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科研刘俊艳

2024-04-28

语文教科研刘俊艳(共2篇)

篇1:语文教科研刘俊艳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

小学语文教科研工作总结

姓名 刘俊艳

时光匆匆,回顾本学期的工作,几多感慨,几多欣慰。我们组根据学校科研

处工作安排和要求,以追求“有效备课”“有效上课”为目标,重视备课,上课,听课,评课等基础性工作,加强教学常规,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进一步贯彻落

实《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学理念,积极投身教育教研工作。深入开展教科

研活动,努力使活动有计划、有程序、有总结、有成效,扎实、有序地落实每个

环节。现把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积极在课堂教学中开展新课改研究。

1、要进行新的课程改革,观念的转变是先导。必须以新课程标准的观念来

指导教学。在过去的一学期中,我们教研组采用集体与个别相结合,实践与反思

相结合,学习与测试相结合的方法,认真领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宗旨,把握课程

标准传达的新的理念,新视角,新要求。牢固树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语文本

质观,密切关注学生语文学习的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坚持语文实践

观培养。加强语文与学生生活,与其它学科的联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优化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评价方式的改革,多次尝

试运用课堂观察量表,使语文课堂更加高效。

2、实践是检验课改的唯一标准,实践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唯一途径。本学期运

用课堂观察量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真正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能力。通

过实践课,实验课,研究课,展示课等一系列活动,发挥教师的骨干作用,集体

智慧,提高实践水平,提高研究质量。

二、规范管理,全面提高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围绕学校的工作计划安排,执行细则。本学期严格、规范了常规教研工作,1、及时做好了检查、督促、考核工作。本学期对每一位老师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检查,全体语文教师针对我校教学现状进行了认真的分析,从本人、本班找差

距,分析了各班存在的问题,制定了奋斗目标。

2、通过研讨听评课等方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使我组语文教学活动深入开

展。

3、努力创新,期中教学测试后继续加强教学质量的分析,找到教学中的不足,更好的开展教学活动。

4、充分发挥教研的目标导向、调节等功能,进行了对部分年级、部分学科的调研,教研组全体教师为我校的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献计献策。在此基础上,以此促进我组语文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三、加强了教学质量的管理,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必须把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纳入教学的重要议程,渗透到具体的教学行为中。本学期我校语文教研组把抓好学生学习习惯里列入到常规教研活动中。

四、扎实教研,以课题研究促进语文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

1、本学期,围绕教研重点,我组全面铺开了关于培养小学生语文预习习惯小课题的开发。全体语文教师根据教研组确定的课题展开实践,做到人人都有明确的目标。通过在教学中进行研究,每位教师都撰写了课题论文,并对课题进行了阶段总结,收集了课题研究的资料,使我校的小课题研究落实到课堂教学中。

2、本学期我校全体语文教师积极参加了教研中心组织的网络教研活动,通过上研究课、汇报课、展示课、实践课进行课堂实践,根据课改精神,进行评课,反思、探讨。在活动中体现了我校全体语文教师的集体力量,在活动中提升了本组的教研水平,在活动中捕捉了教研新信息,提高每个成员的网络教研水平。从备课、讲课、评课,大家都主动积极的参与,提出了宝贵的建议,把自己教学中的得与失,困惑与喜悦,体会、收获都同大家分享,完成了开学初制定的网络教研任务。这也说明大水小学语文教研组是一个具有很强凝聚力的团体。本学期,我们教研组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业绩,但每一位老师都能踏实,认真地工作,争取在期末的测试中学生的成绩有所提高。以后还将加强教研,不断总结教育教学研究经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五、以常规为核心,安排好每次教研活动。

教学工作以做好常规为基本,在老师们做好每天的日常教学中,语文组定时定点安排好老师们的教研活动。每两周安排一次组内教研,以抓好学生的常规,有效教学,同课异构为目标贯穿每次教研活动。集中的同年级课堂教学研讨课活

动,每次活动前要求同年级老师集体商讨,第一次教研时进行说课,全组成员发表建议,并参与听课。第二次教研时进行反思,议课,老师们在教研活动中成长,学生们在教研活动中收获。我们共进行四次同课异构活动,另外,我们组是年轻化的教师队伍,是学校语文工作的生力军。因此,要求每位老师认真写好反思,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

六、下一步的设想与努力方向

教研组工作要 在“实”字上下功夫,在“研”字上做文章,真正把教研与提高课堂效率结合起来,与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与教师的成长结合起来,提高每位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并在活动形式、运行机制上不断创新。

总之,在这一学期里,我们有付出,有收获,添了几分经验,也多了几分教训。下学期,我们将再接再厉,争取在各方面取得更大成绩。

2014.06

篇2:语文教科研刘俊艳

课堂上的困惑

【案例】

„„

师:大家看一看老师是怎样画线段图的。(教师边画边介绍线段图的具体操作方式,以及画线段图时应注意的地方。)

师:怎么样,画好线段图题中的数量关系就一目了然了吧。大家会不会画线段图?

众生:(不怎么出声,神情有些不知所措的样子。)

师:现在我们大家试一试,看能不能画出“做一做”中第一小题的线段图?(学生动手在随练本上画了起来,我也走到学生中间去巡视,发现不少学生线段图画得不合要求,有人甚至不知如何把相应的数量对应起来,不时地有学生问东问西的。)

生1:老师,这题我会做,但我不会画图。

生2:我最不喜欢画线段图了。

生3:画线段图太麻烦了,还不如直接想好。

生4:这样的应用题我都会做,就是怕写小标题和画线段图。

„„

【反思】

应用题的教学在原教材中是一个重点,更是一个难点,很多孩子往往一遇到应用题就不知如何是好了,我想这不仅与原有教材的编排思想有关,更与教师对教材的处理与教学方法的使用有很大的关系。

众所周知,原有的小学数学教材在每个学期都分门别类地安排了一些应用题的学习内容,并且各内容之间既相互衔接又各成一个模块。很多学习的内容都是以某一模式为代表展开的,学生在学习这些应用题的过程中与其说是开发他们的思维,不如说是让他们在模仿中学习解题的技巧。因而,在整个的编排中很突出解题技巧的运用与学习,这样一来教师往往在课堂上传授最多的是如何解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想掌握的也是如何解题,双方的教学重心由发展思维转向到掌握解题技巧上来了。

可能正是由于我们对应用题这种理解,我们不断地演绎着教材中的解题技巧,把教材中的每一个与解题有关的技巧吃透、用透,而我们教师在这样的整个环节当中,都是以一个成人的思维在进行思考,从数学这一科学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没有想到我们教育对象的年龄特征。可能正是在这种潜意识的驱动下,在课堂上,我让学生写出计算时的想法(小标题),理清每一步的数量关系(画线段图),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理性地认识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以为这样一来孩子的应用题就学好了。

然而,事情的结果恰恰与我的出发点相反,虽然一部分孩子初步掌握了线段图的画法,但也就是个依葫芦画瓢,变化一下数量关系还是不会。还有一部分孩子本来能完整地理解题意并能解决相应的问题,给我这样一折腾,反而出现了许多不该应有的错误,自己原有的思维给扰乱了,没有收到我预想的学习效果。

面对孩子们出现的这些情况,我想在下一环节的应用题学习中,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诱导和鼓励学生学习一些科学的思考方法,但不对学生的解题策略进行一些强制性的统一,这样一来孩子们的思路会更宽一些,想法会更多一些,或许学习的效果会好一些的。

有“法”在手 质疑不愁

“位置”一课,学生与文本对话后的质疑“阴影”至今还笼罩着我。今天,他们的表现又会如何呢?

[案例1]

师:大家反映,在预习中都能看懂例1,那你们还能提出有思考或研究价值的问题吗?

生1:为什么这题可以用乘法计算?

生2:为什么2/11*3=6/11?

生3:分数乘整数是怎样计算的?(这是书上的问题)

[反思]这次学生的质疑水平明显比上次高。第一位学生抓住应用题的列式依据质疑,通过研究明确了分数乘整数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法的和的简便运算;第二位学生抓住算理质疑,通过加法和乘法之间的联系,使他们明确了算法的来龙去脉;第三位学生抓住方法质疑,提高了学生的抽象概

括能力。为何一周之内,学生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思考其根源才发现,原来自己在平时教学解决问题时常问“为什么用乘(除、加、减)法列式”;在计算中常问“为什么可以这样算”。孩子们在教师的示范榜样作用中潜移默化地掌握到一些质疑的方法。

[案例2]

师:我在课前了解到时许多同学例2是这样做的3/8*6=(3*6)/8=18/8=9/4。请大家对照教材看看,你们有什么问题吗?

生1:书上的是先约分,再计算。黑板上的是先计算出结果,再化简。我想问这两种方法哪种好一些?

师:请大家举手表态,你认为哪种简便一些。

(学生中仍旧有相当一部分同学青睐于先计算,后化简的方法。)

师:现在请大家按刚才各自喜欢的方法计算13/15*25。咱们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全班齐练,教师根据速度评选出前十名。然后集体订正,结果前十名中有2人分别因13*25计算出错和结果325/15没约分出错,仅1人用先计算再化简的方法算对,其余同学均采用的是先约分,再计算的方法快速做出正确结果。事实胜于雄辩,实际体验后更多的同学感受到先约分带给计算的好处。)

[反思]

每次预习,我都会提早对十名左右学生进行课前检查,以便了解他们在预习中所存在的问题与困惑。这次在课前检查中发现一个普遍性现象——学生们在计算时习惯于先计算结果,再约分。按这种方法计算,极易计算出错或最后结果忘记约分。因此,在备课中特别增设了一个环节,将两种不同方法进行比较,学生通过观察很快产生疑问,再通过亲身实践体验,深切感受到能约分的先约分,再计算比较简便的道理。

[课题的思考]

由于小学生的质疑能力有限,我们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质疑,努力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

1、创设课堂情境,促使质疑。让学生在比较中质疑,在矛盾中质疑,在悬念中质疑,在联想中质疑,在„„。

2、通过课堂提问,示范质疑。在概念教学中,我们可以问学生为什么这样表述?能否增加或删改一些字词,同时在概念内涵的挖掘,外延的拓展上质疑;在计算教学中,我们可以在“理”字上下工夫质疑,同时要求学生主动思考有没有简便的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我们可以在列式的依据上质疑,要求学生寻找更好的方法。

上一篇:qq语录伤感句子下一篇:励志小故事,人们对自己的幸福熟视无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