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困难不上交

2024-04-11

有困难不上交(精选8篇)

篇1:有困难不上交

正视困难才会走向成功—读《有困难不上交》有感

人生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做任何事情也不会水到渠成,要靠不断的打拼,经历无数炼狱才会获得成功。这正如地上的路,沿途肯定有起伏和曲折,只有不畏坎坷,艰难跋涉,才能到达终点。

我是一名普通的基层工作者,在近十年的工作和生活经历中已初略领悟了这一道理,曾经获取过完成工作任务后的喜悦,也饱尝了其中的艰辛。尤其是现在面对新的工作环境,新的工作,角色的转变,感到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困难,让我无法应对。近段时间,认真阅读了县委开展“六个一”活动中推出的又一本好书《有困难不上交》后,使我更进一步懂得:困难总是与成功共存,要成功就要敢于面对困难,要志存高远,绝不能轻易放弃,要挑战困难,将困难转化为成功的机遇,要克服自身的弱点,变压力为动力,要敢于进取,不拖不推,坚持不懈地克服困难,使之成为自己通向成功基础和桥染,以达到最佳的令人满意的结果。

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我们工作的重点是农村、服务的对象是农民,从事农村工作有它的特殊性,但对每一项工作我们要能够顺利实施,就涉及到诸多问题了:一要吃透上级精神,并弄清楚落实这项工作的目的和意义;二要认真分析在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就如何应对作认真的思考;三要因地制宜制定相应的措施和办法。因此,基层工作不仅需要一定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知识,需要对相关问题的判断和处理能力,还需要具备一定组织协调能力和适应农村工作的应变能力及工作方法,这样,才能顺利推进工作。但我们由于缺乏对理论政策的系统学习,了解不够,知之甚少,在抓某一项具体工作时往往犹豫不决,甚至还有可能偏离了方向,与上级要求不符,由于生活和工作阅历不深,导致对事物的判断、对问题的处理不切实际,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使工作对象难以接受;由于组织协调的原因,导致工作效果不佳,甚至走进死胡同出不来。这样一些现象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是有可能遇到的。对我自己而言,当前最大的困难就是因工作岗位的变化、角色的转变而带来的对工作的不适应,有时也会因工作压力大而感到着急,因工作多而烦躁,但我从不气馁,只会尽心尽力地去面对、去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推进工作。我认为,人与人个体之间本身存在差异,人无完人,只要敢于面对现实,克服困难,不怕失败,是能够获得成功的。读完《有困难不上交》一书后,使我得到了许多启示,它将为我今后的工作和人生指明方向,它将帮助我不断取得新的成绩,成为我人生的又一个新的起点。

要做一个敢于克服困难的人。工作中不可能没有困难,没有人不会遇到挫折。关键是看我们如何去面对,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不能放弃、不能把问题和矛盾推给别人,要不断总结经验,充满自信,志存高远,才能聚沙成塔。只要有恒心和毅力,是能够走向成功的。

要做善于把握机遇的人。有些工作时间性强,不是任何时候都可以做的,要做好工作是有机会的,但机会不是普遍存在,而有的机会往往转瞬而过,或因人为放弃而让机会白白错过,这是我们完成每一项工作的最大的人为障碍,要学会把握机遇,想办法把问题转化成机遇,工作才会顺利,并通过不断的经验积累而完善自己。

要做最优秀的人。遭遇一次失败后,我们应立即想到还有下一次,努力克服思想障碍和实际困难,敢于正视自己的弱点,认真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做一个积极进取的人,永远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最佳的工作状态,以达到最佳的“结果”。

要做生活的有心人。要在不断的学习中开展工作。工作其实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通过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才能洞察事物,从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克服拖延和依赖等恶习,使自己成为一个生活严谨的人。

要做敢于承担责任的人。我们开展每一项工作既要为组织负责,同时也要为自己、为服务对象负责,因此绝不能草率,遇事沉着冷静,不推诿上交,敢于承担责任,为下次的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之,我们的工作理念应该是:沉着应对、永不言弃、克服困难,尽最大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让自已成为真正有用的人。

篇2:有困难不上交

平庸是一个老迈的词汇,这个世界上不该存在平庸的年轻人,因为他们是如此幸运:时刻都有超越平庸的时间与机会。所以,现代职场人就要“超越平庸,选择完美”。这是一句值得我们每个人一生追求的格言。

一个以消极心态面对平凡的人,将是一个真正的平庸者,永远是这个世界的看客,最终一无所有。也有无数人因为养成了轻视工作、马马虎虎的习惯,以及对手头工作敷衍了事的态度,终致一生处于社会底层,不能出人头地。

评价一个人是平凡还是平庸有两个出发点,一个是社会认知,一个是个人认知。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平凡与平庸的差别在于是否对社会做出了贡献。在社会这个大机器上,你可以做一颗小螺丝、一块小钢板或者一个仪表盘,只要你是有用的,为社会的发展尽了微薄之力,那在社会看来你就是有价值的。虽然你不是其中的关键零件,不是英雄,但是,少了你,是不行的。平庸的人,他的存在与机器运转无关,他自成一体,自己转自己的。他的所作所为,对社会而言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贡献。

一个人可以平凡,但不能平庸。如果埋下头去做一个平凡的人,努力从平凡的小事做起,就能迎来明天的成就。所以,管理大师们常说,使一个人平庸的原因只会是他的心态。

这就像在一场田径比赛中,没有人认为最后一名是平庸的,因为他在奔跑,他的血液沸腾着,他的目光是灼热的。我们也几乎很少看到比赛中的最后一名满脸羞愧,因为他以同样的尊严与热情跑过了终点。

与之相对的,则是连上场跑一跑的勇气都没有的人,一个以消极心态面对平凡的人。这样的人才是一个真正的平庸者,其悲哀就是他将永远是这个世界的看客,最终一无所有。

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的人,终生都奔跑在从现实赶往梦想的路上,他们可能皓首穷经终未得志,但奔跑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伟大。所以说生命的魅力就是在这奔跑之中,享受了生命,就是享受平凡。

其实,平凡和卓越只有一线之隔。在平凡中日复一日,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是为平凡;而在平凡中勇于开拓,不断创新即为卓越。所以,没有人注定平凡,也没有人生而卓越,不同的只是面对生活的态度。积极使人平凡变卓越,消极让人卓越变平庸。

如果将一个人比喻为一台发动机的话,那么智商、天赋及知识只是这台发动机的额定功率。而输出功率有多大,却取决于这个人的热忱、投入度和行动力。

虽然平凡的人不一定能成就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但对他自己而言,能在生命过程中把自己点燃,即使自己是根小火柴,只能发出微微星火也就足够了;而平庸的人也许是一大捆火药,但他没有找到自己的引线,在忙忙碌碌中消沉下去,最终也只能变成一堆哑火药。

所以,现代的职场人都应该把自己看成是一名杰出的艺术家,而不是一个平庸的工匠,应该

篇3:有困难不上交

一、《意见》第九条在司法实践中的困难

就该条意见的规定, 笔者提出以下疑问:

(一) 该条规定是否为收受贿赂的国家工作人员提供了避风港?

有部分观点认为, 行为人只有在主观上不存在接受贿赂的犯罪故意的情况下, 在客观上因为某些原因不得已收受了财物的才符合《意见》第九条第一款的规定。这一观点笔者表示认同。该观点符合刑法理论中主客观相统一的犯罪构成原理, 倘若不存在收受贿赂的主观故意, 自然不会构成受贿罪。但是, 由于犯罪故意本身就是主观的, 判断是否存在犯罪故意, 是比较复杂的, 在实践中往往需要通过案件的实际情况去判断, 存在较大一部分从案件的结果去推测犯罪故意的情况, 这也是司法事务的需要。例如, 为了避免贪污收受贿赂的情况难以查处, 加大打击腐败的力度, 1997年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加入的“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条文。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 是指国家工作人员的财产或者支出明显超过合法收入, 差额巨大, 本人不能说明其来源是合法的行为所触犯的犯罪。运用刑法主客观相统一的理论, 何以解释行为人具有非法收受巨额财产的故意?正是因为本罪的客体具有十分的复杂性, 故立法者只能从本罪的客观方面出发。

《意见》第九条第二款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受贿后, 因自身或者与其受贿有关联的人、事被查处, 为掩饰犯罪而退还或者上交的, 不影响认定受贿罪。”似乎有利于第一款的执行和认定。但是,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 受贿行为往往具有隐秘性和复杂性。倘若收受贿赂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多次收受贿赂之后, 在被查处之前, 或者尚未被发现有任何犯罪迹象之前举报了其中一个实施行贿的人, 并将其赠送的财物上交, 司法机关是否还会继续去追查其是否有接受贿赂的故意呢?从客观事实出发, 其接受贿赂的事实恐怕更难发现, 甚至该国家工作人员有可能受到嘉奖。又比如, 国家工作人员具有收受的财物的故意, 但是接受财物后未被司法机关发现之前, 心生恐慌, 迅速将收到的财物退还或上交, 司法机关是否能够发现其的“受贿故意”呢?该如何处理?按照刑法理论, 该行为已经构成犯罪既遂受, 但是实务中有可能会得出无罪的处理结论。受贿罪侵犯了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 接受贿赂后及时退还或上交财物的行为, 虽然侵犯了其廉洁性, 但却不容易被发现。

不具有受贿故意, 客观上因为某种原因接受了财物的行为适用于《意见》第九条的规定, 在理论上笔者认为是值得肯定的, 但是在实践中, 该项规定是否会成为收受贿赂的国家工作人员的避风港, 笔者认为有待商榷。

(二) 退还收受财物的行为是会使行贿者逃脱法律的制裁?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 为谋取不正当利益, 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 是行贿罪。在经济往来中, 违反国家规定, 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 数额较大的, 或者违反国家规定, 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 以行贿论处。行贿与受贿, 往往是双方的双向行为。具有较大的隐蔽性。根据《意见》第九条的规定, 国家工作人员在退还收受的财物后不认为是受贿罪。但根据刑法对行贿罪的规定, 行为人只要存在行贿的行为和谋取不正当利益的故意, 就应该认定为犯罪既遂。如果行贿人不被举报, 该行贿人的犯罪行为很难被发现, 行为人难以受到法律的制裁。

受贿行为之所以会存在, 很大部分原因也是由于行贿行为的存在。笔者认为, 该规定的存在, 有可能使行贿者产生两种心理状况:其一, 即使国家工作人员拒收财物, 或者收取财物后其为了避免触犯法律而将财物退还行贿人, 自己并没有产生损失, 也不会受到制裁。其二, 行贿人存在侥幸心理, 万一国家工作人员收取贿赂后又未将自己举报, 自己既没有受到法律的制裁, 还有可能使自己的非法目的得以实现。

(三) 收受的财物要上交向何处?

在司法实践中, 收受财物的国家工作人员将财物上交给哪个单位或者部门才能认定为是《意见》中的“上交”呢?现存法律中并没有指明。由于这种不确定性, 在实践中较容易发生一些问题。比如, 收受财物人将收受的钱款交给本单位后存入单位内部账户管理, 使收受的财物成为单位公用资金, 该行为并不符合受贿罪中“为他人谋利”的规定, 是否构成受贿罪呢?在司法实践中, 还出现有下级工作人员将收受的财物“上交”给上级领导, 这是否符合“上交”的规定呢?

毕竟法律没有明确的规定上交的去处, 执法缺乏一个统一的标准, 在法庭辩论的过程中和执法过程中缺乏有力的说服力。也为收受贿赂的国家工作人员提供了逃脱法律制裁的空间。

(四) “及时”该如何判定?

在受贿犯罪的认定中, 何为“及时”, 存在较大争议。有观点认为, 可以借鉴《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国内公务活动中不得赠送和接受礼品的规定》, 自接受礼品之日起1个月内填写礼品申报单并将其上缴指定的管理部门。 (1) 该观点是否合理, 在实务中缺乏统一的标准, 国家立法机关也没有对何时上交为“及时”或“不及时”进行举例或颁布指导案例。其他笔者的观点众说纷纭, 有观点认为, 关于“及时”的规定不需要过于明确和限定在一定范围之内, 国家工作人员在某些情况下由于某些原因不得以暂时将财物保留, 在这种不得以的情况消失后再将财物上交或退还, 可以认定为及时退还。此类观点笔者表示不赞同, 此类观点缺乏严谨性, 是否“及时”有关罪与非罪, 而如此模糊的认定方式, 给实践中具体的执法和司法造成了阻碍和困难, 也容易导致法官滥用自由裁量权从而引发司法腐败、人情办案等现象的出现, 影响案件最终结果的公正性。同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六条第二款之规定, 法律规范应当明确、具体, 具有针对性和可执行性, 而如果不把“及时”设定在一定期限之内, 有违立法法的规定, 可执行性大大降低, 甚至会降低群众对法律的信仰程度。

(五) 上交或退还的财物是部分还是全部?

笔者认为, 上交的财物理应是全部财物。认定收受财物的具体数额, 这不仅是该条规定的难题, 也是受贿罪在认定的难题。不管是查处的财物或者主动上交的财物, 都难以保证是收受财物的全部。虽然法律规定和执法都难以达到完美的程度, 但是, 既然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是全部或者部分, 有可能被收受贿赂的国家工作人员所利用, 有可能上交部分收受的财物, 以迷惑执法机关的视线, 躲避深入的调查。如上述, 倘若收受财物的构架工作人员向行贿人退还的是部分财物, 行贿人也为了避免查处, 不会为了拿回剩余为退还的财物举报收受财物的国家工作人员。双方处于“心照不宣”的状态, 司法机关也是难以发现的。

二、对《意见》第九条的完善意见

(一) 取消“退还”的规定, 加大行贿行为的查处力度

受贿与行贿为双向行为, 具有极大的隐蔽性。如上文所述, 行贿行为也是导致贪污腐败的部分原因。也正是具有社会危害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立了行贿罪的罪名。收受财物的国家工作人员退还财物的行为, 虽然在使不法分子收买国家工作人员的目的未能实现, 但是, 不法分子也没有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司法机关更是无从发现。

笔者认为, 及时“退还”财物不是受贿的规定存在一定的司法漏洞, 为行贿的不法分子逃避法律责任提供了空间, 不利于惩治犯罪, 维护公平正义。立法机关应该考虑把“退还”的规定取消, 同时, “上交”收取的财务时, 要明确说明来源, 以加大对行贿行为的打击力度, 使行贿人“不敢送”是减少受贿行为的有效途径。同时, 由于贿赂行为使用的财物本身具有违法性, 应通过相关程序依法处置, 不存在导致行为人合法财产损失的问题。

(二) “及时”的时间范围应该明确

笔者认为, 应将“及时”范围限定一个较短的时间内, 宜以“工作日”或“周”为计算单位。一方面, 如果国家工作人员存在受贿的犯罪故意, 就会也应当表现为积极的行动。而不会以各种理由拖延退还的, 不能认定为及时退还。另一方面, 如上文所述, 由于“故意”是主观意识, 很难从主观上去猜测, 况且这一做法也不严谨, 故一般需要从客观事实出发。收受财物后不“及时”上交, 不采取措施防止结果的发生, 而是听任其发生, 即属间接故意, 就可以证明其存在收受财物的故意。

但是, 也应该把一些特殊情况考虑延长上交的时间。笔者认为, 主要存在两种情况, 一是不可抗力, 如自然灾害, 疾病等。二是公务在外出差不能及时上交。

在上述两种阻碍情况消失后, 应该立即上交。

(三) 应该将财物上交至同级、上级纪检监察部门

目前法律尚未明确规定将收受的财物上交至何处, 同时, 实践中也出现过国家工作人员将收受的财物交给本部门的财物部门或者本部门上级领导的情况。这样有可能使收受的财物变成单位“小金库”的资金来源, 滋生另一轮的腐败现象。

笔者认为, 上交的部门应该得到法律的明确规定, 纪检监察部门是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和政府的监察部门, 对国家工作人员的廉洁性具有监督作用, 将收受的财物上交至纪检监察部门, 有利于保证执法的规范性, 遏制其他腐败行为的发生。

(四) 严格清查“上交”收受的财物数额, 加大主动监察力度

笔者认为, 国家工作人员应该将其收受的财产全部上交, 倘若出现上交部分财产的行为, 其主观就具有了收受财产的犯罪故意, 应该以受贿罪论处。笔者在上文以提出疑问, 倘若国家工作人员将收受的部分财物上交, 有关部门是否还会继续对其进行追查?为了防止收受贿赂的国家工作人员发生不罚反奖的现象, 对上交财物的国家工作人员有进行深入再查的必要。同时, 在党的十八大以依法治国作为主题的背景下, 纪检监察部门也应该主动加强监察力度, 使国家工作人员面对请托人赠送财物时, 不敢收, 更不能收, 减少收取他人财物的现象, 在根本上力求保障国家工作人员的廉洁性和不可收买性。

摘要:在受贿罪办理的司法实践中, 退交收受财物的现象时有发生, 但由于对犯罪故意的鉴别存在难度、对“及时”的范围及上交财物的部门缺乏统一的认定标准等问题存在, 处理方式不一, 使该《意见》第九条在执行过程中存在较多困难, 笔者认为应该对“退还”的规定予以适当修改, 进一步明确“及时”的实践范围和“上交”的部门, 同时加大监察力度, 对《意见》第九条进行完善。

关键词:受贿罪,退交,收受财物,及时

注释

篇4:有困难,不抱怨

无论干什么事,事情没做好,总是会听到同学们的一声声抱怨,怨天怨地从不怨自己。

镜头一:“唉,这考试卷怎么搞的,怎么这么难啊!”小丽用手托着脸说。

考场上,小丽咬着笔头,发愁地盯着桌子上的一张考卷,考卷上的字就像一只只扭曲的小蚯蚓,她一句也看不懂。昨天还看动画片看到深夜的她,课本一点也没看。

镜头二:“唉,这破玩意儿怎么搞的,怎么这么麻烦呀!”吴刚愤怒地把一个没做好的飞机模型扔在桌上,嘟囔着。

他已经做了两个多小时的模型,一个面板死活装不上去。想用胶水粘住,可是一不小心胶水非但没粘住面板,反而粘住了他的手。

镜头三:“唉,这老师怎么搞的,怎么这么讨厌啊!布置的作业怎么这么多啊!”江雪抱怨道。

江雪打了个长长的哈欠,她绝望地看了看闹钟,已经是23:00了。不过她一回想起刚才看的动画片,心里还是美滋滋的。课后作业还有一部分没写完呢!江雪的上眼皮和下眼皮已经在打架了,她的字也越写越难看了,像狗刨似的。

事情没做好,不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是怨天尤人,表面上是推卸了责任,舒坦了嘴巴,过了过”嘴瘾”。可实际上呢!占用了时间,影响了思路,造成了内心的浮躁,掩盖了真正的问题所在。

考试没考好,不抱怨,平时努力下功夫。

模型没做好,不抱怨,再试一次,细心点儿。

作业写到很晚,不抱怨,早早动手,早完成。

不抱怨,认认真真地干,才能踏上成功的路;不抱怨,兢兢业业地干,才能获得理想的成绩;不抱怨,勤勤恳恳地干,才能成为生活中的强者!在困难面前,要向邹韬奋爷爷学习,不抱怨,“以排除万难坚定不移的勇气和精神向前干去,必有成功的一日。”

篇5:有困难不上交

一、请各班通知非新生在新学期开学第一周第一天向所在院(系)提交《缓交教育费申请表》A4,需家长、班主任签字。同时需提交《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A4纸复印件。(注:凡欠费的同学(不管是否准备申请贷款)均需先申请缓交教育费,缓交期限为3个月)

二、请各班在新学期开学第一周上交非新生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的汇总学生名单和申请材料(1《家庭经济困难证明》原件B5或16开纸,2《家长承诺书》原件B5或16开纸,3《贷款学生承诺书》原件A4纸, 4《学生证和身份证复印件》B5或16开纸,5《家长户口簿首页和单页复印件》)。

注意事项:

1、需填写材料的要用黑色钢笔或黑色签字笔填。

2、《家庭经济困难证明》需加盖两个级别的章。即村民(或居民)委员会公章和街道办事处(乡镇)或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公章。

3、第4项材料学生证和身份证印在同一页上。

4、第5项材料(如父是户主的,只需印父的首页和单页。如母是户主,则印母的首页和单页。原则上用B5或16开纸印,如果内容较多的(如父母不是户主随爷爷户口的情况,需将爷爷户口本首页、单页及父亲或母亲单页一起印来),可用A4纸,但需印在同一页上。

三、请各班在新学期开学第一周完成非新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重新认定工作(认定工作为每学年一次),因此,凡申请认定(包括新申请认定和重新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非新生均需提交《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A4纸,新申请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以及原认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庭经济状况有较大变化(即困难等级有变化)又需重新申请认定困难等级的非新生,还需提交《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A4纸。此表需加盖学生家庭所在地乡镇或街道民政部门章。

电信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

篇6:有困难不上交

广东 辛 力

辛先生:

看来你们在对待上交工资卡这件事的观念上有一些差异。在你女朋友看来,你上不上交工资卡是你爱不爱她的证明。这至少说明三个问题:她对你的表现并不满意;她的安全感不够高;她对你的爱还有犹豫的成分。而你也站在了自己的立场上想问题,你辛苦挣来的钱,凭什么要交给她?你这么想问题有你的道理,但放在一个家庭的长期发展和理财的角度来说,就不一定对了。你不愿意把工资卡上交,至少说明你对她的信任不够,说明你还没准备把自己全心全意交给她、交给你们未来的家庭。她也许感觉到了这些,她的犹豫和分手的威胁也就有了道理。

一个家庭中,该由谁来管财政大权,在中国传统的习惯是男主外女主内的。在现代家庭中,女性越来越多地参与到社会工作中,有些挣的钱比男人还多,男主外女主内的格局逐渐被打破了。不管是哪种方式管理家庭财产,只要是双方愿意,又利于家庭的和谐发展,都是可以考虑的。

女友虽然不经你的同意,就要求你上交工资卡的做法有些不合适,但并不是没有回旋的余地。好好和她谈,清楚她为什么那么在意你交不交工资卡,她为什么没有安全感?你也可试着和她協商,两人轮流管一段时间,看谁更会过日子再定由谁来管,或者设立家庭公共账户。诚心和她谈,我想她不会不通情理的。

从这件事上来看,你们还有很多需要磨合的地方,慢慢来,别着急。

篇7:困难不丢书

父亲是个满腹经纶的儒生,民国时期省达师毕业,教过书,从过政,当过地下党员,参加红四方面军,分配到特务连战斗。年轻时在大巴山里面战斗。由于时代更替的原因,建国后,因地下党手续不全,回老家勤耕,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充实日子。但他一生都爱学习,从我记事起,我家就有《毛泽东选集》《鲁迅选集》等许多书籍摆放在楼上书房里,1943年出版的斯诺著作《西行漫记》又名《红星照耀中国》,都是我小时候在家乡阅读的。

听母亲和邻居说,我家的二楼书房里有很多书,起码巴山大力汉要背十多篾丝背篼。父亲爱读书的习惯,在他八十八岁生日后,我深有体会。他在我家戴着老花眼镜,字字句句拖声武气用新中国成立前的那种抑扬顿挫有音乐节拍的唱书的语调读《水浒传》,我三岁的女儿,感到十分新奇,常常开怀大笑,并悄悄告诉我,爷爷读书真好听,仿佛蜜蜂嗡嗡在唱歌。

父亲自己爱读书,也希望我们几弟兄和方圆十多公里几个大队的后生们也爱学习。“农业学大寨”的时代,我家生活十分困难,五、六、七、八四个大队高中毕业的后生和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大多都在我家的读书楼上(特别是在讀书无用的年代)读过诗歌小说,谈论人生理想,他常和他们讲天文地理、历史故事,后生们听得十分入迷,十分佩服他记忆力和渊博的学识。当时煤油很紧张,靠供销社计划供应,每户每月半斤,父亲很节约,不抽烟,不喝酒,但夜间读书讲故事,他从不埋怨后生们用了煤油,反而更加高兴。特别是周围团转谁升了学,他都要取出用旧布包了又包,放在枕头底下有汗味的人民币五元或者十元做盘缠鼓励。当时五元、十元相当于现在很大的一笔财富,大米一角三分八一斤,食盐一角七分一斤,鸡蛋五分钱左右一个,可见当时五元钱的分量。如果哪家有困难,孩子不能上学,他定会晚上去做思想工作,劝他们家长目光不要短浅,哪怕是背柴卖草也要送孩子读书,做通思想工作后,还会给其家庭建议,科学种好田,搞一些小副业,并无偿提供种子或者技术或者劳动力。

在家乡方圆一百公里以内,父亲在通江县和南江县重视孩子读书的名声是响当当的。有一次,我翻山越岭,在大山里挖药材到附近一山民家里歇气喝水时,他们问我是哪家孩子,这么听话,暑假自己想法挣学费,当我报出父亲的大名时,那家的主人语调提高,高兴地说:“快进屋坐,今晚就不回去了,你爸爸重视教育,会教育孩子是出了名的。”

我读小学一年级结束的暑假,挖的半夏卖给供销社后,去大河区新华书店,父亲想给我买本《新华字典》,可惜当时区上没有。第二天晚饭后,我和他打着柏皮火把步行了三公里山路,托他在南江县进修学校当老师的小时候同学,在县城买一本《新华字典》,字典是七角二分,当时怀里揣了一元钱。当他的同学一家人给我们把几条山狗撵走后,同学“啊”了一声,“多年不见了,快进来,快进来!”

我父亲指着我:“同学老乡,这是我的三儿子,今年要读小学二年级了,我想给他买本《新华字典》,昨天到区上没有买到,书店的同志说一时半会儿不会有,我托你在县城买本《新华字典》带回来。”并拿出一元钱给他。

他同学杨老师说:“我一定给他买一本,钱绝对不要,就算我送他的礼物。”他们两个互相推来推去,杨老师又热情地把我们迎到屋里,并给我和父亲煮了面条吃。杨老师说:“你父亲和我一起读书时很刻苦,成绩好,字也写得漂亮,作文更好。在乡村读了几年私塾,十四岁时就考取了省达师,你要刻苦学习啊!”

那晚的画面虽然是在山村的夜晚,但我至今感到温暖明亮,感到像是在山里黑夜迷途看到了启明星时的希望,天旱时下了场滋润禾苗的及时雨甜美幸福。开学后的几天,杨翠华老师给我一本崭新的《新华字典》,他说是县城进修学校杨老师带给我的,你要好好学习。那心里的高兴劲儿比大热天吃冰糕还舒服,浑身热血沸腾,放学路上跑得特别快,恨不得马上跑回家告诉父亲,我有《新华字典》啦。当我回家时,父亲还在种大寨田没有收工,我怀揣着字典,如获一件宝物,如同孙悟空获得了金箍棒,比穿一件新衣服高兴许多。自己高唱着愉快的歌儿,吆喝着羊群上山放牧了,在羊群吃草的齐嚓嚓声音里,吞噬着散发油墨芳香的汉字解释。

从此,《新华字典》成了我的好伙伴、好朋友,他教我读书认字,知书识理,学习也一直努力。以至于我现在工作了给单位每一位同志买一本《新华字典》,让他们随时查阅,请教这位无声且不缴学费的老师。

在生活十分艰难的日子里,在物质生活十分匮乏的日子里,在“读书无用论”的年代里,我家里陷入了寅吃卯粮、青黄不接的时候,上街赶场办事往返四十多里山路,为了紧缩开支,用手绢包着在家里煮好的饭团,在路上与山泉水相伴吃下充饥,但为了买书从不吝啬。此时,父亲用卖核桃换取的钱,还给我们买了数理化自学丛书、字帖、《读与写》等一系列书籍,慰藉我们饥饿的日子,饥渴的生活和灵魂。书是黑夜里的火把和油灯,照亮了我们前行的人生道路,似乎黎明前有了光亮,太阳一定会升到山顶,给人力量和希望。他自己还订了《四川农村报》阅读,每天收工后,最爱站在阶沿上背对着柱头认真听有线广播,了解时事政策。

还有一个秘密现在可以告诉人们了,1975年的暑假,我和他在棋盘石梁上放牛放羊割草,牛羊在自由自在地摇着尾巴欢快地吃着青草,太阳升起了一人高,朝霞满天,阳光四射!装满了两背冒梢梢的草后,我父亲突然站着不动,悄悄地说:“儿子,今天这里很安全,你要努力刻苦读书,‘知识越多越反动’的时代快要结束了。今后肯定要重视读书,重视知识分子,一定要自己暗暗地努力。”

我工作后,和他常常交流,我们家里那个年代困难得再也不能困难了,你还要千方百计克服困难,有无比的勇气支持我们读书学习,其他乡民都不理解。

他扬扬头和颜悦色地说:“我们山里的俗话说,穷不丢书,富不丢猪嘛。学习是提高人的素质,是人成才的路子,再困难也要送孩子读书。”

父亲的一席话,时时刻刻在我的脑海里出现,成为我挤时间学习的内在无穷动力。

责任编辑:曹景峰

篇8:慈善并不困难

2009年10月31日,中国红十字会李连杰壹基金2009年度年会在北京CBD办公区的万豪酒店举行。10月31日早晨9点,深秋的北京已有寒意,但李迈同其他与会者一样,准时出现在万豪酒店的一层宴会厅里。

两天前他还在济南的公司里忙碌着,如果没有这次会议,他将在周末的时间继续陪妻子逛街购物,或者到郊外去短途旅行度假。但如果那样,他将错过这个十分有意义的活动,而这个活动将让他改变对慈善的看法。

因为与其他NGO与会者不同,他是作为招商银行用户出席该活动的。至于出席的原因,招行的工作人员对他说是:他办理了招行的壹基金爱心信用卡,在过去一年时间里,他通过爱心卡为壹基金提供了款项,并参加了招行与壹基金组织的公益活动,他应该作为招行用户嘉宾出席这个慈善活动。

在李迈的眼里,李连杰的壹基金绝对是个慈善机构,他自己只不过是个普通人,在接触这个事件之前,他从没想到自己能与慈善搭上关系。“最常做的就是公司里组织捐款捐物,救助受灾的同胞。”李迈说,“但是这种形式的组织,总让人没有自主性,有被迫的感觉。”

不能发挥主动性的活动,总让人在心理上觉得不舒服。“迫捐让人没有满足感。”李迈说这是他选择办理招行爱心卡的原因之一。

通过与其他NGO从业人员的交流,李迈知道了自己的做法也是慈善行为。他觉得心理上很满足,自己的这种并没有多少心理负担的行为得到了社会认可,“既不被过度关注也不被忘记,这种感觉很好,也容易让人持续做下去。”李迈说。

就在李迈参加壹基金的活动之前的一个月,中国社科院就在北京发布了《蓝皮书:中国慈善发展报告(2009)》。这个报告显示了一组最新数据:2008年个人捐赠首次超过企业捐赠,中国内地公民个人捐款达458亿元,改变了此前国内个人捐赠不超过总额20%的格局。而这庞大的捐款数字中,有很大的比例来自普通网民的网络捐款。透过这组数据,不难发现中国内地个人捐款额度上升,强烈表明了一点:中国平民慈善意识的崛起。李迈的行为,正好成了这个报告的最好注脚。

在更早一些时候,2006年度“中华慈善奖”获得者中,有一位名为阿布力孜•努来克的普通人以自己最质朴的爱心赢得了这项我国政府最高规格的慈善奖项。当时民政部救灾救济司的副司长对媒体表示,这是政府提倡人人可慈善的一种手段。

官方的提倡和国家经济的提升,特别是民间慈善意识的提升,让中国人更真切地感受到慈善的力量。像李迈这样的人,在中国还有众多,他们的崛起,也正是市场经济催生的结果。市场经济导致的弱势群体存在,单靠政府救助无法填平贫富差距带来的社会鸿沟,因此,全民参与的现代慈善就成了体现公平、提高效率的一剂社会良药。

这种改变虽然已经出现,但相比中国的经济速度,还是慢了许多。因为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中“慈善事业”的释义依然是:“从同情、怜悯或宗教信仰出发对贫弱者以金钱或物品相助,或者提供其他一些实际援助的社会事业。带有浓重的宗教和迷信色彩,其目的是为了做好事求善报;慈善者通常把慈善事业看作是一种施舍。 它只是对少数人的一种暂时的、 消极的救济。它的社会效果存有争议。”

时至今日,这个概念该变了,因为做慈善不是富人的事,人人都可,它既不迷信也不宗教,更不会很困难。

链接:

中国当今捐款人捐赠的五大不理性:

第一,企业给政府捐款。按《慈善事业捐赠法》规定,只有发生重大自然灾害的时候政府才能接受捐款。企业此举,破坏了慈善规则,也扰乱了市场秩序,大有钱权交易之嫌。

第二,政府摊派。这种非自愿的捐赠行为成了政府的第二税源,让慈善变了味。

第三。急功近利,捐赠就是为了给企业做软广告,其宣传投入比硬广告还划算。

第四。糊涂捐款,脑袋一热就举牌,然后又后悔,对捐款使用不严格监督,助长了NGO的不透明。

上一篇:婚礼的唯美句子下一篇:略阳县小学第一教研片区教师教学技能大赛方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