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教育周会课

2024-05-21

法制教育周会课(通用7篇)

篇1:法制教育周会课

第二周周会课提纲

主题:1.养成教育;2.安全教育

班级:班主任(签名):

一、养成教育

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一旦养成了坏习惯,就会使你受害终生;相反,养成了一个良好的习惯也会使你受益终生。因此,一个好习惯的养成,不是靠偶尔的敲敲打打形成的,必须经过长期的强化训练逐步形成。这就需要家长,教师等多方面的力量联合起来,共同督促,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不让不良习惯有滋生的营地。

珍惜生命,提高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护自救的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生命、珍爱生命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法纪教育

遵守社会公德,遵纪守法,崇尚科学,不参加任何封建迷信活动,不参与任何非法集会活动。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危害,不看不健康的书刊或影像,禁止进入网吧、游戏厅等不适宜的娱乐性场所,不抽烟、不喝酒、不赌博。

(二)交通安全教育

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严禁驾驶机动车辆和乘坐无牌、无证或报废的车辆,禁止搭乘超载车船和无家长监护外出游玩。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上学、放学路上,不要相互追逐、打闹、嬉养成教育是培养好习惯的教育,是管一辈子的教育。我们知道:“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命运决定人生!”习惯的力量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习惯一旦形成之后,没有十倍百倍力量,很难加以改变。许多人的习惯,终身也无法改变。我们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一个良好的习惯会影响一个人一生的命运。”我们以前的教育重视认知、忽视行为,很多时候有些假、大、空,导致学生总讲大道理,言行不一。学生时期是养成好习惯的黄金时期,下面就对中学生养成教育提出几点意见:

(一)养成教育要持之以恒

学生的行为具有持续性和反复性。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养成一个好习惯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抓,切不可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种良好习惯的养成有一个过程,须经常性地进行诱导、训练;一种不良行为的纠正,也须反复地进行指导、教育。所以对学生的养成教育要持之以恒。因为“习惯成自然”是需要时间的,同时要注重师表形象,注重情感交流。

(二)养成教育要从点滴抓起

古人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要求学生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许多同学熟读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甚至倒背如流,却常随手扔果皮、纸屑;许多同学在老师的组织下学做好事、帮助同学,回到家里,却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公主”“小皇帝”了。因此,养成教育要从点滴的小事做起:见到地上有垃圾果皮随手捡起来,见到教师要主动行礼问好,在楼道里要轻声慢步靠右行,见到班里的门窗桌椅坏了自觉自愿修好,上学穿校服,衣帽整齐,佩戴红领巾,排好队、走好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百尺高楼平地起,我们可以从一些身边琐碎的小事中,看出一个学生的行为习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变化,也就在点滴小事中。

(三)充分发挥班级集体的教育功能

一个班级班风的好坏,集体意识的强弱,道德水准的高低,对集体中每一个成员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影响极大。班级集体假如形成一种高尚的道德风貌,较高的思想境界,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积极向上的竞争氛围,学生在这个集体中就会受到强烈的感染,无形的鞭策和制约,必然会培养出团结互助、关心他人、严厉认真、奋发向上、品格高尚的学生。

(四)构建“教师——学生——家长”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确保养成教育

育人,并不是说在学校一个样,回到家却是另一个样。为了让养成教育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必须建立起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师—学生—家长”三位一体的德育体系。在学校里,老师严格要求学生;学生回到家后,家长对孩子也要严格要求,不断督促和强化他们防止坏习惯的滋长,以便于继续深化养成教育,并让教育在实际的生活中得以运用。这样,家长和教师在养成教育方面,就能达成一个共识,目标一致,共同完成教育孩子的目的,并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而言之,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学生长期努力,需要我们老师不断地督促引导。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练习,必须持之以恒,像滴水穿石一样,一点一滴,经年累月,使养成教育真正变成学生的内在需要,促使他们自觉养成各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

二、安全教育

为了让学生能平安、愉快地学习,健康地成长,我们要进一步关注学生的安全问题,教育学生

戏;行走时要专心,注意周围情况,不要东张西望,不边走边看书报或做其他事情;

2、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道路,要靠道路右边行走;横穿道路时要走人行横道;

3、遵守交通指挥,做到“红灯停,绿灯行”;没有交通信号灯或交通民警指挥的路段,要注意来往机动车辆,不与机动车辆争道抢行;

4、在雾、雨天,最好穿着色彩鲜艳的衣服,以便于机动车司机尽早发现目标,提前采取安全措施;

5、乘坐公交车要排队上下车,不要在车没有停稳就急着上下车,争做文明乘客,遵守社会公德;

6、上学最好步行,路途较远的要乘坐证件齐全、车辆状况好的车辆,不乘坐无牌无证和超载的车,不要单独乘坐出租车或其他车辆,不坐陌生人的车。

(三)加强防火、防触电、防雷击、防溺水教育

正确使用各种家用电器,不玩火、不玩电,远离各类危险品和爆炸物,提高学生的防范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严禁私自或结伴到溪、池、塘、河、湖、水库玩耍和游泳。学游泳必须在家长、监护人或其他专门保护人员的陪同下进行,防止溺水事件发生。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在学校或在家里活动时不玩火、不玩危险玩具、不乱开煤气,不随便触摸电器、电插头等,注意用火、用电、用燃气等的安全;

2、不要私自出门游玩,外出活动一定要有家人陪同;

3、不破坏花草树木,不随意采摘植物,偷吃树上或者田里的果实;

4、不买不卫生的“三无”食品,不吃喝路边的小食品、饮料等,注意饮食卫生、严防病从口入;您最好为您的孩子准备一个水壶,每天带上开水到学校喝,严格控制孩子的零花钱;

5、不到高处或工地上玩耍,不与陌生人打交道,不进入“两室一厅”,不参加封建迷信活动,以免意外事故发生。

(四)加强饮食卫生教育 严禁“暴食、暴饮”,严禁食用“三无”食品;要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不吃路边摊点零食,严防食物中毒。

(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要勇于面对困难和挫折,培养战胜困难、挫折的能力,及时减轻心理压力,确保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

同学们,生命像是一根丝线,一端系着昨天,一端系着明天。站在两端之间,我们才知道:因为生命,我们才会拥有今天;因为今天,我们的生命才得以延续。

生活中总有一些突发事件,这些突发事件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自救互救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今天我们的目的便是培养大家的这种意识和能力,在紧急时刻我们能用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去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我们的生命是宝贵的,也是脆弱的,一次小小的意外就可能吹破生命那张薄弱的纸,一点点烛光可能很微弱,寒风、冷雨会将它随时浇熄,但如若我们将它捧在手心,细心呵护,那一点微弱的烛光就可能照亮整个世界。

让我们把心中的温暖献给这美丽的生命吧!

政 教 处二〇一四年三月四日

篇2:法制教育周会课

2、总结上周班级管理工作的得与失。

结合值周考核的成绩,针对卫生、纪律、就餐、两操、等项目的考核对照学校的具体规定和要求,来评价本班得分与失分情况,在同年级中的具体名次,点现象,提要求,摆事实,讲道理,表扬与批评相结合,鼓励先进,鞭策后进,提高学生思想认识,强化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周会课上必须做到有奖励有惩罚,弘扬正气,维护学校声誉和班级荣誉,严厉打击和制止班内的违纪行为和不良现象。

3、提出本周奋斗目标和具体实施意见。

为争取本周班级考核的优异成绩,我们的努力方向是什么(怎样做能加分);我们应该改掉什么(什么事不该做,如何做才能不扣分);出现违反班规或校规校纪的学生到底怎样处理(先提要求,再讲处置办法,最后明确态度:纪律面前人人平等,制度面前没道理可讲。)

4、落实学校的会议精神,配合学校的日常管理工作。

针对本年级现状,学校有那些具体要求和安排意见,本周我们的目标是什么(卫生、纪律、学习等方面),学校要怎样查,怎样管,我们应该如何配合学校的工作。

例如:班级责任区环境卫生的保持情况、对外出上网学生的害处、学校两操的具体要求、学生进教室就学习的习惯培养、自习课不抬头不说话不讨论问题的要求、学会节约学会感恩的教育、晚休熄灯后不许在宿舍外流动的纪律要求、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从不说脏话做起从尊敬教师开始……(列举身边事例,说明具体危害,讲明学校意见,明确班级态度,提出奖惩办法。)

5、学习上的具体要求和提高效率的方法指导。

要让学生明确:班级的纪律、卫生、良好习惯的养成都是为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取得优异学习成绩而做准备。作为学生,学习是本质任务,应始终放在首位。只有思想上认识到位,行动上做到位,坚持不懈地努力,积极地进取,才能有实际效果。

学习上的好习惯:预习与复习的习惯、勤于思考与全神贯注的习惯、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习惯、多动脑勤动手的习惯、独立完成作业和自我评价的习惯、大胆发言敢于质疑问难的习惯、敢于表达自己见解的习惯、善于积累的习惯、短时记忆的习惯、错题归类的习惯、定期回顾的习惯、自我检测的习惯、自我反思的习惯。

篇3:义务教育新课标下的语文审美教育

一、培养高尚的审美观

审美观是受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制约的。语文美育的价值主要表现在对人的审美趣味、审美需要、审美认识等审美观的形成所具有的重要功用之上。语文教育可以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美学理论, 认识美感的本质, 从而形成高尚的审美观。

二、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审美情趣是人们的审美经验表现为带经验性的情感评价。新课标中说语文是一种基础工具, 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 是一种充满了人的情意、人的创造性才能, 尤其是审美情趣的工具,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 要掌握好这个工具, 应该达到追求审美的层次。只有在语文美育的实践活动中, 才能真正把握这个工具, 发挥它的功能。

三、培养创造性的审美能力

审美能力是人类的一种高级的实践能力。“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发展学生的语文研究能力,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促进学生持续发展。要实现这个目标, 我们语文课程承担的任务是:“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 发展思维能力, 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要培养学生创造的审美能力离不开语文基础或基本素养。一个人的知识基础、视野、推理能力、思维的方法决定着一个人的创造能力。如果我们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注重人的最终发展水平, 就必须在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的同时, 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促进学生健康、持续发展。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能力, 首先, 在于感知文学形象的美。文学作品中体现的美, 都是通过生动的形象表现出来的。培养审美感受力, 关键在于培养对艺术想象的感知力。艺术形象的感知力具体到义务教育语文教学来说, 就是通过整体性的教学, 使学生感知到整体形象的美, 从而进入欣赏。只有从整体上感知美的形象, 才能进入美的领域, 并领略美的意蕴。其次, 义务教育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并非使学生消极地、被动地去接受美的熏染, 而是要积极主动地去“再创造”。从审美客体的语文教材看, 课文本身潜藏着一种感染、诱发力量, 可激发起欣赏者的想象与联想, 从审美主体教师与学生来看, 教与学中总是要以自己的生活经验为依据, 受主观情感的驱使, 发挥想象和联想作用的。再次, 培养审美能力还包括审美理解力, 审美理解既是一种理性思维, 也与一般思维一样, 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 而理性认识又推进感性认识的深入, 以把握美的内在意蕴, 以鉴别文学作品的形式与内容诸方面的优劣。

总之, 在语文素质教育中, 语文审美教育是课程目标之一, 也是形成语文素养的必备要素。“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构成语文课程标准的基础支架, 也应当贯串于语文审美教育的各个部分。通过语文教学进行多向的审美交流, 既能让学生认识教材中的各种审美形态, 体味作者的审美情趣, 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发展健康高尚的审美观, 又可让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艺术的、审美的教学方式方法和各种教学手段, 使整个教学过程充满教学操作的美感, 令人赏心悦目、情怀激越, 产生语文教学的更佳效果。

篇4:法制教育周会课

做一个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中学生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国民教育总体规划,贯穿于教育各领域,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各环节,覆盖到所有学校和受教育者,形成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有很多表现,比如了解我们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史、热爱和传承我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尊敬和孝敬我们的长辈、当国歌声响起时我们大声唱出来、当国旗升起时我们行一个肃穆的注目礼,这些都是一个个爱国的简单注脚。美国前总统肯尼迪说过这样一句的话,我想和大家共勉:我们不要问你们的国家能为你们做些什么,而要问你们能为国家做些什么。

所谓敬业,引用梁启超先生在《敬业与乐业》一文中的阐释,他认为敬业就是“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简单来说,敬业就是用敬畏、校园文化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不断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适应青少年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深化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创新中学德育课教育教学,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引导广大家庭和社会各方面主动配合学校教育,以良好的家庭氛围和社会风气巩固学校教育成果,形成家庭、社会与学校携手育人的强大合力。

拓展中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注重发挥社会实践的养成作用,完善实践教育教学体系,开发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加强实践育人基地建设,打造中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基地,组织中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和爱心公益活动、益德益智的科研发明和创新创造活动、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和勤工俭学活动。注重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加强学校报刊、广播电视、网络建设,完善校园文化活动设施,重视校园人文环境培育和周边环境整治,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

其实最早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就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含义,2013年12月23日,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将24字核心价值观分成3个层面,其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作为一个小公民,我们怎样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还是应该从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四个方面去努力。

首先说说爱国,我们的同学一定感到这个好像离我们太远,而且也太宽泛了。其实,爱国

敬重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认真负责、一心一意、精益求精。我们都是中学生,我们的敬业就是认真做好武威第七中学一日常规要求;认真听课,努力学习,完成作业;信守岗位,做好“人人都有小岗位“中的自己;公平公正地做好值周中队的检查评比。只要我们用敬业的精神来鞭策自己,那么我们就会把学习当作快乐,把读书当作幸福。

诚信是人类的普遍道德要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的要义是真实无欺不作假、真诚待人不说谎、践行约定不食言。虽然现在我们的物质生活富裕了,但是我们的精神食粮却匮乏了。曾几何时,社会上出现了很多“少年扶老人被讹”的现象,凸显社会诚信的丧失。而在我们身边,我们也会发现有些同学因为没有完成作业总是要编一个个谎言,用谎言来证明谎言,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更有一些同学为了攀比、为了一丁点的虚荣心就大言不惭地说大话、吹大牛,使自己孤立于身边的朋友和同学。同学们,让我们坚守诚信的底线,诚信学习、诚信考试、诚信做人,为维系好社会诚信的大厦做出我们微薄的贡献。

友善,顾名思义,应为友好、和善之意,它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价值准则。同学们,也许你不能成为伟人,但你可以成为一个友善的人;也许你不能成为富商巨贾,但你可以成为一个友善的人;也许你只是生活中一个极其普通的人,你也可以成为一个友善的人。由此我想到,当同学之间发生不开心的事情产生矛盾时,我们少一点谩骂,多一点宽容;少一点冲动,多一点理智;用友善来春风化雨,用友善来海阔天空,使我们同学关系更加融洽,师生关系更加亲近,家校关系更加和谐。

同学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载体,让我们一起熟记这24个字并深刻领会其内涵,在我们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不断实践,不断成长,成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接班人。

政教处

篇5:新课标下乡土地理教育初探

乡土地理是初中中国地理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乡土地理教学, 不仅能使学生获得系统的乡土地理知识, 而且对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爱好和独立汲取地理知识的能力都有积极作用。对学生了解家乡、认识家乡、热爱家乡也有重要作用。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体会, 根据乡土地理的教学目的和任务, 认为乡土地理教学应突出以下几个特征。

一、区域性

区域性是地理学的重要特征之一。中国地理各个大区, 地域辽阔, 内部各地区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千差万别, 区域差异显著。而乡土地理一般是以一个市县的行政区域作为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 所以乡土地理的区域性特别明显, 要突出地方性特点, 即突出区别于其他的市、县所独有的区域地理特征, 要求运用综合方法, 抓住特征以及形成这些特征的一些主要条件之间的内在联系, 充分体现地区的地理优势, 并注意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以及建设规划的美好前景等。如定西市安定区地理应突出西部地区自然、经济资源等方面的地域特征。

二、实践性

《义务教育初中地理课标》中明确指出:“乡土地理内容上应使学生了解本市县的地理位置、主要行政区划、自然条件、人口和民族、资源和经济发展状况、协调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成就以及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建设规划前景等……乡土地理教学应当注意走出课堂, 进行野外观察、地理调查和参观活动……”

乡土地理教材应突出实践环节, 这是它的内容所决定的。本乡土的自然、人文地理现象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经常接触, 并生活在其间的那部分地理环境。乡土地理教学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引导学生去直接观察和认识地理环境, 培养他们的地理观察与社会调查能力。这一点正是乡土地理教学同一般区域地理教学不同之处。

七年级学生因年龄、知识的限制, 对家乡的了解是片面的、零碎的、不系统的, 缺乏综合分析能力。为此, 要让学生走出课堂, 进行野外观察、地理调查和参观活动, 了解家乡的地理环境, 分析地理环境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及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在此基础上, 找出家乡的经济优势、存在问题和解决途径,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 让学生假设自己是本市、县的市长或县长, 各抒已见, 对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提出自己想法。

乡土地理教育要突出实践环节, 提高实践能力, 使地理教学与生活、生产紧密联系, 面向家乡的经济建设, 面向家乡的现代化。通过实践, 服务于家乡的经济发展, 服务于家乡的现代化建设, 这是其他学科所不及的。

乡土地理突出实践环节, 也是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要求。九年制义务教育要求学生初中毕业后分流, 部分学生回家参与家乡的经济建设, 随着年龄、知识的增长, 把初步学到的具有实践意义的乡土地理知识进一步消化和吸收, 并运用到家乡的经济建设中, 为家乡的经济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

三、科学性

教材所用地理资料来源要真实可靠、准确无误, 要应用新信息和新资料, 体现时代性。在材料选用时, 注意要有地理学特点, 不能把其它学科的知识选进来, 而失去地理教材的特点。资料还需客观、实事求是, 因为乡土是学生的生活地, 对周围环境耳闻目睹, 最为熟悉, 乡土地理要求学生把自己的感性认识飞跃上升为理性认识, 再去指导今后的生活和生产实践。所以乡土地理教材中地理事实和叙述越客观, 就越能使学生相信, 从而增强感染性, 易于达到教学目的。另外, 还需注意知识要有系统性, 不能违背科学、地理原理和规律, 术语运用要恰当, 对问题的论证要合理。保证教材的到科学性, 编写者就得不辞辛苦, 多方调查, 仔细分析鉴别, 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然后才能得出比较恰当的结论。总之, 观点正确、资料可靠、条理清晰是衡量乡土地理教材的基本标准。

四、思想性

乡土地理教材应充分发挥自己“乡土”的长处, 突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国情教育, 使学生对“县 (区) 情”有一个正确而全面的认识。通过对学生所在家乡的土地、山川、一草一木、一情一景、一事一物和各地理要素的客观实际的描述, 使学生切实增加对家乡环境、对祖国河山的深厚感情, 牢固树立扎根乡土、建设祖国的坚定信念。但使学生爱国、爱家乡不能仅仅停留在家乡好的水平上, 一方面要阐述优越的自然、经济与社会条件;另一方面对家乡的劣势和不足, 也要求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辩证的分析、正确的评价, 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改变家乡面貌的热情, 激励他们学好建设家乡、报效祖国的本领。

乡土地理教育要充分发挥自己乡土的长处, 突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和科学的世界观教育。通过12-15课时的乡土地理学习, 使学生切实增强对家乡环境、对祖国河山的深厚感情, 牢固树立扎根家乡、建设祖国的坚定信念和踏踏实实地改变家乡面貌的雄心壮志。乡土地理教学就是要通过对学生所在家乡的土地、山川、一萆一木, 一情一景、一事一物的各地理要素的客观实际的描述, 通过精辟入理的细致的辩证分析, 从而在理论高度上指出本乡土改造自然发展经济的优势和劣势, 提高学生对家乡的认识和了解, 使他们逐步认识到如何扬长避短、因地制宜, 合理开发本地资源, 保护改善本地的自然环境等方面的正确途径, 激励他们为建设家乡, 为报效祖国而学习。所以乡土地理在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教育方面, 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五、地方性

这是乡土地理教材编写的突出特点, 从它的取材范围到表达的内容, 都应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乡土地理虽属于区域地理的范畴, 既要体现地理学科区域性和综合性的特点, 更要注意突出本区特有的地理事物。这就要求找准本县的区域地理特征, 该特征突出区别于其他县, 而为本县所特有;其次, 要反映本县自然条件、经济发展中存在问题及解决途径等方面所特有的内容, 充分体现本县的经济特征和优劣。

现在的学生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乡土地理教学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环境观、资源观, 使他们成为自觉协调社会经济与生态平衡关系, 不再走“先污染, 后整理”的老路, 不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获得经济效益的新一代建设者。

篇6:法制教育周会课

在现行的新课标中, 地理科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获得地理基础知识,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读图能力, 也是使学生在学习中受到思想教育和环保教育。多年来, 在我们的传统教学中, 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环境教育的渗透, 致使环境教育在不少学校中、不少学科中都是空白的。目前, 我国的环境状况告诉我们, 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刻不容缓。环境教育不是孤立的板块, 它既融于课堂教学中, 又融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渗透环境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当今世界, 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已成为许多国家关注的焦点, 节能减排, 低碳生活已成为备受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 环境教育已成为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 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 环境还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 农村居民和学生都没有保护环境的意识, 平时不注重环境保护方面知识的学习, 不注意自己的行为, 垃圾乱扔、饭菜乱扔、果皮乱扔、乱写乱画、乱摘乱踏花草等。然而, 在农村学校,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阻碍, 领导和教师对环境教育不重视, 环境意识普遍不高, 在教育教学中只顾学生的学习成绩, 忽略了环境教育, 也忽略了学生的素质教育。加上地理教师紧缺, 一些学校的地理教师只能用教学能力差的教师兼任, 这样就更阻碍了农村学校环境教育的发展。

二、在农村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方法

1. 利用地理教材, 渗透环境教育

九年义务教育地理课程, 只设在七、八年级, 共四个学期, 每周安排两个课时。从时间安排上可以看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地理课时间紧, 任务重。在教材上, 全书四册, 内容以“解开地理之谜”为开端, 点出地理与日常生活、地理与生产建设的关系, 在第一课时就提出“人类的生产活动不能随心所欲, 它要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在心理上, 对大多数的农村学生而言, 地理知识还是一片空白, 我们要先入为主, 抢占在他们心中建立环境意识。因此, 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地理课程, 不论是时间、教学内容或其他方面, 都要及早渗透环境教育。

现行的地理教材中, 有不少课文渗透环境保护教育的思想, 也有许多环境教育的知识点, 教师可充分利用这类教材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的教育。在地理教学中教师理论联系实际进行环境保护教育, 例如学习七年级上册第三章《世界的人口问题》, 我们可利用目前农村学校普遍存在供水设施不足, 学生用水难引入课堂, 在学校现有的设施情况下, 将学生人数减少一半, 学生用水难是否有缓解, 若将学生人数增加一半, 学生用水又发生什么变化?一定更紧张了。同理, 我们居住的地球仅有一个, 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 如果世界人口不断地急剧增长, 会造成什么恶果?为了供养越来越多的人口, 人们会乱砍滥伐, 无节制地开垦采矿, 导致水土流失, 引发灾害, 威胁人类生存的环境, 因此, 人口增长应与环境相协调。又如在学习中国《农业》时, 结合我们国家提出的“退耕还林”、“退牧还草”, 目的是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在学习《自然环境》时, 特别强调, 大自然是同我们生死相依的朋友, 我们既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以满足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又要很好地爱惜它、保护它, 使它不受损害, 永远生机勃勃, 同人类和谐发展。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和钻研教材中的环保教育因素, 在教学过程中有计划、有目的地渗透环境科学知识以及环境教育。同时关注我国政府对应的各种环保措施以及近几年来取得的成果, 了解我国目前的环保工作;当地的“城乡清洁工程”;还可通过运用幻灯、投影、录像和挂图等, 将环境保护中的一些知识性、趣味性的内容有机地融入课堂教学中, 寓教于乐, 使学生在轻松、愉快和积极的课堂氛围中接受环境教育。

2. 结合当地和周边的环境状况, 渗透环境教育

不同的地区地理环境状况都不一样, 地理环境的基本情况, 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特别是对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建设有着重要意义。在农村义务教育地理课教学中, 不要用深奥的道理纸上谈兵, 应结合当地和周边的环境状况, 用一些常见例子, 比如, 我们常常看到当地村民将成片成片的山林烧毁, 然后开荒种上庄稼;周边的工厂随地排放废气废水;在校园内乱扔废弃物、随地吐痰、乱写乱画等不良行为, 教育学生这些不良的行为, 都是人为的对环境的破坏, 是不可取的, 保护环境应该从我们身边的每个人和每个细节做起, 从自己做起。在学校要爱护宿舍、教室和校园环境, 回到家乡就要爱护自己家乡的环境。只要大家都这样做了, 我们的环境就会变得越来越好。再结合当前我国各地经济迅猛发展, 特别是小城镇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 无论是城镇建设、人口数量, 还是工业规模都急剧地扩大。但是由于人们只注重经济效益, 而忽略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甚至不惜牺牲环境来谋求经济的发展, 导致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越来越严重。例如, 某县区凭借本地甘蔗多、糖厂多的优势, 利用甘蔗碴建立了多家纸浆厂、造纸厂, 本意是好的, 可是这些厂, 却随意排废渣、废水, 造成连片污染。从这些例子中要加强农村学生的环境教育, 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 树立农村学生正确的环境观, 自觉保护好生我养我的这片土地。

3. 在课外活动中渗透环境教育

为了做好环境教育, 教师可以把地理课的环境教育延伸到课外, 利用课外一些活动的形式, 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的教育, 训练学生的环保技能。教育方法有多种, 如在校园教师可组织广播站每周利用三十分钟进行环保知识讲座、“利用国旗下讲话”、板报等形式进行环保教育。利用课外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游戏活动, 让学生扮演某一环境案例中的具体角色, 先让他们收集与自己角色有关的资料, 然后在扮演活动中, 根据自己的角色立场当众阐述观点。组织学生收看“人与自然”、“动物世界”等节目, 这样学生既能扩大知识面, 又受到了环境教育。

4.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让学生参与保护环境活动

当前, 环境教育的重点不仅是把环境科学知识系统地传授给学生, 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环境问题, 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意识和环境道德, 养成良好的环境行为。单纯以传统的课堂讲授法进行环境教育, 显然是不够的, 所以走出课堂, 让学生参与保护环境活动, 要结合多种渠道和形式进行环境教育。综合地利用农村广博地自然教育资源实施环境教育, 大自然是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最好课堂。农村的教育环境相对城市较差些, 没有园林式的校园, 有的只是自然的山, 自然的水, 因此, 农村学校可充分利用, 针对性地组织学生进行实地参观, 如参观生态农业, 农村生态村的建设, 大棚种植。看看这些在农业生产中对环境的影响, 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分析。

用农村的自然环境作为环境教育活生生的教材, 可从引导学生欣赏自然之美开始, 让他们用眼睛看大自然, 用语言描述大自然, 学生既可获得对环境感性的认识, 也增强了忧患意识。教师也可根据当地情况, 让学生在家里, 在自己生活的村、组进行, 也可以说是农村学生利用“田园环境”的优势进行农村环境教育, 使学生感到身在环境中……激发他们为改造家乡的环境面貌而学好环境知识的积极性。

篇7:浅谈新课标下的文学教育

长期以来, 对文学作品的“教”, 陷入了一种模式化的泥潭中, 教师给学生传递的是一些概念性的、僵化的形式。教师在课堂上, 无非是分析思想内容, 分析艺术形式, 讲解写作背景、作者生平、作家风格、基本常识、中心内容、主题思想、人物形象、思想感情、语言特点、结构形式、情与景的关系、表现手法等等, 甚至用公式去套:如本文通过……叙述 (描写、塑造) ……表达 (提示、表现、抒发、赞美、批判) ……我们并不是说这些内容不能用 (这些常识性、技术性的内容是文学作品阅读、鉴赏、评价中不可或缺的手段) , 而是说不能用这些内容去代替学生对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 教师不应该在“教”的过程中给作品贴上“标签”, 再教学生“辨认”, 或者把学生们赶进教师的“陷阱”里, 因为这些毕竟还不是文学教育的深层次的东西。文学作品的教学必须经过学生的“内化”, 而不能作为一种外在的、附加的东西硬塞给学生。薛毅先生在《文学教育的悲哀》一文中有这么一段话:“那套阐释体系也能把经典作品讲偏讲歪, 讲得味同嚼蜡, 刻板无趣, 仿佛全世界所有的作品都可以用反对封建主义、批判资产阶级、同情人民大众诸如此类的大词概括, 再加上阶级局限、消极面, 就万事大吉, 天衣无缝了。里面就是没有人, 没有人的丰富感情, 没有对人的处境的体验、同情、理解、悲悯。教师教学生高高在上, 指手画脚, 像上帝一样审判芸芸众生。他们说, 《项链》是批判资产阶级的虚荣心, 是批判享乐主义腐朽思想。这样一来, 那个女主人公活该倒霉。这样一来, 安娜·卡列尼娜、包法利夫人大概也都是自作自受。我们无法体会小人物的辛酸处境, 无法理解小人物的挣扎和被命运作弄的悲哀, 我们连起码的同情心也没有得到培养, 那套阐释的体系反而摧残了我们本来可能有的同情心。”这种教育现状决非个别而是较普遍的现象, 作为第一线的教师, 笔者对此是深有感受的。

我们知道, 文学是人学, 表现人性、人情、人道、人权和人生, 表现人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和情感, 文学教育应该给学生打开认识人生、自然和社会的天地, 展示鉴赏真、善、美的审美领域, 创设陶冶情操、完美人性的艺术环境。一个人性的形成, 人格的完美, 离不开情感的熏陶, 审美的体验。很难设想, 一个心灵狭

彩。如果在阅读中不引导学生体验这种感情, 阅读的功能就减少了许多。因此在指导阅读中强调,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要重视感受和体验, 整体把握, 善于从饱含作者思想感情的作品中透视其灵魂。如读鬼怪故事《聊斋志异》, 就应从作者塑造的不同人物身上体会到爱恨怨愁, 从而抓住不同的主题。像讽科举的《司文郎》、刺朝政的《促织》、说婚姻的《阿宝》、道人情的《二商》等。

六、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

阅读, 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 它包括感知、理解、联想、想象、鉴赏、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结合的过程。其中有认读、理隘、思维单调、情感枯竭的人会是一个有健康个性和健全人格的人, 因此, 文学教育, 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可以做得好的, 而应该引导学生、调动学生的经验去对作品作个性化的解读, 去感受去感悟作品。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教学的指导意见是这样的:“对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带有更大的个人色彩, 作品的文学价值, 是由阅读鉴赏过程中得以实现的。学生阅读的过程, 其实就是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教师应当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情感、眼光、角度去体验作品, 对作品作出反应, 对作品中自己特别喜爱的部分作出反应, 作出富有想象力的反应。在阅读鉴赏过程中, 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标准”中强调的是“学生”而不是“教师”, 是教师鼓励学生对文学作出个性化的解读, 强调的是学生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 不是教师的“教”。

建构主义观点认为, 课本知识是一种关于种种现象的较为可靠的假设, 而不是解释的“模板”, 科学知识包含真理性, 但却绝不是正确的最终答案。这些知识在被个性接受之前, 对个体来讲毫无意义可言。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能把知识作为预先决定的东西交给学生, 不能用我们对知识的正确性的强调作为让学生接受它的理由, 不能用权威来压服学生。学生对知识的接受, 只能靠他们自己的建构来完成, 以他们自己的经验、信念的背景来分析知识的合理性, 以此来决定自己的学习的取舍性与取舍度。所有学习者都是以学习者现有的经验 (即认知的预结构) 作为学习新知识、新经验的生长点, 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土壤上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作为教师, 不能无视学生的预先经验, 不能把新知识作为一座凌空飞架的桥梁, 高架于学生的经验水平之外。知识是不能通过教师“教”给学生的, 而是来自于学习个体内部通过新旧经验的作用而建构的。教师的作用是帮助这种建构的完成。

文学是一种艺术, 艺术的特点在于它有个性, 甚至有它的多义性和不确定性。这种个性的、多义的乃至不确定性的东西, 决不是用一些统一的大概念能概括得了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而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做的却正好相反, 千千万万个读者只有一个路瓦栽夫人, 只有一个鲁四老爷, 只有一个王熙凤, 个性化的东西被概念化了, 文学性被政治化了, 人性人情的东西被理性化了, 审美的意识被格式化了, 难怪我们的文学课让学生感到索然无味。

那么, 文学课应该怎么上呢?这个问题不是一两句话可以说得清的, 也没有也不能有一个统一的模式,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 不能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学”。我很赞成作家张炜的说法, 除了一些文学基本常识等技术性的部分外, 课堂的分析、由分析而产生的一个又一个结论是不应太多的, 最好的文学课就是把它办

解、记忆、技能、速度五个横面;认识、理解、评价、创造四个纵面。所以, 教师要因文制宜、因人制宜, 引导学生选择正确的方式和方法阅读不同的作品, 诸如:精读、略读、速读、默读、朗读、比较性阅读、质疑问难、查阅资料等等。

总之, 在指导学生读小说时, 除了强调阅读兴趣和习惯这些主观因素外, 更要致力于让情感渗透到阅读中去, 因势利导, 充分调动学生的知识、思维、技能, 达到三个纬度的交融, 让学生在小说中自由驰骋, 真正发挥阅读的重要作用, 在艺术享受的同时汲取营养, 丰富自己。 (东光县职教中心)

高考话题作文, 不明确规定文章写什么样的主题, 只要与话题有关即可。考生写什么东西, 表达什么思想, 一般不受限制, 这就使不少学生在理解材料上出了差错, 或思路闭塞, 中心不突出;或脱离话题, 东拉西扯。什么样的主题才算好?如何确定话题作文的主题?以下结合学生常见话题简要分析。

什么样的主题才算好呢?其判别标准应该是:准确、深刻、新颖、集中、有时代感、格调高雅等。

准确。指文章的主题切合话题, 或与话题有一定的关联性。写作时要把“实”的材料看“虚”, 即分析材料的某一侧重点, 对客观事物作出评价;然后把“虚”的思想写“实”, 寻求现实生活中的实例来阐述个人的思想观点, 真正做到“一滴水折射整个世界”。

深刻。指文章有思想深度, 能透过现象深入本质, 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 预示事物发展的趋向或结果, 尽可能地让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发挥到极致, 有高人一等的见解, 道他人之所未道, 言他人之所未言;或在把握同一事物内部规律的基础上, 从中寻找出更富生活意义、社会意义和人生意味的主题, 从而推陈出新, 标新立异, 别出心裁, 不落窠臼。

新颖。指文章有创新, 有突破, 给人一种新鲜而陌生的愉悦, 以作者新的认识、新的观点、新的视角, 使读者获得新的启发、新的收益。

集中。指一篇文章无论长短, 都要围绕一个中心加以生发, 或阐述, 或议论, 或描写, 文章要简明单纯, 一文一意, 不可因多意而乱文。

时代感。是指文章能联系社会实际, 紧扣时代脉搏、国家大事、热点话题等自然地进入文章, 必能增强文章的时代气息。

格调高。文章思想健康, 感情真挚, 体现当代青年的情感特征。

如何确定话题作文的主题呢?关键是:定向思维, 选择最佳思路。定向思维中的“定向”有三条标准:求新、求深、求优。求新, 即选择富有时代气息有创意的令人耳目一新的全新思路;求深, 即选求反映生活本质和时代潮流的思路;求优, 即根据自身占有素材和擅长题材等方面的优势进行定向选择。例如在“流水”这道题的诸多思路中, 如选取“滴水石穿”思路写凡事要持之以恒才能成功, 就难免会“老生常谈”;由滴水与大海的关系谈个人与

成一场文学盛宴, 即搞成一堂集体欣赏课, 尽可能地诱导每一学习者, 让其个体经验复活, 活生生地, 一个一个地从群体中分离出来, 让具体的生命有了具体的感动, 而不是把大家的感受搅在一起, 模糊化、统一化、格式化,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是一个为主体服务, 为每一个学习个体提供更大经验、思维空间的发起人、主持人和导航者, 引导学生达成与文本的对话, 形成自己对文本的独特体验, 因为文学教育的最终结果是通过学习者自己的建构来完成的。

这正如《学记》中讲的“道而弗牵, 强而弗抑, 开而弗达”———即引导学生, 但不要牵着他们走;严格要求学生, 但不要施加压力;指明学生的学习途径, 但不代替他们达成结论。所以, 在课堂上, 教师可以在目标、方法等方面做一些必要的提示, 必要的时候也可以做一些适当的示范, 然后把课堂还给学生, 放手让学生去“学”, 让他们自己去感知、领悟、联想、想象, 让他们完全融进作品之中, 陶醉于其中, 在“走进”与“走出”中完成与作品的对集体的关系也有俗套之嫌;而用“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海”谈知识在于积累也给人似曾相识的感觉;如能选取“流水不腐”的思路谈死水一潭易于腐败, 而大浪淘沙才有生命力, 进而联系社会现实谈改革开放给国民经济带来活力, 谈竞争机制对陈规陋习和“铁饭碗”的冲击, 就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对于这种定向思维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一、正面突进, 深入开掘

例如2005年湖南高考作文“跑的体验”, 就可以从正面推求主题, 并使用纵向思维, 正面突进, 深入开掘。首先要理解“跑”, 走与跑, 当然, 跑更占优势, 肯定跑在前面, 我们由跑这种运动, 可以想到人生的跑, 想到自然界中适者生存、弱肉强食的跑。跑就意味着竞争。然后, 想一想“跑的体验”应该是什么:跑, 精神要饱满, 要有一种雄心, 要有一种战胜别人的信心与决心;假如两虎对垒, 并驾齐驱, 就要用拼力, “咬定青山不放松”;假如落后了, 不要气馁, 勇敢跑下去;跑完了, 可以稍微歇歇, 休息与调养, 以利再战……重要的是从跑的体验引发出竞争的残酷, 面临淘汰的厄运, 是自暴自弃还是东山再起?胜利了不要冲昏头脑, 永远保持清醒的竞争状态, 由此来喻指社会、人生、心境、价值观等等。

二、求新求异, 独辟蹊径

2007年重庆卷作文题是“酸甜苦辣说高考”试题如此零距离地贴近考生, 让每一位考生都有话可说, 但如果面面俱到, 泛泛而谈, 比如说, 平均分配笔墨, 将“酸”“甜”“苦”“辣”四种滋味一一写来, 就容易流于平庸。不妨跳出小我, 从大处“说高考”, 比如, 我国大批人才由高考选拔而出, 如果没有高考这一相对公平的选拔机制, 许多人会与大学失之交臂;又如, 高考阅卷方式改革、高考相关产业的发展, 也都是不错的议题。我们还可以转换主体视觉, 以“妈妈”的口吻叙述高三学生“苦难的历程”或用已升入大学的过来人的眼光看学生应考等。

三、大题小做, 以小显大

写好话题作文很关键的一步是善于在一个宽泛的范围内, “择其一点, 不及其余”, 也就是只写“大范围中”的某一个方面。所谓“小做”就是找一个自己有话可说、有思考有感悟的角度为切入口, 从这个小角度表现深刻的主题。例如2005年浙江高考作文是以“一枝一叶一世界”为话题写作。这是一个比喻性话题, 古诗

话, 完成对文学作品的个性化的解读。

当然, 这类开放式的课堂教学决不是一种无序的绝对的自由谈, 它必须是建立在学生良好的阅读品质的基础之上的。如果没有学生良好的阅读品质作基础, 那往往会浮于表面, 课堂上似乎轰轰烈烈, 热闹非凡, 实际上学生可能什么也没收获, 文学教育者的目标还是无法实现。良好的阅读品质的培养是文学教育乃至整个语文教育目标得以实现的基础因素, 阅读品质的内涵也是很丰富的。诸如阅读兴趣、阅读动机、阅读习惯、阅读方法等等, 不一而足, 这里不再赘述。

上一篇:小队活动400字作文下一篇:综合保税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