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生本教育课堂

2024-05-26

如何构建生本教育课堂(精选8篇)

篇1:如何构建生本教育课堂

如何构建生本高效课堂

在教学实践中,课堂低效一直是管理的一大难题。课堂的低效能导致学生厌学和教师厌教。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不少同行都在艰难地探索构建高效课堂的途径。

那么,如何构建高效课堂呢?我认为必须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抓好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必须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推动教师观念的转变,进而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以逐步消除由于教师讲得过多、学生参与过少而导致的靠大量课后作业来完成教学任务的问题,逐步解决忽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实现的问题。

第二,开展以学课标、研课本、研方法、课后反思等为主要形式的校本培训。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在很多情况下,课堂的低效是由教师对课标与课本的学习与研究不足所造成的,而教师这方面的不足又影响和制约了其课堂驾驭能力,课堂驾驭能力又反过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

第三,抓好教师备课中的备学生问题。不少教师在备课时,只习惯于备教学内容,而忽视备学生。如果教师不去研究学生对所教内容的掌握情况,不去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一切从本本出发,课堂教学的适切性就会大打折扣,课堂教学的高效更无从谈起。

第四,研究和设计好课堂提问。在真实、常态的课堂教学中,我常常发现教师所提的问题本身就有问题,无效问题、假问题、无价值问题充斥课堂,教师的很多提问耽误了学生宝贵的课堂学习时间,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教师要高效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就必须注重对课堂提问的研究,所提的问题必须是有价值的、有启发性的、有一定难度的,整个课堂的问题设计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第五,加强对课堂节奏的把握和管理。课堂上,有的教师刚给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就马上要求其回答,这样不仅浪费了学生课堂思考的时间,而且有效性很差。这种形式主义的教学方式使无效劳动充斥课堂,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有的教师让学生阅读课文、讨论、交流、做巩固练习等,不提任何时间和标准的要求,学生漫无目的地阅读与交流,课堂组织松散,时间利用率低。有的教师只对学生提出比较笼统的要求,学生不明白教师要他们干什么和要他们怎么干,这样,学生就失去了教师的有效指导。因此,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和思维空间,要减少“讲与听”,增加“说与做”,尝试“教与评”。

第六,积极实施小组互助学习制。现阶段,大班额的班级授课制也是课堂教学效率难以提高的一大原因。在小班化教学难以推行的现实条件下,在班内实行小组互助学习可以说是一个最佳选择。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个性心理特点,可以把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发挥优秀学生的优势,积极推行学生互助机制,同时,教师通过对小组的学法指导和激励性评价,进一步提高学习小组的自主学习效果。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面向全体学生,做到因材施教,以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第七,推行作业分层布置制度。教师在布置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时,必须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做到“不布置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作业,布置启发性、思考性作业;不布置重复性作业,布置可选择性、层次性作业;不布置繁难偏旧作业,布置实践性、研究性作业”。布置的作业数量要少,质量要高,要避免进入“教师随意布置大量作业—学生应付作业—教师随意批改作业—教师再随意布置过多作业—学生再应付作业”的恶性循环,消除教师无暇顾及教学内容的研究和设计、无暇顾及研究学生的现象,从而解决学生不堪重负、疲于应付、厌学情绪滋生等问题。因此,加强作业的管理与指导,避免超负荷、重复性、低水平的作业,给每个学生留有充分自主发展的余地,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之必需。

如何构建高效课堂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把握好课堂,向40分钟要质量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保障。无论语文教学被注入什么样的新精神,有一点应该是不变的,那就是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务实高效的。可以说,高效是我们课堂教学的目标,务实是课堂教学的手段。如何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呢?

一、“潜心读文本”――构建务实高效课堂的前提。什么是“文本”呢?语文阅读教学中所说的“文本”指的就是教材,即语文课文。语文课文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学内容隐藏在课文之中。文本有大美而不言,只有用心与文本对话,才能重拾文本的美丽。

(一)用心解读文本首先要做到正确解读文本。正确解读文本就是指能正确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首先要“钻进去”,依据《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年段目标、单元目标、课文特点、课后思考练习等,综合课文的教学内容。然后再“跳出来”,站在学生的角度,依据教学目标,结合课文特点确定本课语言训练的内容,确定课文教学的重难点。只有正确解读了文本才可以把课文的精要提炼出来。

(二)用心解读文本还应做到多元化地解读文本。文本是一座精神花园,教师把学生带进这座“花园”,不仅要让学生看到红花,还要让学生看到绿草。因此我们应该以一种欣赏并悦纳的良好心态尊重学生多元化解读文本。

(三)用心解读文本更应做到超越性地解读文本。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说:“超越教材的过程,就是让学生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从书本中积累文化知识,间接获得情感体验、生活体验等人生涵养的过程。”超越文本使孩子的文学素养更厚实,使孩子的人文素养更沉实。

二、“精心巧设计”――构建务实高效课堂的关键。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说:“语文教学一定要删繁就简,要返璞归真、简单实用,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何谓简单?“简单不是草率,不是省事,而是要改变那种繁琐的,或面面俱到地分析课文内容,或离开课文语言挖掘人文内涵的教学套路,依据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律,突出语言的理解、积累与运用,来构建简约、实用的阅读教学。”纵观许多特级教师的优秀课例,他们无一不是遵循这样的原则,实现了教师在简单中教,学生在快乐中学的教学境界。

三、“灵活用方法”――构建务实高效课堂的保障。只有学生感兴趣、学得轻松、学得自主的课堂才是有效的课堂。由此看来,课堂上运用灵活的方法、手段进行教学尤为重要。

(一)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心理学认为,愉快的环境可以使人感到自由、安全和可以依赖。在这样的氛围下学习,更有利于知识的生成。因此老师要运用语言、课件、音乐等各种手段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以一种自由、放松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

(二)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高效的课堂必然是思考的课堂。在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资源,创设浓厚思考的氛围,让学生一直处在一种积极的思考状态中,让他们在充分思考的基础上,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加以适时点拨,无疑对学习效率的提高大有好处。

(三)课堂练习巩固拓展。每节课结束,设计一些具有巩固拓展作用的练习非常必要。好的练习不仅可以使学生在无意之间进行了知识的强化和巩固,而且一些拓展题更使学生增加了课外知识的积累,使所学的课内知识更丰富、充实。

总之,只有构建起高效的语文课堂,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开阔学生视野,锻炼学生能力,从而获得最优的学习效果。

篇2:如何构建生本教育课堂

生本高效课堂是一种思想,一种境界,一种追求。它以促进学生生命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生活经验,尊重学生生长需要,遵循语文学习与语文教育规律,师生共建的、生态的、一定时间内实现教学效益最大化的语文课堂。

然而,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效率低,一直是困扰我们老师的一大难题,课堂的低效能导致学生厌学和教师厌教。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认为必须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精心备课,吃透教材

如果把学生比作一张白纸,那么老师教什么,白纸上就呈现什么。而有效的课堂上应该是每个儿童带着生活经验和老师、同学共同分享,所以教师的主要职责不是在灌输,而是在开发。备课时,教师要想学生已经有了哪些生活经验,可以做这节课知识的辅垫,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去设计不同的问题,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使孩子能够根据已有经验去善思,善问。而教师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还要对教材有深入的探究和把握,掌握课文内容的重难点,对一些知识点的讲解也要渗透。

二、课前预习,作好准备

学生的认知规律决定了生本的方法论“先做后学”“先学后教”,“课前自学”就是这一方法论的实践。在课前布置学生自学,为学生走进课堂作好准备。课前自学的内容是: 1.个人自学:读懂了什么? 从哪里读出来的? 是怎么读懂的? 想到了什么?2.小组通过课下交流个人自学的成果,并在小组长的带领下统一到一个问题上来,达成小组一致的建议,以便课堂上有的放矢。

三、加强管理,把握节奏

课堂上,有的教师刚给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就马上要求其回答,这样不仅浪费了学生课堂思考的时间,而且有效性很差。这种形式主义的教学方式使无效劳动充斥课堂,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有的教师让学生阅读课文、讨论、交流、做巩固练习等,不提任何时间和标准的要求,学生漫无目的地阅读与交流,课堂组织松散,时间利用率低。有的教师只对学生提出比较笼统的要求,学生不明白教师要他们干什么和要他们怎么干,这样,学生就失去了教师的有效指导。因此,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和思维空间,要减少“讲与听”,增加“说与做”,尝试“教与评”。

四、小组互助,共同进步

现阶段,农村大班额的班级授课制也是课堂教学效率难以提高的一大原因。在小班化教学难以推行的现实条件下,在班内实行小组互助学习可以说是一个最佳选择。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个性心理特点,可以把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发挥优秀学生的优势,积极推行学生互助机制,同时,教师通过对小组的学法指导和激励性评价,进一步提高学习小组的自主学习效果。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面向全体学生,做到因材施教,以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五、教后反思,努力提升

篇3:如何构建生本教育课堂

《美术课程标准》提出, 培养全新的创新人才、跨学科领域的人才。让美术课堂“凸显视觉性”、“具有实践性”、“追求人文性”、“强调愉悦性”。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关注文化与生活、注重创新精神。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 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让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体验不同的媒材带给自己的不同感受, 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 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体现全面育人、以人为本的设计教学理念。

二、营造为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氛围

教育要达到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为了体现课堂教学育人功能, 培养学生的兴趣、习惯、创新能力。在教与学的方法中联系实际, 讲究实效。结合本课内容, 主要指导学生采用了观察记忆法、互动评价法、自主与合作的学习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 讨论交流来实现三维目标。

课堂教学方法以激活学生创造性思维为主, 学会用各种材料、使用各种方法设计、制作一双有趣且有特色的鞋。采用直观教学法、创设情景法、讨论发现法。同时, 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等多种手段, 构建以生为本的高效课堂。我们也知道小学生富于想象, 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 也具备了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基本能力。学生对美术工具和材料已有一定的掌握, 虽然爱表现, 但动手能力较差, 只能用简单的工具和绘画材料来表现自己的想法。只能通过合作学习、游戏活动等方式, 引导学生逐步认识学习方法, 为其营造一个展示自我能力的平台, 让学生享受到美术的乐趣与成功。

三、设计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流程

下面笔者以人教版三年级美术上册第九课《有趣的鞋》一课来谈一谈如何设计生本理念下的美术课堂教学。本课属于“设计·应用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 它是一节集欣赏性、创造性、表现性、评述性等特点于一体的美术课。让学生了解设计与工艺的知识、意义与价值以及“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初步掌握美术欣赏与表现的本方法, 能够在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表现美术。所以, 笔者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通过课前的准备活动及课堂情景突破重难点。

(一)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选用多种材料, 用画、撕、剪、粘的方法进行简单的组合与装饰, 使用多种方法创造性地设计一双有趣且有特色的鞋。

(2) 过程与方法:根据意图选择媒材, 体验不同材质带来的不同感受, 引发丰富的想象, 体验设计与制作的过程, 提高对美术的兴趣, 发展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验鞋随着时代的发展从实用性到美观性的转变。能够在文化情境中认识传统文化。并能珍视优秀的民族、民间美术与文化遗产, 增强民族自豪感, 养成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

教学重点与难点: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 采取多种方法创造性设计出款式新颖、造型各异、有趣的鞋。

根据意图选择媒材, 体验设计制作的过程, 发展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帮助学生学会运用美术的方法, 将创意转化为具体成果。

(二) 课前准备

1. 教学媒体

多媒体、实物投影仪、展示板。

2. 教师课前准备

(1) 了解有关鞋子的知识, 搜集鞋子图片、有趣鞋子的实物。

(2) Flash教学课件。

(3) 彩色卡纸、各色即时贴、蜡光纸、海绵纸等各种可用于制作鞋子的材料供学生选用。

3. 学生课前准备

(1) 在家长的协助下, 通过上网或查阅书籍了解有关鞋子的知识。

(2) 材料准备:课前收集一些广告纸、包装纸、彩色卡纸、厚卡纸、零碎的布、毛线、纽扣、小饰物等可用于制作或美化鞋子的材料。

(3) 工具准备:剪刀、胶水或双面胶、油画棒或水彩笔。

(三) 教学过程

1. 创设情景———激趣引入

通过课件创设智慧闯关小游戏的场景, 组织学生“猜一猜”活动。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观察与思考适时依次出示四张情景图片 (如图1) , 引导学生欣赏并说说画面中的形象感觉像什么?并说一说自己的理由。

预设学生会猜到大树后是长颈鹿, 随机把图片展开, 结果却是一只高跟鞋 (如图2) 。

接着出示第二个场景, 并组织好学生的欣赏与讨论。出现近似“鞋”的形状的汽车形象。当学生对图片充满兴趣感到意想不到之时, 应切入主题引出课题:有趣的鞋。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所以, 在教学一开始, 通过欣赏长颈鹿形象的皮鞋、鞋子形状的汽车两个场景的图片营造了“有趣的鞋”教学氛围。这样创设情景, 设置疑问, 使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欲望, 以便顺利进入下一步的教学。】

2. 自主探究发现———生成知识

(1) 寻找身边的鞋

学生自主活动:探究自己脚上的鞋由几部分构成。并汇报自己小组内的发现。课件展示:鞋的构成———鞋口、鞋帮、鞋面、鞋底、鞋跟。

教师可以适时小结:是的, 我们一年四季都离不开鞋子, 人的脚是大同小异的, 可保护和装饰脚的鞋却是千变万化的。今天, 老师带大家一起来体验中国的鞋文化。这样就自然地过渡到下一个环节。

(2) 鞋子漫步

依次展示原始裹脚皮、方头木屐、唐代高缦鞋、草鞋、绣花布鞋、藏靴、蒙古童靴、虎头鞋、绣花船形皮靴、清代女鞋、三寸金莲等图片。简要介绍以上鞋子的制作工艺、民族特色、造型特点等。

学生自主探究活动:谈感受、小组交流, 分享认知。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合理组织好学生的交流与汇报。

(3) 欣赏提高

学生结合自己课前收集的有关鞋的资料展开讨论。教师可以分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展示, 学生探究活动、评述作品。

①从这些鞋上体会出历史的足迹、时代的步伐。②引导从款式、质地、功能等方面品味出不同民族的艺术特色。

【设计意图:通过语言表述, 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以此调动学生勇于表现、释放个性的积极性, 让学生真切体会到学习的成功与快乐。】

3. 欣赏评述———解决问题

学生独立探究有趣的鞋子, 并说说喜欢哪双有趣的鞋。它哪个地方最有特点!根据学生的认识与理解, 分别去点击图片中心, 此图片会满屏显示。此环节要充分留给学生欣赏与评述时间与机会, 组织学生探究讨论, 并交流认知 (如图3) 。

【设计意图: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新课程标准特别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学生利用几分钟的时间, 通过寻找答案相互交流, 积极互动, 在交流、探究中说出喜欢的有趣的鞋的原因。发现了它们最有特点的地方!让知识的学习与理解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中得到了解决, 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 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4. 创作体验———个性发展

“我是小小设计师”学习活动, 让学生小组内互相说说材料运用和制作鞋子的想法。组织小组讨论交流, 每小组请一位学生说说材料运用和制作鞋子的想法。

(1) 指导学生合理运用各种材料、运用各种方法精心装饰鞋子。

(2) 巡回指导, 在学生创作作品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适时引导学生相互讨论, 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

(3) 学生设计体验创作。在学生设计时, 屏幕中播放学生的作品欣赏、并利用音乐烘托氛围。

【设计意图:在学生创作时, 并播放轻音乐歌曲, 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 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展开思路、大胆创造, 体验造型活动所带来的乐趣。】

5. 展示评价———拓展延伸

(1) “鞋子发布会”学习活动。让学生把制作好的鞋子放在展示台上, 绘画的作品可以贴在黑板上的展示区里。并为小组里或自己的作品起一个有创意的名字。

(2) 评价展示学习活动。

评价方法:造型是否有创意?装饰美不美?颜色是否合适, 等等。

预设学生:学生从鞋的样式、鞋的基本构成知识、鞋的创意材料、鞋的功能是否有创新、制作的目的性是否能体现等进行合理评价。

教师可以这样小结:“有趣的鞋”制作方法各种各样、材料也各种各样, 只要多动脑, 就会想出很多好方法。就会创造出各式各样有特色的鞋 (鼓励未完成鞋子制作的学生在课后继续制作完成) 。

【设计意图:在学习活动中问题由学生提, 方法由学生想, 思路由学生讲, 从而真正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并安排已经创作完成的各小组成员为小组里或自己的作品起一个有创意的名字, 这样设计就避免因各小组学生由于完成的进度不一样, 无法进行统一评价的弊端。】

(3) 走进生活去寻找“有趣的鞋”, 学生欣赏“鞋”的样式的生活用品 (如图4) 。

【设计意图:生活是艺术的源泉, 也是儿童进入美术学习的起点, 把生活中的事物引进课堂, 是新美术课程标准中加强学生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究性的要求。】

在课程即将结束时, 组织学生对收获与快乐的回顾, 把自己的创作感想和乐趣跟大家共同分享。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对收获与快乐的回顾, 既加深了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印象和体验, 同时, 又是对这节课的总结和梳理。把自己的创作感想和乐趣跟大家共同分享。】

四、让教学反思为课堂教学凝聚能量

(一) 小处入手、大做文章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课堂教学改革, 就是“小立课程、大做文章”。本节课以“看”、“想”、“说”、“议”、“做”、“评”为教学主线, 通过大量直观的鞋子图片和作品实物, 引导学生了解鞋子的特点, 使学生感受到鞋子的造型美和装饰美, 从而把视觉经验转化为实践经验, 并通过动手“做”, 创造出了各式各样有趣的鞋, 通过“评”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 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美术作业的多元化、灵活性设计, 都能让学生体验成功, 使他们不再感到美术作业是枯燥无味的, 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同时, 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力, 提高每个学生的美术素养及综合能力, 为他们的终身学习能力奠定基础。

美术教学活动的实质是以探究为核心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在引导学生进行艺术创作时, 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有力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 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我们要看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引导他们懂得“值得做的事, 做得差一点也没关系”。课堂中学生体验学习的过程, 不仅要看学生的学习结果, 还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行为。

(三) 探究学习、激发潜能

在本节课学习中, 学生用多种材料制作了立体的鞋子, 并进行了装饰。学生欣赏了具有特色的鞋子、奇异的鞋子, 这对学生是一种启发, 又增添学生的知识。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中表现积极主动, 能够大胆思考创新, 制作了具有自己个性和特色的鞋子。

篇4:如何构建生本教育课堂

【关键词】构建;生本教育课堂;学生主体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生本教育的理念越来越深入到每位教师的思想观念中。更新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模式是教育对教师提出的一项新的要求。如何构建生本教育的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每个孩子充分挖掘自身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展,成为每位教师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在实际工作和不断的学习中,我摸索到了一些方法,下面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一、构建生本课堂,教师要给学生创设预习的空间,注重预习方法的指导

“没有一定的活动范围,人就无法完成重大的事情,儿童的自学意识和自学能力的幼芽,必须在开放的学习活动时空中才能得以勃勃生长。”这一观念的提出,阐明了预习的重要性。要让学生学会预习,教师首先要给学生提供预习的空间,指导预习的方法。前置性作业在生本课堂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是对相关旧知的复习,也可以是对新内容的预习。潜质性作业的布置影响着一节课的交流与学习效果,因此前置性作业要具体、明确、有针对性,便于学生操作。同时教师一定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完成前置性作业的方法指导。使学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有效交流,收到好的学习效果。

二、构建生本教育的课堂,教师要多多预设课堂出现的“可能”,提高自身驾驭课堂的能力

生本教育倡导“全面依靠学生”,教师应“无为而为”,处于“帮学”地位。事实上在生本教育的课堂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仅存在,而且教师应该站在更高的角度去倾听学生交流中存在的问题,去解决学生主动发展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时要把工夫花在钻研教材上,花在预测学生的“可能”上,做到心中有数,从容的应对学生的生成问题。如《圆的认识》一课,我给学生布置的前置性作业是想办法画出一个圆,并介绍画圆的方法。我对学生可能出现的画图方法做了预设:学生可能会用实物画图,也可能会用圆规画图。在交流中,如果学生提出用实物画图的方法,就做为一种方法简单介绍;用圆规画圆是本节课要解决的教学目标之一,教学中要把它作为重点,引导学生展开交流学习。总之,任何一个教学环节的预设,都要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前提,尽可能多地把学生考虑在内,多多预设学生的“可能”,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成为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

三、构建生本教育的课堂,教师要善于抓住动态生成的教育资源

生本教育的课堂模式开放了课堂,释放了学生的思维,为学生提供了合作、交流、探究的空间,课堂上也因此生成了更多的动态教学资源。教师如果能及时抓住生成的动态教学资源,就会让这些动态资源成为课堂的精彩之处。在《圆的认识》第二次试讲中,在画圆这一环节,有一名学生画出了同心圆。我认为可以利用它来解决“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这两个知识点。于是我抓住这一契机引发学生思考,他为什么画出的是同心圆,这两个圆为什么大小不一样?从而引导学生把交流的重点转移到这两个问题上。又如一名学生在利用实物投影汇报什么是直径时,用手比划,但却说不清,看到这种情况,我问他:你能用你的手势告诉大家什么是直径吗?他把两只手放在了直径的两端,见此情景,我把手放在了圆心上,这样直径的概念以肢体语言的方式生动的展现在了学生面前,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突破了教学的重点。

四、构建生本课堂,教师要有效引导学生交流,突破教学重点

生本教育模式下的课堂,更多了生生之间的交流。很多老师认为“生本”以后,教师在课堂上已经变得无所事事了,听听学生交流交流就够了,既轻松又简单。如果站在这样的角度来解读“生本课堂”,我想是浅薄的,更是无知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的劳动不是减轻了,而是加重了,也更加具有挑战性。学生能不能真正的将自己的思想与他人分享和交流,并质疑发问,需要教师倾注更多的精力与时间去倾听、思考、从而有效引导交流的内容。

如在《圆的认识》这一节课,我在前置性作业中布置了让学生尝试画圆的作业,课上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画圆的方法。我在巡视时表扬画圆比较规范的同学说:你画得真好,你有什么好方法,跟大家说一说。从而引导学生把圆规的使用方法作为重点来交流,突破了学习用圆规画圆这一教学重点。

五、构建生本教育的课堂要开放问题的设计,让课堂充满生命力

过去我们习惯性地用一个个小问题牵着学生走,甚至是强迫学生按照教师自己预先设计的线路走,于是课堂的学习没有活力,没有张力,没有生命力便接踵而来。在以生为本的今天,勿庸至疑,我们需要开放的课堂。一个开放的课堂就需要教师设计具有研究价值的开放的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探究与交流活动。如在《圆的认识》一课的前置性作业中,我布置了这样一个作业:剪下一个圆,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看看你能发现什么。这一开放的问题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交流机会,学生不断发现同一圆内有无数条直径,有无数条半径,直径是半径的二倍,同一圆内所有的直径都相等,所有的半径都相等。问题的开放,放开了学生的思维,使得课堂呈现了精彩的发言,彰显了课堂的生命力。

不敢说我理解了什么是生本教育,更不感说我在实践着生本教育,但我真实的感受到数学知识不一定都由教师来传授。只要我们敢放开自己的手脚,就放开了学生的头脑。我们为什么不放开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呢?“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给学生的空间有多大,学生的能力就有多大”。我愿意从每一节课开始,以生为本,给学生以更大的空间去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娇.浅谈生本教育课堂教学中如何通过评价促进有效教学,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s1

[2]迟雪.生本教育课堂视野下的师生关系探究,鸭绿江,2014.12

篇5:如何构建生本高效的语文课堂

生本课堂就是应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的主人,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以教师引导为辅的课堂。“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 只有学生学到了,学好了才是有效的教学,课堂教学必定要以生为本,以学为本,课堂教学所有的一切都是为学生服务的在生本课堂上,教师仅仅是学生自主发展的指导者和引领,不需要将知识点一个个传授给学生,而是要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传统的教学模式,从备课开始入手,既要备教材,又要备学生。先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需求:给学生学案,要求学生预习。预习要有明确的要求,或给生字注音组词,或读一读课文中包含生词的句子;或通过查字典理解生词的意思;或明确每一段的段意;或概括课文内容;或查找相关资料;或提出疑问等。然后,批阅学生的学案,再把学生的需求转化为教师自己的教学目标,结合教材进行有一定广度和深度的预设。这样的课堂就会事半功倍。

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首先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预习。预习的结果是一堂生本课,开展的好不好的关键。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深有体会。就拿语文第一课时的学习目标为例,解决生字词,读通句子,课文。正是因为学生的预习方法没有掌握,直接导致了预习效果,课堂上理解词语,读通句子占用了大量的时间,一节课的任务完成不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才会越教越轻松,越教越简单。

篇6:推行生本教育 构建有效课堂

----让学生快乐成长

宋门学区小天罡小学

为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切实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把沉睡在每个学生身上的潜能唤醒,并且激活起来。在中心校的大力指导下,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创建激情校园,特别是今年春季以来,学校努力的在实践生本教育,创建激情活力校园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效果,校园重新焕发出了勃勃生机,让学生快乐成长。

生本课堂,就是以生为本的课堂,课堂教学从学生出发,相信学生,发动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成就学生;课堂教学为学生服务,建立新型师生关系,营造激情学习氛围,开创高效课堂模式,实施多元评价机制;课堂教学让学生做主,以学定教,尊重差异,全员参与,全面发展,快乐成长。目前,我们大部分老师也在尝试这种教学形式,运用生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但是在操作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一、对生本教育理念理解不透彻

(一)什么是生本教育

生本教育理念由华南师范大学郭思乐教授最先提出,是当下影响较为深远的教育思想之一。他提倡“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 生本教育就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就是以激扬生命为宗旨而为学生学好而设计的教育。在生本教育中,教育教学的真正主体是学生,把以往教学中主要依靠教师的教,转变为主要依靠学生的学,教师的作用和价值体现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内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组织学生自主地学习。

生本教育的核心是“以生为本”,这和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有它不同寻常的地方,传统教学实行填鸭式、烤鸭式,这扼杀了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我们在教学中也有过困惑,为什么我们的老师下了那么大的气力,而效果往往是不明显呢?为什么我们的老师在课堂上汗流浃背的讲,而学生主动参与的激情是那么少的可怜呢?为什么我们的教学是优生不见增多,而学困生却越来越多呢?这些问题形成的症结在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没有调动出来,在于老师没有利用发挥好好学生的潜力,每节课只是老师累,老师忙。今年春,我们面对现在学生学习的主动能力不强的情况,果断实行课堂改革。在班级座位上实行小组制,在课堂教学上推行生本课堂,变老师讲为学生讲,变老师忙为学生忙,变老师动为学生动。当然,我们在推行生本课堂的过程中,全面依靠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在课堂上还是不够自信,不大胆,不敢说,不敢做。部分老师还是不敢放手,还是怕学生学不好,不相信学生,还有包办代替的现象,也有一部分教师抱着抵触情绪,也有的教师抱着观望的态度,还有的教师是你说你的,我还是行我的老一套。那么,怎样依靠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如何消除老师的抵触情绪,是值得我们探讨的。所以,本学期我校利用周四理论学习时间和教研时间,组织教师学习郭思乐教授的三本书:《教育走向生本》、《教育激扬生命》、《谛听教育的春天》,通过看、学、比,老师们实地感受到了生本课堂的好处,现在连我们的年老教师也行动了起来,自觉地加入到了生本课堂改革的行列。

(二)生本课堂究竟是什么样的

生本教育突出小组学习、合作学习,为了将生本课堂贯彻到我们的教学理念中去,学生的科学分组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它关系到合作学习能否预期的实现。针对学生成绩不平衡的状况,我们将学生按照优、中、差分为三类,每四个人为一个小组,小组座位实行循环制,把学习能力突出、管理责任心较强的学生任命为小组长,每组学生按照优中差分类搭配,科学均衡的建组。生本课堂就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自主学习的课堂。具体表现形态为——“四突出”、“三转变”和“四个基本流程”。

“四突出”即突出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完全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局面;突出学习:整个教学过程处处突出学生自主性学习,使学生获得学习的动力;突出合作:4—6人的小组学习是最大特色;突出探究: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探究获得知识,形成能力。

“三转变”即变老师灌输式的教为学生自主性的学,使学生获得学习动力;变“听懂了”为“学懂了”、“会学了”,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变“他律”为“自律”,使学生获得自信、自尊,激发内在的学习潜能。

“四个基本流程”:即课前预习或前置性作业——小组交流——班级交流——老师点拨。

二、开展生本课堂教学

(一)召开生本课堂教学会

为贯彻落实学区中心校开学工作会议精神,我校以生为本课堂研讨拉开新学期序幕。

新学期,学校紧紧围绕“践行生本教育,打造高效课堂,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育人质量”为中心,开学伊始,学校先后召开三次生本教育研讨会。每一次校长都亲自坐阵研究、指导生本课堂的特色实践。第一次会议研讨新学期如何践行生本课堂,大家畅所欲言,集思广益。第二次研讨适合我校生本课堂教学模式和生本课堂教师用语。第三次,全体教师会上宣讲生本教育理念及生本课堂教学模式操作要求,课堂上教师、学生用语。真正以生本为抓手,拉开新学期序幕。校长结合新学期工作计划就如何更好推行生本教育谈了四点建议:一是要营造浓郁的生本校园文化氛围。本学期,学校将充分发挥全体师生聪明才智,人人参与设计和建设生本校园文化,对教室、宣传栏等地方进行精心布置,让每位师生都能对生本文化入脑入心。二是要以生本教育为抓手,继续开展“推门听课”活动。教导处针对问题,制定出生本课堂操作模式供每位教师新学期使用,并组织观摩活动,让生本教育真正在课堂上“安家”。三是加大对生本教育常规监控力度。教导处开学初制定好详细的生本课堂实施计划,切实做好过程的督查和落实。四是要做好生本教育科研工作。学校计划以生本教育研究为课题进行立项,让老师们进行研究。还要在平时教学中坚持撰写生本研究案例、小结、教学日记或随笔。

(二)以生为本的习惯养成

生本课堂不仅仅局限于40分钟的课堂教学,它涵盖了学生的各个层面与时间点。

1.小组建设

我们的小组建设不仅仅是体现在课堂上的交流组、帮扶组、对抗组,还延伸到以年级、班级为单位的学习研究组,打破年级的兴趣活动组。

2.无辅导教师的自主学习

每天上午早自习与午自习自习,学生自主学习。早自习、午自习学生早读由值班人员巡视。

3.国学经典诵读、弟子规、文明礼仪

每天大课间,分年级至少引领学生诵读一篇国学经典篇目,每学期举行诵读比赛活动。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我们非常注重对学生的文明礼貌教育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在每年开学以后,学校并不是急于上课,而是要求各班将学校印发的《小学生日常守则》和《小学生文明礼貌用语》、《小学生一日常规》等下发给学生,对学生开展文明礼仪和行为习惯教育,通过教育让学生明白了礼仪的重要性,行为习惯养成的益处。学校还通过各班的文明评比纠正学生的一些不良行为,同时我们还通过班会和学生集会的机会等形式对学生大力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这些措施的实施,对我校学生的文明礼仪和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4.少先队大队是以生为本的实现学生自主管理的学校一级组织

配合学校开展各项活动,架起学校与学生沟通的桥梁,对全体学生的纪律、卫生、学习等进行自治管理。

5.两课两操活动

两课两操一活动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点。“广播操操”、校园舞整齐有序,已成为小天罡小学一道亮丽的风景;自编自排“火了火了火”校园舞等更是赢得了广泛赞誉。

6.我们定期召开校级、年级、班级家长会,及时交流互通家校信息。

(三)以生为本的兴趣小组

组建书法、舞蹈、经典诵读、计算机、生物奥秘、手工小制作等兴趣小组供学生参与,让不同程度、不同性格、不同爱好的学生都有展示的平台,让学生快乐全面发展。

(四)以生为本的多元评价

设置班级“领军人物”,体艺之星、劳动之星、贡献之星、文明之星、书写之星、参与之星、展示之星、质疑之星、帮扶之星、勤奋之星、组织之星等,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

三、加强管理,勤于动笔,勤于反思

英国哲学家洛克认为:反思或反省是人心对自身活动的注意和知觉,是知识的来源之一。生本教育倡导老师要与学生共同成长,老师与学生共享生本给人带来的快乐。因此,我们的老师就要树立时常反思意识,要勤于动笔,勤于反思,及时总结交流。

本学期,学校教导处加强对生本课堂教学模式课题研究的管理,每安排一项活动,都必须有检查、有落实。

每位老师坚持每周一次生本教育理论学习,学习要记笔记、有日期;每月坚持写一篇生本课堂教育叙事或教学反思;每学期要写一篇有价值的生本课堂教学案例或论文。

我们探索构建生本课堂教学模式,但又不能被模式束缚,模式是方法的集合,但是它里边有两个核心元素,一是思想或者理论,二是方式方法,最好的办法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篇7:如何构建生本教育课堂

摘要:在推进教育不断发展的探索和实践中,学校和教师应该给学生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只有具备多方面、多层次因素的和谐,教学才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生本教育理念;构建;和谐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目标在于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在推进教育不断发展的探索和实践中,学校和教师应该给学生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只有具备多方面、多层次因素的和谐,教学才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一、目标定位的和谐

传统的语文教学在定位上是以知识为本位的,即以传授知识为教学的最终目的,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未来社会需要的是高素质的技术人员和智能型的操作人员,显然以知识为本位已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因此,教师应该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及语文能力。语文教学的定位主要是培养听、说、读、写能力,着力于学生学习主动性、自主性、创造性的自我培养,着力于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创造精神、合作意识的自我培养,使学生成为独立的、健康的、完美的人。在“生本教育”实践下的课堂能够较充分地完成这种定位。

“生本教育”提倡的是先“学”后“教”,因此课的前期准备工作全部由学生分组完成,要先后解决这样几个问题:分析任务的要求——进行详尽的分工——查阅资料——筛选、借鉴资料——疑难质疑——课堂展示。由此流程图,不难体会语文教学应该体现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原则,在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给学生不同程度的收获。

二、教学内容的和谐

语文教学的内容应当与现实生活相通、相融并成为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其思想性、审美性、价值观要与时代生活的主导意识合拍。如教钱钟书的《论快乐》,可先每个小组阅读完文章后自己设置问题。各个小组经过精心预习和讨论之后,提出很多有思考价值的问题:

1.文中引用穆勒的话,将苏格拉底和猪进行比较,这样写有哪些作用?

2.“有最洁白的良心与全没有良心或有最漆黑的良心效果是相等的”,这句话中的“效果”具体指什么?

3.“肉体减少了专制”,这句话中的“专制”有什么含义?全句是什么意思?

4.“能一贯抱这种态度的人,当然是大哲学家,但是谁知道他不也是个大傻子?”“一贯抱这种态度的人”是指什么人?

5.怎样理解“矛盾是智慧的代价,这是人生对于人生观开的玩笑”。学生小组之间互相释疑,解答。

三、教学方法和过程的和谐

语文教学方法和过程应该是一个多样统一的和谐整体。教学内容决定着很多差异性的存在,也决定了在实际教学中不可能总是依靠单一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教学因素的`多样性,决定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开展教学活动不可能一堂课只采用一种教学方法,往往需要几种教学方法的相互配合相互补充。比如,小组合作法、自学法、讲授法、质疑法、练习法、讨论法等多种教法的综合运用。当然,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必须表现为协调一致才具有实际意义。 语文学习的过程是“学得”与“习得”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过程。“学得”重课内、主要面对教材世界,以“指导”“训练”的方式,有计划、步骤地培养学生学习技能。把学生“习得”延伸,面对生活世界,以“感悟”“积淀”的方式,在更广范围里去感知美、发现美、理解美、欣赏美、创造美。语文学习过程是通过学生联系自身生活进行感悟,让大语文观念深入人心,注重语文和人生的关系。

四、师生关系的和谐

心理学研究表明:好的情绪,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精神振奋,愿意学习;恶劣情绪则抑制学生的智力活动,使学生厌恶学习。学生的情绪与教师的态度是相辅相成的。教师爱学生,学生敬教师,这是教育活动得以有效开展的前提。师生关系的和谐,是取得教学实效、体现教学魅力的重要保证。

首先,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生本教育”的理念,除了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生命需要和尊重学生的智力之外,还要依靠学生进行管理。教师要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变“权威型”的师生关系为“伙伴型”的平等师生关系。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教学观,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学习。

其次,教师要有洞察力。教师要知道学生的知识增长点和闪光点,明确每位学生的发展方向和潜力,按教育规律和自然规律实施教育。教师必须经常了解学生的学习和思想状况,听取学生的意见,改进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形成“教学相长”的和谐局面。

五、学习与再学习的和谐

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人文性、思想性、情感性、生命性的特点。语文学习不仅仅是掌握和运用语言,还要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生本教育”倡导教师的核心能力是组织学生学习的能力,教师要在学生的放飞中获得自身的解放。教师还要关心学生将来再学习的情况,为终身教育打下基础。当学生完成分组的任务后,他们从合作的经历中不仅学会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获取知识的方法,而这正是达到了学习与再学习的和谐。

篇8:关注生本教育 构建高效课堂

一、激发学习兴趣, 提高积极性

以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从三个方向看”这一章为例, 学习三视图的内容时, 先出示一幅图片, 和学生领略一下庐山风光, 陶冶一下学生的心境, 由此联想到古代诗人的一首诗: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入,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在讲解“平移, 翻折, 旋转”时, 可以用几何画板在幻灯片上向学生进行动态演示, 直观的动画效果定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新知的兴趣, 使数学知识在学生的感知中得以生成.

二、实施自主学习, 增强主动性

首先, 创设问题情境, 确立自主学习目标, 这是自主学习的显著特征.我们都知道, 一切思维都是从问题开始的, 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所以我们要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就应当把预习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教学中只有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才能真正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自己探究并完善自己的认识.在《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这一节教学中, 我设计了如下几个问题, 让学生去自学.1.如果两个三角形全等, 那么它们的对应边和对应角有什么关系?2.两个三角形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即它们有多少组边或角分别相等时就全等?3.当两个三角形的6个元素中只有1组边或角相等时, 它们全等吗?4.当两个三角形的6个元素中只有2组边或角相等时, 它们全等吗?5.从三角形的6个元素中任意选出其中的3个元素, 共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学生带着这几个问题去思考、去探索, 通过教师的指导, 对以上问题加以解决, 便可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从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入手, 引入新课, 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调动学习的主动性, 使所学知识变得具体化, 生活化, 学生易于理解.

教学中, 我们要创造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 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要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 以操作来点击思维的火花, 让学生自己去发现, 自己去归纳, 自己去表述, 放手自主学习, 形成自学氛围.可见, 教师为学生创设动手操作的学习情境, 也是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

三、建构合作小组, 培养凝聚力

合作是生本教育的重要特点之一, 新课改的背景下, 建议把课堂主动权还给学生.建构合作小组, 在小组活动中, 数学教师一定要进行正确定位, 要明确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 他们所扮演的不仅仅是参与者的角色, 还是小组活动的组织者与设计师.合作小组成员有了具体明确的任务并不见得就能顺利完成任务, 还必须注意的一点是, 要让学生们有比较充足的准备时间.因为教师在活动开始前没有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准备, 在活动中因为课堂时间的有限, 学生们很容易因为问题的无法深入而陷入焦灼状态, 从而出现放弃活动或表面应付等流于形式的活动表演.

合作小组必须拥有互助、交流、促进三大要素, 但是这些并不是学生天生就拥有的, 而是要求教师前期精心的设计和有效的指导, 师生角色的正确定位是小组合作学习得以展开的前提, 要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合理的小组分工同样重要, 分组中尽量做到组员性格类型、性别比例、成绩优劣的合理搭配, 小组组建后还要有相对的稳定性, 组员们经过时间的磨合才能相互熟悉, 这样才能有利于让不同特质、层次不同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 形成优势互补, 相互促进, 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不断健全学生人格, 从而实现高效的合作学习.

四、参与自我展示, 树立自信心

上一篇:煤矿中层干部述职报告(2012)下一篇:中班下学期的美术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