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与老师的感人故事

2024-05-10

家长与老师的感人故事(共12篇)

篇1:家长与老师的感人故事

我和我的小棉袄们

常听父母说:女儿是妈妈的小棉袄,这句话真是说得好,我们班的女孩们就验证了这句话,

情景一:

“老师,我帮你送书吧。”张硕说,另外一个王晔涵就跑过来,说“我送吧。”两人就开始争抢,之后两人平分,一人拿一样。这样的场景每天都会有,只要是我的课,无论是课前还是课后,我们的小棉袄们就开始行动。

我的真心话:谢谢你们!有你们我真

情景二:

一次,我在走去班里的路上,我们班的李佳灿和宋佳琪跑过来,说:“老师我们接你。”一个把背着我的包,一个拿着我的书,和我一起回教室。宋佳琪问我:老师,你爱我吗?

我没有回答,而反问道:你爱我吗?她笑眯眯的说:我爱你,如果你不爱我,我就跳楼,然后哈哈笑起来,

篇2:家长与老师的感人故事

导语:西宁支教教师们的脚步不仅没有缓下来、停下来,反而去得更疾了,更加密集了;来自柯桥区品学兼优的孤儿大学生袁芳,暑期作为支教,她在回报社会中感受到了快乐。

故事一:班玛县海拔3600米。这里的孩子汉语水平较差,有些孩子连汉语都听不懂,这让我们这些老师犯了难,要是连交流都成问题,以后的教学还怎么进行?

终于有了:让孩子们教我们藏语,我们教孩子们汉语!事实证明这是个很有效的方法。孩子们都因给自己的老师当老师,学习积极性高涨,放学或者周末不回家的时候,都会主动跑来跟老师交流学习!

与此同时,老师们开始在课堂上唱歌、跳舞、进行图片展示等,可谓各显神通啥招都用上啦,课堂氛围终于活跃起来。不少孩子对英语这门课程提不起兴趣,我就以给他们起英文名字作为诱惑……这一招在西宁的学校已经不怎么管用了,在这里竟然很有效!

尽管在高海拔地区上课感觉累,活动量太大还气喘得不成,但因跟孩子们交流无障碍了,就特别开心。

故事二;

刚刚踏进玉树市第三完全小学时,我被强烈的高原反应折磨着:头晕!流鼻血!四肢无力!晚上睡不着觉!坐在椅子上都觉得特别疲倦……可那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神,却在不断刺激着我内心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根据牧区孩子的特点,向40分钟要质量、要效益。“老师你明年还来吗?”时不时就有学生问我这个问题,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们,只是孩子们越这样,我内心就越惭愧,唯有更加卖力地教他们,方能换取内心的片刻安宁。

一天,当我站在操场上望着远处的雪山想家时,一个小女生走过来问:“老师,你想家了吗?”我知道这女孩在大地震中失去了亲人,是个孤儿,不由心头一紧抱住她问:“你是不是也想爸爸妈妈了?”小女孩却说:“这就是我家,在这里很好。”

在玉树支教的每一天,发生的每一件事,看到的每一幕,都让我深刻认识到:“教育无小事,育人需精心”

故事三:

齐肩的头发,粗边黑色眼镜,清瘦的身材……XX年暑期,袁芳作为“云那边”支教队的副队长远赴云南边远山区支教。

刚到山村的村小时,他们分头到村里挨家挨户宣传发动学生来校参加夏令营,有的学生要翻好几座山,走两小时山路才能到达。经过几天的发动,来参加夏令营的学生越来越多,从开始的30多名增加到100多名。

袁芳发现村小平时的课程除了语文数学之外,没其它的课程,于是决定给孩子们上兴趣课,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为此,她总是精心备课,激发孩子学习热情。

袁芳的教育方法让孩子们进步很快,孩子们也很配合她的教学活动。很多个早晨,孩子们手持一束束自采的百合花或一些叫不出名的花,送给她和她的队员。

一所希望小学 98名天真活泼的孩子

云南的支教生活,袁芳积累了经验。而XX年在河南支教,给了她心灵上的洗涤和震撼。一次夏令营,15名大学生志愿者,一所希望小学,她们和98名天真活泼的孩子在一起的故事。

这次支教袁芳是队长,她们坐了17个小时,又坐汽车沿着崎岖的盘山公路跋涉一个多小时,到达位于太行山腰的安阳石板岩希望小学。开营前的那天,袁芳她们把教室都打扫干净,桌椅摆放整齐,教室也进行了一番美化,志愿者们发挥各自的特长,每个教室装饰得温馨又美观。

开营那天,袁芳她们还为小朋友们准备好了学习用品。小朋友从一开始的不配合、吵闹到后来的接受、认真、投入。袁芳被孩子的真诚和强烈的求知欲感动了,更加竭尽全力,即使嗓子哑了也一直坚持完成自己的任务。

搭上“彩虹桥”

今年3月中旬,上海《新闻晨报》刊登了贝亲公司(上海)和《新闻晨报》联合招募“彩虹桥”支教接力志愿者的信息,袁芳便报了名。之后,她从百余名志愿者中被选出,并作为首发的两位志愿者之一,前往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东和乡大桦林小学担任音乐老师和手工老师。

袁芳上的是音乐课,另外还在高年级开设了手工课。孩子们对音乐课的热情很高。那里的孩子不做广播体操,他们的课间活动跳的是藏舞,所以当袁芳教他们跳最基本最简单的舞蹈时,他们显得异常兴奋和新奇。

篇3:家长如何与老师沟通

首先, 家长应通过网络联系、手机通话等, 与老师建立良好的朋友关系。在与老师进行网上聊天、手机通话的过程中, 家长不仅能及时了解学生近期的学习状态, 还能向老师请教管理学生的办法。

其次, 家长应积极参加家长会、学校集体活动。家长会是老师和众多学生家长交流的最好方式。在家长会上, 家长可以比较全面地了解学校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改革等情况, 同时也可对学校的教育、教学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家长还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化解自己孩子与他人之间的矛盾, 使学生握手言和, 共同努力学习。

第三, 家长与老师面谈。在时间允许或遇见特定事件时, 家长与老师面谈是最佳的、最有效的沟通方式, 这是任何一种沟通方式都不能替代的。面谈切记漫无边际的拉呱, 家长应开门见山, 有针对性地谈问题, 要有诚意地理性交流, 不能撒赖耍泼, 不能影响老师正常工作。

第四, 家长在学生面前应尊重老师。调查发现, 有些学生喜欢对任课老师作评论, 这是对老师不尊重的表现。每个老师都是爱学生的, 家长要在学生面前表现出对老师充分的信任和支持, 这样就会使学生与老师的关系更为密切, 更有利于学生摆正学习态度, 消除逆反心理。即使老师确有过失, 家长也应耐心地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 使孩子理解老师, 说明老师的初衷和出发点是让他进步, 这样有利于孩子接受教育,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最后, 家长应按时签写作业评价、邮寄贺卡。家长要按时在学生的签字本上签字。这是家长配合老师工作的一项内容, 也是老师交给家长的一项任务, 家长应积极配合。逢年过节给老师寄出一份贺卡, 送去问候和祝福, 也是一种很好的沟通方式。

篇4:小议老师与家长的有效沟通

【起因】

前段时间,一位学生家长因无法忍受班主任老师频频电话告状,要求家长到学校与老师“交流”,协助教育学生等情况,最后求助校长:强烈要求学校给孩子转班或更换班主任老师。弄得老师难过,家长难受,学生难当,家长与老师关系紧张。老师与家长沟通该如何把握“度”?一些学校在家长送孩子上学的时间段推出家长接待周制度,既方便家长、老师的有效交流,又避免不适当沟通影响家长的工作。

【告状】

一旦发现孩子不遵守纪律、作业未及时完成等行为,班主任会当着孩子的面拨打家长手机告状。在与老师交流数次后,孩子、老师的状态和方式没有改变的情况下,家长最后求助校长:强烈要求给孩子转班或更换班主任老师。

梁爷爷介绍,暑假过后,因孙子父母工作的原因,他将孙子转入离家较近的某教学质量较好的一所小学就读。平常都由梁爷爷老两口照顾孙子上学。开学初期,年轻的班主任便自我介绍:我对学生是比较严厉的,学生都比较怕我。有什么情况,我会随时与家长联系。

开学一个月后的一天上午,梁爷爷刚把孙子送到学校后回到家,突然接到孙子父亲从外地打来的一个电话:“小梁在学校出事了,班主任让我迅速赶到学校,您知道是什么事吗?”梁爷爷心里一紧,急忙赶到学校找班主任了解情况,谁知班主任说:“你不是孩子监护人,让孩子父亲来,你回去吧。”梁爷爷忙解释道:“孩子他爸在外地回来不方便,有什么事我可以协助解决。”这席话也没能改变班主任的态度。梁爷爷心里七上八下,不知道孩子犯了什么错,只好让孩子他爸往回赶。原来是孩子在学校与同学闹矛盾,因孩子个子高,老师说孩子在学校老是欺负小同学,得好好教育。梁爷爷和孩子父母在了解原委后,当着老师的面批评教育了孩子,并与孩子一起做了保证,总算得到老师的原谅。

随后,梁爷爷经常接到班主任的告状电话:“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经常跟周围学生讲话。”“你孙子今天语文作业的抄写词语没有做,家长在家有没有检查作业。”……有时候电话还打到孩子父母那儿。梁爷爷后来与同班同学的家长交流后,结果发现,很多家长都和自己一样——常常接到老师打来的电话,并且也很害怕接到老师的告状电话。

【害怕】

每次接到老师的电话,梁爷爷总是很紧张,不知如何回答,担心得罪了老师。每次梁爷爷总是说上一句:“我们在家一定会严格教育孩子,孩子不懂事,请老师多帮助孩子,多给他改正机会和时间。”尽管这样,梁爷爷或孩子父母还是经常会接到老师的告状电话。

【求援】

老师打电话给家长是求援,希望引起家长的重视并配合对孩子的教育。学校的一位班主任老师介绍,对于一些总是不太听话的学生,老师实在没办法才会打电话给这些学生家长,把学生在学校的表现与家长进行沟通,一方面希望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真实情况,同时也希望得到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建议】

1.客观、公正、理性地评价学生

首先肯定学生的主流,避免挫伤学生及家长的自尊心。教师与家长接触,往往离不开评价学生。在家长面前评价学生,可以先请家长谈学生在校外的表现,而后教师谈学生在校内的表现。肯定主流,肯定进步,肯定成绩。其次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客观、全面地评价每一个学生,使家长听后,觉得这是教师的肺腑之言。第三要讲究方式,在共同语言上多交流,更要注意语言技巧。切忌挫伤家长的自尊心。

2.理解信任家长,换位思考,诚恳建议

班主任与家长谈话时,理解、信任、尊重家长,面带微笑。不能一见面就告状,埋怨数落家长。结果,使家长产生逆反心理,与教师对着干。事实上,老师多换位思考,就能够从家长身上得到大量信息,能从家长的厚望中激起从事教育事业的崇高感和责任心。

3.把握共性,关注个性,因材施教

与学校教育相比,家庭教育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个性”突出。班主任应对学生家庭进行调查分析,对待不同层次的家长,可以用书信、电话、家访等多种形式,与家长取得沟通。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工作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个性化的方式方法效果会更好。

【感悟】

20世纪最伟大的心灵导师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人际关系学家、现代成人教育之父、人际关系学鼻祖戴尔·卡耐基(Dale Carnegie,1888-1955年)说:“如果你是对的,就要试着温和地、技巧地让对方同意你;如果你错了,就要迅速而热诚地承认。这要比为自己争辩有效和有趣得多。”不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要牢记在心。中国近现代教育家,原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全国幼儿教育研究会名誉理事长陈鹤琴说过一句话:“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老师可以把这句名言当作自己的教育信念和目标去追求,与每位家长进行客观、真诚、有效的沟通。

篇5:最美老师蒙晓梅的感人故事

托起希望之梦

在努力与坚持下,我不仅在乡村教育教学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更是通过公益志愿者的身份在当地组建志愿者团队,常常牺牲休息时间深入山区走访贫困学生家庭和贫困教师家庭、入户调查、走访、追访、回访。

每一个人内心深处都会存有自己小小的私心,如果奉献自己,收获快乐是一种私心的话,那这种快乐就算是我的私心了。

感恩之心,陪我成长

小时候因为贫困,我几乎失学。长大后,是乡亲们和政府的关爱使我重新上学并走上了教师岗位,因此我有一颗感恩的心。22年来,我用爱心、毅力、智慧为大批困难学生、代课教师筑起希望的路。

1987年,养父上山砍柴时不小心摔断了腿,家里的顶梁柱突然倒下,奶奶又因病双目失明,养母经常生病,这无疑为我们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准备上初中的我正打算忍痛放弃学业时,是乡亲们和一位爱心人士向我伸出援助之手,让我顺利念完初中。初中毕业后,我便回到内仁小学当一名代课教师。但我心底里还有一个未完成的梦想——考取师范院校,成为一名正式的教师。当时,我白天上课,下班后要干农活和照顾家人,晚上还要挑灯夜战自学、复习考试。后来我终于考上了一所师范学校,但又面临学费无法筹集的难题,亲朋好友再次为我筹集学费,资助我到师范学校深造。1995年7月,我学成归来,回到了自己热爱的讲台。一路走来,众乡亲和好心人的善良之举在我的心灵深处播下了一颗爱的种子,因而我从小便立志要用爱心回报社会。

因为爱,踏上志愿征途

重新回到讲台上的我,除了倍加珍惜和感激之外,我经常用自己的绵薄之力资助班里家庭困难的学生,把他们带回自己家里吃饭,改善他们的伙食。当时,每学期开学的那几天是我最担心的,因为班上总有个别学生因家庭困难而无法继续完成学业。在家访的过程中,家长无奈的表情和学生渴望的眼神令我坐立不安。我深知光靠我的一己之力是无法让这么多的孩子重返课堂的,要寻求更多的社会力量才能使他们回到学校。

最初,我利用课余时间到当地知名企业寻求帮助,但常常吃“闭门羹”,有人甚至把我当成骗子。但我并不气馁,为了能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些贫困孩子的处境,每天放学后,我拿上手电筒挨村挨户到贫困学生家中家访,拍下照片,建立贫困儿童资助档案。每次到外地开会或培训,我也总是找机会向主办方讲述本地贫困儿童的遭遇,希望能得到援助。此外,只要在报纸、网络上发现公益机构的信息,我总会设法联系对方,图文并茂地传递贫困儿童的境况。

多年来我常牺牲休息时间,带领爱心企业深入山区,走访贫困学生家庭和贫困教师家庭、入户调查、走访、追访、回访,为他们联系资助来源,积极对接社会各级各类志愿者服务,给贫困家庭学生和教师送去温暖,带来希望。

12月,我随学校领导陪同广西“良知公益”机构到内仁小学开展大走访,从此加入了志愿者的队伍。那年我联系公益机构给当地贫困儿童发放价值10多万元的300个李连杰壹基金温暖包,让深山里贫困儿童度过了一个温暖的冬天。

关爱学生,像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呵护

秋季学期,开学已有10天,班里的学生朱五迟迟不见来校,这可急坏了我。那个周末,我一个人走在无人的山路上,又累又怕,两个多小时后才到朱五家。当看到朱五一家吃的是毛豆和稀粥时,我一下子全明白了朱五不去上学的原因。当时我心里很难过,也很矛盾。朱五的学费是200元,自己180元的月工资刚给妈妈买了药,已所剩无几。但转念一想,如果自己不帮他,他这辈子就没有机会读书了。想到这,我断然决定借钱来给朱五垫学费。我给朱五的父母留下一句“学费的事我来解决”后,就急急地找亲戚和同事借钱去了。我记得当时是找3个人借的钱,星期天晚上,看到朱五来校了,我才终于放下心了。

现在就读来宾民中的受助孩子韦丽花,长期和养父住在敬老院,我经常给她加菜,周末招呼她到自己家里来吃住;如今她的养父去世了,无依无靠的韦丽花也就顺其自然地过继到我名下,成了众多受助孩子中一个特殊的女儿。许多学生家长评价我说:“蒙老师像妈妈一样好,她是老师,更是爱心妈妈。”

而多年来我为贫困山区儿童付出的爱也得到了孩子们热烈的回应,其中在湖南大学就读的贫困学生韦淑丹,在的教师节特地写了首诗感谢我,内容是这样的:

“你化身为桥

以爱心汇聚爱心

用柔弱的双肩

担起山里娃沉甸甸的梦想

你的关爱

像岩路上无名的野花

朵朵绽放在山区深处。”

托起壮乡儿童之梦

成为志愿者后,我主动请缨成为学校对接人,积极在贫困山区儿童和公益机构间牵线搭桥,开展爱心帮扶行动。5月,我作为引路人,带领“麦田计划”柳州分社到北更乡弄蓝村、加乐村、内仁村贫困学生家中走访,经该机构核实后,30位贫困山区儿童每年可获600元助学金,直至学业结束为止。同年10月,我又联系广西东盟狼嚎汽车俱乐部为北更乡弄蓝小学贫困儿童捐赠了价值4万元的爱心物资。

,我多次带领广西“良知公益”机构志愿者走访了北更乡各个行政村156个贫困儿童的家庭。同时,又利用暑假、周末,带领“麦田计划”柳州分社志愿者走访了全乡37位代课教师。在我和志愿者队友的.争取下,北更乡贫困儿童共获得温暖包、爱心书包、九成新衣物等爱心物资价值10多万元,我乡代课教师每人每月获一百元资助金直至转为公办教师为止。目前全县已经有蓝大军等96位困难代课教师每人获得中国红烛基金慰问金1000元和价值约500元的春节温暖大礼包慰问品。

20,我积极促成广西“良知公益”在忻城县北更乡建立了贫困农民工子女助养站。通过助养站,“良知公益”每月向85名贫困儿童发放百元助养金,直至学业完成。同时,我的助养站服务范围还拓展到了忻城县同样贫困的遂意乡、红渡镇、古蓬镇、欧洞乡、果遂镇、马泗乡,如今每个乡镇约有20—30名贫困儿童得到了资助。

7月,经我极力推荐,团县委、团市委和央视导演组联系,让《社区英雄》栏目组到北更乡现场拍摄,使得那些贫困的小孩得到央视的关注,并获得节目的公益资助金30万元。我还协助广西卫视筛查特困生的工作,将学生朱杨桃家庭虽穷,但孝敬父亲,又努力学习的事迹材料报送广西卫视“第一书记”栏目,节目一播出就获得社会上的赞誉,朱杨桃同学也因此获得了更多的资助。8月我又争取到了忻城第一批冰桶挑战资金元,并送到了孤儿陆柳丹手中,解决了陆柳丹开学时的燃眉之急;9月我再次联系了广西来宾市海景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给两位特殊困难孩子各2000元的资助。年初,我寻求忻城县人武部资助,为困难学生送去200多床棉被,7月初又为困难学生韦江波送去价值4000多元的家电。

躬耕二十载,只为大山的孩子爱读书

一直以来,我将师德与师爱融于一身,中专毕业后便回到贫困落后的大山深处工作,而且一干就是22年,从一名代课教师到公办教师,我将自己的宝贵青春、辛勤汗水和全部爱心都奉献给了这大山深处的贫困学子,“躬耕二十载,只为大山的孩子爱读书”这是我一直在坚持和奋斗的原因。

篇6:牡丹老师的创业故事,很感人哟!

来自全国各地的三生家人们,新老朋友们,大家晚上好!

我叫牡丹,来自美丽的旅游城市——广西桂林,是一名认真学习网上创业的网络创业者,非常感谢我的指导老师雨薇老师,是她把我带进这个充满积极向上并充满生活力的环境中来,感谢XX老师精彩辛苦的主持,借用各位的双手请给他们热烈的掌声,同时欢迎前来了解考察网上创业的新老朋友们,大家把鲜花送给他们!(音乐)

今晚我给大家分享一下我为什么选择网上做三生。

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我有一个哥哥两个姐姐,因为重男轻女,两岁的时候我就被送到一个老奶奶家里寄养,拿我妈妈的话来说我就是多余的。拿我爸爸的话来说就是,别想问家里要一分钱。我感觉连自己的亲生父母都不喜欢我,还有谁会喜欢我呢?我的性格变得很孤僻,我也不愿意交朋友,小时候的我是不会理解父母的难处的,所以我的内心从小就留下了阴影,记忆中我都没有笑着照过相。我努力的做着每一件事。只为了讨好父母,能让他们别再抛弃我!

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我学会了,一切要靠自己!

同时也在我幼小的心灵种下了拼搏和梦想的种子,我长大后一定要非常非常成功!只是为了让父母能够对我另眼相看!当然随着年龄的增长,也随着女儿的出生,我已经慢慢理解了父母当时的无奈和不容易,如今的我已不再对这件事心存芥蒂,但是独立、拼搏、和梦想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无论做什么事,我都要努力让自己做到最好!我没有背景、没有学历、没有人脉、就是这样的一个三无人员的我,打工时也可以步步高升、小组长、班长、车间主任,我可以把一件很细微的工作做到极致,这,就是我的性格!即便是这样,我也一直不满足于现状,一直在想,我也许应该更好,一定还有一个更高的台阶在等我迈进!

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就接触了直销,直销的倍增的魅力很快就吸引了我,可以让我这样的有梦想的普通人,有机会以最小的成本来实现自己的梦想!因为年轻有活力,有干劲,做得很拼命,可是由于我性格内向、缺乏人脉,东奔西跑也耽误工作,再加上要经常去外地学习培训、运作经费实在是太大了,一年以后就慢慢淡了下来,我的第一次直销梦就这样夭折了,唯一给我留下印象的就是直销公司的产品好。之后再有朋友给我介绍直销呢,我就只选择消费产品,因为我心知肚明,象我这样没有人脉又没有资金的人想做成功就太难了!

我的生活也跟大多数人一样,平凡而普通,由于年龄的增加,再加上需要陪伴孩子的成长,打工已经越来越不适合我了,于是30多岁的我第一次拿起了画具,像小孩子一样学起了画画,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拼命的努力,半年的时间我就已经可以教别人画画来谋生了!我画的牡丹还在全国的绘画大赛中获奖,我给自己取名牡丹,因为我喜欢牡丹的雍容华贵,期待着我的人生像牡丹花一样绽放华彩!

于是,机会又一次来了,就在今年,我第三次面对直销,我不再冲动,也不再沉默,我开始在网上查这家公司,无意中查到了雨薇老师,知道了在网上也可以做直销,于是我开始进一步了解,一系列的结果让我感到很意外:原来网上做直销竟然这么简单!有人教、有人帮、还有专业的智源国际系统的培训教材,一步步把我这样一个网盲可以蜕变成一个专业的网商!简直是太棒了!

经过几天的深入了解,我被三生公司的制度和优势深深吸引,这不同于我之前接触过的直销公司,它的奖金制度有三大特点:第一:不用推销产品、还没有业绩要求、都是团队自然累计的业绩。第二:业绩永不清零;第三:级别只上不下!而且这种网上运作的方式,也已经全部实现了现代化运作,网上开会、网上培训、网上学习、网上报单、网上发展、不用东奔西跑、不用到处找人,还没有运作经费,非常适合我,我选择了加入这个团队。小时候的经历让我不愿意我的孩子失去父爱和母爱,我不愿意她成为留守儿童;但是我也不愿意做全职妈妈,我不愿意与社会脱轨;所以,网络创业,是我独一无二的选择;而三生公司的制度和优势,跳出直销做直销,是其他公司无法超越的。我,选择三生,爱上三生!

我知道,我不是第一次做直销,之前没成功是找不到合适的方法,我想老天爷肯定知道我是个人才,他舍不得我,所以又给了我一次机会,让我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我相信我一定会全力以赴,因为这次我的方向对了,就不怕路远!经过对三生的深入了解后,我毅然选择了高定位钻卡同时升级为云商,抓住了移动互联网的趋势,利用微信也能推广直销!简直是太棒了!三生的运作模式总是能走在市场的最前沿、所以面对未来,我信心满怀!(音乐)

好,各位家人们,新老朋友们,我已经下定决心了,你们准备好了吗?让我们携手奋进,共同走向成功的巅峰!

篇7:张莉莉老师感人故事读后感

我观看了关于“最美女教师”张丽莉事迹的报道很是感动。“最美女教师”张丽莉事迹在感动中国的同时,也给我们每个人真实的清洁感。就像一次精神上的沐浴。经贸系全体班级观看了张丽莉老师的影像资料深受感触经贸系各班老师开展学习张丽莉老师事件班会并组织各班同学观看影像资料后写了心得体会并且经贸系在5月18号组织全体学生在教学楼门口摆成心形为张丽莉老师祈福11市场营销班班任刘淼老师和11电子商务班班任廖学军老师深受感触在带领自己班级学生观看张丽莉老师事迹的同时还带领同学写下了心得体会为同学们以后的生活引领了正确的方向。作为一名老师深受体会要向张丽莉学习学习她临危不惧、舍己救人的英雄气概学习她无私奉献、爱生如子的高尚情怀学习她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崇高品格。在平凡的岗位上贡献自己的光和热。还记得2012年5月8日那晚在一辆客车突然失控并冲向学生的危急时刻张丽莉不顾生命安危挺身而出为抢救两名学生而被卷入车下遭到碾压以至双腿高位截肢至今还昏迷未醒。她今年刚满29岁„„这个不平凡的瞬间感动了国人她目前的病情更牵动着人心张丽莉的事迹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关注她被大家称为“最美女教师”。她在学生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舍己救人把生的希望留给学生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以自己的柔弱身躯支撑起一片生命的天空用行动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大爱赞歌。她践行了中华民族见义勇为的传统美德彰显了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堪称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范。这位80后的年轻女教师用生命谱写着最伟大的爱的赞歌。社会需要这种正能量她是当之无愧的最美教师。张丽莉的英雄壮举经媒体报道后在全社会产生强烈反响。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领导高度关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专门致电省委书记吉炳轩对张丽莉及其家人致以诚挚的慰问对张丽莉舍己救人的壮举表示崇高的敬意吉炳轩赞扬张丽莉的英勇行为表现了一名人民教师慈母般的大爱情怀展现了纯洁无私的大美形象体现了中华民族高尚的道德情操是龙江的骄傲教师的楷模更是人民的表率和伟大的时代英雄。张丽莉老师是我们心中永远难以忘记的“最美女教师”在此经贸系全体老师和学生预祝张丽莉老师早日康复。

篇8:老师与家长

经常会听到有家长说:“老师,您就是家长,您就把他当您自己的孩子管。”家长是希望老师有家长心,这样自己的孩子在学校才不受屈。

老师有一颗家长心,我是赞成的,但如果老师把自己当成家长,就会产生很多新的问题。

第一、摻杂个人好恶,不够客观公正

老师面临的不是一两个孩子。全班几十人,性格各异,成绩不同,习惯也各不相同。有的学生习惯好,讨人喜欢;有的学生自制能力弱,总是犯点小毛病;有的学生这科成绩好,那科却总拿不到高分;有的和老师投脾气,有的却有着某些老师不喜欢的处事原则;有的孩子会刻意说老师爱听的,有些孩子会固执己见。这时候老师该做谁的家长呢?老师也是普通人,也有个人的好恶。你好好学我这一科,我就做你的家长;你不听我的话,我自然不做受累不讨好的事。如果带着这样的私心,试问,能做好老师吗?

第二、掺杂个人情感,不够理性准确

家长不问对与错,一味偏袒自己的孩子,我们俗话叫“护犊子”。我当班主任的时候,经常会被同事们说成“护犊子”。以前我觉得这能充分证明我对自己的学生有多好,很自豪。直到有一天,一个学生跟我说:“老师,您总怕我们在人生路上绕弯路、摔跤,不断地提醒我们,这个不能那个不能。可我想绕绕弯路,看看不一样的风景;摔一摔跤,尝尝疼的滋味。”是呀,我是否像家长一样对孩子保护过度了呢?我希望我的学生禁不起风,淋不起雨,连一个小土坎儿都不敢尝试着迈过去吗?我难道要在学校里给他们再造一个温室吗?学校虽然不像军营一样是锤炼人的地方,但它也不同于家庭,它是帮助学生成人成才的一个重要的地方。这个地方如果被老师打造成又一个顺心遂意的“家”,那学生又能学到多少适应集体和为人处事的本领呢?

第三、定位含混不清,不为学生信服

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封闭式的高中,学生一个星期统一有半天假,家近的可以回家一趟,家远的只能等月假才能回家。自从学生进入学校,我就发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在一年半的时间里,我们班有百分之八十的家长没有主动来过学校,剩下的百分之二十的家长中也仅有一两个家长会隔一两个月和老师主动联系,询问孩子的近况。家长不了解学校和老师,老师缺乏和家长的沟通,有些孩子往往利用这一盲点,在老师和家长之间耍点小心眼,甚至欺骗老师和家长。等到出现了问题,家长往往会说:我以为在学校老师管得很严,不用家长操心。家长越是这样,老师就会越俎代庖地代为解决很多事情。而这些事情往往做了也受累不讨好。“你又不是我家长。”学生一句话堵得老师哑口无言。是呀,老师和家长的区别哪是隔一层肚皮而已?

曾经有一个执教近二十年的同事,痛定思痛之后写过一篇文章,题目叫“别把老师当成神”。老师应该有一颗家长心,但是老师不是神,所以不可以变成家长,我认为也不能变为家长。那老师应该是什么身份呢?

说来可笑,老师首先必须得是老师,教书育人是天职。这里的育是区别于养的。我倒觉得把老师比作园丁很贴切。种子由母体孕育出来,到了园丁的手里,园丁负责培植它。松土,施肥,除草,修剪枝杈,直到它可以适应风雨,移植到自然,园丁才完成了他的职责。这多像老师的工作:把学生接进校园,教以知识和技能,帮助他们辨别是非,剔除他们身上的不良习惯。当学生有了丰富的知识贮备,明白了待人接物的道理,送他们步入更广阔的社会。我为我在履行这样的天职而骄傲。

其次,对于初高中老师来说,还应是学生的大朋友。当学生有烦恼的时候,你是倾诉的对象;当学生迷茫的时候;你是远方的一盏灯。当学生浮躁的时候,你是拂面的一缕风;当学生取得成绩的时候,有你在一旁微笑着鼓掌。

篇9:感动我的老师故事家长征文

然而,当我来到期待已久的学校――公统希望小学时,眼前的情景却让我大失所望!梦里美丽的校园居然是枯枝败叶、杂草丛生地空地罢了,花坛上种满了小女贞,但没有一点儿生气,个个都好像许久没吃上奶的婴儿,静静地睁着眼睛等待天公下一场大雨,周围的风景树,个个也垂头丧气,仿佛并不欢迎我这个远方的来客;梦里宽敞明亮的教室,只不过是刚粉刷过的墙壁,一张不大的黑板,中间摆放着并不整齐的老课桌罢了;梦里聪明礼貌的学生却是一群衣着不整齐还流着鼻涕的孩童。每当下班回到自己的小天地里,脚踏凹拱不平的楼板,发出刺耳的咯吱咯吱声;抬头望望顶上的天花板、大大小小的蜘蛛网纵横交错,大大小小的裂缝别有洞天;摇摇那简易的木板床,仿佛像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在向我唱歌――摇摆摇摆……此时此景,我原先火热的心冷到了极点,这难道就是我坚持选择的路吗?身为人民教师就一定要吃这么多苦吗?我的信心动摇了。

后来,有一位老师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他跟我讲述了我们身边一位中年教师的故事,这些故事深深地感动了我,转化了我,真是胜读十年书啊!

故事一:百姓老师

余老师,1994年毕业于凯里师范,被分配到公统辅导区最偏僻的乌这村教学点任教,开学时间未到,他就提前到辅导区跟校长报到。可他未认识校长,也不认识这里的老师,进校园里见有两位教师的家属,认为是学校的两位女教师,就上前去问“老师好”,两位教师家属望了他一眼,脸偏瘦,头发凌乱,身穿半旧的夹克,脚打塑料凉鞋,裤脚挽得老高老高,就认为是学生家长来给孩子报名的。弄了半天之后,这两位教师家属才去跟校长报喜。新老师来了!新老师来了!后来,我好奇地问校长是否有这么一回事,校长庄重地说:余老师因家庭负担过重,从小就养成了艰苦朴素的生活习惯,他不修边幅,但知识广博,教学经验丰富,许多学生家长都称他为“百姓老师”。

故事二:申请不调动

余老师在乌这村教学点任教,一晃就是五年。那里交通闭塞,从他家到学校,需步行近两个小时,当时那里不通电,余老师白天上课,晚上点着煤油灯备课、批改作业,工作做得井井有条、认认真真,教学效果特别的好。

当他在那里工作到第四个年头时,辅导区领导有了把他调到辅导区来任教的意图,他知道后,打了一纸报告交到了当时任辅导站站长的杨箭老师手里,杨箭站长打开他的报告看了看,内容竟是要求不要调动他,让他继续带这批学生读完三年级,杨站长被打动,大笔一挥“要求不高,同意不调动”九个龙飞凤舞的草体字。

故事三:普通话的播种人

给我讲余老师故事的这位老教师还告诉我:我们公统小学推广普通话教学已久,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就在五年前,县里一位新县长来到我们的学校,他有意去跟二年级的几位小朋友交谈,想不到这几位学习并不突出的小同学竟用普通话回答着他的问题,这位县长回到县里后,大会小会上都对我们学校作了一番表扬。但谁也想不到,我们推广普通话,实际是跟余老师学来的。这位老师说,当年他也是校长,跟随一位老师下到乌这教学点检查余老师的工作时,发现那里的小朋友都是用普通话跟客人打招呼,小朋友之间的交谈也是用普通话。这位老校长回校后立马召开教师会议,作出了推广普通话的决定。如今,在公统小学校园内外,老师与学生说普通话,学生与学生说普通话,进校园来的家长也说普通话,还有学校附近来入学的孩童也能说普通话。我想,余老师就是这片土地上普通话的播种者。

故事四:学校里的老木工

余老师有三件宝――斧头、锯子、凿子。如不经他同意,谁也不能动他的三件宝贝。平日里,他在校园里东瞧瞧,西瞅瞅,发现哪里门窗坏了,或是哪个班上学生的凳子断了脚,他就利用课外时间甚至是双休日,拿出他的这三件宝贝来修理一番,老师们都风趣地说:“余老师是学校里的老木工。”

篇10:动物与人类感人的故事

《狗的故事》

一个名叫黑子的狗拉着瘫痪的主人赶集为人修理小型家电,老人和黑子一起生活了十一年。黑子十二岁,拉了十一年车。老人管黑子叫做老伴,黑子到了年龄后永远离开了老人,老人为黑子立了个小小的坟……。狗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它从来不嫌弃主人家是贫是富,一个老人,一条狗,却给世人带来社会上最切实的美!狗是人类的朋友,但人是否是狗的朋友? 颁奖词:狗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获奖指数:★★★★★

《藏羚羊的故事》

一个在青藏高原中捕猎的猎人,有一天早晨,他从帐蓬中走出来便看见一只肥壮的藏羚羊。欣喜下拿出猎枪,瞄准藏羚羊。突然那只藏羚羊朝猎人跪了下来,眼睛里流出两痕泪水。猎人惊呆了,在他三十年打猎生涯中第一次见到如此情景,心不仅软了下来。可是猎人必竟是猎人,只见他眼睛一闭,扣住扳机,藏羚羊随声倒下。打死之后,当猎人剖开藏羚羊腹部时,惊呆了:发现羚羊的子宫里有一只小羚羊已经成型,原来藏羚羊的跪拜是求放自己孩子一条生路......颁奖词:它用行动,证明了母亲的伟大。获奖指数:★★★★★

《黄鳝的故事》

河南家庭主妇李某一次准备油炸几条黄鳝鱼作菜。她将买来的大小几条黄鳝鱼都放到水里,撒上盐巴(鱼被撒盐的淡水泡过以后浑身痉挛,并会不断的将肚子里面的脏物吐出)。过了一会,等鳝鱼将肚子里面的脏物吐的差不多了,李某开始一条一条的放到油锅里面去炸,被炸的黄鳝总是在油锅里面痛苦的挣扎着直到死亡。当炸到一条大黄鳝的时候,这条黄鳝并没有象别的黄鳝一样不停的挣扎,而是头冲下,尾朝上的一下立了起来。李某被眼前的景象吓坏了,她捞出了大黄鳝,切开了它的肚子,发现里面还有一直活崩乱跳的小黄鳝。原来大黄鳝为了保护它的孩子在盐水中痛苦的把小黄鳝吞了下去,而且在几百度的高温油锅中,拼死保护小黄鳝...颁奖词:尘世间,最伟大的爱莫过于母爱!获奖指数:★★★★

《蝎子的故事》

一个昆虫实验室里面养着许多昆虫,其中有一对蝎子被养在一个实验皿里面。有一天,母蝎子不知为何死去。试验员将母蝎子拿出去做成标本。从此以后公蝎子开始绝食,并且整天无精打采。终于在两个星期之后将自己的毒刺刺入了自己的软骨自杀了。据研究,公蝎子绝食是因为刚开始太胖,自己毒刺够不到软骨。它绝食的目的是为了是自己瘦下来,然后自尽。

颁奖词: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以死相许!获奖指数:★★★★ 《黄鼠狼的故事》

冬季一天,张某在一些谷场边下了一些铁夹子,用来逮捉黄鼬。第二天,张某发现铁夹上夹着一张半卷状的黄鼬皮,却不见有黄鼬的踪影。张某见雪地上有一条暗红色的血迹,便顺着条血迹追去,最终在一旧屋墙角的草窝里发现了几只出生不久的小黄鼬。小黄鼬们正围火一个烂了皮的死黄鼬乱拱乱啃。那早已僵硬的黄鼬腹下,肿胀的奶子依稀可辩。原来铁夹夹住的是一只产后不久的母鼬,母鼬为能尽快回去给小黄鼬们哺乳,不惜惨烈地脱皮而去...颁奖词:英雄的母亲,人类的楷模!获奖指数:★★★★

《壁虎的故事》

有个人,独住,房子老了,虽然以前修修补补,但这次想彻底翻修,那是一面他曾经修补过加挡了木板以为平整的墙,当他用工具扒开面上的木板时!他吓了一跳,一只壁虎被一根铁钉死死地钉在墙上,而且他发现这只壁虎还活着,他停下了手头的工作开始关注,屋里因为只有他一人,所以安静,一会儿之后,另一只壁虎出现了,小心翼翼地摸到那只被钉在墙上的壁虎,然后将衔在嘴里的一只蚊子喂给了它,然后陪伴了它一会儿又离开了,之后主人发现了那只壁虎钓来了第二只蚊子...主人开始回忆,他才记起,墙上的木板是他10年前顶上去的,那颗钉子是他用钉枪打进墙里诸多钉子中的一颗.颁奖词:动物尚且如此,人呢? 获奖指数:★★★★

《鸟的故事》

重庆一对痴情鸟儿,雄鸟死亡,雌鸟冒死守护在“爱人”身边数小时,直到双双被检疫人员带走。“她好像已伤心得万念俱灰,在上百围观者注视下,依然守候着,仿佛与世隔绝。”虽然事隔3月,但这情景依然定格在围观者脑海里,挥之不去。颁奖词:不离不弃,为爱而生。获奖指数:★★★

《猪的故事》

2008情人节那天,福建三明沙县一李姓家中饲养的一头母猪突然闯出栏卷,然后飞奔至三里之街上的一个屠宰点,撞伤屠夫谢老汉,救下已在案板上待宰的公猪。原来,那头待宰的公猪也是李姓卖给屠宰点的,原先和母猪就是一对......颁奖词:但使龙城母猪在,不教屠夫度阴山 获奖指数:★★★

《牛的故事》

青海省有一个沙漠地区特别缺水。据介绍,每人每天只有靠驻军从很远的地方运来3斤定额的水量。有一天,一头老牛渴极了,挣脱缰绳,闯入水车必经的公路,并造成了堵车,直到牛的主人寻来。牛主人很愧疚,操起长鞭狠狠打老牛,老牛被打得浑身青筋直冒,痕沥出的血迹染红了鞭子,染红了牛身,可老牛还是没有动。后运水战士被感动,拿出自己随身的水盆,从水车上放了3斤左右的水,给老牛喝。老牛没有喝面前以死抗争得到的水,唤来了一头小牛,受伤的老牛看着小牛贪婪地喝完水,并伸出舌头舔了舔爱子的眼睛,沉寂中的人们看到了母牛眼中的泪水。颁奖词:母爱无边!获奖指数:★★

《鸭子的故事》

篇11:人与动物的感人故事

上海南汇三墩乡洪波村潘雪祥的家中,日前发生了一件动物趣事。

一天晚上,老潘听见灶间里自家养的一只黄白花猫发出异常叫声,便赶去察看,只见花猫正与一条1米多长,铲刀柄粗的赤练蛇激烈搏斗。在旁看的心惊肉跳的老潘有心助猫,拿过一把锄头向蛇打去。赤练蛇负痛猛地串起乱咬,随即钻进猫洞落荒而逃。

事过半月,老潘对此事已经淡忘。孰料7月4日晚上,已入睡的老潘突然又被花猫一阵阵急叫惊醒。老潘开灯一看,不禁大惊失色,但见花猫跳在床上,用抓子猛抓床杆,瞪眼怒视床下,那一条断了尾巴的赤练蛇不知何时竟又重返潘家,正沿床脚向上爬。老潘失声大叫,其儿子闻声赶到,立即操起木棍将蛇打死。望着那条不忘复仇的毒蛇,老潘心有余悸。要不是花猫及时报警,自己性命危矣!

篇12:20世纪最感人的爱情故事

那是在1942年5月,当时的布朗还是一名普通的士兵。他刚刚入伍,就被派到了战况最激烈的北非战场进行作战。而他的对手,则是德军的精锐部队——非洲军团。一天,布朗所在的部队奉命坚守一个阵地,可还没等他们挖好战壕,德军就向他们展开了猛烈的进攻。年轻的布朗一下子被这惊天动地的场面吓蒙了,从此患上了战争恐惧症。那一战,布朗和他的3000多名战友成了德军的俘虏。布朗早就听说,德军对待战俘的手段十分残忍,心里很是害怕。不过幸好,在一次骚乱中,当德军用机枪向俘虏扫射时,布朗乘机躺下来装死。这一招居然使他在混乱中蒙混过关。等德军离开后,他趁着茫茫的夜色,从死尸中爬起来,逃回了英军阵地,并回到了自己所在的部队。可是,从那以后,布朗对战争的恐惧却日益严重。他整天无精打采的,一听到枪炮声就害怕得要死。有一次,他甚至想偷偷逃回英国,同家人团聚。就在布朗快被恐惧症压垮的时候,一本书使他的恐惧症和逃跑欲望奇迹般地消失了。

这天中午,布朗和战友们正在休息。团参谋走了过来,他手里还抱着一大摞书。他边走边喊:“书来了,看书喽。”士兵们立即围了上去。原来,在1942年初,英国出版界发起一个“好书送英雄”的活动,鼓励英国人民将有益于士兵身心健康的书籍通过军事邮路免费赠送给前线的官兵。在这一大摞书中,有间谍小说,有爱情故事,还有优美的散文和爱国人物的传记等。但布朗对这些书都不感兴趣,因为这些书都不能消除他内心深处的恐惧感。正在布朗想转身离去时,一本书的标题跃入了他的眼中。这本书的名字叫做《在炮火中如何保持心灵的平衡》。布朗立即将书拿到手中,聚精会神地读了起来。这是一本内容丰富、文笔细腻、说理透彻、语气诚恳的好书。作者引用了从古希腊到1936年西班牙内战将近2000年战争中的实例,详细地论述了士兵在面对死亡的恐惧时,如何去消除恐惧,勇敢地面对现实。尤其是书中的一段话,深深地打动了布朗。这段话是这样写的:“是的,谁都不想死,但是战争却注定要让许多军人死在战场上。当然,究竟轮到谁死,常常是偶然的。炮弹的确不长眼睛。但是,为了英伦三岛不受战火的蹂躏,为了让英国可爱的儿童不再饥饿恐怖,为了慈祥的母亲不再悲痛欲绝,有时祖国需要你死在战场上。即使你死得并不伟大,并不壮烈,死得默默无闻,悄无声息,但在无名英雄纪念碑上也会有你的英灵。你的母亲将会为你感到自豪。"读着读着,布朗的心境渐渐开朗了,对死的恐怖也慢慢消失了,一种神圣的使命感在他心中油然升起。

从那以后,这本书便成了布朗的“良师益友”。每当遇到困难时,布朗就会把这本书拿出来读上一读。1942年10月,布朗所在的英国第8集团军在蒙哥马利将军的指挥下,发起了著名的阿拉曼战役。在这次战役中,布朗因为作战勇敢而被晋升为上尉。一天,在战争的空隙,他又情不自禁地翻开了这本书。这次,他无意中发现,在这本书《序言》的下面,有关于这本书作者的介绍。而让他惊奇的是,这本书的作者居然是一位叫做朱迪丝的年轻姑娘。于是,一个知识丰富、善解人意、美丽动人的姑娘形象,浮现在布朗的脑海中。突然,布朗产生了一个想法,他想给这位姑娘写一封信。说干就干,布朗立即给朱迪丝写了一封信,在信中,布朗讲述了自己是如何通过阅读这本书消除了对战争的恐惧的,并表达了对朱迪丝的谢意。在寄信时,布朗并不奢望朱迪丝会给他回信。可是,两周以后,布朗就收到了朱迪丝的回信。就这样,两个人开始了信件往来。从那以后,如果有段时间没有接到朱迪丝的来信,布朗就会坐立不安。

1943年5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非洲战争以英军的胜利而告终。此时,布朗已经晋升为少校,他又被派到欧洲战场继续作战。而在此期间,他和朱迪丝的信件往来一直没有中断,他们之间的感情也在与日俱增,甚至开始谈情说爱。一天,布朗忍不住写信给心上人,想要一张对方的照片。可是,朱迪丝并没有满足他的要求,并在回信中这样写道:“如果真的如你过去多次说过的那样,你爱的是我鲜明的个性、突出的才华和深刻的思想,那么,你为什么一定要清楚我的外貌?如果你对我的爱确实真心诚意,即使海枯石烂也不变心,那么我长得美与不美又有什么关系?如果我长相平平,甚至丑陋不堪,你还会如此热烈地追求我吗?”布朗看完信后,苦笑着,摇了摇头。

1945年5月,战争终于结束了。布朗也晋升为中校。很快,他就要回国了。在回国前,布朗给朱迪丝写了一封信,急切地约她见面。很快,朱迪丝就给他回了一封电报,电报是这样写的:“我们在伦敦地铁一号出口处见面。相认的方法是,你手中拿着我写的那本书,我的胸前将佩戴一朵英国的国花——红玫瑰。不过,我不会先认你,你见到我后,如果觉得我作你的女友不合适,你可以不认我。”

6点的钟声敲响,把布朗从回忆中带回到现实。他焦急地看着路口,盼望着心上人的出现。这时,一个身穿绿色连衣裙的姑娘从从容容地向他走来。她碧眼金发、朱唇皓齿、风度娴雅、绰约多姿,是一位人见人爱的美人。布朗大喜过望。但等到那位姑娘走到他面前后他才发现,对方的胸前并没有佩戴红玫瑰。而这位姑娘也没有看布朗一眼,径直地走了。 布朗定了定神,不由得笑了:心想,这位姑娘并没有戴约定的标志,怎么会是朱迪丝呢?不过,不知为什么,布朗的心中有一种感觉,他的朱迪丝的外貌一定不亚于这个姑娘。

随着时间一秒一秒地推移,布朗的心跳也越来越快。突然,他看见一个胸前戴着红玫瑰的女人慢慢地向他走来。这一瞬间,他张口结舌、目瞪口呆,心脏几乎停止了跳动,他的脑海一片空白!天啊,来的竟然是这样一个女人—— 她的头发稀稀落落的,半边脸呈非常难看的焦黑色,而且她拄着拐杖,只有一条腿,一只胳膊。“怪不得她在信中说我可以不认她。原来是这样。我该怎么办呢?现在不认她还来得及。”布朗的心里产生了激烈的冲突。不过,经历过无数战火考验的他很快就冷静了下来,布朗心想:“不,我不应该这样想。因为这很可能是德国法西斯飞机轰炸造成的罪孽,我的祖国有多少像她一样原本美丽的姑娘,如今被害成人不人,鬼不鬼的样子,甚至被炸死、烧死。我不能给她再增添痛苦了。要知道,她在我最需要她的时候,无私地伸出了援助之手。我们的爱是神圣的,它经过了1000多天战火的洗礼,我要为刚才自私的想法而感到羞愧,我没有理由不认她,否则就是卑鄙的。”于是,布朗面带笑容,转过身去,追上那个已经走远的“奇丑无比的女人”,高喊到:“请您等一等。” 说完,他举起手中那本书,并且挥舞了一下,然后温和地对她说:“我是布朗,如果我没有弄错的话,您就是朱迪丝吧。我们终于见面了,我非常高兴!我们一起共进晚餐怎么样?” 这个女人听后,略带惊慌地说:“不,您弄错了。我叫范妮。我真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在5分钟前,刚才在您面前走过的那位穿绿色连衣裙的姑娘,请求我戴上这朵红玫瑰,她要我不要主动认您,如同不认识您一样。只有在您先同我打过招呼,并且对我毫无嫌弃之意时,才可以把真相告诉您。她还让我告诉您,您已经成功地接受了一次或许比战争更严酷的考验。现在,她正在对面那家餐馆里等您。”

原来如此!这下,布朗比刚才更加吃惊了,一时间竟然不知道说什么才好。还是在范妮的提醒下,他才涨红着脸,满怀着奔向天堂的幸福感,向那家餐馆跑去……后来,范妮成了布朗和朱迪丝的好朋友。

1996年5月3日,布朗中校去世了。两天后,他的妻子朱迪丝也溘然长逝。这对一生深深相爱的老人几乎同时离开了人间。在他们的葬礼上,他们生前数十年的好友、白发苍苍的范妮拄着拐杖,在两个人的墓碑前讲述了他们的故事。她讲完后,葬礼现场一片寂静,人们依然沉浸在这个感人的故事之中。突然,现场爆发出一阵热烈的经久不息的掌声。人们纷纷向墓碑致敬,向布朗和朱迪丝感人的爱情故事致敬。

第二天,一个名为“戴红玫瑰的丑女人”的故事刊登在《泰晤士报》上,它讲述的就是布朗和朱迪丝的故事。这个故事引起了全英国的轰动。在此后的几十年里,根据这个故事改编的小说、戏剧、电影和电视剧不计其数,它甚至成为女性考验恋人的代名词。1999年12月1日,英国爱情故事权威杂志《婚纱与幸福》举办了一个关于“20世纪最感人的爱情故事”的评选活动,结果,布朗和朱迪丝的故事以压倒性的优势名列榜首。

上一篇:上大学不迷茫期末答案下一篇:打造具有时代精神和中国铁建特色的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