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指导员改善“两个环境”促农村快速发展

2024-05-02

百名指导员改善“两个环境”促农村快速发展(共8篇)

篇1:百名指导员改善“两个环境”促农村快速发展

百名指导员改善“两个环境”促农村快速发展

今年以来,我县114名县派或市派新农村建设指导员根据“兴致富产业、建生态家园、创文明新村”的工作目标,深入村屯调查研究,从解决群众最受益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民最缺乏的致富技能入手,与后盾单位上下联动,明显改善了农村发展的“两个环境”,有力地促进了全县农村经济的发展。

大力开展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发展的“硬件环境”。要想致富,先修路。全县指导员积极发扬自身优势协调交通等部门争取立项及规划,从各方争取的引进项目资金达500万元,争取到各种捐款160万元,联系到各种捐赠物资折合款项285.7万元,组织帮扶修建村屯道路达56公里,修建桥梁2座,大大改善了群众出行和农产品的运输条件。例如,杨堤乡是我县相对比较偏远、发展相对滞后的乡镇,8名县派或市派新农村建设指导员驻村后,顺利完成了杨堤乡中南村和浪石村等16个2010年笫三批“整村推进”村础设施建设财政扶持资金项目,启动了9个2011年第一批基础设施建设财政扶持资金项目,其中完成了沈家村至唐家村等6条7.5公里长的贫困村屯级路修建,完成面上村7条18公里屯级路修建等。另外,结合全县农村田园化建设工程,指导员积极组织群众投工投劳,修缮水利,改造中低产值土地,提高土地产出与农作物的品质。近两年来,改造中低产值土地达7600多亩,有效地促进了农村增产增收。农村发展的硬件条件在基层组织建设中得到进一步改善。

大力开展农科技能培训,改善农民致富的“软件环境”。全县指导员充分运用“农家课堂”、“党员中心户”、“党课讲师团”、“科技宣传小分队”和党员远程教育网等各种培训平台,积极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大培

训,特别是注重抓好党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努力提高农村党员带头致富能力和带领群众致富的“双带”能力。例如,7月6日,金宝乡指导员邀请桂林市科技服务“三农”专家服务团到金宝乡开展农科技术培训,当天共有136名农村党员及部分种养大户参加了培训。他们还邀请县、乡农业技术人员经常性地深入村屯,采用定点授课、现场咨询、发放农业科宣资料、实地指导等形式加强对农村党员群众的培训,不断提升他们的致富能力。今年以来,全县指导员共举办各类培训班370期,培训党员达15160人次,培训群众达7.95万人次。

篇2:百名指导员改善“两个环境”促农村快速发展

出台背景

负责人:当前,我国村庄绿化整体水平不高,已成为农村环境改善的短板之一。推进绿色村庄建设,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4〕25号)和第二次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基本要求。

工作思路

负责人:《指导意见》指出各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充分认识绿色村庄创建工作的重要意义,按照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总体要求,将绿色村庄创建作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工作重点,加强组织领导,形成部门合作推进机制,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动员社会力量和农民群众广泛参与,拓宽资金渠道,建立财政补助、村集体补贴、农民个人种植、社会捐赠相结合的资金筹集机制。

指导原则

负责人:《指导意见》要求推进绿色村庄创建活动要坚持因地制宜、统筹推进,将绿色村庄创建与村庄环境整治、村庄美化和农民增收相结合;坚持尊重自然、突出本土特色,充分利用村庄闲置空地,结合废弃棚圈和旱厕等整治,运用乡土树种和生态方法营造乡村景观;坚持创新机制、建管并举,建立有效的建设和管护机制。

基本要求

负责人:从已经全面开展村庄绿化工作的27个省份的实践看,这些地区对村内道路、坑塘河道、房前屋后和庭院、公共场所、村庄周边的绿化以及古树名木保护基本都提出了具体的指标要求。其中对村内道路、坑塘河道多要求绿化普及率(已开展绿化道路或河道长度占道路或河道总长度的比例)在90%以上;对行政村村部、学校、公共文体活动空间等公共场所不仅提出要绿化覆盖,而且还要有一定的美化效果;对农户开展房前屋后和庭院绿化的比例普遍在85%以上;对村庄周边一般提出要形成成行、成片或成网等整体性较强的绿化林带,有条件的村庄要实现绿树围合;对古树名木要求全部进行调查、建档并实现100%保护,且《环境保护法》(2014修订)也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对古树名木应当采取措施予以保护,严禁破坏。为此,《指导意见》提出村内道路、坑塘河道、公共场所绿化普及,农户房前屋后和庭院基本实现绿化,村庄周边普遍有绿化带,有条件的村庄要实现绿树围合,古树名木要100%保护。

同时,在全面开展村庄绿化的省份中,有21个提出了村庄绿化覆盖率的考核指标。南方地区该指标多设定在25%~45%之间,北方地区多设定在15%~35%之间。为给各地留有余地,并适当照顾全国约1/3的经济落后地区(832个国家级贫困县和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所在县)和绿化难度较大地区(西北、东北地区),在基本要求中提出了全国多数地区经努力可以达到的指标,即淮河流域及以南地区村庄绿化覆盖率应不低于30%,以北地区一般不低于20%。另外,各地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参照《指导意见》提出的基本要求,提出分地区不同类型的绿色村庄建设标准。

创建目标

负责人:在27个省份已经出台的相关文件中,在村庄绿化或绿色村庄建设工作目标中多数设定了绿色村庄的总量指标。如北京提出到2020年创建1000个首都绿色村庄(共3494个行政村),安徽提出到2016年底力争40%以上的中心村完成绿化任务。

考虑到南北方村庄绿化差异较大,淮河为我国南北方气候和地理分界线,《指导意见》对淮河流域以南和以北地区分别提出建设目标。根据2015年全国农村人居环境信息系统数据,我们对52.3万个行政村绿化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淮河流域及以南地区、以北地区分别已有64%、55%的村庄接近达到绿色村庄基本要求。为此,《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淮河流域以南、以北地区分别有70%、60%的村庄达到绿色村庄基本要求,这一目标是可行的,也是各地经努力可以达到的。

组织实施

负责人:《指导意见》指出省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负责组织推动和指导本地区绿色村庄创建工作;市县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负责会同林业、农业等部门组织实施,制定支持措施,开展日常检查和宣传动员;村委会是绿色村庄创建的责任主体,负责带领村民投工投劳,开展房前屋后、村内道路、公共场所等区域的绿化,组织村民按照“谁的地谁负责、谁种谁受益”的方法实行绿化包干,引导村民成为种绿、护绿的主要力量。

从31个省(区、市)和350个县(市、区)住房城乡建设部门的意见反馈情况来看,各地普遍反映村庄绿化工作虽然单一,但牵涉部门较多,推进这项工作,往往需要林业、财政、水利、交通等部门的积极配合。目前这些部门均有一定的资金可以用于村庄绿化。如林业部门每年有苗木下乡补贴,财政部门的“一事一议”奖补资金可以支持开展绿化,水利、交通部门的河道和道路建设资金少量可以用于绿化。为此,《指导意见》中提出市县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会同林业、农业等部门组织实施。

目前,除北京、山西、辽宁等14个省市外,多数省份没有专门的村庄绿化补助资金。实施绿色村庄建设的主要力量是村委会和村民,必须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指导意见》强调了村委会带领村民投工投劳,鼓励村民利用宅旁空地开展绿化,建立“谁种植、谁受益”的激励机制。

长效机制

负责人:绿色村庄创建工作离不开社会的广泛支持。《指导意见》提出动员共青团、妇联、民兵组织等团体单位到村庄开展义务植树活动,通过捐赠、冠名植树、营造纪念林等方式,鼓励社会各界支持村庄绿化。同时,绿色村庄“三分在建、七分在管”,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建立村集体管护、承包管护、专人管护相结合的绿化村庄管护机制,确保绿化成果保持下去。重点是发挥村集体和村民的力量,让他们成为爱绿、种绿、护绿的主体。也鼓励村集体与一些专业的园林绿化企业签订管护协议,引进资金和技术下乡参与管护。

名单公布

负责人:绿色村庄由村委会申请、乡镇人民政府推荐、市县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审核、省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认定。省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将认定名单报住房城乡建设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每年公布一批绿色村庄名单,并通报表扬创建工作成绩突出的县(市、区),宣传推广他们的优秀案例和经验。

篇3:百名指导员改善“两个环境”促农村快速发展

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农村人居环境逐步得到改善。但也要看到,目前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总体水平仍然较低,在居住条件、公共设施和环境卫生等方面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为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各项决策部署,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以保障农民基本生活条件为底线,以村庄环境整治为重点,以建设宜居村庄为导向,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通过长期艰苦努力,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二)基本原则。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按照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总体要求,根据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科学确定不同地区的具体目标、重点、方法和标准。充分发挥地方自主性和创造性,防止生搬硬套和“一刀切”。

——量力而行、循序渐进。按照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阶段性规律,立足现有条件和财力可能,区分轻重缓急,优先安排保障农民基本生活条件的项目,有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治理,防止大拆大建。

——城乡统筹、突出特色。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城乡互补,协调发展。慎砍树、禁挖山、不填湖、少拆房,保护乡情美景,弘扬传统文化,突出农村特色和田园风貌。

——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尊重农民意愿,方便生产生活,与促进农民创业就业和增收相结合,不搞形象工程。广泛动员农民参与项目组织实施,保障农民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防止政府大包大揽,不得强制或变相摊派,增加农民负担。

(三)目标任务。到2020年,全国农村居民住房、饮水和出行等基本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人居环境基本实现干净、整洁、便捷,建成一批各具特色的美丽宜居村庄。

二、规划先行,分类指导农村人居环境治理

(一)加快编制村庄规划。编制和完善县域村镇体系规划,根据镇、村人口变化等情况,科学论证,明确重点镇和一般镇、中心村和一般村的布局;合理确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项目与建设标准,明确不同区位、不同类型村庄人居环境改善的重点和时序。依据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加快编制建设活动较多以及需要加强保护村庄的规划。

(二)提高村庄规划可实施性。村庄规划要符合农村实际,满足农民需求,体现乡村特色。规划编制要深入实地调查,坚持问题导向,保障农民参与,并做好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规划的衔接,防止强行拆并村庄。规划内容要明确公共项目的实施方案,提出加强村民建房质量和风貌管控的要求;充分结合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合理区分生产生活区域,统筹安排生产性基础设施。规划成果要通俗易懂,主要项目要达到可实施的深度,相关要求可纳入村规民约。

(三)合理确定整治重点。根据不同村庄人居环境现状,规划编制要兼顾中长期发展需要,分类确定整治重点,分步实施。基本生活条件尚未完善的村庄要以水电路气房等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基本生活条件比较完善的村庄要以环境整治为重点,全面提升人居环境质量。

三、突出重点,循序渐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一)全力保障基本生活条件。加快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到2020年基本完成现有危房改造任务,建立健全农村基本住房安全保障长效机制。加强农房建设质量安全监管,做好农村建筑工匠培训和管理,落实农房抗震安全基本要求,提升农房节能性能。继续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因地制宜推行城乡区域供水,完成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二五”规划任务。实施村内道路硬化工程,基本解决村民行路难问题。大力推进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促进可再生能源供电,全面解决不通电农村居民用电问题。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完善消防、防洪等防灾减灾设施。

(二)大力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加快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重点治理农村垃圾和污水。推行县域农村垃圾和污水治理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有条件的地方推进城镇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和服务向农村延伸。建立村庄保洁制度,推行垃圾就地分类减量和资源回收利用。深入开展全国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交通便利且转运距离较近的村庄,生活垃圾可按照“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方式处理;其他村庄的生活垃圾可通过适当方式就近处理。离城镇较远且人口较多的村庄,可建设村级污水集中处理设施,人口较少的村庄可建设户用污水处理设施。大力开展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整乡整村推进农村河道综合治理。

推进规模化畜禽养殖区和居民生活区的科学分离,引导养殖业规模化发展,支持规模化养殖场畜禽粪污综合治理与利用。引导农民开展秸秆还田和秸秆养畜,支持秸秆能源化利用设施建设。逐步建立农村病死动物无害化收集和处理系统,加快无害化处理场所建设。合理处置农药包装物、农膜等废弃物,加快废弃物回收设施建设。推进农村清洁工程,因地制宜发展规模化沼气和户用沼气。推动农村家庭改厕,全面完成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任务。考虑种养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模化生产需求,统筹建设晾晒场、农机棚等生产性公用设施,整治占用乡村道路晾晒、堆放等现象。

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整治,节约集约使用土地。加强村庄公共空间整治,清理乱堆乱放,拆除私搭乱建,疏浚坑塘河道,推进村庄公共照明设施建设。统筹利用闲置土地、现有房屋及设施等,改造、建设村庄公共活动场所。

(三)稳步推进宜居乡村建设。加强对村域的规划管理,保持村庄整体风貌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结合水土保持等工程,保护和修复自然景观与田园景观。开展农房及院落风貌整治和村庄绿化美化,保护和修复水塘、沟渠等乡村设施。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文化创意等产业。制定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完善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和民居名录,建立健全保护和监管机制。继续实施“宽带中国”战略,加快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宽带网络全面覆盖。利用小城镇基础设施以及商业服务设施,整体带动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

四、完善机制,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

(一)创新投入方式。建立政府主导、村民参与、社会支持的投入机制。中央政府投资要重点向中西部和贫困地区倾斜。以县级为主加强涉农资金整合,做到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安排、形成合力。完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机制,调动农民参与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积极性;建立引导激励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建设。推动政府通过委托、承包、采购等方式向社会购买村庄规划建设、垃圾收运处理、污水处理、河道管护等公共服务。

(二)建立管护长效机制。建立村庄道路、供排水、垃圾和污水处理、沼气、河道等公用设施的长效管护制度,逐步实现城乡管理一体化。培育市场化的专业管护队伍,提高管护人员素质。加强基层管理能力建设,逐步将村镇规划建设、环境保护、河道管护等管理责任落实到人。

(三)强化农民主体地位。建立农村人居环境治理自下而上的民主决策机制,以多数群众的共同需求为导向,推行村内事“村民议村民定、村民建村民管”的实施机制。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村民理事会等村民组织的作用,引导村民全过程参与项目规划、建设、管理和监督。完善村务公开制度,推行项目公开、合同公开、投资额公开,接受村民监督和评议。

(四)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对有关工作的组织领导。省级人民政府对本地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负总责,要科学编制规划,建立部门联动、分工明确的协调推进机制,统筹安排年度建设任务,规划及年度工作情况要及时报住房城乡建设部、环境保护部、农业部备案。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强化协调配合,加强对各地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的指导。住房城乡建设部、环境保护部、农业部要组织开展监督检查,研究建立农村人居环境统计和评价机制,工作进展情况及时报告国务院。

篇4:为改善“两个环境”释放正能量

一是强化认知意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认识的深度决定工作落实的力度,只有思想上重视、认知上到位,才能破解实践中的现实困惑,把问题找准,把措施定好定实。首先要在提升干警队伍的认知意识上下功夫。要加强学习,积累知识,不断提高理论修养、提升明辨是非、信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践行“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的能力。要善于提高新媒体时代的舆论宣传引导能力,加大对“两个环境”建设的宣传力度,引导党员干部深刻认识改善“两个环境”对全面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推进科学发展、服务工作大局、提升民众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是强化大局意识。大局意识是当下政法干警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大局意识首先反映的是政治立场,就是要求政法干警在特殊时期、关键时刻能够稳得住心、守得住身。大局意识也能展示党员的党性修养和思想境界,就是在大局需要的时候,自觉做到局部和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服服从长远利益。增强大局意识,需要更加注重提高关注大局、维护大局、服务大局、把握大局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以宽广的眼界审时度势,奋发有为地做好改善“两个环境”的各项工作,以强烈的大局意识、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脚踏实地的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国梦注入强大的正能量。

三是强化担当意识。担当源于使命,担当源于责任。担当是一种责任、一种精神,更是一种能力。作为一名政法机关的党员干部,必须锻造敢于担当的品格,不断强化担当意识。当前,就是要紧紧围绕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全国全省全市政法工作会议精神,努力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新媒体时代社会沟通、科技信息化应用和政法队伍拒腐防变能力。这样,才能为“转型升级、跨越赶超,建设幸福石家庄”的目标,提供动力源泉。

四是强化发展意识。发展意识决定发展局面及其成果。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不断增强科学发展意识,着力提高科学决策能力,切实提高推进平安建设、法治建设和队伍建设的能力。这样,才能把政法工作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完成十八大赋予政法工作的新目标,才能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要求落到实处。

五是强化效率意识。效率反映作风。一个作风松懈的集体,不会有高的工作效率,一个没有效率的集体是没有执行力和战斗力的集体。当前,全市上下正在轰轰烈烈地开展着力改善“两个环境”大讨论活动,强化效率意识尤为重要。改善“两个环境”,如果没有很强的效率意识,办事拖拖拉拉,遇事推诿扯皮,一切都将浮在纸面。增强效率意识就是要营造一种“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

篇5:百名指导员改善“两个环境”促农村快速发展

《意见》明确了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量力而行、循序渐进等基本原则,强调要按照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总体要求,根据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科学确定不同地区的具体目标、重点、方法和标准,防止生搬硬套和“一刀切”,防止大拆大建,慎砍树、禁挖山、不填湖、少拆房。

《意见》提出了三方面的工作任务。一是规划先行,分类指导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编制和完善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合理确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项目与建设标准,明确人居环境改善的重点和时序。加快编制建设活动较多以及需要加强保护村庄的规划,提出加强村民建房质量和风貌管控要求。

二是突出重点,循序渐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全力保障基本生活条件,到2020年基本完成现有危房改造任务,继续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村内道路硬化工程,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完善防灾减灾设施。大力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加快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推进农村清洁工程,加强村庄公共空间整治。稳步推进宜居乡村建设,保护和修复自然景观和田园景观,建立健全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和民居保护和监管机制,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文化创意等产业。

三是完善机制,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建立政府主导、村民参与、社会支持的投入机制,建立村庄公用设施的长效管护制度,建立农村人居环境治理自下而上的民主决策机制,推行村内事“村民议村民定、村民建村民管”的实施机制。

篇6:百名指导员改善“两个环境”促农村快速发展

2011年4月, 为破解云南金融支持“三农”难题, 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 中国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在全国首创金融服务“三农”, “一创两建”即: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 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

为加快推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改善农村信用环境,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2012年, 镇沅县被普洱市人民政府确定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试点县, 镇沅县以此为契机, 积极探索有力举措, 推动辖区农户电子信用档案建设工作实现突破性进展, 试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主要做法

镇沅县自开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以来, 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下, 通过健全组织机构、创新宣传模式、完善采集机制、发挥示范效应, 全力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优化了农村地区的信用环境, 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形成了农民增收、金融机构增效、政府满意的多赢格局。

(一) 健全组织机制

坚持“政府主导、央行推动、多方参与、共同受益”的基本原则, 充分发挥政府的领导作用, 落实工作支持经费80多万元, 并分级设立了县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乡 (镇) 农户信用等级评价小组、村信息采集小组“三级”组织领导机制, 统筹试点乡镇、非试点乡镇和涉农金融机构各方力量, 加强工作协调配合, 合力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 保障农户信息采集建档工作实效推进。

(二) 创新宣传模式

打破传统宣传模式, 除在金融机构网点设柜摆摊、播放电子屏、悬挂横幅、开设专门服务窗口外, 积极联动乡镇、农经站、村委会领导、工作人员开展宣传, 扩大宣传受众面, 使得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及相关征信知识进社区、进乡村、进农户、进人心。

(三) 完善采集机制

依托“云南省农户信用信息系统”, 制定统一的采集指标体系、信用评价标准。实现统一农户信用信息采集、统一农户信用等级评价、统一使用人民银行“农户信用信息管理系统”“三统一”;实现建立农户信用、农户资产、授信额度“三联评”;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资产抵押贷款、农户联保贷款“三联动”;政府、银行、农户“三联手”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机制。同时, 充分发挥农信社的主力军作用, 利用机构网点、人员和客户资源等优势, 推进宣传、培训及采集工作, 同步动员村干部、大学生村官、志愿者等参与信息采集录入, 扩大了农户信息建档的广度和深度。

(四) 发挥示范效应

引导涉农金融机构采取“边采集、边评定、边授信、边贷款”的模式, 对符合条件的建档农户积极发放无抵押、无担保的小额信用贷款, 并给予贷款优先、额度放宽、手续简便、利率优惠等优惠, 激励农户参与信息的积极性。同时, 开展农户青年信用示范户工作, 将信用记录良好、遵纪守法的“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大学生村官”等作为优先建档、评选对象, 并积极给予信贷支持, 树立诚信致富典范, 扩大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舆论影响。

二、取得的成效

镇沅县紧密结合当地经济金融实际, 大胆创新、不等不靠, 积极组织推动涉农金融机构和各乡人民政府开展合力开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截至2013年末, 在普洱市率先实现了农户信用档案电子化。

(一) 试点工作全覆盖

截至2013年末, 完成全县109个行政村45717户农户档案采集, 采集建档面达100%;实际导入“云南农户信用信息系统”41774户, 占采集农户总数的97.06%;导入系统农户数占全县农户总数的93.13%。其中省定试点乡 (镇) 采集面达到100%;截止2014年6月末, 共评定信用乡 (镇) 4个、信用村64个、信用农户25755户, 其中:A级信用户4953户、AA级20585户、AAA级217户。信用乡 (镇) 占全县所辖乡 (镇) 数的44.44%, 信用村占全县所辖村委会的58.7%, 信用农户占全县所辖农户56.34%。农户信用信息采集建档面及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评定创建面均达到了省政府确定的试点目标。至此, 镇沅县信用户、信用村、信用镇“三信”评定工作圆满完成。

(二) 农村信用环境得到改善

镇沅县以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为契机, 广泛开展征信宣传和诚信教育。在推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中共组织辖区2家涉农金融机构15个营业网点、4个试点乡镇、5个非试点乡镇共计50多名金融机构业务骨干、500多名村干部直接参加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组织开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宣传工作10余次, 张贴《宣传海报》1000份, 向农户及社会公众散发宣传资料20000余份, 广泛开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和信用知识、金融知识、信贷政策、金融产品的宣传工作, 帮助农户了解金融知识, 增强信用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从宣传规模、宣传时间、宣传范围上确保了宣传工作的广度、深度和成效。信用观念深入村、户, “诚信致富”观念在广大农村扎根, “有借有还、再借不难”的信用观念深入地头田间。群众守信意识、创争意识明显增强, 农村信用环境的改善, 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和金融部门经营效益的提升。

(三) 实现信用评级成果的实际应用

2014年6月末, 镇沅县涉农金融机构完成贷款授信农户27092户, 授信金额135360万元, 授信面64.85%。其中有贷款余额的信用农户贷款户数为20830户, 贷款余额71163万元;信用农户贷款面达已评定信用户总户数的49.86%。授信额度方面, 针对农户经营承包资产规模的扩大, 金融机构对农户的授信额度相应增加, 由先前的5~10万元调整为10~30万元, 提供多种金融产品供不同农村客户的选择, 以满足不同层次经营主体的资金需求。贷款利率方面, 农业银行县级支行、农村信用社均对信用农户实行了不同程度的贷款利率优惠, 其中农村信用社实行在中国人民银行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35%低于非信用农户0.05个百分点的利率优惠幅度。在贷款审批效率方面, 各涉农金融机构以人民银行“三信”评定信用等级为参考, 大幅缩减了金融机构对农户资信调查时间, 提高了贷款审批效率, 减化了贷款发放流程, 降低了信贷审批成本。在贷款办理便捷性方面, 农户贷款流程进一步减化, 大大缩短了贷款办理时间, 进一步降低了农户的融资成本。

(四) 信贷支持“三农”力度明显增强

金融机构先后推出了林权抵押贷款、贷免扶补、大学生村官创业、“美丽乡村建设”贷款等一批创新金融产品。截至2014年6月, 各项贷款余额211432万元, 比年初增加18721万元;涉农贷款171997万元, 占比达81.35%, 比年初增加6602万元, 其中农户贷款132346万元, 中小微企业贷款26838万元,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贷款2810万元, 林权抵押贷款5574万元, 小额担保贷款15295万元, 贷免扶补贷款1721万元, 劳动密集型小企业贷款3750万元。

三、存在的问题

(一) 试点成果未得到充分运用, 信用农户贷款优惠利率定价单一

目前, 镇沅县涉农金融机构对信用良好的农户在贷款额度、期限、利率等方面给予了优惠。但在优惠利率执行上较为单一。农村信用社虽然对信用农户进一步扩大了贷款额度和期限, 做到了“一次核定, 随到随贷”, 但未能有效区分不同信用等级农户, 统一对信用村 (组) 农户贷款利率按同档次贷款基准利率上浮35%进行“一刀切”, 这与金融服务“三农”“一创两建”工作内容和目的不尽统一。特别是人民银行于2013年7月20日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 利率市场化进一步扩大后, 金融机构通过利率这一市场工具选择优质客户的作用未充分体现。

(二) 农户信用信息系统使用率及更新频度较低, 信用信息共享困难

各涉农金融机构与农户信用信息数据库缺乏有效对接, 机构之间农户信用信息不能实现共享, 造成资源浪费和增加社会成本。目前所采集的信息, 都是2011年农户家庭经济信息, 及时更新农户家庭经济信息, 充分发挥信息评价参考作用, 实现信息适时更新和共享, 是提高成果利用率必由之道。

(三) 农村信用担保机构发展滞后, 农村信用担保市场空白

目前, 镇沅县涉农金融机构与农村经济主体之间的信贷往来主要使用信用担保、多户联保的担保方式。但随着农户经营的规模化、信贷需求的多样化和资金需求量的增加, 已不能满足农村融资和防范信贷风险的需求, 亟待专门的农村信用担保机构成立。虽然镇沅县已有一家融资性担保公司 (镇沅县富源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有限公, 其担保对象主要为辖内小微企业, 而且规模小、业务滞后、发展不充分, 担保业务主要集中于市区, 业务覆盖范围十分有限, 广大农村仍是信用担保业务的盲区。

(四) 风险补偿机制不健全, 风险补偿基金亟待扩大

虽然县人民政府开立了一个担保基金专户, 专门用于全县小额担保贷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担保和风险补偿, 金额尚不到100万元。别说用于对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损失的补偿, 就连用于对全县近2.57亿小额担保贷款所需的担保基金额度都远远不足。

四、建议和措施

(一) 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的调节作用, 科学合理制定信用农户贷款阶梯优惠利率

农村信用社要坚定服务“三农”的经营宗旨, 在坚持成本效益、区别对待、择优扶持、风险匹配的原则下, 细分市场。按照农户类型、信用等级、担保方式和贷款品种等细化利率定价。在坚持成本科学、风险可控、效益既得的基础上, 凸显利率定价的差异化和支农宗旨的责任化。

(二) 加强纵向横向联系, 整合社会资源, 实现农村信用信息在金融机构间实现共享

针对农户信用信息系统信息使用覆盖面不广泛的问题, 应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 扩大信用信息数据库在辖区的运用。将农户信用信息系统接入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 作为个人征信系统的一个子系统, 更好地服务于金融机构和各有关部门。同时, 依托政府网站设立专版发布信息, 编发各类简报等, 实现对守信用农户、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表彰、政策扶持, 体现出对守信行为的正向激励作用。

(三) 提高农户系统信用评级结果的权威性和社会影响力

要加强农户信息管理系统信息数据更新工作, 不断提高农户信息管理系统数据质量, 为农村信用体系创建成果的应用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要提高农户信息管理系统数据信息的使用价值, 扩大评级结果在不同领域和不同单位的应用, 进一步提高信用评级结果的权威性。要进一步完善农户信息管理系统功能, 全面、准确地为政府部门、金融机构提供农户、农村企业和农村经济组织的基本信息、资产信息和经营项目信息, 不断地扩大农户信息管理系统评级结果应用的社会影响力。

(四) 推动设立专业信用评级和担保评估中介机构

按照“政府推动、企业管理、市场运作、受益风险自担”的原则, 设立独立企业法人性质的农村信用担保机构, 专门承担农村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殖大户和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融资担保业务。探索推进承包地、承包经营权、住房财产权等的抵押、担保、转让, 促进银保共享评估结果, 疏通农户与金融机构融资对接渠道, 有效解决融资障碍。出台财政、工商、税务等部门对农村信用担保机构的优惠政策, 为建立农村信用担保机构创造宽松的政策条件。

(五) 健全风险补偿机制, 充实风险补偿担保基金

1. 继续推广“安贷保”等银保合作产品, 充分发挥保险对信贷风险的分担和补偿作用, 有效规避信贷风险。

2. 完善“贷款+保险”模式, 拓展特色农业生产银、保合作业务, 推动创新特色农业保险、特色养殖保险、蔬菜种植大棚险等现代农业保险新产品, 为涉农贷款提供保障。

3. 协调有关财政、农业部门建立涉农贷款风险补偿机制, 对农村信用社发放涉农贷款损失按照一定比例给予补偿。

摘要: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是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 增强农户信用意识, 改善农村信用环境和融资环境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主要是依托农村地区金融机构为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地区中小企业等农村经济主体建立电子信用档案和信用评价体系, 改善农村地区的信用环境, 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三农”的信贷投入,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金融稳健的系统化工程。这项工作不仅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且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篇7:百名指导员改善“两个环境”促农村快速发展

近年来,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不断进行并取得了较大进展,农村经济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然而我国农村信用环境建设仍然是新农村建设的薄弱环节,农村信用体系有待完善,农村经济主体的信用意识不高,极大的影响了金融更好地服务“三农”。建设农村信用体系,对于提高农民的信用意识、降低农村信贷风险、解决农民融资难问题,完善的农村信用环境作用重大。完善的农村信用环境可以改善和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为了深入研究农村信用环境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笔者结合目前农村信用环境的现状,具体探讨了改善农村信用环境的方法,从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一、农村信用环境的现状

1.农村经济主体的信用意识不容乐观

一方面,乡镇企业信用欠佳。当前多数的农村乡镇企业经营管理方式落后,仍然采用家族式粗放管理方式,财务报表数据准确性不高,企业经营能力差,还贷能力差,还贷意识不高,拖延还贷期限的现象普遍。另一方面,农户冒名顶替联保贷款仍然存在,一些农户缺乏诚信意识。

2.县域相关各方协作配合难度大

受资源条件的限制,银行间、银行各部门间信息沟通存在问题,无法实现信息共享,出现银行与客户信用信息不对称。农村信用社服务的客户群体范围大,对拖欠贷款户的诉讼难度大,阻碍农村信息体系的建立,一些欠贷户投机取巧,拖延还贷时间。

3.相关信用配套机制建设滞后

第一,农村的担保机构和保险公司较少,特别是农业和林业发展缺乏风险保障的支持,涉及农业生产环节的险种少,农村相关产业发展缺乏信用风险分担机制。第二,农业发展需要政府的支持,政府应给农业生产方面的贷款适当的财政贴息或营业税减免等风险补偿,但是这种风险补偿机制落实较困难。第三,农村债务人的财产配套设施缺少产权登记、等级评估等,不利于司法的执行。

二、改善农村信用环境的对策

近年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农村工作着力解决“三农”问题,紧紧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村发展这一主题,不断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着力建设农村信息体系,不断探索改善农村信用环境的有效方法。

1.形成地方政府牵头的工作机制

农村信用环境建设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涉及的利益方众多,需要多方主体一起参与共同完善农村信用环境建设。现阶段我国农村征信基础薄弱,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对于此,政府应尽快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来加强对征信管理,健全农村信用信息征集机制。以政府为主导,加强政府、银行、企业之间的合作,帮助政府建立全国统一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系统。一方面,通过与银行合作,建立涉农金融机构的农户信用档案,将农户的具体信贷业务信息情况纳入征信系统中去。另一方面,对于一些还没有相关银行信贷业务的企业,通过与企业合作,征集这些企业的基本信息、财务信息和生产经营的情况,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档案,建立企业征信系统。

2.推动担保体系的建立农村担保机构和保险公司较少,影响了农村的信用贷款。这就需要政府牵头组建一些符合县域农村经济发展需求的政策性担保公司,或政府与其他具有一定信用基础的经济主体共同出资,按照正规程序注册设立担保机构,从而为诚实守信的农户提供担保服务,为其分散和化解信用风险。同时可以借助一些基层组织的力量加强对农户贷款与还款的管理,约束贷款者拖欠还贷行为,降低贷款者的违约风险,强化基层组织的服务职能,为营造良好的农村信用环境作出努力,帮助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

3.完善农村信用评价体系

完善农村信用评价体系,可以提高对农户信用状况评价的客观性、公正性和科学性,可以很好的促进农村信用环境的改善。完善农村信用评价体系需要广大农民的积极配合,广大农民应该自觉提供完整、准确的信息资料,帮助金融机构建立包括农户基本信息、贷款信息、还款信息以及交易信息等方面信息的综合信用评价体系,进一步规范农村经济主体的信用评价工作。完善农村信用评价体系包括完善农户信用评价和企业信用评价两方面的内容。完善农户信用评价要以农户的信用档案为落脚点,根据农村经济发展实际,针对农村经济的特点,将信用评价与信用评分有机结合,从而建立科学规范的信用评价体系与信用评分标准,使得农户信用评价更加客观、公正与科学。完善企业信用评价可以对乡镇微小企业进行信用评分,让县域企业参与信用评级,要提高涉农金融机构的风险控制与管理能力,加强中介机构、金融机构和乡镇企业的合作,实现三方的共赢。总之,农村信用评价体系要以农村经济主体的信用档案和信用评价为基础,围绕文明户、文明村、文明乡镇开展工作,进一步推动“文明户”“文明村”“文明乡镇”创评活动,逐步规范和完善创评活动的标准与程序,充分利用优秀典范的带动作用,带动整个农村信用环境的优化。

4.健全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机制

根据贷款者的守信情况,采取一些方法进行相应的激励或惩戒,让守信的个人或企业得到优惠和便利,让失信者为其失信行为付出一定代价,可以增强农村经济主体的信用意识,形成良好的信用行为。对信用较好的用户实行贷款优先,贷款利率给予一定的优惠,适当简化去贷款程序,让这些守信者体会守信的好处,从而更加珍惜自己的信用。农村信用体系中没有明确的法律规范对失信行为进行约束,一些人对此抱有侥幸心理,拖延还贷时间,为此,政府部门必须相应的完善这方面的法律体系,将这些失信行为纳入到法律规范中,短期内不予其贷款支持,提高失信成本,让他们认识到失信是要付出代价的,从而改变信用观念。通过相应的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机制,可以让农户自发、主动的做到守信,促进农村信用环境的改善。

5.构建全方位的诚信教育体系

首先,诚信教育不仅需要金融机构的努力,还要靠地方政府、相关教育部门和基层组织的大力宣传,这些机构或部门都是诚信教育的主体,他们应该自觉的在日常工作和活动中融入诚信教育宣传的内容,大力开展诚信教育宣传活动,提高农户的诚信意识。其次,要开展形式多样的诚信教育宣传活动,贴标语、挂横幅、发传单的宣传方式与实际结合不够,宣传效果不明显,所以应该深入群众实际开展诚信教育宣传,开展一些诚信行为活动,面对面的对广大农民进行诚信教育,提高诚信教育实效。最后,诚信教育的内容要完善,诚信教育范围要广。可以农民日常生活的诚信行为基础,用发生在他们身边的正反面实例来做诚信教育的宣传,将农户的信用记录、信用档案以及异议处理等纳入诚信教育内容中去。诚信教育不只是针对某个人或某些人而进行的,而应该是针对广大的农民,要将诚信教育深入到每家每户,提高每户每人的信用意识,形成诚实守信的社会风尚,创造良好的农村信用环境,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结论

发展农村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之一,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农村金融信贷服务可以为农村经济主体提供资金保障,为支农服务,但金融机构的支农服务需要良好的信用环境。这就要求地方政府和金融管理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农民的诚信意识,完善农村信用体系,改善农村信用环境,建设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使得农村金融能够更好的服务“三农”工作,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作者单位:宜阳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篇8:百名指导员改善“两个环境”促农村快速发展

摘 要 当前,在人民银行优惠政策的支持下和指引下,支付结算制度逐渐向农村蔓延,然而受到金融机构商业化经营的影响,网点逐渐减少,基础设施较差等多种因素,农村支护环境较差,影响了“三农”经济的发展,延缓了新农村建设的进程。本文重点论述了当前农村的确支护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有助于促进“三农”经济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农村支付环境 三农”经济 对策

在农村构建优质的支付环境,对开辟城乡之间资金流通的多种渠道,满足“三农”经济发展的金融服务需求,推动新农村的建设进程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然而当前农村支付环境网点不足、资金投入难、基础设施差、渠道不畅等问题,难以满足“三农”经济发展的续期,从而开辟多种农村结算渠道,大力改善农村支付环境成为了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目前农村地区支付环境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金融服务网点不足

当前,商业银行经营效益理念逐渐增加,网点布局城化特点非常明显,再加上农村经济效益较少,商业银行分支机构逐渐撤出农村,尤其是各乡镇内的网点逐渐减少,极大地制约了当地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根据有关调查得知,截止2012年底鹿泉市金融服务网点仅仅只有53个,比2001年减少了78%,其中农村服务网点从216个(包括信用站)减少到了36个,减少幅度为83.3%。全县13个乡镇208个村,农户11.42万户,农民达到了29.41万人 ,平均每个网点要为约6个行政村3172个农户近8169人提供金融服务。

(二)农村支付环境建设投入高、产出低

县城尤其是乡镇金融网点基础设施比较落后,网点供不应求和ATM、POS机具等受理终端缺少的问题比较严重。设置ATM、POS机具尤其是新设立银行网点投入成本高,然而由于农村支付能力不强以及农民价格负担能力低,造成农村地区金融机构效益低下。这种高投入、低产出的局面严重削弱了银行机构在县城尤其是在乡镇新增支付服务设施投入的积极性。

(三)农村金融机构支付结算渠道不畅

农村银行网点受到人员、成本等客观因素的影响未开设接入支付系统、同城票据清算系统级支票影响系统,而是经过其县城网点接入,造成同城垮系统的业务耗费三天以上的时间才能完成,降低了资金使用效率。另外很多商业银行在设立后,由于受到功能的制约还未加入现代化支付系统,仅仅只办理个人银行卡和存储取业务,跨行、跨地区支付业务还未开通。

二、改善农村支付环境,推进“三农”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重构农村金融组织系,增强农村金融服务力度

在农村构建以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为主的银行网络系统,政府大力扶持乡村农村信用社的运营。多年农村的经营实践得知,邮政、信用社金融服务深入广大农民所欢迎,当前邮政、信用社电子网络技术已经成熟,积累了很多丰富的银行业务拓展经验。另外加强邮政储蓄银行、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充分发挥其金融作用,进一步拓展农村金融服务对象,解决农村金融服务供不应求的形势,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二)政府大力扶持,激发农村支付环境建设的积极性

当地财政机构根据当地的实际经济情况、农村覆盖面积和农民实际消费能力等情况制定合理的财政补贴政策,对那些积极投身于农村支付环境建设的金融机构给与一定的补贴,从而激发金融机构增加农村支付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其财政引导作用。另外对于那些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或少数民族地区建议设立财政专项资金,纳入到金融机具下乡补贴项目中。同时人民银行积极主动对新增加ATM、POS机具的金融机构及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点的合作商户给予财政补贴【2】。

(三)大力推广和应用多元化支付结算工具,改善农村支付环境

开设银行卡助农取款业务,满足由于交通不畅、缺乏金融服务地区农民的基本支付需要,缓解金融服务供不应求的形势,减少柜台工作量,有效拓展金融服务范围,提高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另外加快推广适合农村金融需求的非现金支付工具,进一步拓展市场类支付工具的运用,在城乡结合地带,交易频繁,现金使用量较多的市场,把农机农具、农药化肥、化肥饲料批发和畜牧产业大户等列为主要业务对象,广泛宣传非现金支付服务业务,另外进一步增强银行卡业务推广力度。促进银行卡在农村地区的广泛运用,进一步改善农村地区银行卡支付环境,新增 ATM、POS 等机具,加强推广电话 POS 等工具在农村地区的广泛使用。

(四)规范收费标准,减轻农民负担

当前银行业竞争激烈,各银行间业务收费标准不一样,从而出现了“各自为战”的竞争局面【3】。中国人民银行应该制定有关管理规则,统一收费标准,引导各商业银行减少农民办理银行卡费用,也要求农村金融机构减少农民金融业务费用,从而降低农民的经济负担。

改善农村支付环境,这不仅仅是地方金融部门的职责,更需要全社会的大力支持。只有农村金融体系逐渐完善,政府积极支持,并大力推广和运用多元化支付工具,逐渐形成软硬设施齐全的农村金融网络体系,才能从根本上改善了农村支付环境,从而促进“三农”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金燕.工行河北分行营业部鹿泉支行积极改善农村地区支付环境.金融理论与实践.2012(12).

[2]高小琼.改善农村地区支付环境.中国金融.2012(07).

上一篇:复岗通知书怎么写下一篇:去逛庙会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