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古法造纸术》综合实践活动报告

2024-05-16

《体验古法造纸术》综合实践活动报告(精选5篇)

篇1:《体验古法造纸术》综合实践活动报告

《体验古法造纸术》综合实践活动报告

(一)江苏省赣榆县石桥镇中心小学 科技兴趣小组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打印机、复印机走进了我们的学校,老师用的教案都是打印出来的,在洁白的A4纸上打上教案,既清楚又整洁,可是反面呢?常常是空的。同学们用的草稿纸也是一样,有的同学做起题来,随手从书包里抽出一张白纸,刷刷刷地打好草稿,题目解答出来了,就随手把草稿纸揉成一团扔进了垃圾筒。一张白纸常常才演算了两三道题,订正了五六个单词就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我们科技小组通过问卷的形式调查了六年级的256名学生。统计结果表明,其中不知道纸张是如何制造出来的的占了90 %。纸是用木材造出来的,我们浪费纸张,实际上就是在砍伐大树,浪费宝贵的森林资源。所以,节约用纸,对于当前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的意义十分重要。

2009年5月,由教育部、中央文明办、广电总局、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联合下发通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以“节约用纸,保护环境”为主题的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我校这几年来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低碳生活的多项活动。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节约用纸的意识。为此我们科技小组确立了以《体验古法造纸术》为主题的科技实践活动,让学生经历古法造纸的基本过程,感受造纸业对环境的影响,从而形成节约用纸,保护环境的意识。

我们的活动分四个阶段进行。

我们在网上搜索资料

在分组的时候,很多同学都希望被分到

初中七年级的美术书中有一篇关于造纸介绍的资料

两个组的收获不同,但大家在活动中深深感受到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也感受到纸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在我国以至世界文化发展史上是一项不可磨灭的贡献!

我有废纸,我们都有废纸。

没有古代打浆的石臼,有的同学提议用家里的蒜臼。

看,用来打纸浆的蒜臼

没有撈纸的工具,同学们用家里的废旧竹席仿制了两个,效果还不错呢!

瞧,我们撈纸的竹帘好不好,后边的这一个像不像“圣旨”

在造纸的过程中,大家热情高涨,都急切地想体验一下。

老师,我的纸浆打好了没有?这一点纸浆怎么需要打那么长时间?

我们用用两种方法都造出纸来,哇塞!好不好写字

在造纸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困难,最突出的是揭纸的工序,好好的纸不是接揭不下来,就是一揭就碎。值得大家庆幸的是我们造出了真正的纸来,我们打算用我们制造的纸签下我们的名字。

同学们你知道纸的消耗对环境及资源的影响吗?要养成节约用纸的意识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活动成果:

我们通过上网搜索找到许多古法造纸的资料,有文字的、图片的、影视的资料。其中影视资料对我们的帮助最大。我们仿照视屏资料制造了一些工具。最值得我们庆幸的是我们真的造出纸张来。我们还为宣传这次活动制作了活动小报。让更多的同学喜欢上科技活动,知道学科学用科学。

篇2:《体验古法造纸术》综合实践活动报告

造纸术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今天,我就要来体验一下古代的造纸工艺。

古法造纸的原料有桑树皮,构树皮,竹子,龙须草等。首先,我们在老师那领到一团事先蒸煮和舂捣好的树皮,用水浸湿,需要不停地捶打,把树皮的纤维打散。我拿起木锤,打了大约十分钟,就感觉腰酸背疼,手臂发麻。真不知道古人是怎么做完这道工序的,并且要批量生产,这是多么的辛苦啊!又捶了十分钟,树皮才慢慢地变软,变松,才可以轻松撕开,这才符合纸浆的`要求。

然后进入抄纸工序。我把这团纸浆投入水中,不停搅拌。纸浆像一朵朵悠闲自在的云朵,在水里飘来飘去。用手捞起来,又像一团团棉花,软软的,柔柔的。

老师教我们做抄纸的步骤要领:先将纸浆充分搅拌,这是稀释的作用。搅拌后,迅速地把抄纸筐垂直放到水里,一边倾斜,一边前移,瞬间,提起。让纸浆均匀地铺在筐底。我试了好多次,都没成功。袖子、裤子都被水打湿了。我灰心丧气,最终在老师的帮助下抄出了一张合格的纸。沥水、晒干后一张树皮纸便“出炉”了。捧起那张纸,一股树木的清香沁人心脾,同时难掩我心里无比的激动。

通过这次活动,我深深体会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他们在普通的劳作中积累经验,汲取精华,获得了这项惊人的成果。

篇3:《体验古法造纸术》综合实践活动报告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一大亮点, 它既符合世界课程改革的趋势又符合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我校从2008年4月向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组申报了《依托乡土资源、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验研究》的子课题后, 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但由于综合实践课程没有课程标准 (只有指导纲要) 、没有教材、没有教参、没有专职教师、没有评价标准。因此, 综合实践活动举步维艰, 难以得到全面实施, 为了使综合实践活动课成为常态课, 我们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将综合实践活动课与各学科教学进行有效整合, 使各学科教学成为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主战场。下面笔者就重点谈谈我校综合实践活动在数学教学中的学生体验。

当一个人有深刻体验后, 会对事情念念不忘。体验越深, 越能理解得深刻。这无论对于成人还是孩子, 无论对于学习、做人、做事都非常重要!最近我听了我校一位数学老师的一堂别开生面的学生体验课, 感触颇深。这位教师对孩子的教育非常注重过程, 淡化结果, 尽量让学生体验整个过程。

教学内容是:“米和厘米”的综合认识。这个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 这位老师设计如下:

一、重新感知1厘米、1米的长度

学生一起欢快地伸出自己的食指, 表示出食指的宽度就是1厘米;又伸出双臂, 比划出大约1米的长度。逐渐感知出1厘米、1米的印象, 为下面打下基础。

二、量身边物体, 感知生活中物体长度

1、老师让学生量前面的讲台。

一人来量, 其余学生当评委, 学生兴趣很浓。学生通过量的过程, 感知到讲台大约1米多。相信这种自己参与的体验是不容易忘的。

2、一起量黑板的长度。

也是2个学生协调配合, 共同量出长度, 其余学生一边观察一边数出米数。在活动中感知出黑板长度大约4米多。

3、量教室的门的高度。

两位同学协作进行, 其余学生很快感知出门大约2米多。

4、量教室的宽度是多少。

因为课桌在墙边, 只能采用在过道中量。老师让几个学生合作:老师先把米尺一端放在黑板一点上, 一学生站在米尺的另一端, 再接着其他的学生依次把米尺传递下去, 学生一边看一边数, 7个学生协作把教室宽度量了一遍, 一齐感知到了教室的宽度大约7米多。学生的兴趣很高, 对事物也有了充分的认识。

5、量学校大门的宽度。

老师首先让学生猜测:大门宽度与教室宽度谁比较长?学生一起目测学校大门, 再与教室比较。有学生认为教室长, 有学生猜是大门长。实践胜于口辩!老师先让学生用步测教室的宽度, 每步要走均匀, 数多少步。学生一起从前面走到后面, 一边走一边数步数。有的学生步子很大, 老师提示用均匀步子走, 学生渐渐走好步数。在学生都能用均匀步子走路时, 老师再让学生到学校大门口用步度量, 数出步数, 同时不忘记提醒:每步要走均匀。学生在大门刀口度出步数, 得出学校大门口长, 大约8米。再用米尺去量, 果然, 是大约8米。

三、拓展数学方法于生活, 利用身体的优势学习

回到教室, 这位老师突然想到:有时在生活中没有方便的卷尺、米尺, 又要知道大约有多少米长度, 怎么办呢?必须要教会利用身边的东西来估测, 如利用学生一步的长度再数步数的方法来算出米数。所以老师首先要教给学生测量一步的长度有多少。

1、老师在黑板上画了简易图, 告诉学生如何测量的方法。

然后让同桌协作, 互相量他们一步大约有多长, 学生情绪高涨, 遇到尺长度不够时, 老师问谁有什么好办法, 聪明的学生把自己的两把尺拼起来给老师看, 真是好样的!但中间有学生一步叉得很大, 老师幽默地问他:“平时你就是这样走路的吗?”其余学生都笑了起来, 很快学生使用了平时走路的步子开始量。一会儿结果出来了, 大约都是30几厘米。老师给一个学生量了3步, 发现刚好是一米。有聪明的孩子就发现这个秘密:走3步是一米。

2、老师再让学生走教室的长度和宽度, 算出米数。

学生很有激情地走, 充满自豪, 心中绝对有成功感!我都感觉到学生还想试试别的物体的长度, 老师就带领学生到操场上, 让他们一展自己的“风采”!老师与学生一起站到操场的一侧, 手拉着手, 一起数着“1、2、3、一米”, 等走完才发现:学生走的比老师的步子还大!于是他们又一起回头走, 边走边提醒:“脚步要均匀!”这次比刚才那次好多了, 老师又带他们一起走中心路, 还是手拉在一起, 这个队伍好庞大啊!看到开心的学生, 我和这位老师心里都乐开了花!为了满足学生的需求, 老师让学生回家再用脚来量家里的房间的距离, 让他们有充分地运用学知识的地方。

生活是美好的, 我们如果能够把握好尺度, 让孩子们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 真正教给他们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让知识服务于生活, 能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这不正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所要求的嘛!

篇4:《体验古法造纸术》综合实践活动报告

当一个人有深刻体验后, 会对事情念念不忘。体验越深, 理解得越深刻。这无论对于成人还是孩子, 还是学习、做人、做事都非常重要。最近我听了我校一位数学老师的一堂别开生面的学生体验课, 感触颇深。这位教师对孩子的教育非常注重过程, 淡化结果, 尽量让学生经历整个过程。

教学内容是:“米和厘米”的综合认识。这个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这位老师设计如下:

一、重新感知1厘米、1米的长度

学生一起欢快地伸出自己食指, 表示出食指的宽度就是1厘米;又伸出双臂, 比划出大约1米的长度。逐渐感知出1厘米、1米的印象, 为后面学习打下基础!

二、量身边物体, 感知生活中物体长度

老师让学生量前面的讲台。一人来量, 其余学生当评委。学生兴趣很浓。学生通过量, 感知到讲台大约1米多。自己参与的东西不容易忘记!

一起量黑板的长度。也是两个学生协调配合, 共同量出长度, 其余学生一边观察一边数出米数。在活动中感知出黑板长度大约4米多。

量教室的门的高度。两位学生协作进行, 其余生很快感知出门大约2米多。

量教室的宽度是多少。因为位桌在墙边, 只能采用在走道中量。老师让几个学生合作:老师先把米尺一端放在黑板一点上, 一学生站在米尺的另一端, 再接着别的学生依次把米尺传递下去, 学生一边看一边数, 7个学生协作把教室宽度量了, 都一齐感知到了7米多。学生的兴趣很高, 对事物也有了充分地认识。

量学校大门的宽度。老师首先让学生猜测:大门宽度与教室宽度比较谁长?学生一起目测学校大门, 再与教室比较。有学生认为教室长, 有学生猜是大门长。实践胜于雄辩!老师先让学生用步测教室的宽度, 数多少步, 要求步子要走均匀。学生一起从前面走到后面, 一边走一边数步数。有的学生步子很大, 老师提示用均匀步子走。在学生都能用均匀地步子走路时, 老师再让学生到学校大门口用步度量。学生在大门口度出步数, 得出学校大门口长, 大约8米。再用米尺去量, 挺准的, 是大约8米。

三、拓展数学方法于生活, 利用身体的优势学习

回到教室, 这位老师突然想到:有时在生活中没有方便的卷尺、米尺, 又要知道大约有多少米长度, 怎么办呢?必须要教会利用身边的东西来估测。如利用学生一步的长度再数步数的方法来算出米数。所以老师首先要教给学生一步的长度有多少。

1、老师在黑板上画了简易图, 告诉学生测量的方法。

然后让同桌协作, 互相量他们一步大约有多长, 学生激情很高, 遇到尺长度不够时, 老师问谁有什么好办法?聪明的学生把自己的两把尺拼起来给老师看, 真是好样的!但中间有学生一步叉得很大, 老师幽默地问他:“平时你就是这样走路的吗?”其余学生都笑了起来, 很快学生使用了平时走路的步子开始量。一会儿结果出来了, 大约都是30几厘米。老师给一个学生量了3步, 发现刚好是一米。有聪明的孩子就发现这个秘密, 走3步是一米。

2、老师再让学生走教室的长度和宽度, 算出米数。

学生很有激情地走, 充满自豪, 心中绝对有成功感!我都感觉到学生还想试试别的物体的长度, 老师就带领学生到操场上, 让他们一展风采!老师与学生一起站到操场的一侧, 手拉着手, 一起数着“1、2、3、一米”, 等走完才发现:学生走的步子比老师的步子还大!于是他们们又一起回头走, 边走边提醒:脚步要均匀!这次比刚才那次好多了!老师又带他们一起走中心路, 还是手拉在一起, 这个队伍好庞大啊!看到开心的学生, 我和这位老师心里都乐开了花!为了满足学生的需求, 老师让学生回家再用脚来量家里的房间的距离, 让他们有充分的发挥学习知识的地方!

生活是美好的, 我们如果能够把握好尺度, 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 真正教给他们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让知识服务生活, 学以致用。这不正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所要求的吗!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指出:“学习要以学生的体验为基础”。学生在实践性学习活动过程中只有“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他们的认识和体验才会不断深化。体验是主体知、情、意、行的亲历, 是学生自我成长的重要组成。因为有了体验学生才能获得感悟、获得能力发展、情感升华, 良好的个性品质才得以形成。目前引导学生自主体验还很薄弱, 笔者认为:仅仅让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去体验是远远不够的, 还必须与所有学科教学密切配合, 让学生体验在其它学科中也时时得以体现。

篇5:关于造纸黑液综合利用的实验报告

造纸厂的废水污染, 是众所周知的, 其中蒸煮工段排放的纸浆黑液又是造成污染的主要来源, 造纸只是利用植物的纤维部分, 而其余部分如木质素、多缩戊糖等有机化合物, 则溶解在黑液中, 被排入江河, 污染环境。因此, 开展对纸浆黑液的综合利用, 一方面可减少污染, 另一方面则变废为宝。

2 意义

减少造纸厂的污染, 直接将造纸厂蒸煮段 (碱法或硫酸盐法) 排放的纸浆黑液, 浓缩到25~30°Be'左右, 就可原封不动的用作制造木素酚醛树脂胶粘剂的原料, 胶粘材料分两种:一种是浓黑液与苯酚和甲醛反应, 用N a O H做催化剂, 经缩聚反应制得的热固性树脂;另一种是用酸做催化剂, 经缩聚反应制得的热塑性木素酚醛树脂。

为木材加工业提供了一种新的廉价的制造一类胶合板、刨花板用的胶粘剂, 也为制造汽车的刹车片、离合器摩擦片等石棉摩擦材料制品, 提供了优质、价廉的热塑性树树脂。因为木素黑液树脂, 有50%的黑液取代了苯酚和甲醛, 所以价格比纯酚醛树脂便宜了5000多元, 比尿醛树脂便宜了1000多元, 同时产品质量却相当于用纯酚醛树脂制造的产品质量, 因此, 木素酚醛树脂的生产可为企业创造大量的财富, 同时又为开展“木素的综合利用”提供了一条极有价值的途径。

3 科研成果的详细说明

试验所研制的产品为水溶性的碱性胶粘剂, 反应原理基本上与制造碱性酚醛树脂相同, 所不同的是其中50%左右的苯酚由浓缩纸浆黑液代替, 部分N a O H由纸浆黑液中的总碱来代替, 纸浆黑液之所以能代替部分苯酚是由于黑液中的木素具有酚羟基结构。研究表明, 基本上确认木素分子结构的基本骨架为:

并具有甲氧基 (-O CH3)

羰基 (-C=O)

羧基 (-O CO O H)

酚羟基 () 烷基羟基官能团 (R-O H)

苯酚对木素的作用, 被称为酚化作用, 使得在与甲醛进行反应时其活性大大提高。苯酚对纸浆黑液的重量比, 是很重要的工艺条件, 黑液加得少, 代替的苯酚就少, 经济价值就低, 但黑液加得太多, 又会影响产品的质量, 因此合适的投料比是十分重要的, 由于碱法制浆黑液的成分比较复杂, 除了木素、碱可利用外, 其它的成分如硫化物、糖类物质等对树脂的质量有无影响呢?通过试验, 证明这些组分对胶粘剂并无太大影响, 只是糖类物质的存在, 增加了产品的粘度, 因此, 在树脂反应的后期, 原料浓缩黑液的波美度也要适当控制, 黑液太稀, 水份过高就会使胶粘剂的质量变坏, 黑液的浓度太浓, 黑液树脂的粘度也高, 使得产品制造时, 很难控制反应条件。

试验证明:纸浆黑液只要浓缩剂25~30°Be', 就可原封不动的直接做为制造木素酚醛胶的原料, 而且不产生二次污染, 这一特点使得木素酚醛树脂的生产很容易实现工业化。

4 试验结论

(1) 浓缩黑液的浓度以25~30°Be'较好。

(2) 苯酚对黑液重量比, 对25Be'黑液来说, 采用1: (2.0~2.2) 较为合适, 此时可代替40%~44%的苯酚, 对于30°Be'的黑液来说, 采用1: (2.3~2.5) 较为合适, 此时可代替约50%的苯酚。

(3) 苯酚 (包括黑液中木素) 对甲醛的克分子比采用1: (1.5~1.6) , 可使木素酚醛树脂中的游离酚含量降低到0.2%以下, 这样在热压胶合板、刨花板时不会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

(4) N a O H (100%) 的两次总加入量为苯酚重量12%~15%, 可使树脂的PH值控制在9.5~10.5, 并使树脂具有很好的水溶性。

(5) 对于木素酚醛树脂的质量指标定为如下:

恩氏粘度 (20℃) 90~150;固体含量>45%;可被溴化物>10%;游离酚<0.2%;PH:9.5~10.5。

5 检测结果

5.1 黑液树脂

依据《国家标准G B1981-80》经哈尔滨绝缘材料厂测试中心对黑液树脂的性能测试结果如下:固体含量51.6%;恩氏粘度 (20℃) 120;可被溴化物11%;游离酚0.15%;PH值10;通过测试均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5.2 用木素黑液树脂制取的刨花板测试结果

经东北林业大学林工系人造板检验中心检测:用木素酚醛树脂胶粘剂制成的刨花板静曲强度为240kg/cm2 (部颁一级品标准的静曲强度为180kg/cm2) ;平面抗拉强度7.2kg/cm2 (部颁一级标准为大于4kg/cm2) ;吸水厚度膨胀率5% (部颁一级标准为小于6%) , 检验证明用木素黑液树脂制得的刨花板各项指标均都达到部颁产品的一级标准, 效果良好。

5.3 用木素黑液树脂制取的制动刹车片、

离合器摩擦片, 对其测试结果均符合JC127-66的部颁标准。

结束语

上一篇:垃圾分类读书心得体会下一篇:考研经验及时间全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