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亲小瓢虫教学反思

2024-05-24

亲亲小瓢虫教学反思(精选9篇)

篇1:亲亲小瓢虫教学反思

中班数学活动——亲亲小瓢虫

一、活动目标:

1、巩固幼儿对10以内数的认识,培养幼儿按数量分类的能力。

2、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1、画有6个点、7个点、8个点、9个点、10个点的纸制瓢虫若干。

2、一棵有6个点、7个点、8个点、9个点、10个点的树叶的大树。3、5幢小房子

三、活动流程:

引起兴趣—帮助瓢虫分家—帮助瓢虫找树叶—结束游戏

四、活动过程:

1、今天,老师邀请了一个非常可爱的朋友来我们班里,猜猜它是谁?下面做个游戏你们就知道了。教师与幼儿共同玩手指游戏小瓢虫。

小瓢虫,小瓢虫(上下弯曲手指),爬来爬去的小瓢虫(四指作爬行状),紧紧追上大害虫(加快爬行速度),一口把它吃干净(停下,作吃状)。

2、老师这有许多小瓢虫,让我们每个人都来找个小瓢虫做朋友吧。(每个幼儿领养一个小瓢虫)。

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可爱的小瓢虫朋友们,看看他们有什么不同吗?引导幼儿数数瓢虫上有几个点。

(1)小瓢虫都有自己的名字,看!它身上有几点就是几星瓢虫了!

(2)请幼儿自己数一数自己的瓢虫宝宝背上有几个点,再找几个幼儿到前面说一说是怎样数的。教师小结:数的时候要从上到下或从左到右。(3)请你的朋友是六星瓢虫的站出来,请幼儿帮助检查。(4)请你的朋友是七星瓢虫的站出来,请幼儿帮助检查。(5)请你的朋友是八星瓢虫的站出来,请幼儿帮助检查。(6)请你的朋友是九星瓢虫的站出来,请幼儿帮助检查。(7)请你的朋友是十星瓢虫的站出来,请幼儿帮助检查。

3、小瓢虫刚和我说,他们很希望小朋友帮他们一个忙,他们最近造了5幢漂亮的房子,可是就5幢房子,却有那么多小瓢虫,这可怎么办呢?(引导幼儿能说出按瓢虫背上点的多少进行分类)

请幼儿帮助小瓢虫分家,让拿着同一种瓢虫的小朋友坐在一起,教师分别把5幢房子分给他们。

4、小瓢虫开心极了,有了自己的家,现在它们要出来玩了,所以他们还希望请小朋友能帮它们找到它们活动的小树叶(请幼儿找到相应的有相同点数的树叶,并将瓢虫放到相应的数字树叶上)

5、让我们和可爱的小瓢虫一起去玩吧!教师带领放好瓢虫的幼儿玩,活动结束。

五、活动反思:

中班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等现象都有了一定的兴趣。但由于数学活动比较枯燥,所以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不是很高。本节课我设计了“小瓢虫分家”这一带有情境性的数学游戏活动,利用了幼儿所喜欢的小昆虫—瓢虫吸引幼儿的眼球,使幼儿一开始就对活动能产生浓厚的兴趣,然后按小瓢虫身上的点数量不等的特点,让幼儿巩固对10以内数的认识,学习按数量分类。小瓢虫背上的点的数是变化很多的,因此通过有趣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在其中玩数,轻松快乐的学习。

篇2:亲亲小瓢虫教学反思

二、利用图片练习手口一致的数5以内的数。

三、利用游戏,培养幼儿按数量分类的能力。

在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两个游戏来巩固教学内容,第一个游戏是“小瓢虫抓害虫”;第二个游戏是“送瓢虫宝宝回家”。

四、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上完这节课后,我对本次活动进行了以下反思:

在第一环节中,游戏导入,师幼共同玩手指游戏“小瓢虫”我们班的幼儿很有兴趣。

第二环节中,利用图片练习手口一致的数5以内的数,对我们从托班升上来的幼儿来说还是比较容易的,但是教孩子数数的时候,应该注重数数的方位,如从上往下,从左往右。

第三环节是本次教学活动最重要的环节,通过游戏,培养幼儿按数量分类的能力。

篇3:亲亲语文课堂教学反思

一、确立亲近孩子的方向——制定相对单一、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

语文课堂教学目标是教师教学展开的基本依据,也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涉及教学活动的导向、教学内容的取舍、教学方法的运用等等。新课程实施以来,强调三唯目标的架构,旨在真正地让语文课堂教学为学生的素养形成和可持续发展服好务。但在实际的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常有简单将三唯目标相加的现象;或课堂教学目标随意性大、不明确,不集中;或蜻蜓点水,一节课到处都要体现,无侧重点等。往往由于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确立得不科学、不合理而导致语文课堂教学低效。由此,我想到作为亲近孩子成长需要的亲亲语文课堂教学,该如何从教学目标的确立上亲近孩子的成长呢?我以为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总揽全局,既要对全册的教学目标十分清晰,但同时又要因文而异,结合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情况以及课堂的生成进行大胆的取舍,制定出有针对性、有操作性、有价值意义的相对单一、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桥》一文时,我在孩子们初读课文的基础上,让他们回答:课文主要写谁?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写的是父亲。但在说父亲是个什么样的人时,孩子们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多数孩子认为父亲无私无畏、舍己救人;而少部分孩子认为父亲自私,不关心孩子。面对孩子不同的思维交锋,我立即停止了我课前的预设目标,展开了找依据说明的辩论会,孩子们抓住文中的语言并结合生活实际思辩,最后在老师的启发引领下,认识到:正是由于表面上看似父亲自私,对孩子的严厉、残酷,凸现了父亲无私无畏、舍己救人的高尚品质和人格魅力,同时让孩子们认识到父爱伟大并不在于浅表层次的关爱。这节课教师因未想到的生成而立即确定了有针对性、有操作性、有价值意义的相对单一的课堂教学目标。为此,课堂充满了人性的光辉,生命的律动。

二、寻找亲近孩子的源头——准确把握教学的起点

在低年级的语文拼音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出现上课一开始学生似乎都懂了,直喊“我知道!我会!”的情形,由于老师们事先都备了很详尽的教案,往往教师们根本不理会学生,生拉硬扯地把学生拽回来,照着教案进行课堂教学。有时精心设计的活动学生往往也不领情,不是提不起兴趣,就是难以开展。这种教师本位的做法严重地伤害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大地降低了课堂教学效果。深究其原因,我认为就是对学生的学习起点把握不准。由此,我想到亲亲语文课堂教学一定要准确把握教学的起点。因为孩子“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而是新旧知识、生活经验的相互作用而引发的认识结构的重组。学习是学生的经验体系在一定环境中自内而外的“生长”。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过:“影响学生的学习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就是学生的学习起点。亲近孩子的语文课堂教师应通过多种形式的前测,努力地把握好教学的起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例如:在教学《从现在开始》时,学生在自由轻声读通课文、自学生字词后,在教师检查学生生字词是否掌握这一环节时,教师让学生用手势反馈(会读的用OK的手势表示;有不会读的用伸一个指头表示);从学生的手势教师迅速找到字词教学的起点,请伸一个指头的孩子说出不会读的,比如:郑重、笑眯眯、轮流等,然后老师请会读的学生教不会读的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认读从而有效地完成教学。

三、真正的亲近孩子——亲历思维的闪现,尊重生命的独特

我们认为真正的亲近孩子的语文课堂不能机械地按原先确定的一种思路教学,而应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通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相作用和互相配合,由教师灵活地调整,生成新的超出原计划的教学流程,通过亲历孩子为什么这样想,满足孩子自主学习的需要。在上《北京亮起来了》第二课时的教学中,一个孩子突然发表意见:老师,北京的夜晚是灯的世界、光的海洋,这不是浪费能源吗?我们不是还有很多贫困山区没有通电吗?对于这一突发问题,教师该如何解决呢?是回避,否定,还是依从?我认为首先肯定了孩子善于思考的精神,而后引导孩子们讨论得出:我们的祖国在发展壮大,我们的首都北京是中国的形象,应该变得更美丽,夜景同样也应更加绚烂;我们应想方设法多发电,同时研究出更多更好的节能发光方法。课堂上教师抓住孩子思维的闪现及时探讨这“节外生枝”,鼓励孩子们畅所欲言,恰到好处地捕捉到了那潜在的、非预期的目标。这样既尊重了孩子的独特体验,激发了孩子们探索求知创造的欲望,又为孩子未来的发展播下理想的火种,使求知的课堂充满生命生机。

四、延展孩子需要的空间——学会留白

篇4:《亲亲大自然》教学简录与反思

1.欣赏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

2.观察大自然,初步了解大自然的景色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3.亲近大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

4.热爱大自然,初步懂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

活动准备

1.教师制作课件(ppt格式),准备四张大白纸。

2.学生完成课前小任务:

(1)观察校园里哪棵树最“胖”、哪棵树最高;闻一闻校园里哪种植物最香;用脚(最好是光着脚丫)踩一踩水泥地和泥土,比较有什么不同。

(2)搜集表现四季景物的图片或照片。

活动过程

一、任务反馈,激趣入题

1.课前小任务反馈。

师:同学们,老师课前布置的小任务都完成了吗?先说说校园里最“胖”的树吧,谁找到了?

生:学校里最“胖”的树是传达室对面的第一棵树。

师:你是怎么测出来的?

生:我是用手臂去抱校园里的每一棵树,然后比较出来的。

师:你真棒!能说说拥抱小树时的感受吗?

生:小树好乖,我测量的时候它们一动不动。当我一个人抱不住的时候,就和好朋友乐乐一起抱,真好玩。

师:大家同意贝贝的答案吗?(同意)谁找到了校园里最高的树?

生:校园里最高的树是教学楼后面的第三棵树。

师:你是怎么判断出来的?

生:我是用眼睛观察树顶,一棵一棵比较出来的。

师:你真聪明!接下来,老师想知道谁发现了校园里最香的植物。

生:小花园里的月季花最香。

生:玉兰树上的花最香。

……

师:看大家的表情,校园里的花香还真是挺让人陶醉的!现在,我们一起来说说踩在水泥地和泥巴地上的不同感觉吧!

生:水泥地硬邦邦的,还有点凉,泥巴地就软多了,不过踩了几脚后就把我的袜子弄脏了。

(学生哈哈大笑)

师:是吗,看来是土地伯伯喜欢你跟它亲密接触,所以特地送给你一点纪念品哦!

2.小结:同学们,这次小任务完成得不错,每个同学都观察得很仔细,都和身边的大自然进行了亲密接触。接下来,我们一起去发现大自然的美,好吗?

[反思]孩子们大多是在城市里长大的,对大自然的理解还很模糊。课前小任务旨在让学生感受大自然就在我们身边,认识到自然生物也像人类一样有生命。从课堂反馈来看,学生对这次任务很感兴趣,也从中感受到了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快乐。

二、走进四季,感受自然之美

1.秋天美不美。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

生:秋天。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树叶变黄了。

生:大雁往南飞。

生:树上的叶子开始往下掉,落得满地都是。

……

师:看来你们都是秋天的小使者,观察到了这么多秋天的变化。那么,你们觉得秋天美吗?

生:美,因为只有秋天才能看到金黄的叶子。

生:秋天不美,树叶落得到处都是,清洁工可辛苦了!

师:老师喜欢你们的直爽,能说出自己对秋天的真实感受。现在,大家一起来看看老师眼里的秋天,好吗?

(课件展示秋天的景色,老师配旁白:果树上挂满了红的、黄的、绿的果实,丰腴饱满,色彩艳丽,让我们仿佛闻到了水果的香甜;金黄的落叶从树枝上飘落下来,舞姿是那样轻柔曼妙,好像生怕惊动了小草们……)

师:你们喜欢这些美丽的景色吗?

生:喜欢。

师:这些景色是由哪位大画家“画”出来的呢?对,是大自然这个神秘的大画家“画”出来的。大自然不仅把秋天“画”得五彩缤纷,还把每一个季节都打扮得各有各的美丽。同学们,请把你们找到的四季风景展示给大家看看,好吗?

2.四季美景展。

生:这是我过年的时候在岳麓山拍的照片,树上还有白白的雪,像童话世界一样。

师:冬天的岳麓山真美啊!请你把照片贴到写着“冬季秀”的大白纸上吧!

生:瞧,春天的公园里,各种各样的花都开了,树也发芽了。

师:春天是一个万物复苏的季节!(指导学生贴图)

生:这是夏天的荷花图,还有蜻蜓在上面跳舞呢!(上台贴图)

生:这是我前几天在校园里拍的,围墙上的爬山虎也变黄了,可是我觉得很好看。(上台贴图)

师:大家找到了这么多的四季美景,我们干脆一起来贴图,好好欣赏一下吧!别忘了仔细观察,在不同的季节里,大自然的景色发生了哪些变化,每个季节都有什么特点。

(学生自由贴图、欣赏、交流)

师:大家发现每一个季节的特点了吗?一起来说说不同的季节美在哪儿吧!

生:冬天的树叶都掉光了,但是如果下了雪,就可以堆雪人、打雪仗,所以我最喜欢冬天。

师:说得很好。不过冬天也有不落叶的树,看这张照片,松树的叶子就在白雪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绿……

生:春天,天气暖洋洋的,百花盛开了,树儿草儿都变绿了。

生:夏天,树木都长得很茂盛,荷花开了;秋天,瓜果成熟了,小松鼠也出来找松果吃了。这两个季节都很美,我都喜欢。

……

3.小结:四季的循环变化是一种自然现象,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景色、不同的美,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更多的美丽景色,发现大自然的奇妙变化。

[反思]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大自然的美,老师引导他们搜集图片资料,借助多媒体课件,通过资源共享,孩子们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回忆、欣赏、发现、感受,由此产生了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也初步感受到了四季的特点。

三、再一次和大自然亲密接触

过渡语:其实,大自然里的朋友数不胜数,除了小树、小花、小草,还有动物朋友们,我们的校园里就有不少小动物,有谁知道?

生(纷纷说):蜗牛、蚯蚓、蝴蝶,还有小鸟……

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这些都是大自然里的朋友。现在,老师就要再给你们布置一个任务,我们一起到校园里去走走,观察一下大自然里的朋友,向它们问个好,好吗?

生(兴奋地):好!

(师提示学生问好的方式可以是对天空、小鸟、树木花草问声好,也可以是和它们“握握手”,如轻轻捏一捏树叶、摸一摸泥土,但是用力不要过大,免得弄伤植物,然后强调活动安全,带着学生来到小花园里。)

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做一次深呼吸,闻闻大自然的味道,多么清香……再看一看蔚蓝的天空,多么晴朗……现在,赶紧和你喜欢的大自然朋友打招呼吧!

……

[反思]在校园的小花坛边,我和孩子们一起结束了本堂课的学习。在轻松的呼吸和愉悦的参与中,我感受到了孩子们回归大自然的快乐之情。孩子们也在我的引导下进一步观察着自然生物,寻找有趣的发现,为下面的学习做准备。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收获,效果真不错。

(作者单位:湖南长沙市天心区铜铺街小学)

篇5:亲亲小瓢虫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在巩固幼儿对9以内数的认识,培养幼儿按数量分类的能力。

2、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3、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

1、画有6个点、7个点、8个点、9个点的纸制瓢虫若干;

2、一棵有6个点、7个点、8个点、9个点的树叶的大树。

活动重点、难点:

让小朋友准确地找到瓢虫所对应的树叶。

活动过程:

1、引起兴趣:

今天,诸老师邀请了一个非常可爱的朋友来我们班里,猜猜它是谁?

教师与幼儿共同玩手指游戏小瓢虫,引起幼儿游戏的兴趣:

小瓢虫,小瓢虫(上下弯曲手指),爬来爬去的小瓢虫(四指作爬行状),紧紧追上大害虫(加快爬行速度),一口把它吃干净(停下,作吃状)。

2、领养瓢虫

(1)那么多小瓢虫,让我们来找个小瓢虫做朋友吧。(每个幼儿领养一个小瓢虫)。

(2)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可爱的小瓢虫朋友们,看看他们有什么不同吗?引导幼儿数数瓢虫上有几个点,用这个方法来确定是几星瓢虫。

(3)小瓢虫都有自己的名字,看!它身上有几点就是几星瓢虫了!

(4)请你数一数你的瓢虫宝宝背上有几点?你是怎样数的?(小结:可以从上数到下或者从左数到右)

(5)你的朋友是六星瓢虫的站出来,请幼儿帮助检查。

你的朋友是七星瓢虫的站出来,请幼儿帮助检查。

你的朋友是八星瓢虫的站出来,请幼儿帮助检查。

你的朋友是九星瓢虫的站出来,请幼儿帮助检查。

3、帮助瓢虫找树叶

小瓢虫请小朋友能帮它们找到它们活动的小树叶:请幼儿找到相应的有相同点数的树叶,并将瓢虫放到相应的数字树叶上。让我们和可爱的小瓢虫一起去玩吧!

活动结束:

让找得最快的小朋友讲讲他是怎么找到的,并对今天表现好的小朋友给予鼓励。

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回家将今天他是怎样帮助小瓢虫找树叶的过程将给爸爸妈妈听。

教学反思:

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

篇6:一只小瓢虫

“今天又没雾霾,你戴口罩干什么?难道你感冒了?”我奇怪地问。他瞪了我一眼,什么话也没说。

下课后,我实在忍不住了,问:“喂,你为什么戴口罩呀?”

同桌被我缠得没办法,只好老实交代:“昨天,我吃海鲜过敏,脸上长了好多痘痘……”我正要答话,旁边的小明哈哈大笑:“小瓢虫,小瓢虫,咱班有一只小瓢虫……”

同桌涨红了脸。

我不满地说:“小明,干吗嘲笑同学呀?小心自己脸上也长痘痘!”小明扁了扁嘴:“不可能!我才不会变成小瓢虫呢,哈哈……”我很生气,但又没办法。

那几天,小明一逮着机会,就到处唱:“小瓢虫,小瓢虫,咱班有一只小瓢虫……”时不时地,他还用手去摘同桌的口罩,搞得同桌左躲右闪。

周五那天,同桌脸上的痘痘消失不见了。终于,他摘下了口罩,也不再害怕小明喊他小瓢虫了。

周一早上,我正在读书,突然,教室里一片安静。我抬头一看,见小明戴着一副口罩走进了教室。

等小明坐下后,我诧异地问:“你怎么了?”小明可怜巴巴地说:“我……我也长痘痘了……”这下,同学们都笑了。谁让你嘲笑别人的,真是自作自受!

这时,同桌说话了:“大家别笑了!我了解小明的感受,因为,我也经历过,这真的很痛苦!”顿时,教室里鸦雀无声。没想到,同桌竟然一点也不记仇。

终于,小明真诚地道歉:“对不起,我……”同桌摆了摆手:“好了!都是同学,别婆婆妈妈的!你也别害怕,很快就会好的!”小明点了点头,不知道为什么,他的眼圈红红的。

篇7:小瓢虫历险记

你看,一只小瓢虫停在一朵漂亮的油菜花上安静地休息,一只大蜘蛛正好在这儿织了一张大网。大蜘蛛看到小瓢虫,小声笑道:“嘿嘿!今天可真不错,午餐自动上门了!”不好!这话被小瓢虫听到了:“哼!想吃我,没门!”趁蜘蛛一不留神,小瓢虫猛地向刚刚织好的蜘蛛网冲去,在蜘蛛网上留下了一个大窟窿。

小瓢虫来到一个垃圾箱前,看到一大群苍蝇,心里冒出了一个想法,说:“嗨!你们这些肮脏的家伙,还不如住到粪坑里面去呢!”苍蝇听了,立刻火冒三丈,在小瓢虫后面紧追不舍。小瓢虫带着一大群苍蝇穿过蜘蛛网,这下蜘蛛网彻底被毁!蜘蛛也吓得目瞪口呆。小瓢虫飞到了马路上,眼看着就要撞上前面的牌子,忽然,小瓢虫身子一斜飞了过去,后面的苍蝇们没反应过来,一个个乒乒乓乓地撞到了牌子上,滚到了地上。小瓢虫唱道:“苍蝇苍蝇是笨蛋!追一追,跑一跑,就把脚和翅膀掉!”可是小瓢虫一转身,发现身后有许多的苍蝇正愤怒地盯着他,而且数量不比以前的少,他心里一惊:糟糕!马上就张开翅膀要溜之大吉。

沒想到,小瓢虫慌不择路,竟一头撞在了大蜘蛛刚刚重新织的网上,做了大蜘蛛的午餐。

【指导老师:沈微君】

点评

这则小寓言讽刺了那只聪明反被聪明误的小瓢虫。描写小瓢虫逃跑的场景很有画面感,如在看动画片一般。

篇8:亲亲“小鱼儿”

1号挑战家庭

爸爸:吴镝宝宝:吴瑞宸(毛豆)6个月

别看小毛豆长得虎头虎脑,一到水里,小胳膊小腿别提有多灵活了。“平时在家也经常嬉水,一般隔天一次。他特别喜欢在水里玩。”毛豆爸爸一边逗着小家伙,一边忙不迭地跟记者介绍情况。正得意间,小家伙的眉头皱起来了。哟,怎么了?别是因为到了新环境,感到陌生了?“别急,毛豆爱听儿歌。”小爸很镇静。可镇静过后却又让人着急,“糟了,这儿歌怎么念来着,给忘了。”赶紧向我们的育婴师求救,借上几本儿歌书,现学现卖一回。

儿歌稳定了宝宝的情绪,但要提升宝宝的嬉水热情,玩具也是不可少的道具。小爸很了解自己的宝贝,投其所好。瞧,毛豆在玩具的引逗下,爸爸的鼓励中,小胳膊小腿扑腾得格外有力。未了,还意犹未尽,辛苦小爸抱着宝宝,再让小脚丫踩踩水。难得遇到比家里大的嬉水池,怎么也得过足了瘾吧。

2号挑战家庭

爸爸:程屹宝宝:苹果6个月

苹果很可爱,大眼睛奇发型,像极了最近红透半边天的七仔。在跟我们又摇又笑地折腾了很久之后,终于要下水啦!可奇怪的是,正当小爸开始帮她脱裙子套泳圈时,向来爱嬉水的苹果居然开始哭闹。好不容易哄得笑了,一下到水里又开始不停地哭。

几经折腾,小爸对此次挑战有点信心不足了。幸而一旁的育婴师鼓励道:“再试试。”于是小爸决定再尝试一次。他抱着苹果先逗弄一番,由于之前泳圈的不适,苹果哭闹了许久,所以这次干脆不用泳圈。小爸先让苹果两脚接触水面,葡陪身体一点点深入水里……就在大家以为大功告成的时候,苹果的哭声骤然响起。无奈、沮丧,一旁的小爸手足无措。

看来,今天小爸想表现一番的愿望落空了,宝宝的状态直接影响到嬉水的情绪。不过,没关系,这样的机会随时都有。只要苹果愿意,小爸随时“奉陪”哦。

3号挑战家庭

爸爸:邱丰宝宝:邱子轩3个月

邱子轩是所有挑战家庭中年龄最小的却也是最乖巧的一个宝宝。小爸刚把他放到水里,就自己扑腾开了,不哭也不闹,也不需要大人在一旁多做什么引导,小家伙自得其乐得很。无师自通固然好,可子轩爸爸也未免太清闲了吧。怎么着今天也是小爸大显身手的机会,可别让小家伙抢了所有的镜头。小爸找了些玩具,“企图”吸引宝宝的注意力,但小家伙“高傲”得很,甭管小爸在一旁怎么“甜言蜜语”,就是不“搭理”。

篇9:亲亲小动物

也yě许xǔ你nǐ会huì觉jué得de饲sì养yǎnɡ小xiǎo动dònɡ物wù很hěn麻má烦fɑn,或huò者zhě觉jué得de挺tǐnɡ不bú卫wèi生shēnɡ的de,甚shèn至zhì会huì有yǒu容rónɡ易yì被bèi小xiǎo动dònɡ物wù伤shānɡ害hài的de想xiǎnɡ法fǎ。其qí实shí,小xiǎo动dònɡ物wù是shì不bú会huì随suí便biàn攻ɡōnɡ击jī人rén类lèi的de,只zhǐ要yào你nǐ摸mō清qīnɡ楚chu它tā们men的de脾pí性xìnɡ,便biàn很hěn容rónɡ易yì与yǔ它tā们men成chénɡ为wéi好hǎo朋pénɡ友you,从cónɡ而ér获huò得dé更ɡènɡ多duō的de快kuài乐lè!

你nǐ知zhī道dào吗mɑ,当dānɡ你nǐ看kàn着zhe自zì己jǐ亲qīn手shǒu饲sì养yǎnɡ的de小xiǎo动dònɡ物wù一yì天tiān天tiān健jiàn康kānɡ快kuài乐lè地de成chénɡ长zhǎnɡ时shí,你nǐ会huì有yǒu一yì种zhǒnɡ强qiánɡ烈liè的de成chénɡ就jiù感ɡǎn呢ne!不bú信xìn,你nǐ也yě试shì试shi看kàn吧bɑ!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德政北路

雅荷塘小学

六年一班*张甜)

上一篇:这个冬天没下雪优美散文下一篇:让我感动的“小黄香”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