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婚礼习俗看中西文化差异

2024-05-02

从婚礼习俗看中西文化差异(共8篇)

篇1:从婚礼习俗看中西文化差异

从婚礼习俗看中西文化差异

杜文燕

(西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摘 要:婚俗是文化风俗的一部分中西方在传统婚前习俗$婚礼服饰$婚礼仪式及婚宴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对中西婚俗文化进行比较和研究,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民俗差异,有利于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西方文化走进中国

关键词:婚俗;文化;差异

一中西传统婚前习俗比较

传统中式婚前礼即为“成妻之礼”,主要体现为三书六礼,须经过六个步骤:一是纳彩,即通过媒妁之言,女方同意议婚,男方前往女方求婚,是说媒成功的标志;二是问名,由男方请媒人询问女方的姓氏和名字,占卜男女双方生辰八字是否相生;三是纳吉,又称订盟,即男方将卜得吉兆的结果告诉女方,这是订婚阶段的主要仪礼;四是纳征,又称大聘过大礼,即男方下聘礼,是成功达成婚约的标志;五是请期,即定日子,男方请人占得吉日,请媒人告之女方,请女方定夺;六是亲迎,即迎娶,新郎前往女方家,在女方的祖庙,郑重地拜两次,新娘行至门口,新郎迎接,至大堂拜岳父母,拜女方亲戚长辈至此,六礼成,为婚礼做 好了准备传统的西方婚前礼是国教婚礼,如在英国,其婚前礼也分为六步:首先是求偶,取得父母同意,男女才能恋爱,感情成熟了,告之双方父母;然后是订婚,女方在报纸上登出订婚启事,仪式在女方家举行,由女方安排宴席,男方则要买一枚戒指,在亲朋好友的见证下戴在女方左手的中指上;接下来是办结婚证和发布结婚预告,英国法律规定,男女双方必须在婚礼 天前到婚礼登记处进行登记,发布结婚预告;结婚预告期满,双方向大主教提出申请颁发结婚证,一般在举行婚礼的当天即可获得结婚证书;再就是发请柬,女方的父母以 他们的名义发请柬通知双方亲友,请柬一般为白色,配以金色的字和图案以示圣洁高贵;最后是婚礼前夜的告别单身仪式,准新郎和准新娘分别与各自的同性好友举行欢叙会和送礼会,庆祝告别单身。

二中西婚礼服饰比较

在中国,婚礼服装以红色为主,新娘凤冠霞帔珠宝锦绣,着红袄裙,当然也少不了红盖头和绣花鞋,新郎则红礼帽红长袍$胸前佩戴一朵大红花,这样的服装象征着吉祥如意,希望婚后的生活红红火火在西方,白色是婚礼服装的首选#头戴白色花环$身穿白色拖地婚纱,手捧白色鲜花的新娘向神表示自己的纯洁无瑕除此之外,英国还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新娘在婚礼当天的穿着中必须带五样东西:一样旧的(寓意新娘与娘家人及旧友的亲情和友谊将继续下去)一样新的(寓意新娘婚后生活会是幸福的)一样借的(向已婚女子借一件她婚礼上曾用过的物件,以求为自己带来好运)一样蓝的(吊袜带上的蓝边或者佩戴蓝色的小饰品以示纯洁和忠诚)一枚便士在鞋里(以求婚后生活富裕和幸福)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中西文化的融合,我国新娘也会穿上和西方新娘一样的白色婚纱来显示自己的纯洁美丽,小小的区别是中国新娘大多在白色婚纱上别上红色的鲜花。

三中西婚礼仪式比较

在中国,传统的婚礼仪式为三叩九拜之礼新娘被新郎接回家中,就开始拜堂仪式: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至此,三拜礼成,表示得到了天地祖先及父母的同意,正式成为夫妻为了增加喜庆气氛,整个婚礼过程都在鞭炮声和欢快的乐曲声中进行而在西方,婚礼讲究神圣而简单,传统上为神前婚礼,因此婚礼一般是在宁静祥和的教堂举行,新人在牧师的作者简介 杜文燕:女学士电话***

主持下得到上帝的认可和祝福首先新娘挽着父亲的手在花童的引领下,随着婚礼进行曲的节奏步入教堂,父亲郑重地把新娘的手交到站在教堂前部牧师左侧的新郎手中接着新人要在庄严的气氛中宣誓:从今天开始相互拥有,相互扶持,无论是好是坏,富裕或者贫穷,疾病还是健康,都要彼此相爱$珍惜,只有死亡才能将我们分开#&然后交换戒指,亲吻,至此婚礼到达最高潮礼成后,当新人走出教堂时,教堂的钟声响起,意为驱赶不祥之物,以保新婚夫妇好运一生。

四中西婚宴比较

我国的婚宴往往是男方出钱,但宾客所给的红包也足以支付婚宴开支新人要向家人朋友及宾客敬酒,感谢宾客的来临和祝福,人们往往也回赠许多美的祝福,如白头偕老永结同心等而西方国家婚礼仪式过后,常会举行盛大的婚宴,叫做招待酒会#英美国家经常由新娘的家庭来支付,一般是自助餐形式,用很少的钱就可以办得很丰盛婚宴以舞会结束新郎新娘跳第一支舞,以庆祝他们新生活的开始,所有宾客也随着优美的音乐翩翩起舞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宾客参加婚宴一般不需要送礼金,只送实物在网络时代,宾客根据新人发布在网上的所需物品目录为新人选购礼物,一经选定,网络会自动删除该物品记录,避免重复送礼造成的浪费。

五中西婚礼文化之比较

中国传统婚姻观念根深蒂固在几千年封建社会中,中国传统婚姻观念被融入了浓厚的封建色彩所谓天作之合(婚姻乃承天地阴阳之性配合而成)五百年前结成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喜五行相生八字和谐忌三六九冲龙虎斗等等,所有这些无不彰显出中国传统的婚姻观主要是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融入了浓厚的封建色彩即使在世纪的今天,这些婚姻观念依然根深蒂固于国人心中!西方婚姻观念是为爱而牺牲在基督徒的婚姻观中,婚姻是神赐予的礼物人们借助婚姻体验神的爱,实现神与人的盟约盟约是无条件地相互委身,而不是基于互惠的原则,这个不难从新人的誓言中看出西方婚姻观发展到今天,已是自由恋爱的婚姻伦理关系它重视个人自由意志,男女在生活中由相识相知到相爱,因而甘愿将自我奉献给对方,将生命贡献出来,为爱情而努力,为婚姻而牺牲其实,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今社会已经出现了中式婚礼西方化和西式婚礼中国化的现象,这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西方文化走进中国的表现,是中西文化碰撞和融合的结果。

[ 参 考 文 献 ]

[1]张建帮.中国古代婚俗文化特点述论[J].学术界,1996,(6).[2]常 峻.民俗文化与对外汉语教学[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3]钟小佩.英国国教婚礼[J].世界宗教文化,2003,(3).[4]完颜绍元&婚嫁趣谈[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5]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上册)[M]&上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6]潘晓梅.婚俗简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作者简介 杜文燕:女学士电话***

篇2:从婚礼习俗看中西文化差异

由于地域和历史的不同,西方的文化背景和东方有着很大的差异,其表现在方方面面,从日常生活的打招呼用语、饮食文化等到思维方式等抽象方面的差异无所不在。本文着重从中西婚礼文化差异就中西文化作一个比较,从而来加深对民族文化的了解。结婚是人生的大事,传统婚礼却因国家的不同和文化的差异而不尽相同。

1.1 中西方婚礼文化差异首先和中西方人的思维差异有关

中国人比较保守,喜欢热闹,思维较古板。所以在中国历史几千年的时间里,整个婚礼的习俗并没有多大的变化。而西方人的思想则比较开放,对于婚礼的要求也比较低,他们婚礼的高潮则是在教堂中进行的。

1.2 造成中西方婚礼文化差异的原因是中西方不同的宗教。

中国是以佛教为主,而西方则是基督教为主。所以西方的婚礼是在教堂中举行而主婚人则是神甫。中方的传统婚俗中的最重要环节就是拜天地,拜了天地以后就算是礼成了。

1.3 中西婚礼文化的具体差异。

1.3.1 中国传统婚礼

在中国传统社会,婚礼大体上要经过和履行下列法定或约定的程序:第一步叫“纳彩”,俗称“说婚”,即先由媒人往女方家中称述男家求婚之意,询问待字之女的年岁和生肖,然后由男家请术士“合婚”,卜算生肖是否相合,婚姻是否吉利,双方同意了,男方就送一只雁给女方,作为“献纳彩择”之礼。所以又叫“委禽”。第二步叫“问名”,俗称“订婚”即双方正式交换庚帖,甚至详细到两到三代及主婚人的姓名、荣衔、里居等。第三步叫“纳吉”,俗称“小聘”,既男家向宗庙问卜祖先,如果得到吉卜就往女方家,并致送订婚礼品,女方家也致答礼,婚约即告成立。第四步叫“纳征”,俗称“聘礼”,即于迎娶前几日,男方将议定之聘金,并布帛、衣服、首饰、礼饼等物,如数以盛大仪仗送之女家。第五步叫“亲迎”,俗称“择吉”即由男方家择定迎娶之吉日,并通知女方家。第六步叫“亲迎”即在喜结良缘之日,新郎躬率鼓乐、仪仗、花轿,到女家以礼迎娶新娘,并一同归家。此步是以上六项程序中最隆重、最重要的,通常所谓“婚礼”即从此开始。依此下礼而婚娶者,就叫“明媒正娶”,有着不可动摇的合法性[2]。

1.3.2 西方传统婚礼(以美国人的婚礼为例)

在美国,一般说来,当两个年轻人从相爱到结婚,还要有一个比较正规的订婚仪式,有的还在报刊上登订婚启事。之后便由新娘的父母向新郎、新娘的双方亲友发出邀请,接到邀请信的人要回函表示祝贺,如果届时不能出席婚礼,要预先回信表示歉意;收到邀请信的人要开始筹备贺礼。为了避免礼物的重复,新娘一般会事先拟好有个单子,上面写上所需之物,复制后一一发给亲友。

婚礼之前,未来的新娘会有一个bridal shower,它是有个只有女性参加的party,这时客人可向新娘赠送礼物;同样,新郎同他的同性朋友也有一个bachelor 或 stag party 的晚会,新郎通常也会收到朋友的礼物[3]。

传统的婚礼一般都在教堂举行,参加的对象有新娘、新郎及双方的亲朋好友,还有主婚的牧师。婚礼上新郎身着礼服,新娘则穿着长白色结婚礼服,它象征着新娘的纯洁无暇。新娘还带着面纱,因为在古时候,面纱被认为是可以避邪的。在婚礼进行曲的音乐中,新娘挽着她父亲的右臂沿着过道,踩着猩红的地毯,缓缓走向圣坛(新郎已在圣坛边),后面跟着女傧相、花童及其他陪伴人员。这时,新娘把手从父亲的手上拿开,牧师开始问新娘的父亲;“Who gives this woman to the man ?”新娘的父亲答话后,将女儿的右手递给牧师,牧师再将手递给新郎,然后新娘的父亲退下。牧师问过新郎、新娘是否愿意结为夫妻,并得到肯定答复后,宣布他们为夫妻。这对新人在牧师的引导下,双双宣读婚誓:“I(name),take you(name), to be

my wife(husband),to have and to hold ,from this day forward, for better for worse ,for richer for poorer, in sickness and in health ,to love and to cherish ,until we are parted by death;as God is my witness ,I give you my promise.[4]”婚誓是教堂的高潮部分,字字句句百年一律,但双双新人的挚爱真情却赋予了它永恒的生命。新郎、新娘接着开始交换戒指,这戒指必须是纯金的,而且是完整的圆圈型的,象征着无尽头的爱情和忠诚。戒指一般都戴在左手的第四个手指(无名指)上,据说静脉或神经是从左手第四个手指通向心脏的,所以,人们把戒指戴在该手指上。紧接着,新郎、新娘互相亲吻,牧师宣布婚礼结束。新人然后步出教堂,来宾们向他们撒玫瑰花瓣、五彩纸屑和大米。

仪式后,通常还要举行宴会,宴会的费用多由新娘家承担,宴会上宾客的座位也是事先安排好的。宴会进行到喝咖啡时,新娘的父亲、新郎、男傧相陆续祝酒致词,场面非常热闹。最后吃结婚蛋糕,蛋糕必须由新娘、新郎合切第一刀后,之后由饭店侍者切成小块发给宾客。单身女子通常把结婚蛋糕带回家放在她的枕头下,这样她会梦见和她结婚的男子。新人离开婚礼庆典前,新娘站在椅子上,把婚花撒向未婚的年轻姑娘,谁拿到它,谁将是下一个结婚的新娘。结婚庆典到此结束。接着新人告别亲朋好友,开始他们的蜜月之旅。蜜月的习俗起源于古代德国结婚之后喝一个蜜酒的风俗,蜜月费用由新郎承担。由此可见,西方的婚俗并不比中方简洁。

1.3.3 中西方婚礼差异的表现

另外在服装方面。进行婚礼不是仪式习俗需要遵守,在穿着方面也有讲究。中国传统婚礼进行时新郎和新娘穿着红色的礼服,象征着吉祥如意,预示在结婚后日子红红火火;而西方的新娘则穿着白色的礼服。自罗马时代开始,白色象征欢庆。

西方的婚礼是属于浪漫型的。整个婚礼从开始到结束都充满了浪漫的气息。新娘的礼服一般为白色,新郎是黑色的礼服,使整个婚礼显得庄重严肃。到教堂去举行婚礼仪式是婚礼的最主要的环节。美国的婚礼一般可由四个字概括:新、旧、借、蓝。新(new),就是新娘的白色礼服必须是新做的,标志着新娘将开始新的生活。旧(old)就是新娘头上的白纱必须是母亲用过的旧纱,以表示不忘父母,特别是不忘父母养育子女的恩情。借(borrow),就是新娘手里拿着的白手帕必须是从朋友那儿借来的,用以表示不忘朋友的友谊。蓝(blue),则是新娘身上披着的缎带(garter belt)必须是蓝色的,象征着新娘对爱情的忠诚[5]。

篇3:从颜色词看中西文化差异

一、“红”“黄”在中西文化中的差异

1、“红”色在中西文化中的差异

红色在中西方文化中是差异较大的一个颜色。

在中国,红色是基本崇尚色,中国人以红为贵,是源于古代的日神崇拜,太阳从东方升起,它火红的颜色和炎热的高温给古人以神秘莫测的感觉。红色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幸福、喜庆、顺利、成功,吉祥如意等。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到春节,无论农村还是城市,家家均张贴年画。用年画将家庭布置得热热闹闹,增加过年的气氛。[2]而年画的主要用色即为红色,寓意来年日子过得幸福,红红火火。中国民俗艺术剪纸,也是用红色的纸剪出寓意美好吉祥的图案。每当有喜庆佳节,人们就挂大红灯笼,贴红对联、红福字,这就体现了红色在中国文化中象征幸福,喜庆的含义。

红色的文化联想意义比较突出,红色在中国代表幸运、财富、吉祥如意,体现了中国人在精神和物质上的追求。在中国,促成婚姻的人被称为“红娘”,男娶女嫁时贴大红“囍”字,新娘的红色礼服也代表着吉祥喜庆,热闹的场面叫“红火”。红色也象征顺利、成功 ;得到升迁叫“走红”,得到上司宠信的人叫“红人”,分到合伙经营利润叫“分红”,给人奖金或压岁钱叫“送红包”。[3]红色还象征漂亮、爱情,女子盛装称为“红妆”,女子漂亮的容颜称为“红颜”,“红豆”代表相思,“红玫瑰”代表爱情。

“红”不仅可表示褒义,同时也有贬义。例如嫉妒他人,我们可以说“眼红”;形容说话恶毒,出口伤人,则用“红口白牙”;妻子对丈夫不忠,则称为“红杏出墙”;男子寻花问柳可以说“依红偎翠”。

在西方文化中,“红色”的贬义味道更重一些。从原始时代起,红色就与火焰和鲜血联系在一起——热烈、危险、兴奋、刺激和令人着迷,因此红色象征着残暴、流血、激进、暴力,也和危险、紧张甚至放荡、淫秽有关。例如,一些充满色情的地方,在英语里把这种风化区一概称为red-lightdistrict(红灯区),随着中西方文化的交流,“红灯区”一词也出现在汉语中。

在基督教文化中,耶稣在最后的晚餐中说 :“面包是我的肉,葡萄酒是我的血。”耶稣钉十字架,流血,拯救罪人。因此红色被认为是耶稣为其门徒所奉献的鲜血,一些狂热的教徒殉道时会选择红色衣服。而罗马天主教会的红衣主教身着红色法袍以提醒众殉道者所洒下的鲜血。因而,从宗教角度上说,红色被赋予了流血、牺牲、暴力的文化意义。

在经济生活中,“红色”在西方还有“赤字”、“负债”、“亏损”的意思,因为在过去人们总是用红色登记负数。于是在英语中就有这样一组词语 :red figure赤字, in the red亏损。

2、“黄”色在中西文化中的差异

中国人对“黄色”的尊崇由来已久。《说文解字》中对“黄”的解释为 :“黄,地之色也。”我们称自己为“炎黄子孙”,古人用“天地玄黄”来表达他们对宇宙的认识 :天圆地方。“黄色”也代表吉祥之意,民间选出的好日子叫做“黄道吉日”。在春秋战国时期,阴阳五行出现,五行木、火、土、金、水,分别对应青、赤、黄、白、黑。黄色是中心色,象征大地之色。在中国有“黄生阴阳”的说法,把黄色奉为彩色之主。黄色是居中位的正统颜色,为中和之色,居于诸色之上,被认为是最美的颜色。汉代之后,黄色成为皇家专用色彩的象征,也是帝王之色,象征着皇权。有一些词就是对其很好的印证 :黄袍加身。

黄色与红色这两个在中国文化中象征幸福、吉祥如意的崇尚色。在中国建筑上尤其可以体现,故宫作为中国近五百年的王朝权力中心,也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完好、体量最大的皇家宫殿,红、黄二色则是宫殿群的主要色调。故宫是以黄色和红色为主色。黄色象征着皇权,所以故宫以黄色为主调。红色则是吉祥的颜色,黄色和红色都属暖色调,是向外扩张的颜色,有热烈和令人激动的感觉。故宫以华丽而有扩展性的红黄色为主体,突出皇权的威严。[4]

“黄”在汉语中还有坚贞、纯洁、高尚的品格之意。中国古典诗词,常有“黄花”这一意象,“黄花”即菊花,菊花为中国四君子之一,常用来比喻高洁的品格。中国人对“黄色”的喜爱由此可见一斑。

即使黄色在古代受到很长时间的尊崇,但是在现代,中国人还是谈“黄”色变。“黄”几乎占尽了中国古代的文化高地,很难与色情淫秽之意扯上关系,而“黄色”现在所指的淫秽、色情之意,应是舶来品,这一含义源于19世纪美国《纽约报》为与《纽约世界》兜揽读者,推出了取名《黄孩儿》("Yellow Kid") 的漫画专栏,该报用的是黄色的粗质纸张,遂被对手讥笑为低级庸俗的“yellowjournalism”( 黄色报刊 ),这里的“yellow”,并不是指淫秽,而是低级庸俗的意思。当“yellow journalism”这个词汇传入中国后,出现了两种情况,一个是由原来的“耸人听闻的劣质书刊”变成了“淫秽、下流的书刊”,另一个就是“黄”的这种贬义得到了更广泛地使用,如“黄色电影”。[5]

西方文化里,黄色常常有忧郁、病态、令人讨厌、胆小等涵义。成吉思汗西征和义和团运动曾令白种人心惊胆寒,因此他们诬称黄种人为“黄祸”(The yellow peril)。在基督教文化中,出卖耶稣的犹大常穿黄色的衣服,因此“黄色”有卑劣可耻的之意。

与中国用“黄色”来代表皇权不同,西方社会常把“紫色”作为皇权的象征,在古代,由于紫色颜料难以获得且非常昂贵,所以紫色便成为了王权皇室的象征。英语中有这样的短语 :be born in the purple为生于王公贵族,marryinto the purple为加入皇室。西方文化中,淫秽色情也不翻译为“yellow”,而是“bule”,“bule film”为黄色电影,色情片。

二、结语

综上所述,英汉文化在颜色词意义方面存在着差异。在它们的深层,积淀着大量的文化信息,含有鲜明的国俗及民俗语义。一方面,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并对文化起着重要作用。有些社会学家认为,语言是文化的基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另一方面,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可以说,“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必须把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结合起来才能顺利地进行交际。[6]

摘要:在语言的三要素中,词汇的变化最快。从某种意义上说,词汇是社会文化与传统习俗的反映。颜色词作为词汇中特殊的一类,其背后的文化内涵也相当丰富的。由于中西方在宗教信仰、地理环境、价值观念、文化背景、思维定势以及审美情趣的不同,颜色词在中西方文化中蕴含了不同的文化内涵。通过对中西文化中颜色词意义的对比分析,明确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有效避免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

篇4:从婚礼习俗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关键词】婚礼习俗 中西文化 差异

随着历史的发展,从整体看来婚姻是我们文明前进明显的特征。但是由于地域,文化和习俗的巨大影响,中西方的婚礼习俗存在很大区别。中国的婚礼是比较严肃的,而西方国家的婚礼则是轻松而又愉悦的。这些传统婚礼习俗映射出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差异。

一、中西方婚礼习俗比较

1.中西方婚礼的总体形象。在中西方婚礼习俗里最大差别是颜色,在我们中国红色被誉为是喜庆、热闹、吉利、兴盛的。在结婚当天主要以红颜色为主,墙壁上、门窗上、等各个地方、各类物品上都是必须要粘着颜色为大红的“囍”字的,新娘更是以大红色为中心,新娘子只可以穿红色的衣服出嫁,这将被看作是一辈子都会带着自己母亲的祝福和神灵的保佑,婚礼上所用的小花生、大鸡蛋、蜡烛、红包等都必须是红色或者是用红纸装饰,这将象征着新人一定会幸福吉祥。西方国家婚礼则是以白色为主要颜色,结婚当天的新娘,必须身穿白颜色的婚纱,因为白色象征着内心的忠贞。西方穿白色婚纱的习俗源于英国维多利亚时期,据说当时维多利亚女王身穿白色婚纱嫁给了自己心爱的王子,并且一直都过着幸福的生活。自此以后,白色婚纱便成为女孩在结婚当天最喜欢的礼服,而西方的男士一定要身穿白色或黑色西装。白颜色被西方国家的人认为是慎重的、又是浪漫的,所以在婚礼现场旁边的大多数东西大多都会是白颜色的。不管是新娘,还是新房或是教堂的装饰都是白色的鲜花,这给人一种安静而又和谐的感觉。结婚当天新娘必须身穿白颜色的婚纱,象征着纯洁无暇,能得到上帝的保佑和祝福。

2.中西方新娘的着装比较。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新娘的传统服装也在发生变化。很多中国的新娘子也会穿上和西方新娘相同的白颜色婚纱,来显示自己的纯洁、美丽。但是在白色婚纱上必须要有红色的鲜花或红绳依旧可以看出中国古老的传承依旧没有随外来文化的影响而止步,因为在我们国家全白色的衣服只有用于办丧事的时候。中国人结婚的时候不能穿所有带“短”字的衣服,因为这样将预示着婚姻的短暂。新娘在结婚的时候新娘的母亲会买来所有从内到外的衣服及鞋袜,这样将表示婚后这对新人便会过上幸福的生活。

在西方,对于新娘装有一个没有记载的规矩,新娘在婚礼那天的礼服中必须具有五种东西:“一样旧的,一样新的,一样借的,一样蓝的,快乐的新娘子,还有一枚六便士在鞋里。”这种现象在美国非常明显。所以新娘穿的婚纱是绝对不能卖掉的,如果新娘卖掉了自己穿过的婚纱,则将表示现在的生活是和钱有关的,这样的婚姻被誉为是不会长久的。

二、中西方婚礼文化差异比较

1.中国传统婚姻观念认为中国男女结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传宗接代,中国传统的婚俗带有较强的封建文化色彩。可见男子娶女子都是为了给家族传宗接代,添加人口。孟子也曾说过“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所谓爱情都是次要的。在我们中国人根深蒂固的思想观念里结婚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两个家庭的大事。古代有言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足以体现出新人在婚姻中的被动。中国传统婚姻中媒人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中国结婚的所有程序中媒人都要有所参加,所谓“媒妁之言”说的是男女结婚对对方的了解全靠媒人的陈述。“父母之命”说的是家长在听完媒人的介绍再做决定,最后才会告知当事人。古代男女,在结婚之前都是陌生的,对彼此的了解也全是从媒人与父母的描述而得知。媒人与父母决定的婚姻,就算是当事人双方都反对也是没有作用的。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虽然倡导自由恋爱,但结婚的时候还是需要媒人的。因为中国婚姻遵循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我国结婚当天必须是有鞭炮声声的、而且是震耳欲聋的,如果嘈杂的声音大则会被认为是热闹的,新人就会得到更多的祝福,所以婚礼当天必须是热热闹闹的。

2.西方婚姻伦理观是源于希腊文化和希伯莱基督文化的交融,由此而发展到现代自由恋爱的伦理关系。西方国家的婚姻比较看重一个人的自由意志的最大程度的展现,是完全根据个人内心真实的向往所选择。二个人从相遇,相互吸引,相互追求,相互依恋到难分难舍,因而心甘情愿将自己交给对方,在相互承诺的婚姻下共同组建家庭。他们渴望的是为爱情努力付出,为婚姻不断牺牲。西方主要是以基督教为主的,所以西方国家的婚礼大多都是在教堂里举行的而主持婚礼人一般都是牧师,其实在基督徒的观念中,婚姻是神赐予人们的礼物,因此他们的婚姻是无条件的相互委身,并不是基于互惠。在西方国家,婚礼当天教堂播放的婚礼进行曲是柔和而安详的,在音乐播放期间整个教堂是非常安静的,除音乐外听不见任何声音,婚礼在一种特别严谨的气氛中进行着。在西方国家,青年男女相爱的最后结果就是结婚,他们结婚的目的是为了双方可以长相厮守,也是为了双方可以更美好的一起生活,所以,西方人在选择结婚伴侣的时候,比较看重双方有没有感情,而不会和家庭的利益有任何的关系。

三、结束语

婚礼习俗展现了在中西方文化的摩擦中婚礼逐渐趋于西化,西式婚礼的中国化,婚礼具体的形式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婚礼的文化也在不断地丰富与发展,是中西两种文化的交融与碰撞。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西方文化的交融成为当今全球的一个真实写照,它的思想和价值将绵延不绝。

参考文献:

篇5:从人本思想看中西管理文化

西方管理文化中的人本思想发端于古希腊的人文精神。作为一个商业城邦,古希腊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使人的个体价值得到充分的展示,由此形成了人类早期文明独特的人文精神。古希腊最著名的智者普罗泰戈拉明确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古希腊罗马哲学》,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38页)从而把个人提高到至高无上的地位,把个人作为评判万物的标准,正是基于这样的人文精神,使当时古希腊人在生产交往活动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创造了极为灿烂的西方古典文明。

即使在中世纪,个人消融在教会的集体之中,个性被完全抹杀,但在经院哲学内部,一批唯名论者力求摆脱正统神学的禁锢,大力宣扬只有个别才是真实存在,而一般(或共相)只不过是名称而已。近代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基于古希腊独立人格基础上的人文主义得以恢复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文艺复兴所宣扬的人文主义思潮和宗教改革所兴起的新教伦理所体现出来的追求个人精神生活的自由解放和个人成就需要的价值取向,使西方人摆脱了封建主义和宗教神学的精神枷锁,个人主义成了一种社会思潮。

17世纪以后,个人主义被进一步理论化和系统化了,通过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和德国古典哲学的奠基与发展,使西方人本主义对人的研究达到一个新的境界,其间,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了著名的“经济人”的思想。斯密在《国富论》中指出,人们从事经济活动,无不以追求自己最大经济利益为动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者为社会提供各种生活必需品,并不是出于某种仁慈的考虑,而是因为自利的打算。

在亚当.斯密的“经济人”假设和西方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发展的推动下,孕育产生了20世纪初以美国人泰罗等人为代表的科学管理理论,该理论思想同亚当.斯密的认识一样,把职工看成只为个人经济利益需要而工作的“经济人”,认为人的行为是为了追求个人的经济利益。基于这种思想,泰罗把管理重点放在对人的控制上,他突出严格的管理制度和金钱激励,认为金钱的激励是在于满足“经济人”的物质追求,保持行为动力,而严格管理则可使人的行为与组织目标保持一致性,这就是所谓的X管理理论。这一管理理论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以蓝领为主的第二产业企业管理中确实发挥了作用,但是随着资本主义企业的进一步发展,X理论也逐渐暴露出其局限性,即对人的主观能动性和情感因素的忽视。

1924-1932年,美籍澳大利亚人梅奥进行了著名的霍桑试验,提出了人际关系理论,开创了西方管理文化发展的第二个里程碑,由此产生了行为主义的管理理论。梅奥认为,工人不是把金钱当做刺激积极性的唯一动力的“经济人”,而是除了追求物质利益外还有社会的和心理的因素以及需要实现其社会价值的“社会人”。“社会人”的观点比“经济人”的观点进了一大步,它强调了人的社会性需求,突出了人际关系对个人行为的影响,与之相应的管理理论是“参与管理”即Y理论。Y理论也曾一度在西方资本主义企业管理中发挥过积极作用,但当时仍把对人的激励看成是管理手段,而不是目的。

战后西方出现了以广泛运用数学方法和计算机为特征的管理科学学派,进入了美国管理学家孔茨所说的“管理丛林”阶段,这个阶段的里程碑是美国人莫尔斯和洛希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超Y理论基础上产生的“权变理论”,他们认为“经济人”、“社会人”理论,对人性的假设都有很大的片面性,而且未考虑人的个性、需求的差异和客观环境对人的影响等,认为人是因时、因地、因各种情况而采取适当反应的“复杂人”,人的需求因所处环境、时间、地点而异,没有一套对任何人、任何社会、任何阶级都适用的万能管理方法。因此,运筹学等数学研究方法被大量地应用于管理领域,出现了许多新的管理技术,推进了管理手段与方法的现代化。但实践表明,尽管现代管理技术是有效的,却不能代替管理思想现代化和人生的现代化。

随着日本在二战后经济上的迅速崛起,美国企业界及管理理论界人士在挖掘日本企业的管理的奥秘之后,于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发表了大量的以人本管理与企业文化为主要内容的论著,从而把西方人本管理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进入了西方管理文化的第四个阶段,即文化管理阶段。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是美籍日本人威廉.大内于1979年出版的《Z理论—美国企业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二是美国人艾伦.肯尼迪和特伦斯.迪尔于1982年合著的《公司文化》等,是管理理论发展的第四个里程碑。他们一致认为,企业不应把获取利润作为最终目标,应把价值观放在首位,强调应建设以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文化,从而把人本主义管理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更深层次地揭示了人们的价值观念与企业精神、道德规范等精神财富在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标志着人本管理理论进入了立意更高,角度更新,内容更丰富的更新更高阶段。在这一阶段,提出了人是最重要的资源、最宝贵的财富,提出了个性需求和精神健康的理论,提出了更多依靠员工的自我指导、自我控制以及顺应人性的管理等一系列新观点、新思想。可以说,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是这一阶段的重要特征之一。

综观西方管理文化的发展,关于人的管理一直是其核心,对人的认识出现了“经济人”、“社会人”和“复杂人”等逐渐深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管理则逐渐从对人的行为管理过渡到对人性的管理。不论是“经济人”,还是“社会人”,不论X理论还是Y理论,其实质都是注重个人经济需求和社会需求的满足,以此提高人的工作效率,从而更有效地实现管理目标。所以,西方管理文化中的人本思想是以个人为中心,是西方个人主义价值观在管理文化中的具体体现。但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管理文化中过于注重个人的人本思想在现实中受到了愈来愈多的冲击,从而使得西方管理文化中的人本思想,在同东方管理文化注重集体和谐的人本思想的相互交流中发生一定程度上的转向。

在中国哲学史上,管仲是最早提出以人为本的思想家,他说:“夫霸王之所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如果治国不可以人为本则会出乱。由此可见,管仲对人的价值及人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已经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孔子更重视人和强调人的价值,他说:“天地之性人为贵”,表现了对人的自我价值的张扬。他提倡人本精神内在深层的含义是“仁”,“仁者爱人”,表现了重视人的人本主义思想的倾向。自从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书”以来,儒家思想在中国取得了绝对统治的地位,儒家的人本思想也自然就成为中国管理文化的主流思想。

先秦儒家把“安人”和“安百姓”作为国家管理的根本任务,发展了周初以来萌发的人本思想,形成了关于人本思想的学说体系。从总体上看,儒家人本思想体现在三个方面。在为人之道上,要求加强个人道德修养,做到“德”与“贤”,做到“修己安人”;在待人之道上,要求做到“仁”(爱人)与“和”(与人友善、和谐);在治人之道上,要求推行“仁政”,藏富于民,并进行人伦教化。

儒家人本管理思想主要体现在儒家诸子的学说之中。孔子的学说以“仁”为核心,在《论语.阳货》中:“子张问仁于孔子。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恭是恭敬、庄重,能得到人尊重而不会受侮辱;宽是宽厚,宽厚能得到大众的拥护;信是诚信,诚信会得到别人的信任;敏是勤敏,勤敏会使工作效率高,贡献大;惠是爱护、关心,爱护关心他人并给予帮助,别人就能为你

出力。

孟子在君与民的关系上,明确地表达了自己的人本思想,他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又说:“君者舟也,庶人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此之谓也。故人君者,欲安,则莫若平政爱民矣”(《孟子.王制》)。在性善论基础上,孟子进一步提出了仁政学说,在他看来“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也,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于掌上。”(《孟子.公孙丑上》)。他强调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时指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

儒家的另一位代表人物荀子虽然反对性善论,提倡性恶论,但在人本思想这一点上与孟子的观点是一致的。荀子说:“百姓之群,待之而后和”(《荀子.富国》)意思是说,百姓组成的社会结构,要依靠统治者的管理活动而得到协调,他还说:“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生君,以为民也。”(《荀子.大略》),荀子的人本思想充分体现在他的“爱民、裕民、富民”主张上。

儒家人本思想认为,统治者要关心民众疾苦,保护人民利益,否则就会失去民心,最终丧失对民众的统治权,为了保护民众利益,维系民心,统治者一方面要推行仁政,藏富于民,使人们“乐年终生饱,凶年免于死亡”(《孟子.梁惠王上》),另一方面要对人民进行教育,使人们明白“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道理(《论语.颜渊》)。这就是说,先要满足人民的物质需要,这是人得以生存的基础,也是社会稳定的前提,还要通过教育,让人们的精神有所寄托,懂得做人的道理,这是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的可靠保证。即先要使民“足食”“富之”,而后“教之”《论语.子路》。按照孟子的说法,就是要“教民稼穑”,教民“治河驱兽”,“教以人伦”,即分别满足人民的物质、安全和社会性需要。

但是,儒家人本管理的前提在于承认封建的等级制度和维护封建君主制度。人本思想并不否定君主的统治,只要求君主关心民众疾苦,对人民不要太苛刻,在君主的关系上,民只不过是被怜悯被同情的对象。在这个意义上说,人本思想是一种子民哲学思想,“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荀子.大略》)荀子这里讲的君主应当做万民的保护神,应当视民如子,君是君父,民是子民,君与民仍然是地位不同的两极,君父与子民之间没有平等而言,君主“爱民”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牧民”,人本思想的核心是为民做主,而非由民做主。

所以,儒家的人本思想虽然在维护社会安定、减轻人民负担等方面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但同时也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例如,它培养了人的服从性和顺从性,人们不思进取,不求创新和进步,延缓了整个社会的发展进程。正因为过分追求社会组织结构的和谐性和稳定性,并以之作为国家管理活动的最佳境界,当组织的“和”(和谐、稳定)与效率发生冲突时,宁可放弃效率也要“和”,当这种以“和”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从汉武帝时期开始成为主体意识形态之后,对一代代中国人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中国封建社会表现出来的超稳定性、保守性和封闭性,无不与这种思想有关。但是,儒家文化作为一种人本文化,重人际关系协调,重人的价值的实现,并注重个体对群体的责任、奉献和服务,带有群体和谐特点,这种人本思想,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当今社会的发展中,面对我国和西方先进国家的差距,以及西方强大的思想冲击,反思我国传统管理文化的发展和对当今社会的影响,我们有必要对传统管理文化中所体现出来的人本思想和西方的管理文化之中的人本思想加以比较,通过比较来研究和分析两者的不同,及各自的优势,力求在发扬我国传统管理文化的优点上,找出一种适合我国民族特征和文化要求的管理模式,以加快我国的现代化建设。

由于历史传统文化的影响,东西方管理必然表现出不同的文化差异,中国文化属伦理型文化,中国管理属伦理型管理,注重于情感投资,长于协调人际关系,追求群体和谐,对个人在群体中的地位和作用看得比较重,强调的是社会人格,强调个体对群体的义务和贡献。但是,传统的中国社会缺乏独立人格,不承认个性的奋斗,忽视或轻视个人个性的张扬和满足,过分重视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奉献而轻视个人自我需要的满足,造成了我国历史上个人的发展一直处于受压抑的状态,甚至出现了把追求个人利益看成是“资本主义的苗”,把维护集体利益视作“社会主义的草”的极“左”现象,其后果是使我国社会长期难以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

西方的传统文化强调人是宇宙中心,周边一切皆“备于我”,人不应当贬视自己,而应当追求自身价值与幸福,在这种独立人格基础上形成的西方社会,只能是契约社会,即人与人之间不形成宗法伦理、等级关系,而是平等基础上的契约,当社会发展需要把这种契约关系用某种法定形式规范下来时,西方社会就形成了法制社会,它在管理上的表现就是规范管理、制度管理和条理管理,即在管理中特别注重建立规章制度和条例,严格按规则办事,追求制度效益,从而实现管理的有序化和有效化,但是,过于注重科学理性和个人主义价值倾向的西方管理文化也给西方社会造成了科学主义的泛滥和极端个人主义的盛行。

由此可见,中国传统管理文化中的人本思想偏重于对人做整体的探讨和把握,而西方管理文化中的人本思想更精于对人的个体的理解和重视,这样就使得中国传统管理文化中的人本思想趋向于一种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西方管理文化中的人本思想趋向于一种个人主义的价值取向;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西方管理文化的基础之一是科学技术,因而其发展迅速,成绩巨大,中国传统管理文化的基础主要来自于人生哲学,因而其发展较慢,但潜力较大。与西方管理文化中的“经济人”和“社会人”假设及其制度管理不同,中国管理文化中的人本思想则体现了“道德人”假设和德政思想,在现代社会有着更深刻的意义。

篇6:从婚礼习俗看中西文化差异

足以见出文章结构的重要性。

在我国,议论文的结构可以说多种多样。而在西方文体的写作中,尤其是以论说性的文章最为普遍。我们称之为议论文,他们一般称之为论说文(argumentation or persuasion)。英文习惯上将议论文分为persuasive argumentation(劝说型)和logical ar-gumentation(逻辑型)两种。前者是“动之以情”(to appeal to the reader's emotions and opinions to move him to action),后者是“晓之以理”(to appeal to the reader's rational or intellectual faculties to convince him of the truth of a particular statement or belief),我们主要是研究比较它说理的那类。其实,一篇议论文经常是情理交织的,只是说理起主要的作用而已。那么,这两者各自是怎样来组织行文结构的呢?有何区别?我从申论写作中得到了一点启发,因此姑且从申论写作说起,来谈谈中西议论文体的结构差异。

申论,词义源自孔子的“申而论之”,取申述、申辩、论述、论证之意。申论考试的内容、方法及其产生的测评功能,涵盖了作文和策论(古代科举考试中一种八股文考试形式,要求就给定题目论证某项政策或对策,撰写形式比较严格的论文)两种考试的基本方面。它类似于作文方式的一种——给材料作文,但是形式比较灵活,内容难度大得多。也可以说,它是一种新型的议论文。那么,它的行文结构有何特点?从它身上又怎样看出中西议论文的结构差异呢?

一、“螺旋型”结构与“直线型”结构

韩愈的《师说》大家都读过,作者使文章的结构上体现了一种回环曲折的文体效果,这也就是“伏应”的结构模式。自古以来,我国文章的结构就讲求“设伏”与“照应”。在议论文中,设伏多在立言的地方。当把文章的中心论点树立起来的时候,往往需要前设伏笔,后用照应。这种文体结构也被形象地称为“螺旋型”,意即文章是有曲有折的。由于作者是针对当时士大夫阶层以从师为耻的社会弊病而作的,所以他在文章前面写道:“……无贵无*,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中心只是一句“吾师道也”而不是“师其人”。这就为后面批判设下伏笔,最后结尾用“……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完成照应。在申论中也有这样的例子,有一篇申论是谈到当今的“公车私用”现象。材料给出了很多公车私用的具体事例,而作者没有按照常见的“三要素”来安排结构,而是首先借用一群众的话“对于当今的大量批驳公车私用,取消公车这种说法,我们到底是判车有罪,还是人有罪?”来设下伏笔,引出车和人的关系,然后再谈到人的作用,最后用中国的一句古训来照应作者开头设的伏笔,使得文章不落窠臼,结构非常有新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一般在议论文的结构安排中,这种组织方式能够给阅读者耳目一新的感官享受。而在西方,文章采用的是“直线型”模式:即先提出主旨,再提供详细的分析和事例来论证,也称为“演绎推理”(deduction or deductive reasoning)。有一篇文章是讲“americans are,will be shortly be,in the process of making the most fundamental adjustment they have ever had to make”(美国人将在短期内会处于从未有过的重大生活调整时期)的问题,提出这个观点后,作者马上进入话题的分析,并列举大量的事例和数据来佐证,如“the price of food so high;return to the railroads;the members have less purchasing power……”(物价高涨;重新使用火车;购买力下降等等)在其中用到了论据的递进,一层一层深入。文章呈直线发展,而无我们所要求的伏和应,非常“直接”。这是整个西方论说文章的总特色。

二、并列、递进结构与对比结构

在我国议论文中,大部分议论文都经常采用并列式或递进式。一般来说,并列式特点是前后均无总论,全篇只是平行地谈到几个问题,各个论点就包含在每部分中,也称为

“分论型”。像《古文观止》中的《狱中上梁王书》采用的就是这种五个分论点并列,而每个论点中其实又有总论和分论的写法。这种结构适用于分论点不必进行总结,演绎式地依次排列开来,读来有淋漓尽致之感。在申论写作中,也有类似的例子,如有一篇写重视官员的功利价值观的文章。这篇文章没有提出总的论点,只在文章标题中有所显示,接着文章分为三个小论点,从官员的人生功利、金钱功利、名誉功利来分别阐述,文章读来的确令人有别具一格的清新之感。在申论写作中,要突破结构的陈旧是非常重要的,这种结构可以帮助作者在千篇一律的三要素结构中脱颖而出。还有一种为递进式,这也是常用的一种结构样式。一般来说,这种结构的分论点之间呈一种纵深递进的关系,《反对自由主义》便是分析自由主义的十一种危害,然后在此基础上层层深入,与内容上呈“内涵式”有异曲同工之妙。有一篇申论文章写得非常精彩,就因为它的结构呈层层深入状,文章写得非常有深度,让人眼前一亮。其标题为“不是农民的权利,而是公民的权利”,针对当前山东省公务员考试制度改革,把条件放宽到履行了合法就业手续的农民合同工将被视为在职人员、不再受困于农村户籍……文章从开篇提出论点,然后首先分析公务员制度改革情况的可喜之处,接着作者却提出这也是喜忧参半,问题在于这是公民应享有的权利,作者再深入问题的实质,公务员的实质是要更加确保公民的权利,因此文章环环扣入,结构非常严谨,读后真是令人拍案叫绝。在申论写作中,不妨这样安排结构,令文章更加有逻辑性。而在西方议论文中,比较常见的是对比结构(comparision and contrast)。之所以拿这两者作比较,是因为这两种结构都是在行文中关乎论点的逻辑关系。在西方,对比结构的关键是有明确的对比原则,而且有两种基本的安排方法:对比项法(subject-by-subject)和对比点法(point-by-point)。对比项法主要是以对比的事项为基础,先处理有关对比项a的全部对比点,然后再处理对比项b 的全部对比点,整个文章明显呈两部分。如论述“the infulence of reducing the tax to the people”(减少税收对公众的影响),则从“good and bad”(利和弊)两个方面来对比阐述。而对比点法则是从一个一个方面来比较a和b的不同点。如上面这个例子,从(to the economy、politics、society warfares and so on)减少税收对经济、政治、社会福利等方面的利弊影响一一进行比较分析。总的来说,无论是中国的并列、递进结构还是西方的对比结构,都是从议论文最为关键的论点组织逻辑关系而安排的。并不是说中国的议论文就不采用对比结构,西方的文章不采用并列、递进结构,而是两者各有偏好,当然有的情况下也是二者都兼而有之的。

三、“三要素”与“两部分”

中西议论文体在结构上最为明显的区别就在于“三要素”与“两部分”。我国议论文中喜用传统的“三要素”,也是最为常用的一种结构方法。即首先提出论点,然后再论证,最后给出结论。有一篇申论是关于可持续发展的,题目给出很多材料:北京现在民用住宅用作商用;全球湿地面积大量减少;荒漠化的扩大等等。作者在行文中首先提出这是环境恶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这一观点,然后综合运用材料所给出的数据和现象,使用一系列方法如数据分析法、事例分析法等。最后再得出结论: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样文章的基本框架便完成了,结构也十分清晰。在申论写作中,这种结构方式一般可运用于一些事例、一些客观的数据之类的可以由此得出结论的材料。在西方,问题与解决结构(problem and solution)和“三要素”类似,我称其为“两部分”是因为它的总体框架为两部分:先点出和分析问题,然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重点是落在解决问题的部分。有一篇关于asian american(亚裔美国人)的文章,首先提出“it's wrong to describe the asian american ‘excessively,provocatively'”(描述亚裔美国人为“优秀积极”的代名词是有失公允的),然后紧接着分析之所以“excessively,provocatively”(优秀积极)的原因。这一部分就是说明这个问题,文章然后再分一部分解决这个问题,用了很多方法,如:“improve the acknowledge of the true relationship of asian americans and us,be sure to work hard from ourselves”(提高对我们与亚裔美国人之间关系的认识、我们自身的努力)等等。这个文章的结构也便一目了然,一般来说这种结构方式在西方主要是运用于一些研究报告之类的文体。

篇7:从婚礼习俗看中西文化差异

金秋9月,两位世界顶级富豪巴菲特与盖茨访华,以“共同探讨慈善事业”的名义,通过盖茨基金会像诸多内地富豪发出了慈善晚宴的邀请。而在此之前,今年的6月中旬,盖茨和巴菲特率邀请美国富豪发起“捐赠承诺”,美国众多超级富豪与最富有的家庭参与其中,巴比呼吁他们将巨额资产或至少一半财富捐赠出来,用于慈善事业。截止至来华之前,美国本土的富豪一呼百应。近40位资产超过10亿美元的大佬公开承诺“裸捐”。

盖茨与巴菲特来华,其用意是显而易见的。中国大陆地区的富人总数每年以高百分点递增,并已跃居全球第四位。从他们在当今世界的地位、影响力以及其未来无限穷力的发展趋势来看,中国富人群体实在是一块不可多得的“肥肉”。可以说,谈拢了中国的当代富人除了可以得到一笔可观的财富,还有机会抓住、引领中国未来的新生代富人(富二代)群体向西方资本家的意识形态靠拢。

然常被评慈善意识淡漠的中国的富豪会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吗?他们会买巴菲特和盖茨的账吗?有评论员曾预测说,心里买账的人肯定会很多,但是用实际行动买账的人估计不多。事实上,就当天晚宴的结果而言,也的确如此,只有一小部分受邀的人士出席。在大部分中国富豪眼中这并非是与世界首富和股神探讨商道或是取经的好机会,而是一场十分特殊的“鸿门宴”。如此看来,中国的富人真的是守财奴,怕捐、不捐?

其实不然,先来看一组数据:2009年中国胡润财富榜上前50位富人共捐出12亿美元,平均每人2500万美元。虽然按美国标准衡量,这只是一个小数目、但是与胡润财富榜2004年第一次发布中国慈善报告相比,已经是当年的8倍之多。从这条数据就可以看出,虽然捐款的基数远小于美国,但国内慈善事业这几年也确实在迅速发展与壮大。

既然,慈善事业在发展,在成熟,中国富人愿意并也曾大量捐款,那是什么原因让大部分中国富豪躲避巴比的慈善晚宴?我想问题的根源是中美在经济上存在背景文化的差异。也正是这种差异使得中国的富豪在对待“裸捐”的态度上比美国佬更为谨慎。这种中美文化背景差异大致表现在这几方面:

一.所处慈善文化发展的历史阶段不同

像美国这样一个已经历了200多年资本主义发展,经济体制相对完善的国家,慈善事业的发展也历史悠久,而慈善捐助已然成为其文化的核心特征之一。今天,最富有的两个美国人正在不遗余力,游说其他富人捐出财产用于慈善目的,这只是个寻常的故事罢了,就像大多数美国人也会告诉孩子要做好功课,多吃蔬菜一样,并不会引起普通社会大众的过分关注。而中国的情况则恰恰相反。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带动了一部分人富了起来,于此同时中国的慈善事业也是刚刚起步,慈善文化还尚未成形。社会上的慈善机构虽多,但其中绝大部分的运行是存在问题的,且问题多多。比如,其中最大的也最受人们关注的款项的去处与用法的问题(捐款无法做到透明化,捐款人无从查证他们的捐款去了哪,做了什么,是否按照他们的意志被使用。)此外,由于过大的贫富差距,使得社会上出现了“仇富”人群。他们怀疑富人的捐款目的,认为他们另有所图,别有用心(尽管的确存在类似的行为),从心底不相信富人出于善意的的捐款行为。这些问题的存在表明了中国的慈善事还比较落后,要改进的地方还很多。在这样的条件下,让中国富豪效仿美国富人进行“裸捐”,这本生就是不公平的。一方面要背负公共舆论的压力,另一方面又要面对不成熟的慈善捐赠体制,难怪中国的富人怕捐,怕被劝捐,看见巴菲特和比尔盖茨要绕路走了。

二.经济、法律制度与社会激励的巨大差异

盖茨与巴菲特的捐款倡议能得到美国本土富豪的响应,慷慨解囊,除了他们本身乐善好施之外,也缘于西方各项现行规定对慈善的鼓励。就先以税收制度来说,西方国家的遗产税数额非常高,如美国就高达50%。因此,很多美国富豪宁可把财产拿出来作公益事业。此外,在美国,如果一个企业向社会捐出善款,且善款数额超过应缴税收的10%,那么该企业就减免10%的税款。如果不到10%,则可以在税收里扣除已捐出的部分。这么一来,无论一个企业捐不捐善款,加上该公司的应缴税额,其出资大致是相等的。既然钱出的一样,为何不捐款博个名声?这是小学生都会算的题目。而在中国,企业若想通过慈善得到减免税收的优惠,必须向获得国家批准的少数基金会捐款才能实现。另一方面,在社会财富积累程度尚不明朗的情况下,中国短期内不会开征遗产税。而在设定慈善组织这个环节,法律上的限制比较严格,在一定程度上还是阻碍了一些愿意成立自己的慈善基金的富豪,去从事慈善事业。再则,中国的慈善法迟迟不出台,慈善捐赠人与捐赠对象得不到法律保障,捐赠的过程以及细节也无相应法规可循。这样看来,相比之下,中国的富人明显缺少了社会、政府给予的做慈善的激励。缺乏激励机制也是中国富豪捐赠缺乏动力的主要原因。

三.财富的获取与继承方式不同

不愿出手捐款,在中国富豪这个怪圈里还有另外一系列“中国式原因”。大部分中国富人是靠自身奋斗起家的,他们经历过苦日子,所以对穷人家的艰难深有体会。也就是说,富了还怕哪天又变穷,所以他们对财富的把持和保存的欲望要比其他富豪更为强烈。再有中国富豪通常会为子孙后代想的很多,他们会“留财为后”。这是中国人身上源远流长的传统思想与惯性做法。留下一大笔财富给自己后代,一方面怕自己过世后,孩子吃苦,另一方面也希望自己一手创办的公司能由子孙后代永续经营传承下,让后世之人敬仰。因此,面对“裸捐”,比起许多财富继承自家族,对财富概念比较淡薄,或是思想格外开化,能毫无顾忌地捐出一切的西方富人,中国富人往往三思的更多,犹豫的更多。

此外,由于中国的经济还在起步阶段,对中国富人而言慈善不仅意味是否捐款,捐款多少,还在于他是否良好的履行了其所负担社会责任。比如,他是否给消费者提供了合格的产品;是否保障了员工的基本权益;是否承担了环境保护的责任。若一个中国企业基本社会责任还没有履行好,确一个劲地想着如何捐款,本末倒置,那也就也失去了做慈善的真正意义。如果挣来的是不义之也拿去捐款,那也不是慈善,而是伪善。就曾有评论家说:“真正的慈善意味着为社会创造真正的财富,企业家通过投资来创造更多的工作机会和更多的社会财富。这才是我们的社会需要的。”

其实中国历来也不缺少做慈善的行为或者思想,当下中国富人之所以被认为慈善意识淡薄,捐的少,是因为被拿来与西方富人做了比较。然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中西方经济上文化差异较巨大的背景下,这种比较显然是不公平的。这种经济的文化差异不会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缩小而缩小,因其悠久的历史背景、民族文化和复杂形成过程很难有所改变。这也是中西两方富豪面对慈善的态度截然不同的主要原因。

乐善好施是中国的传统美德。只是,目前,中国社会做慈善的条件与方法还未很成熟。中国富人也不是不爱好慈善,只是未得到适合的激励,未找到正确的方法。我们不能把西方社会的那一套做慈善方法强加给中国富人。我相信当,那些拥有亿万家产的中国富豪们,听到比尔・盖茨宣布退休并捐出全部财产的消息,都会有所触动。随着中国慈善制度的完善,我也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富人改变对待慈善的态度,自愿主动地捐出他们的资产,为社会、为祖国做出一份贡献。

参考文献:

1.http://(中国新闻网)

专业实践

(一)调查报告

篇8:从色彩学看中西文化差异

一、色彩学与中西方文化的地缘学意义

在前文的叙述中, 笔者引用了挺实在当下中西方文化中颇为盛行的“绿色思维”这一概念, 它实际上是以生态思维为指导, 注重和谐、平衡、低熵发展和多样化生存模式的新的文化形态, 是在以往的文化历史中发展而来的的新阶段。它实际上是东西方文化在经过一定时期的对话交流、融合之后必然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化形态, 是东西方文化互相作用、互相补充、互相配合而成的一种新的文化格局 (刘承华, 270) 。根据康定斯基的色彩理论对传统的中西方文化加以分析, 笔者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传统的中方文化食欲相对较为热烈的暖色调——黄色, 而传统的西方文化则属于相对较为冷静的冷色调——蓝色。

首先, 从中西方文化奇缘的自然环境出发, 两种文化的色彩内涵是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密不可分的, 即“土”与“水”的差别, 亦为陆地于海洋的区别。中国文化发源于内陆地区黄河流域的黄土高原, 在那里, 人们生存的环境是大片大片深厚、夯实的黄土地, 为此, 人们利用敦实的黄土地播种、耕种、采摘, 生存、生长、繁衍生息。因此, 对中国的古代统治者而言, 扩张将于就变得重要起来, 对帝王来说, 对王权的最好诠释便是对土地所有权的控制, 即控制了土地所有权边控制了其地上繁衍生息的臣民, 因此古语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故而古代中国的战争大都是针对土地的战争。

与中国人“重土”观念不同的西方文化, 则更加偏好“水”。作为西方文化发源地的古希腊海滨便是最有力的说明。古希腊是一个三面环海的半岛, 对于这样的地理位置, 哪里的居民们每天面对的不是夯实厚重的黄土地, 而是浩瀚汪洋, 因此在以古希腊文明起源的西方文化对海洋有着无上的崇敬。证如荷马所言:“海神夫妇是万物之父”, 对以古希腊文明为代表的西方文化而言, 疆域扩张的重点不在陆地, 而在港口, 这也正好说明了西方文化“重水轻土”。

其次, 中西方文化对色彩的不同理解亦与所处的地理环境有关。中国人崇尚黄色, 认为黄色是最尊贵的颜色, 象征着至高无上的身份与地位, 只有帝王才配的上这样最贵的颜色, 因此只有帝王才能着明黄色的衣物, 配黄色饰物, 普通百姓只能着蓝色或灰色的服装。而古希腊却喜欢蓝色及紫色, 尤其认为紫色是尊贵的象征, 只有身材会配用。例如在古罗马帝国, 紫色便是皇上的专用服色, 用紫色装饰便是对一个人最高的礼遇 (刘承华, 275) 。

二、色彩的心理学意义

黄色与蓝色不仅仅是颜色色调上的区别, 更是不同心理含义的反映, 他们分别代表了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理问题的办法。从这个角度出发, 中国文化注重生命本身, 属于感性文化, 而西方文化则关注理性与知识, 属于理性文化。中国文化所研究的哲学都是关乎生命的哲学, 中国所有的宗教都是生命的宗教, 中国所有的艺术都是生命的艺术, 中国持续最久、流传最广、影响最深的思潮亦为生命的思潮 (刘承华, 277) 。

中国文化的研究内容均指向了以生命为本体的各类表现形式, 注重人生命的长久安乐, 对于如何使生命长久安乐的关注点却并未落在灵魂与精神世界, 而是落在了人的肉体与感官上, 中国文化认为理性是感性的衍生物、附属品, 灵魂是屈于肉体的虚空存在。因此, 中国文化有着强烈的“身体化”倾向, 这直接引导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正如老子所言:“以圣人之治, 虚其心, 实其腹;弱其志, 强其骨, 常使无知无欲, 使夫知者不敢为也”。道教的眼名单也旨在延长人的寿命, 而儒家文化的“不孝有三, 无后为大”亦是对生命延续的重视。同时, 在中国文化“生命长久安乐”思想的影响下, 诗歌、美术、音乐、舞蹈、气功、武术等等无不将关注点置于生命的本体之上, 如《故事十九首》“人生不满百, 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 何不秉烛游?”、“羊大为美”等, 不仅可以概括文学中生命思潮的普遍主题, 同时亦可见出中国文化中那股强烈而执着的现世享乐心理。

从色彩学而言, 中国文化所重视的感官、感性、直觉思维模式都与黄色对应的热烈、执着、生命与人世相一致。正如笠原仲二在其《古代中国人的美意识》一书中所描述的那样“黄色使我们回想起耀眼的秋叶在夏末的阳光中与蓝天融为一体的那灿烂景象”。

而西方文化则不同, 西方文化选择了智, 选择了理性, 将获得知识作为西方人生命的动力和生存目的。早在古希腊, 西方人就以对知识的执着追求而闻名。无论是随自然还是社会, 西方人都突出体现了理性思维———严格的逻各斯主义, 讲究逻辑的严密清晰, 超越感情跟功利, 是一种纯粹的理性认知。正如苏格拉底所倡导的那般“知识就是道德”。在西方国家, 15、16世纪的文艺复兴更是将人性、理性精神得以充分的释放与发展。而与西方冷静、冷漠和超脱相匹配的蓝色证实其代名词。缜密的逻辑思维、机械的科学模式、超越的真理观与宗教意识都是对蓝色的最佳诠释。

就蓝色与黄色的心理效应而言, 他们也正好构成截然对立的两极:蓝色意味着冷静、淡漠和超脱, 黄色意味着热烈、狂躁和人世。正如大艺术家康定斯基所说:“一般说来, 暖色意味着接近黄色, 冷色意味着接近蓝色”, “如果我用黄色比拟人类的心境, 那么它所表现的也许还不是精神病的抑郁苦闷, 而是其狂躁状态”。 (刘承华, 278)

三、结语

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深入, 二者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消化吸收成都的加深, 黄蓝两色的融合与交错便是不可避免得了。根据康定斯基的色彩理论, 黄色与蓝色的融合会形成绿色, 而绿色则被认为是最平静的颜色, 即无快乐有无悲伤与激情, 绿色还是和谐、平衡与生命力的象征, 因此, 未来文化的走势———绿色文明便形成了, 这样的绿色文明不是一个新生的具有全新特质的文化形态, 而是吸收了黄、蓝两色所代表的中西文化中各自的优良并在逐渐交流、吸收、融合过程中进行有效重组之后形成的互补、平衡、和谐而又富有生命力的新的文化形态。

参考文献

[1].刘承华.文化与人格——中西文化差异的一次比较[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2002

[2].康定斯基.论艺术的精神[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1987

[3].高旭东.生命之树与知识之树——中西文化专题比较[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1989

[4].陈序经.文化学概观[M].长沙:岳麓书社, 2009

[5].陈序经.中国文化的出路[M].长沙:岳麓书社, 2009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从婚礼习俗看中西文化差异】相关文章:

婚礼习俗范文05-16

民间婚礼习俗05-02

民间婚礼习俗范文05-29

苗族婚礼习俗范文05-30

传统婚礼习俗禁忌06-24

各地婚礼习俗参考06-29

中国传统婚礼习俗07-27

国外婚礼的习俗范文06-10

世界各地婚礼习俗07-15

婚嫁习俗之婚礼礼节08-14

上一篇:中外广告创意赏析论文下一篇:对雪人的描写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