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心理学经典案例分析题上

2024-05-23

幼儿教育心理学经典案例分析题上(共6篇)

篇1:幼儿教育心理学经典案例分析题上

幼儿教育心理学经典案例分析题上

案例一:

国外有媒体指出,中国的小孩越来越不会玩了。他们发现,中国的父母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穿着干干净净,不允许他们做那些可能会使衣服弄脏的游戏。同时,中国很多的年轻父母觉得游戏对于孩子的成长意义不大,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应该花更多的时间来学习画画、英语、钢琴等。

请结合游戏对成长的作用分析这些父母的做法。【参考答案】

儿童的活动,除了日常生活活动外,主要有游戏、学习和劳动三种基本形式。幼儿期的主要活动是游戏。

1.游戏是满足儿童需要的一种基本的活动方式

到了幼儿期,由于动作和语言的发展,由于生活范围的扩大,独立性的增强,对周围的事物有强烈的兴趣,产生了渴望参加成人的某些社会实践活动的强烈愿望。但是幼儿年龄小,由于受到知识、经验、能力等的限制,不可能真正像成人一样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这也就是说,幼儿渴望参加成人社会实践活动的需要同从事这些活动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水平之间发生了矛盾,而游戏是解决这个矛盾的最好的活动方式。

2.游戏是促进幼儿认知发展的强有力工具

游戏是幼儿认识世界的一种手段,是促进其认知发展的强有力的工具。

游戏中蕴涵着大量的学习。例如,儿童在搭积木、玩沙等建筑游戏中,能够认识各种建筑材料、各种物体的性质和特点,获得初步的物理经验,认识到只有把大积木放在下面,小积木放在上面,“楼房”才能站稳。

游戏时,儿童的各种感官都要参加,从而促进了感知能力的发展。

游戏所表现的往往是幼儿经历过的事情,为了正确、确切地表现某些事物,幼儿必须有意识地回忆以往的知识经验。特别是在规则游戏中,幼儿必须有意识地去记住某些游戏规则,这就促进了有意记忆和有意注意的发展。

游戏并非是以往经验的简单再现,而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再创造过程。幼儿在共同确定游戏主题、构思情节、制作“道具”等一系列活动中,总是在积极思考,不断解决问题,这样,思维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游戏以想象为前提,同时又不断增进想象的目的性,并促使它朝着创造想象的方向发展。3.游戏有助于儿童去自我中心

幼儿在游戏中总是以角色自居,力图像扮演的人物那样行动,要做到这一点,幼儿必须站在所扮演的人物的角度上,去想象其可能的行为。因此,在游戏中幼儿逐渐学会站在他人角度考虑问题,有利于儿童去自我中心。

4.游戏有利于培养儿童的自制力

由于游戏对幼儿有巨大的吸引力,因此比较容易激励他们克服困难,努力达到一定的目的,从而锻炼了幼儿的意志。马努依连科的实验发现:幼儿在游戏条件下(哨兵站岗)坚持站立不动的时间,远远超过仅仅按照成人的要求而站立的时间。

游戏是一种不带任何强制性的活动,但并不意味着儿童在游戏中可以随心所欲,他们的行为必须受游戏规则的约束。这种约束不是外加的,而是一种自我监督、自我调节。因此,游戏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自制力和自觉纪律。

因此,这些父母的做法是不正确的。案例二:

亮亮3岁了,妈妈给亮亮讲故事,可是亮亮一会说外面有小猫在叫,一会说要玩皮球~~~,总是不能专注地坐下去。结合幼儿注意发展的特点加以分析。

【参考答案】

幼儿注意发展的特点集中表现为:以无意注意为主,有意注意初步发展。幼儿无意注意有如下特点:

(1)刺激物的物理特性是引起幼儿无意注意的主要因素;

(2)与幼儿有兴趣和需要有密切联系的刺激物,逐渐成为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由于大脑发育水平的限制,幼儿有意注意仅仅是初步发展,水平低、稳定性差,而且依赖于成人的组织和引导。

由于幼儿注意有以上特点,因此,在维持孩子的注意力方面,应注意选择符合幼儿兴趣特点的内容和活动方式。

篇2:幼儿教育心理学经典案例分析题上

【案例一】一个14个月大的孩子被成人抱着是,着急地往柜子的方向挣扎,嘴里叫“ta、ta(音)。成人先给他拿出奶糕粉,他有摇头又摆手,说:”xi、xi“。成人于是给他拿糖罐,问:”是这个吗?“他用力喊:”xi、xi“。成人拿一块糖放在他嘴里,他脸上露出了笑容。分析案例中的现象回答如下问题:

(1)此案例反映出儿童言语发展中掌握语法的什么特点?(2)老师和家长在教育过程中应注意什么?

【答案】案例中的儿童言语发展处于单词句阶段,特点是表达不够清晰明确,语音不够清晰。必须辅以表情和动作。教师和家长不能笑话儿童,应教孩子正确的发音和完整的语句。

【案例二】幼儿教师在幼儿园教学中要使用大量直观形象教具,以帮助幼儿理解教学内容;在给孩子讲故事时,讲到“大象用鼻子把狼卷起来”,总是用手做出“扔”的样子。孩子们也会学着老师的样子做出相应的动作,脸上会露出会意的笑容。分析案例中现象回答如下问题:(1)此案例体现了儿童思维发展中的什么特点?(3)根据该特点,教师应如何有针对性地教学?

【答案】幼儿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特点。教师应大量使用直观教具和丰富的体态语言组织教学活动,以帮助儿童理解教学内容。

【案例三】3岁左右的儿童常常表现出各种反抗行为或执拗现象,不再像以前那样听话了,一有机会便要采取独立的行为,比如:儿童往往要求自己穿衣、吃饭;爱说“不”或不让动手偏用手去摸;不知什么叫危险,什么叫不行,如果受到成人预先限制或强行制止,儿童就会表现出情绪烦躁或反抗。

这个案例说明此时儿童心理发展处于什么阶段?其主要的心理特点是什么?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答案】案例中这个孩子正处于幼儿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和危机期; 其主要的心理特点是(1)容易产生强烈的情绪表现;(2)出现对成人的反抗行为或各种不符合社会行为准则的表现,独立性和自我意识产生。

正确做法:成人不能够对儿童预先限制或强行制止。注意教育技巧,防止形成对立。否则儿童就会表现出情绪烦躁或反抗,容易使儿童形成执拗性格;要么形成懒惰、依赖、无独立愿望的人格。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发展其独立性,并指导其学会正确的做法。

【幼儿心理学资料】

学前儿童心里发展是有阶段性的,这里涉及几个重要概念,即关键期、转折期、危机期、最近发展区等。

1.关键期(敏感期、最佳期)

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某种特征的形成,或者某种能力的发展,在某一个时期容易出现,过了这个时期,就难以产生。这个容易形成某种心理特征的时期,称为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例如,有人认为0~2岁时亲子依恋关键期;6个月是婴儿学习咀嚼的关键期;8个月是分别大小、多少的关键期;1~3岁是口语学习关键期;三岁是计算能力发展的关键期;3~5岁是音乐才能发展的关键期;0~4岁是形象视觉发展的关键期;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5岁左右是掌握数概念的关键期;3~8岁是学习外国语言的关键期;10岁以前是动作技能掌握的关键年龄......错过某个时期,儿童在某一方面发展的效果就会查些。2.转折期与危机期

在儿童心理发展的两个阶段之间,有时会出现心理发展在短期内急剧变化的情况,称为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

儿童在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往往容易产生强烈的情绪表现,也可能出现儿童和成人关系的突然恶化。

在发展的某些特定年龄,儿童的心理发生紊乱,表现出各种否定和抗拒的行为。由于儿童在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常常出现对成人的反抗行为,或者出现各种不符合社会行为准则的表现,所以,也有人把转折期称为危机期。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你,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并非一定出现“危机”。转折期是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但“危机”却不是必然出现的。“危机”往往是由于儿童心理发展迅速而导致的心理发展上的不适应。3.最近发展区

最近发展区理论是有苏联教育家维果斯基提出来的。维果斯基的研究表明,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能起到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但需要确定儿童发展的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还不能独立完成任务,但成人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却能够完成任务”。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把握“最近发展区”,能加速儿童的发展。

学前儿童心理的最近发展区,是指学前儿童能够独立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学前儿童在成人指导下所能够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

学前儿童能够独立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一般低于他在成人指导下所能够表现出来的水平。

【案例三】最近,小华的母亲非常着急,4岁的小华出现了口吃的现象,尽管母亲多方矫正,甚至取笑打骂都无济于事。请分析一下,小华出现口吃的原因,以及矫正儿童口吃应该遵循的原则。

【答案】3~4岁是儿童口吃的常见阶段,口吃的原因有些是生理原因,但是更多的是心理原因所致。心理原因之一是说话时过于急躁、激动和紧张。3~4岁的儿童急于想表达自己的思想时,容易出现言语流节奏的障碍。原因之二是出于模仿。儿童期是好模仿期,对他人口吃出于好奇,就模仿口吃。

矫正口吃的重要原则是解除紧张。小华母亲采取取笑甚至打骂的方法是错误的,这不但不能矫正口吃,反而会加剧儿童紧张心理,导致儿童不愿说话甚至形成孤僻等不良性格。成人在掌握了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及时加以正确引导,孩子可以在成人的对话中学会慢慢说话,用手势辅助语言来表达。问题就能够解决。

【案例四】我们经常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幼儿教师花大力气叫幼儿记住某首儿歌,有时候孩子们不能完全记牢,但他们偶尔听到的某个童谣,看到的某个电视广告,只需一两次他们就对广告词熟记心中。请分析此现象出现的原因。

【答案】(1)在整个学前期,幼儿的无意记忆占优势,影响幼儿无意记忆的因素有:客观事物的性质;客观事物与主体的关系;幼儿活动的主要对象或活动所追求的事物;活动中感官

所参加的数量以及活动的动机等。(2)幼儿对看到的某个电视广告的广告词记忆效果较好是因为对广告词的记忆是一种无意记忆,电视画面具有具体生动、形象等特点,给予幼儿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刺激。童谣、广告词的简明的语言,符合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很容易成为儿童无意记忆的对象。而教师要求记忆的任务属于有意记忆。

【案例五】5岁的小强在幼儿园经常为了抢夺玩具与小朋友发生冲突,有时甚至对小朋友拳打脚踢等攻击性行为,在幼儿园其他人都躲着他,很不受小朋友欢迎。请你分析影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因素。

【答案】影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因素大致有:(1)父母的惩罚;(2)榜样,攻击性的榜样会增加儿童以后的攻击性行为;(3)强化,在孩子出现攻击性行为时,父母或教师不加制止,就等于强化孩子的攻击性行为;另外,同学之间也会学会攻击性行为;(4)挫折,研究认为,一个受挫折的孩子很可能产生攻击性行为。对于小强的攻击性行为,应认真查找原因,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案例六】儿童在2~3岁的时候经常说“我的”,开始不许人家的东西动他的东西。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孩子逐渐会用“我”这个次来表达自己的愿望。请你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答案】(1)儿童会说“我”这是自我意识萌芽的重要特征。

篇3:幼儿教育心理学经典案例分析题上

现今的许多教案缺乏阅读教案设计的教育心理学思想, 教学安排随意化, 甚至有的教师认为教案设计束缚了师生灵性思维的触发, 桎梏了课堂的开放性。科学和合理的教案计划、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只有事先有了周密的计划和设想, 才能在把握课堂教学总方向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调整, 有效实施开放性教学, 而没有计划的开放教学只能是脱了缰绳的野马, 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开放教学。 (2)

以下从新课改阅读教学理念、阅读的整合、组织、精加工、监控五个方面对于漪特级教师阅读课教案《春》进行分析, 她的教案以及《教学后记》给了我们很多启示。

一新课改阅读教学理念在教案《春》中的体现

新课程改革对于阅读教学理念提出了新的要求, 它认为阅读教学应是整体感知和重点突破相结合同时体现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这一思想的提出有科学的语文教育心理学为依据。

1. 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是从整体教学目标出发安排教学程序, 让学生直接接触整篇课文。这一理念体现了古德曼“自上而下”的阅读模式, 认为阅读是猜测的游戏, 学生通过感知全文, 对课文形成整体了解, 形成对文章主旨的认识。

教案《春》在教学第二个步骤中向同学们提出问题“作者是怎样描绘春天的?”同时设置了情境:学生正处于阳春三月。让学生体会自己感受的春天与作家笔下的春天有什么不同, 然后让学生通读全文, 认识文章从哪些方面描绘春天和歌颂春天。这样的教案设计体现了“自上而下”的阅读模式, 首先对文章进行整体感知, 而不是拘泥于字句、段落。《春》这一教案整体感知设计的巧妙之处在于让学生在阅读之前就创设了春暖花开的情境, 让学生思考现实的春天与作者笔下的春天的不同, 这样就让学生在之后的阅读中进行“自上而下”的猜测, 进行比较, 从而形成对春天的感知。因此, 此时学生的整体感知以及对文章的猜测, 在阅读全文之前就已形成雏形, 这样能帮助学生形成对课文主旨的感悟。

目前许多教案也会把通读全文, 整体感知设计进来, 但只局限于让学生自行阅读课文, 阅读能力强的学生能够整体感知课文, 而阅读能力差的学生对于整体感知的能力和效率都存在不足, 可能对课文只形成了相当模糊的印象, 这就需要教师在教案设计中对于整体感知这一步进行铺垫和引导, 可以通过情境设置, 如吟诵一段类似主题的诗歌或者放一段相同意境的音乐, 引导学生在接下来的阅读中形成整体感知, 同样也可以让学生比较自身经历与课文描写, 启发学生阅读。

2. 重点击破

对课文的重点突破, 教师带领学生对文章的重点难点进行“局部分析”, 使学生从微观上加深理解。这一理念体现了高夫的“自下而上”的阅读模式。这一部分就是在学生形成整体感知之后对于课文中细节上的问题进行把握。即《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所说的“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以及“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 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重点突破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于词、句子、段落的理解。

《春》这一教案中, 设置了“讲读体会”这一环节, 把课文分成三段, 通过教师设问各个击破每个段落中的细节问题。如第一段“盼望着, 盼望着”为什么要连用两个, 让学生体会这样叠用更能表达作者向往春天的急切心情。在上一步的整体感知中, 学生对于全文只是形成了大致的概念, 并没有深切体会词语使用的精妙, 因此教师在教案设计中要明确课文中哪些修辞、表达方式、词语的运用值得学生借鉴学习, 在教学中进行提问, 引起学生重视。

3.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新课改认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教师在重视学生独特感受和理解的同时要加强阅读课对于学生的指导和点拨, 也可通过学生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这一理念体现了交易阅读模式, 教师应尊重学生多样化的理解和体验, 启发、引导学生形成新旧知识的联系。

于漪在对这篇教案的改进中提出, 应该加强对于学生思维和语言的训练, 即在教案中示范课文如何描写景物, 举一两处典型的地方, 带领学生分析之后, 再帮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以及小组互助合作式阅读, 这样可以让学生逐步把握文章重点词语和修辞的运用, 形成自己多样化的理解和认识。同时她加强了单元之间的联系, 把《春》《海滨仲夏夜》《香山红叶》和《济南的冬天》结合起来, 除抓住特点, 比较异同外, 还对导入课文也重新作了教案设计。这样做就使学生把新旧知识联系到一起。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了解到, 新课程改革的阅读教学理念暗含着语文阅读心理学的知识, 这也就需要教师在教案设计中体现。也就是在教案设计中, 需要安排“自上而下”的阅读模式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也不能忽视“自下而上”的阅读模式对于重点语句和段落的重点击破。并且, 教师在教案设计中, 设置问题答案并不是为了向学生灌输教师的思想, 而是为了通过引导、激发学生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 形成新旧知识的关联。

关于阅读, 王小明老师认为可分成整合、组织、精加工、监控四个部分, 在阅读教案设计中也应该体现这四部分包含的心理学知识。

二阅读整合在教案《春》中的体现

首先, 整合过程包括两部分“激活个体头脑中所具有的与所阅读内容有关的原有知识以及将这一原有知识与课文中的新信息整合起来而理解新信息的意义。” (3) 也就是说阅读需要提取原有的相关知识, 如果学生提取不出来就很容易对课文的理解出现偏差。

在《春》这一教案中,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提取原有的知识, 形成旧知识与新知识的联系, 于漪在导入部分用学生学过的描绘春天的古诗引入, 展开对春天的想象。这样在大方向上对学生的理解进行引导, 不会出现大的偏差。在讲“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一句时, 为让学生理解“逼”字的含义, 她让学生用学过的诗句来表达。学生回想起了“两山排闼送青来”的诗句, 促进了对“逼”字的理解。 (4) 于漪老师教案中通过触发学生原有知识中对于“逼”的描写, 对课文中的新知识加以整合。

因此, 在教案设计中, 导入部分非常重要, 这一部分不能随意地设置和安排, 而是要调动激活学生头脑中与课文相关的原有知识, 从而帮助他们形成新旧知识的整合。

三阅读组织在教案《春》中的体现

组织过程就是“把握课文的要点及要点之间的关系。” (5) 要建立文章的结构, 不仅要明确每句话的含义还要了解要点形成的结构。阅读教案的设计基于这一点, 应该明确列出文章的结构层次。

《春》这篇教案中, 安排了让学生分层, 并在教案中列出“第1节迎接春天。 (第一段) ;第2~7节描绘春天。 (第二段) ;第8~10节歌颂春天。 (第三段) ”这样明确层次可以更好地理解整篇文章, 同时为接下来的教学带来清晰的思维。

许多教师在教学中会让学生对课文划分层次, 但是落实到教案上, 有时会忽略, 其实文章的结构层次是教学中的重要部分, 划分层次不仅是一种有效的阅读方式, 同时也能使教案形成清晰的结构, 促使教学有条理、有逻辑地进行。

四阅读精加工在教案《春》中的体现

在精加工这部分中, 外国学者认为学生在阅读中会进行推断, 有些研究指出给学生设置推理题, 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这是对于“自上而下”阅读猜测模式的训练。

《春》这一教案中让学生推断花下是什么情形, 哪个字表现出了这样的情形。学生通过“闹”字推断出繁花似锦、昆虫喧闹、春意盎然的美景。当然推断题更多地运用在叙事题材作品上, 特别是对于小说、喜剧情节的推断分析。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教案时, 可以通过若干推理题训练学生的阅读思维。

五阅读监控在教案《春》中的体现

阅读监控实际上是元认知对于阅读的影响。许多阅读能力差的学生不能有效阅读的原因在于他们缺乏阅读目标, 这就需要教师在教案设计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预设目标, 明确阅读任务, 带着具体问题阅读。

《春》把课文分解为三大层次, 每个层次包含若干问题, 这些问题就是教师为学生在本层或者本段中预设的学习目标, 当学生把每个问题分析理解透彻后, 就能对整篇文章很好地把握。

教师在设计教案时要考虑学生阅读的自我监控, 不妨规划一份课文预读“自我监控问题单”, (6) 这样可以让学生更明确阅读的目的。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 新课程改革对于阅读教学理念提出了阅读教学应该是整体感知和重点突破相结合, 同时体现了学生的个性化行为的要求。教案的设计应该遵循这一理念。整体感知是对全文大体的感悟, 学生进行“自上而下”的阅读模式, 这就需要教师在教案设计中对于整体感知这一步进行铺垫和引导, 可以通过情境设置。重点击破是对于课文细节的把握, 学生形成“自下而上”的阅读模式, 这就需要教师在教案中重点突破, 这样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于词、句子、段落理解的细节内容。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 体现的是教学并不是向学生进行灌输, 而是引导、激发学生形成交易阅读, 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 形成新旧知识的关联。关于阅读整合、组织、精加工、监控四个部分, 在阅读教案设计中也应该体现这四部分中包含的心理学知识, 形成新旧知识的联系, 段落层次的划分, 内容的推断, 自我的监控。这样的教案蕴含着语文教育心理学的理念, 可以帮助教师更有效地进行教学。

参考文献

[1]雷家祥.关于语文教案的思考[J].新课程导学, 2011 (19)

[2]邹小平.刍议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教案[J].科学咨询, 2012 (2)

[3][5]王小明.阅读与阅读教学:心理学视角[J].课程.教材.教法, 2008 (9)

[4]瞿葆奎等.语文教学经验与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4:18

[6]张向奎等.课堂教学监控[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

篇4:心理教育案例

广的是培养学生成才, 心理教育是让学生成长为一个习正常健康的人。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 要把学校教

育与心理教育结合起来, 相辅相成才能达到教育的 (南目的。现代网络、媒体、社会现实对学生的诸多诱宫惑, 削弱了学校教育的力度, 加大了我们教育的难市度。我们的传统教育方式跟不上现代学生们意识形大态发展。

屯处理问题学生的问题, 首先要找到问题的根乡源, 即心理症结。心理教育的技巧:信任, 宽容, 接大纳, 聆听, 惩罚。任何学生的成长都是从不成熟到成屯熟的变化过程。我们允许学生有错误的尝试, 对学学生的行为应该无条件地宽容和接纳, 包括学生的不

足和出格行为。

, 河一个朋友的儿子上高二以前学习成绩一直不北错, 上高二后, 与同宿舍几名品行不好的学生交了

朋友。半学期内, 染上了逃课、喝酒、抽烟等陋习, 最

宫后通宵上网被学校留校查看, 并且产生了辍学的念

午, 侄儿出现了焦躁情绪, 来挨训的, 你老不训, 他心理没底儿呀。来来回回地在屋里走动, 边看我的表情。我只是看电视, 跟家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天, 就不提要说的事, 这就是惩罚, 当他知道有危险而不知何种危险何时发生, 这是一种煎熬, 像等待押赴刑场的囚犯, 其实这种煎熬带来的是思考。

一直到晚上十点多, 我把他叫到书房坐下来, 没有训斥, 开始给他分析青少年的心理特点, 首先肯定他的头脑聪明, 从上学一直都有不错的成绩, 近来的成绩下滑只是遇到了一点困难。让他找出成绩下降的原因。他最困惑的是朋友跟学习之间的关系, 朋友让出去玩, 出于义气不好意思不去, 也觉得跟他们玩很新奇, 玩了这么长时间, 也觉得没意思了, 想好好学可就是没信心。我把他的毛病归结为好奇心导致他走了歪路, 这是青春期的常见现象, 每个人都会遇到, 只要下决心改正就会赶上以前的学习水平。教他如何处理跟那些同学的关系, 我又帮他制订了学习计划, 教给他一些好的学习方法。他也吐露了他的一些想法, 一直谈到十一点多。他对我的分析十分认可, 并承诺好好学习, 找回从前的自己。最后我说我会每个月跟他的班主任联系以观其学习效果, 让他感到我时刻在监督他。

至此, 一个心理治疗结束了。经过半年的验证, 效果很好, 他学习成绩赶上来了。当然, 这是一个成功的案例, 也是我多年来辛勤工作的结晶, 好多心理教育需要反复进行。我会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探索, 不断积累, 把我的成功经验记录下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篇5:幼儿教育心理学经典案例分析题上

职业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的重要分支, 也是教育心理学在职业教育领域的积极拓展, 是职业教育的主要理论基础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 随着心理科学和职业教育的逐步恢复与发展, 我国职业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也渐现出繁荣的景象。自国内第一部由黄强主编的《职业教育心理学》出版之后, 国内学者所编著的职业教育心理学教材共有12部。

教材是教学活动的客体, 是借以建构学生知识结构的手段。一本好的教材在一定程度上关系着人才培养的质量。面对职业教育快速发展, 而各校所用教材大多是老旧教材, 或是普通师范院校的教育心理学等教材。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在培养教师的过程中需表现出来职业性与师范性的融合, 需要更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教材。因此我们需要对过往教材进行一个系统的梳理与分析, 为我国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公共心理学教材编写与课程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二、研究方法

(一) 调查对象

本文研究对象是自职业教育心理学发展以来至今所有出版的12本教材, 但由于年代原因, 最早出版的4本教材现已无法从市面上获得, 所以本文所研究的是从1999开始的8本教材, 适用范围有职教师资培养、培训、职业学校校长岗位培训, 出版时间从1991年至2013年。

(二) 调查内容

根据所掌握的8本职业教育心理学教材, 从教材现状、结构体系、体例形式和内容特点等几个方面对教材做一个全面的解析。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 职业教育心理学教材现状

从时间上看, 我国职业教育心理学从1991年正式出版第一部教材;从数量上来看, 从1991年迄今23年间共有12本教材出版, 并且最早期出版的4本教材现已无迹可寻;从教材性质上来看, 目前有王国华、刘合群主编的《职业教育心理学》、崔景贵主编的《职业教育心理学导论》、卢红主编的《职业教育心理学》3本教材是专门用于职业技术师范院校的心理学教材。郑日昌等主编的《职业技术教育心理学》和夏金星主编的《职业教育心理学专题》则是属于培训教材。

(二) 职业教育心理学教材结构体系与分析

从教材的体系上来看, 职业教育心理学教材一般包含这几个部分:概述部分 (包括职业教育心理学概念和体系、研究方法、现状与发展和研究意义等) 、学生心理 (包括学生心理、学生群体心理和学生心理健康) 、学习心理 (包括学习理论、学习动机、学习策略、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和学习的测量与评价等) 、职业心理 (包括职业态度、职业道德、职业指导、职业素质测评与职业心理测验等) 、教师心理、教学心理 (包括教学策略、学生的心理差异与因材施教、教学设计、课堂与班级管理) 等六个方面。某些教材根据自身编写的特点增加了部分普通心理学、职业心理学等方面的内容。

郑日昌等主编的《职业技术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主要集中于学生心理和学习心理, 对教师的教学心理未有涉及, 其内容体系基本上遵循教育心理学的体系。刘德恩等主编的《职业教育心理学》的内容则大多分布在教师的教学心理以及教师的职业发展上, 而对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学生心理未有涉及。其后由刘合群等主编的《职业教育心理学》、崔景贵主编的《职业教育心理学导论》、曾玲娟主编的《职业教育心理学》等几本教材在结构上分布得比较均匀、全面, 各方面都有涉及, 大都遵循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 并且根据自身的编写特点各有所侧重, 如崔景贵主编的《职业教育心理学导论》在评价环节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测量与评价, 而刘德恩与曾玲娟则更偏重与对学生职业技能的考核与评价。此外由卢红主编的《职业教育心理学》倾向于普通心理学知识, 增加了心理现象和心理发展方面的内容, 并且对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学习心理涉及得比较少, 而更加注重教师和教学心理;武仁恒主编的《职业教育心理学导论》则侧重于教育心理学的内容, 增加了“知识分类的学习论”和“认知结构与迁移”等学习内容。

(三) 职业教育心理学教材编写体例分析

“体例”一词在出版学科中的狭义解释为“编辑部或印刷所对于拼法、大写、标点、排印和版面所遵循的习惯”;也用来指“著作的编写格式或文章的组织形式” (1) 。我们知道教材是学习者感官接触的最直接的信息, 包括文字、图表、注解等信息。教材的编写体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读者接受信息, 为教材实现能力培养和人文素质的提高提供了可能, 所以教材编写的体例形式也属于教材开发研究的重要步骤。

早期出版的职业教育心理学教材的编写体例的形式比较单一, 除去标题与正文, 几乎没有涉及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和拓展的内容, 对学生学习的心理关注程度远远不够。其后出版的教材, 渐渐开始引入大量的注解、案例等元素, 如刘德恩的《职业教育心理学》, 在第四章 (教学的基本程序与策略) 第一节 (教学目标设计) 中以护士班的行为目标作为示例, 其对象、行为、条件和标准都是以护士班的实际操作作为对“教学目标行为化”的解释;崔景贵的《职业教育心理学导论》在每个章节的结束增加了思考题, 引导学生通过对章节的学习对问题进行思考。近几年出版的教材更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拓展阅读、实践活动等项目, 如卢红的《职业教育心理学》在章节开始处呈现该章的主要内容, 并且每个章节中都含有大量的案例, 此外在章节后增加了拓展阅读, 如第六章 (职业能力及其教学策略) 中的案例6-1:“让后进生体验成功”、案例6-2:“零分, 我都好朋友”;第三章的 (心理发展与职业教育) 拓展阅读:“千万别看扁职校学生——访中国人民大学心理研究所所长俞国良教授”。

体例的多样化为学生开拓视野、增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了可能, 并且丰富了教材内容的呈现形式、增加了教材的可读性, 在不影响教学内容主体的前提下也满足了学生对不同层次学习内容的需求。

(四) 职业教育心理学教材的内容特点分析

通过对历年出版的职业教育心理学教材的分析, 我们发现虽然教材的出版数量不多, 但每本教材基本上是自成一家, 至今还没有公认的内容体系 (2) 。尽管如此, 职业教育心理学的核心内容体系是不变的。这些教材的内容体系可以分为两大类别:一种是以刘德恩等主编的《职业教育心理学》等为代表, 其内容体系由职业分析入手, 先确定职业工作对从业人员和职业教育的要求, 然后围绕这一要求进行展开, 是依据工作需要来寻求教育心理学理论的支持 (3) 。卢红等编著的《职业教育心理学》 (2010) 就属于这一种内容体系;另一种是以郑日昌等主编的《职业技术教育心理学》等为代表, 在内容体系基本上遵循常见的教育心理学体系, 只是引例倾向于职业教育, 实质上是教育心理学内容体系与职业教育的结合。此后出版的教材中, 王国华等主编的《职业教育心理学》 (2004) 、崔景贵主编的《职业教育心理学导论》 (2008) 、曾玲娟主编的《职业教育心理学》 (2010) 和夏金星主编的《职业教育心理学专题》 (2012) 基本都遵循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

王国华等主编的《职业教育心理学 (2004) 的内容体系由两大部分组成:职业学习心理部分和职业教学心理部分, 力求突显职业教育心理学的特色。其内容框架完整有层次, 但是教材内容大多采用常规的陈述性理论, 显得过于理论化。从教材的体例形式来看过于单调, 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启发与开化。

崔景贵主编的《职业教育心理学导论》 (2008) 主要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是职业教育心理学概论, 第二是职业学校师生心理, 第三是职校生学习心理, 第四是职业教育教学心理, 第五是职业心理。教材内容建构上注重贴近职业教育实际, 凸显“学习心理—教育心理—职业心理”之间的有机融合, 增强职业教育心理学教材建设的针对性、时效性, 建构、拓展和提升职业教育心理理论。这本教材体系完整, 内容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基础性, 对职业教育心理学的教材来说不失为一本经典之作。

曾玲娟主编的《职业教育心理学》 (2010) 是以职业院校学生学习活动为主线, 聚焦于职业院校教与学过程中的心理学基本规律, 着重阐述了职业院校的学生心理特点和学习规律, 分析了影响职业院校学生和教师心理问题的因素, 提出了师生心理健康的维护策略, 围绕学生的学习动机、课堂管理与教学等主题进行了有意义的探讨, 此外还介绍了职业态度的培养、职业素质测评与职业指导的相关内容。该教材在结构体系上基本遵循了崔景贵主编的《职业教育心理学导论》 (2008) 的结构。

卢红等编著的《职业教育心理学》 (2010) 以在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要工作与典型活动为主线, 遵循职业教育课程的工作逻辑的组织原则, 围绕如何发展新教师的教学技能这一核心来建构知识体系, 并强调知识在课堂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 使教材内容与未来的教师工作具体情境相结合。但是该教材忽略了对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和学习心理的探讨, 此外, 该教材加重了对心理学基本理论的介绍的比例, 使教材内容趋于理论化和学术化。

四、对新开发教材的建议

(一) 优化教材结构体系

职业教育心理学新教材的编写要打破以所引入的心理学相关分支学科理论为主线的惯例, 改变“麻袋里装马铃薯”的编写思维策略, 消除教材中的“条块分割”、“拼盘式组合”的现象 (4) 。根据我们所统计的教材情况, 以及历年来该领域专家学者对职业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 本文认为职业教育心理学的结构体系应该由以下六个部分组成:职业教育心理学概述、职业学校学生心理、职业学校学生学习心理、职业学校教师心理、职业学校教学心理和职业心理。

(二) 优化教材内容

职业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与职业技术教育的交叉学科, 同时又是一门应用性的学科, 在教材的内容上要特别注重教材内容的实用性, 避免过多的描述性的理论, 让教材更加适应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 关注人本, 关注心理学的本质;其次要注重教材的实效性, 积极吸收国内外职业教育心理学具有重大影响的研究成果和新东西, 介绍促进职业教育心理学学科内容的现代化;最后要注重教材内容的针对性, 内容要体现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培养目标与办学特色, 要体现职业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的本质特征。

(三) 优化教材编写体例

体例是教材形式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对学生能力培养和人文精神的塑造在很大程度上还体现在教材的体例方面, 同时也是隐性课程的所在。教材在体例的编写上要首先要注重的是体例的教育性这个本质作用, 无论是拓展阅读、推荐书目、课后习题也好都要从教育的本身出发, 具有启发性而又不能脱离实际;其次, 教材的体例要注意其编写的位置, 不能影响教材的主体内容与知识结构, 避免喧宾夺主。

摘要:为促进职业教育心理学教材建设, 通过对1991年至今的所有职业教育心理学教材进行调查, 从出版现状、结构体系、编写体例和内容特点等几个方面进行调查统计, 可以发现职业教育心理学教材起步时间较晚且数量较少, 存在学科定位不清晰、结构体系不成熟、发展方向不明确等问题。当前必须从学科定位和内容体系上花大功夫, 关注心理学的本质, 才能加快促进职业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关键词:职业教育心理学,教材,分析

注释

1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5年, 第1342页。

22 姚萌萌、姜飞月:《我国职业教育心理学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载于《职教通讯》, 2013年第20期, 第65-66页。

33 王燕、董圣鸿:《职业教育心理学教材内容体系的分层构建》, 载于《职教论坛》, 2006年第5期, 第27-29页。

篇6:幼儿教育心理学经典案例分析题上

1693年, 洛克才正式发表了《教育漫话》。在《教育漫话》一书中, 洛克主要论述了三部分:健康教育、道德教育和知识与技能教育。道德教育是《教育漫话》中最重要的内容。洛克认为, 道德行为乃是人生最重要、最不可缺的, 缺乏道德行为, 就无所谓人生幸福可言;因为缺少道德行为的人不可能被人瞧得起, 也难以取得事业的成功。其中最主要的的德育方法有: (1) 奖惩教育; (2) 练习法; (3) 榜样教育。在本文中, 笔者将对以上三种德育方法进行阐述, 并尝试对其进行心理学分析。

一、洛克的主要德育方法

1、奖惩教育

奖励和惩罚是教育儿童的常用方法。这一方法能否取得好的效果, 关键在于奖惩能否各得其宜。奖励是必要的, 但洛克认为应重在精神奖励而非物质刺激。尊重、称誉、赞扬是一种很好的奖励, 而那种用儿童心爱的东西, 甘美的食物和漂亮的服饰来奖励儿童的做法, 只会使儿童养成追逐物欲、奢侈、贪婪等心理品质, 因而是错误的。洛克这样认为, 如果用儿童心爱的物质去诱使儿童去做认为他该做的事情, 那么就是在他身上助长培植了一切罪恶流淌的源泉。[2]在诸种奖励中, 荣誉感是一种最有力量的奖励方式。当儿童尚未成年, 还不能应用自己的理智辨别是非以前, 它是一种指导儿童和鼓励儿童的正当方法。而且儿童对称誉和赞扬是很敏感的, 对儿童好的行为及时当众给以赞扬, 这种精神刺激就会强化儿童知道何种行为举止是可以赢得他人尊重和赞赏的, 从而更会懂得如何尊重自己、约束自己, 自觉地保持荣誉。

2、练习法

洛克认为父母和教师要通过不断练习去培养你希望在孩子身上形成的某种习惯, 而不是令儿童时时记住许多规则和教训, 因为对于那些规则和教训, 他们常常并不明白其中的含义, 总是左耳进右耳出。对于儿童学习, 你如果希望儿童应做某事, 你就应该令他们反复去做, 知道做得渐趋完美。一种动作经过多次练习, 可以在儿童身上变成习惯。因为某种动作时时应用被强化的缘故, 这种习惯就像是一件与呼吸空气一样自然的事, 用不着思考, 也无需考虑。[4]

3、榜样教育

在教育儿童的方法中, “最简单易行且富有成效的办法是:将儿童应该作或避免做出的事情的榜样放到他们跟前”, “与榜样相比, 没有任何事情能这么温和而又深入地打动人的心扉”。[5]所以, 父母和教师必须重视榜样的重大教育作用。作为儿童的直接教育者, 父母和教师必须以身作则, 言传身教, 给儿童树立良好的榜样。除此之外, 还应注意儿童的伴侣的影响和作用, 近朱则赤, 近墨则黑, 儿童如果常常和一些好伴侣在一起, 定会受到好的影响, 从而为教师的教育起一种辅助作用。

二、洛克德育方法的心理学分析

1、洛克的奖惩德育方法从心理学角度去分析, 正符合了行为主义学习心理学理论。根据洛克对儿童德育的奖惩措施, 儿童的德育过程实质上是“行为——奖惩”即“操作 (R) ——强化 (S) ”的联结过程。

2、洛克主张应使儿童通过练习培养习惯,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 它可以用著名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提出学习要遵循的“练习律”原则来解释。“练习律”是指一个学会了的反应重复操作将增加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9]这样儿童就会提供大量反复练习形成一种习惯, 有关习惯一旦形成成功, 便无需死记许多规则, 轻易自然地就能发生作用了。

3、洛克主张父母及教师应为儿童树立榜样。你不愿意儿童效法之事, 你自己便决不可当着他的面去做。[10]这种榜样教育儿童的方法从心理学角度来看, 正符合班杜拉提出的社会学习理论或社会认知理论来解释。班杜拉认为儿童是通过观察他们生活中的重要人物的行为而习得社会行为的。[11]儿童并不是会模仿榜样的一切行为, 而是选择性的去模仿;有时甚至在没有榜样出现的情况下也会自发地发生一些榜样行为, 这说明儿童的认知心理在发挥着作用。但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 能有这样的认识也是难能可贵的。

通过对洛克在《教育漫话》中对儿童德行教育提出的奖惩、练习和榜样方法的阐述及心理学分析, 我想对家庭教育中望子成龙但苦于乏术的父母及学校教育中承担教育重任的教师应该有一定的帮助和启示。但是我要提示大家的是, 洛克在书中提出的德育方法也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 我们不可不加考虑地把全部的教育方法应用到自己的孩子身上, 我们还应结合自己孩子本身的个性和心理特点。

摘要:约翰·洛克 (John Locke, 1632—1704) , 是17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1693年洛克在他正式发表的教育著作《教育漫话》最重要的德育部分提出了许多具体的德育教育方法, 这些方法绝大部分都是科学合理的, 至今仍能给儿童的父母和教师以莫大的教益。笔者将对其中最主要的奖惩教育;练习法;榜样教育三种德育方法进行阐述, 并尝试对其进行心理学分析。

关键词:约翰·洛克,德育方法,心理学分析

参考文献

[1]约翰.洛克著.教育漫话[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3.

[2]约翰.洛克著.教育漫话[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43—73.

[3]陈琦, 刘儒德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136.

上一篇:加入文学社社团申请书下一篇:小学品德与社会 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