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大山作文

2024-05-22

秋天的大山作文(共17篇)

篇1:秋天的大山作文

爸爸承包了一片山,一年四季,我经常到那去欣赏山中的景物。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山上的冰雪开始融化,各种树木都抽出了嫩芽;夏天,山中百花盛开,树木茂盛,树荫下,几匹马在吃着青草。天空是浅蓝色的,时不时飘来几朵云;冬天,树上,地上的雪很厚很厚,几只可爱的小鸟在雪地上觅食。而秋天,是最美丽的季节。

山中的树叶有红色的,有绿色的,有黄色的,还有紫色的。枫叶红得很,那红红的一片,像是着了火一样。再一看旁边的松林就显得生机盎然,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对了,还有柳树。那长长的柳枝像春姑娘的发辫一样,在微风中轻轻飘荡。从山顶向下看,红的,黄的,绿的……数不清的颜色构成了一幅世界上最美的风景画。它们互相交错,这个挨着那个。看着看着,我全然陶醉了,陶醉在一个梦幻般的境界里。一阵阵流水声打破了甜美的梦,我回头一看,有一个湖,里面清澈见底。湖边有一个木排,看起来它已经很旧了。这时,一只青蛙正领着它的孩子吃虫子,它们跳到木排上,吃着啃木头的虫子。这不是美丽的画卷么?

篇2:秋天的大山作文

10月2日秋高气爽,我们一起去青华山游玩。一到山下的停车场,小朋友们兴高彩烈地下了车。秋风习习,好像在给我们说欢迎你们来大山里游玩。

大家飞奔向大山。一路上树叶渐渐枯黄了,踩上去“咔嚓”一声作响。爬到半山腰,我兴奋地发现山路上有许许多多的办理、橡果子。我捡了满满两大瓶。我们满头大汗终于爬到了山顶,大家非常开心。

我站在山顶,不由得想起寇准的诗“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篇3:童年的乐园——大山

春天的时候, 大片大片的油菜花开了, 我和小朋友们一起采油菜花, 给妈妈采一朵, 给姐姐采一朵, 给外婆采一朵, 再给自己采几朵大的, 然后一股脑儿都插在头上, 斜就斜了, 掉就掉了, 只要戴上就不管了。我们还会去摇桃花树, 桃花落下来, 我们就喊着:“下雨啰!下桃花雨啰! 好香的雨呀! ”春天是农忙的季节, 清明节前后大人要用艾叶做艾米果, 所以我们小孩子就满山遍野地去寻找艾叶。当经过草地时, 会看见很多漂亮的“雨珠网”。清明节雨水多, 蜘蛛在草间结了网, 春雨一下, 雨珠落在蜘蛛网上, 就成了这一奇景。我们会用脚踩“雨珠网”, 越踩越带劲, 把鞋子弄湿了, 脚背凉凉的, 也毫不在乎, 快乐的我们早把采艾叶的事情抛到九霄云外去了。采回了艾叶, 我催外婆赶快做艾米果, 一会儿问:“外婆, 好了吗? ”不一会儿又问:“外婆, 好了没有? ”我几乎每隔一分钟便问一遍, 在问了几百遍之后, 艾米果终于做好了。大盘的艾米果端出来了, 看着翠色欲流的艾米果, 我不由得口水直流。哥哥坏笑着说:“你想吃你就先吃呗! ”我一听便迫不及待地夹起一个艾米果送进嘴里。“啊, 好烫! ”大叫一声, 把米果吐了出来。

夏天, 山里到处是树荫, 可凉快了。我最爱在离家不远的竹林里玩了, 那里的竹子又高又粗, 我们在那儿用砖头围一个矮围墙, 里面铺上一层青松针, 就坐在里头看小鸡啄食, 瞧小狗戏耍, 不时站起来望望在田里干活的大人收工了没有。竹林旁边有口池塘, 大人钓鱼, 我们实在是等不下去了, 卷起裤脚, “扑通”一声跳进池塘, 鱼没有捉到, 反而把要上钩的鱼吓跑了。不过, 大人钓鱼还是有收获的, 我就进菜园摘几把青辣椒叫妈妈做鱼吃了。

秋天来了, 我们可以大饱口福了。摘梨子, 捡板栗, 顶柚子。我爱吃番茄, 摘两个又大又红的番茄, 切片装盘, 撒上一层白糖, 可好吃了。大人听到我翻箱倒柜找白糖的声音, 还以为有老鼠, 一看是我, 无奈地说:“你这馋猫, 又偷吃番茄。”我听了以后, 边夹起一片往嘴里送, 边端着番茄溜之大吉。

冬天如期而至。我欣赏冬天的美, 那松针上凝着一层厚厚的雪, 像一丛丛洁白的雪菊;落叶乔木上裹着雪, 宛如一个个精美的玉雕;垂柳银丝飘荡;灌木丛似一簇簇漂亮的珊瑚, 婀娜多姿, 形态万千, 扑朔迷离, 使人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中。当然, 冬天最好玩的是打雪仗, 堆雪人啰! 玩得正高兴时, 大人来叫我们吃饭了, 我对同伴使了个眼色, 大家会意地向大人们抛雪。接着, 一场史无前例的大人小孩打雪仗开始了。大人终究是大人, 最后我们输了, 只能乖乖地跟着他们回家吃饭了。

我的童年已经过去一大半了, 但我永远也不会忘记在大山里的这段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

点评:

篇4:被挡住的大山

丽江是个好地方,大研古镇里有高低错落的老房子,有被岁月踩踏得高低不平的石板街道,有横穿古城弯弯曲曲清流不断的小河,还有晚上酒吧的热闹和游客信步的悠闲。但很多游客来到丽江,不仅仅因为这是一座古城,能够给人们提供一点远离尘嚣的味道,还因为这座古城边上有着一座美丽的在北半球离赤道最近的雪山,那就是五千多米高的玉龙雪山。

我们到达时已是夜晚,见不到山的影子。第二天早晨,我起床推开窗户,远处一座雪山披着霞光绕着云雾迎面扑来,她的美丽使我呆立原地,久久不能动弹,身上似有一股电流通过。玉龙雪山在清晨把她的美丽大方地展现在我的面前。此后的三天行程,我们几乎都是绕着玉龙雪山在转,丽江在雪山的这一边,虎跳峡在雪山的那一边。前两天,我们都是远远地看着雪山,体会她的庄严和神圣。最后一天,大家说要走近雪山去看一看,于是就驱车向着雪山的方向走去。汽车行驶在山路上,玉龙雪山突然消失不见,眼前出现了很多山峰,都显得高峻伟岸,但顶上没有积雪。我们翻过高高低低的山头,在心情已经开始变得不安时,被积雪覆盖的山头突然出现在我们面前。最高峰扇子陡,引领着其他几座雪峰,耸立在我们面前,再一次让我目瞪口呆。

我们决定坐在山脚下,带着敬畏的心情仰视雪山。在默默静坐的时刻,我突然想到刚才在山里面转来转去,就是看不到雪山主峰的情景,心里为之一震——因小山挡在眼前,就使我们看不到大山的雄伟和纯净。这不正像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常常因被眼前的利益和短期目标所阻挡,以至于失去了远大的理想和崇高的精神吗?我们自以为很忙碌,甚至没有一刻空闲的时间来思考自己所做事情的最终目标和价值,结果却陷入空虚和茫然。在教室里苦读的时刻,在办公室忙碌的时刻,在生意场上钻营的时刻,有多少人问过自己心中那高大纯洁的雪峰到底在哪里呢?有多少人不管现实生活多么残酷,都在自己心灵一角永远留下一片无论如何都不会被污染的天空呢?每每遇到人与人之间为了利益、地位、权力而互相计较、互相争夺、互相妒忌和互相诋毁时,刚开始我们也许想保持高洁、置身物外,但久而久之,看到那些斤斤计较的人往往能够得到眼前的好处,便开始心里不平衡,开始介入争夺之中。很多人正是在这种争夺中迷失了自己:学生为了争名次迷失了天真,雇员为了争奖金迷失了气度,老板为了争利润迷失了道德,官员为了争权势迷失了人格。心中藏着像雪山主峰一样崇高理想的人也像雪山主峰一样难得一见了。

有时候我们确实想坚持心中的那么一点高贵,但若周围所有的人都因此认为你是傻瓜时,会让你有些招架不住。能够和光同尘,又同时能够遗世独立的人并不多。世俗的眼光会以压倒性的力量使你屈服,迫使你和其他人一样变得平庸,逐渐地,你发现变得平庸会让自己的生活更容易,也会让其他人更舒服,于是向现实屈服就变成了习惯。就像一个国家的国王发现整个国家的人因为喝了一口井里的水都疯了,他千方百计到处找药希望治好大家的病,但所有人都拒绝吃药,都认为国王疯了,最后国王不得不也喝了井里的水变疯,于是举国欢腾,庆祝国王变得正常,但实际上这个国家彻底变成了疯子的国度。

世界靠精神和道德的引导走向辉煌,否则就离毁灭不远;人类靠内心的善良和纯真走向天堂,否则就离地狱不远。我们只有在繁杂匆忙的现实生活中,永远保留一点对崇高理想、幸福生活的向往,才能一直保有心中那座披着霞光绕着云雾的雪山。

篇5:秋天的大山作文

这天,我们踏着轻快的步子走到车站,坐上汽车,渐渐穿过繁华的首都——北京,来到了北京西郊,下车了,我抬眼向远处望去,火红的一片,大山像披上了红的绸缎。我和妈妈兴高采烈地走向大山公园,路旁小树被风吹得不停摆动枝条,好像在向我们招手,欢迎我们。大山上的枫叶林把大山装扮成一位美丽的姑娘。

妈妈买了票,我们便走进了大山公园。一个个摊位上都卖的是大山纪念品。

过了一会儿,我们便去爬山,来到山上,抬头一看,弯弯曲曲的山路,像把我们带到了画中。一棵棵枫树在挺拔的松树的衬托下,形状千奇百怪,有的像东北虎、长龙……

登上半山腰,进出的枫树就像一位位姑娘,微风吹来,那些姑娘就翩翩起舞,远处的北海、颐和园等公园尽收眼底,可是比平时小了一些。

登上山顶,才感觉到山上的枫树是多么美丽,就像一片火焰。看后让人心旷神怡。极目远望,远处的北海公园的白塔好像一个小亭子,那高高的万寿山,只不过是一个小土坡。

篇6:秋天的大山写景作文300字

走进大山,就与秋风撞了个满怀,在这秋高气爽的季节,使我感到心旷神怡。在风中,我闻到了桂花的气息,走进一看,原来有一大片桂花树,一个个金色小巧的花朵,宛如一个个天使在树上展现她们的风姿。走着走着一股紫薇花的香味窜入鼻子,那种味道真让人神往,它虽然没有桂花的香味那么浓郁,但是,我觉得它有一种更迷人的气息,让人流连忘返。瞧,那紫薇花形态各异,连颜色也不同,有粉色,有紫色、白色……

继续走啊走,啊,大自然的音乐多么美妙!我把脚步放轻,倾听着,原来是鸟儿们在准备夜晚的音乐会,听,纺织娘们在“吱吱吱”的唱歌,小圆虫在跳舞,蟋蟀在弹琴,还有蝴蝶和蜻蜓在伴蹈呢,优美的舞姿把我陶醉在这虫子们的音乐会中,我的觉得豁然开朗起来,再加上迎着一阵又一阵清新的风,让我久久不愿离开秋天虫子们的演奏会。

我来到了山顶上,见一棵又一棵的树连成一片似一个个青色的面宠,仿佛看见我有些害羞呢!站在树中间,渐渐地,仿佛自己也成了其中的一员。

篇7:大山的回音作文

一天,一个不讲礼貌的小男孩因为讲脏话,和同学闹别扭。下午放学回家,他还是觉得自己很委屈。过了一会儿,妈妈叫他去山上放羊。他气冲冲的赶着羊,来到大山,他把怒气向大山发泄,大声喊:“我恨你,讨厌鬼。”大山回答他:“我恨你,讨厌鬼。”小男孩更生气了,又大声喊:“你不是个好东西。”大山又回答他:“你不是个好东西。”小男孩儿气急败坏,回家睡了一个大觉。 第二天,他又去放羊,看见满山遍野的小花小草,心情很舒畅。于是,他对着大山喊:“你好,你真美。”大山回答他:“你好,你真美。”“我爱你。”大山也同样回答:“我爱你。”小男孩听了非常高兴。 从此,小男孩也明白了一个道理:想要让别人尊重自己,首先,要学会自己尊重别人,不讲脏话,礼貌待人。 大山的回音作文300字

篇8:挖空的大山

灾害类型:崩 塌

黄土包崩塌点开裂的巨石犹如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于泸溪县洗溪镇30多户居民的头上。上万吨的巨石随时都有滚下去的可能。居民们甚至都能够听到山开裂的声音。而这座随时都可能开裂的山下居住着泸溪县洗溪镇居委会30多户居民。

去年3月30日晚这把剑差点就砍到了30多户居民的头上。“3月30日晚和4月3日凌晨6点多钟,这里先后发生两次严重的岩体崩塌,现场堆满了从山体崩塌下来的岩石,其中一块巨石重达40吨,幸亏被挡土墙挡住,没有滚向坡下的住房区。”洗溪镇居委会居民盛荣桂至今仍心有余悸。

隐患点始发时间为2005年6月1月,之后每年有小崩小滑现象。由于人类工程活动采矿造成坡脚悬空,斜坡陡峭。分布地层为寒武系页岩,节理裂隙发育,地质条件和岩土体条件较差,遇暴雨易发生滑动,发展趋势为稳定性较差。

为安全起见,这块从山体剥落的巨石已经被小心翼翼的切割了三分之二。

黄土包原为州洗溪磷矿的采矿点,1975年磷矿全部开采完后废弃至今,矿场里的柱子早已风化。由于山体内有遍布采空的矿洞。一旦受暴雨影响,崩塌随时将会发生。为了应对这一险情,洗溪镇政府于2009年7月修建了土质挡墙,长约10m,宽约1m,高约1m。2012年年底开始,当地政府开始投入资金进行治理,2013年3月这次巡查正在施工,主要工程为抗滑桩和拦挡墙。目前,洗溪镇已经将隐患点划分为一级保护区12户,二级保护区44户,涉及176人。

山腰间的混凝土挡石墙正在开钻。90天后,巨石对于洗溪镇居民的威胁将解除。

应急避险小知识

【崩塌】指陡倾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根据运动型式,崩塌包括倾倒、坠落、垮塌等类型。根据岩土体成分,可划分为岩崩和土崩两大类。

【时间规律】①降雨过程之中或稍滞后,是出现崩塌最多的时间;②强烈地震或余震过程之中;③开挖坡脚过程之中或滞后一段时间;④水库蓄水初期及河流洪峰期。

【征兆】岩石破裂,嗅到异常气味;听到岩石开裂的声响;出现热、气味、地下水质、水量等异常;小崩小塌不断发生。

【防范】①雨季时切忌在危岩附近停留;不能在凹形陡坡、危岩突出的地方避雨、休息和穿行,不要攀登危岩;②如果遇到陡崖往下掉土或石块,不要从下边经过;③处于崩塌体下方时,迅速向两边逃生,越快越好。感觉地面震动时,应立即向两侧稳定地区逃离。

篇9:大山的作文

刚走进大山,就可以看到一条长长的小溪。小溪的水真清呀,清得可以看见溪底的沙石;小溪的水真凉呀,凉透了小手心;小溪的水流真快呀,刚溅起的水花犹如一颗颗饱满的珍珠,一眨眼就被冲走了。小溪边,树木整齐地排列着,翠绿中带了点嫩黄。一阵微风吹来,树木随风舞动,那叶子中间只是泛了一点点的黄绿,可能是春姑娘来晚了吧!

开始爬山了。仔细一瞧,大山真是崎岖不平呀,这里一块石头,那里一根树杈,好像不小心就会被刮到;大山的石头真滑呀,人、它们经过泉水的浸润和风吹日晒,被打磨得光滑无比,一不留神就会滑下去;大山真高呀,直入云天,被云雾包围,似乎永远不能爬到山顶。

终于爬上山顶了。山顶一潭清汪汪的水库,让人更加惊喜。水库很大,犹如一面巨大的镜子。水库对面,水潭里的水清澈碧绿,像一块翡翠,又像一颗绿宝石。太阳光照射到湖面上,像玉盘里放着几颗亮晶晶的小星星。

看!瀑布从水库的堤坝飞泻而下,一道彩虹赫然挂在其中,水珠四溅秀影浮动,怎一个“美”字了得!简直像走进了人间仙境!

篇10:冬天的大山作文

今天阳光明媚,妈妈开车带我来登帽山。

我们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到了山脚下的停车场。左边不远处是高高的气象塔,听妈妈说,气象塔是由地下一层和地上31层所构成的,总高有181米多呢!往停车场的右边走五六米,就看见一个像小山一样的石碑,上面刻着“延吉帽儿山”几个大字。石碑后面是高大的石虎雕,上面刻着“虎啸长白”四个大字,好像是帽儿山的守护神,蹲在那里。老虎背后是高高的帽儿山。

我们循着一条木板路往山上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威武挺拔的松树林,雪压风吹,它们依旧青翠。它们像保卫帽儿山和游客的战士一样,一排排整齐地站在那里,看起来很是气派。穿过松树林向上走,忽然,听到“叽叽喳喳”悦耳的鸟叫声,小鸟好像在说:欢迎你来帽儿山。四周望去,整个山上都是白茫茫的,像披上了白色的斗篷。阳光穿过树梢斑斑驳驳地洒在雪地上,雪地上发出了璀璨耀眼的光,好像太阳公公撒下了一大把闪闪发光的钻石。木板路旁边,不同种类的树上,挂着小牌子,上面写着树的名称和树的习性。山上还有很多奇形怪状的树,其中,有一棵大树缠绕着小树,好像妈妈抱着儿子一样,好温馨啊!

走到半山腰。在木梯旁边的一小片空地上,我们发现了一些大大小小的石堆。妈妈说,这是一些登山者,用一小块一小块的石头一层一层堆起来的,这也成了帽儿山一处不错的风景线。又爬了一会儿,我有些累了。这时,我又听到了“叽叽喳喳”的鸟叫声,好像在督促我说:“小朋友加油啊,快到山顶了,山顶在召唤你呢!”我又有了动力,很快就跑到了山顶。

眼前出现了一个三层高的圆形木制观景台。我爬到了观景台顶层,“哇!好爽,好美呀!”空气是那么的清新,我张开双臂,拥抱大自然。从山顶往南看,密密层层的松树林,绿油油的,中间夹杂着一些其它树木,真像一幅山水风景画呀!往北看,整个延吉市都能看见,大大小小的高楼大厦,楼房前面有层层起伏的山峦。就像一副城市风景油画,我的家乡好美啊!南边有一座高高的气象台,看上去好像比帽儿山还高;更远处是广阔的农田,它们都在皑皑积雪下沉睡。

下了望景台,下山路口旁边,有一个木制的小平台。平台中间耸立着一个挂满了系着红绳的平安锁的小塔,这又是一处独特的风景。顺着下山的路往下望去,龙井通往延吉的国道上,穿梭着很多汽车,就像一群色彩鲜艳的小虫子,在道路上快速地爬来爬去。我一边欣赏着优美的风景,一边呼吸着新鲜的空气。不知不觉就到山脚下。

今天登帽儿山,虽然很累,但是我收获了不少。我知道了很多树种的名称和习性,也看到了很多优美的风景,再累也值得了。

篇11:大山的孩子作文

小童虽然知道母亲的行为让人很生气,但是他很想念母亲,很想念母亲做的菜。

父亲不在家,只有奶奶在。小童每天都要五点起床做饭,放在锅里,奶奶起床后还是热的。一般小童都只做炒番薯叶,再熬点小米,就这样一餐就过了。小童做完这些便要去上学,总会在去时带上几个面饼,然后帮奶奶喂下猪,便去上学。上学的路很陡,他家离学校很远,基本要走二个小时以上,如果遇上下雨天,那将更可怕,很容易滑坡,掉到下面就算被人发现了,也救不上来了。下雨天山里是黑的,几乎要摸着路走,如果很不好的,就可能遇上雷电,大山里树多,大概走得很快也会被雷劈了吧。

小童会在学校里吃午饭,他总会带一些野菜和草药。野菜就留着晚上吃;草药是山上常有的,但却不易采摘,小童奶奶身体不好,就靠着这草药医,大山里没有医生,只能自己胡乱了治,见好便好,如果更糟糕的情况,除了出大山去大医院,那便只能数着手指头看看自己有几天可以活的了。

放学时间比较早,大山里的.孩子基本没什么可以学,虽然他们对知识的渴望不比城市里的孩子少,但由于穷,他们常常没书读,或是继续留级,读着同样的书。大山里的孩子淳朴,一放学便回了家,路上总不忘留心一下可拿回家食用的东西,小童也不例外。

小童一回到家便开始干农活,家前面有块小地,但种不了多少,基本就吃上几回。小童家种了几棵芒果树和小菜,如果没到季,经常没有收成,小童就去小山谷里,那里有条溪,溪边有芦苇,溪里有很多鱼,大山的人们通常拿着鱼叉便往下狠狠一插,收获总是很多的。溪边总是有野果子,小童总是会摘下一大篮子给奶奶吃。

篇12:大山的警示

秦森和陈煤近年在村里可发了大财。他们吃的、穿的、住的都是村里最体面的。原来秦森是偷砍树木发财的;而陈煤呢,靠的是开采煤矿。可是他们太贪婪了,几年过去了,秦森把山上的树砍光了,陈煤把银顶格的山挖空了。

这天,秦森和陈煤又凑在一起做他们的发财梦。突然,轰的一声巨响,整座山好像都在愤怒地颤抖着。他们好像预感到什么,慌忙往山下逃走。瞬间,山上的泥石流滚滚而下。

离奇的事情发生了——

“站住,别想跑!”

“你,你是谁?”秦森吓得连舌头都不听使唤了。

“哈,哈,哈……”大山愤怒地狂笑着,“我是你们脚下的山,我养你们,让你们发财致富。可你们这班贪得无厌的家伙,真是罪该万死!”

秦森和陈煤慌忙跪了下来:“大山爷爷饶命,饶命啊!”

“已经太晚了,我的皮肤溃烂,筋骨尽断,山顶上的泥石流就是对你们最好的惩罚!”大山老泪纵横。

话音未落,泥石流倾泻而下,秦森和陈煤还没来得及发出最后一声哭叫,就已经葬身在泥石流之下。

大山又恢复了平静,在埋葬他们的地方,长出了一棵大树,树叶“沙沙”作响,好像在诉说着什么,村民们给他们立了一块碑,上面刻着:破坏植被的人只能自掘坟墓。

篇13:家乡的大山作文

在村子中央有一座大山。大山里有一片树林,到了春天,山上的树木都抽出新的枝条,长长出嫩绿的叶子。大雁一会儿排成人字,一会儿排成一字,整齐的从大山上空飞过,整个树林就变得生机勃勃了。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把整个大山披上了绿色的衣裳。到了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好像一把把大伞,经常有人去乘凉。秋天,许多的树木都落下了枯叶。只有松柏显得更加苍翠了,山上的榛子树向我们献出了丰厚的果实——饱满的榛子。

冬天,许多树木变的光秃秃的,山上铺上了一层又松又软的雪,好像披上了一件棉袄。更加可爱了。家乡的大山真美呀!我爱家乡的大山!

篇14:家乡的大山作文

春天,小草从地面钻出来,树木抽出了嫩芽,那新叶多么像一块块翡翠呀!满山都是李子花,从山脚望去,雪白一片,好像刚下过大雪一样。

夏天,满山都是绿色的叶子,密密层层的枝叶遮住了阳光。如果刚下完雨那满山遍野都是蘑菇的天下。如果这时候你上山,你就带上一个竹篮吧,保你能采上满满一篮又大又鲜的蘑菇。

秋天,满山五颜六色,叶子有金黄色的、有红色的、绿色的,各色的叶子把大山打扮得非常美,每个人上山都会拾起地上的一些带有颜色的树叶,说声美。但最美的要算枫叶了,虽然枫叶只有一种颜色,但叶子的形状像人的手掌,漂亮极了。不过我最喜欢的要数又大又红的李子了,咬一口直甜到心里。

冬天,如果下雪,山上白茫茫一片,树上的叶子已经掉光了,大树又穿上了雪白的衣裳。如果不下雪光秃秃一片又是另一番景象。

篇15:家乡的大山作文

春天,春姑娘正在向我们这里走来,冬天在向我们说:“拜拜。”山上的花草树木都开了。大山就像铺上了绿色的地毯。冻冰的湖水绵绵地流着,所有的昆虫都出来找吃的,蝴蝶和蜜蜂也出来了采蜜。

夏天,我们光着身子跳入小河中洗澡,小动物们都出来找吃的,只有兔子和乌龟再赛跑。

秋天,山是丰富多彩的。叶子一片是红彤彤,另一片是金灿灿,只有松树还是绿色的,就像一个个笔直笔直的士兵。西瓜甜滋滋的看上去就想吃一口,很可惜他还没成熟。

冬天,下起了大雪,山光秃秃。天气寒冷。这里的小河停止了歌声。这时候是孩子们最高兴的时刻。有的堆雪人、打雪仗和滑冰。冬天的大山欢声笑语、热热闹闹的。

篇16:大山的希望

因为贫困,读书成了他们的奢望

在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中越边境上靠中国一侧的高山密林之中,居住着一个鲜为人知的族群,他们自称为莽人。莽人自称“莽”,傣族称其为“岔满”,越南人又称其为“芒地夺”,还有“阿比”、“猛嘎”、“巴格然”等称呼,意为高山上的人,在我国汉文史籍中属于“百濮”族群的后裔,语言属于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的一支。新中国成立前,莽人没有村的概念,他们以家庭为单位,岩洞当房住,野果当饭吃,树皮当衣穿,靠采集野果、野菜、狩猎为生,过着有肉大家吃、有酒大家喝、有饭大家饱的原始游居生活,通常是吃完这个山林的野菜就搬到另一个山林居住。新中国成立后,各级党委、政府关注莽人的生存发展,组成工作队深入林海中寻找莽人,将境内全部莽人合并到雷公打牛、坪河中寨、坪河下寨、龙凤村4个村寨,使莽人一下子从原始社会跨入社会主义社会。莽人虽然告别了山林定居的历史,但4个寨子都在高山密林中的陡峭山坡上,不仅偏远,交通也十分闭塞,与外界相通的仅仅是一条在原始森林和深谷中时隐时现的小路,连骡马通过都很艰难。

莽人人口增长缓慢,他们大部分是文盲,生活依然十分贫困。在莽人村寨,于1969年10月创办了南科新寨小学,1981年停办,1982年复办,1987年并入南瑶小学,1988年南科新寨搬迁改为龙凤村,学生并入南科小学,先后有6位教师在南科新寨小学任教。1971年10月创办雷公打牛小学,1976年6月停办,1995年复办,先后有4位教师在该校任教。1978年10月创办坪河中寨小学,先后有5位教师任教。坪河下寨从未办过学校。由于寨与寨之间路程远,学生要到更远的完小就读,大多数学生因家庭困难承担不起生活费而辍学;从外地分到莽人村寨的教师面对的不仅是当地落后的经济,而且交通十分闭塞,回家一趟要走十几个小时,有的甚至更远,加之婚姻难以解决,大多数教师难以安下心来教学;村寨分散,学生较少等现实导致校点办学时断时续。所以,莽人山寨办学40年来,读完小学的只有30多人,读完初中的只有5人,读完中师的只有3人。

社会发育程度低,基础设施条件差,缺乏稳定的收入来源,教育发展滞后等是莽人仍然处于极度贫困状态的表现。由于家庭经济条件差,不能满足学生住校所需生活开支,莽人学生中途辍学多,小学毕业后大部分学生不再继续升学。

治穷先治愚,扶贫先扶智

2008年初,云南的莽人贫困问题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关注和重视。1月26日,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对莽人的生产生活问题分别作出了重要批示。云南省委、省政府领导也就莽人生存发展问题分别作了重要批示。2008年4月,在党中央、国务院,省、州、县党委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投资近8 000万元的“造血式”金平莽人综合扶贫项目正式启动实施。

为了彻底改变莽人的贫困现状,各级党委政府将教育工程纳入了“造血式”莽人综合扶贫项目。县教育局制定了《金平县莽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新建上田房、平和两所小学,扩建南科小学,“两建一扩”共投资280余万元。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关心下,如今教育工程已全面竣工并投入使用,莽人学生有了较好的读书条件,每个村都建起了新的教学楼和活动场所,莽人学生在新的校园里很开心。

走进新改扩建完工的南科村委会中心完小,昔日常常被河水冲埋的学校,如今已焕然一新。据南科小学校长杨有明介绍,南科小学创办于1974年9月,距县城100公里,离镇政府65公里,与越南接壤。2009年6月19日,莽人龙凤村实施就地改造建设完工,49户莽人顺利入住新居。龙凤村距学校1公里,因此学校被纳入莽人综合扶贫项目。学校工程于去年8月动工,今年6月竣工,共投入资金120万余元,新建教学楼、食堂、厕所、大门、球场、围墙,并对师生宿舍进行维修,平整了场地,砌了花池,解决了师生的饮水困难。目前,学校有7个教学班、14个教职工、304名学生,住校生194名,其中莽人学生58人。学生来源于11个自然村,有苗族、瑶族、哈尼族、彝族、拉祜族、布朗族6种民族,100%为少数民族,入学率100%,巩固率100%。镇中心小学朱建荣说:“过去,莽人学生由于家庭生活困难,以及从平和等村来的学生离校远,经常出现流失的现象。为了彻底改变莽人贫困落后的面貌,提高在校学生的巩固率,县委、县政府对莽人在校小学生在国家实行‘两免一补的基础上,每人每月补助100元,用于解决莽人学生的衣物、日常用品、学习用品、医药费等。”

从云南师范大学毕业的普贵珍,是今年8月被分到南科小学任教的一位哈尼族女教师。她说,过去听说南科是苦聪人(1985年国家认定为拉祜族)和莽人居住的地方,很遥远、很神秘、很落后,当听说自己被分到南科小学时非常难过。但到学校一看,学校很漂亮,教师个个有宿舍、有厨房,各族教师与各族学生之间关系非常融洽。并且每天都有从南科通往县城的两趟班车。今天的南科已不再遥远、不再神秘,我过得很开心,对这里的教育工作充满信心。三年级的莽人学生陈小勇,是距学校27公里的平和村人,他学习成绩突出,遇到村里的小伙伴不想上学时,他总是设法动员伙伴一起来上学,今年6月他被评为红河州“优秀少先队员”。陈小勇对笔者说,过去我们住在深山里,不通公路,从家到学校要走9个多小时,许多同学想退学。现在公路通了,周末放学经常可以坐车回家,在学校有衣服穿,每天都能吃上肉和蔬菜,我们与其他民族同学一样过得很快乐。

莽人的明天会更美好

驱车从南科小学出发,顺着新开挖的盘山公路赶往平和小学,走了近30公里,才到达海拔1540米的平和小学。平和是今年8月28日由金水河镇南科村委会坪河中、下寨49户273个莽人整体合并搬迁至水龙岩的新安置点,因山寨地处中越边境线,象征和平而取名为平和村。

新建的平和小学教学综合楼258平方米,厕所40平方米,并修建了球场等,共投资65万余元。在教学楼上还挂着整村搬迁时“衷心感谢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对莽人群众的关怀”的标语。学校只有一位女教师,她叫龙树芬,本村莽人。2000年,针对莽人中尚无一个中专生的情况,红河州民族师范特招龙树芬等3位莽人学生就读。2003年7月毕业后,龙树芳成为目前莽人中文化程度最高的人。当年毕业后因国家不包分配,3人就在当地学校代课。2005年1月,县政府将他们转为正式教师,于是他们便成为继1977年任教、2008年退休的陈世宏之后的第二代莽人教师。龙树芬对笔者说,因生源少,平和小学实行隔年招生,只办一至二年级,三年级以上到南科村中心完小寄宿就读。现在一年级有22名学生,其中有8名女生。在校学生同样享受每月100元的补助。过去学生经常流失,现在学生的入学率和巩固率都是100%,家长还时常与教师交流对子女的教育问题。

从平和小学驱车28公里,到了乌丫坪村委会上田房小学。进入校园,一幢新建的教学楼映入眼底,靠教学楼的左边是刚建好的学生食堂和教师厨房,前面是刚浇灌不久的球场,还有新建的旗台,右边是新建的厕所。在新教学楼的对面是还来不及拆除的低矮、破旧的木板石棉瓦顶的教学用房。该校所建工程是去年9月开工的,今年1月全部竣工,共投资93万余元。新建的学校满足了牛场坪村46户莽人和上田房苗族村、下田房哈尼族村共计120余名孩子上学的需要。牛场坪村是雷公打牛村莽人于今年6月17日搬迁的新安置点。傍晚,我们看见住校的小学生在吃饭。走近一看,他们的碗里不但有肉,而且有好几种蔬菜,他们都吃得很香。几个吃了饭进教室的学生,见我们走来,立即向我们敬礼:“老师好!”笔者用金平方言与他们交谈,他们不太听得懂,而改用普通话后,他们就会听会说了。学校负责人刘军告诉我们,现在有国家和县里的补助,学校开了食堂,学生在学校吃中餐和晚餐,晚餐后学生才回家。现在,学生都“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

今年5月13日,国家民委正式批复我国境内的681名莽人归属为布朗族,保留莽人称谓。至此,莽人的归属问题解决了。特别是金平莽人综合扶贫项目的实施,使莽人告别了深山密林,入住别墅式安居房,如今,路通了,水通了,电通了,学校建好了,卫生室有了……实现了大变迁,标志着中国最后一批处于原始生存状态的莽人开始了现代人的新生活,与其他民族一道进入了现代文明社会。我们有理由相信,莽人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作者单位

云南省金平县教育局

篇17:家乡的大山作文

有一天,爸爸带我上山去玩。一进山,我就被眼前的景物迷住了:山上开着许多小花,有的才展开几片花瓣;有的花瓣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花蕊。

一场蒙蒙的细雨过后,许多花骨朵儿欣然怒放,身上还带着一些晶莹剔透的露珠;已经开了的花儿更加艳丽,火红的花儿骄阳似火,天蓝的花儿纯洁如水……

在大山中,爬山虎最有特色了。爬山虎顺着山往上爬,就像一条条小青蛇。它的叶子有点儿像枫叶,既有嫩绿的,又有深绿的,给大山增添了许多生机。

爬山虎还在往上爬。啊!绿叶衬托着红花,这是怎样一道美景啊!

上一篇:2023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期末检测 (2024..1 新教材)下一篇:你想表达什么用英语怎么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