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尝试的初二作文800字

2024-04-10

写尝试的初二作文800字(精选6篇)

篇1:写尝试的初二作文800字

人生如风景,只有在面对阻碍时敢于尝试,通过阻碍,才能观赏到更美丽的风景。

暑假中的一天,我来到郊外,体会自然。这里的山险,时而缓时而陡,有的高耸突兀,如同一把利剑直指苍穹,有的悬崖绝壁,好似矗立的巨盾。这里的水汪,分布漫山遍野,随处可见,水织成了一张巨网,从山顶织向山腰,再至山脚,形成一股绳,直流而下。山石溅起浪花,更显水的清澈,水冲刷石面,更显石的斑驳。

我沿途走着,把心灵放松在这自然之中,青山绿水,蓝天白云,令我陶醉不已。而大自然似乎并不想让人们轻松享受,以溢出险崖横栏路间。右为崖壁,几乎直上直下,左无栏杆,下为河水,在石间飞泻,湍急无比。桥是“独木桥”,虽不至于独木,可也只是用铁丝捆住几根直木,不足一米宽。桥后是一节节木梯,也是险之又险。不知为何,这里似乎被人遗忘,没人翻修。前方风景被一面山壁遮盖,完全不见风光,这更使我没有了几分底气。

过桥——我坚定了信念,于是踏上了木桥。

木头踩在脚下,有些吱呀呀的响声,还伴着微微的颤动,正如我起伏不定的心,使我高度紧张,两手出了不少汗。侧过身,双手扶壁,将重心移向山崖,脚下一小步一小步地横着移动,如同一只螃蟹,但比它紧张多了。

过了桥的木梯,看到胜利就在眼前的我信心大增,动作也敏捷多了。双手扶在身后,坐到第一阶梯子上,双脚向下伸直,身体向下移一节,脚再伸一节……到最后三节,我鼓起勇气,微微站起,一跃而下,顿时自豪感充满我心。

转过山头,眼前的美景震撼了我。无数不知名的花儿开在路旁,引得无数蜂蝶为之迷恋。这里水更加湍急,浪花更加高大,更加白。如果不是努力去尝试过桥,我又如何看到这美景呢?

人生的道路起点不同,终点不同,如果你一路风景平庸,就去尝试吧。看到更美的风景,如果你因满足于现状,而不去勇敢的尝试,那么阻碍的美景将永远和你再见。

篇2:写尝试的初二作文800字

自小以来,我的画功总是受人爱戴,只要谈起美术,我必须得满分再添一朵小红花,自视画工卓越,无人能超。可是上初中以来,有一种叫漫画的东西闯入我的世界,让我的骄傲自视直线下降,我不明白他们怎样把两弧一线的树叶画得层次分明,路旁的树,同距相等,画的比现实更真实,原本死板的人,眼睛变得明亮让人觉得楚楚动人……我不知道该怎么画,我把《名侦探柯南》里的倒三角脸画法,与《海贼王》中的造型了解的透透的,可是那种比现实更真实的画风我还是学不来,看来我的作品永远都是“文物”。

我再一次将笔稳稳地拿在手上,是的,我又找好题材了,在我友好的找过几次度娘,和图书大厦工作人员都快认识我了的情况下,我找到了最适合的素材。《长歌行》里的大堂公主:李长歌。她,不妖不媚,不长的太磕碜,外加一脸骄傲样儿,简直是和我心中的漫画人物一模一样。

在无数次把人化成却不像后,我决心再画一次,铅笔在素描纸上疯狂的摆动着,轮廓,头饰,肩纱,额饰,玉佩映入眼帘,这些和儿童画基本无异,根本没有什么难度,但是……我画一张脸能毁一幅画,我尝试着用铅笔慢慢画出五官,却被一次又一次擦掉,我照着画,描着画都试过了,可是还画不出来,那种有一口气,既上不去又下不来的感觉着实难受,我深吸一口气,把铅笔狠狠地摔在桌上,宣布道:“不画了!”我焦躁的把漫画书扔在一边,突然想起我小时候“偷懒”的办法,既然不会画眼睛,那就给她做一个闭着眼睛的睡美人,我再次把她的脸擦干净,画上两个弯弯的倒月牙,就如那仙人,绝世而独立……

篇3:指导学生写好英语作文的三点尝试

一、从微观上指导学生运用英语思维, 学会地道的英语表达

初三学生在语法和词上有了一定的积累, 其英语作文, 从意思表达上看大多还是对的, 但总给人一种不大地道的感觉。究其原因, 我认为, 他们是因为没有真正地学会正确地运用英语去表达自己的思想。

试想, 他们从幼儿园开始到初三有近十二年的时间在一直学习母语——汉语, 因此, 在写作的过程中, 极易受到汉语思维的影响——即首先想的是汉语的句子, 然后再将其逐字逐句地翻译成英语的句子, 这样, 不用英语思维和英语表达方式写出来的文章, 质量肯定不高。马克思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学外语的人总是在心里把外语先译成本族语, 只有当他不用在心里译成本族语时才算掌握新语言的精神实质。”这句话确切地说明了运用英语思维进行表达在英语作文中的重要性。所以, 我们要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和英语表达的能力, 首先要模仿英美人士的表达习惯, 以增强学生对英语的语感。

比如, 多听一些发音标准的光碟、磁带或广播, 多读一些文字浅显而内容优美的文章, 多利用所学的五种基本句型变化句式结构写些地道的英语句子, 多使用一些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和非谓语动词等进行一些造句练习, 这样就能增强我们的语感, 我们的说或者写也就具有了“英语”的味道。学生还可以套用一些样板句, 就是说, 在学习课文或者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 最好把一些较为实用或者文质兼美的句子抄写下来, 套用在自己的实际写作中, 这样的做法, 也能使自己所写文章的句子更加符合英语表达的习惯。长此以往, 学生就能达到熟练运用, 进而写出地道的英语句子。

二、从宏观上指导学生运用英语思维, 把握规范的作文结构

在英语作文教学中, 通常的做法是先从字、词、句着手, 而我认为应该将文章的结构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因为, 我们如果把英语作文看作是建造一座大厦, 那么英语中的词汇、语法肯定是建筑中的砖瓦, 而文章的结构就是那大厦的框架。没有框架, 空有砖瓦往哪儿填?即使垒起来, 也会轰然倒塌。所以, 我们说框架有了, 填砖瓦就容易得多。

在初中阶段, 英语作文的篇幅一般不会太长, 往往是一篇文章充其量也就是一个段落。而从英语作文的思维方式上看, 其段落的安排还是有章可循的, 它的典型的结构为:“主题句”—→“扩展句:辅助句1、辅助句2、辅助句……N”—→“结尾句”。我们不妨用“汉堡包”来形容它, 如果上面的面包是主题句, 那么中间的菜和肉就是扩展句中的辅助句1、2、3……N, 这些辅助句是用来说明、拓展和支持主题句的, 而下面的那块面包就是文章的概括句即结尾句。

在对学生分析讲授了文章的段落之后, 我们可以将主题句与扩展句之间的关系分析给学生, 从逻辑的角度来看,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1) 从概括到具体; (2) 从命题到原因; (3) 从命题到例证。

这样的讲解, 就能使学生特别容易地掌握英语作文典型段落的写作方法。教师再通过大量的看题目写主题句或者写结尾句的方法进行训练。教师在写作训练过种中, 还要时刻不忘扩展句的练习, 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 让学生自己分析, 也可让自己的同桌或其他同学帮助自己分析, 看自己的扩展句的每一辅助句是否表现主题句, 是否能为主题句服务, 是否合乎主题。久而久之, 学生就能将此种模式固定下来并为己所有。

三、从辩证角度摆正输入与输出关系, 置写作于听力与阅读之中

在英语写作中, “无米下锅”, 即无话可写是学生最为头痛的事情。我们知道, 在英语的“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之中, “听”“读”是信息输入的过程, 而“说”“写”是信息输出的过程。有道是:“厚积薄发。”只有足够的输入, 才能有效的输出。

我们知道, 英语课本中每单元的开头部分是“听说”内容, 在听力中均有大量的信息输入, 根据听力完成任务, 再根据任务设置一个report环节, 让学生利用听到的信息, 围绕任务写几句话, 做一个report练习。这是一个很不错的写作机会, 学生因为有信息的输入便会觉得有话可写。所以, 我们每一位英语教师要很好地抓住并利用好这个机会。

“听”的输入十分重要, “读”的输入同样重要。“读”的输入量也直接决定或影响着写的输出质量。课本中每个单元Section A与Section B的两个3a都是精读部分, 我们在教学时, 要引导学生先进行反复阅“读”理解课文, 之后, 再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回答, 让学生通过问答挖出其中的重点句和难点句, 让他们进行英语和汉语互译, 最后再出示一些关键词, 以引导学生复述课文。总的说来, 我们在教学时, 一定要根据信息的输入, 先引导学生尽量打开自己的口, 先进行说, 然后再写, 这样先说后写, 以说促写, 学生的写作能力就能得到很快的提高。大家都知晓口语是先于书面语的, 书面语又是以口语为源泉和基础的, 但是, 书面语与口语相较, 却更加合乎逻辑和语法, 所以, 在表达思想方面, 书面语比口语的要求现高, 也更难。因此, 学生在口语练习之后, 再进行书面表达就更加容易了。我们在具体的教学中, 不仿在完成以上这些说的训练之后, 再设计一些写作方面的活动进行练习, 譬如, 缩写课文、仿写课文、改写课文、续写课文等, 这样, 由于输入的“读”也为学生输出的“写”提供了素材, 所以, 学生的写作难度也就大大降低了。

篇4:利用教材指导学生写好作文的尝试

一、在教学课文中渗透写作方法

小学阶段的写作多为看图写作或是写日记,对于学生的写作技巧要求并不高。当学生升上初中后,一下子要求他们写400字以上的文章,对于他们无疑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初中语文教学中要渗透习作方法和技巧指导,运用教材内容丰富学生的写作语言,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一步一步帮助学生学会写作。

学生的写作应该具备三个基本要素:一是写作素材,没有好的写作素材就不会写出好的作文;二是语言的积累与运用,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文章就会苍白单调;三是表达方法和技巧。这三个基本要素除了生活经验和素材与课文关系不大外,其他两个要素都离不开语文课本的学习。写作技巧、方法等都要靠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积累,教师在课文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会其中的写作方法和技巧。例如写记叙文的方法很多,可以是顺叙,也可以是倒叙,还有的是插叙。每学习到一种记叙方法时,就可以要求学生运用这种写作方法去练习。教师长期在课堂上向学生讲解课文的写作技巧,利用生动的语言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久而久之,学生的写作思维将会有质的飞跃。

二、利用课文引导学生学会模仿

在分析课文中,利用课文帮助学生提高习作水平的重要方法是模仿,引导学生不断模仿课文,逐步得到提高。

在教学《海燕》的时候,我不仅向学生详细地讲解了比喻和象征这两种写作技巧,还向他们介绍了作者运用丰富想象的写作思路,让学生学会设计写作的主题和思路。结合《海燕》的学习去思考每篇作文的写作思路和写作步骤,学会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可以鼓励学生在作品学习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力,把课文改写成《暴风雨前的海燕》。许多学生都能根据课文的写作思路,先写暴风雨前的天气,再写海燕在暴风雨中飞翔呐喊的情景,最后写了自己的感想。虽然学生写的有点幼稚,但能用到课文知识,条理分明地表达对海燕不怕暴风雨的勇敢精神和情感。大多数学生在改写的时候敢于大胆运用不同的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去增强文章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效果很好。

三、利用课文学习学会修辞手法

习作离不开适当的修辞手法,而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离不开课本知识的学习。语文课本是训练学生掌握修辞手法的最好来源。《海燕》这篇课文中通过对比、反复、拟人和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表达了大智大勇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坚强无畏的革命理想主义精神和强烈渴望自由的情感。由此可见,在写作的时候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可以更深刻地表达作者的情感。有的学生写的文章平淡无奇,尽管他心里有很强烈的感觉,却无法通过文字表达出来。通过学习课文,运用其中的修辞手法或者写作技巧,可以大大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例如,《海燕》是一篇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散文诗,作者在文章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反复和对比等多种修辞手法去描写海燕不怕困难、敢于斗争的精神,增强了文章的艺术表现力和情感形象的立体感。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比喻和拟人的写作方法,可以让学生把文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地方找出来,并且让他们想出本体是什么。在这一过程中,很多学生开始明白原来喻体并不一定要和本体有着相同的外表特征,只要有相似的地方,都可以作为喻体。“狂风”“闪电”“乌云”“雷声”这一组意象群象征了当时反革命的黑暗势力,这种恶劣的天气进一步说明英勇善战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所处的险恶环境,而不仅仅为了描写天气是多么的恶劣。学生通过学习知道,有时候描写天气不仅是为了写实或者是渲染气氛烘托文中人物的心情这么简单,还可以成为一条写作的暗线。

写作是一种复杂的创造性脑力劳动过程,具有一定的阶段性。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只有把语文教学和习作教学结合起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灌输写作的技巧,指导学生的写作,在一定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下,通过日积月累的写作经验,学生的写作能力就会得到提高。

篇5:在尝试中成长初二作文800字

“加油!重心向下!别忘了体育老师所说的要点!控制好拍球的力度!”菲菲冲着我喊道,“重心向前!跑快点!”为了所谓的自尊,也为了所谓的班级荣誉感,我只有硬着头皮继续上阵。那时正是下午,天热得就像个大蒸笼。每次都在失败中爬起的我,那时的感觉,除了热,就是累……

在菲菲的“魔鬼训练”下,我总算有了不小的进步——至少球飞人摔的情况不会再发生了……看到大家练得差不多了,老师让我们操场上来一次模拟对抗。

“啪,啪,啪……”同学们一个个运“传”自如,就像事先商量好了似的,非常有默契。不一会儿,我前面的同学就接到了球,也飞快地冲上前去。“呼——”深呼吸,马上就轮到我了。我一遍一遍地告诫自己要淡定些,可不知道是因为紧张,还是小激动,我心里就像有只兔子,砰砰直跳!

“别紧张!我能行的!好好想想前几次的练习要领和经验,肯定行!”

“啪!”还没等我反应过来,前面的同学就已经把球传了过来——不偏不倚,正好砸在我头上!还别说,这球杀伤力还真大——我一屁股摔在地上,头晕目眩。见状,同学们都大吃一惊,菲菲更是一个箭步,冲上来紧紧地抱住我:“怎么样!你没事吧!头有没有砸伤?”

当时,菲菲还说了什么,我根本就没听进去——我呆住了——这件事就像是一盆在冰箱冰了几天的冷水,把我在训练时逐渐燃起的斗志给浇没了……

我被菲菲扶到旁边休息了老半天才回过神来,黯然道:“我……不行的吧……训练了这么久,还没开始跑呢,连球都接不住……后面的表现肯定……”说着说着,不知道是因为头疼还是自卑,不争气的眼泪马上就要涌出来了……

“傻瓜!你知不知道你在说什么?”菲菲有些发飙,“每一次的尝都不一定是成功的,但它带来的,是更宝贵的东西!你能在尝试中收获它们!人只有在尝试中成长!你为什么不再试试看?”菲菲立马开启了她的“哲学家”模式。我望了望对面的同学,他们还在坚持不懈地训练着,那些训练完的同学也对我投来鼓励和期待的目光……

是啊!菲菲说的没错!没有尝试,就没有成功!那些运球自如的同学是用了多少的时间去尝试和挑战啊!之前的那么多练习,在以前的我看来就是比“登天”还苦的困难,在我尝试后,挑战后,不都挺过来了吗?!运球比赛我也一定可以的!也可以在运球比赛上表现出色的!

想到这,我立马起身,抢过对面同学运过来的球,继续练习。“加油!你可以的!”我一边默念道,脑海中一边回想老师所说的运球要领……奇怪的是,不知不觉,我已经成功地把球运了回来,而且,感觉……很轻松……

篇6:在尝试中成长初二作文800字

第二天一早,一睁眼,赶忙从床上爬起来,奔向美好的厨房。“哎,你干嘛,”妈妈用看猴子的眼神打量着我。“咋,我要烤曲奇啊。”我是。“你一个人?”“对啊对啊!”我提高嗓音。唉。妈妈总认为我会把事情弄得一团糟,这次一定要好好证明一下自己。我便下决心,一定要用这些食材与模具干出一番“大事业”。

我开始动手了。打开手机上某网站事先收藏好的视频,跟着人家学了起来。“先取出70克黄油,打发至颜色变浅......”我一遍自言自语,一遍开启打蛋机——一阵轰轰的响声,我完美地,将容器里的黄油溅到了灶台和瓷砖上。“你在搞什么!?”我妈妈在厨房外大喊。怎么回事?难道是我的操作有误?哦,原来打蛋机只用开到中档......真是一时疏忽啊!出师不利,还好目前为止还并没有影响我的斗志。我冷静地将溅到附近的黄油收集了起来,放回了容器。(台面上不脏)

接下来的一系列步骤,筛面粉,筛糖霜,搅拌......都蛮顺利的,直到最后一步——挤花。我怎么也搞不明白,为什么视频上他们挤得那么顺滑、那么流畅?我却使再大的劲也挤不动多少。我觉得我还是比较强壮的,不至于不够大力。试了几次,就是挤不好。我望着那黄黄的曲奇面团,唉声叹气。妈妈似乎意识到了厨房内部的不对劲,机警地探过头来,询问我,是不是遇到了什么麻烦,我告诉了她事情的经过。“你把它放到微波炉里热10几秒不就行了嘛,太傻了!”妈妈说。我照她说的去做,果然面团变软了,我趁着现在赶紧将面团装进裱花袋里,挤出一个个诱人的曲奇的形状。哎,我怎么没想到呢!

最后我成功地收获了一盘香酥可口的黄油曲奇。

上一篇:秒速五厘米观看感想与心得下一篇:想吃面包自己去挣励志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