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三节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讲稿

2024-05-03

第一章第三节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讲稿(精选10篇)

篇1:第一章第三节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讲稿

唯物辩证法作为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第三节

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一、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1、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

客观辩证法是指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即客观事物以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形式呈现出来的各种物质形态的辩证运动和发展规律。

主观辩证法是指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的辩证法,即以概念作为思维细胞的辩证思维运动和发展规律。

唯物辩证法既包括客观辩证法也包括主观辩证法,体现了唯物主义、辩证法、认识论的统一。

2、唯物辩证法是伟大的认识工具

唯物辩证法的一系列规律、范畴和原理,都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意义,我们在前面都已经做了阐述。照辩证法办事,就能做到应事而变、顺势而为、运筹帷幄、高瞻远瞩。

3、矛盾分析方法是根本的认识方法

矛盾分析法包括哪些内容?如两点论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抓关键看主流的方法,批判与继承相统一的方法等,都是矛盾分析法的具体体现。这些方法都是我们生活学习中常用的方法。

二、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思维方法——辩证思维方法

辩证思维方法是辩证法在思维过程中的具体化,又叫辩证逻辑,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有: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抽象与具体、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等。

1、归纳与演绎

归纳和演绎是人类认识最早、运用最为广泛的思维方法。它所涉及的是个别与一般的关系。

(1)归纳和演绎的涵义

归纳,是从个别事实中概括出一般性结论,是由个别性前提过渡到一般性结论的推理形式。

18世纪俄国科学家罗蒙诺索夫的论文《关于热和冷的原因之探索》,有一个推论:“我们摩擦冻僵了的双手,手便暖和起来;我们敲击冷冷的石头,石头能发出火光;我们用锤子不断地捶击铁块,铁块也可以热到发红;由此可知:运动能够产生热。” 演绎:是从一般原理走向个别结论的思维方法,是由一般性原则推导个别结论的推理形式。

“金属都是导电的,铜、铝、铁都是金属,所以它们导电。”“所有的湖南人都吃辣椒,毛泽东是湖南人,毛泽东吃辣椒。”

归纳和演绎虽是两种相反的思维方式,但在人们的实际思维中是互相联系的。(2)归纳和演绎的辩证关系

1.归纳和演绎互为前提。

(1)归纳是演绎的基础,为演绎提供前提。

认识通常从归纳开始,归纳的重要作用就是通过对个别事物的考察,概括出一般性的知识。而演绎是从一般推导出个别,作为演绎出发点的一般原则,往往是先由归纳得出来的。因此,没有归纳,进行演绎是不可思议的。

(2)演绎为归纳提供理论依据,指明归纳的目的和方向。

进行归纳,对个别事实进行考察和研究,人们并非是盲目地、无目的的进行的,而是有意识、有目的进行的,而归纳本身不能解决研究的目的性和方向性问题。归纳要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但为什么要进行观察和实验?观察什么?实验什么?怎样进行?就必须以一般原理为指导,否则就会迷失方向。这些必须求助于演绎,由演绎提供理论根据或指导思想。因此,不以演绎为指导的归纳是盲目的归纳。例如,达尔文把大量观察、实验材料进行归纳,得出“生物进化”这个结论;但他在得出“生物进化”这个结论之前,早就接受了拉马克等人的有关生物进化的思想和赖尔的地质演化思想,这些思想实际上构成了他归纳经验材料的指导原则,因为有了这些思想,达尔文的考察、归纳才显得有目的性和选择性。

2.归纳和演绎相互补充。

归纳虽然能概括出同类事物的共性,但不能区分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即使归纳出来的结论有的已涉及到了事物的本质,但仅仅归纳还不能使人们理解这个本质。“我们摩擦冻僵了的双手,手便暖和起来;我们敲击冷冷的石头,石头能发出火光;我们用锤子不断地捶击铁块,铁块也可以热到发红;由此可知:运动能够产生热。”我们归纳出“运动能够产生热”的结论,已涉及到本质,但为什么运动能够产生热,靠归纳还是不能证明的。

另外,归纳的结论往往会产生以偏盖全的错误。因为,在归纳时我们往往无法穷尽所有的个体事物,而科学认识总是与无限多的对象相联系,一旦发现一个对象与归纳的结论相反,结论就成为不可靠了。例如,以前的动物学界认为鱼是用鳃来呼吸的,可后来发现了用肺呼吸的鱼,那个结论就被否定了。因此,归纳所得的结论不充分可靠,还必须介住演绎检验其结论的可靠程度,并加以补充和修正。演绎以事物共性和个性的统一为基础,共性只是大致地包含个性,因此,从共性出发不能解释个别事物多方面的属性,要了解事物本身的多样性,就得进一步分析归纳。分析又是与综合内在地统一着的。

和归纳演绎相比,分析与综合是一种更深刻的、揭示事物的内在本质的思维方法,它所涉及的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分析与综合

(1)分析和综合的涵义

分析:是指在思维中把认识对象分解各个部分、方面、要素,以便分别加以研究的思维方法。分析是从整体——部分的思维运动。

例如,我们研究植物,把植物在思想中分为根、干、枝、叶、花等部分,对它们分别加以考察;我们学习一篇文章,把这篇文章的主题、题材、体裁、思想性、艺术性等等在头脑中一一加以认真考察;我们研究人体的生理结构,在思想中把人体分为运动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等八大系统,等等。

但是,如果只停留在分析上,就只能认识事物的局部而不能认识事物的全体,就可能孤立地静止地看待事物。因此,分析又不能离开综合。

综合是把对事物各个部分、方面、要素的认识统一为整体的认识的思维方法,它旨在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综合则是从部分-----整体的思维运动。例如:我们对某篇文章的主题、题材、体裁、思想性、艺术性等等方面分别加以考察以后,再把文章的这些方面联系在一起,对整篇文章做出评价;再如:经过对人体生理结构八大系统的分别考察,我们对人体的各个系统有了明确的认识之后,再经过全面思考,认识到在内分泌系统的作用下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人体成为统一的整体,形成了有生命活动的人体。

分析和总和虽然是两种相反的思维过程,但在实际的思维活动中却是辩证统一的。(2)分析和综合的辩证关系

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离不开分析。

只有对客观对象进行周密的分析,对事物的各个部分和矛盾的各个方面清楚的认识,才能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综合。没有分析,就得不到反映对象的各个侧面的各种规定,就不能正确地反映事物的多样性,当然就无从进行综合。

综合是分析的完成和指导,分析也离不开综合。

分析总是要以综合的成果为指导,并且以综合为目的。没有综合就不能形成对事物的整体认识。如果只有分析没有综合,那就失去了分析的意义。

黑格尔:譬如,一个化学家取一块肉放在他的蒸馏器上,加以多方的割裂分解,于是告诉人说,这块肉是由氮气、氧气、碳气等元素所构成。但这些抽象的元素已经不复是肉了。

在人们的实际思维活动中,往往是分析中有综合,综合中有分析,二者相互结合,交替进行。

3、抽象与具体

抽象和具体的统一,是辩证思维的高级形式。它在综合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方法的基础上,揭示了人的认识过程:人对客观事物内在本质的认识,是从感性具体出发,通过分析而达到抽象规定,再通过综合,由抽象规定达到思维具体的过程。即“具体——抽象——具体”的否定之否定过程。它是否定之否定规律在人们认识过程中的具体表现。

在认识过程中,具体有两种形态,一种是感性具体,另一种是抽象具体。(1)抽象与具体的涵义

感性具体:就是人的感觉器官所得到的生动而具体的知觉表象。感性具体是人们是认识的起点,是表层性的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的整体反映,还没有达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要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必须借助思维的分析活动,对感性具体进行分解,深入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属性,形成各种抽象规定,从感性具体发展到抽象的思维。

抽象:是通过分析把整体分解成各个部分,区分开必然的本质的方面和偶然的现象方面,从中抽取出各个必然的本质的因素,以达到对具体事物的某一本质方面的认识。这就是从具体——抽象的过程。

抽象深入到了事物的内部,把握了事物的本质。但每个抽象的规定,只反映事物的属性、特点和关系的一个方面,要想真正达到对事物全面而具体的认识,还必须用综合的方法,把对事物各方面的本质的认识联系起来,形成关于事物的整体的认识,使抽象的规定在思维的具体中再现出来,这就是从抽象——具体的过程。

思维具体:就是把对事物各方面的本质的认识联系起来,形成关于统一的事物整体的认识,使抽象的规定在思维的具体中再现出来。

比如,当我们遇见一个陌生人,在感性具体中只能了解他的长相、谈吐、举止等外在形象,通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对他的性格、情趣、特长、文化基础、行为习惯、思想品质等方面,就有了不同的抽象规定。如果再将这些不同方面的抽象规定统一起来,就达到了对此人全面本质的了解。这时,“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已经在我们的脑海里形成一个具体的概念和理性的认识,这就是对此人的思维具体的把握。

任何一门科学的产生和系统化都经历了“感性具体——抽象规定——思维具体”这样一个过程。例如,17世纪的经济学家总是从生动的整体,从人口、民族、国家、若干国家等等开始,通过分析最后找到一些具有决定意义的抽象的一般关系,如劳动、分工、需要、价值等等。这些个别要素一旦多少确定下来和抽象出来,从抽象规定上升到国民经济整体的各种经济学体系就开始出现了。“感性具体——抽象规定”是一门科学的孕育期,而“抽象规定——思维具体”则是这门科学的形成期。(2)抽象与具体的辩证关系

思维运动的过程就是“感性具体——抽象规定——思维具体”,感性具体是认识的起点,抽象规定是对感性具体的否定,思维具体是否定的否定,是认识的结果。思维达到了具体,相对于一个认识对象来说,达到了认识的终点,但对于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的认识对象来说,它又成为认识的起点,思维又开始了新的行程。而这样的每一次循环,都给人类知识提供了新的内容。

4、逻辑与历史相统一

抽象与具体的统一从总体上揭示了人类认识特别是理性思维上升的全过程及其逻辑机制,历史和逻辑的统一则进一步揭示了这一过程的客观基础和逻辑机制的认识根源。历史和逻辑的统一,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科学理论的根本原则和方法。(1)历史、逻辑、历史方法、逻辑方法的涵义

在这一原则中,“历史”这一概念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指对象发展史,即客观事物(认识对象)自身的历史发展过程,如天体史、地质史、生物史、社会史等。二是指认识发展史,即人类对特定对象的认识发展过程,如天文学史、地质学史、生物 学史、社会学说史等。

“逻辑”则是指关于这一对象的认识成果或理论体系的内在逻辑结构和范畴演化序列,如天文学理论、地质学理论、生物学理论和社会学理论等的逻辑结构和范畴演化。与“逻辑”和“历史”两个概念密切相关的是“逻辑的方法”与“历史的方法”这两个概念。

所谓历史的方法,就是人们在研究事物时,按照研究对象产生和发展的自然行程进行研究并揭示其发展规律的思维方法。例如,用历史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史,就是使研究跟随着我国古代历史的自然行程,从我国的原始社会至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按照朝代的编年史,对各朝代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对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进行研究。历史的方法具有两个明显特征:一是历史性,也就是按照事物历史发展的自然行程,按照它在历史上依次出现的现象和事物进行研究。如上面说的研究中国古代史,就是按照我国社会依次发展的社会形态、依次出现的朝代、依次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和依次出现的重要历史人物进行研究。二是具体性,也就是尽可能地反映对象的自然发生的和依次出现的具体现象和具体事实。

所谓逻辑的方法,就是人们在研究事物时摆脱研究对象的产生和发展的自然行程,以理论的形式,也就是以范畴的理论体系研究和揭示对象发展规律的思维方法。例如,分子生物学对生物现象的研究,就是用逻辑的方法,它不按照生物发展的历史过程,也不按照人类对生物现象认识的历史过程,只是从分子的观点,以理论的形式来揭示生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逻辑的方法也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抽象概括性,即逻辑方法撇开事物发展的自然线索和偶然事件,从事物的成熟的典型的发展阶段上对事物进行研究。二是典型性。逻辑的方法抛开事物发展的具体细节,以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对决定事物发展方向的主要矛盾进行概括研究。(2)历史和逻辑的辩证关系

一方面,逻辑与历史是一致的,历史是逻辑的基础和内容,逻辑是历史的理论再现。

逻辑与历史是一致,包含两层意思,逻辑不仅与客观事物的发展史相一致,而且同人类认识的历史相一致。

举例说明,逻辑与客观事物的发展史相一致。动物进化史、动物学的逻辑 举例说明,逻辑与人类认识的历史相一致。以力学的发展为例,亚里士多德曾提出并研究了速度概念,以后大体按历史的时间顺序,伽利略着重研究了加速度,牛顿对力的概念作了科学的规定,焦耳和赫尔姆霍兹对功和能进行了精密的研究。与此相适应,力学理论体系的逻辑便从速度开始,然后再依次进到加速度、力、功和能。另一方面,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又包含着差异和对立。历史的东西总是包含有偶然因素、次要因素以及迂回曲折的细节,具体而生动。逻辑的东西则是“修正过”的历史的东西。

因为历史和逻辑是对立统一的,所以,在思维进程中,必须把历史方法和逻辑方法结合起来。历史的方法只有借助于一定的逻辑推论,才能将杂乱无章的历史事件连贯起来深入分析。脱离逻辑方法的纯粹历史方法是肤浅的经验主义的事实陈述。逻辑 的方法需要以历史的实际发展为基础和内容,只有以大量的历史材料为依据,才能形成可靠的逻辑推论。脱离历史方法的纯粹逻辑方法,是空洞的唯心主义的逻辑推理。历史方法与逻辑方法的结合,也就是“史”与“论”的结合。“史”是“论” 的基础。“论”是“史”的指导。

三、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辩证性质

20世纪40年代以后,蓬勃兴起的现代科技革命在引起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变革的同时,也带来了人类思维的巨大变革,剧烈地冲击着一切不适应现时代发展的旧的思维方法,创造着一系列新的科学思维方法。

现代思维方法是一个巨大的方法群,包括控制方法、信息方法、系统方法、结构—功能方法、模型化方法、和理想化方法等。

这些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创立,主要是通过三条途径实现的:一是深化原有的思维方法,使它更加完善,从而具有现代功能。二是各种方法的移植和杂交。三是创造新的思维方法,这是思维方法变革的主导方面。

这些方法都是人们在现代科学研究活动中对客观世界辩证性质的更深刻的反映,它不仅没有偏离辩证思维的轨道,反而在更新的视角和更深的层次上展示了思维方法的辩证性。例如,系统方法体现了普遍联系的观点、控制论的方法体现了内外因的观点、突变论体现了量变质变的观点、信息论体现了相互作用的观点。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辩证性质,决定了它与辩证思维方法的内在一致性:一方面,现代科学思维方法应以辩证思维方法作为自己的方法论前提;另一方面,辩证思维方法要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中吸取营养,丰富发展自身。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唯物辩证法是主观辩证法和客观辩证法的统一,它不仅揭示了客观事物的辩证运动和发展的规律,也揭示了人类认识和思维的运动和发展规律。

所以,唯物辩证法无论是对自然、社会、思维这三大领域的矛盾运动规律的宏观把握,还是对实际工作中错综复杂的矛盾的细微分析,都有普遍的方法论意义。所以,我们说,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本章小结„„

篇2:第一章第三节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讲稿

1、生殖:有性生殖 鸣囊、抱对

2、发育: 变态发育

卵 蝌蚪 幼蛙 成蛙

生活在水中 生活在陆地上

二、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

环境影响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课后巩固:

1.都属于两栖动物的一组是( )

A.乌龟、青蛙、鳄鱼 B.大鲵、小鲵、乌龟 C.蝾螈、大鲵、蟾蜍 D.蟾蜍、鳄鱼、水獭

2.下列对青蛙的生殖和发育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A.体内受精,水中发育 B.体内受精,土中发育

C.体外受精,水中发育 D.体外受精,土中发育

3.两栖动物是指( )

A.幼体在水中生活,成体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 B.有时在水中生活,有时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

C.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

D.幼体在水中生活,成体在陆地上生活,也能在水中生活的动物

4.明辨是非

①.水质污染可导致畸形蛙的出现。( )

⑵.所有两栖动物的幼体都必须在水中发育。( )

③.所有两栖动物的成体既能在水中生活,也能在陆地上生活。( )

④.雄蛙和雌蛙都能鸣叫。( )

篇3: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地球自转的概念、运动的方向、周期、速度。

2.使学生能够看懂“恒星日和太阳日示意图”,说出两者的差异及其原因。理解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会运用“物体水平运动方向的偏向”规律。

教学重点

1.自转的运动规律。

2.自转的地理意义。

教学难点

1.经度时差。

2.物体水平运动方向的偏向。

教学方法

谈话法。

教学媒体

投影片、投影仪、吹塑圆片一个(圆片上系一红绳)、地球仪、彩色墨水、滴管、椭球仪、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的纸模型。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毛泽东主席有一句著名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这种情况是否可能发生?学生回答略。

篇4:第一章第三节五心教育测试卷

一、填空(每空1分,23个小题,共23分)。

1、中国人自古就有爱国的传统,从忧国忧民的(),为国通西域的(),持汉节留胡的(),到抗敌骂贼而死的(),精忠报国的(),国有大灾大患挺省而出的(),头可断志不可屈的(),杀身报国的少年豪杰(),为维护国家统一而奋斗的彝族英雄()、和平起义的(),为创造苗文作出最大贡献的()。

2、乌蒙山上的雄鹰是(),他是()地方的人,他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委员。

3、英勇抗日的是(),他是()地方的人。

4、()年()月()日,()在()城楼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5、家乡的英雄人物有哪些()、()。

二、名人名言填空(每空1分,4个小题,共4分)

篇5:第一章第三节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讲稿

一、分析教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节是高二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第一章《自然灾害概述》中的内容,在学习了前两节自然灾害概念、特点和分布规律后,这一节主要学习《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本节内容是探讨人类生活中不合理的生产生活会诱发自然灾害和现代生活中人类如何缓解自然灾害。本节是对第一章知识的升华,让学生明白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也有影响,同时对今后学习第三章《防灾与减灾》有重要影响。所以学好本节,能为今后生活中的防灾和减灾打好基础。

2、本节的难点、重点知识

(1)人类活动不当会导致自然灾害的发生或加重;

(2)人类可以采取措施预防和降低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3)引发自然灾害的人为原因及其防治措施。

二、分析教学目标

在进行素质教学的同时,我们的学生还面临高考。因此,我着重从知识、能力和思想上三个方面培养学生。

1.知识目标

(1)结合实例说明人为原因是怎样引发自然灾害的;

(2)结合实例说明人类对自然灾害的防治;

(3)认识到随着科学的进步,人类能更好的防治自然灾害。

结合身边的生活事例来观察、分析,丰富地理知识,为考试做准备。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问题的能力,因此制定了目标2:

2.能力目标

通过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问题的能力;通过具体案例的解析,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保护环境的意识,确立人与自然共存、用人类知识和智慧降低灾情的可持续发展观。利用辩证的关系,让学生明白各学科之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

三、分析学生

高二文科学生好学心强,善于思考,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强,地理基础知识相对丰富;这些特征非常有利于本节课教学活动的开展和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四、分析教学方法

1、多媒体教学法

2、图导图解法、材料分析法

这节课涉及的图、材料较多,许多地理知识都通过图、材料来表达。通过导图解法、材料分析法既可以引导学生从图表、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掌握新知识,也可以培养学生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五、分析学法

1、导学法

2、探究式学习法为主

六、分析教学过程

(一)本节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1.本节首先回忆知识点引出人类研究自然灾害的好处,运用辩证关系点出不合理的人类活动能诱发自然灾害。展示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利和弊;

2.运用实例说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能诱发自然灾害的产生,并点出不合理人类活动诱发灾害的防治措施;

3.用图片说明,自然灾害的发生虽然不能避免,但是由于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类可以采取措施在一定的程度上预防灾害的发生和降低灾害的损失,是重要的防灾减灾措施之一。

新课教学活动完成后进行教学小结,并通过知识网络让学生分析人类对自然灾害的影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课堂练习

(四)、作业布置

课后理解记忆本节知识体系

七、小结

篇6:第一章第三节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讲稿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我国民族数量、构成及分布特点;

2.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自主进行意义建构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利用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在收集、整理信息的过程中占有资料,并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2.通过任务驱动式的课堂活动,创设积极互动的情境,展示个性特征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我国的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树立正确的民族观,激发民族自豪感

2.在学习中,产生对祖国各族人民及文化的热爱之情,学会尊重各族人民的不同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我国民族的构成和分布特点,民族文化绚丽多彩 难点: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 学生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七年级学生,他们好奇心强,对中国的民族风俗感兴趣,有的学生还会表演民族舞蹈,具备一定的阅读和分析地图的能力,会基本的电脑操作,如浏览网页,复制和粘贴。教学设计中具体方案的难易程度,与大多数学生的实际能力相适应,同时也顾及程度较好的学生。

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的支撑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体,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通过自主探究,交流合作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升华情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电子作品,既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了合作意识,又给了学生一个创意和展示个性的空间。通过民族服装以及民族歌舞表演,认识人民币上的各民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带给学生情感体验。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收集少数民族风情的图片及相关资料、服装或准备一分钟的民族舞蹈 教师准备:制作“中华民族资源库”网页课件、印有民族图案的人民币若干张

教学过程

歌曲“爱我中华”学生自由哼唱

设计意图:渲染气氛,让学生置身优美的音乐和画面中,引起学生注意,集中学生思维,使学生放松心情,为上课做好准备。

新课导入

在学生课前欣赏了“爱我中华”优美的旋律和各民族风情的情景中导入新课:“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华,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美丽动听的歌曲把我们带入了中华民族的大家庭。

【趣味活动】同学们,你们身上带了钱吗?请大家拿出人民币的纸币,互相对比观察,辨认纸币上的民族头像和文字:

1.在人民币上,除了汉字,还有其他文字吗?如果有,是哪些民族的文字?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2.人民币上有很多不同民族的人像,你知道他们分别是哪些民族吗? 【学生讨论】通过和其他学生的交流,亲身体会到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

设计意图:设计悬念,唤起学生参与意识;贴近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揭示课题,体现教学意图。新课教学

【板书】

四、多民族的大家庭 1.中华民族的数量及构成

【提问】中国有多少个民族,其中汉族和少数民族占的比例分别是多少? 【展示】网络课件

由于本课是一堂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学科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课,所以教师要先给学生展示说明本课件的基本结构和使用方法,使学生能够有效的利用网络资源。

【教师示范】在课件右边的民族概况中找到中华民族的数量共有56个,汉族人口数量最多,占中国人口总数的91%,所以其他55个民族被成为少数民族,约占中国总人口的9%。

【板书】56个民族,汉族占91%,其余55个称为少数民族

【提问】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和最少的分别是哪个民族?哪些民族人口超过了400万?

【学生活动】利用网络课件寻找答案,熟悉课件的使用(要求学生单人操作电脑,教师在教室内询查,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归纳】少数民族中,壮族人口最多,约有1500万,主要集中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另外,还有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回族、满族、苗族、彝族、土家族的人口数量也较多,超过了400万。

设计意图:要求学生从众多的素材中寻找自己需要的资源,培养学生整理信息的能力,并熟悉网络课件的操作和使用,为下面各环节做好准备。

【承转】中国各民族人民情同手足,和睦相处,共同建设着美好的家园。但是各民族居住的地方不尽相同。

【读图】中华民族分布图。【思考】中华民族的分布有什么特点?汉族主要分布在哪里?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哪里?

【学生活动】根据课堂任务,利用网络资源查找、提取、归纳和总结。【学生发言】通过查找资料,回答上述问题。

【归纳】我国各民族在地区分布上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汉族人口遍及全国,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在边疆,汉族多与少数民族杂居在一起。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在西南、西北、东北的边疆地区。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最集中的省份,有20多个少数民族。

【板书】2.中华民族分布 总特点:大杂居,小聚居 汉 族:集中在东部和中部

少数民族:集中在西南、西北、东北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利用网络结合课本的自学能力,鼓励学生勇于展示自我,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与抽象、概括能力。

【展示地图】中国政区图。

【读图思考】我国有哪些民族自治区?

【总结】在我国的行政区划中,每级都有民族自治地方,省级行政区中共有5个民族自治区,分别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藏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

【提问】这体现了我国在对待民族问题上是什么态度,我国目前的多民族之间的关系如何?

【总结】我国各民族无论大小,人口多少,都是平等的。

【乡土问题】广东有哪些民族自治地方?请在课件中找出(在课件右边的“其他素材”中找到广东省政区图)。【设置情境】王朋去杜鹃家做客,见杜鹃家不吃猪肉,就说:“你们回族怎么还这么落后,学学我们汉族吧。”你觉得王朋说的对吗,为什么?

【分组讨论】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在讨论中领会怎样正确对待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

【学生发言】每个小组派代表说说本小组观点(学生畅所欲言,教师适时引导和评价学生的观点)。

【网上游戏】用学生喜爱的学习形式,将具体事例和中华民族政策相连,从而体会中国的民族政策。

【学生归纳】中国的民族政策体现了什么特点?

【板书】3.中国的民族政策:平等团结,相互尊重,共同繁荣

设计意图:通过人机对话,激活学生新的学习兴奋点,形成正确的民族观;结合乡土知识,将课本知识具体化、生活化、网络化。

【承转】中华民族众多,由于地理环境、历史传统和宗教信仰的不同,各民族在衣、食、住、行、节日风俗等生产和生活方面独具特色,使中华民族的文化绚丽多彩。

【布置任务】在你们面前的电脑课件里,老师收集了各民族灿烂多姿的风土民情,请同学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你们最感兴趣的民族,在课件网络中找出有关这个民族的资料。

【温馨提示】

1.小组分工合作,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小组的电子作品,我们看看哪个组的作品最好。电脑水平很高的同学还可以利用我提供的网址,找到更丰富的民族风情。

2.完成表格时,可以在网络上选择你需要的内容复制,然后粘贴在表格里。不仅可以粘贴文字,还可以粘贴图片,甚至视频资料也可以粘贴到表格,这能使你们的作品更加精彩。

【学生活动】小组为单位,学生分工合作,利用网络完成电子作品(教师在教室询查,及时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指导学生完成电子作品,控制好时间)。【展示作品】学生小组选派代表,对本组所选的民族各方面的风土民情向全班展示,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教师适时的进行作品评价)。【评比】学生发言,共同评出本堂课的最佳学习小组和最佳电子作品。【板书】4.中国的民族文化:绚丽多彩

设计意图:(1)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给学生一个开放的空间,解读别人的观点;(2)培养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收集整理、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归纳总结的能力,实现资源的整合。

课堂总结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用一句话表达今天的收获,或者用一句话表达你对中华民族的祝福。

【学生发言】自由发言(教师适当评价并鼓励学生)。

课堂体验

【图片交流】学生小组内或小组间交流课前准备的图片。

【时装舞蹈秀】学生课前准备的民族服装或民族舞蹈表演(教师注意控制节目数量和时间,调控课堂气氛)。

设计意图:活跃气氛,结合课堂内容给学生一个舞台崭露才华,融洽情感。

作业设计

必作题

撰写小论文:“我的民族观”。选作题

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任选一题:

1.拍摄制作民族采风记录片或图片展(摄影爱好者)。2.制作简介中华民族的网页或课件(电脑爱好者)。

3.考察深圳中国民俗文化村,推出一项旅游项目并设计出宣传单(广告爱好者)。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不同需要,设计多层次、多角度的课后作业,拓展思维

板书设计:

第三节

多民族的大家庭

1.中华民族的数量及构成:56个民族,汉族占91%,其余55个称为少数民族 2.中华民族分布 总特点:大杂居,小聚 汉族分布:集中在东部和中部

少数民族分布:集中在西南、西北、东北

3.中国的民族政策:平等团结,相互尊重,共同繁荣 4.中华民族文化:绚丽多彩

教学反馈

篇7:第一章第三节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讲稿

一、概念和种类

会计核算基础,又称会计记账基础,它是将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确认计入会计信息系统的标

准。会计基础主要有两种:权责发生制基础和收付实现制基础。

二、权责发生制

权责发生制,也称应计基础。权责发生制要求,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

负担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凡是不属

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我国企业

会计准则规定,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也就是说,企业应

当在收入已经实现和费用已经发生时就进行确认,而不是等到实际收到现金或者支付现金时

才确认。

教材例题。

又如,C公司2010年9月以银行存款8800元支付某项租入设备9月份和10月份两个月的租金。根据权责发生制要求,此项业务,C公司应在2010年9月份和10月份分别确认费用

4400元,而不应在9月份一次确认费用8800元。

总结:在权责发生制下:

销售款未收到——应该作为当期的收入

预收的销售款——不应该作为当期的收入

计提借款利息——应该作为当期的费用

预付下期租金——不应该作为当期的费用

权责发生制会计核算基础要求合理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之间的界限。凡支出的效益

仅基于本会计期间(或一个营业周期)的,应当作为收益性支出;凡支出的效益涉及几个会

计期间(或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应当作为资本性支出。

三、收付实现制

收付实现制是与权责发生制相对应的一种会计基础,它是以款项的实际收付为标准作为确认

收入和费用的依据。在收付实现制基础上,凡在本期实际以现金付出的费用,不论其应否在本期收入中取得补偿,均应作为本期的费用处理。凡在本期实际收到现金的收入,不论其应

否归属于本期,均应作为本期的收入处理;

教材例题。

收付实现制下,不考虑预收收入、预付费用,以及应计收入和应计费用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行政单位会计采用收付实现制,事业单位会计除经营业务可以采用权责发生制

以外,其他大部分业务采用收付实现制。

篇8:第一章第三节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讲稿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人口迁移的概念、分类及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教学的重点是列举实例分析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教学中,教师应尽量结合实例,即先引入人口迁移的实例,通过和学生一起分析案例,引导学生得出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或先提出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然后针对每一条原因,使用人口迁移的实例进行实证和说明。通过学习,学生可能会发现,历史早期的人口迁移主要是受自然环境的影响,现代社会的人口迁移则主要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教学重点

1.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 2.引起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教学难点

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 教具准备

投影图片,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分类,了解我国当代人口迁移的特点。2.理解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明确引起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3.运用本地人口资料,探究本地人口移动的状况及产生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例对比,明确人口流动与人口迁移、国际迁移与国内迁移的区别。

2.通过阅读材料,分析案例,归纳出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社会调查,运用生活实例,激发学生学习地理、探究社会的兴趣,通过与他人合作交流,形成正确的人口观、环境观和全球意识。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复习提问)

1.人类进入20世纪以来,世界人口有怎样的增长?影响人口增长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自然环境对人口增长有哪些限制性?

3.何为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我国的人口合理容量是多少? 生 复习回顾,回答。推进新课

师(投影材料,创设问题情境)课件展示:

材料一:联合国报告:印度人口将在2030年前超过中国

中国日报网站消息:根据联合国2005年2月24日公布的《世界人口展望》报告,到2025年,印度人口将达到13.95亿,而到2050年,印度人口将达到15.93亿。而目前的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中国,2025年人口将达到14.41亿,而到2050年,中国人口将回落到13.92亿。另据《世界人口展望》报告预计,到2050年,世界人口将从目前的65亿增长到91亿,人口增长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欧洲的人口将继续下降。据统计,到2050年,欧洲人口将从目前的7.28亿下降到6.53亿(包括俄罗斯,不包括土耳其),意大利和德国的人口将继续下降,而法国和英国的人口将有所增长。到2050年,日本人口将从目前的1.28亿下降到1.12亿。报告指出:“总体而言,从2005年到2050年,发达国家的人口将基本保持不变,大约是12亿。而50个最不发达国家的人口将增长两倍多。” 材料二:德国人口负增长

现在人口8 200万的德国,到2050年将降至7 000万。换言之,在20世纪下半叶,德国平均每年增加人口20万;而在21世纪前半叶,德国将平均每年减少人口20万以上。这是德国联邦统计局公布的预测与计算结果。德国的老龄化速度也在加快。根据预测,2000年退休者与就业者的比例为40∶100;到2050年,这一比例将变为75∶100,从而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巨大压力。随着死亡率的增加和出生率的下降,2003年德国人口总数下降了14.3万人。部分德国官员指出,如果德国政府不放松移民政策,随着人口不断下降,德国会在未来几个世纪里“消失”。

师(总结精讲)通过对以上材料的阅读,我们知道,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的增长,取决于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对比,即人口自然增长率。由于印度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出现了人口过快增长,德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现了负增长,人口出现了下降问题,要想使德国不在地球上消失,除鼓励生育外,还可采取哪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呢?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人口迁 课件展示: 思考题

1.人口增长有哪两种主要方式?对世界人口增长有何影响? 2.何为人口迁移?它与人口流动有何区别?

3.人口迁移可划分为哪些类型?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什么? 生 阅读教材,思考回答。

问题1:人口增长主要有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两种方式。人口的机械增长,即迁入人口的增加值,是导致人口变动的另一个方面,对世界范围内的人口增长一般不具有影响,但对特定国家或地区(如德国)的人口增长,有时产生显著的影响。

问题2:人口迁移是人口移动的一种形式,是指人们变更定居地的空间流动行为。不变更定居地的空间移动,如季节移动、短期旅行等只属于人口流动,不属于人口迁移。

问题3:根据人口迁移空间范围的不同,人口迁移可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两种类型。国际人口迁移是指一个国家的居民进入另一个国家定居的现象。它包括永久性移民、外籍工人流动、国际难民定居等。国内迁移是指一个国家内部的居民从一个行政区进入另一个行政区定居的现象。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师 激励性评论后,安排学生完成教材P17页活动1、2题。

生(回答)问题1:①外出度假、旅游,上街购物,没有变更居住地;②张成高中毕业考取大学去异地读书,涉及定居地较长时间的改变;③王艳从甲县A中学转到B中学读书,虽有短时间离开原来居住地的依据,但未变更定居地,所以都不属于人口迁移,④聚居在叙利亚难民营的伊拉克难民,因跨越了行政区域界线,因此属于人口迁移。

问题2:①北宋末年中原人民大规模南迁,②19世纪俄国向西伯利亚流放犯人属国内人口迁移,③明清时期广东、福建等省的人民移居东南亚,④在我国工作的外籍工人都属于国际人口迁移。

(承转)以上我们了解了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那么,近现代世界人口迁移和我国当代人口迁移各有什么特点呢? 课件展示:

“近现代世界人口迁移流动路线示意图”。

观察思考:19世纪以前亚洲、欧洲人口迁移方向各有何特点?原因何在? 生 观察讨论后,填表: 师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17页材料,思考我国当代人口迁移有何特点? 生 阅读材料,填下表:

课件展示: 课堂训练:

读“80年代下半期我国务工、经商流动人口示意图”,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从图中看出,人口迁入数量最多的地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这三个地区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四川人口大量外迁对本省产生的积极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一时期,我国人口迁移的特点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的大量增加,人口迁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京津唐(或京津)长江三角洲(或沪宁)珠江三角洲(或广东)经济发展较快,水平较高,就业机会多,工资较高

(2)缓解人口压力或人地矛盾,加强了与外界的联系,增加了收入,促进了经济发展(3)流动人口 务工 经商

(承转)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发现,世界和我国人口迁移的类型多种多样,不同时期人口 师 引起人口迁移的原因相当复杂,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E.S.Lee)提出了系统的人口迁移理论——“推拉理论”。课件展示:

教材图1-10“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

生 观察分析,了解影响人口迁移的推力因素和拉力因素。课件展示:

教材图1-11“2001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地区构成图”、图1-12“2001年我国流动人口城乡结构图”

师 思考如下问题:

1.2001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地区构成中,流出和流入的省区分别有哪些? 2.2001年我国流动人口城乡结构中,流入、流出的比例分别是多少?有何特点? 生 合作探究后,总结回答。

问题1:人口流出省主要有四川、安徽、湖南、江西、河南、湖北等省。人口流入省主要有广东、浙江、上海、江苏、北京、福建等省市。

人口迁移的特点主要表现为由经济欠发达的中部内陆地区向经济发达的沿海开放地区流入。问题2:2000年我国人口城市结构中,乡村人口流出多,城市人口流出少,流出的人口绝大部分流入了城市,说明人口迁移的主流仍是由农村向城市迁移。

问题3:由以上分析可以得出: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不平衡。除以上自然环境因素、经济因素引起了人口迁移外,如二次世界大战、伊拉克战争、印巴分治等引起的人口迁移属于什么影响因素呢?

生(回答)属政治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引起的人口迁移。

师(总结精讲)政治因素中除战争以外,各国政府所制定的一些经济政策和人口政策,或是限制人口迁移、鼓励人口迁移的政策,都能引起大规模的移民流。

由于人类是具有社会属性的,各种社会文化因素,如文化教育、家庭婚姻、宗教信仰等,都会引起人口的迁移。如上述实例中印巴分治引起的人口迁移是因宗教信仰不同引起的。课件展示: 课堂训练:

判断下列人口移动的主导因素并进行连线: ①巴勒斯坦人沦为难民或迁居国外 ②我国历史上的贫苦农民“闯关东”“走西口”“下江南” 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③二战期间犹太人被迫迁居国外 经济因素 ④1947年印度穆斯林迁入巴基斯坦 政治因素

⑤20世纪80年代撒哈拉地区居民沦为环境难民 社会文化因素 ⑥21世纪,大洋洲岛国图瓦卢举国搬迁(参考答案)

课堂小结

人口迁移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社会现象,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很多,既有自然生态环境因素,还有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因素。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经济因素和文化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越来越明显。战争、宗教、社会变革、国家政策、生态环境变化以及个人 动机和需求也能影响人口的迁移。在某种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促使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板书设计 活动与探究

活动与探究的课题题目:山东省未来人口迁移流向及对经济的影响

活动与探究的内容:山东自古以来即为全国最大的人口迁出省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由净迁出省变为净迁入省,其主要原因是移民自身存在着迁返故地的潜在意识,以及社会经济环境的改变吸引了大量的人口迁入。从迁移流向看,省内迁移人口以“上行性”迁移为主,省外迁入人口以“平行性”迁移为主;迁往省外人口以“上行性”为主。未来人口迁移规模将不断扩大,由农村迁往城镇将继续成为迁移的主要流向;人口迁移模式将由社会自然形态向经济模式转化;传统的婚姻迁移比重将逐渐下降。活动与探究的过程、方法: ①查阅有关资料,了解山东人口、资源与环境的现状,分析山东人口迁移的拉力和推力因素。②介绍自己了解到的人口迁移(家人、同学、朋友、邻居等)的流向及原因,分组讨论,互相启发。

活动与探究的结果:

篇9:第一章第三节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讲稿

必修1 课标要求: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学生分析:

学生在升上高中之前有一年时间没有进行地理学习,就算在初

一、初二年级,大部分学生也只是把地理看成是一个 “ 次科 ” 而没有足够的重视,因此对很多地理基础知识已经遗忘。如何唤起他们的记忆和兴趣,是高一地理教学中迫待解决的问题。

这一节的内容涉及了天文、地理、数学(代数、三角、几何)、物理等学科的知识,综合性很强,对学生的空间思维要求较高。怎样在学生现有水平和知识储备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学习,使他们能较好地理解问题,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也是本节教学中要解决的问题。~ 9 年级的地理课中也有地球运动的内容,因此,高中地理要处理好与它的区别和衔接问题。

教材分析:

对于本节的教学处理,可以按教材的顺序,先讲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特点,再讲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最后讲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第 15 页的活动目的既是对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特点的归纳和应用,又是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如比较法的适用范围、如何设计比较项目、如何分析比较结果等。

恒星日与太阳日 ” 是教学中的难点,说明时要把握:第一,某一恒星、地面某点、地心第一次 “ 三点共线 ” 到下一次 “ 三点共线 ” 的时间间隔就是一个恒星日,太阳日同理;第二,地球自转的同时也绕太阳公转;第三,由于恒星距地球非常遥远,可看作与地球的相对位置是固定的,所以图 1.14 中的 “ 三颗恒星 ” 实际上是同一颗恒星;而太阳距地球较近,所以太阳与地球的相对位置是变化的,由此产生了恒星日和太阳日在时间上的差异。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一是产生了昼夜交替,要懂得如何确定晨线和昏线,并要明确晨、昏线

上的地点分别正处于日出、日落时刻,其太阳高度为 0°,并明确太阳光线与晨昏线垂直,晨昏线所在平面经过地心;二是产生了地方时差,对于时间计算的问题,要注意讲清基本概念,特别是近似概念,如:时区与区时、区时与地方时、北京的地方时与 “ 北京时间 ” 等。在讲授计算方法之后,可以通过设计一些情景进行教学,如打国际长途电话给亲友要选择合适的时间、乘坐国际航班到达目的地要 “ 倒时差 ” 等,一方面提起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对于国际日期变更线两侧时间与日期的差异,可以从 180° 经线东、西两侧分别是地球上时间最晚和最早的地方,并结合例子来说明。至于 “ 地转偏向力 ” 的知识,在本章不必涉及,留待第二章学习。

黄赤交角 ” 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可以从 “ 一轴两面三角度 ” 和 “ 三个基本不变两个变 ” 掌握它的概念: “ 一轴 ” 指地轴; “ 两面 ” 指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 “ 三角度 ” 指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的交角为 23 度 26 分,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为 66 度 33 分,地轴与赤道平面的夹角为 90 度。“ 三个基本不变 ” 是指地球在运动过程中,地轴的空间指向基本不变,北极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黄赤交角的大小基本不变,保持 23 度 26 分;地球运动的方向不变,总是自西向东。“ 两个变 ” 是指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线、地轴与太阳光线的相对位置是变化的。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黄赤交角在确定太阳直射范围、极昼极夜范围等方面的意义,结合第 20 页的活动归纳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对于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应充分利用图像、动画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这些地理现象的变化过程,归纳其变化规律,重点是掌握两分两至日的情况,但切忌忽略过程而只是死记结论。最后明确天文四季划分的依据是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理解其实质是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与太阳辐射大小、强弱的关系。

课时: 课时

教学方法: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入新课】 1、问题引入。设计一些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涉及地球运动的问题(不一定学生会回答),引导学生进入本章的学习。

(1)为什么我们看到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2)为什么四季星空是不同的?

(3)为什么昼夜长短会变化?

(4)为什么会有季节的变化?、演示引入。运用 FLASH 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诗词引入,让学生边看边思考:毛泽东同志有一句脍炙人口的诗词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为什么这样说呢?

【学习新课】 1 .运用对比的方法,学习“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自转和公转是地球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自转的特点包括自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公转的特点包括公转的方向、周期、轨道和速度。充分运用动画演示,并适时提出研讨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把知识学活。、利用 FLASH,让学生寻找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规律。

• 从赤道、北极、南极看,地球公转跟自转的方向有什么不同?

地球自转的 方向

从赤道看、从北极看、从南极看

周期

恒星日、太阳日

速度

角速度、线速度

• 给出两条相对应的题目,考察学生掌握的程度

下列图形中,哪些正确表示地球的自转:、把恒星日和太阳日、角速度和线速度、地球公转轨道等图制成 POWERPOINT,在图上分析其特点和规律。

地球自转为什么会出现两个周期

参照物 时间 旋转角度

恒星日 恒星 23 时 56 分 4 秒 360o 太阳日 太阳 24 时 360o59 ′

哪个才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C 地球自转线速度因纬度出现什么样的变化规律?

D 1 月份地球离太阳最近,而为什么我们这里是冬季? 7 月份地球离太阳最远,我们这里为什么是夏季?、归纳总结、学习反馈

在广州,6 月 1 日 22 时看到的星空,再次能看到同样星空的时间是:()

A、6 月 2 日 22 时 B、6 月 2 日 21 时 56 分 4 秒

C、6 月 2 日 22 时 3 分 56 秒 D、6 月 2 日 22 时 56 分 4 秒

我国发射在赤道上空的同步卫星与赤道的对应点相比()

A 运转方向相同,角速度不同 B 运转方向不同,角速度相同

C 运转方向相同,线速度不同 D 运转方向不同,线速度相同

关于地球自转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海口、北京、广州、哈尔滨四地的地球自转线速度相同

B、南北纬 30 度处,地球自转线速度依次增大

C、南北极没有线速度,角速度为每小时 15 度

D、南极洲的长城考察站、开普敦、北京三个地点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相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图表示南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

B、图中 A 点的地理纬度是 66 度 34 分

C、A 在 B 的东南方

篇10:第一章第三节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讲稿

【学习目标】

1.通过自学知道声音的特性。

2.通过实验探究得出影响声音三个特性的因素。

3.通过自学和亲身体会得出人耳听到的声音的范围,体验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从而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重点】

1.让学生在探究中体会和理解音调、响度和音色。2.通过实验探究音调、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难点】

音调与响度的区分 【学习探究】

【要点1】声音的三个要素

声音的三个特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乐音的______特征,可以区分不同发声体的声音 〖活动1〗

请学生利用手边的器材(包括老师提供的器材及学生自带的乐器)来发出尽可能多的声音,仔细倾听,尝试用不同的形容词来描述声音的不同,并展示自己的做法。小组合作填写下面的空。

有的声音,有的声音,有的声音,有的声音,有的声音,有的声音,有的声音 等等。小组讨论:声音的音调是指上面的哪些?声音的响度是指上面的哪些?总结一下音调和响度的定义。

声音为什么会有不同呢?研究问题要追根求源,从本质入手。请同学们回忆: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物体的振动会有什么不同呢?用手势相互之间来表示表示。有的振动,有的振动,有的振动,有的振动。

振动是怎样决定声音的响度、音调的呢?下面我们来探究:

【要点2】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 〖活动2〗

【猜想与假设】

【进行实验】

请利用手中的器材,使它们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并观察发声体的振动有什么不同? 器材: 操作:

现象: 结论:

相互交流,看能不能总结出规律?

总结:物理学中用频率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快慢,它是指发声体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声音的音调与频率的关系是

。自学P20,完成以下问题:

用心

爱心

专心

(1)对不起,请您讲话声音高一点()(2)李宁唱歌的声音真好听()

(3)电锯发出的声音很尖,很刺耳()

5.有经验的养蜂人根据蜜蜂飞行时发出的声音就可以判断蜜蜂是采了花粉回来还是出去寻花源,是因为蜜蜂飞行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的()不同。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都不是

6.寓言故事中的兔乖乖听见说话和敲门声之后,根据什么没有将门打开()

A.说话声的响度B.说话声的音调C.说话声的音色D.敲门声音的不同

7.拿一张硬纸片,把它的一头伸进自行车轮的辐条中间,然后转动车轮,就会听到纸片振动发出的声音。当减慢车轮转速时,你能听到()A.音调变高B.音调变低 C.响度变大D.响度变小

8.弦乐队在演奏前,演奏员都要调节自己的乐器——拧紧或放松琴弦,这样做主要是改变乐器发出声音的()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传播方向

9.在日常生活中,常用“震耳欲聋”来形容人说话的情况()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都有可能

10.听音乐时,要判断是什么乐器在演奏,依据的是()A.声音的响度 B.声音的音调 C.声音的音色 D.音乐的节奏

11.我们平时所说的“女高音”、男低音”,这里的“高”、“低”指的是()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速度

12.在一只玻璃杯中先后装入不同量的水,用细棒轻轻敲击,会听到不同频率的声音。与此类似,当医生在给病人检查腹部是否有积水时,常会用手轻轻敲击患者腹部,细细倾听其发出的声音,此为“叩诊”。医生主要是根据什么来判定患者腹部是否有积水的()A.声音的响度

B.声音的音调

C.声音的音色

D.声音是否悦耳动听

13.人们在选瓷器时,总是要轻轻地敲敲,听听,以此来判断瓷器的好坏。这是利用乐音的哪个特性来分辨的?

14.请你找4个相同的小瓶,装入不同高度的水(如图),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听听它们发音的高低,想想为什么?

用心

爱心

上一篇:如何做好自我管理下一篇:女汉子传奇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