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建设论

2024-05-15

师德建设论(精选6篇)

篇1:师德建设论

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

[摘要] 高等学校的师德师风建设是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促进高等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要求。本文通过对师德师风建设的内涵出发,分析了当前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高校师德师风现状 策略

高校教师是高等教育的主体,是人类文明知识的传播者,是高校的宝贵财富。教师的整体素质如何,决定着一所高校的办学水平和地位,决定着国家各项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素质和水平。教师的好坏关键在师德,因为只有德高才能为师,身正才能为范。

一、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内涵

职业道德是人们在从事各种职业活动中,思想和行动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准则。所谓师德,即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所谓师风,即教师的行为作风,是教师这个行业的风尚风气。师德师风即通过教师在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在师生之间、教师之间对周围事物所采取的具体言行和态度,并对学生及周围的人所产生的一种特殊影响的行为准则和道德风范。其核心内容是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以人为本”是新时期师德师风内涵的重要提升,是教育理念的重要突破,也是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核心理论。其本质是鼓励人自主发展、自由发展为旨趣,以教育、关爱为核心和基石。以正确认识人、尊重人、信任人、开发人的心智和提升人的道德为指导,热爱教学、知识渊博、人品高尚为师德之本,教师要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力求达到爱岗敬业精神高尚、教书育人水平高超、为人师表品行高洁的“三高”境界。

教师职业道德是全社会职业道德的排头兵,担负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神圣使命,对其他行业的职业道德建设有着较大影响,具有表率和示范作用。要建立一支业务水平高、思想道德素质好、结构合理、人员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而这支队伍的建设则必须同时注重教师师德师风的建设。师德师风作为一所学习的灵魂所在,它体现的是一种治学精神,一种良好氛围,一种育人环境,一种无形的力量。

二、当前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现状和问题

当前高校教师的师德师风状况的主流是好的,涌现出了许许多多深受学生喜爱和社会赞誉的名师。他们用真诚的心去感化学生,用真诚的爱去引导学生;他们严于律己、勤于奉献,以“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为己任,深受广大学生的爱戴和尊敬,赢得了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赞誉。

高校教师的行为具有显著的示范性和教育性不容置疑,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积极的作用。但部分高校教师缺乏高尚的师德修养和精神风貌,在政治教育、工作作风和言谈举止难以为学生做出表率。近年来.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广大教师在提高业务素质的同时,忽视了职业道德建设,造成了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与新时期行业要求的差距。

一是政治倾向淡化。有的教师思想政治观念淡薄.对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学习不够,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不关心,对学生缺点、错误不批评、不教育、育人意识淡薄。还有有的教师受到不良倾向的影响,言行不谨.信口开河,观点片面,过分渲染社会阴暗的一面.在课堂上发表一些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言论,从而误导了学生。

二是敬业精神弱化。有的教师工作责任心不强,没有敬业精神,对教学、科研、管理工作精力投入不足,不安心本职工作,轻校内课堂教学.重校外兼职。还有的教师缺乏进取精神,心浮气躁,治学不严谨,不注重获取新知识,不钻研业务,不求上进.满足于一般性的工作,上课不备课,得过且过或照本宣科,上课没有激情,讲课内容空洞、陈旧、乏味,教

学方法单调,缺乏与师生交流。

三是道德观念淡薄。对学生缺少应有的关爱,执教不严,对学生放任自流,有的教师学术作风浮躁,科研缺少创新,剽窃他人学术成果,甚至有个别老师道德败坏,违法乱纪,触犯法律。

三、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应对策略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新世纪中国高等教育一项重大的建设工程,是一项需要每一位高校教师长期为之奋斗的艰巨任务。

(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基本思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等文件精神。

紧紧围绕教育教学、学科建设的目标要求,以教书育人、严谨治学为核心;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准则;以推进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为重点;以弘扬高尚师德,力行师德规范,强化师德教育,优化制度环境,不断提高师德水平为目的,切实有效地推进师德建设工作。

(二)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指导思想。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是进一步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

脑,使科学发展观真正成为高校所掌握.并真正贯彻到各项工作中去。要大力加大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学习政治理论,增强事业心和

责任感。通过政治活动和理论学习,以科学的理论武装高校教师,全面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关键所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应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教师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职责,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中心任务。使每个高校教师明确,教师要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加强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师德师风建设.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水平,自觉地克服和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腐朽思想。教师必须热爱学生,真心诚意地善待每一个学生,当学生的良师,做学生的益友,在教育中因材施教;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严于律己、乐于奉献、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去,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教会学生做人做事。

(三)科学规范师德师风建设标准。

教育的改革发展,要求我们积极推进观念创新和制度创新,不断探索适应新时期师德建设的新内容、方式、手段等,特别要在增强时代感、加强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使师德建设更加贴近实际、贴近教师,把师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具体化、规范化,使之成为全体教师普遍认同的行为准则。

1、政治素养高,思想品德好。胸怀祖国,热爱人民,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为人正直,遵纪守法,团结同志,品德优秀,为师生所公认。

2、爱岗敬业,悉心育人。具有崇高的职业理想和坚定的职业信念,能够以培育优秀人才为追求,把全部精力和满腔真情献给教育事业;能够关心学生成长进步,以真情、真心、真诚教育和影响学生,是学生公认的良师益友。

3、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具有求真务实和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学风端正,恪守学术道德,遵守学术规范。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刻苦钻研,奋发进取,积极投身教学科研工作的创新实践,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能够将创新精神内化为自身的教学、科研行为,并结合实际情况对学生因材施教。

4、淡泊名利,志存高远。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甘为人梯,乐于奉献。能够自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带头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能够把个人理想、本职工作与学校发展、祖国富强、人民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深受学生爱戴。

(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机制建设。

校以育人为本,师以铸德为重。高校要完成教书育人的重任,必须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在育人中的作用,彻底改变以往师资队伍建设中重业务轻师德的现象,全方位加强高校师德师风的机制建设。

1、完善培训机制。高校人事管理和师资管理部门要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培训制度和师德+师风培训档案,将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培训制度化、规范化。

2、强化激励机制。激励机制包括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个方面,对认真履行师德师风义务,表现优秀的高校教师可以通过评选、树立先进模范典型,大张旗鼓地宣传他们教书育人的先进事迹,在岗位津贴、课时酬金、住房分配、职称职务晋升等方面加大政策的倾斜力度,提高其物质待遇。

3、加强监督机制。高校师德师风监督要实行自律和他律相结合,行政监督和社会监督相结合。

4、科学评价机制。高校师德师风评价机制要求建立健全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增强师德师风评价的可操作性。

5、引进竞争机制。在教师管理制度上引入竞争机制,可有效推动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总之,高校师德师风对高校学生的潜移默化作用是直接的、持续的,甚至是终生的;师德师风对促进社会风气好转的影响是深远的。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必将为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国家建设人才培养质量注入强大的动力。

[参考文献]

[1] 康宇.当前高校师德师风建设问题探讨 [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8(1、2)

[2] 肖昊,成长群.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之内涵[J].学习月刊,2008(2)

[3] 孙延斐.构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的思考[J]吉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4] 薛禄辰,尉志凌.坚持科学发展观强化高效师资队伍建设[J].甘肃科技,2005(8)

[5] 万立安.以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师资队伍建设[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

篇2:师德建设论

尊敬的谢谢领导,老师们:

你们好,

论师德建设陶行知老先生曾经说过:为师者要“爱满天下”,要“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只有德才兼备,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家长的信任,同事的认可和肯定。学生们才更乐意亲近你,爱戴你,接受你的教育。为此,我想师德意识应该是放在工作的首位,那么什么是师德呢?所谓师德,狭义的说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这里面不仅包括了教师的工作态度、教学水平,也有着教师的一份情感。走上教师岗位的时候,听说过很多教育前辈感人的事迹。象殷雪梅老师的孜孜不倦、爱生如子;象郑琦老师为农村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感人教育,他们都是具有良好师德的好教师,他们对学生的爱是一种不记回报的、无私的爱,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这种爱是以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为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他们敬业精神和对学生的真诚关爱,这份情很真,很纯,不夹杂任何功利因素,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做为一个幼教工作者,不要求自己能有多么的崇高和伟大,但应有自己的教育原则,端正好自己的工作态度,那就是爱孩子,象爱自己一样的爱孩子。

为人师表,树人先树己。一个具有良好师德的幼儿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不仅要“专”,而且要“博”,不仅专业知识扎实,而且要兴趣广泛,一专多能。要注重积累、陶冶、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在日常生活中应加强学习,开阔视野,不断丰富,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调动各种教学要素及儿童各种感官参与学习,还必须要了解现代信息技术及使用方法,并运用于教学,以潜移默化地提高自己的内在素养。教师的一言一行及教育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幼儿今后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幼儿喜欢模仿,尤其喜欢模仿教师的一言一行,教师的言行举止得当是很重要的。老师在平时对孩子的一些不良情绪宣泄或不当言行都能成为孩子模仿对象,我们直接面对的是纯洁无邪的孩子,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没有理由也没有权力把自己的不快与烦恼发泄到被教者身上。

保持热爱、尊重孩子的心。古今中外的许多教育家都把热爱孩子看作是教师最基础的美德。幼儿教师的特殊身份,使我拥有了许许多多的孩子,这就督促着我,要对幼儿保持一颗挚诚的爱心。每一个幼儿都是自己的孩子,时刻进行换位思考,要从被自己批评的幼儿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尊重他们的.人格,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不能涂自己一时的口头之快,自己的一时不查,给孩子留下,可能是一生的阴影。

在一定程度上,热爱幼儿也就是热爱幼教事业。教师的爱必须升华成一种一视同仁、不偏不依的爱,对待幼儿要尽量做到公平公正,不偏爱聪明可爱的孩子,也不歧视能力较弱的孩子,特别是要去帮助一些特殊儿童,做到对每一位幼儿负责,善于发掘每一位幼儿的个人潜能。

处处留心,处处关心。在幼儿生活中,不安全的隐患处处存在,孩子就象是定时炸弹一样,让你处处需要留心,要把每个孩子都装入心中,牢记“安全责任书”真正意义,要知道孩子的健康是你工作最好的保证。很深刻的记得,你的一个小小拥抱,一个不经意中的吻会给孩子带来更多的温暖,特别是那些性格较内向的平时比较被忽视的孩子。他们会在你的身上体会到爱,并不断的孕育着,在心里开枝散叶。

同时,建设师德意识,还应该不停的建设自身的教育水平:

一、拜师学艺不可缺。

但更多还是要靠自己的不耻下问,多看多学多积累,并能有效地设计出一套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方法。

二、钻研教材、科研不可缺。

各学科的知识是融会贯通的,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连贯性。对于刚接手的班级,首先要做的就是先了解孩子的已有经验,再去钻研教材的内容,挖掘教材延伸的知识。在抓业务的同时,科研也不能滞后。走上工作岗位,给钻研科研带来了契机。我们年轻教师凭着刚从学校出来对理论知识的新鲜程度,就应该好好结合自身工作岗位上的实际经验,进行科研钻研。做为一个教师,要给自己一个定位,就是“我想成为一名怎么样的教师?”,由此,我想每个教师应该进行“形象设计”,内化师德,在心中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

三、因人施教不可缺。

每个孩子能力水平都存在着差异,这就要求我要积极深入地去了解每个孩子的能力情况,针对这些不同情况去进行因人施教。

四、与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不可缺。

积极地与家长保持联系,一方面,通过家长的有效合作可以促进孩子的成长;另一方面也可以使自己从中获得经验,更有效地开展工作,通过家长的配合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五、保持健康的心理不可缺。

用乐观开朗的心情,用自己健康向上的心情去影响我的孩子们。幼儿园的孩子年龄小,可他们渴望沟通、渴望交流,我常常觉得每次进班都非常的累,但是如果换一个角度想“今日我进班是要去和孩子们玩了”,这样的心理调适下,即便是累,那也应该是快乐的;当看到孩子们在幼儿园中长高、长大,从连吃饭也不会到什么事情都能自己做,从进园的哭哭啼啼到与老师的难舍难分,在陪伴他成长的每个阶段中所付出的辛苦都已显得不再重要。

篇3:论教师的师德建设

在师德建设中, 应该提倡两种精神:奉献精神、敬业精神;树立一种观念:爱生观念。其中, 奉献是师德的核心, 敬业是师德的体现, 而爱生是师德的必然要求。笔者就两种精神和一种观念, 谈谈对师德建设的认识。

一、奉献是教师职业的重要特征, 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处于支配地位, 因此, 师德建设必须以提倡奉献精神为核心。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天地君亲师, 五者并列, 可见一斑。教师之所以受到尊重, 不仅因为教师担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 还因为我国教师群体历来就把无私奉献作为主流思想, 从孔子的“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到陶行知先生的“带着一棵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 无不体现了教师的奉献精神;“燃烧了自己, 照亮了别人”正是教师奉献精神的生动写照。

在教师众多的职业道德规范中, 奉献处于关键的支配地位。有了奉献精神, 才会有一切为了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才能坦然面对人世间的各种诱惑, 甘守清贫, 淡泊名利, 牢固树立终生从教的专业思想;才会有只要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不论多么艰辛, 都会执著地去做的敬业精神;才会不断学习和进取, 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 优化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提高课堂效率。

教师有了奉献精神, 才会有为了一切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只求奉献, 不问索取, 就不会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 对家庭背景好的学生青睐相加, 让贫困学生处于被爱遗忘的角落;就不会被优分率、升学率支配, 眼睛盯着成绩好的同学, 像春天般的温暖, 瞪着成绩不好的同学, 像秋风扫落叶般的无情;就会平等地看待每一位学生, 面向所有学生, 让所有学生都能从教师的教中有所收获。

教师有了奉献精神, 才会有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思想和行为。不求名, 不为利, 就不会被眼前的考核名次所困扰, 而是立足于学生的终身成长, 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就不会要求学生只看与考试有关的书, 不看与考试无关的书;就不会引导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 一心只读圣贤书”;就不会只关注学生的学习, 不关心学生的生理和心理, 造成学生知识面狭隘, 心理不健全的畸形发展, 才有利于推动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

教师有了奉献精神, 才会有同事间的无私协作精神, 才能树立全局一盘棋的思想, 才能有利于学校的整体长远发展。所以师德建设必须以奉献精神为核心。

二、教师的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 担此重任, 教师必须

具备敬业精神, 热爱本职工作, 刻苦钻研业务知识, 耐心细致地做好学生工作。

敬业精神首先表现在对教师工作的热爱上。十多年来, 我国政府多次提高教师的工资, 教师的生活待遇和社会地位有了很大提高, 但不可否认的是与高薪阶层相比, 差距还很大。而随着社会对教育重视程度的提高, 教师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在这样的状况下, 没有对教师职业的热爱, 是不会坚守这个清贫的岗位的, 即使从事这个职业, 也是热衷于追求名利, 不会致力于把工作做好。所以敬业精神首先表现在热爱教师工作, 愿意将毕生的精力奉献于这个神圣的职业。

其次, 敬业精神表现在刻苦钻研业务上。给学生一碗水, 教师首先得有一桶水, 因而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知识功底。同时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 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 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 不断地学习进修, 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绝对不能有做了教师后, 可以刀枪入库, 马放南山, 放弃学习的观念。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将数年不变, 甚至十几年几十年不变的观点、方法照搬给学生, 只能让学生落后于时代, 只能让学生感到理论的灰色、乏味、不可亲、不可近、不可接受、不能解决理论和现实的矛盾。

敬业精神还表现在工作的忘我上。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活生生的人, 有思想, 有行动, 教师的任务是解决学生中存在的认识问题———提高认识水平和认识能力,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改进思维方法;还要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克服生活中的困难。所以教师的工作是非常琐碎的, 但任何一件事情都不可掉以轻心, 因为我们的学生是处于社会转型期的独生子女, 任何一件小事都可能对学生造成难以想象的后果, 都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因此, 教师应细心、耐心, 深入到学生中去, 倾听学生的诉说, 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 及时发现问题的苗头。这些都需要耗费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没有忘我的工作热情是不愿意也做不好这件事的。

三、教师的工作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教育的过程是引导、培养, 同时也有矫正。因此教师对学生的教育, 必须是与人为善的, 着眼于学生的发展的。所以, 爱护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必然要求。

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 是有理智、有感情的人, 他们会思考, 会判断, 谁对他们好, 他们会体验到, 并有所回报。他们的回报是直接的、明显的, 就是上课时专心听讲, 热情, 活跃, 对教师的讲授内容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长期下去, 成绩会有明显的提高;反之, 他们表现出的是冷漠, 上课时, 被动式地听, 任务式地记, 课后不愿意主动复习, 长期下去, 成绩会停滞甚至倒退。所以要完成教师的工作任务和目标, 就必须爱护学生, 尊重学生。

但教师对学生的爱, 不应是功利的, 为了达到某种目的的爱, 而应该是发自内心的对学生的欣赏。每一位学生都是一幅美妙的画, 都是一首动人的诗, 难道不值得我们去爱、去欣赏吗?

爱护学生, 应该允许学生犯错误, 善待犯错误的同学。人非圣贤, 孰能无过, 何况是我们还未长大的学生?对待犯错误的学生, 给予的应该是热情的帮助, 耐心的说服, 仍然是发自内心的爱, 而不应该是横眉冷对, 更不应该是粗暴的体罚, 否则, 就是教师无能的表现。对于学生的错误, 教师要分清类型, 具体操作, 对于源自天真的美丽的错误, 完全可以用美丽的方式去解决;对于源于认识偏颇的错误, 则要讲清问题, 提高认识。但是爱不等于姑息纵容, 对于产生后果的错误, 除了提高学生的认识外, 教师还必须给以相应的纪律处罚, 否则便难以起到当头棒喝的作用。但这种处分, 出发点依然是教师对学生的爱, 尤其注意的是, 纪律的处罚不能代替说服、教育。

篇4:论师德建设的行动逻辑

关键词:学校德育体系;师德建设;行动逻辑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3)10-0017-03

对于全面构建学校德育体系而言,教师道德建设无疑是重要一环。但是,如何推进师德建设却长期困扰着我们。故而,本文将借鉴行动的视角,重新审思当前师德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一、师德建设的现实困境

1. 师德建设的习惯认识

在当前的研究与实践中,对于如何开展师德建设,各方的观点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制度规范”论。在某些人看来,制度是师德建设的保障。没有制度上的规范,师德建设很难顺利推进。事实上,师德建设实践往往也是如此推进的。很多一线学校都在试图建立师德量化考核制度,如“积分制”管理制度。二是“榜样示范”论。事实上,“榜样教育”的逻辑不仅流行于学校道德教育,也存在于师德建设过程之中。在一些人看来,师德建设就应该通过诸如树立“师德标兵”“师德先锋”等形式来具体推进。三是“师德培训”论。在一些人眼中,要落实师德建设,师德培训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在他们看来,只有通过师德培训,人们才能从思想认识上全面把握师德要义,学习先进经验。

2. 师德建设的误区审思

诚然,以上观点都有一定的现实针对性,也有一定的实践意义。但是,当它们被落实于具体的教育实践时,则往往会因罔顾师德建设的本意而陷入困境,进而阻碍教育实践的发展。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工作化倾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教育都被视为一项“工作”,教师则顺理成章地被认为是“教育工作者”,而教师的道德自然是一种工作的道德。在阿伦特看来,与立基于人的生理层面的劳动不同,工作指向的是“人工”世界。言下之意是,如果教育是“工作”,那么,在教育这种“工作”中,学生是有待改造、加工的材料,而教师则是实现此目的的工具。由此,作为“工具”的教师被如何对待就不是什么很重要的问题了,在师德建设中诉诸各种外在的强制性手段都是可以理解的了,但它恰恰从根本上背离了教育的本意。因为,教育的基本特质是其属人性。也就是说,不仅学生,教师也要被当作人来对待。

其次,个体化倾向。在以往的师德建设中,我们往往将之落实于个体教师的道德发展,希望诉诸如制度规范、榜样示范之类的方法,启迪个体教师的道德自觉,实现师德建设的目标。其实,师德问题很多时候并不只是个体教师的问题,而是涉及到整个教师群体,乃至整个学校。故而,我们需要以一种关系性的思维来全面反思。因为,从本质上来说,人是一种关系性存在。而道德,在一定意义上,是人对各种关系状态的一种选择,只不过它是为一个社群认可或崇尚的一种选择。[1]由此,如果我们将师德建设只是局限于个体教师的道德发展,其实是很难有所作为的。只有努力将教师看作为关系中人,以合道德的关系为依托才能促进教师的道德发展。

再次,知识化倾向。对于当前的师德建设,我们往往将之形式化地落实于教师的道德知识学习,通过诸如师德培训、师德规范研讨等来进行。此种做法有时虽为对师德建设的敷衍之法,但更多时候也可归因于师德建设有关责任方的认识误区。其实,在亚里士多德的眼里,幸福并不是一种德性,而是一种德性的活动。人拥有了德性一定要去实现,如果不去实践,并不能得到认可,正如他说的,“在生命中获得高尚与善的是那些做得好的人”。[2]故而,道德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不能说明一个人道德抑或不道德。而且更为关键的是,即使某个教师掌握了道德知识,并按照其去做,也不能说明他是一个道德的人。因为,只有出于自觉自愿,才能体现道德的本意,否则只能因无知、被动而消解了道德的诉求。

二、师德建设的行动理解

1. 行动的意涵探析

正如上文所论,当前的师德建设存在诸多误区,阻滞了师德建设的顺利推进。那么,什么是行动呢?为何师德建设要按照行动逻辑来推进方是正途呢?据《辞海》,行动具有三层含义,即走路、走动;为某种目的而进行的有意识的活动;行为、举行。但与一般意义上“行动”内涵不同,在阿伦特那里,对“行动”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对西方自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来推崇沉思,贬抑“行动”价值的西方政治哲学传统的反思。而要正确把握阿伦特行动理论的内蕴,需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首先,它以在“人之中”为前提。相较于哲学家的沉思生活,阿伦特提出了三种人最基本的活动,即劳动、工作和行动。[3]它们分别对应着人类的几种基本境况,劳动对应的是生命必然性需要,工作对应的是“人造”世界,而行动对应的则是人的复数性。也就是说,行动的本意既不是脱离世俗的沉思,更不是维持生命,制作物品,而应在“人之中”进行。脱离了人群的独处,不可能实现行动的任务。

其次,它含蕴着人的“独特性”。每一个在世生存的偶在个体,都是活生生的个体性存在。丧失了个体存在的独特性,个体无疑将在普遍性的漩涡中失去自我而无可避免地沦为某物。正是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所以行动是必须的。因为,如果人不是彼此差异的(每个人都不同于现在、过去和未来的其他任何人),那么他们就不需要言说或行动来让自己被理解。[4]从另一方面看,也正是在行动中,个体才充分凸显了其独特性。

再次,它体现着人的“积极性”。行动使人脱离“向死而生”的哲学沉思,全面切入纷繁多样的生活世界之中,与其他偶在个体的遭遇乃至积极性交往是行动的必然。也正是在此意义上,阿伦特认为行动是公共空间舒展的支撑。没有行动,也就无所谓公共空间。故而,行动必须是积极性的,而不应是消极性的,被动的。若它不以主动性的发挥为基础,难免影响公共交往的质量,使人陷入独处,从而悖逆于行动的本然要求。

nlc202309022336

2. 师德建设的行动路向

在全面理解了行动的基础上,我们就可以在此基础上认识师德建设的行动逻辑。总体而言,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第一,它符合师德建设的属人本性。正如上文所论,在以往的师德建设中,我们往往诉诸外在的强制,而很大程度上漠视了师德建设的属人本性。其实,在当前的教育理论与实践中,我们也都提倡教育要关注“人”,而不能目中无“人”。但其所指往往是学生,而非教师。应当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在科层化、功利化的学校教育中,教师往往沦为工具性的存在。诉诸行动的师德建设,恰恰能彰显教师的属人本性,凸显他们作为人的独特、自由、积极的一面。

第二,它契合师德建设的关系诉求。在以往的师德建设中,我们往往将其简单转化为每个教师的道德成长。但是,我们恰恰忽略了师德建设的本然路径。只有将师德建设按照行动的逻辑推进,我们才能将师德建设落实在“人之中”。也只有将师德建设落实在“人之中”,师德建设才能得到全面的实现。也就是说,在摆脱以往那种“控制—依附”性关系后,在与学校中其他个体的平等、和谐交往中,教师的道德才能得到发展。

第三,它关涉师德建设的根本求索。正如上文所论,道德知识的掌握并不能确证个体的道德与否或者道德境界,其只有落实于个体真实的生活境遇方能彰显。当然,我们也不能因此而否认道德知识在个体道德成长中的重要性。但只有在依行动推进的师德建设中,个体道德观念落实于现实才能受到重视,师德建设中的教师实践才能成为主导。因为从根本上来说,行动是与沉思相对应的一种现实活动。离开了作为根基的行动,师德建设将无立足之地。

三、师德建设的行动实践

坚守师德建设的行动逻辑,对于促进师德建设的发展,其实践价值将是无比巨大的。第一,能引领师德建设对学校生活的贯穿。以往的师德建设过度强调外在化的强制性因素,而忽略了师德与学校生活中的每一独特个体,以及其与学校生活本身之间相依相生的关系。当师德建设按照行动的逻辑来推进,师德建设就须关注到每一个体、每一活动,乃至整体的生活真实,从而实现对学校生活的全面贯穿,师德建设就将不仅仅停留于制度、讲座等层面,而全面渗入学校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之中。第二,能促进师德建设对人际关系的重视。当前的师德建设往往只是停留于一定情境、一定时间、一定地点,这样的“运动式”的师德建设模式必须被打破。使师德建设按照行动逻辑推进,强调在“人之中”,师德建设将全面重视作为关系性存在的教师生活。其实,在学校情境中,教师生活本身就是一种关系性存在,因为教师生活一般由教学生活、教研生活和管理生活组成。它们分别主要关涉师生关系、同事关系、教师与管理者关系等。第三,能启动师德建设对个体自觉的认识。以往的师德建设,往往将教师群体被动地认识,而忽视了个体自觉性在师德建设中的价值。依阿伦特的观点,一个人的善行之所以可贵,就因为它是一种高度自觉的自愿行为。而这种自觉需要人对自身作为独特、自由的存在的全面认知与践行为前提,否则道德的动力很容易异化为外在的某种约制。故而,在依行动推进的师德建设中,个体的独特性、积极性才能彰显,教师的道德自觉才有可能。

师德建设若要按照行动的逻辑来推进,我们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把握。

1. 走出工作化的藩篱,回归行动

在过往的岁月中,我们往往将师德建设的目的定位于以下几个方面,即教师管理,教育教学等现实性的“学校工作”。其实,这些都只是师德建设的现实目标,最多只具有手段性的价值,并非目的性的存在。赵汀阳说,如果不考虑幸福,生活就没有意义,在生活中可能涉及的其他事情也就更加没有意义,所以幸福是第一个绝对原则。[5]由此,在进行师德建设时,我们必须首先考虑属人的幸福。这就要求,师德建设应以目的论为依据,关心的是师德建设如何越来越符合教师生活的本意,而不为外在目标所裹挟。即便作为行动的师德建设本身就已经能够甚至足够使人幸福,或者说必须使得教师道德发展本身“内在地”成为一件有价值的事情,同时使教师道德发展所指向的包括师生关系融洽、学生积极发展在内的外在结果成为令人惊奇的额外收获。正是在此意义上,符应行动逻辑的师德建设是自成目的的,并且这一行动所试图达到的结果也是一个具有自足价值的事情。

2. 脱离个体化的误区,走向行动

为了反抗以往“个体化”的师德建设,使师德建设按照合理、健康的路向实现整体进步。在以后的师德建设中,我们必须让师德建设不断“走向行动”。因为,教师总是生活在学校之中,生活于人群之中,为一种政治的动物或曰意见的动物。因而,现实的行动总会遭遇各种各样的道德问题,师德建设的启动、发展就应以此类问题为基础。也就是说,要想真正实现师德建设的目标,师德建设的内容、目标、途径等必须考虑到教师行动的特质,体现出他们真切的行动需要,使师德建设有坚实的行动支撑。或者更从更深层面来说,要推进师德建设,我们必须充分实现社会、学校、学生的理解与配合,为师德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支撑。

3. 超越知识化的困境,重拾行动

在以往师德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往往将一些外在于教师生活的道德规范通过知识灌输等途径供教师学习、内化,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教师认识道德、践行道德,但无助于他们真正形成“道德观念”,追求道德生活。这里,我们无意彻底否定各种外在途径的作用,只是认为这种益处很多时候是非常有限的,其原因在于,教师道德发展过程的复杂性使其作用很难言明、以往外在约束促进教师道德发展的实效性值得怀疑等。正是在此意义上,对于师德建设而言,“行动”就不仅是目标和归宿,更是其全面推进的过程和手段。不同于以往知识化的困境,我们应强调的是教师在鲜活、真实的行动中洞察生活的真相,涵育个体的德性。要在行动中推进师德建设,我们需要做的是,真切了解教师的行动现实与需要,充分调动教师个体既有的生活经验、发展热情,使他们能够积极地在对自我生活经验的理解、发现过程中,不仅获得切身的伦理感受,更实现其个体道德思维、情感与智慧的陶冶。

总体而言,依据行动逻辑推进的师德建设将在很大程度上超越当前师德建设中存在的多种问题。但如何在教育理论层面上更深地理解它,在教育实践层面上全面地实践它,还需要我们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孙彩平.在道德关系建构中生成德性[J].比较教育研究,2003(9).

[2][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23.

[3][4][美]汉娜·阿伦特.人的条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1,138.

[5]赵汀阳.论可能生活(第2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80.

责任编辑 徐向阳

篇5:论班长团队建设

摘要: 班长是班级管理的直接指挥者,组织者和领导者,也是班级中最重要的负责人,也可以说,班长是属于兵头将尾,是一个学校里一支数量非常庞大的队伍。班级管理主要是指为完成班级各项任务而必须做好的各项管理活动,即充分发挥全班同学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活动积极性,团结合作,使班级各项活动能顺利有效地展开、产生“1+1>2”的效率,最终做到保质保量、如期顺利地完成学校下达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计划与任务。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基础,其重要性不容忽视.目前,大一班长对于大学和工作大多存在一定的盲目性,院里班级管理机制有待系统化和专业化,没有充分调动大学生自主管理的积极性.对他们的全面发展和全方位素质的提高是个阻碍.所以,班长团队应运而生.关键词:班级管理 班长团队 机制 管理学 大学

<<管理学原理>>学了一个学期,它告诉我管理,告诉我做人.大二我有幸担任本班班长一职,一个学期的班级管理工作让我更加成熟和明智.学期结束,准备交管理学论文才发现原来我从这本书中获益匪浅.作为一班之长,一个负责的领导,真正想带好一个班确实不容易.班长团队的组建正是为了更好地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发挥班长的作用,提升班长各个方面的综合素质,为学院和学校做出更大贡献.一,名牌大学和三流大学的差距在哪里?

很多人会毫不犹豫,理直气壮地把诸如:他们师资力量强大,学生优秀,资源丰富等全盘托出以为自己的平庸开脱.诚然,这些确实是差距.但是可能所有人都忽视了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环境.从小我们就听过“孟母三迁”,“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在淮北则为枳” 这样的故事,这都充分说明环境对成长的重要性.所有的这一切都不能成为差距,因为那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环境会潜移默化地改变侵蚀一个人.大学一年多来,我深有体会,而且越发强烈.我敢断言:要是现在把我丢北大去,今后的成就比按现在一直发展下去的成就要高很多倍.虽然说每个地方都有优秀者,但毕竟是少数,而且会有一个极限,无法超越,这就是拜环境所赐.我不赞同:改变不了环境就去适应环境.为什么环境不适宜我们所有人的发展却要我们去适应它而不是去改变它,让它适合我们的发展.改变环境并不是天方夜谭,靠每个人的努力.这和我国的根本任务类似,先让一部分人先优秀起来,让

先优秀带动后优秀,最终达到全部优秀.这也就是名牌大学成就高的主要原因.我相信每个人都是有潜力的,智商高低相当.完全靠自己去开发和挖掘,很多人不愿意也不敢,因为这种环境已经给他们套上一个环,形成了定式思维,不敢去突破,这对于我们风华正茂的大学生无疑是莫大的悲哀.二,什么是团队?

团队是指一种为了实现某一目标而由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正式群体。是由员工和管理层组成的一个共同体,它合理利用每一个成员的知识和技能协同工作,解决问题,达到共同的目标。大学是储备知识,锻炼能力,提升素养,积累人脉的黄金时期,如果说能在大学找到几个志同道合,共谋大业的同僚,组建自己的创业团队,那将是人生一笔宝贵的财富.历史上一些任人唯贤的君主最后成功的例子不甚枚举,而当今世界人才依然是各大企事业单位竞相追逐的对象.福特曾说:你把我所有的财富拿走,留下我公司的人才,若干年后我照样可以拥有这么多财富.对于还没步入社会的我们,为什么要强调团队?团队办事效率高,有组织,有目标.使帕累托效率最低,这也是全社会要达到的目标.三,组建班长团队必要性.大一新生对于大学和各项工作存在盲目性,院里班级管理机制有待专业化和系统化.大学,强调自主管理,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是最理想的状态.青年人容易接受新事物,也喜欢尝试新事物,这有利于培养和开发我们的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企业,一个国家乃至一个名族的灵魂.从大方向来看,是要把我院建设好,这要靠每一个人的努力,自己好了整体才可以好.大学完全强调自主,一群充满激情和梦想的青年在一起会产生怎样的效果,碰撞出什么样的学术和思想上的火花?每天都有人成功,有人失败,成败有时就在一念之间,一个选择,一个动作,之后所有发生的事都会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产生所谓的“蝴蝶效应”.很多人就差那一步,也许是一个机会,也许是一个突然地醒悟或一句话.王阳明曾语:天下事或激或逼而成者,居其半.如果说不激,这些成功了的人最后注定都是失败,所以与自身的能力和素质无关,每个人都有机会成功.中国人口这么多,为什么企业家阶层还是一中稀缺资源?我想还是中国的教育体制的问题.中国商院的导师们没有大企业的商管经历,本身不懂企业,怎么培养企业家?在这个大环境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不健全和完善,出现这种状况我们也只能望洋兴叹.大到国家,小到

一个学校,我们没有这样一个平台和环境,你要他们怎样去挖掘自身潜力,最大限度地发展自己的优秀?所以,组建班长团队迫在眉睫.四,团队的发展前景.首先,团队名称被冠以“班长团队”,这就为组织形象打出品牌.组织形象是组织的名片,这也是团队优势所在.不是说班长当真能力超群,各方面鹤立鸡群,而是他们有这个欲望和想法,这就是最重要的一点.一个人一定要到了一个位置才会去想这方面的事,才会去体会当中的酸甜苦辣.担任班长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挫折,他们的心智模式会比平常人更早成熟,变得更加淡定和理性.都说经营力是企业的品牌形象,我想我们的经营力和形象都不差.团队和群体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区别就是目标与权限.团队奋斗的不是单纯的一个组织目标,而是很多的个人目标形成一个大目标.团队的权限责任明确,有严格的制度.关于团队与群体在权限方面的区别,就像西方的企业管理与中国式企业管理.西方严密的企业管理制度使其企业具有强大的竞争力与生命力.所以说把散装力量凝聚起来,发挥巨大的团队力量,组建班长团队具有它的合理性,合理即存在其实也不无道理.五,团队设想.在全院召集有梦想和激情的班长,加入到这个群体,经过一系列动作让大家知道这个群体的目标和理想.最后逐渐从群体向团体过渡,成为一个拥有“5P的”正式群体.打造兴湘第一优秀团体.每个新事物的提出都会碰到一大堆阻力,我喜欢走差异化战略道路,就是要做别人没做过的事.差异化战略优势与风险并存,我更坚定它具有顽强的生命力.现代年轻人强调个性和创新,我想这也是一个体现.作为团队领导,要解决和处理的问题很多.考虑到成员的实际性和特殊性,大家都是有想法有个性的班长 ,凭什么听你领导?担任班长近半学期,我注重艺术领导和以德服人.这需要领导高度自戒.既然大家有表现的欲望,就任其发展,因为分工越细越没成就感是很有道理的.我很赞同行为科学理论和霍桑的人际关系学说.拿社会一度很热的以人为本来说,因为一个组织最重要的还是人,特别是做管理,一定要有独立的人格意识与思维方式,这需要在组织中逐渐培养.管理的核心是处理人际关系,关系处理得当,大家心情愉悦,都很乐意去为组织付出.这里面含有很多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作为领导掌握一些必要和基本的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很有必要.要让每个人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和归属感,让每个人都发挥自身最大效用,变得优秀,变成一个各块木板齐平的完整木桶.这也牵涉到一个组织的精神文化方面的建设.人的一生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我们时时刻刻都在学习.当代管理理论新思潮之一学习型组织理论强调:学习力是一个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一个组织长盛不衰的生命力.六,困难阻力.组建这个团队,困难重重,许许多多的问题摆在眼前:组织愿景,团队口号,团队精神,团队目标,团队领导与管理等等.考虑到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等各个方面都不是很成熟和稳定,心理承受和自律能力都还没完全定型,容易形成组织惰性.组织惰性是指在组织形成,发展和变革过程中生成并固化于组织中的一种保持现有动作模式和行为的倾向.其中危害最大的就是文化惰性.大家的激情可能会逐渐减退,对于工作和思想没有先前的踊跃与积极.这需要领导者随时察觉组织思想动向,整体把握组织的现状,把问题扼杀在摇篮里.这个群体像团体过渡之前,属于非正式组织,所以就会存在非正式组织应该存在的很多问题,如人员流动性大,整体积极性不高等.这所有的一切都是新事物出现的正常表现,只要善于处理和协调,困难将化为动力和成熟路上的经验,这也将是对管理者的一大考验.七,发展目标.将班长团队打造成“兴湘第一优秀团体”,不管在哪方面,都人才辈出.一定时期后,让每个人都成为有素质,有修养,有能力,有激情,有梦想的班长.院里有事达到一呼百应的效果,定期进行班长管理工作方面的培训,召开班长会议,举行班长经验交流会等.为我院的班级管理工作,学风建设作出巨大贡献,为我院的明天迈上新台阶而努力!

结束语:班级管理作为学院日常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体现了它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何把它的效用最大化是我们每个人应该考虑的问题,有时是需从大方向把握,但是有时却往往会忽视小的方面.如何发挥大学生的自主性,提高他们的积极性,给予他们最大的舞台,任他们随性地去发展,创造我院更好的明天?以上这些都是我关于班级管理,班长团队建设,我院美好明天的一些想法和理论,提出的这些问题也是我所关心和想积极去探索的!

作者:09工商管理 黄勇

篇6:论团队建设

概述:在当今经济社会里,伴随着企业概念的产生,团队的理念也随之产生并不断完善。一个复杂的项目管理工作,不是某个人就能操作成功的,而是由一个职能团队共同努力才能实现项目正常发展。因此,团队的建设在项目管理的过程中起着很大的作用。

关键词:团队的含义、特点有效团队建设 团队文化 团队交集

团队产生可以说自有人类以来就已经产生,一个部族、一个军队、乃至一个村庄都存在着团队的概念。团队可以认为是由若干人力资源依据特定的组织关系,为了共同的奋斗目标而组成的具有特定文化系统的团体。在此特别指出,团队不是人员的聚集体,她具有特定的组织关系,特定的文化系统,是具有灵魂的强有力的奋斗实体。一个团队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人力资源的组合体

人力资源是组成团队的最基本元素。最近提的比较多一个理论:整合资源。资源的概念囊括各行各业,而团队可以认为是人力资源有效整合的结果。每一个具有特定专业工作能力的公民都可以认为是人力资源,他们构成团队中各式各样的角色。比如一个企业里的从总经理到员工,项目管理团队里的从项目经理到现场专业工程师,都是由特定的人力资

源去扮演自己的角色,去形式自己的权利、义务,从而实现团队在管理过程中的最基本作用。

二、具有有效的组织关系

人力资源整合后,并不能形成真正的团队,只能说是一堆人聚在在一起。真正的团队需要一个纽带,将每一个职能人员联系在一起,这个纽带就是“组织构架”。所谓的组织构架,在我认为就是项目管理的组织体系,进一步说就是团队每一个元素的沟通管理渠道。作为工程项目管理团队,要行使其策划信息管理、成本管理、工程进度质量管理、售后服务管理等职责,因此根据以上职责便可形成策划信息小组、成本管理小组、工程进度质量管理小组以及售后服务小组等。组织构架就是以项目经理为体系沟通主体,实现各小组之间纵向或者横向有效沟通的管理体系。

三、特定的文化系统

特定的文化系统就是指具有特定的团队文化。团队文化的建设,就是向团队组织构架注入灵魂,实现团队精神文明建设。团队文化的建立,使团队的每一分子都有着为了团队奋斗目标而努力的精神支撑。团队文化的建立包括团队价值观的建立、目标系统的建立、人文环境的建立等方面。价值观是团队文化的灵魂,是指导团队建设的思想基础。每一个个体都具有自己的特别的价值观,这是无法改变的问题。但团队建设必须具有一个实事求是、适合团队发展而且对团队

成员有利的统一的价值观,来统一思想,共同实现奋斗目标。每个团队所建立的价值观都不相同,这是不同团队的特点的本质区别;目标系统同样具有独特性,团队的主要功能就是实现一个特定的目标;良好的人文文化对于团队的建设起着很大的作用,团队的人性化管理创建良好的人文化氛围,何为人性化,就是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

一个团体具有以上的三个要素,才可以称为是团队,是缺一不可的。每个团队的三要素均具有自己的特性,项目管理团队对于这三个要素的要求具有明显的专业特点。人力资源的选配须用具有专业知识的工程师、项目经理等,组织构架按照项目管理要求形成完整的逻辑体系,以专业知识为基础,以项目部作为沟通平台,使得组织构架在整个项目管理的过程中起到沟通、组织的作用。然而,不同的团队也有优劣之分,如何去评判团队的优劣呢?我认为,应该从有效团队建设抓起。

何为的有效团队?有效团队应该具有的特征是高效的决策效率、强大的执行力、顽强的奋斗意志、强烈的责任感等特点。项目管理团队的决策层按照组织构架来讲的话,就是项目经理。项目经理如何让提高决策效率,应该做到拥有长远的眼光,以及对于团队文化的大力宣传与贯彻。由于一个决策的成功与否,对于项目的最终目标的实现有着深远的意义。举个例子,地热资源作为可再生资源已经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进行开发,某个项目的业主方决策开发地热温泉水进行应用。在前期的可行性论证过程中,虽然专家有提出异议的,然而地矿企业为了盈利必定想方设法把这个项目趋近与可行。但众所周知,地下温泉水在当今可再生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处于一个很尴尬的位置,由于它是水资源,他的开发应用应该受水资源管理机构管理监督,然而又是从地下矿层区开采出来的,也应受到矿务局管理监督,因此它的开发管理到底归哪个职能部门所管,中国还没有一个人能讲清楚。另外,地热温泉水虽说是可再生能源,但它的不稳定性很强,没人可断定出水量不会随着时间的变迁而减少,甚至枯竭。因此造成一个局面,两个职能部门都口头支持,但谁也不情愿去担这个责任。这样的局面就造成项目的开发进展搁浅,给企业造成损失。在此就是讲,一个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不是拍一下脑袋就定下来的,需要更加长远的眼光与项目预判性研究作为支持,否则项目的进展必定会坎坎坷坷。比如说地热温泉水开发项目来说,或许在多次人际关系沟通后能够向前进展,但是对于项目的实质来说,并无法保证能够给使用者带来真正长远的利益。

谈完了决策层的效率提高需注意的事项之后,再谈谈执行层的高效率提高途径。执行层,顾名思义就是靠执行力吃饭的。一个团队拥有了强大的执行力,人人怀有强烈的责任感,这样的团队必定是无比强大的。然而,这样的团队是非

常理想化的。团队实体是由一个个人组成的,人的本性是最复杂、最多变的,任何个体或者团队都无法真正改变一个人的某些不良因素。这里就要提一下动态纠偏管理的理念了。说白了,就是形成互补纠偏型团队,由不同的人员动态搭配,互补其短,实现动态纠偏型团队,将团队的战斗力发挥到最大。

最后,谈一下工程项目管理团队交集管理理念。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着多个管理团队相互交集的现象,例如业主方的项目管理团队、工程项目咨询管理团队、监理单位的管理团队、总包施工单位的管理团队等。他们相互独立存在,但相互之间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实现的最终目标具有交集。如何处理好每个团队之间的关系,就是交集管理理念的宗旨。

上一篇:解析2005十大危机公关策划案例下一篇:影响运营效率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