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性1问题的提出

2024-04-08

重要性1问题的提出(通用9篇)

篇1:重要性1问题的提出

重要的是提出问题

创造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是人类思维发展的高级阶段,是意识能动性的最高表现。而提出问题是判断思维是否具有独特性和创造性的一个重要依据。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问题要比解决问题重要”;李政道也说过:“最重要的是提出问题”。纵观科学发展的历史,不难发现科学进步的历程就是人们在实践中不断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因而提出问题对创造思维的培养显得尤其重要。

一、敢于提出问题

传统的教育思想、教学方式注重的是传授知识、培养的是求同思维和习惯思维。这往往会造成学生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造成思维途径狭窄、呆板,易误入死记硬背的歧途。而创造思维是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的高度发展与和谐的产物。敢于提问,先求同后求异,往往易得到最佳的思维效果。

提出问题就是向常识挑战,它是刺激人脑积极向上的有效方法。现行的中学教材虽经精心编写,但也有不少问题。如:初三第二章第三节“元素元素符号”中强调了元素组成宏观物质,而微粒构成物质,但课本出现“氦气等稀有气体是由单原子组成的”一句,易混淆学生的思想。再如:高一必修本中讲“气体体积主要取决于分子间的平均距离,而不像液体、固体那样,体积主要取决于分子的大校”这一说法不严密,如固、液体是由原子或离子构成的呢?另外还有讲到同位素时,35Cl和37Cl-属不属于同位素?倘若是同位素,其性质不相同又如何解释等等。只要用心思考,不难发现还有其他值得商榷之处。在化学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思考,敢于提出问题和自己的看法,展开讨论,为学生提供发表不同的学习感受和见解的机会,使他们在“一事多论、一知多用、一题多解”的学习活动中放射智慧的火花,培养出“不唯上”、“不唯书”的`开拓精神和创造才能。

二、营造问题环境

创造思维都是在提出问题中表现出来的,因此营造积极思维的问题环境便成了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平时的化学教学中,要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案,巧设疑问,以趣激疑,以问设疑,以疑导思。如在讲到碱金属的性质时,首先演示光亮的铁钉置于CuSO4溶液中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后分析“为什么铁钉表面会变成红色?”并进而发问:“如将金属钠放入CuSO4溶液中呢?”学生在铁和CuSO4溶液反应的思维定势下,很容易得出生成Na2SO4和Cu的结论,此时再演示Na和CuSO4溶液的实验,却得到了不同的实验现象。利用学生感受后的兴奋状态,引导学生对问题作层层深入的思考,挖掘学生大脑潜在的能量,使学生能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情绪下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激发了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便于点燃学生求异思维的火花。

三、发挥好奇心

中学时代是青少年长身体、长知识的时代。学生们的求知欲旺盛、好奇心强,这是培养创造思维的有利条件。充分发

[1][2]

篇2:重要性1问题的提出

大家下午好,提出问题象征着科学研究的本源,科学的特征决定了提出问题的重要意义,而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提出问题为科学研究提出了新思路,打开了新领域,并且决定了科研的结果是否有创新的意义,甚至决定了科研的成败,提出问题也是一项艰辛的过程,不仅要发现抽象总结,更体现着挑战权威与承受不解与孤独的科学精神。所以在科学研究中,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古人常云道: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所以千百年来敢于怀疑、敢于提出问题,才是人类打开宇宙智慧大门通向美好未来的金钥匙。在这里我十分感谢对方辩友用实际行动为我方作证,在攻辩和自由辩论的过程中,他们更愿意提出问题、质疑我方,而不愿意应对发问、解决问题,所以对方辩友在对提出问题欲罢不能的同时,还欲说还说。这是不是证明在对方辩友的潜意识当中,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更能掌控本次辩论赛的主动权呢?

众所周知,所谓的提出问题就是科研主体基于一定的知识背景,对理论现象进行理性分析,预设其求解目标,选取应答域,提出新理论的假设和猜想的过程,当问题提出,就已经决定了科研答案之所在,而解决问题只是在对该问题证实或证伪的过程而已。

下面我将系统总结我方观点

一、提出问题是一切科研活动的开端,如果没有问题提出的话,科研则无从谈起,假如有一天问题都被解决了,而又没有人提出问题假设,那么科研也就终结了,人们只能在自己建设的科学大厦前顶礼膜拜到永远、却手足无措。对方辩友今天的辩题中心是四个字“解决问题”好,大家请看,现在假设所解决的问题是A,但是问题A并没有人提出来,好,扔掉,那么现在我不竟要问问对方辩友你们拿着这么两个字,你们在干什么。

二、问题内容决定解决方向和科研性质,提出问题的同时便找到了方向,解决问题

仅仅是沿着预设的方向再前行,当牛顿被苹果砸到时,他问的是“为什么苹果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所以他以此研究提出了万有引律定律,但是如果他提出来的是“为什么为什么苹果要在这个季节掉下来”那么他可能会成为一名生物学家,如果他问的是“这个苹果看起来一定好吃”那么他研究下去的话有可能成为一名美食家。相反,如果提出的问题存在问题,比如说有人提出天上到底有多少颗星星,或者为什么人不能单性生殖的话,那么这些问题,解决也是徒劳,甚至会出现更加严重的后果,三、提出问题决定了科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事实证

明,真正推动科学家做出进一步发现、起原动力或者动因作用的出发点是问题,问题是创新的开端,没有问题就没有创新,只有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新的冲动。世界上没有一沉不变的理论,理论也需要深入和发展,如果人类固步自封那么只能在未被认识的规律面前失去本该有的自由,所以唯有敏锐的提问,我们的科学才能深入发展,科学革命才会一次次到来。

四、面对已形成东西的保守性,提出问题也需要坚强的信念和勇气,也会经历十分

繁琐的内心挣扎,稍有不慎便玉石俱焚,布鲁诺面对火型场对日心假说的誓死捍卫荡气回肠,爱因斯坦面对牛顿经典力学的范例,其深刻质疑更是振聋发聩,再比如说,当有一个人提出这么一个问题“凤姐会不会爱上我的时候”,他将会面临多大的社会舆论压力,所以在人类探求真知这条荆棘重生的道路上,唯有勇敢的提出问题才能启迪革命,若在权威面前俯首称臣,着科学的圣殿将关闭其大门。

爱因斯坦临走前告诉我们,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并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我们所谓的学问这个概念,就早已经从文字表面告诉我们了学问就是学会提问。

如果提出问题是光明的呐喊,那么解决问题靠的是呐喊的勇气;如果提出问题是无数次推开未知的门,那么解决问题只是其中一次推开门之后的惊叹。当科研因提问而山重水复疑无路时,是提出问题使柳暗花明又一村,当我们的科学要欲穷千里目时,是提出问题使科研更上一层楼。

所以我方坚持认为,在科研道路上,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公众要。

爱迪生的发明天赋是因为他爱问为什么,对方辩友难道否认正是由于他经常提出问题才有那么多的发明吗?

反方二辩:可是爱迪生提出问题正是为了解决问题呀。

反方二辩:科学具有客观性,那么也应该具有价值,比如牛顿通过苹果落地研究出了万有引力定律,解决这个问题产生了非常大的价值,不知对方辩友如何认为?

正方二辩:这只不过是一个故事。如果都像牛顿,你用两只脚向前做一个跨越,踏实了你成功,但踏空了又怎么办?

正方三辩:马克思提倡要先怀疑一切再解决问题,对方辩友作如何解释?

反方三辩:马克思之所以先怀疑后解决,正是没有解决才要解决问题,这可使我方的观点。反方三辩:请问对方辩友科学研究是否沿着提出问题的方向进行?

正方三辩:这就好比一只蜗牛,合理问题的提出好比是它的背,而不合理的问题就如它的躯体,仍要继续探索。

1、提出了不解决,有什么意义?

其实,辩题是一个比较性辩题,并没有取舍其一,所以我们认为的是提出与解决都同样重要,只是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加”重要

2、问题的解决更能够推动科学研究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我相信,对方不能够很好的打好这一点,因为这需要一个标准,我相信对方对这整一个辩题的评判标准很难定夺,即使对于这一个点又标准,也是根基不牢,容易动摇的。

3、打例子战

篇3:重要性1问题的提出

一、从引导学生参与物理的探讨开始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

部分物理教师在教学的时候, 会在进行物理教学的过程中问学生:“大家在这个物理现象中发现了什么物理问题?”“关于刚才的物理知识, 大家还有疑问吗?”然后这些教师会发现几乎没有学生会提出问题, 学生提不出物理问题, 教师就无法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教师要意识到, 这些学生之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提不出问题, 是因为他们此时没有共同探讨物理问题的心态, 只是物理课堂中的“看客”。教师要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 就要用引导学生共同探讨的方式来改变学生的看课心理。

以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电阻的知识时, 引导学生思考的一个问题为例。教师先让学生思考现在有一个电路需要接5Ω的电阻, 可是现在手中只有一些10Ω的电阻, 那么能否完成这个电路呢?教师的这个问题比较简单, 一名学生回答只要将两个10Ω并联起来, 它就成为5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能源有等效替代的现象。教师再引导学生玩角力的游戏, 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开始角力, 女生的力量弱于男生, 教师让两个女生一起与男生角力, 两个女生合力赢过了男生。教师此时可以鼓励学生结合两个例子提出物理问题, 经过教师的引导, 学生提出是不是力也存在能量等效或替代的问题?从这个教学例子中可以看到, 学生此时愿意提出物理问题, 是因为他们已经沉浸到学习的情境中了。因此, 在教学中, 物理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就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共同探讨物理问题, 而不能让学生成为物理课堂中的看客。

二、从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渠道提高学生提问的能力

在传统的教学中, 部分学生不能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提出问题, 是因为他们的思维受到了束缚, 这使他们只能被动地吸收物理知识, 而不能主动地提出问题。高中物理教师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就要帮助学生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 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

以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电流与电源相关的知识为例, 教师可引导学生思索习题1:参图如下。

教师可用这题培养学生形象思维的能力:该图是否能以灯泡明亮为中心形成一个闭合电路?学生应用自己的直觉能够得到一个肯定的答案, 但是此时学生会提出一个问题, 这个电路不是最佳的电路, 因为它的线损太多。教师可引导学生探索这个电路中可能产生的线损问题, 接着再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物理基础知识思考问题, 这个电路有哪几处开关决定灯泡的亮度?学生可结合自己学过的物理知识用排除法想问题, 学生应用排除法思考问题时可能会意识到自己的知识有缺陷, 进而可能会向教师提出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用联想法、排除法思考物理问题, 学生会发现自己钻研的问题越多, 提出的问题就越多。

高中物理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知识的时候, 要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 这是学生自主学习物理知识、自主提出物理问题的关键。

三、从拓宽学生学习视野的渠道提高学生提问的能力

古人作诗讲“功夫在诗外”, 学生学习物理也不外于此。部分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时候, 只注重学习课本中的知识, 如果让他们自己思考物理问题, 他们就不会提出物理问题。因此, 要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 就要引导学生开拓视野, 丰富知识。

以教师引导学生研究用虚拟力算法优化无线传感器网络覆盖面积的专题为例。在教学时, 教师可让学生以此为研究主题写研究报告。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 会发现自己似乎从来没有注意过以下几个问题:自己虽然通过学习物理知识了解到电流的产生就是高电势的能量转移到低电势中来, 可是自己似乎只是把它当作一个自然存在的现象。却未想到过可用优化某种算法的方法来人为地控制电势。此时学生会产生一种疑问:是否可以把数学建模的思想应用在解决物理问题中?学生过去在思考节能的问题时, 一般会思考用物理的方法节能, 比如用加大导线直径的方法节能、减少电阻的方法节能, 但是, 是否还可以用某种算法的方法节能?此时学生可能会尝试研究无功补偿的问题。

教师要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 就要拓宽学生的视野, 让学生能够了解到更多解决物理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学生在观察、分析、比较、总结物理问题的时候, 就会发现自己需要思考的问题越来越多。

篇4:重要性1问题的提出

一、教育必须抓住切入点

教育是培养人才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摇篮,当今社会,数字、信息技术速猛发展,对人才更高的要求,随之创新型人才的理念应运而生。为此,必须转变妨碍发展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教育观念,把培养学生从实际生活问题情境中发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作为改革基础数学教育的切入点,从而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发展。

二、加强学生对激励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符合新课改要求

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教学氛围、做到了让学生为课堂的主体作用,学生提出有效的数学问题,既可以巩固当堂学到的知识,还可以锻炼自己的口才,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弄清那些模糊不清的观念和易错问题,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果。

三、要积极引导学生发言

学生积极发言其实不难,只要老师注意观察班里的那些学生平时比较积极回应自己的课。当他们在课堂上能有所思考时,应该鼓励他们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并且要注意对这些学生的回答进行正确的评价。不应该一句带过说是对就对,错就错,应该耐心的引导学生向你课程靠拢,这样不仅鼓励了他们,也让他们感觉到老师对他们的关注,要知道作为学生都希望他的老师能对他的言行给予关注和肯定。对于一些平时不太积极回应课堂的学生,应该要适时的提问他们,不应该在他们答不出问题的时候批评他,应该想办法让他以后认真听课。例如:上课老师问一个平时不听课的学生问题,但他回答不上,老师应该进行适当的的“惩罚”——你先坐下听听别人的看法,下节课我还提问你这个问题。这样不仅能让这个学生能够下课认真思考你的问题,也能对相当一部分类似的学生有种警示的作用——老师随时会提问不听课的同学。而且这个同学在下次能正确回答,老师应该给予鼓励,这样这个同学就会有下次回答的勇气。还有你可以鼓励学生对课堂不明白的地方进行提问,不要用老师的威严来吓,学生什么都要听你的,要他们提出自己的想法和理解,然后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来逐一解答。你要求他们不一定是在课堂上提出,有的同学比较害羞,你可以叫他课下找你。

篇5:重要性1问题的提出

网络经济及相关人学问题提出的必要性分析

作为当前迅猛发展的经济形态,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具有本质一致性;但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运行模式,网络经济具有自身的特殊性.这些特殊性以其经济的形式深刻地显现了理性视野下作为经济主体的人的全部问题,而这些问题在科学技术的价值理性上必然要求我们对网络经济进行必要的.人文关注,对其中的技术异质进行科学的人文思考,从而在人学思量中寻找人类自我反思下的主体意识和自我意识.

作 者:万资姿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院,北京,100872 刊 名:广西社会科学  PKU英文刊名:GUANGXI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 “”(7) 分类号:B0 关键词:网络经济   人学   技术异质性   主体意识  

篇6: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几个重要论述:

一个历史方位: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一个重要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一个重大变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从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两个没有变:

我国仍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两个阶段: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

第一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在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二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础上,在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三个牢牢:

习近平强调,全党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四个伟大:

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

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实现伟大梦想,必须建设伟大工程,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推进伟大事业。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增强党的四个力:

党要更加自觉地坚持党性原则,勇于直面问题,敢于刮骨疗膏,消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因素,消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导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七个战略:

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要按照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要求,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坚持实施七个战略:

1、科技兴国战略

2、人才强国战略

3、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4、乡村振兴战略

5、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6、可持续发展战略

7、军民融合发展战略 八个明确: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八个明确”:

1、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2、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3、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4、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

5、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

6、明确党在新时期的强军目标。

7、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8、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增强八个“执政本领”:

领导十三亿多人的社会主义大国,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

1、学习本领

2、政治领导本领

3、改革创新本领

4、科学发展本领

5、依法执政本领

6、群众工作本领

7、狠抓落实本领

8、驾驭风险本领

十四条基本方略(14个坚持):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条基本方略:

1、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3、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4、坚持新发展理念

5、坚持人民当家做主

6、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7、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8、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9、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0、坚持总体国际安全观

11、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

12、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

13、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4、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十九大报告告诉我们的那些“新”

2017年10月18日上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习近平所作报告的主题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很多重要论断,其中最引人瞩目的就是提出了一系列的“新”。新时代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义。新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新征程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从二〇二〇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篇7:员工提出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1

---------------有限责任公司:

因本人

身份证号

在 年 月 日签订劳动合同至今,贵公司未给本人缴纳社保(五险)(贵公司要求写《自愿放弃五险保证书》才能工作的情况)、在上夜班的情况下未给予夜班津贴;贵公司的行为已严重侵犯了本人的合法权益,现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第二十六条)的规定;迫使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失效);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

(一)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二)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三)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四)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

(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的权力的;

(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解除劳动合同补偿通知书 天津中荣包装印刷有限公司:

因贵公司损害了本人

身份证号

的合法权益,通知贵单位于

****年**月**日正式解除双方劳动关系之日起三个工作日按照如下要求作出补偿(如遇假期延顺);

(一)将本人 月的工资足额发放

元;

(二)补交本人自合同签订起至今 个月的社保金

元;

(三)补齐

班次的夜班津贴

元;

(四)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

元;

(五)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证明本人所签订的《农民工劳动合同书》无效的要求公司给予双倍工资差额的补偿

元 ; 本人通过协商的渠道协商解决,对于无法协商解决的本人有权通过行政、及法律的手段追缴;

通知人:

****年**月**日

劳动合同自本通知书送达之日起解除。

特此通知!

接收单位盖章(签字):

****年**月**日

回签:

-----------------------有限公司已于 年 月 日收到此通知书。

篇8:重要性1问题的提出

党的十八大之所以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 以独立篇章全面加以论述, 并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战略层面, 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原因。

(一) 当今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是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

当今世界已经开始迈向生态文明时代。自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以来, 人们已经逐渐意识到传统发展模式所带来的危害, 全球生态恶化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 全世界联合起来拯救地球成为共识。生态文明、生态保护、低碳生活成为全球性话语。

在过去数百年间, 西方发达国家走的是先浪费后节约、先污染后治理的现代化道路。但是我们不能再走那样的弯路。并不是说中国没有这个权利, 而是这条路是一条死路。当今的工业化国家, 人口仅占世界的15%, 而工业化进程中却消耗了世界60%的能源和40%的矿产资源。我们人口占世界的22%, 如果走西方的工业化道路, 是根本不可能找到足够的资源。专家测算表明, 如果中国也象美国当时那样实现工业化, 那么三个地球的资源也不够用。中国人均石油消费量如果达到美国现有水平, 即使把目前可开采的全部后备石油采出来, 也只够用一年零三个月[1]。

(二) 中国的国情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基础

十八大在论述生态文明建设时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 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其中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是十八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国情。

从资源来讲, 我国并不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国土面积的65%是山地或丘陵, 70%面积每年受季风的影响, 33%是干旱或荒漠地区。55%的国土面积不适宜人类生产或生活[1]。资源相对紧缺, 耕地、淡水、能源、铁矿等主要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4—1/2。一方面是资源短缺, 另一方面却是有限的资源存在存在浪费的现象。

与此同时, 环境质量不容乐观:土地沙化、草原退化、河流的水功能严重失调, 特大洪涝灾害频繁;土壤污染、危险废物、空气污染、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污染持续增加。我国已进入污染事故多发期和矛盾凸显期, 资源浪费和短缺、环境破坏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素。

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已经不具备西方工业化初期的发展环境, 所面临的资源约束和环境挑战比任何一个大国在工业化过程中所遇到的都更加严峻。如果不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不改变“高消耗、高排放、难循环、低效率”的增长模式, 将导致资源支持不住、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受不起、经济发展难以为继。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 就是要从源头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 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三) 生态文明建设是对民意的回应

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总体布局代表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 人们经历了从求温饱到盼环保、从谋生计到保生态的转变, 生态文明建设则顺应了人民群众渴望提高生活品质、希望呼吸清新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拥有宜居的环境、吃上放心食品的美好期待。

在发展过程当中, 我们部分地区在因GDP增长而大大改善物质生活的同时, 也品尝到GDP过度崇拜所引致的苦果。大气污染、重金属污染、水资源污染、土壤污染已经成为致病的主要因素。据经济参考报报道, 由于污染, “从1965—2005年, 骨癌、骨痛病人数都呈上升趋势。在重金属污染的重灾区株洲, 当地群众的血、尿中镉含量是正常人的2-5倍。”[2]“2000—2002年, 国土资源部进行了全国地下水资源评价, 按照《地下水质量标准》, 37%已是不能饮用的Ⅳ类、Ⅴ类水。2011年, 全国共200个城市开展了地下水质监测, 其中, “较差-极差”水质监测点比例为55%。与2010年相比, 15.2%的监测点水质在变差。”[3]随着环境的破坏、污染的加重, 人们的环境焦虑、生态期盼随着经济指数的攀升而日益凸显。生态文明建设是对民意的回应, 未来发展将更加重视民生福祉、更加重视社会公正、更加重视幸福感受。

二、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重要意义

(一) 理论意义

1. 生态文明建设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生态文明建设与科学发展观在精神实质上具有内在一致性。生态文明建设是对科学发展的具体实践和真正落实。生态文明建设不是要阻碍发展, 而是强调要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实现发展, 是为了实现长远的发展, 为了更好地发展, 充分反映了科学发展观“发展”的第一要义;生态文明建设强调关系“人民福祉”, 要“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反应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生态文明建设强调要促进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协调, 统筹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反映了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和“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

2. 生态文明建设标志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认识经历了逐步深化、逐渐全面的过程

20世纪80年代初, 面对社会经济政治迅速转型所带来的信仰真空、道德滑坡, 邓小平提出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并且形成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的现代化新布局。随着时代发展, 我们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规律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 要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从而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三位一体”协调发展的战略。随时代发展, 十七大报告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 强调社会建设的重要性。这样,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就由“三位一体”丰富发展为“四位一体”。在十八大报告中我们党在总结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 正式把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党的文献, 提出了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任务, 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由四位一体扩展到五位一体。

从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社会主义, 直至今天形成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 毋庸置疑, 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表明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规律从认识到实践都达到新的高度。

(二) 实践意义

1. 标志着中国经济发展战略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 将推动生产方式的根本性变革

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进行的, 因而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突出强调发展生产的数量和发展的速度。随着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 国民经济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 人民的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与此同时, 我们也逐渐意识到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这就是高消耗、低效率, 我们付出资源、环境的代价太大。

在这个阶段, 人们逐渐意识到, 必须改革生产方式, 实现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发展不是单纯的经济增长, 而是社会整体的进步, 既包括社会关系方面的进步, 也包括自然关系方面的进步。发展不仅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 而且要满足子孙后代人的需要。要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 控制开发强度, 调整空间结构, 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 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 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4]我们的发展, 应该是既有金山银山、又有绿水青山的发展。如果说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我们党发展理念、发展原则的转变, 那么生态文明建设则不仅仅是社会主义建设理念的又一次升华, 而且指明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正确方向, 标志着我国发展战略的历史性转变。宣示了国家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强烈政治意志。因而,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标志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将涉及生产方式的根本性变革。

2. 标志着中国社会发展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 将推动生活方式的变革

生态文明既是生产领域的文明, 更是生活领域的文明。生态关系人人, 人人必须保护生态。十八大报告在党的文献中突出了中国生态问题的严重性, 强调建设生态文明的迫切性, 提出要“加强宣传教育, 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 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 营造爱护生态的良好风气”。这是全社会范围内的一次建设生态文明的总动员, 必将提高全民族的生态意识, 促使全体民众进一步转变生活观念、生活方式, 形成从我做起、绿色消费、低碳生活的良好社会风尚。

伟大的实践需要有科学的理论来指导。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非常及时, 它既是实践发展的结果, 同时也是实践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它会使我们静下心来梳理和解决前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它会为我们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永续发展提供载体, 它必将使美丽中国变成现实。

参考文献

[1]郭强.竭泽而渔不可行——为什么要建设生态文明[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8.

[2]张丽娜.多地现“癌症村“”土地污染带”疾病防控困难[N].经济参考报, 2011-10-14.

[3]地下水污染致牛羊绝育[N].新京报, 2013-02-25.

篇9:重要性1问题的提出

关键词:文化;政治;经济;战略;文化强国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1-0026-03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就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高度,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提出了新形势下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重要方针、目标任务、政策举措,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1]党的十八大报告也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四个方面探讨文化强国建设的总领方针。

一、中国文化发展现状及文化强国战略的提出

全球化时代,不同文明、不同文化相互碰撞、交流的态势下,与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失衡相对应的是世界文化发展的失衡。《决定》中对当前我国文化改革发展面临的国际形势有深刻的解读:“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1]在全球化进程中,一些国家将本国价值观、社会制度、宗教及文化样式等向外推广,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在政治和经济方面主导着国际规则秩序,为谋求更大的战略利益,广泛宣扬西方文化理念。

在社会文化建设方面,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改革攻坚和矛盾突显的阶段。随着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改变,利益格局的深度调整,人们的价值观、道德观更加多元化,社会思想空前活跃,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融、相互激荡。在各种外来文化观念的影响下,我们在文化价值观上,面临传统思想与现代思想、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等新出现的矛盾与冲突,强烈冲击我国传统的价值体系,是核心价值体系的凝聚力下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社会价值取向混乱和人们行为的失范,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认识模糊,社会道德水准大面积下滑,盲目沉溺于西方时尚文化,抛弃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在许多情况下,文化成了经济发展的附属品,“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文化的价值衡量归因于对经济的贡献程度,文化的社会效益遭到了漠视。

从经济数据分析上我们也可以看到中国文化发展的现状。根据《中国对外文化贸易年度报告2012》统计,2010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达到29 740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一。但是中国核心文化产品进出口总额仅为143.9亿美元,不足贸易总额的1%,且输出引进比仍高达1∶3,存在巨大的逆差[2]。根据2011年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等机构联合发布的《文化软实力蓝皮书: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报告(2010)》显示,我国文化产业在世界文化市场上的份额不足4%。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的飞速发展、世界地位的日益突出。文化产业的发展已经引起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传承创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推进文化创新,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党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中用四个“越来越”来突出文化在新时期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提出文化强国战略,从国家战略的高度,表现国家对文化的重视程度。胡锦涛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指出:“一定要从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文化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远景奋斗目标与我国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文化资源相匹配、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适应、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相衔接,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推动力。诚如学者对文化强国战略的评价,“它不是对文化发展在一般意义上的要求,也不是针对某个具体问题的特别强调,而是国家总体发展层面和长期发展视野上的战略谋划”[3]。

二、文化之于国家的重要性

(一)文化与政治相交融

“读史使人明智”,这是17世纪英国哲学家培根的名言,读史要读出历史的真实。读懂历史发展的规律,并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唐太宗说过:“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这“以古为鉴,可知兴替”,就是以史为鉴认识世事兴衰的因缘,也意味着认识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规律。而就文化而言,历史脉络的发展也不止一次地证明了文化对国家、民族的重要性。一个民族是一个文化的共同体,而若一个民族缺失了文化主导力,等于失去了灵魂,失去赖以凝聚的精神力量。

在历史进程中,任何国家都需要两条腿走路,一个是物质硬实力,包括经济、军事等内容,另外的就是文化软实力。文化强弱事关国家的命运,近代以来,特别是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急速衰败,不堪一击。追本溯源,思想文化的落后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当西方诸列强国家经过文艺复兴,思想解放,开始地理大发现,推动资本积累,促使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并开始海外扩张之时,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到19世纪却愈加保守落后,遭受侵略、瓜分也是必然的结局。

苏联解体前,军事力量可与美国完全抗衡,工业、军事、科技等方面居于世界前列,但因为文化“软实力”大厦的坍塌、意识形态防线的崩溃、价值观的迷失,物质硬实力的强盛也避免不了一夜倾覆的结果,国家竞争力大大下降。而与之相反的是,美国在冷战时期就开始实施“和平演变”等对外文化战略,其利用文化手段推行的西方价值观念,“文化软实力”之争的胜利,明显改变了竞争的力量对比,为美国称霸世界奠定了思想文化的基础。

“文化进入现实政治领域的程度,要比专攻国际关系和相关问题研究的许多人所承认的,要大得多……一切国际政治都是文化性的——我们正处在(我们当然不可夸大这一点的新鲜性)全球范围的文化政治(Cultural Politics)时期,而且当然处在文化政治化更明显的时期,这与文化的政治(the Politics of culture)有关。”[4]冷战时期的这两大霸国的变迁明显证明了文化之于国家的意义。拉兹罗认为:“在我们这个时代,文化是一种决定性的力量。许多从表面看来是政治性的冲突,实际上反映了文化上的深刻分歧。”[5]

而在冷战结束后,文化与政治高度交融,在解决政治冲突、处理国际事务中也出现大幅上升的表现。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世界多极化格局逐步形成,使两极化格局中被掩盖的民族矛盾、宗教冲突等问题突显出来,两大阵营的政治意识形态理论意义和现实影响也迅速丧失,文化价值缺位,同时,全球化过程中,跨国组织、国际合作组织的兴起、民族国家的权威受到削弱……种种原因产生的结果是,民族主义在20世纪极度盛行,成为各国政府的经济、政治和外交的辩护辞令,民族主义成为当代世界最引人注目的政治和文化现象。而民族主义的基础是民族认同,其由特定的历史过程决定,受到不同民族特有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伦理道德、风俗习惯等文化因素影响。而大量的研究表明,民族认同中最重要就是文化的认同,“文化意义上的民族身份,构成一个民族的精神世界和行为规范,并以特定的形式表现出来,如安全感和自信心。一个民族正向的身份感,能产生强大的心理力量,给个体带来安全感、自豪感、独立意识和自我尊重。”[6]、“民族认同所内含的文化认同感比政治认同感对国家的合法性来得更重要。”[6]

全球各国家民族的独立意识及文化构成,必会产生文化间的冲突,而历史上不同民族的文化冲突和对抗,归根结底的表现也是对他族文化的抵制或消除和对本民族文化的发扬,这就引起了全球化时代下的各国文化影响力的竞争。亨廷顿颇有影响的“文化冲突论”,其实也就是对于美国早在20世纪40年代已经认识到的文化在国家竞争中的重要意义的一种夸大化的表述。二战尚未结束,美国国务院就组织专家学者制定国家对外文化战略。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亨廷顿认为文化是支配后冷战时代国际政治的根本力量,虽然,很多学者对“文明冲突论”持否定态度,但文化与政治问题却引起了极大的关注。亨廷顿就现实利益外,基于突出精神信仰和文化传统的作用,强调影响国家行为和国际斗争中,文化这一深藏于政治、经济背后的深层次动力,对当代国际政治现实具有相当强的解释。前文对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和美国的简述也是这一论断的直接证据。

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一个民族的复兴,必然伴随着文化的繁荣;一个国家的强盛,必然离不开文化的支撑。

(二)文化与经济的“一体化”

随着全球化带来的资本、信息、人员等的国际流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带动了知识、意识形态、文化价值观念在世界范围的流动。国际文化贸易额呈几何级数增长,文化贸易迅速扩张,全球文化市场迅速形成。经济与文化相交融,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尤其可以清晰看到。20世纪文化产业异军突起,作为与知识经济科技产业密切相关的文化产业、创新产业日益成为支柱性产业。“现代经济已经开始在总体上以‘文化意义为基础了。”[4]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发达国家主要的经济支柱和经济指标,文化产业提供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就业机会。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资料显示,过去20年间,全球文化贸易总额一直在持续增长。这些贸易绝大部分在发达国家之间进行,日本、美国、德国、英国是世界上主要的文化贸易出口国,占全球文化贸易出口额的一半左右,文化贸易的进口额也高度集中在发达国家范围内。就影视文化贸易方面举例说明,美国控制了全球75%的电视节目的生产与制作,生产的电影虽只占全球的6.7%,却占全球总放映时间的50%以上,影视文化出口贸易世界市场占有率长期保持在45%左右。参考一些数据,美国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为21%,日本为18.6%,以小窥大,可见文化在经济发展上的动力非常巨大。现在,世界各国都已把文化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变成了一种重要的国家发展战略[7]。现代经济是“人文”的经济,文化内涵渗透了经济生活的各个角落,不带有文化意义的消费都已经寥寥无几。

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资源更是直接成为经济建设的巨大力量,经济发展由此获得新的动力,经济与文化的交融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文化资源的开发,文化市场的竞争,文化权利的争夺都在经济发展中扮演重要的战略角色。

文化“软实力”比经济、军事等硬实力更有包容性,文化渗透比经济渗透更持久。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的今天,文化强国战略在当代有其重大的现实意义。从大国发展的方面,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算是经济大国,但绝算不上经济强国或是综合国力的强国,依旧只是大国,而在大国向强国前进发展过程中,文化“软实力”要占相当大的比重,对外来讲,体现在文化产业、文化吸引力等要素上,实质上也就是文化的影响力、竞争力。国家一直鼓励的“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而我们的文化和经济都到了要走出去的阶段,在经济上要变成强国,需要经济运行质量的提升,包括国内社会的全面发展,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等方面的因素来支撑,在这一过程中,文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化引领人们的价值观的同时本身也是形成国家、民族凝聚力的平台。只有文化上取得共识,并用文化来支撑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我们才会进入到高质量的发展阶段。“文化强国”战略的提出,正是我国要实现从大国到强国发展目标的体现。

文化已经从后台走向前台,文化发展战略也由一种隐性战略变为一种显性战略,从一种依附性战略变成为一种主导型战略。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文化正备受西方文化冲击,中国现代化建设需要文化提供更有效的社会动员与整合,为延续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急需文化来为国家的综合竞争力添砖加瓦。此外,世界未来的发展也需要中国丰富文化资源的贡献。从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到十八大,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的作用,开始文化强国战略的推行。文化成为世界发展的重要轴心,未来成功的民族国家必然是文化强盛的国家。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1-10-25.

[2]中国对外文化贸易年度报告2012[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3]高建生.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学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体会[J].前进,2011,(11).

[4]罗兰·罗伯森.全球化——社会理论和全球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5]多种文化的星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小组的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6]哈拉尔德·米勒.文明的共存——对塞缪尔·亨廷顿“文明冲突论”的批判[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上一篇:鸡西市国土资源局国有土地使用权挂牌出让公告(鸡国土挂告下一篇:庆功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