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幼儿心理学有感

2022-06-27

第一篇:读幼儿心理学有感

读童话心理学有感

从《童话心理学》说起

从小到大,几乎每个人都读过童话,《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白雪公主》《小红帽》、《睡美人》、《渔夫和他的妻子》 等等,都是孩子们百看不厌的好故事。丰富的想像、夸张的形象,或离奇,或天马行空,任何鸟兽虫鱼,花草树木在童话的世界里都可以赋予生命,注入血液,每一个人物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像是游乐园的旋转的木马,会唱歌的维尼熊,表情诡异的巫婆,将你不自觉带入不真实的世界去体验真实的情感。孩子们在故事中学会体验丰富的情感,好奇的探索这个世界不为人知的一面。

本书《童话心理学》就是试图从心理学角度来阐述童话世界与人类的关系。作者河合隼雄何,日本著名心理学家,亚洲第一位荣格派学者,将心理学知识潜心研究世界各国的童话、神话、寓言故事多年,写成这本书。首次将童话和现代人的精神世界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童话诞生自每个人心中,隐藏着心灵最深处的愿望。它的厉害之处就在于,对于任何问题,都一定准备好了某个令人信服的答案等着你。”连村上春树也推崇河合隼雄,称赞其通过解读童话中耳熟能详的人物与故事,探讨人类内心深处的“集体无意识”。 当我 说到“故事”的时候,能全盘接受我的概念的人只有河合隼雄先生。恐怕今后也一直是这样。能与河合先生相识,对我是莫大的鼓励。

他在书中探讨了两个问题,为什么孩子喜欢看童话以及童话背后的心理认知。由于后者涉及大量心理学专业知识,如荣格派的无意识 “情结”和“原型”包括阴影、阿尼玛、阿尼姆斯、大母神等,需要深度理解才会看懂。相对比较感兴趣的是第一个话题。童话有什么魔力能将孩子深深吸引,心向往之。书中解释童话故事的结构就是心灵的结构,其中所蕴含的故事都是千百年来人类生活经验的提炼和总结,我们在生活中所遭遇的每一件事,几乎都能从童话中找到原型,在童话的世界里,所有故事的展开都以一个错误、懒惰、贪心,自私为契机。不管是白雪公主还是丑小鸭,如果它们的人生按照原先设定的目标按部就班地完成,故事就无法开始。童话为读者们埋下了一个狡黠的诅咒——愿你们事与愿违、愿你们在对与错、勤奋与懒惰的挣扎中,在失控中成长。这是童话的珍贵之处。它揭露我们潜意识的七宗罪,却又引领我们走向光明,善良,聪明和坚持。童话作为一种反例的存在告诉我们世界上的箴言,真善美终究战胜假恶丑,无论遇到了多么可怕糟糕的事情,只要坚持,最终所有困难都会被美好和幸福所取代。

如何从童话的角度辅助教学呢?一是将课堂内容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出现,也就是我们目前最广泛运用的故事教学。创造童话故事的氛围,将原教材中的人物卡通化,配上夸张的语言和生动的情节,启发孩子的好奇心,随故事情节推动整个教学活动。二是鼓励童话创作。让孩子们自己选择喜欢的人物进行故事的展开,可以续写,改写经典故事,或创造新故事。在此过程中教育孩子写作的技巧,如何刻画人物性格,展开叙事情节等,想必孩子们更能体会到写作的乐趣。

对于孩子,外面世界再丰富再大比不上心中的小宇宙,上帝视角再广阔抵不过身边的小快乐。也许童话的故事需要我们时时诉说,童话的氛围还需偶尔创造,多给孩子一点童话的乐园,他们就能多获一份童话的快乐!

第二篇:读《积极心理学》有感

因为选修了积极心理学这门通识课,在老师的推荐下断断续续花了几周时间,终于大致看完了《积极心理学》这本书。

在这本书的扉页,副标题写的是“有关幸福和人类优势的科学”。不得不说,这句话很简练的说出了我对积极心理学这门学科的印象。

先说说我读完这本书之后自己的一些感受吧。首先,对于积极心理学,在我看来,和当下所谓的幸福学基本是一样的,其中又包含了一部分的成功学的理念和心灵鸡汤的一些特质。虽然我不是很喜欢成功学,但是不得不说,在我看来,对于当下这个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在面临的挑战越来越难,生活压力越来越大的社会来说,积极心理学还是比较有意义的。

毕竟每个人在生活中难免都会遇到挫折和失败,如果有这些遭遇带来的负面情绪得不到合理的宣泄的话,就会逐日积累,最终导致人的心灵扭曲,从而走上错误的道路。而积极心理学则可以再某个角度上降低人们心中的负面情绪,更甚者通过宣扬所谓的正能量,从而引导人们的负面情绪,使其得到合理的宣泄。

《积极心理学》这本书在讲述一些理念时,有的时候会使用一些数学模型,对于作为理科生的我来说,还是比较好看得懂的,不过估计学文科的同学可能会造成一些困扰。比如在讲述情商的时候,书里就提出了一个情商模型,在我看来,这个模型很好的指明了情商的四个分支:感知情绪、运用情绪、理解情绪和管理

情绪之间的关系。而且从这个模型里面,我也可以理解到情绪对人的影响以及人所处的环境对于情绪的影响。在我看来,运用数学模型来理解心理学是一种很有效地手段。

而在整本书中,我看得最仔细的也是介绍情商的这一章。也许是因为周边很多同学对于理科生都抱有智商高情商低的看法,而且在上课时老师也说过情商要比智商更重要的话。看了这一章的内容,我认为,智商,可以看成是一张制造宝剑的图谱,而情商,则是一张制造剑鞘的图谱。就算宝剑再锋利,如果没有一个可以容得下的剑鞘的话,最终也只会害人害己。只有拥有一个足以包容宝剑的剑鞘,才能让宝剑为我所用。这也是我对于智商和情商之间的关系的理解。

而在看这本书之前,或者说在学习积极心理学之前,我对于情商与智商之间的关系,一直都是理解为:智商用于更好地生存,而情商用于更好地生活。

并不能说这两种理解谁对谁错,只是随着人的成长,看到的越来越多,对于某些事物的理解也会有所不同罢了。

总的来说,其实我还是挺喜欢《积极心理学》这本书的,虽然有一些理论性的知识会枯燥了一点,比较晦涩难懂,但是大部分的内容还是挺有趣的。

林钊智

201224132124

12网络工程

第三篇:读《学前心理学》有感

目前,我们的幼儿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我觉得就面临了缺少同伴间的交往,当然,幼儿在幼儿园时,都会有很多的同伴,在家里就缺少了玩伴,对此,我看了《学前心理学》中的同伴交往,让我明白了:同伴交往的意义和方式。

孩子在家都是与大人接触的多,这其实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儿童所有事情,都被大人安排的井井有条的,所以孩子思考的事也就好少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生存能力被弱化,生活能力没有形成。还有可能身心早熟的隐患,可能会形成“小大人”的性格。由此看来,同伴交往对孩子非常重要。

在和同伴交往过程中,同龄伙伴具有同步性,能够促进身心全方位发展。这主要是由于同龄伙伴生理、心理和认知经验的相似性决定的。有人说,只有儿童最了解儿童。确实是这样的。有一次,我看到两个妈妈分别抱着自己不满岁的宝宝在一起聊天,此时发现两个孩子也在用无声的语言进行交流:一个宝宝笑了,另一个宝宝也笑了;一个宝宝发出声音,另一个宝宝也发出声音……这就说明同伴交往认知的同步性,使他们的沟通非常容易,包括我们幼儿园的孩子也是这样的,而大人就不明白他们的所思所想,所以,儿童也同伴交往更能促进其身心全方位发展。

同龄伙伴认知的同步性,就决定了同伴交往影响的有效性。孩子的心理、生理的现有水平与同伴更为接近,在同一事物认知过程、情感体验以及目的性、自控能力等方面极易产生共鸣。尤其是在社会化行为规范的形成上,具有同步进程。当孩子遇到矛盾时,我们成年人总习惯这样教育孩子:“你是大哥哥(大姐姐),应该让着小弟弟(小妹妹)”。这事两种不同的暗示,可能对两个孩子形成不同的影响和结果。一方会觉得我是大哥哥(大姐姐),我只好吃亏了,时间久了会形成性格倾向;而另一方会觉得我是小弟弟(小妹妹),他应该让着我,久而久之,也会出现性格倾向。我觉得这种教育方式不利于儿童形成解决矛盾的能力,不具有交往影响的有效性。

读了这个同伴交往,我才明白,原来我们身边的教育方式存在了很多的误区,我会继续了解如何正确教育孩子,提升我的教育能力吧!

第四篇:读悲剧心理学有感专题

现代文学中的悲剧的净化 ——读朱光潜《悲剧心理学》

《悲剧心理学》是我国较早的一部研究现代戏剧美学的专著。在这部著作中,探讨了悲剧快感的审美本质及其特性问题。他运用西方现代美学的知识与观念,广泛考察了从亚里斯多德到黑格尔、叔本华、尼采等欧洲各种关于悲剧快感的理论,批驳了违背艺术和审美规律的诸多错误观点,作了大量去粗取精,剥伪存真的理论辩析工作,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理论见解。 正如亚里斯多德在《诗学》中所提到,悲剧的作用是“激起怜悯和恐惧,从而导致这些情绪的净化。”朱光潜在《“净化”与情绪的缓和》一章中也表示:“悲剧比别的任何文学形式更能表现杰出人物在生命最重要关头的最动人的生活,它也比别的任何文艺形式更能使我们感动,它唤起我们最大量的生命能量,并使之得到充分宣泄”,不仅如此,“悲剧不仅引起我们的快感 , 而且把我们提升到生命力的更高水平上。”

在现当代文学中,有较多的悲剧作品,比如老舍的《骆驼祥子》《月牙儿》,曹禺的《雷雨》,茅盾的《子夜》,萧红的《呼兰河传》等,这些作品中塑造了许许多多的令人印象深刻的悲剧形象,读起来令人叹息扼腕,也令人愤愤不平,但更多的是读完后陷入深思。

无论是《月牙儿》的女主人公对黑暗社会的血泪控诉,还是年轻善良的祥子在命运的屡次捉弄下终于自甘堕落,行尸走肉般的活着,还是呼兰河边的小团圆媳妇悲惨的生活,那些剧中人物的悲惨结局,使我们不由得产生不寒而栗的恐惧,并对这些人物给予深深的同情和哀怜。读完他们的作品,会更多的对社会、对人性进行反思,同时也对自己进行反省。

以《雷雨》为例,曹禺在《雷雨》中通过周、鲁两个家庭的纠葛,写出了礼教下的悲剧。30前周朴园和侍萍相爱,但是周家为了另娶别家小姐,将侍萍逐出家门,但是30年以后侍萍的女儿四凤又成了周家的仆人,并且也爱上了周家的少爷周萍,而侍萍也阴差阳错的和周朴园相遇,然而这一切我们只能把它归结于命运,就像《俄狄浦斯王》中俄狄浦斯无论如何挣扎,都无法逃脱命运的罗网。 朱光潜先生说:“对悲剧说来紧要的不仅是巨大的痛苦,而且是对待痛苦的方式,没有对灾难的反抗,也就没有悲剧。引起我们快感的不是灾难,而是反抗。” 蘩漪被称为是最具有雷雨性格的人,因为在众人屈服于命运之时,蘩漪毅然地企图反抗命运。在周公馆里,周朴园带有封建家长制的色彩,他专制、自私、虚伪,希望所有的人都屈服于他。但是蘩漪是“五四”的新女性,接受过新思想,追求解放,追求自由,希望得到真正的爱情。但是周朴园要求她唯命是从,为儿子做一个服从的榜样,纵然蘩漪拼命地反抗,仍然不能改变这一切。所以当周萍向她示爱时,她奋不顾身地爱上他,当她发现周萍移情别恋,并准备摆脱自己时,蘩漪想尽一切办法来挽留他,甚至对周萍进行胁迫。可是,当这一切都付诸东流的时候,她开始对周萍进行报复,甚至最后破釜沉舟,然而这样的做法最终也导致了自己的毁灭。

蘩漪的悲剧在于自己所追求的人生价值和理想被扼杀,她毅然地反抗过,甚至不惜毁掉别人的幸福来追求,但是她最终还是失败了,事情的真相是她所不能承受的,事件的发展是她所不能掌控的,周萍自杀,周冲触电而死,层层的打击压向她,她最终不堪重负倒下了。 我们对蘩漪的命运感到悲愤,感到同情,这样的命运经历,使人感到恐惧,但是也引起一种崇高感。读者感受到蘩漪的悲剧中,带有对封建家庭罪恶的控诉,封建家长制压抑人性的控诉,这些引起了读者的悲悯情怀,使读者感受到自身的净化和提升。 巴金在《蜕变·后记》中曾这样描述了他初读曹禺《雷雨》时的感受。他说:“我想起了„„,翻读《雷雨》原稿时的情形,我感动地一口气读完它,而且为它掉了泪。不错,我落了泪,但是流泪以后我却感到一阵舒畅,同时我还觉得一种渴望,一种力量在我身内产生了。我想做一件事情,一件帮助人的事情,我想找个机会不自私地献出我的微少精力。”朱光潜先生说:“任何伟大的悲剧都不能不在一定程度上是悲观的,因为他表现恶的最可怕的方面,而且并不总是让善和正义获得全胜;但是,任何伟大的悲剧归根结蒂又必然是乐观的,因为它的本质是表现壮丽的英雄品格,它激发我们的生命力感和努力向上的意识。”我们对悲剧人物的怜悯、同情,但是他们也带给我们一种向上的力量,让我们感受到情绪缓和的同时,也感受一种奋发的力量。

朱光潜反复指出:“要是看悲剧而没有感觉到为人类的尊严而生的振奋之感,那就是没有把握住悲剧的实质。”在情节激烈的冲突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剧中的人物的张力,不屈服于命运,毅然地进行反抗,让人体会到一种“生命力感”。

就像老舍的《月牙儿》中的女孩,她在母亲被生计所迫走上卖身的道路后,她不愿走母亲所都的路,她想靠自己的双手挣钱养活自己。为此,她宁愿离开母亲,去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她在学校帮人抄写文字,给学生们织些针线活得点零用钱,她只是想要体面地赚钱养活自己。可是命运将她小小的愿望死得粉碎,为了生存下去,她最终也只能沦为暗娼。 就算悲剧中展现的是痛苦失败,甚至说是对命运的无力感,但是我们也会因为剧中人物对生命的坚强,对命运的反抗,而感受到一种激昂的生命力,因此悲剧在形成我们的快感的同时,“把我们提升到生命力的更高水平上”。在悲剧中我们感受到在主人公身上所体现的乐观和努力向上,感受到他们在与命运抗争的时候那种信念,感受到他们生命的价值和“人类的尊严”,甚至说,在阅读悲剧时,在怜悯和恐惧之下会产生一种崇高感,让我们去仰望,去崇拜,让我们感受到自己的不足,感受到自己的卑微和渺小,因此我们才会涌起一种振奋的力量,使自己得到情绪的缓和和自身的提升。正如朱光潜先生在文中说“悲剧使我们接触到崇高和庄重的美,因此能唤起我们自己灵魂中崇高庄重的感情。” 悲剧给人所带来的悲剧快感就是一种情绪的缓和,或许是本能欲念的满足,或许是怜悯与恐惧的转化,又或许是分享中的痛感转化而成的快感。它同时也带给我们巨大的力量,在悲剧中我们感受到高尚而庄重的美,感受到生命的活力,感受到生命的尊严。它带给我们一种精神的满足,也是我们的生命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朱光潜:《悲剧心理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

杨菊. 从《悲剧心理学》看朱光潜对悲剧快感的创新性论述[J]. 阴山学刊. 2007(05) 赵越. 朱光潜美学思想述评[D]. 东北师范大学 2009 王妍. 折衷而论从心而语—朱光潜《悲剧心理学》述评[D]. 辽宁师范大学 2010

第五篇:读《殡葬心理学概论》有感

心理,是人们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绪、意志、性格、能力、气质等内心活动的总称,我们通常称它们为心理现象。而这本书,正是研究人们在殡葬活动中的心理活动,包括对死亡本身的认识,对死者的感情,对殡葬活动的感受、认识,以及相关的情绪、从前的记忆等的书籍。

情感抚慰、社会整合、渲染死亡气氛这三点是殡葬活动的心理意义,而这也是本书研究价值所在的一部分。

这本书着重介绍了人们在殡葬活动中的一些心理,这些人包括社会人、治丧者、殡葬职工这三个部分的人。而在看过本书后给我感触最大,印象最深的便是殡葬异常心理这一章。这一章主要介绍了殡葬异常心理的区分标准和殡葬活动中常见的心理障碍这两节。

第一节殡葬异常心理的区分标准教我们怎样判别正常心理和异常心理,这些都不是我非常关心的问题。我最感兴趣的是第二节介绍的内容:殡葬活动中常见的心理障碍。这里列出了五个障碍种类:殡葬恐惧症、抑郁心境障碍、焦虑症、癔症以及恋尸癖。下面我将着重介绍一下我对这一节的感悟。

这一节充分的介绍了人们在殡葬活动中会出现的各种异常心理症状。让我对殡葬异常心理这一方面有了个初步的了解,后面的详细介绍就让我对此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其中最让我感触就是提到了“鬼神附体”及“恋尸癖”这么一说。我们在港台鬼片中很容易见到“鬼神附体”的镜头,可以说我们是在这种类似的镜头伴随下长大的,因此对我们的影响也是最深刻的。所谓的“鬼神附体”是一种较为常见但有特殊的癔症发作形式,偶尔也见于精神分裂及其他精神障碍。这对它的科学解释让我对此有了一个正确的认识,所谓的“鬼神附体”就是一种心理或精神病而已,但却被江湖骗子利用封建迷信思想来坑骗病人的钱财,摧残病人的心灵和躯体,此举着实可恶,我们不得不防。而这本书的详实介绍无异于打破封建迷信的一盏明灯。

还有一个就是我第一此听说的“恋尸癖”。在没看这本书之前,我压根就不知道这世上还有这种病,这真是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啊!一看这病名我就很自然的把恋尸癖者想象成一个面无表情、阴森恐怖的杀人魔王。但是事实并非如此。恋尸癖者是属于性变态的病人,他们只是通常以与尸体进行性接触来满足欲望。。书上记载了一篇报道:某患者,男,17岁,农民,在三年内先后七次挖掘坟墓,进行奸尸活动,受害尸体距死亡时间长达35天,尸体已腐败。虽说恶心,但却不是十恶不赦的。不仅如此,通常这些人对社会的负面影响远没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大。有了对于这种病人的正确认识,加深了我对异常心理症状的认识,更开拓了我的视野,让我受益匪浅。

我一直认为,读书就要读些有用的书,学些有用的东西。在《殡葬心理学概论》中,我读到了一些我认为有用的东西,相信也切实有用的东西,这正是我们读书的意义所在!

软件学院 软开0936班 周雨

上一篇:电影剧本版权合同下一篇:党员发展整改报告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