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昌俊徐州心得体会

2024-04-15

杨昌俊徐州心得体会(通用2篇)

篇1:杨昌俊徐州心得体会

快乐高效课堂

------徐州学习心得体会

初中部数学组

杨昌俊

2015年1月 第二届全国现代课堂徐州开发区博览会于2014年12月28在江苏徐州盛大召开。本届大会由徐州开发区教育局和育中方略教育联合主办,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级中学、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庙中学、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侯集实验小学承办。大会以“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育品质,构建教育生态”为主题。就新课程改革实施、区域教育发展、创新性人才培养、学校品牌发展等当前教育改革热点问题进行探讨,并广集全国优秀课堂,现场赛课,思想结合行动,构建全国课改人交流切磋的平台,助推区域、学校课改品牌提升,主导全国课改发展方向。

2014年12月27日,我们一行七人在黄校长的带领下,坐上了去徐州的高铁,我们满怀着课改的希望,虽然到现在我的头还是晕晕的,但是我们这次却收获颇丰。要想提高成绩,就得打造高效课堂,优化课堂结构,向45分钟课堂要质量,而如何要,怎么构建高效课堂这是最关键的,也是我们战斗在一线的教师一直在探讨的问题。

高效课堂,是高效型课堂或高效性课堂的简称,顾名思义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高效课堂是有效课堂的最高境界,高效课堂基于高效教学。

教书18载,实行课改7年,我一直是一个执着的高效课堂的追随者,甚至说崇拜者,我去过很多地方学习,洋思、杜郎口、青岛即墨、学习过很多教学模式,反串互动、小组教学、师友互助,我一 直在探索,一直在摸索,我认为所谓的高效课堂,应该是快乐的课堂,我把它叫做“快乐高效课堂”。

“快乐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六个环节

1、激趣导入:教师积极创设情境,导入课题。通过创设情境,调动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情绪。

2、预习定标:在教师创设的情境目标的指引下,学生自主学习教材,确定本节学习目标,较复杂的课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确认目标。

3、合作达标:在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尚不能自行解决的问题,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组组互动”,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共同研讨,共同提高。

4、互动展示:学生可根据教师的分工,把小组合作研究的问题利用各种方式向全班展示,教师随时进行引导、点拨、强调、提升,以拓宽知识面,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在此过程中,应及时对学生及小组的表现加以肯定,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5、小结强化:教师用简短的语言对一节课所学知识概括总结,形成知识框架,强化学习目标。

6、反馈矫正:教师针对当堂所学内容和目标设置巩固性练习题,由学生独立的完成,然后可采取小组成员互批、教师抽批等方式,将竞赛机制应用其中,并尽量做到当堂完成,当堂反馈。

(三)课堂教学要体现快乐,要有活跃的气氛,具备以下要求:

1、给学生课堂上充足的活动时间,做到时间上保证,反言之,教师必须精讲,切实贯彻“三讲三不讲”原则。

2、教师在课堂上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尽量多的鼓励或激励,要采取不同的方式,有效的措施使每个学生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成功的喜悦。

3、安排环节设计问题,要有趣味性。

一要做到所学知识与生活生产实际相结合,有较强的针对性。二要使设计的题目有较强的趣味性,把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起来,保持旺盛的学习情绪。作为课堂教学,必须体现各具特色的教学模式,形成自己的课堂教学特色,并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完善。

4、备课提倡备精案;

各任课教师认真抓好教学质量关,团结整个年级的力量,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建立学困生、优秀生档案。

1、备课精心:注意强化意识、深化改革、依托标准、质量为本、实事求是、便利教学,教案学案相结合,详案简案相结合(青年教师以详案为主),各类形式相结合,集体备课与个体备课相结合,传统型备课与创新型备课相结合。备课围绕“三看”,一看教学理念是否符合新课程标准,二看教学设计是否依托师生探究、合作学习,三看教后小记是否具有针对性、指导性。备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是上好课,为上课服务。

5、对于作业的布置与评价要体现层次性,鼓励性语言要深入学生心灵深处;各科作业尽量当堂完成,当堂反馈,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课改之路是艰难的,也是快乐的,既然选择了教师,我就要做一名优秀的教师,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篇2:杨昌俊徐州心得体会

杨昌俊,男,1946年生,西安临潼人,中共党员,研究馆员∕教授(2003年12月由陕西省人民政府人事厅授予)。毕业于湖北省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图书馆学专业(本科),曾任陕西省图书馆副馆长、西安培华学院图书馆馆长、西安联合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现任西北大学现代学院图书馆馆长、《西北大学现代学院学报》副主编。先后在陕西省教育战线、文化战线工作多年。为陕西省图书馆学会、陕西省社会科学信息学会学术委员、当代陕西研究会理事。

个人经历

1992年—2002年任陕西省图书馆副馆长、馆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重点抓业务建设;

2003年-2004年编写“陕西图书馆工作信息动态”发至陕西省各地县; 2004年—2008年任西安培华学院图书馆馆长、机关二、五党支部书记; 2009年在西安外事学院为人文学院起草申报“信息资源管理”专业并编写该专业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

2010年在西安联合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任院长,主要抓教学与学生管理,其工作受到院领导赞扬和好评。热爱教学工作与图书馆工作,对教学管理与图书馆管理比较熟悉。

获得荣誉

工作踏实肯干,善于观察和思考现实问题。工作四十多年,积累了丰富的教学实践与管理经验,勇于实践、敢于创新。他在各学院担任领导干部期间,曾使单位2006年荣获陕西省社会科学信息学会2005年—2006“科研活动先进单位”光荣称号,十多篇论文获奖;

2007年荣获清华大学《中国知识资源总库》编委会“全国职业技术学院CNKI数字图书馆示范单位”荣誉称号;

2006—2007年在全校歌吟比赛中连续两年荣获三等奖;

2007年12月又荣获陕西省高校图工委、高职高专组“文明单位”荣誉称号。其所在党支部被评为先进党支部,本人也被院党委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

曾任“信息检索”“管理学概论”等课目任课老师,近40年来,曾10次被院校与教学单位评为先进个人、优秀党务工作者与优秀党员,曾和其他代表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在陕西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代表大会上被评为先进个人。荣获中共陕西省委、省政府颁发的奖状,为陕西的教育、文化事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主要作品

上一篇:2024年江苏计算机职称考试 操作题XP部分下一篇:传唱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