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居民企业税收管理

2024-04-14

非居民企业税收管理(共6篇)

篇1:非居民企业税收管理

关于加强我市非居民企业税收管理的调研报告

淮南市国税局课题组

为进一步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提高促进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国税工作之中,在深入调研环节,我们课题组紧密联系淮南市情、税情,深入基层和部分企业进行调查研究,召开了三次不同类型的座谈会,广泛听取基层国税人员、广大纳税人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对淮南市非居民企业税收管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从税制改革、税收征管改革等方面对加强非居民企业税收管理,以及在税收工作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应当把握的结合点和着力点进行了探讨,撰写了本篇调研报告。

企业所得税纳税人分为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这一划分是针对特定国家(地区)而言的。如境外法人企业A取得来源于我国境内所得,则A即为我国的非居民企业;同理,我国法人企业B在境外国家(地区)取得所得,则B就构成境外某国(地区)的非居民企业。

对非居民企业实施税收管理,是指一国根据税收地域管

辖权对非居民企业来源于本国的收入和所得行使征税权并进行相关税收征收和管理的活动。因此,加强非居民企业税收管理,关系到国家税收权益和经济安全能否得到有效维护,关系到我国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能否得到有力保障,关系到我国的国际地位、国际形象和综合国力水平。随着淮南对外经济交往的不断扩大,随着资本、技术、人员等诸多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配置和流动的日益频繁,跨国经济活动为淮南创造了大量的非居民企业税源。但由于非居民企业税源的隐蔽性、流动性、分散性和信息不对称性,造成非居民企业税收管理难度大,范围广、流失多。因此,准确分析和把握非居民企业税收管理现状,切实加强非居民企业税收管理,是当前淮南税收征管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而又全新的课题。

一、淮南市非居民企业税收管理的现状

非居民企业税收管理,在淮南市的税收管理工作中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上世纪九十年代淮南涉外专职税收管理机构成立之初,由于受对外经济交往的范围窄、规模小的影响,非居民企业税源较少,非居民企业税收业务几乎是空白。随着淮南市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经济的对外依存度逐步提高,企业引进国外技术、劳务、设备的需求迅速增长,一批国际知名的公司纷纷来淮开展业务,淮南市非居民企业境内业务快速发展,非居民企业税收业务逐渐增多。为顺应形势发展需要,淮南市国税局立足实际,积极主

动想对策、抓管理,以维护国家税收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将非居民企业税收管理由一般性管理工作向重点国际税收业务转变,非居民企业税收管理力度不断加大,取得了初步成效。近三年,全市共征收非居民企业税收102万元。

(一)建立了有效的非居民企业税收税源信息获取途径。近几年,淮南市国税局从加强非居民企业税收源泉控管入手,牵头建立了国税、地税、外管、银行以及其他行政主管单位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每年定期召开会议,及时解决在部门之间沟通协调上存在的问题,使信息共享更便捷、更顺畅,最大限度地及时获取非居民企业经济活动信息,加强非居民企业税收源泉控管。同时,密切与外汇管理部门、外汇专业银行的联系,利用其外汇管理、支付的职能和信息优势,把好非居民企业税源源头控管关口。市国税局还将非居民企业税源管理和居民企业税源管理相结合,充分利用居民企业提供的信息,查找和堵塞非居民企业税收管理漏洞,不断提高非居民企业税收源泉扣缴和源头管理水平。

(二)实施了非居民企业税收信息化管理。在CTAIS(中国税收征管信息系统)正式运行后,淮南市国税局及时将非居民企业税收业务纳入该系统,实施科学、精细的流程化管理,从非居民企业税收业务的登记注册到非居民企业税收业务的申报征收、税务管理证明的开具,均使用计算机系统进行有效控管。

(三)健全了非居民企业税收日常管理机制。淮南市国

税局联合地税部门编印了《非贸易及部分资本项目项下售付汇提交税务凭证政策汇编》,加强非居民企业收入汇出管理;制定了《非贸易及部分资本项目项下售付汇提交税务凭证操作规程》,使各办税窗口能迅速对来源于本市的非居民企业收入汇出的涉税性质作出准确判定;为使非居民企业税收源泉控管有序运行,市国税局将非居民企业税收管理权限下放到各区、县局,专人负责,明确责任,并加大业务培训和指导力度,确保了非居民企业税源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四)打造了一支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队伍素质是决定工作成败的关键。为满足国际税收工作发展的需要,淮南市国税局建立健全了非居民企业税收人才的管理、培养、激励机制,围绕提高非居民企业税收管理人员的“五种能力”,切实加强国际税收理论和非居民企业税收业务的培训。以实施新《企业所得税法》为契机,有针对性地开展非居民企业税收管理基础知识的培训,积极选送业务骨干参加税务总局和省局举办的国际税收培训班培训师资,然后分期分批组织税务人员和企业办税人员培训,进一步提高国际税收管理人员和企业人员的理论视野和业务技能,取得了较好成效。

二、现行税制和征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非居民企业税收管理由于受税收政策及其相关配套措施,以及征管手段和信息化水平等方面的制约,淮南市非居民企业税收管理中还存在一些有待改进的问题。

(一)非居民企业税收管理政策设计缺陷

1.非居民企业境内业务合同备案无章可循。按照我国《税务登记管理办法》的规定,外国企业在中国境内承包建筑、安装、装配、勘探工程和提供劳务,应自项目合同或协议签订之日起30日内向项目所在地税务机关办理税务登记,此类税收多由境内支付人扣缴,主管税务机关管理的重点是境内扣缴义务人。然而,由于部分境内劳务持续时间短、地点分散,实行税务登记制度增加纳税成本和管理成本,且收效甚微。针对非居民企业税源流动性大、难监管的特点,淮南市曾试行非居民企业经济业务合同备案制度,即凡在本市与非居民企业发生经济业务的公司,或其业务相关方,均有义务在合同签订后,向主管税务机关备案相关合同、协议,这样就能在第一时间对非居民企业经济业务进行税收监管,增强了非居民企业税源监控的时效性。但是,非居民企业经济业务合同备案目前没有任何法律法规的支持,仅靠市一级税务机关作出的规定要求,推行起来难免存在着一定的障碍和阻力,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2.部门间信息共享缺少政策支持。目前淮南市非居民企业外部涉税信息的获取仅仅依靠一种临时性协调机制,并且这种信息的获取没有政策保障,外部信息来源具有不确定性和高成本性。如有任一业务主管部门不提供或不愿提供相关信息,这种临时性的部门间协调机制则将无法维持运转下去。

3.常设机构的劳务时限规定存在漏洞。在我国境内设立机构的非居民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中,有的往往钻税法空子,在签订提供境内劳务合同中,将时间限制在六个月以内,从而逃避境内纳税义务。目前对非居民企业提供劳务时间的真实性核查极其困难,若企业不全面、完整、真实地申报境内提供劳务时间,税务部门通常难以认定其申报是否属实。当劳务项目跨地域时,其境内提供劳务时间更加难以掌握,要准确统计其实际在华作业时间更是难上加难。

(二)税源监管基础仍较薄弱

1.户籍登记管理有待加强。根据我国与有关国家和地区签订的税收协定,外国企业在我国设立的常设机构,即非居民企业,应根据我国税法规定办理税务登记。目前在淮南市依法设立常设机构的非居民企业没有一户。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非居民企业均不愿意主动完成一整套的注册登记程序,取而代之的是,他们一般均选取方便的指定扣缴程序,即非居民企业不主动登记、申报,由税务机关指定扣缴义务人进行税款扣缴。这种政策设计的初衷只是一种补救措施,因此,加强和规范非居民企业主动依法注册、登记、申报制度,仍然是当前非居民企业税收管理的重头戏。

2.进口设备项下的安装劳务成为非居民企业税源监管薄弱环节。非居民企业提供的进口设备项下的安装、培训等劳务,是国内设备进口项下经常发生的业务,这类劳务的支付款项一般都随同设备的进口款项一并支付,在外汇管理部

门和外汇专业银行方显示的业务均非贸易项下的付汇,所以银行在付汇时就不需提交税务机关开具的售付汇税收证明,这部分劳务费用就自然而然的脱离了税务机关的实时监管。问题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外国公司来淮提供安装劳务税收情报信息来源面较窄。目前非居民企业来淮提供劳务的税收情报信息仍然是靠上级税务机关提供,或者是从相关监管部门协调获得,而基层税务机关一般认为这部分税源较小,且业务的政策性太强,所以缺乏主动获取该类信息的积极性,国际税源管理人员的作用还有待发挥;二是外国公司来淮提供安装劳务税收管理手段单一。在进口设备项下的安装劳务专项检查中还反映出我市在外国企业来华提供劳务税务管理中过于依赖外国企业和境内企业签订的商业合同,而对合同之外的,如国内企业对进口设备的安装记录等对于常设机构的判定有重要参改价值的信息,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从而导致对常设机构的判定不规范。因此,到目前为止,进口设备项下的安装等劳务费用的税收征收仍是空白。

3.未按要求将非居民企业税收税源信息及时、完整、准确地录入CTAIS和纳入统计台帐管理。非居民企业税收税源信息存在缺户、少笔、缺项、比对不符等情况。目前,各基层征管单位无论是CTAIS登记,还是专项台帐统计,均无法完整、准确和及时地反映非居民企业税收税源信息情况。

(三)非居民企业税收征管操作不规范

1.常设机构认定不准确。非居民企业为了逃避税收监

管,对同属一个地区或一家服务对象的业务合同,进行化整为零,分项目签订合同,使每个项目的业务开展时都达不到常设机构时间标准,从而达到逃避纳税义务的目的。而根据税收协定的通行规则,对同一非居民企业在我国境内的相关联或类似的业务项目应合并计算开展境内业务的持续时间。由于基层税务管理人的经验不足,对这样的非居民企业均按照单个项目进行了非常设机构认定,使部分非居民企业逃避了税收管理。在2007年开展的专项检查中,淮南市国税部门彻底清查了该类非居民企业纳税人,发现有问题6户,追缴30多万元税款入库。另外,在常设机构时间的起止计算、月份扣除和不同业务类别的认定上,有的基层税务管理人员还存在把握不准、把未达到常设机构认定标准的境外劳务误认定为常设机构进行征税的个案。

2.适用税率错误。税法规定对非居民企业一律适用33%的税率。经抽查,发现2007年个别基层征收单位对非居民企业常设机构的征税税率适用30%。30%税率只适用境内合资、合作的外商投资企业,省政府免征3%地方企业所得税不包含非居民企业。

3.CTAIS系统对现行指定扣缴税收业务不支持,缺少相应的模块。CTAIS(2008)企业所得税申报模块“扣缴企业所得税报告表”中只支持预提所得税(利息、特许权使用费等代扣代缴)项目,在该表中无法填列指定扣缴的常设机构所得税,即税率适用25%的指定扣缴常设机构企业所得税。

目前,为了把这部分非居民企业税款入库,只能用税款换算的方式开具税票,但是税票中“登记注册类型”项却只能填列“外国企业预提所得税”,并且税率也无法维护成25%,只能填写10%,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税法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三、加强非居民企业税收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非居民企业税收管理的相关政策

1.实行非居民企业经济业务合同备案制。建议上级税务机关对非居民企业的经济业务合同实行备案制,并将这一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上升为法律法规,为合同备案制提供政策支持。在非居民企业经济业务发生的初期,由外国企业自行或委托境内支付人在合同发生前或发生初期将合同或协议要同时报送主管税务机关,由税务机关帮助其事先控制税收风险,鼓励其自我规范,防止税收流失,通过征纳合作降低税收成本。

2.建立非居民企业经济业务信息互通机制。建议出台建立非居民企业经济业务信息共享机制,规范信息共享的内容、时限和责任,采用直接报送、网络传输以及数据库对接等方式,实现各非居民企业经济业务主管部门的信息共享,为共同加强非居民企业税收管理提供全面、准确、稳定的信息源。

(二)切实加强非居民企业税收监管基础工作 1.依法规范户籍管理。对属于从事建筑、安装、承包工程(包括提供工程设计、监督管理、技术咨询、设备安装、调试、维修维护、培训)等相关劳务活动的非居民企业纳税人,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其自行申报纳税或由扣缴义务人扣缴。凡在中国境内提供管理服务的外国公司、企业和其它经济组织,均应根据我国税法有关规定办理税务登记,税务机关要每年进行一次清理,切实规范户籍管理。对不能自行申报的,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及时向工程款或劳务费支付人下达《外国企业所得税指定扣缴义务人通知书》,明确指定项目合同工程款或劳务费支付单位为扣缴义务人,并要求扣缴义务人(或纳税人)做好扣税(纳税)工作,认真履行好扣缴和纳税义务。

2.及时、完整、准确地统计非居民企业税收税源信息。国税部门要通过多方途径,积极主动获取非居民企业税源资料,建立台账管理制度,完善CTAIS系统数据的全面性和准确性。要通过新闻媒体、所在地政府有关部门、重大项目主管单位、大型企业等不同渠道,了解掌握非居民企业税源信息,筛选整理并进行初步调查,摸清项目主管单位、项目实施单位、项目融资贷款单位以及具体项目建设单位、部门和联系人,掌握项目基本情况、具体项目合同签订实施和进展情况,掌握税源项目涉及单位内部相关责任部门(如工程技术部门、基建部门、财务部门)和工作链条关系,以及部门负责人、联系人,建立项目管理台帐,及时登录相关监控内容信息,积极做好各涉税项目的合同资料审核、征免税内容判断,以及常设机构、付款方式、付款金额比例、付款期限

和次数的认定,确认纳税人和代扣代缴义务人、税基、应纳税额,做好履行协定国居民申请享受协定待遇审批等工作。完善CTAIS中非居民企业税收管理数据,充分发挥信息化手段在非居民企业税收管理中的作用。

3.严格依法认定常设机构。要严格按照我国与相关国家签订的税收协定,常设机构设立的起止月份、月份扣除和经济业务开展的时间,均要依协定准确认定和计算,特别对于将一份大合同分割成几个构不成常设机构时间标准的小合同的业务操作,要予以足够的重视,防止非居民企业规避税收。同时,要认真做好项目全程监控管理和动态控制工作,特别要注意做好按照税收协定对“常设机构”(征收外国企业所得税的前提条件)的判定工作。要针对合同履行进度定期走访企业,及时跟踪监控非居民企业从事建筑、安装、承包工程等相关劳务活动情况,了解动态信息,以便准确判断是否达到或超过构成“常设机构”的期限(6个月)条件,对构成常设机构的应及时确定计税依据,通知纳税人或扣缴义务人履行依法纳税或扣缴税款义务,防止税款流失。

4.堵塞非居民企业税收管理漏洞。首先,基层税务机关要克服非居民企业税收税源小、难管理的认识误区,将加强非居民企业税收管理提高到维护国家经济主权、国家税收利益、国家形象的政治高度来认识,不以“税小”而不管,不以“税少”而不征。其次,在强化非居民企业户籍管理的基础上,拓宽获取非居民企业来华提供劳务的税收情报来源渠

道,充分发挥国际税源管理人员源头控管作用,对经常发生购买外国劳务的境内企业实行动态跟踪监控,把来源于境外企业提供劳务的全过程,纳入国际税源管理。为了实现国际税源监控的实时性和自动性,地方政府应牵头或指定牵头部门,加快外部信息交换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利用,保障从外管、商务等单位获取源头信息。再次,要丰富税收管理手段,改变目前仅仅依据中外双方的商业合同实施管理的现状,充分收集合同双方的履约资料,如中外双方签字的安装日志和工程验收记录,以及外方人员在中方企业的其他相关活动记录等,为常设机构的判定提供具有说服力的依据。

5.尽快升级CTAIS企业所得税申报模块。在CTAIS“扣缴企业所得税报告表”中增加“指定扣缴”项目,即在该报告表的“登记注册类型”中增加“指定扣缴外国企业或港澳台企业常驻机构所得税”项目,使非居民企业税收的指定扣缴业务能在CTAIS中操作运行,以利加强非居民企业税收管理。

6.统一按适用协定条款和适用税率征税。根据我国与有关国家和地区签订的税收协定,对境外企业在我国设立的常设机构的营业利润,从2008年起一律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三条规定适用2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于税款所属期为2008以前非居民企业税收的追缴,法定适用税率仍为33%,严格执行税收政策,增加税收收入,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提供稳定地财力保障。

淮南市国税局课题组

王文硕 刘 蕾 李恩海 吕惠霞

二〇〇八年十一月二十日

篇2:非居民企业税收管理

字体:【大】【中】【小】

2011年,我国共征收非居民企业税收1025.89亿元,首破1000亿元大关,比上年增加247.33亿元,增长31.8%。其中,企业所得税871.66亿元,增长38.4%。源泉扣缴仍是非居民企业所得税的主要征收方式,股息红利所得税贡献最大。

国家税务总局国际税务司有关人士表示,非居民企业所得税近些年一直保持较高增长幅度,主要是强化税收管理和税源增加所致。从2008年以来,非居民企业税收政策和管理规范日益完善,税务总局先后下发30余份非居民企业税收管理文件,分别对岗责体系建立、税务登记、纳税申报、源泉扣缴、股权转让税收管理、税收协定执行、协同征管和部门配合等作出规范,从制度上保障非居民税收政策落到实处。同时,各级税务机关加大了专业管理力度,采取切实措施重视和加强非居民税收管理,非居民税收管理成为税收征管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位人士表示,2012年非居民企业税收管理工作将加大专业化和精细化管理力度,注重与居民企业税收管理相结合,进一步分析税源分布规律,制定实施各类所得的操作规范,识别和防范税收流失风险,不断提高非居民企业税收管理水平。

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通过源泉扣缴方式征收非居民企业所得税752.88亿元,占非居民企业所得税总额的86.37%,增长45.9%;通过据实申报方式缴纳税款54.24亿元,增长1.06%;通过核定征收方式征收税款40.99亿元,增长23.21%。全国共征收股息红利所得企业所得税449.67亿元,占非居民企业所得税收入总额的51.59%,增长63.63%,对非居民企业所得税收入贡献最大。

据相关资料分析,由于全球经济不景气,欧美等发达国家面临债务危机,加之人民币不断升值,众多投资者对未来经济形势不太乐观,非居民企业把利润汇回本国。例如,某外资投资有限公司分配股息扣缴企业所得税达25亿元。各级税务机关同时加大了对《境外注册中资控股居民企业所得税管理办法(试行)》的执行力度,部分H股上市公司被认定为居民企业后,认真履行对其非居民企业股东派息扣缴企业所得税义务。此外,非居民企业投资的居民企业利润增长,拉动股息红利分配数额增加,特别是汽车行业大力发展所带来的股息税收增长尤为显著。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我国人均汽车保有量连年大幅增加,汽车行业获利颇丰,而这一行业大多是中外合资、合作

企业,这带动了股息红利所得企业所得税的增加。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税收入持续增加。全国征收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企业所得税190.33亿元,占非居民企业所得税收入总额的21.84%,增长20.73%。特许权使用费与境内销售情况相关联,目前在软件业和汽车制造业等技术密集型行业,发达国家拥有大量先进技术和知名品牌,我国企业为此支付高额的特许权使用费,而国内巨大的消费市场和物价上涨都使得特许权使用费节节攀升。在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企业所得税征管方面,各地税务机关实行精细化管理,通过审核合同、实地调查等方式,严格特许权使用费与劳务项目的判定,防范以境外劳务混淆特许权使用费规避纳税义务的现象。

股权转让所得企业所得税继续保持高增长态势。全国征收股权转让所得企业所得税88.65亿元,占非居民企业所得税总额的10.17%,增长36.03%。受全球经济持续低迷影响,非居民企业股东转让居民企业股权活动活跃,带动非居民企业所得税增长,且单笔税款金额攀升。如雀巢公司并购厦门银鹭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股权转让方香港某公司申报缴纳6.74亿元的企业所得税,这是征收单笔最大的股权转让所得税款。同时,各地税务机关加大了对非居民企业转让股权所得的管理力度,加强与商务、工商、外管等部门联系,及时掌握居民企业股权变动情况和非居民企业股权转让信息,按照公允价格调整非居民企业平价或低价转让股权的价格。

篇3:非居民企业税收管理研究

1 非居民企业税收管理特点

非居民企业的税收管理事项繁杂, 要彻底弄清每项业务的具体情况相对而言是很困难的。非居民企业的税收征管难度大, 税源零散, 税收情况复杂多变, 涉税信息难以收集, 非居民企业的业务涉多个部门, 信息归集处理比较困难。非居民企业税收征管对税务干部素质要求较高, 不仅要懂财务知识, 还要精通国际税收;不仅要熟悉外语, 还要具备贸易、外汇、合同等相关知识。

2 非居民企业税收管理现状分析

2.1 缺乏事前管理意识

目前税务人员对非居民企业税收管理的敏感性不强, 在基础管理、税源管理、征收管理等各个环节没有提高对非居民企业管理的意识。在整个涉税业务流程中, 大多数企业在合同履行完后或付款的时候才想到去税务机关办理相关涉税事宜, 这种“事后申请”的状况给税务机关进行调查取证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不能起到很好的事前了解、全程监控的管理要求, 特别是对关联企业之间的交易价格不公允、交易不付汇等情况, 无法准确确定应纳税金额。

2.2 缺乏相应的管理人才

目前非居民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签订的合同一般情况下都是外文, 并且涉及非居民企业合同中有很多关键词语都属于专业词汇, 外文的专业词汇对税务干部而言有很大难度, 即使有了翻译稿, 但由于不是正式文本, 不能等同于正本使用, 对此税务人员很难实施正常的税收管理。由于不少税务人员对国际税收、外汇、国际贸易知识的缺乏, 因此很难对非居民企业发生的并购、投资业务有准确的理解与把握。

2.3 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

对境内居民企业而言, 股权结构如果发生变化需要经过有权部门审批, 工商部门和税务部门要对股权变化事宜办理变更登记, 中国注册会计师年度审计报告也要披露包括股权转让在内的重大信息。税收征管中更大难度的是股权转让行为发生两个或多个非居民企业之间, 而这些非居民企业股权的所有者是境外企业, 实质是境外企业对境内居民企业控股。在股权转让的交易行为中, 交易时间发生于工商以及税务部门变更登记之前, 造成税务部门对信息掌握严重滞后, 同时, 法定扣缴义务人和非居民纳税人都很难确定, 造成国家税收流失。

3 完善非居民企业税收管理的机制

3.1 建立国际情报交换机制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国际税收合作已经从审计延伸到税收征收管理。实施有效的税收征管, 就应制定反滥用协定条款, 并且界定税收协定的受益人、税收优惠受益条件以及协定受益人申请以及审查程序, 规范和细化反滥用协定的措施。扩大国际情报交换范围, 各地方的税务机关要及时、准确向国家税务总局提供要交换的税收资料。同时, 国家税务总局应当及时公布外国税制变化情况, 方便基层税务部门了解国际税收变化情况;与境外投资合作较多的国家要建立税收征管协作、互助机制, 可以通过授权代表访问以及同期税务检查, 对非居民企业的境外投资情况进行税务调查和取证工作。另外, 国家税务总局还要加快进行双边税收协定谈签步伐。

3.2 加强日常基础征管

要实行源泉扣缴, 确保及时、足额缴纳税款。税款扣缴是否到位, 需要税务机关加大税收管理力度。加强对税务从业人员、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的税收政策以及税收业务的宣传、培训、操作辅导;帮助扣缴义务人能够正确履行扣缴义务, 让扣缴义务人能够依法办理扣缴税款的登记, 能够分项准确掌握扣缴义务发生的时间、缴纳申报税款的方式以及计算税款的方法等。同时, 税务机关为鼓励扣缴义务人及时、准确扣缴税款, 要及时给代扣代缴企业支付相关的手续费。

3.3 构建操作性强的非居民税收征管模式

要对非居民企业采取有效的分类分级管理方式, 所得税税源比较大的纳税人或扣缴义务人, 应作为管理的重点, 可要求非居民企业建立扣缴税款台账、要求非居民企业将项目合同及时递交税务部门进行备案;对企业所得税数额不大, 但是经常发生对外售付汇业务的非居民企业, 应对基础资料做好备案, 以便税务机关了解、掌握企业的业务情况, 从而实现源泉控制;税务机关要认定常设机构发生的实际业务, 调整非居民企业进行的利用常设机构避税的措施, 并据以征税。

3.4 建立非居民税收征管人才培养机制

税务机关要加大培训力度, 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国际税收管理人才。实施多层次的人才培养计划, 定期培训专业知识, 与新形势、新趋势同步。税务机关要稳定队伍, 加强高素质税务干部配备。要关心和重视人才培养和选拔, 专业岗位要配备专职人员。要制度创新, 明确奖惩, 对非居民企业税收管理中成绩特别突出的税务干部要予以奖励, 从而提高工作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张显丰, 肖利伟, 陈晓红.克服薄弱环节加强非居民税收管理[J].国际税收, 2014, (03) :96.

[2]姜力琳.非居民企业股权间接转让所得税管理的难点[J].财会月刊, 2013, (20) :89-91.

篇4:非居民企业税收管理

[关键词] 非居民企业;税收;计算

[DOI] 10.13939/j.cnki.zgsc.2015.08. 119

1 非居民企业的税收定义

依据企业所得税法的条款规定,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且实际管理机构不在中国境内,但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企业;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且实际管理机构不在中国境内,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但有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的企业被定义为非居民企业。

2 涉及税收源泉代扣的收入类型和处理原则

包括销售货物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转让财产收入、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利息收入、租金收入、特许权使用费收入、接受捐赠收入、其他收入。

第一,中国境内企业(以下称为企业)和非居民企业签订与利息、租金、特许权使用费等所得有关的合同或协议,如果未按照合同或协议约定的日期支付上述所得款项,或者变更或修改合同或协议延期支付,但已计入企业当期成本、费用,并在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中作税前扣除的,应在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时按照企业所得税法有关规定代扣代缴企业所得税。

第二,如果企业上述到期未支付的所得款项,不是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而是计入相应资产原价或企业筹办费,在该类资产投入使用或开始生产经营后分期摊入成本、费用,分年度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的,应在企业计入相关资产的年度纳税申报时就上述所得全额代扣代缴企业所得税。

第三,如果企业在合同或协议约定的支付日期之前支付上述所得款项的,应在实际支付时按照企业所得税法有关规定代扣代缴企业所得税。

3 具体计算处理情形

根据跨境交易中交易双方承担税费责任的不同,计税基础的确定可分为6种情况。

情况1:非居民企业与境内公司签订特许权使用费合同(假设该合同在营改增前需缴纳营业税),合同价款100元,(合同约定各项税款由非居民企业承担),如何计算扣缴企业所得税及增值税及附加(假设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6%,地方附加税费共计10%)?

分析:增值税为价外税,计算扣缴非居民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含税所得额应为不含增值税的收入额

扣缴增值税= =94.34 ×6%=5.66(元)

扣缴企业所得税=94.34×10%=9.43(元)

扣缴附加税费=5.66×10%=0.57(元)

实际应支付给非居民企业的税后价款=100-5.66-9.43-0.57=84.34(元)。

情况2:非居民企业与境内公司签订特许权使用费合同(假设该合同在营改增前需缴纳营业税),合同价款84.34元,(合同约定各项税款应由境内接受方企业承担),如何计算扣缴企业所得税及增值税及附加(假设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6%,地方附加税费共计10%)?

分析:由于增值税为价外税,而地方附加税费为价内税,因此,在换算非居民企业的含税所得额时,应使用以下公式:

含税所得额=不含税所得/(1-所得税税率-增值税税率×10%)

含税所得=84.34/(1-10%-6%×10%)=94.34(元)

含税所得=84.34/(1-10%) 免增值税情况

扣缴企业所得税=94.34×10%=9.43(元)

扣缴增值税=94.34×6%=5.66(元)

扣缴附加税费=5.66×10%=0.57(元)

最后,折算的包含各种税款的合同总价款为 :

84.34+5.66+9.43+0.57=100(元 )(与情况1同,可验证)

情况3: 非居民企业与境内公司签订特许权使用费合同(假设该合同在营改增前需缴纳营业税),合同价款100元,(合同规定,所得税由非居民承担,其他各项税款由境内接受方企业承担),如何计算扣缴企业所得税及增值税及附加(假设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6%,地方附加税费共计10%)?

分析:对于非居民企业纳税人,100元不含增值税和附加税费,含所得税,增值税属于价外税,但附加税费为价内税的,应换算为含附加税费的金额,计算扣缴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因此此种情况下计算税款应按照如下公式:

含附加税所得额=不含附加税所得额/(1-增值税税率×10%)

含附加税所得=100/(1-6%×10%)=100.60(元)

扣缴增值税=100.60×6%=6.04(元)

扣缴附加税费=6.04×10%=0.6(元)

扣缴企业所得税=100.60×10%=10.06(元)

包含各种税款的所得额应==100.60×(1+6%)=106.64元

应支付给非居民的价款:106.64-10.06-6.04-0.6=89.94元

情况4:非居民企业与境内公司签订特许权使用费合同(假设该合同在营改增前需缴纳营业税),合同价款106.64元,(合同规定各种税款由非居民承担),如何计算扣缴企业所得税及增值税及附加(假设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6%,地方附加税费共计10%)?

扣缴增值税=[106.64/(1+6%)]×6%=100.6×6%=6.04(元)

扣缴附加税费=6.04×10%=0.6(元)

扣缴企业所得税=100.60×10%=10.06(元)

应支付给非居民的价款:106.64-6.04-0.6-10.06=89.94(元)

(此实例主要是验证情况3的结论)

也可这样验证:不含增值税及附加税费的合同价款=合同总价款-增值税税款-附加税费=106.64-6.04-0.6=100 (元)

情况5:非居民企业与境内公司签订特许权使用费合同(假设该合同在营改增前需缴纳营业税),合同价款100元,(合同规定所得税由境内公司承担,其他税费由非居民企业承担)。如何计算扣缴企业所得税及增值税及附加(假设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6%,地方附加税费共计10%)?

分析:对于非居民企业纳税人,100元不含所得税,含增值税和附加税费,增值税属于价外税,附加税费为价内的,应先计算增值税的计税价款。此种情况含税价款计算公式推导:设企业的增值税计税价款为a,应缴增值税为T。由于附加税费为价内税且由外方负担,所以在推算计税基础时不需考虑。

则(100-T)/(1-10%)×6%=T 且 T=6%a

因此(100-6%a)/(1-10%)=a

a=100/(1+6%-10%)

计税价款=合同价款/(1+增值税税率-所得税税率)

计税价款=100/(1+6%-10%)=104.17(元)

扣缴增值税=104.17×6%=6.25(元)

扣缴附加税费 =6.25×10%=0.63(元)

扣缴企业所得税=104.17×10%=10.42(元)

全含税价款应为104.17+6.25=110.42(元)

应支付给非居民的价款为=110.42-6.25-0.63-10.42=93.12 (元 )

情况6:非居民企业与境内公司签订特许权使用费合同(假设该合同在营改增前需缴纳营业税),合同价款110.42元(合同规定各种税费由非居民企业承担)。如何计算扣缴企业所得税及增值税及附加(假设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6%,地方附加税费共计10%)?

扣缴增值税= [110.42/(1+6%)]×6%=104.17×6%=6.25元

扣缴附加税费=6.25×10%=0.63元

扣缴企业所得税=104.17×10%=10.42元

应支付给非居民的价款:110.42-6.25-0.63-10.42=93.12元

(此实例主要是为验证情况5)

也可这样验证:不含所得税的合同价款=合同总价款-所得税=110.42-10.42=100(元)

4 避免重复征税

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取得发生在中国境外但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应税所得已在境外缴纳的所得税税额,可以从其当期应纳税额中抵免,抵免限额为该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额;超过抵免限额的部分,可以在以后五个年度内,用每年度抵免限额抵免当年应抵税额后的余额进行抵补。

根据与所属国签订的税收协定,代扣的非居民企业应承担的外国企业所得税及其他税费,可按照协议的约定,非居民企业一般都能在所属国进行抵免,抵免完税凭据为代扣代缴专用收据,由代扣代缴企业所在地国税机关开具。

参考文献:

[1] 杨萍,石德金,林秋花.税制改革下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研究[J].中国市场,2014(11).

[2]道佳. 企业税收筹划中风险规避问题之探究[J].中国市场,2014(3).

篇5:非居民企业税收管理

一、问题的提出

2004年7月1日和2004年12月1日,国税总局分别以国税发那一世小说网 穿越小说网 言情小说网 免费小说网明电[2004]第37号和国税发明电[2004]第62号下发了《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新办商贸企业增值税征收管理有关问题的紧急通知》和《补充通知》,对新办商贸企业一般纳税人的认定作出了更为严格的规定:要求商贸企业(小型)新办初期列为辅导期一般纳税人管理,并对辅导期一般纳税人的发票开具限额、每次购票数量、进项税额的抵扣、发票增购预缴税金等作了较为具体和严格的规定,并在辅导期转为正式认定期间还要税务部门执行几项制度(案头审核制度、实地勘察制度、分类约谈制度)。所有这些措施对控制商贸企业的走逃、打击骗购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防止税务机关和税务人员在认定商贸企业一般纳税人中的随意性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辅导期一过,这些限制措施就不复存在,特别是对法人代表为外地人的商贸企业,税务上就更难以控制。以笔者所辖的江苏国际塑化城为例,塑化城坐落在新区的罗溪镇,市政府将其作为**市“十一五”中的一项重点推进项目,因地理位置独特(南有京杭运河和奔牛火车站,北有**机场),物流畅通(建有万吨储运场和火车专线),深受外地投资者的青睐。目前办理税务登记的有101户,均为一般纳税人,其中法人代表为**本地的仅40户,外地的为61户,外地户占总户数的60.39%,其中省内其他地级市的有21户(涉及8个市),省外的为40户(涉及7个省),在税收征管上,对非本地居民法人商贸企业的监控盲点多,难度大。较一般市场的税务管理而言,江苏国际塑化城对非本地居民法人商贸企业的管理有其独特性与可分析性。

二、相关建议

针对上述情况,我们认为,对外地法人代表的商贸企业,除了执行国税总局的文件规定外,还要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实施更严格、更有效的税务管理。具体措施有:

1、源头抓税务登记。(1)对新办商贸企业的所有情况通过实地调查、约谈等方式进行彻底的了解、掌握。(2)重点是对法人代表的身份证件的真伪进行核对,查清企业登记的法人代表和实际经营者是否一致,首次约谈必须要法人代表本人到场,如因时间特殊必须有经过公证的“委托书”授权他人进行约谈。(3)从注册资本的大小和市场投资方掌握有无符合实际购销能力的仓储地及仓储地的大小。从上述三个方面基本形成对非本地居民法人商贸企业有效管理的总体思路,对企业规模的大小和法人代表的真假也了然于心。

2、重点抓企业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1)掌握外地法人企业人员构成和人员之间的关联度。(2)重点实地查看企业注册地、经营地、财务核算地是否一致。(3)查看各类账簿、购销合同原件、商品的出入库单据、运费凭证、水电等费用凭据(进口企业的还要查看进口的各类资料,防止虚假海关完税凭证抵扣增值税)。(4)关注企业零申报、负申报所占的比例及大规模企业增购发票时的销售收入与原购销合同的一致性。对上面情况异常的立即调查取证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立即收缴发票和防伪税控装置,责令注销税务登记等。

3、推荐使用本地记账公司人员担任外地法人企业的会计和办税人员。为减少外地法人代表企业走逃的风险,建议市场投资方在市场开办时就引进政策业务水平较高,协税办税能力好的会计事务所,并积极推荐给外地法人企业,这样既能为税务机关把好一道关口,又能提高办税效率,也方便于市场集中管理掌握情况。例如,在江苏国际塑化城,**国联会计师事务所承担了40户外地法人代表企业的记账和办税事宜,由于聘请的本地会计能及时发现外地法人企业的异常情况,及时向税务管理人员作了汇报,缴销了发票,注销了3户企业的防伪税控和税务登记,有效防止了走逃。

4、发票管理方面从严从紧。严格控制外地法人企业的发票使用量和开票的最高限额,发票的开具一般采用共享开票,实行分类管理。以江苏国际塑化城为例,61户外地法人企业中,选择江苏诚展石化有限公司等3户经营规模大,财务制度健全,发票管理规范的企业,优先升级开票限额,优先退出共享,其他企业原则上实行共享开票。按月维护好增购发票企业的发票使用量,防止因增购发票而人为扩大其下月的发票用量。

5、抓好法人代表变更关。为防止不法分子利用“旧貌换新颜”而达到偷税、骗购专用发票等行为的发生,必须强化对变更法人代表企业的实地核查。(1)核查变更后法人代表身份的真实性,与实际经营者的关系。(2)核查是否名为工业企业实为商贸企业的情况,主要看变更后的工业企业在生产设备、环境、资金等方面的真实性。(3)

传奇小法师 绝世游戏 篮球,风云再起的岁月 高中篮球风云 一剑惊仙 重生之官道

核查变更企业经营用房屋性质,如为租赁的应加大上门核查抽查力度。

6、加强和市场管理部门的协作。定期和市场管理部门交换情况,有问题及时协商解决,对于有疑问的外地法人企业,责成市场主办方提供担保。在江苏国际塑化城,税务部门和市场管理部门通过定期交流,不仅宣传了税收政策,为市场的招商出谋划策,而且在第一时间掌握了入驻企业那一世小说网 穿越小说网 言情小说网 免费小说网的基本情况,及时交流沟通企业出现的各种情况,发现问题立即商量对策,保证了市场的健康发展和税收政策的正确执行。

除此之外,我们设想,如果能联合国地税、工商、银行等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个人和企业信用记录,记录公民和法人在投资举办各类经济实体中投资经营、享受政策、受到处罚等信息,将更能有效防止企业的走逃,也更能防止外地法人代表利用异地举办新企业走逃、骗税行为的发生。

篇6:非居民企业税收管理

国税发[2009]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

为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规范非居民企业所得税源泉扣缴管理,税务总局制定了《非居民企业所得税源泉扣缴管理暂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执行中发现的问题请及时反馈税务总局(国际税务司)。

二○○九年一月九日

非居民企业所得税源泉扣缴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和加强非居民企业所得税源泉扣缴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简称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税务登记管理办法》、中国政府对外签署的避免双重征税协定(含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签署的税收安排,以下统称税收协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非居民企业,是指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且实际管理机构不在中国境内,但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且有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的企业,以及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企业。

第三条 对非居民企业取得来源于中国境内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和利息、租金、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转让财产所得以及其他所得应当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实行源泉扣缴,以依照有关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约定对非居民企业直接负有支付相关款项义务的单位或者个人为扣缴义务人。(非居住企業が取得した中国国内に源泉のある配当、分配金等の投資収益、利息、リース料、特許権使用費所得、財産譲渡所得及びその他の所得で企業所得税を納付する義務のあるものは、源泉徴収を実施し、関連法律法規に基づき又は契約の条項に基づき非居住企業に対して直接関連する支払い義務を負う企業又は個人が源泉徴収義務者となる。)

第二章 税源管理

第四条 扣缴义务人与非居民企业首次签订与本办法第三条规定的所得有关的业务合同或协议(以下简称合同)的,扣缴义务人应当自合同签订之日起30日内,向其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办理扣缴税款登记。(源泉徴収義務者及び非居住企業との間の初回契約及び本弁法第三条に規定する所得に関連する業務契約あるいは協議書(以下、契約書と略称する)は、源泉徴収者は契約書締結時から30日以内に、その主管税務機関に対して申告し、源泉税の登記を行う。

第五条 扣缴义务人每次与非居民企业签订与本办法第三条规定的所得有关的业务合同时,应当自签订合同(包括修改、补充、延期合同)之日起30日内,向其主管税务机关报送《扣缴企业所得税合同备案登记表》(见附件1)、合同复印件及相关资料。文本为外文的应同时附送中文译本。

股权转让交易双方均为非居民企业且在境外交易的,被转让股权的境内企业在依法变更税务登记时,应将股权转让合同复印件报送主管税务机关。

第六条 扣缴义务人应当设立代扣代缴税款账簿和合同资料档案,准确记录企业所得税的扣缴情况,并接受税务机关的检查。

第三章 征收管理

第七条 扣缴义务人在每次向非居民企业支付或者到期应支付本办法第三条规定的所得时,应从支付或者到期应支付的款项中扣缴企业所得税。

本条所称到期应支付的款项,是指支付人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应当计入相关成本、费用的应付款项。

扣缴义务人每次代扣代缴税款时,应当向其主管税务机关报送《中华人民共和国扣缴企业所得税报告表》(以下简称扣缴表)及相关资料,并自代扣之日起7日内缴入国库。

第八条 扣缴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计算。

扣缴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实际征收率

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依照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九条规定计算的下列应纳税所得额:

(一)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和利息、租金、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全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不得扣除税法规定之外的税费支出。

(二)转让财产所得,以收入全额减除财产净值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三)其他所得,参照前两项规定的方法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实际征收率是指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税率,或者税收协定规定的更低的税率。

第九条 扣缴义务人对外支付或者到期应支付的款项为人民币以外货币的,在申报扣缴企业所得税时,应当按照扣缴当日国家公布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折合成人民币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第十条 扣缴义务人与非居民企业签订与本办法第三条规定的所得有关的业务合同时,凡合同中约定由扣缴义务人负担应纳税款的,应将非居民企业取得的不含税所得换算为含税所得后计算征税。

第十一条 按照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和相关税收法规规定,给予非居民企业减免税优惠的,应按相关税收减免管理办法和行政审批程序的规定办理。对未经审批或者减免税申请未得到批准之前,扣缴义务人发生支付款项的,应按规定代扣代缴企业所得税。

第十二条 非居民企业可以适用的税收协定与本办法有不同规定的,可申请执行税收协定规定;非居民企业未提出执行税收协定规定申请的,按国内税收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三条 非居民企业已按国内税收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征税后,提出享受减免税或税收协定待遇申请的,主管税务机关经审核确认应享受减免税或税收协定待遇的,对多缴纳的税款应依据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予以退税。

第十四条 因非居民企业拒绝代扣税款的,扣缴义务人应当暂停支付相当于非居民企业应纳税款的款项,并在1日之内向其主管税务机关报告,并报送书面情况说明。

第十五条 扣缴义务人未依法扣缴或者无法履行扣缴义务的,非居民企业应于扣缴义务人支付或者到期应支付之日起7日内,到所得发生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

股权转让交易双方为非居民企业且在境外交易的,由取得所得的非居民企业自行或委托代理人向被转让股权的境内企业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被转让股权的境内企业应协助税务机关向非居民企业征缴税款。

扣缴义务人所在地与所得发生地不在一地的,扣缴义务人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应自确定扣缴义务人未依法扣缴或者无法履行扣缴义务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向所得发生地主管税务机关发送《非居民企业税务事项联络函》(见附件2),告知非居民企业的申报纳税事项。

第十六条 非居民企业依照本办法第十五条规定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但在中国境内存在多处所得发生地,并选定其中之一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的,应向申报纳税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如实报告有关情况。申报纳税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在受理申报纳税后,应将非居民企业申报缴纳所得税情况书面通知扣缴义务人所在地和其他所得发生地主管税务机关。

第十七条 非居民企业未依照本办法第十五条的规定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由申报纳税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缴纳,逾期仍未缴纳的,申报纳税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可以收集、查实该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其他收入项目及其支付人(以下简称其他支付人)的相关信息,并向其他支付人发出《税务事项通知书》,从其他支付人应付的款项中,追缴该非居民企业的应纳税款和滞纳金。

其他支付人所在地与申报纳税所在地不在一地的,其他支付人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应给予配合和协助。

第十八条 对多次付款的合同项目,扣缴义务人应当在履行合同最后一次付款前15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合同全部付款明细、前期扣缴表和完税凭证等资料,办理扣缴税款清算手续。

第四章 后续管理

第十九条 主管税务机关应当建立《扣缴企业所得税管理台账》(见附件3),加强合同履行情况的跟踪监管,及时了解合同签约内容与实际履行中的动态变化,监控合同款项支付、代扣代缴税款等情况。必要时应查核企业相关账簿,掌握股息、利息、租金、特许权使用费、转让财产收益等支付和列支情况,特别是未实际支付但已计入成本费用的利息、租金、特许权使用费等情况,有否漏扣企业所得税问题。

主管税务机关应根据备案合同资料、扣缴企业所得税管理台账记录、对外售付汇开具税务证明等监管资料和已申报扣缴税款情况,核对办理税款清算手续。

第二十条 主管税务机关可根据需要对代扣代缴企业所得税的情况实施专项检查,实施检查的主管税务机关应将检查结果及时传递给同级国家税务局或地方税务局。专项检查可以采取国、地税联合检查的方式。

第二十一条 税务机关在企业所得税源泉扣缴管理中,遇有需要向税收协定缔约对方获取涉税信息或告知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的税收违法行为时,可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国际税收情报交换工作规程〉的通知》(国税发[2006]70号)规定办理。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二条 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办理扣缴税款登记的,主管税务机关应当按照《税务登记管理办法》第四十五条、四十六条的规定处理。

本办法第五条第二款所述被转让股权的境内企业未依法变更税务登记的,主管税务机关应当按照《税务登记管理办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处理。

第二十三条 扣缴义务人未按本办法第五条规定的期限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扣缴企业所得税合同备案登记表》、合同复印件及相关资料的,未按规定期限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扣缴表的,未履行扣缴义务不缴或者少缴已扣税款的、或者应扣未扣税款的,非居民企业未按规定期限申报纳税的、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主管税务机关应当按照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由国家税务总局负责解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可根据本办法制定具体操作规程。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

附件:

1.扣缴企业所得税合同备案登记表(略)

2.非居民企业税务事项联络函(略)

上一篇:正能量的早安问候语下一篇:赴山东杜郎口等中学考察学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