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古诗整首

2024-05-10

儿童古诗整首(精选8篇)

篇1:儿童古诗整首

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圆。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 端午节儿童古诗

★ 端午节古诗儿童

★ 描写儿童的古诗大全

★ 端午节儿童古诗四句

★ 1一3岁儿童古诗

★ 形容儿童生活的古诗

★ 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

★ 儿童急走追黄蝶下一句是什么古诗

★ 古诗

★ 古诗大全

篇2:儿童古诗整首

关于雪的古诗大全整首

《癸卯岁十仲春中作与从弟敬远》节选.陶渊明(晋):

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

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经洁。

《和田国博喜雪》节选:

曩昔月如昼,晓来云暗天。

玉花飞子夜,翠浪舞明年。

《问刘十九》(唐)白居易 :

绿蚁新醅酒,红泥文炉子。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咏雪》节选.吴均(南朝梁):

轻风摇庭树,细雪下帘隙。

萦空如雾转,凝阶似花积。

不见杨柳春,徒见桂枝白。

白居易《夜雪》: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春 雪. 焦郁(唐):

春雪空蒙帘外斜,霏微半入野人家。

长天远树山山白,不辨梅花与柳花。

对雪.高骈(唐):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歧。

梅花 唐·崔道融

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

喷鼻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横笛和愁听,斜技依病看。

面对着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山中雪后.郑燮(清):

晨走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轻易。

宋·王安石《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喷鼻来。

唐·白居易《夜雪》:

已经讶衾枕冷,复见窗口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唐·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唐·刘驾《苦寒吟》:

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

子夜倚乔松,不觉满衣雪。

唐·孟郊《苦寒吟》:

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

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寒光。

唐·元稹《南秦雪》 :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经惊岩下雪如尘。

篇3:巧引儿童入古诗

中国古典诗歌史上较早的专门写儿童的诗篇当数西晋诗人左思所作280字的《娇女诗》。此诗极力描绘诗人的两个女儿———大女“蕙芳”与小女“纨素”逗人喜爱的娇态:“吾家有娇女, 皎皎颇白皙。小字为纨素, 口齿自清历。鬓发覆广额, 双耳似连璧。明朝弄妆台, 黛眉类扫迹。浓朱衍丹唇, 黄吻烂漫赤。”“其姊字惠芳, 面目粲如画。轻妆喜楼边, 临镜忘纺绩。举斛拟京兆, 立的成复易。玩弄眉睫间, 剧兼机杼役。从容好赵舞, 延袖象飞翮。”两个小女孩活泼娇憨的天真情态, 给读者以身临其境、如见其人之感。

一.历代诗人关于儿童的诗歌, 基本上可以有两大类:一类是直接摹写儿童生活情景的。

1、游戏是儿童最喜爱的活动

儿童大多是活泼好动的。“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扑蝶的儿童快速地奔跑着, 快乐地追逐着;“妾发初复额, 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 绕床弄青梅。”小儿女天真无邪、两小无猜地追逐着;“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高鼎《村居》) 散学的儿童拿着纸鸢、望着蓝天, 无拘无束地奔跑着。“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 (《池上》) 小娃偷了白莲撑着小艇在浮萍间快乐地穿行;“清枝满地花狼藉, 知是儿孙斗草来。”满地是四处折来的青枝绿叶, 各样花朵乱丢一气, 对斗草游戏虽没有一字描写, 但从中仍可想象出儿童们斗草的热闹情景和热烈气氛。

也有的儿童会暂时安静下来, 唐代诗人胡令能的《小儿垂钓》就是:“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这个顽皮的“蓬头”小家伙, 专心致志于钓鱼, 怕鱼惊不咬钩, 就连路人借问道路都不给回答。再如清代袁枚《所见》:”“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寥寥几笔, 便把爱动忽静的儿童形神兼备勾画出来。

2、模仿是儿童的天性

男孩子大多精力旺盛, 崇尚武力, 李商隐的《骄儿诗》可见一斑:“或谑张飞胡, 或笑邓艾吃。豪鹰毛崩男, 猛马气佶傈。截得青篑等, 骑走恣唐突。忽复学参军, 按声唤苍鹘。又复纱灯旁, 稽首礼夜佛。”张宋的“群儿鞭笞学官府, 翁怜痴儿傍笑侮”, 写了群儿模仿官府打人。更有“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 公然抱茅入竹去”, 不免带点滑稽和恶作剧的成分。

女孩子的模仿就有意思了。请看唐代施肩吾的《幼女词》:“幼女才六岁, 未知巧与拙。向夜在堂前, 学人拜新月。”乳臭未干的“幼女”在七夕节不向大人索要瓜果, 却郑重其事地在堂前学大人拜月“乞巧”, 纯真可爱又幽默滑稽。杜甫的幼女“学母无不为, 晓妆随手抹。移时施朱铅, 狼藉画眉阔。”天真烂漫, 娇痴可人。更让人忍俊不禁的明代毛铉的幼女:“下床着新衣, 初学小姑拜。低头羞见人, 双手结裙带”, 居然学小姑成婚时拜堂, 既知“着新衣”, 又知“羞见人”, 并懂得以“双手结裙带”来掩饰自己的羞态, 稚气未脱, 童心可爱。

3、儿童的生活丰富多彩

乡村儿童是腼腆的。“儿童不惯见车马, 走入芦花深处藏。” (胡令能《喜韩少府见访》) 孩子们见了官员车马而跑入芦苇丛中藏匿起来, 形象地写出了平民家庭的孩子们没见过世面, 胆小腼腆。

但乡村儿童又是好客的。唐代贺知章《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作者久居客地, 重返家园, 故乡的儿童们却不认识他, 就笑着问他是哪里来的客人。这些儿童稚气活泼, 彬彬有礼。同样是唐代的崔道融这么写:“篱外谁家不系船, 春风吹入钓鱼湾。小童疑是有村客, 急向柴门去却关。” (《溪居即事》) 篱外不知谁家的小船, 忘了系缆绳, 被悠悠的春风吹进了钓鱼湾。正在水边垂钓的小童, 不知实情, 误以为有客相访, 便急忙放下手中鱼竿, 慌忙跑向家门报信, 想打开柴门相迎, 忙乱中却把门关上了。小童的一系列动作栩栩如生地描绘出了乡村儿童好客的天性。

乡村儿童不仅好客, 还很勤劳。“昼出耕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农村的儿童虽还不会耕田织布, 但看到大人除草搓麻线, 便也在桑枝底下学着大人的样子种起瓜来。“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 溪头卧剥莲蓬。” (《清平乐·村居》辛弃疾) 除了“小儿”, 都在辛勤地劳作。当然, 儿童的勤劳和成人还是有别的, 即使是在劳作中也是快乐的。“草铺横野六七里, 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 不脱蓑衣卧月明。” (吕岩《牧童》)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雷震《村晚》) 牛背上牧童的短笛整天嘹亮地响着, 就是一幅意趣盎然的田园风景画啊!

二.还有一类诗歌是借儿童题材来表现个人情怀或反映现实生活。

李白性情旷达, 奔放不羁, “浪迹天下, 以诗酒自适”, 好像从来不以家庭为念, 实际上, 他却对子女有着最真挚、最浓烈感情。《寄东鲁二稚子》集中地写出了他与孩子的骨肉深情:“娇女字平阳, 折花倚桃边。折花不见我, 泪下如流泉。小儿名伯禽, 与姊亦齐肩。双行桃树下, 抚背复谁怜?念此失次第, 肝肠日忧煎……”诗中所表达的情怀真让人黯然神伤。

利用儿童天真、可爱、无忧的性格特点, 来反衬主人公复杂情怀, 是诗人常用的手法。如叶绍翁在《夜书所见》中写到:“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诗人无法排遣萦绕在心头的羁思离愁, 就走出户外, 看到了茫茫夜色中闪现在篱落间的灯火, 那里有一群儿童正在捉蟋蟀。群童无忧无虑、天真活泼的举动, 与诗人的凄然情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使诗人陷入了对故乡深沉思念之中。再如, 杜牧用“遥指杏花村”的牧童反衬冒雨趱行的行人愁绪满怀, 狼狈不堪;贾岛用“言师采药去”的童子反衬自己寻访隐者而不遇的无可奈何, 怅然若失;贺知章“笑问客从何处来”的儿童来反衬自己的悲哀衰颓, 久客伤老之情。正如清人陈廷焯所说:“以无知儿女之乐, 反衬出有心人之苦, 最为人妙。”

有些诗人则抛开个人幽怨, 把眼光投向了社会。如梅尧臣的“稚子将荷叶, 还充牛鼻挥”, 写了贫家的孩子没有衣服穿, 就拿荷叶把身子围起来。诗人借此表达了对贫民疾苦的同情和对社会的关心。“诗圣”杜甫也写及自己的孩子, “安史之乱”中, 他长途跋涉, 回到他的家中, 但见“平生所娇儿, 颜色白胜雪。见爷背面啼, 垢腻脚不袜。床前两小女, 补腚才过膝。” (《北征》) “晚岁迫偷生, 还家少欢趣。娇儿不离膝, 畏我复却去。” (《羌村三首》之二) 这是以令人不堪目睹的儿童画面, 反映兵荒马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不管是清平盛世, 还是艰难时世, 儿童都是人间快乐的天使, 只要写及儿童, 就总会有纯真、美好的气息扑面而来。这样在记忆中检索着关于儿童的诗篇, 不仅能够让我们体验到失去的童年记忆, 也让我们更深切地感受了那些时代。

摘要:儿童因其天性, 自古就是诗人们的吟咏对象。不管是清平盛世, 还是艰难时世, 儿童都是人间快乐的天使, 只要写及儿童, 就总会有纯真、美好的气息扑面而来。历代诗人关于儿童的诗歌, 基本上可以有两大类:一类是直接摹写儿童生活情景的;还有一类诗歌是借儿童题材来表现个人情怀或反映现实生活。

篇4:古诗中的快乐儿童

这很容易使人想起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个牧童,更像个小雷锋。 “欲断魂”的路人刚一提问,他就热情相答,并且用手指明“杏花村”的方向。

唐代的吕岩(吕洞宾),也写过一首《牧童》: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宽阔的田野,悠扬的笛声,辛劳的牧童放牧归来,吃过了饭连蓑衣都来不及脱,就倒在地上呼呼大睡。只有那皎洁的月光,静静地洒在他的身上。

而清代诗人袁枚所写的《牧童》又与众不同。一个夏日的午后,袁枚去拜访朋友,忽然远处传来一阵欢快嘹亮的歌声。定睛一看,原来是一个头戴斗笠、身穿短褂、骑着黄牛的牧童在高声唱着《放牛歌》。袁枚正听得如醉,突然歌声戛然而止。原来牧童发现了树上的知了,并熟练地爬上牛背,踮起脚尖,小手伸向一旁粗壮的树干。而机灵的知了,却 “嗖”地一声飞走了。袁枚见状,哈哈大笑。回家后即赋诗一首: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相对而言,白居易的《池上》,则更为妙趣横生: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池塘中一个个的大莲蓬,清香诱人。一个小孩儿禁不住诱惑,偷偷地撑着小船去摘了几个又赶紧划了回来。但他还不懂得怎样隐藏自己的踪迹,自以为谁都不知道。可是小船驶过,水面的绿色浮萍分出了一道明显的水线。小主人公天真活泼、又淘气又可爱的顽童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清代诗人高鼎的《村居》,描绘的则是另一番景象: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草长莺飞,杨柳轻扬,正是一派大好春光。放了学的儿童们,纷纷跑回家里拿出风筝,趁着东风放上天空。这样的春天,让孩子们陶醉,也让大人们向往。

在我的印象中,古代写儿童诗最多的是宋代的杨万里。其中流传最广的是《舟过安仁》: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还有《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黄色的蝴蝶,淹没在黄色的菜花中。令急走的儿童,茫然不知所措。

关于儿童的词句,我知道的只有南宋词人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大的小孩在工作,小的小孩在玩耍。一句 “最喜小儿无赖”,把父母之爱,儿女之欢,都尽在其中。

苏轼说: “无官一身轻,有子万事足。”老舍讲:“小孩是哥伦布,把人带到新大陆。”天真无邪的儿童,不仅给这个世界带来了快乐,而且还带来了希望。

篇5:读书的整首古诗

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寒夜读书

陆游

韦编屡绝铁砚穿,口诵手钞那计年。

不是爱书即欲死,任从人笑作书癫。

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金缕衣

作者:杜秋娘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观书

明 于谦

书卷多情似故人,

晨昏忧乐每相亲。

眼前直下三千字,

胸次全无一点尘。

活水源流随处满,

东风花柳逐时新。

金鞍玉勒寻芳客,

篇6:爱国古诗整首著名

匹马南来渡浙河,汴城宫阙远嵯峨。

中兴诸将谁降敌,负国奸臣主议和。

黄叶古祠寒雨积,清山荒冢白云多。

篇7:励志古诗词整首

人在旅途,难免会遇到荆棘和坎坷,但风雨过后,一定会有美丽的彩虹。

定**·次高左藏使君韵

宋代:黄庭坚

万里黔中一漏天,屋居终日似乘船。及至重阳天也霁,催醉,鬼门关外蜀江前。

莫笑老翁犹气岸,君看,几人黄菊上华颠?戏马台南追两谢,驰射,风流犹拍古人肩。

倪庄中秋

金朝:元好问

强饭日逾瘦,狭衣秋已寒。

儿童漫相忆,行路岂知难。

露气入茅屋,溪声喧石滩。

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

代出自蓟北门行

南北朝:鲍照

羽檄起边亭,烽火入咸阳。

征师屯广武,分兵救朔方。(征师 一作:征骑)

严秋筋竿劲,虏阵精且强。

天子按剑怒,使者遥相望。

雁行缘石径,鱼贯度飞梁。

箫鼓流汉思,旌甲被胡霜。

疾风冲塞起,沙砾自飘扬。

马毛缩如蝟,角弓不可张。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

蟋蟀

先秦:佚名

蟋蟀在堂,岁聿其莫。今我不乐,日月其除。无已大康,职思其居。好乐无荒,良士瞿瞿。

蟋蟀在堂,岁聿其逝。今我不乐,日月其迈。无已大康,职思其外。好乐无荒,良士蹶蹶。

蟋蟀在堂,役车其休。今我不乐,日月其慆。无以大康。职思其忧。好乐无荒,良士休休。

酹江月·驿中言别

宋代:邓剡

水天空阔,恨东风不惜世间英物。蜀鸟吴花残照里,忍见荒城颓壁。铜雀春情,金人秋泪,此恨凭谁雪?堂堂剑气,斗牛空认奇杰。

那信江海余生,南行万里,属扁舟齐发。正为鸥盟留醉眼,细看涛生云灭。睨柱吞嬴,回旗走懿,千古冲冠发。伴人无寐,秦淮应是孤月。

勤学

宋代:汪洙

学向勤中得,萤窗万卷书。

三冬今足用,谁笑腹空虚。

自嘲

宋代:陆游

少读诗书陋汉唐,莫年身世寄农桑。

骑驴两脚欲到地,爱酒一樽常在旁。

老去形容虽变改,醉来意气尚轩昂。

太行王屋何由动,堪笑愚公不自量。

赠韦侍御黄裳二首

唐代:李白

太华生长松,亭亭凌霜雪。

天与百尺高,岂为微飙折?

桃李卖阳艳,路人行且迷。

春光扫地尽,碧叶成黄泥。

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受屈不改心,然后知君子。

见君乘骢马,知上太行道。

此地果摧轮,全身以为宝。

我如丰年玉,弃置秋田草。

但勖冰壶心,无为叹衰老。

唐代:成彦雄

大夫名价古今闻,盘屈孤贞更出群。

将谓岭头闲得了,夕阳犹挂数枝云。

老马

唐代:姚合

卧来扶不起,唯向主人嘶。

惆怅东郊道,秋来雨作泥。

壮士篇

魏晋:张华

天地相震荡,回薄不知穷。

人物禀常格,有始必有终。

年时俯仰过,功名宜速崇。

壮士怀愤激,安能守虚冲?

乘我大宛马,抚我繁弱弓。

长剑横九野,高冠拂玄穹。

慷慨成素霓,啸咤起清风。

震响骇八荒,奋威曜四戎。

濯鳞沧海畔,驰骋大漠中。

篇8:基于儿童本位的古诗词教学

一、文本解读,契合儿童视角

有什么样的文本解读,就有什么样的教学。很多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似乎忘记了儿童的年龄,总是在不停地挖掘词语的深义,解读古诗词的文化底蕴,充分展示教师的文学功底。儿童是发展中的人,我们在解读古诗词时不能以成人的视角来取代儿童的视角。

如,《枫桥夜泊》写的是诗人夜间停船枫桥的所见所闻所感。如何理解诗中“不眠的夜”,感悟“无尽的愁”呢?教师必须关注文本解读的多维视角,不仅要关注其文化的视角,与文本进行深入、细致、多维的对话,而且要从儿童的视角把握文本的精髓,引导儿童与文本进行心灵的沟通,带领儿童进行精神的超越。课堂上,笔者紧紧抓住“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给你什么感觉?”这三个问题来引导儿童感悟诗句,让儿童把诗中的“残月“”寒霜”“江枫”“渔火”“古寺”“客船”等景物想象成一幅鲜活的画面,并置身其中。通过想象,儿童就能感受诗人张继的那种漂泊之苦,那种思乡之情,那种落榜之愁。

师:孩子们,诗人张继把看到的、听到的都融进了诗句。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景象呢?(生描述画面)

师:在你们的描述下,这幅画面就变得有声有色、有静有动了。

师:这是一个怎样的夜晚呢?你是从哪里读出来的?

生:这是一个寒冷的夜晚。“月落乌啼霜满天”中的“霜满天”就说明这是一个寒冷的夜晚。

生:这是一个漆黑的夜晚。江面上只能看到渔火……

生:这是一个寂静的夜晚,只能听到乌啼、钟声。

师:同学们用眼睛、用耳朵感受到了这是一个寒冷的、静寂的、漆黑的长夜。

师:在这样一个深秋的寒夜里,诗人张继人在旅途,泊在他乡,宿在客船。请同学们再来轻声地读读诗句,和诗人一样用心去感受,想想这还是一个怎样的夜晚。(生回答“漫长“”孤独”“寂寞“”忧伤“”不眠”……)

师:诗中有一个字体现了诗人当时的心情,是哪一个字呢?(生回答“愁”)

从儿童的视角解读文本,不仅是“教什么”的一种创新视角,还为“怎么教”选择了正确的起点。教师要怀着一颗纯真的童心走进文本,换个角度体验文本———以儿童的思维去想,以儿童的心灵去体验,以儿童的眼光去发现。当然,教师以儿童的视角解读文本,还要善于从文本深处寻找童心,丰满语文教学。

二、平等对话,走进儿童世界

在儿童的社会化进程中,对于生命的体认、意义的建构、价值的发现需要语文的引领。作为语文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在儿童与成人之间架起一座桥梁。笔者认为,基于儿童立场的平等对话是走进儿童的生活世界、精神世界的桥梁。

如,张志和的《渔歌子》抒写了他隐逸生活的闲适与自在,词作隽永而灵动。“不须归”是全词的灵魂,表达了诗人不恋官场、移情山水、回归田园生活的志趣。在引导学生理解词人的志趣时,笔者首先让学生理解“不须归”的意思,接着,让学生猜想渔翁为何“不须归”,既而启发学生由渔人模糊的背影想象他的神情、语言、动作。通过这样不断的探寻、平等的对话,学生一步步走进了诗人的内心,完成了一次与诗人超越时空的心灵对话。

师:青箬笠,绿蓑衣,没有细节的刻画,只是一个模糊的背影,却留给了我们无限的遐想空间。请你发挥想象,如果你就是那位渔人,你的神情,你的语言,你的动作……

(生思考)

师:你的神情是怎样的?

生:悠闲、自在、陶醉……

师:面对着青山绿水,你也许在说———

生:这里就是人间仙境,我不必回去了。

师:你也许这样告诉飞鸟和游鱼———

生:飞鸟、游鱼,大自然有了你们,就有了生机。

师:你也许在心里对自己这样说———

生:有了这样快乐自由的生活,我还要什么呢?我连家都不想回去了。

师:这位渔人就是词人的真实写照。他喜欢扁舟垂钓,自称“烟波钓徒”。好友颜真卿在为他书写的一块碑中有这样一句话:“随意取适,垂钓去饵,不在得鱼。”

师:看来这位烟波钓徒意不在得鱼,而在于得———

生:美景;乐趣;自由;悠闲……

师:他不回去了。因为他的心灵已经找到了真正的归宿,那就是———

生:大自然。

师:是啊,渔人在大自然中钓着了一江春色,一蓑风雨,钓着了自在逍遥的人生感受。

真正的对话是平等的,是双向的,是基于儿童主体的精神与智力的互动。正如王尚文先生在《语文教学对话论》中指出:“对话双方必须是平等的、真诚的、合作的,其结果必是双方都能通过对话而臻于一个新的精神世界。”在探寻“不须归”的对话过程中,笔者引导儿童用自身的认知体验去感悟文本,对话从文本走向了心灵,有效激活了儿童的自我意识。儿童的心灵世界全然打开,与课堂、与教学主旨有机地融合在了一起。

三、多元评价,引领儿童成长

在很多课堂中,正是在成人单一化的评价模式下,儿童为了迎合成人的需要,开始模仿成人的思维方式去思考、表达,儿童的自我意识在退化。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恰当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和互动。”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采取适合儿童发展的多元评价方式。

如,《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写了诗人驻足六月的西湖送别友人林子方,作者没有畅叙友谊,也没有抒发离愁别绪,而是写了六月西湖“不与四时同”的美丽风光。虽然诗题点明了这是一首送别诗,但是全诗中没有一个字写到送别。怎样让学生透过“接天”的莲叶和“映日”的荷花来感悟作者蕴含的深深情感呢?笔者在教学中提供了开放的交流话题,不设置标准答案,进行多元评价,让儿童将读悟结合,最终读出诗人杨万里明朗的心境、开阔的胸襟、委婉的深情。

师:“一切景语皆情语。”请同学们静静地读读这首诗,闭上眼睛想一想送别的画面,然后说说自己读到的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生:我读到的是诗人高兴的心情。诗人送别友人林子方,他想友人一定前程似锦,送别自然高兴。

生:我读到的是诗人明朗的心境。林子方虽然离开了,但是朋友的离开不等于友谊的失去。所以诗人的眼中是美景,诗中是美景,心境自然明朗。

生:我读到的是诗人开阔的胸襟。因为诗人写到了西湖中的“接天莲叶”,他的胸襟如西湖那么开阔,无边无际。

生:我读到的是诗人淡淡的哀愁。景色虽然那么美,但是友人却要远去,心中免不了有一丝淡淡的哀愁。诗人不想让友人伤感,就以美景送别。

师:同学们,你们从这首送别诗中不仅读出了荷花的别样红,也读出了诗人的别样情。让我们再来读读这首诗,体会杨万里明朗的心境,开阔的胸襟,委婉的深情……

古人以诗言志,以诗寄情,诗中所蕴含的含蓄的情感,就这样被学生挖掘出来了。由于不同的儿童关注的学习点不一样,感受古诗所蕴含的情感也就各不相同。这就需要我们站在儿童的立场,以开放的心态悦纳每一位学生,以多元的评价让儿童徜徉在文本之中,读出自己的发现,读出自己的领悟。

上一篇:《简爱》看书心得通用下一篇:经典爱情诗精选10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