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 的听课反思

2024-05-25

《钱学森》 的听课反思(共12篇)

篇1:《钱学森》 的听课反思

《钱学森》 的听课反思

陈树忠:

《钱学森》是一篇写人记事的文章,课文生动记叙了钱学森在美国每时每刻都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回国后为我国运载火箭和导弹研制及发射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赞扬了他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怀。钱学森作为一个中国的知识分子代表,他的血管里流动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血液。他面对荣华富贵的诱惑,不改变自已的报国志向;面对刚刚解放贫穷落后的祖国,不改变自己报国的.决心;面对美国恶势力的威胁,不动摇,不屈服,仍然坚持自己回国的信念……然而,“爱国”对学生而言,是个你比较抽象的话题。学生的知识背景有限,学生对钱学森生活的时代也了解甚微,学生的情感发展水平很难深刻理解钱学森对祖国的那份拳拳爱国情怀。因此,在教学中以“热爱祖国”为切入点,以读为主线,结合补充资料,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品悟,在阅读的同时,深化了对文章思想内涵的理解,升华了他们的爱国情感,让学生感悟钱学森的爱国情怀。

陈敬兰:

这篇课文感情真挚,动人心弦。课堂上,我紧紧抓住钱学森所说的话,联系上下文,体会钱学森说话时的心理活动;适度拓展,感悟钱学森的爱国情怀;国内、外生活、工作条件的对比,理解钱学森回国的执着。在教学中,我尽力引导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品味,来感受钱学森的爱国之情。在指导朗读钱学森的两次话时,我在引导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让学生分层次朗读、齐读,让每一次的读都不是一个简单层面的重复,而是用巧妙的语言训练感情朗读,效果较好。

曹春香:

从教学效果看,我觉得这节课是一节比较扎实的课。整节课,师生都处于围绕重点问题的互动中,学生快乐地、努力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不断思考、不断感受到挑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了能力、把握了规律、形成了学习策略。我也感受到课前与课中的变化与过渡,与旧的东西发生碰撞,进行反思,师生都有解决问题的快感和成功的喜悦。当然,这堂课也有不少遗憾的地方。由于我对教材的钻研和把握不是很到位,同时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了解的也不准确,导致课堂上出现了一些偏差。低估了学生的语文水平,课堂上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能力的高度和难度都不够。另外,在整堂课的节奏上把握得缺乏艺术,出现了前松后紧的情况,有草草收场的感觉,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节课的教学效果。这些都值得今后我在课堂教学中吸取教训,不断取得进步。

篇2:《钱学森》 的听课反思

我在想一节课既要感受人物形象,又要让学生在其他方面有所得,真的不容易。因为时间只有短短的四十分钟。那么像这篇课文,能否人物形象不去感受,只根据课文特点进行其他方面的训练呢?恐怕不行。特别是对我们班的孩子来讲,他们基础比较差,扔掉了最基本的感悟,那将是一个比较大地损失。那么在短短的四十分钟内,如何让自己的课厚重起来呢?

我在想能否在课上把感悟人物形象和渗透本文的写作特色有机地结合起来。如果要结合,那如何结合呢?时间是不是允许?

篇3:听课、评课活动的现状与反思

现象一:老师们对此活动态度消极, 大部分老师不愿授课, 甚至有部分老师不愿听课。

与往常相同, 上学期, 学校为了促进教研活动的深入开展, 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发挥个人优势, 教导处号召全体教师自愿报名参加赛教的授课科目。但大部分老师问:“不参加行不行?”迟迟无人报名。最后, 学校在鼓励无用的情况下, 要求每位老师必须上一节课。并根据老师们的被动报名情况将其分成了三个听课、评课小组, 并要求评选出5名“校级教学能手。”

现象二:评课活动虚而不实, 不能起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

评课时, 老师们有的只说教学优点, 对教学问题避而不谈;有的对教学优点大加虚夸, 对教学问题只说一些“时间把握不准;没照顾到全体学生”等不痛不痒的话。面对以上两种现象, 我不由心寒, 老师们为何如此消极, 如此虚伪?于是, 此项活动又从报名授课科目开始, 一幕幕的展现在我的脑海里, 直到评课结束, 老师们如释重负地在谈笑声中离开。我恍然醒悟, 原来, 这次活动除几位老师获校级“教学能手”称号外, 其他老师一无所获。于是, 在不断地反思与实践中, 我认为要改变以上现状, 使听课、评课活动成为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必须做到:

一、不断完善听课、评课活动的组织形式, 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 我们深知管理过程远远重于管理结果。因而, 针对听课、评课活动这一主要的教研形式。本学期, 我们不仅利用业务学习时间组织教师学习了听课、评课活动的意义;在教研活动时间引导教师进行了以“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为专题的理论探讨;使老师们认识到了听课、评课活动的重要性;而且修改了学校的奖励制度, 将奖励融入听课、评课活动的过程管理之中。对于在此项活动中能积极参与、客观评价, 提出有利于促进教师发展意见或建议的老师, 我们将给与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这样一来, 大部分老师在本学期的听课、评课活动中认识明确, 行动积极, 变被动为主动。

二、加强业务指导, 使教师在听课、评课活动中有章可循

针对评课这一现象, 我认为各位老师不能客观地评价一节课。原因在于: (1) 我们本次活动的任务是评选出5名校级教学能手, 与老师们的切身利益有关。因此, 影响了老师们评课时的坦诚态度, 造成了评课的失真。 (2) 不会听课, 不知道听课听什么, 评课从什么地方评。这就造成了大家千篇一律的评语:“教太大方, 普通话标准”等。因此, 我们加大了校本培训力度, 引导教师对听课、评课的有关知识进行了学习、讨论, 使得各位老师在本学期的评课活动中, 都能从教学思想、教学态度、教学基本功等方面对同行的课进行一分为二的评价, 同时也认识到了自己教学中的优点与不足。

三、注重听课、评课活动的效果

篇4:《钱学森》教学反思

研读《钱学森》这一课时,我觉得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钱学森说的两段意义深刻的话上,一段是:“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而另外一段则是:“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因为这两句话表明了他的心声,他的爱国深情。另外,仅仅靠文中提供的知识还不足以了解钱学森这个伟大的人,为此,课前我布置学生搜集有关钱学森的资料,这点学生完成得不错,也可以看出他们对钱学森这位“中国导弹之父”很感兴趣,因为他是中国的骄傲。

2009年10月31日,钱学森逝世,我抓住这一令人心痛的事件作为开场白,一上课就与学生产生共鸣。我采取以下形式的导入方法:“在2009年,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逝世于北京,终年98岁。流云为之俯首,江河为之垂泪,天人共泣,举国同悲。同学们,钱老九十八年的人生同国防科技,同航天技术紧密相连,他的名字更是与富民强国之梦融而为一,那么他充满传奇的一生究竟发生了什么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进入到钱学森的世界。”这样一来,同学们的情感会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同时也激起了他们强烈的探求欲望。

接着,我让学生介绍钱学森,把自己知道的和大家分享,当然,有了前期的资料搜集,学生介绍的也熟练很多,有的还能够脱稿。

紧接着我用一句“识其人,听其言”引入,让学生读文找钱学森的话,并写下感受。理解第一段话时,我紧扣住他在什么情况说此话的,带着学生了解钱学森呆在冯·卡门身边意味着很受重用,因为他是卡门最为中意的弟子,同时也是其最有帮助的助手,可以在他的身边进行学习与研究,那么钱学森肯定能够享受到良好的环境条件和理想薪资待遇。为了让学生更进一步了解此时的现状,我补充了一下冯·卡门的背景知识,并在此基础上给同学们想象的空间,让大家思索当时钱学森待遇如何,生活环境如何、工作条件又如何?以便更能体现钱学森目前的情况。接下来我所提出的问题是:“若是钱学森选择回到祖国的怀抱,那么对于他本人来说究竟意味着哪些变化?”(最大的变化就是放弃美国优厚的生活与工作环境。)之后,再体会钱学森是个怎样的人,说说自己的体会。大家的体会都会深刻,有的同学回答“祖国是他的根,是生养他的家园”,有的同学回答“他一直不会忘记,自己是一名中国人,因为他热爱祖国,所以他肯定以报效祖国为己任”。我相机板书:我是中国人。学生已经能够从文字当中体会人物的感情。在上面的问答基础上,我带领学生找出两句与此相关的名言警句,其一是“爱国高于一切(肖邦)”,其二是“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邓小平)”,这两句名言警句同钱学森的事迹联系在一起,深化了大家对于“爱国”概念的领悟深度,学生读得很动情。

第二段话的教学,我采用了辐射上下文的方法。

先叫同学们找出这段话,然后反复读你从中体会到什么?学生很快回答:爱国爱民。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出来的?如:日夜盼望、终于来到、应当等。如果把这些词去掉行不行?通过对比,体会出这三个词的关键作用。接着,我进行句式的说话训练: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走向,从走向。学生说出了好多答案。然后,我抓住了句中的“这一天”指哪一天呢?辐射第三自然段。在第三自然段中,我引读这一小节后,扣住了两个语言文字训练点对学生进行片断的训练:在这美好的中秋之夜,如果你就是其中的一位留学生,你会与其他学生倾诉怎么的思乡情怀,谈论哪些美好的前景?学生们文思如泉,写下了很精彩的、充满激情的话语。最后再读钱学森的话语,体会出此情此景中的钱学森是怎样的一个人?

随后,我播放了歌曲《我的中国心》让学生欣赏,用音乐渲染。最后,在《我和我的祖国》的旋律中,我和学生共同朗读了2007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钱学森的颁奖辞,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升华。

课后我布置学生去找一找钱学森回国的坎坷之路和他回国后是怎样为我国运载火箭、导弹的研制和发射作出了怎样卓越的贡献的资料。利用下一节课去交流,对深刻认识这位了不起的人物是很必要的。

这节课,我在挖掘语言文字上深入研读,带着学生走进了文本,走进了文本的主人公,在情感上与作者、钱学森都产生了共鸣。

篇5:关于钱学森听课心得

一篇课文无法面面俱到地进行教学,尤其高年级的课文,可挖的点太多,如果能找准其中一个点就足以让学生受益匪浅,真正从文本中有所收获。前置性学习单中,有这个问题:“文中对钱学森的话描写的有几句?哪几句?”我可以预见教师在设计时是精心的,抓住本文人物语言进行的学习就此开始。

学习第一句人物语言“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 都是在做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雍主任问了一个问题“这句话在什么情况说的?”并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最得意、最得力”,“优厚,优越”“富裕的生活”来感受钱学森在美国富足、有滋有味的生活。这样的生活与钱学森想回到祖国的行为形成反差,在朗读中,让学生初步感受到钱学森的心系祖国。接着,老师询问学生“钱学森在做哪些准备?”启发学生上下文联系着看,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从而再次体会钱学森时刻心系祖国,随时准备回来。

学习第二句人物语言“我们日益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而你们共同去创造,我们应当回去的。”雍主任抓住 “穷到什么地步?”,让学生欣赏中国刚刚解放的图片,祖国的“穷”不言而喻。紧接着要求学生再读“优厚的待遇……优越的工作条件”这里的朗读时间上很紧凑,在时间的紧凑中,当时钱学森在美国和中国的日子形成强烈的对比,使学生的情感也受到冲击。“爱国”这一中心,就在这两句语言的学习中深入到学生的心里。

四十分钟很快就过去了,并没有按照雍主任的设想讲到人物的语言即写作方法,但是课上老师只要目标明确,时刻处在“导学”的状态,即便学生的成长“缓慢”了些,都是我们老师应该等待的,不在乎这节课学生“吃”得是否多多的,关键在于方法习得了多少,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同的收获。这就是小班化教学中前置性学习、个别化关照带来的独特魅力。

篇6:钱学森的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教学,我有以下几点感受:

第一:课外资料的补充恰到好处。

例如在引导学生感悟钱学森和外国留学生“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思乡情怀时,补充了钱学森写给父母的一封家书以及钱学森的母亲在病床前写下的一首诗,透过饱含深情的文字,促使学生更深入地感悟了钱学森的内心世界。同时,利用了文本的空白,为学生播放了一段介绍钱学森的视频,在直观、具体、生动的情景中,使学生对钱学森的了解更加深刻,更加丰富。因有了这些资料的合理补充,学生的感悟是多元的,体验是深刻的,感情是自然的,这从他们声情并茂的朗读中可见一斑。恰当补充课外资源,丰富了学生的认识,克服了文本的不足。

第二,紧扣“爱国”这一中心,重点突出。

一篇文章最忌讳的就是支离破碎的分析,教学时,我没有一段一段地教,而是抓住“爱国”这一中心,指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语句感受到钱学森对祖国的魂牵梦绕之情。学生在一遍一遍诵读,一次一次自主表达中,不由自主地接受了语言,走进了文本,更一步步体验文中的情感主线――钱学森对祖国的思念之情,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抓住教学难点――理解钱学森的两句话,进行朗读品味,体会钱学森的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第三、朗读指导方法多样。

在指导朗读钱学森的两句话的过程中,我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迁移,用教师的鼓励、引导,让学生掌握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方法和抓关键词语体会句子的方法展开,极好地帮助学生感悟了人物的内心世界,浑然天成,不留痕迹。

另外,在教学中,我还采用了教师引读、男女生分组读等朗读方法,多种形式的朗读,有利于学生感受钱学森的浓浓爱国情怀,给学生的情感之火再添“干柴”。

第三,重视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

语文教学要达成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提升,透过语言文字,体会文本中蕴涵的高尚的情感,受到正确思想、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语文教学也不能忽视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而写话就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途径,通过写话,学生能够体验到内心专注的乐趣,享受到写作的快意。

钱学森是一个伟大的人物,怎样才能使学生深刻体会他内心强烈的爱国情感,并且深刻感悟他那高大的形象?教学前,我认真研读教材,上网搜索相关资料,再三权衡,最终决定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帮助学生深入走进文本,实现与文本、人物的深层对话。

这节课的教学,我有以下几点感受:

第一:课外资料的补充恰到好处。

例如在引导学生感悟钱学森和外国留学生“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思乡情怀时,补充了钱学森写给父母的一封家书以及钱学森的母亲在病床前写下的一首诗,透过饱含深情的文字,促使学生更深入地感悟了钱学森的内心世界。同时,利用了文本的空白,为学生播放了一段介绍钱学森的视频,在直观、具体、生动的情景中,使学生对钱学森的了解更加深刻,更加丰富。因有了这些资料的合理补充,学生的感悟是多元的,体验是深刻的,感情是自然的,这从他们声情并茂的朗读中可见一斑。恰当补充课外资源,丰富了学生的认识,克服了文本的不足。

第二,紧扣“爱国”这一中心,重点突出。

一篇文章最忌讳的就是支离破碎的.分析,教学时,我没有一段一段地教,而是抓住“爱国”这一中心,指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语句感受到钱学森对祖国的魂牵梦绕之情。学生在一遍一遍诵读,一次一次自主表达中,不由自主地接受了语言,走进了文本,更一步步体验文中的情感主线――钱学森对祖国的思念之情,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抓住教学难点――理解钱学森的两句话,进行朗读品味,体会钱学森的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第三、朗读指导方法多样。

在指导朗读钱学森的两句话的过程中,我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迁移,用教师的鼓励、引导,让学生掌握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方法和抓关键词语体会句子的方法展开,极好地帮助学生感悟了人物的内心世界,浑然天成,不留痕迹。

另外,在教学中,我还采用了教师引读、男女生分组读等朗读方法,多种形式的朗读,有利于学生感受钱学森的浓浓爱国情怀,给学生的情感之火再添“干柴”。

第三,重视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

篇7:《钱学森》教学反思

《钱学森》一文感情真挚,主线清晰,简单易懂。《钱学森》一课的重点是文中关于钱学森说的两句话,也正是从这两句话中我们深切的体会出他那强烈的爱国之情。

可是问题来了,由于钱学森离学生生活时代久远,怎样使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不仅深深感受到钱学森一颗拳拳爱国之心,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能够收到爱国主义的感染,真正从孩子们的内心深处,激发他们立志报国的感情。

文本内容简单易懂,学生能通过自己的阅读体会到钱学森一颗爱国之心。可是,它也是一把双刃剑,过于简单学生往往只停留在表面的“爱国”上,不能真正体会到钱学森他那可贵的爱国精神。

对于重点部分的教学,学生抓住重点的词句谈感受和体会,但是经过几个来回以后,孩子们的发言便只停留在固定的几点上面,没有任何新的收获。

究竟如何做,才能够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呢。通过今天的试讲,我也有了以下几点思考:

第一、充实文本。

发动学生,搜集资料。要让学生动起来,使学生搜集19世纪三四十代时,中国和美国的现状,通过对比,增加学生对钱学森说这些的难能可贵。了解美国是怎样阻扰钱学森回国的,钱学森遭受了怎样的待遇。教师补充钱学森回国后所做的巨大贡献,以及钱学森为中国航天培养了几代人。通过介绍《感动中国》、《钱学森传》等内容,使文章的信息丰富,更好的为学生服务。

第二、读悟结合,表达情感。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的词、句,谈感受。进而读出自己的感受。使学生通过读书,就能够让然体会到他对文本的理解,对人物的情感。要多读,对于学生读的没有感情的地方,教师要通过自己师范读,给予学生指导。

第三、写。

当孩子们认识到这样一位伟大的人物时,他们的心中一定会心潮澎湃,可以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所思所感写下来。在交流时,互相聆听,相互学习。

篇8:《钱学森》 的听课反思

闯关竞赛:提高参与度, 加强合作性

信息技术新教材重视任务的连贯性、知识的渗透性, 知识点分散到各个任务之中, 而不像传统教材那样“一竿子到底”讲深、讲透。这带来的问题是, 可能有些任务所涉及的知识点普遍较容易, 教师讲得慢了, 已经会的学生听得没劲;讲得快了, 不会的学生又听不懂。如何维持所有学生的学习热情, 既让基础好的学生发挥学习能动性, 又让不会的学生学会, 是经常困扰我们的难题。

湖州市“领雁工程”骨干教师实践活动中, 费忠伟老师在浙江省长兴实验初中上的一堂公开课《封面设计》, 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对学生来说, 这堂课的知识点正是基础好的不用教也会, 基础差的讲快了就不会的那一类。费老师采用了小组竞赛的形式来上这堂课。他把一堂课分为三个环节, 并把学生应完成的学习内容设计成要闯的三道关。学生按自然小组分成五组, 规则是, 小组全体成员均完成本关设定的学习任务才能闯关成功并得分, 分值由各小组完成的先后顺序决定。组内可以开展互助, 快的学生辅导慢的, 但不能替做。小组长检查组内成员的完成情况, 根据自己小组完成的速度在黑板上记分。另外, 只要小组成员主动回答问题, 且有建设性, 就可以加分。教师随机抽取各小组的作品进行展示, 整体效果达到目标要求的, 可酌情加分, 有独创性的, 可为创意加分。

闯关竞赛类的课, 我以前也听过, 但效果并不好。这堂课刚开始时, 我也没指望会带给我多大的收获。不出所料, 在闯第一关时, 学生不怎么适应, 组长们的记分需要教师提醒, 课堂气氛也不活跃。但闯过第一关后, 分数张贴在黑板上, 形势就大不一样了。分数高的小组热情高涨, 落在后面的小组奋起直追。在进行第二关的学习时, 全体学生听得全神贯注, 在进行设计时注意力高度集中。组长们自己快速做好后马上离开位置, 依次检查催促。做好的学生自觉地看看旁边的学生有没有完成, 很主动地提供帮助。教师在讲台上看着学生紧张、积极、有序地活动着, 自己不用多动手, 只是提醒辅导他人的学生不要替做, 协调到黑板记分的组长们的先后顺序, 在最后一组迟迟不能完成学习任务时, 走上前去查明原因, 妥善处理。

学生操作时紧张、有序, 回答教师提问时争先恐后, 声音宏亮, 一个比一个有新意。费老师把任务布置下去后, 就退在一边, 静观学生表演。只有当学生遇到分歧, 没法解决时, 教师再出手。看到这里, 我不得不叹服, 这是一堂成功的课!教师是一个策划者、组织者, 学生是主演。为了整个小组的荣誉, 全体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都被充分地调动了起来。

同样是闯关课, 为什么有的不成功, 而费老师的课成功了?经过比较, 我认为以下几点是关键。一是竞赛环节清楚, 目标明确。二是评分时得分与完成学习任务的顺序一致, 学生易接受, 组长易操作。三是小组合作与团体荣誉挂钩, 调动了小组成员合作的积极性, 提高了组长工作的主动性与责任心, 同时给想开小差或不按要求做的学生以压力。四是加分项的设置激发了学生动脑、动口的积极性。制作出的作品不仅有速度, 还有质量。

对这堂课, 我最大的感触是:体现了新课程理念,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欲望。教师讲得少了, 学生的活动多了;师生单向的交流少了, 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多了;简单机械的重复劳动少了, 学生动手、动口的时间多了。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不仅积极地参与每一个教学环节, 情绪高昂, 切身体验了学习的快乐, 还得到了不同的发展, 满足了求知、参与、合作、表达、交流的需要。

需要注意的是, 在闯关竞赛类的课中, 学生情绪往往比较兴奋、紧张, 只适合那种学习内容难度不大, 且学生比较熟悉的情况。因为根据“叶克斯一道森”定律, 进行比较复杂的作业时, 要获得最佳效率, 激奋水平应适中;进行简单作业时, 要获得最佳效率, 激奋水平应偏高;进行高度复杂作业时, 要获得最佳效率, 激奋水平应偏低。

重构教材:丰富课堂内容, 开阔学生视野

有一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材在《整体美化》一课, 很简单地列出了两个知识点的操作。如果教师不下工夫对教材深入挖掘, 这堂课会上得很平淡。听了苏向红老师的课后, 感觉耳目一新, 不由地赞叹:原来, 除了教材中简单列出的知识外, 相关的内容还有那么多, 而这些知识的开发又都是那么必要。

苏老师对教材进行了创造性开发。考虑到知识点应用的需要, 她首先在内容上进行了改造, 选择了给水口农家乐菜谱进行美化的任务。对于简单美化, 也就是教材上给出的“添加艺术型边框”, 学生通过自学很快就完成了。可是添加边框后明显出现了视觉上的不协调, 因为封面上也有了边框, 这让封面显得很别扭。教师提出问题“如何去掉首页上的边框”, 经过学生的讨论和尝试, 发现在对话框的应用范围中有“除了首页外的所有页”的功能选项。第一个问题得到解决后, 苏老师又提出问题“能不能把目录页的边框与内容页的边框添加得不一样”, 由此引出分节的知识点。等到学生能成功地给目录页与内容页添加不同的艺术型边框时, 苏老师又进一步提出要求“农家乐的菜很丰富, 为了方便顾客点菜, 我们能不能把同类的菜设置相同的边框, 不同类的菜设不同的边框”。学生跃跃欲试, 应用分节的知识解决了这一问题。这个环节的设计既让学生及时巩固了前面刚学过的“分节”知识难点, 也让学生知道了“节”的用处。

在开展“添加页眉页脚”这个环节的教学时, 苏老师引导学生给每页顶端加一句欢迎词, 底端加一个页码。这种引入同样非常符合应用的需要, 又能进一步美化菜谱。学生自然乐于继续学习。

就这样一节看似简单没多少内容的课, 在苏老师的精心设计下, 步步为营, 层层深入, 内容得到充实, 应用得到推广, 被上活了。学生既了解了水口农家乐的菜, 又学会了怎样使农家乐菜谱更加完整、和谐。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 情感得到了共鸣、思维得到了发展。

对于苏老师的这堂课, 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借鉴:一是充实了教材的内容, 对“节”的应用做了深入挖掘。二是根据知识点的需要, 创造性地选取了“农家乐菜谱”作为素材, 素材内容新颖, 学生熟悉, 具有现实意义。三是精心设计, 环节细腻, 由浅入深, 层层递进。

篇9:《钱学森》教学反思

《钱学森》是一篇记叙人物事迹的文章。课文生动记叙了我国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在美国时,一刻也没有忘记祖国,历尽艰辛才回到祖国,以及回国后为我国运载火箭和导弹的研制以及发射所做出的卓越贡献,赞扬了他时刻不忘祖国的高尚情怀。

这篇课文感情真挚,动人心弦。因此,在教学中我以“热爱祖国”为切入点,以读为主线,紧紧抓住钱学森所说的话,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讨论、交流,在阅读的同时,深化了对文章思想内涵的理解,升华了他们的爱国情感,让学生感悟钱学森的爱国情怀。

第一段话:“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首先通过交流,让学生从钱学森在美国富裕的生活、优越的条件与他话语的联系中产生困惑。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促使学生的情感与钱学森的情感产生共鸣共振。在读中使学生更加深切地体会到钱学森的殷殷赤子情。

课后我深刻地反思了整个教学过程,发现了自己身上的很多不足:

1、教学内容设计过多。

2、引导学生读文不够。在教学中虽然抓住了课文的重点,即人物的语言来进行教学,但对全篇课文的朗读不够。

3、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没能得到充分体现。讲的过多,学生读与练的很少。

篇10:19钱学森教学反思1

姜会绒

《钱学森》在之前就听别人上过公开课,总觉得缺点人物的形象过于高大,高大到钱学森成了一个圣人,而学生在的语言只是对教师语言的一种补充,看起来热热闹闹,但学生深层次的感悟很少。于是自己也想尝试一下,看看能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从学区比赛开始,到参加常州市的比赛,前后一共上了六遍,其中凝结了很多文小老师的智慧,一次次的调整,一遍遍的完善,过程也是一波三折,但每一次试上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爱国其实是一很空洞的字眼,如何让学生走进一个伟人的内心,最后我把着眼点放在在了人物朴素的语言上,以此为辐射点,通过教师课外材料的补充,一步步将人物的形象丰满化。

本文生动地记叙了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美国时,一刻也没有忘记祖国,以及回国后为我国运载火箭和导弹的研制以及发射所作出的卓越贡献,赞扬了他时刻爱国的高尚情怀。课文语言简洁、朴素。通过人物的语言,体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了钱学森思念祖国,拳拳报国之心。我当时的设计思路是着重引导学生从重点词句体会钱学森思念祖国、拳拳报国之心,然后通过朗读把语言内化为情感,以“读”为载体,感受人物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走进文本,与人物产生共鸣。

一、抓关键语句,以情贯穿

我觉得一篇文章最忌讳的就是支离破碎的分析,教学时,我没有一段一段地教,而是抓住“爱国”这一中心,指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语句感受到钱学森对祖国的爱国之情。学生在一遍一遍诵读,一次一次自主表达中,不由自主地接受了语言,走进了文本,更一步步体验文中的情感主线——钱学森对祖国的思念之情,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抓住教学难点——理解钱学森的两句话,进行朗读品味,体会钱学森的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在指导朗读钱学森的两次话,我在引导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让学生分层次

分读、齐读,让每一次的读都不是一个简单层面的重复,而是用巧妙的语言做搭设训练感情朗读,层层推进。

原打算抓住第一小节“想到前方就是„„而是火箭的舱壁啊!”展开教学。因为这一段话写得很感人,而且这样的开头又十分地吸引人,觉得应该让学生好好地体会体会。然后再引入第二小节对钱学森的介绍,学习钱学森说的话“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能为人民多做点事。”接着用一句过渡语带到3、4小节。最后,品味美国海军将领的话,理解归国不易„„

后来,仔细琢磨,第一小节并不是文章的重点,不应该以此为中心,在大家的建议下把情感的推进点放在了“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上,文章中很多内容自然就成了一个整体,不用一一去讲解了。于是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

1.学习钱学森的两句话。

这一部分是本节课的重点。第一段语言,我主要让学生明白钱学森在说这段话时,正享受着优厚的待遇,有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说明他心中时刻装着祖国。通过补充资料真切地感受到钱学森一颗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

第二段话通过体会留学生说的话以及回想前面钱学森当时在美国的条件来丰富钱学森在学生心中的形象。

最后通过讨论美国海军高级将领说的话,进一步明白钱学森爱国之深,归心之切。

2.体会钱学森的思想情怀

通过补充写给母亲的信,以及母亲写给儿子的诗,让学生体会任务的内心,将家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结合起来,学生感受到的是一个更加平民化,更加立体,更加丰满的钱学森.二、师生对话,闪现智慧

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就是在交往过程中承认学生的主体性,给予学生所应该享受的权利,给予学生主动发言、积极参与的机会。我在课堂上注意倾听,捕捉“战机”,营造对话高潮。

如:课堂上,我多次鼓励学生放声朗读,指名读钱学森说的一段话

“我是中国人,我所做的一切„„”时,我在学生朗读这句之后,及时评价“我听到了深情!”“多么深情而又激动的话语。”

在教学课文5、6自然段时,我抓住海军高级将领的话中“五个师”和“绝不能让他离开美国”这两点契机,深入文本,震撼学生心灵。

师:一个师有多少人? „„

师:如此重要的人,美国人会怎样留住他呢? „„

师:美国当局的确是这样做的,他们百般阻挠,甚至囚禁了钱学森,在周总理的关心下,钱学森才重获自由,当他踏出监狱的大门时,他会说什么?

师:是什么支撑着他?当他登上归国之路时,他会想些什么?

„„

这样,学生的情感在一次次对话、朗读中得到升华,与人物情感产生共鸣。

三、拓展阅读,提升情感

课文第五节美国海军将领的一段话对理解钱学森的拳拳报国心很重要,但考虑事件从时间、空间距离学生的实际都很远,这样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就会产生一定的障碍。这时我运用多媒体,补充说明美国当局运用了一切手段,恐吓、阻拦、软禁、坐牢„„不让钱学森回国的这段历史。适当的扩展,延伸,突破了教学难点,学生再朗读钱学森对留学生的话,感受更真切,随着一次次地读,心灵也一次次受到猛烈的撞击提升了对钱学森的情感认识。

结合发展性学习活动设计,我也产生了一些自己的思考 我觉得发展性学习就是要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而组织实施的活动。发展性学习是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

培养和个性塑造的过程。发展性学习重视教学过程的探索性,重视教学中的师生的交往与对话。发展性学习不是机械的生产一些整齐划一的脑袋,他培养的学生是鲜活的,富有创造力的人才.一、在思考实践的过程中,我发现发展性学习首先该关注下面的一些内容。

1、课堂教学关注学生全方位的素质的发展

在我们的课堂里要关注学生的全面的发展。这粗看好象是属于理念层面的东西,其实只有拥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我们的教师才会“目中有人”,只有这样,他的教学的定位是高屋建瓴的,也只有这样,我们的老师才会有“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

2、课堂教学发展性必定要关注师生双方的教学效益 课堂教学有效性是取决于对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的结果。他不同于工厂单纯的生产效益,也不完全等同于花最少的时间取得最大的效果。他有时的着眼是隐性的,是潜移默化的,是润物细无声的。

二、重教学过程提高发展性学习的效率的唯一途径,我们要使我们的课堂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我认为应该主要做好:

篇11:从钱学森之问反思中国教育

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学科教学(英语)王文方 MZ10193

【摘要】: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时,钱老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回过头来看,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钱学森认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钱老的提问令我们汗颜,可是只有汗颜还远远不够。进入新世纪,中国的教育事业充满了机遇,但是有面临着许多严峻的挑战,中国的教育现状是怎么样的?存在着什么问题?跟西方的教育比较我们的差距在哪里?有什么改进的地方?本文主要从中国教育现状,中西教育比较,以及中国教育所作的和应作的改变几个方面来阐述中国的教育问题,并对中国的教育进行思考。

【关键词】人才 教育现状 教育改变

1.中国教育的现状

1.1.中国的教育人虽多,但是真正的才却聊聊无几。

知识的教育是人才的根本,是科技发展的基础。然而光有知识是不够的,要成为有能力的才人,还必须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我们的人才结构出现严重失衡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现代教育体制思想问题。因为我们的社会价值取向决定的教育价值取向,而我们的教育取向,就决定了我们的人才结构。如今我们关注的是把教育和将来的工作、生活、居住、收入以及名声等紧密联系在一起,都认为读了大学,而且是要上名牌大学才是好事,只在乎形式和结果,并不在乎现在的大学教育的实际效果是否理想——这就是嫡传于2000多年前的“升官发财”的思想。这种思想的结果不仅导致了中国人才结构的不平横,同时也误导学子们的道德价值取向,更是吏政腐败的根源!

请问当今的学者或官员,有几位有事业心或责任心?有的恐怕多是“名利心”吧!“天下熙熙,皆为名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然也!

于是乎各类高校应市场需要雨后春笋般地纷纷成立,一时间中国大地遍地皆是大学生,然而这些大学生却依旧难以寻找工作,甚至不如高中生。

这就是商业化中国的必然结果,对于道德的学习或认可基本是否定的,必然是唯利是图,寡情薄义。

1.2.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低,但是教育的成本却很高。

改革开放的30年,我国注重经济建设而忽视对教育的投入,特别是“211工程”以来,鼓励地方和民间办校,而那些政府学校和教育机构的人却通过“计划外”招生创造收入,试问有几个校长没有名车?再看有几个教育官员没有高级住宅?更有举办所谓的“贵族学校”,这就使得中国基础教育出现“良莠不齐”的混乱局面。

而中国要维持教育这个庞大的机构,需要的成本十分昂贵。表面上看教育没有被产业化,实际却被商业化了。这就是中国教育改革艰难结症所在。这和中国其它国有部门机构改革一样艰难和尾大不掉,因为涉及的范围和利益十分广泛而且里面猫腻甚多,这是中国政府无法正视的严重问题。因此“忽悠”的“改革”话题,早就烂在茅厕里面了。

教育资源分配严重失衡,教育经费的使用和分派存在不公平或不公正。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的差距可直接反映在农村教师的生存状况之上,教师是蜡烛,难道真要“蜡炬成灰泪始干”?教师是春蚕,难道真要“春蚕到死丝方尽”?教师是孺子牛,难道就只能吃草,却必须挤出来奶来?在这样“为人师表”的光辉之下,出现教师为了虚名而出卖自己或是为了利益而出卖灵魂的现象,难道只是教师个人的责任?为官当权不重视“教育”,这是为官者的耻辱,是当权者的罪恶,是历史的罪人。——口口声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重视“物质文明”的发展,而“忽悠”“精神文明”的建设,实际变成“追名逐利”或是出“政绩”的“官场作秀”罢了。

1.3.“义务教育”的尴尬。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立法精神,孩子们应当享受义务教育。可是这义务二字似乎只是落在孩子们家长身上的责任:为了孩子读好一点的学校,则必须缴纳借读费、捐资助校费或计划外招生等等费用。所谓就近入学,学校也可以推诿说学生已经收满了,想法帮忙是可以的,那得多交钱。对于普通百姓人家,这学校的差距是很大的,而学生们到底有多大的可选择性呢?

几乎每个学生都会面临择校的问题,上重点学校还是普通学校,上民办学校还是公办学校,一要看学生的成绩,更要看一个家庭的经济实力。相对而言,民办学校的收费较高,需要一个家庭有较好的经济条件,这个条件决定了对孩子教育的投入,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也决定了孩子能享受什么样的教育资源。

高等学校虽不属于义务教育,但在现代科举制度之下,高校的招生意向仍在客观上影响或制约着义务教育的教学取向。从中考到高考,几乎都是盯着高校的培养人才目标而行动的。这也就是为何近年来考研究生或公务员的学生增多的原因了!1.4.应试教育为主,素质教育为虚。

中学课程改革,表面上是“教育改革”,实际这只是教学内容的变化,实际依旧是陈腐的老路。我们并不希望能通过“课程改革试点”来“救赎”那些可怜的孩子,毕竟孩子们承载的是我们或国家社会的期待和希望。可是这一“考”的结果,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依然“考定终身”。孩子心中压力不堪重负,家长心中忧戚苦不堪言。

对于学校来说,应试才是重点,至于素质教育,那是可有可无的,至于考试要求,也不过是走过场罢了。这种“功利性”的教育方式,将会产生出怎样的结果,恐怕这才是“社会道德沦丧”、“社会价值失落”的根源吧!那么腐败也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因为在这样的环境下,试问有几个官员没有腐败?试问有几个百姓人家没有“贪心”?

这种教育下的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大学生很多,但我们缺人才;我们有一些人才,但却没有理想和责任心;我们有一部分得力干将,可是却不知道追求什么。那么,我们又要发展什么呢?

素质教育,只是忽悠世人的幌子,内骨子里依旧和20年前一样。中央一群老者,无论如何也是煞费苦心,只是一味地求得内内外外一片和暖的“和谐”气息,这能是改革吗?实际却是借改革的名,左右逢源地平衡权力矛盾和利益罢了。如此求得的短暂平和,却由此种下“道德沦丧”的祸根,那么“腐败”就是一种自然了!

1.5.我们在教什么?从“胎教”、“幼教”到“早教”,似乎孩子们已经就被有条件或无条件地捆绑在“教育”的马车上,从此以后,孩子们分秒必争地努力学习,从小学升中学,从中考到高考,不仅仅是孩子,连同大人父辈和教师们一起陷入一种最清楚而又难以逃避的困惑——努力读书,出人头地,升官发财,似乎就是隐藏在这种现象后面的源动力——而其它的一切都似乎是冠冕堂皇的说辞。

当年文革否定我们的传统文化之后,在后来的30年来,我们注重的是西方传进来的科技知识,而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介绍或解读则是遮遮掩掩,羞羞答答的。对于思想文化的教育,如同中国人对于“性”的教育一样,缺乏或无知。

先前媒体娱乐界的引导,直接从西方文化娱乐的层面对学生和社会造成巨大的冲击和震撼,对于热衷于“名利”的中国人来说,那个时期,很有些人都想成为“影视歌星”。而一度出现的各式“超男超女”更是方兴未艾,更多的已经颠覆了人们的价值取向和道德取向。

于是一个猛然的警醒,才发现先前那些苦苦叫喊的余秋雨、贾平凹等是多么难得和可笑,而后又发现张爱玲居然那么有滋有味,发现易中天、于丹和钱文忠这样一批所谓的文化红人又是多么的可爱可亲。作为媒体转向这方面的报道,是值得高兴一下的,但这只不过是媒体的一种商业行为,“中国四大名著”可以被一群文化贩子翻来覆去反反复复地“拍戏”,能翻出传统的孔夫子、老子、庄子等,也不足为怪!

为怪的倒是我们的教育内容中,这样的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介绍或分析是多么的可怜!这也就是我们和我们的孩子们迷失的根本原因吧!因为当我们的孩子都能学会反思的时候,孩子们还会“听话”地去走那条早就铺好的所谓“仕途经济”之路么?

2.中国教育与西方教育的比较

2.1.中西方教育思想不一样。

我们从美国的教育发展历史过程可以看到,无论是美国公立教育还是私立学院,从小学到大学,首先学习的都是各种思想文化,无论是基督教哲学,还是非基督教哲学,除了宗教学院以外,均是可以自由学习的,神学和进化论并存,科学与宗教同在。这在倡导人性方面的确是十分自由和开放的。

而这点在于中国教育,除了马克思主义强制性灌输以外,其它的思想几乎是含糊不清或是持否定态度的。

2.2.教育方式不一样。

袁振国先生在其《反思科学教育》一文中有过这样一段论述,我觉得很有道理:“中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有问题的学生教育得没问题,‘全都懂了’,所以中国的学生年龄越大年级越高,问题越少;而西方教育的标准是将没问题的学生教育得有问题,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连老师都回答不了了,那算是非常得成功,所以西方的学生年级越高,越富有创意,越会突发奇想。

西方教育方式是不给学生画条条框框、不给死板规定、不给千篇一律标准答案。对于大人们本身就质疑的思想或现象,只提供课题思考的方法或路径,而不是强行灌输某种观点。教学是在一种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寓教于参与中接受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知识。同时在师生之间的关系上,是平等的,相互尊重的类似朋友的关系。而且教学的课堂并非固定在学校,而是在现实生活中。

这在中国则是强行灌输,采用“填鸭子喂死鱼”的方式,几乎是在学校一步到位的,师生之间有一种相对严肃的长幼关系,而非朋友关系。教育活动的目的完全为应付考试,强调“师道尊严”,采取“满堂灌”和“强迫”的教学方式,学生消极被动地接受,压抑了个性的自由发展。

2.3.教育理念不一样。

西方发达国家的办学思路倾向于宽进严出,即入门相对宽松,但出门的要求很严格,特别是对硕士、博士的要求非常严格。在终身教育看来,宽进严出无论是对社会的回归教育还是对适龄青年的高等教育都是可取的合适路径,因为它既善意地向有志者敞开大门,又保证了人才培养的质量,更重要的是注重教育学生学会学习,这是一种更高远的追求,它可以影响其一生。而我国的高等教育则是严进宽出和尚未完全到位的学分制。我国的高等教育历来严进宽出,即入门要求很高,但进门后不管学生是否最有效地利用在校期间的优越条件用功努力,到该毕业时绝大多数都能获得一纸合格证书顺利毕业。不仅如此,在部分家长和学生眼里,学习的终极目的就是考上一个好高中或者大学,升学率几乎成了学校的唯一追求目标。正如我们经常说的:“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 应试教育体系的枷锁禁锢了他们的创造心灵,剥夺了他们应有的自由和快乐,仅仅为了学习而学习,忽视了孩子们自己动手能力的培养,以及互帮互助,人际交往等教育的重要内涵,歪曲了教育最本质的目标—学以致用,无形中给他们套上了思想上的枷锁,望着天空,猛力的扑打这翅膀,但却像一只折翼的青鸟,怎么也飞不起来„„

2.4.教育目的不同

“学而优则仕“,这一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至今仍未消失,从前文阐述的中国教育历史和现状知道中国的教育从一开始就是为国家政治利益服务的。毋庸置疑,我们现代的科举教育制度,也正是为了方便教育者的教学管理而制定的一种制度,而不是真正体现邓小平临终倡导的教育要三个面向:“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而是面向“吏政”制度。

而美国的教育目的同样也是为了国家政治利益服务的,但美国人并不反对不同思想观点相互之间的辩驳或讨论,同时美国人没有“吏政”史,只有“公务员”。

相反,中国“吏政”引进“公务员”,很大程度上仍旧是暗箱行为或形式,毕竟在中国这样复杂的社会环境之下,“公招”成功后的风险系数是很大的。

3.中国教育的转变

3.1.进行教育观念的改变。

树立传承中华文明之教育思想,吸纳西方教学经验,逐步确立新时代中国教育思想理念。读书和做人是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文化知识的教育是一方面,而思想道德却是重点。教育的的目的不是“升官发财”,而是服务社会,造福苍生。

3.2.对于教育机构进行深刻的改革,清正廉洁的教学机构方能教化出清正廉洁的学子

制定出科学合理并符合中国国情的教育教学体系,使传统的科举教育逐步过度到全民素质教育的正确轨道上来,而不是为了升学考试。提倡“有教无类”,因人而异,重智育,更重德育,同时加强体、美、劳的教育;对于教师,师风、师德应当成为首选,而教学灵活多变应成为现代教学的特色,并能走出课堂,进入社会生活,寓教于乐,寓教于生活。

3.3.彰显教育公平,有教无类,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的教育投资。

首先,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改造薄弱学校,尽快使师资、教学仪器设备、图书、体育场地基本达标。实施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实现城乡中小学校舍安全达标。要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完成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其次,着力解决“择校热”问题。加快缩小校际差距,加快薄弱学校改造。实行优质普通高中和优质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义务教育阶段不得设置重点学校和重点班。要加强区域内教师资源的统筹管理和合理配置,实行县(区)域内教师、校长交流制度,有条件的城区和农村可以逐步探索教师定期交流制度。创新教师补充和退出机制。三要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和留守儿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要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要重点建设好劳务输出大省和特殊困难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改善办学条件,优先满足留守儿童就学需要。同时,健全学校、家庭和社会相结合的教育和监护网络,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4.4 加大创新能力的培养

思维是推动群体行为的一种强大的能动力,培养大学生创新性思维就成了培育创新型人才的第一把钥匙。

一要不畏常规,敢于超越。创新是真正意义上的超越,是一种敢为人先的胆识。现在的大学生是从应试教育中走过来的,其在小学,中学接受教育大多是老师机械的灌输,学生被动的接受,很少有自己独立思考的空间,即使是掌握的很好的知识,也只是运用于考试之中,这就使他们的悟性、灵感在经过“千锤百炼”之后基本上被埋没了,思维被严重地束缚。正因如此,大学生敢于超越的精神就显得更为可贵。

二要善于运用各种不同的思维方式。比如,注意培养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重视直觉和灵感的作用,把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结合起来,善于运用归纳、演绎、推理等多种逻辑思维方式,等等。真正把各种不同的思维方式运用好,实质上也就形成了创新性思维。具有了创新性思维,才能获得创新能力,推动创新实践。

三要多进行思维训练。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和教育体制的制约,当代大学生普遍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而缺少非逻辑性思维的能力。因此,各高校应注重适时进行非逻辑性思维训练。在课堂教学环节,任课教师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就是一种比较可行的方式。通过提问学生一些答案不唯一或解题思路不唯一的问题,给学生更多的独立学习时间,让他们在独立思考中发展思维能力。

四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是思维的开端、学习的起点,任何思维过程总是指向某一具体问题的。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分析问题直到解决问题,是学生积极主动开展思维探索的过程。一些富有新意的问题的提出、分析与解决即是学生的创新过程。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如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引导学生讨论和分析问题,师生共同概括归纳问题解决程序、要点或结论,并通过进行问题解决后的延伸练习加以巩固和运用,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4.结束语

上面论述虽然批评了中国教育的很多不足之处,赞扬了西方教育的优点,可能给人“西方的月亮比较圆”的感觉,实则并非如此,中国的教育并不是毫无可取之处,而西方的教育也并非面面俱到。

显然,中国现行的教育也并非一无是处。我们的教育重视文化基础课,学生学到的数学和其他自然科学知识比大多数美国学生多得多,这无疑在某些方面上提高了学生的社会竞争力。而且中国的学校的管理相对严格,要求学生在上课的时候精神集中,洗耳恭听,对书本上的东西记得牢固,这让许多中国学生在出国后都深受西方国家学校的好评,他们在课堂上专心致志,在课后也努力用功。这种教育方式在继承优良传统、掌握知识、规范行为等方面,确实起到了一定作用。西方的教育制度中一个普遍存在的缺点就是学校对学生的管理不严格。这样会造成学生的勤奋度降低,缺少上进心。经调查,西方学生的勤奋程度远远少于中国学生。概括地说,西方教育的优点是重视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独立生活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及思考问题的习惯和方法,从而为进入一个重视创造性思想的社会做好准备。它的弊端是,学生基本功不扎实,性格放任,纪律涣散。

曾经有人做过一个面向家长们的调查问卷,一位母亲在回答“请问您对目前的教育制度有什么建议?”这个问题时写道:除非从根本上改变现在的这种考试制度,老师和学生将永远是考试的奴隶。此话确实符合中国的教育现状,我们也认为要改变中国这种教育方式单一,不重视能力训练的现状的最好方式就是改变教育体制。从细节上一点一滴的改变得令它更具科学性,更加适合学生的身心成长。当然,我们的优点还是要坚持下去。

钱老针对现行教育制度曾说过:“现在的学生对知识没有兴趣,老师教到什么程度,学生学到什么程度,这样的教育是不行的,教材不是主要的,主要是教师。”只有当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改进教学方法,改变评价眼光,不用“一个模子”培养人才时,学生才会学得有兴趣,才会把学习当成享受,而不是负担。也只有在这样宽松、愉快的教学情境中,才可以培养出具有想象力、创造力的杰出人才。参考文献:

【1】袁振国.反思科学教育[J].中小学管理,1999.12.

篇12:关于“钱学森之问”的遐思

人的最后遗言, 大多是无所顾忌、一吐为快的。因而, 赵丹讲真话, 说管得太多了, 文艺没希望。巴金讲真话, 希望反思“文革”, 建立“文革”博物馆。病榻上的钱学森则向温家宝总理坦言:“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 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 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 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这就是被媒体称之为“钱学森之问”的教育“天问”, 它不仅萦绕在钱学森和温总理心头, 也是教育界同仁乃至全社会共同的困惑。

随着老一辈大师的相继离去, 我们真的进入了一个“没有大师的时代”。一个比较直接的统计,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自2000年设立以来, 至2008年共有14位获奖者 (其中2004年度空缺) 。获奖者的平均年龄为80岁, 大多数毕业于1949年之前。近些年来, 尽管我们在国防科技、工程技术、基本建设等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 但在真正体现原始创新能力的基础科学领域, 自20世纪80年代初陈景润的“哥德巴赫猜想”之后, 就几乎没有达到世界前沿的高水平成果。新中国前30年的教育发展, 由于受到“左”的错误路线过多的干扰, 教育和科学发展备受挫折, 大家都能理解。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我们提出“早出人才, 快出人才”的口号, 开始了科学技术和教育现代化的竞争。20世纪90年代设立了“211工程”“985工程”, 提出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 采取了诸多刺激政策, 开展各种人才工程, 如长江学者、创新团队、“百千万人才计划”, 设立国家科技大奖等等。我们对大师、对杰出人才的渴求从没有如此强烈过;然而, 我们离世界一流的目标究竟是日益接近, 还是渐行渐远, 一直是个难以回答的疑问。一个特别发人深省的事实是, 1977年恢复高考之后接受高等教育的一代学人, 至今也未能产生世界级的优秀人才, 而他们已陆续进入退休之龄。显然, 我们不能再推诿于外因。

“钱学森之问”的价值, 就在于他以一个大科学家的理性和良知, 直面现实, 直面问题。他毫不客气地用了一个全称判断:不是个别院校、部分高校, 而是“没有一所大学”按照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去办学!事实上, 只要不讳疾忌医, 不自欺欺人, 作出这样一个事实判断, 并不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比较困难的也许是另一个问题:“钱学森之问”有解吗?事实上, 对当前许多严峻的教育问题, 人们内心都有这样的疑惑。由于各种教育问题千头万绪, 积重难返, 牵一发动全身, 而且很多陋行不但打而不倒, 甚至愈演愈烈, 这些现象往往使人心灰气短, 认为换谁都不行, 相当悲观。例如应试教育、择校竞争真的能够解决吗?大学的学术腐败究竟如何治理?出于科学态度和理性精神, 我确信这些教育病态和乱象都有确定的解, 都是可以解决的。例如, 对于中小学炽烈的择校热, 有人认为是“人民

学人语思

群众要求接受优质教育的愿望与短缺的优质教育资源的矛盾”, 加之独生子女政策、激烈的就业竞争, 因而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难以真正解决。但我认为这一说法是似是而非的。与5年、10年、15年、50年前相比, 我们的优质教育资源大幅度增加, 而学龄人口大幅度减少, 供求矛盾怎么会越来越紧张呢?文化传统、独生子女只是一个背景, 是长期存在的, 并不能直接解释近年来择校热的加剧。显然, 造成这一现象有另外一些确定的制度性原因, 这就是变相的重点学校制度、择校收费制度、转制学校制度等等。由于这些制度人为加剧了学校之间的巨大差距, 破坏了就近入学的规定, 造成家长的集体恐慌和中小学教育秩序的恶化。当然, 由于特殊的利益联系, 一些教育行政部门的不作为, 也成为加剧教育病态的原因之一。

那么, 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 究竟道路何在;解开教育这团乱麻, 什么才是那把关键的钥匙?纷繁复杂的教育问题, 可以大致归为三类:一是教育理念的更新, 需要确立面向未来的新的教育理想;二是教育体制改革, 要改变在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高度集权的官本位、行政化教育体制;三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人才培养模式直接影响教育质量, 但是, 如若没有面向世界、改革开放的制度环境, 没有广泛的社会参与, 没有教育家办学的自主性, 在大一统的行政控制之下, 很难出现多样化的自由探索。在这个意义上, 教育体制、管理体制的变革更为重要。正是由于教育体制改革的滞后, 多年来我们对教育创新的呼唤, 并没有真正改变陈旧的教育面貌。

回顾历史和环顾世界, 我们非常清楚地知道, 人才辈出、大师云集, 主要是一种制度文明的产物, 并不是急功近利的政策能够迅速地催化出来的。创建优秀大学, 培养杰出人才, 钱无疑十分重要, 但还有比钱最重要的。否则, 正如人们调侃的, 世界上最优秀的大学应集中在海湾国家。否则, 也无法解释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中, 西南联合大学何以能培养出整整一代优秀学生, 产出如此丰富的学术成果;无法解释当年远比现在更为贫弱的经济市场, 何以能培育出厦门大学、南开大学这样优秀的私立大学, 何以能造就陈嘉庚、张伯苓这样伟大的教育家。我们经常感慨当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群星璀灿、风云际会的气象。它无非说明了学术自由、兼容并蓄、教授治校这样的大学精神和大学制度, 才是大师生长最为重要的环境。需要特别认识的是, 如同现代企业制度一样, 现代大学制度作为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是我国完全可以学习、移植的;而且, 并没有水土不服的问题。它曾在中国大地有效地生长过几十年, 在世界各个华人地区也都在有效地实行。

因而, 作为一种理论性的回答, “钱学森之问”的答案是相当确定的。这就是不失时机地推进以体制改革为中心的教育改革, 弘扬大学精神, 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其主要任务就是改变长期以来政府对高校“包得过多、统得过死”的局面, 探索建立政府与高校的新型关系, 落实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 确立高等学校的法人治理结构, 从而恢复高校的自主性和创造活力, 形成社会参与和市场竞争的机制, 促进培养创新型人才。

然而, “知易行难”, 这个问题再转化一下, 就是高等教育行政化的弊端究竟能否治理?大学自治、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体制能否真正实现?一场理性、建设性和实质性的教育体制改革是可能的吗?我的回答同样是肯定的。当然, 首先要确定明确、清晰的方向, 确定改革发展的目标模式, 并将它建立在法制、民意、实践和实验的扎实基础之上, 然后根据实际情况, 循序渐进地分阶段实施。正在制定中的《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中长期规划纲要》, 就是要通过问计于民、公开决策的方式, 统一思想、凝聚共识, 推进中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同样重要的是改革的路径选择和启动策略。现实的改革有许多可能的路径, 例如以高考制度改革为推动、以教育行政改革为推动, 以及如1985年的教育改革那样, 以高等学校的管理体制改革为启动。我认为, 开展对“985”大学的放权改革, 不失为一种可行的选择。因为确定向世界一流水平进军的“985”高校, 综合水平和学校治理能力较强, 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占有特别重要的作用。“985”高校作为率先进行高校体制改革的试点, 不仅可以有效促进办学水平和学术水平的提高, 而且对教育领域的整体改革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和带动性。

事实上, 近年来我国高水平大学的自主改革正在悄然萌动。首批“985工程”的9所高校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 建立起首个名校联盟, 签订了《一流大学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协议书》。根据协议, 双方将互派“交换生”, 互认本科学分, 联合培养研究生, 共同培养拔尖人才。在高考招生制度改革上, 继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大学5所高校宣布联合自主招生后, 北京大学、香港大学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也宣布将联手自主招生。北京地区的北京交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也将实行五校联考, 全国高考招生正在从整齐划一的“齐步走”向多样化的方式转变。这一事态, 昭示了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双向互动的改革机制的出现。有效的改革方案必须建立在基层实践探索的基础之上。因而, 基层和学校的自主创新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关键是要允许改革、允许探索, 鼓励地方和学校的制度创新, 给予他们改革的特许权, 这正是教育体制改革的启动机制之一。

当然, 对“钱学森之问”的破解还需更加深入。有一个颇为流行的说法, 认为我国基础教育的质量不错, 本科教育也还可以, 就是研究生阶段稍差, 学生的创新能力不足。可惜事实并非如此。看看我们的后代在小学时就被考试和分数所压倒, 好奇心和想像力被摧残磨灭, 能够指望等他长大之后, 喷一点“催花剂”、“膨果素”就可以“大丰收”吗?“起跑线”上的恶性竞争, 被形象地比喻为“赢在起点, 输在终点”, 这又岂是高等教育可以独自承受的?

作为钱老遗留给我们的一份重要的教育遗产, “钱学森之问”值得我们继续深入地探究和解读下去……

上一篇:行管本-城中村改造论文下一篇: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