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调查报告

2024-04-10

关于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调查报告(共6篇)

篇1:关于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调查报告

为找准下一步农业结构调整着力点,把握近年来农业结构调整的特点,受市委、市政府的委托,从5月21日-5月31日,我们农业结构调查组分别对我市的金田、石咀、马皮、木圭、蒙圩、白沙、下湾、大洋、麻垌、罗秀等10个乡镇和有关部门进行调查研究。调查组通过听汇报、看现场、解剖典型、走访企业、了解农户和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初步总结出近年来我市农业结构调整的成功经验,分析了当前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全市农业结构调整方向作了一些有益的探讨。现将调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当前我市农业结构的基本现状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大力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素质,增加农民收入的战略决策,按照“高效的种植业、发达的畜牧业、一流的园艺业、先进的加工业、活跃的流通业”工作思想,狠抓农业结构调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达到了减劣调优的调整目标,农业结构不合理的矛盾得到了初步缓解,农民收入有所增加。

(一)、我市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主要成绩

1、农业结构调整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广泛重视。各级党委、政府重视农业结构调整,把农业结构调作为农民增收的重中之重的措施去抓,因地制地开展农业结构调整。

金田镇紧紧抓住本镇经济支柱的淮山做文章,采取三条针对性措施:一是积极搞好招商引资,发展淮山深加工,促进淮山增值。镇政府3月底参加了上海环太平洋商贸洽谈会,分别与美国、新西兰的一家公司签订了淮山无硫脱水加工和深加工项目意向书;二是由镇政府牵头,到工商部门注册“金田牌”淮山商标,下一步将依据商标的有关法律法规,联合有关部门,开展淮山打假活动,以提高金田淮山的品质和知名度,带动整个金 田淮山市场价格的提升;三是大力开展淮山品种改良和耕作技术的革新,全面提高金田淮山的单位面积产量。

白沙镇围绕市委、市政府“3+3”工程开展农业结构调整,重点在“一条蔗、一头猪、一条鱼和一片林”上做文章,首先是稳定和发展甘蔗这一支柱产业,其次是提升畜牧水产养殖业在农业中所占的比重,巩固和发展畜牧水产养殖基地,重点发展二无杂母猪和优质水产鱼类养殖,三是发展种植速丰桉。全镇今(转载自新世纪范本网http://,请保留此标记,免费提供下载。)年甘蔗面积达到了1.52万亩;发展母猪6000多头(其中二元杂4000多头),年产仔猪20万头以上;速丰桉生产也由原来的2000亩发展到5000亩。

下湾镇农业结构调整中,做好山上、平原两篇文章,山区村屯重点发展果树生产,沿江平原重点抓好蔬菜和畜牧业生产。特别是以下湾村为中心,引进广东鹏生蔬菜出口股份有限公司的技术,发展无公害蔬菜种植,去年冬种种下法国荷兰豆500多亩,小甘兰、大白菜、小椰菜等约50亩,另外种植毛节瓜、大肉苦瓜250亩。其中荷兰豆平均亩产400公斤,总产值26万元,平均投入180元,净收340元;毛节瓜平均亩产4000-5000公斤,平均单价0.2元/公斤,产值800-1000元;苦瓜平均亩产2000-3000公斤,平均单价0.7元/公斤,亩产值1400-2100元。目前蔬菜基地已扩大到贝团、龙岭等村,逐步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

麻垌镇在抓好农业结构调整的同时,重点抓好荔枝的流通工作,确保今年荔枝增产农民增收。采取四条措施促进流通:一是开支3万元在交通区扭地带的桂平大转盘,建立100平方米的荔枝广告牌;二是通过网上广泛发布麻垌荔枝供求信息,开展招商引客工作;三是在中央二台经济频道刊登介绍麻垌荔枝信息;四是镇政府计划在6月上旬初组织100多人的老板经纪人队伍到区外跑市场,宣传麻垌荔枝。这些具体措施,必将加快 麻垌镇荔枝流通步伐。

2、优质谷推广取得新突破,农民收入明显增长。2000年全市推广优质谷面积48.71万亩,2001年优质谷面积达到了84.195万亩,比上年增加35.485万亩,优质谷覆盖率由原来的36.97%提高到67.56%,提高了30个百分点。优质谷比一般稻谷每50公斤增收15~20元,亩增收60~80元,全市推广优质谷这一项,可增收5000万元以上。

3、特色经济作物种植获得较大发展,成为农民增收新的增长点。针对我市特色经济作物有品牌无规格,相对效益虽高,但对农业整体经济拉动不大的特点,我市把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放在发展特色经济作物种植上,变无规模为有规模,小规模为大规模,逐步形成规模化、基地化生产。为了解决特色经济作物规模种植问题,全市共调减了7万多亩水田用于改种扩种如甘蔗、淮山、粉葛、荔浦芋、瓜菜等经济作物,逐步形成了以白沙为中心的西区糖料蔗生产基地,以金田为中心的淮山生产基地,以寻旺、蒙圩为重点的蔬菜生产基地,以麻垌、南梧二级公路沿线乡镇为中心的荔枝、龙眼生产基地,以大湾为中心的速丰林生产基地等。

4、畜牧水产和特种养殖业形成新格局,畜牧水产业比重增大。在畜牧水产业结构调整方面以实施生猪品改的“三三一”工程,推广二元杂母猪饲养,发展三元杂仔猪生产和瘦肉型猪生产,积极推广“公司+农户”模式发展养猪,推广普及科学饲养技术,使养殖业跃上了新台阶。2001年全市出栏肉猪82.4万头,同比增长2.94%,存栏59.57万,同比下降1.82%,其中瘦肉型猪出栏39.4万头,占肉猪出栏的47.81%,同比坟长11.3%。在家禽方面在抓好“三黄鸡”传统家禽养殖的同时,发展狮头鹅等草食型动物。2001年全市家禽出栏826.8万羽,增长1.66%,家禽存栏575.14万羽,增长0.37%,其中三黄鸡出栏480万羽,增长11.62%。野猪、果子狸等特种养殖取得新的进展,特别是畜牧局寻旺特种野猪试验场通过技术攻关,攻克了野公猪人工采精技术难关,为大 规模工厂化养殖特种野猪提供了广阔前景。水产养殖业也有了新的发展,名优水产品养殖面积迅速扩大,产量、产值及全市渔业科技含量有了新的提高。全市在抓好“四大家鱼”传统养殖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特种名贵渔类的养殖,特别是以黄沙鳖、七星鱼等特种经济鱼类的养殖有了较大发展。2001年全市水产放养面积92230亩,渔业产量35680吨,产值2.48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6.9%和9.7%。其中黄沙鳖400亩、土塘角鱼1500亩,七星鱼200亩,全市名优经济鱼类放养面积1.26万元,近2.1万户,产值1.1亿元。

畜牧水产业成为了继种植业之外的又一大支柱产业。2001年畜牧业总产值达5.02亿元(不变价),比上年增长3.7%,占农业总产值的32%,全市畜牧业使农民人均新增加纯收入32元;2001年水产养殖业总产值2.48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5.8%,水产养殖业使农民人均新增纯收入达到了8.6元。畜牧水产业总产值达到了47.8%,占了农业总产值的半壁江山。

5、“吨粮田”、“万元田”和“吨糖田”的“三田”建设取得新突破,为发展高效农业树立了样板。2001年全市实施“三田”面积35.5万亩,比上年增加14万亩。其中“吨粮田”面积30.2万亩,比上年增加10.2万亩;实施“万元田”4.3万亩,比上年增加2.8万亩。在万元田建设中,引进和筛选了一批效益较好的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金田、江口等乡镇的“丝瓜+沙姜+淮山”、“豆角+沙姜+淮山”,蒙圩镇的“西瓜+西瓜+冬菜”、“椒+稻+菜”,寻旺的全年种菜等模式亩产值都在万元左右。

6、名特优林果开发取得较大的突破。2000年以来我市抓住冻后果树嫁接的契机,大力推广大果石硖、白露、储良、妃子笑、糯米糍等优质品种,高接换种4.8万亩,同时新植名优水果3.5万亩,使我市果树品种的良种率有了较大提高。全市水果面积达到了44.8万亩,投产面积26万亩。其中荔枝22.1万亩,投产面积达到了14.7万亩;龙 眼16.3万亩,投产面积6.5万亩;其它水果6.4万亩,投产面积4.8万亩。2001年全市水果总产达到了3.78万吨。今年预计超过5万吨(其中荔枝3.5万吨,龙眼1万吨)。

(二)我市农业结构的主要特点:

1、结构逐步趋向合理化

短期调整与长期调整相兼顾、适应性调整与战略性调整相结合,使得我市农业结构由粮油主导型向多元复合型转变。特别是近年来我们在保障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围绕农民增收目标,采取“压粮扩经”、“压常规扩优质”、“抓新抓特”等措施,粮经比、粮饲比以及多种经营在大农业中的份额等多层次结构趋于合理。2001年,粮食与经济作物(含其它农作物,但不包括水果)的比例达到了1.76:1。

多种经营占比不断提升。金田镇经济作物与粮食作物比例达到了1:1。畜牧业、水产养殖业内部结构也不断得到优化,全市实施了生猪改良“331”工程、水产养殖“3211”工程,使畜牧水产养殖业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2001年在继续抓好白沙镇二元杂母猪生产基地的基础上,按照集中连片、区域推进、辐射吸引的原则,把油麻、罗秀、金田、垌心等乡镇作为推广二元杂母猪重点乡镇,通过抓重点,建基地,形成了油麻、白沙、罗秀三个超2000头二元杂母猪的示范乡镇。

2、产品趋于优质化

农副产品已由单纯产量型转向优质高效型,基本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

全市大宗农产品品质逐步调优。在水稻中,良种普及率达到了95%以上,优质率早稻达到55.12%,晚稻达到了80%以上,以西山油占、桂香占、桂小占为主的优质谷品种推广逐年增加。蔬菜、瓜果及其它经济作物品种不断推陈出新。下湾镇发展无公害蔬菜,引进国外先蔬菜良种,使产品具有更强的市场竟争力;石咀镇利开农业高新示范园,引进名贵蔬菜品种和优质提子种植,其种植的蔬菜成为南百超市桂平分店的主要鲜菜供 应商。

在畜禽生产上,生猪向三元杂交商品瘦肉猪方向发展,二元母猪占比例不断上升,特种养殖出现了新的热潮,特种野猪、黄沙鳖的养殖规模逐步扩大。

3、农业生产大格局基本形成。

全市种植业格局有了新的变化,“三带两基地”有了新的发展,全市基本形成了“南荔北园东西蔗”的种植业格局。新的基地不断增加,比较突出的有:以南木、江口、石咀、白沙、下湾、寻旺乡镇为主的10万亩优质谷生产基地;以白沙、厚六为龙头的甘蔗生产基地;以金田为中心的淮山生产基地;以蒙圩、白沙为中心的万亩冬椒生产基地;以下湾为中基础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在基地建设上,加强资金、劳力、信息、技术等方面的联合,注重规模、特色和品牌,努力实现建一个基地、树一个名牌、富一方百姓的目标。)

4、专业化、集约化生产有了一定的发展,经济作人不断涌现。

调查表明,由于经济和技术利益的趋动,我市农民合作组织逐步增多,出现了水果协会、荔枝协会、龙眼协会、养蚕协会等等的民间生产流通协会组织10多个。据初步了解,承包100亩以上的林果农场主达100多人,承包种植100亩以上的承包人也有20-30人。在养殖方面,全市养殖母猪超过百头以上的猪场达到了七家。如木圭镇的徐立日开办猪场,饲养二杂母猪发展三元杂仔猪生产,目前母猪饲养量达到了318头,年出栏三元杂仔猪7000多头,产值超过200万元,三元杂仔源源不断畅销广东珠江三角洲一带。金田镇黄泽全培育三元杂仔猪450头,大洋镇覃建树承包大洋供销社猪场,发展二元杂母猪198头(其中盛产母猪98头),年出栏三元杂仔猪超过1000头;木圭镇四德黄沙鳖养殖场,商品鳖饲养量超过1万头,产值超过360万元;西山镇长安村岭口屯队干部何烘佳、黄石枢、何延艺带头饲养三黄鸡,在他们的带动下2001年全屯72 户农民养鸡10万羽,仅养三黄鸡人均增收达800多元,使长安村成了小有名气的养鸡专业村。石龙石排综合养殖场有83个养鸭专业户,利用渔塘搞立体养殖,每户养鸭3000-5000只蛋鸭,每日平均有25万只鸭产蛋,日产值4.68万元,在这些专业户带动下,石龙、白沙、蒙圩等乡镇的农民跟着干,形成凡有鱼塘必有鸭的养殖结构新景象。

5、农民的商品意识、市场意识正在提高。

在农业结构调整和商品市场大潮的熏蒸下,我市农部的商品意识、市场意有所增强,各类农民经纪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活跃于田头及各大中城市农贸市场,为提高我市农副产品商品率力下汗马功劳。据调查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商品率较高的金田镇,各类经纪人有1000多人,其中仅在广州清平中药材专业市场长期驻扎的就有300多人。麻垌镇从事荔枝中介的经纪人达300多人,在荔枝盛产期,参与荔枝购销流通的各类经纪人达2000多人。据初步统计,2001年全市共有各类农产品流通组织4809个,其中营业额在10万元以上的流通组织856个,营销人员24608人,交易量29.74万吨,交易额28652万元。

6、劳务输出成为农民增收重要的渠道。我市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务输出成为农民增收的一条重渠道。据不完全统计,2001年全市外出务工的人员为175914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0%以上,占全市劳动力总数的25%,全市每10人中平均有一个是外出务工的。外出务工人员不仅学到了发达地区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而且为桂平市带来了巨大财富,据统计,2001年全市外出务工总收入52700万元,人均达3000元。

二、当前农业结构调整中的突出问题

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现阶段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通过调查,我们深感这场调整任重道远,有许多新的课题亟待研究,也有许多问题和困难必须迅速得到解决和克服。比较突出的障碍因素有:

1、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生产发展后劲不足。一些水利设施基本上都是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修建的,目前已超期服役和老化,根本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从而阻碍了农业结构调整的发展。我们在调查过程中看到,农业基础设施的落后,不仅大大降低了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而且从根本上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靠天吃饭”还是我市大部分地区农业的根本现状。今年蒙圩官桥村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将全村4000多亩水田的2000亩改种辣椒,但由于生产条件太恶劣,有近1000亩没有旱涝保障措施,导致辣椒的商品率很低,虽然种出了产品,但产量低,成不了商品,农民仍然得不到应得的收入。

2、资金不足,财政投入少。形不成较大的规模生产和加工销售,没有充分发挥名牌产品优势。如桂平市的优质米曾扬名海内外,荔枝、龙眼。蔬菜等也有一批比较优质的名牌品种,但由于资金投入不足,生产加工形不成规模,没有发挥出名牌效应。由于资金严重不足,对科技的投入更少,农产品科技含量低,商品不高的问题更加突出。如今年我市的辣椒科技含量明显低过钦州、广东雷州半岛一带的辣椒,商品率和价格一般都比外地的低一至两个档次。我市金田淮山生产的科技含量也不高,因此产量很低,效益不高,成为障碍淮山产业化发展的最重要因素。

3、农业服务体系受到严重挑战。我市机构改革前,全市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农机干部职工人数为841人(其中种植370人、畜牧226人、渔业6人、农机239人)仅国家定编人数891人的94.39%,其中县级276人,乡镇级565人。机构改革后,乡镇级多的12人,少的8人,平均10人左右,全市乡镇农业技术干部大约290人,占改前乡镇人数的51.32%,精简率达到了50%。在种植业中,机构改革前乡镇农技干部206人,平均每个乡镇7人,平均每万亩耕地有乡镇农业技术干部1.98人,机构改革后大约137人,平均每个乡镇4.7人,平均每万亩耕1.31人。机构改革后,农业技术 服务体系得不到及时理顺,服务网络出现了“线断、网破”的境地,以畜牧兽医为例,这次机构改革,将乡镇兽医站(人、财、物)全部划归乡镇政府管理,形成上下脱节,市畜牧行政主管部门没有下属单位,乡镇兽医站没有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市畜牧主管部门有什么大小事均要通过政府、乡镇政府去传达贯彻实施,人为地增设了诸多环节,不利于管理,不利于推广科学饲养技术,更不利于畜禽的防疫、检疫工作。我们到过的乡镇都普遍反映,现在乡镇兽医站只有2个人,小的乡镇只有一个人,不要讲防疫、检疫和推广科学饲养技术,就是连每天对上市的仔猪、肉猪检疫收费都忙不过来,这种状况如果不及时改变,不仅影响了畜牧业的发展,而且会使畜牧业出现大衰退,最终影响到农民的增收和整个桂平经济的发展。种植、渔业、农机等也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

农业科技经费投入不足也是当前农业结构调整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在市乡财政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基层农技推广经费严重不足,甚至有不少乡镇农技人员的基本生活待遇都难以保证,为此不少基层农技人员忙于各类经营,而忽略新技术、新品种的试验、示范和推广。以2001年为例,全市乡镇农技站225人在职人员,财政总拨款为1209923元,人均人头经费5062元,占应拨款的62%左右,若扣除人均1000元/年的养老保险金,人均经费4062元/年,平均338.5元/人.月,工资之低是其它行业少见的,真可谓是“有钱养兵,无钱打仗”。在畜牧业中,这个问题也十分突出,1994年前市财政不仅不要市畜牧局上交调节金,而且每年还拨出专款支持畜牧业的发展,1994年以后每年都要上交调节金,少的每年几十万元,多的去年达到了130万元。农业局几年来每年也接到财政局上交10多万元调节金的任务,这种经费倒贴的不正常现象极不利于农业科技推广的发展。

4、缺乏龙头带动,生产规模小。农业结构调整就是促进农业的良性循环,形成一个长产业链,龙头企业就是它的火车头,龙头企业水平越高、规模越好,其牵动力就越强, 规模就越大,结构调整的成就就越好,调整的步伐就越快。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龙头企业的发展是产业化发展的关键,也是农业结构调整的关键,也是现代农业前进的方向。我市涉农龙头企业屈指可数,除粮油贸易公司,桂平糖厂,桂平食品总公司等几家龙头企业外,其它加工型涉农龙头企业更少,由于缺乏加工企业和龙头企业带动,使农产品生产形不成规模,市场没有保障,这种缺馅严重制约了桂平市农业结构的开展。

5、市场信息环节十分薄弱。农业产业链被割裂、信息不通、农工商分离、产加销脱节、城乡分隔、多部门“条条”管理体制等,严重阻碍了农业结构的顺利进行。特别是当前的农业结构调整中,多数农民是渴望得到政策信息、市场信息、技术信息的,但由于种种条件限制,农民得到信息的渠道十分有限,形成“技术缺乏不敢调,信息不灵不会调,观念陈旧不想调”的现象比较普遍,少部份农民虽然开展了结构调整,但往往是跟帮学样照搬别人的套路,往往是一轰而上,市场俏是缺,市场饱时改,产品往往不得价。这种单家独户创市场,影响了我市农业结构调整、仍至整个农业的发展。

6、土地权属不够明确,土地纠纷时有发生。一些地方土地权属遗留问题十分突出,土地使用权纠纷时有发生。这些问题不仅直接影响到农业结构调整,而且关系到社会稳定问题。

7、农民科技素质、商品质量意识有待提高。我市劳动力资源虽然丰富,但劳动者的整体素质不高,特别是科技素质不高。全市每年外出务工的近20万劳力,都是有知识有文化的青壮年,剩下在家务农的都是386170部队(妇少老弱人员)居多,这些人接受新知识、新技术能力较差,新技术的推广难度大,生产出来的东西也因品质不高而没有市场。我市几个传统品牌的蔬菜,很难销到大中城市,原因之一就是我们的科技含量不高、产品形不成规模,同时农民不太注意产品质量,污染物或者有害物质超标,而难登入城市的大雅之堂。我市的肉猪销售曾在广东、海南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但由于生 猪品改进展不快,商品猪都是些大肥猪为主,目前仅免强还可以销往海南,广东市场已经没有销路。畜牧部门曾经到广东一带考察,仅广州天河屠宰场一天就要屠宰3000多头肉猪,以前桂平肉猪在这里有一定份额,而现在根本无法见到桂平产的肉猪进入这个市场了。可以讲我们的生猪市场越来越狭,若再不加快生猪的品改步伐,我们失去不仅是市场,更重要的是失去了民心,失去了跟上现代农业发展的大好机遇。

三、加快我市农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建议措施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虽然我们自已跟自的过去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周边地区乃至全区全国先进地区比,我们的差距正在进一步拉大。因此,奔起直追,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是今后我市农业结构调整乃至整个农业的唯一出路。通过认真调整分析,我们调整组认为,加快桂平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必须认真调查研究,根据我市的资源优势、充分发挥我市的地方特长,理清思路,找准切入点抓住着力点,加快发展。

(一)我市农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

我们认为,加快我市农业结构调整,必须要突破三大难题,简单地讲就是要找到调整的“卖点”,瞄准调整的“亮点”,把握调整的“重点”。

1、寻找调整的“卖点”。

农业发展这么快,为什么农民富不起来?原因很简单,产品没有变成货币。正如一些专家所说的:“农产品卖不出去,如同遭受一场灾难”。长期以来,人们片面强调增加食物总量,忽视食物质量,产品卖不出去,或者卖不出好价格,它就不能变成较多的财富,农民怎么发得了、富得快。农产品“卖难”的出现,既有生产的不适应,也有市场的不适应。往往是人们想买的东西买不到,农民欲卖的东西又卖不掉;国外需要的,国内无货源;国内积压的,国外又不要,如此等等。可见,寻找调整的“卖点”,就是开拓农产品 市场,突破“卖难”的困境。过去搞自给农业,只有先把生产抓起来,才有东西吃饱肚子。如今大量农产品“卖难”,促使人们进行深刻的反思,各地不得不选择“先市场、后生产”的新思路。过去农业生产路子是:资源—生产—自给。现在要走出一条:市场—资源—生产—市场的新路子。农产品从短缺到丰盛,从内销到外销,在各地都有一个由产品和市场构成的动力源。根据市场趋势开发产品,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品,根据市场变化摒弃产品,这就是农业开发的“法宝”。实践证明:哪里市场组织得好,那里的农业就振兴,哪里的市场销量大,那里生产就上得快,农民收入就增加多。农业结构调整的最终出路,就在于能为农产品找到市场。卖出去才是硬道理,卖好价格才是真功夫。因此,要千方百计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建立一支庞大的营销队伍,引导农民参与流通,这也是农业结构调整中的一项紧迫工作

寻找调整的“卖点”,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抓信息。信息是打开市场的“钥匙”。只有捕捉可行的信息,才能把握市场忽冷忽热的“寒暑表”。农民对外交流少,市场信息渠道窄,难以及时准确掌握农产品市场需求善的变化,在调整中感到无所适从,渴望能够及时得到信息指导。因此,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充分发挥所处的层次高、手段先进、信息渠道广的优势,广泛搜集市场信息,认真研究市场需求,及时为农民提供准确可行的信息,为农产品找到更多更广的“卖点”。

2、瞄准调整的“亮点”

找到了“卖点”,就能拉动“亮点”的发展。“亮点”是什么?三个字。首先是突出一个“优”字。要求优化种植业与养殖业的生产结构、内部品种结构和优化产品的品质结构,提高产品优质率。其次,是注重一个“高”字。通过农业结构调整,提高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农产品的商品率和农业生产的投入产出率,有效地增加农民收入。第三,着眼一个“强”字。调优调高,就是为了增强农产品市场的竞争力的农业经济实力,从而提高农 业整体素质。这三个字告诉我们,调整农业结构,要面向国内外大市场,依靠科技进步,发挥本地区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三高”农业,把农业的发展切实转到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为农业经济发展开拓新的空间。这三个字的运用,又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进行科学规划,尊重群众意愿,一切要从实际出发。从当前情况看,经济作物产品“卖难”,已经大大超过“卖粮难”,如果我们在调整时不去认真调查市场需求,片面追求那么一点特产税,一再盲目发展“卖难”的经济作物产品,那就会造成更加严重的“卖难”困境。对于那些销路不好的产品,进行更新,实施名牌战略,大力发展国内外大市场销路好的农产品。这样做,不但可以使农民挽回一部分经济损失,而且使经济作物和果蔬生产调整提高一个档次。因此,调整必须在“优、高、强”三个字上大做文章。一方面注重引进市外、省外甚至国外的优良新品种,采用新的栽培方法,发展高价值的具有特色的经济作物产品;另一方面,推进农业产业化,大抓果、茶、菜、药材等等产品的保鲜、储藏、加工、营销等产后环节服务,以及传统和特种养殖业发展。这不仅解决是解决农产品“卖难”的需要,而且也是实现“卖得出、卖得好”的选择。这就是以产后来引导、推动产前、产中的调整,提高市场竞争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只要把经济作物结构调到“优、高、强”的的层次上,积极参与国内国际市场竞争,我们的农业结构调整就大有希望了。

当前在我国已经加入世贸的新形势,不仅需要我们拿出过硬的拳头产品,而且需要我们拿出来的拳头产品有一定的批量,有一定的规模,它要求数量与质量两个方面都能基本满足市场的需求。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没有质变也就没有农业的升级。调整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为调整是根据市场供求关系来搞的。市场是动态的,发展也是变化的,因而没有一劳永逸的调整,也没有一成不变的调整。因此,当前农业结构的调整,一定要瞄准“优、高、强”这个远大的目标,从而使农业结构取得更大的成效,农民获得更多 的增收。

3、把握调整的“重点”。

农业结构调整的最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增加农民的收入。要使农民增加更多的收入,我们必须把握的“重点”。我们农业的“重点”究竟在哪里?经过调查论证,我们认为“重点”还是“种—养—加”。要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早,人有我优,人优我转”。因此,在调整农业结构的思路上,要把眼光放远一点,思路放宽一点,层次放高一点。

(二)搞好农业结构调整的基本对策

1、尽快制订出适合本地区发展的调整和优化战略。要充分利用“入世”机遇和当前主要农产品供应比较充裕的有利时机,制订一条适合本地区发展的调整和优化战略。根据桂平的实际情况,其调整和优化的战思想是:以市埸为导向、以提高效益为中心、以改良品质为重点,依靠科技、优化布局、发挥区域比较优势,稳定基本政策,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变粗放经营为集约经营,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为原则大力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把农业的发展切实转到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建设“高效的种植业、发达的畜牧业、一流的园艺业、先进的加工业、活跃的流通业”,达到“结构调优、规模调大、效益调高”。

2、突出优势产业,扩大优势品种。

(1)、种植业。

①在粮食生产上要调减与市埸需求不相适应的劣质早籼稻面积,将部份高坑田、水尾田、望天田改种玉米及其它经济作物。总的要求是“高田走旱路、低田走水路、连片走新路”的思路进行调整。早稻66万亩,可调减至60-62万亩,把调减出来的面积,发展高产饲料玉米或经济作物。加大优质谷基地建设,扩大优质稻面积,提高优质稻比例, 力争在3-5年内使全市稻米品质有一个根本性改变。扩大加工能力,改进包装,扩大出口,使优质稻生产成为新的主导产业,形成产业化经营。

②油料作物适度扩大花生种植面积,提高单产和总产。花生面积由99年的16万亩,调至18-20万亩。

③经济作物要在巩固传统名牌品种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优新品种,开展立体种植,打时间差、空间差。

A.甘蔗生产。要集中优势,优化布局,建设“吨糖田”,提高糖分含量。甘蔗生产主要在白沙、厚

六、大湾、下湾、蒙圩、石龙等西区及部分南区乡镇发展,形成具有优势的糖料蔗生产基地,大力推广高产、高糖的新台糖22和桂糖22等优良品种。

B.水果生产。一是抓好荔枝、龙眼大宗水果发展的同时,引进和发展名优稀水果品种,适当发展时令小水果;二是全面实施品种改良,提高水果的优质率。加快实施荔枝、龙眼高接换种和新植名特优水果步伐。特别是要正确搭配好荔枝、龙眼早、中、迟品种,防止因品种单一而导致熟期过于集中,造成运输、销售上的压力,力争在今后3—5年内使桂平市水果品质提高到一个新的档次。

C.蔬菜生产。要围绕冬菜和反季节蔬菜两大特色优化品种布局。全年种菜面积要稳定在30万亩以上。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因地制宜,适宜什么,发展什么,不搞一刀切。要加大扶持力度,搞好基础设建设,广泛开展招商引资,做强做大下湾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和紫荆野生菜生产基地。同时,大力发展蔬菜加工业,增加农产品的高附加值。D.其它经济作物

我市有特色的经济作物很多,如金田的淮山,油麻的玉桂,下湾芹菜,蒙圩西红柿、辣椒,寻旺的苦麦菜等等,已经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应注意做好引导、确保质量。还有烤烟、黄红麻、西山茶等,应根据市埸的需求,按计划发展。应对桂平的地方优势 品进行开发立项,有计划地进行开发和招商工作,使地方品牌更好地打出市门、国门。与此同时抓好“万元田”建设,前几年我市各地创造了各种各样的成功模式,如:市农科所、蒙圩、罗播等乡镇的“西瓜-西瓜-冬菜”模式,寻旺福寿村的“稻-稻-菜”模式,金田镇的“稻-淮山+菜”、“果园+养殖”等模式,产值接近或超过了万元,应大胆探索和发展。

(2)、畜牧业。

重点抓好瘦肉型生猪品种改良和草食性畜禽的养殖。生猪品改继续实施好“三三一”工程,当前首要任务就是要巩固此前取得的品改成果,在做好政策引导、对罗秀、木圭、木乐、白沙、厚六等边远交界地区实行税费优惠灵活政策,加大技术推广普及力度的同时,要集中人力、物力、财力集中优势办好2-3个乡镇3-5个村的集约化生猪品改工作。要制订切实可行的扶持政策,从次资金上、技术上扶持和扩大经济能人、养殖专业的养殖规模,提高经济效益,以带动整个桂平养殖业的发展。与此同时抓好草食性畜禽养殖和特种养殖业的发展,大力引进优良品种,进一步抓好疫病的防治工作。

(3)、水产养殖业。

重点抓好名贵渔类的引进和示范养殖工作,大力推广小水泥池高密度养殖、多品种混养、综合性立体养殖模式。充分利用传统优势,在抓好传统四大家鱼养殖基础上,抓好黄沙鳖、土塘角以及其它有市场、有销路的名贵鱼类和水产品的养殖,以适应市场需求,扩大生产规模,提高效益。

3、抓好区域布局的优化。

以城区为中心,将全市划分为东南西北区,各区突出重点。

①东区的寻旺、社坡等乡镇除继续发挥桂平粮食主产区优质谷生产基地优势外,还应发展具有当地特色的,如寻旺福寿的的苦麦菜、大玉菜,社坡的马铃薯等优势品种。大 力发展以社坡为中心的农产品加工业,特别是传统的腐竹加工业,以此带动本镇及邻近乡镇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据统计,以社坡镇为中心的腐竹加工业,高峰时参与腐竹加工业的有10100户,为加工腐竹生产服务的黄豆、煤炭、运输、塑料包装厂、纸箱厂、收购部等530多个店(户),从业人员2500多人。全镇腐竹产值243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6.68%。腐竹加工后还可利用豆渣养猪。每年社坡镇养猪超过10万头,养猪业占全镇农业总产值的51.8%。社坡腐竹加带动了当地及邻近乡镇黄豆、煤炭、运输、包装等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为当地农民带来了现实的收入,并为减轻就业压力作出了贡献。

②南区主要是以麻垌、罗播、大洋、大湾、木根、社步、油麻等乡镇为中心,发展以荔枝为主导产品,八角、玉桂、烤烟等为辅助产品的林果业。

③西区要抓好南梧公路沿线“吨粮田”示范带建设。石咀、石龙、蒙圩、白沙、厚禄等乡镇要发展以龙眼为主导产品的林果业。

④北区除发展适合当地气候的龙眼种植外,还要以金田为中心,发展有规模的淮山种植。

4、加强领导,加大政府的宏观调控力度。

①抓观念更新。“农民愿种什么就种什么,什么值钱就种什么”,不等于撒手不管。既要尊重农民的自主权,又要积极引导农民适应市场。既要更新上层领导干部的观念,又要更新基层干部的观念。在思维方式、工作方法上,要从过去的只注重抓催耕催种转到抓信息、抓科技、抓流通、抓服务上来;从催粮收款为主转到帮助农民发展生产、增加收入上来;从围着田埂转,转到围着市场转,切实为农民解决“怎么卖、卖个好价钱”的问题。

②抓基地规模。立足大市场、大流通,调整农业结构,改变了过去那种“有传统,无 规模”的状况,真正形成商品生产基地,使农产品生产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区域化方向发展。抓好优质稻基地,淮山基地,黄麻基地,蔬菜基地以及林果业的“三带两基地”建设。在养殖业上,抓好以瘦肉型猪、三黄鸡以及水产新品种养殖的基地建设,在巩固的基础上,扩大基地规模,提高效益。

③抓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结构调整的基础,要做好以水利、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的农业综合开发,改善生产条件,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④抓龙头带动。要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化为目标,加强龙头加工销售企业建设与发展。紧紧围绕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各具特色的专业生产基地,使农业经济转变到以市场为纽带的规模化生产、区域化经营的新领域,形成“公司十基地十农户”的经营模式和产、供、销、农、工、贸一体化的产业化格局,创出“小商品、大市场,小品种、大产业,小农户、大基地,小投入、大效益”的农业经济特色。

⑤抓优质服务。一是加强农业科技队伍。在当前机构改革中,要妥善处理好农技人员的分流、转岗工作,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特长,以确保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的基本稳定,确保农业结构调整中的技术到位率;二是强化技术培训指导。要组织开展大规模的送科技下乡和技术培训活动,达到每户有一人以上熟练掌握一门以上的适用技术。使各项新技术及时传送到位;三是灵活开展示范样板。使群众有得看,有样学。

⑥抓搞活流通。一是成立销售机构,帮助农民搞好农产品销售工作;二是建立批发交易市场。依靠批发交易市场,组织大集大散、大吞大吐;三是设立外销窗口。乡、镇、村主动出击,抢占外地市场,到大中城市农产品批发市场设立门面、摊位,建立固定销售渠道;四是组建农民销售大军。通过各类中介服务组织抓销售,引导农民参与流通;五是建立绿色通道,取缔各类关卡,创造良好的农产品流通环境,确保农产品运销一路绿灯,让农产品顺利走进大城市、闯进大市场。要积极探索路子,走“订单农业”、“合同 农业”之路。六是加强信息体系建设,尽快完善全市农业信息网络,进一步扩大和完善农产品市埸信息网。

⑦切实加大农业结构调整的资金投入力度。在完善投入机制和农民投入为主体的前提下,利用项目资金和国家的特殊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积极扶持优质、高产、高效农产品生产和加工转化。

⑧切实加强对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的领导。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都要认真研究农业新形势新特点,把握机遇,把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摆到重要位置,列入议事日程,及时研究部署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支持和关心这项工作。

5、抓好科技培训,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

大力加强科技培训,全面提高劳动者文化、科技水平非常重要。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大培训力度,确保每户有一名技术“明白人”,确保各项技术措施落到实处。

6、加强农业的法制建设以及监督管理工作,引导和保证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健康发展。

篇2:关于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调查报告

大力调整农业结构,竭力帮助农民增收,是全县各级党委、政府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中央1号文件精神的重大课题。为此,笔者深入我县小章镇部分村组、企业和群众户,通过查阅资料、现场查看、走访座谈等多种途径,就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有关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

一、目前现状

小章镇辖15个行政村,有4737户20023口人,全镇共有耕地4.1万亩(坡耕地1.23万亩),其中水果面积1.16万亩,农作物面积2.7万亩。2004年,全镇国民生产总值5886.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55元。据目前情况看,该镇在农业结构调整等方面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粮食作物面积偏大。全镇4.1万亩耕地中,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达2.7万亩,占到总耕地面积的65%以上。二是经济作物规模太小。除水果以外,全镇仍以小麦、油菜、玉米三大粮食作物种植为主,蔬菜、烤烟、西甜瓜等经济作物面积不足2000亩,仅占农作物面积的7.4%。三是支柱产业明显单一。全镇以水果生产为主,面积达到1.16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28.3%,加之水果品种太少,贮藏量很小,缺乏较强的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四是畜牧业发展相对缓慢。2004年,全镇大家畜存栏3020头只(牛940头、猪1180头、羊900只),户均仅0.64头只,畜牧业收入占全镇生产总值的8.1%。五是乡镇企业尚未形成规模。全镇仅有4家中小型砖厂和翻砂厂,年税金收入不足1万元,尚未形成较大规模,不能充分发挥乡镇企业辐射和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应有作用。

二、成因分析

经过认真调查研究和深入分析探讨,笔者认为形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思想观念方面:由于受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大部分群众总是习惯种植什么就一味发展什么,甚至即使亏了本,也硬着头皮干,没有真正树立正确的效益观念,很难适应当前日益发展的市场需求。还有一些群众习惯于依赖政府扶持,因而出现了“少扶小发展,不扶不发展”的错误观念。

二是市场信息方面:因受地理条件、交通环境、文化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大部分农民对决定产品命运的市场信息了解甚少,生产上盲目跟风种植,或经过“考察”之后“押宝”种植,这种生产的盲目性与市场的多变性缺乏有效对接,因而使他们在市场搏击中屡屡受挫。

三是气候因素方面:小章镇地形复杂,立地条件很差,全镇坡耕地面积达1.2万多亩,是典型的“靠天吃饭”的农业镇,农业生产受气候影响较大。全镇有11个村的坡台地,坐东北、向西南,是发展温室栽培的最佳环境,但却由于这些地方水源严重不足,干旱时群众生活用水都难以保证,因而发展温室栽培困难。

四是生产资金方面:目前,虽然一些农民已经认识到“围着市场转、瞅着市场干”,只有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才能获取较好的经济效益,可是,发展太小不能形成一定规模,发展要大就必然遇到资金难题,特别是面对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的特色农业,巨额投资使他们望而却步,望“农”兴叹。近年来,虽然金融机构相继出台优惠政策,方便了农民贷款,但是贷款直接用于农业结构调整及种养业发展的寥寥无几,可见,农民发展农业生产举步维艰,甚至对其失去信心。

五是农技推广方面:目前,仍有一些农民对农业高新技术难以接受或不能接受,从而严重影响着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比如说,该镇香花村村民徐永鹏,几年前投资1.5万余元,建成了新型猪舍,并从外地购回优良品种猪12头,但因对其新的养猪技术掌握甚少,致使一夜之间猪死圈空,损失惨重。同时,由于体制问题,县、乡农技人员或包村抓中心工作,或包门市销售农资,真正能够静下来钻研业务,并下乡为农民答疑解惑的寥若晨星,即使有时间下乡入户指导生产,也往往因知识老化、技术落后而难以适应新形势和新要求。

三、建议对策

为了不断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全方位、多渠道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小章镇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切实强化工作措施,力争用三年时间在全镇树立“一个典型”,突出“两个重点”,推广“三项技术”,抓好“四个调整”,建成“两个企业”,努力推动镇域经济健康发展,确保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树立“一个典型”,就是以职业技术学院胡家峪生态农业示范基地为典型,示范推广“粮、果、牧、林、副”为一体的生态型农业。突出“两个重点”,就是以路村、西堡等村的沟、梁、峁、坡综合治理为重点,建成以柿子为主的干杂果基地1.1万亩,以刺槐、侧柏为主的用材林、防护林7000亩;以赵家沟撂荒地、沟坡地治理为重点,发展人工种草1000亩,辐射带动种草6300亩,为发展畜牧业提供丰富的草资源。推广“三项技术”,一是推广卧龙村生态家园一条街经验,发展沼气池和小拱棚养猪,辐射带动上郭村、小章、南乙方等8个村发展沼气示范户1000户;二是推广卧龙、胡家峪等村的家庭养猪、养兔典型经验,辐射带动发展舍施养猪、养兔,使全镇猪、兔饲养量分别达到5000头和10万只;三是推广塑料大棚栽培干杂果、西甜瓜、草莓、春芽苜蓿技术,辐射带动哈家店、香花、南乙方、小章等村发展舍施栽培。抓好“四个调整”,一是调整种植业内部结构,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使全镇西甜瓜、南瓜、圣女果、蔬菜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到5000亩;二是调整果业生产内部结构,在精细化管理和名优新品种更新上找准突破口,新建名优品种果园6000亩,逐步淘汰老化果园,不断提高果业生产水平。三是调整大农业内部结构,逐步走“以草养畜、以畜促果、以果增收”的果牧结合的生态型农业;四是调整以生产为主的农业格局,注重发展“新、优、精”特色农业经济,走“产、加、销”一体化发展路子。建成“两个企业”,即建成以苹果产销一体化为主的龙头企业和以生猪屠宰、销售为主的加工企业,不断带动全镇果业和畜牧业交叉配套发展。为了确保上述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小章镇务必竭力做好以下六方面工作。

一是强化创新意识。采取召开座谈会、经验交流会、现场观摩会等形式,不失时机地做好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发动工作,逐步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大力开展农技干部帮典型、帮先进和领导干部“一对一”结对子扶持为主要内容的“两帮一扶持”活动,切实帮助广大农民群众发展种养业。按照“三定三查”(定时限、定项目、定任务和平时督查、半年抽查、年终全面检查)工作机制,积极引导农民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围绕市场搞调查,选准项目抓经济。

二是把握市场信息。着力建好“三个阵地”,切实帮助群众及时掌握有关市场信息。首先,建好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培训阵地,定期举办信息传递座谈会,及时为农民提供各种农业致富信息。其次,建好镇农机站科技咨询阵地,坚持为其订阅涉农报刊和杂志,并确定农技人员长期为农民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同时,建好村党支部科技活动阵地,坚持通过村广播室和黑板报为农民传递市场需求、农资价格以及致富经验等。

三是发展特色经济。突出“新”、“优”、“精”,“新”,就是用新技术、新成果、新途径抢占市场,“优”就是用优惠价格、优良产品、优质服务赢得广大消费者,“精”就是生产出与众不同的精细产品,以此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按照这一原则要求,结合各村地理环境、经济基础等因素,着眼舍施栽培、舍施养殖、生态农业和名特新优品种广以及农副产品贮藏、加工等,大力推行“一村一品、一村一业”特色经济,力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优、人优我精”。

四是抓好资金扶持。一是向农业、农发、扶贫等有关部门申请立项,争取上级专项资金倾斜。二是和基层营业所、信用社联系,采取以物抵押、以产品抵押等方式贷款,支持群众发展短、平、快项目。三是鼓励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农民启动发展适宜产业,并以此带动闲散资金相继投入,逐步形成“滚动发展、共同富裕”的良性格局。

五是搞好科技服务。充分发挥杨陵职业技术学院小章试验站的优势,建成以试验站为龙头,小章农机站、兽医站为主体,各村技术服务队为基础的镇、村两级技术服务网络。积极争取县涉农部门支持,尽快建成镇农技服务中心,并通过市场信息传播、技术咨询培训、农资定点配送、科技有偿承包等有效方式,解决农技人员待遇,落实技术推广责任,开展全程跟踪服务,真正为全镇农业结构调整打开技术服务的绿灯。

篇3:关于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调查报告

近年来, 县委、县政府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 坚持“围绕增收调结构, 突出特色闯市场, 依靠科技增效益”的工作思路, 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入手, 积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各乡镇结合各自的资源、气候、人才、资金等情况, 积极寻找产业结构调整的路子, 做起了“区域特色经济”这篇大文章, 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一是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种植、养殖基地, 如优质稻、烤烟、生猪等基地;二是培植出了一些专业村;三是引进了一批龙头企业, 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创造了条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 为增加农民收入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农民人均纯收入逐年提高。近期, 笔者就衡南县农业结构调整进行了调研, 发表看法与建议。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衡南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虽已初见成效, 但进展缓慢, 农业产业化经营仍处于起步阶段, 经济效益不明显, 具体表现在:一是基地和专业村不多且规模普遍较小, 形不成规模优势, 收不到规模效益, 形不成支撑衡南县农业产业化的支柱产业;二是科技含量普遍不足, 产量较低, 产品质量不高, 经济效益低;三是虽有较多的优质农产品, 但没有形成市场竞争力强的品牌, 更没有叫得响的名牌。究其原因, 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 结构调整的方向和重点不够突出, 结构调整仍处于自生自灭状态

衡南县虽制定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规划, 但没有经过科学论证的、详细的、具有可行性的实施方案做指导。各乡镇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是什么, 发展的重点是什么, 没有一个统一的目标, 产业调整主要靠农民自发形成, 导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处于“乡镇各自为政、公司各行其是、基地时有时无、农户无所适从”的被动局面。一些农民自发形成的项目, 由于得不到“宏观调控”政策的“输血”和“诊治”, 造成“营养不良”, 中途夭折。

(二) 农村市场发育不全, 农产品交易市场建设滞后, 农产品流通不畅

衡南县结构调整中普遍只注重产前、产中投入, 却很少注重产后服务, 尤其在市场的培育上做得不够。

首先, 缺乏市场信息收集、研究、发布的机构和人员, 无法为农民提供正确的市场信息。农民不知道市场需要什么, 应该种 (养) 什么, 只好随大流, 结果吃了大亏。

其次, 农贸市场建设滞后, 形不成大宗交易。各乡镇虽结合实际改扩建了原来的集市, 但这些市场大都规模小, 设施简陋, 功能落后, 缺乏农产品交易所需的储藏、冷冻、周转条件, 产品交易主要以零星为主, 形不成专业市场, 无法适应当前大市场、大流通的需要。

再次, 缺乏农产品经纪人, 搭不起农民与外地市场之间的桥梁。生产的农产品主要靠在本地销售, 销往外省外县的不多, 销量增长不大。这也是难以形成生产规模的重要原因。

(三) 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 农业技术力量薄弱, 不能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由于农民文化素质较低, 对新品种、新技术的接受能力有限, 阻碍了农业科技推广的进程。衡南县农技干部中, 大中专文化程度的技术人员仅占农技人员总数的54%, 且这些农技人员多是学大田作物的, 学经济作物的极少, 无法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技术指导作用。另外, 农技服务机构设备简陋, 服务手段落后, 特别是乡镇农技部门的办公条件和服务手段更为简陋和落后, 难于适应新时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四) 涉农龙头企业数量不多, 规模不大, 市场开拓能力和带动能力弱

衡南县虽扶持建设了一批粮油、茶叶、药材、畜牧养殖等涉农龙头企业, 但这些企业多数规模小, 资金短缺, 设备简陋, 生产技术落后, 市场开拓能力弱, 无法有效拉动农业产业的发展。

(五) 农业投融资体制不畅, 结构调整的资金不足

农业结构调整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 引进优良品种、发展名优特新产品、农产品加工和开拓农产品市场等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 但衡南县对这些方面的投入主要是靠个人投入, 难以得到银行的支持, 资金短缺的问题比较突出。多数农民虽想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来提高收入, 但苦于缺乏资金投入而放弃行动。

三、对策及建议

(一) 论证先行

在衡南县农业产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 组织专业人员或聘请专家对衡南县各乡镇的地理环境、自然环境、资源条件等实际情况进行认真的调研, 经科学论证后, 制定出方向明确、重点突出、操作性强的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 用于指导乡镇和农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把市场需要和衡南县的优势结合起来, 注重发展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和拳头产品。

(二) 搞活流通

首先, 统一规划, 统一布局, 多元集资, 建设和培育功能齐备的农产品“专业”市场和“龙头”市场, 以点带面, 辐射周边乡镇;加强农产品储运加工、分级分类、包装等市场配套设施建设。对农产品交易市场的建设, 要给予政策上的优惠。

其次, 积极培育农业经纪人队伍, 发挥经纪人和运销大户在搞活农产品流通中的带动作用。大力发展订单农业, 以市场定规模, 以销定产。

再次, 加快市场信息体系建设速度, 逐步建立健全农村经济综合信息服务体系, 扩大和完善农产品市场信息网络;加强对市场信息的分析和预测, 及时、准确地向农民提供价格信息、生产信息、库存信息及中长期市场预测分析, 帮助农民按照市场需求安排生产和经营。

最后, 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 消除各种关卡和乱收费、乱罚款现象, 为农产品的流通开创“绿色通道”。

(三) 科技助催

加大农技人员的培训培养力度, 建设一支技术精、服务好、能干事的农技人员队伍。建立和完善对农技人员培训培养的机制, 加强与大专院校和农业科研机构的联系, 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 根据衡南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实际需要, 有计划地对现有农技人员进行培训, 更新知识或学习新的专业知识, 以便更好地指导农民群众。鼓励农业技术推广部门通过技术服务、技术承包、技术入股、技术转让等方式, 领办、创办、协办农业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加强对农民群众的培训力度。培训应以农业适用新技术为主, 要有针对性地培训, 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以实际操作为主, 提高农民技术水平。

(四) 链条延伸

通过大力发展食品加工, 实现农产品多次增值。经科学测算农业原产品的价值量只占农业最终产品价值量的10%, 可见, 没有农业生产外环节的多次增值, 农业经济效益就难以从根本上提高。因此, 大力发展食品加工业是增强农业竞争力和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向纵深发展的迫切需要。要尽快制定食品加工业规划和支持政策、建立食品加工专项资金, 鼓励多种所有制和多元投资主体共同参与, 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

(五) 政策倾斜

加大本级财政对农业的投入, 同时, 做好项目前期工作, 争取上级更多的农业扶持资金。引导社会资金进入农业, 特别要进入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 提高农业的效益, 以此吸引更多的金融投资, 形成投资多元化。要引导农民群众在自愿原则下组建农业合作社, 相对集中固定资产, 增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 便于申请银行抵押贷款和联户担保贷款。要通过以上措施, 形成政府、集体、农民、社会资金等多层次的投入机制。在投资方向上, 既要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更要加大扶持龙头企业和培育市场的力度;既要加强有形项目的建设, 更要加强信息服务等无形项目的建设。

(六) 品牌经营

篇4:关于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调查报告

关键词:农业税;收入;副业;增收

一、调查目的

今年是我国“十一五”建设的最后一年,也是我国政府全面取消农业税后的第五年。在过去的五年内,种粮农民是否在取消农业税后获得真正实惠,收入是否有较大程度提高,生活状况是否有较大改善,“十一五”规划中确立的新农村建设目标“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否得以实现?带着这些问题,我协同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周占伟,在今年寒假用了两周时间,深入到农业大省(河南省)某农业县,对该县乡村的村容村貌做了考察,并选择了一个离县城距离适中的乡村的1000户家庭进行了实地调查。

二、调查过程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午间走访相结合的形式,自制需要调查问题的问卷对随机选取的1000户农民进行发放,回收有效答卷976份,经过对问卷反馈的数字信息和农民走访中获取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取得本次调查结果。通过对该乡十几个村庄的观察和住户的走访,我们发现,农民近几年来在住房和出行上有了很大改善,过去的瓦房已经很少见,基本都换做了平房。水泥路基本已经实现了村村通,农民出行的工具也已经有过去的自行车换做了摩托车和电动车,汽车在个别先富裕起来的家庭也已经不再是奢侈物了。但村容还不够整洁,水泥路面上堆满了各式各样的杂物,甚至垃圾,严重影响了出行的方便。村民文化生活相对贫乏,打牌赌博之风盛行。

河南地处我国中纬度,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农作物一般一年两熟,广大农民一般选择在冬季种小麦,然后在收获后种植玉米,也有选择不种玉米种油菜或者大豆等经济作物的,但多以玉米为主,因为玉米抗病、旱能力强,播种后基本不用操心,另外产量也大。下面是对普通农民每亩地的投入情况的统计:

如果不考虑天气的影响,一般每亩地可以收获1000斤小麦,1200斤玉米。政府为了增加农民的收入,近年来持续提高粮食的收购价,当前小麦的收购价一般在0.90元/斤,玉米0.80元/斤。所以农民每亩地一年的纯收入为:0.90×1000-307.5+0.80×1200-118=1434.5元,以人均土地1.4亩(2005年国土资源部公布的我国人均耕地面积数)计算,则农民人均从土地上获取的收益在1434.5×1.4=2008.3元,加上每人从政府获取的种粮补贴18元,合计2026.3元。

可见,自取消农业税后,农民从种粮中获得了一定的收益,靠种植粮食获取的收益已经远高于低收入贫困人口标准,因此,可以说,单靠种粮食,农民已经能够解决温饱问题了。据受调查的农户说,在取消农业税前,基本上“连吃饭都顾不住”,现在是“有所改善”,“最起码可以顾住吃了”。不过,抛除正常开销,想一年下来有太多剩余,倒也不太可能。所以,农村孩子一般辍学率较高,不过自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并对国家级贫困县实行教育补贴后,大多数孩子基本上都能把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业完成。但由于高中和大学尚需要交费学习,因此,这部分教育花费较大,对不少家庭来说,负担比较重,因经济原因无法接受高等教育的孩子在农村为数不少。

调查发现,农村医疗问题仍十分严重,虽然现在农村基本已经普及了新农合,但农民有病后仍然还要自己拿出很多一部分钱来,这让农民们感到并没有减轻太多的负担,至于平常的小病,如感冒、发烧等,他们得了这些病后,很多选择在家熬,而不是去医院或者卫生所,因为这些小病的花销如果去医院的话,往往也需要少则几十,多则上百元。因此,目前农村的合作医疗体制并不完备,国家对农村医疗的投入还需要进一步加强。通过调查,得出农村家用电器与农用机械普及情况数据如下:彩电普及率100%,洗衣机73%,冰箱10%,拖拉机100%,电脑1%,其他大型农用机械0.2-0.5%.

近几年,由于有线电视信号已经基本普及到农村,加之国家实施的家电下乡优惠补贴,家用电器在农村发展迅猛,彩电普及率已经达到了100%,洗衣机也达到了70%以上。相对彩电和洗衣机的大面积普及来说,冰箱的普及率却较低,这主要是因为农民目前收入仍然较低,饮食消费结构还远没有升级,可以说只是处于刚摆脱温饱的状态,加之日常做饭炒菜可以就地取材,保持了食物的新鲜,因此对储存食物的要求不高,所以冰箱的需求不大。电器普及率最低的是电脑,大多家庭都没有电脑,仅有的几户,也属于家里有孩子上大学,从学校带回来的,并且没有联网,因此通过互联网收集信息,借助科技发家致富,就无从谈起。

作为农村家庭必备劳动工具,拖拉机在受调查农户中的普及率也是100%,因为农忙时,拖拉机是农户必不可少的农具;农闲时,农民则可以用它来搞运输,发展副业,增加些收入。一般搞运输的农民都是在城乡为个人或者集体拉货,收入不稳定,还有些是在农闲时打石头,一般三天可以打一车石头,每车30元。还有的农民通过几户联合或者个人信贷的方式,买了大型收割机,播种机或其他农用机械,不仅方便了自己,而且服务他人,也为自己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通过搞副业,农民一年一般可以有2000元左右的收入。

三、结束语

篇5:关于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调查报告

调 研 报 告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各级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省、市农村会议精神,按照县委、县政府“果畜富民、工业强县、城镇带动、旅游突破”四大战略的总体要求,始终把增加农民纯收入作为首要任务来抓,围绕“粮、果、畜、菜”四大主导产业,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以高新农业科技为支撑,以基地建设促发展,大力发展“一乡一业”和“一村一品”,加大劳务输出,我县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农民收入稳步增长。

一、农业主导产业发展情况

1、粮油生产再获丰收,是连续第八个丰收年 2011年,全县粮食种植面积96.5万亩,总产44.73万吨,较上年增长3%。其中小麦种植面积58万亩,总产24.36万吨;玉米种植面积38.5万吨,总产20.37万吨。

油料种植面积7万亩,总产0.98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

在粮油生产上主要抓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认真实施小麦、玉米良种统供项目。按照陕西省良种统供实施方案要求,县上成立了良种统供领导小组,通过招标确定良种统供企业,实行“五统一”管理,严格供种程序,确保供种质量,全县小麦良种统供面积58万亩,玉米良种补贴38.5万亩,实现了良种全覆盖,良种补贴资金通过“一卡通”直接发放到农民手中。

二是积极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2011年我县小麦-玉米高产创建活动建立了2个万亩示范方,在2个万亩示范方田内各建设一个百亩核心攻关田,小麦、玉米收获前,经省、市高产创建专家组实地测产:小麦万亩高产创建示范方田平均亩产523公斤,较中南部大田亩增产52公斤,小麦百亩核心攻关田亩产578.5公斤,较中南部大田亩增产107.5公斤;玉米万亩高产创建示范方平均亩产635.5公斤,较中南部大田亩增产106.5公斤,玉米百亩核心攻关田亩产672.3公斤,较中南部大田亩增产143.3公斤。高产创建活动有效地带动了全县96.5万亩粮食均衡增产,使我县粮食种植面积和总产位居咸阳市第一。

2、蔬菜生产快速发展,生产水平进一步提高 按照“东菜西果、南畜北特”的发展思路,在灵源、阳洪、临平、新阳、大杨、城关、漠西等镇(社区)重点发展阳光大棚、冬暖式大棚蔬菜和露地特色蔬菜生产。引进了山东寿光阳光大棚蔬菜栽培技术和栽培能手,在灵

源、阳洪新建成阳光大棚蔬菜基地600亩,在临平、灵源新建成冬暖式大棚100亩,在漠西、城关、新阳建成无公害大葱生产基地2万亩,同时在灵源、大杨、阳洪发展特色露地蔬菜面积5000多亩。全县蔬菜面积达到3.5万亩,总产达10万吨左右。

3、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不断壮大,促进了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发展围绕“一户带多户,多户带全村,一村带多村,多村形成产业”的思路,抓规划、抓科技推广、抓品牌建设、抓体系支撑,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在继续抓好53个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和3个一乡一业示范镇的基础上,今年己发展申报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8个、一乡一业示范镇1个。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9个,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124个。

二、农民千元增收工程情况

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通过各乡镇和有关部门的努力工作,我县农民千元增收工程紧紧围绕产业发展、企业带动、科技服务等方面全面开展工作。

1、产业基地规模不断扩大

一是蔬菜产业:在灵源、阳洪、临平、姜村、大杨、城关等镇流转土地1100亩。新建蔬菜阳光大棚600亩,新建冬暖式蔬菜大棚100亩,新建设施大棚红提葡萄150亩,建

成了以漠西为中心的大葱生产基地2万亩。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3.5万亩,其中设施蔬菜4000亩,露地菜3.1万亩,蔬菜净收入3.1亿元,人均纯收入588元,较上年324元增加264元。

二是果品产业:全县新建苹果园4.2万亩,其中现代果业绿色长廊新建1.2万亩,北部新建1.2万亩,南中部其它果区新建1.8万亩。建成200亩以上标准示范园6个,在寒寨、三桥等发展核桃杂果林9000亩。全县果品面积达48万亩,通过大力推广先进实用技术,提高了果品产量和优果率,加之果品市场价格上涨,果品总产值达到16亿元,扣除各种费用后净收入12.6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00元,较上年1745元增加655元。

三是畜牧产业:建成大杨双庙村和梁村镇代东村2个万头生猪养殖场;建成周城乡董城西堡子和临平镇枣林村两个果园规模养殖场;建成大杨杨安嘉禾牧业千头奶牛养殖场1个;建成奶山羊养殖专业村4个。全县目前畜牧存栏96.6万头(只)。由于畜产品价格一直走高,畜牧出栏率增加,畜牧业净收入达6.2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80元,较上年637元增加443元。

四是粮油产业:全县小麦种植面积58万亩,建立了45万亩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全县玉米种植面积38.5万亩,建立了35万亩优质玉米生产基地;全县油菜种植面积7万亩,建立了5万亩“双低”油菜生产基地。2011年,全县粮食种植面积96.5万亩,总产44.73万吨。由于粮食增产和收购价格上涨,粮油总产值达到9.753亿元,扣除各种费用后净收入5.64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70元,较上年838元增加232元。

五是烤烟产业:今年烤烟种植面积6000亩,较去年增加1000亩。其中关头5000亩,梁山1000亩。在关头佛头村建五棚连体育苗大棚1个,建示范基地1800亩。

六是一村一品示范村建设:全年培育发展申报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8个,省级一乡一业示范镇1个。

2、龙头企业及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态势良好

广升农业一期工程基本结束,二期工程主体已经建成,各项配套工程正在抓紧实施当中,农民学员培训等项工作陆续展开,今年我局又搭桥引进台商余东寒投资3000万元与马连乾礼兴农民专业合作社共同兴建库存600—1000吨冷库20个,已开始动工建设;城关镇引进陕西翼华商贸有限公司投资2.6亿元、建立占地500亩,养殖奶山羊5000只、野猪1000头、野鹿1000只、秦川牛1000头的养殖基地,该项目正在实施之中。今年新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9个。全县农民多种经营收入1.4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79元,较上年189元增加90元。

3、农民科技培训及劳务输出成效显著

积极实施阳光工程农民转移培训项目,举办农技、植保、能源、土肥、农机等各类培训班120场(次),培训农民1.8万人(次)。培育发展农村经纪人52人。劳务输出及外出打工人员15.4万人,全县务工净收入14.97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30元.较上年1669元增加961元。

以上各项构成农民人均纯收入8410元,较上年5665元增加了2745元。

三、存在问题

一是农业内部种植结构不甚合理。粮田面积较大,经济作物比重偏小;

二是主导产业基地建设水平不高;

三是农产品深加工、流通环节依然薄弱,农业组织化程度较低,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

四是是农业投入不足,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受自然灾害的影响较大,制约着农业生产的发展。

四、2012年工作思路及目标任务

工作思路:围绕一个核心,即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着力抓好两化,即高效农业园区化,农业经营产业化;推进三大战略,即提质增效战略、龙头带动战略和占领市场战略;实现四大突破,即粮食单产、设施蔬菜、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产业化实现新突破。

目标任务:2012年全县稳定粮油种植面积,增加蔬菜种

植面积,提高农业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增加农业科技培训人次,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一村一品”示范村。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达到15%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9671元。

篇6:关于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调查报告

关于对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情况的调 查 报 告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按照县人大常委会工作安排,为了全面细致、优质高效地审议好县政府关于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情况的报告。4月23日,由县人大常委会冯满副主任带队,县人大财经工委组织部分县人大常委会委员,先后深入茶棚乡小黄金山村、西干渠节水改造工程现场和宏都养殖场,采取听汇报和座谈相结合的方式,对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我县现行的社会保障体系可概括为三大板块。一是由人劳部门承担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基本医疗、工伤、生育等五大社会性基本保险办理工作;二是由民政部门承担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救灾救济、医疗救助、等工作;三是由卫生部门承担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通过调研可以看出,我县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的成效已初步显现,并集中体现在以下三大方面:

(一)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制度日趋完善,保障作用明显增强

目前,我县以人劳局为主体,依托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处、医保中心、就业服务局三个经办单位,强力推行了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和生育五大保险,取得了十分明显的社会效益。一是养老保险使城乡居民老有所养。2009年全县企业职工参加养老保险单位达到299家,参保职工30897人,完成上级下达目标任务的101%;养老保险金足额发放率、社会化发放率均为100%;适时增加了2009企业退休人员养老保险待遇,人均月增123元;企业离休和建国前老工人人均每月增津贴补贴490元;启动了一次性结算农民合同制人员养老保险关系恢复接续工作,共办理1600人;申报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县获得国务院批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工作已开始启动。二是医疗保险使城镇居民病有所医。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经过多年的运行和实践,总体效果良好,2009年参保单位达到452家,参保人员40446人,结算医疗待遇4250人次,统筹支出1727.3万元。同时,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额也由3.5万提高到4万元,大病支付限额最高达15万元,大大提高了保障水平。为解决我县城镇职工以外的非从业人员、儿童、学生、灵活就业人员等群体的医疗保障问题,我县于2008年启动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实现了对城镇人口医疗保险的全覆盖,切实减轻了医保病人的医疗费用负担。三是工伤保险使受伤职工伤有所补。我县于2005年实施工伤保险后,职工因工作关系受伤、患职业病治疗或死亡的,可享受工伤保险待遇。截止2009年11月底,全县工伤保险参保职工22694人,其中农民工参保12186人,事业单位参保3169人,共征收工伤保险基金503.4万元,支付413万元,并实现了市级统筹。四是失业保险使失业职工困有所助。2004年实施失业保险以来,失业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管理服务社会化的格局初步形成。目前参保职工达22293人,完成失业保险扩面1179人;为全县12家困难企业职工发放社保补贴871.15万元,预计年底将累计发放1300万元;办理高校应届毕业生失业补助608人,发放失业补助金110.64万元,居全市之首;享受失业保险待遇2048人,失业保险金累计支出1109.87万元。五是生育保险使女职工生有所保。我县生育保险工作已于今年11月全面启动。生育保险的实施对维护我县女职工的合法权益,保障女职工生育期间的基本生活和医疗需求将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全覆盖,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

城乡低保工作启动以来,我县已逐步形成了政府监督、民政主管、部门配合、群众参与的工作体系,建立健全了申报、审核、审批制度,城乡低保工作实现了公开、公平、公正运行。一是严格审批程序,推行城乡低保阳光操作。在办理城镇低保过程中,坚持县乡村三级把关,并设立公示栏和监督电话,随时接受群众监督。在审批过程中,坚持四不审批,即不符合低保条件的不审批,不符合程序的不审批,相关证明材料和手续不全的不审批,群众有异议不经调查核实的不审批。二是坚持动态管理,保障低保对象切实受益。为切实改善低保对象的生活水平,我县适时调整了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从2009年1月起,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由原来每人每月190元上调至270元,月人均补差达到155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由原来每人每年800元上调至1200元,月人均补差达到60元。同时,县民政部门及时掌握低保户家庭生活收入情况,对超出保障线标准的及时注销,对家庭收入降低的适时予以调整,做到了应保尽保,应退进退。三是积极筹措资金,惠及更多低保群体。在县财政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县民政部门千方百计筹措资金,争取上级民政资金3000余万元,用于低保、救灾、救济、救助、残疾人保障、弱势群体生活扶助等方面,使全县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了有效保障。目前,全县共有城镇低保对象3552户,6094人,保障率占城镇人口的6.19%,累计下拨资金1115.19万元。农村低保对象12126户,20133人,保障率占农村人口的4.74%,累计下拨资金1619.99万元。办理城镇大病医疗救助和慢性病医疗救助801人,累计发放救助金61.41万元。

(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逐年增加,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得到有效缓解

2009年是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开展的第四年,参合农民达到420373人,参合率93.03%,居全市四县首位,其中五保户、特困户等3853人全部由民政资助参加了合作医疗。由此可见,全县农民对合作医疗的认知程度在不断提高,政府的公信力也在不断提升。截至目前,参合农民补偿达到28.12万人次,补偿总费用3730.65万元,补偿额1万元以上的196人,8人达到了3万元的封顶线,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与此同时,县内医疗机构也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县内住院比例达到了86.95%,不仅保障了参合农民的健康权益,也促进了医院业务收入的增加,实现了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提高。

二、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保险参保意识不强,参统企业欠费严重。部分企业负责人往往只顾眼前实惠,而不注重企业员工的长远利益,虽本身具有缴费能力,却因不重视而拒绝缴纳。另外,不少从业人员对政策理解存在偏颇。认为企业不景气,如果中断交费致使累计交费不满15年,就无法享受养老保险待遇,这种想法在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尤为突出,给社保扩面带来了很大难度。截止2009年11月底,全县企业欠费总额已达6770万元,如不妥善解决,将会带来更多的社会问题。

(二)社会保险参统率低,严重影响基金安全运行。一是由于县财政支付能力弱,全县党政机关和全额事业单位人员未纳入养老保险范畴。二是由于卫生系统参统率较低,加之部分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欠费严重,导致差额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全员统筹方案运行不顺畅。无力缴费单位的离退休费用只能动用基金积累解决,大大消弱了基金的积累规模,严重影响了基金的支撑能力。三是保险经办机构人员编制不足,导致同一工作人员兼任两种以上不兼容的岗位,容易导致工作出现偏差。四是失业保险、生育保险还需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做到应收尽收。

(三)城乡低保对象家庭收入核定难。全县各乡镇、街道民政工作力量薄弱,给入户调查带来许多困难,特别是个别乡镇的个别村存在人情保、关系保,死亡不上报,收入提高不上报等现象,导致低保对象核定面临诸多困难。同时,由于低保资金有限,而低保面已经扩大,低保对象增多,加之家庭收入情况无法准确统计等,难以真实反映贫困家庭的困难程度,致使低保对象心理不平衡。

(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虽然成效显著,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宣传发动不够彻底,导致农民在认识上还存有偏差;二是乡镇卫生院普遍存在诊疗设备陈旧、人员技术水平偏低、人员配置不合理等弊端,不能满足群众的就医需求;三是个别医疗机构过多追求经济利益,存在门诊转住院、不合理用药、不合理检查等问题,导致住院率和次均住院费用不合理增长,损害了参合农民的利益,又增加了合作医疗基金的支出。

三、几点建议

社会保障工作涉及千家万户,是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手段和重要标志。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必须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认真负责地抓紧抓好这项工作,以充分发挥其经济发展推进器、收入调节器和社会稳定减震器的作用。

(一)进一步提高对做好社会保障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县政府及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社会保障工作的政治责任感和紧迫感,怀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扎扎实实做好工作,让每一名下岗职工和离退休人员都能按时足额领到生活费和养老保险金。人劳、民政、卫生部门要运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对有关社会保障法律、法规、政策等进行广泛宣传,提高全民的社会保障意识和职工的自我保障意识,变要我保为我要保。要加强对企业经营者的教育,使他们切实负起责任,自觉承担做好本企业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离退休人员养老保险工作的义务,按规定及时缴纳社会保险费。

(二)建立稳定可靠的筹资机制,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障资金。资金问题的解决是做好社会保障工作的关键,要努力实现应收尽收。一是在抓好企业和社会资金筹措的同时,政府通过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逐步提高财政预算中社会保障性支出的比例。二是劳动社保、民政、卫生部门要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投入,确保社会保障资金不留缺口。三是继续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这是养老保险制度运行的前提。当前扩面的重点是个体和私营企业,要加大工作力度,尽快把这些企业纳进来。四是强化基金征缴工作,扩大基金规模。凡有能力缴纳保险费的企业都要及时足额缴纳,对有能力缴纳而不缴的企业和欠费大户,由政府出面督促企业缴纳。同时加强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基金监管机制,防止挤占挪用现象的发生。

(三)慎重稳妥地推进社会保障改革,建立优质高效的社会保障体系。深化社会保障改革任重道远,既要着眼于新机制的建立,又要把握好力度和节奏,积极稳妥地推进。一是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要实现100%。要进一步完善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确保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基本生活费和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实现100%按时足额发放和100%社会化发放。二是抓住我县被确定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县的有利契机,积极推动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并探索适合于进城农民工、失地农民、小城镇农转非人员特点的养老保险办法。三是失业保险要全面启动。随着就业形势日趋严重,失业保险的保障功能日益彰显。要按照积极主动、稳妥慎重、确保社会稳定的原则,切实做好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与失业保障制度的衔接和并轨工作。

(四)巩固、发展、规范和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一是民政部门要采取超常规措施,通过抽调专人进村入户、进厂入户,对低保对象进行大规模的普查和排查,严格按实际收入准确核定低保对象的家庭收入,切实解决他们的低保问题,做到应保尽保。二是对低保对象实行动态管理,建立每年复查变更保障对象和每人每户补助差额的工作机制,使低保对象有进有出。三是要实施全社会共同救助。建设、卫生、教育、工商、税务等有关部门要认真落实低保对象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税收、水电、煤气等方面的社会救助,共同解决低保户的实际困难。

上一篇:欢快的六一作文下一篇:×区疾控中心2008年上半年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