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简答题整理)

2024-05-24

现代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简答题整理)(精选8篇)

篇1:现代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简答题整理)

一、简答

1、人力资源规划有哪几个阶段?

答:人力资源规划的主要过程可分四个阶段:(1)调查分析准备阶段,包括外在环境、经营战略、组织环境、人力资源现状这几个方面。(2)预测阶段,预测的目的是得出计划期各类人力资源的余缺情况,即得到“净需求”的数据。

(3)制订规划阶段,这一阶段是人力资源规划中比较具体细致的工作阶段。

(4)规划实施、评估与反馈阶段,组织将人力资源的总规划与各项业务计划付诸实施,并根据实施的结果进行人力资源规划的评估,并及时将评估的结果反馈,修正人力资源规划。

2、简要说明人员选拔过程?

答:人员选拔的过程,就是不断获得信息,不断对人员加以测量、评估,不断“过滤”的过程。但一般总是经由初选——精选——作出录用决策这样的途径来决定人员的取舍。

3、薪酬管理的一般流程是什么?

答:典型的薪酬管理流程由七个环节或步骤构成:制定本企业的薪酬战略、职务分析、职务评价、制定薪酬结构、市场薪酬调查、确定薪酬水平、薪酬评估与控制。

二、辨析

1、霍桑试验证明应把人当成“经济人”来看待。(×)

答:梅奥通过著名的霍桑试验而发现人际关系的重要性,证明要把人当作“社会人”来看待。强调人际关系的相互作用、相互尊重;注重员工之间的合作关系和组织领导者与员工之间的和谐关系,注重人的社会和情感的需求。

2、人力资源专职管理人员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责任者。(×)

答:现代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是每一个管理者的职责,而非仅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专职人员的责任,直线经理已成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主要责任者,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专职人员的责任在于辅助直线经理做好工作。

3、人力资源规划是以组织的战略目标为依据的主要是战略性的长期规划。(×)答:人力资源规划是以组织的战略目标为依据的,当组织的战略目标发生变化时,人力资源规划也随之发生变化,组织的战略目标是人力资源规划的基础。人力资源规划按其应用用途及时间幅度而言,可分为战略性的长期规划、策略性的中期规划和作业性的短期计划。

4、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的需求分析分三个层次。(√)

答:培训开发的需要分析主要分为三个层次:组织分析、任务分析和个人分析。组织分析的目的是确定组织中哪些部门需要进行培训活动以及能够实施培训。任务分析则具体分析每一项工作,分析了解员工要能有效的完成工作,需具备什么样的条件,从而找出差距,弥补不足。个人分析也即哪些人需要进行培训,及进行何种培训。

5、绩效考核反馈面谈是绩效考评中极为重要的一个部分。(√)

答:绩效考评反馈面谈是考评反馈的一种主要方式,也是整个绩效考评过程中极重要的一部分。通过考评面谈,一是可使下级对其绩效表现的好坏及其原因,工作上的优缺点有更清楚的认识;二是提供一个良好的沟通机会,以了解下级工作面临的情况,及下级需要哪些协助;三是可以与下级共同规划未来的工作计划与绩效目标,确定组织、主管及员工本身在未来工作中彼此的责任与义务。

6、大五人格模型研究发现,责任意识是最能预测工作绩效的。(√)

答:大五人格测验是在组织中较为常用的人格测验。最被广为接受的大五人格模型将人格特质归类为亲和性、责任意识、外向性、情绪敏感性开放性等五大类。大五模型之所以得到关注,在于它有较好的预测效度。在大五模型中,责任意识被发现最能预测工作绩效。

三、论述

1、请联系单位的实际论述金钱在激励中的作用,它是激励因素还是保健因素,如何提高金钱的激励作用?

答:举一例(1)金钱的激励作用要考虑激励对象的需要,只有满足其优势需要才能起到激励作用。

(2)金钱的激励作用有两重性,不仅是物质需要,还是精神需要。报酬不仅仅是一种生理层面的需求,它是一种成就层面的需求,是个人价值与社会身份的象征,也是行为的诱因。

(3)金钱与绩效挂钩的话有激励作用,报酬要合理。

(4)金钱是保健因素也可能是激励因素。在低层次需要尚未得到满足的员工那里,属于”保健因素“的薪金等因素也非只起”保健“作用,相反,只要用得科学合理,激其所需,与员工的绩效挂钩,所起的激励作用往往还不小。

(5)提高金钱的激励作用要做两个方面的工作。薪酬激励是一种重要的激励手段,为了提高薪酬激励效果,在实践中通常应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在需求合理、情况可能的前提下,组织应从具体实际出发,针对员工的不同需求的特点,引导他们对目标需求、肩负责任及工作的效果作客观的认识,不要超越客观现实,要将需求放在现实基础上。另一方面,就是薪酬体系的制定。其制定过程中应贯彻两个原则:a、内部一致性原则,所说的一致性并不是平均

主义、“大锅饭”,而是要适当地拉开薪酬间的级差,提高薪酬的激励水平。b、考虑薪酬的外部因素。组织内制定的薪酬与外部劳动力市场的相当工种的薪酬应保持或接近一致。

2、请简要介绍自己单位在员工晋升时绩效考核的方法,并提出改进意见。

(1)简单清楚地介绍一种方法。

(2)所用方法的优缺点。

(3)提出建议。

答:(1)强制分布法或者考评量表法。选一,因为这2者用的比较多。

(2)

(3)a、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其他方法的优点。

b、实施360度绩效考评。P204、205稍作解释。

c、避免绩效考评的偏误。P206选一种或几种,稍作解释。

四、案例

1、这工作谁来做?

怎样看待服务工的投诉,怎样改进?

答:要点:三个都没错,工作说明书不完整,员工的管理教育不够,工作积极性不高,没有主人翁意识和归属感。

加强员工的品德教育,修订、清查工作说明书(加上“还要完成上级主管交于的其他工作”),治标治本,不追究三人的责任,承担领导责任,表扬服务工(因为其完成了上级领导交于的工作,还由于其投诉,发现了工作说明书不完整的问题。

2、小白跳槽。

请用激励理论分析原因,假如你是经理应该怎么办,受到什么启示?

答:原因:开始时期望低,以生活需要、安全需要为主,很满意。后来期望变高,高层次需要出现,需要不能得到满足,不满意。公司的薪酬没有反映员工的差距,缺乏公平性,无法满足员工的多层次需要;销售员工资的构成保护了绩效低的人而丢掉了绩效高的人。

措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单独对待销售员,实施柔性管理,保持固定工资制的同时,可以增加小白的奖金,提高员工的效价,采取其他激励手段:可以用感情激励和成果激励等手段来激励小白。感情激励、成果激励,稍做解释。

篇2:现代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简答题整理)

1.2.3.运输时指利用将人或物从一个地方位移到另一个地改变其的运送行为

5.物流服务是对顾客商品利用可能性的一种保证,因此它包含了三种要素:

拥有顾客所期望的商品、在顾客所期望的时间内传递商品及符合顾客所期望的质量

6.7.在库内交通运输设施的设计中,通常是采用统计方法,统计汽车进出量以每辆车的停靠装卸时间作为确定车位数的基础数据

8.9.电子商务物流服务内容分为传统物流服务、增值性物流服务

10.11.12.仓库作业过程的组织与管理包括仓库作业过程的空间组织和时间组织

13.14.电子商务增值性物流服务包括增加便利性的服务、加快反应速度的服务、降低成本的服务和延伸服务。

15.16.17.按照作业内容配送中心可分为18.广义的质量除了包括产品质量外,还包括19.物流要素之间存在着冲突、相持和协同三种状态

20.美国物流定义四派别是:管理派、工程派、军事派和企业派

21.物流要素中载体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基础设施,第二类是设备

22.物流系统治理结构包括23.现代物流质量管理必须满足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生产者的要求,二是用户的要求、24.国际物流学界对物流概念产生原因的两个基本观点是25.26.配送中心总体设计的原则是。

27.物流网路组织者和物流网络被组织者是物流网络组织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两个主体。

29.根据影响库存的两个变量,需求量和前置时间的知晓程度可把库存管理系统分为

30.31.一般来讲,物流企业对其客户采用的服务策略有

32.英文JIT的含义是EOQ的含义是

33.物流要素集成就是对要素进行统一规划、管理和评价,要素之间可以实现协调和配合。34.根据建筑形式的不同可以将自动化立体仓库分为两类。

35.36.物流管理的两大任务是

37.《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流术语》中对物流的定义是:

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流动中,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用户要求的过程。

38.仓库根据保管条件不同分为39.40.运输具有的两项功能是商品位置的转移和商品的临时储存。

41.42.43.物流需求计划适用于相关需求物品的库存管理;连续库存系统适用于独立需求物品的库存管理。

44.45.46.国内企业与国外的信息企业合资组建电子商务公司时解决物流和配送系统问题的办法有两种:自己组建物流公司和外包给专业物流公司。

47.48.49.物流中二律背反的特性

50.54.两大类。双边治理和三边治理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双边治理和三边治理的区别在于关系上,双边治理的双方关系更加紧密,近似于垂直一体化关系,因而双边治理需要的专用性资产投资规模更大一些,三边治理结构中的冲突机制在双边治理结构中通过关系机制得到解决,由于任何一方脱离交易关系都要在交易专用性资产上付出沉重的代价,所以,双方有强烈动机维持交易关系而不是让它终止,另外,双方都获得了一份利润流,不会轻易同意任何调整合同的提议。物流系统资源交易采用一体化治理结构的条件是什么?

答:物流系统资源交易采用一体化治理结构的条件是(1)交易高度专用化,投资于这中交易的物流资源(人力和实物)转移到其他用途上的价值趋近于零;(2)此项交易与企业的核心业务具有强相关性;(3)交易本身具备一定规模,使得投资人可以获得该项投资的规模效益。因此外部供应商非常愿意进行此项投资,但是比起望外部投资者进行投资外,企业自身进行投资将减少关系培养和维持成本,避免外部交易带来风险,所以企业进行垂直一体化总收益最大。简述物流目标系统化原理

答:物流目标系统化是按照物流系统整体最优的原则。对物流系统内部要素互相冲突,或者虽然不冲突但需要相互配合的目标进行权衡,选择和协调,最后确定能够实现物流系统整体最优的物流系统整体目标和物流系统要素目标,是物流系统集成,运作,管理,评价的总出发点。ABC库存分类管理法的基本原理

答:基本原理是:由于各种库存品的需求量和单价各相同,其年耗用金额也各不相同。那些年耗用金额大的库存品,由于其占压组织的资金较大,对组织经营的影响也较大,因此需要进行特别的重视和管理,ABC库存分类法就是根据库存品的年耗用金额的大小,把库存品划分为A,B,C三类,A类库存品:其年耗用金额占总库存金额的75%—80%,其品种数却占总库存品种数的15%—20%;B类库存品:其年耗用金额占总库存金额的10%—15%,其品种数占总库存品种数的20%—25%,C类库存品:其年耗用金额占总库存金额的5%—10%。其品种数占总库存品种数的60%—65%。配送的概念和特点

答:配送是指将从供应者手中接受的多品种,大批量货物在物流据点中经过必要的储存,保管,并按顾客定货要求进行分拣,配送后,将配送好的货物在规定的时间送交顾客的一项物流活动。配送具有以下特点;(1)是从物流据点至需求顾客的一种特殊的送货方式(2)是“配”和“送”的有机结合(3)是一种门到门的服务方式。配送中心及其作用

答:陪送中心是指接受供应者提供的多品种,大批量货物,通过储存,保管,分拣,配合,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作业后,将按需要者订货要求配齐的货物送交顾客的组织机构和物流设施。它的作用有以后几个方面;(1)可以减少交易次数和流通环节(2)产生规模效益(3)减少客户库存,提高库存保证程度(4)能有效的控制商品质量。什么是配送中心的规划?它包含那些内容?

答:配送中心的规划指在一个城市,或者在一个省区甚至更大的范围内考虑仓库网点的分布,确定建库地点及仓库规模。主要包括合理选择配送中心的设置地点,根据商品储存的需要,计算所需的仓库容量,确定仓库的基地面积,根据仓库规模以及配送中心具体职能特点,进行物流设施和设备的配置,在此基础上完成仓库的总平面布置,也称总体设计。物流系统及物流系统化

答:物流系统是由物流活动中的包装,运输,储存,配送,装卸搬运,流通加工等诸项活动要素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物流系统化就是要把物流的包装,运输,配送,装卸搬运,流通加工,信息处理这七项活动要素作为一个系统构造,组织和管理,其目的在于实现物流系统的合理化,即以尽可能低的物流总成本提供有竞争优势的物流服务。企业应如何确定其物流服务水平

答:企业确定其物流服务水平的方法主要有三种:第一,可采用销售竞争所需要的服务水平,第二,在增加的成本与销售收入之间进行权衡抉择,抉择的原则是保证最大限度的利润,第三,物流服务水平提高时,不受服务水平提高影响的物流成本降低大于因服务水平提高而增加的物流成本额,则物流服务水平的提高是适宜的。简述物流成本在物流管理中的作用。

篇3:浅谈现代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关键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1 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

1.1 人力资源

经济学把为了创造物质财富而投入到生产活动中的一切要素通称为资源, 包括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信息资源、时间资源等, 其中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宝贵的资源, 是第一资源。

人力资源是指能够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智力和体力劳动能力的人的总和。它包括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人力资源的最基本方面, 包括体力和智力。从实际应用状态讲, 包括体质、智力、知识、技能四个方面。人力资源与其他资源一样也具有特质性、可用性和有限性。

1.2 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就是指运用科学的方法, 对与一定物力相结合的人力进行合理的培训、组织和调配, 使人力、物力保持最佳比例, 同时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恰当的诱导、控制和协调, 做到人尽其才, 事得其人, 人事相宜, 以实现组织目标。

人力资源管理贯穿于人力资源的整个运动过程, 包括人力资源的预测与规划, 工作分析与设计, 人力资源的维护与成本核算, 人员的甄选录用、合理配置和使用, 还包括对人员的智力开发、教育培训、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觉悟等等。

2 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

在人类所拥有的一切资源中, 人力资源是第一宝贵的, 自然成了现代管理的核心。不断提高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水平, 不仅是当前发展经济、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需要, 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一个企业长期兴旺发达的重要保证, 更是一个现代人充分开发自身潜能、适应社会、改造社会的重要措施。

1) 通过合理的管理, 实现人力资源的精干和高效, 取得最大的使用价值。

2) 通过采取一定措施, 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也就是最大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3) 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人类社会的发展, 无论是经济的、政治的、军事的、文化的发展, 最终目的都要落实到人, 一切为了人本身的发展。目前, 教育、培训在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中的地位越来越高。马克思指出, 教育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 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3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事管理的区别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 深受经济竞争环境、技术发展环境和国家法律及政策的影响。它作为近30年来出现的一个崭新的和重要的管理学领域, 远远超出了传统人事管理的范畴。

1) 传统人事管理的特点是以“事”为中心, 只见“事”, 不见“人”, 只见某一方面, 而不见人与事的整体、系统性, 强调“事”的单一方面的静态的控制和管理, 其管理的形式和目的是“控制人”;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以“人”为核心, 强调一种动态的、心理、意识的调节和开发, 管理的根本出发点是“着眼于人”, 其管理归结于人与事的系统优化, 致使企业取得最佳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2) 传统人事管理把人设为一种成本, 将人作为一种“工具”, 注重的是投入、使用和控制。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把人作为一种“资源”, 注重产出和开发。是“工具”, 你可以随意控制它、使用它, 是“资源”, 特别是把人作为一种资源, 你就得爱护它、引导它、开发它。

3) 传统人事管理是某一职能部门单独使用的工具, 似乎与其他职能部门的关系不大, 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却与其截然不同。实施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各企业中的人事部门逐渐上升为企业最重要的“母部门”, 其他部门的成员都要经它的严格考查而产生。人力资源管理涉及到企业的每一个管理者, 现代的管理人员应该明确:他们既是部门的业务经理, 也是这个部门的人力资源经理。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在于制订人力资源规划、开发政策, 侧重于人的潜能开发和培训, 同时培训其他职能经理或管理者, 提高他们对人的管理水平和素质。所以说, 企业的每一个管理者, 不单完成企业的生产、销售目标, 还要培养一支为实现企业经营目标能够打硬仗的员工队伍。

4 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内容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关心的是人的问题, 其核心是认识人性、尊重人性, 强调“以人为本”。在一个企业中, 围绕人, 主要关心人本身、人与人的关系、人与工作的关系、人与环境的关系、人与企业的关系等。 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就是人力资源的获取、整合、保持激励、控制调整及开发。

4.1 制订人力资源计划

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 评估企业的人力资源现状及发展趋势, 收集和分析人力资源供给与需求方面的信息和资料, 预测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的发展趋势, 制订人力资源招聘、调配、培训、开发及发展计划等政策和措施。

4.2 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工作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与财务等部门合作, 建立人力资源会计体系, 开展人力资源投入成本与产出效益的核算工作。人力资源会计工作不仅可以改进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本身, 而且可以为决策部门提供准确和量化的依据。

4.3 岗位分析和工作设计

对企业中的各个工作岗位进行分析, 确定每一个工作岗位对员工的具体要求, 包括技术及种类、范围和熟悉程度;学习、工作与生活经验;身体健康状况;工作的责任、权利与义务等方面。这种具体要求必须形成书面材料, 即岗位职责说明书。这种说明书不仅是招聘员工的标准, 也是对员工进行培训、调配、晋升等的依据。

4.4 人才的招聘与选拔

根据岗位需要及岗位职责说明书, 采取必要的方法和手段, 如接受推荐、刊登广告、举办人才交流会、到职介所登记等, 从企业内部或外部吸引应聘人员。通过资格审查, 如接受教育程度、工作经历、年龄、健康状况等方面, 从应聘人员中初选出一定数量的候选人, 再经过严格的考试, 如笔试、面试、评价中心、情景模拟等方法进行筛选, 确定最后录用人选。人力的招聘与选拔, 应遵循平等就业、双向选择、择优录用等原则。

4.5 雇佣管理与劳资关系

员工一旦被企业聘用, 就与企业形成了一种雇佣与被雇佣的、相互依存的劳资关系, 为了保护双方的合法权益, 有必要就员工的工资、福利、工作条件和环境等事宜达成一定协议, 签订劳动合同。

4.6 入厂教育及培训和发展

新员工接受入厂教育, 是帮助他们了解和适应组织, 接受企业文化。 为了提高广大员工的工作能力, 要开展针对性的岗位技能培训。对于管理人员, 尤其是对即将晋升者开展提高性的培训和教育, 促使他们尽快具备更高一级职位的全方位的管理知识。

4.7 工作绩效考核

工作绩效考核, 就是对照岗位职责说明书和工作目标, 对员工的业务能力、工作表现及工作业绩等进行评价, 并给予量化处理的过程。考核结果作为员工晋升、接受奖惩、领取薪酬、接受培训等的有效依据。它有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检查和改进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4.8 帮助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有责任鼓励和关心员工的个人发展, 帮助其制订个人发展计划, 并及时进行监督和考察。这样做有利于促进企业的发展, 使员工有归属感, 进而激发其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提高组织效益。

4.9 员工薪酬与福利保障设计

科学、合理的薪酬福利体系关系到企业中员工队伍的稳定与否。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从员工的资历、职级、岗位及实际表现和工作业绩等方面, 来为员工制订相应的、具有吸引力的薪酬福利标准和制度。薪酬应随着员工职务的升降、岗位的变换、工作表现的好坏与工作业绩进行相应的调整, 不能只升不降。福利是社会和组织保障的一部分, 是薪酬的补充或延续。主要包括政府规定的退休金或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节假日等。为了保障员工的工作安全, 还需提供必要的安全教育和良好的工作条件。

4.10 保管员工档案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有责任保管员工入厂时已有的简历和收集整理入厂后的工作表现、工作业绩、薪酬福利、职务升降、奖惩、接受培训和教育等方面的书面记录材料。

通过以上管理手段, 千方百计求才、用才、育才、激才、留才。人是推动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 事业因人而兴, 企业因人而发展。在知识经济时代或战略竞争时代, 人才具有空前的重要性。人的智慧和力量是无穷的, 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就是研究如何将人的潜能发掘到最佳状态, 这就是人力资源管理长此已往要不断探讨和改进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科学发展与人本管理[M].甘肃文化出版社, 2009.

[2]人力资源管理概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

[3]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N].科技日报, 2003-03-05.

篇4:现代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简答题整理)

【关键词】 建筑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开发

一、前言

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是综合实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力资源的竞争,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已成为现代企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和决定因素。人力资源管理是现代建筑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也是每个建筑企业发展的首要任务。建筑业承载着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民的生活住宅建设使命,具有劳动密集和管理密集的特点,加之施工项目的管理,使建筑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比较复杂,也就成为建筑企业经营管理的重点和难点。

二、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分析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5年全国建筑业从业人员高中以下教育程度占94.6%(其中高中占13.2%,不识字或很少识字的占1.9%),大专占3.5%,本科及以上占1.9%。由此可见,建筑企业的人员队伍庞大、构成复杂,而且综合素质普遍较低,这使得建筑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非常复杂和困难。另一方面,在实际运营中缺乏专门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使得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乃至企业整体管理水平低下。主要表现在:

1.人力资源管理理念陈旧。建筑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尚处于初级阶段,很多企业经营者对人力资源管理重视不够,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也只是被动地执行命令,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更是难以成为公司实现其战略目标的主要伙伴和依靠力量。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一些建筑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明显不能适应市场的要求,人力资源管理没有按照市场经济方式运行,人力资本投资严重不足,人才队伍素质较低,没有明确的企业文化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更不能做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2.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落后。管理观念的落后直接导致管理制度的落后。很多建筑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未能制度化和规范化,缺乏科学的员工招聘、考核、任用和晋升制度。重使用轻培养,重经验轻潜力,缺乏完善的激励和考核机制。没有站在以人为本的立场上重视员工、关心员工,最终影响了企业和员工的良性发展。个别建筑企业甚至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一盘散沙。

3.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僵硬。当前,建筑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基本停留在传统的人事管理日常工作上,如员工招聘、薪资分配等,而没有上升到研究、预测、分析、沟通、计划以及人力资源的咨询和开发等管理层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很难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增值服务。在现有的管理模式下,人力资源的管理游离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是参与到企业的内外经营活动中,不能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应有的战略支持。

4.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匮乏。从综合系统的角度看,很多建筑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仍局限于单个部门作业,没有站到整个企业的高度系统地研究问题,也就不能形成相应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体系。目前,国内建筑企业普遍缺乏统一的与企业发展战略相匹配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缺乏长期有效的激励手段与规范化的员工绩效考评体系。人力资源作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其管理只局限于人力资源部,未能贯穿于企业的整体管理。

三、现代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

1.开发规划。人力资源同企业的其他经营行为一样,需要做好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规划,系统而详细的适合企业发展的人力资源开发规划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成功的基础,也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基础。必须要有一套完整的人力资源规划,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充分挖掘人才潜力,从而更好地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服务。当实际情况发生变化时,人力资源发展规划也能及时作出调整,使得人力资源与企业的发展保持相同的步伐。

建筑企业人力资源部门首先要了解企业的现状,明确企业的战略目标,跟踪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而后结合管理经验、统计方法、数学模型及计算机软件等方法做好企业人力资源的需求和供给预测,然后制定企业的长期和短期人力资源开发目标及人力资源发展规划。值得注意的是,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规划是一个长久的动态的过程,应当在实施过程中不断的评估和修订,并收集企业内外的反馈意见,及时调整和改进。

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是要将员工作为企业的核心资源来开发,从系统的、发展的视角,把制定政策、职业规划、绩效管理和吸引人才、善用人才、发展人才联系起来,增强企业的人才竞争优势。通过高效率、高效益、合理性的人力资源开发,达到企业满意、员工满意和客户满意。

2.人本管理。经营者要从思想上转变观念,正确认识人力资源,把人力资源视为企业最宝贵的资源,把人的开发、使用和发展作为管理的重心,完善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把人力资源管理纳入企业的决策,鼓励全体员工参与管理,在企业中形成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和培养人的“以人为本”的良好氛围。人本管理以人性为中心,以人的能力、特长、兴趣和心理状况等综合情况来科学安排工作,并充分考虑员工的成长和个人价值,使用科学的管理方法,通过全面的人力资源开发规划和企业文化建设,使员工充分发挥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工作效率,尽最大努力为企业发展做出贡献。

人本管理就是要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凝聚员工的合力,通过培养机制和企业文化塑造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这就要求企业管理者大力吸收高素质的人才,建立多渠道的人力资源培训机制,提高员工的岗位技术技能和综合素质能力,这也为良好的组织价值观和企业文化的形成奠定了一定基础。企业文化是一种人性化的理念,优秀的企业精神、经营理念和文化价值能促使员工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团队意识,积极努力工作,有利于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与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工作是相辅相成的。人本管理不是放任自由,必需和科学管理相结合,利用企业的各种优势资源,在绩效管理的基础上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的优化管理。

3.绩效管理。为了适应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配置的动态变化,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性,必须加强对企业人力资源的绩效评价。这有利于及时发现并解决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问题,对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也是非常必要的.建筑企业人力资源构成复杂,使得其绩效评价的范围和难度也进一步增大。建立规范的员工绩效考评体系,

首先,要建立一个公开、公平、公正和统一的考核标准。

其次,要严格以员工的业绩为考核基础,不能掺杂管理者的个人感情色彩。在实施绩效考评的过程中,将员工个人业绩与绩效奖金、奖励制度和晋升机制挂钩,形成良好的、完善的竞争机制和奖励机制。企业的薪酬设计也要考虑层次性,与员工的岗位业绩和企业的经营业绩联系起来,发挥市场的作用,确保企业的薪酬体系在公平基础上的具有竞争性。

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的绩效评价应以企业员工的个人发展为目的,从工作业绩、个人能力和工作态度等三个方面进行考评,并据此细化为相应的等级指标,以其权重予以排序,构成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通过这些细化指标综合考评员工,有利于真实客观地评价员工,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绩效评价的效果,从而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4.系统管理。要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必须站在系统的高度,摆脱单一的管理方法,构建适合企业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采用人力资源系统管理的方法,将企业视为系统,制定长期规划,建立正确的工作方法、基于事实的分析方法、基于过程的控制方法、基于结果的评价方法,并不断对系统进行改进,以达到系统最优。

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系统管理体系的目标就是以人力资源系统管理的手段使企业的目标系统最优。在企业目标体系确立后,人力资源管理就应配套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指导和协调所有部门和员工向系统的目标努力,使每位员工全力以赴,力争实现整个企业的战略目标。人力资源系统管理的责任就是使企业各部门将最大的贡献给系统,而不是追求本部门在生产、利润、销售或其他竞争性指标上的极大化。为追求整个系统的最大利益,某些部门甚至可以以亏损的方式运作。

企业战略的实施必须得到人力资源战略的支持,因此人力资源应站到企业综合系统的角度进行管理,从组织结构、企业文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等方面改善人力资源管理。在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应包含以选人为基础的招聘和选拔系统、以用人为基础的配置和使用系统、以育人为基础的培训和开发系统、以留人为基础的人才激励系统等方面,不断完善体系的功能,用质量管理的方法解决人力资源的问题,为系统目标的最优提供人才基础和保障。

5.创新管理。创新管理包涵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的创新,二是企业员工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两个方面将为建筑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不竭动力,使得企业的发展与时俱进,永葆竞争力。创新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就是要面对新情况、新变化及时调整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采用新思路、新方法不断提高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使之与企业系统的战略目标匹配。技术创新的动力来自资金与管理,管理创新有利于技术创新,特别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为技术创新提供智力支持。建筑企业要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实现从劳动密集型向智力密集型过渡就必须提升人才素质,学习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不断创新,形成科学合理的人才管理系统。

创新管理也包括对员工创新能力的培养管理。对各个层次的人力资源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在实际工作中,建立高效的人力资源创新能力培养机制,鼓励员工发挥个人聪明才智,创新工作,为企业创造更大的效益。为了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就必须坚持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相结合,坚持技术创新与结构调整相结合。

四、结语

人力资源是建筑企业生存发展的第一资源,只有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才能保证建筑企业从劳动密集型、管理落后的现状转变成技术密集型、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因此,建筑企业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结合企业的人力资源现状和企业系统的发展战略,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规划。建立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科学管理,切实落实到招聘、配置、培训、考核等各项工作当中去。不断研究新情况,创新发展人力资源管理,实现高效、现代的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促进企业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保证企业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天祥.人力资源管理[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

[2]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规划财务司.中国劳动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3]王贤改.试论提高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途径[J].科技资讯.2007(16)

[4]王春胜.娄季春.人力资源管理[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5]张新艳.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评价模型的选择[J].经济问题.2009(6)

篇5:电大物业管理简答题整理

1、现代物业的分类管理趋向如何?

答:现代社会物业的多样性、复杂性和功态性特性,以及物业管理企业化、社会化、专业化的要

求,决走了物业管理工作的分类管理、强化管理的必然路期,缸从理论上讲物业管理的分类管理要求是由物业管理激烈的内部市场竞争、行业的社会分工发展和物业管理提益社会化趋势决定的。具体是:

(1))物业市场细分化e

(2)物业管理专业化与专门先a

(3)物业服务单一铭、个性化

(4)管理的社会化。

2、设备技术资料,您么管理?

答案要点设备技术资料管理方法如下

(1)设各卡片。所有设备都要建立设备卡,一台设备有…张设备卡片。可以按系统、部门或场所将设备摇号,再接编号逐含在设备卡片,登记设备的原始档案资料。

(2)设备台胀。将各设备卡片雪按编号统一集登击,组成一本企业可拥有的全部设备台账。在设各台班中只须登ß设备摄况。

(3)设备技术登录搏。每一台主要设备都应设立一本技术援录簿,设备技术虽是录簿是设备的精案搏,对设备的一生进行登景和记载,登录和记载内容模设备的不向西不同,{且应该做到完整幸在正确。

(4)竣工阁。藏工结束、撞收合格后,设计院把己修改克毕全部雷纸整理蔚提交给用户,以便于指导用户今后的自常管理工作。

(5)系统资料。按系统或场所把各系统分成若干小系统,针对每个小系统,单猿采用意菌如文字或版本号来说明。

3.推抒捞鱼分类管理有什么意义?

现代物业的特点是人类社会发展对物韭构建的要求与作用的结果。物业管理企业在实菇对坊业的管理过程中必须考虑这些特点,多样性,复杂性,动态性的物业在管理上必续采取分类管理的方法进行具体化的管理。从物业管理企业经营的角度讲有一个霸业管理市场结分的民题。从物!lf.服务的角度有一个服务专门化和社会监督的商题。JA政府管理的角度有一个分类插导的问黯。

(1)有利于政府对物韭行业的分类指导与管理,但进辑业管理行业的健康发展。

(2)有亲自于根黯不间物主茧的不间特点细分物业管理市场,开拓物金管理业务的空陪刽

(3)有利于能进物盘管理企!lf.在管理上的释学分工,程进物业管理企业服务的专门化和社会对物业服务质最蓝督的提制的辈辈立。

4.接修中常见的违尊重行为有哪些?

楼宇装修必须保证结构的安金和外嚣的统一梯调。…最情况下,出瑛棋下行为的,可视

为装修违章:

(1)改变或损坏jjj{有房朦的结构、给理和公共设施,改变房屋及配套设施的使用功能。

(2)费用越重材料进仔装修,如在非提及承建墙体的楼辑上砌墙手在非求意外墙上开门、窗的。

(3)私自拆改爵垦的柱、梁、辑、承嚣墙、摩西防水、隔熟墨、上下水管道、电线路等。

(4)攘告拆改供暖、燃气管滥租设施。

(5)擅黯凿跺地西防水犀或在楼面上凿槽建设水电管钱,或因载修商影响他人房E量的IE常使用a

(6)改变陆命的使用功能,随意改变厨房、卫生间的位置。将生活湾水排入雨水管道的。

(7)擅自改变原有外墙门嚣的尺寸、位置以及外墙悔嚣,影响外墙羡巍、镜一的。

(8)一切屋外更改草草始建,包括封闭阳台、附加建筑物或律服户外之广告及标志等。

篇6:现代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简答题整理)

1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哪些? 2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

3简述教学影响学生行为改变的基本方式。4简述教师运用谈话法时应注意的问题。5简述一堂好课的标准。6简述小学生想象力的特点。7简述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8简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9简述课外活动的基本特点。10简述班级管理的功能 11简述小学教学评价的主要方法

12简述促进迁移的有效教学应考虑的策略。13简述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14简述布鲁纳德认知发现说及其对教学的启示。15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16简述在教学中运用练习法的基本要求。17简述小学德育目标确立的依据。18教师课外辅导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19简述班级授课制的基本特征。20简述童年期儿童学习的特征

21为什么说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22简述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的方法。23简述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24简述小学德育的方法。

25小学课堂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26小学生注意力特点有哪些? 27教学过程有哪些特点?

28我国小学德育的主要原则有哪些? 29简述做好心理辅导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30简述如何进行创造性的培养。

31关于人的身心发展有哪些典型观点,代表人物是谁?基本观点是什么?

32简述小学课外活动的内容。33简述学校教育制度建立的依据。34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学习观

35教师个人为实现专业化应做哪些主观努力? 36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37简述小学生学习兴趣的特点。38简述形成良好班风的基本措施。

39简述皮亚杰理论中7-12岁儿童思维发展的特征 40简述家校联系的基本方式。

41简述教育研究中文献检索的基本要求。42简述夸美纽斯关于教育适应自然地思想。43简述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44简述教育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的关系 45简述教师学习小学教育心理学的意义。46简述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47简述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48简述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途径。49小学班主任的常规工作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50简述开展好课外活动的基本要求 51我国小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52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各是什么?

53简述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54简述教学评价的分类。

1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哪些?

答: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顺序性、阶段性、互补性、个体差异性。

2、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

答:复杂性、创造性、示范性、长期性。3简述教学影响学生行为改变的基本方式。

答:强化法、代币疗法、行为塑造法、示范法、暂时隔离法、自我控制法。

4、简述教师运用谈话法时应注意的问题。答:(1)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2)提出的问题要明确,能引起四维的活跃,既富有挑战性和启发性,问题的难易要因人而异。(3)要善于启发诱导。

(4)要做好归纳小结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科学化,并注意纠正一些不正确的认识,帮助他们准确的掌握知识。

5、简述一堂好课的标准。

答:明确的教学目的,正确的教学内容;恰当的教学方法;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和整洁的板书;组织严密的教学过程。

6、简述小学生想象力的特点。

答:小学生想象的有意性迅速发展;小学生想象中的创造成分日益增加;小学生的想象将更具有现实性。

7、简述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答:逐步形成和谐的道德认识能力;道德言行从比较协调到逐步分化;明显的表现出自觉纪律的形成。

8、简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答:他认为,人的基本需要分为生理、安全、归属和爱、尊重、自我实现五种需要,前三种需要为缺失需要,必须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后两种是成长需要,不是我们生存所必需的,到时对于我们适应社会来说,却有很重要的积极意义。人们很少能得到安全的满足,较低级的需要至少部分满足后才能出现相对高级的追求。一般来说,学校里最需要的缺失需要是爱和自尊。如果学生感到没有被人爱,或认为自己无能,他们就不可能有强烈的动机去实现较高的目标,教师应该通过外部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行为,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将这种行为转化为内部动机,使学习成为一种稳定而持久的行为。

9、简述课外活动的基本特点。

答:课外活动具有很强的自主性;课外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具有很大的灵活性。科学参加课外活动的自愿选择性。

10、简述班级管理的功能。

答: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的班风;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11、简述小学教学评价的主要方法。

答:测验法;量表评价法;表现性评价法;轶事记录评价法;成长记录袋。

12、简述促进迁移的有效教学应考虑的策略。

答:精选教材内容;合理组织材料;合理安排教学程序;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防止负迁移的发生。

13、简述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答:遗传素质伟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遗传素质的差异是造成个体间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遗传组织的成熟制约身心发展的水平及阶段;遗传素质仅为人的发展提供物质前提而不能决定人的发展。

14、简述布鲁纳德认知发现说及其对教学的启示。

答:学习观;教学观;对教学的启示:教师首先必须全面深入的分析教材,明确学科本身所包含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引导学生理解教材结构的过程中,首先应注意教学本身应有的新异性,同时跨度应适当,其难度不能过高或过低,以便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胜任感,最后应根据学生的经验水平、年龄特点和材料性质,选取灵活的教学程序和结构方式来组织实际的教学活动过程;同时应注意提供有助于学生矫正和提高的反馈信息,并教育学生进行自我反馈,以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能动性。

15、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答:问题的特征;已有的知识经验;定势与功能固着;原型启发与联想;情感与动机状态;个性因素;

16、简述在教学中运用练习法的基本要求。

答:使学生明确练习的目的与要求,掌握练习的原理和方法,这样能防止练习中可能产生的盲目性,从而提高练习的自觉性;精选练习材料,适当分配分量、次数和时间,练习的方式要多样化,循序渐进逐步提高;严格要求。要求学生一丝不苟刻苦训练精益求精,达到最高水平,具有创造性。

17、简述小学德育目标确立的依据。

答:我国社会发展对政治、思想与道德提出的要求;教育目的对学生德育所要求达成的结果做出的总的规定;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与规律;

18、教师课外辅导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答: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目的明确,着重启发;组织学生互相帮助,对差生的辅导可适当组织优秀学生对他们进行帮助,共同提高,但不宜占用优秀学生过多的课外时间;善于总结积累经验。

19、简述班级授课制的基本特征。

答:以班为人员单位把学生按照年龄和知识水平编成固定的班级;以课时为时间单位,把每一课规定在统一而固定的单位时间里进行,教师同时面对全班学生上课;以课为活动单位,把教学活动划分为相对完整且互相衔接的各个教学单元,从而保证了教学过程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20、简述童年期儿童学习的特征。

答:①低年级儿童难以深刻理解学习的意义②学习动机是希望得到老师的称赞、父母的夸奖。③学习兴趣与习惯④对学习结果的重视随年龄而增加。

21、为什么说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答:①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②学校教育能有效的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③学校教育由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负责。

22、简述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的方法。

答:①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②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③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④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⑤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23简述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答:对现实的有效知觉;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自我调控能力;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生活热情与工作高效率。

24、简述小学德育的方法。

答:说服教育法;榜样示范法;实际锻炼法;陶冶教育法;品德评价法。

25、小学课堂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答: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

26、小学生注意力特点有哪些?

答:①无意注意占主导,有意注意有一定的发展②注意的品质较差③注意不够稳定,常常带有情绪色彩。

27、教学过程有哪些特点?

答:①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②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③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相 结合④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

28、我国小学德育的主要原则有哪些?

答:导向性原则;疏导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29、简述做好心理辅导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答:面向全体学生原则;预防与发展相结合原则;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学生主体性原则个别化对待原则;整体性发展原则。30、简述如何进行创造性的培养。答:①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环境;②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③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

31、关于人的身心发展有哪些典型观点,代表人物是谁?基本观点是什么?

答:有四种典型观点: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二因素论、相互作用论。

① 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的高尔登和美国的霍尔。遗传决定论的理论观点是:个体心理发展是受先天不变的遗传决定的。② 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华生,基本观点是个体心理的发展完全是后天环境教育的结果,遗传并没有什么太大的作用。③ 二因素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吴伟士和德国的施太伦,理论观点是,个体发展是由遗传和环境两个因素共同决定的。④ 相互作用论是目前影响较大的一种观点,多数心理学家都支持这一观点。,其理论观点是遗传对个体心理发展作用的大小依赖于环境的变化,而环境作用的发挥也受遗传的制约。

32、简述小学课外活动的内容。

答:科技活动;学科活动;文学艺术活动;体育活动;社会活动;传统的节假日活动。

33、简述学校教育制度建立的依据。

答:①受国家政治制度的影响②受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的影响③受文化历史传统的影响④受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

34、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学习观。

答: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和转换。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呈现者,他更应该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的看法,洞察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以此为依据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理解。由于经验背景的差异,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常常各异,在学生的共同体之中,这些差异本身便构成了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教学就是要增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使他看到那些与他不同的观点,从而促进学习的进行。

35、教师个人为实现专业化应做哪些主观努力? 答:善于学习;恒于研究;勤于反思;勇于实践。

36、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答:①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②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③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④教育目的的实现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37、简述小学生学习兴趣的特点。

答:①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不分化到逐渐对各不同学科内容产生初步的分化性兴趣。②低年级儿童对通过游戏的方法进行学习的活动感兴趣;中年级以后,游戏因素在儿童兴趣上的作用逐渐降低,反映了儿童从学前期的学习向学龄期的学习转化的特点。

38、简述形成良好班风的基本措施。

答:发挥班主任的表率作用;发挥任课教师和学生家长的作用;发挥身边榜样的作用;建立健康的班集体的舆论和合理的班集体规范。

39、简述皮亚杰理论中7-12岁儿童思维发展的特征。答:皮亚杰提出的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认为7-12岁的儿童处于具体运算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了抽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因而能够进行逻辑推理。这个阶段的标志是儿童已经获得了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的守恒概念,守恒概念的出现是具体运算阶段儿童的主要特征。40、简述家校联系的基本方式。

答:促进家校合作的途径主要包括召开家长会,举办家长沙龙、组织家长委员会、电话互访、设立家长开放日等多种方法。

41、简述教育研究中文献检索的基本要求。

答:①全面准确地检索教育文献②进行内部评论与外部评论③以分析概括为基础,撰写教育文献综述报告。

42、简述夸美纽斯关于教育适应自然地思想。

答:一是自然地一部分,人都有相同的自然性,都应受到同样的教育;二是强调教育要遵循的自然发展规律;三:要进行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人的泛智教育,而不是仅强调宗教教育。

43、简述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答: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44、简述教育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的关系。

答:普通心理学是探讨人的一般心理现象,即认知过程、情感与意志活动及个性形成的规律,这些现象是所有人都具有的;而教育心理学所探讨的是学校中的师生,主要是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所出现的特有的学习心理、品格形成的心理及规律。两者都研究心理现象,因此是相通的。

45、简述教师学习小学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答:有助于教师了解自己的工作对象,更好的完成教育教学工作;有助于教师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有意识的维护学生心理健康;有助于教师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有助于教师科学的总结自己的教育教学。

46、简述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

答:加涅根据学习情境由简单到复杂、学习水平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把学习分为八类,构成了一个完善的学习层次结构。依次是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言语联接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或原则学习、解决问题学习。

47、简述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答:①前习俗水平。这时期又分两个阶段惩罚和服从的取向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②习俗水平,又分两个阶段,寻求认可取向阶段;遵守法规取向阶段。③后习俗水平,分为社会契约定向阶段;普遍伦理取向阶段。

48、简述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途径。

答:①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②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③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④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⑤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⑥小组辅导。

49、小学班主任的常规工作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答:①了解学生②组织和培养班集体③建立学生档案④个别教育⑤班会活动⑥协调各种教育影响⑦操行评定⑧班主任工作计划及总结。

50、简述开展好课外活动的基本要求。

答:①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②活动的内容和组织形式要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③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精神。

51、我国小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答:①加强综合性,突出课程的整体教育功能。设置综合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知识的整合,有利于课程的综合化多样化。②加强实践性,突出学生自主性、探索性和合作学习。强调小学生的主体性,以学生为发展中心,突出学校学习与学生经验的联系,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

人③加强弹性,体现课程的适应性。在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的同时,给地方和学校一定的自由空间依据本地区和本校实际情况决定校本课程方案。

52、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各是什么?

答:优点:有严格的制度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和达到一定质量;有利于经济有效大面积的培养人才;有利于系统知识的传授;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缺点:强调系统书本知识的学习,容易产生理论与实际脱节;强调教学过程的标准、同步、统一,难以完全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

53、简述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答:动机的培养: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来培养学习动机。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来培养学习动机。动机的激发: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54、简述教学评价的分类。

篇7:现代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简答题整理)

第二章:高中历史课程教学设计第一节:

高中历史课程教学原则考点一:教学原则确定的依据 1.历史教学最主要、最根本的原因是()。

A.史论结合原则B.重点突出原则C.系统性原则D.直观性原则 【答案】:A。

2.什么是教学原则?确立教学原则的依据是什么? 【答案】

(1)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任务,遵循教学过程的规律而制定的对教学的基本要求。

(2)教学原则的确立依据 ①总结和概括教学经验。②依据教学过程的规律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③依据一定社会的教育目的。④依据古今中外的有关研究成果。3.历史学科的特点是什么? 【答案】

(1)过去性是历史知识的最根本特征,即历史指的是人类社会过去的全部实践活动,指的是过去的人和事。这种过去,从本质上讲都是历史的陈迹。历史不能重复出现,不能通过任何途径如实验室的“观察”或“实验”使其重复出现。历史知识过去性的特征又决定了它具有间接性特征。我们所学习的古今中外的历史知识,已经成为历史的陈迹,人们只能间接认识,无法直接体验。即使历史研究也不可能“复原”历史全貌,只有尽最大努力去追求真实,“贴近”历史。

(2)具体性是历史知识的显著特征,即任何历史知识都有着具体内容,是由时间、空间、条件、经过、人物及其活动等具体要素构成的。这主要表现为:任何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都有其发生和发展的时间、空间和条件;任何历史事件都是有头有尾、有实际情节、有具体经过的;任何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都离不开一定的历史人物及其活动。

(3)综合性,即历史是包罗万象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一切事物发生和发展的过程,都是历史学研究的对象。马克思曾说:“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历史包括自然史和人类史两部分。我们通常所说的历史仅仅指的是人类史。人类历史发展本身的丰富多样性,决定了历史知识具有综合性特征。历史知识所涉及的范围极其广阔,包括经济、政治、军事、科技文化、民族关系、国际关系等等。现代著名文学家王蒙说过“一切学科都是历史学科的分支。”历史知识是一门综合性的知识,是知识的海洋。

(4)科学性是历史知识的重要特征,即我们所学习的经过科学整理的历史知识并不包括以往一切历史现象和历史事实,而仅仅包括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一科学理论指导下,经过选择、分析并作出正确的解释、说明之后的这一部分历史现象和历史事实,它们是客观真实的,是能够揭示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的。

考点二:高中历史课程教学原则 1.高中历史课程教学原则有哪些? 【答案】:(1)史论结合原则(2)突出重点原则(3)直观性原则(4)系统性原则

2、简述在教学中,怎样才能做到事史论结合?

答案:史论结合原则是历史教学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原则,在历史教学中,首先必须详细的把握和讲清基本事实,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认知材料,为正确分析,得出结论奠定基础,创造条件。其次,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对基本史实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和概括,从而得出正确答案。史论结合必须做到史实讲述中寓有观点,观点分析中不离史实,要反对只讲理论观点,而不注意讲述基本史实;或者只讲基本史实而不注意讲理论观点的做法。3.在历史教学中,贯彻重点突出原则必须做到哪几点?

【参考答案】在教学中突出重点,首先要确定重点。一般而言,在教材中居于主导地位,起着关键作用的史实,构成了历史发展基本内容的史实,对联系当前实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具有现实意义的内容,都属于重点。在历史教学中,贯彻突出重点的原则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分清主次,详略得当。(2)点面结合,互为补充。(3)围绕重点,补充材料。

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考点一: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模式 1.什么是教学模式?

将模式一词最先引入到教学领域,并加以系统研究的人,当推美国的乔伊斯和韦尔。乔伊斯和韦尔在《教学模式》一书中认为:“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和作业、选择教材、提示教师活动的一种范式或计划。”实际教学模式并不是一种计划,因为计划往往显得太具体,太具操作性,从而失去了理论色彩。将“模式”一词引入教学理论中,是想以此来说明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各种类型的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或框架,表现教学过程的程序性的策略体系。因此教学模式可以定义为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知道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作为结构框架,突出了教学模式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功能;作为活动程序则突出了教学模式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

2.教学模式的类型有那些?

【答案】:

1、信息加工教学模式

2、个性教学模式

3、合作教学模式

4、行为控制教学模式

3.教学模式的结构是什么?

【答案】:1.理论依据2.教学目标3.操作程序4.实现条件5.教学评价 考点二:高中历史课程教学方法 1.什么是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论由教学方法指导思想、基本方法、具体方法、教学方式四个层面组成。教学方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教授法)和学生学的方法(学习方法)两大方面,是教授方法与学习方法的统一。教授法必须依据学习法,否则便会因缺乏针对性和可行性而不能有效地达到预期的目的。但由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所以在教法与学法中,教法处于主导地位。2.常用的高中历史教学方法有哪些? 【答案】:

1、讲述法

2、讲解法:解释和比喻,分析和综合,类比与对比

3、谈话法

4、图文示意教学法

5、学习发现法

6、讨论法

3、讲述法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案】:讲授法是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地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力的方法。其基本要求包括:

①科学地组织教学内容。②讲究语言艺术③善于设问解疑,启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④恰当地运用板书。⑤讲授过程中辅之以其他教学手段和方法,使之与讲授相互补充,克服讲授法的弱点。

第三节: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设计考点一:教学设计的基本特征 1.教学设计的含义是什么? 【答案】:所谓教学设计,简单地说,就是指教育实践工作者(主要指教师)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进行的系统规划、安排与决策。具体说来,教学设计是指教师以现代教学理论为基础,依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和教师自己的教学观念、经验、风格,运用系统的观点与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要,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步骤,合理组合和安排各种教学要素,为优化教学效果而制定实施方案的系统的计划过程。

由此可以看出,教学设计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为教学活动制定蓝图的过程。通过教学 设计,教师可以对教学活动的基本过程有个整体的把握,可以根据教学情境的需要

和教育对象的特点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实施可行的评价方案,从而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另外,通过教学设计,教师还可以有效地掌握学生学习的初始状态和学习后的状态,从而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方法,采取必要的教学措施,为下一阶段的教学奠定良好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学设计是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好的教学设计可以为教学活动提供科学的行动纲领,使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事半功倍,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忽视教学设计,则不仅难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而且容易使教学走弯路,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2.教学设计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案】:(1)问题情境体现文化底蕴,通过联系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实例,体现各学科在实践中的巨大作用;通过深层次的历史文化背景的展示,体现各学科学习对自然、历史文化及人类自身的关注和热爱;通过各学科故事或各学科史的讲述,培养学生对各学科学习的兴趣;通过对科学研究,特别是各学科研究工作中的伟大人物介绍,帮助学生形成坚强的个性。(2)教学设计体现现代教育教学观念。教学观念是带有普遍性的、最基本的、可以作为其他教育规律的基础规律和基本观点.在反映各学科教学观念的案例中,执教者抓住其中能说明问题的“亮点”展开,并加以分析,进行教学设计。

(3)学习过程的设计体现自主精神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中,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选择机会和自主发展的空间,使学生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实现自主精神的充分发挥,改变传统教学过程的“讲———学———练”模式,强化通过问题解决来学习的“学———讲———练”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事实上,学生的自主精神是通过课堂上的交流活动来体现的,可采用实验、尝试、猜测、讨论等方式进行。

(4)知识建构体现渐进过程。建构主义的知识观认为:知识只不过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假设或假说,它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它必将随着人们的认识程度的深入,不断地变革、升华和改写,出现新的解释和假设.知识并不能绝对准确无误地概括世界的法则,提供对任何活动或问题解决都适用的方法。

(5)课件制作体现动态交互。在新理念下,计算机课件制作除了要求使用新的技术,体现真实、美观、动感外,特别强调它的交互性,所用数据可以修改,使课堂成为实验室;学生可上机设计并操作,还留有课后进一步实验、探索、研究的余地。3.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案】:基本要求集中体现为如下几个方面.(1)教学内容的设计要注意体现各学科的文化价值和人文精神,关注具体各学科内容的特点。一方面,在职业高中各学科教学内容的设计和编写中,应将各学科的文化价值渗透在各部分内容之中,并采取多种形式,如与具体各学科内容相结合或单独设置栏目作专题介绍;列出课外阅读的参考书目及相关资料来源,以便学生自己查阅、收集整理.另一方面,要注意新理念、新内容在职业高中各学科教学素材编写上的特殊处理.例如,算法是职业高中各学科课程中的新内容之一.在设计教学素材时,要注意突出算法的思想,提供实例,使学生经历模仿、探索、程序框图设计、操作等过程,从而体会算法思想的本质,而不应将算法 内容单纯处理成程序语言的学习和程序设计.同时,教学素材的设计还要注意在能够与算法结合的课程内容中,融入用算法解决问题的练习,不断加深学生对算法的认识.

此外,应把“各学科探究”、“各学科建模”和“各学科文化”等新的学习活动恰当地穿插安排在有关的教学内容中,并注意提供相关的推荐课题、背景材料和示范案例,帮助学生设计自己的学习活动,完成课题作业或专题总结报告.

(2)教学内容的选取要帮助学生打好基础,发展能力 在教学设计时,既要关注学生在各学科情感态度和科学价值观方面的发展,也要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各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能力. a.强调对基本概念和基本思想的理解和掌握.

b.重视基本技能的训练.熟练掌握一些基本技能,对学好各学科非常重要.

c.与时俱进地审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随着科技的进步、时代的发展和各学科研究的不断深化,职业高中各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在发生变化,教学要与时俱进地审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3)教学素材的选取应注意体现各学科的本质,关注与实际的联系,关注学生的现实,注意适度的弹性。

教学设计中的素材选取,首先要有助于反映相应各学科内容的本质,有助于学生对各学科的认识和理解,激发他们学习各学科的兴趣,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素材应具有基础性、时代性、典型性、多样性和可接受性.此外,在教学素材的编写时,内容的设计要具有一定的弹性.

(4)进行教学内容组织的设计,要关注相关各学科内容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全面地理解和认识各学科。各学科各部分内容之间的知识是相互联系的,学生的各学科学习是循序渐进、逐步发展的.教学素材编写时,应充分注意这些问题,不要因为职业高中各学科课程内容划分成了若干模块,而忽视相关内容的联系.新的职业高中各学科教学内容是根据学生 的不同需要,分不同的系列和层次展开的.对此,必须引起教学设计的足够关注.同时,处理这些内容时,还要注意明确相关内容在不同模块中的要求及其前后联系,注意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螺旋上升、逐步提高.

(5)教学内容的呈现应关注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索。在高中各学科教学设计中,呈现教学内容应注意反映各学科发展的规律,以及人们的认识规律,体现从具体到抽象、特殊到一般的原则.在教学设计中,应注意创设恰当的情境,从具体实例出发,展现各学科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学生能够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经历各学科的发现和创造过程,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教学素材的呈现应为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留有比较充分的空间,有利于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反思等过程;还可以通过设置具有启发性、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进行思考,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并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在思考、探索和交流的过程中获得对各学科较为全面的体验和理解.(6)教学设计要充分体现现代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的整合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对各学科课程内容、各学科教学、各学科学习等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如何使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的各学科学习提供 更多的帮助,是教学设计值得关注的问题.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原则是有利于对各 学科本质的理解.

考点二: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1.教学设计的原则是什么? 【答案】:(1)系统性原则(2)程序性原则(3)可行性原则(4)反馈性原则 2.教学设计的基本策略是什么? 【答案】:教学策略是教学活动过程结构和教学方法的灵魂,教学策略划分为三种基本的策略:替代性教学策略与生成性教学策略,指导性教学策略。3.什么是教学设计的系统性原则? 【答案】: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是由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分析,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以及教学评估等子系统组成。各子系统及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诸子系统中,各子系统的功能并不等价,其中教学目标起着指导其他子系统的作用。同时,教学设计应该立足于整体,每个子系统应该协调于整个教学系统中,做到整体与部分的辨证统一,系统的分析与系统的 综合有机结合,最终达到教学系统的整体优化。考点三: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 1.设计的理念和思路是什么? 【答案】:教学理念和指导思想:说明本节课用那些理念作指导,并阐述所用理念指导下的教学设计意图。

教材分析:重点分析本节课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本节课教学的重点、难点。

学情分析:分析学生学习中易理解和难理解的问题及原因,通过分析了解所教对象,准确定位教学目标。

2.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是什么? 【答案】:(1)设计理念和思路(2)设计教学内容(3)教学目标的确定(4)教学策略和教学过程设计(5)教学反思

3.教学目标确立的原则是什么? 【答案】:(1)要注意能理性和全面性(2)要有层次性和可测性 第四节: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指导考点一:课前备课兼顾学法 1.课前备课的重要性。【答案】:(1)认真确定课堂教学目标。教师在备课前,应当认真阅读教材、教师用书,对所教授内容的三维目标、教材编写特点等要了然于胸,并结合学生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课堂教学目标。所拟定的教学目标要具体、可操作,如果目标过高或过低,都容易使学生失去兴趣,而应当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即“跳一跳能摘到果子”。

(2)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教师们都认识到应该“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变“死教”教材为“活用”教材,使课堂教学生动而有效。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之一。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首先应当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能根据学情和教学需要对教材进行改进和补充,使之更好地为教学、为学生服务。其次是教师要勇于创新,大胆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教材更加切合学生的实际,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2.课前备课的原则是什么? 【答案】:(1)要考虑教学的内容和教学的方法(2)要考虑如何有利于学生的学 3.历史课前预习教师要注意的有哪些? 【答案】:教师在预习中要做好的几点(1)、教师在课前应对学生进行预习方法培训,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历史、思品知识的预习方法。2)、教师事先设置好预习问题,在布置预习任务时将设置的预习问题留给学生,使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有任务、目标和方向。(3)、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学生的预习以学习小组单位进行,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学生的预习集中进行,由于对学生进行督促和监督,使预习有时间保障。(4)、加强对学习小组组长的培训,每次预习结束后由组长对组内学生预习结果进行检查,及时督促预习不认真的同学,并在组内进行预习结果交流,有利于培养小组合作探究精神。(5)、为便于提高预习效果,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应根据教师布置的预习作业做好预习笔记,教师要在课堂或课前抽查,督促学生将预习工作落实。

考点二:教学课堂渗透学法

1.学会教学课堂渗透学法的重要性。【答案】:课堂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其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密不可分的。可以说,教师怎样教,直接影响着学生怎样学;而学生的学,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教师的教。多少年来,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由于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往往只单方面地强调教师如何把书教好,却对学生如何更好地学习,则很少过问;在教师的教研活动中,一般也只重视教师教法的研究与改进,而忽略学生学法的研究和改进。因而使学生的学习常处于一种被动的接受的困难境地,造成学生知识学得死板、思维不灵活、动手能力差、适应能力弱等现象,严重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与提高。实际上,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的,只有重视学,教才有针对性。如果我们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也重视教给他们科学的学习方法,就可能使学生更灵活、更轻松地获得更多的知识,有效地发展他们的各种能力。正如陶行知所说:“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会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教学生学有什么意思呢?就是把教和学联络起来,一方面要先生负指导责任,一方面要学生副则学习的责任。对一个问题,不是要学生拿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乃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手续程序,安排妥当,指导他,使他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相类似的讲演,发生相类似的理想,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理想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这也就是第斯多惠说的:不好的教师是向学生传述真理,而好的教师则是教学生去发现真理。由此可见,教师要搞好课堂教学,不仅要研究教法,也要研究学法,并对学生的学法进行具体指导,将教课和学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受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2.教学课堂渗透学法的要求有哪些? 【答案】(1)教导学生学会分析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2)教导学生学会分析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提高历史思维能力(3)教导学生学会总结历史规律,活学活用

(4)教导学生学会对习题进行变异训练,提高解题技巧

3.在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时应遵循以下的要求: 【答案】(1)、明确学法指导目的,调动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2)、学法指导要遵循学习规律,运用学习理论。(3)、学法指导要与学情研究相结合,注意因材施教。(4)、学法指导应渗透与课堂教学中,使其经常化,具体化。

第五节: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评价

考点一:教学评价的含义

1.教学评价的含义是什么? 【答案】: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教学评价是研究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价值的过程。

2.教学评价的内容包括哪些?

【答案】:教学评价一般包括对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环境、教学管理诸因素的评价,但主要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和教师教学工作过程的评价。

3.教学评价的核心环节是什么?

【答案】:教学评价的两个核心环节:对教师教学工作(教学设计、组织、实施等)的评价——教师教学评估(课堂、课外)、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即考试与测验。评价的方法主要有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

考点二:教学评价的作用

1.教学评价的作用有哪些? 【答案】:(1)导向功能(2)激励改进功能(3)反馈调节功能(4)鉴定,选拔功能

2.激励改进功能对教师教学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教学评价对教师有一种激发情感,鼓舞斗志,反思改进,积极向上的功能。

3.反馈调节功能对教学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教学评价的结果为教师和学生了解教学,学习状况提供了大量的反馈信息,使教师、学生根据反馈信息对原来的教学设计,学习方式做出必要的,适当的,及时的调节,以取得最佳效果。

考点三:教学评价的类型

1.教学评价的类型有哪些?

【答案】:按评价功能进行分类(1)诊断性评价(2)形成性评价(3)终结性评价 按评价表达分类(1)定性评价(2)定量评价 按评价内容分类(1)过程评价(2)成果评价

按评价的主客体分类(1)他人评价(2)自我评价 2.什么是终结性评价

篇8:现代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简答题整理)

现代企业人力资源主要就是运用科学方法、人和事相结合的特性, 企业主要就是利用科学方法支配开发企业员工的劳动能力, 简单的说就是利用科学方法来协调人和人、人和事之间的关系。让企业充分发挥人的资源优势, 以此来实现目标。对于人力资源来说本身具有很多特性, 例如:社会性、能动性、时效性、增值性、系统协调性、变化性、再生性、独立性等特点。但是对于企业的管理与发展来说, 主要就是具有代表性的社会性、时效性、再生性、能动性。

1、社会性:

社会的发展直接影响着人类自身的发展, 那么人力资源的发展是人类自身发展变化的结果。所以, 社会的发展对人力资源的再生产起着决定性且不可复制的作用。

2、时效性:

人力资源是有生命实体的劳动者组成。劳动者有自身的生命周期, 如果不适时的开发和利用, 那么不仅造成人员的浪费, 更使其丧失资源的功效, 具有实效性。

3、再生性:

再生性是企业发展的根本性能, 从小的个体来说, 人的体力耗费经过时间和营养的补充可以使人变得精力充沛, 积极地投身事业中去。从大的整体来讲。人类的繁衍生生不息, 劳动者的再生, 后浪追打前浪, 一代超越一代, 这样企业的发展也将是生生不息的。因此, 具有再生性。

4、能动性:

人不同于动物最大的区别就是, 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力资源开发利用, 是通过自身有目的性的活动来完成的, 所以, 具有能动性。

二、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的发展趋势

随着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战略在社会上地位的不断提升和不断发展, 推动了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发展趋势。人才作为高科技的使用者和发明者, 已经成为当代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最重要的人力资源。在新的经济发展环境下, 人力资源已经成为企业在社会上发展的强势竞争手段。现如今, 如何进行优化配置和合理有效的开发利用, 已经成为企业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重要手段。

三、现代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人力资源结构不协调, 人不能尽其用。

现代企业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 但是不能保全其作用, 还有上级领导的思想观念制约着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 城乡差别一直束缚着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使得人不能尽其才, 才不得所用, 造成了企业结构失衡。

2、人力资源的机制不合理使得人力资源的大量流失。

不合理的机制直接导致人力资源的大量流失, 国企的行政委任制, 私企的家族制, 人才聘用的管理制度, 不能从企业的发展方向上来关注人力资源的获取与流失, 致使人才大量流失和浪费。

3、企业只注重人力资源的获取, 而不懂得挖掘原有的资源。

现代企业大力招取笼络人才, 只注重短期的效益, 不考虑长期的发展。不去挖掘培养人才, 不给予教育培训, 不能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潜在能力充分发挥出来, 这样不仅忽视了员工的有效使用, 并且忽视了对高层次人员的深入开发。

4、流于表面形式, 不从根本转变员工的观念和态度。

现代企业, 只注重学历的高低, 而不去挖掘人的潜在能力, 流于形式的培训和教育, 根本不从思想观念和态度上对其进行改变和突破, 使得资源流失。

5、只有完善的罚, 没有健全的奖。

现在的企业, 讲的是奖罚分明, 但是在罚的方面很有效的来完善体制, 但是在奖赏的体制上却体现没那么健全。

四、现代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问题的解决措施

1、优化人力资源结构和体制。

企业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打破家族制和行政委任制的制度, 完善人员考核、薪酬聘用相结合的开发管理体制。充分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 鼓励人力资源部门直接参与企业的战略决策, 使得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地位不受传统束缚。

2、注重挖掘人才, 使其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随着知识经济的转变, 企业也应该转变员工的价值观念, 积极的创设激励人才、培养人才的的良好环境, 制定最佳的人力资源开发计划, 使得人力资源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这样, 不仅是人尽其用, 也使得企业不用盲目的去招揽人才, 流于形式, 浪费财务和人力。

3、提高个人素质、做到人力与岗位相协调。

企业在做到人力学历与企业发展相协调的同时, 也要做到岗位和人力相协调, 这样使才尽其用, 也提高人员的积极性。与此同时, 也要使每个人员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以备不时之需, 也做到企业的全面提升。

4、福利待遇制度。

企业应该建立一个的健全人才激励机制, 重视设置适当的员工福利待遇制度, 例如全勤奖、季度奖等等, 以此来吸引和保持住人才, 增强员工的组织归属感, 间接降低员工的离职率, 节约人力资源管理成本。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 随着人才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流。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对于优化企业的发展模式和人才的配置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同时对加快企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高尖端人才结合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 是企业在社会发展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障。所以现代企业人资源开发与管理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同样也是企业家们的共识, 更是现代企业发展乃至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舒莲枝.人力资源管理浅探[J].国外建材科技, 2004, (03)

[2]、李莉.人力资源的管理机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8, (10)

[3]、黄卫东.规范今天铺垫明天——对人力资源管理中工作分析问题的思考[J].广西电业, 2002, (06)

上一篇:plc产品分类介绍1下一篇:小学生六一广播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