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运算定律综合练习

2024-05-07

乘法运算定律综合练习(精选9篇)

篇1:乘法运算定律综合练习

教学内容:课本第71-72页练习十四的第11-17题。

教学目的:通过综合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熟悉过的运算定律,能够运用学过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把下面相等的式子用线连起来,并说明符合什么运算定律。

a+b a×(b×c)

(a+b)+c b+a

(a×b)×c a+(b+c)

a×b a×c+b×c

(a+b)×c b×a

让学生一个一个地在练习本上连线,并说明符合哪个运算定律。

教师说明:应用这些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二、做练习十四的第12、13题。

1.第12题,一般来讲这道题中的第5、6题都可以用简便算法做,核对时学生算出得数后,还要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2.第13题,先让学生独立做,然后集体核对。这道题中的.每一小题都可以用简便算法计算,还要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教师说明:应用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怎样应用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呢?这就要求我们仔细观察、分析题目的特点,怎样简便就怎样做。

如“104×25”把104看成100加4,而100加4分别乘25比较容易,那么就应用乘法分配律先把100和4分别乘以25再相加。

如“135×6+65×6”,两个乘法中都有因数6,而且135与65的和刚好是200,是整百数,整百数乘以6比较容易,那么就应用乘法分配律先求出135与65的和再乘以6比较简便。

如“48×25”,因为25与4或8相乘都可以得到整百数,而48可以分成6×8,所以可以先将48分成6×8,再应用乘法结合律,先算出25乘以8得200,再乘以6。

三、先让学生独立做,做完后集体核对。

1.核对第16题时,学生说出一种算后,再提问:还有其他的算法吗?教师把学生所说的算式都写在黑板上。如:30×24+30×3×24、(30+30×3)×24

问:哪一种算法比较简便?请几个学生发言。

教师说明:在这道题中,因为汽水和桔子水每箱都是24瓶,所以先求出汽水和桔子水一共有多少箱,再求一共有多少瓶比较简便。

2.核对第17题时,学生列式计算后,问:

“这道题能先求鸡和鸭一共有多少只,再求这些鸡和鸭一年一共产多少千克蛋吗?为什么?”

教师说明:在这道题中,因为鸡和鸭一年产的蛋数不同 ,鸡每年产蛋13千克,鸭每年产蛋12千克,所以不能先求出一共有多少只鸡和鸭,再求一年一共产多少千克蛋。

四、选做题。

提前完成的学生可以做练习十四的第18*题和20*题。

五、作业

练习十四第11、14题。

篇2:乘法运算定律综合练习

1.引导学生能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

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

自觉合理地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回顾再现。

通过课前了解,听说咱班同学口算能力特强,老师这儿有几道题,咱们比一比,看谁反应快?

师先依次出示:

12×5= 35×2=

25×4= 125×8=

再出示: 25×13×4= 15×97+15×3=

师:这么复杂的题,你们也口算的这么快,怎么算得呀?

生1:我是先算25乘4得100,再算100乘13得1300。

生2:把15提出来,97加3得100,再算15乘100得1500。

师:你们这样想的根据是什么?

13×4=25×4×13=1300

生1:乘法结合律

生2:乘法交换律

同学们的简算意识可真强,能够巧妙地利用我们学过的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来做一个综合练习。

板书课题:乘法运算定律综合练习

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学过哪些乘法运算定律?用字母怎么表示?

师板书: 乘法交换律: a×b=b×a

乘法结合律:(a×b)×c= 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课的开始通过抢答一组口算题,充分调动学生对计算的学习兴趣,乘法运算定律的回顾为学生熟练、灵活运用定律进行简算,为新的教学活动做好准备。)

二、分层练习强化提高。

师:同学们记得真熟练,你能灵活熟练运用它们吗?这儿有些题,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对有快。

基本练习

我会做

(1)23×4×5(2)8×(125+11)

(3)2×289×5(4)65×32+35×

请同学们直接写在练习纸上。

谁愿意到前面来给大家说说你是怎么做的?说时先说一说用了哪种运算定律?再说一说怎么算的?

生1:

23×4×=23×20

=460

(2)8×(125+11)

=(8×125)+(8×11)

=1000+88

=1088

师:根据刚才同学的发言,有没有不同的意见?

师:和这个同学做的有不一样的吗?

看来大家对直接利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掌握的不错。来点有难度的,还行吗?

变式练习

试一试 我能行

(1)36×101(2)18×99+18

(3)25×44(4)125×25×32

(学生都完成后)

师:谁来说说你每道题都运用了哪种运算定律?分别是怎么算的?

生2:第一题运用了乘法分配律。36×10

1(100+1)

=36×100+36×1

=3600+36

=3636

第二题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18×99+18

=18×(99+1)

=18×100

=1800

第三题运用了乘法分配律。25×44

=25×(40+4)

=25×40+25×=1000+100

=1100

另外同学的方法: 25×44

=25×(4×11)

=(25×4)×11

=100×11

=1100

第四道题运用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25×32

=(4×8)×125×25

=(125×8)+(25×4)

=1000+100

=1100

125×25×32 =125×25×(4×8)=(125×8)×(25×4)=1000×100 =100000(集体订正后)

师:针对同学的发言,你有没有不同的意见?

师:有没有不同的方法? 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师:第1题100加1哪来的?

生:把101分成100加1。这样就可以运用乘法分配律使计算简便。

师:看来两个数相乘,有时可以根据算式的特点,把其中的一个数拆成整十或整百数与另一个数相加的形式,再运用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

师:第2题的100从哪里来的?

生:把99个18和1个18凑成了100个18。

师:原来有时还可以根据算式的特点,用凑整的方法使计算简便。

师:第3题还可以怎么做?

1:25×(20+24)

生2:25×2×22

师:这两种做法分别运用了哪种运算定律?

生: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

师:看来同一道题有时可以根据算式的特点,可以利用不同的运算定律。

师:第4题为什么把32分成4乘8呢?

生:125乘8得1000,25乘4得100。

师小结:在计算时,我们可以根据算式的特点,灵活地运用拆或凑整这一小窍门,再利用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

师:回忆刚才我们做题的过程(出示刚才做过的题目),想一想简便计算时,先干了什么?又干了什么?最后干了什么?(小组成员互相交流,互相补充)

生1:先看看数,再看能否用运算定律?最后算一算。

生2:看这些题能不能应运算定律,再算。

师:同学们概括地很全面很好,在进行计算时,我们要先看一看算式有什么特点,有时可以直接用运算定律计算,有时可以巧妙的用拆或凑整的方法使计算简便。再想一想,应该用哪种运算定律,是乘法交换律,还是乘法结合律,还是乘法分配律。最后再认真地算一算。同时形成以下板书:

乘法交换律: a×b=b×a

乘法结合律:(a×b)×c= 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虽然学生对这几道题掌握的比较牢固,教师在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的同时,使学生领悟进行简便计算的方法。练习从易到难,使学生的学习建立在积极、自信、自主探索的基础上,使学习的更多过程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样学生获得知识才具有价值、才会使学生终身受用。)

下面的练习有一定的挑战性,有没有信心用我们总结的方法完成挑战?

提高练习

动动脑 我最棒

(1)99×128+99×871+99(2)132×68-32×68

(3)25×197+75(4)34×76+24×17×

2我们的挑战时间4分钟。如果能做对其中的2道题就算挑战成功,如果做对这4道题就是今天的巧算小能手。

师:谁来说说做前2题,你是怎么想的?(生上台展示)

生1:第1题,我根据算式的特点,凑成1000个99,结果是99000。

第2题,132个68减去32个68,得到100个68,结果是6800。

师:第一题和第二题你用了什么运算定律?有没有不一样的?

师:第3题有做出来的吗?对比两种不同的方法

25×197+7=25×197+25×=25×(197+3)

=25×200=5000

生1: 25×197+75 生2: 25×197+75 =(25 + 75)×197

=25×197+25×3 =100×197

=25×(197+3)=19700

=5000 生:为什么分成25×3?

生:25×3=75,把75分成25×3。正好有2个25。用乘法分配律。

师:你觉得哪种做法是正确的?

师:怎么错的?

师:(针对错误的同学)这位同学敢于把问题与大家一起交流,让我们避免再犯类似的错误,我们是不是也应该感谢他。

生3:第4题,我是这样做的 34×26+74×17×2

=(26+74)×3=100×34

=3400

师:同学们,虽然这4道题有些复杂,但是我们有好的方法,同样能够灵活的解决。

2道题的同学请举手,恭喜你们挑战成功!做对4道题的同学有谁?祝贺你们是今天的巧算小能手。没有挑战成功的同学也不要气馁,老师为大家准备了自测题,相信大家有完美的表现。

三、自主检测 完善评价

必做题:

一、填一填:

(1)38×4×5=38×(__×__)

(2)125×32=125×__×__

(3)39×42+61×42=(__+ __)×

42二、连一连:

8×(125+11)35 ×(199+1)

35×199+35(37+63)×437×45+63×45 8×125+8×1三、怎样简便怎样算:

(1)4 ×43×25(2)25×64(3)35×10

2选做题:小马虎在算(□+50)×4时,算成□×4+50,小马虎计算的结果与正确结果相比,怎么样?

(学生的学习是有差异的,正确的认识和处理这种差异,实施有效的因材施教,是使学生都能在不同基础上得到发展的保证。基于此,在自主检测设计有必做题和选做题,使每个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体验,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四 归纳小结 课外延伸

生1:我知道在简便计算时,要先看一看算式的特点,再想运用哪个运算定律,最后再认真的算一算。

生2:我知道有些复杂题,可以用灵活地运用运算定律使计算变得简便。

生3:我运用总结的简便计算的方法,体验到挑战成功的体验。

师:在数学王国里,还有很多有趣的问题期待我们的探索,课下同学们再想一想这些题能不能用简便方法计算,并从中发现什么规律?

拓展练习:

99×99+199=

999×999+1999=

9999×9999+19999=

教后反思:

乘法运算定律综合练习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的基础上进行的一节综合练习课,目的是引导学生正确、熟练、灵活地运用三种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并在练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简便计算的基本方法:一看:算式的特点。二想:如何运用运算定律。三算。反思本节课有以下几点成功之处:

1、练习目标明确,方法指导到位。

由于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三种运算定律的情况下综合练习。所以设计时,既要有利于学生对基本知识的巩固,又要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归纳梳理和解题思路的拓宽。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较好地把

握了这点,安排了基本练习、变式练习和提高、拓展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提炼和总结了简便计算的基本方法。在提高练习效率的同时,又促进学生的思考。我们练习的真正目的并不是单纯地授之以“鱼”,而是为了更好的授学生以“渔”,我想从这点出发,学生从本节课的练习中,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又领悟了如何灵活运用定律,掌握了一些简便计算的方法和窍门。

2、练习题设计具有较强的典型性、有层次性。

本环节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基本练习。学生可直接运用定律进行简算,有助于学生巩固和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二是变式练习。练习的灵活性有了变化,虽然难度不大,但选择的练习题典型、代表性强: 36×101 18×99+18 25×44 125×25×

32每道题的设计都渗透解题方法的灵活,既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又符合学生不同层次的要求,并在练习的过程中,总结、概括出简便计算的基本方法。三是提高练习。让学生运用总结的方法完成有挑战性的提高练习,并根据学生情况提出不同的要求,在培养学生对知识理解的同时,既调动优等生的学习积极性,又保护学困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充分尊重保护出错学生自尊心,树立自信心。

篇3:乘法运算定律综合练习

各版本的教学大致相同 (苏教版教材不仅这样分段, 而且将乘法口诀与口诀求商同时教学, 以巩固乘法口诀表和沟通知识间的联系) , 都以熟记为根本点, 以程序化为主要手段, 体现了极具中国特色的“数学双基教学”特征:记忆通向理解, 速度赢得效率, 严谨形成理性, 重复依靠变式.

随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修订工作全面启动, 数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已从“双基”向“四基”转变: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活动经验和基本数学思想.笔者在教学完乘法口诀表后 (苏教版第八单元) 设计了一节“乘法口诀综合练习课”, 下面以本课为例谈谈练习课怎样促进“四基”的和谐发展.

【教学目标】

1.借助扑克牌, 在抽扑克、摆扑克和猜扑克等活动中, 进一步巩固乘法口诀表, 能够熟练运用乘法口诀正确计算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

2.在形式多样的数学活动中积累“试商”经验和探究问题的经验, 初步感受乘法结构, 初步渗透函数思想和数形结合的思想.

【教学准备】

学生每人9张扑克 (1-9) , 多媒体课件.

【过程设计及意图】

一、基本练习

1. 抽扑克牌对口诀练习

(1) 师生互动:教师从扑克牌1-9中任意抽一张, 学生报出该数的9句口诀.抽到的扑克放到一边, 从剩下的卡片中再次抽出一张, 学生进行报口诀练习.

(2) 同桌互动.同桌为一组进行抽扑克报口诀练习.一生抽扑克, 另一人说口诀, 反复轮流进行, 练习方式同上面的“师生互动”.

2. 抽扑克牌说算式练习

同桌互动:每人各抽一张扑克, 根据两张扑克先说出相应的乘法口诀, 再根据这句口诀说出相应的乘法算式和除法算法.

例如:抽到5和3, 一生说出口诀三五十五、另一人说出5×3=15, 3×5=15, 15÷5=3, 15÷5=3四道算式.

将抽到的扑克放回后再次抽取扑克, 同桌反复轮流报口诀和算式.

3. 出示表格, 即大九九表 (表略) , 列和行中的数1-9各按顺序排列, 学生将得数填在对应的表格中.

填写后观察表格, 说说自己的发现.

(设计意图:数学双基强调必要的记忆.乘法口诀作为一种重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需要通过记忆与背诵使之成为一种算法的直觉.基本练习以“抽扑克对口诀”以及“抽扑克说算式”为主要形式.借助扑克这牌, 寓练于乐, 改变以往从“一一得一到九九八十一”的死记硬背的练习形式.最后呈现“大九九表”, 通过填表, 既是对乘法口诀的系统整理, 又再次巩固乘法口诀, 同时还能帮助学生寻找发现口诀表的规律, 进而理解乘法口诀表的结构.)

二、综合练习.

1. 算一算.

(1) 课件先后出示图1、图2, 算一算一共有几张扑克.

(2) 议一议:如果分别用加法来算, 可以怎样列式?加法和乘法有什么关系?

2. 估一估.

(1) 像 (图2) 那样在方格中摆扑克, 估一估, 在这个长方形 (课件出示图3) 中摆扑克, 大约可以放几张?

(2) 课件出示长方形中的方格 (图4) , 学生计算验证自己的估测.

(3) 再次估计.一开始的长方形没有估计的标准, 有了方格就有了估计的标准.课件出示 (图4) 在这个图里如果也没有方格 (隐去方格) , 我们你能够知道可以摆多少张扑克吗? (课件分别出示红色的区域和蓝色的区域) 你知道这两个长方形分别是多少张扑克摆成的吗? (说算式和结果)

3. 摆一摆.

(1) 用扑克摆出下面的算式:4×2, 3×3.

(2) 在脑中摆出下面的算式:7×7, 5×8.

4. 说一说.

课件出示:一副扑克的价钱是3元.

(1) 买8副扑克, 要用多少元?

(2) 15元可以买多少副扑克?

(3) 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综合练习的重点是对乘法口诀、乘法意义及除法意义的理解和应用.教学在逻辑递进的四个环节中展开:“算一算”注重沟通乘法与加法的联系, 突出乘法的本质就是加法的简便计算, 同时为第二环节作铺垫.“估一估”的三个层次逐步深入, 先是借助上一环节“计算”的经验进行没有标准的估测, 然后出示方格, 通过数形结合, 运用乘法口诀可以直观算出结果, 最后将图放入“坐标系”中, 隐去方格再进行猜测.这个环节主要是将乘法与图形相结合, 既渗透了较为完整的乘法结构, 又为以后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积累了探索经验.“摆一摆”由直观到表象, 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说一说”既是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又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发展练习

1. 猜猜每张扑克是几.

2.猜猜每张扑克最大是几.

3.算式谜.

想一想、议一议:算式中的每张扑克是几?

(设计意图:发展练习由浅入深, 不断将学生带入认知冲突之中:第一环节里的前两题答案是唯一的, 后两题却不是唯一的.第二个环节的第一题受前面经验的影响, 会出现两种答案:6和7.同样, 后一题也会出现争论.学生在这样的矛盾冲突中不断打破“已有的认知平衡”, 进而建立新的平衡.同时这个环节也为以后进一步学习除法积累了“试商”的经验.这两个环节还注重了函数思想的渗透.第三个环节既是对乘除法竖式的巩固, 又帮助学生积累了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

【案例反思】

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活动经验和基本思想既是数学学习活动的核心内容与主要目标, 也是学生数学素养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本节练习课, 以“四基”和谐发展为价值追求, 进行了尝试性的探索, 教学中, 力求体现以下两点.

1.以数学活动为主线.数学活动是教学目标达成的重要载体.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形成、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和基本思想的内化都离不开数学活动.全课以扑克牌为操作介质开展了“抽扑克对口诀”、“抽扑克说算式”、“算扑克的数量”、“估扑克的数量”、“摆扑克”和“猜扑克”等一系列的数学活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巩固了基本的知识和技能, 积累了试商经验和探究问题的经验, 初步领会了数形结合的思想和函数的思想.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数学活动的设计既要能激发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热情, 又要体现数学的本质.只有这样的数学活动才能实现“四基”的和谐发展.

2. 以双基落实为要点.

篇4:乘法运算定律综合练习

教材简析:“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这一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能熟练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及在进行小数乘法的学习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根据教材的编排,教学要重点弄清两个问题:一是要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计算中同样适用;二是要学会怎样在小数乘法中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目标:

1.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会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关于小数乘法的简便计算。

2.准确应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计算。

3.体会乘法运算定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应用乘法运算定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整数乘法运算定律的推广

1.引探准备。

师:同学们,我们先来进行比赛,看谁的知识学得棒。

(1)看谁算得又快又对。(口算题略)

(2)看谁算得巧:25×73×4 68×125×8 125×(10+8)

师:说说你是怎样算的?运用了什么定律?

2.问题导入。

师:从下面的算式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0.7×1.2○1.2×0.7

(0.8×0.5)×0.4○0.8×(0.5×0.4)

(2.4+3.6)×0.5○2.4×0.5+3.6×0.5

3.理解题意。题中每组两个算式中间的“○”要求填入“<”、“>”或“=”,算出两边算式的得数,再进行比较。

4.探究规律。(1)学生独立算一算;(2)指明学生说一说;(3)让学生任意举一些例子进行观察。

归纳总结: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二、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的运用

1.教学怎样运用乘法交换律使计算简便。

问题导入:刚才通过探索,大家知道了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但是究竟怎样才能使计算简便呢?下面我们就来讨论几道题。

师:(板书)0.25×4.78×4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看看这道题能不能用简便方法计算,怎样算简便,请把解题思路在小组里相互交流。

师:谁能说说这道题能不能简算?怎样简算?为什么?

在学生观察、思考、小组讨论后,让学生进行汇报交流,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明确算法。

师:观察0.25×4.78×4这个算式,我们发现0.25与4相乘得1,是一个特殊的数,你还能举出两个特殊的数吗?

师:找到了特殊的数,再与4.78相乘就简便了,计算时只需运用乘法交换律,4.78和4调换位置。

师:掌握了这样一个技巧,在计算前先观察题中有没有特殊的数,如果两个数的积是1、10、100、1000等等,运用运算定律先算,这样能使计算简便。

2.教学怎样运用乘法分配律使计算简便。

问题导入:怎样能使下面算式计算简便。

师:(板书)0.65×201

小组讨论,交流各自的解题思路,教师参与,适时点拨、引导,然后学生计算,学生完成后,教师抽取代表性的作业,用电脑投影展示。

师:谁能把解题思路说给同学们听听吗?

指名2~3个学生说说计算的思路。

师:在0.65×201算式中,201可变换为200+1,把特殊的数先分解,再利用乘法分配进行计算。

三、总结全课。

小数简算并不难,认真审题不怕烦;

认真分析再计算,运算规律莫记乱;

交换、分配和结合,算完还要仔细看;

确保正确不失误,顺利闯关本领强。

作者单位

昆明市五华区武成小学

篇5:《乘法运算定律练习课》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综合练习学生能进一步熟悉学过的运算定律,能够运用学过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2、通过练习课更深层次地理解乘法运算定律,灵活使用运算定律解决计算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

3、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探究意识。【教学重、难点】

重点:加深学生对乘法运算定律的理解。

难点:灵活熟练地运用乘法运算定律,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归纳小能手

(1)我们学习了哪些关于乘法的运算定律,用字母表示乘法的运算定律。(2)同桌互查,并用语言概括乘法运算定律的内容。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运用乘法运算定律完成知识挑战。

板书课题:乘法运算定律练习

二、挑战基础

1、下面这些算式分别用了什么乘法运算定律?

117×3+117×7=117×(3+7)()35×46=46×35()(4+5)×a=4×a+5×a()45×5×4=45×(5×4)()

2、我是小法官:对的打“√”,错的打“×”。

(1)35×16=16×35()(2)110×(20 + 9)=110×20 + 9()(3)12×4×4×13= 4×(12 + 13)()(4)78×101=78×(100 + 1)()3.填一填,在○里填上适当运算符号,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

(1)×12= ×30(2)a×4 + 6×a= ×(○)(3)85×(100-2)=85× ○ 85×(4)13×25×4=13×(×)

三、智慧宫殿 1.想一想:下面的题,你能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简便计算吗?

44×25(你喜欢哪一种,说明理由)

小结:进行乘法计算时,结合具体数的特征,灵活地进行简便运算。2.算一算:125×25×4 75×299+75 32×(200+3)25×101 57×99 125×32×25 3.说一说(小组交流):仔细观察上面的算式,你认为在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计算时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小结:

(1)在连乘算式中,如果某两个因数的积正好是整

十、整百、整千……数,运用乘法交换律或结合律先把这两个数相乘,能使计算简便。

(2)在乘加或乘减运算中,如果每个乘法算式都有共同的因数,那么可以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

(3)注意算式里面的特殊数字,如25和4,125和8,2和5等,有时接近整百的数101可以变成(100+1),99可以变成(100-1)等。注意观察数字特点,多动脑思考,想想如何利用好这些特殊数字进行简便运算。

四、实践运用,解决问题

1.解决问题:

(1)南县玉潭小学部新建教学楼一共4层,每层有5间教室,每间教室要配25套双人桌椅。一共需要购进多少套双人桌椅?

(2)四年级要购置课外阅读书籍充实班级图书架,《笑猫日记》每本13元,刘老师买了4本;《格林童话》每本12元,罗老师也买了4本,刘老师和罗老师一共用了多少钱?

(2)董老师买了篮球和排球各8个,篮球每个70元,排球每个45元。买篮球比买排球多用了多少元?

五、拓展练习

(1)56×386-286×56-56×95(2)666×444+333×112

六、归纳小结,课外延伸

这节课我们练习了这么多题,你有什么特别的感受和收获吗?谁勇敢的起来说一说?

七、板书设计

乘法运算定律练习

篇6:乘法运算定律综合练习

【教学内容】:新课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12页的练习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关于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提高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学习信心。

【重、难点】:

重点: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

难点:自觉合理地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回顾再现。

1、口算

0.5×0.2

50×0.2

500×0.2

2.4×4

2.5×0.4

0.25×40

0.125×8

12.5×8

1.25×80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0.32=4×()

1.02=1+()

0.99=1-()

9.8=()-()

3、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学过哪些乘法运算定律?用字母怎么表示?

板书: 乘法交换律: a×b=b×a

乘法结合律:(a×b)×c= 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4、计算

125×32

871×47+871×53

二、自主探究

1、出示教材p12的3组算式

0.7×1.2()1.2×0.7

(0.8×0.5)×0.4()0.8×(0.5×0.4)(2.4+3.6)×0.5()2.4×0.5+3.6×0.5(1)分组计算每组算式后汇报交流结果。(2)比较发现每组的两个算式有什么关系?(3)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2、总结: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3、揭示课题并板书: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乘法

三、分层练习强化提高。

(一)基本练习1、0.25×4.78×4

0.65×201

0.034×0.5×0.6

102×0.45

2、填一填:

(1)3.8×4×0.5=38×(__×__)

(2)125×3.2=125×__×__

(3)3.9×0.42+6.1×0.42=(__+ __)×0.423、连一连:

8×(1.25+2.1)0.35 ×(199+1)

0.35×199+0.35(37+63)×4.537×4.5+63×4.5 8×1.25+8×2.1(二)、变式练习:

分组讨论:先计算现再说说每题都运用了哪种运算定律?分别是怎么算的?

0.25×44 1.25×2.5×

3236×9.8

132×0.68-32×0.68

1.8×99+1.8

(三)、提高练习:

9.9×128+9.9×871+9.9

(四)拓展练习34×2.6+7.4×17×2

4.7×0.35+0.47×4.2+0.047×2

3五、归纳小结 课外延伸

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篇7:乘法运算定律综合练习

教学目标:

1、巩固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以及除法的性质的方法。

2、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能准确熟练地进行带乘法运算定律的计算。

3、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能准确熟练地乘法运算定律的运算。

教学过程:

一、运用乘法的交换律或结合律,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数。78×85×17=78×(_____×______)81×(43×32)=(_____ ×______)×32(28+25)×4= ×4+ ×4 15×24+12×15= ×(+)6×47+6×53= ×(+)(13+)×10= ×10+7×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9+9+9+9改写成乘法算式是4×9。()2.7×25×4=7×(25×4)只用了乘法结合律。()3.求和只能用加法计算。()4.2×3=6这个算式中2和3分别叫做积6的因数。()

5.几个数相乘,改变它们原来的运算顺序它们的积不变。(三、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973×5×2 125×897×8 2×125×8×5 195×25×4)101×83 99×83 7×75-7×25 88×27+27×12

四、在□里填上“>”、“<”或“=”。

1.73×54□54×73 2.(75×76)×74□75×(76×74)3.87×53□87×52 4.80×90□8×(10×90)

五、应用题。

1.一个盒子能装12支钢笔,每支钢笔3元钱。买这样的 钢笔5盒共用多少元?(用两种方法解答)

2.一台缝纫机6小时可加工服装48件,要用5台同样的缝纫机加工400件服装,需要几小时?

3.一件毛衣95元,一件呢大衣325元.现在各买4件。买毛衣和呢大衣工共用多元?(用两种方法解答)

4.一个服装店一天卖出70件运动服,上午卖出20件,每件运动服78元。照这样计算,下午比上午卖多少元?(用不同方法解答)

四、小结

篇8:乘法运算定律综合练习

一、知识整理, 形成网络

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智慧不是别的, 只是组织得很好的知识体系。” 良好的知识体系有助于学生的记忆、提取和应用。因此, 整理知识并形成网络是复习教学的第一要务。“运算定律与运算性质的整理与复习”这一节课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学生厘清各种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的内涵及结构特征, 明确其适用的范围。

(一) 实例导入, 提炼记忆

回顾与整理是学生形成知识网络的重要环节, 这一环节的教学必须务实。如果缺少一些计算实例的说明, 凭空让学生用语言描述各种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 意义并不大。事实上, 对学生进行视觉上的对比冲击比单纯地用语言表述, 效果要好得多。因此, 笔者在回顾与整理环节出示了一组对比明显的计算题, 以引起学生的思维碰撞, 具体教学思路如下:

12.5×7.1×80.48÷ (0.6×0.4+0.1)

1.观察这2个算式, 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2.比较这2个算式在数据和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预设:12.5×8=100, 运算符号全部是乘号等)

3.我们学过的运算定律还有哪些?

通过实例12.5×7.1×8让学生回忆起乘法交换律及运算符号有什么特征?继而追问还有哪些运算定律, 让学生逐一举例回忆整理, 形成知识网络 (如下图) 。

(二) 对号入座, 明辨特征

简便计算复习的重点不在于学生对运算定律的表述有多正确, 而在于学生对数据特点的敏感性 (也叫数感) 。为此, 笔者通过大量实例, 引导学生从算式的数据特征和运算符号两方面来明确简便计算的算式结构特征, 具体教学思路如下:

师:仔细观察这些算式的数据特点和运算符号, 能简便计算吗?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预设:数字能“凑整”;前三个是一级运算;第四个是二级运算等)

这样一一对号入座, 使学生对各种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的算式结构特征更加明了。

二、重视习惯, 提高能力

教师在复习简便计算时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 做到“一看、二想、三算。”一看, 就是看算式的数据特征和运算符号;二想, 就是根据算式的运算符号和数据特征联想相关的运算定律与运算性质, 看能否简便;三算, 就是在一看、二想的基础上, 进行简便或者直接计算, 并进行验算。因此, 在进行简便计算复习时要强化学生良好计算习惯的养成。

(一) 仔细审题, 敏锐感知

人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仔细审题、正确审题, 也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到了复习阶段, 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审题的强化训练,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算式的运算符号和数据特点, 如观察算式里的数是不是能“凑整”、运算符号符合哪种运算定律等等。为此, 笔者设计了如下的教学思路:

(1) 比较题①和题②, 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虽都能用乘法分配律, 但14和分母6、8不是倍数关系, 不简便)

(2) 比较题③和题④, 题④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吗?为什么? (预设:虽然从表面看, 数字1/4+ 3/4=1, 能“凑整”, 但其运算符号都是乘号, 没有乘法分配律具有的两级运算符号)

(3) 想一想, ⑤和⑥能运用哪些运算定律或性质使计算简便?运算符号该怎么变化?

通过实例, 引导学生从算式的数据特征和运算符号两个方面来判断简便计算的算式结构特征。②④这二题作为“反例”设计, 通过强烈对比, 让学生清晰地认识到, 简便计算不仅要看数据特点 (能不能凑整) , 还要看运算符号 (符合哪种定律结构) , 两者缺一不可, 否则都不能进行简便计算。

(二) 认真检验, 严格把关

检验虽然是计算的最后一个环节, 但也是关键的一个环节。因此, 在复习简便计算时教师要强化学生的检验意识。计算完成后, 更要让学生回过头去检查算式里的运算符号有没有看错或写错, 该添的括号有没有少添, 计算的运算顺序是否正确等等, 这些都直接关系到所选择的运算定律是否正确, 直接影响到最后计算的正确率。为此,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按照运算顺序重新计算一遍, 甚至还可以让学生用能想到的其他方法进行检验。

例如, 48×2.5可以列竖式检验, 可以用乘法结合律6× (8×2.5) 或12× (4×2.5) 来检验, 也可以用乘法分配律 (40+8) ×2.5来检验。可见, 学生的解题思路越宽广, 检验的方法也就越丰富。因此, 让学生把检验当作计算习惯, 严格把好最后一道关, 有利于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三、精心设计, 训练技能

练习是数学复习课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数学知识的内涵并形成相应的技能, 从而促进数学素养的快速提升。因此, 在进行简便计算复习时教师要根据学生易错、易混淆的学习特点, 精心设计练习, 力求让枯燥无味的计算练习更加生动, 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大大提高复习效率。

(一) 题组对比, 突破重点

在所有的运算定律中, 乘法分配律是学生最容易出错的。因此, 教师在复习时要做到以点带面, 标准算式与变式算式交替出现, 力求让学生听懂、搞透, 从而掌握这类题目的算式结构特征。为此, 笔者设计了如下的教学思路:

看一看、连一连。

师:想一想, 这些题在数据和运算符号上各有哪些特点? (预设:101拆成100+1, 99+1=100, 10.6-60%=10等, 都是两级运算, 符合乘法分配律的运算特征)

此题组从表面看, 有很多的1.73, 容易混淆, 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数据特点和运算符号两方面入手, 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审题习惯, 更重要的是通过对乘法分配律这个“老难题”的多种变式 (拆数101=100+1, 凑数99+1=100, 10.6-60%=10) , 进一步强化它的算式特征 (两级运算结构, 两边“×”, 中间可以是“+”或“-”) , 从而使学生对乘法分配律有更深的理解。

(二) 阶梯练习, 提高技能

学生技能的形成, 需要大量的实例来训练。因此, 教师可以分层设计两组难度不一的题目, 第一组是常见的简便计算, 以此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 熟悉算式结构特征;第二组是变式练习, 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为此, 笔者设计了如下的教学思路:

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这是一次能力的提高, 左边六个是基本的练习, 右边六个是变式练习, 像25×3.2×1.25就要考虑到25和125分别跟谁有关, 进行“拆数凑整”; 而22×3/4+25×75%-7×0.75就要考虑到分数、百分数、小数之间的互换;16÷1.25会让学生想到 (16×8) ÷ (1.25×8) , 即运用商不变性质进行简便计算;73.5×99+7.35×10设计的是一题多解的方法, 既可以73.5×99+7.35×10=73.5×99+73.5=73.5× (99+1) , 又可以73.5 ×99+7.35 ×10 = (73.5 ÷10) × (99 ×10) +73.5×10=7.35×990+73.5×10=7.35× (990+10) , 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简便计算能力。

(三) 联系实际, 优化算法

良好的情境不仅能提供较好的数学学习内容, 还能引起相关经验的回忆, 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 加深学生对算法优化的体验, 从而生成更深层次的思考。为此, 笔者在练习环节创设“购物付款的情境”, 以此来激发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帮助他们优化算法。

春节期间, 新华书店新进了很多书籍, 其中部分书籍清单如下:

(1) 要是这些书全部卖完, 一共能卖多少钱?

(2) 仔细观察这一清单, 你有什么发现?

显然, 这里的“简便运算”源自于情境的创设。这一练习既激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 同时又关注知识的延伸和拓展。为使学生利用学到的知识为解决问题服务, 笔者选取了与本节课知识联系紧密的、又是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让学生去解决发现85×75+85×50 +125×15= 85 × (75+50) +125×15 =125× (85+15) 这种简便算法, 从而使学生对乘法分配律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

(四) 自主编题, 延伸拓展

给学生充分的发挥空间, 就能获得学生的思维火花, 同时体现“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合作发现、体验成功、健康发展”的教学思路。因此, 教师要充分给予学生自主填数编题的权力, 从而更深一层地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为此, 笔者设计了如下的教学思路:

填数游戏。

(1) 想一想, 在括号里填什么数能使这些算式简便计算?

(2) 填好后同桌相互交流一下:填的数有哪些特征?

篇9:乘法运算定律综合练习

整数乘法小数乘法练习数学这一学科的知识极具系统性,每一个知识点都是在原有基础知识上的加深和拓展,哪一个环节的知识没有学习好、掌握好,基础没打牢,将影响到下一阶段知识的学习,因此,长期任数学教学的老师有这样的感慨:数学知识像铁链子,无论断了其中哪一环,教学中都将困难重重,必须在后面的教学中把上一环补上,整条“铁链子”才能得以延续。

一、课前复习(将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1.让学生用字母表示乘法运算定律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2.讨论并明确小数四则运算的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即先算乘除后算加减;同级运算从左往右算;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3.观察下面每组的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关系?

0.7×1.2○1.2×0.7

(2.4+3.6)×0.5○2.4×0.5+3.6×0.5

通过亲自计算出每组左右两边算式的结果,或者直接观察每组左右两边算式的特点,学生会发现,左右两边是相等的。从而得出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二、学习例7(应用运算定律进行简算)

1.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教师巡视

2.交流看法,为什么这样做,比一般做法有什么优点?

这样做,可以使计算简便。数字由繁到简,便于口算,提高了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有助于学生养成善于观察数字特点、运算符号的良好习惯,学会寻找和探索数学规律。

三、练习

(一)基本性练习

1.根据运算定律填空。

4.2×1.69=____×____运用了乘法(交换)律

7.2×8.4+2.8×8.4=(____+____)×____运用了乘法(分配律)律

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0.034×0.5×0.6

(二)总结提高性练习

要求:请把练习三中的一些计算题按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归纳成两类,比较两类后发现什么规律?

运用乘法结合律简算的:

运用乘法分配律简算的:

比较两类简算发现:乘法结合律算式中,只有乘号一种运算符号,可以想方设法把算式变换成连乘法;乘法分配律算式中,有乘加或乘减,可以想方设法把算式变换成乘加或乘减。例如:

(三)作业展示、优化算法

54.9×0.38

=54.9×(0.4-0.02)

=54.9×0.4-54.9×0.02

=21.96-1.098

=20.862

把0.38看成(0.4-0.02),0.4和0.02都可以看成一位数,有利于口算,计算简便。

第一组两种拆法:9.8=9+0.8,9=10-0.2;第二组两种拆法25=5×5,25=20+5,都可以把拆成的数看成一位数,有利于口算,计算简便。可见,数学计算方法灵活多样,学生掌握了要领,计算时就可以百花齐放。

(四)纠错练习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这一内容如此设计,学生学习过程中巩固了乘法运算定律,并且把整数的相应知识迁移到小数乘法的运算来;区分了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这两个易混淆的知识,并且在脑子里形成了清晰的概念,为提高计算能力奠定了基础。

上一篇:启东论文网代理发表职称论文发表-高中数学合作学习创新才能论文选题题目下一篇:2024年民族团结活动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