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婚礼习俗禁忌

2022-06-24

第一篇:传统婚礼习俗禁忌

中国婚礼习俗必须知道的禁忌:

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博大精深,造就了禁忌繁多的传统婚礼习俗,尽管现代社会中更多新人采

用中西结合的方式结婚,过程都大大简化了,

但在一些仍然讲究传统的地方,还是相当重视这些传统婚礼的禁忌,这里我们就来看看中国

传统婚礼习俗有哪些禁忌?

1、忌于鬼月农历七月完婚。

2、忌于农历六月完婚,因有半月妻的意思。

3、安放床位时,要把床置放正位,忌与桌子衣橱或任何物件的尖角相对。

4、在过大礼时,男方送来的喜饼新娘绝对不能吃,因为这样就把自己的喜气给吃掉了。

5、床位安好后至新婚夜前夕,准新郎切忌一个人独睡新床,因为这样有婚后孤独的寓

意,非常的不吉利。

如无可避免,可找一位大生肖(如生肖龙)及未成年的男童陪睡。

6、订婚当天,不管天气有多热,所有参加订婚的宾客都不可以拿扇子扇,否则会有拆

散新人的意思。

7、新娘子结婚当天所穿的礼服忌有袋口,这样会带走娘家的财运。

8、婚礼当天,新娘子出门时,姑嫂均要回避,不能相送;因为“姑”跟“孤”同音,而“嫂”

跟“扫”同音,都是不吉利的词汇。

9、在迎娶的途中,如遇到另一队迎娶车队,叫“喜冲喜”,会抵消彼此的福份,所以必

需互放鞭炮,或由双方媒人交换花朵,用这种方法化解。

(但现如今多以花车车队取代,如在路上遇到另一队车队,可互相停留片刻相视祝贺

代替放鞭炮。

10、新娘子离开娘家时,哭得愈厉害愈好,意思是“哭发哭发,不哭不发”

11、结婚当天,任何人都不可以接触到新床,直至晚上就寝;新娘当天更不可碰到床边。

12、结婚当天,新娘子不可躺下,不然会有“一年到晚都病倒在床上”的意思。

13、传统家庭在嫁女时都会在祖先或神灵供桌前上香,上香时,不要把香头插歪了,一旦歪了,也不要把香拔出来,重插一次,

因为上两次香有再婚之意,对于新婚的人来说是不吉利的。

14、因小孩容易哭,所以小孩应避免进入结婚礼堂,因为在礼堂哭是不吉利的。

15、礼堂忌用鲜花,因为鲜花容易淍谢,只有莲招花和石榴花不忌。

16、新娘进男家门时,切忌脚踏门坎,应该要跨过去。

17、新娘子不宜踏到新郎的鞋,因有羞夫的意思。

18、凡是生肖属“虎”的人(与“苦”同音)或寡妇,不宜观礼及进新房。

19、新娘蜜月里忌到亲友家串门,因为蜜月里的新娘去别人家串门,被认为是不吉利的,这种不祥将一直持续到一月之后方能消除。

20、送别宾客亲友时,不可说“再见”因此二字有分手与别离之意,寓意不佳。所以新人送别宾客时,点头示意或挥手送别就可以了。

21、新婚4个月内,忌参加任何的婚丧喜庆。

22、新婚4个月内,忌在外过夜。

23、三朝回门当天,夫妻必须于日落前赶到夫家,忌夫妻一起留宿娘家过夜。万一有特殊原因不能回家,小两口也要分开睡,以免让娘家倒霉。

如有不明之处可以直接点击QQ在线QQ:120155150 咨询客服

转载自:深圳维纳斯国际婚纱摄影 官方网站:http://(转载请注明出处)

深圳婚纱摄影排名,深圳市婚纱摄影排名,深圳最好的婚纱摄影,2012深圳婚纱摄影排名,

中国十大金牌影楼,深圳婚纱摄影网站排名,中国十大拍婚纱排名 ,深圳最受欢迎的影楼

第二篇:传统婚礼习俗

在追求自由、彰显个性的今天,我们领略了太多,或庄严肃穆的教堂婚礼、或尽享私密空间的旅行婚礼、或倡导环保健康的自行车婚礼、或追求惊险刺激的轮滑婚礼、抑或是水下婚礼、沙滩婚礼等不一而足的婚礼仪式。随着现代文化的碰撞,中国传统的婚礼文化礼仪正在一点点的迷失,文化的碰撞不应该是文化的断裂,所以中国婚礼应该要开始追根溯源 ,倡导一种符合中国人爱情婚姻价值观的中国式婚礼。来看看那些属于我们自己的婚礼礼仪吧。。。。

1、祭 祖: 男方在出门迎娶新娘之前,先祭拜祖先。

2、出 发: 迎亲车队以双数为佳。

3、燃 炮: 迎亲礼车行列在途中,应一路燃放鞭炮以示庆贺。

4、等待新郎: 礼车至女方家时,会有一男童侍持茶盘等候新郎,新郎下车后, 应赏男孩红包答礼,再进入女方家。

5、讨 喜: 新郎应持捧花给房中待嫁之新娘,此时,新娘之闺中密友要拦住新郎,不准其见到新娘,女方可提出条件要新郎答应,通过后才得进入。

6、拜 别: 新人上香祭祖,新娘应叩拜父母道别,并由父亲盖上头纱,而新郎仅鞠躬行礼即可。

7、出 门: 新娘应由福高德劭女性长辈持竹筛或黑伞护其走至礼车,因为新娘子在结婚当天的地位比谁都大,因此不得与天争大。

8、礼 车: 在新娘上礼车后,车开动不久,女方家长应将一碗清水、白米撒在车后,代表女儿已是泼出去的水,以后的一切再也不予过问,并祝女儿事事有成,有吃有穿。

9、掷 扇: 礼车起动后,新娘应将扇子丢到窗外,意谓不将坏性子带到婆家去,扇子由新娘的兄弟拾回,掷扇后必须哭几声,且在礼车之后盖「竹筛」以象征繁荣。

10、燃 炮: 由女方家至男方家的途中,同样要一路燃放礼炮。

11、摸橘子: 迎新车队到达新郎家时,由一位拿着橘子或苹果的小孩来迎接新人,新娘要轻摸一下橘子,并赠红包答礼。这两个橘子要放到晚上,让新娘亲自剥皮,意谓招来「长寿」。

12、牵新娘: 新娘由礼车走出时,应由男方一位有福气之长辈持竹筛顶在新娘头上,并扶新娘进入大厅。进门时,新人绝不可踩门槛,而应横跨过去。

13、喜 宴:大都在晚上宴请客人同时举行观礼仪式,在喜宴上,新娘可褪去新娘礼服,换上晚礼服向各桌一一敬酒。

14、送 客: 喜宴完毕后,新人立于家门口送客,须端着盛香烟、喜糖之茶盘。

15、闹洞房: 新人被整之灾情大小,端视新人是否曾在其他的婚礼上戏弄别人,或平素待人够不够忠厚等。

第三篇:合肥传统婚礼习俗

一、托媒提亲。当男女双方到婚龄时,双方家长认为门户相当,男方可委托媒人向女方提亲,也有女方向男家提亲的。媒人要由“全福”之人担任,要求是双数二至四人为宜,即所谓“四大媒红”,其中有主媒和陪媒。媒人提亲,主要介绍双方情况,谈论男方或女方时大都有夸大喧染之处。俗话说:“媒人不扯谎,坐下没得讲”。又说“会做媒的两头瞒”,“十媒九谎”,“媒婆”一张嘴,会吹又会哄”等等。托媒提亲,称为“起媒”或“起红”。

二、合“八字”。提亲后,将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和生肖由家长写在草纸上,由媒人转交对方,再由“算命”人推算,合婚是否犯“冲克”,如所谓“火克金”;“鸡不能配猴”、“鸡见猴,夜夜愁”;“龙不能配虎”说“龙虎相斗”不吉利。还有“男属羊,抖抖忙,女属羊,守空房”“鼠马相冲”等等。如犯“冲克”,即使两相情愿,则不能结亲。这是江湖术士的五行生克之说,来判定男女双方的婚姻大事。这对妇女则极为不利,如女方属虎,则所谓“主杀夫”、“主杀公婆”之命。被视为“八字”不好,就在婚事上设置了一道严重的障碍。故女方家族往往买通江湖术士改出生时间,变“相冲相克”为“相生相旺”。因有“十女九不真”的说法。合“八字”后,男女双方的婚事就可初步定下来。在皖南绩溪一带,合“八字后”,男女生辰八字用红纸写好,谓之“红书”,双方互送一份,各放在自家的“灶神”面前,经过

三、五日,如家中平安无事,便认为婚事已得到“家神”的“默许”。

三、相亲。合“八字”后,由媒人与女方家长约定,择日由媒人陪同求亲男子到女家,拜见女方父母长辈,让女方家长亲自看到男方的外貌、风度、见识修养,以及家庭情况等等。男女双方也可乘机偷觑一眼,不能直接晤谈。

四、相家。由媒人带女方本人到男家,和男方父母见面。男方母亲邀该女到内室探询,细心观察她的衣鞋和装饰,以测定她的针线功夫和衡量品性。女方则借此细察男家的屋宇和陈设,尤其是新房中的家具的设备,这是涉及男女两方今

后共同生活的直接利益。皖西一带,女到男家,男方父母看了满意,便以糖水代茶,还要添几样荤菜,招待吃饭,临别时馈赠见面礼。如女方喝了糖水,吃了酒饭,受了钱物,就显示女方已完全同意。

五、过庚。又名传庚、传帖、下定。男女双方同意婚事后,就要办理订婚手续,所谓过“庚帖”,“庚帖”又名“红绿简”、“鸳鸯书”、“允求书”、“小书子”,是详载男女双方姓名、生辰八字以及双方父母姓名的喜帖。最早的庚帖还得写上祖宗三代的姓名。喜帖的格式:外用大红封套,内装大红单帖和大红全扣各一纸。全扣封面、封底印上龙凤呈祥的金色图案。男方在单帖正中写上“恭求”二字,下款写“姻教弟×××偕室×氏顿首再拜。女方则写“敬允”二字,下款称谓相同。全扣折三叠,当中一叠正中写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男方称“乾造”,女方称“坤造”。故男又称“逑书”,女方又称“允书”。封套正中,还要写上“百年秦晋凭红叶,一路荣华到白头”,“天成佳偶,永结同心”等吉祥语句。过庚由双方商定吉日,上午由男方填好“逑书”,放入庚帖盒内,备办彩礼,请媒人送至女家。女方隆重接待;填好“允书”以后,连同“逑书”放进庚帖盒,陈放堂屋的香案上,点好香烛,燃放鞭炮,由女方父亲先向祖灵行跪拜礼,后向媒人行拱手礼,以表谢意。然后请媒人入席,宴会毕,媒人携庚帖盒返回男家,女方亦回赠礼品。男方亦设宴隆重谢媒,跪拜祖先时,男本人得随父亲向祖灵行礼,并向媒人行大礼。“过庚”完成之后,双方婚事就正式定下来了。

六、选定婚期。又称“择日子”、“择吉”、“报日”,也叫“过大书子”。由男女双方商定,请“算命”先生择定办理婚事的喜日。传统婚礼极重视选定“黄道吉日”;所谓“黄道吉日”,是依据星命之说,把日子分为建、满、平、收(黑道日)、除、危、定、执(黄道日)、成、开(非黄黑道日)、闭、破十二种,按天轮回。其中“黄道日”为“吉日”,传说是“吉神”,即青龙、明堂、金匮、天德、玉堂、司命等值日的时间,就能百事大吉。而“黑道日”则是所谓“凶日”,是不宜办喜事的。淮北一带,习用传说中大禹结婚、生启那几天的日子为喜日,即三月壬日,四月辛日,六月甲日,七月癸日,这是由于淮北水灾频仍,人们怀念古代治水英雄大禹的治水业迹,就以传说中大禹娶妻生子的日子为吉庆日。皖西

六安一带,习用“二”(成双)、“六”(高官厚“禄”、六六大顺)两日办理喜事,忌讳“四”(谐音“事”,怕出事故)、“七”、“八”、“九”(俗话七不出,八不归,九日出门招是非。还有八为“八败星”值日等)日,认为都不是吉日。合肥地区选择婚期,要请算命先生把新人夫妇和两家父母的生辰八字一起推算,谓之“周堂择日”。一般是如果找不到人择吉,就选定双月双日,但三十日“尽头日”,不能用。另外,各地所择日期,都是两个日子,上半月一个日子,下半月一个日子,供女方母亲挑选,意在避开新娘的月经期,选择吉日,尽管含不少迷信杂质,而都是反映群众心理,体现了对新婚夫妇同偕到老的良好祝愿。婚期选定后,用红纸写好,男家备四色礼,请媒人送达女家,双方即忙于婚礼的筹备了。

七、接亲。古时,结婚前一夜,男家要宴请族中各人,然后新郎要拜祖宗,父母及长辈,拜毕,以新郎为首的迎亲队伍便会响着锣鼓,向新娘家进发。迎亲队伍到达女家门前,女家照例紧闭大门,要新郎大放鞭炮,称"催门炮",妇女家亲友便向新郎索取"启门钱",即开门赏钱,新郎才会随他们进屋内。当夜女家会设盛宴招待新郎,与亲友共饮。在举宴之前,新郎要先叩头拜见宾客,同时还要拜见女家长者,叩头吉计其数,当晚新郎会宿于岳家 次日早晨(即婚礼吉日),新郎的迎亲随从在女家门前大放鞭炮,称为"催妆",新娘整妆完毕,便会与新郎一起出发往男家。在出门时,新娘会放声大哭,表示不愿离开父母,家人亦会大哭表示惜别。在啼哭声中,新郎的兄弟或至亲送她先行,称之"送亲"。 新人来到男家门前,男家会请两位儿女双全的妇人,将新郎和新娘的鞋对换,因为"鞋"与"偕"同音,故此举有"白头偕老"的象征。 新娘进男家门时,亲友会口念吉祥语句,手向地下撒花生,红枣之类的果子,叫做"撒喜果"。之后进行的拜天地,交拜,合卺酒等婚仪,则与其他地区大同小异。

1、接亲出发前需要准备鞭炮及四色礼(对鸡、对鱼、对肉、烟酒、糖、糕等),以及门缝钱(包1元、2元、5元、10元的几十封以及100的几封,红包等)

2、午饭一过出发 (时间上最好带个半或带个8)。

3、车队除摄像车为双数,一般为六或十辆;头车是摄像车(新郎好友在车上,便于提前下去放鞭炮迎接车队到来);二车是新郎车;三车是伴郎车。

4、从男方家出发放鞭炮,到了女方家的时候鞭炮要提前放 (前面说的头车上坐的人要提前下来放)

5、新郎下车,由伴郎及接亲朋友去敲女方家的门 ,这时候见机塞门缝钱(先塞小的最后塞大的),叫门塞门缝钱期间每隔一会放一卦100~200响的短鞭炮(催门炮)

八、新娘出门及过门。

1、进门后有个小礼节,带花或穿鞋之类,戒指等婚礼仪式再戴。

2、敬拜父母,一般以敬茶代替。父母需给红包,一般为1001,也有少数是10001寓示万里挑一。

3、新娘一般由舅舅背出来或其他男性亲属,很多是哥哥或弟弟、表哥表弟、堂哥堂弟等(背之前要给红包),也有新郎抱出来的。还有就是一些新女性坚持自己和新郎手挽手走出来,也很大方,前一个方法比较传统。

4、上车时要在地下放糕,新娘脚站糕上,再坐进车内比较方便些(有些地方要带一条糕回男方家寓示“高来高去”)。

5、伴娘及送亲的人随行,送新娘至男方家。送亲是一种婚嫁习俗。古时女儿出嫁时,娘家邀请两位男性护送女儿到婆家,俗称送亲。一般是出嫁者的舅父,叔伯或表兄弟、堂兄弟。送亲的人由女方家安排好,既要双数,也要与男方家接亲人数相符。出门要放鞭炮,来回路线不能重复,圆形或8字形路线。

6、下车放鞭炮,新娘不能直接下车,要脚踏两条糕再由新郎抱回家中。送亲者到男方后,要等男方派人来接才能进屋。男方会为送亲的准备礼物,以示谢意(如有小孩或拎子孙桶的,需给红包)。

九、婚礼喜宴。至酒店迎宾,待宾客落座由司仪主持仪式,领导或者家长致词。仪式完毕即可开席。吃饭期间每桌敬酒,双方父母也每桌敬酒,紧接着散发喜糖。宴席结束新郎新娘及双方父母送亲朋好友。

十、婚后事宜。婚后第二天回家上坟;第三天回母家省亲。也有地方有亲戚(如姑姑、舅舅等)接新人至家吃饭。

第四篇:承德婚纱摄影传统婚礼中的17个禁忌

传统婚礼中的17个禁忌

1. 生花易于枯萎,故婚事讳之,只有连招花和石榴不禁。因为前者的红色花瓣开自叶心,其状可以意喻闰女出嫁,诚等丈夫,后者则意谕多子多孙。

2. 新妇衣服忌有口袋,以免带走娘家财运。

3. 安床后到新婚前夜,准新郎忌一个人独睡新床,要找个未成年的男童,和新郎同睡在新床上。否则俗谓“困空铺,不死尪,亦死某”认为是凶兆。

4.结婚当天,新娘出门时,姑嫂均要回避,不能相送。因为“姑”跟“孤”同音,而“嫂”跟“扫”同音,都不吉利。

5. 成亲之日,新娘离开娘家时,大家要哭得越快越好,“哭发哭发,不哭不发”不哭的话反而禁忌。

6. 婚后三日,新人回门,须在当天日落以前赶回夫家,不能留宿。万一有特殊原因无法回家,夫妻也要分开睡,以免新娘子蜜月里的血光,冲撞了娘家人使娘家倒霉。

7. 迎娶途中,若花轿和花轿相逢,叫做“喜冲喜”,会带来不祥。解决的办法是所以必需互放鞭炮,或是双方媒人各以预备的花交换,这叫做换花。

8.孕妇及带孝者都不能目睹新人出门或过门,更不能触碰到新人的衣物及新房所有的物品。

9. 新郎到女家接新娘时,新娘可能离开娘家或在过度兴奋下喜极而泣,这也甚为普遍而不成问题(甚至是好事,留下“水头”旺女家)。但过门至男家后就不能流泪。

10. 新娘于结婚吉日忌穿“旧鞋”。所有的婚纱鞋、绣花鞋及晚装鞋等应全是新的。若恐防新鞋硬而不舒服,宜较优质的软皮,尺寸不妨预松少许及加上厚垫,亦不宜穿着过高的高跟鞋。

11. 新娘子要小心, 不要踏到新郎鞋, 会有羞夫之意。

12.新娘进男家门时, 忌脚踏门槛, 应要跨过去。

13. 若是“爬头”结婚的新人,即新郎兄长,新人须在未婚兄长裤裆下穿过,以示“得罪了”,才可出门。若被“爬头”的是姐姐,因为某些人会觉得在女性裙下穿过会“不发达”,故会改为送一条裙子给未婚姐姐,俗称“大姨裙”。未婚兄姐不可目睹新人出门或过门,应暂时回避至位置较高的地方,如到上一层楼。

14. 当新娘步入男家时,翁姑二人不宜朝着大门看新娘进门,而应稍作回避,以防相冲。 15. 新娘出嫁当晚,会找来一位新娘的未嫁姐姐在当晚睡在她的床上,并摆放生果及红包于床上,祝新娘生生猛猛及一切顺利。

16. 婚嫁忌生肖属虎的观礼,因虎会伤人,免得因此导致夫妇不和睦或不孕。

17. 新娘房的镜子在新婚四个月内忌借给他人,忌照人,因此嫁妆的衣柜或梳妆。台有镜子都用红纸蒙住,满四个月始可拆卸。

第五篇:汉族农村婚礼中保留的传统习俗调查

一、调查时间:

二、调查地点:

三、调查对象:农村老人,负责婚礼事务的人及相关人员

四、调查目的:

1、通过对婚礼习俗的调查了解自己家乡生动的文化细节。

2、对比中国古代汉族农村婚礼中的传统习俗与现在汉族农村婚礼中的习俗,了解习俗的变化。

3、通过对婚礼习俗的描述反思我们现在的生活状况。

五、地点选择:

(一) 地图如下:

(二)地点选择的考虑因素: 调查点满足的三项条件:

1、城市化程度小的农村;

2、汉族地区;

3、家乡。

六、调查方法:

1、访谈:

访谈对象:村里老人,准备婚礼的有经验的中年人,新婚夫妻。

2、实地观察:参与婚礼前的准备以及全程参加婚礼。

七、调查过程:

在中国,你若问任何一个少数民族的文化特征,人们可能多少回答出一些来,或是服饰、或是建筑、或是风俗等等。但是如果你问汉族的文化特征,人们回答起来可就难了。调侃的人可能说,除了少数民族特征以外的都是汉族特征,亦或没有特征就是特征。我们看到,当下的汉族正以自己的大大咧咧、漫不经心,一点一点地丢失自己的文化传统。

此次的调查,我仅尽我所能记录下看到的信息,希望自己的描述不遗漏任何生动的文化细节,并希望通过对传统习俗的描述使我们能够反思我们现在的生活状况。黄坝村及其周边村落的婚礼持续时间是一天,但是婚宴前后持续的时间是三天。以下我们将分三天描述婚礼具体准备及过程。

第一天:“讨嫁妆”

婚礼前一天早上一大早村里的已婚妇女就会应邀来到新郎家帮忙,根据请来的厨师(一般都是农村人,以给要办大事的人家做酒席谋生,闲时也可能会有别的谋生手段)的要求择菜、洗菜、洗碗等,方言称这种行为为“打杂”。当然,厨师是有报酬的,而打杂的人没有。因为是在家里举办宴席,并且亲朋好友都会前来祝贺,所以,第一天早上会在村里其他人家借来足够的水瓶和炉子、大桌子和长板凳等等。

早上忙完一些杂事之后就差不多到了中午,吃完午饭之后,男方家就要去女方家讨嫁妆,这时之前定好的“13个”去讨嫁妆的年轻人就分别挑着从村里借来的足够多且是双数的并且已经贴好红“囍”的箩筐(箩筐里有40斤连着尾巴的用红纸包着的猪后腿和两条用红纸包住身体露出头和尾的鱼,本来还应该带上一只公鸡、一只母鸡的,并把公鸡带回来,这里双方考虑到婚礼结束后家里没人了,鸡不好处理,所以就省去了)出发去女方家。现在因为男女双方家距离比较远,所以都是坐车去的。(随车去的还有乐队,农村称为其为“洋鼓洋号”,因为以前是不请乐队的,而是从别人家借来喇叭、锣鼓并安排会操作的亲戚朋友敲打。乐队在出男方村口之前和进女方村口之后都必须演奏。通常被请来的乐队,除了会被付给相应的钱以外,还会给多少不等的烟和喜糖。)但是车不能停到女方家门口,必须隔一段距离。到了女方家之后,会有人安排讨嫁妆的人坐下来喝茶、吃点心。而女方家这时会有人负责先在箩筐里垫上红纸,再将嫁妆一一装进箩筐里。等到嫁妆装好了,讨嫁妆的人就会等在女方家门口接嫁妆。这时女方家门口会摆两条长板凳,板凳下方是红色的桶,桶里放了一根红蜡烛和一面镜子,装好的嫁妆都要从这上面经过才能出女方家的门。除了嫁妆之外,女方这边还得有一个十岁左右的小女孩跟着去男方家。方言中,称这个小女孩为“移家伙”,我也不清楚这在普通话里该叫什么。(这个小女孩会在男方家呆一天,等第二天婚礼结束后随女方家的亲戚回去。)

在别人去讨嫁妆的时候,新郎会在家里洗澡,洗澡盆里会放13个一元硬币和7颗红枣。而在新郎洗澡的时候,新郎的妹妹就在门口等着,等新郎一出来就进去倒洗澡水。其实这里并不是一定要将洗澡水倒完,只是用水瓢舀起一瓢洗澡水,目的是为了向新郎要倒洗澡水的喜钱。当然新郎不是只给钱不收钱的,在他洗澡的时候主持婚礼杂事的人会向他的姑妈、舅舅等亲戚收新郎洗澡的喜钱。新郎洗完澡之后会换上礼服,捧上他叔叔买来的东西(农村称为“号洞子”,包括一副对联、一条红色丝绸和一块匾)去叔叔家,方言称该仪式为“火号”,之后红色的丝绸会挂在新郎的脖子上,其余东西由新郎的叔叔捧着回新郎家。回到新郎家之后,会将“号洞子”挂在新郎家客厅。之后就是准备晚饭,正式的酒席就是从第一天晚上开始。

晚饭过后,男方会准备第二天接亲所要的东西,包括13个要给女方的“梅子”,13个里面装有1元、5元、10元钱不等的红纸包,用红纸包好的13个桂圆、13个红枣、13颗糖果几个糕等。

第二天:“接亲”及“婚礼”

农村接亲上午下午都可以,这里是下午去的。所以上午就是一些准备工作,中午宴席过后就出发去接亲了。接亲的人也有13个,并且也有乐队,但是接亲从男方家出去很容易,但到了女方家除了新郎会被放进去,接亲的其他人就会被拦在大门外。这时专门负责调解的人就会与拦门的人谈条件,拦门的人一般都是要香烟、喜糖,经过协商大家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一致意见后,调解人将烟和糖塞进门缝,此时接亲的人就会一哄而上冲进大门。

此时,新娘的房间里,在新郎一进入新娘的房间,会有专门的人在新娘的床头点上两根红烛。而新娘坐在床上不肯起床,待男方给了相应数目的起床钱并许下结婚誓言之后才会起身,此时新郎负责给新娘穿上红袜子、红鞋子,然后双方互相戴上结婚戒指。之后由新娘的兄弟将她背出家门,在出大门口前,新娘要踢倒横在门口的长板凳并向后撒一把筷子。出了家门后,所有人(包括接亲的、新郎新娘、送亲的)要从与来时不同的路出村,农村讲究的是东进西出,即从东面进村,从西面出村。 新娘一进男方家门,就会有人负责在客厅点上两根花烛。而与进新娘家门不容易一样,一对新人想进新房也需要给守在新房里的人烟和糖。(协商过程与进新娘家门差不多。)进入新房之后,由“搀亲奶奶”主持,在两个碗里各放7颗红枣并倒入开水,新郎新娘一人一碗,但是吃法是搀亲奶奶从新娘碗里取一颗给新郎吃,并从新郎碗里取一颗喂给新娘。剩余的散给围观的小孩吃,农村习俗说小孩吃了之后不尿床。至此,婚礼仪式就算结束了。在传统习俗中晚宴之后是有闹洞房的,但是现在却很少了。大家在宴席之后几乎都各自回家去了,剩下打杂的人负责整理。

第三天:宴请打杂的人

经过两天的忙碌,在第三天,打杂的人都很辛苦了。所以在婚礼过后这一天,会专门为他们准备一场酒席。

补充:农村婚宴从几年前多为素菜,最荤的菜是鸡汤,变为了每桌必有螃蟹、甲鱼、鸡汤等荤菜而少见素菜。邻居之间都会在婚宴排场上相互比较。

八、调查中的问题:

1、因为只有一场婚礼,所以搜集的习俗不够全面。

2、由于个人表达能力有限,有的习俗可能表达不清或者被忽略了。

3、很多仪式,道具都是用方言表示,无法转化为普通话表达。

4、很多仪式都不知道其原始意义。

九、总结:

婚礼是一种风俗仪式,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的建构方式,婚礼文化可以说是社会发展多方面的一个缩影,是政治环境、经济发展水平、文化选择与文化变迁的世俗生活反映。它与生育文化、丧葬文化一起构成了人生由起始到终结的完整的生命仪式过程。或许,面对过去的历史,面对物质条件相对简陋,却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生活仪式的农耕文明,面对行将消失的文化传统,面对我们的子孙后代,我们现在活着的人应该有所警醒、有所反思、有所作为。

上一篇:财务分析工作内容下一篇:传统文化官德修养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