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不要给孩子贴标签

2022-12-17

第一篇:家长不要给孩子贴标签

给责任贴上标签

陈亦权

20世纪80年代,一位华侨在纽约唐人街开了一家酒店,还从国内经过层层选拔招聘了五名手艺精湛的厨师过去。新店开张,生意非常火爆,尽管这五名厨师都拥有非常深厚的烹饪功底,但所谓“忙中出乱、乱中出错”,老板还是时不时地会接到一些顾客的投诉。比如有时候顾客说太淡了,有时候又说太咸了;有时候顾客说太生了,有时候又说太熟了。

老板每接到一个投诉都会及时走进厨房告诫所有的厨师们,要求他们引起重视并且加以改正,但是让老板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菜肴的质量不仅没有改观,反而变得更加糟糕。比方说老板接到一个顾客的投诉说某道菜太咸了,于是他就会端着这道菜走进厨房要求厨师们今后把这道菜烧淡一点,这样一来,接下去虽然不会有人冉投诉说太咸了,投诉太淡的人却大大增加了。一时间,这让许多顾客产生了不满情绪,酒店的生意也一落千丈。

这五位厨师的手艺应该没有问题,然而这频频出现的投诉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正在老板为此而伤透脑筋的时候,一位年轻的厨师走进了他的办公室,他对眉头紧锁的老板说:“客人对菜肴的投诉多,说明您的管理没有到位!”

“烧菜的是你们这些厨师,这和我的管理也关系吗?难道要我站在你们身边看着你们烧菜才行?”老板不悦地说,他认为这个年轻厨师是个无理取闹且胆大妄为的人。

“确实是你的管理出了问题!”年轻厨师用坚定的口吻说,“在炉台上烧菜的一共有五人,当一道菜出现问题的时候,实际上只说明其中一位厨师在烧这道菜的时候出了差错,而不代表所有的厨师都出了问题!”

“说具体一点!”老板似乎对这位年轻厨师的话产生了兴趣。

“打个比方,我烧了一道菜被客人投诉说太成,而您却要求所有厨师在烧这道菜的时候都要淡一点,可实际上其他四位师傅原本烧的味道是恰到好处的,但正是因为您的要求,他们都做了相应的调整,结果导致更多的顾客来投诉太淡了!”这位年轻的厨师一字一句地说。

“这样说来,我似乎不应该把客人的投诉通知并告诫所有的厨师,而只要对烧这道菜的厨师说就行了,对吗?”老板停顿了一下继续说,“可是,谁又能分辨出退下来的那道菜是哪位师傅烧的呢?”

“这就是您在管理上出现问题的关键之处了!”年轻的师傅说,“其实很简单,只要将五位烧菜师傅编上号码,然后按编码制作一些小标签,每位师傅每烧一道菜,就由各自的助手在盘子边贴上相对应的标签!”

“给菜肴贴上标签?”老板若有所思地问。

“对,只需要贴一张小小的标签,就足以将每位厨师的责任同定在他所烧的每一道菜上!”年轻厨师再次强调。

第二篇:不要给孩子溺爱的理由

常听到一些谈论,说某某太溺爱孩子,却很少有人这样说自己:我比较溺爱孩子。因为,发生溺爱孩子的行为时,他们能找到各种各样的借口,因此,他们根本不认为自己是在溺爱孩子。

随便一拨拉,常见的溺爱孩子的借口就找到了下面的十个,其中选用的都是我亲身经历过的绝对真实的事例:

1、孩子太小,等长大了再管不迟。

孩子很小的时候,行为都是天性使然,没有什么是非。但当他慢慢的长大,我们发现了他某些坏毛病的苗头时,就要及时纠正了。

童心就曾有些我就无法容忍的坏毛病,如把光脚丫踩到餐桌上,学说脏话、主动打人、把别人的玩具拿回家等。当我制止的时候,童心奶奶常说:‚她这么点儿孩子懂什么?树大自直,等她长大了再教育也不迟。‛这时我总是对婆婆说:‚就是要在孩子什么都不懂的时候教育她才行啊,等她长大什么都懂了再教育就晚了!树大自直吗?那监狱里关着的怎么就没直呢?‛婆婆拧不过我,只好悻悻作罢。

2、为了孩子的健康、安全。

在外面看孩子玩耍时,常见一些孩子的看护人怕出危险(甚至仅仅是怕弄脏衣服),不让孩子玩水、玩沙,不让孩子爬树、爬石头,孩子只能规规矩矩的坐着,真是可怜极了。

特别是在给孩子分床的事情上,他们的理由也是孩子的健康、安全:孩子睡觉不老实,爱蹬被子,容易受凉;怕掉床摔坏了。这些当然都能理解,可为什么不想办法克服这些问题,而是继续让已经上了小学

2、3年级的孩子和大人挤在一起呢?

这也是童心两岁多分床时,周围的家人朋友提反对意见的原因,可我仍然给童心成功分了床:怕蹬被子,就在被子上缝上小孩棉裤上面那样的‚坎肩‛,睡觉前给她穿上,系上带子;怕掉床就让她睡1米5的大床,在床边铺上地板积木,床上一年四季放着有撑竿的蚊帐。这样,童心几乎没有因独睡而掉床、着凉过。

3、为了大人、孩子省事、方便。

几天前在家里办育儿沙龙时,四个

五、六岁的孩子坐在地板积木上,在一起玩的很开心。这时,我无意中发现,那个最内向、一直不肯让妈妈走的孩子乐乐(化名),穿的小裤头竟还留着一拃长的口子,小鸡鸡在里面一览无余。我奇怪的问孩子的妈妈:‚乐乐都5岁多了,幼儿园也上了一年了,现在又是夏天,怎么还让他穿开裆裤哪?‛乐乐妈妈不好意思的辩解到:‚这样孩子方便啊!‛想到乐乐快三岁的时候她带他吃喜酒,在大庭广众面前她还把鸡肉嚼碎了吐给 1

乐乐吃,我真的不想再说她什么啦(以前说的已经太多了)!可这样的孩子在同龄人面前还能有多少自尊与自信?他到什么时候才能自理?真令人担忧啊!

4、顺着孩子省事,一点小事不值得大动干戈。

童心三岁多时,有一次,她拿着画书问我喜欢其中的那幅画面。我一看是几幅教做用纸折手镯的画,其中最后一幅是一个玉镯子的照片。我指着最后一幅说:‚我喜欢这一幅。‛童心反对:‚我已经喜欢这一幅了,你再选别的。‛我不愿意:‚我就喜欢这一幅,为什么要选别的呢?我不选别的,就选这一幅!‛童心急了,带着哭腔喊:‚就不让你喜欢这一幅,你必须选别的!‛她越霸道,我到越不肯让步了,在家如果都让着她,她养成坏脾气后,到外面谁会让她呢?于是更加斩钉截铁的说:‚不行!我们可以一起喜欢这一幅。就像爸爸最喜欢的人是你,妈妈最喜欢的人也可以是你一样。‛可童心什么也听不进去,一边哇哇大哭,一边仍要求我换一幅。看她那涕泗滂沱的脸,我感觉很好笑,但仍板着脸、硬起心来就不顺着她。童心越哭越响,家人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慌张的跑来询问。当我说清缘由,家人一致埋怨我:‚这么点小事值得让孩子哭成这样吗?她小你也小啊?你说喜欢另一幅不就得了,也太小题大做了吧!‛我仍不为所动:‚虽然是小事,可小事反应着大道理。就该让她知道:大人绝不会依从她的无理的要求。在家若养成坏脾气,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到外面谁还顺着她呢?她和别人就没法正常的交往。‛家人摇着头不管我俩了,童心哭了一会儿,感觉没趣,只好同意我俩喜欢同一幅了。

5、老人袒护,孩子哭了老人会生气。

童心4岁左右,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一起在姥姥家吃饭。还不到吃饭时间,家人在客厅随意的交谈,一盘做好的炸带鱼先放到了餐桌上。眼尖的童心看到了,欢快的喊着:‚鱼尾巴!我最爱吃鱼尾巴!‛随即跑过去伸手就从盘子里捏起了个鱼尾巴。我连忙追过去,把她手里的鱼尾巴夺了下来,提着她的胳膊来到客厅。把她抱在怀里,刚想给她讲道理,童心的奶奶可能以为我要打童心,一把把童心从我怀里抢过去;姥姥则把鱼尾巴连忙塞到童心手里,然后打了我一巴掌,还寒着脸说我:‚这么小的孩子先吃点鱼怎么啦?教育孩子到你家教育去,别在我这儿让孩子哭哭啼啼的!‛我哭笑不得:‚我没怎么童童啊?一没打、二没骂,不过是想和她讲讲道理,你们着的什么急啊?‛如果怕两位妈妈生气,到此为止的话,对童心肯定会有不好的影响。于是我坚持要回童心,把童心说服后,又诚恳然而直接的向两位妈妈说:‚你们刚才那样是纵容童心的坏毛病。童心做错事我不能不管,但我保证不打不骂,你们不必心疼的。有意见可以事后提,绝不能当着童心的面和我唱对台戏,这样对童心的教育只会起反作用。你们疼她我理解,可我们做父母的除了疼,还有教育的责任哪!‛听我这番坦率的话,几位老人不仅没有生气,后来也很少出现类似的行为了。

6、自己小时候没有这个条件,尽量满足自己的孩子吧。

一个同事偶尔会借童心的书给她儿子看,她说她很少给儿子买书,家中书很少。可一次她说每月除学费外花在她5岁的儿子身上的钱都要几百块。问她都给儿子买些什么的时候,她说都是接儿子放学的路上,或领儿子去超市的时候买烤

肠、虾片、小玩具什么的,每天都要花几块,一月下来几百块就花进去了。听了这些我奇怪的很:‚买这些东西干啥?都是些垃圾食品!‛没想到同事说:‚可是孩子爱吃,他吃了很高兴啊!咱小时候家里穷,什么都吃不到,现在条件虽说不是太好,可也要尽量别再让儿子也受这个委屈!‛看着这位不给孩子买书却花几百块买零食的同事,我无言以对。

7、让孩子高高兴兴的成长多好。

我同事有个3岁左右的女儿萌萌,萌萌的爸爸是在读博士,他对女儿是言听计从、千依百顺。一次午饭,饭菜都在桌上摆好了,萌萌就是不吃,要大人带她出去买烤肠。同事不愿意,可萌萌的爸爸放下碗筷,抱起女儿就上街了。不一会儿,萌萌吃着烤肠回来了。同事抱怨萌萌爸,萌萌爸说:‚孩子一哭我就受不了,咱麻烦点没事,让孩子高高兴兴的多好!‛其实,孩子此时虽然是高兴的,可这样的情况多了,今后,她早晚会有大人实在无法满足的非分要求,那时,她不仅更加痛苦,甚至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到那时,孩子不可能是幸福而快乐的。果然没过多久,听同事又谈起萌萌,说只要萌萌的要求大人不答应,她就威胁:‚你不答应我就尿裤子!‛然后站在原地就尿,若站在地上还好,只是尿裤子,有时站在床上,就连被褥也一起尿了。几次下来,不仅同事受不了,连萌萌爸也看不下去了。别的办法都已经不管用,同事只好使出最后的方法:打!萌萌爸心痛不已,只要同事打萌萌,他就不忍心在家呆着,出门到外面去。暂且不说打是否管用,想想当初萌萌爸那样溺爱萌萌,现在却只能靠打来纠正她被培养出的坏习惯。出现这样的局面,能简单的说是孩子不懂事吗?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她的成长能快乐吗?

提醒这样的父母一句:不要为了孩子一时精神或肉体的愉悦,毁了他一生的幸福快乐。

8、在外人面前管教孩子不礼貌。

我表弟由于上面是两个姐姐,小时在家还是比较受宠的。由于家庭条件有限,爸妈对他也不可能有求必应。当他的非分要求被拒绝时,他还有个杀手锏:等家里有客人的时候再去缠磨。当他当着客人的面哼哼唧唧、腻腻歪歪,提出以前被拒绝过的要求时,好面子的爸妈气的不得了,在客人面前还不好发作,赶快答应了他,把他打发走了。表弟得了甜头,从此常使这招。本来爸妈是为了在客人面前保住面子,不料错误的处理方式却使他们每次都失面子。几次下来,最终按捺不住,还是在客人面前把表弟狠狠的揍了一顿才算完。有了这个的教训,不论是家里有客人,还是我们正在别人家做客,当童心偶然出现错误时,我都会停下来与朋友的交流,把童心的事情处理完再说。这让童心知道,即便身边有外人,对她的错误我也决不会姑息迁就。这样反而阻值了她故意在外人面前的耍赖撒娇。况且,只要是真正的朋友,相信他会支持我这样做,不会觉得我没礼貌的。再说,即便他因此而背地里嘲笑我,我也觉得抓住时机教育孩子,比自己的面子更重要。

9、这样做很有意思。

很多人把孩子当宠物看,没事就逗引孩子,特别在农村,有人觉得好玩,常故意教孩子一些骂人的话。我亲戚家有个2岁多的孩子豆豆,妈妈抱他在街上玩耍时,有街坊教他叫爷爷‚大胖子‛,奶奶‚老妈子‛。聪明的豆豆很快学会了,回家就叫起了‚大胖子‛、‚老妈子‛,逗的一家人哈哈大笑。叫的多了,爷爷寒了次脸,从此不敢当面叫了,背后却没少叫。一次豆豆妈带他来我家玩,以点心为诱饵,问他别人告诉他爷爷奶奶叫什么。他大声说:‚爷爷叫‘大胖子’;奶奶叫‘老妈子’!‛我们家的人听了也是忍俊不禁,哈哈大笑。我不满的说豆豆妈:‚让孩子说这些干什么,又不是什么好话!‛我妈不愿意啦,说我:‚孩子小,说说怕啥?多好玩啊!小孩子不都这样嘛!‛我毫不让步,告诉妈妈:‚孩子这样说,大人觉得有意思,都哈哈大笑,孩子会认为这样说是应该的,老让孩子重复说,时间长了再让他改就难了!‛

孩子不是大人的宠物,不能觉得好玩就引诱孩子说,听着难受了再加以限制,前后矛盾的做法会让孩子无所适从,这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

10、别伤了孩子的身体。

当童心两三岁时,若她做错了事,我对她的惩罚就是故意扭头不理她,让她知道自己做错了妈妈会生气的。这时可爱的童心总会强忍着自己难受的心情强颜欢笑,扑到我身上,扭过我的脸,扒开我的眼睛逗我:‚大眼珠哎……‛看到童心可怜的模样,我心里那个难受啊,恨不得接着展开笑颜,抱起童心亲她几口。可想到这样无法使童心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因此还是克制自己,硬起心肠来不理她。看到妈妈的确生气了,童心再也装不下去,扑到我身上哇哇大哭起来,我心里也象有把刀子在剜一样的难受,却仍坚持着。童心奶奶实在忍不住了,在一边数落:‚你快哄哄童童,让她哭什么啊?我们一家人就看着她哭吗?哭坏了怎么办哪?……‛但我仍不为所动,直到感觉童心确实认识到了错误,才把她抱起来和她细细的进行交流。事后我和婆婆谈到:‚妈妈,我又没打没骂童童,不过是让她哭了一会,你那么心疼干什么?‛婆婆说:‚俺也不知道为什么,童童一哭俺就难受的不得了。‛我告诉婆婆:‚孩子犯了错如果没有惩罚是教育不好的。我只是让她哭一会儿,不会哭坏身体的。再说,你现在不让她哭,她长大会让你哭的。‛婆婆叹口气道:‚她以后让俺哭俺也舍不得让她现在哭啊!‛我简直是哭笑不得,最后我向婆婆郑重承诺绝对不会打童心,而且哭一会也不会伤了她的身体后,婆婆对我的干涉少了许多。

以上这些场景,都是生活中常见的小事,因此一不小心,就容易发生溺爱孩子的行为而不自知。母爱如黄河水,少了固然干涸,而若多至泛滥成灾,危害却只会更大。

因此,面对孩子,必须时时抑制自己做为生物本能的爱,尽量理性对待的孩子的行为,孩子才能更加健康、科学的成长。

第三篇:不要做雨伞,也不要做大树,给孩子照顾你的机会

小编导读:“只知怜惜孩子,不舍得让孩子做事”,这是当今很多父母的爱的误区。实际上,爱孩子,就要舍得用孩子。只有舍得用孩子,他才能成大器。当一个孩子被大人需要时,他会感受到自己幼小的生命是多么伟大,进而感悟到一种深深的爱意,并且产生强烈的责任感。

有的父母把孩子当“宠物”养,什么都替孩子干,从不让孩子为自己做点什么。其实,母亲对孩子的肯定,最能激发孩子的潜力。为了给妈妈一个惊喜,他们可以创造出奇迹,这种动力能使一个弱小的孩子成长为勇敢的大人。

那么,父母该如何向孩子表达自己的需要呢? 冲茶与炒菜

儿子3岁时,有一次我抱他挤公共汽车,不料腿下一软,我没挤上车,差点摔在路边。儿子马上关切地问我:“妈妈,您怎么啦?”我认真地对儿子说:“妈妈抱着你上不去车。”

儿子一听,马上跳到地上,用小手为我捶腿。我抚摸着他的头,欣慰地说:“有你,就是不一样!”

儿子十分得意,以后再也不让我抱了,而且经常为我捶腿。

儿子上小学二年级的那个盛夏,一天我下班回来,儿子兴冲冲地端上一杯茶:“妈妈,您喝茶!我为您倒的。”

茶已经凉了,我胃不好,不爱喝凉茶,但我仍一饮而尽,然后知足地说:“有你,就是不一样!如果茶再热一点就更好了!” 第二天,我就“享受”了儿子倒的一杯热茶。

儿子上四年级时,一天他爸爸要出差,儿子高兴了,我却为难地对他说:“你高兴了,我可惨了,下了班还得急忙回家为你做饭。” 谁知,儿子拍着胸脯,神秘地说:“爸不在,还有我呢!”

看他那样子,我仿佛有了“依靠”,马上“恍然大悟”:“对!对!还有你,你也是个男子汉!”

出乎我意料的是,第二天,放学后他早早地回到家,炒好两盘菜,放在盘子里,还用碗盖上。我一回家,儿子马上说:“妈,您快去洗手,我给您盛饭去!” 我特别“听话”,洗了手,就在饭桌前坐着。儿子盛来饭,我大口大口地吃起来。 儿子在旁边看着,用电视广告里的语气问:“味道怎么样?”

“味道好极了!”我也用了“广告语”。“和我爸做的菜比怎么样?”“比你爸炒的菜强多了!”我夸张地说。其实,他的手艺比他爸差远了,还有点不熟呢!但几年以后,儿子就是炒菜的好手了。

儿子多么渴望被母亲需要、被母亲肯定啊。母亲的伟大,不在于能否让儿子上大学、出国留学,而在于让儿子有一种成就感,找到自信,找到自我,找到父母和社会对他的需要!当他找到了父母和社会对他的需要,他便找到了一种责任,一种幸福。

父母们不妨偶尔在孩子面前表现得弱一点,给孩子一点爱他人的机会。别总把自己看成高山,视孩子为小草,让孩子靠着你、仰视你、畏惧你;更不要当大伞,视孩子为小鸡,为孩子遮风挡雨,让孩子弱不禁风。 挤公交的五大要素

我儿子上小学时,家离学校很远,路上坐车要一个多小时。从三年级起,儿子就开始自己挤公共汽车上下学了。有一天,他神秘地对我说:“妈妈,我发现挤公共汽车有五大要素。”

我很感兴趣:“挤汽车还挤出经验了?”

儿子兴致勃勃地说:“第一,等车的时候,不用老伸着头朝车来的方向看,那样的话,脖子多酸哪!只需用你的余光看着旁边的人,人群一有动静,准是车来了!” “有道理!那么第二大要素呢?”我兴致很浓地听着,逗他讲话。

“第二,车来了,你不要跟着人群乱挤。你只要贴着车帮走到车前,抓住车把手,你就能上车了!第三,如果车上人多没有座,你就站在司机座位的后面,这个地方比较宽敞。”

“你眼睛还挺尖!还有呢?”我迫不及待地想往下听。

“第四,司机座位后面虽然宽敞,但离座位扶手远,你的双手要张开,放在车窗的玻璃上,这样能站稳;第五,站好后你的双脚要分开,这样就有了两个脚的立足之地了。” 听完这“五大要素”,我笑得眼泪都出来了。我想,不去挤公交车,他哪能总结出这么多“要素”?

送孩子一双名牌鞋,不如送他一双能走路的脚

大学毕业后,他主动要求去上海工作,说要感受现代化大城市的气息,这样才能和国际接轨。出发那天,我原是准备去机场送他,可他不让:“不用送,我自己去能行!”他自己打了一辆出租车,上车前朝我笑笑,挥挥手,用幼儿园小朋友的口气说:“妈妈再见!”我只好也挥挥手说“再见!”我也不能死乞白赖非要跟他去呀!望着儿子远行,我心中一百个放心,我知道他行。

儿子成长的历程,让我明白:孩子自己能做的事,就让他自己去做,千万别替他去做。替孩子做他们能做的事,是对他们积极性的最大打击,因为这样会使他们失去实践的机会,你总不放心,什么事都要插手,就等于告诉他:“你不行,我不相信你。”

从小放手让孩子去尝试,去体验,去锻炼,孩子就有了生存的本领,有了抗风险的能力,当他远走高飞时,你心中只有欣喜而没有担心。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学习生涯影响非常大,当然也是有很多解决方法,例如四轮学习法等,能从根本解决孩子问题。为了孩子的未来,改变孩子的坏习惯应该尽早开始。

第四篇:洗垃圾桶贴环保标签活动报告

灾区行——初入鹿鸣

7月17日中午我们西南石油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队在长途跋涉后终于来到了期待中的目的地——磁峰镇鹿鸣荷畔。鹿鸣荷畔是灾区重建示范村,群山环抱着这个美丽的村子,田园风格的住房一栋栋的分布在村子主干道的两旁。每10户村民住在一个院子里显得其乐融融。房屋周围绿树环绕,更有这里的特色荷花点缀其中,一个个荷塘中的荷花争相怒放,如点点红烛漂浮在荷塘之上。

几经辗转进入鹿鸣村,一行人安排好食宿后召开了第一次工作会议。第一日的安排按计划是启动和捐赠仪式,却因为大雨改变了计划。于是垃圾筒清洗计划提前。大家两人一队(一个打伞,一个清洗)清洗垃圾筒。垃圾筒十分的脏乱。我们除了擦拭垃圾筒表面的污点,还要把上面的小广告刮下来,队员们从村口到村尾擦遍了每一个能见到的垃圾筒,即使衣服裤子淋湿了一大截,即使光着脚在大雨中前行,我们的队员没有一个叫苦叫累,坚持我们为灾区人民服务的主题。

虽然是雨天,对我们来说也不见得是一件坏事。在鹿鸣村这种灾区重建地,用水非常紧张,趁着这场大雨,我们就不用打水清洗抹布(废旧衣服裁下),雨水为我们更好的节约了水资源,也是我们这次进行实践活动所需要达到的目的。

后来雨过天晴,我们也将我们事前准备好的垃圾分类宣传贴贴在了垃圾筒上面,用图像和文字的形式宣传垃圾分类回收,这样更加强化了村名们的垃圾分类意识。

之后我们的活动计划也因为这场大雨有所改变:当天晚上,我们将深入这里的居民家庭,和他们聊家常并以此来了解村民在震后的生活情况;次日早上会进行书本的捐赠,还会在活动室与小朋友开展游戏并向他们演示一些小实验。下午将进行更为深入的水质调查,希望切实的为村民做些事。

第五篇:家长不要和孩子说的十句话

家长不要和孩子说的十句话(2013-07-12 11:20:25)

转载

育儿 ▼ 标签:分类: 亲子关系与家庭教育

家长不要和孩子说的十句话

1.我们是不行了,孩子,就看你的了!

把孩子的发展当成自己唯一的指望,是一种丧失自我的表现。这种家长往往得过且过,患得患失。自我丧失感虽然是为人父母的共性,但它并不是一种健康的心里,这种心里会给孩子造成负面影响。

2.“你看看人家谁谁谁!”

或许这是家长们最长说的一句话了,而恰恰是孩子们最讨厌的一句话。这种比较对孩子价值观确立是一种极大的干扰,对于孩子的自我评价系统也是一种破坏。

3.“没时间管你,不挣钱怎么过日子啊?”

名人言:“没有时间就意味着没有时间做人。”抽时间和孩子相处是教育最大的前提。

4.“宝宝,爸爸不听话,打他!”

经常见到一些父母把孩子当玩具或者宠物,为了好玩,开这样或那样的玩笑。要知道孩子小时候是不辨是非的,什么行为得到鼓励和刺激,什么行为就得到强化。父母不应该随便利用孩子开玩笑,在这些无聊的玩笑中,孩子会养

成不良的习惯,滋生不良的价值取向。

5.“进了前三名,妈妈给你买„„!”

物质奖励看似是一种增强孩子动力的保障,其实弊大于利。孩子学习不是为家长学的,考砸了惩罚,考好了奖励,破坏了孩子对知识的正常理解,也助长了孩子的功利心。建议给孩子选择优秀的学习资料,如特级教师主编的《新华学习报纸书》,生动有趣,独特新颖,是最受家长老师好评的小学生报纸,吸引孩子主动去学习,激起他们强大的学习动力,在轻松的状态下掌握知识。所以说好的学习资料,就像是孩子身边最棒的老师和“亲密伙伴”,让孩子乐此不疲的爱上学习

6.“没有原因,我说不行就不行!”

这是典型的暴君式教育方式,源于家长头脑中的“棍棒底下出孝子”的传统观念。这不仅会导致亲子关系对立,更会破坏和妨碍孩子的公正心和民主意识成长,缺乏协商能力,甚至还会滋生暴力倾向。

7.“你爱怎么着就怎么着吧,谁管得了你啊?”

一般父母这样说的时候,并非孩子完全不服管,可能只是不小心旧错从犯,这会让孩子觉得委屈。此类方法前两次用或许会让孩子感到愧疚,但是用多了就会引起逆反,索性将错就错。

8.“孩子是我的,我想怎样就怎样!”

因为孩子是自己养的,所以就把孩子看成是自己的私有财产,把愿望强加于孩子,任由情绪随意发泄,无视孩子的个人意愿。会让孩子心生怨意,久而

久之形成孩子与家长关系紧张或滋生叛逆。

9.“你怎么这么笨?”

反复的言词否定,无异于毁灭孩子的自信,让孩子自我否定并且在面对同一件事时越来越恐惧。

10.“如果爸爸妈妈离婚,你要爸爸还是要妈妈?”

如果是真离婚另当别论,如果仅仅是个玩笑,那就太愚蠢了,孩子会因此产生恐惧心理,他一定会想爸爸妈妈为什么要离婚?他们是不是不要我了?他也一定会考虑自己会跟谁,但结果更糟糕,因为他发现跟谁都很痛苦。如此周而复始地焦虑不安,很可能形成抑郁情绪。

上一篇: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分析下一篇:吉安县教育局局长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