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一堂音乐课

2024-04-29

如何上好一堂音乐课(精选6篇)

篇1:如何上好一堂音乐课

如何上好一堂音乐课随笔

什么样的音乐课才是一节好的音乐课?什么样的音乐课才是符合新课改理念的音乐课,这是许多音乐教师关心的.问题,那么如何评价一节音乐课?

我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评价一堂音乐课:

一、评教学准备 1、了解学生学情,把握《课程标准》,钻研教材和教法。 2、熟练必要的示范,创设适宜的情境。 3、围绕教学,多渠道有效开发和利用教育资源。

二、评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要明确、具体,符合《音乐课程课标》理念,符合音乐学科特点,符合学生实际。 2、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关注情感、能力、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的整合。

三、评教学内容 1、生动、形象,富有美感,有利于学生的音乐审美学习和文化学习。 2、陶冶学生性情和高尚情操,有利于学生音乐创造与实践等多种能力的发展。 3、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贴近学生实际,难易适度。

四、评教学程序1、 教学思路设计是否符合教学内容实际,是否符合学生实际,层次是否清晰。 2、,课堂结构的安排是否合理,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与衔接是否恰当。 3、体现音乐审美性,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探究、感受、表现与创造兴趣,发展其能力。教学民主,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4、师生互动,提供学生自主学习和选择的机会,教学生动,气氛活跃、和谐。 5、充分体现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促进者的角色地位。

五、评教学手段 1、教学方式多样化,有启发性和激励性,指导及时、灵活、有效。 2、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教学有特色。

六、评教学效果 1、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 2、学生学习兴趣浓厚。 3、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增强,掌握更多的学习策略和方法。

七、评学生发展 1、音乐学习兴趣浓厚,能感受和理解音乐与相关文化,有初步的音乐审美评价能力。 2、大胆想象、思维活跃,获得相应的审美经验和多种音乐技能。 3、获得美感体验,合作分享,乐于表现,有艺术创新的意识和初步能力,突出个性。 4、全员、全方位参与学习活动(认知、行为、情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 5、友好分工与合作,课堂气氛民主、和谐、活跃。

八、评教师素养 1、有良好的音乐素质及综合修养,理念先进,教法出新,示范娴熟。 2、教态自然大方,举止得体,有亲和力,富有激情。 3、语言规范、准确、有感染力,教学应变能力强。

上一篇:如何上好一节优质课 下一篇:信息周活动心得体会

篇2:如何上好一堂音乐课

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前延阵地,音乐教育工作者要树立“以学生兴趣为主,以学生为本”的音乐教育观。把尊重看成是现代教育的 活动,并让学生深切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使之陶冶情操、怡心养性,并在不知不觉中提高音乐素养。

再次,教师要注意运用形象比喻和有趣味的语言,深入浅出的讲解、传授新知识。教师运用形象比喻和有趣味的语言,深入浅出的讲解,不但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力,也会加深学生的记忆。如:把附点音符中的附点,比做某某音符带了个“小弟弟”,“小弟弟”乘车要买半票(当然前面的大哥哥音符要买整票)。这样,把附点的时值总是等于前面音符时值的二分之一(一半),而与半票是整票价格的一半有机地联系起来。这就较好地克服了学生把附点的时值固定当做半拍的错误概念了。把顿音号比喻成指啄食的鸡嘴:顿音号、象鸡嘴,应该唱得短又脆;把重音号比喻成箭头:重音号,象箭头,时间唱足音饱满;把延长号比喻成眼睛上面加眉毛;把连音号比喻成相同音上搭座桥;把渐强号比喻成喇叭,左边小来右边大;把渐弱号比喻成宝剑,右边小来左边大;把休止符°比作“某某同学没赶上车”,要给他留座位(即空出与音符相应的时值)。也可以将一些音乐符号组成“鸟”,让学生辨认。这样,既交待了这些音乐符号的作用、又引起了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对知识概念的理解。

(一)、解放学生。首先从座位上解放,改变固有的座位排列,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可设计成弧形、半圆形、蝴蝶状、轨道式、自由式等等,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其次从思想上解放,教师要放下权威变成朋友,让学生处于一个平等、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音乐。

(二)、提倡“探究学习法”。“以学生兴趣为主,以学生为本”,就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学生的学习同样是一种发现,学习者自己发现的才是最重要的和富于个人特色的知识。判断学生的学习是接受还是发现,关键在于学生是否用自己的头脑亲自对事物进行过分析与整理。实践证明:由学生自己发现、弄懂的东西,要比老师教的印象深刻得多。在音乐教学中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点拨。

(三)、提倡师生同学习。音乐学习是表现个性、开发思维,注重情感体验的过程,由于音乐的形象是模糊的、非语义的,在欣赏音乐和表现音乐的过程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所以,在音乐教学中没有标准的答案。教师要与学生形成交流式教育,不仅是学生从老师那学到知识,老师也从学生那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老师和学生都获得一些在他们身上都不曾拥有的东西,当老师和学生离开教室时,他们都得到了一些从未有过的体验和收获。21世纪的教学应是一种双向活动的过程,一方面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也是从学生那里获得信息和受到启发。

(四)、改革创新。作为音乐教师,要大胆改革与创新,不要被教材所束缚,寻找学生喜欢的内容与形式。我国的民间音乐浩如烟海,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收集、去探索,如说唱音乐、戏曲音乐、京剧的生成与演变等等。与学生一起感受民族音乐“心平气定”、“轻微淡远”的音乐审美观,以及“通乎杳渺”、“物我两忘”的音乐至美境界。如今流行音乐已深入人心,很多学生都是“小追星族”,我们何不利用这点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当然教师在选材时要慎重,像《大中国》、《黄河源头》、《青藏高原》等等,都是良好的音乐教材,即培养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又达到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目的,我们为什么不去尝试一下呢?

篇3:浅谈怎样上好一堂中学音乐鉴赏课

一、情感体验在普通高中音乐欣赏课中的重要性

情感体验是音乐欣赏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如何使学生获得情感的体验?教师必须运用音乐的各种要素巧妙地引导, 让学生参与到音乐当中去感受、想象、理解、再现音乐形象。让学生在听赏、表现、游戏、律动、创造等教学活动过程中与音乐释放的情感发生心灵的共振。比如说在课堂教学中她让学生视唱不同的音乐主题来感受不同的音乐意境, 在“与学生分别走男女舞步”的教学环节中让生对比感受不同的音乐形象等;教学中, 将学生分组用不同的音色、力度、速度视唱主旋律来表现不同的角色, 感受音乐情绪的变化。

音乐中的投入、想象、联想、思考的范围是广阔的, 是不可造型的艺术, 并在瞬间或长期都可以有着不同层次的情感。音乐本身来源于生活, 使情感能得到充分的表现, 在此基础上得以提炼和升华, 情感也随之加重。音乐艺术是综合的艺术, 它所包容的内容万千, 是其它任何艺术不可替代的, 所以音乐是最富情感的艺术。换言之, 音乐有着丰富的情感, 人类的情感是最丰富的, 二者不谋而合, 因此可以通过情感的体验使普通高中的学生更广、更深, 更自然地接受音乐艺术的教育和培养。在普通高中的音乐欣赏课中, 学生可通过大量的音乐实践得到情感的体验、抒发、产生一定层次的认识、评价、鉴赏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修养水平。普通高中音乐欣赏课在目前, 课时少, 内容多的情况下, 情感体验教学就更为重要了, 音乐大门的开启, 要靠教师选择好钥匙, 情感的调动和培养则是教学中最好的选择。

二、运用多媒体创设音乐教学情境

《音乐课程标准》中提出:“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 将学生队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运用多媒体辅助音乐教学, 可以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意境, 丰富教学的形式。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如实的传递、保存和反馈信息, 并使各种信息类型的转换和过度变的自然、平稳, 从而避免了传统的音乐教学中因信息传递的中断和音像资料的质量低劣而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因此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的同时, 还可以促进他们的审美体验, 提高教学效率。比如, 我在上《飘逸的南国风》这一节课中, 我在导入环节中利用多媒体课件来展示美丽的云南风光, 使学生很快就进入到本节课所创设的音乐教学情境中, 让学生很快就走进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美丽神奇的课堂, 学生也在我努力创设的环境中感受到了我国南方民歌文化的深厚底蕴, 从而激发了他们探索、了解民族音乐文化的兴趣。同学们纷纷表示为中国灿烂的民族文化感到自豪, 激发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如在欣赏“梁祝”一课英台抗婚一段中, 先是由大管及大提琴奏出旋律下行的封建主题, 那如泣如诉的大提琴和小提琴的二重奏时, 我把故事片〈梁祝〉中剪辑了英台抗婚中的部分情节给他们播放, 学生在听与看的同时也就自然的理解了乐曲所要表达的内容;梁山伯与祝英台在封建势力重压下那欲爱不能, 欲罢不能的情景, 表现的淋漓尽致, 使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上音乐欣赏课运用多媒体教学, 就可以结合画面讲解, 欣赏音乐节目, 大大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提高音乐欣赏课的效果。例如, 在欣赏歌曲《十送红军》时, 由于学生生活的年代不同, 原来教学时只是给学生播放完录音, 然后再由教师介绍歌曲, 学生很难想象军民深厚的鱼水之情, 也体会不出两万五千里长征的伟大胜利与人民群众的支持那种密不可分的关系。现在教学时, 运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万里长征艰难险阻, 老百姓送子参军, 与红军依依离别的感人片段后, 再欣赏这首歌的MTV, 这样一来学生就形象直观地感受到战争年代血与火的峥嵘岁月和军民鱼水情谊之深。从而使学生深受爱国主义教育。又如在上器乐欣赏课时, 过去只让学生看图片, 听录音和教师的讲解, 一节课过后, 学生还不能把某种乐器一一认出来。现在运用多媒体把各种乐器的图片、音色、演奏技法及其分类很直观, 很形象地展示给学生, 在介绍某种乐器时, 不仅从屏幕上直观的看到这种乐器, 还可以听到这种乐器的演奏, 了解它性能和音色。通过形象直观的对比, 学生很轻松的就辨别出了各种乐器, 归纳出它们的种类, 并且记忆深刻。

总之, 多媒体的运用, 不仅极大的丰富了音乐教学内容, 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巧妙地把学生的情感体验与音乐鉴赏体验紧密结合, 使传统课堂教学不便或无法解决的问题迎刃而解, 拓宽了学生视野, 提高了教学效率, 全面提升了学生的艺术素养。更是为音乐, 其他教学, 以及其他领域服务, 将我们的教育发展推向一个全面的高度。

三、用心灵去感悟音乐

学生不喜欢空洞地鉴赏音乐, 因为他们对音乐的结构、调性、配器、和声等其实是非常陌生的。与其给学生讲解他们完全无法理解的艰深的乐理知识, 不如让他们学会用深情去感悟音乐, 去体会音乐中的喜怒哀乐。比如在讲授莫扎特的《第四十交响曲》鉴赏课时, 与其高谈阔论地讲着莫扎特的《第四十交响曲》的调式结构是怎样来表现“含着眼泪的微笑”的, 不如讲讲莫扎特在创作《第四十交响曲》时难以想象的生活困境。由于当时妻子患病却没有钱买药, 饥饿的孩子没有面包, 莫扎特被迫在纸上写的首先不是乐谱, 而是借债的信件。他在给他的富商朋友普赫贝格的信中写道:“我坚信您是我真正的朋友, 也因为您了解我是个正直的人, 我才会向您倾吐我心中的曲折, 并请您给予帮助。”但普赫贝格在读完这封信后, 却只给了他极少的钱。正是在这种困窘悲愤的情况下, 天才作曲家写下了他的最后三部交响曲。其中《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用了两个星期的时间, 于1788年7月25日完成。莫扎特将曲调定为他很少使用的象征伤感和痛苦的g小调, 同时在交响曲的开始部分没有使用慢速度的引子。这是一部最阴沉, 但也是莫扎特写过的最豪放、最狂暴的作品。曲子的所有乐章都是抒情性的, 其基调就是抒情风格加上悲怆气氛, 同时又充满着愤懑激昂的精神。这部作品倾诉了作曲家的哀怨之情, 但又不仅仅是作曲家当时贫寒生活的直接反映, 而是深深地凝聚了一个穷困作曲家的生活体验, 是他一生中所有悲惨遭遇和挫折的集中体现, 是莫扎特“含着眼泪的微笑”。学生其实是很善良的群体, 在听到莫扎特的窘迫后他们便会自觉地带着深深的感情去体会“含着眼泪的微笑”, 这既是音乐教育, 同时也是一种情感教育。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音乐鉴赏课学会感悟音乐之美, 了解音乐所要传达的讯息, 辨别音乐的民族文化特征, 正确比较和评价音乐, 并以音乐为载体, 了解其所表现的各种不同门类的艺术, 并最终在音乐的启发下学会爱、懂得爱。只要我们广大音乐教师都能够用心与学生沟通, 从学生的实际、学生的需要、学生爱好等角度来精心设计每一堂音乐鉴赏课, 那么就会发现, 让学生由单纯的喜欢音乐转变为了解音乐, 并发自内心地爱上音乐, 其实也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

参考文献

[1]音乐课程标准.

篇4:如何上好一堂音乐课

从我自己从小到大经历过的音乐课和见习、支教、观摩经验来看,上好一堂音乐课真的不容易。

印象中最好的音乐课,是在见习学校听的音乐课。给我的直观感受是:原来音乐课上的学生可以这么认真,纪律可以这么好,老师上课总是游刃有余。对于上课稍微不乖的学生,一个眼神就可以制止他们的小动作。还有一点令我吃惊的是,老师抛出一个问题,不论是老师点名回答还是学生举手回答,他们基本上都答得头头是道,甚至会出现一些比较专业的词。不过这可能跟学生整体知识积累有关,毕竟是市里的重点高中。但和老师的讲课也是分不开的,她总能很好地掌控课堂大局,每个问题问得也恰到好处。作为一个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她总能很好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记得最让我头疼的音乐课,是我在大二支教时上的一节音乐课。在支教前,我的愿望是美好的,但现实却是残酷的。在课堂上等待我的不是一双双求知的眼睛,而是闹轰轰打闹的景象。也许当时没什么经验,只会一味地喊安静,一边艰难地边上课边管纪律。心里后悔着,为什么要带最难上的合唱课。更有甚者,最调皮的两个男生居然在课堂上互相扔纸团,都快扔到讲台上了。当时我生所地想把他们揪到门外让他们罚站。但我并没有这么做,因为我知道,我没有让任何一个学生失去听课的权利。最后还是班主任过来帮忙管纪律才将那节课上完。现在我领悟到,作为一名老师,该有老师的威严,其实大部分学生都很守纪律,一定要管住那个别学调皮的学生,做一名合格的老师首先要掌控大局,掌控课堂并非易事。很显然当时的我没经验做到这点。

还让我印象深刻的一节音乐课,是一个学姐上的公开课。她讲的内容是关于中国古代音乐和古琴文化的发展。可以看出她十分用心地准备了这节课。不仅找了很多音频视频,还加上自己的音乐分析,最后还展示了古琴才艺。这节课可谓十分充实饱满。

以上这些是自己个人经历和想法。当然除了听到的这些音乐课,我还听了很多关于音乐方面的讲座。无论是什么学科,都会有它的教学方法和内容,音乐亦是如此,打铁还得自身硬。

现在教育界常提起的教育新体系,有关柯达依和奥尔夫教学法相互渗透和融合,不局限于一种新体系,教学方法讲究的是不能教条。

教育新体系对学歌来说,是没有节点的,是整体唱会的,这也是柯达依教学法的特点,是一步步加深情感体验的;是用实践式而不是模唱式方法教歌;是体验式而不是技能式方法教唱。而这又借鉴了奥尔夫教学法。

对于音乐欣赏课,是主要的是让学生多听多看多感受。让学生去感受作品速度、节奏、节拍、音色、体裁等的变化,感受情绪情感变化。课堂上的引入从难点导入比较好。一堂课的开始是难点,也就是学生注意力最集中的时候,那这节课往后就没有什么压力了。万事开头难,学生也会轻松很多。当然,不能在课的一开始就把难点直白地讲给学生,而要用其他有意思或浅显易懂的内容引入。比如上一堂关于中国民族音乐中的旋法结构的音乐欣赏课,按照传统方法上课,肯定会直接放《金蛇狂舞》的音乐,然后再的其中的特点,或者直接给出图示特点,然后找对应的音乐。那换一种方法思考,这些旋法特点可以看作是数列结构,那跟这个数列结构有关的可以找出一个游戏,就是小时候经常玩的数青蛙: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扑通一声跳下水……可以先从这个游戏导入,再用拍桌子、拍手等方法让学生来感受,再画出图示。这样再让学生举一反三将它变形找规律,让学生更好地体验,直观的感受。

总的来说,上好一堂音乐课看似困难,但只要我们用心,传统方式与教育新体系的运用,都能将音乐课表现得尽善尽美。

篇5:怎样上好一堂音乐课的心得体会

这次的联教联评活动,使我受益匪浅。那么怎样才能上好一堂课呢?我认为首先要备好课,还必须掌握一定的教学技能。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是完成音乐教学大纲所赋予的教学任务的关键。而学生的兴趣和欲望来自于教师严谨而周密的教学构思。在新课程理念下上一堂课,应努力做到:

一、导要新颖

对音乐感兴趣是青少年的共性,学生往往把每周一节的音乐课视为“一周最美好的时刻”。但如果我们教法呆板,一成不变,索然无味,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教师应当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和目的任务,将难点、重点、主导思想、作品风格、音乐知识等,形象而生动地导入课的主体中去,让每堂课都有“新鲜”感,学生的兴趣、欲望才能“长盛不衰”。

二、衔接要巧妙

 教学环节之间,新旧知识之间,衔接巧妙,课堂教学就会流利顺畅。教师仔细分析教材,找出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各环节自如地过渡,课堂教学便能保持整体性。

三、结尾要精彩

高潮往往是课堂教学的“华彩乐段”,此时是学生注意力最集中。兴趣最浓厚,积极性最易发挥的时刻,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时机,推敲再三,精心设计,可以在生动的故事中结尾,可以在听录音中结尾,可以在师生对唱中结尾,可以在游戏中结尾,可以让学生在载歌载舞中把一堂课的结尾搞得生动活跃,热热闹闹,使学生从内心中盼望下周音乐课的到来。

篇6:如何上好一堂音乐课

一、引导幼儿学会倾听音乐

倾听是一种有意识、有注意的“听”,需要有目的地去培养。引导幼儿学会倾听音乐,首先应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选择幼儿易于理解的乐曲入手。如,《上学歌》《小花猫》这样的歌曲,形象有趣,容易引起幼儿结合生活联想。同时还可以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选择一些不同风格的歌曲。如,国外乐曲或颇具特色的民族乐、管弦乐等让幼儿倾听,以扩大幼儿的音乐视野,丰富幼儿的音乐欣赏经验。

二、引导幼儿学会感受音乐

音乐是一种抒情的艺术,音乐欣赏的过程就是情感体验的过程。引导幼儿欣赏音乐时,幼儿教师要注意调动幼儿多种感觉器官去感受音乐的情绪,领悟乐曲的意境,引导幼儿去体验音乐作品中所含的情感,诸如欢乐、悲伤、雄壮、愤怒、柔美等。例如《狮王》这首乐曲,幼儿聆听后,会联想到小动物们列队欢迎狮王的情景和狮王在小动物们面前威风凛凛的情景,充分体验到蕴涵于音乐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使音乐艺术感染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的功能得以发挥。

三、引导幼儿学会理解音乐

在引导幼儿学会理解音乐时,可以先引导幼儿理解所熟悉的歌曲和歌词。还可以通过一曲多听的方式,引导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想象在音乐中经历了什么场景,见到了什么画面,以深化幼儿对音乐内在情感的理解。此外,通过分析音乐作品的曲式结构、旋律特点、节奏节拍、力度和速度的变化等音乐表现手法,促进幼儿的音乐欣赏由情绪化欣赏向理解化欣赏迈进。

四、引导幼儿逐步掌握必要的音乐欣赏的知识技能

在音乐欣赏活动中,幼儿教师要逐步引导幼儿掌握音乐的力度(音的强弱)、节奏(音的长短及强弱)、音乐的速度(音的快慢)、旋律(音的高低)、音色以及音乐作品的结构形式等知识技能,让他们学会用不同的艺术形式来体现音乐的思想和情感。

五、引导幼儿进行创造活动

幼儿在学会了倾听、感受、理解音乐的同时,掌握了必要的音乐欣赏的知识技能,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幼儿进行音乐欣赏的感受表达即创造活动。我把引导幼儿进行音乐欣赏的感受表达分为肢体语言表达、口头语言表达等。

1.幼儿最容易理解和掌握的就是肢体动作,可以让幼儿用动作对自己的音乐感受进行表演,而且要做与别人不同的动作,来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2.利用口头语言进行创造。在音乐欣赏中,幼儿熟悉了乐曲,可以说一句自己的话,要和老师给的模式一样,并且用和音乐一样的声音来说。如,喳喳喳,喳喳喳,小鸟在唱歌;哗啦啦,哗啦啦,小河在唱歌。

上一篇:采制样化验员工笔试题纲下一篇:用友erp生产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