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第三批百名大学生骨干赴鄞州区基层组织

2024-04-15

关于开展第三批百名大学生骨干赴鄞州区基层组织(精选1篇)

篇1:关于开展第三批百名大学生骨干赴鄞州区基层组织

关于开展第三批百名大学生骨干赴鄞州区基层组织“挂职锻炼长才干 创先争优做贡献”校地区域共建项目的通知

各相关高校学生会: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团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充分发挥校地区域共建项目优势,切实培养一批掌握科学理论、练就过硬本领、熟悉基层情况的大学生骨干,按照《宁波市“青年马克思注意培养工程”实施意见》和《关于开展统筹城乡团建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的要求,持续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区域共青团整体化建设,更好地服务大学生成长成才,切实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础工作,市学联决定会同鄞州团区委在总结首批“百名大学生骨干服务新农村”、第二批“百名大学生骨干基层挂职锻炼”校地区域共建项目试点工作成果的基础上,在鄞州区及该区域内8所高校启动第三批百名大学生骨干赴鄞州区基层团组织“挂职锻炼长才干 创先争优做贡献”校地区域共建项目,具体要求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知道,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充分挖掘高校和地方团(学)组织的优势工作资源,切实引导青年学生利用假期和课余闲暇时间在基层挂职锻炼,参与社会实践。通过校地区域共建项目试点,积极探索推进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和区域共青团整体化建设有效载体,不断加大大学生骨干培训和共青团基层基础工作力度,切实巩固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

二、目标要求

校地区域共建项目,是高校团学组织和地方各级共青团组织,按照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和区域共青团整体化建设的部署要求,以工作项目合作为牵动,促进区域内不同行业、不同基层团组织之间紧密联系,努力构建“网格化”组织网络和“同心多层”青年工作格局的有益探索。在鄞8所高校团学组织与鄞州区团区委及相关镇乡(街道)建立校地团组织区域共建关系,以“校地合作,区域共建,又是虎扑,服务中心”为要求,以百名大学生骨干赴鄞基层团组织“挂职锻炼长才干,创先争优做贡献”校地区域共建项目为纽带,进一步密切联系交流、互动合作。2011年,相关高校团学组织精心选拔约100名大学生,在不影响日常学习工作的前提下,选派到鄞州区近郊8个镇乡(街道)约100个村(社区)进行为期1年的团工作挂职锻炼。其他县(市)区和高校团组织,可根据自身实际积极探索实践校地共青团组织区域共建工作项目,为全市范围推广实施提供有益经验。

三、选拔条件及程序

参与第三批百名大学生骨干赴基层团组织“挂职锻炼长才干,创先争优做贡献”校地区域共建项目的大学生骨干要求为本学年在校学习的非毕业班学生;政治素质好,学习成绩优异,学有余力,善于沟通,身心素质较好;本着自愿参与的原则,热心基层工作,能吃苦耐劳;校级青马班学员、学生党员、学生干部或社团负责人可优先考虑。

本次校地区域共建项目“基层挂职锻炼”的大学生骨干由相关高校团委按照基层实际需求选拔推荐,经同级党委组织部门审核同意,填写《“百名大学生骨干基层挂锻炼”申报表》,由共建项目对应的县(市)区团委安排对接,原则上于2011年1月30日前完成对接,报团市委学少部备案。

四、时间安排及工作内容

挂职时间原则上为一年(即从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挂职大学生安排在鄞州区近郊8个镇乡(街道)100个左右的村(社区)进行工作。挂职岗位设置为每个镇乡(街道)1名团(工)委书记助理,每个村(社区)1名团支部副书记。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协助处理日常工作、活动策划、课题研究、信息采编、文化宣传、法律援助、志愿服务等。挂职时间一般为1年,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安排,累计不少于2个月,集中时间时间至少为1个月,一般安排在假期,分散工作时间为双休日及日常课余时间。挂职期间由所在镇乡(街道)建立统一的挂职锻炼档案,挂职期满由挂职学生撰写挂职工作总结,并由乡镇(街道)党(工)委在鉴定表上签注评定意见,由派出高校团委、学生会和试点地区团组织联合进行考核,并报团市委备案。

参与共建项目的大学生骨干可在学校团学组织和挂职地实践导师的指导下,结合学科优势和挂职地实际,确定1-2项工作重点。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六大项目”:

1、活跃乡村青年文化社团。发挥高校社团的作用,协助组建文体社团和文体队伍,为农村青年文体骨干开展培训,带动和活跃农村青年的健康网络生活,协助开展青年文体活动,活跃青年中心,丰富农村青年文化生活;

2、推进建设一个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服务站(红领巾俱乐部)。协助挂职地村(社区)逐步建立红领巾俱乐部,经常组织青少年开展科学常识、法律法规、身心健康、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公益培训;

3、完善志愿者服务基地。宣传组织动员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各项专业志愿服务,在农村(社区)建立和完善志愿者服务基地,开展专业志愿者业务培训,广泛爱心家教、扶困助残等志愿者活动;

4、参与基层团组织建设。依托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建立业余党团校,加强农村团员青年的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

5、参与低收入农户青少年关爱行动。美味挂职团干部与2名以上的低收入农户青少年结对,开展以助困、助学、助医、助业为主要内容的帮扶行动,参与新型农民培育工作,搭建沟通平台,到农村去创业;

6、开展综合服务群众工作。协助处理日常事物、活动策划、课题研究、信息采编、文化宣传、法律援助、志愿服务等。

五、工作要求

1、精心组织,加强领导。“百名大学生骨干基层挂职锻炼”校地区域共建项目是当前推进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作的重要平台,是大学生骨干服务基层群众促进基层团(队)组织建设的重要渠道,也是校地共青团组织尝试工作项目话的重要探索,各高校团委、学生会以及相关区域团组织要高度重视该项工作,成立具体的规章制度、建立长效机制,认真做好策划、组织、协调、督查和考核表彰等工作。

2、完善机制,强化保障。相关区域团组织要积极争取专项经费,为大学生挂职提供基本的工作条件,要根据各单位实际情况和挂职对象的实际给挂职大小合适提供必要的交通和伙食等生活保障;要重视挂职大学生的人身安全,并与参与试点的高校积极协调,为参加挂职锻炼的学生购买意外保险;要积极协调当地组织、人事部门,对挂职锻炼中成绩突出、表现优秀、群众信任的大学生,在报考该区大学生村(社区)干部时,同等条件下予以优先考虑。

3、考核评价,形成激励。校地区域共建各方要按照项目化运作和目标管理的要求,制定出具有时效性、操作性、规范性的评价办法,每年要进行一次考核评价,根据考核评价结果,对优秀单位和挂职大学生要进行评选表彰,并适时调整共建项目,促进共建工作健康、持续发展。

宁波市学生联合会 2011年3月18日

上一篇:开信用证的条件下一篇:抓好工作落实的几点思考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