然很功利,为了让孩子学好,考出好成绩,不失有很多强加给孩子的思想在里面。

打造无恐惧教室并非易事,可能得花上好几年的时间,但雷夫告诉我们这么做是值得的。为了让孩子不是在恐惧的心理状态下循规蹈矩,并使全班维持优异的学习表现,雷夫做了下列四件事:一是以信任取代恐惧;二是做孩子们可靠的肩膀;三是纪律必须合乎逻辑;四是你就是榜样。现在想来,自己真正的教育之路只迈出了一小步:有时会过于严格,而从孩子的角度看会不合乎逻辑;有时会忘记自己就是孩子的榜样,要孩子做到的事情,自己却没有做到。正如雷夫所言:我要我的学生和气待人、认真勤勉,那么我最好就是他们所认识的人之中最和气待人、最认真勤勉的一个。别想愚弄小孩,他们很聪明,一定会识破的。

在进入《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本书的第一时间,雷夫给了我们一些真相:不管是教导学生还是子女,一定要时时从孩子的角度看事情,不要把害怕当作教育的捷径。在这里有一个很有趣的例子:一位从事特殊教育的优秀教师继承了一颗无价的签名球,当年幼的儿子找他一起玩球时,理所当然地,他警告儿子绝对不能拿签名球来玩,他给孩子的理由是因为“球上写满了字”。过了几天,儿子又找他一起玩球,当老爸再次提醒儿子不可以拿写满字的球来玩时,小男孩表示他已经把问题解决了:他把所有的字都涂掉了。这就是孩子的角度!

在56号教室里,雷夫是让各种各样的知识以快乐的身边事的形式出现在孩子们的周围,让孩子们在快乐中体验和接收这些信息。在这种正向的指导下,雷夫老师把一批批的孩子变成了“爱学习的天使”。在第56号教室,孩子们知道选择题是精心设计的结果,在正确答案以外的其他选项,很少是随便填上去的。设计考题的人都是预测学生会在哪里犯错的专家。当孩子们在解题过程中出了错,看到选项里有他算的(不正确的)答案,就会认为自己一定没有错。这就是游戏陷阱,我们的学生往往就掉到了陷阱里,而56号教室里的学生,总是喜欢扮演侦探,把这一类题做得得心应手。同时在评讲试卷的时候,学生不准只回答选项,而是必须要说明为什么选择这个答案,还要进一步说明为什么不选择其他答案。

对于这方面,我举双手赞成。在我们平时的讲解中,老师们有这个意识,但是在应用上不是很细致,所以取得的效果也不是很明显。在接下来的教育教学中,我会把这一种方法好好坚持下去。我觉得只要我们看一次书,能够真正从中学到一点东西就已经很不错了。

因为对工作的爱与专注,我才会出现“头发着火了”也不自知;因为对孩子的爱,我才会不自觉地要对孩子进行终身有益的教育。“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爱自己选择的职业,才会让自己的人生快乐而阳光。只有教育者充满了爱,才能“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用爱创造奇迹班主任论坛德育案例】相关文章:

用爱创造教育的奇迹09-03

相信奇迹创造奇迹07-22

爱创造奇迹04-10

激发潜能创造奇迹07-05

认识自己创造奇迹07-13

创造生命的奇迹05-03

用忠诚创造奇迹05-06

创造生命的奇迹范文06-08

宽容能创造奇迹范文06-13

奇迹是自己创造的07-11

上一篇:1一语下期中试卷下一篇:面带微笑转身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