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上中学2018年度初中体育教学计划

2024-04-23

店上中学2018年度初中体育教学计划(通用10篇)

篇1:店上中学2018年度初中体育教学计划

店上中学2018年度初中体育教学计划

教师:李鹏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思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创新意识,敢打敢拼勇争一流及优良的群众主义精神。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用心投入到体育锻炼中去。

二、基本状况:

本学期所教的是初中3个年级,绝大多数学生身体健康,无户外技能障碍。学生都喜爱户外,但身体协调性差,肥胖等,学习动作不协调。学生身体素质中的硬性指标,如速度、力量、耐力、柔韧等素质较差;灵敏、协调等软性指标明显不足。个体发育不均衡,下肢力量尚可,肩部肌肉群力量较差,在此类教材教学是要多加注意。腰背、腰腹力量有待于大幅度提高,这是体育练习成败的关键。诚信的格言他们的身体素质各异。正因初四学生面临中考,他们的学习压力十分大。如何调整好他们的心理,处理好学习与活动的安排,让他们在体育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是该学期的首要任务。另外思考到男女差别大身体素质各异:男生活泼好动,表现欲强,能够较好的锻炼;女生趋于文静,不好活动,课中就要经常与她们沟通交流,因势利导,及早转变观念,让男生带动女生,培养女生用心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以期在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三、教材分析

结合本校实际状况,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体育教学工作,传授基本的体育卫生保健知识和体育技能,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和体育文化知识,在传授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让每个学生都发展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教材资料有: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田径:跑、跳、投;体操,球类:篮球、足球;身体素质练习。

教材的重点:跑中的快速跑;跳跃中的跨越式跳高;体操中的单杠动作;球类中的控球技术; 教材的难点:蹲踞式起跑;跳跃中的起跳环节;球类中的人球结合。

四、教学目标和要求

1、使学生初步认识自己的身体和掌握锻炼身体的简单知识及方法,学会一些体育卫生保健和安全常识,培养认真锻炼身体的态度。熟练掌握眼保健操和新的广播操。

2、初步学习田径、体操、球类等项目的基本技术,掌握简单的户外技能,进一步发展学生素质,提高身体基本活动潜质。

3、“以学生为本,健康第一”是我们的目标,在体育游戏中不断地尝试与体验、练习与思考、互学与互评,感受体育户外的乐趣,体会体育户外的益处,体验到战胜困难、获得进步的成功喜悦。

4。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掌握好初四中考多个可能被测试的项目。

5。收集并引导他们掌握更多的体育时事,丰富他们的知识,以备综合潜质考试。6。让他们体验到户外的乐趣,能够在玩中学,在学中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五、初中体育教学计划具体措施

1、适时了解、分析学生的学习信息。

2、营造贴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户外环境。

3、根据学生年龄特征,采用兴趣化和多样化的教法和手段,充分发挥游戏、竞赛的能动作用,让学生在自主游戏中练习,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4、根据学生实际,不断变化练习方式,不断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

5、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勇敢、顽强、朝气勃勃和进取向上的精神,启迪思维,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

6。利用课中或课后的时刻多与学生沟通交流,转变他们的观念,变被动为主动。7。认真备好课,向课堂45分要效率,确保学生们能够在愉悦气氛中投入到每节课的学习中。

8。课堂上,参与到学生中间,以此拉近与他们的距离,注重培养体育骨干,起到率先的作用。课中多采用比赛的方式,激励他们敢于争创的好成绩。9。课后做到及时反思总结。

六、学生方面:

1、学习目的明确,用心自觉的上好体育课。用心学习掌握必要的体育基本知识技能与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逐步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2、着装要轻便合体,穿轻便户外鞋上课。不得携带与体育课无关的首饰、校牌、手机等。

七、德育渗透:

体育活动对于发展学生的适应潜质具有独特的作用,在体育教学中应个性注意营造友好、和谐的课堂气氛,有意识的融入德育教育,不仅仅锻炼学生的意志,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群众主义精神,培养学生服从组织,遵守纪律,诚实、机智、用心进取的心理品质。

本学期的德育渗透包括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1、课堂常规:使学生按规办事、做到有规可循。

2、组织教学:培养团结友爱、养成遵守纪律的群众观,培养其具有热爱劳动、爱护公物的良好品质。

3、结合教材资料安排德育资料。

(1)、基础知识里安排激发学生刻苦锻炼自觉性的资料。培养学生的自尊心、自豪感和社会职责感。

(2)、游戏里安排教育学生遵守纪律,公正诚实,用心进取、团结友爱的资料。(3)、田径安排培养学生顽强的毅力和坚韧不拔等意志品质的资料。(4)、球类中安排培养团结协作等群众主义精神的资料。(5)、在体操中安排培养互相帮忙的合作意识的资料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用心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建立终身户外的习惯。

八、业务学习:

1。认真领会课改精神,熟练各学段教材资料,加强业务理论学习,在教学实践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2。多听课,评课参与群众研讨,取其长补己之短,丰富自己的阅历。

3。充分利用多媒体、图书室等查阅教学训练方面的资料,学习新的好的教学方法。

4。发奋学习电脑知识,能够制造出相应的课件利于教学。5。多与同行共同交流,共同研讨,共同提高。6。加强自我锻炼,提高自身素质。

九、评价教育教学:

透过测试和平时的练习采取教师或学生相互评价的方式,分优秀、良好、及格、仍需发奋四个层次:

1。学习态度与行为:能否以端正用心的心态投入到体育锻炼及体育课的学习中去。

2。体能与技能:能否正确的将动作掌握与运用状况。3。交往与合作精神:能否正确处理好与同伴的合作关联。

十、初中体育教学计划安排:

1。争取在优质课评选中取得较优异的成绩,以提高自己的授课水平。2。在教师基本功比赛中取得好成绩。3。与其他同行共同搞好校队的各项训练。4。认真落实两操一课活动。

2018/2/24 4

篇2:店上中学2018年度初中体育教学计划

一、提前规划、做好新年行事历

1、新学期开学伊始,第一大周:做好新生入学教育,书籍、簿本、课程表发放,促进思想稳定,并开展摸底考试,与之后的期中、期末考试成绩,进行比对、分析,争取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进步。

2、庆祝教师节、举办国庆节,举办庆国庆演讲比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爱人民、爱公物、爱自己,安全教育。

3、举行教学业务检查,组织老师听课,互听、互评,组织学生座谈会,听取教学教改意见、建议。

4、召开期中表彰大会,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师生进行表彰。举行“文明礼仪好少年”演讲,鼓励人人“践行弟子规、做好中国人”,实现“幸福人生 和谐校园”。

二、加强铸造传统文化特色学校。

传统文化为我校办学中一大特色,国学教学成果显著,在参加“北京个性化教育国际会议”时进行展板展出,并做经验介绍。

1、计划对本校教师进行“传统文化”培训,提高教师整体思想文明素质,确保“以德育人”的实施。拟定明年全年培训五期,每期2-3天。

2、为宣传本校创建传统文化特色学校的理念,让传统文化在校园文化中得以拓宽传播,明年拟定邀请校外教师500人次来我校进行参观培训。

3、为了加深传统文化在学生间的渗透,本校和阜阳日报社联合,拟定明年对阜阳日报小记者进行1000人的分批

培训。

三、绿校的发展不求多快,但求稳步发展。

校领导一直强调和坚持:绿校的发展不求多快,但求稳步发展。

绿校在领导上下关心、支持下,取得了稳步发展的目标,现在已经转移到稳定规模,规范管理,提高质量的轨道上来。从今后一段时间,我们把工作的重点放在提高教育的质量、规范管理上。

四、加强管理,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争取在明年更创佳绩。

2012年我校第二届初中毕业生中考取得了优异成绩,成绩居全区前列,其中英语单科成绩居城区学校第一。能有这样的成绩和市、区教育局领导的关怀、我校的严格管理以及我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密不可分。在2013年我们戒骄戒躁,乘势而上,使得我校中考、高考、小学质量监测各方面成绩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五、全工作,重于泰山。

在新的一年,我校要继续把安全工作放在学校各项工作首位,牢固树立安全工作重于泰山的思想。确保安全工作万无一失,零事故发生。

六、关注留守儿童 举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讲座

我校的生源大部分集中在农村,有的学生父母长期在外打工,有的来自单亲家庭,这些孩子从小就跟着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生活,失去了父母的有效监督和引领。“留守儿童”成了我校的一个特殊群体,比例越来越大。关注留守儿童一直是我校办学中的一大重点,今年我校承办了阜阳市教育局、阜阳日报社主办的《千名留守儿童的活动》,明年我校将继续承办这一活动,为解决这一社会性的问题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篇3:店上中学2018年度初中体育教学计划

1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意义

1.1 与新课改的内容相辅相成

在新课改中, 提出了学校在日常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现今的体育教学中, 学习成绩的提升往往被视为最重要的, 从而忽略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使体育教学达不到根本目的, 而在新课改中就规定了学校在体育教学中应以健康科学的教育方法, 在学生加强自身身体素质的同时, 精神与心理上得到升华, 为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 初中体育教学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 使学生的沟通能力得到加强、组织能力得到提高, 并开展一些生活实践活动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心理素质[3]。

1.2 体育教学在初中生心理发展中的意义

在初中阶段, 学生的身体没有完全发育、心理没有发展成熟, 因此教学中对学生的良好引导就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一定要以此为重点, 积极地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健康的发展理念, 从以往的教学经验来看,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仅只有在教学中教师的指导来完成, 还应该加大学生的体育实践活动, 更加科学有效地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1]。

体育运动作为加强身体的重要手段之一, 既能使学生的身体得到锻炼, 还可以使学生的协调能力得到加强, 学生的自我认识程度得到完善, 从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5]。在团体体育活动之中, 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更使得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发挥重要作用, 有效地使学生养成责任感, 加强了学生的交流和团队意识。因此, 在学校的教学中加强体育教育更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对学生生活、学习以及以后的工作起到重要作用[2]。

2 体育教学的现状

2.1 传统的教育方式

在现在的体育教学中, 主要还是采用“教师教, 学生学”的教育方式, 在这样的教育方式下, 教师占有主要的地位, 根据自身传统的教育经验, 完全按照教学大纲的内容进行教学, 而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 不可能达到完善自身不足的目的。在体育教学中, 运动是体育课程的重要手段, 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为目标, 而并不能使学生心灵及精神上得到升华。而初中生由于年龄较小, 具有顽皮好动的症状, 缺少自我管理的能力, 在学习中往往精神不能集中, 在课堂上无法获得全面的文化知识[7]。

2.2 重复的教学内容

在学校教学中, 体育教学依然使用老套的教育模式, 体育教学的内容没有得到扩充, 很多知识在小学就已经学完, 甚至初中的3年当中都会学习很多重复的东西。在学校的课程安排中, 一般体育教学每个星期只占有两节课时, 甚至有时会取消体育课而进行对文化课程进行教学, 这使一部分学生不能很好地完成学期的体育教学学习任务, 导致学生的心情沮丧, 对待体育教学的态度慢慢地变化了, 使学生对体育课的积极性减小了[4]。

2.3 毫无创新的教学形式

在体育教学的开始阶段, 任课教师往往都会通过一些简单的热身环节来调整学生的身体机能, 避免学生在教学中发生意外, 使学生的人身安全得到有效的保证。但是教师的热身活动一般就是围绕操场跑圈然后做一些简单的伸展活动, 从小学到中学, 反反复复, 由于长期地重复这些活动, 使学生渐渐地对体育教学产生了厌烦的心理, 同时在进行体育教学时, 学生往往会出现混时间的态度。因此, 学生缺少对体育教学的兴趣, 也是体育课程进行整改任务的难点之一。

初中生正处于思想懵懂的青春期, 是心理素质走向成熟的重要阶段, 这时他们的心理素质开始得到发展, 形成自己的思想意识, 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小学时的幼稚性, 但思想意识还不够成熟, 对家长依然存在一定的依赖性, 同时对成年人产生好奇, 希望自己的生活可以与成年人一样独立, 这样使初中生产生了叛逆的心理。这种心理使初中生在对待自己喜好的事物时接受能力强, 但是时间一长, 由于学生的不成熟思想就容易产生厌烦的心理[9]。所以, 学生的心理特征在教学中起到了重要的因素。

3 体育兴趣的特点

3.1 体育兴趣的偏向性

不同人因性格的不同、生活环境与生活方式的差异导致人的兴趣爱好有所不同, 而学生身体素质的差异与兴趣爱好的不同, 对体育课程产生了不同的兴趣。比如一些身体不好、性格懦弱的学生往往不愿意参加参加体育活动, 即便参加了活动也会选择一些相对安静的活动;而身体强壮、性格热情开朗的学生往往喜欢各种体育活动, 尤其是参加人数较多的篮球、足球等团体活动。

3.2 体育兴趣的广泛性

由于学生的生活环境以及人生阅历的不同, 所产生的兴趣也可能不同, 但兴趣并不是单一的, 比如体育项目中的篮球、足球、游泳都可以成为一个人的兴趣爱好, 每个人的兴趣爱好往往是广泛的, 其不是因为体育兴趣的偏向性而单一化[9]。

3.3 体育兴趣的善变性与稳定性

由于初中生的思想不成熟, 容易使学生对体育兴趣产生厌倦的心理, 使体育兴趣发生改变, 这是体育兴趣的善变性。但例如篮球、足球等广泛的兴趣是不一定会发生改变的, 与其他兴趣一样, 体育兴趣也可以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稳定, 例如体育运动员们, 长时间的体育锻炼, 使他们养成了习惯, 甚至在他们退役后依然在体育行业中发展, 这就是体育兴趣的稳定性[9]。

4 初中体育教学培养中的措施

4.1 教育方法的更改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 往往都是以教师在进行知识的传输而学生只能被动地接收这种方式进行教学的。在这种教学中, 教师往往忽略了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以及接受能力, 使学生在上课期间无法完成正常的知识积累, 教学质量无法得到有效的保护。所以, 在授课时教师应改变教育方法, 抛弃传统的教学理念, 改革更新, 开创新的教学理念, 从学生的角度制定上课方案, 使教学工作变得多样化与科学化, 让学生具有学习的兴趣。

在初中阶段, 学生的思想开始走向成熟, 做事往往根据自己的意向去完成, 因此, 体育教师在课堂中加入学生喜欢的元素, 开创出新的体育活动, 有利于学生建立起对体育教学的兴趣, 让学生接受的知识得到最大化。同时学校应该加强体育项目的建设, 加强体育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的比重, 合理地安排体育时间, 能大大地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4.2 教学形式的加强

4.2.1 根据学生兴趣制定科学的教育课程

在规划课程之前, 学校应收集一些学生的个人爱好、在体育学习中的兴趣方向, 根据收集的结果进行课程的安排。在现在的体育教学中, 教学课程往往是枯燥的, 每次体育教学的热身环节都在重复着相同的动作, 都在进行相同的口令, 致使学生缺少对体育课程的积极性, 在热身时, 学生往往只会形式上热身。但在体育教学中, 热身往往作为关键的一个环节, 良好的热身能使学生上课期间正常活动的安全得到保障。采用这种教育方式能使学生产生良好的兴趣, 加强了学生参加活动的积极性, 为接下来教师进行教育工作带来了便利, 使体育教学的环境氛围逐渐好转。

4.2.2 加强教育的形式内容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 任课教师往往单调、呆板地进行教学, 因为学生已经熟悉了教学的内容以及教学的方式, 往往在课堂中精神力不能集中, 学习的兴趣不高, 致使课堂的秩序混乱以及教学的质量差。教师一味地参照教学大纲进行教学, 使学习变得枯燥, 学生在课堂上就不会集中精神, 对教师所教的知识只了解一个大概。而教师在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加以创新, 形成具有独具特色的教育方法, 这会使学生对体艺教育更加有兴趣[1]。比如在课程进行时, 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的需要加入一些搞笑的元素, 使教学变得更加生动与具有趣味性;可以利用一些体育运动类的影视作品, 使教学变得更加广泛。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 学生的心情就会更加放松, 知识的接受能力得到加强, 使学生更好地完成体育教学。

体育任课教师在加强体育课程娱乐性的同时, 加强教学内容的多样也是体育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一些运动中, 可以根据人员的安排分开进行, 使体育活动消耗的时间大大减少, 让同学们都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还可以把一些活动集中起来一起进行, 比如把短跑、跳远、投掷铅球与仰卧起坐等体育项目组合到一起, 形成一个小的“铁人四项”项目, 加强了学生对体育项目的兴趣。这样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 消除了学生心中的烦躁心理, 使教学质量大大地提高了[8]。

4.2.3 体育教师教学理念的改善

在体育教学中, 体育教师具有重要的作用, 教师的教学理念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质量, 教师科学的教学理念能使学生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同时教师的言行举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心情, 对于心情较差的学生会导致学习的效果变得很差。因此就要加强教师的教学理念, 使教师完美地融入学生当中去, 让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师生环境。在一些活动中, 教师应该加入活动中去, 与学生形成一个整体, 更好地解决以往师生之间存在矛盾的问题, 用自己的身体力行来改变学生对体育教育的观念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年龄存在差异, 使学生和教师之间存在着思想与沟通方面的差异, 即使刚刚毕业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差距依然存在[6]。这就导致教师与学生之间对待事物的看法产生了不同, 从而使教师所教授的课程与学生希望学习的课程产生了矛盾。教师根据自己的喜好来进行的教学课程往往得不到学生的认同, 必须站在现在社会中学生的身份来考虑学生的感受, 并加强教育教学的管理。

5 结语

在国家越来越重视教育的情况下, 体育教学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重要, 所以, 体育教育方式的创新成为了当前教育界又一重要课题。良好的体育教学并加以教师良好的管理与监督, 能使体育教学得到学生认可, 在加强自身的身体素质的同时, 使学生建立正确健康的思想观念, 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摘要:在当前教学中, 学校以提高学生成绩为重点, 而忽视了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方面的培养。往往导致一部分学生的身体素质较差。所以, 在现今的教育培养中, 应加强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以及体育意识的加强。随着教育改革制度的完善, 体育教学已成为学校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所以, 探究初中体育教学对中学生升提素质以及心理素质方面成效所起到的作用成为了不容忽视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学生培养,探索研究

参考文献

[1]孟凡钧.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兴趣培养的调查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 8 (21) :183.

[2]徐广柏.浅谈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主导作用的发挥[J].科教文汇:下旬刊, 2009, 3 (12) :216.

[3]张翔生.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小组合作能力培养的探究[J].科技信息, 2012, 11 (4) :321.

[4]曾春香.浅谈初中体育教学与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3, 1 (7) :169.

[5]安彦伟.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J].教学与管理, 2013, 5 (27) :119.

[6]单玉富.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素质提升的有效途径[J].当代体育科技, 2014, 2 (7) :66.

[7]黄劲涛.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探讨[J].当代体育科技, 2014, 12 (5) :87.

[8]张静.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10 (5) :79.

篇4: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安全问题

【关键词】初中体育 教学 安全问题 防范

在初中体育课堂上,教师一定要首先充分保护学生,尤其是要避免学生间发生安全事故,很多事情后果可能会非常严重,这一定是体育课堂上要有所避免的。教师要将课堂教学的安全保障渗透到实际教学中的方方面面,在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中都应当有充分与合理的考量。这样才能够防患于未然,让很多不必要的事故能够得到避免,这也是提升课堂教学的整体实效性的一个重要基础。

一、备课时注重分析教材的安全性

想要处理好课堂上的学生安全问题,这首先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对于教材的安全性进行分析。并不是说教材中的教学内容都缺乏安全性,但是每一个学校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不一样,在有的特殊的环境下,某些教学内容或者教材的编排上就容易产生安全隐患。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在备课时就敏锐察觉出这些因素,并且防患于未然。要么做好充足的保护措施,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要么就是合理将教学内容进行转换或者调整,将现有条件下无法实施的一些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取舍,这些都是很好的方法与策略。

案例1:在一次体育课上,教师让学生两路纵队一字排开,在教师的指挥下练习铅球。教师下口令投球,同学们立即投出。后排同学因为抢球,未等教师拣球口令发出就冲上捡球,结果还有一人球较慢扔出,砸在捡球同学后背,造成轻伤。所幸未砸中头部,否则生命堪忧。投掷项目的教学,备课时一定要控制好人与人之间的间隔距离,教学时一定要统一口令进行投掷和拣回器材。这一点教师在教材内容的分析时就应当充分考虑到。教师如果在组织学生进行投掷训练时对于这一点有较好的控制与把握,这些意外就不会发生,也不会产生这种安全问题。

二、课堂上要多观察学生的身体情况

课堂上,教师同样要多留意学生的身体状况,很多时候学生很可能由于自身身体条件的限制,或者是带有一些疾病,对于一些训练项目不适合进行。教师要多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并且要在授课中多留意与观察学生的身体状况,避免一些安全事故乃至危害事故的产生,这一点在实际教学中很有必要。

案例2:一次在课堂教学中一学生迟到,准备活动两圈跑完了他才慢悠悠走来,而且态度恶劣,坚决不肯补跑。我与他发生激烈争辩,不料他由于过于激动,一头栽倒,脸色煞白,连叫“药!药!”原来他患有心脏病,但他事先并没有明确告知,同学拿来药物吃下才得到缓解。无病装病固然要罚,有病不察更是危害无穷。教师稍有不察就会出现安全问题,酿成大事故。所以体育教师要善于察言观色,及时了解学生身体状况,避免不必要的危险产生。留意学生的身体状况应当是体育教师教学时重点关注的一项内容,尤其是在有一定难度或者对于学生的耐受程度有挑战的训练项目中,观察学生的身体状况更是重要。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够及时调整运动强度和运动要求,并且避免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对于突发事件要第一时间妥善处理

体育课堂上还可能会产生一些突发事件,对于这类事件教师也要有非常好的处理能力,只有第一时间对于这类事情进行合理且妥善的处理,安全事故才能够免于发生。教师在课堂上除了要有效的组织课堂纪律,对于学生间的冲突,各种突发事件等也要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如果处理不当或者处理时间被延缓,很可能会留下隐患,并且酿成更大的安全事故。因此,对于这类状况教师一定要警惕,这样才能够避免不必要的安全事故的发生。

体育课堂是一个动态的课堂,学生可以通过课堂进行身体交流,语言交流,情感交流。但是正是因为有交流,就会有碰撞,有时候激烈的碰撞甚至会演变为冲突。在一次篮球课堂教学比赛中,两个学生间有了矛盾。先是俩人拉拉扯扯,而后恶语相向,进一步大打出手。同学都很难劝解,最后教师出面化解。中学生爱冲动,心理不成熟,容易小事变大事。教师在现场要及时发现学生的情绪摩擦,及时劝解,这样才能够避免很多事情的恶化,甚至演变成安全事故。教师只有具备对于各种突发状况的妥善处理能力,这样才能够防患于未然。

结语

在初中体育课堂上,做好学生安全问题的管理与防范非常重要,这也是保障课堂教学质量的一个根基。教师首先要增强自身的安全意识,在教学准备以及实际教学中都要积极从多方面进行考虑,对于各种突发状况也要有良好的处理能力。这样才能够将各种安全事故扼杀在摇篮里,保障课堂教学的整体秩序,并且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好的学习体验。

【参考文献】

[1] 孙林凤. 体育教学安全问题瓶颈的研究和对策[J]. 才智,2012(09).

[2] 佟小玲. 解决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及相关防范措施的研究[J]. 教学与管理,2013(24).

[3] 祁锋. 健康运动强体魄 安全锻炼乐生活——浅淡初中体育学生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J]. 中学课程资源,2013(12).

篇5:店上中学2018年度初中体育教学计划

1 体育课的现状分析

1.1 教学模式死板

传统体育教学大多采用“教师教、学生学”的方式授课。在这种教学模式中, 教师占绝对的主导地位, 习惯从教师本身的地位出发, 以个人思维照搬教学大纲的内容, 而学生就只能根据教师的指令被动接收知识。我们知道, 体育课程的教授内容是以运动形式为主的, 教授目的也是以锻炼并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为重点。而作为初中生的学生群体在学习中存在很大的不定性, 缺少成年人的自律性, 无法从过于死板的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中获得应该掌握的知识。

1.2 教学内容重复

传统体育教学的内容和课时安排上存在着问题, 在调查中学生普遍反映教学内容缺乏新颖性, 很多在小学就已经学习过的东西在初中还会重新学习。在新的授课内容上, 现有教学的课时安排也不够合理, 不能让大多数学生真正掌握教学内容, 导致学生不能很好的完成学习任务, 对自己的课堂表现产生沮丧心理, 逐渐失去学习的积极性。

1.3 教学形式单调

以体育课的热身运动为例:体育教师在开始上课时按照常规都会带领学生活动身体, 这样做得目的是让学生身体筋络舒展开来, 避免之后的教学中出现身体损伤。大多数的教师会要求学生绕操场跑2~3圈, 然后带领学生做一些简单的关节活动动作。学生从第一节体育课开始就不停重复这样的动作, 长期的重复会产生强烈的厌烦心理, 丧失上课的积极性。由此可见, 学生的兴趣缺失是体育课教学质量不高的重要原因。

初中生的年龄段在12~15岁之间, 这个时期的孩子处在青春期的过渡时段, 心理素质正处于发育向成熟过渡的时期。在这个时期, 他们的心理特征一半儿童、一半少年, 既对成年人具有很强的依赖性, 又开始渴望独立。既开始意识到自觉性的重要, 又仍然摆脱不了儿童期的幼稚。这几种状态相互交织在一起, 就构成了初中学生独特的心理特点, 思想不够成熟又自以为成熟了, 模仿能力强, 学得快, 容易厌倦。要想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就必须把握好初中生的心理特点。

根据初中生的心理特点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要想抓住学生的课堂注意力,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就必须培养他们的体育兴趣。

2 体育兴趣的特点

2.1 体育兴趣的偏向性

兴趣与个人的性格、生活背景、人生阅历等等很多因素有关体育兴趣也是因学生个体的差异而存在偏向性的。例如:性格内向的学生一般不愿动, 对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就相对较差, 即使选择也会是相对含蓄的体育运动项目;性格外向的学生多数热爱体育运动, 尤其是篮球、足球等较激烈的体育运动。

2.2 体育兴趣的广泛性

学生体育兴趣的偏向性不同并不意味着其兴趣的单一性, 相反很多学生的体育兴趣会分给好几个体育运动。例如:有学生既喜欢打篮球也喜欢踢足球, 有学生既喜欢游泳又喜欢跳高。这里所说的广泛性是指学生体育兴趣的种类可以不止一种。而这种广泛性往往取决于其所处环境和自身实践经验的不同。

2.3 体育兴趣的善变性和稳定性

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导致其对单一体育运动的兴趣极易疲倦, 产生兴趣转移。但并不是所有的体育兴趣都会轻易改变的。与习惯产生的规律一样, 体育兴趣也可以在长期的体育运动熏陶下变的稳定。例如国家队的运动员们, 多年的体育训练让他们将体育运动当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 即使退役了也多是从事与体育相关的工作。这就让体育兴趣体现出稳定性。

3 体育兴趣培养的具体措施

3.1 改变授课模式

传统体育教学模式是以教师给出指令学生单纯执行为主要模式的, 这种模式完全从教师角度出发忽略学生主观意识性, 学生在课堂上缺乏积极性, 教学效果差。教师在教学时应该注意激发学生的上课兴趣, 改变传统教学思维, 学会换位思考, 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选择上课模式。

初中生开始渴望成熟, 会有凡事想要自己做决定的意图。体育教师可以在上课初期收集学生的学习意愿, 例如学生想要在体育课上学习到什么内容, 学生感兴趣的体育项目有哪些, 喜欢什么样的上课形式, 对体育课有哪些建议, 这样的信息收集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真实学习兴趣。课堂教学安排时, 可以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 将领导学生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3.2 增加教学形式

3.2.1 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

想要抓住初中生的课堂注意力, 必须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 知道学生的关注点在哪里。教师可以多了解学生喜欢的和现在流行的事物, 并加工使用到课堂教学中去。例如, 去年很流行凤凰传奇的一首名叫《最炫民族风》的歌曲, 这首歌的音乐节奏很适合用在体育课的热身操或者是健身操中。传统体育教学中的热身活动是比较枯燥无趣的, 一般是由几个简单的动作组成, 节奏也多是由教师喊口令进行, 学生缺少应有的积极性, 完成情况流于形式。但热身运动在体育课堂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只有做好热身运动才能保证体育课学习的安全性, 否则会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使用《最炫民族风》的音乐作为热身音乐, 一开始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再搭配上鲜明的动作, 学生的课堂兴趣得到提高, 参与的主动性增强, 这样既很好的达到了热身的目的, 又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为之后的体育教学创造了良好的氛围。

3.2.2 丰富授课形式

传统体育教学侧重于体育教师的单纯教授知识, 学生一般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兴趣低、课堂配合度差等状况。教师可以在按照教学大纲的内容上课的同时, 变换授课形式, 让学生体会到体育课堂的趣味性。例如教师教授篮球知识中的三步上篮时, 可以从基本的分解动作教起, 从第一步到第三步再到上篮的脚步和手势逐一分解, 因分解动作比较枯燥, 教师可以引入在学生中很有影响力的运动类动漫作品《灌篮高手》, 在分组练习之后进行小型比赛, 可以用《灌篮高手》中的人物进行角色扮演。适当的娱乐内容可以让学生从愉快的游戏氛围中掌握学习内容。

除了增加学习的娱乐性之外, 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还应该注意内容的多样性。例如体育教学中难度最大的800m耐久跑, 这项教学内容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要求都很高, 学生不仅需要足够的持久力还要有强大的意志力。而处于一半儿童一半少年时期的初中学生, 持久力和意志力都相对薄弱, 他们对800m的畏难心理造成其学习抵触性过大。教师在耐久跑教学时可以将其它运动项目穿插其中, 以此来减少耐久跑练习的枯燥性。比如慢跑、百米接力、喊数抱团等等。组合训练既可以降低学生的厌烦心理、完成教学任务, 又可以同时学习到其它教学项目。

3.3 改进体育教师的教学理念

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教师的教学理念直接决定着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学生的情绪很大程度上受到教师的言行、态度的影响, 因此, 教师要从有益的角度去影响学生, 教师的感情也要始终融于学生的情绪之中。

例如在耐久跑的练习中经常会出现陪跑的现象, 体育教师的传统思维是阻止学生陪跑, 理由是影响学生的练习效果。而事实上, 从学生角度出发, 有人在旁陪伴加油可以激发潜能和意志力教师甚至可以加入陪跑行列, 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学生。

前文提到在教学中可以引入学生喜爱的流行元素辅助教学, 这同样是对体育教师教学理念的考验。初中生与授课教师存在着很长的年龄差, 中国有句老话叫“两岁一个代沟”, 指的是年龄带来的思想差异, 即使授课教师再年轻, 和学生之间思想差异都是存在的。那么存在思想差异的人喜欢的事物的差异性也同样存在。授课教师就不能以自身的喜好来揣测学生的兴趣点, 必须站在学生的立场考虑, 很有可能学生喜欢的事物恰好是教师不欣赏的, 但只要不是原则性的大问题, 教师都应该尽量调整自己的心态, 以提高学生上课积极性完成课堂教学为首要目的。

4 结语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前提条件, 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了喜爱的情绪, 就愿意主动参与实践和学习, 在此条件下, 即使学习遇到困难和阻碍, 学生也会通过努力克服和解决, 畏难和退缩的负面情绪会相对减少, 学习任务的完成会更加完满。认识到了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性, 教师应该从学生角度出发, 改变授课模式, 丰富教学形式, 增加课堂趣味性, 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摘要:目的:探讨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兴趣, 以此来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方法:通过对比方法, 着重探讨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弊端和教师教学理念的不足, 从中发现兴趣培养的切入点。结果: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要从学生自身角度出发, 以学生喜爱的元素为诱发点刺激学生学习兴趣。结论:教师应改变授课模式、丰富教学形式、增加课堂趣味性, 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兴趣培养,新体育,教学理念,换位思考

参考文献

[1]熊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J].读与写 (教育教学刊) , 2009, 6 (8) :128.

[2]张晓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J].学生之友 (小学版上) , 2011 (1) :41.

篇6:店上中学2018年度初中体育教学计划

一、体育意识及构成

所谓体育意识,就是人脑特有的对体育和体育活动的态度控制系统。体育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体育现象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人对体育感觉、思维和判断的总和,是人对体育运动总的认识和看法。体育意识是相对稳定的,它主要由态度状态和体育素质构成。态度状态包括人们对体育和体育活动的认识状态、情感状态和意志状态。体育素质,既包括人们关于体育和体育活动的认知及其水平,也包括人们关于体育和体育活动方法和技能的熟练程度,以及对体育和体育活动的接受和吸收能力。

二、体育意识的特点

体育意识具有以下特点。①内在性:体育意识不等于体育行为,体育意识是内隐的,是一种内在的结构;②客观性:体育意识一方面是人脑这个自然物质的机能和属性,另一方面体育意识的来源是客观存在的;③社会性:任何人的体育意识都是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通过与他人的交往和相互作用,通过社会环境持续不断的影响,通过大量的体育实践活动而逐步形成的;④能动性:体育意识能够支配和调节人们对体育和体育活动的意志和情感体验,能够限制或推动人们的体育活动;⑤稳定性:体育意识形成后,将持续较长时间而不轻易改变;⑥对象性:任何体育意识都是针对体育和体育活动中的某一对象,因而它具有主体与客体的对应关系;⑦系统性:体育意识是一种态度控制系统,各态度之间彼此相连,紧密相关,形成有机联系;⑧历史制约性:体育意识的反映对象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一定的社会体育需求和社会体育能力下产生和进行的。

三、培养学生体育意识的措施

(一)激发兴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

运动兴趣的培养和锻炼习惯的养成往往是许多人坚持终身体育的第一动因。兴趣在学生对体育学习和锻炼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体育教学中,教师应精心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其积极参加活动,自主探究。第一,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第二,在兴趣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个性。第三,发挥多媒体功能,多方面全方位激发学生的兴趣。追求成功是每位学生的一种现实体验和强烈的动机趋向。

(二)合理引导,培养学生养成自我锻炼的习惯

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养成与掌握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习惯和能力。

1. 加强思想教育,明确锻炼目的。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教育和培养,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体育的功能,体验到体育的魅力,意识到终身体育锻炼的意义和作用。

2. 重视信息反馈,激发学生锻炼的热情。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及时了解学生的锻炼情况,对学生的锻炼态度、锻炼成绩做出正确的评价。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进一步坚持目标的欲望和继续锻炼的热情。

(三)转变观念,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能力

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为我们理解、认识体育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体育教师必须更新观念,迎接时代的考验。首先体育教育观念的更新,教师应树立终身体育教育意识,努力更新知识,建立新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由过去的侧重传授运动技术转变为加强现代化体育科学理论与方法的传授,由“技术型”向“智能型”转变,由传习运动技艺向终身受益的体育教学转变,成为学生进行体育实践的组织者学生科学锻炼的咨询者和指导者。

篇7: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策略

一、主动参与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

主动参与是指主动性的行为表现,主动性是主体性的必要组成部分。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关注主动参与能够构建学生的主体活动,从而完成体育认知和发展的目标。主动参与并不同于课堂教学中的问答等方式,其主要是指能够让师生共同参与并促进思维发展的活动形式。它体现的是主观能动性和科学时间观的和谐统一,尤其是它能够实现素质教学,促进学生心理和生理方面的健康发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提升学生的主观参与性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效率,使学生能够建立起终身体育的意识。当然,具体的实施方案还要根据体育教学中的实际情况来制定。

学生参与体育教学活动,不仅能够强身健体,还能培养合作能力,缓解紧张学习带来的压力,为综合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学生主动参与率低的原因

首先是教学模式比较单一。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有些学校开设较多的理论课程,而相应的体育活动却很少,或者体育教学活动每次都是跑步、足球和篮球,这种长期单一的教学模式会导致学生的消极态度,继而不愿意主动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教学效果就会不理想。

其次是体育器材不齐全。充足的体育器材对于有效开展体育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而购置体育器材就会花费学校的部分资金,这对于资金匮乏的偏远地区的学校来说是不太现实的。学校的体育器材不齐全,学生参与的体育项目就会比较少,这样不利于教学的开展。

最后是学生本身就处于被动的地位。当前,无论是体育教学还是其他课程的教学,教师依然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这种教学方式存在一些弊端,教师讲授很多知识,未必和学生有很好的沟通,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练习,有时候并不乐于主动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中,这就严重影响了教学效率。

三、初中体育教学中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策略

对于现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学生主动参与性不足的问题,针对产生的原因,可以相应提出几点措施来改善当前的现状。

1.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不利于他们对知识的吸收,而让学生处于主体地位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能够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比如,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让学生进行策划,从而让学生和教师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提高体育教学质量。还可以举行一些有趣的比赛,比如跳绳、踢毽子比赛,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练习和比赛,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还可以提高他们的主动参与性,提升体育教学效果。

2.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初中体育教学要想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性,首先就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传统的体育教学主要进行理论知识的讲授而忽视了体育活动的重要性,这种单调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积极性下降。因此,初中体育教师应该注意有效结合理论知识和体育活动,多进行一些有趣的体育活动,既可以巩固学生的知识,还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在充满趣味的体育活动中,学生可以释放压力,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调动参与体育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3.加强师资力量

初中体育教学改革需要加强师资力量,比如学校聘请有经验和优秀的体育教师前来教学,让他们带动以前的教师,一起做好体育教学工作,使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中来。同时,学校还需要加大资金投入,购置多样的体育器材,修建体育场地,让学生有良好的体育环境。强大的师资力量和良好的教学环境结合起来,加上多样的体育活动,相信一定可以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根据新课程标准和实际教学对初中体育教育的要求,教育工作者应该注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采用新方法和新思路,改进传统教学模式,从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合适的策略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提高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动参与意识,实现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目标。

摘要:体育教育在初中教学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能够提升学生的身心素质。体育活动还能为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其良好发展提供条件。然而,在初中体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并不高,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从主动参与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出发,探究了导致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率低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篇8: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

【关键词】体育教学 学习兴趣 兴趣激发 兴趣引导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也是影响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因此,以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为主体,应该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更有效地使学生在学习中健康地成长。下面针对教师的教与学提出以下几方面的看法。

一、组织教法得当是培养学生兴趣的基础

一堂体育课组织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是培养学生兴趣的基础。体育课教授的技术动作,大多数都是用四节课才能完成的;或有些是前阶段学习过现在要进一步提高动作质量的。这样,学生在一节或连续几节课都练习同样一个动作,或练习以前学习过和动作,很容易出现厌烦的情绪和不认真练,不愿意练的现象。所以,教师在授课时,要注意根据教材、学生的特点、器材场地的实际,采用生动活泼,富有趣味性、竞争性的形式和方法诱导学生主动练习、积极练习。如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练习,采用分组投篮比赛,看哪一组投中的最多,方法是把学生分成人数相等4组,按顺序每人投篮5次,整组投投完后看谁投中的最多,让观察的学生说说原因,让投篮的学生说说自己的投篮动作。以赛促练,不但提高了学习练习的积极性,而且活跃了课堂的气氛,从而完成了学习的任务,也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1.合理安排教材,不断丰富教材内容

教师在选择和设计课堂内容时要注意教材的科学性和趣味性。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时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就会全神贯注、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地对所学知识加以关注和研究;而一堂课中教材的合理运用是培养学生兴趣的关键所在。如在教学时要结合学生所长,突破难点进行教学。在大纲中,学生对耐力跑教材不感兴趣,也是最难教的内容,学生一听上课内容是耐力跑就害怕,不愿跑。在教学实践中,可以结合学生兴趣特点,将跳绳作为发展速度耐力和一般耐力的重要手段,再与耐力跑技术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和练习,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学生不仅掌握了中长跑的技术,克服了“厌跑”心理,而且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奔跑兴趣。根据教材特点适当安排活动性游戏,使学生在游戏中体会所学的技术。如在弯道跑技术教学时,单纯叫学生做50m弯道跑,学生兴趣不大,而结合圆周接力跑游戏。这样不仅运用了弯道跑技术,发展了速度素质,也培养了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体育教学应该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

教师要结合自己学生的实际,勇于突破新教材,使教材真正为自己的教学服务,提高教学效果。教学中不要把学生限制住,而要让学生有自己的活动空间。固定的队形不利于同学之间的自由组合,同一个教材不利于学生个体的发展,这些因素都有可能导致学习兴趣的下降。为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根据学生需要合理运用各种练习手段,既可以严密教学组织,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又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同时根据学生特点结合本地区和学校的情况,灵活运用学生喜欢的体育项目进行教学。

二、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融洽是培养学习兴趣的保证

教师不是领导者而是指导者,不仅仅是年龄上的长者,更应当是人格上平等的朋友。学生是有感情需要的,从上第一堂体育课开始,他们就需要从教师那里得到尊重、友爱、温暖、情谊和教诲。当这种情感需要得到满足后,他们便会以更大的激情上好体育课。这种情感建立在师生情感交融的基础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感情融通包括情感和信息两个方面,感情和信息融通了,可以增强师生之间的相互信任感和了解的程度。教师应善于调控学生的情绪变化,使他们保持愉快、积极上进的心境,这对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有着重要的意义。一个有良好情绪的人容易让人接近,也有利于倾心交谈,教师只有多接触学生,多了解学生,多关心学生,以情感人,倾注“母亲”般的爱去关心他们,真诚相待,学生才会理解教师,信赖教师。

1.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把时间还给学生,把课堂的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动”起来。

中学生已逐步懂得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尊重、需要一定的情感。不懂得尊重学生,唯我独尊,课堂就会显得冷淡,学生压抑、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尊重学生就要抓住课前准备、课中调节、课后反思。课前要认真备课:教学结构要考虑气候、季节、天气的变化因素;课内教材的搭配要考虑学生的全面锻炼及对三基掌握的有利;课的运动负荷要依据学生的年龄、性别、体质的不同而机动掌握,……课中要灵活调节:队列站队的背风、背阳光直射,课的节奏和气氛的掌握和控制。在对待课堂上的偶发事件,或对违纪学生的处理上,对男生或女生,对性格开朗或内向寡言的学生则特别要注意批评的环境和处理的方法,尽快地使课从逆境中走出来;课后要冷静反思:课的质量是否达到预期效果?课内对学生的表扬是否使学生受到鼓舞?即使是批评,是否使学生得到激励。只有尊重和爱护学生,学生才会与老师主动配合,积极参与,课堂自始至终处于良好的情感环境之中。对学生没有情感,没有尊重和爱护,就没有教育。

2.教师在体育教学之中要积极参与学生的体育活动之中

积极性差的和好学生不同,好的学生一个篮球就可以玩的满头大汗,而积极性差的学生由于他们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运动特点。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参与学生的练习,和学生一起做游戏,一起打比赛。当他们打篮球比赛兴趣下降时,就参与到他们的比赛中。当学生长跑体力下降时,就和他们一起完成下面的距离。这样不仅缩短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也加深了师生之间的感情,也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篇9: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

一、在体育游戏中找到体育运动的兴趣

在初中体育中, 体育游戏作为很重要的一部分, 对体育技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体育技能的培养对学生的各方面的要求都比较高, 所以要求学生的训练力度和强度都比较大, 并且训练的过程都很枯燥, 方法都比较单一, 这往往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 改变枯燥的练习方式是每个体育教师必须考虑的问题。例如, 学生在进行中长跑的训练中, 对学生的心肺功能的提升、学生意志能力的锻炼有很大的作用。然而中长跑在学生中并不是很受欢迎, 甚至有所抵触, 这时教师可以改变训练的方法, 如分成两组进行比赛, 看哪组先到达事先约定的地点, 占领“大本营”, 还可以采用男女接力赛的方法, 让学生之间学会互相帮助, 锻炼团队合作的能力。这样一来, 不仅达到了中长跑的教学要求, 还培养了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二、在进行体育游戏的同时, 配合一些体育明星的相关案例进行教学

当代学生, 几乎都特别喜欢甚至崇拜一些体育明星, 所以在进行体育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好这一点。在进行体育游戏的同时, 教师可以适当讲解一些有关体育明星的个人励志轶事, 学生在听讲过程中能够耳濡目染, 激发学习体育的兴趣, 从而教师对体育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以足球课堂教学为例, 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述有关如梅西、罗纳尔多、贝克汉姆等学生众所周知的世界级的足球巨星的品格、技术、合作方式和比赛技巧等, 并且要告诉学生, 要想体育成绩有所提高 (如增强体质) , 甚至有所作为 (如以后从事运动员等体育相关事业) , 必须要求锲而不舍的精神、坚定不移的意志, 矢志不移地参与各项体育运动。一个强壮的身体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只有这样, 学生学习体育才能达到一定的深度, 真正认识到上好体育课的重要性。再如, 就当前很多学生都热爱的篮球课来说, 可以用我们国家的鲜活的例子如姚明、易建联等人的成才之路的故事来勉励学生, 让他们知道明星的成绩来之不易, 离不开幕后辛勤的汗水。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在课堂中扎扎实实完成教师提出的每一项技能的要求, 最终能够有所突破, 为我国下一代的体育强国奠定良好基础。

三、教师可以根据实际设计一些教具来配合体育教学

在新课程中, 体育运动在中考中已经作为一种加试成绩计入总分, 这更加体现了国家对学生的综合体质的要求:学生要在学习基本知识的同时, 还需要强身健体, 全方面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 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也就更高, 体育运动不仅体现在表面的运动上, 还要注意如何提高自己的体育成绩。这需要教师在调动学生学习体育运动的兴趣的基础上, 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体育技能。特别情况下, 由于存在体质较差的学生个体, 教师需要设计一些教具, 让学生课堂内外加强训练, 提高自身的体质。具体的训练, 可以采取单人训练和小组团队协助训练相结合的方法, 有效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努力提高个人能力。比如, 掷实心球是中考的必考项目, 然而好多学生的实际成绩却很不理想。这就可以根据中考要求的实心球来设计出相同重量和大小的实心球, 在合适的场合下就可以自由练习。与此同时, 教师要在课堂训练中将最佳的练习方法教给学生, 这样练习才不会南辕北辙。再如, 立定跳远也是中考必考项目, 可以根据高考标准, 利用身边的一些工具如标尺、粉笔等, 自制一些跳远成绩评分标准线, 如满分、优秀和及格、不及格等。这样在训练中, 学生会对自己的水平了然于胸, 一旦成绩有所进步时, 学生的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 学生就会更加热爱体育, 对体育的兴趣就会更高。

综上可见, 培养初中学生对体育课堂中的兴趣, 可以有很多种方法:在课堂中有效运用一些有趣的体育游戏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使用一些体育明星的个人事迹能让学生更好地学习。由于体育成绩算入中考成绩, 还需要学生在学习体育课程的同时设计一些教具, 提高自身的考试技能。这些方法都是为了学生的身心健康、身体素质而设计, 对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有很大的帮助。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体育的兴趣, 培养所有的学生成为祖国明天的栋梁;与此同时, 还要注意培养一些特别优秀的体育特长生, 为我国体育事业提供优秀的人选。

摘要:培养初中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可以有很多种方法。在本文中, 具体讲述了如下几个方法:在课堂中有效运用一些有趣的体育游戏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使用一些体育明星的个人事迹能让学生更好地学习。由于体育成绩算入中考成绩, 还需要学生在学习体育课程的同时设计一些教具, 以提高自身的考试技能。

关键词:初中体育,兴趣,体育游戏

参考文献

[1]刘红.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J].艺术教学, 2012 (4) .

篇10: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个性培养探析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 课程标准 学生个性 培养

【中图分类号】G40-01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6)02-0112-01

一、引言

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发展,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为每个学生进入社会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课程理念,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每个学生都是单独的个体,他们的个性化发展对其全面进步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义务教育阶段的所有课程都是培养学生个性的阵地,初中体育教学也不例外。因此,笔者作为体育老师,结合教学实际,来就此问题进行初浅探讨。

二、初中体育个性化教学含义

初中体育个性化教学是指,在教学中认识到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以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为基础,以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内心需求为重点,由教师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方式。教师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课堂条件,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促进个性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相同兴趣爱好的学生组成小团体,在老师的指导下合作学习,然后通过多元化的评价,从而促进学生运动的兴趣、个性的发展以及潜能的开发。这种教学方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能够充分展示并发挥自己的个性,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与集体精神,促进他们养成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三、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个性培养策略

学校是培养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主要场所,开发学生的个性化要从学生的特长出发,采用个体指导的方式,针对学生在某一方面的优点和不足给予指导。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同时,还应指导学生在学习中逐渐养成触类旁通的意识。以往的初中体育教学单纯强调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实践证明,这已经满足不了中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需求。新时期的体育教学,只有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促进其个性化发展,从而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一)注重学生独特个性的培养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人,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个性。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个性化差异,选择适宜的教学方式,从而达到在提高学习成绩的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良好品质与个性化的目的。首先,要根据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素质来确定合适的教学要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体育教学,确保每个学生都参与活动,才能使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才华,这样,中等生得到了提高,落后的学生也能不断进步。其次,教师要了解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目的,并适时进行鼓励。每个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目是不一样的,教师如果能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机,清楚学生的兴趣爱好,就能对学生的需要进行鼓励,从而调动其参与的积极性,并且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克服消极的心理, 强化持久的参与动力。最后,教师要了解学生的长处和不足之处,对学生进行有目的的训练,利用体育运动来帮助他们扬长避短。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体育特长,还能帮助学生克服不足,发展其良好的个性化,使学生更健康的成长。

(二)改革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人们对个性化持有一定的偏见,他们认为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不足,害怕张扬个性会出现问题,这种观念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教师应该正确看待学生的个性开发,正确理解体育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和教学水品,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有利于其个性化发展的教学环境。体育教学方式的改革需要结合学生自身的发展以及社会对人的要求来进行。学校应建立科学合理的体育课程系统,增加个性鲜明的选修课的开设,丰富教学内容。在体育技能的训练上,通常是教师讲解和演示,学生需要不断的重复练习,这种课程比较乏味,学生容易疲劳、精神分散,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开发。体育教学应当以老师为指导,学生为主体,教师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适合大多数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环境,比如:轮流让学生做体育委员,让学生做示范和裁判员,让学生布置器材和场地;甚至课后小结也让学生参与。通过这些来积极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鼓励他们自主学习。

(三)对学生的体育课程学习实施多元评价

教师对学生体育课程学习评价应包括学习效果和学习过程两方面,应包括学生的体能和运动技能,学习态度和认知、交往与合作精神等,评价主体可以是教师和同学,或者其他与之相关联的人员。评价学生的成绩应看到,在学生原有基础上的进步幅度和努力程度,对学生的进步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让学生拥有自信,能够充分发挥个性。体育教育比较复杂,它有其自身的独特性 ,不仅要让学生的身体得到发展,还应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因此,在评价个体时,需要把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结合起来,认清评价对象的本质特征。除此之外,学生还应适时地展开自我评价,以便在学习的过程中清楚的认识自己,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定位,做到扬长避短,促使自己向有利于个性发展的方向前进。

四、结语

上一篇:营运车辆二级维护协议下一篇:向孔子学院推荐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