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详解: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

2024-05-22

三字经详解: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精选2篇)

篇1:三字经详解: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

幼年志在求学,长大以后,步入社会就要学以致用,将自己的学问反馈给社会,上报效国家,下为苍生造福。

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

上面用了男女老幼作为具体的例证,为我们树立起做人的榜样,下面再以动物为例子,激励我们后人立志向学。

狗 会在夜晚看门守夜,防止盗贼入侵。公鸡会在黎明时报晓,提醒人们天亮了。这个世间最卑贱的不过是鸡犬,他们尚且有功于人类,我们生当为人,如果不求进取只 是苟且度日,就连动物也不如,哪里还有资格做人呢?谚语说:“人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这样的人就与马、牛同缀连襟了。

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

蚕与蜂是动物里面最小的,但做出的贡献又是最大的。蚕能吐丝,供给人类作衣服的原料,蜜蜂能采花酿蜜,供人食用。如果不肯努力学习,不为这个世界做一点贡献,岂不是连小昆虫都不如了吗?

篇2:三字经详解: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

一般人认为读书就 是作学问,其实学问不是文字,也不是知识,学问是从人生经验上来,在作人做事上去体会的。知识渊博、文章写得好,只是一个人的文学素养高,不认识字的人, 倒不一定没有学问。学问是要将圣贤的教诲落实到自己的生活中去,随时将所“学”,“问”于自己的行动,也就是用实践来验证圣贤的教诲。“学”即是文,问就 是化,要把所学到的圣贤之“文”,用来变化自己的气质,使自己升华,才是一个有“文化”的人。

曾国藩也说过:“吾辈读书,只有两事:一者进德之事,讲求乎诚正修齐之道,以图无忝所生;一者修业之事,操习乎记诵词章之术,以自卫其身。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三字经详解: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相关文章:

骑行三字经 骑自行车三字经05-02

卫生三字经05-24

三字经劝学04-09

三字经解读04-14

养生三字经04-17

公约三字经04-19

处世三字经04-20

课堂三字经05-16

茶叶三字经05-16

三字经作文05-17

上一篇:初中爱的范文加点评下一篇:19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处罚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