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加强企业政工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考

2024-05-02

新形势下加强企业政工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考(共8篇)

篇1:新形势下加强企业政工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考

新形势下加强企业政工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考

【摘要】文章首先提出了当前我国企业政工干部队伍建设所面临的困境,然后结合笔者多年的实践工作经验,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有效改进企业政工干部队伍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新形势;企业政工干部队伍建设;思考

1.当前我国企业政工干部队伍建设所面临的困境

1.1 企业对政工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视程度不足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逐渐被弱化。当前不少的企业领导干部都将组织、宣传和工会等党群工作从思想上将其剥离出了经营性范畴,认为在党建上下功夫无异于做无用功,是增加企业内耗的一种行为,甚至有些领导干部还认为该工作会给企业的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政工人员的劳动成果往往不被认可,且相比较企业内的同级业务技术人员,其工作待遇都较低。更为让人难以理解的是,在部分企业中从事政工工作甚至会受到岗位歧视,这也是造成政工干部转行离职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在企业的结构改革中,政工人员也往往会成为企业精简的首个“牺牲品”,所以,政工岗位的就业稳定性不容乐观,这同样也是造成岗位人员难求的一大要因。

1.2 企业政工队伍老龄化问题突出

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寿命也延长了,虽然也不断有新生命在出生,但综合而言,当前社会人口结构老龄化问题仍较为突出,企业政工干部队伍也呈现这样的趋势。具体表现有:第一,年龄结构大,专业人员少。当前,我国企业政工干部多为半路出家,成员构成主要为行政干部或其他岗位调配下来的人员,基本未经过系统全面的专业培训,理论水平较差,因此,政工干部的整体素质并不高。第二,储备人才不足。在企业内部一直流传这样一句话:“搞技术,有前途;干政工,没出路。”这种片面观念已经在业内达成了共识,因此,很多人员不愿意从事政工工作,致使政工队伍缺少年轻新鲜血液的注入,专业人才储备不足。如,某企业中,党办部门原来有三个人负责,当其中两人退休后,再无新人替补岗位,而造成了原先三人的工作一人完成的窘境。

1.3 企业政工干部队伍的整体水平有待提高

企业政工干部队伍内部,普遍存在政工人员对新知识学习缺少动力的问题,在提升自我、创新自我方面还有较大的差距,这使得政工队伍整体水平并不高。就目前而言,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多为转行人员,原本自身的理论基础就有限,而且对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不够敏感,在工作中对自己不严格要求,因而企业政工人员多存在懒散、执行力差、做事成效差等问题,难以在企业职工群众中发挥党的带头标杆作用,降低了思政工作在企业中的应有效力。加之一些政工干部不能与时俱进的进行思维和处理方式的革新,在面对企业工作实际中的新问题时往往会表现得无所适从,使问题的发现和处理均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不利于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2.改进企业政工干部队伍建设的对策

2.1 加大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视度

思想政治工作被认为是企业发展的先行者,因此,企业必须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对政工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其实现途径有:第一,企业积极组织政工干部进行相关经验交流,用经典案例法来从思想根源上点燃职工的工作热情,以提高企业政工干部队伍建设的时效性和科学性。第二,建立健全的专门政工机构。以企业原有的思想体系为基础,补充新的思想政治理论,基于党和人民的角度,为党和人民谋取利益,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打造一支廉洁、公正、高效的政工干部队伍。

2.2 健全用人管理,充实企业政工干部队伍

由于思想政工人员肩负重要的使命,因此对从业人员的要求非常高,为了确保企业所吸纳的政工人员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和较强的综合能力。应重视如下几方面:第一,健全用人机制。企业应适当提升政工人员的薪资福利,使其能与其他工作人?T平起平坐,通过缩减企业内部薪资差距的方式来增强对优秀人才的吸引。第二,创新思想政治工作体制和内容,认可其工作成果,重视政工人员的工作满足感,提升其工作积极性和努力度。企业领导者必须认识到: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技术人员和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同样重要,因此也必须加大对政工人员的培养力度,健全提拔晋升机制。第三,建立健全的思想政治工作管理机制。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就在于凝聚企业人心,激发其工作热情,最大程度的完善政工工作管理机制。因此,在企业管理中,必须加强内部监管,健全相应的激励机制和考评机制,并设置创新奖励机制来奖励有特殊贡献者,让政工人员看到企业对思政工作创新的重视程度,以此来确保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生产经营、技术进步、市场开拓和内部改革全过程中的作用发挥,以推动企业和谐、稳步的持续发展。

2.3 多措并举提升企业政工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

为政工干部创造学习机会。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都是思政工作的理论基础,企业除了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上述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巩固交流外,还应尽可能的创造机会,组织政工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交流和切磋,方式可以是灵活多样的,如教育经验交流会、座谈会和新思想理论的总结等,必须确保岗位人员的思想能与时俱进的发展,用发展的眼光和最新理论去发现并解决企业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多措并举提升企业政工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

3.结束语

总而言之,由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团结和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方面均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运行和改革步伐的不断推进的新形势下,企业更应重视政工干部队伍建设,首选将人的思想工作做好。企业政工干部在工作实践中,必须以服务企业单位生产经营为基本出发点,加大对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的理论宣传和落实工作,为企业职工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增加职工的凝聚力,为企业能够获得长足的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刘鑫,许雅宁,时书燕.新形势下加强企业政工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考[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20).[2]董倩,刘磊.新形式下加强企业政工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考[J].青年与社会:下》,2014(12).[3]柴世文,杨奇.关于加强新形势下企业政工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考[J].中国建设教育》,2011(Z1).

篇2:新形势下加强企业政工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考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思想等方面的不断多元化和复杂化,新时期企业政工工作形势将更加严峻,新形势下我们怎样才能做好企业政工工作?身正方能正人,新形势下企业政工干部只有通过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才能从微观角度最大限度保障党的事业和企业发展永远勃发盎然生机。本文运用实证和比较的研究方法,分别从新形势下企业政工干部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的紧迫性、可行性和实现途径三个方面,论述新形势下企业政工部如何加强自身建设。

关键词:企业;政工干部;自身建设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当前的改革已逐步进入到攻坚期和深水区,各级党组织要深刻认识到加强企业政工干部自身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特别是各级党员领导干部,作为党建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组织者、实践者和推动者,必须带头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实践党的根本宗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政工干部所从事的是人的思想工作,是一项复杂、细致、辛苦、有时又是非常难做的工作,责任十分重大。与目前的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相比,少数政工干部的综合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自身建设仍需紧抓不放、常抓不懈。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政工干部队伍,充分发挥政工干部的标杆引领作用,为企业特别是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国企持续稳定发展保驾护航。内因是提升基础,外因是发展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提升政工干部素质关键在于不断加强其自身建设。本文就新形势下企业政工干部如何加强自身建设谈几点个人看法。

一、新形势下政工干部加强自身建设的紧迫性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繁荣,社会物质资料已相当丰富,但由于放松警惕不愿学习,部分领导干部“精神缺钙”却愈加凸显。企业政工干部是企业文化氛围的烘托者,是企业正确航向的掌舵者,也是企业职工思想建造师,“身正,正人”,自身理论水平的高低、素质的优劣干系甚大,对企业的稳定发展至关重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大刀阔斧推进党的作风建设,从各级党员干部改进作风出发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同时通过“打虎”、“拍蝇”、“猎狐”等行动,“伸手必捉”揪出党员干部中的害群之马,逐步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社会风气为之一新。纵观落马的违法腐败分子、顶风违纪人员,无论是“老虎”还是“苍蝇”,在反思自己的错误时无不认为,自己的堕落源于自己思想上放松警惕,放松学习,致使党性不足甚至缺失,“总开关”出了问题。

对企业来说,高素质干部人才队伍是企业大发展的关键,也是党建工作的核心。必须加强领导班子和政工干部队伍自身建设,深入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健全人才培养、使用、激励机制,搭建人才成长平台,完善人才服务体系,努力营造务实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才能在当前错综复杂的大环境中,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打铁必须自身硬”,领导干部一定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注重自身修养,提高全面素质,树立良好形象,这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

二、新形势下政工干部加强自身建设的可行性

世界处在不断变化发展当中,认识需要不断深化、扩展、向前推移,才能做到与时俱进,满足企业政治思想工作新形势的发展需要。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客观世界是可知的。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及其价值观的影响和冲击下,广大企业员工特别是以80后、90后为代表的广大青年员工面临着价值观、道德观等诸多思想上的考验。

而客观上,企业政工干部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企业是社会的构成细胞,企业的发展不仅关系到社会物质财富的积累,也关系到社会环境的营造,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否。在中央三令五申紧抓政工干部选拔和培养工作的大背景下,政工干部选拔和培养工作得到普遍重视。选拔和培养的篱笆更加坚实密集,门槛也更加高、更加合理,能走上政工干部岗位的都是通过精挑细选、层层选拔、冲刷淘洗最后留下的企业政工翘楚。在保障和督促企业政工干部不断学习、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的制度不断健全基础上,在日新月异、竞争激烈的客观环境考验下,在具有先进性、纯洁性的政治素养、各方面过硬的综合素质、比较强的学习和约束自我的能力的客观条件下,新形势企业政工干部有基础、有能力通过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与时俱进,夯实党性,经受住历史和市场的考验。

三、新形势下政工干部加强自身建设的实现途径

一是不断增强党性。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科学,要干好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特别是要做好新的历史时期人们的思想政治工作,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政工干部担负着教育职工群众的重任,必须解决好理想信念问题。作为一名政工干部,要坚持不懈地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这样才能始终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信不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毫不动摇。在实际工作中切实做到讲政治,在政治思想、政治立场、政治态度、政治观点、政治纪律等方面成为广大党员和群众的楷模。

二是不断提高文化素质。具有较高知识素质和业务能力素质是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效率、做一名合格政工干部所不可缺少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有广博而渊深的知识,才能用智慧的力量深刻地启示人,教育人。要努力使自己成为拥有丰富知识和过人见识的人,不仅要向书本学习,学习经济、法律、历史、文学等,更要在知识更新越来越快的今天,以极大的热情学习一切新的知识。还要注重向实践学习,深入工作第一线,学习生产流程、工作原理,掌握业务技能。最为关键和难得的是要向群众学习,学习群众的语言、群众的经验和群众的智慧。只有这样,做思想政治工作时才能游刃有余,收到好的效果。

三是与时俱进准确定位。作为政工干部,如果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总是“空对空”,则会逐渐失去“市场”,必须与发展结合起来。首先,要摆正位置。企业以生产经营为中心,部门、单位以服务为中心。做思想政治工作时,必须围绕本单位的中心工作,教育党员干部和职工听从指挥,扎实工作,保证政令畅通,维护组织决策的严肃性。其次,要钻研业务。政工干部如果不懂主要业务,就无法参与决策,也就无法将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如果孤陋寡闻,一知半解,人家说的自己不懂,根本插不上嘴,那么思想政治工作是绝对做不好的。

总之,政工干部就是思想政治工作者,思想政治工作就是做人的工作,也就是教育人、培养人,这项工作既艰巨又光荣,当前摆在企业政工干部面前的任务是繁重的,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群众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思想政治工作也就更迫切,任务更重,难度更大,标准更高,这就要求广大政工干部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适应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与时俱进的要求,圆满完成好党交给的各项任务,为企业发展和党的事业增瓦添砖。

篇3:新形势下加强企业政工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考

一、加强企业政工干部队伍建设的意义

1. 利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改革开放亦进行到攻坚阶段, 企业的发展面临新的形势, 同时亦将面对相应的机遇与挑战, 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环境受到影响而发生着较大改变。企业思想的相关内容和相应的服务对象随着形势的改变而产生变化, 加强思想建设工作将能保障企业能够和谐稳定地发展。此外, 加强企业政工干部队伍建设, 利于企业思想整治工作的开展, 将为实现党的总任务和总目标服务创造有利条件。持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功能, 对人的发展起着引导、鼓舞及塑造等作用, 迫切需要加强企业的政工干部队伍建设。

2. 确保企业改革进程顺利

在经济发展的新时期, 企业的组织形式和生产方式展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相关产业结构不断地优化, 亦将增强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的多样性, 相应的思想政治工作则将会存在新的风貌。加强企业政工干部队伍建设将能确保企业改革进程顺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 对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起着良好的调动作用, 这就需要政工干部能以身作则, 坚持真理, 依据自身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积极响应党的号召, 坚持为党的事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而不懈奋斗。

二、企业政工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缺陷

1. 企业政工干部队伍老龄化现象严重

随着医学水平的提升, 人们的寿命得到延长, 新生生命得到良好的照顾而不断地增长, 这就造成当前社会人口结构的老龄化现象严重, 新生人口较多。企业政工干部队伍就需要这种问题, 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 但相应后备力量匮乏, 无法调动积极性。整个政工干部队伍无法及时补充新鲜血液, 与新形势下的观念产生脱节现象, 造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较为缓慢。思想政治工作的待遇水平相对降低, 身负一技之长的优秀人才为寻求更好的待遇将不会选择从事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 对政工干部队伍老龄化产生一定的影响。

2. 综合素质较低

企业政工干部队伍内部部分成员在知识更新方面较为缓慢, 无法提升自我的创新能力, 造成整体的综合素质较低。当前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状态为转行人员, 并未具备相应的理论知识, 缺乏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的敏感能力, 在工作中无法严格要求自己, 从而产生懒散、时效性较差以及工作执行力较差等问题, 不能在企业职工群众中树立表率形象, 无法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此外, 部分政工干部受到原有的思维及处理方式的影响, 在新形势下遇到的实际工作问题常会发生束手无策的现象, 造成相关问题不能及时、有效地得到解决, 进而给企业的发展带来较严重的损失。

3. 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视程度较低

我国企业普遍存在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思想政治工作的问题, 造成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视程度较低, 这与当前提倡的培养高素质人才相关政策相违背。党的十八大召开, 强调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而经济发展、改革开放等工作的展开与思想政治工作息息相关, 企业忽视思想政治工作不仅与国家相关政策相违背, 还将会阻碍本企业的健康、良好的发展。

三、新形势下加强企业政工干部队伍建设的策略

1. 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视程度

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开展其他工作的前提, 各企业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还应注意政工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教育, 将其当做重要任务执行。企业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视程度, 可通过政工干部之间经验交流的形式, 采用较为典型的案例, 激发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主动, 进而推动企业政工干部队伍建设的实效性和科学性。还可建立健全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专门机构, 在原有的思想体系上及时增加较为新颖的思想政治理论, 促使政工干部将党和人民的利益作为所有工作展开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 打造出一支廉洁、公正、高效的企业政工干部队伍。

2. 选拔优秀人才充实队伍建设

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较高, 高素质的政工干部需要同时具备较高的政治觉悟和较强的综合能力, 需采取较为优厚的待遇引起优秀人才的工作兴趣, 将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薪资与正常工作人员的薪资待遇一致, 同时有针对性地缩短企业内部薪资差距。企业高度重视技术人员的发展, 同时还应以长远的眼光注意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培养和提拔, 鼓励思想政治工作体制及内容上的创新, 增强从事人员的成就感,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3. 完善思政政治工作的管理机制

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将能有效凝聚人心和激发人的积极性, 最大程度完善政工工作的管理机制, 增设相互监督和鼓励体制, 结合工作内容制定绩效考核制度, 同时还可专门设立创新奖励机制, 鼓励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从而保障思想政治工作在生产经营环节、技术进步环节、市场开拓环节以及内部改革环节等方面能充分发挥其所产生的作用, 增强企业发展的稳定性, 促进企业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大环境下能长足发展。

4. 积极创造学习机会以提升干部队伍素质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都是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最为基础的思想理论知识, 在此基础之上, 企业可创造较多的学习机会, 开展教育经验交流会、座谈会等深入学习和思考新的思想理论成果, 坚持思想上的与时俱进, 能灵活运用新的理论成果解决现实问题。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 面临着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运行, 政工干部需积极宣传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政策, 以企业单位生产经营工作为中心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以便为企业的发展打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思政教育将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企业若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应重视企业政工干部队伍建设, 做好人的思想工作, 提升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 以确保能有效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 实现企业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姜国华.关于企业政工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考[J].商, 2014, (35) :56.

[2]王一诚.加强政工队伍建设提升政工干部素质[J].赤子 (上中旬) , 2015, (3) :28.

[3]车志成.新常态下加强企业政工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J].新西部 (理论版) , 2015, (3) :45, 19.

[4]赛桂萍.新形势下加强企业政工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考[J].科技信息, 2014, (2) :268, 296.

[5]岳翠山.对加强企业政工干部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J].企业研究, 2014, (18) :169-170.

篇4:新形势下加强企业政工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考

关键词:油田企业;政工干部;队伍建设

一、加强政工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加强政工干部队伍建设是继承优良传统的需要。改革道路上一路走来的西北油田,历经多年的快速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随着油公司管理模式的深入推进,员工的思想必将随之发生深刻变化。但是,石油石化的优良传统不会改变,积极向上的奋斗精神不会改变,这就需要政工干部队伍采取多种形式引导传播正能量、激发新动力。

(二)加强政工干部队伍建设是推动内涵发展的需要。中国石化进入了结构调整、转型发展的新时期,西北油田亦已站在了实施“二次跨越”战略的新起点上。企业面临的环境越复杂、形势越严峻,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越繁重。如何引导干部员工主动适应新常态,调动积极性主动性,全力投身转型发展,这就需要政工干部队伍发生积极的推动和保障作用。

(三)加强政工干部队伍建设是保证优良作风的需要。历经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四风”问题已经基本得到了遏制。但是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作风问题最容易反弹。尤其是随着油公司管理模式的深入,各级领导干部面临的廉政风险越来越高。所以,我们需要政工干部带头铲除不良作风滋生蔓延的土壤,持之以恒抓好作风建设。

(四)加强政工干部队伍建设是构建和谐企业的需要。维护企业和谐稳定,需要政工干部持续做好广大员工包括离退休职工思想统一、政策宣讲、解疑释惑工作,需要政工干部注重人文关怀,开展心理疏导,并组织文化体育活动,全面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阳光心态。

二、局、分公司政工干部队伍现状

我们选取了基层单位164名党办主任和党支部书记进行抽样调查,现状如下:文化程度较高,本科学历以上的政工干部占86.58%。我们还发现,所学专业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仅有2人;年龄偏年轻化,45岁以下的政工干部占79.87%。其中年龄最小的为25岁,最大的为54岁;从事政工工作时间较短,3年以上的政工干部仅占40.24%;原岗位从事政工工作人员较少,仅为37.19%。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原工作岗位与政工工作相关的人员仅有61人,其余人员皆为生产、安全、科研岗位转岗;调查中共有60人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其中47人提出需要加强党务知识培训以及与内外部兄弟单位的交流学习,其它也有加强党员责任制落实、加强适当增加党建工作活动经费、设置专职支部书记、党内政治生活开展相对困难等方面的建议。

三、当前政工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随着深化改革的推进,部分政工干部奉献意识淡化、进取精神弱化、艰苦奋斗精神减退、敬业观念消退等消极思想在当前显得尤为突出。

(一)思想认识存在偏差,轻视政工工作价值。有的基层单位领导受传统思想影响,认为政工工作不能产生直接的效益,政工人员不是关键岗位,主观上对政工队伍建设重视不足;有的认为政工工作是“非主流”工作,是搞花架子、做表面文章,多是与中心工作无关的“无用功”,存有“重生产技术人员,轻党务管理人员”、“先生产后政工”的现象。

(二)政工队伍青黄不接,人员配备不太均衡。原岗位为政工相关岗位的人员较少,有的年龄偏大或因其它原因离开行政岗位的干部,被安置到党支部书记岗位,甚至有的因为岗位交流,暂时不适合在行政岗位上工作的干部,被临时放在党支部书记岗位进行“过度”。因此,政工人员的配备情况较不均衡,甚至存在“一人多岗”的局面。

(三)政工发展出口较窄,队伍存在懈怠倾向。业务素质强的员工,一般不愿意做政工工作,领导也习惯于将优秀员工放在重要的业务岗位上。在政工干部的使用上,普遍存在“易入难出”现象,多数人在政工岗位“一岗定终身”,即使有变动,也始终是“圈内循环”,“双向交流”变为“单向流动”。

(四)理论素质残参差不齐,政工培训相对较少。政工干部后续教育不足,相关的再教育、再培训工作相对较少,也导致他们的政治思想理论知识偏低。有的政工干部主观上进取力不足,忽视对政治思想理论的学习和培养;有的仍套用以前的老方法和老思路,习惯于“格式化”,导致政工队伍整体工作能力和水平提升缓慢。

四、新形势下加强企业政工干部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切实重视政工干部队伍建设。加强政工队伍建设,离不开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的重视支持。思想政治工作本来就缺乏硬性手段,如果再没有领导的关心支持,在许多问题面前就更显苍白无力。只有各级领导干部高度重视政工干部队伍建设,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和紧迫性,在政治上关心、在工作上关怀、在生活上关爱,让政工干部有信任感、责任感、荣誉感,才能调动政工干部奋发有为、干事创业的激情,才能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

(二)建立政工干部素质提升机制。建立优先教育、持之以恒的培训机制,有计划地采取短期集训、业务讲座、脱产深造等形式,为政工干部创造成才环境,多交任务,敢压担子,帮助增长知识才干。建立“能上能下”的选拔机制,打破身份、学历、专业、职称等界限,让有潜质、基础好、热爱政工工作的年轻人有机会到政工岗位锻炼成长,并加强岗位交流,支持政工干部向“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发展。建立注重实绩、择优选升的激励机制,树立“优秀政工干部也是人才”的理念,让政工干部的价值充分体现在表彰奖励、晋级晋职,对业绩突出、工作能力强、群众威信高的政工干部提拔重用。建立系统规范、量化考核的工作机制,健全政工干部队伍业绩评价考核机制,把完善政工制度作为评价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

(三)实行政工干部工作目标管理。为政工干部制定具体可行的工作目标,使政工干部发挥作用。建立竞争激励机制,定期对政工干部的工作进行评比检查,让政工干部的工作成果摆在桌上、亮在明处,形成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的竞争环境。开展政工干部定期汇报工作和民主评议政工干部工作,强化对政工干部的监督,将政工干部实现自身价值的取向调整到以组织和群众认可为准的方向上来,促进政工干部在企业改革和生产经营的实践工作中发挥应有的先锋模范作用。

篇5:新形势下加强企业政工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考

[关键词]政工干部;队伍建设;重要性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做好各项工作的法宝,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它既要为党的政治路线和社会政治制度服务,服从于党的路线和社会制度的要求,又要通过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调动人的积极性来推动企业生产的发展,使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得以实现。

一、加强政工干部思想和作风建设的重要意义

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党的基本路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遵纪守法和职业道德教育,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培育社会主义“四有”新人,最终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当前,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大潮的影响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经济工作一样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和新挑战,企业政工队伍对思想政治工作水平、自身形象和素质,不仅会影响到思想政治工作教育的说服力和感召力,同样也会影响到企业的发展。所以说,提高政工干部队伍的素质是保证思想政治工作落实,促进企业各项任务完成的基础。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党对企业领导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体现着党的执政能力和党建水平。加强企业党的领导就是要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保证企业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而企业的政工干部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员,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尖兵。所以,从对于政工干部的思想和作风建设的要求来看,政工干部不仅要有一定的理论水平,而且还要有胸怀全局的理念。选拔政工干部就应遵循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的原则,要求政工干部在实际工作中既要有一定的组织领导能力,又要有民主作风;既能密切联系群众、自觉接受党和职工群众的监督,又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甘当群众的公仆的思想,才能在思想政治工作的事业上大有作为。

加强和改进政工干部队伍的思想和作风建设,不仅需要企业政工干部既懂政工业务又懂企业管理;既有较深厚的政治理论水平又熟悉企业文化;既能迅速针对不和谐的问题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又能不畏困难勇于探索有所作为。而且还需要切实以企业经营为中心,树立和强化企业精神,用价值观统一企业员工的思想意识,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才能产生强大的凝聚力、感召力、引导力和约束力;才能不断增强员工对企业的信任感、自豪感和荣誉感,从而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如果企业的政工干部不加强学习,不能全面提高素质,就不能适应这种新形势下的任务变化和要求,就无法完成企业面临艰巨复杂而又十分迫切的思想政治工作任务。

二、影响企业政工干部队伍建设的成因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科学,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政工干部是这门科学的直接实践者和探索者,就要充分认识此项工的地位和作用。然而,目前在一些企业中却出现一些奇怪的现象,企业政工干部青黄不接、文化偏低、年龄偏大、身体偏差的问题比较突出,企业急需造就、培养一批年轻的政工干部队伍。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却存在着许多符合“四化”条件、适合做政工工作的干部不愿转入政工队伍的现象,选拔一个好政工干部特别是党委书记比选拔厂长、经理还难。

存在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是政工岗位“入口”宽松。政工工作被视为“打杂”工种,似乎所有人员都能够胜任。在机构改革中,政工岗位通常被视为“闲置人员”的“收留所”;二是政工人才“出口”不畅。现有年龄较大的政工人员多数人是“从政一生”,专业技能比较窄小,岗位交流比较困难。有的年轻政工干部希望通过个人努力考取其他行业的资格证书,但得不到相应的待遇,制约着人才的全面发展;三是政工队伍的后备力量储备不足。一些喜欢政工工作、综合素质较好、了解企业情况的年轻人,因身份、学历、用工制度等因素不能进入政工队伍。四是企业对政工人员的培训投入不足。往往不惜“重金”培训专业技术人才,对政工人员的培训却局限于“职称教育”,培训渠道单一,学习形式简单,而且断断续续收效甚微。政工人员的专业本来就“五花八门”专业理论基础不扎实,加上长期再教育不足,队伍素质提高缓慢。五是政工人员放松自我改造。有的政工人员以年龄大为由,不主动学习新理论、新知识和新技能,不会运用计算机网络等办公技术,工作效率和质量不高,影响政工干部形象。六是政工人员对构建和谐企业的要求认识不足,不能准确掌握不同群体的心理动态,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三、培养与加强政工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考及对策

企业需要现代化的管理、需要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归根结底就是需要调动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才能,有效地实现企业的各项目标。培养与加强政工干部队伍建设,首先应从加深对思想政治工作重要地位和作用的理解入手,充分认识选配和培养好政工干部队伍对于企业的良性发展的重要性,才能从根本上重视政工干部队伍的建设。

其次,要从引进和选配高素质政工干部,增强政工队伍核心力量入手。从社会各种媒体的招聘广告可以看出,几乎没有哪家企业公开招聘政工干部。当然,作为企业,主要是有针对性地引进在经济管理、企业管理、人力资源开发、心理研究等方面的“尖端人才”搭建企业管理的基本框架。而作为专职政工队伍的领军人物,以提高全公司思想政治工作水平为工作目标,对优秀人才的引进与使用就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在企业专职政工队伍“少而精”的情况下,挑选素质好的经济管理和行政管理人员兼任书记或副书记,使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互相结合、层层建立“一岗双责”的工作机制,各级管理人员既负责行政生产的管理,又积极承担思想政治工作,从而形成“人人参与,人人有责”的思想政治工作新氛围,就能有效增强政工队伍的力量建设。当然,选择与政工相关专业或热爱政工工作的人才不能“牛不喝水强按头”。一方面要从岗位的实际要求出发,打破身份、学历、专业、职称等界限,通过组织与人事之间、纪检与审计之间、工会与行政之间、不同单位与岗位之间的人才交流;让那些有潜质、基础较好、热爱政工工作的年轻人有机会到政工岗位上磨炼成长;一方面还要鼓励和支持政工人员向“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发展,从而激发年轻人从事政工工作的热情,争取在政工岗位成才,就能较好的解决岗位交流和“出口”不畅等问题。

其三,不断加强政工干部队伍建设提升自身的能力素质。加强政工队伍建设构建和谐企业,重在提高政工人员的能力素质。首先,政工人员要着重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自觉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学习党在新时期的新理论和新论断,夯实理论基础。二是要有自己的思考能力。思考是政工人员工作最辛苦、最有价值的劳动,也是创造“政工效益”的关键所在。工作没有思考就没有创新,就没有说服力和信服力。三是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要善于向领导汇报,善于与群众沟通,努力提高说话的技巧,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四是要有较好的文字表达能力。因为宣传报道、起草文件、撰写报告等日常工作都离不开文字材料,这是“基本功”。五是有善于沟通的协调能力。政工人员工作涉及面广,必须处理好方方面面的关系,能够组织协调推动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六是善于关注当前工作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开展调研活动,发挥参谋和助手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创造“政工效益”。

篇6:新形势下加强企业政工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考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着力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处级干部在我国庞大的干部队伍中,分布面广,业务分工较细,在领导职务序列中所占人数比例也较大,资料显示,处级干部占领导职务总人数的百分之三十五左右。因此,在一定意义上,处级干部的状况,直接反映着我国领导干部队伍的总体水平和整体形象。加强处级干部队伍建设,对于整个干部队伍的建设,意义巨大。

一、处级干部的职位特点

1、执行性。处级干部所处位置为兵头将尾,工作内容和性质,都决定了其基本职能就是执行。执行是处级干部职位最明显、最重要的特点。因为机关的重大问题,一般由党组或厅级领导做出决定,并以机关的名义对外发布或传达部署,处级干部的主要任务是贯彻执行、具体落实。处级干部职位的执行性特点,决定了他们的工作微观务实,大多是操作性、政策性较强的具体任务。这个特点决定处级干部既要准确的领会上级精神,把握好方针、政策,又要熟知本系统、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同时还要掌握每项工作的具体操作程序、方法、标准要求等。处级干部职务的执行性,要求他们既要注意求真务实,有实干精神,又要注意调动和发挥下属的积极性,防止事必躬亲、越俎代疱,陷入事务主义。

2、专业性。处级干部是机关的一线管理人员,担负着各项具体业务的管理职责。因此,处级干部的工作内容有很强的专业性。即便是非业务处室,也有其工作的规律性和规范性,并且随着行政管理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处室所承担的工作任务及完成方式,较过去更加科学化、标准化、现代化,这些情况使得处级干部工作的专业性特征更加突出。专业化的特征,要求处级干部大量学习覆盖本专业工作的横向知识,如人文科学、现代经济、法律等知识,同时还要认真钻研本专业的纵向知识,提高业务素质。处级干部的业务素质,除了本部门业务所涉及的专业知识外,还包括:熟知本处室的工作任务、范围、程序、方法等一般规律;具有高于下属的业务操作水平和办事经验;有自觉进行专业学习、专业研究和探索专业应用技术的兴趣与能力;具有强烈的敬业精神和开拓进取精神。也就是说,处级干部应是本处室业务工作的行家里手,能驾轻就熟的处理“急、难、重”的工作任务。

3、多重性。处级干部既是服务对象的公仆,又是本处室的领导;既是上级的助手,又是本处室人员的代言人。角色的多样性决定了角色的多重性。处级干部角色的多重性要求,他要同时为服务对象、上级和下属服务。对服务对象来说,处级干部是服务员、是公仆,他必须以服务对象满意不满意为行为准则;由于其职位与服务对象接触的最直接,机会也最多,其服务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整个机关的形象。对上级领导来说,处级干部是被领导者、参谋、助手,它必须服从、服务于上级机关和领导,它必须明确自己的职权、职责范围,避免越权行事和办事的随意性。对本处室人员来说,处级干部是负责人和代言人,它应关注下级的切身利益,为他们施展才能,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如何把握处级干部角色职位的三重性,是处级干部工作中遇到的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总的原则应是局部服从整体,服从大局,避免本位主义。

4、应急性。处级干部处于行政工作的第一线,位在基层,遇有突发事件或紧急任务,处级干部首当其冲。应急性的特点决定了工作的“短、平、快”特征,增加了工作的难度。这就要求处级干部平时多注意政策学习,多积累实践经验,努力成为多面手,不断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与应变能力,已备关键时刻独当一面。

5、决策作用的隐形性。处级干部的决策职能一般属于执行过程中的具体决策,大多是对处室内业务工作、人员分工安排等一些具体事务和问题的处置。此外,处级干部的决策职能还表现有隐蔽性的一面,这体现在对上级重大问题的决策活动的影响作用上。如掌握的基层民意信息、一线专项工作的知识、经验与能力等等。这些影响,发挥的是参谋咨询功能,通过幕后、事前或局外起作用。决策隐形性特点,要求处级干部在躬身实践时,必须有决策意识,做好上级领导的外脑。

二、处级干部的职责任务

处级干部享有法定的与职位相当的领导权力,但同时负有相应的责任,必须做好份内应做的事,担负起与权利相当的荣辱成败的个人责任,这就是处级干部的职责。若全方位衡量,处级干部的职责应该负有政治、工作、法律三个层面的职责。政治职责是指履行工作职责造成的客观社会影响,工作职责是指自己的岗位责任与领导责任,法律职责是指履行某一职责时,法律作出的正面或负面的回应。三种职责中,工作职责是处级干部的主要职责和基本职责。处级干部的工作职责主要有六个方面:

1、执行单位的工作部署。单位的工作部署,一是年度工作任务与工作目标,二是领导临时指派的处室职能范围内的工作任务。处级干部的首要任务是有效组织落实本处室承担的年度工作任务与工作目标,履行此项职责,首先要制定本处室的年度工作任务与工作目标,二是制定实施计划,三是抓好组织实施。

2、为上级领导服务,当好参谋和助手。首先要及时向领导提供信息,注重基层信息的收集,这是领导进行科学决策、有效管理的领导活动中信息系统的初端,作用相当重要。处级干部必须认真组织下属及时收集接触到的信息,有意识地进行加工、处理、存贮,传递给上级领导,为其科学决策服务。其次,负责承办与本处室业务工作相关的文件制作、会议组织及一般事物的处理等,即办文、办会、办事。“三办”要求处级干部具备较高的政策水平、写作能力、组织能力和公关能力。再次,提出建议、参与决策,即通过不断的调查研究、总结经验,将本处室工作的创新思考和建议提供给领导,协助上级领导分析、研究、论证有关问题和决策方案。

3、对处室工作进行指导、检查。处级干部特别是处长应随时掌握本处室的工作任务进展、下属职责表现等情况。对不熟悉工作的新成员或本处室承担的新业务,处级干部需进行及时的业务指导,对因下属的工作态度或业务能力素质原因造成的问题,则必须采取解决措施,推动处室工作保质保量的完成。

4、对下属的管理、使用和培养。一是管理职责,主要表现为严格要求、定期考核和及时反馈。严格要求下属是处级干部应负的责任;定期考核是管理职责的具体落实,应按标准、按程序进行考核,即看工作态度,又看工作效果,既重数量又重质量;将考核结果向本人及时反馈,以激励进步。二是选才用人,处长应全面掌握下属的思想、品德、知识、能力、心理素质等情况,清晰掌握自己所辖工作岗位的要求,然后本着扬长避短、各尽所能、明责授权、用人不疑的原则量才使用。三是爱护人才、用养并重。处级干部应在自己的权限范围内,关心并切实解决下属在工作、生活等各个方面的问题,勇于为下属承担责任,充分调动下属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供实际锻炼的机会,不断提高下属的工作能力。

5、协调工作关系和人际关系。确立工作目标前,要与上下左右各个部门做好沟通协调;实施工作目标时,要与本处室工作人员沟通协调;完成临时任务时,要与人、财、物相关部门沟通协调。

6、维护个人形象。处级干部应树立廉洁奉公、遵纪守法、勤奋敬业、积极进取、精通业务、办事严谨讲效率的良好形象,为下属做出表率,并通过自己及本处室的服务,维护机关的公共形象。

三、处级干部建设中要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 党管干部的原则,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一个重要保证,是党和国家干部管理制度的根本原则,也是坚持党的领导在干部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是实现党的政治领导和思想领导的组织保证。党管干部的实质,就是要保证党对干部人事工作的领导权和对重要干部的管理权,包括制定干部人事工作的方针政策,管理和推荐重要干部,做好对干部人事工作的宏观管理和监督等。作为一个执政党,如果不直接管理选人用人,党的事业就失去了保证,党的领导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因此,党管干部的原则,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的含糊和动摇。机关处级干部的选配,必须由厅党组按照相关规定组织实施。在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的基础上,选拔任用处级干部应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各项事业的关键在于选好用好干部。在新形势下,机关的处级干部建设,必须准确把握、全面贯彻《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坚持重德才、重实绩、重民意的正确用人导向。

1、重德才。一要注重选拔那些政治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清正廉洁,勇于实践“三个代表”,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党中央重大决策态度坚决的干部;大局意识强,能够舍小家、顾大家,具有艰苦奋斗精神,工作扎实,默默无闻作奉献的干部;政治纪律强、令行禁止、步调一致、自觉维护班子团结的干部;办事高效,会处理棘手问题,在关键时刻经得起考验的干部。二要注重选拔敢于创新的干部,一方面要注重选拔基层工作经验丰富,在谋略上高人一招,在精神上胜人一筹,在运作上快人一拍,在竞争上先人一步的干部;另一方面要注重选拔那些有多岗位经历,敢试、敢闯、敢干且做出突出成绩的干部。三要注重选拔那些善于向书本学习、善于向实践学习、善于向别人学习,学历较高、知识面广、管理能力强的干部挑重担。

2、重实绩。引导干部干实事、抓经济、求发展。凭实绩用干部,按贡献论奖惩,就是谁能干用谁,谁的政绩显著用谁。努力形成重实干、重实绩的良好风气和用人导向,把各级干部的注意力引导到干事业、抓经济、求发展上来。一是考准考实干部的实绩,引导干部求真务实、真抓实干。要按照《条例》精神,进一步丰富考察手段,创新考核方式,形成干部考评的科学机制,以实绩评干部,以实绩选干部。二是辩证看待业绩与潜绩,引导干部干当前、谋长远。领导干部要正确把握大局,善于抓主要矛盾,注意研究和解决本单位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不能急功近利,追求一时的所谓“业绩”。要引导干部不仅干立竿见影的事,而且要干以观后效的事。三是切实把干部实绩与干部的升迁去留挂钩,真正做到凭实绩定上下。凭实绩考核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激发干部的内在活力,真正把那些本职工作做得好,分管工作干得好,有效促进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干部提拔到重要岗位。

篇7:新形势下加强企业政工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考

作风关乎全局,作风决定成败。一个单位要形成一种良好的风气不容易,但是,一旦形成了优良的作风,就是不能轻易撼动的软实力,就是单位的核心竞争力。

一、当前机关干部作风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近几年来,我县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的决策部署,开展了一系列关于加强作风建设、下基层、联系服务群众的活动,机关作风建设取得一定成效,呈现了较好的局面。但是对照党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盼,机关干部作风建设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和不足之处。

(一)办事效率不够高。

少数干部职工办事拖拉,把今天的事拖到明天办,本月的事拖到下月干;把“急件”拖成“平件”、“快件”拖成“慢件”、“易事”拖成“难事”。对来办事的服务对象,有的干部职工只说“不能办”,不说“怎么办”,有的把审办要求不一次性告知,让服务对象跑了冤枉路,“卡壳”、“拖拉”等不良现象还时有发生。上班时间懒懒散散,不思进取,不专心干工作和钻研业务;在工作上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干工作应付了事;抓工作缺乏攻坚克难和开拓创新的精神。

(二)担当意识不够强。

一些党员干部服务大局、服务群众、服务基层、服务发展的意识淡薄,不敢担责、不敢担

当的问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为:一是“二传手”现象。有的干部缺乏干事勇气,面对复杂矛盾、棘手问题时,不敢硬碰硬,不敢担当,对基层出现的难题、群众反映的问题,不去研究解决,不敢拍板定夺,只是一级转一级,一转了事。还有的中层干部对基层、职工请示的事项,职责范围内的事不拿主意,职责范围外的事不提解决意见,只“请领导阅示”,层层上传。二是“踢皮球”现象。一些负责人和干部职工之间缺乏沟通,不相互配合,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遇到难事往往是“踢”字当头。三是“绕道走”现象。有的干部只满足当太平官、守摊子、保位子,怕承责任,怕担风险,工作缩手缩脚,对待损害发展环境和群众利益的行为,不敢正面回应,而是睁只眼闭只眼。

(三)大局意识不强。

个别党员干部对需要联办、协办的事项总是强调自己的难处,怕犯错,怕增加自己的工作量;相互之间沟通、协作还不力,遇到稍难一点的事情,就报请局领导召开党委会或局务会协调。个别存在对国家政策和上级规定,有利(益)的就执行,无利有责的就放一边。

(四)学习风气不浓。

有的党员干部以工作忙为借口,整天陷于文山会海,忙于迎来送往,学习兴趣淡化,没有抽时间、挤时间进行学习,导致理论水平不高;有的党员干部学习不够深入,满足于一知半解,不在用心领会精神实质、研读理论原著上下功夫,导致思想觉悟不高,理论功底不深,处理复杂问题能力不强,业务上只能靠吃老本;有的党员干部学习不联系本单位的实际,只会照搬照套书本上的经验做法,导致工作效果不佳。

(五)工作作风不实。

有的中层干部开展工作往往是以会议传达会议、以讲话学习讲话、以文件落实文件,喜欢做表面文章;有的党员干部工作主动性不强,喜欢坐在办公室里听汇报,做指示,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不够,有时即使去了也是“走马观花”,致使第一手资料欠缺,对基层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拿不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有的党员干部事业心、责任感不强,“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缺乏争先创优的精神,工作上得过且过;有的党员干部对群众反映的情况和百姓的冷暖疾苦态度冷漠、应付了事。

(六)苦乐不均匀。

一是人浮于事。现在机关里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三个“三分之一”的工作现象,即三分之一的人在埋头实干,三分之一的人在边看边干,三分之一的人只看不干,还有极少数的人在“捣乱”。二是苦乐不均。股所之间、干部与干部之间苦乐不均。处于一线的非常辛苦,而个别的股所非常清闲;有的干部“5+2”、“白+黑”,有的干部“无所事事、无所用心”,“混日子”、“不作为”。

(七)监督不到位。

近年来,从中央到省、市、县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党员干部监督管理的规章制度,并且这些制度对加强党员干部的监督工作都作出了硬性规定,但在执行上

缺乏应有的力度。在实际工作中,对党员干部的日常监督较弱,忽视对党员干部事前、事中的教育和监督,党员干部犯了错误,往往用“秋后算账”的方法处理,使监督的功能不能充分发挥,致使少数党员干部容易出现生活作风问题。

二、原因分析

通过对干部作风问题的成因进行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一些干部缺乏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政绩观的正确认识,找不准自己的位置,认为端的是铁饭碗,坐的是铁交椅,淡化了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公仆意识,造成职业道德缺失;另一方面,不注重学习提高,只是停留在老经验、老方法上,没有开拓创新和敢想敢闯敢干的思想意识。二是加快发展的责任心不强。一些干部长期在机关工作,过惯了按部就班、老调重弹的稳当日子,养成了懒惰拖拉的工作作风,过多地考虑、计较个人得失,缺乏创新发展意识和工作激情。三是廉洁自律意识差。社会转型期个别方面出现了一些不合理、不规范的地方,使一些干部感到迷惘,思想失衡,分辨不出正确的方向,以致于产生个人主义、拜金主义思想和腐化堕落行为。四是绩效考评机制软。由于缺乏严谨科学的绩效考评机制,“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甚至出现了“干的不如看的、看的不如捣蛋的”及“做假出成绩、实干出问题”等现象。五是监督机制不健全。管理制度和工作准则的落实不到位,执行制度的随意性、领导者的特权行为、监督职能弱化和制约措施不力,是造成机关作风问题长期得不到根本解决的主要原因。

干部作风问题产生的原因十分复杂,既有客观原因,又有主观因素;既有历史原由,又有现实因素;既有干部队伍群体自身的原因,又有与整个社会风气相互影响的原因。但从解决问题的需要深入分析,干部队伍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思想观念落后、学习提能风气不浓和行为习惯消极,是产生作风问题的两大主要因素或根本原因。干部队伍在创新意识、责任意识、法治精神、职业操守等方面存在诸多的问题,是这两大因素的集中表现。

三、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机关干部作风建设的对策措施

(一)牢记宗旨,夯实思想基础,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观念,是干部作风建设的前提条件,也是正确行使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的重要保障。一是要强化党员干部理论学习。把理论学习作为加强思想作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着重加强宗旨教育。集中精力学好《党章》、《准则》、《条例》等党规党纪,掌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个精髓,增强党性和全局观念。同时,还要加强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业务知识,促进思想观念的转变。二是要注重理论学习实效。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干部教

育培训、学习考核评价等制度,将集中学习和自主学习相结合,推动学习和教育的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把党员干部用理论指导工作和搞调研、解决问题的实际效果,作为评定干部学习、掌握和运用理论好坏的标尺,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各种不良作风。只有不断改进和加强自身作风建设,防范和剔除不良作风的侵蚀,才能逐步形成“脚踏实地、勤勉敬业、开拓进取、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养成雷厉风行抓落实、深入群众重调研、求真务实严管理的工作作风。

(二)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促进干部作风根本好转。

作风不实的问题,归根到底就是不负责任,既是对党和人民不负责任,对群众不负责任,也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解决这些问题,要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和岗位责任意识,领导干部责任心的强弱,能力的大小,绝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是自己所负责部门的平安和发展的事。因此,转变干部作风就要解决责任心的问题,必须下大力气解决责任意识教育和责任制的落实问题。

(三)发挥好教育与管理的作用,促进干部作风根本好转。

实现干部作风的根本好转,同样需要“两手抓”,要强调教育与管理的结合。因此,全面加强新形势下干部作风建设,必须深入开展作风教育。作风教育的重点是做好“四个结合”,即: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正面典型教育与反面警示教育相结合;坚持灌输与疏导相结合,以疏导为主;表扬与批评相结合,以表扬为主。作风教育的根本要求是为民、务实、清廉。在管理方面,关键是要抓规范,抓落实,要把教育渗透到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建立和完善行之有效的制度和机制。要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完善并严格执行党委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述责述廉、民主评议、诫勉谈话、民主生活会等党内监督制度,进一步推进党务公开、政务公开;进一步完善实施逐级负责制、岗位责任制,以及各项工作的落实机制、考核机制、激励机制和监督约束机制。现行的制度可以说不为不全,不为不细,关键是能不能严格按程序和标准进行落实,通过制度建设,努力形成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良好氛围,促进干部作风的进一步转变。

(四)加大考核任用挂钩力度,促进干部作风根本好转。

在干部考核上,要完善考核指标,改进考核办法,重点解决好干部的“能上”与“能下”的问题。“能上”要经干部选拔任用程序,做到德、能、勤、绩,重绩选贤任能。“能下”要严格按不胜任现职岗位认定标准和调整办法,做到职、责、权、利,重责奖罚分明。要把促进干部作风好转贯穿到日常,落实到考核。要把考核与选拔使用挂起钩来,要完善干部考核机制,加大考核力度,确定淘汰率,采取排队促尾等方法,奖勤罚懒,优胜劣汰。坚持重用“三实”干部,即;重用那些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想问题、办事情、作决定能以大局为重,勇于承担责任,诚心“实意”干工作的干部;重用那些潜心事业,埋头苦干,不尚空谈,只干“实活”的干部;重用那些善打基础,会抓根本,能留后劲,能出“实绩”的干部。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崇实、重实、务实的良好氛围,使浮躁难有市场,无法作祟。要加快推进干部制度改革步伐,重点解决以安全稳定的政绩论优劣、用科学考核机制决定干部能上能下的问题,通过转变干部的观念和作风,并从根本上提高干部队伍的素质,确保行业的生机活力和蓬勃发展。

(五)强化群众监督与评议促进干部作风根本好转。

干部作风,群众最了解、最有发言权,要进一步增强各级干部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要进一步增强职工群众依法、依规、客观公正监督的问题和敢于监督、善于监督的意识;进一步拓宽监督渠道,把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社会监督等很好地结合起来,逐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网络;进一步扩大监督的视野和范围,切实做到干部的权力行使到哪里、活动延伸到哪里,监督就跟踪到哪里,将干部的一切行为都置于法律、制度和道德的监督约束之下。加强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完善落实好干部任前公示、民主评议、党务公开、政务公开等各项制度,使职工群众对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监督评议成为推动干部作风根本好转的有力杠杆。坚持做人讲真实、待人讲真诚、做事讲真情。真正做到心系群众、服务人民、造福群众。

(六)坚持不懈反腐倡廉,促进党员干部勤政廉政。

腐败问题是对党的事业的致命伤害,也是对干部作风、干部形象的致命伤害。反腐倡廉要常抓不懈,拒腐防变要警钟长鸣。要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加强反腐教育和反腐文化建设。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自觉遵守廉政准则,常思贪欲之害,常修为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面对名利得失、进退留转,要保持内心宁静,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动,不为浮华所惑,不为私情所扰,始终保持高尚纯洁的精神境界;严格规范权力行使,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监督;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防控廉政风险,防止利益冲突,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努力做到党员干部勤政廉政,并以此带动整个干部队伍作风的进一步好转。

篇8:新形势下加强企业政工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考

一、加强政工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特别强调“思想战线上的战士都应当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保证思想政治效果, 首先要提高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素质。企业政工干部如果自身形象不佳, 必然会影响到思想政治工作教育的说服力和感召力。只有抓好了建设高素质政工队伍的工作, 才能保证思想政治工作的落实, 才能进一步保证党的各项任务的完成。

作为一个建筑企业, 如何做好和谐发展条件下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建设一支适应构建和谐企业的高素质政工队伍显得尤为必要和紧迫。要解决好上述问题就需要企业的政工队伍能够既懂政工业务又懂施工技术;既有较深厚的政治理论水平又熟悉企业文化;既有快速反应能力, 能迅速针对不和谐的问题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又能不畏困难, 勇于探索, 有所作为。如果我们企业的政工干部不加强学习和进一步全面提高素质, 就不能适应这种新的形势下的任务的变化和要求, 无法完成企业面临的艰巨复杂而又十分迫切的思想政治工作任务。

二、影响构建和谐国企与政工干部队伍建设的成因

1. 对政工价值的认识存在偏差, 政工岗位吸引力下降。

为了贯彻党的基本路线, 始终不渝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总方针, 反对和平演变和资产阶级思想的渗透, 坚定社会主义方向, 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 企业“当前的迫切的任务是, 加强政工干部队伍的建设, 大胆起用和积极培养成千上万中青年管理干部”。其中包括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团结广大职工的以党委书记为首的政工干部队伍。目前企业政工干部青黄不接、文化偏低、年龄偏大、身体偏差的问题比较突出, 企业政工干部队伍急需造就、培养和起用一批新人。

2. 选配政工人才存在思想误区, 政工队伍关口“易入难出”。

与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相比, 政工人员整体文化程度不高, 绝大多数人是“半路出家”, 欠缺良好的“专业背景”, 理论水平相对较低。主要原因:一是政工岗位“入口”宽松;二是政工人才“出口”不畅。现有年龄较大的政工人员, 多数人是“从政一生”, 专业技能比较窄小, 岗位交流比较困难。有的年轻政工干部希望通过个人努力考取工程师、经济师、会计师等资格证书, 但得不到相应的待遇, 制约着人才的全面发展;三是政工队伍的后备力量储备不足。一些喜欢政工工作、综合素质较好、了解企业情况的年轻人因身份、学历、用工制度等因素不能进入政工队伍。

3. 企业对政工人员再教育不足, 政工人员欠缺“自强意识”。

有的政工干部虽然在长期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经验, 但容易受到“习惯思维”的影响, 工作创新力度不大;年龄较大的政工人员与年轻员工出现“思想代沟”;有的不敢向学历、职位高于自己的管理人员做思想工作, 工作“底气”不足;有人也不敢向同级别的行政管理人员做思想工作, 认为没有实权, 怕得罪人不好合作。造成以上状态的主要原因:一是企业对政工人员的培训投入不足, 往往不惜“重金”培训专业技术人才, 却把政工人员拒之门外。政工人员的专业本来就“五花八门”, 专业理论基础不扎实加上长期再教育不足, 队伍素质提高缓慢。二是企业组织政工人员的培训往往局限于“职称教育”, 培训渠道单一, 学习形式简单, 而且断断续续, 收效甚微。三是政工人员放松自我改造。有的政工人员以年龄大为由, 不主动学习新理论、新知识和新技能不会运用计算机网络等办公技术, 工作效率和质量不高, 影响政工干部形象。

三、培养与加强政工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考及对策

1. 培养政工干部队伍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科学, 它对于企业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广大政工干部是这门科学的直接实践者和探索者。企业政工干部必须充分认识思想政治工的地位和作用。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的,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是办好社会主义企业的一条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决不能再出现“讲起来重要, 干起来次要, 忙起来不要”的倾向, 应该加深对思想政治工作重要地位和作用的理解, 坚持“讲时重要、干时离不了, 忙时要依靠”, 真正提高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自觉性。企业政工干部还应当努力掌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因为思想政治工作既然是一门科学, 必然有它的特殊研究对象和领域, 有自己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固有的规律, 有不同于其他学科的体系和基本特征。

2. 培养政工干部队伍是激活政工人才队伍的需要。

一是引进优秀专职政工人才, 增强政工队伍的核心力量。从社会各种媒体上的招聘广告看出, 几乎没有哪家企业公开招聘政工干部。当然, 我们要有针对性地引进在经济管理、企业管理、人力资源开发、心理研究等方面的“尖端人才”, 作为专职政工队伍的领军人物, 提高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对优秀人才要及时提拔使用, 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适当引进与政工相关专业的优秀大学生, 逐步优化政工队伍年龄知识结构。二是选配高素质兼职人员, 建立“一岗双责”工作机制。在专职政工队伍“少而精”的情况下, 要注意挑选素质好的经济管理和行政管理人员兼任书记或副书记, 充实政工队伍力量, 同时使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互相结合, 互相促进, 避免“两张皮”现象。三是开发企业人力资源, 推进政工队伍建设。要选择与政工相关专业或热爱政工工作的人才, 对不乐意做政工工作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 不能“强摁牛头硬喝水”;要加强政工人才与其他人才的岗位交流。要从岗位的实际要求出发, 打破身份、学历、专业、职称等界限, 让这些有潜质、基础较好、热爱政工工作的年轻人有机会到政工岗位上磨练成长;要鼓励和支持政工人员向“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发展争取在政工岗位成才。

3. 培养政工干部队伍是提升自身能力素质需要。

加强政工队伍建设, 重在提高政工人员的素质。构建和谐企业, 政工人员要着重提升六种能力:一是学习能力。自觉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始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 学习党在新时期的新理论和新论断, 夯实理论基础。二是思考能力。思考是政工人员工作最辛苦、也最有价值的劳动, 也是创造“政工效益”的关键所在。工作没有思考, 就没有创新, 没有说服力和信服力。三是语言能力。要善于向领导汇报, 善于与群众沟通, 努力提高说话的技巧, 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四是写作能力。要有较好的文字表达能力, 因为宣传报道、起草文件、撰写报告等日常工作都离不开文字材料, 这是“基本功”。五是协调能力。政工人员工作涉及面广, 必须处理好方方面面的关系, 通过组织协调推动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六是调研能力。关注当前工作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 开展调研活动, 发挥参谋和助手的作用, 最大限度地创造“政工效益”。

四、加强政工干部思想和作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上一篇:大冰即兴演讲《讲述与分享》下一篇:高职应用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