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用职业测评给学生“贴标签”

2024-04-23

不要用职业测评给学生“贴标签”(共10篇)

篇1:不要用职业测评给学生“贴标签”

不要用职业测评给学生“贴标签”

我在高校专职从事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工作七年多,但在职业咨询中引入MBTI职业性格测评不过一年时间,通过这次对小思的咨询,我有一个非常深刻的体会,那就是:千万不要用职业测评给学生“贴标签”!

在职业咨询和辅导过程中,职业测评是基本依据,但不是惟一依据。国际心理类型协会(APTInternational)制定的性格测试的使用规范是:“测试后必须由专家讲解性格类型理论和测试结果”“测试结果一定要以面对面的方式与被测者进行沟通”,即来询者做完职业测评后,还必须和专业的咨询师进一步沟通,对测评结果进行确认或修正,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否则所谓职业测评,只能起到给人“贴标签”的作用,而不可能有实际的职业辅导效果。

以文章中的小思为例,如果我在测评结束后没有和她进行后续的深入交流,没有帮助她发现和确认自己真正的性格类型,而只是根据她的测评结果——INFP哲学家型,就帮助她确定职业目标、制定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这无疑是非常不负责任的,也很可能会对她未来的职业发展造成误导。

调查表明,没有施测师的参与仅使用MBTI问卷,结论的误差率高达30%;而在未经认证的施测者的误导下,结果更加糟糕。

由此,我也进一步想到:随着近年来就业形势的变化,以及大学生就业难的出现,学生对个性化、专业化就业指导的需求日益迫切,越来越多的高校在对大学生的指导中引入了职业测评,

但就我的了解,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开展的职业测评活动仍然有很大的盲目性,很少有老师具备心理测量学的专业知识,或是具备认证MBTI施测师等专业资质。通过科学的技术手段和专业化的咨询流程提供职业辅导,在我国高校依然是亟待加强的工作。

附:国际心理类型协会制定的MBTI施测师伦理守则(摘录)

1、没有经过被测者个人事先同意,测试结果不能告诉第三者。

2、为被测者提供类型结果时,应该向被测者解释清楚性格类型相关的知识,及其明确的性格类型。测试结果一定要以面对面的方式与被测者进行沟通,不能使用信件等非面对面的方式。

3、施测者应该给被测者提供机会来明确他们自己的`类型结果。

4、施测者对被测者的个体差异应做出积极的解释,避免负面的说法。

5、描述各性格类型的特征时,应避免使“武断”的语言,而应使用非判断性、倾向性的术语,如“偏好”“倾向”“意向”一类的词。施测者应向被测者明确指出所有的性格类型都有其内在价值,性格没有好坏对错之分。

6、应让被测者明白性格类型只是反映了个体的一种偏好,而不能反映其个人能力、智商水平或是成功的可能性。总之,施测者不能仅凭测试结果就告诉被测者适合什么职业,应参加什么活动,或者人际关系的好坏。

7、被测者是测试结果是否恰当的最终判定者。当被测者不同意报告类型的描述时,施测者应当帮助他们进一步明确最适合他们的类型。

8、在向被测者和团队提供性格类型理论的信息时,应该让他们明白类型并不能解释一切,性格类型仅是人类人性复杂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篇2:不要用职业测评给学生“贴标签”

或许是造人创世之时,造物主赋予了生命多姿多彩的形态,或许是道家认为的万物有阴阳造就了神秘的性别观念,人自诞生之初,便拥有性别的属性。无论男女,都有自己的特点,而人在男女之外还有更多丰富的特性。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人们开始习惯于给性别贴上特定的标签。古人认为,“男主外,女主内”,所以“女子无才便是德”,直到如今这些思想也影响着许多人。也有人把男性当作事业的象征,女性在他们眼中却只是传宗接代的工具。生活中的许多言语,不经意间便传达着对性别的刻板印象。“对军事感兴趣的女生真奇怪”、“一个男生这么喜欢化妆怕不是心理有问题”、“女生就是麻烦”,仿佛说这些话的人已经见识了全体男性或者女性并且作出了深入研究总结。更不用说“女孩子不用读那么多书”的荒谬结论不知道断送了多少女生的求学路,“男人就要挣钱养家”的要求也让不少成年男性不堪重负,为了房子、车子甚至抛弃了其他一切人生追求。

芸芸众生,人生各不相同。一个人在社会中扮演着许许多多的角色,根据场景的转换,他或她可能是父母、孩子、领导、雇员、消费者、观众等等多个身份,也还拥有地域、年龄、星座、收入、职业等等一系列属性,仅仅是性别,又怎能框定一个人的.一生?

其实,没有人规定作为女性或者男性就一定要如何。也许女性的力量不如男性,但这不代表女性就不能在力量训练中挥洒汗水;也许男性的理性思维更强,但这也不意味着男性一定要凭借理性而不是感性来发展自己。也许有些女性靠着出众的外表赢得人们的喜爱,但这不代表女性就只是因为外表美而被欣赏的花瓶和玩物。女性拥有生儿育女、相夫教子的权利,但这却不是她们的义务,生育与否不应该被人过分干涉,全职妈妈值得尊敬,不婚也不需要鄙视和批判;男性的社会角色长久以来更偏向于事业,但专注于家庭同样是男性的一种选择,只要不触犯法律、不违背道德,男性可以在社会中扮演更加多元化的角色。

篇3:切忌给学生贴标签

有一个例子:在教师的眼皮底下坐着学生甲, 他有一双机灵的眼睛和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巴, 凡事他总能给老师很好的印象。于是, 从入学那天起, 他一直处身于老师的保护圈内, 这个头排正中的座位, 就与这个优秀学生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班级的一个角落, 坐着学生乙, 他一头乱发, 还有一双被老师称为无神的眼睛, 于是教室的旮旯成了他固定的座位。

某日大扫除, 清理一条臭水沟的任务无人问津, 甲学生自告奋勇, 主动承担此任务, 老师也没忘记给他配一个助手, 于是甲乙学生合作。老师偶然巡视于此, 只见甲生头戴太阳帽, 嘴含一根冰棒, 衣着整洁地坐在墙角边。再看乙生, 手袖挽得高高, 裤脚卷至膝盖, 沟边放着一大堆他用手捧起的污泥。

班主任老师感慨不已, 自言自语:“这不是教育评价的错位吗?”

篇4:不要用职业测评给学生“贴标签”

【关键词】困难 积极地期待 以人为本 主体性教育 个性化教育 多样化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1-0188-02

前几天下学校去听课,其中有一堂英语课让我听了很不舒服。这节课上,老师的发音不错,英语口语很流利,教学重点突出,教学难点突破得很到位,教学结构也非常紧凑,在他们学校,这名老师的课是领导们公认的放心课,可我听了,心却非常的纠结。原因是,这名老师每讲到一个重点问题,末了总不忘提醒一句:“困难学生注意一下!”说着还意味深长地扫视一下部分学生,一节课上,这样的提醒和扫视共发生了五次,而这些她眼里所谓的“困难生”却一节课上几乎是一个表情和一个动作:眼神麻木,行动僵直,没有怒,也没有喜。课下跟她一了解,这些所谓的“困难生”人数竟然占了班级学生总数的几乎三分之一还要多,试想想,这样的课能算是让人满意的高效课吗?高效的课至少应该是教师教得愉快、学生学得快乐才行啊!

什么是困难生?难道基础差点或者语言学习能力弱一点儿抑或英语学习态度不明确点就成了“困难生”?既然教师把他们叫做困难生,那就意味着他们比别人差,他们笨,他们不行,殊不知,学生的心是玻璃做的,教师这样的称谓只能让他们对学习越来越望而生畏、越来越厌恶,进而对学校也越来越没有兴趣;作为教师,如果他给某个学生贴上了某种不太愉悦的标签,以后他肯定会带着有色眼镜看待学生的一切,这些学生的优点他看不见,这些学生的不足他会放大了看,对于学生的进步和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所闪现的灵光他会视而不见,对于学生在成长中的烦恼和困惑他会充耳不闻,这种漠视和偏见长久下来会严重损害孩子的自信和学习积极性,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成绩只能越来越差,师生关系也会越来越紧张,学生对待学习和教师的心理上的坚冰越来越难攻破,即使教师使用了再高明的教学策略和教育手段又有何用?更可怕的是,这样的恶性循环还可能会导致学生人格上的发育障碍,自卑、怯弱自不必说,打架滋事、心理扭曲等一系列可怕的事都可能会出现,我们的教育本该是培养人的圣神阵地,这样一来,岂不成了耽误人和贻害人的魔鬼抓手?如此的课堂怎能叫高效的课堂?如此的教育怎可能是有希望的教育?这样说,有些教师可能会心里很不服气,认为我是危言耸听,对此,我可以列举一大堆的事实来证明我的观点。笔者工作以来担任班主任工作的第一个班级曾是学校有名的一个乱班,初接该班,全班有十名学生经常旷课,他们不是在外面打架斗殴,就是在外面骗钱截路,很是让人头疼,为了重整班风,更为了帮助他们走上正道、重归课堂,我想方设法地与他们拉近距离,在渐渐取得这帮孩子的信任后,始知个个有部辛酸血泪史,其中的五名同学都是因为早期受到某位教师的歧视而自暴自弃并逐步演变成当时那种样子的,得知这一情况,我非常愕然。笔者现在虽已不在教师的岗位,但却常常听到网友向我控诉他们曾经因为某某老师而蹉跎了一生的学业的故事。听到这些,我每每感到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肩上责任的重大。教师一时的疏忽可能会酿成某个学生一生的苦果。

心理学上有个“皮革马力翁效应”,它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在一次经典的试验后提出的。1968年,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来到一所小学,从一至六年级中各选三个班,在学生中煞有介事地进行了一次“发展测验”。然后,他们列出了一张学生名单,声称名单上的学生都极具潜质,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八个月后,他们又来到这所学校进行复试,惊喜地发现,名单上的学生成绩进步很快,性格更为开朗,与老师和同学的关系也比以前融洽了很多。事实上,这是心理学家进行的一次心理实验,用以证明期望是否会对被期望者产生重大的影响。他们所提供的名单完全是随机抽取的,通过“权威性的谎言”暗示教师,并随之将这种暗示传递给学生。尽管教师们悄悄地将这份名单暗藏心中,却在不知不觉中通过眼神、微笑、言语等途径,将掩饰不住的期望传递给那些名单上的学生。这些学生受到教师的暗示作用后,变得更加开朗自信,充满激情,在不知不觉中更加努力地学习,变得越来越优秀。相反地,如果老师总给学生贴上“困难生”的标签,他就会自觉不自觉地通过眼神、苦笑、皱眉和言语等途径,将掩饰不住的失望传递给那些孩子,收到老师消极的暗示信号的学生就有可能从此一蹶不振。也就是说,我们教师只有给予所有学生积极的期待,尤其是那些需要帮助的学生,这样的教育才是有希望的教育。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教育作为培养和造就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以促进社会发展和完善的崇高事业,自然应当全面体现以人为本的时代精神。因此,现代教育强调以人为本,把重视人、理解人、尊重人、爱护人,提升和发展人的精神贯注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全方位,它更贯注人的现实需要和未来发展,更注重开发和挖掘人自身的禀赋和潜能,更重视人自身的价值及其实现,并致力于培养人的自尊、自信、自爱、自立、自强意识,不断提升人们的精神文化品味和生活质量,从而不断提高人的生存和发展能力,促进人自身的发展与完善。

作为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理应充分动用自己的敏心、细心和爱心,真心关注和呵护每一位学生的心灵和成长,对于在学习上确实有困难的学生,首先应该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放大他们的优点,弱化他们的不足,其次是跟他们沟通做朋友,切实搞清楚学生学习上存在问题的深层次原因,让学生信赖你、喜欢你,进而喜欢你的课、接受你的教育。

现代教育还是一种主体性教育,它充分肯定并尊重人的主体价值,高扬人的主体性,充分调动并发挥教育主体的能动性,使外在的、客体实施的教育转换成受教育者主体自身的能动活动。主体性理念的核心是充分尊重每一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教”始终围绕“学”来开展,以最大限度地开启学生的内在潜力与学习动力,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性客体变成积极的、主动的主体和中心,使教育过程真正成为学生自主自觉的活动和自我建构过程。为此,教师应该针对这些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解决认识上的偏差,激活他们学习上的动力系统,帮助建构积极有效的学习策略,对于学习基础薄弱的同学,采用教师个别辅导和学生之间结对帮助的方法,逐步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主动的学习热情,提升学习能力,使之主动愉快地参与学习,真正实现所有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这是课堂高效最基本的前期。

现代教育也强调尊重个性,正视个性差异,张扬个性,鼓励个性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宜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和评估标准,为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充分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它把培养完善个性的理念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要素与环节之中,从而对学生的身心素质特别是人格素质产生深刻而持久的影响力。教师在教育实践中首先应该创设和营造个性化的教育环境和氛围,搭筑个性化教育大平台;其次在教育观念上应提倡平等观点、宽容精神,承认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相信所有的学生都是世界的唯一,有些学生虽然记忆力差点,但理解力和动手能力却优于他人;有些学生英语学习差点,但数学或音乐却是长项,世界上没有一个孩子是十全十美的,世界上也没有一个孩子是一无是处的,上帝生人是平等的,上帝给某个孩子关闭了一扇门,自然会为他打开一扇窗,作为教师,我们更应该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以每一位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己任,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手段,注重共性与个性相结合,注重因材施教,想方设法为每一位学生个性的展示与发展提供平等的机会和条件,鼓励所有的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各显神通、各领风骚,让所有的学生都在学习中收获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这是我们教育真正的意义所在。

退一步讲,通过我们教师全方位的努力,仍有部分学生学习上不尽人意,那也没关系,天生我材必有用,社会需要各式各样的人才,现代社会是一个日益多样化的时代,随着社会结构的高度分化,社会生活的日益复杂和多变,以及人们价值取向的多元化,教育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这首先表现在教育需求多样化。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人才的规格、标准必然要求多样化。为此,我们教师应该放眼世界、放眼未来,以尊重和发展的眼光看待所有的学生,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给各种各样的学生提供能力展示和发展的平台,为社会全方位培养人才。

参考文献:

[1]《现代教育的十大理念》,来源于三晋教育周刊

篇5:不要给孩子们贴标签教育随笔

班里的西西是个调皮捣蛋的孩子,户外活动时,他喜欢满操场地东奔西跑;参加教学活动时,不是用手去扯旁边小朋友的衣服就是去搞别人的板凳;师幼互动环节,他更是极度兴奋,当别人站起来时,他会故意躺在地上……面对特殊的西西,班上老师一度伤透了脑筋,甚至要把他列为“问题孩子”,可是我们知道,越经常批评他的不良行为,就越会导致他在脑海中对自己产生不良的评价:我是不乖的小朋友。这样只会进一步强化他的不良行为……所以我们决定对西西实行“平等的多爱教育”。所谓“平等”,就是首先在态度上把他和其他孩子一样对待,不要因为他有些调皮的行为,就对他采取一些特殊的方法,限制他的正常权利;所谓“多爱”就是努力发现他身上存在的闪光点,提高他的自信心,让他从内心感觉到老师对他的爱和期望。

当我们去操场进行早操时,我们会特意请西西来当火车头(班里孩子都特别喜欢当火车头),并会给他暗示:“你今天是火车头哦,火车头都是很棒的,会紧紧地跟着老师的,西西会做得很好的是吧?”西西听了,使劲地点点头,当了火车头的西西果然紧紧地跟着老师.到了操场上也没有再到处乱跑。慢慢地我们还发现西西是一个很爱动脑筋的小朋友,对于很多问题都有自己的想法,尤其是美术课上,他的`作品经常很有创意,于是我们会把他的美术作品专门拿出来供其他小朋友学习、欣赏……在越来越多的正面暗示和鼓励下,我们发现西西在慢慢地改变着,调皮搞怪的现象减少了,很多行为也越来越积极主动起来。

篇6:教育的正确姿势:不要轻易贴标签

当时的我很镇定,没有表现出丝毫的失望,或是不屑。我要的是进步,而不是分数,我要的是态度,而不是高度。于是,我非常坚定地对孩子说:很好,你进步了,我就必须奖励你,你下午到我办公室来,我请你吃糖。另外一个孩子说:“老师,我也进步了哦,有没有奖励啊?”我抬头看了一眼说话的孩子,原来他是被我处分过的学生,因为抽烟被我处以留校察了。我于是就问他:“你真的进步了?还有没有抽烟呢?”他很肯定的回答了我的问题:“进步了,从被处分后再也没有抽过烟!”我看了看他的表情,尤其是他的眼神,他的表情透露出的是诚恳,他的眼神中流露出的是渴望,是希望被肯定的渴望。我很开心,当时就一拍手,非常兴奋、异常坚定说:“我相信你,绝对相信你,你下午跟他一起来我办公室,我请你吃糖”。

中午回家的时候,我就跟女儿商量,希望她能够给我一些零食,我要奖励给进步的学生。女儿很配合,大大方方地把她自己平时都舍不得吃的糖都拿给了我。妻子在一旁打趣地说:“你呀,干脆去开个小卖部好了,今天表扬,明天奖励,家里哪有那么多的糖给你发呀!”我笑笑,不说话,因为我知道,妻子只是随便说说而已的,对我的工作,妻子是非常理解和支持的。

下午的时候,两个学生都来我办公室了。我把事先准备好的糖给了他们,其中一个孩子问“老师,可不可以多拿一些呢?”我说:“可以,你们全部都拿走!”孩子非常高兴,连袋子一起都拿走了,只留下一路的欢笑声给我。孩子很开心,我也很开心,但愿我的付出,能够让孩子们看到一轮皎洁的明月,从此越来越好。

我是一个很喜欢看篮球比赛的人,自己也喜欢打篮球。别人喜欢看美职联赛NBA,而我却喜欢看自己国家的篮球联赛CBA。昨晚看了一场精彩的比赛,新疆队主场对阵辽宁队。我最喜欢的球队就是新疆队,看他们的比赛已经十几年了,就是喜欢他们,特别特别的喜欢,只要是新疆队的比赛,无论如何我都要看。

新疆队是去年的联赛总冠军,他们原本打算要打造一个王朝,可是,随着主力队员周琦的离开,大外援布拉切的受伤,使得这个队的整体实力下滑,而千年老二辽宁队在上赛季结束后进行了补强,被外界公认为今年夺冠的最大热门。这就是标签,是外界给他们贴上的标签:新疆队卫冕困难,辽宁队有望夺冠!

昨天晚上,这两支球队在新赛季的第二轮中相遇了,这注定是一场万众瞩目的球赛。新疆队开局非常糟糕,可以说是被辽宁队吊打,上半场最大分差达到了28分之多。几乎所有人都觉得之前的预测及标签是对的,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这场比赛会提前进入垃圾时间。然而,新疆队并没有放弃努力。下半场,新疆队全员奋起直追,到比赛仅剩十秒左右就要结束的时候,新疆队只是落后了两分而已。如果西热力江最后一击能够成功的话,新疆将成功逆转。比赛的结果虽然是辽宁队赢了,可是,新疆队的精神却让所有人看到了这支卫冕队伍的坚韧与实力。他们真的不能卫冕吗?别人怎么看我不知道,但是我坚信:他们一定可以!

我喜欢新疆队,正是因为他们的阵中有像西热力江、可兰白克这样的铁血战士,尤其是他们那股永不低头、永不服输的精神。我喜欢那些进步的孩子,因为在他们的身上,始终潜藏着你永远都无法预知的能量。

不要轻易给人贴标签,因为你的标签会制约孩子的成长,你的标签会影响孩子的发展。孩子会成长,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们需要的是鼓励,是鞭策,而不是鄙视,更不是被轻易定性。孩子也许今天不太好,可是,你就能够断定他明天也不好吗?孩子也许今天很顽劣,可是你就能断定他明天没有出息吗?不可以,绝对不可以。

篇7:不要用职业测评给学生“贴标签”

北京大学市场与媒介研究中心与赶集网联合发布了《90后毕业生饭碗报告》。这份基于35万余份有效问卷的报告显示,今年的应届毕业生中,三成以上毕业生仍“啃老”,近四成过着“月光”生活。(《北京青年报》8月4日)

大学毕业生本该自食其力,如果老是赖在家里,继续“压榨”父母,难免遭到舆论批评。“啃老”在我们的文化语境里,不但具有物质利益层面的意义,更具有道德观念层面的意义。然而,任意将“啃老”的帽子戴在应届毕业生头上,不但可能掩盖现象背后的“真问题”,也会走入道德批判的误区。

此次调查显示,今年应届毕业生平均起薪每月2443元,其中北京地区平均起薪仅为3019元。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要靠这些收入在北上广等城市立足,确实是个不小的难题,在“揭不开锅”的时候求助父母,也是人之常情。

事实上,这种现象几乎每年都在上演,成为并不新鲜的“毕业生之痛”。2009年年底,一项针对当年应届毕业生的调查显示:有22%的.大学毕业生月收入与支出之差在-250元至250元之间,成为月月吃光喝光的“月光族”,8%的毕业生月收入与支出之差小于或等于-250元,成为“负翁”,很多毕业生还需要父母的资助。在就业、创业初期,父母这种行为应该算是一种中性的“接济”,而非孩子在恶意地“啃老”。

曾经,我们担心80后是“垮掉的一代”,但现在看来,他们并非如此“扶不上墙”,绝大多数人都没有窝在家里“啃老”,而是努力在各自岗位上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当下,高素质人才越来越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在一个接一个的“最难就业季”里,应届毕业生们只能采取“先就业再择业”的务实态度。即使他们暂时不能自立,需要父母接济,也无需动辄贴个“啃老”这样的不道德标签。

其实,对于我们这个家庭观念浓厚的国度,孩子只有踏出校门才意味着成年,父母此时的接济往往成为很多孩子自食其力、感恩上进的原动力。我们需要警惕的是接济变成了啃老。前几日,有媒体报道:29岁的徐青大学毕业后一直闲在家里等吃喝,还将一名女网友带回家长期同居,面对父母劝说,他称父母有义务养自己。最近,被啃老长达7年的父母将其诉至北京海淀法院,并申请强制执行赶独生子出门。用法律手段制止“啃老”颇有破冰意义,但也是无奈之举,值得追问的是,这背后仅仅是徐青的个体悲哀么?

篇8:不要给孩子贴标签

这种给孩子贴标签的做法,往往会适得其反,会固化甚至强化孩子的问题。因为标签本身就会对孩子形成一种负面的心理暗示,我们越担心的问题,越容易发生。幼儿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有限,往往会透过父母的眼睛来完成自我认知,以父母对他的评价来构建自我评价。当我们常常批评孩子胆小、暴躁、脑子笨时,孩子从父母这面镜子中看到的是一个懦弱、任性、失败的自己。孩子会想“妈妈认为我胆小,那我一定是胆小的”,在孩子今后的性格或行为上,往往会表现出一定的胆小倾向性。我们常常说孩子是父母的镜子,其实,父母也是孩子的镜子。

父母之所以会给孩子贴标签,往往来自于对自我的否定。对自身信心的缺乏投射到孩子身上,就变成了孩子的标签。大作家托尔斯泰说过:“一个人越聪明、越善良,他看到别人身上的美德越多;而人越愚蠢、越恶毒,他看到别人身上的缺点也越多。”很多父母每天不停地找孩子的问题,把孩子评价得一无是处,给孩子贴了诸多标签,其实不是孩子不优秀,而是父母没能力看到孩子身上的优点和长处,因为这些优点和长处是他们所不具备的。于是,贴标签成为父母自己内心阴暗的投射。

记得有一个很有名的故事,说的是苏轼与佛印和尚坐禅的故事。苏轼问:“禅师,你看我坐禅的样子如何?”佛印点头赞道:“像一尊佛。”苏轼对佛印说:“可是你坐禅像一坨屎!”佛印听了,置之一笑。正所谓心中有佛,所见皆佛;心中有魔,所见皆魔。每个人都是通过感受、理解自己的方式去感受、理解孩子的。我们与孩子的关系本质上正是我们与自己关系的一种投射。我们的所见,源于自己的内心视角,我们对自己孩子的评价往往就是对自己最真实的认知。所以,不给孩子贴标签,父母自己首先要内心阳光、强大起来。

不给孩子贴标签,父母还要做到更多去关注孩子的感受、需求,行为的动机和原因,而不是孩子的行为本身。因为我们给孩子贴各种标签,一般都是基于孩子那些我们不认可的表现和行为。然而,孩子的表现和行为是“果”,父母的教养方式才是“因”,是我们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压制了孩子的情绪,否定了孩子的愿望,对孩子的真实需求没有给予积极及时的回应,导致孩子用一些我们不能接受的方式进一步表达自己。或者根本就是我们做了一个坏的示范,孩子只是在模仿我们而已。当父母能够自我管理,并且给予孩子更多的人文关怀时,自然就不会再给孩子贴什么标签。

不给孩子贴标签,是亲子互动中重要的原则。在与孩子沟通时,无论是批评还是肯定,都要多描述,少评价,尽可能的具体。“标签”这种结论性的评价往往会让孩子产生错误的自我认知。当你因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而给孩子贴上“笨”的标签时,孩子会认为:“我脑子笨是天生的,怎么学也没用,那就干脆不学了吧。”哪怕贴上的是“好标签”,也会适得其反。当你因为某次孩子考了好成绩而夸他“聪明”时,意味着下次如果没考好,就是他“笨”,这会给孩子带来焦虑。

不给孩子贴标签,是父母对孩子作为人的尊严、价值和唯一性的尊重,是对孩子未来的无限可能性的敬畏。身为父母,我们要始终用对过程、态度的具体描述和关注,以正向、肯定、积极的态度,传递给孩子信心、勇气和力量,激励孩子成为那个好的;而不是用只关注结果和行为的评价和标签,以负面、否定、消极的态度,去批评孩子的缺点和不足,告诉孩子怎么做是错的,什么是不可能的,暗示孩子会成为那个坏的。

篇9:不要给孩子贴“标签”

一些权威教育专家指出,父母在培养孩子方面屡屡受挫,根本原因是没弄清孩子的遗传天赋和真实意愿,而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培养孩子,进行教育投资。花了很多钱,收效甚微,甚至培养失败,最可怕的是浪费了孩子的天赋,这不仅是学校教育的损失,更是家庭教育最大的损失。生活中,一些父母常常会陷入以下几种教育误区:

误区一:

孩子发呆就是有问题

一些父母看到孩子一个人坐在那里,什么都不做,只是看着窗外的天空发呆,就会认为孩子有问题,或者恼怒地责问孩子,为什么不看书学习,白白浪费时间。

教育专家一再强调,父母千万不要去打扰发呆的孩子,因为发呆也是一种学习,尽管可能孩子也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干什么,但他们确实处于一种学习状态。专家解释说,学习分为“外显性学习”和“内隐性学习”,前者表现为学习英语课程,学习某项技能等,后者则是一种无意识学习。即便孩子什么也没做,什么也没想的时候,大脑也在储存、整理和加工一些信息,只不过是用意识在学习而已。

因此,家长应该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个性、气质特色,顺其自然,让他们的天性得以发展,创造适合他们自由成长的环境。

误区二:

迷信智力测试

卡卡快3岁了,在说话、运动、背儿歌、数数等许多方面与同龄宝宝比起来似乎差一些。妈妈很着急,买了好几本智力测试和智力开发的书来锻炼卡卡,可惜没什么效果。焦急的妈妈担心卡卡的智力有问题,便带着他去做智力测试。在测试时,卡卡非常不配合,不愿意说话,不愿意辨别颜色,甚至对测试老师的话充耳不闻。面对卡卡极低的测试分数,妈妈沮丧不已。她伤心地想,难道卡卡真的是个智力低下的小孩?

事实上,智力测验只能了解孩子某些方面的能力,如果根据这个分数而给孩子贴上“笨孩子”的标签,就会因此而忽略孩子在其他方面的能力,对孩子造成伤害。而且目前很多智力测验已经落后于心理学的发展实际。一些家长一旦知道孩子智力测验的分数低,就容易产生放弃心理,认为自己的孩子就是笨,从而不能给予他们足够的指导和帮助,很可能因此阻碍孩子其他能力的发展。

孩子的能力系统是多方面的,不应简单地用一次测试成绩判断他的智力,也不要因为一两个方面能力的薄弱,否认了孩子的整体能力;相反,应该全面了解孩子的综合能力并根据孩子的特点,采用个性化的教育方式。

毕业于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美国权威学习能力专家梅尔·列文博士,经过30年的临床研究与观察,提出了八大学习模式,由注意力、记忆、语言、空间排序、时间排序、运动、社交和高级思维八大系统组成。很少有孩子面面俱到,关键是发现孩子的优势与劣势,不要将孩子的劣势放大,而是有针对性地帮助孩子去发挥优势,弥补弱势。

误区三:

“慢孩子”就是“笨孩子”

有些孩子学新知识的速度较慢,或者到了一个新环境,需要很长时间适应。这些都容易被家长和老师认为是“笨孩子”的表现。其实,这样的孩子只是适应性低,并不代表能力不行。他们是“慢孩子”,但不一定是“笨孩子”。

“慢孩子”可能背一首诗的速度比较慢,但他们一般会记得比较牢、比较久。这是他们学习的一种习惯方式。而且,这些“慢孩子”长大后很有可能具备其他“快孩子”没有的优势——在遇到不良刺激,比如吸毒、偷窃等诱惑时,不像那些接受快的孩子一样容易改变,而是抱着审视的态度先观察。国外一些专家甚至还建议“快孩子”的父母教孩子学会控制节奏,慢慢想,慢慢做,以便帮助孩子学习怎样控制行为和语言的节奏。

误区四:

孩子爱动就是多动症

课堂上没有人说话,所有的人都在安静地听课——这是所有老师都喜欢的课堂气氛,但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总有一些孩子会说说话,做做小动作等扰乱课堂秩序。这些孩子往往被老师认为是不听话,注意力不集中,甚至是有多动症。

根据列文博士八大系统理论,这类好动的孩子运动机能有优势,喜欢用肢体动作代替语言。所以,并不是所有好动的孩子都患有多动症。有的孩子比较聪明,听老师讲了一半课程,就已经掌握了基本要领,知道下面该讲什么了,感觉无聊便开始做小动作。对于这类孩子,老师和家长应了解其特点,采用不同的方式来进行教育。比如,老师可以在孩子感觉无聊时提个问题,夸奖一下,吸引其继续听下去。

其实,注意力集中有问题的孩子往往创造力非常强,他们常常冒出一些新的想法。同时,这些注意力有缺陷的孩子,也经常有冲动的表现,所以学校就会给他们贴上“坏孩子”的标签,经常被老师批评。其实,大人们恰恰忽略了他们的创造力。正确的方法是要让他们认识到自己有非凡的创造力,但同时确实存在注意力方面的问题,这样才能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使他们在今后的人生中获得成功。

陷入以上诸多育儿误区的原因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父母对孩子未来发展的期望越来越高,但缺乏对孩子学习能力的正确理解和认识。

大画家毕加索小时候是个让人头疼的孩子,他的数学总是不及格,是老师批评、同学嘲笑的对象。调皮的同学常跑到他面前,逗他说:“毕加索,二加一等于几呀?”但是毕加索的父亲从不认为他是个笨孩子,而是耐心地观察他对什么感兴趣。后来父亲发现毕加索喜欢随手画东西,画出的画总是别有新意,于是开始教毕加索剪纸、绘画,并鼓励他:“不会算术并不代表你毫无能力,我相信你是个绘画天才。”小毕加索看着父亲坚毅的面孔,找回了一些自信。果然,毕加索最终成为画坛巨匠。

事实告诉我们,只要我们尊重孩子,尊重他们内在的成长规律和学习意愿,每一个孩子都能创造奇迹。

篇10:马东 不要给我贴标签

寻找汉字英雄

电视指南:目前有这么多综艺节目,你做《汉字英雄》的契机是什么?

马东:关于出发点的问题我能编出好多来,其实都没意义,我觉得任何真正好的创意都出现在闪电之间,就是在一个合适的时间里突然想到了做这个有没有意思,越想越觉得兴奋。首先我们觉得它是不同于其他综艺节目的,差异性是第一出发点,大家都在唱歌,今年暑期同一天晚上开唱的有很多,跳舞、跳水,基本上都折腾得差不多了。第二可能也是最重要的,是我们对汉字的感情,我们有创意,模模糊糊,在否定自己的过程中跟很多人都去沟通,像韩寒、陈道明、刘震云等都给了我们很多建议。然后就是我们这个团队很有诚意,要不然从三月下旬开始有创意,到七月上旬播出是不可能的。尤其这次舞美,工作团队、后期团队,是全国这方面的顶尖团队,把这些资源全部摆在一块,三个月的时间给招商、协调、报批、若干项目的这个都带来巨大的问题,那也就干了。

《汉字英雄》不会是个一次性的节目,我们期待它每年都有,我们甚至期待它每个假期都有。因为我们觉得它不是一个儿童节目,它不是一个只给孩子看的节目,我觉得它是给家长看的,或者即将成为家长的,它是一个成年人的。但是放在假期无疑会让更多的家长放心让孩子看,我要是有一个12岁的孩子,我让他看谈恋爱的,还是找工作的,还是创业的,还是唱歌,还是跳舞,反正我觉得在这个选择里面汉字节目还是不错的。把这些因素都集中起来,这就是整个这个节目的来由。

电视指南:好多节目关注收视率,可能会搞好多桥段吸引别人,这个节目感觉会比较严肃,如何让大家更喜欢看,更容易接受呢?

马东:这是世界性的难题,我们说美国电影特别棒,就是它弘扬美国的主流价值观,同时又好看,把这俩事都办成才叫好,我们肯定在这方面需要积累。我们不是买模式,很多模式在国外用了好多回,出了一个模板,就按照这个来,不会好,但是不会差。我们是自己在写模式,这个过程挺痛苦的。

它确实是一档文化传承的节目,这个立意、形式不是纯娱乐节目,但首先还是节目。像征婚、找工作的节目,这些功能只是一种承载形式,它还是一种节目。我们首先做的还是节目,节目里有人,有人的故事,有能引起观众共鸣的元素。首先我们有三个汉字先生,三人在现场所传达的一些故事我觉得很好玩儿,比如于丹老师,她说母亲的母这两点到底是什么意思?从甲骨文这两点是乳房,怎么想都一定是这样的。她说现在的人有人不要孩子,我就想把这些字原来意思搁到当代重新回顾一下,是不是母乳喂养是人选择的问题,要不要孩子也是今天人选择的问题。但是我们从文字来源角度对这事可以有不同的思考。汉字的本源是非常多意的,它有大量民俗的东西,民俗学的最重要的特征就是闹不清楚是从哪个意思上下来。所以我们只说这个字在今天带给我们的启发和启示,这是我们想通过《汉字英雄》这个节目传达的。

电视指南:有一个消息说央视科教频道其实也要推出跟汉字有关的节目,档期特别接近,节目形式也很接近。

马东:内容不太一样,这个制作人是我早期做《挑战主持人》时候合作的。我当时在美国跟制作人通过电话,我说咱俩真是心灵相通、殊途同归。我对这个东西的创意很早,我们两个没有沟通过,大家都觉得暑期是合适的,所以搁到一块。我们双方都刻意不打听,因为会束缚了自己。唱歌的节目八个都不止,写字节目两个绝不算多,写字节目有八个才好呢,说明这个类型才火。大家明年全做写字,那我才觉得我当初的判断是对的。所以两个不算多,形式上还是会有不同。他是周播,我们是季播,而且是混编,他是一期一期录。

不用抢嘉宾

电视指南:现在节目的嘉宾很重要,我们这个节目选择明星嘉宾的标准是什么?看知名度还是看真才实料?

马东:这两者不矛盾,首先这三个汉字先生绝对是有真才实料。像陈道明老师是非常有文化底蕴的一位艺术家,对文字,对传统文化的理解都很独到深刻,关键是他的这一面其实光看他的电视剧是看不出来的,跟他聊你就知道,所以我觉得这个节目给我一个契机去跟好多老师沟通请教。

电视指南:明星嘉宾会负责一些效果,像陈道明老师,比如以他个人为例,他的节目效果如何?

马东:会非常好,可惜他不来。我特别希望他来,但他只专注于演戏,这确实叫做树业有专攻,他愿意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里精益求精,我很尊重,但是他对这个节目给了很多特别好的意见。

电视指南:歌唱节目大家都在花高价抢嘉宾、抢导师,咱们在嘉宾这块呢?

马东:我挺幸运的就是在这方面不用去抢,我们不需要在唱歌的人里面去抢。好多人都觉得高晓松是著名音乐人,但高晓松是阅读量非常大的人,关键是很通达,真实而通达,无论什么场合都会把自己的观点很赤裸裸地表达出来,这种真实和勇气特别好,况且还有那么大的阅读量和知识储备。高晓松真正令我惊讶的还不是现场表达文字的东西,是我们在后面休息室聊天没有他不知道的,每一个领域都研究得特别深,从美国的离婚制度到橄榄球,再到军事上面,每一个话题都能聊的很深入。

电视指南:点评一下现在的选秀节目吧,《汉字英雄》贴的标签是文化,他们是不是就是没文化的节目?

马东:我提出不愿意贴标签,至少从节目制作来说给节目贴标签是找死,屏蔽掉了其他的可能性,节目就是节目,标准就是好看,好看有很多种,各种各样的好看。制作水平、舞美、嘉宾、选手,都构成好看,但它是一个综合体。我最近看的比如像《中国好声音》《快乐男声》《中国梦之声》都很好看。

离开不等于否定

电视指南:当初为什么离开央视,现在转做视频网站?

马东:我离开中央电视台,辞职申请递得很早,跟两任台长先后谈过,这中间延了比较长的时间。我当时没有想去哪,我只是说想换一种活法,换一种生活状态。所以我从央视辞职之后我自由了一段,打球什么的。我对视频网站的关注始于三年之前,我是做传播的,如果传播方式发生了变化,做传播的人不关注这个是说不过去的。我关注了三年多视频网站的发展,但是从来没想到过自己能去。我辞职从央视出来我也没想到下一部往哪走,我只想换一种生活节奏。后来碰到了龚宇(爱奇艺CEO),我们一拍即合,我对视频网站有极大的兴趣,我觉得它是一个完全不同的领域,但是我的积累又是有用的,又是完全不同的节奏,我这人好奇心极重。所以我说我从央视出来归零,到视频网站是回到了一个原点。

电视指南:好多人都在说央视属于体制内,各方面限制会比较多。到了视频网站肯定会比较自由,你更喜欢哪种模式?

马东:我是这么看的,我觉得央视特别好,好多人会说央视有这样或者那样的不好,说这样的话就是因为觉得它应该好,然后去找它的不好。央视作为全国第一大媒体,第一大平台,它的受众覆盖面、影响力、国家话语权、地位都是最好的,还有哪个平台能比央视好。

电视指南:那为什么要离开呢?

马东:个人原因,它的好不等于所有人都要去,我说那是我个人的问题,在央视工作的十年时间,我觉得我能在央视获得巨大的新鲜感和满足感,我自己已经基本上可以了。我离开的时候在三套做整个频道管理,我是主持人出身的制片人和导演,我几乎把能做的岗位都做了一遍,就剩下当大领导,但我觉得我当不了,没那个能力。我觉得我运气很好,在我想做这样的改变和满足自己好奇的时候,我还有这个力量,让我能够有其他的选择。我由衷的说央视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没有道理一叶障目,只看它的问题,那不客观。

电视指南:前不久张绍刚老师退出主持界怎么不劝他?

马东:我们天天在一起。他在一个晚会上即兴宣布的,后来我们通电话他说我把宣布的视频给你们吧,我说好,后来就爱奇艺独家播出了。这是个人的选择。

电视指南:他是不是也想像你一样来互联网公司?

马东:我要是帮他造点谣是不就传出来了,我不知道。他更多是想回学校教书,他主持工作量特别大,维持了很长时间,身心疲惫,孩子要上学了,在很长时间以前就跟我透露了,我说为什么,他说我儿子要读书了,我想陪陪他,这是一个好爹。所以我觉得这是他的个人选择。但是我们俩打了赌,赌几年回来。

电视指南:赌了他多久回来?

马东:我赌他两年之内会回来,他说可能不会。

电视指南:四年你一定能赢。

上一篇:终机修员个人工作总结下一篇:创业成功的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