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女杰出人物

2024-05-16

当代女杰出人物(通用3篇)

篇1:当代女杰出人物

双百人物中巾帼闪耀的34位女杰[图集]

双百人物中巾帼闪耀的34位女杰(图)

作者:三峡在线

最近,三峡在线注意到:“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简称“双百”)评选活动揭晓。在建国60周年之际,这样一个活动,让我们重温英模的感人事迹,感悟榜样的永恒力量。

三峡在线觉得,这是一次震撼心魄的回顾,这是一次净化心灵的洗礼。这是对英雄模范的深切缅怀,是对先进典型的热情讴歌,更是对爱国主义精神的大力弘扬。亿万群众穿越时空,走近那些一代代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杰出人物,重温一段段感人的英模事迹,感悟英雄人物的崇高,增强爱国情感、陶冶道德情操、振奋民族精神。

在全国“双百”评选中,刘胡兰、江姐、张海迪等34位巾帼当选为“双百”人物。这34位女杰是中国女性的代表,她们用坚强书写了历史,用信念照亮了半边天。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34位女杰究竟有哪些?

八女投江

1938年10月,以冷云为代表的东北抗日联军8名女战士,在顽强抗击日本侵略军的战斗中弹尽援绝,毅然投入滚滚江水,为国捐躯。她们是东北抗日联军第2路军第5军妇女团的指导员冷云,班长胡秀芝、杨贵珍,战士郭桂琴、黄桂清、王惠民、李凤善和被服厂厂长安顺福。

刘胡兰(1932-1947)

向警予(1895-1928)

戎冠秀(1896-1989)

江竹筠(1920-1949)李 林(1916-1940)

杨开慧(1901-1930)

陈铁军(1904-1928)

明德英(1911-1995)贺 英(1886-1933)

赵一曼(1905-1936)

郭俊卿(1931-1983)中国女排五连冠群体

1981年至1986年,中国女子排球队在世界杯、世界锦标赛和奥运会上5次蝉联世界冠军,成为世界排球史上第一支连续5次夺冠的队伍。

文花枝王 瑛(1961-2008)叶 欣(1956-2003)申纪兰

任长霞(1964-2004)向秀丽(1933-1959)

邢燕子

宋鱼水

张海迪

李春燕

陆建芬 邰丽华

林巧稚(1901-1983)林秀贞

罗映珍1964年,草原英雄小姐妹龙梅(12岁)玉荣(9岁)

赵梦桃(1935-1963)常香玉(1923-2004)

韩素云

樊锦诗谭竹青(1931-2005)

爱国,就像一面旗帜,指引着中华民族从远古走向现代,从贫穷落后走向繁荣发展。

爱国,又像一束阳光,照耀在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身上,温暖着每一位华夏儿女的心田。

点击进入更多精彩>>>

篇2:让笔下人物的语言闪现出个性

贪玩的丈夫很晚才回家,刚到家门口,当售票员的妻子没好气地把门关上,随即甩出一句:“等下一趟吧!”

“等下一趟吧!”栩栩如生地活画了妻子作为“售票员”的职业特点。

我们在写作时,如能抓住人物各有一行的职业,就能写出人物鲜明的个性特点,给读者以强烈的艺术感染。

请看下面的例子:

一个村子里有家哥俩闹分家,吵吵闹闹的,分了好几天也没分清,决定请裁缝、厨师、船老大、车把式四人来调解。这四个人觉得事情棘手,于是相邀先到厨师家碰个头,讨论一下对策。厨师说:“我看咱们去了要快刀斩乱麻,别锅呀碗呀拎不清。”裁缝说:“咱们办事不能太偏了,要针过去、线过去才行。”车把式接过话茬儿:“嗨,咱原先也不是没有管过这号事,前有车,后有辙,别出大格就行。”船老大听得不耐烦了:“我看别在这里啰嗦了,不如到他家后再见风使舵,顺水推舟吧。”这时,厨师的妻子扑哧一声笑了:“你们真是三句话不离本行,卖什么的吆喝什么。”

上述例子中的“锅呀碗呀”、“针过去、线过去”、“前有车,后有辙”、“见风使舵,顺水推舟”这些极具职业特点的用语,显示出了人物各自的鲜明个性特点。“卖什么的吆喝什么”更透露出了厨师妻子的身份是一个商人。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如果删除了不必要之点,只摘出各人的有特点的谈话来,我想,就可以使别人从谈话里推出每个说话的人物。”鲁迅之言很好地说明人物语言能够表现鲜明的个性特征。

写好人物,必须写出个性化的人物语言。那么,怎样才能写出富有个性的人物语言呢?

首先,在动笔写人物语言之前,先得对笔下的人物有一个全面地了解,如他们的年龄、职业、身份、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等,这些都决定着他们说话的内容、用词,乃至语气、语调。

其次,要根据人物个性,结合平时对某类人观察的结果,把笔下的人物放到文中的特定情景中去分析,以确定说话内容和说话风格。

下面,我们不妨来看一个例子:

四个爱唠叨的妻子聚在一起,交流对丈夫的不满。

厨师的妻子说:“我最讨厌丈夫再说一遍的事情叫做‘炒冷饭’。”

电视导演的妻子说:“我丈夫说我总是喜欢‘旧节目反复重播’。”

广告商的妻子说:“我那个他最讨厌,他谈话兴致很高,总是一个人说个够,我一插嘴,他就说你又‘插播广告’了。”

相声演员的妻子控诉说:“我丈夫说话像说单口相声,我一插嘴,他就说,我终于有一个好的‘捧角’啦。”

这段话,是严格按着人物的个性去说话的。说话人是三句不离本行,人物语言高度职业化和个性化,取得了一种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表达效果,充满了强烈的艺术魅力。

篇3:拍出人物的特性

那么怎样将一个普通的画面拍摄成一张很好的人像呢?我们需要掌握哪些要领呢?对于拍摄人像,我们时时要想着一件事情:你相机前面站着的是一个人。就算你面前站着的是一个动物,如果你能赋予它人的表情,也许你也可以把它拍摄成一幅很好的“人像”照片呢!

人,也象其它动物一样,对视觉刺激能快速作出反应,当我们第一次看见一个人的时候我们会对这个人有一个很深的印象。一张好的人像照片,不仅要表现这个人的长相,还要表现出这个人的特点和个性,就仿佛我们第一次看见这个人时留下深刻印象一样。

如果摄影师对相机面前站着的这个人一无所知,那将很难拍出一幅好的人像,对于人像的拍摄,摄影师的构思很重要,与模特儿的沟通也很关键,因为人们到一个新的环境需要一段时间去适应,如果他有一种不适应或者恐惧的感觉,这种感觉会在脸上表现出来。这样拍出来的照片会显得很不自然,所以,在拍照片之前我们首先需要赢得模特儿的信任。

要想把一个人拍活了,我们需要观察这个人平时的表情、动作以及语言,拍摄的时候把他的这些特点捕获在画面里,这将会是一幅很好的人像照片。

如果一个人呆板地站在相机面前,没有任何动作和表情,那将是很无趣的。对于人像照片,我们不仅要拍得漂亮好看,还要把照片拍活,拍得有灵气。

安娜

这张照片可以告诉别人的是:怎样在最黑暗的环境下利用现场光线拍摄。当时,我没有使用任何人造光源,虽然现在任何一个影棚都可以很容易达到这样的效果,但当时我只是一个很穷的摄影师,根本没有自己的影棚。为了达到这样一种独特的效果,我让模特儿站在屋子里唯一的一个窗户旁边,通过窗户照射进来的光线是我拍摄时唯一的光源。简单的构图有助于展现出她脸上的轮廓。模特儿眼睛里的眼神光是这张照片的一个亮点,如果没有这个眼神光,整张照片将会逊色很多。有的时候一个很小的细节往往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对一个人像摄影师来说,很重要的一件事情是要扬长避短地把被摄者的面部特征表现出来。当然,如果面部轮廓不是很好看的人,最好不要拍摄类似的照片!

丽江的马夫

也许这是我拍摄的最独特的一张人像照片,当时我在丽江参观,这个人脸上的表情和他的装束吸引了我的视线,于是我上前用手势(我不会中文是我在中国最大的障碍)问他是否可以为他拍一张照片,他很高兴地答应了。他脸上的表情是如此平静、自然,很好地表现了他温和的特性,我设法找到一个没有游人打扰的地方(丽江大多数时间是非常拥挤的),用手势告诉他坐在那里,并且看我的镜头。简单的构图更加增添了他脸上的平静。

加利西亚女孩

模特儿很随意的姿势让人感觉很舒服,她当时的心情以及个性特征也很好地呈现在了摄影师的面前。

当时我正在拍摄几个穿着民族服装跳舞的女孩,他们站在我的相机前面又跳又笑的,可能这个女孩对眼前发生的一切也很感兴趣,就站在一边看着,很默契地我把镜头对准了她,拍摄了这样一幅人像照片。

早晨柔和的光线照射在模特儿身上,让画面更加有立体感,西班牙古老的石墙也起到了一个很好的陪衬作用。这是一个利用现场景物来说明人物所生活的环境的很好的例子。

玛雅女孩

当时我正在玛雅小镇市场的一个角落里坐着,无意中我感觉有个小女孩在一直盯着我,我对这种目光非常敏感,因为我相信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她的目光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坐在那里没敢移动,也不敢轻易将相机对准她,害怕把她吓跑了。但是她一直就那么冷冷地站着,并且一直看着我,于是我决定给她拍张照片,还好,她没有离开。

我同时还拍了一张黑白的,也很好,但如果把这两张放在一起比较,这张更加出彩,因为这张照片中暖色调的光线以及女孩身上漂亮的衣服都能给人一种很亲切的感觉。

Elsa

在拍摄人像照片的时候,我们为了让画面保持简洁,除被摄者之外,画面中应该尽量减少吸引观众目光的元素,除非是对表现主体很有帮助的陪体,比如某些能说明主体所处的环境或者是生活背景的东西,一般来说被摄的人是最重要的元素,我们时刻不要忽视这一点。

这是在一个海滩拍摄的,当时由于有风,吹乱了Elsa的头发,于是我建议她把披肩围在头上,并且戴上一顶很可爱的帽子,利用现场光拍摄到了这样一幅照片。

在当时的拍摄现场只有摄影师和模特儿,没有其他人,当我拍摄人像照片的时候很少用助手,因为这样我跟摸特儿之间的交流会更好。

上一篇:道德经第八章感想下一篇:全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会议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