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里的学校范文

2022-05-25

第一篇:大山里的学校范文

大山里的呼唤

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一个来自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小女孩,她的名字叫张玉玲,今年刚满13岁。

因为家里穷,爸爸妈妈常年都在广东打工,一年也只不过回来一两次。张玉玲也就成为了人们所说的留守儿童中的一员。这样,张玉玲平时在家里就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

有一次,奶奶的腿痛病突然又犯了,因为爷爷不在家,这时只有8岁的张玉玲看到奶奶发病的情形,吓得不知所措,乱了方寸。奶奶说:“小玲,给奶奶拿个小刀片,用刀片在奶奶的手上划个小口子,这样我就不痛了。”小玉玲哆哆嗦嗦拿起刀片不忍心地划向奶奶的手,连划了几到口才划对。

还有一次,家里干旱,张玉玲和村里其他的几个留守儿童一起拿水桶到山下取水时,看见一位年近90岁的老奶奶也去取水,她走过去,对老奶奶说:“奶奶,你息一会儿吧,我来帮你。”从那以后,经常在那老奶奶的家里外看到张玉玲的身影。

每当要想爸妈的时候,张玉玲和她的小伙伴们就爬到山顶向着爸爸妈妈打工的方向大声地呼唤,表达自己的感想。

说真的,张玉玲姐姐,你是好样的!我一定要向你学习。

梅岭小学 三(13) 张宇涵 2011.7.19

第二篇:大山里的园丁

——屯昌县乌坡中心校民族教学点 李修雄

本人从事教育工作18年,担任班主任工作18年,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乐于奉献,一直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屯昌县乌坡中心校民族教学点。教学点位于乌坡镇芽石铺村,地处山区,几乎与世隔绝,通往学校的道路,汽车无法通行,需要步行才能到达。这个教学点是乌石坡村委会16经济社中三个自然村的黎苗同胞孩子上学的地方,在这一个条件艰苦的地方,我一待就是18年,一教就是18载,自1993年9月开始,我从来没有离开过这个苗寨黎村,没有离开过这里山山水水,更没有离开过这里的苗娃黎娃。

大山的孩子让我留下来

1993年,怀着对教师这一职业的热爱,也为了实现自己教书育人的梦想,我走进了屯昌县乌坡中心校民族教学点。我早就听说这里条件非常艰苦,自前任老师退休后,就没有老师再愿意来这里执教。一开始,我只是抱着先去看看的心态来到村寨,可是,当走进村寨,这里生活的艰辛还是超出了我的预想,我的心一下子凉到了谷底。然而,苗寨的孩子们看到有新老师的到来,全围了上来,不知是好奇还是惊喜,然后他们你一句,我一句地向我询问起大山外的世界。特别是当我从孩子们的眼睛中感受到这里的孩子对学习、对知识的渴望,以及对外面世界的无限好奇后,我犹豫了,我说服自己:为了山区的孩子,为了山区的未来,一定要留下来。

谁曾想,这一留就是18年。这么多年来,我心怀责任,辛勤耕耘,即使历经苦痛也不放弃。

记得那是2001年的一天下午,学校里来了一位陌生人,我觉得有些奇怪。因为之前我曾听别人说起一件事情“王仕兴的父母想要把他卖给别人”,难道这个人就是想要孩子的人?我主动上前与这个陌生人攀谈。开始这个陌生人并不承认这个事情,但经过我旁敲侧击,耐心的询问,他最终说出了实情。我对这个陌生人说:“如果是你的孩子,你舍得把他卖给别人吗?这样做不仅伤害了孩子,对孩子以后的生活和学习都会造成负面的影响,并且你们这样的行为是犯法的,就不怕我报警抓你们”。听到这些,这个陌生人有些犹豫,最终放弃了这个想法。将被拐卖的小男孩被我及时发现和制止,因此也得到继续快乐生活和上学的机会。

我还记得2005年夏季的一天中午,在家访返校途中,暴雨突至,山路更加泥泞不堪,我为了能在下午上课前赶回学校给孩子们上课,冒雨赶路,不想却连人带车摔下了小山沟,摩托车摔坏了,衣服摔有破了,人也摔伤了,但我仍坚持赶回学校,给孩子们上课,望着课堂上孩子们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好像身上的伤痛也减轻了许多。

2006年3月的一天夜里,我的胃突然像针孔般疼痛难忍,当地有位乡村医生建议到当地医生进行治疗,但为了不耽误孩子们上课,我忍着剧痛,坚持上完了早上的三节课。直到临放学时,病情急剧恶化,我无法再坚持下去了,才叫村民帮忙,送我到乌坡镇医院治疗。经过及时手术,我终于脱离了危险。手术后第四天,我就坐不住了,为了不影响学生们的课程,我决定办理出院手术,回到学校去。可医生护士个个都不同意,我只好以种种借口说服了他们:“我不能因为我一个人耽误整个学校学生的课程呀!”医生护士拗不过我,只好让我提前办理出院手续回去学校。回到学校后,虽然病情有所反复,但我还是咬牙坚持,我不再休一天的病假,全身心投入了忙碌的教学工作之中。面对家长和学生的关切询问,我也总是说自己已经病愈,没什么了……

18年来,无论条件多么艰苦,我都毫不动摇,为了这里的孩子们,我一定要留下来。苗寨的父老乡亲都说“李老师就是我们最亲最爱的人,是我们大山里的园丁”。

我的心愿是让孩子们走出去

芽石铺民族教学点有学前班、一年级、二年级各一个班,总共21名学生。我一人承担了该教学点所有的工作,即是老师,又是班主任,即教语文又教数学,还教品德、音乐、体育、美术……受条件限制,三个年级全为一个复式班进行教学,每天我轮流为三个年级的同学讲课,讲完一年级数学的例题,布置了课堂练习,马上进行二年级的教学……如此循环往复。在旁人看来,在这样的条件下,学校能正常运转,学生能正常上课,就已经是很不错了。可是我却不这样认为,我常在心里告诫自己,我不仅要把所有的课程教完,更要把所有的学生教好。教学过程中,我认真备课、按时上课、按量布置作业、及时批阅、加强课后辅导。工作的间隙,利用有限的时间查资料,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方面的知识,并付诸教学实践中,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提高个人的教学水平。

由于我所在的教学点地处民族地区,苗寨、黎村的群众讲的都是苗语黎语,普通话很多人根本就不会讲,既使是当地的海南话方言,懂的人也不多,所以为了能更好地和家长、孩子进行沟通,也为了孩子们能更好的学习,首先我要解决的就是语言问题。我用普通话跟学生上课,下课就让学生们教我讲当地方言,平时有空就到村里和大家拉拉家常,这样一来,使得学生、家长和我有了一家人的感觉,都和我成了好朋友。虽然我的方言已经讲的很好了,但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我都尽量用普通话授课,并鼓励学生们多讲普通话。

一份耕坛,一份收获,在我的精心培育下,通过学生们的不断努力,在同年级、同学科比赛、竞赛中,我的学生都获得过好成绩。例如在2005-2007学年度,我的学生参加乌坡中心校区竞赛,一年级学生陈业友同学获得全中心校语文科第一名,数学科第二名,双科总分第一名;黄朝贵同学也获得二年级语文第二名,数学科第一名,双科第一名。也许很多人觉得这些成绩微不足道,但对于全村只有318人口的偏远少数民族小村庄来说,这是多么来之不易。

功夫不负有心人,18年来,我的学生一批一批地考到外地读书,最后通过不断学习都考上中专和大学。学生赵进妹、赵春花就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师范学校;吴丽蝶、陈业友、赵阿墙、赵阿欣、赵秋妹等五位学生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县重点中学。我也实现了让苗寨孩子走出大山,接受更好教育的愿望。

黎苗乡亲需要我

多年来的教育实践让我深深感受到要教好学生,首先要教好父母,只有父母重视教育,孩子的教育才能够得到重视,这是我总结出的一个经验。因此,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我开始在村里办起了成人扫盲班、家长学习班。我还帮助群众购买书籍,并利用空余时间组织群众读书看报,教群众学习文化、学习科学技术,在我的不断努力下,村里已全部消除了文盲。我还用唱歌的方式大家学习普通话。现在,在山寨的田间地头,常常能听到村民嘹亮的歌声,群众通过唱歌的方式,既放松了心情,又学习了普通话,还能通过歌曲了解外面多彩的世界。我积极为村民办好事、 实事,并带领村民走访政府各部门,寻求政府的帮助,特别是2003年,在县民宗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解决了苗族同胞的交通、照明等具体实际问题。

近几年来,新闻媒体广泛传宣了我的事迹,与此同时,海南省教育厅也为教学点送来校服,海南民生管道燃气公司“蓝焰”志愿者也给教学点送来了学习用品和体育用品,社会各界也发起了对贫困少数民族学生的帮扶行动。

因为自己的努力工作,以及取得的成绩,我不仅得到当地群众的赞誉,同时也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1994年——1995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屯昌县先进教育工作者,2006年被屯昌县乌坡镇政府评为先进教师,2007年被评为屯昌县优秀教师,2009年被乌坡镇评为先进教师,2011年被评为屯昌县优秀共产党员。2009年6月,海南日报以《李修雄:山里孩子需要我》报道了我的事迹;2011年6月21日,海南电视台《直播海南》栏目以《琼崖先锋:李修雄——坚守大山18年》视频报道了我的先进事迹。

因为有付出,我获得了回报;因为有太多的爱,我也产生了眷恋之情——这里的孩子离不开我,这里的群众离不开我,这里的寨子离不开我,这里就是我的家!

第三篇:大山里的课改

靖安县水口乡桃源小学 熊自文

办公室里,闲暇之余,同事们一起聊起了亲身经历的教育大事记,回忆起自己的经历,最大的经历莫过于课改的实施。

十年课改,带给我们老师的是十年的成长。课改走到今天,在我们身边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态势,这无疑是令人振奋的。但也有些人认为课改是为了实现教育现代化,它属于高科技,在落后的条件下是无从进行课改的,他们的借口常常是“什么都没有,搞什么课改”“连课本都读不好,还读什么课外书,搞什么活动”等。 我要说的是,这是对课改真实价值的一种扭屈,他们忽视了真正需要课改的正是条件落后的地区、学校。

师范毕业后,我就在一所偏远的山区小学里当起了教书匠,这是一所很小的学校,不到一百学生,个位数计的老师,专职教师自然是无从谈起了,学校里就数我还能摆弄一下办公室里的“老爷车”牌电脑,在这样的地方,再有理想的人也很有能会被同化的。一开始我真想快点离开。可就是在这所开门只见大山的小学校里,在这所没有现代化教育设备的小学校里,却在默默的进行着山外叫得轰轰烈烈的课程改革,正是这里的一个个小故事把我深深的吸引在了这耸立的大山之中。

黎妈妈的“温馨教室”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家庭的希望,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不能轻易放弃任何一个学生。”这是我们学校A教师从教三十多年的座右铭,她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作的,她姓黎,大家都叫她“黎妈妈”,因为她三十多年来在这座大山里建起了一间“温馨的教室”。

“温馨教室”应该是安全舒适的环境。但我们学校的“温馨教室”却是年过而立的一层砖瓦教室,它不舒适漂亮,但和谐的师生关系有时能产生任何现代教育技术所无法到达的境界,良好的生生关系、家长和学生的关系、老师和家长的关系还会让我们达成教学最优化的有效环境,同时良好的师生关系又能成为学生心理安全温暖的港湾。在这里,黎教师不放弃自己坚守的信念,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这就是一种温馨吧!

1 了解学生的生活,把温暖送到心里。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是最重要的任务,但影响学习的因素也有很多,家庭也是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如果没有和谐的家庭环境也会影响孩子学习的情绪。记得那年我和黎老师搭班,班里有一个不太象女孩子的女同学,跟大多数的同学都不合群,性格很孤僻,在学习上跟老师也不是很配合,老师找她谈话她也向来不回答任何问题,只是听着,真不知道该怎样和她交流。但黎老师首先做的是去了解她,贴近她,坚持用周记的方式和她沟通,希望她能敞开心扉,终于精诚所至,在上学期的一次周记上,她写了很多,由于父母关系不好,经常争吵,她每天出门去学校读书都会担心父母又会吵起来,所以心情一直很坏。了解到这一点,黎老师以妈妈的爱去关心她的生活,慢慢地她在周记上和黎妈妈说起了心理话,性格不在那么孤僻了。为女孩的成长着想,黎老师还给她父亲打过一次电话,希望他能知道女儿的感受。后来,女孩读中学了,一次黎老师收到女孩的一张贺卡,说到:“老师,请允许我也称您一声“黎妈妈”,黎妈妈,谢谢您给我爸爸打电话,他现在很少跟我妈妈吵架了,我觉得很幸福,学习上也更有动力了。”其实,幸福的不止她一个。正因为“温馨教室”里一件又一件感人的事情,黎老师教过的学生无不感激她母亲般的关爱,于是,渐渐的,不知从何时开始,当地的老百姓都干脆叫她“黎妈妈”了。

让一个性格孤僻,拒绝学习的孩子不被放弃,并且热爱学习,不正是课改中要求的“教育要关注生命,要面向全体学生”吗?留守儿童剧增的今天,不是正需要更多的“温馨教室”吗?

校长的“口头禅”

了解我们校长的人都知道,我们校长有一句口头禅——“我们老师要会炒栗子!”

我们校长经常给我们讲一件事,可以说是听都听烦了,可就是这么几个看是简单的小事,却踏踏实实的实践了一把课改的精神。

校长常对老师们说,大家炒过栗子吗?如果你把不同的栗子放在同一个锅里炒,往往会出现“大的生,小的糊”现象,大家想想这是为什么呢?那么我们作为老师,把几十个不同的学生放在一个班级里用同一个标准去教授,肯定也会出现“糊”和“生”的问题。对栗子而言,生了可以重炒,糊了可以扔掉;可我们“炒”的对象是学生,那都是社会的未来,如果“炒”生了,那就会耽误其学业,

2 耽误他们的未来;如过是“炒”糊了,那就会误认子弟,毁掉孩子的一生,你能扔掉他吗?为了对每一位学生负责,希望老师们好好体会“炒栗子”诀窍,既注意层次,又注意火候,把“大的”、“小的”分开教,确保每个学生营养均衡。

“炒栗子”教学其实就是分层教学,是为每个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其能力相当的教育,做到对每个学生不抛弃,不放弃!简简单单的一个来自生活的“理论”,这不就是在贯彻着课改的精神吗!《课标》就提到:要确保人人能获得必需的教育,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

课改十年,十年里,课改的春风也吹进了我们这座大山里的小学校。是课改,是这里一个个的小故事,让我看到了大山里的希望,让我深深的爱上了这里的大山。谁说没有现代化教育手段就不能课改,事实上,只要你愿意用心和投入 ,课改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平凡的教学当中。

作者简介:熊自文,男,任教于靖安县水口乡桃源小学,1999年参加工作,小学高级教师职称

联系电话:13576523556 邮 箱:jatyxx@163.com

第四篇:大山里的好站长

记郑瑞华同志烟草事业的坚守历程

“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作,不驰于空想,不鹜于虚事,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工夫。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做事,则功业可成。”——李大钊

一说起郑瑞华,不论是同事还是烟农,都会情不自禁的竖起大拇指,他胸怀大志,凭着自己坚韧不拔的精神,在11年的从烟生涯中兢兢业业,不断探索推动永顺县烟草事业发展和带领烟农大众致富的道路,从一名退伍老兵,蜕变成为一名始终保持着对烟草事业的热爱,对“两个至上”行业信念的忠诚,立足本职,任劳任怨的永顺烟草人,在平凡的岗位上演绎着极不平凡的人生。

爱岗敬业,甘当金叶“孺子牛”

“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就要干好一行”,这句话一直被郑瑞华同志牢牢记在心中,从工作之初任一名普通的专卖稽查员,到现在担任芙蓉烟站副站长的重要职务,郑瑞华一直立足本职工作,坚守岗位。以一个“金叶孺子牛”的形象获得了单位领导和同事们的认可。

在初任芙蓉镇烟站副站长时,芙蓉烟站面领着经验不足、设备不全、烟农配合度不高等诸多困难,为了发展建设烟站,他废寝忘食,带领站里的工作人员下到田间地头加班加点,顾不得回到家中尝一口热饭;为了学习先进经验,他四处奔波,独自到处学习取经,磨破了无数双鞋;为了完成烟叶任务,他不顾风雨,挨家挨户的和烟农沟通宣传,宣传散叶收购。在工作中,他始终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处处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身先士卒,对全站职工严格要求,建立健全了各种考核细则,完善和细化了烟站职工的工作职责,并且严格执行绩效挂钩考核,保证了全站职工的积极性;在生活里,他则是全站职工的好兄弟、年轻职工的老大哥,他常常与同事们交流经验,鼓励大家为如何更好地发展壮大烟站献计献策,为如何更好的服务烟农出谋划策,将全站上下拧成了一根绳。

2010年,芙蓉烟站面临全国优秀基层试点的机遇与挑战,郑瑞华深感自己责任之重,他从不敢有丝毫的疏忽和懈怠,对烟站工作的每个重要环节都不放过,一户烟农、一块烟田,他都细心过问,掌握情况,斟酌之后才放心。特别是从当年年初中烟叶任务发动直到最后的烟叶收购,他一直奋斗在岗位上,烟农家中、育苗棚内、移栽现场、田间地头、烘烤棚里,随处都能看到他好像永远都不知疲倦的身影。白天下基层到烟田督促指导烟叶生产,晚上加班整理工作资料,熬到深夜是“家常便饭”但他却从没有丝毫怨言。凭着自己对强烈的责任感,凭着对烟草事业的忠诚,他带领全站职工齐心协力、群策群力,妥善处理解决烟叶生产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确保烟叶生产工作正常运行,顺利的取得了全国优秀基层试点的成

功,但他却从不以此为傲,挂在嘴边的还是:这些都是国家政策好,政府和公司领导的好,还有全站职工的艰苦奋斗,而我,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情而已。

竭诚服务,成了烟农“家里人”

为服务好烟农,稳定烟农队伍,郑瑞华一年中大约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在田间地头,长期的接触让他与烟农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在镇里,烟农总是亲切地叫他“郑站”,视他为好朋友,亲兄弟,而郑瑞华也无时无刻不在践行自己的信念,忧烟农之所忧,急烟农之所急,热心地为烟农排忧解难。

种烟时节,烟站里基本找不到郑瑞华,为确保烟农能够及时得到技术指导,全镇三万余亩烟田,几乎都留下了他的足迹。无论烈日当空还是寒风凛冽,无论是近还是远,只要烟农需要,再苦再累他都会带领队伍上门帮助指导。每次到烟田、到农家,他总是为烟农排忧解难,帮助烟农解决生产中的困难,由于烟叶生产季节性要求强,他大部分的节假日都是在烟田里度过的,甚至在除夕春节,他还要到村里查看苗情。在烤烟期间,为帮烟农烤好烟,他几乎没有闲暇的时间,每天穿梭在烤房间,指导烟农边变黄、边排湿、及时升温定色的科学烘烤方法,烟农遇到了问题,总是第一时间电话联系郑瑞华,他没有埋怨,耐心地给烟农排忧解难,电话里解决不了问题,就赶到现场进行处理补救;收烟时期,他也是身体力行,坚持每天来到收购现场维持秩序,在烟农交烟出现有困难或者质疑的情况时,他或热情服务或耐心解释,确保每位烟农都能顺利交烟,保证收购的正常运行。“我们种烟,只要有郑站到,那就没什么好担心的了。”一位烟农朴实的话语是对郑瑞华心系烟农的最好诠释。

除了在种烟上的热情服务,郑瑞华还在生活上保持着对烟农无微不至的关怀,真正成为了烟农的“家里人”。芙蓉镇太坪村一位王姓烟农,除了自身年纪大以外,家中妻子还常年卧病,导致家中劳动力严重不足,两口子生活在不足50平米的房子里,阴暗潮湿,全家就靠着那10来亩烟叶过活,唯一的一个女儿还在外地念大学,经济状况格外拮据,生活异常困难。郑瑞华同志了解到该情况后,便经常去到该农户家中嘘寒问暖,指导其种烟,鼓励其重拾生活信心,并且特别嘱咐该村技术员能够多多关照他。除此以外,郑瑞华还四处奔走,积极争取上级相关领导的支持,使得该农户最终成为省政工系统“机关对基层”的帮扶对象,在烟农接过5000元的帮扶金时连声感谢时,郑瑞华却谦虚的说:“烟农的事情无小事,烟农的利益大如天,这都是我的本职和义务,要感谢就感谢上级吧。”

坚守岗位,终获事业“丰硕果”

郑瑞华就是这样,在这12年中,他很少请事假、病假,全身心的投入到了工作中,为永顺烟草行业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激情,献出了自己的青春。在作为一名永顺烟草人的同时,他还是一位父亲,一名丈夫,一个儿子,可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工作的繁忙常常让他难以顾及家中父母和妻儿。他的老父亲在10年时被确诊患有肺心病,长期卧病在床,不料那时

正是芙蓉烟站全国优秀基层试点工作的关键期,郑瑞华只能在放假的闲暇偶尔看望,然后忍痛投入工作;自己的爱人被检查出了结核瘤,身体日渐孱弱,郑瑞华只能在田间地头技术指导的间隙,拨通爱人的电话;儿子年纪尚幼,不懂得父亲的难处常常哭闹,郑瑞华也只能在每个加班后的深夜里,亲亲儿子熟睡的脸庞。

郑瑞华就是这样,始终秉着忠于党、忠于烟草事业、忠于烟农的理念,无条件地服从组织安排,兢兢业业工作,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一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默默的诠释着一个当代“烟草人”对烟草行业的无比忠诚和热爱。而正是天道酬勤,从10年的个人被评为烟叶生产工作先进个人及湖南省烟草系统基层队伍建设试点取得成功,到11年的芙蓉站代表湘西通过全国第六批标准化生产示范产区验收,被评为全国优秀基层单位、全国标兵烟站,再到12年的作为永顺县首批散叶收购试点成功,郑瑞华的付出最终结出累累硕果。

人生追求永无止境,奋斗永不停息,平凡的事业,平凡的岗位,平凡的人,不平凡的是一片热爱烟农的赤子之心,是一片奉献于烟草事业的心,正是因为有着向郑瑞华这样的无数个平凡和普通的烟草人,才最终造就了永顺烟草事业迅速发展的辉煌。

永顺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办公室徐皓

第五篇:大山里的邮递员

主持人:在城市里人们已经很少通过邮递员来传递信息了,但在大山深处,一些通讯还不是很方便的地区,书信还是人们与外界沟通的主要方式,而这种沟通需要一座桥梁。在周至县板房子乡的街道上,乡邮政所的惟一一名职工马晓军就用他十几年的时间,为山里的人们了解外界架起了一座座的桥梁。

解说:板房子乡距离周至县城76公里,是西安市西南边缘的一个乡镇,夹在山岭当中的街道普通的不能在普通。但就在这里,一位名叫马晓军的年轻人却监守着,因为他是西安市周至县板房子乡邮电所唯一一名职工。

(马晓军整理报纸、信件)

解说:马晓军,周至县陈河乡人,今年31岁,他担负着板房子乡和厚畛子镇方圆1318平方公里范围内,23个行政村、16个自然村的投递任务。

马晓军同期:当时家里比较穷,上完高中就没再上,女朋友在师范上学,给我写了封信,寄一件毛衣,给我把信写了之后,我一直没有收到。她那次在村子口口那块等了整整一天,也没等到。第二次见面之后就产生了一些小误会。

解说:1996年,当时只有20岁的马小军成了周至县板房子乡的邮递员。也就从那时起,他就下定决心干好这份工作,把每封信都按时投递到收件人手里。

马晓军同期:虽然事情不大,但不能细想,那次要是一个通知书呢?再没送到,把人才就误了。从那之后,我就产生了个念头,把每

封信、报投送到人手。

解说:现在山里的村民不会再为收不到信而发愁了。时间一长,他们也和马晓军之间形成了一种默契,要是自己不在家,他们就会给门上留个缝,让马晓军把报纸或者信件塞进去,以免空跑。

(马晓军送报人不在,从窗子塞进去)

庙沟村村委会主任杨启智:你像我们这里没有电视,也没有电,全靠报纸,才能得知外界的信息。像前段时间的十七大,如果没有报纸,我们就得不到这方面的信息。

解说:而在刚参加工作时,马晓军是骑自行车送信、送报,但因为路程太远,想要在当天就把所有的信件都投递完,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为了不耽误送信,让山民及时收到信件报刊,他咬牙借钱买了辆摩托车。但由于当时路况不好,买的摩托车只能在国道上跑,只要离开国道,摩拖车就失去了作用。

马晓军同期:第一辆摩托车是97年买的,三天两头坏,路也不好,石子多,车胎动不动就被划破,到厚畛子一趟就补了6次车胎。

解说:几年下来,马晓军已经骑坏了两辆摩托,现在的这个摩托已经是他的第三辆车了。虽说现在的路况比以前好多了,但很多时候,送信还是得依靠步行。

马晓军:上不去的时候,车寄到这里,人给上走。记者:那把这些都要拿上?马晓军:为了安全起见,把这要全部拿上,害怕别人拿去。

解说:按照规定,马晓军上一天班就可以休息一天,但为了保证把每一份邮件、报刊在第一时间送到用户手中,他放弃了休息,把邮

件分为两部分,一天跑板房子,一天跑厚畛子,每天最少都要走上近60公里的山路。

马晓军同期:离我们所最远的就是厚畛子,离板房子乡最远的就是太平和村和青河村。青河村就是早上8点半出发,两三点才能到,返回来之后就是晚上6点了。

解说:由于每天早上出去,又常常晚上才能回来,加上要背信件和报纸,所以每天的午饭就成了问题。

马晓军同期:最早刚去的时候,骑自行车,骑不动了就推,推不动了就在坡上找野果子,到厚畛子的江耳坪那块,有个小水沟,那块有个桃,把桃摘下来在水沟里洗,蚂蚁也爬过来吃,人也吃。

解说:每天陪伴马晓军在邮递路上的不光是摩托和邮件,还有随时可能出现的危险。由于山区的气候多变,很多山坡都被雨水泡松,2005年,在去给厚畛子送信的路上,如果不是他机灵一些,他差点就被100多立方的滑坡埋在了底下。

马晓军同期:前边还有两个骑摩托的,上头已经往下掉石头呢,我说别过去了,那个不听,头里那个过去了,中间那个刚走到塌方那块,就往下掉了几个大石头,他熄火了,我就呐喊,捏紧离合往后退,刚退到离塌方十来米的时候,上头塌了100多方,把那个吓傻了,我喊了10来分钟没反应。

解说:危险并不止这些,马晓军骑摩托车送信时曾被8头从山坡上冲出的野猪撞翻受伤,也曾在山路上躲避过几十条1米多长的毒蛇,虽然历经艰难,但是11年来,他所送的信件没有一件出现过差错。

村民同期:这基本上都不缺,每一份每一期都给我们送到了,如果他不送那就麻烦大了,在不送的话,有时候得跑到马召镇、到县城去。

庙沟村村委会主任杨启智:现在是今天的报纸明天就能看到,原来是半个月、20天才能看到,现在最迟一天半就能看到。

解说:这十来年的邮递生涯,让马晓军和山里的老百姓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有时趁着休息时间,他总会应给村民读读报纸,让他们也知道大山外边的事情。马晓军赢得了村民的赞赏,但他也不是没想过放弃。

马晓军同期:大小伙干那事,能挣几个钱?还不如出去打工,也有离开的念头。但一想山里头人确实可怜,看老百姓那种期盼的眼神,咱就把那干下去,虽然说没有那么辉煌,平平淡淡的,但再平淡也得有人干。

主持人:虽然西汉高速的通车,让板房子冷清的环境更显得冷清,但马晓军平淡的工作却不显得平淡。据记者了解,就在周至县,类似于马晓军的邮递员还有8名,他们都在年复一年的为山里群众服务,让山里的人了解外界,我们也祝这些架起山里与山外沟通桥梁的人一路平安。

一个人一辆车 他承担着1300多平方公里范围邮件投递任务 送信件投报纸 他架起了山里人与山外沟通的桥梁 敬请收看本期零冷手摸沸点 大山里的邮递员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大山里的学校范文】相关文章:

大山里的朋友作文04-09

致心中的大山范文06-05

大山羡代忘记范文05-25

作文 学校里的那些事04-10

学校里的好人好事07-22

学校里的爆水状态作文550字04-14

上一篇:电梯实训报告范文下一篇:党史诗歌朗诵范文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