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德育总结

2024-04-20

六德育总结(共10篇)

篇1:六德育总结

三合一小2013——2014学第一学期

德育工作总结

班级:六(1)班拟定人:简家玉拟定时间:2014年1月

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教学的灵魂,只有把德育工作搞好了,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才能进行。为了在今后能把本班德育工作搞得更好,特拟定本期本班德育工作总结:

一、完成工作

1、开学初按学校安排并结合班级实际认真拟定了工作计划。

2、利用德育课堂向学生传授了德育知识。

3、上好了每周班队会,选取丰富多样的主题让学生参与,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4、引导学生做好了课前歌声和课前三分钟活动。

5、组织学生认真参加了升降旗仪式。

6、每月按《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检查学生仪表、卫生,并评比了优秀。

7、对学生进行了革命传统教育。

8、卫生工作落实到了人,使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做好两操,抓好个人、室内外卫生,定期检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9、积极配合学校、少先队的各种活动,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了学生强烈的责任感以及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能力。

10、扎扎实实做好了家访工作,在家长的配合下做好了学生的教育工作。

12、抓好了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

13、组织学生认真参加了庆六一活动。

14、组织学生认真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

15、按时、认真完成学校交办的各项工作。

二、取得成绩

一学期来,本班学生都遵章守纪,班级无不安全事故发生。

三、存在问题

1、对学生的个别教育要加强。

2、学生整理卫生的自觉性不高。

3、部分学生有小追小打现象。

总之,我将在今后不断努力,使班级德育工作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篇2:六德育总结

本学期即将结束了,为了更好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 水平,现对本期德育教学工作做一简要的梳理,以便在以后的工作中取长补短。本学期我担任六年级班主任,经过一学期和学生的接触,我对班上的情 况有了大致的了解,班上的学生正处于叛逆期,自制力较差。大多数的学生家长自身能力方面的欠缺,管不住自己的孩子比比皆是。因而教育学生的重担完全要在了我们教师的身上。而我做 的工作却微不足道,现小结如下:

一、行为方面

虽然已是六年级的学生了,懂的道理很多,但是行为习惯不经常反复强调的话,学生的自觉性还是很差的。由于我担任本班的语文课,因此经常借学科知识对学生进行常规教育,让学生了解怎样才能做一个合格的中学生。比如:怎样上课、下课、回答问题、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等等,对做得好的 同学给予表扬,有的同学做错了,我就不厌其烦提醒,多次反复,直到做好为止,不能因为错了一次而批评,应真诚地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去做好。只要心平气和的 和学生交流,而不是一味的责怪。这就是要充分尊重学习、平等对待学生。学生的意见和要求是对的要予以 肯定,这样才能促使他们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即使是学生犯了错误,我在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采取以朋友的身份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错误,我深知一味的训斥,只能促成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更不能用挖苦、讽刺伤学生的心。这样的方式会使师生关系更为融洽、愉快。其次从爱心出发,关心爱护 班级的每一个学生,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批评教育,是预防生铁炼不成钢,是真心希望学生个个都能健康成长,真心希望学生个个都能成材。老师有爱心,学生也能更加爱戴老师,有利加深师生的感情,以使充分发挥情感教育作用。

二、习惯方面

我深知教师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对学生都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工作中我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做学生的表率。凡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我首先做到。如要求学生对人讲话要有礼貌、不迟到、爱护环境等,并让他们养成随手捡纸屑的习惯。经常告诉他们当天的事当天做,明天还有明天的事。

三、生活方面

学生在卫生方面做的比较差,为了使学生改掉坏生活习惯,也为了使学生不受其它同学的孤立,我经常私下里找他们谈话,告诉他们个人清洁对人的健康是很重要的事。要求他们常洗澡,常换衣,常剪指甲。经过提醒很多学生改掉了坏的生活习惯。另外我班一些学生体质较弱,经常因身 体不适而不能到校学习,这就要求老师及时与家长取得练习,在生活上更加的 关心他们。

四、学习方面

篇3:德育工作者应树立六种思想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

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人为中心, 突出人的发展, 把人作为道德主体来培养, 挖掘人的潜能, 调动人的欲望, 促进人的道德发展和道德人格的提升, 实现道德对人生的肯定、提升和引导。因此, 德育工作必须面向每一个学生, 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 满足学生成才的需要。

二、树立言传身教的思想

在学校, 与学生接触最多的是教师, 学生受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的影响最大, 学生在接受教师的教育中, 不但听其言, 更会观其行。教师只有用实际行动做好为人师表的榜样, 使学生耳濡目染, 久而久之, 才能让学生的不良行为得到改进。如, 培养学生不乱扔纸团的习惯, 教师亲自拣起纸团并放入纸篓的行为, 远远比双手叉腰高声训斥要好得多。诸如此类的细节都能给学生以积极的心理暗示, 成为学生效仿的榜样, 产生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另外, 教师的礼仪修养对学生的影响也不容忽视。穿什么衣服, 说什么话, 该怎样待人接物等生活细节, 都会对学生带来直接的效应。所谓“名师出高徒”, 大凡名师之所以能成为名师, 我想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学识渊博, 能力超群, 更主要的是他的品行与人格让人敬佩。

三、树立创新教育的思想

创新式的教育是开放式、主体化的教育。学校德育工作应该改变过去封闭式的教育。要真正给学生自主的权利, 尊重他们, 理解他们。他们是德育教育的主体, 不是被灌输的容器。因此, 要改变过去的说教式教育, 变单向式为互动式的理性教育, 以学生为主体, 在教师、家长、学生之间进行互动, 把理想化的信念与自动化的习惯紧密结合, 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增强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和感染力。

四、树立多鼓励, 少报怨的思想

凡是教育工作者, 都知道学生的道德品质、文化知识、心理素养和个性爱好都千差万别, 做教师的就是应该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和不足, 对学生的优点特长善于放大激励, 对学生的缺点做好矫正和引导。在教育中, 我们常常会听到有些教师总是一味地报怨学生这也不行, 那也不行。我们能否对“问题学生”多一点鼓励呢?我们无法培养一个完美的人, 但我们可以培养更多全面发展、身心健康、举止高雅的人。成功教育、赏识教育正是在素质教育提出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受人关注和效仿的教育模式。这两种模式的共同点就是多鼓励、少报怨、多表扬、少批评, 通过各种途径进行表扬, 起到树立典型、促进全面发展的作用。

五、树立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思想

素质教育的重要使命是陶冶人性, 铸造健康饱满的人格。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要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人类应当怎样存在, 二是人生应当怎样度过, 也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学会做人是立身之本, 掌握知识、学习知识是服务社会的手段, 前者的学习是根本性的, 后者的学习是工具性的。思想品质、道德人格远比知识的获取更为重要。学校德育工作就要真正落实全员育人, 应该全员参与, 全过程参与, 通过课堂教学渗透德育, 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观念, 唤起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意识, 促进学生良好道德的形成和思想素质的提高。

六、树立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思想

篇4:特色德育的“六结合”

德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一支强有力的德育队伍来主抓,同时要有全体师生的参与配合,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学校非常重视德育队伍的建设,不仅在组织上健全,更注意德育队伍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每学期我们都举办“德育工作研讨班”和学生干部培训班。在研讨班上组织学习上级有关德育工作的文件和规定,统一认识,明确任务,研讨新时期班级工作的特点。有经验交流,有主题讲座,有命题讨论,形式多样。在“学生干部培训班”上学习、讨论学校的德育工作计划,进行经验交流,请已毕业的学生干部谈经验体会,其内容对学生干部针对性强,学生干部普遍反映受益匪浅。

然而,仅有一个主抓队伍还不够,德育工作更需要全体教职工和学生的参与。为此,我们做了如下两项探索:

1全体教职工参与学生操行量化考核制度。每个教职工都有权利和义务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工作。发现学生有好的行为或违纪现象,可填写学生处发给的加分或扣分卡,并送交学生处。学校规定,对在这项工作中表现突出的教职工,年终考评适当加分,不做的将按规定扣分。这样,使全体教职工都能参与学生的德育工作,同时也促使教职工提高为人师表的意识。

2在学生中开展以值周为主要内容的工作。各班轮流参与值周工作,每班一周。在这一周内,全班每个学生都参与学生管理工作,如检查各班自习纪律、卫生、广播操情况等。该项工作有三点好处:首先,能培养学生参与管理的能力;其次,提高了学校对学生的管理水平;最后,增强了学生做文明学生的意识。

德育科研与德育实践相结合

要提高德育工作的层次,必须努力探索德育工作的规律和方法,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把感性认识提高到理论的高度,再应用到工作实践中去。因此,学校成立科研处负责我校的科研工作,鼓励和奖励教工写教育教学方面的论文。

近几年,全校教工完成论文100多篇,其中德育方面的文章60多篇。有了理论作基础,很快就能结出硕果。我们把获奖的论文由校行政办公会议研究后,迅速落实到相关的部门中去。例如,高中学生升学压力大,相当一部分学生又是独生子女,学生中存在种种心理障碍。学校吸收一位教师论文中谈的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由科研处负责成立了心理咨询研究小组,配备心理咨询室,在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到目前为止,已为50余名学生进行了咨询服务,解决了他们的心理障碍,从而对德育工作的顺利进行起到了较好的辅助作用。

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

学生文明素质的养成教育和政治思想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我们在进行这两方面教育时,一靠课堂上正面教育,二靠丰富多彩的课外教育。

1加强政治课教学。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道德行为规范和政治观点教育的主阵地。因而学校非常重视政治课的教研工作和教学能力的培养,领导经常参加政治组的教研活动,做到集体备课,并进行政治课观摩。提高了政治课教学的质量。

2各科教学注意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渗透。结合学科教学,进行近现代史和国情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

3创建“青年业余党校”。我校90%以上的学生是团员,大部分学生在初中就任班干或团干,在政治上积极要求进步,思想基础较好。根据这一特点,我校于1989年9月创建了“青年业余党校”,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党的基本知识的教育,引导学生逐步树立共产主义人生观,吸收其中的优秀分子加入党组织。据不完全统计,自“党校”开办以来,已结业五期,共计566名学员,约510名学员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其中,确定入党培养对象71名,发展对象43名,发展预备党员10名。这一方式激发了他们进步向上的热情,使他们赶有方向追有目标。

“主体”与“两翼”相结合

学校教育应是德育工作的“主体”,而社区教育和家庭教育则构成德育工作的“两翼”,只有“两翼”和“主体”有机地结合,才能形成德育工作的合力,才能达到较佳的教育效果。

1创建德育基地,发挥社区教育的作用。目前,我校已建立的德育基地有:市钟表厂、市电池厂、市烈士陵园、市劳教所、京华实业公司、刘庄村、三七一医院、54军高炮团、红军团、市武警支队等11处。我们分别定期组织学生到各德育基地开展活动。例如,每年春季的到劳教所开展“送温暖活动”,提高了学生的法制观念。暑假组织部分学生到54军高炮团、红军团参观座谈,进行军训,和战士一起吃住一起训练,培养了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每年开学前请市武警支队到我校给高一新生军训,已形成一个传统德育活动。

2举办“家长学校”,成立“家长委员会”。争取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及时了解对学校办学的建议和意见。通过“家长学校”,向家长讲述我校的优良传统,希望家长配合学校做的工作有:高中生的心理、生理和思想特点,学习方法指导,以及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影响等。这一活动,受到了家长的充分肯定,一致认为:“家长学校”针对性强,内容充实,组织严谨,效果显著。

“家长委员会”是我校根据目前的形势和学校德育工作的需要而成立的。委员会的成员全由社会上有一定影响的学生家长组成。其宗旨是沟通家长和学校的联系,听取家长的合理化建议,协助学校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等。“家长委员会”的成员有权参与教师教育教学的评价和对学校工作提出批评、建议。这样一来就增加了我校教育工作的透明度,使家庭和学校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共同教育学生的目的。

树立典型与严格管理相结合

学校要建立好的校风,需形成一个互相赶超先进的氛围,促使每个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从而提高学生整体的思想政治素质。我们树立全校各方面的典型,结合学生的德育量化考核形成一个学先进赶先进的局面,同时进行严格管理,对平时要求自己不严格的学生进行适当的约束。抓“两头”、带“中间”,从而达到整体提高的目的。

1开展向“身边的典型”学习活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特别是本校的学生典型,看得见,摸得着,感到真实、可信,学起来可行性较强。我们树立的身边典型有:学雷锋坚持做平凡的好事的典型;克服家庭和生活中困难刻苦学习的典型;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学生干部典型;坚持刻苦锻炼、为校争光的典型等。

我们召开学生大会,出校报,在橱窗里贴大幅照片,大力宣传他们的事迹,号召全校学生向他们学习,形成了良好的德育氛围。

2开展“月评好事”活动。这是全校学雷锋活动的具体且行之有效的方法。每月各班上报一次本班好人好事,学生处组织评选,评出的校级好人好事,在校大力宣传,且为其所在班级的量化评比中加分。这有助于树立学校的正气,使雷锋精神在校园里永放光芒。

3实施“学生操行量化管理考评”制度。学生的操行是一个“软件”,一般不好评,但是我们对学生的在校表现实行量化考评,较客观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在《考评细则》中有做好事加分、违反校纪或规定扣分的内容。操作性很强,切合学生的实际。对那些平时自我要求不严格的学生起到了督促作用,对于好人好事能给予及时的表扬和肯定。

4班级进行量化考核制度。这是对班级在德、智、体各方面进行全面评价的一种制度。对每班参加全校组织的活动、主题班会、劳动、遵纪、卫生、体育和学习等情况都按一定的权重进行量化考评,每周一公布,学期末输入微机,按照预先确定的权重系数进行计算,得出各班的积分,从而产生“模范班集体”,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

学校既要注重“显性教育”,又要注重“隐性教育”,二者结合起来,才会相得益彰。在“隐性教育”方面,我们主要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促进了德育工作。

要搞校园美化建设是需要资金的,在目前教育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如何使用有限的教育经费,我们的指导思想很明确:少发奖金,多搞校园美化建设。近几年来,仅用于美化、绿化校园的资金就达50万元。我们先后修建雕塑五座、大型壁画绘制五幅,悬挂了五幅伟人像,改建花坛四处,修建了假山、水池、蘑菇亭、自行车篷,改建厕所,硬化地面,改建封闭式垃圾箱,教室配备劳动工具柜等。

篇5:六月份德育工作总结

一、德育工作扎实开展

1、为了更好地使国防教育进课堂,6月10日上午,我校组织部分学生参观吉木乃边境会谈会晤站。通过在课外实践活动过程中,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又学习了国防知识,实现素质教育和国防教育的双赢。

2、6月10日我校组织部分教师赴哈巴河学校,学习和交流他们的先进文化和一流的教学水平。此次参观不仅学习了哈巴河县先进的校园文化还增进了学校和学校之间的友谊。

3、为进一步打造平安校园、和谐校园,规范学生上下楼梯安全常规管理行为,6月13日下午,举行了学生上下楼梯安全疏散演练。

4、6月13日上午,邀请拉斯特派出所的工作人员开展了一次消防安全演练。通过活动,提高了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增强了安全防范意识,而且对做好消防安全工作打下了基础。

5、6月15日下午,我校举行了首届少先队代表大会。

6、为了帮助学生正确认识青春期,学会自我保健和青春期自我保护等方面的知识,6月17日下午,举办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7、6月20日下午,举行德育工作经验交流会。交流会上班主任们都以“如何成为优秀班主任”为主题展开讨论。通过本次德育工作经验交流,老师们分享成功,共同提高。

8、我校与6月21日下午召开了家长委员会会议。活动中家长委员会的全体成员就我校师资队伍的建设,班主任综合素质的提高,学生管理、班级管理以及校园文化的建设等方面展开激烈的讨论。

9、为更好地开展班主任工作,进一步发挥班主任的模范带头作用,6月22日下午举行了班主任工作手册展览活动。

10、为进一步加大禁毒宣传工作的力度,提高青少年的识毒、防毒、拒毒能力,6月26日下午开展了“我们拒绝毒品2011年青少年禁毒宣传教育”活动。通过讲座、观看图片展、签字仪式等活动形式,加深了广大师生对毒品的认识。

11、期末考试临近,为了让学生“诚信考试”,以真实、优异的成绩回报社会,回报家长,回报学校,各班班主任利用班会时间开展了“诚信教育”主题班会12、6月26日、我校进行了师德考核。

13、6月27日下午、德育处的工作人员检查了班主任工作手册和学生成长记录袋。

二、教育教学

1、六月17号由中层及以上领导、各教研组长等组成了考评小组,对全校任课教师的教案、作业进行了认真的检查然后打出考核成绩。

2、六月份各教研组评出优秀教学反思,开展了反思交流会,在会上各教师们相互交流经验。

3、月末各科进行期末考试,教务处做好成绩统计工作。

4、做好放假前的档案整理工作。

托普铁热克乡小学

篇6:六年级德育工作总结

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它贯穿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之中,与其它各育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保证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起着主导作用。

一、班级概况

本班有学生50人,过了一个假期,看起来比以前懂事多了,他们都活泼可爱,有着很强的上进心和集体荣誉感。但多数男孩养成习惯不够好,课间经常打闹。有的同学劳动不积极,有个别同学还会有偷别人的东西的不好习惯,有的遇见师长不会问声好。所以要从语言行为习惯上慢慢地培养。

二、存在问题

回顾上学期,本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部分学生在教室内大声喧哗、疯打闹,经常你追我赶。

2、放学路队不好,时有骂人的现象。

3、卫生保持得不好。

4、老师不在时学生纪律不好。

5、不爱护公物。

三、具体措施

(一)抓养成训练,营造良好班风

1、强化日常行为规范管理。把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基础工程,进一步强化学生日常行为管理,切实抓好以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基本道德素质为主要内容的养成教育。各班要重点开展讲文明、讲礼貌、爱劳动、爱集体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深化、强化“学生行为规范养成训练月”(每学期的第一个月)活动,狠抓学生一日常规管理与教育,开展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量化考评,把考评结果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2、学生的养成训练用制度强化进行。从晨读到课上纪律、作业习惯,以及桌椅摆放,排队集合,做操活动等,都用制度约束,落实检查。促使学生尽快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懂得制度和规章是不能碰的红线,培养孩子们从小遵章守纪、长大遵纪守法的公民意识和自觉行为。

3、抓好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进行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内容的规范教育,以落实《小学生在校一日常规》为切入点,结合学校礼仪教育要求,逐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4、小干部责任落实。对每个小干部进行具体的管理工作分配,每月一次小干部工作例会,研究班风建设,教给工作方法,落实班队活动准备。抓好班级核心力量的培养。

5、卫生关系健康,关系班级风貌的展示,也关系文明的程度,是民族素质体现的一个标志。抓好卫生习惯的养成,从抓好抽屉无垃圾抓起。围绕培养学生“十个好习惯”,加强班级管理,经常性地进行班容班貌检查,将小学生日常规范教育 抓细、抓严、抓实,努力达到的日常行为规范的“五无”、“五有”要 求,(即地上无痰迹纸屑、墙上无污痕、桌面无刻画、门窗无破损、卫生无死角;课堂有纪律、课间有秩序、言行有礼貌、心中有他人、学困生有进步

6、充分发挥少先队在学生行为规范教育中的作用,积极探索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管理模式,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自理能力的运行机制。把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延伸到家庭和社会,引导学生做到在校是个好学生、在家是个好孩子、在社会是个好公民。

(二)重视安全,落实措施

1、继续利用好班队会,有针对性地进行安全教育。

2、要求学生课间不到台阶上玩耍,不往地上扔东西。

3、本学期安排一次以安全为教育主题的班队活动,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4、举办安全知识讲座、开展安全知识竞赛等活动,全面系统地加强学生防摔到、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火、防震、防拥挤踩踏、防食物中毒、用电安全等教育。加强学生安全自救技能训练,形成学校安全演练的长效机制,提高学生自我保护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

1、通过校园文明礼仪教育活动,提高学生对文明礼貌重要性的认识,从而自觉地规范自己平时的言行,并逐渐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教育和培养学生继承和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道德。

2、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积极实施“生态德育”工程。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全面开展理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法制教育和禁毒教 育等;以“坚持人人共成长”为教育主题,以道德教育为核心,切实 开展公德教育、孝敬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爱心教育、诚信教育;以“坚持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为教育主题,以环保教育为核心,积极开展热爱自然教育、爱护动物教育、学校文化传统教育和审美 教育。

3.结合学好传统文化,践行公民道德,弘扬孝、诚、爱和感恩教育。充分利用各种法定节日、传统节日、重要人物和重大事件纪念日,以及入学、入队等重要时机,举行各种庆祝、纪念活动和必要的仪式;开展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宣传教育和实践活动,将爱国主义教育、诚信教育、感恩教育与公民道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纳入教育的全过程。

(四)心理健康教育、诚信品质教育

篇7:六上班、德育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

开学初,本班转走了一名学生,本班现有学生48人,通过一学期的努力工作,我班在班级建设和德育教育方面取得了以下一些成就:

一、班级建设

1、本届班委更有工作责任心,工作态度更加积极,能够充分管理好本班的日常事务工作,并有能力处理好本班发生的一些小事,而且能起到带头作用。

2、班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比上学年高。

3、班级卫生和分管卫生达到天天扫,打扫得比较干净。

4、班级面貌和学生的精神面貌更加焕然一新。

5、学生之间团结友爱,较少发生矛盾。

二、德育教育

1、通过品德课、语文课思想渗透,本班学生在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方面有了较大的转变。

2、每周一节的班会课,针对班上存在的问题作了认真的分析和总结,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规定,有效地制止了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养成,对同表现好的学生给予表扬。

3、利用班刊等宣传阵地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品德教育,对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进行宣传和表扬,让其余学生受到熏陶和感染,从而形成了良好的品德。

4、一学期来,本班学生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都有了巨大的进步,学习和思想更加积极向上。

班主任:* * *

篇8:六德育总结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 德育工作要“按照实践育人的要求, 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 这就为中小学社会实践活动指明了方向, 提供了政策支持。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 大部分家长为生计奔波, 没时间和孩子长时间待在一起, 疏于孩子的教育。受家庭、社会环境等影响, 学生整体素养不高, 针对他们的实际情况, 我校通过开展“六走进” (走进农村、走进企业、走进名人、走进名胜、走进基地、走进社区) 综合实践活动, 弥补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人格和性格缺陷, 从而逐步认识人生的价值, 树立理想, 主动担当起社会的责任。

我县人杰地灵, 英才辈出, 南宋左丞相陆秀夫、著名外交家乔冠华、美籍华人著名宇航员王赣俊等名人都诞生在这里, 也素有淮剧之乡、杂技之乡、花炮之乡的美誉。我县还有鱼米之乡的美称, 县内土地肥沃, 沟壑纵横, 水资源十分丰富。神奇而富有传奇色彩的九龙口、朦胧塔, 以及汉代墓群都是有名的风景名胜。改革开放以来,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经济建设迅速发展,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现已成为全国石油机械制造业装备基地和绿色照明产业基地, 涌现出了森达、信得、鸿达、三益、豪迈、日月等一大批全国知名企业, 为“六走进”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和文化资源。

二、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

(1) 通过“六走进”活动, 充分了解家乡的发展历史, 风土人情, 以及家乡的名人、名胜、物产资源和支柱产业。

(2) 在“六走进”活动中, 了解企业管理、企业文化建设和产品的生产流程;了解农村有关农作物的栽培方式和生长过程, 体验劳动的艰辛和快乐;掌握有关运动项目的技巧和有关用具的制作方法;了解社区管理、社区文化生活的方式和方法。

2.能力目标

(1) 提高自主搜集信息、归纳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 培养主动与人交往、团结协作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3) 掌握生产劳动、物品制作、素质发展等各项技能。

3.情感目标

(1) 让学生在体验、感受家乡变化的同时, 感受家乡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从而激发爱家乡、建家乡的美好愿望。

(2)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

(3) 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劳动品质、生活品质、学习品质和吃苦精神, 不断弘扬民族精神和优良传统。

三、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

(1) 联系活动的地点, 确定活动的时间。

(2) 察看活动的路线, 确定交通工具。

(3) 布置学生活动所需准备 (或收集) 的材料和有关物品及注意事项。

(4) 设置活动的形式或流程, 做好有关指导工作所必需的材料或物品。

2.学生准备

(1) 对所定活动项目有关资料的收集, 初步了解活动地点的有关情况。

(2) 分小组, 根据活动项目所要完成的任务, 进行合理的小组人员分工。

(3) 根据活动要求和老师的布置准备必要的物品或工具等。

四、活动过程

1.学生的主要活动

(1) 收集资料。学生通过网络、书本或询问他人等方式, 做好“六走进”前期准备工作, 丰富自己的认识, 增强对活动的了解, 确保活动的成效。

(2) 采访调查。学生通过采访调查企业家、名人后代、工人、农民、教师等不同对象, 多角度去了解和感受家乡在不同领域所取得的辉煌成果。

(3) 劳动体验。学生通过步行、摘草莓、挖红薯、制作笔筒、烤羊肉串、野炊等不同形式的劳动体验, 感受劳动艰辛的同时分享劳动的乐趣。

(4) 参观考察。学生通过看专题片、图片展、听介绍、游名胜等参观考察活动, 让学生在看中学、听中悟、游中玩、玩中乐。

(5) 素质展示, 在走进活动中, 学生自编自演, 通过唱一唱、演一演、跳一跳、讲一讲等寓教于乐的形式, 不仅向社区居民宣传了科学家教、优生优育、文明守纪、构建和谐小区等知识, 更重要的是展示了自我全面发展的素质, 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2.教师指导的重点

指导学生明确“六走进”活动的目的, 实践过程中所采用的方式或方法, 实践报告的写法。

3.实施的建议

为保证“六走进”活动的效果, 建议以班级为单位, 分成若干小组, 并明确小级成员职责, 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体验的同时, 通过不同的形式记录下自己的发现或感受, 使实践报告更加真实、完善。

五、活动评析

“六走进”实践活动的开展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生活, 而且增长了学生的才干, 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思考。

1.在社会调查中增强责任

针对现在少部分学生沉迷于网络和留守儿童逐渐增多等问题, 我们积极组织高年级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活动, 学生通过采访、咨询、分析、撰写调查报告、向有关部门反馈等一系列工作, 不仅对有关问题和现象有了深刻的了解, 而且肩上也自觉地担当起了一份责任。一位学生在调查报告中写道:“我整天生活在父母身边, 享受着父母给我的无穷无尽的爱, 没想到在我的身边, 还有许多同伴的父母在他们最需要关爱的时候, 却远离他们为家庭生计而外出打工, 使他们成为‘留守儿童’。今后我一定要和他们交朋友, 玩游戏, 让我们一起手拉着手, 共享社会大家庭的爱。”

2.在实践体验中磨炼意志

针对独生子女怕吃苦, 不爱劳动, 缺少意志力的不良习惯, 我校每年都结合“踏青节”开展实践体验活动, 从而帮助学生养成爱劳动、能吃苦的意志品质。在“走进农村”的体验活动中, 学生要步行10多里路。行走途中, 许多学生要求休息, 我们教师就和他们一起唱革命歌曲, 背诵《长征》等诗句, 锻炼他们的意志力。学生的积极性和丰富的情感被调动起来, 在劳动中一个个不怕脏, 不怕苦, 即使流一身汗、沾一身泥也乐在其中。教师们欣喜地发现:有很多同学虽然身体素质不够强健, 但是舍不得放弃任何一次锻炼的机会, 还有一些平时在校表现散漫的学生也能做到一切行动听指挥, 特别是一些不爱劳动的同学, 通过与农民伯伯、阿姨们的交流后, 对劳动有了正确的认识。“劳动是最光荣的, 劳动能带给人快乐。”在这里让他们得到了感受和体验。有的学生在日记中写道:“走进农村虽然很苦、很累, 可是我坚持走到了目的地, 要知道平时我的书包是由年老体弱的奶奶替我背。我真为以前的我感到羞愧!”

3.在主题实践中接受教育

开展具有时代性、针对性、实效性的主题实践教育活动, 不仅能够对学生进行“零距离”的教育, 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共鸣, 从而产生“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为了缅怀周恩来总理的丰功伟绩, 我们组织部分学生赴淮安开展了一次“追寻伟人足迹, 培育民族精神”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周恩来故居、纪念馆中一张张珍贵的照片, 一件件珍贵的物品, 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向同学们展示了一个“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少年的成长历程。站在周恩来铜像前, 同学们不由自主地发出了“以总理为楷模, 勤奋学习, 报效祖国”的倡议。

4.在社会实践中学会协作

建湖县是全国石油产品装备基地。一个石油产品的诞生必须经过几十道乃至几百道的工序, 是一个个产业工人相互协作、共同劳动所产生的智慧结晶。因此, 每学期我们都要组织学生开展“走进企业”的实践活动, 让学生充分了解每一件产品生产的工序和流程, 不仅开阔了他们的视野, 而且让他们感受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一位同学在日记中写道:“参观了放心豆制品厂, 让我学到了从大豆变成豆制品的制作过程:选料→浸泡→清洗→磨浆→煮浆→细滤→制成豆制品。每一道工序都离不开每一位工人兢兢业业的工作, 一块块鲜嫩的豆腐是他们共同劳动的成果, 少了谁也不行。这也让我明白:我们必须学会与同学合作, 这样才能扬长避短, 共同探索, 共同进步, 共同成长。”

篇9:六德育总结

关键词中等专业学校 德育课 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4-0014-02

德育课是中等专业学校课程设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课教学效果是中等专业学校教学效果的重要体现。不断提高中等专业学校德育课教学效果,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劳动者的内在要求,是提高中等专业学校教学质量的必然选择。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明确要求:“要把德育融入学校课堂教学、学生管理、学生生活全过程,创新德育观念、目标、内容、方法,充分体现时代性,准确把握规律性,大力增强时效性。”总书记的讲话为我们指明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努力方向。作为一名中专学校德育课教师,要深刻领会总书记的讲话要求精神,贯彻讲话要求,认真探索德育教育的“融入”问题,以增强德育教育的时效性。

一、德育要“融入”到中等专业学校的教学目标、教学规律中

中等专业学校是培养具有一技之长的合格劳动者,满足社会各行业对大量技能性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需要而开办的学校。中专学校教学目标的特定性决定了中专学校在教学中除了要遵循学校教育的一般规律外,还要遵循中专学校教学的特殊规律,把素质教育和学生的实践能力放在突出位置。

现行中专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很好地体现了中专学校教学目标和教育规律的要求。《职业道德与就业指导》(一年级上学期)、《法律基础知识》(一年级下学期)、《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二年级)、《哲学基础知识》(三年级),四门课由浅入深,从着重于指导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上升到提高学生理论知识水平,既尊重了教学规律,又充分体现了培养技能性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教学目标的需要。

教师在德育课教学中同样不能背离培养高素质技能性人才的教学目标,要把教学过程融入到目标中去,(1)做到基础知识和案例分析相结合,不能局限于课本上的案例,还要适当补充一些典型案例,为学生提供更多认识社会的机会;(2)老师讲解和课堂讨论、课堂辩论相结合,增强学生分析和应对复杂问题的能力;(3)课堂学习和课下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自觉把课堂教学融入到社会大课堂中去,增强学生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

二、德育教育“融入”到专业学习中

中等专业学校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专业特色明显。在教学中,教师要把德育教育和专业学习当作一个整体看待,有机结合、相互补充。通过德育教育,使学生职业道德水平、专业素质得到提高;通过专业学习,进一步认识到思想道德素质在职业活动中的重要性。在德育教育中,要重点讲述各行业的职业道德和职业准则,讲述各行业的道德楷模、遵纪守法楷模、爱岗敬业楷模和自立自强楷模,使学生感受到榜样的力量,通过德育教育,专业素质和道德水平同步提高。

体育运动学校的专业特色在“体”字。在我国体育战线,既有像“人生能有几次搏”这样的名言警句,又有“女排精神”、“乒乓精神”的闪光丰碑,还有李宁、邓亚萍、姚明等一大批自强不息的典型人物,这些都是我们德育课的难得素材和典型案例。这些事例的恰当运用,将使德育课更生动、更有说服力,激励学生更加刻苦地投入到运动训练中去,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学习双丰收的效果。

三、德育“融入”到社会教育资源中

社会是个大课堂。德育教育的社会资源是极其丰富的,如:到革命旧址参观,接受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义务献血、志愿服务,树立社会责任感;法制宣传活动,培养学生遵纪守法意识;社会调查活动,使学生更直接地亲近社会;请名人做专题讲座,有助于拓展学生视野,这些活动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能使学生直观、近距离地接受教育,避免了课堂教学空洞说教,老师不容易讲,学生不容易接受的弊端。同时,通过这些活动也提升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开展思想教育,要求我们转变教育观念,以开放的方式进行教育,允许学生大胆思维、大胆尝试,甚至允许学生提出不同观点,尝试不同方法。通过活动,学生心胸和眼界得到扩展,在比较和鉴别中得到提高。

近年来,在大学生和中职学生中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就收到了明显的教育效果。北京奥运会期间的“鸟巢一代”,使我们看到了当代青年学生敢当重任、能当重任的精神风貌;上海世博会的“海宝一代”,以他们感恩的心怀、责任的意识、青春的朝气和主动的态度,充分彰显了时代精神;广州亚运会的志愿服务,又使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得到了充分展现。社会资源在青少年成长成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既满足了青少年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推动着社会进步。

四、德育“融入”到学校管理工作中

加强学生日常管理,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通过学生日常管理和德育教育的有机结合,可以进一步提高德育教育的时效性,做到课上课下、课前课后、校内校外,德育教育无处不在,能收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

学生日常管理包括:平时考勤、卫生检查、知识竞赛、体育比赛、节庆文艺演出、社会公益活动等。这些项目以一定分值计入学生日常表现,形成完善的评价奖励机制,不仅作为学生奖学金、入党入团的参考,而且计入德育课平时分数,带入学期最后总评。这样,学生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自觉规范自己言行,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有助于思想道德品质和职业能力的提高。

五、德育“融入”到学生日常生活中

学生日常生活一直是德育教育的盲区。如何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学生日常生活中去,结合学生年龄特点,我们尝试以下途径:(1)通过手机群发励志短信,并及时提醒学生需要注意的问题。(2)利用校内广播播报好人好事,介绍校内生活学习动态、朗读优美短文、介绍学习方法等。(3)加强校内网站建设,建立校内QQ群,占领网络阵地,尽量避免学生到校外游戏厅玩游戏。(4)开展红歌比赛,层层选拔,看谁会唱的红歌多。(5)加强学校文化长廊建设,用健康丰富的文化知识充实学生课余生活。

上述措施,使学生感到校园生活很充实、很有趣,在满足青年学生善于利用新事物、探究新事物的好奇心的同时,又达到了思想教育的目的,可以说一举多得。

六、德育“融入”到德育课教师队伍建设中

教师是教学的主体。一个好的教师既是学生的良师,又是学生的益友。既是文化知识的传播者,又是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缔造者。教师队伍建设十分重要。

教师队伍建设重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配备一支年龄结构合理、职称和学历水平较高、人员充足的德育课教师队伍和思想政治工作者队伍,从人员上保证德育教学工作正常开展;二是不断提高德育教师的业务能力,采用外出进修、教育技能培训、教学效果评比等方法,达到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目的;三是开展教学教法研究,通过专题讲座、经验交流、方法座谈等方式拓展教师视野、更新教育观念、丰富教学手段、增强责任意识,达到不断提高德育课教学效果的目的。

总之,把德育教育“融入”到学生学习和生活中去,构建多渠道、全方位、全过程的中等专业学校德育课教育格局,是提高德育教学效果的有力保证。在解决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问题、探索提高德育课教学效果的实践中,我们积累了一定经验,取得了初步效果。但我们要坚持不懈地把学校德育教育做好,为国家培养更多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劳动者。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0年7月.

[2]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2008年12月10日.

篇10:六年级德育工作总结

3、重视心理健康,做学生的心理“医生”。由于部分学生心理素质脆弱,导致了各种心理障碍的存在:表现在学习上的紧张、焦虑乃至恐惧;表现在人际关系上的怀疑、孤僻、嫉妒;表现在社会关系上的自卑、失落、冷漠乃至失去生活乐趣,学习、生活等遇到挫折时,就心灰意冷,苦闷不安甚至消极态度等等。针对这些现象,平时我就开展一些有于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活动,如“学雷锋、献爱心”社区服务,勤工俭学等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在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中理论联系实际,培养现代意识、竞争意识,培养开拓精神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提高社交能力、创新能力融洽、正常的心境,促进学生个性心理的健康发展。

二、精心策划主题班会

主题班会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艺术性、参与性于一体,寓教于乐,陶冶学生的情操,转变和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我注意主题班会内容的系列化,内容丰富,又符合学生实际,各种类型的主题班会课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艺术审美能力、心理素质的提高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这学期我策划了许多主题班队活动。如《爱护我们可爱的家——地球》,通过本次活动,了解我们可爱的家园——地球的生态环境正遭受破坏,危及人起,从自己做起,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的行动。

三、与日俱进,探索德育新方法

班主任要根据新时期德育工作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与日俱进,探索新的方法:一是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班主任的模范行动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学生,因为学生不仅听其言,而且观其行。要求学生做到。班主任只有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才能以自己的人格力量影响学生,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二是以情感人,对学生要充满爱心,做学生的德育工作要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对经济困难的学生、生病的学生,班主任应该关心照顾,组织学生送温暖,给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和具体问题,把做思想政治工作同解决学生实际困难结合起来,如我班的王怡涵是个热爱集体、工作负责的好姑娘,但是她的父母离异,她从小就和奶奶一起生活,缺少父母的爱。当她看到、听到其他同学的父母对他们的关心爱护时,她很伤心,有一种失落感,一个人悄悄地流泪。我知道了她的情况后,亲切地和她进行了交谈,我询问了她的心思,了解了她的家境。我开导她:大人的事情我们无法改变,父母可能有他们的难处,但是艰苦的环境更能锻炼人,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而且还有同学和老师的爱呢,你并不孤立。生活中,我尽量做到以情感人,以情动人,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三是建立德育评价机制和规章制度。德育工作要逐步规范化、制度化,要量化管理,建立一套完整的德育评价机制和规章制度。我在班主任工作中逐步完善量化管理制度,其主要内容是:小学生守则、日常行为道德等,建立学生操行评分制,每日根据学习、生活各项觉行动,从而为做好德育工作提供机制和制度上的保证。

上一篇:饭店活动广告语下一篇:入保险公司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