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溺爱孩子作文

2022-06-23

第一篇:不要溺爱孩子作文

要让孩子吃苦,不要溺爱小孩

现在的小孩都成了家庭的小皇帝,父母、奶奶、爷爷、外公、外婆围着他转,不是这样子的,这是溺爱。小孩子要让他为父母服务,吃饭的时候要让他为父母打饭,吃完饭要让他洗碗,要让他扫地,要让他干这些,这样他就在修福德。如果小时候太宠爱他,什么事情都不让他干,吃好的,穿好的,以自我为中心,这就不行哪。

一个小孩摔倒了,做母亲的不责怪、不教育这个孩子走路要注意有没有障碍物,而去打桌椅板凳:这个桌子把我的儿子绊倒了,我要打你。哪有这么教育的?那你培养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出来?

现在都以小孩为中心,溺爱的这些小孩,以后他会很苦啊。现在做父母的知道他教育了一些不孝的人,所以晚年他已经不靠子女了,他自己想到到安养院去了。传统社会都是养儿防老的,你现在就开始对子女,对晚年的东西都绝望了,这你就是开始品尝苦果。

当然固然独生子女以后他到中年的时候,他面临着两家的老人,那时候他会很辛苦。很辛苦这是因果,你小时候太享受了,等你中老年你就辛苦吧。其实人吃苦,能在青少年吃苦,他身心强壮,还能承受得了,到了中老年吃苦,他就吃不消了。所以就像吃甘蔗一样的,宁可先苦后甜,也不要先甜后苦。先甜后苦就很麻烦,享福到中老年享福为好,小时候不要去享福,吃苦耐劳为好。

第二篇:爸爸,请不要溺爱我

作者桂林猩猩

2011.3.16

寒假时,儿子小猩猩在看一张报纸,忽然对我说:“爸爸,你过来看看这两张漫画。”

我拿起报纸,看到两幅漫画。一幅是这样:烈日高照的夏天,一个

七、八岁的孩子吃着雪糕乐颠颠地走在前面,父亲猫着腰、撑着伞走在后面,脸上流着汗滴,前胸挂着书包,后背背着画板,看来是送孩子去学画画;另一幅:一个热水壶中装着“溺爱”,正给一颗小树苗浇水,浇出的水直冒着热汽,小树苗被烫得快奄奄一息了。这两幅漫画的意思不言而喻。儿子问我画的是什么?

我一本正经地给儿子来了一篇看图作文。儿子也没插话,听我说完后,理直气壮地说:“爸爸,我觉得你有时就像这画里画的一样,太溺爱我了。”我没想到儿子会这么说,反问道:“是吗,何以见得?”

儿子说:“比如,买菜时,你总是拿重的,只给一小点让我提着。还有,放假时,你手提肩背地两三个包,也只让我提一小点,其实大包我也能提得动的。” 儿子说的都是事实,我只好说:“好,爸爸以后不再溺爱你了,让你做个小男子汉。”

孩子长大了,我们不能再把他当小BABY了。

想到刚放假时,儿子说下学期要转班,理由是班主任老师不公平、不够关注他。某某女生,在老师生病时给老师打扫房间,给老师倒水,结果被评为“感恩之星”;某某同学拾到10元钱交给老师,被评为“学雷锋之星”;某日某天,老师又叫某同学去帮忙做什么什么的。诸如此类。

班主任是个年轻的女老师,很爱孩子,也跟我说过孩子们都很在意她的语言和感受。我觉得在一定程度上会让女孩子更女性化,让男孩子也趋于女性化。我跟儿子说:你是很懂得感恩的孩子,也很有同情心,很遵守社会公德,这些爹妈都清楚。比如你很孝敬爷爷奶奶、外婆,在公交车上还会给老人和孕妇让座等等。不要刻意去追求老师的表扬,要让自己成为小男子汉。遇到需要帮助的人,就帮助他。帮助女同学、不欺负女同学。多一些大度、宽容,多一些坚强。

第三篇:孩子不应溺爱

“爱子乃人之天性”,尤其对独生子女更是如此,爱是一种伟大的感情,它体现着给予。孩子感受到爱的情感时,就会得到精神的满足,从而产生向上的力量。爱又是开启孩子心灵的钥匙。由于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在感情上就产生共鸣,在思想上愿意与父母交流,就会把父母当成知心朋友,乐意接受教导,使孩子处于接受教育的最佳状态。此时对孩子的教育就成功。

但爱是有讲究的。现在我们的不少家长对子女的爱确实是过分了,是溺爱,主要表现:

1、舍不得孩子受“委屈”。有的家长对孩子的要求不加分析,百依百顺,有求必应。把自己当成“孺子牛”,即使是家庭经济状况一般,父母宁可节衣缩食,也咬着牙使孩子生活在优裕的物质生活中,使孩子从小要什么有什么,要怎样就怎样,为所欲为地追求物质享受,而难于同情父母的疾苦,珍惜父母的劳动。2、舍不得孩子吃苦,事事包办代劳,从小开始如洗手帕、洗手洗脚、穿衣、戴红领巾、叠被、扫地、洗碗等完全应由孩子自己做的事,父母也包办代劳。稍大了,又要让孩子集中时间学习,家务劳动不让沾边,从而养成懒散、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厌恶劳动、不劳而获,挥霍浪费的纨绔子弟的恶习,难于培养尊重父母劳动,为父母分忧的思想和品德。

3、将子女置于家庭中的至尊地位。有的孩子在家庭中享有特殊待遇,成了特殊人物,其存在价值远远超过其他家庭成员,处于家庭至尊至上核心地位的孩子,自然成为目中无人,为所欲为的“小皇帝”。

4、纵容护短。当子女与他人纠纷,吵架、打架,有的家长不分是非,往往首先责怪对方。有的明知孩子不好,被教师批评了,还埋怨教师,在孩子面前,对教师说三道四。在祖孙三代的家庭中,有的祖辈为袒护孙辈,甚至在孩子面前训斥孩子的父母,这些都影响孩子认识和改正自己的错误,助长了他们的恶习。5、物质刺激。有的家长用钱物鼓励孩子听话,学习和做事。考试成绩好就给钱给物,容易使孩子把钱物作为学习和做事的动力,同时也容易养成随便花钱

和要东西的不良习惯。

6、有的家长只尽心尽力对子女尽“责”,而不要求孩子对父母、对家庭负责,使孩子无需付出任何代价就可轻易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将使孩子缺乏负责感,只想索取,不想奉献。只要别人为自己服务,自己不愿意为别人服务。

第四篇:溺爱与孩子的成长

背景:一年级开学现场 时间:一年级开学第一个月 地点:学校一(2)班 人物:老师,家长,学生 第一幕:报名现场

一对父母拉着小男孩的手蹦蹦跳跳的来报名。

家长:你是一(2)班的老师,是吗?(满脸笑容) 老师:是呀

家长:哇,老师那么年轻漂亮呀。我宝贝有福了!宝贝快叫老师好。(一旁爬桌子的孩子猛地回头“老师好”) 老师:孩子叫什么名字呀?

母亲:我宝贝呀?我宝贝叫浩浩。 老师:全名

母亲:王浩,老师我宝贝好聪明的哦。算数题你说什么算什么,可快了……有时候比我和他爸爸都快呢! 老师:那就好。(老师玩笑似的说)小朋友考考你吧。5+5等于几呀? 学生:(还在那边翻山越岭)

母亲:急切的拉过孩子。宝贝快给老师算算,那是多少呀? 学生:人家不想算嘛……

母亲:宝贝快算,算出来一会儿妈妈给你买玩具。

学生:懒洋洋的拿出手指,一二三四五,不对再来一次。一二三….九十。妈….妈……结果是十。 母亲:(开心的说)宝贝算出来了,结果是十,我家宝贝可聪明了。 老师:(笑笑)去交钱吧。记得九月一号来上学。

第二幕:开学第一天

(孩子们刚来班级不熟悉,全班小朋友都好好坐着等老师发书。)

老师:小朋友们早上好,欢迎你们来一年级(2)班,对于你们的到来,老师表示真心的高兴。(窗外总有一个人没有离开) 老师:家长你有事吗?

母亲:没事,我就看看我的宝贝。 老师:你是……

母亲:老师……你不认识我了,我是你们班“最聪明”宝贝的妈妈呀……

老师:(想了好久,想起了报名时的场景)家长你先回去吧。你放心,孩子在这里很安全。

母亲:没事,老师。我都请了假了,你讲你的我就看看。 老师:这会影响大家的,孩子们老是看你,都没心情听课了。

(家长依依不舍的离开了,走时,对着孩子大声喊道)宝贝……好好听课,妈妈在外边等着你…… 孩子:(蹦跳起来,调皮的敬了个军礼)是,妈妈。 家长走后,老师接着讲。讲着,讲着。 孩子:(突然站起来)老师,我想上厕所。 老师:去吧,快回来。 孩子:是,老师。

(孩子在外面跑了一圈,回来了,老师接着讲)

孩子:老师我想喝点水。一会儿,老师,我想上厕所。 一节课就这样出出进进无数次。

第三幕:放学给王浩家长反映孩子请假上厕所的情况。

家长:我宝贝很聪明的,他也没身体问题。可能是上学第一天,不适应吧。 老师:我希望他以后可以改过来。 家长的批评:(笑着抚摸着孩子的头)宝贝上课要认真哦!不认真就学不到知识,学不到知识长大就没有出息的哦。明白吗? 孩子点了一下头。家长微笑着转头面对老师说:“我回去再狠狠的教育他”。 老师: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已经很严重了,如果再以这样的的习惯下去,他的学习和纪律都会受到很大影响的。

家长:老师,谢谢你的关心,你放心我回去批评他。(拉着孩子跑了) 第二天

老师:孩子在学校还是没有进步,特别是行为习惯。

第四幕:孩子在学校调皮受伤 过几天

调皮的孩子追跑,不小心摔跤把膝盖摔破了点皮,没有和老师说。 下午放学

家长拉着孩子气冲冲的对着老师,“我儿子这是什么情况呀?你们老师怎么都没人给我解释一下,你们太不负责任了。孩子都摔跤了你们都不知道,你如果是不想带她去医院,你就早点打个电话给我们家长。我带他去医院擦药啦。我宝贝从小到大没受过这么大的委屈。”家长转身抚摸孩子,“宝贝痛不痛呀,不怕,有妈妈爸爸。” 孩子:(乐呵呵的说)不痛 爸爸:(很生气的说)怎么不痛呢?都摔成这样了。 老师:…… 总结:

在父母心中,孩子无论多少岁,永远是孩子。孩子永远是父母的心肝宝贝,从一出生就继承全家人的希望,同样的也拥有着全家人的爱,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日渐发展,家庭独生子女等社会因素,溺爱已是社会问题。

第五篇:溺爱孩子是送给孩子最可怕的“礼物”

无数事实证明,对孩子溺爱与棍棒教育的后果是一样的,都是对孩子的不尊重,都是对孩子权利的剥夺。棍棒教育伤害孩子的途径是从肉体到心灵,而溺爱伤害的途径是从心灵到肉体。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优越,祖辈和父母众心捧月,可谓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正是因为父母的过度溺爱,造成了孩子心理和性格上的许多缺陷:自私,反叛,唯我独尊,没有责任心,不知道感恩,只知享受和索取,不知付出和奉献。

世界上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特别是中国的父母,被公认为是付出“爱:最多的父母。他们为了孩子再苦再累一也没有怨言,付出再多也心甘情愿,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也不求什么回报,真可以说是无私到极点。然而这种爱是一种糊涂的爱,愚昧的爱,而不是科学的爱,智慧的爱。溺爱的溺是溺水而亡的溺,顾名思义是爱过头了把孩子淹死了。

无数事实证明,对孩子溺爱与棍棒教育的后果是一样的,也就是说溺爱孩子和虐待孩子的后果是等同的,都是对孩子的不尊重,都是对孩子权利的剥夺。棍棒教育伤害孩子的途径是从肉体到心灵,而溺爱伤害的途径是从心灵到肉体。正如卢俊所说:“你知道用什么方法使孩子成为不幸的人吗?那就是对他百依百顺。”

请看笔者接触的一个触目惊心的案例:

杨宏从小和爷爷奶奶一块生活,10岁才到城里和父母团圆。父母总觉得对不起孩子,欠孩子什么,因此总有一种补偿的心理,对孩子百依百顺,有求必应。几年下来,杨宏由刚来时的“小绵羊”变成了“小霸王”,动辄发脾气、摔东西。由于过分宠爱,父母对杨宏这些不良习气已司空见惯,不是忍气吞声,就是视而不见。他们孩子长大了,自然就懂事了。

父母的娇惯和溺爱,使孩子逐渐沾染了好逸恶劳、追求享受的恶习,后来杨宏成了网吧的常客,由于时常逃课,中考成绩自然不会理想,父母就花钱让他进了一所高中。此后,杨宏变本加厉,上网几乎成了他的专业,后来干脆不去上学了。父母见劝说无效,就用上二楼他们惯用的“杀手锏”。母亲说:“你要去上学,妈妈就给你买一台戴尔手提笔记本电脑,咱家的电脑也该换了。”杨宏喜出望外:“你把电脑买来,我明天就去上学。”上个两个星期,他又辍学了。母亲使出浑身解数也未能让孩子再去上学,万般无奈之下,又故伎重演:“你再到学校去吧,妈妈再给你买一部进口手机。”得到手机后,杨宏又到学校混了一个星期,之后又再家里玩起二楼电脑。

杨宏在家疯玩电脑,一玩就是10多个小时。吃饭时,母亲把饭端来催促他吃,杨宏玩到兴头上,呵斥到:“讨厌!你给我滚开!”玩到夜里两点多,杨宏饿了,就敲母亲的门:“起来给我做饭!”睡眼惺忪的母亲也毫无怨言。

更为离奇的是,为了不影响上网,杨宏解大小便从来不出电脑房,大便解到报纸上,再随手扔到房间的角落,小便就解到瓶子里……

杨宏每次提出无理要求,父母稍有犹豫,他就来一句“小气鬼”“吝啬鬼”,然后把门一摔就出去了。儿子一出走,父母就坐不住了,几经周折找回儿子后,又是亲昵,又是道歉,又是安抚,满足儿子的要求后才算了事。儿子也摸准了父母的脉搏,要挟父母屡屡成功。

后来,杨宏玩网络游戏和网上聊天玩腻了,开始浏览色情网站,一发不可收拾,后因强奸罪被判刑, 据杨宏的邻居讲:杨宏原本是一个人见人爱的孩子,是父母无原则的爱害了他。父母不仅害了孩子也害了自己。

为了孩子的未来,为了家庭的幸福,家长要学会爱孩子。真正爱孩子不仅需要有宽阔的胸怀,还要有敏锐的眼光和理智的头脑。那么,家长怎样才能走出溺爱的误区呢?我的建议是:

一、 让孩子多做家务 从小让孩子做些家务,养成劳动的习惯,对培养孩子的爱心、责任心以及生活自理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

其实每个孩子从小都是喜欢做家务的,是家长亲手把孩子做家务的兴趣给扼杀了,把磨练孩子意志的机会给剥夺了。比如孩子第一次系鞋带时打了个死结,大多数家长不是耐心教孩子正确的系法,而是再也不给他买有鞋带的鞋子了;孩子第一次洗碗时弄湿了衣服,大多数家长不是先鼓励孩子继续做下去,而是再也不让他走近洗碗池了;孩子第一次整理自己床铺时笨手笨脚,大多数家长不是给孩子以赞扬和肯定,而是嫌弃孩子碍手碍脚,不如自己动手干呢!

不让孩子动手,孩子什么时候能学会做家务?不让孩子做家务,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他没有这种生命的体验,怎么能体味到父母的艰辛,怎么会孝敬父母,怎么会知道感恩呢?父母一切为孩子包办代替,属于孩子自己的事不让他做,怎么能培养他的责任心和自理能力呢?长期下去只能助长孩子的依赖、好逸恶劳等不良个性的发展。这类事情看起来是小事,实际上是家庭教育中的大事,所谓“小洞不补,大洞受苦”。

二、 让孩子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父母应打破家庭封闭的小环境,鼓励孩子与同伴交往多参加学校的各项集体活动。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集体荣誉感,防止他们产生孤僻、冷漠、不合群以及自私、偏执的性格缺陷。

三、 原则问题不让步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对于孩子提出的不合理要求,家长不要迁就姑息,不要妥协退让,更不能优柔寡断,从而给孩子以可趁之机;而要斩钉截铁的给予回绝,不留任何余地。

上初三的刘莹要爸妈给买手机,买MP3。被爸爸一口回绝后,刘莹不死心,软磨硬缠妈妈。爸爸严肃地说:“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咱不要赶这些时髦。”刘莹赌气蒙头大睡,一个下午也没去上学。

晚上,爸爸端给刘莹一杯开水,语重心长地说:“孩子,咱家的经济条件不好,再说这也不是必需品,你趁早死了这条心,也不要再折磨自己了。”刘莹虽然当时不高兴,但也随即打消了这个念头,第二天照常上学去了。

四、 让孩子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能收到孩子尊重的父母是优秀的父母,能让孩子为自己行为负责的父母是杰出的父母。下面的小案例也许能对你有所启迪:

王平早上总是起不来,起床总要父母喊。父亲为了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晚上把王平叫到跟前说:“上学是你自己的事,你应该操心。从明天起,父母不再叫你了,你自己起床吧!”第二天早上,该起床了,父母没再喊王平。王平睡过了头,上学迟到了,挨了老师批评。第三天早早起床,第一个到学校,从此再也没有迟到过。

最后,我要大声疾呼:溺爱孩子等于毁灭孩子!溺爱是家庭教育的头号敌人!溺爱猛于虎!各位家长千万要警惕啊!

上一篇:毕业鉴定自我评价下一篇:博易大师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