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二科护士实习自我鉴定

2024-05-10

神经内二科护士实习自我鉴定(通用2篇)

篇1:神经内二科护士实习自我鉴定

内二科护士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和同事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内二科的一名普通护士王XX。

如果说无尽的病痛像是弥漫无边的黑暗,那么南丁格尔女士的救死扶伤精神就是照亮前路的炽热明灯,我们医护人员就是手持明灯昂首前行的引路人,而燃料就是我们自己。作为一个自豪的白衣天使,我很荣幸有机会和大家分享这一路上的喜怒哀乐——我演讲的题目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很久以前,当我还是一个学生的时候,偶然看见翩然而过的护士前辈,那时很羡慕她们的优雅美丽,圣洁高雅,从而暗自下定决心追随前辈们的步伐,走上白衣天使的道路。然而当我真正从事这一神圣职业的时候,却发现选择了这一行,就等于选择了奉献。对于“奉献”二字的深刻含义,以前我们并不以为然,直到第一次走进病房,戴上白色的燕尾帽,穿上洁白的工作服,我才明白什么是奉献,什么叫做“天使”。从自身经历中,我才真切地感到我们的工作有多苦有多累,又有多重要!打针、发药、铺床、输液,在苦中感受呵护生命的快乐;交班、接班、白天、黑夜,在累中体会自身价值的意义!从血染的伤口边,我们走过了炙热的青春年华;在白色的氛围中,我们用真诚来丈量无数个夜晚的漫长;在亲人的期待里,我们把自己奉献给了一个个身患疾苦的病人„„

有的时候作为一个新护士的我私下里想,一个做病人心中称职的白衣天使应该是怎么样的呢?天使的职责是爱与奉献。光靠嘴上说的爱与奉献是远远不够的,如何才能够从口头落到实际,从心出发把工作做得更好呢?我把目光投向了我的身边,那一幕幕感人至深的场面。老师们早已经用身体力行的方式做出了榜样,教会我什么是奉献,怎么才能成为合格的白衣天使。

那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夜晚,随着让人揪心的120急救车警报一名浑身酒气、瞳孔散大的昏迷病人送进了我们内二科,顿时,我们所有人的神经都紧绷了起来,大家争分夺秒——测量生命体征,进行心电监护„„而已经心急如焚的患者家属们无法理解配药的短短间隙,破口大骂,认为我们置病人于不顾,甚至“草菅人命”等等污言秽语像暴风雨一样扑面而来。

我看到老师们默默忍受着各种不理解,只用自己快速而准确的行动来回应。隔着口罩,我还能闻到浓重刺鼻的酒气混合着呕吐物的污秽味道。老师们带着我不顾肮脏,就这样清洁皮肤,就着昏暗的灯光进行准确的静脉穿刺,用娴熟的技术建立起静脉通道„„

当患者最终康复出院的时候,当时不理解的患者家属一脸愧疚的向我们道歉,那一刻所有的委屈和难过涌上心头,然后却一刹那烟消云散。牺牲自己的些许尊严,换来医患和谐和一条鲜活生命。看到老师们赞许的目光,我才知道原来这就是奉献,我终于成长成为一名南丁格尔身后的白衣天使了。

古人云:“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忠于自己事业,忠于自己的信仰其实不仅仅体现在突发事件中,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日常的工作中,我可以自豪的说内二科每一个护士都是合格的奉献者。

记得有一名辗转住过多家三甲医院最后住在我科的肿瘤病人,肿瘤晚期的她早已经没有余力下床活动,形体偏胖的她吃喝拉撒都在床上。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需要翻身拍背的时候,就连有的病人家属都是一脸嫌弃的袖手旁观。是我们瘦小的护士每天不厌其烦的翻身拍背,检查褥疮,健康饮食指导等等。“不是亲人胜似亲人,”患者丈夫在病人最终病逝之后紧握着护士长的手,眼含泪光的说。

其实这样一点一滴见真情的事情,基本上每天都在我们内二科上演着。“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工作中,我一天比一天体会到护理工作的神圣。我们奉献出自己的愉悦、信心、技术和病人的沮丧、绝望,病痛做着交换,用自己的微笑抚慰病人伤痛的心灵和肉体。

我们被誉为“白衣天使”,是人们对护士形象美和内在美的赞誉。身着一袭飘然白衣,拥有一颗纯洁的心灵,戴着一顶别致的燕尾帽,肩负一项守护生命的重任。作为一名白衣天使,面对患者渴望的目光,我们义无反顾,面对工作的一贯平凡,我们从容不迫、兢兢业业、任劳任怨,面对时代的召唤,我们一往无前。因为我们的双臂托起的是希望,因为我们的双手指向希望的彼岸。如果说,无私的奉献精神是白衣天使永恒的追求,那么,高尚的医德风范则是我们所珍惜的生命。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成就我们不平凡的业绩,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是我们白衣天使无悔的抉择!

篇2:神经内二科护士实习自我鉴定

关键词:神经内科,护生,沟通技巧,分析

沟通技巧是护理专业学生成为一名合格护士必须掌握并且灵活应用的知识, 贯穿于护理实践的始终。随着病人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越来越强烈, 护患关系也日趋紧张, 提高实习护士的沟通技巧、规范服务用语也是提高服务质量、减少医疗纠纷的重要途径。本研究通过调查本院实习护士沟通技巧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情况, 分析影响沟通能力的主要因素, 根据因素提出对策, 提高实习护士的沟通交流效果及护理带教质量。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3年4月—2015年1月轮转至神经内科实习护士60名, 男3名, 女57名;年龄20岁~25岁;大专44名, 本科16名;在校期间均系统学习过《护理人际沟通》《护理基础学》《护理心理学》等相关课程。

1.2 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 问卷内容是在参考国内文献的基础上进行修改、补充, 自行设计而成。问卷内容分为:个人信息;沟通内容 (包括非语言沟通和语言沟通) ;影响实习护士沟通技巧在护理工作中应用的因素, 均为客观试题。对每批出科的护生由总带教老师进行调查。调查前向护生讲明本次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要求如实填写, 被调查护生按提供的选项进行选择, 可多选。共发放问卷60份, 收回60份, 有效问卷为100%。

1.3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描述及分析。

2 结果

2.1 神经内科实习护生沟通能力状况

实习过程中的沟通技巧应用状况好的占35%, 应用状况一般的占30%, 表示没注意过的为35%。

2.2 神经内科护生的非语言及其他沟通技巧状况

70%在与病人交谈时注意适当地眼神交流;66.67%在与老年或小儿病人沟通时能适当地触摸他们;68.3%认为与病人或家属交朋友可以减少医疗纠纷;48.3%喜欢与病人或家属交朋友;98.3%在面对抢救等紧张氛围的时候不知所措。

2.3 神经内科护生的语言沟通技巧状况

98.3%能做到当新病人入院时, 以微笑接待并详细介绍住院须知;96.67%能做到与病人交谈时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83.3%能做到当病人疼痛时经常到病床边询问病人的情况;91.6%护生与病人交谈时, 能听完病人的说话内容, 再发表自己的意见;100%护生能做到静脉穿刺操作时没有一针见血时及时向病人表示歉意;90%护生能做到在工作中经常运用文明礼貌用语;95%护生能做到在执行护理操作前, 告知病人操作的目的;95%护生能做到在执行护理操作时告知病人配合要点和注意事项;91.6%护生在病人做特殊检查或手术前时及时提醒告知注意事项;91.6%护生能在病人告诉不舒服时及时安慰病人;83.3%护生能及时告诉病人用药信息。

2.4 影响实习护生在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沟通技巧应用的因素

91.7%的护生认为神经内科工作应急性强;90%护生认为护理人员人力资源紧张;86.7%护生认为知识储备不足;80%护生认为医院环境复杂, 药物、医疗仪器变更快;66.7%护生认为听不懂方言;75%护生认为观念滞后, 缺乏沟通动机;65.6%护生认为临床带教不注重学生沟通技巧的培养;50%护生认为缺乏正规的护理操作流程演练;33.3%护生依赖老师带教, 不愿意沟通;30%护生认为自身的不良情绪影响沟通。

3 讨论

3.1 影响沟通技巧的主要原因分析

有调查显示, 护生进入临床实习后大部分时间忙于临床护理工作, 对人际沟通知识的再学习意识淡薄[1]。本调查分析, 护生在语言沟通技巧表现较好, 但非语言沟通技巧明显滞后于语言沟通技巧。虽然对于语言沟通, 很多实习护生给予肯定回答, 但是依然存在不足。调查显示影响实习护士沟通前3位的项目依次为神经内科工作应急性强、护理人力资源不足、自身知识储备不足。虽然护生学校课程中有《护理人际学》等课程, 但课程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护患沟通的系统性实践性学习;由于接触临床工作时间短, 对护患沟通的实践经验不足。实习护士一方面要承担实习的重担, 做好护理实习作业, 还要作为临床护士的补充角色存在, 使得护生根本很少有时间与病人做整体护理上的沟通。神经内科病人住院期间对家属的依赖心理突出, 有孤独感, 然而大部分的护生没有真正做到视病人如亲人, 不愿意沟通或很勉强地进行沟通。没有充分认识到与病人或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调查中护生基本来自全国各地, 难免会因当地的风俗习惯、社会环境等影响其沟通能力, 尤其是方言这一块, 很多病患来自偏远的农村, 听不懂普通话, 也表达不清楚自己的需求。在调查中发现, 很多护生不愿意给病人交代用药信息是因为临床不断有新药投入临床使用, 药物品种多, 护生由于下临床时间少, 带教老师也非医疗专业, 难以掌握足够全面的药物信息;或者不重视药物信息的补充, 造成这方面信息的贫乏。带教老师没有给护生进行正规的护理操作流程演练, 影响了带教质量, 也就影响了护生沟通技巧。在临床实习中, 由于对自身学生身份的认定和强化, 护生自身的涵养、不良情绪、责任心都影响沟通效果。实习护士的依赖性较强, 习惯于被动工作, 靠带教老师指导。具体表现在“动手不动脑”, 工作时很少主动思考当天当班的职责和任务。

3.2 提高护生实习沟通技巧的对策

护患沟通能力是护生在实习过程中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 教学评价是实习护生护患沟通能力培养实践的一个重要环节[2]。笔者建议带教老师在平时带教中应该加强沟通能力的培养。将人际交往沟通能力的考核纳入护理技术操作考核中, 且加大该方面的分值比重。每项操作满分是100分, 其中护理技术操作方面占65分, 交流与沟通能力方面占35分, 包括操作前、中、后期护士的仪表、语言、体态等。对于每批次实习护生应该开设专业的沟通技巧专题讲座, 提高护生的人文素养, 使实习护生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和人际交往技巧。在临床带教过程中, 带教老师也多注意实习护生的心理状态变化, 及时予以调整, 转变护生观念。科室应定期开展医药信息更新小讲课, 适时让护生以主人翁的角色参与小讲课, 提高护生了解医药信息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也避免出现盲目遵从医生用药的现象。另外, 针对神经内科应急性强难以有效实施沟通技巧的情况, 可以在病情缓解的情况下, 让护生与家属做好沟通, 缓解家属照顾者角色紧张的情况, 让家属更好地协助完成护理任务。

4 小结

沟通技巧的掌握有益于护生实习中与病人沟通, 提高了病人对护理操作的知情程度, 融洽了护患关系, 也使护生得到了更多的实践机会。现代护理教育的核心是培养能适应现代护理的发展, 能满足社会多层面健康需求的新型复合型人才, 除了扎实的医学功底、娴熟的操作技术外, 还应具备良好的临床沟通能力。人际沟通知识水平的提高需要学校与临床的教育者共同努力。希望能从多方面、多层次去端正护生应用沟通技巧的态度, 提高认识, 不断提高带教质量, 从而达到培养护理实习生临床实践能力, 和谐护患医疗环境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迎春, 刘迎利, 许振丹.临床实习护生人际沟通能力调查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 2014, 14 (3) :306-308.

上一篇:奶奶家的小院工作散文下一篇:20年后的我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