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老年人服务形式内容

2024-05-04

社区老年人服务形式内容(共10篇)

篇1:社区老年人服务形式内容

社区老年人服务形式内容

社区服务分类

一、知识普及

二、社区文化交流

三、社区医疗普及

四、社区卫生

五、针对青少年

六、针对老年人

社区老年人服务内容

物质层面:包括老年人的饮食起居照顾,看病体检需求,消费权益维护等等。

1.社区养老院(规模大,投资大,可针对有一定经济来源的老人): 2.老年人餐桌:流动餐桌(类似社区网上订餐),节省实际餐厅面积,解决老年人出行困难问题,提供送餐上门服务 3.老年人体检:开展健康知识讲座,介绍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等等(重点介绍老年多发疾病,如高血压,老年痴呆症,心脑血管疾病等等),对无法出门的老年人提供定期上门体检 4.老年人陪伴:安排志愿者对独居老人及空巢老人打电话询问并定期上门走访,满足老人生活需求 5.老年人消费维权:在社区中进行宣传,普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开展帮扶活动,防止老年人上当受骗,特别是孤寡、空巢、高龄老人,提高老年人的维权意识 6.老年人健身:定期组织老年人活动(最好有室内的活动场所),让老年人做简单的活动(手指操,散步)精神层面:包括老年人心理照顾,兴趣培养等等。

1.上门走访:志愿者定期定人对独居、残疾、孤寡老人进行拜访,与老人交流 2.节日慰问:过节时可组织独居、孤寡老人一起开展活动(需专门活动室)比如包饺子,吃元宵;也可以组织身体较好的老年人出游 3.开展文化活动:定期组织老年人听戏,看电影观看表演(志愿者表演),组织广场舞,老年人文艺大赛等等(需场地)4.培养兴趣爱好:志愿者定期展开活动,教授老年人唱歌,书法,绘画等,丰富老年人生活(需场地)

篇2:社区老年人服务形式内容

有的人认为,银行服务就是“三声服务”、“十字文明用语”;也有的人认为,银行服务就是努力满足客户的各类需求,使客户资产增殖最大化。唯物辩证法告诉人们:任何事物都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没有形式的内容索然无味,让人难以接受,没有内容的形式即是形式主义,空洞无物。银行服务依然如此。微笑化服务是银行服务的形式,使客户资产增殖是银行服务的内容。因此,笔者认为优质的银行服务就是用微笑化,规范化的文明服务形式来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综合化和便捷化的需求,尤其是核心利益需求,同时使其资产保值增值。

银行等金融企业应该归属于公共企业,但是在给银行业定位的时候首先应该是服务业,且银行服务是一种特殊的情感式的劳动,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在社会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人们的思想观念有了很大的变化,客户受人尊重和享受服务的意识越来越强,银行要想在激烈的竟争中求生存,谋发展,就必须针对客户的心理特点和需求变化既注重银行服务的形式,又提升银行服务的内容,争取以规范化的优质服务和特色服务赢得更多客户的青睐和信任。

市场经济条件下即使是一件普通的商品也无不加以包装,因为它既提高人们接受的程度,也增加了产品的附加价值。作为经营货币,以信誉为本的银行业更加需要注意服务的形式。好的服务形式可以加强和维护与客户的关系,获得客户对银行的认可与肯定;好的服务形式可以展示银行积极的精神风貌,为银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差的服务形式效果刚好相反,容易为人们所诟病。体现良好、规范、人性化服务的各种“服务形式”,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优质的“服务形式” 被认为是一种高附加值的、有一定档次的服务规范。以微笑服务为例,微笑一下并不费劲,但它传递着亲切、友好、愉快的信息,能快捷地融洽与客户的关系,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个别服务人员表情冷漠,不够主动、热情,则可能将客户拒之门外。因此,规范银行员工的服务态度、仪表、语言、技能,营造优美舒适的服务环境,创新服务方式,完善服务功能都是银行持久地赢得市场的重要途径,是不可缺少的服务形式,失之则自断一臂。

走在省城的大街上,可以看到,各银行外部装修都非常讲究,配备设施也较为完善,工作人员也都面带微笑,这一切都让人爽心悦目。可以说银行的服务形式基本及格,但是服务形式的及格并不一定代表服务内容合格。很多银行依然存在排队等候时间过长、服务效率低、业务办理手续繁琐等诸多导致客户满意度降低的现象。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原因在于银行服务的表面文章很容易做,装修

网点、更换设备、请礼仪专家培训员工,这些工作花钱就可以完成。可是服务的本质内容,却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真正做到在业务上让客户满意不是一日之功。以外资银行擅长的个人金融业务为例,从其产品上讲其本身就是集存款、贷款、投资、咨询、方案设计为一体的组合产品的品牌,且利用网点、人员、电子服务、交叉销售等多种分销渠道,对不同层次的客户实施不同程序的营销服务,充分发挥整体优势,服务的有效性大大提高。当年的“南京事件",外资银行刚一进入,高端客户立即就把账户转过去了。这就是服务内容的力量。

相对中小型股份制企业而言,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在资产规模、机构设置、人员队伍、科技力量等多个方面都处于相对优势地位,有能力为客户提供更加多样化的选择,但服务形式方面则不尽如人意。相比较外资银行而言,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则存在高精专人才匮乏,资源整合能力差,金融产品单一之困。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一是走诱导性制度变迁之路,通过适当的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积极性,辅之专业化,规范化的服务培训,弥补国有商业银行服务形式短板之不足;二是加大力度培养和建设高素质的专业化人才队伍,协调各部门职能,整合自身资源,开发并完善金融组合产品的功能,提高银行服务的质量,丰富银行服务的内涵。

篇3:高等城市社区护理服务内容调查

关键词:高等城市,社区护理服务

近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高等社区卫生服务在国家的大力倡导下也得到了有效的发展, 从而社区护理显得更为重要。社区护理不仅是医疗护理, 而是将医疗护理、预防、康复、保健和健康教育有机结合。社区护理服务对象是为社区范围之内的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团体和每一个公共卫生场所。将个体保健和群体保健融为一体, 从而为居民提供了综合、连续、方便、快捷、经济、优质的卫生保健护理服务。社区护理人员要准确掌握社区居民的基本健康状况, 建立居民个人、家庭、社区健康档案, 随时掌握慢性病、手术患者及残疾人康复的管理信息。社区护理作为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作用是可想而知, 高效的高等城市社区护理服务能够提高我国医疗卫生水平, 为实现我国高等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目标奠定强有力的基础[1]。为了探讨高等城市社区护理服务内容及其影响因素, 本研究对我省高等城市社区护士进行了调查,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实验中, 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表, 对2011年1月-2013年10月对在笔者所在省2所高等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4所社区服务中心站, 采用目的抽样方法进行研究, 实验中, 共发放293份问卷, 回收258份, 其回收率为88.1%, 问卷经分析共有254份有效, 有效率98.4%。

1.2 方法

实验中,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 其中问卷调查的内容包括:疾病护理、预防、计划生育、临终关怀等项目。问卷调查时主要由课题组成员对调查单位、个人进行解释调查目的, 并要求护士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回答, 其问卷可以当场发放及填写或者同意发放之后经填写后同意收集起来[2]。

2 结果

排在前2位的是疾病护理, 共有239人 (94.1%) , 健康教育共有225人 (88.6%) , 后2位是社区卫生诊断和临终关怀, 详见表1。

3 讨论

近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高等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人们的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造成社区护士的工作量逐渐增大。如今的门诊量是以前的20倍左右。调查中, 排在前2位的是疾病护理, 共有239人 (94.1%) 、健康教育共有225人 (88.6%) , 后2位是社区卫生诊断和临终关怀, 这与刘秀娜等[3]在全国范围抽样调查的结果是一致的。

当前, 受新的经济、技术的冲击下, 我国医疗系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 一方面, 由于医疗制度不完善, 技术相对比较落后, 慢性病、传染病的患病率不断提高;另一方面, 医疗费用不断攀升, 造成个人及社会不堪负重[4]。何宇芬[5]研究结果显示:居民需求的调查, 居民对心理知识方面的需求为89.3%, 而实际提供的为34.8%, 说明社区居民对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需求大, 而现有的精神卫生资源无法满足社区居民的需要[6], 本次调查从事精神卫生服务的人员只有16.5%也与其一致。

综上所述, 当前高等城市的社区护理是适应社区居民的健康需求, 并伴随着社区卫生服务需要而逐步发展, 社区护理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7]。作为一名优秀的社区护理者, 应熟悉和掌握社区护理的基本概念, 了解社区护理的特殊性, 这对提高社区护理工作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我国高等城市社区护理服务内容较多, 且其影响因素也较多, 但是社区服务中并没有彰显特色, 社区应该采取措施提高护士素质, 扩展社区护理服务内容[8]。因此, 高等城市要做好社区护理工作应如下: (1) 高等城市社区服务中药配备合理的社区护理人员; (2) 增加高等城市社区从业者的培训力度, 提高社区护士的业务素质; (3) 加大高等城市社区投资力度, 拓展社区护理内容。

参考文献

[1]陈良英, 何促, 赵红, 等.社区护士工作内容及任职资格的预测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 2010, 41 (6) :490-493.

[2]高凤玲, 谈卫华, 谈晓霞, 等.石河子市社区护理工作现状分析与思考[J].中国全科医学, 2006, 12 (8) :1457-1458.

[3]刘秀娜, 周娟, 王仙园, 等.重庆市社区护理管理者社区护理发展建议的质性研究[J].护理学报, 2010, 17 (10A) :1-4.

[4]陈淑红, 李薇, 田永峰.北京市宣武区社区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及利用中的问题与思考[J].护理研究, 2010, 24 (8B) :2155-2156.

[5]何宇芬.恩施州及周边地区社区卫生护理需求调查[J].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5, 19 (25) :2342-2343.

[6]钟建群.嘉兴市社区护理人力资源现况调查与发展策略探讨[J].中国全科医学, 2006, 7 (6) :1979-1980.

[7]郭清, 陈雪萍, 章冬瑛.社区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 2005, 8 (21) :1767-1769.

篇4:社区老年人服务形式内容

面对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几年来,我们社区教育中心通过广泛宣传,逐步形成了良好的社区教育氛围。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培训活动自产自销

这是社区开展教育活动最方便、最经济,也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方式。我们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建立了茅山风景区人才资源库,并聘请了27名兼职教师,成立了“百姓讲坛”讲师团、社区教育志愿者组织,根据社区居民的需求,有针对性地推出教育培训活动,形成良好的教育活动机制。目前,我们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可以让我们兼职教师队伍中种植养殖大户授课,通俗易懂,有针对性,效果好。“百姓讲坛”讲师团中有茅山道教文化研究室的专家,有新四军纪念馆中的研究员,有卫生院的知名医生,有学校的知名教师等,“百姓讲坛”每期都能吸引很多听众。社区教育中心组织的老年人太极拳、五行操、书法班等都形成了固定教育时间、教育形式。此外,由社区居民指导的剪纸、电脑入门、十字绣等教育活动也吸引了不少居民参与,成为社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教育中心根据各村居民的实际需求,将农业实用技术培训、老年人健康保健教育、青少年的校外辅导站工作在各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全面开花,最大范围地扩大社区教育涉及的面。

二、教育师资资源共享

社区的教育师资资源毕竟有限,层次不高,影响也不大。要想让更多的居民看好社区教育,吸引他们的眼球,一定要有高水平的教师,有看得见、摸得着的教育效果。为此,我们十分重视与有关教育机构的联系,与市社区学院的“市民讲坛”讲师团、句容中专校、镇江机电高职等单位都保持着密切联系,有需求时能很方便地请到高水平教师。另外,景区的失业人员培训、创业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外来务工人员培训、致富工程、科技入户等都在我中心找到了落脚点,这些培训都由相关部门聘请有资质的教师授课,教学效果显著,社区居民易于接受,成为推进社区教育的有效载体。

三、专题培训合作互惠

互惠互利是合作的基础,也是减少投入、增加产出的有效途径。我们与有需求的企业、单位积极联系,帮助他们完成相关职工培训,提高职工素质,企业、单位只需要负责一些办班成本,不需要操心就可以完成培训。我们先后为东进林场、新四军纪念馆、村会计、计生干部等进行过系统的计算机培训,为三产公司招聘的员工进行岗前培训,为景区的餐饮业服务员提供岗位技能培训等,得到了这些企业、单位的一致好评,也推动了社区教育的发展。句容市社区学院组织的“市民讲坛”也经常深入到基层,是一种合理整合资源、实行菜单式教育、达到提高居民素养的很好的教育载体,为社区居民送上了高层次的文化大餐。

四、信息教育网络传播

在信息化社会,成人获取、利用和加工信息与知识的能力,日益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而网络又是人们获取知识最直接、有效、方便的渠道。中心十分重视信息化建设,开通建设了社区教育中心网站(mscjzx.jre.net.cn),方便社区居民浏览学习。网站除组织机构、社区风采外,还专门辟有社区教育栏目,现有茅山文化、农村实用技术、远程教育、视频学习等多个学习栏目。

几年来,茅山风景区社区教育中心根据社区居民的需求和人、财、物实际状况,积极创新教育载体,努力构筑立体式教育网络,受教育面更广,居民选择学习更自由,教育效果也更明显,终身教育思想在我街道的传播也更迅速,自我学习、终身学习的氛围正在广大居民中逐步形成。

篇5:社区老年人服务形式内容

老年人

1、辖区老年人基本情况收集

包括:

1、老年人健康管理情况登记册(附件3)2、65岁及以上老年人登记表(附件4)

3、老年人健康体检阳性者登记表(附件5)

4、老年人人口资料统计表(附件6)

5、老年人健康管理统计表(附件7)

表格见《湖北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层工作手册》老年人健康管理分册。如果辖区里所有老年人均录入到我们的系统中,很多表就可以从系统里导出来。

2、老年人一年一次健康管理服务

体检内容包括: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和健康指导。

辅助检查内容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血清谷草转氨酶、血清谷丙转氨酶和总胆红素)、肾功能(血清肌酐和血尿素氮)、空腹血糖、血脂和心电图。

其他体检表中打*号项目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建议老年人检查。

高血压、糖尿病

1、患者的发现

通过多种途径筛查高血压、糖尿病人

高血压患者筛查表(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手册附件17)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情况登记表(可在系统里导出)

2、高血压、糖尿病人一年四次面对面随访。

3、一年一次健康体检。体检表上打*号的不做要求。重性精神病

1、重性精神病人排查

包括:

1、重性精神病线索调查登记表(附件4)

2、参加重性精神病管理治疗网络知情同意书(不用手册上的,用2014年新版的)

3、重性精神病患者个人信息补充表(附件7)

4、重性精神病患者个人信息和随访信息补充表(附件9)

5、重性精神病患者失访(死亡)患者登记表(附件10)

6、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登记册(附件12,系统可导出)

2、重性精神病一年至少4次随访。

3、一年一次体检,辅检内容包括:血常规、转氨酶、血糖、心电图。

篇6:社区老年人服务活动方案

服务社区孤寡、残疾老人,共筑爱心之城

二、活动背景:

元宝山社区腿部走动不便的奶奶已是我们高坪志愿者暖阳行七分队长期服务的对象,目前她孤身一人在家,儿女对其也是不管不顾,平时亦不出门走动,话不多,与邻里关系似乎也不是特别融洽,她曾经几年未出过家门半步,在高坪去志愿者协会得知张奶奶情况后即安排暖阳行服务队接对服务,故早在20xx年11月高坪志愿者协会就已组织志愿者们去陪伴张奶奶并帮她做一些家务事,她希望我们志愿者能带她再多看屋外面的风景。

三、活动目的:

1、完成两位奶奶的心愿,带奶奶多到外面走动,多见识外面世界的变化。

2、传递志愿精神,弘扬孝亲敬老之风,学会如何善待老人。

四、活动地点:

元宝山社区两位奶奶家

五、活动时间:

20xx年6月17日上午9:00~11:00

六、活动人数:

6人

七:活动流程:

1、9:00在川北医学院校门口集合,签名

2、推老奶奶出去走走,呼吸外面的新鲜空气,满足老年人对外界感知的迫切。

3、给奶奶买一点水果(香蕉、荔枝)、蔬菜,然后给奶奶讲一些平时保健的方法。

5、11:00活动结束返回学校

八、活动所需经费:

水果30元

蔬菜30元

合计:60元

九、温馨提示:

篇7:社区老年人服务调查报告

随着我市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人对为老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传统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使养老越来越依赖于社会,依赖于社区为老服务工作的开展。2015年12月,市老龄工办和市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共同在5个老城区10个社区开展专项调研,了解老年人的需求和社区在开展老年人生活照料、精神慰藉、文体活动等方面的服务内容、硬件设施及财力投入情况,探讨进一步深化为老服务工作的政策措施。

一、基本情况

社区为老服务是指针对老年人的特点,以社区为依托的各种社会力量提供的包括日常生活照顾、医疗卫生保障、精神文化发展在内的各种服务,具有福利性和公益性的特点。近年来,围绕和谐社会构建,社区为老服务工作日益受到重视。各地都在努力探索社区为老服务的模式,一些社区在老年人管理、服务方面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初步形成了以设施服务、定点服务和上门服务为主要服务形式,以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精神慰藉、文化娱乐为主要内容的社区为老服务格局。

(一)管理体制已经形成,保障措施初步确立

1.建立服务管理体系,确保有机构管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下,我市已初步建立政府主导,民政牵头,部门协同,街道社区运作,社会共同参与的为老服务体系。根据《关于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若干意见》,全市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由市社区服务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协调,督促推进;目前,五个老城区都已建立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指导小组,负责政策制定、综合协调、经费筹措以及服务机构评估和年审等工作;各街道已成立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管理中心,负责日常管理和服务,包括整合各类服务资源;各社区成立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站,负责为老年人提供信息联络和服务协调。

2.建立为老服务队伍,确保有人干事。社区为老服务的提供者主要有:(1)社区专职工作人员,包括社区配备的民政(老龄)工作专职委员、企退管理服务工作人员;(2)公益性岗位助老服务员,指社区招聘辖区内4050人员组建的为老服务队伍;(3)老年人自管自治组织,如社区老年人协会、老年文体队伍、企退人员自管小组等,发挥着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4)志愿服务组织,如辖区共建单位的青年志愿者,社区低龄老年人为主体的以老助老志愿者,社区居民组织的医疗康复、电器维修专业志愿队伍等;(5)专业为老服务机构或社区内便民服务机构,为老年人提供低偿和优惠的服务。

3.建立为老服务设施,确保有场地办事。近年来,各地积极创造条件,改善为老服务设施,通过新建、扩面、嫁接等形式,在社区建立起居家养老服务站、星光老年之家、老年食堂、托老所等,解决实施为老服务的场地问题。(1)新建:一些街道采用收回租赁房、社区用房功能置换、租用辖区单位空置房等办法,兴建为老服务设施。如湖口街道收回一幢年租金25万元的三层楼房,投入100多万元改造成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并在底楼开设了“阳光食堂”;闸口街道天仙社区将蓝天公寓小区配套用房2个中套打通,改造成“夕阳之家”托老所;湖口街道仓基社区星光老年之家由自行车库改建,场地狭小,冬冷夏热,他们打算租借自来水厂的空地再建一个老年活动室。(2)扩面:长庆街道吴牙社区敬老院始建于1990年,是我市第一家社区办养老机构,原来只有20多张床位,今年街道投入80多万元对敬老院设施进行全面提升改造,腾出原社区办公用房与敬老院联通予以扩面,不仅增加面积至520平方,床位至53张,还将增加面向社区居家老人的服务功能,如净菜配送、餐饮服务、日间休闲等。(3)嫁接:主要指依托福利服务机构增设服务设施和项目,扩展服务功能。如南星街道美政桥社区依托街道敬老院建立养老服务站,组建了配餐中心、活动中心、日托中心和洗涤中心,为社区老年人居家生活提供便利。

4.设立服务专项经费,确保有钱办事。为扶持发展社区服务业,市财政每年安排 专项资金,用于保障公益性、扶持经营性社区服务业项目发展。并根据老年人增长比例等情况每年适当递增,通过以奖代拨形式对区、县(市)居家养老工作予以补助。五个老城区都已建立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专项经费,列入当地财政预算,用于各类服务点设施的建设和服务项目的扶持。各街道则至少匹配有与区政府相应的居家养老服务资金,以确保各类服务运行顺畅。江干区用于发放服务券的资金一年就有300万元,并对设施建设和服务项目给予扶持。

(二)服务内容日益丰富,服务对象逐步扩展

通过几年来的实践,社区为老服务内容从单一的家政服务,向“助餐、助洁、助医、助困、助急、助乐”六大方向拓展,涵盖生活护理、日间照料、代办采购、陪医送药等多个方面,并逐渐延伸到心理慰藉等深层次的关怀。服务对象从原来的特定类型,向辖区内的一般老人扩展。当然政府购买服务补贴的对象,仍以经济困难类——市、区、街道、社区四级救助圈的老人,特殊贡献类——老劳模、老居干、重点优抚对象中的老人,高龄独居类——80岁以上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子女又无法照顾的老人为重点,其他经济条件好、自理能力强、有服务需求的老人根据具体情况可获得低偿、有偿的服务。从服务手段上看,主要有以下三类:

1.上门服务。(1)助老服务员:社区按照一定比例配备助老助残公益性岗位,由助老员上门为特定对象的老年人提供探视慰问、代办代购、居室清洁卫生等简单家务劳动和其他服务。为规范公益性助老员的管理,下城区实行“三会一联动”工作机制:即每月一次助老员业务培训会,一次街道助老工作例会,每周一次社区助老工作碰头会,民政与劳动保障联动,街道劳动保障站负责招聘4050人员,民政科负责日常管理,要求助老员每天做到与老人“见一面、记一笔、做一条”,把助老服务落到实处。(2)关怀小组:除了对重点对象进行上门助老帮扶,许多社区对独居老人也予以重点关注。如闸口街道天城社区实行片区承包制度,每个片区由社区干部担任片长,片区内的党员、民情直递员共同组成关怀小组,将70岁以上独居老人列为重点关注对象,每周走访探望,对70岁以下独居老人施行较关注,每半月走访一次,每周电话联系一次。(3)家庭医生:一些社区还为老年人提供一对一“家庭医生”式健康服务。如小河街道长征桥社区卫生服务站对80岁以上老年人开展听诊、量血压、医疗咨询、饮食指导等上门服务。

2.定点服务。(1)老年活动室。我市2003年起实施“老年福利服务星光计划”,迄今已建成城镇星光老年之家633个,农村星光老年人之家2920个,让每个社区和行政村都至少有1个老年人室内活动的场所。以“星光老年之家”为阵地,社区定期举办健康教育和科普讲座,组织老年电大学习,开展书画交流、手工制作、戏曲欣赏、象棋比赛、老歌大家唱等活动,满足老年人对文体、娱乐、教育、休闲的需求。(2)托老所。闸口街道天仙社区创办的“夕阳之家”比较典型。“夕阳之家”位于一幢居民楼的底层,面积120多平方,安排了七、八张床位和较为宽敞的休闲区,可供有需要的老人日间休息、就餐、娱乐等,主要由社区党员、热心的退休低龄老人作为志愿者轮流值班负责照应。(3)老年食堂。近两年,为解决老年人吃饭难问题,一些社区想方设法陆续办起“老年食堂”,深受老人喜爱。位于湖口街道仓基社区的“阳光食堂”,6元套餐,老人凭“爱心卡”可打九折优惠。闸口街道在南、中、北三片各开办一家“老年食堂”,旨在辐射所有16个社区,基本上只对老人开放。长庆街道3个老年食堂分属不同模式:位于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内的老年食堂属自办型,以公益性为主,持街道绿色家园卡的老人可以享受每份3元的优惠价格,助老员也可送餐上门;位于王马社区的属共建型,依托“邀月楼”酒家为老年人就餐提供优惠服务,街道通过减免房租来补偿酒家;位于吴牙社区的属兼营型,其本身是敬老院的食堂,对社区老人开放。

3.设施服务。(1)求救求助呼叫器。建立求救求助信息呼叫服务系统,通过为老年人安装呼叫器,使得一旦意外发生,救助工作变得更迅捷。(2)“全球眼”摄像头。为实现“零遗漏全方位”看护,湖口街道在征得老人及家属同意后免费在几位80岁以上低保、困难、重残老人的客厅里安装“全球眼”摄像头,并赠送具有GPS全球定位功能和“一键通”呼叫功能的手机,通过社区服务平台,对老人实行全天候看护。

(三)服务内涵得到深化,服务模式不断创新

1.规范服务行为。(1)打造准专业化的服务队伍。助老助残公益性岗位由社区直管,既解决就业困难人员的基本生活保障,又帮扶了需要重点照顾的一部分老年人和残疾人,可谓“一岗解两难”,但这毕竟是一种临时性、救助性的非正规就业形式。为提高为老服务质量,许多街道和社区注重加强对助老服务员的管理,加强对他们的职业道德和岗位技能培训。湖口街道服务站建立了服务对象信息资料库,录入了每位服务对象的家庭情况、身体状况、经济来源、需求爱好等,要求服务员对老年人实行“四优”标准化服务,坚持服务员每日早会和回站汇报制度,并由社区专管员定期上门回访服务对象。(2)推行常态化的志愿服务。一直以来,各社区基本都建有一支为老服务志愿者队伍,由社区工作者、楼道党支部委员、退管小组自治会会长及拥有技术专长的居民组成,他们与社区内的空巢独居老人结对,定期走访探视,或定点开展测量血压、医疗咨询等服务。近两年,我市为进一步做好企退人员的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在社区按照就近、便利、自愿的原则成立以楼道小组为基础的企退自管小组,并拨给人均50元一年的经费。目前,各退管小组组长已经成为社区为老服务的骨干力量,承担起活动组织、信息沟通、政策宣传、走访慰问、邻里照应等互帮工作,较好地发挥着以老助老的作用。此外,下城区还组建了一支由楼道单元小组长组成的1万多人的信息员队伍,给予每位信息员一年800-1500元不等的补贴,要求做到“六必到”、“六必访”、“八必报”,通过建立健全居民自治网络,有效地避免了社区管理服务的死角,真正做到“零遗漏、全方位”。(3)特殊群体给予特别照顾。针对离休干部整体进入高龄期和高发病期的实际,我市在原有单位管理服务模式不变的基础上,依托社区生活和区疗服务资源,增加对离休干部的社区服务。市委老干部局给予人员和经费的支持,为每位老干部配备呼叫器,按20比1的比例配备专职助老员,实现老干部“就近学习、就近活动、就近得到关心照顾,就近发挥作用”。

2.依靠专业机构。大多数政府买单型居家养老服务由社区助老助残公益性岗位承担,也有一部分采取的是服务外包、劳务派遣形式。江干区的做法是首先由街道社区确认政府买单的对象,接着通过区人民医院评估老人的身体状况,发放100-400元不等的服务券,然后由专业服务机构夕阳红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有需要的老人提供服务。该中心130多名助老服务员全部面向社会招聘,上岗前先进行家政、维修、老年人心理、护理等方面的培训,服务的专业化程度相对较高。江干区通过建立健全相关的受理、评估、审核制度,明确服务内容、服务流程和随访督查的标准,使专业机构参与有章可循,也强化了服务的监督。为体现公共财政二次分配的公平性和政策性补助的公益性,避免以往操作过程中由社区工作者酌情处理或街道切块分配的不合理性,上城区望江街道委托杭州华爱老年人事业发展中心设计完成了评估软件,根据老年人的经济条件、身体状况和年龄按不同权重计算出居家养老服务的补助指数,确定可享受的额度。

3.整合社会资源。为满足老年人多元化、多层次、多选择的需求,社区通过整合资源,与辖区内的服务网点和商家签订协议,设立醒目的助老服务标识,让老人们享受到优惠服务。如上城区建立“为老服务联盟”,下城区设立“365金晖服务点”,西湖区开展“金夕工程”等,通过扶持发展社区服务业,打造15分钟生活服务圈,为普通老年群体提供优惠的服务。一些社区还与辖区单位协商,要求向老年人开放单位内部的服务设施。如市社会福利中心位于小河街道长征桥社区,其内部食堂已向社区老人开放,下一步拟将浴室开放,以解决老年人冬天洗澡难题。

二、存在问题

本次调研的10个社区在为老服务工作实践中都有一些很好的做法,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他们的经验虽然在全市不一定带有普遍性,却预示着社区为老服务发展的方向。但即便如此,从老年人的角度看,仍然有一些服务需求得不到满足;从社区层面看,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制约着社区为老服务的深入开展。

(一)老年人的服务需求得不到有效的满足

1.生活服务需求。由于身体机能的下降,买菜做饭解决一日三餐成为不少老年人生活中的难题,老年食堂的建立为老年人提供了便利,是最受欢迎的为老服务项目。我们走访的10个社区中,街道自办老年食堂在本社区的有2家,承包经营的老年食堂有1家,依托社区福利中心、敬老院食堂对社区老人开放的有2家,另外5个社区尚未办起老年食堂。未建食堂的社区老人热切盼望着社区能把食堂建起来,已建食堂的社区老人对食堂看法不尽相同。其中,对街道自办的老年食堂反映最好,老人们希望能把晚餐也开办起来;对依托福利中心、敬老院的老年食堂略感不便;对承包经营的老年食堂颇有微词(尽管给了优惠,饭菜的量也相应地少了)。可见,服务网点的经济效益与为老服务的社会效益之间的均衡点较难把握,实际优惠程度往往取决于提供者的自觉性。同样的问题也存在于家政、理发、洗浴等生活服务项目上,老年人认为收费偏高,商家认为已给予优惠价格。因而,老年人吃饭难、洗澡难、理发难的问题始终存在,较难解决。

2.医疗服务需求。老年人是疾病高发人群,对社区医疗服务资源比较依赖。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城乡社区卫生服务设施建设,已建成4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81家社区卫生服务站,老年人基本能在出行15分钟内到达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医。然而,社区卫生服务站医护人员较少,日常的门诊已应接不暇,一般来说,没有精力提供更多的服务。当下,经常有形形色色的保健品企业以开办健康知识讲座之名行推销保健品之实,且大多是夸大其词,虚假宣传,欺骗老年消费者。这些事件的发生除了不法企业骗术高明外,也说明老年人对健康保健知识确有需求,而纯公益性医疗保健讲座举办得太少了。

3.紧急救助需求。空巢独居老人最担心的是当意外发生时无人知晓,失去救援机会。当前,虽然各种现代通讯手段发达,老人家中死亡多日才被发现的悲剧仍屡屡见诸报端。为老人安装求救求助呼叫器是个有效的措施。很多低保、困难、有特殊贡献的老年人和一些高龄独居老人已由政府出资安装了呼叫器,其他老人需自费安装。目前来看,自费安装呼叫器的极少,一方面可能是经济原因,另一方面老人及家属对呼叫器后台服务的信任度不高,信心不足,认为直接拨110、120更为便捷可靠。

4.文体休闲需求。不同年龄段的老人对需求的侧重点有差异。年纪轻的,自理能力强的老人,其需求更多地集中在兴趣爱好的发展,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上,他们对社区室内外文体活动场所和设施有更高的要求。目前,星光老年之家、健身苑点已实现在所有社区全覆盖,但是有的活动场所面积狭小,设施简陋;有的活动室内容单一,只有棋牌麻将;有的聊天室选址不妥当,没有人气和氛围。特别在老小区,室内活动场所和室外休闲场地都很缺乏,老年人满意度不高。

5.照料服务需求。生活可以自理的老人并不需要照料服务,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老人或进专业养老机构,或保姆上门照料,只有那些生活部分自理,护理等级要求不高的老人才适合由助老服务员上门服务或由家人每天送往托老所照料。我市目前能提供老年人日托服务的社区很少,有的社区只是在星光老年之家安排了两张床位甚至是躺椅,没有专职看护,也不提供午餐,老年人应者寥寥。老年人需求与供给不对接,社区为老服务设施建设的“成果”与起到的“效果”不匹配。通过座谈了解,老年人最希望就近能有一家小型敬老院式的综合性的托老机构,既能日托,也能全托,既提供配送餐服务,又提供活动设施,不离开熟悉的社区环境,也方便子女探视照顾,真正实现在社区养老。

(二)社区解决为老服务需求的手段欠缺

1.场地缺乏。首先,目前社区配套用房标准偏低。根据《关于进一步落实和完善社区工作保障条件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的若干意见》,社区配套用房按照每百户不低于30平方米的标准,并且要安排“五室四站两栏一家一校一场所”等办公、服务、活动用房功能。除“星光老年之家”在必须安排范围之内,开展其他为老服务项目如老年食堂、托老所等,就没有多少配套用房可以使用。其次,大多数社区的配套用房过于分散,难以集中使用。老小区如此,这两年新建住宅区开发房交给街道的社区配套用房仍然存在这个问题,面积小而分散,结构楼层差,位置偏僻,难以发挥为居民服务的功能。再则,如何兼顾老年人的需求和其他居民的意见,也是社区在使用配套用房时的一个难题。老年人在健身苑点早锻炼、晚活动,影响居民休息,引发投诉;老年食堂产生油烟和噪声,附近居民举报其无证经营;在小区内建街道敬老院,有些居民受陈腐观念的影响也极力反对。居民不同群体间的利益冲突使有限的社区用房更难发挥为老服务的功能。

2.经费缺乏。老年人是社区服务的最主要人群,而社区工作经费与老年人口比例无关。由于经费有限,许多社区开展为老服务项目只能量力而行,“看菜吃饭”。无论是安装呼叫器,还是助老服务员上门服务,目前覆盖的人群都非常有限。老年食堂深受老年人欢迎,社区却面临着巨大的资金压力。前期投入如店堂装修、厨房设备购置暂且不算,日常运营的房租、水电和人员工资等都需要社区贴补,向老年人收取的仅仅是饭菜制作的成本费。没有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社区是没有能力维持下去的。目前,市、区两级都设立了居家养老服务专项经费,它们对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启动,对一部分老年人由政府购买服务时间确实起到一定作用,但分配到社区的具体项目上,无疑是杯水车薪,且具有不确定性,不能保证每年都有安排。

3.人员缺乏。由于招用公益性岗位可向市劳动保障部门申请部分工资补贴和社会保险费补贴,社区助老服务员、老年食堂工作人员、星光老年之家管理人员基本使用助老助残公益性岗位。然而,社区公益性岗位实行按需定员,总量控制,岗位人数按社区规模来确定。对于为老服务项目开展较多的社区,服务人员明显不够用。例如湖口街道“阳光食堂”需要工作人员10名,全部由街道打破社区招用名额限制,统筹安排助老助残岗,老年人建议食堂能供应晚餐,由于工作人员缺乏,一时还难以满足。此外,专业服务人员短缺的矛盾也很突出。社区卫生服务站医护人员不足,较难开展针对广大老年群体的医疗保健和“家庭医生”服务。社区托老所没有专业的康复护理和心理咨询人员,上门服务的助老服务员也大多是4050人员,上岗前只经过简单培训,专业知识和技能缺乏,这些都使为老服务工作只能停留在低水平上。

三、对策建议

目前,我市社区为老服务工作尚处在政府扶持推动的起步阶段,还存在着很多困难和问题。为满足老年人快速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为老服务体系,提出以下建议:

(一)制订服务发展规划。推进社区为老服务工作是各级政府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举措,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和关注弱势群体利益的社会价值取向。根据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形势,各级政府要从宏观规划上对为老服务工作加以引导和推动,把它作为社会服务的重要内容进行统筹安排,制定目标,完善措施。例如上海市在“十一五”规划中明确,到2010年,社会化养老服务覆盖人群将占届时上海市户籍老年人口10%以上,其中社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的老年人达到25万人,占比8%,全市养老机构床位发展到10万张,占比3.2%。下城区对老年食堂建设制订了一个专项规划,计划到2012年,力争71个社区每家都有一个老年食堂,并从2010年起,每年增加1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老年食堂。2010年是“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制订之年,各地都应认真谋划“十二五”期间社区为老服务的发展目标,并明确实施计划,以确保为老服务的覆盖面逐步扩大,服务设施建设得到有序推进。

(二)掌握老年服务需求。社区具有办理本居民区内居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职能。一方面,老年人居住在社区,表达服务需求的直接对象是社区;另一方面,政府为老年人提供的福利服务主要通过社区具体分配。为使老年人的需求与各类服务资源能得到有效对接,并体现公益性福利服务分配的公平性,社区应建立老年人基本情况、家庭结构、经济来源、身体状况、服务需求的数据库,这是解决为老服务缺乏问题的基础。数据库资料应力求客观详细,做到实时更新。要优先解决困难老年人的基本生活照料问题,优先满足身体急需照料的老年人就近、便利的服务需求。

(三)增强社区服务能力。社区是为老服务工作实施的主体,要围绕有人办事、有钱办事、有场地办事这几个方面来解决社区的实际困难,落实和完善各项保障措施,切实保障社区的工作条件,提高他们为老服务的能力。一是适时调整提高社区配套用房每百户30平方米的面积标准,根据目前实际,建议将为老服务用房增加作为社区必须具备的功能用房;二是在大项目建设和庭院改善整治时应允许社区通过自建增加一部分服务用房;三是建议在住宅小区规划设计阶段民政部门和街道办事处能参与意见,而不仅仅在工程验收时签字,以保证社区配套用房集中配置,并且在适当的区域(例如沿街);四是就社区工作经费核拨标准和助老助残公益性岗位设置控制方面,建议对老龄化程度高的社区给予倾斜,以保证为老服务的经费和人员。

(四)挖掘各方服务资源。为老服务资源不仅指掌握在政府、社区手中的各类公共服务资源,也应包括辖区单位、社会团体所有的资源。可以采取的措施有:一是动员辖区单位将内部食堂、浴室、文体活动设施向社区老年人开放。由于单位内部服务设施具有职工福利性质,一般除了公办养老院、医院、学校等公共福利服务机构,其他单位较难实施,建议给予开放内部设施的单位社区共建先进的表彰与奖励。二是倡导社区经营性服务网点为老年人提供质优价廉的服务。建议根据其为老年人服务的人次或让利的程度,政府给予一定的补贴,并用足用好已有的促进社区服务业发展的有关优惠政策。三是鼓励邻里互助式的助老服务。建议以楼道党支部为基础,成立邻里互助小组,将老年人组织起来,就近互帮,守望互助,真正实现“零遗漏、全方位”。

(五)打造专业服务队伍。要建立和完善养老服务需求评估体系,为有服务需求的老年人进行综合评估,在评估的基础上按供给的能力公平合理有效地配置公共服务资源。要研究制订《居家养老服务标准》,不断提高行业规范化、专业化水平。对居家养老服务的从业人员,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岗位技能培训,特别要加强护理、社工、心理等方面的专业培训,逐步提高他们的服务水平。要有计划地在职高和大专院校培养老年康复、护理、保健、营养、心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不断改善服务队伍的专业结构。要逐步提高服务从业人员的福利待遇,改善他们的工作条件,促进养老服务队伍的稳定和壮大。

篇8:社区老年人服务形式内容

关键词:城市老年人,养老服务,社区养老

一、中外养老服务体系的不同

在发达国家, 养老服务体系分为两大块内容, 一块指“养老事业”, 另一块是“养老产业”。“养老事业”是指为老年人基本生活服务这一部分, 是由政府主办的、以老年人为对象, 以法律的形式保证其公平和公正性, 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非营利性事业。养老事业体现的是政府责任, 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需求我国目前大多数养老机构就属于养老事业的范畴, 具有公益性特点。“养老产业”也称老人福利产业、老龄产业, 银色产业, 属民间的盈利性服务产业范畴。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 养老产业成为满足老年人生活多样化、更高层次生活需求的重要力量, 是养老服务的重要补充。近几年来, 养老产业不断发展, 从住宅关联产业到休闲旅游等, 都属于养老产业的范畴。总体来看, 世界各国的养老服务体系大致有三种模式, 第一种是补缺型的福利模式, 代表国家是美国、荷兰。在这种模式下, 市场担任着养老服务中的重要角色, 强调个人自立与社会互助, 在市场和家庭这两个部门不能正常发挥有效的作用时, 社会福利机构才临时发挥作用。第二种是缴费型的福利模式, 代表国家为德国、日本, 这个模式的服务主体更加多元化, 它由政府、家庭、社区、工作单位、民间组织共同参与, 强调个人工作业绩和参保年限。第三种是普惠型的福利模式, 代表国家是瑞典为首的斯堪的纳维亚地区国家。这种模式排除了市场的作用, 由国家和地方政府统一提供社会服务, 满足每个国民需求。进入21世纪以来, 随着社会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 我国的社会养老服务体制也有了长足的发展, 原有的养老服务体制在改革中不断求生, 同时新的养老服务体制也随着社会需求开始出现, 我国目前社会养老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居家养老, 再就是机构养老。居家养老, 顾名思义, 就是已家庭为依托, 加上社区化、社会化服务为选择, 来满足老人的养老需求。机构养老。就是社会各种养老机构, 老人可以通过自费的方式选择这些机构进行养老, 这些机构有国家的, 个人的等等。发达国家的养老模式可以说是比较先进的, 因为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素的快, 养老服务体系实践探讨的时间相对久一些,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相对于发达国家比较缓慢, 社会养老体制也属于起步阶段, 面对老龄化加剧的现实原因, 发展和完善社会养老体制也显得尤为重要。

二、国内社会养老服务发展的问题

一个国家对养老服务性质如何界定, 取决于其政府对社会福利的理解与认识的影响, 取决于政府对福利政策的价值取向, 社会养老服务应该属于第三产业, 但它又具有自己的特殊特点区别于第三产业, 总结起来我国养老服务体系主要有以下三个问题:第一、福利社会化进程中, 养老服务体系提供的主题多元化, 与各主体之间的竞争不公平。政府养老服务, 由政府出资, 财大气出, 优惠政策相对完善, 而民间社会养老服务有时享受的优惠政策就不到位。第二、养老服务体系发展趋势向营利性产业化方向发展。社会经济发展, 养老服务为了满足社会需求逐渐放松要求, 已经不再把福利性, 公益性作为唯一经营目标了。第三、市场化经营、行政化管理的畸形发展。社会养老服务体制虽在不断发展, 但是我国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政策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 这就出现, 管理上穿事业化的“小鞋”。政策补贴措施迟迟不出台, 养老失业大好的形式下, 管理还是遵循传统事业单位方式, 项目费用, 管理费用也由政府出资, 国办养老院就基本垄断了这个行业。

三、国内社会养老服务的解决方法

解决方法主要有重新定位养老服务。养老产业与传统产业相比, 它具有公益性和福利性的特点, 在服务中, 需要政府和民间的最佳整合, 通过竞争和互助机制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养老需求。中国的养老服务首先要强调它的公益性和福利性, 其次也要利用市场机制来提高服务效率, 明确政府责任。要发展养老服务体制, 当然少不了政府的大力投入和支持, 但子50年代以来, 政府对于养老服务产业的投入, 一直属于“囊中羞涩”状态。政府的责任以及投入多少, 取决于政府对养老服务的认识和价值判断。适当的改变对养老服务的认识, 要在总量上增加, 更要在结构上趋于合理, 达到资源的最佳配置。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重视老年群体特性, 不仅要提供物质支持, 更要注重老年人的身体精神健康发展。建立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制, 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养老服务体制中引入竞争理念有竞争才有发展, 通过竞争发现老年人的需求同时又将产品引入其中, 达到双赢的目的, 规范化管理。

总结

社会养老服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容。众所周知, 中国的老龄化趋势发展形势已经越来越严峻, 发展和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刻不容缓, 经济发展的同时, 以人为本的理念不能放下, 每个人都会老, 衰老是人的生命过程中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是一种必然现象和客观规律, 但如果我们掌握规律, 共同去关心老人, 注意老年保健, 使老人保持良好的心情, 乐观开朗, 就能达到延缓衰老, 提高生命质量的目的。建立完善的养老服务体系, 是稳定社会的现实需求。

参考文献

[1]刘恋, 张度.论我国城市社区养老服务建设[J].经营管理者, 2011 (07) .

[2]余伶, 王裕明.上海城镇社区养老服务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 2009 (08) .

[3]庄琦.我国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现状与出路[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 2008 (04) .

[4]田原.日本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经验与启示[J].当代经济, 2010 (09) .

[5]湛珏.社区养老服务现状及其市场化运作探讨[J].现代商业, 2011 (12) .

[6]张丽, 李林.河北省发展社会化养老服务的路径选择[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1 (03) .

[7]谢慧娟, 李桂平.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困境及对策[J].邵阳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05) .

篇9:社区老年人服务形式内容

[关键词]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内容务实;形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 D2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5)07-0036-02

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贵在内容务实和形式创新。上海环境物流公司一分公司作为一家城市生活垃圾处置和水上运输单位,分公司党总支以打造基层服务型党组织为契机,在保证徐浦码头垃圾日产日清的同时,坚持低污染、密闭式、集装化的高环保作业标准,对内丰富服务职工举措,对外主动服务周边居民,优化企业发展环境,确保城市环境安全运营,实现了绿色发展。

在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过程中,一分公司党总支认真思考、周密计划,充分发挥党组织的作用,并以党员责任区为载体,构建了一张客观真实、反应灵敏的服务职工群众联系网。这张联系网主要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实行书记访谈制,让党组织班子带头服务职工群众。坚持书记四个必谈、必知、必访的新举措和好做法,通过个性化方法和人本化措施,关爱职工群众,以促进公司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二是管理团队直接服务职工群众,实行管理人员联系班组制。三是实行党员岗位承诺制,发动党员履责践诺服务职工群众。

实行党员岗位承诺制,就是一分公司党总支要求每位党员要结合本职工作和岗位要求,对加强自身建设、服务群众、优质高效地完成工作任务做出承诺。一分公司党总支严格按照个人提诺、组织审诺、公开示诺、履责践诺、定期评诺等程序,做好党员岗位承诺制,并把承诺进行整理,上墙公示,还为每名党员把承诺制作成小型公示牌,放于岗位工作处,时刻提醒,随时接受群众监督。党员岗位承诺制有效地整合起一分公司全体党员的力量,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讲究服务工作全覆盖,人人讲服务、讲奉献,使党员树立起了一名党员一面旗的理念,积极为党旗增辉,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添彩。

无论是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还是现代党建载体中,虽然都高度重视职工家属,认可其在职工工作中的积极作用,但是真正落到实处还是需要解决诸多难题。一分公司党总支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在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过程中,积极扩大服务范围,延伸服务内涵,与职工家属、家长进行“零距离”接触,倾听他们的建议和心声,以优化企业与职工队伍的管理。

为了让职工家属、家长了解自己家庭成员的工作环境、企业发展前景,一分公司党总支自2014年3月份开始,组织了“共享集运成果,同叙企业发展” 职工家属看徐浦活动。职工家属、家长通过这样的活动第一次“零距离”走进环境、认识环境、了解环境,感受到了一分公司在垃圾固废集运现代化装备、基础设施及运营管理等方面的发展成果。通过组织四批看徐浦活动,已经有130多位职工家属、家长来到徐浦基地。每次活动中,一分公司党政班子成员都参与其中,通过与职工家属、家长们进行亲切的交谈,倾听到青年职工的成长成才、职工的运动器械、水上和陆上生产的安全运营等方面的许多合理化建议,也了解到了职工的一些诉求,看到了公司管理方面的得与失。该项活动有效地拉近了职工与企业的距离,培养起了职工对企业的忠诚感和归属感,被职工所称赞乐道,也使职工家属、家长看到公司的诚意,更加支持自己亲人的工作。

一分公司党总支在建设服务型党组织过程中认真思考,不停探索,深刻认识到企业所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并结合生产运营特点,走出企业的大门,服务居民,服务社会。

作为一个生活垃圾中转站和集运码头,周边居民最初对一分公司存在误解,为此一分公司党总支通过与所在地大桥居委多次接触上门服务,并进行党建共建,不仅消除了误解,还成了好邻居。共建之后,一分公司党总支与大桥居委多次讨论协商,怎样丰富载体,让周边居民了解一分公司徐浦基地,并让居民成为共建活动的受益主体。于是学雷锋为民服务、帮困结对、爱心助老等纷纷提上共建议程。每年3月5日,一分公司党总支便会组织党员志愿者为居民提供小家电维修、理发、修伞、配钥匙、磨刀等项目的服务,其中以扎拖把最受居民欢迎。一分公司党总支与大桥居委的5户困难家庭结对,尽自己的力量给需要帮助的居民送去温暖,还开展了爱心助老活动。在和小区居民交流的过程中,一公司党总支发现东湾小区有不少独居老人,他们生活无忧但缺乏与外界交流,于是在重阳节安排志愿者走访这些独居老人,同他们交流,给他们带去了快乐。

据统计,几年来,一分公司党总支共学雷锋、提供便民服务群众1500人次,帮困结对15人次,爱心助老52人次。一分公司还自我宣传到整个东湾小区的每个楼道。正是由于这样多渠道的接触交流,不仅获得了居民的认可,还进一步增进了感情。一分公司党总支被华泾镇党委、镇政府评为“爱心助老优秀企业”,大桥居委还赠予一分公司“扶困济贫,和谐共建”的锦旗,大桥居委的居民还主动为徐浦基地的码头指挥赠送围巾帽子,供其在露天作业时御寒之用,让职工非常感动。鉴于这种良好的做法与效果,一分公司党总支被徐汇区委组织部授予“党员组织生活现场开放点”,自此一分公司敞开大门接待社会来访嘉宾,至今已达360余人次,较好的宣传了徐浦,服务了社会。

一分公司中转项目部副经理、联合党支部委员秦荣峰是个爱动脑筋、勤于思考的人,在集运技术革新方面一直走在前面。但是一个人的奋斗总是显得力量单薄,于是一分公司党总支决定发挥秦荣峰的长处,以他为核心成立了秦荣峰创新团队,让这个团队用技术服务整个集运建设与发展。

秦荣峰创新团队成立之后,一是结合生产运营、集运建设实践,开展技术协作、小改小革和提合理化建议等活动;二是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节能减排,开展科技创新活动;三是以破解集运发展难题为根本,着重帮助一分公司解决生产实践中碰到的技术难题。一分公司党总支通过秦荣峰创新团队这一载体,整合优质资源,引导和带领广大职工在集运技术上进行探索实践,用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技术,服务职工、服务集运,铸造徐浦基地创新服务的品牌。该创新团队目前已在集运工种操作流程标准化、压缩机PLC掌握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他们相继完成了《生活固废内河集装化转运系统工艺作业规范》、《上海生活垃圾集运系统大型设备压缩机自控系统改造及主要系统备件国产化研究》。这些研究都是比较前沿的,像《生活固废内河集装化转运系统工艺作业规范》填补了我国在生活垃圾集装化压缩处置方面的空白。而《上海生活垃圾集运系统大型设备压缩机自控系统改造及主要系统备件国产化研究》,在国内也是领先的。技术和经验上的无法借鉴没有难倒徐浦人,秦荣峰创新团队在一分公司党总支领导下,在党员的参与下,负重前行,正成功走向研发的创新之路。

实践证明,一分公司党总支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已取得了一定成效。不过从长远看来,其长效机制还要不断完善和优化,要进一步明确服务功能定位,坚持围绕企业中心工作,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从而使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成为企业发展和运营安全的强劲动力。

作者单位:上海环境物流有限公司一分公司党总支

篇10:老年人社区服务业调查问卷

尊敬的市民,自改革开放至今,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制度的日趋完善,政府与社会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服务来照料老年人,本问卷旨在了解社会对老年人晚年生活的安排和照顾提供了哪些社区服务。(此问卷采用无记名方式填写,只用于研究,请放心填写,谢谢合作!)

1、您所在社区的名称是

2、您的年龄(实岁)是 ______

A.7—17B.18—40C.41—65D.65以上

3.您家中老人的平时的开销来源主要是什么?

A 子女提供资金B退休金C养老保险D工作资金E.政府补贴

4.您所在社区是否有老年人组织?

A.有,很多B有,但不多也很小C没有

5、您觉得你所在社区对老年人的重视程度怎么样?

A、很重视B、一般C、一点都不重视

6、.您所了解的针对老年人的社区服务中有哪些?(可多选)

A.社区服务中心B.社区卫生服务站(提供免费血压监测或疾病咨询等)C.老人院

D.公共健身场所E卫生服务站F.老人活动中心G其他

7、.您所在社区有提供哪些社区服务?(可多选)

A.社区服务中心B.社区卫生服务站(提供免费血压监测或疾病咨询等)C.老人院

D.公共健身场所E卫生服务站F.老人活动中心G其他

8.您觉得现在所在的社区服务对老年人有好处吗?

A、很有好处B、一般C、没有好处

9.您认为现在的这些社区服务对老年人的有什么好处(可多选)?

A.锻炼身体B打发时间C消除孤独D.心理健康E扩大自己的交际圈

10、您觉得还有哪些社区服务最适合老人?

A.老人日间护理中心B..家庭照顾C.暂托处D.居家服务E.老人公寓 F.社区支援服务

11.对社区针对老年人的服务措施您还有什么建议或意见

——————————————————————————————————

注:

A.老人日间护理中心。(主要包括为本社区内居住的老人提供一个娱乐、社交的场所)

B..家庭照顾。(对在家居住、接受亲属照顾的这些人政府发给与住院舍同样的津贴)

C.暂托处。即一种短期护理服务机构。

D.居家服务。(包括上门送餐或做饭、洗衣、洗澡、理发、做清洁卫生、购物、陪同上医院等)

e.老人公寓。(为社区内有生活自理能力但身边无人照顾的老年人夫妇或单身老人提供的一种服务设施)

b.住屋服务

c.社区支援服务(这方面服务包括有:老人社交中心,也提供个人辅导及推广老人社区教)社区支援服务的目的就是要提供辅助服务,帮助老人留在社区里生活。现在。中心定期举办学习班、兴趣小组及文娱康乐活动,促进老人与社会的紧密接触和联系。·老人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除一般性小组及社区活动外,中心更提供多样化的辅助服务。比如膳食、送饭、浴室、洗衣等,协助有困难的老人。此外,育,比如出版老人刊物、调查研究老人问题、举办老人退休讲座、设立护老者组织及义工小组等。·

家务护理。包括替老人送饭、料理家务、个人清洁及护送看病等。·

。为体弱而在日间缺乏家人照料的老人提供有限度护理服务及社交活动。·老人短暂住院服务。在现有一些老人院内,开设一些宿位为老人提供短暂住院照顾,以分担家人长期照顾的责任,使他们可以处理一些私人事务或稍作休息,然后再负起照顾老人的责任。

上一篇:学习先进对照检查材料下一篇:医院总务科岗位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