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的中学时代

2022-07-12

第一篇:钱学森的中学时代

我的中学时代

我的中学时代 作者吴杰

在一阵阵凉爽的秋风,中一片片金黄的落叶,我中告别自己的母校,迎来了我新生活的起点——天立。

漫步在天力大道中,看着路旁写着的“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听着周围的鸟雀叽叽喳喳的叫声,闻着小雨后花草的芬芳气息。我就像个好奇宝宝似的,探索着这个我要生活三年的地方。

来到教室,回想起这一路上的“艰辛”,我不禁感慨万千:这天立可真大呀!弯来弯去的像个迷宫一样,好不容易才找到教学楼,差一点我就迷路了。第一天上课,内容真是精彩啊!语文课上,我们与老师一起体会了朱自清先生笔下的春天,感受到了老舍先生笔下济南冬天的温晴和史铁生母亲对他深深的爱,海伦凯勒失明后的痛苦与无助。我们还在汉字的王国里游戏,在名著与经典中沉沦。每一篇文章,都像一个崭新的世界,给我新的理解和体会;每一篇文章,都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数学课上,我们认识了字母宝宝。他带领我们在数字王国里游山玩水,我们还认识了有理数妹妹和无理数弟弟。他们还有一个好听的乳名儿,叫做实数呢。字母宝宝还给我们介绍了它的哥哥绝对值和她的姐姐相反数呢。还有他们的爸爸妈妈数轴与整式呢。整式妈妈还有一个姐姐叫做分式,还有他们的外公代数式。还有字母宝宝的大舅常数项和他的二舅单项式,还有他的三舅多项式。字母宝宝一家可真是人丁兴旺啊!生物课上,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了令一个世界,里面生活着的微生物是多么神奇啊!它们大多是我们肉眼无法看到的,它们形态各异千奇百怪,令我们流连忘返。我们还认识了人类生物学上的里程碑——克隆羊多利!见到它我们都惊呆了,谁能想到一个小小的细胞竟然能培育成一个完整的生命啊!

在秋风与落叶中,我迎来了我的新时代——中学时代。

第二篇: 中学时代入学的故事

看了万维博客博主“伊萍”写的文章“中学时代入团的故事”以及文章后的十几个跟帖,觉得很有意思。这里将自己当年如何入团的故事也写出来,权当唱和。原以为自己是思想上最落后的人之一,没料到“欢乐诵”比我还落后一个层次,居然到大学才入团。

当年如何加入少先队,真的记忆不起了。我是班级里最先加入少先队的一个。迷糊中只觉得这一切都是班主任指定的,我们只需按照班主任的指令行事就可以了。伊萍说加入少先队时她还写过申请书,我觉得我当初根本就没有写过。唯一印象深刻的,就是班上一位姓

Y 的女同学,居然也第一批加入了少先队。这里用“居然”,是因为 Y

是班上最高调的,也是最爱打扮最讲时髦的,但学习成绩比较糟糕,有几个死党同进同出,但是很多时候不得人缘。大家惊奇她为啥入了班主任的法眼。后来才知道,第一批名单中本没有她的名字,但是她像我们几个

candidates 一样办手续,而且家长也来了学校,班主任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是 Y 同学因为此事,被我们取笑了很多年,直到小学毕业。

这样迷迷糊糊上了初中。小学时人没啥主见,但没啥主见的学生就意味着是好学生,所以那时的我基本上一直当任着班干部。读初中后,心里开始有了些小九九,慢慢变得不热心班务。开始还能挂个职,但因为工作不得力而被委婉批评,以后我就干脆不干了。当班干部带来的虚荣,已经抵不上自由自在带来的惬意,何况在班上我自始至终有一些“死党”。那种朋友关系虽然是暂时的、脆弱的,但却是纯净的,它无须功利来维持,无求于什么,所以也没有什么力量能将它击碎。

慢慢有人加入共青团了。班上学习最好的、思想最上进的同学,我看着他们一批一批地登台宣誓。那应该是一种荣耀吧?但是我压根就没觉得,仿佛那一切距离自己很遥远。大部分同学在台上宣誓时像谨小慎微的小媳妇,只有少数几个趾高气扬的。那种趾高气扬完全是多余的、不必要的,所以那些趾高气扬的人往往是最愚蠢、最浅薄的。宣誓时,同学们都似乎压低着声音,仿佛在台上喃喃自语一般,但是主持人通常声音洪亮,所以不久以后,那千篇一律的宣誓词我都能背下来。誓言通常是虔诚的,永恒的,对吗?但是我总是看到当宣誓的同学最后说“宣誓人:XXX”时,他们试图在完成任务,然后再作鸟兽状似的。我心里就想,这哪里算誓言,明显是唇吻翕辟的机械运动,如同纳入轨道的谎言,大家像鸣金收兵后急着逃避似的。

同学入团后,照例发喜糖。大家嘻嘻哈哈闹作一团,只有发喜糖的人显得生涩,像赔着小心似的。那个时候他/她必须保持低调,这样才能和群体保持更多的亲近。那时,我就觉得,尽管入团宣誓和自己看起来很近

(可能我只要写个申请书,就可以似的),但是我能感觉到它其实和我相距遥远。所谓咫尺天涯,似乎伸手可以触及,其实它和我心灵有层隔阂。这根源,除了生性可能有些羞涩不愿意去登台宣誓外,更多的倒似乎是自己不愿意宣那种虚假的誓言。我知道那些誓言不是对具体的谁负责,但是我总排斥它。我不希望它入侵我的小小天地,使它蒙受尘埃甚至伤害。

这样又到了M高中。M高中是另一所学校,其实论声望,还不及我的初中,只是我一个表姐以及表姐夫在这所高中任教,所以就进了 M 中学。M

中学其实并不差,长沙市所谓的四大名校之后,估计就能排上 M 了,只是 M

风头赶不上四大名校而已,尽管它是中国培养院士最多的几所中学之一。父母呕心沥血,肯定是不希望我高中三年荒废了。高中我还是不热心班务,但是我可以没心没肺地和几位死党办墙报,写黑板报,嘻笑厮闹。但是,终究我还是不肯入团。我知道入团没啥不好,但是我心里排斥它。那时班上隐约分成了几个“派系”,我算一支,另一支隐约和我这一支“竞争”的,是以

P 同学为首的一支,他们踢球,也造电动抽水机。P 是我们班最聪明的,但是我不买他的账,他也无可奈何。最后,P 同学到了中国科大学近代物理。据说 P

毕业后也没上研究生,而干着网络黑客的活。当然这些是他的本职工作,同学们内部传言 P 都上了美国国防部的黑名单。打给 P 的电话总是找P

不到的,大家都说他的电话是被监听的。你说这人生真如棋局是不是?P

选择了这条路,就断了另一条原来本也可行的路。上帝给咱们打开了一扇窗,却关闭了另外一扇,咱们都如同折翼的天使。现在回味起来,那种小派系之间的“竞争”其实蛮令人留恋的,偶尔斗气,其实人清水之涟漪。多年了,它早已滑过我的指隙,但是我至今能感受它的存在,宛如昨日。

几个“派系”之 外也有几个“漏网之鱼”,L 同学就是其中之一。L

之所以是漏网之鱼,并非因为他恬静如隐士,而是他热衷于功名。总而言之,他在几个派系之间找不到位置,而我们也从没想到去开辟个位置容纳他。他是学校的男生部长,平日行事一丝不苟,训斥别人也毫不含糊,那架势到貌似别人都是他的子民。他没有什么人缘,但是他就是男生部长,就这么当着,能被学校承认,这于他而言就足够了。这毕竟是一种成就,你排斥这种成就没关系,因为它毕竟是一种成就,他认可它。

这样到了高三,第五个学期。那时班上不是共青团员的,已经很少了。这些人要么吊而郎当,要么学习比较糟糕,我似乎是极少的例外之一。班主任找我谈话,说,紫荆棘鸟啊,你呢学习还行,考个大学是没问题,但是负责招生的看了你的档案后,发现你连共青团员都不是,你让人家怎么想?人家会觉得你这个人有问题,而且很可能是品行有问题,你让人家怎么放心招你?所以在可录取可不录取时会将你的名字刷下去。我一想,还真有道理,心里不禁有些发急。班主任说,这个学期你一定要写入团申请书,同时要在班上担任个职务,好好表现,

别让他人说闲话。

重新在班上担任了学习委员。班主任说我不适合当班长之类,因为我有些任性胡来。入团申请书是典型的八股文,大部分内容是你传我、我传他抄袭而来的,然后换汤不换药地改改,润饰润饰。终于在快要截止的某个晚上写好了,写完后手心似乎凉袭袭的。我明白不久以后我就会登台,在众

目睽睽之下宣誓,背诵那些我以前排斥的誓言。以前我对那样的谎言般的宣誓表示鄙夷,现在却因为顾忌高考那潜在的录取风险,我竟然答应了写入团申请书,心里惊讶于原来一个人居然这样就轻易将自己背叛了。终于承认了自己的软弱、无能,承认了清高以前苦心维护的小天地在现实

面前的苍白和渺小。我啥也不是,只能随波逐流,力求不被淹没。啥叫理想,啥又是虚荣,这两个似乎不会相交的概念突然模糊起来。我迷糊了,无法区分得清。

第六个学期,我这个新团员居然成了班上的团支部书记。我对举办些小活动情有钟,这个团支部书记倒也算称职。不久,一位只有四十多岁的任课教师

S,课也没上完就被送到了医院。随即有消息传来,S老师病很重,恐怕出不了院。我听后,居然莫明其妙的哭了,哭得很伤心。哭完后就向全班募捐,一天下来居然募捐到了几百块。最后交钱的,就是那位男生部长L。那神态,四平八稳的,倒似乎他在向我施舍一般。他笑眯眯地,那种天衣无缝的笑容,我即使再不情愿也不能拒绝他给S老师的捐款。

S老师终于去世了。那时是春天,微风细雨,更让你觉得眼前其实并非繁花盛景,而是一片荒芜与落英。

后来,班主任说,我们班可以争取到一个指标,让一个幸运儿光荣地成为共产党员,班主任想发展我,希望我配合,并且说这对高考大有帮助。我刚成为团员,就要入党?这个跳跃太大,我都觉得惊愕。我几乎不假思索地拒绝了,尽管我到现在也难以说清楚为什么当初我几乎不考虑地 就拒绝。P成绩最好,但是他有他固有的缺点,这种缺点是那种正统所排斥的,所以通常 P 不会是个

candidate。所以权衡下来后,L,也就是那个四平八稳的男生部长,倒成了最佳人选。他成绩中等都没有,但是少年老成,维护学校的规章制度时,那是

一丝不苟,几乎到了六亲不认的程度。特别是 L 意识到,他可能是入党的最佳 candidate 后,他更加表现得兢兢业业。那段时间他也一反常态地对我格外客气起来,说话之前总是得先笑一笑,生怕得罪了我。因为他知道,只要我对入党有兴趣,他很难竞争过我。

几天后,班主任居然找到了我父母。那天回家后,母亲满脸不高兴,劈头盖脸地数落我一顿,问我像这样的天赐良机入党,我怎么可以不和父母商量就擅自决定说No。我说妈,我不想争取这个荣耀,我不想在同学中显得别具一格,我不想自己给自己压力,这种压力相当于很多的聚光灯对着你,照得你睁不开眼睛,您体会不到的。我不想被他们疏远。再说,我要到暑假才满18岁,我年龄也不够格。母亲叹道,老师已经和我说了,年龄根本就不是问题,你能否再想想,别浪费了这天赐良机。父亲只是在一旁呵呵地笑。

L 果真成了我班唯一的党员。他发喜糖时那份喜气洋洋溢于言表,我惊讶地发现他原来也可以这样和我一样有相似的笑容。

现在在高中的QQ群挂着,偶尔聊天,但是我一直刻意去躲避

L。我不愿和他说话,尽管他一直对我客客气气的。我想这种隔阂源于本性的差异,唯有世故和礼貌能填平它,那种纯净的同学之谊却是难以将它抹平。

第三篇:特殊的中学时代(十九)

十九. 步行串联到韶山

1966年11月8日,晴。早餐后,我们在教室里学习政治。大约8:30杨浩走进了教室,我与她进一步商量之后,由我在班上向大家宣布:下一步的安排,就是步行串联。步行串联,是伟大领袖毛主席发出的号召,我们是毛主席的红卫兵,我们要积极响应毛主席的号召,走出去,经风雨,见世面。 现在,我要特别强调一下有关安全方面的问题。步行串联,不能单独行动,而是要三五个人组合成一个小组,这样就能够互相帮助互相照顾。走出去以后,要注意交通方面的安全,如果遇到特殊情况需要坐车,就要注意上下车的安全。还要说明一点,步行串联的时间,其长短没有规定,具体去什么地方也没有要求,这些都由各个小组自行决定。步行串联结束了回到学校之后,一定要到负责人那里去汇报一下有关的情况。根据我们学校目前的状况,学校领导被打倒了,班主任胡老师要服从高年级红卫兵组织的安排也不来班上指导工作了,我们只能服从负责人的领导。好了,大家开始自由组合吧,组合好了之后把名单交给我或者交给杨浩都可以,然后我们就把班上的情况向负责人汇报。从明天开始,各个小组就可以选择日期出发了。好了,大家开始自由组合吧。

大约一个小时后,绝大多数同学都组合好了,他们把名单交给我之后就离开了教室。直到这时,我还没与他人组合,也没有人提出与我组合。于是想到了杨浩,在心里说:难道,她与别人组合了吗?不可能呀,我们交往了两个月,她对我的感情是真挚的呀,现在怎么会不与我组合呢„„也怪我,是我没有主动提出与她组合。若是她与别人组合了,我能反对吗?我有什么理由责怪她呢„„我一边想,一边不由自主地抬头看了看,只见杨浩与三个“赴京代表”在一起聊天,也就不好意思去打扰他们,只好低下头翻看同学们交给我的组合名单,并且在心里说:难道,我成为孤家寡人吗„„

不多时,听见了脚步声向我这边走来,我抬头看了看,只见杨浩来到了我的课桌旁边,她望着我笑了笑,继而用不算大也不算小的声音对我说:“我,跟着你。”我未加思索,高兴地说:“好哇,热烈欢迎!”未料到,其他三个“赴京代表”也来到了我的近前,其中的一个提高了声音笑着说道:“热烈欢迎杨浩同志!”他的话音刚刚落下,看见杨浩给了他一拳,并且提高了声音问道:“你,什么意思?”那个同学笑道:“我觉得吧,你刚才说的‘我跟着你’这四个字,大有文章。”杨浩望了我一眼,似乎在责怪我没有即刻帮忙她说话;继而,她显得有些激动地对那个同学说:“有什么文章?我就是要跟着他,他到哪里我就到哪里,我愿意!”说完,她竟然挨着我坐下了,好像在赌气而故意让大家看到她的举动。此时此刻,我能说什么呢?我知道杨浩说的是心里话,只好挪动了几下身子以利于她坐稳;好在,教室里剩下的同学不多了。我也懂得那个“赴京代表”的用意,他就是想借杨浩的话来公开杨浩与我的关系非同一般——其实,在北京参观革命运动的日子里,他们三个人已经看出了杨浩与我的亲密关系,只是没有明确地说出来罢了。尽管我在心里暗暗埋怨杨浩不应该如此大胆、直率地与三个“赴京代表”对话,也暗暗埋怨那个同学不应该在同学们面前挑明杨浩与我的关系非同一般,却也只好笑着说道:“算了,算了,不要舌战了。 言归正传,还没有人与我组合,你们组合好了没有?” 三个男生笑而不答,只是望着杨浩,令我费解。

杨浩望着我,浅浅地笑了笑,说道:“我们观察了,没有人与你组合,你也没有主动地与别人组合。刚才,我们四个人在一起商量过了,我们五个赴京代表组合就很好,你说呢?”

我望着他们,高兴地说:“谢谢,谢谢你们如此信任我。” 思考了片刻,我接着说道:“我们先商量一下。我想先到武汉市去看一看,至于以后如何行动,到时候我们再具体商量吧。”他们表示赞同之后,三个男生离开了教室。这时候,教室里只剩下我和杨浩,我就小声地埋怨她不应该这样大胆、直率地与同学对话。她却说:“你怕什么?我是真心的,直话直说。” 唉,真是拿她没有办法! 11月11日,天气晴朗。早餐后,我们五个“赴京代表”组成的串联小组出发了。我们戴着“八一八红卫兵”袖章,由我打着“红卫兵战斗队”队旗走在队伍的前面,一边走一边闲聊,有时候还高唱革命歌曲。我们每个人只是带了一个小书包,小书包里面装着“红宝书”、钢笔、本子、毛巾等用品和两件供换洗的内衣内裤以及零用钱。因为,我们已经知道上面有了规定,红卫兵小将进行大串联的伙食费、交通费等费用都由国家负担,各地的红卫兵接待站都为红卫兵小将提供食宿。

汉阳一中距离武汉市汉阳区的归元寺20公里左右。(在出发之前,我们已经听别人说归元寺附近有一个红卫兵接待站。我们准备在接待站里暂时住几天,在武汉市串联之后,再到韶山或者其它地方去串联。)我们走在通往归元寺的公路上,一路上遇到了一些步行串联的红卫兵,他们也是去武汉市串联的。我们一边走一边聊,天南海北地闲聊,无拘无束地闲聊。三名男生,还不时地与杨浩说起了笑话,说什么今天是“光棍节”,古老的传说,光棍节起源于1111年11月11日;说什么“男女在一堆,走路也不累”之类的话题;说到了亚当与夏娃,说他们偷吃禁果被赶出了伊甸园;说到了张生、崔莺莺和红娘,说到高兴时他们还哈哈大笑起来。杨浩也显得比较大方,不计较他们的玩笑话;我当然为杨浩帮上几句话,以免她“孤军奋战”而显得被动、尴尬。已经十七八岁的我们,自然对有关异性的话题感兴趣了,何况现在是为了减轻步行的疲劳感,说一说笑话也是正常的。其实,在出发之前的那两天,我与杨浩在校外比较避闲的地方闲聊时就谈到了步行串联中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其中也包括说笑话的问题。杨浩的态度很明确,她说就让他们去说吧,反正他们三个赴京代表在北京的时候就看出了我们的关系非同一般。有了杨浩的这种态度,我也不是那么担心几个男生说笑话的问题了。

来到了归元寺东边的红卫兵接待站,我们住了下来。这个接待站的规模比较大,接待的红卫兵大多来自本省,也有来自新疆、四川、贵州、云南、河南等省的。外地的红卫兵,无论男女都显得比较大方,出入时有人拉手搭背,他们在白天也不分男女地用一床被子盖着腿部坐在一起闲聊或者看报纸看传单;有时候,他们中还有男女拥抱甚至接吻的举动竟然到了旁若无人的地步。住在这里的红卫兵,绝大多数都是早出晚归,他们或者是去武汉大学、华中工学院等大学参观革命运动,或者是游览武汉三镇的风光;也有极少数人,成天呆在接待站里闲聊或者是看报纸看传单。住在这里的红卫兵,有的说去北京,有的说去韶山,有的说去井冈山,只有少数人说趁着大串联的机会好好地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

我们五个人,几乎每天都是早出晚归,乘坐公交车到武汉大学、华中工学院等大学去看大字报或者抢传单。大字报的内容,大多是打倒XXX、XXX等等,我们对这些内容不感兴趣,因为我们不了解那些人的情况。传单的内容真是丰富,有“打倒一切”、“怀疑一切”、“造反有理”、“马克思与燕妮的谈话”、“破四旧”、“血统论”等等,简直把我的脑海都填满了。有一天中午在华中工学院大门前抢传单,我背对着大门前边的公路时,被人群挤到了公路的中间,而这时有一辆黑色轿车把我擦倒在地上,幸亏有人及时把我扶了起来。司机来到我跟前,显得很担心地问及我的情况,我说“没事”,他才告诉我:“我们急着去汉口开会„„你看看,我急刹车,地上的车轮印迹有多长„„”见我没有受伤,司机表示了歉意之后就离开了。杨浩来到了我的身边,三个男生也来到了我的面前,他们让我活动了几下身子,见我没有受伤才放心了。(此后,我再也不敢在公路边抢传单了。)

在华中工学院,杨浩和我特地找到了她的表姐刘欣。刘欣是大学二年级的学生,一双明亮的大眼睛,鹅蛋型的脸,两条乌黑的粗辫子,颀长的身材,白皙的皮肤,给人一种美感。见我们到来,刘欣显得高兴地说:“在家里,我爸爸妈妈对我说过了你们的情况,他们说你们两个就像一对恋人„„”说得杨浩低下了头,说得我也显得不自在了。刘欣见了我们的神情,笑着说道:“你们,也别不好意思了。到了青春期,正常的交往也是应该的,相互之间增加了解也是正常的„„” 不多时,刘欣说有事离开了。杨浩又邀请我到汉口她的姨妈家里去看看,我婉拒了,因为我不愿意打扰亲戚。

在接待站里,遇到了一批又一批红卫兵,他们有的是去北京,有的是去井冈山,有的是去韶山。经过考虑,我决定去韶山参观伟大领袖毛主席旧居。考虑到需要步行400公里左右的路程,也考虑到女生的生理情况,我提出不让杨浩参加;哪知她急了而当众质问并且捶打了我,她表示坚决与我们一起步行去韶山,无奈之下,我只好同意了。

11月15日早餐后,我们五个人组成的串联小组从接待站出发了。我们戴着“八一八红卫兵”袖章,由我打着“红卫兵战斗队”队旗走在队伍的前面,一边走一边闲聊并且高唱革命歌曲。经过武汉长江大桥、黄鹤楼,经过郑店、山坡、北伐阵亡将士陵园到咸宁,再到崇阳县城的红卫兵接待站,沿途遇到了许多红卫兵。到达崇阳县城红卫兵接待站的当天晚上,工作人员带领我们来到了一个大礼堂,由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赵璧为红卫兵小将们作了近两个小时的报告,志愿军的英雄事迹使我们深受教育。

我们从通城县城出发以后,依然以每天40公里左右的速度前行,很快进入了湖南境内。从南江、平江到安定,一路上同样遇到了很多步行串联的红卫兵。这天中午时分,我们五个人走在浏阳通往长沙的公路上时,我的咽喉疼痛却加剧了,并且依然在发烧,更可恶的是双腿像灌了铅似的难以行走,不得不坐在了公路的旁边。同学们担心我的病情,杨浩还急得哭了鼻子。在这种情况下,我与大家商量之后只得改变了原来准备步行到韶山的计划——在公路上拦车去长沙,先就医,然后视情况去韶山参观毛主席旧居。三个男生去公路上拦车,杨浩陪护在我的身边。我告诉杨浩,是扁桃体发炎,也是我大意了没有及时看医生没有吃药;这些都没有什么问题,到长沙以后打点针吃点药休息两天就没事了。杨浩露出了笑容,吻了我一回说道:“你放心,有我陪护你,不会有事的。”我也吻了她,并且感激地说:“谢谢你。”她默默地拉起了我的手,又给了我一个吻,令我深受感动。不多时,看见来了一辆空车厢的军用货车,看见三个男生与司机在说话。于是,在杨浩的搀扶下缓缓地来到了军车旁边;年轻的司机很是热情,他简短问及我的情况后同意我们上了车,并且还告诉我们是单位派他去长沙办事。大约2个小时后,军车停在了一个规模比较大的红卫兵接待站门前,我们向司机表示了谢意。

这里是长沙市工读学校红卫兵接待站。接待站的工作人员很是热心,有人及时请来了医生,医生为我推注了药水并且为我配上了口服药片。也是药水和药片发挥了特有的疗效,第二天我的病情有了好转。由于每餐的菜和汤都放了红辣椒,令我难以吞咽(接待站里很少为病人做饭和菜,我也怕增添麻烦而不愿意打扰人家),杨浩就自己掏钱去街上为我买来了咸味和甜味的食品,并且主动地喂给我;不能起床行动,她陪着我说话,还讲了一些有趣的故事,令我很是高兴。两天后,我能够起床了,但是身体还没有完全恢复而不能自由地行走,杨浩就陪着我在接待站附近的公路上或者是商店里转悠。我由衷地感谢杨浩对我的关心和照顾,她却只是微微一笑,说道:“我愿意。只要你不忘记就行了。”我真心地说:“不忘记,永远不忘记。”她,显得满足地笑了。

接下来的日子,在接待站领导的安排下,我们五个人和其他红卫兵一道,游览了橘子洲和岳麓山,参观了湖南第一师范和湖南大学。 12月2日早餐后,我们乘坐搭着油布蓬的军车经过湘潭到韶山参观了伟大领袖毛主席旧居。【注:这次重新整理,未录游览及参观的有关文字。】

第四篇:难忘的中学时代抒情散文

一九九一年九月,七岁起我开始在槎溪中心小学读一年级,这所学校于民国二十九年(一九四零年)集资兴建,既是祭祖的杨氏宗祠家庙,又是槎溪中心小学、中学校址。是一个完整的四合院,一九九七年六月毕业,在朝阳小学参加毕业考试,考上了槎溪中学。当时,中学就在小学的隔壁,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多,原有校舍容纳不了,初中于一九九七年搬迁到太平头新建校舍,杨氏宗祠只办中心小学。一九九七年九月,我在槎溪中心中学读初一(八十九班),班主任是曾建辉老师。在选班干部时,老师在班上宣布班委会人员名单时,我的名字也在其中,这出乎我的意料之外,班长彭振新,副班长罗晓初,学习委员邹丽,纪律委员邹玉平,文娱委员杨小辉,体育委员杨尚勤,语文科代表叶舟,英语科代表杨尚勤,数学科代表邹健红等。后来,我觉得体育委员这个职位不适合我,在召开第

罗瑞华老师是我们的历史老师,他只教了一期的历史,他对我的字很有印象,在他们93班表扬了我。后来是叶长林老师教我们历史。在班上,我和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处理不好,邹东志和我意见最深,他退学硬赖在我的头上,最后不了了之。随着时间的流逝,在初三第一学期,我和刘修利之间的关系不好,跟他还打了架,叶洪元等同学还在一旁助威,到了晚自习,邹有志坐在我的后面,把我的耳朵牵了一下,由于是冻疮,鲜血直流,我一气之下,就直冲跑到五楼办公室,我舅舅陈七星和老师都在办公室,班主任把邹有志和刘修利叫到办公室,邹有志带我到卫生室敷了药,这些不高兴的事,不知不觉就过去了,我也没放在心上。

在初三第一学期,我的病越来越严重,我的身心的确支持不住了,我就买了个同学录,找一些同学签了毕业赠言,正如彭振新同学所说的“两耳下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过了一个月,我离开了校园,我到医院检查,患了椎间盘突出症,要牵引,打止痛针,最后一个月,我就离开了学校,在医院做了一个月的牵引,我每天去医院两次,一个月过去了,我的病复原了,到了正月初八,我第一次出远门,到山西修复印打字机,在火车上呆了两天一夜,我想了很久,到山西大同市以后,天气寒冷,整天呆在家里烧火炉,又不适应北方的气候,我的病又发作了;我就打电话回家,恰好初三第二学期开学,我又重新回到了新的学校,和久别的同学又相聚了。

在学校我参加了书法比赛,第一次我没有参加,彭振新和罗权新分别得了三等奖、二等奖,我参加了第二次钢笔书法比赛,取得了三等奖,2000年5月4日,我加入了共青团,2000年6月份,初中毕业我们班举行了毕业晚会,玩了一个通宵,到了第二天,同学都各奔东西,各奔前程去了,从此,就结束了富有青春风采的中学时代,离开了我的母校——槎溪中学。

第五篇:浅议信息时代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

论文类别:学科教学

获奖情况:该论文获2005年苏州市教育技术研究论文评比二等奖

浅议信息时代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

马向晖

(江苏省苏州高新区实验初中江苏苏州215011)

摘要:文章结合教学实践,对信息时代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进行了初步探索,认为阅读教学要讲究生动性、创造性、主体性、开放性。

关键词:信息时代;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生动、创造、主体、开放

随着社会的发展,阅读的重要性更为突出。语言的学习、思想的传达、文化的继承、文明的创造,都要通过阅读来实现。在中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更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今,信息时代人们的阅读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即“无限的书籍对有限的阅读时间的挑战;成几何级数膨胀的信息对读者原有接受能力的挑战;大量新知识对读者理解能力的挑战。”它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崭新的、广阔的学习世界,并为任何愿意获取知识的人提供了学习的机会。同时,由于信息的充斥、网络的渗透,网络文化也随之诞生。受网络文化熏陶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他们的思维方式、学习方式和阅读习惯都与以往的学生有很大不同,这种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正在改变着人们传统的学习和思维方式,信息化社会对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那么,面对这样的学生,这样的信息环境,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应如何开展呢?

一、阅读教学要讲究生动性

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是“一块黑板,一支粉笔打天下”,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呆板、单调。多媒体技术进入语文教学领域,创造出集图、文、声、像于一体的新型信息处理系统。这种优势使语文教材形象、生动、具体而直观,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它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使课文中所涉及的各种自然景观、人物形象等生动形象地进入课堂,同时,借助声、光、电的神奇配合,实物与语言的最佳组合,创设和展示最佳的阅读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能力。

笔者在用多媒体课件执教朱自清先生的《春》时,既设计了配乐配画课文朗读,又有从网上下载的作者资料、图片,还有用FLASH动画制成的春景图,再加上实景拍摄的春色图,让学生醉入了课文所描写的情境之中。上课时,学生眼睛看着,耳朵听着,心灵感受着,多感官的刺激,声形并茂的形式,把学生带入了生机勃勃的春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直观感 1

受中,加深了理解和记忆,以至于大部分学生一堂课下来已能背诵全文。

教育的信息化已席卷全球。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和丰富的网络资源,利用多媒体信息集成技术,创设和展示有意义的阅读情境,构建立体化、多元化的阅读教学模式,尤 其要充分利用校园局域网络和互联网络技术的优势,创设生动的网络文化,使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喜闻乐见,充满魅力,这样必将大大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

二、阅读教学要讲究创造性

语文阅读活动是一个复杂的心智活动过程,阅读主体要在自己头脑中将储存的思想材料与读物内容建立起联系,通过自己创造性的思考来获得意义。这种心智活动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活跃的和充满创造的。利用信息组织结构的超链接技术,建造符合人类联想方式的超文本信息组织结构,可以培养学生学会利用多样化的学习路径,从多方向、多角度、多起点、多层次、多结果等多方面地思考问题,并在多思路的比较中,形成创造性的思路,从而促进创新教育在语文阅读 教学领域的展开。

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在愉快、和谐的情境中,人的智力能得到有效的发挥,其个性心理特征也能得到充分的展示。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全神贯注中愉悦身心,激发灵感,求得最佳创新状态,淋漓尽致地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教学《孔乙己》一文中,我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其做法如下:运用多媒体切换以下幻灯片,孔乙己在笑声中出场;孔乙己独具特色的外貌;孔乙己最后一次出场的情景;孔乙己排出九文大钱与摸出四文钱之比较等等,与此同时,反复播放文中最后一句话“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看着这一幅幅画面,学生完全沉浸在课文情境之中,接着,教师抛出点拨式质疑:如果你是导演,你将如何设计拍摄《孔乙己》的结尾镜头?学生马上被这一有创意的设计吸引过来,展开大胆而有创造性的想象,有的说要让潦倒的孔乙己的背影逐渐模糊,模糊,最终消失;有的说要把他此时的手做一特写镜头推出,因为孔乙己的手或蘸酒写字,或偷窃东西,或书写服辩,或代脚“走路”,有着特殊的用途,那双本应具有谋生本领的手,最终却成为他爬向死亡的手;有的说应配上画外音“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样才留有余味;有的说应配上众人的笑声,让笑声贯穿全剧,用这种含泪的笑声反衬孔乙己的惨状更让人觉得悲哀。这些富有创见性的见解,无疑得益于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营造的良好教学氛围。由此可见,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采用信息辐射教学,用多媒体作助手,可以增大课堂容量,让学生综合适应多种感官接收信息,养成勤于思考、勇于发现、善于总结、敢于创造的阅读习惯,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培养。

随着网络文化的产生、发展,“新人类”——受网络文 化影响的人,在生活方式、思维习惯、人生观、世界观等与上代人相比都发生明显变化的年 轻人,随之出现,这类人的特征是“追求消费与物质享受„„感情淡漠„„价值迷惘”( 苗凡卒《新人类观察》)。这就要求我们语文阅读教学要关注阅读者的生活、性情,促使他 们 全面的发展,培养其健全的人格。语文阅读,也是阅读者不断实现自我超越的过程,是人类 素质的生产过程,因为通过阅读,“读者的知识经验扩充了,这是自我在量度上的增加;读 者的认识观点改变了,这是自我在本质上的提高;读者的思想感情升华了,这是自我在价值 上的飞跃;读者的方法技术迁移了,这是自我在能力上的练达。”语文阅读过程中要体现人 本的思想,注重人格的升华。这一点在以往的语文阅读中常常被忽略了。社会的一切活动,都是人的活动,因此,语文阅读实践中,应当突出阅读者的主体性。

长期以来,语文学习的场所基本上是课堂为主,学习的内容是课文为主,学习的方式是老师讲授为主,而多媒体的应用,尤其是网络化以后,将更快地促使我们转变语文学习的观念。就语文阅读教学来看,网络为我们提供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具有交互功能的阅读资源,成为巨大的资源库。由于网络信息的编制采用了非线性技术,它可以按人脑的联想思维,把相关的信息联系起来。学生输入信息指令后,它可以提供各种路径,引导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探索式、发现式学习,而不是被动地获得储存的知识,这就使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出来。

本人在教授鲁迅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引导学生上网查阅资料,学生通过查询、检索,了解了鲁迅的生平及其创作的背景,又阅读了鲁迅的其它重要作品,有的同学甚至阅读了与鲁迅同时期的其他著名作家的重要作品。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阅读过程,成为学习的主体,由装知识的容器变为知识的探究者,在横向与纵向的拓展延伸中,扩大了阅读面,丰富了语文知识,又提高了阅读能力,增加了文学素养,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为学生自主阅读提供了良好示范。

大容量存储技术的发展,为语文阅读提供了多样化的资源。我们可以利用图形化交互 界面技术,建造良好的自主阅读环境,也可以利用CD—ROM光盘或者通过建立管盘库、电子 图书馆来为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具有交互功能的阅读资源。还可以利 用网络系统,共享资源,让学生学习如何从多媒体教学软件中,从校园网或INTERNET数据库 中获取信息,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让学生通过查询、检索、探究来获取信息,辨别信 息,消化信息,利用信息。

网络的开通使阅读教学突破了时空范围,网络化的多媒体是没有书架、不须办理借还手续的图书馆,其品类之齐全丰富,是图书馆所不能比拟的,这使阅读教学由封闭走向开放。学生在阅读的内容上得到了解放,这里既有文学名著、精美时文,也有科普读物、新闻评论、流行歌曲等等,这些都是语文阅读的重要方面,能使学生走出课文学习的狭窄范围,而任意遨游于语文学习的广阔天地,而且超文本阅读的全新方式,以其非线性结构的特点,使阅读材料声像同步,图文并茂,大大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互联网还可以使各学科知识相互开放,有利于学科知识的整合。

教授《胡同文化》一文时,考虑到学生对“文化”的内涵难以把握,教师发动学生上网查阅资料。结果,学生查找的结果令人吃惊,类型上找到了饮食文化、旅游文化、服饰文化、居室文化、地域文化等等,文章则找来了余秋雨先生的《笔墨祭》、《一个王朝的背影》,找来了《中国文化史》、《独特的辣椒文化》、《在加拿大看居室文化》,还下载了《胡同之没》摄影作品,刻录了大型时装表演节目《流动的紫禁城》„„

网络巨大的知识容量为语文教学内容拓展了无限的空间,学生的学习范围已不再局限于那好几年甚至数十年都一成不变的教材。从课堂学习,到课外阅读,只要鼠标轻轻一击,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各种美文名著,精彩句章,任你纵横婢阖,尽收眼底。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共享世界文化是阅读教学的一条捷径,语文教师应以开放的心态让学生的语文学习天地广阔起来。

总之,语文阅读是学习知识、检索信息、加工信息的过程,是以人为本,展现主体的过程,是实践锻炼、培养创新的过程,语文阅读也是促进人健康全面发展、交流信息、传播文明的过程。信息化社会要求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必须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力求生动、开放,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主体性,迎接新的挑战,让我们一起在实践中努力探索并建立网络时代语文教学的新模式。

参考文献

陈绪常、龚明斌:《多媒体设计与运用艺术》。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高金岭:《现代教育技术与现代教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上一篇:企业创新工作总结下一篇:企业创新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