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改中反思原创上交

2024-04-13

在课改中反思原创上交(共8篇)

篇1:在课改中反思原创上交

在课改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

衡博七年四班语文学科

对于课改,我由最初的不理解反感,到迫不得已的赶鸭子上架被动接受,再到现在的有点理解尝试接受,虽然这个过程并不长,只有历时将近一个月的时间,但对于我来说,却走得很辛苦。作为一名骨干教师,在面对课改这个新生事物时,我的最大感觉就是“我不会了”。

我不会讲课了,我不会写教案了,我不知怎么设计课堂流程了,不知怎样进行课堂活动„„,总而言之太多的问题摆在我面前。我开始上网看课改教学的视频,看相关材料,经常和我周围的老师探讨请教,一点点尝试,设计适合我们学生使用的导学案,经过这段时间的课改探索,虽然还有很多的困惑,但也小有收获:

我在课堂上变得比从前稍微自然一些,并且和学生的互动明显好于开始,孩子们的学习热情高了。我们班有几个孩子以前上课总是没精打采,很少参与,更不要说发言了,现在不但积极讨论,还敢于质疑提问,抢答。为了给小组争光,都力争不给小组抹黑,作业完成得越来越好,不写的越来越少。

10加35的课堂理念,让我渐渐明确了我该怎样抓住这十分钟。我制定了一套课上评比评价制度,包括预习、讨论、展示、反馈几项。上课后,首先由小组长窜组检查导学案的完成情况并进行总结,对完成好的小组,个人进行表扬,小组及时加分,以资鼓励,来激发学生的激情和团队凝聚力。几次下来,导学案的完成情况越来越好了,最初全班只有6、7个人完成,现在4、5个人完成的不是很好。这个办法用时少,效果却很好。

学生在展示过程中出现了展示不到位时,我及时的进行追问激发学生思考,从而引发对问题的深入理解。指导更有针对性,更易引发学生重视。

每个环节展示完毕,我也都及时的进行总结和评价,使每个学生的优缺点及时的反馈到,达到很好的学习效果。学生也学会了互评质疑,表达能力有所提高。

最后的总结:一是对本课学习内容进行总结,二是对小组展示情况进行总结,使学生形成技能得到指导和提升。并且评出优胜个人和优胜小组。

现在课堂上说不上几句话,与以前的课堂相比老师的教学任务好像轻了,但是老师们真的轻松了吗?不是的。因为“功夫在课外”,老师的任务更重了。我觉得教师们备的课应该能自觉地把学生带入了一种想学、能学、抢着学的氛围之中,使学生们不但能积极参与课堂并且能有效地参与课堂。所以导学案设计显得尤为重要。这个要求提高了我们七年级语文组几位老师的备课质量,我意识到一定不能做“拿来主义”,怎样引导学生进入学习一定要多方思量。我们备课更细致了,问题尽量优化,集思广益,我从中受益匪浅。

其实我对下一步的工作还有许多困惑,例如我很忧虑考试成绩,小组的恰当使用,怎么能有更好的办法让学生以更多的形式动起来„„

但不管怎样,我一认同这种变革的必要,应该让孩子们快乐的上课,快乐的学习,拥有快乐的能力。教育极速变革的时代,知识的吸收,应该有更合理科学的引导,大胆的尝试,而不是固守原有的模式,裹足不前。无论对与错,不尝识永远是错,是对现代教育的一种犯罪。

最后我想说,也许我走得慢,但是我不会停止。教学需要努力,更需要悟性,但愿我早早的开化。

篇2:在课改中反思原创上交

标 题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多媒体技术在中学地理

邮 编

单 位

姓 名

职 务

职 称

联系电话 ***

详细地址

教学中的运用

湖南省江华县第三中学 唐 崇 宁 高中地理教师 中学高级教师 湖南省永州市江华县第三中学 1 425504

2014年永州市教育技术论文评选活动参评论文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多媒体技术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湖南省江华县第三中学

唐崇宁

【摘要】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不断推进,新课改的理念已经推广开来,伴随着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进步,高中地理教学的方式和方法也在不断的更新和变化,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多媒体被引入到高中地理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进行地理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途径。但我们不能夸大多媒体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要看到多媒体技术在地理教学运用中也存在不足,我们只有在教学的过程中合理的运用多媒体手段,使其和传统的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才能真正发挥它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中学地理 教学

一、多媒体技术的含义

“多媒体”一词译自英文multimedia,它由multiple(复合的、多重的)和media(媒介、介质)复合而成。多媒体技术从不同的角度有着不同的定义。

一般认为,多媒体技术是指通过计算机对文字、数据、图形、图像、动画、声音等多种媒体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管理,使用户可以通过多种感官与计算机进行实时信息交互的技术,又称为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即通过计算机,用多种媒体手段来存储、传播和处理信息的技术。多媒体技术涉及计算机硬件、软件和图像处理、信号处理、人工智能、网络和通信等等广泛的技术领域。在多媒体教学中,通常将用于执行教学任务的多媒体软件称为多媒体课件(multimedia courseware),简称课件。这里所说的多媒体技术是指在计算机控制下,通过人机交互方式实现同时获取、处理、编辑、存储和展示不同类型信息媒体的技术。

二、多媒体技术在中学地理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

1、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当今时代是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在继第三次科技革命之后,计算机信息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地理信息也在迅速增加。地理教师想要在教学中适应时代的发展,跟上时代的步伐,踏上时代的脉搏,迎接时代的挑战,就必须进行多媒体课堂教学的探索和实践,把丰富多彩、变化无穷的地理信息资源加以筛选、组织、处理、运用到地理课堂之中,从而促进地理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课堂呈现方式、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2、多媒体教学是教育改革的要求。教育改革发展新形势要求地理教师提高信息素质,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作用,为学生学习发展提供丰富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要求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运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要求地理教师具备的重要理念中就包括“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课程中的运用”。地理教师要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地理教学的影响,营造有利于学生形成地理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的学习环境。地理多媒体课件作为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整合的主要载体,必将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促使地理教育理论和观念、地理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发生深刻的变革。

3、多媒体教学符合地理学科本身的特点。地理学科不仅包含了自然地理科学中天文、地学、气候等空间动态性很强的,并富探索性的理科知识,更有社会科学中人口、资源、环境、工农业布局等较为抽象的文科内容;不仅有蕴含着丰富地理知识和地理技 2014年永州市教育技术论文评选活动参评论文

能、十分抽象的地图,又有形象生动的各种自然和人文景观图。其综合性,区域大跨度和复杂性的特点十分突出,仅仅依赖于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模式和方法有时很难很好地达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要求。多媒体教学的引入将极大的丰富地理课堂,突出地理学的丰富性趣味性,突破其复杂而抽象的难点,带来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多媒体技术在中学地理教学中运用的优势

采用多媒体技术来辅助教学能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受到刺激,最大限度的汲取信息与知识。现代科学实验证明,在同一段时间内,人通过感官获得的知识量是不同的,它们的比例是:视觉占83%,听觉占11%,嗅觉占3.5%,触觉占1.5%,味觉占1‰,视觉和听觉获取的知识达94%之多。另一个试验还表明:信息的展示如果是纯视觉,学习时注意的集中率是83.7%,而信息的展示如果是纯听觉的,注意的集中率只有54.6%;如果信息展示如果视听结合,注意的集中率则有94.7%。又据美国的一项调查表明,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后,成功率比普通教学方法提高38%,而教学时间却节省了31%[5]。这说明多媒体技术辅助地理教学有着独特的优势:

1、生动形象的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目前,很多学生普遍反映他们不愿学地理的原因:高一地理刚刚开始时,由于学生的基础知识欠缺,同时地理知识通常有许多抽象的文字、死板的图和符号组成。而地理课又没有将知识与趣味很好地结合起来,学习起来枯燥无味,使学生对地理学习失去了兴趣。这就要求我们在地理教学中必须增强地理知识与地理趣味的有机结合,地理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为这种结合提供了有利的保证。

多媒体课件可以展示动态的画面、鲜艳的色彩、直观的图形、和谐的声音、视频。形象性语言形象生动有趣,也能够使抽象的地理事象变得具体形象,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物、如闻其声。这跟以前课堂上学生跟着老师转,眼睛盯着粉笔看的单调学习模式有太大的不同,优化了的教学环境,生动形象的教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容易提高学习效率。

2、有利于充分发挥地理教学中的地图作用,达到图文相统一的效果。

在地理教学中,地图是最常用到的辅助教具,因此,如何掌握好地图的内容、发挥它的作用,是学好高中地理知识的关键。地理教学上的板图、板画内容丰富,复杂多样,但在有限的黑板上难以充分展示出来,而且,教师在课堂上完成内容丰富的板图、板画往往需要耗费很多的时间,特别是对部分青年教师来说,如果要把图画得正确、标准,并不容易,这样即会影响教师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又有可能给学生带来误导。此外,地理教学中的名词概念多,原理、规律也不少,往往需要借用挂图来帮助学生理解、类比归纳,实现图文转换,但教学挂图往往又是信息容量大、要素繁多、不分主次,而且能见度低,同时大量的更换挂图又浪费了课堂有限的时间。而使用多媒体教学则可以充分发挥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达到图文相统一的效果。如:可以增加图的用量和文字的输入量,还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有针对性的图形,有利于学生读图、填图、图文转换,提高认识,少花时间,多学知识。对于传统教学中,难以表达、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内容、复杂的变化过程等,可以通过多媒体通过动画模拟、过程演示等手段都能予以解决,它打破了“粉笔加黑板,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方法,不但在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例如《地理必修1》(湘教版)第三节“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这一节内容比较抽象难懂,如果单从课本文字上看,学生根本不能理解。为此,课本上共配备了大大小小14幅图,以便学生理解掌握。但是,课本的插图图都是平面图,而学生在高一时立体几何还没有学习,空间方位还没有很好的形成,不便于学生进行读图分析。而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就可以通过动画模拟、过程演示,使静止图成为动态图,2014年永州市教育技术论文评选活动参评论文

让学生从中观察到地球运动的整个变化过程,从而能更好地理解地球运动的方向、与太阳的运动关系、黄赤交角的变化及其影响等原本较抽象的知识

3、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调动学习积极性。

多媒体可以创设出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使学生进入一种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克服了传统教学中学生面向静态呆板的课文和板书的缺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我们老师能将身边的实例做成课件内容,或者利用平时收集到的相关资料,或下载或录下网络或电视里的相关节目,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教具向学生播放,让学生从视觉和听觉上都有所体验,就可以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例如在讲解《城市的空间结构》三大功能区时,我将我们周围的功能区的照片一一展示,让一组学生以英语作文的形式安排外国朋友旅游,向他们介绍图示地区,其他同学以游客的身份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回答。这样,使用了身边的实例,学生即感兴趣,又能提出相关问题,老师通过帮助分析解答后就能达到相应的效果。

4、运用投影媒体,可以突破教学重难点,优化教学效果

地理教学中有许多重要的地理现象和地理过程是比较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如果借助投影媒体,利用活动投影片来制造模拟的运动现象和过程,化不可见为可见,化抽象为形象,化静为动,使学生接受信息时首先有一种严谨务实的感觉,配之以精练的讲解,知识重难点会因势利导得以突破,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讲解岩石圈物质循环时,通过动态演示,能让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三大类岩石的成因;通过动态的物质循环示意图,可以让学生很容易就记住物质循环的过程。然后配以相关练习,就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5、运用投影媒体,可以促进信息反馈,减轻学生负担

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就要遵循“精讲多练”的教学原则,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尤其对地理教学来说,这45分钟的份量更重。传统教学方法一般教师讲的多,学生练的少,许多知识都需要学生课后去背,不仅教师无法及时检查教学效果,而且给学生造成很大的负担。运用投影教学,可以把有些教学内容在课外准备好,这样,课堂上就可以在完成相同教学内容的情况下大大地节省时间,把更多的时间放在指导学生进行巩固练习上。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制作大量的选择题、填充题投影片,投到屏幕上进行检查、验收、补充讲解。这样做,信息反馈及时、全面、准确,利于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辅导,促使学生及时巩固当堂所学的知识,减轻了学生课外的负担,同时也提高了教学质量。

四、多媒体技术在地理教学运用中存在的不足

1、忽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机灌”代替“人灌”

有些教师错误地认为地理教学只要使用多媒体就是“改革”,学生喜欢听的就是一堂好课。因此让多媒体主导了整个教学过程,学生成了“看戏”者,课堂成了“满堂看”。整节课都不用手板书,全在屏幕上切换,教师完全被机器取代,颠倒了主次。

2、多媒体课件固化了教与学,无法完全适应千变万化的课堂教学

众所周知,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常常会出现一些不可预见的情况。而目前的多媒体课件都是教师课前精心制作好的,只能适用于某一特定的教学情境,无法根据课堂的实际教学进行调整,从而导致了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不到充分发挥,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3、课堂容量过大,学生无暇思考

一些教师把握不了多媒体课堂容量的“度”,一味发挥它课堂容量大的优势,在课堂上“展示”课件的速度过快,部分学生思维跟不上,甚至连必要的课堂笔记也无法进 2014年永州市教育技术论文评选活动参评论文

行,课后又无机会“回放”。这种“过电影”式的教学方法,难以使学生对知识学得扎实。

4、课件重美观、轻实效,冲淡教学主题

有些教师为了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美观感受,制作了大量花哨课件,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冲淡了课堂教学主题,影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

5、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专注于课件的演示而忽略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一堂优秀的课堂教学,不仅得力于好的教学设计,也必然伴随着教师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表达及自然、得体的态势语(教师的态势语包括身姿语、手势语、表情语、目光语等),这些都是教学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有助于教师准确传递教学信息,并随着教学情景与学生的感情共鸣,创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但在多媒体课中,师生间这些情感的交流已被渐渐地忽略了。甚至有的教师在制作课件时,模仿电视台综艺类节目,将欢笑声、掌声都一起设计好。这不仅不利于师生间的情感交流,而且也违背了地理学习评价的基本理念。

6、多媒体课件的研发与制作要耗费大量的时间 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需花费大量的时间,容易使教学教师放松对于教材教法的研究。多媒体教学的种种功能设置,是一项非常繁琐的工作,教师为了使画面漂亮些,文字富于变化些,往往在一项设置上需反复设置、反复运行演示,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对于课件的设计付出太多,教师往往就无力再去钻研教材教法了。

五、在中学地理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必须注意的问题

针对当前多媒体技术在中学地理教学中优点和不足,笔者认为,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地理课多媒体教学的功能,就必须恰当地把握地理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关系,妥当地处理多媒体与教师的关系。必须坚持高效、合理原则,具体做到:

1、多媒体教学要适量,教学过程中要恰当的选用。

在地理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其功效是不容置疑的,如它可动态地模拟水循环、大气运动、岩浆喷发、洋流等地理过程,也可把宏观的星球、天体系统展示在学生的眼前,帮助学生快速、深刻地理解掌握地理知识。但是不少人的认识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认为不用多媒体就不是好课,全用多媒体则全是优质课。例如:一位教师在解释风海流的成因时,设计了盛行风吹拂使海水向前运动的动画,本人认为这个就不大恰当,因为这样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学生已经掌握,而且,地理新课标中对洋流的成因并不作要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适当地使用多媒体教学,运用单个多媒体的时间量以二、三分钟为宜,运用多媒体总的时间量,应控制在十分钟以内。如果盲目地、不切实际地花大力气采用多媒体,而放弃了去深入地研究教材、精心设计教法和学法指导,其结果必然是适得其反。

2、多媒体教学要适时,处理好现代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关系。

现代教育媒体尤其是视听媒体和交互媒体,具有信息量大、能运用声光电等技术对学生进行多重感官刺激等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优势。但是,课堂上并非什么时候使用现代媒体都能收到好效果,其间有个抓时机找切点的问题,目标不同,选择的媒体也应不同。传统教育媒体同样具备能提供可感知的事实材料、方便、直观等优势。如一位老师在讲地球线速度的概念时,并没有使用多媒体课件演示,而是拿一条绳子绑住地球仪上的某条纬线,然后转动一周,解下绳子,量出长度,学生很快就算出该纬度的线速度,并轻松的掌握了线速度的概念。这样既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又较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3、多媒体教学要适度,处理好教师讲授与媒体运用的关系。2014年永州市教育技术论文评选活动参评论文

媒体运用并非多多益善,以媒体教学代替教师讲授是不可取的。多媒体辅助教学虽有不少的优点,但在课堂上,教师所具有的很多作用是计算机的功能所不可取代的。例如:在讲授城市功能分区时,教师根据某一具体的城市各功能区的作用进行分析,得出各功能区布局的理由,然后举出一模拟城市,让学生进行分析,师生共同探讨,是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的好方式,它是计算机所不可替代的。如一味地追求多媒体教学课件在课堂上的展示,那么就会把本应由教师讲述的内容变为多媒体演示,把师生之间在特定的情境中富有情感的交流变为通过网络的信息交互,把学生和教师、学生和学生之间亲切的口头交流变成冷冰冰的人机对话。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是任何现代媒体都难以取代的。

总之,新课改下多媒体技术应用于高中地理教学中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一种补充和发展,是适应新形式下的必不可少的现代化手段,也是课堂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时也要注意避免所发生的一些问题,我们只有在教学的过程中合理的运用多媒体手段,使其和传统的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才能真正发挥它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应有的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 张剑平,《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运用》(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85-86页

[2] 陈澄,《新编地理教学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246页 [3] 朱剑刚,《计算机辅助地理教学》林培英 山东教育出版社

[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国教育报》2001年7月27日第2版

篇3:教学反思在新课改中的应用

教学反思, 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 对自己的某种教学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活动。实践证明, 由教师本人对教学实践及其成败得失进行反思, 有利于教师及时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 培养教师学习、研究的意识, 促使教师更好地实现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 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水平。 (2) 实际上, 教学反思是教与学的统一, 教中有学, 学中有教。将课堂教学的情况像放录像一样在头脑中重过一遍, 回顾一下自己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 教学任务是否完成, 教学效果如何, 学生反馈怎样。把注意的焦点放在那些使自己激动以至于一时难忘的事情上, 选择感受最深的事例记录下认真体会, 这就是教学反思。

1 教学反思的途径

教学反思主要有以下三种途径。一是教师之间的交流。现在很多学校都非常重视集体备课这种形式, 通过这种形式, 同事之间可以相互借鉴, 相互交流。由于在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环境等方面具有相似性, 同事对于教师的工作有着更深刻的共鸣和更准确的理解。所以观察周围同事的工作状况, 挖掘他们的成功体验是进行教学反思的重要途径。同时, 教师又可以从同事的评价中获取大量有价值的信息和经验, 对改进教育教学和自身发展都是非常有益的。

二是对自己教学经验的改进。现在, 很多教师工作几年后就觉得, 自己所教的内容已经很熟悉了, 在日复一日的活动中, 往往容易疏于思考, 教学过程过于机械化、程式化。事实上, 教学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超越的过程。只有不断总结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保持积极进取的心态, 才能不断提高教学科研水平。

三是参照于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教育思想, 有的习惯于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 有的则擅长风趣幽默的教学风格。中国的教育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 而西方教育则强调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时代在发展, 教学观念也在不断更新。教师不仅要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 更要注重教学理论的研究。理论学习可以帮助教师冲破习惯和经验的束缚, 让教师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 促进教师树立新的教育教学观念;也可以帮助教师升华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 从而使自己自然而然地向专家型教师迈进。 (3)

2 教学反思的不同角度

从学生的角度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 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 是教学成功的必要条件。通过课堂上学生与老师的互动情况, 课后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 教师要不时地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 并根据学生表现出来的理解程度和行为来度量教学目标的达到程度。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不断从学生的学习中得到反馈信息。老师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加工处理, 改进自己的教学思路与方法, 再运用到新的教学过程中。这是一个不断循环和创新的过程。许多优秀教师正是通过这个过程来调控自己的教学进程和教学行为, 并把学生的学习效果作为自己教学成效的日常反思尺度。

从教学方法的角度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在教学过程中, 由于教师长年教授一门课程, 备课及教学往往是轻车熟路, 信手拈来。这往往是教学过程中的大忌。这就犹如一潭死水, 没有水源的补充, 久而变味。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要不断更新, 不能千篇一律, 要让学生时时有一种新鲜感。例如, 同一个题目, 在讲授时可以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在课堂上, 随着讲课的进行, 学生的注意力会不断下降, 那么老师应该采取不同的语言风格, 时刻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们不能因循守旧, 要以怀疑、批判的态度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 教师既要知道“教什么”, 又要知道“怎么教”, 掌握教育教学的方法, 二者缺一不可。 (4) 目前, 在教师群体中普遍存在的一个倾向就是视教材为圣经, 严格按教材的编排安排教学活动。这样没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往往造成教师在课堂上照本宣科, 学生死记硬背。在课堂上打破教材的束缚,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 也是教学反思的重要方面。

3 教学反思的效果

教学反思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通过改变教学形式, 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以班级为教学组织形式进行课堂教学, 经常走入一个误区, 即教师讲, 学生听;教师做, 学生看;教师写, 学生记。长久以往, 巩固了教师的主 (下转第55页) (上接第46页) 导地位, 却削弱了学生的主体性, 学生成了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 首先要进行角色转换。教师的作用重在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 要适时恰当地介入学生的活动, 充分为他们提供合作讨论、发表见解的机会。在教学过程中, 应以学生为主角, 教师要甘做配角。教师要创造开放的学习环境,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要鼓励学生讨论, 使其有机会展现自己的思维过程, 感受和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要在教师和学生之间营造一种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 使教师和学生之间形成良性互动, 彼此形成一个学习的共同体。

二是改变现有的教学评价体系, 实现评价方式的激励性和多样性。“教育的功能不是为了挑选, 而是使大多数学生都得到发展”。 (5) 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存在着极大的弊端, 分数决定一切的现象仍然深刻影响着老师、家长和学生。要改变这种现状, 就要推行就学评价方式的激励性和多样性。所谓激励性, 就是在学习过程中, 不断地鼓励、帮助学生建立克服学习中困难的信心, 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多表扬, 少批评;多鼓励, 少打击。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 适度的表扬可以让孩子获得更多的自信和成功。评价方式的多样性, 就是改变一切以分数为标准的评价方式, 不以分数论英雄, 不以成绩论成败。学生的成长发展是一种全面的发展, 也是自身个性的发展。让孩子在他应该取得成功的领域获得成就, 这就是教育的成功。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去发现学生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 及时地将学生的成绩、优点记录下来, 放进档案, 经常小结。这样, 不仅调动了学生各方面的积极性, 还发挥了学生的特长, 从而推动学生健康良好地发展。

4 结束语

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教学反思正是体现这一教学理念。现行教育倡导全人教育, 强调课程要适应学生的个性需求,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兴洲.论教育研究中的“真”态度.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3.

[2]易凌云, 庞丽娟.教师个体教育观念:反思与改善教师教育的新机制.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4.

[3]李润洲, 张良才.论“教师即研究者”.教育研究, 2004.

[4]赵昌木.教师在批判性教学反思中成长.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4.

篇4:在课改中反思 在反思中成长

关键词:课改;反思;教师成长

作为一名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在众说纷纭的课改浪潮冲击下,我也曾迷惘过,彷徨过,甚至不知以后的路该如何走。在百思不得其解的最困惑的时候,一次和学生的偶然对话,让我茅塞顿开,至今记忆犹新。

一天放学后,我将几名学生留了下来,问了他们一个问题:“你们心中的语文课应该是什么样的?”在我的鼓励下,一个男生说道:“老师,我认为语文课应该是生龙活虎,尤其是讲解古诗的时候,不应该太沉闷!”“语文课应该给我们以美的享受!”语文课代表说道。“上课回答问题不应该只提问好学生,也应该给我们成绩一般甚至不好的学生表现的机会!”一个成绩平平的女生委屈地撅着嘴说道。“语文课是不是也应该搞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让语文走进我们的生活?”一向沉稳的班长发了言。

听着学生这些美好的愿望,我的心受到了强烈的震撼:真没想到他们的小脑瓜里有这么多合理的想法,有的问题甚至连我这个从教几年的教师都没有细想过。这次与学生的谈话使我深刻领悟到了教学相长的含义,同时也让我认识到了语文课程改革的迫切性和重要性。从这一刻起,我就立志每堂语文课都要让学生学有所得。经过几年的不断摸索、反思、尝试,我的语文课上得有声有色,教学成绩也有了大幅提高。仔细回想,这一切都归功于以下四种教学理念在课堂中的运用。

一、把课堂还给学生

传统“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极大地束缚了学生获取知识的自由,压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因此,我在课堂上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以教师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新课程教学中的教师,应该放下所谓的“师道尊严”,丢掉颐指气使的神情,注重塑造以渊博的知识和高尚的师德为核心,具有亲和力的人格形象。要想让学生喜欢自己的课,教师就必须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让学生喜欢自己。而在教师的人格魅力中,出众的才艺往往最容易折服学生。

一次,我上《寓言二则》一课,为了打破课堂的沉闷,我事先在白纸上画了两幅漫画——《矛与盾》和《鹬蚌相争》,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让学生简述画面内容和漫画给自己的启示,从漫画中发现寓言故事的魅力,学生的兴趣马上就被调动起来了,一个个发言踊跃,各抒己见。下课了,许多学生围了过来:“老师,这是你画的?”眼神中满是佩服与惊讶。学生纷纷说:“老师,你真棒!”听着学生的溢美之辞,我不忘教育他们:“只要你们肯下苦功,以后画的肯定比老师好多了。”

还有一次,在订正《语文配套练习》时,有一首诗歌《白衣天使》,歌颂了克里米亚战争时期舍生忘死、前仆后继的白衣天使。我让学生试着朗读,可是他们对情感的把握始终不到位,于是我就给他们范读了一遍。听完我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朗诵,学生不约而同地给我鼓起了掌,很热烈,也很持久。从那以后,班里掀起了一股朗读热。

这两堂课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如果教师多才多艺,学生一定会从心里佩服你,也一定会对你的话言听计从。因此,我把平时勤学苦练的基本功都运用到了教学中来:漂亮工整的板书, 感情充沛的朗读,随机应变的教学机智,再加上亲切的微笑、适时的鼓励……我不断以我的人格魅力感染着学生,而学生也逐渐爱上了语文课。

三、充分尊重学生,鼓励学生

比如:在学生朗读过程中,不时鼓励学生“想读的,你就读吧”“读得很好,听得出你是将自己的感受读出来了”“听你的朗读简直是一种享受”“你听得真仔细,会听是会学习的一种表现”“别急,再想想”“同学们,咱们为他加把劲儿”等,这些鼓励语的使用,使学生有了自信心,推进了课堂教学的“开放”,促进了学生积极思维、大胆想象以及声情并茂地朗读。

四、让学生树立“我拼搏,我自信,我能行”的学习观

在课上,我反复告诉学生:“老师评价学生的标准,绝不是成绩的好坏,而是看你努力与否。如果你努力了,即使成绩不太理想,老师也会因你而骄傲!”在我的鼓励下,许多后进生摆脱了自卑的阴影,课堂上不再默默无语。

记得有一次讲完一篇散文《你,浪花里的一滴水》后,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续写。在检查学生续写时,我点到了一个平时沉默少言的男生,没想到他竟出口成章,语言相当流畅优美。我带头为他鼓起了掌,随后全班掌声齐鸣。这位男生充满感激的望着我,眼中似乎有一种亮晶晶的东西在闪动。这次发言给了他自信,此后他经常踊跃发言,成绩有了大幅提升。

篇5:在课改中反思原创上交

一、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面对当前的教学形式, 根据我任教十年来的一些感受以及其他同人的反馈, 现把新课改存在的问题列举如下:

1. 将“对话”变“问答”

将传统的“满堂灌”变成“满堂问”, 不但把整体性教学内容肢解得支离破碎, 而且把对话即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平等互动的对话庸俗化为问答, 课堂上一问一答, 表面上师生、生生在互动, 实质上是用提问的方式去“灌”, 直到学生钻进教师事先设计好的圈套里。

2. 为“夸奖”而“夸奖”

新课程强调对学生的尊重、赏识, 于是有的老师便不管学生表现如何, 一味给予表扬。尤其是教师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随意性夸奖不仅不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价值导向, 反而可能导致学生形成浅尝辄止和随意应付的学习态度。

3. 将“自主”变“自流”

新课程强调把读书的时间还给学生, 有的老师上课便叫学生自己看书, 没有指导, 没有提示, 没有具体要求, 看得如何也没有检查, 没有反馈, 由学生一看到底, 课堂成为典型的“放羊式”教学, 实际上并没有实现真正的自主。

4. 有“活动”没“体验”

课堂上, 学生一会儿忙活这, 一会儿忙活那, 教室里乱糟糟、闹哄哄的, 却称之为“动中学”。这种“活动”是外在多于内在, 动手与动脑相脱节, 目的性差, 为活动而活动, 有活动却没有体验, 没有反思。

5. 有“合作”无“实质”

教师片面追求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这一形式, 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时机及过程没有进行认真的设计。只要有疑问, 无论难易, 甚至一些毫无讨论价值的问题都要在小组里讨论。

6. 有“探究”不“适时”

新课程倡导探究性的学习方式, 事实上, 有好的问题学生是非常喜欢进行探究的。但是, 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适合探究性学习方式, 那种无须探究、考究的偏要去探究、考究, 只能是对探究价值的贬损和摧毁, 从而导致探究的浅层化、庸俗化。

7. 用“先进”轻“思考”

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频繁地使用教学媒体, 以机代人, 结果整节课鼓声、钟声、歌声、欢笑声与吵闹声不绝于耳, 仿佛来到了金戈铁马, 喊杀声一片的“古代战场”。

类似上述问题可能还可以列举很多, 最终学生学到了什么、得到了什么, 这是任何教学改革都必须首先追问和考虑的问题。

二、针对新课改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索与反思

课程改革是否科学合理, 直接关系到人才的培养质量。辩证地认识当前的课程改革, 深入讨论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和方法论, 对于新课程的实施具有一定的价值。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要辩证地认识旧课程与新课程的关系。课程改革要辩证地进行, 不能一谈新课程就都是好的, 一谈以往的课程就都是不好的。我们既要看到旧课程的不足, 也要看到旧课程的优点, 不能把旧课程看得一无是处。

2.要辩证地认识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新课程改革注重了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 这本是正确的, 但如果我们因此而否定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 则从根本上违反了教育的规律和辩证法。

3.要辩证地认识教师与教材在教学中的作用。“不是教教材, 而是用教材教”≠“脱离教材”, 当然教材的基础性与中考的选拔性有目标差异, 但学好教材一定是中考取得好成绩的前提, 教师的作用主要应当放在帮助学生熟练掌握教材的内容上, 理解教材是学好数学的前提。

4.要辩证地认识结果与过程对提升学生学习能力所产生影响力的大小。数学思维方法孕育于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中, 没有过程等于没有思想;没有思想就难以理解概念的本质;缺乏数学思想方法的纽带, 概念间的关系就无法认识、联系也难以建立, 导致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缺乏整体性, 其可用性、可辨别性、和稳定性等功能指标都会大打折扣。

5.要辩证地认识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的关系。新课程改革突出强调了人的发现性学习, 重视对知识的探究和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等, 无疑是重要的。但如果我们只要发现性学习, 不要接受性学习, 忽视教师对知识的系统讲授, 忽视学生对全面系统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其结果就会在培养了人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同时, 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 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人对系统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总之, 新课程改革为教师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 而更应该成为学生终身发展的设计者、促进者。新课程改革是逐步累积的, 毕竟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 不可能一帆风顺的, 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工作也不能一蹴而就, 但只要我们每个教师拨开新课改这层神秘的迷雾, 直接面对教育的真谛, 积极投身于课堂教学改革, 不断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 才能真正走进新课程。

篇6:在课改中反思原创上交

一、反思自己是不是一名合格的教师

曾经有这样的观点,说教师的高度就是教学的高度,教师的厚度就是教学的厚度。这是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阐述了教师的专业素质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高中政治教师呢?这是每一个任课教师都应该明确的问题,也是应该时时检讨的问题。笔者认为,一名合格的高中政治教师,应该具有高尚的师德,精深的专业知识,能够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总结教学经验,形成适合自己教学的理论观点;能够优化教学模式,采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辅助教学;能够精通教材、深刻理解课程标准,关注学生知识的掌握、关注学生的能力发展。做到这些,我们就可以认为他是一名合格的政治教师。

二、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是否有所更新

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实施的新课改,是我国近阶段实施的重大教育改革。其主要目的是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更新不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教学理念,关注学生的能力形成,关注学生的发展。那么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怎样确定教师是否更新了教学理念呢?

1.教师是否把握了时代脉搏

高中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密切反映我国社会生活实际的学科,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把握时代脉搏,使教学与社会实际紧密相连。把握时代脉搏是高中政治时代性和实践性的体现,如果教学不能与时代相符,那么这样的政治教学就没有意义,同时也会导致课堂枯燥乏味。真正有效的政治教学是将政治知识和理论融于真实的生活中。

比如必修一经济生活中《影响价格的因素》的教学,

程中继承”这一知识点,有效地避免了“人云亦云”的现象。

2.任务组式讨论法。任务组是在解决某个问题或完成某个项目时,教师指定或学生自愿组建的学习小组。任务组中的学生都处在任务和活动中,每个组员都有明确的角色和任务。例如,一位教师在执教《市场配置资源》这一框题时,就“市场秩序”这一知识点设置了课堂讨论:“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政府、企业、个人该做些什么?”然后把学生分成三个小组,分别就政府、企业、个人应该做什么开展讨论。这样的讨论,有明确的目标,使得小组内的每个人都能够有话可说。

3.发散思维式讨论法。这种讨论方法的最大优点是可以让学生突破固有观念的束缚,最大限度地激发创造性思维能力。一般由小组领导者宣布开始,介绍一个主题或问题,并要求每个小组成员发表看法,提出解决方案。例如,在学习“保护环境,绿色消费”时,就可以采用头脑风暴式讨论法:作为高中生,我们应该如何绿色消费?这样的讨论方式,有利于克服学生思维狭窄、偏于一隅的毛病,可以开阔其思路,培养其多方位、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如在讨论高中生如何绿色消费时,有的学生建议不买过度包装的礼物;有的学生建议把不穿的旧衣物进行改造,自制笔袋、书包等。这表明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思维被充分激活。在讨论中,只要学生不是犯知识性错误,教师都应给予鼓励和肯定。

教学的目的在于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启迪学生的心智。政治课堂的讨论也应该围绕这一目标,实现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发展。教无定法,教学有法,如何让学生在三个维度上都得到发展,如何让政治课讨论更加有效,我们还需要不断探究,不断总结。

参考文献

[1] 王有鹏.巧妙运用问题式教学方式[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9(3).

[2] 曾立红.刍议思想品德新课标视角下的教学评价[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9(Z1).

[3]陈大伟.教师怎样解决课堂教学问题[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7.

篇7:在文本细读中构建原创语文课堂

关键词:语文课堂,文本细读,原创课堂

今年三月初, 我有幸参加了一次初中语文教师同上一节课的活动。教材是人教版八年级下高尔基的作品《海燕》。开课教师精心准备, 各显神通, 可圈可点之处很多。一口气听了七节课之后, 我感觉这样的语文课总还是缺少一点东西:七位教师教案设计大同小异, 教学步骤基本相同: 分析海燕所处的环境;你看到了一只怎样的海燕;文中还写到了哪些海鸟, 用了怎样的方法;体会这些形象的象征意味, 进而体会文章的主题。这样讲可不可以?是不是必须得这样讲?我个人觉得这七节课的遗憾就在于缺少文本细读, 从而走向了千篇一律, 丢掉了语文味儿和语文课堂的魅力。这样一来, 学生根本感受不到这是一篇经典散文。体味经典从哪里开始?福建师范大学孙绍振教授告诉我们:品味经典要从文本细读着手。

文本细读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吕叔湘先生曾说“:文本细读就是从语言出发再回到语言。”也就是说文本细读须仔细地阅读语言, 要读出字词句背后的意蕴和味道, 并对丰富的内涵进行充分挖掘。从语文课程论的角度来说, 文本细读指向的是言语, 包括词语, 包括表达方式。但是文本细读绝不是一词一句, 逐词逐句的分析, 而是教师引导学生以敏锐的眼光去发现显性文本下的“朦胧”“、张力”“、反讽”“、悖论”等矛盾冲突, 并挖掘它们真正的价值:作者怎么写的, 为什么这么写。在课堂中, 教师引导学生从文本内容、行文方法、情感抒发、语言修辞等角度感悟文本, 从语感和思维方面去启迪, 达到精神的共建。

那么, 怎样在文本细读中构建原创课堂呢?

一、颠覆传统

教师在细读文本时要颠覆什么?一是颠覆在文本之上建立的一套解释体系, 尤其是教参。教师一味依赖教参, 照本宣科, 学生会感到无味, 课堂就会很无趣, 语文没有了语文味儿, 就失去了它的神。它刻板、教条、贫乏、概念化, 把学生和文本割裂开来, 甚至取代文本。二是颠覆曾经被一致认同的概念化解读。这些解读往往在教参上找得到。

照本宣科的课堂教学, 扼杀了学生学习的创造性, 泯灭了其求知的精神。如今把教参变成无形的手被一些老师当做法宝, 遥控指挥, 既显示了自己把握课堂的能力, 又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看似很精彩, 可学生的智慧之语在这些老师的课堂上就再也听不到了。因为教师把精力放在了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参考上的答案, 而往往忽略了对文本的细读。教师与文本若即若离, 文本资源就会运用不充分, 教师动辄自主探究, 拓展迁移, 对文本却浮光掠影, 蜻蜓点水, 学生怎能感受到语文课堂的魅力?

二、突破矛盾

孙绍振先生在《文本分析的七个层次》一文中提及:“许多文本分析之所以无效, 原因在于空谈分析, 实际上根本没有进入分析这一层次。分析的对象是文本的矛盾, 而许多文本分析, 恰恰停留在文本与外部对象的统一上。”寻找矛盾也就是寻找文本中不可解释或自相矛盾之处, 发现作品跟生活和人之常情的矛盾, 以及阅读文本的感悟与权威解释的矛盾之处。矛盾在哪里?这需要读者用“无疑处有疑”的精神去寻找。

三、去蔽求真

莎士比亚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读者对文本的体验和解读必然是多元的, 但多元解读并不是绝对自由, 应该以文本为主体框架。在课堂教学中, 有的解读是肤浅的, 有的解读是空洞的, 有的解读是照本宣科, 有的解读真正的深入文本, 从整体上把握了文本的内涵。面对各种各样的解读, 我们要学会去蔽求真。

“去蔽”是海德格尔的诗化哲学概念。“去蔽”不仅是认识存在的方式, 也是文本阐释的模式。作为一个阐释学概念, “去蔽”意味着打开本文, 揭示出它的整体关系, 从而把握作品世界。

四、选准视角

教师教是为了学生的学。阅读教学进行文本细读是为了引导学生如何在细读中感悟、品析、质疑、推敲和思考 , 使学生具备阅读鉴赏的能力, 懂得阅读的策略, 保证阅读的质量, 以此提高阅读的水平。一篇文章, 不可能逐字逐句的讲解, 但又得把文章讲透, 这就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文本细读时要选择最佳视角。比如关注词语, 尤其是理解所用词的含义与巧妙精当之处;关注修辞, 感受语言的表现力; 关注细节, 体会作者的匠心独运;大胆质疑, 创新自己的思维, 发表独到的见解。

在语文课堂上, 经典文本的微观细读历来都是难点, 也是弱点。难在学生面对文本, 一目了然, 间或文字上有某些障碍, 求助于注释或者工具书也不费事。这和数理化不同, 课本上那些难点、疑点, 如果教师不加阐释, 学生很难凭着自己的感性理解悟透彻。数理化教师的权威建立在使学生从不懂到懂, 从未知到已知。而语文教师, 就没有这样的便宜, 他们面对的不是惶惑的未知者, 而是自以为是的“已知者”。如果不能从其中揭示出未知, 指出他们感觉和理解上的盲点, 将已知转化为未知, 再雄辩的揭示出其中的奥秘, 让他们恍然大悟, 就可能辜负了语文教师这个光荣称号。

当然文本细读的策略不止这些。本文只是针对千篇一律的课堂呼吁课堂的原创性, 以创造性的文本细读来构建魅力课堂。原创不是说必须与众不同, 剑走偏锋, 而是教师要用自己的生命去做独特的领悟、探索和发现, 从而带动学生去阅读并形成独特的感悟, 通过对话深入文本细读, 突破矛盾, 去蔽求真、选准视角, 并在这一过程中掌握阅读的基本方法, 感受语文课堂的魅力。

参考文献

篇8:在课改中反思原创上交

一、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面对当前的教学形式,根据我任教十年来的一些感受以及其他同人的反馈,现把新课改存在的问题列举如下:

1.将“对话”变 “问答”

将传统的“满堂灌”变成“满堂问”,不但把整体性教学内容肢解得支离破碎,而且把对话即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平等互动的对话庸俗化为问答,课堂上一问一答,表面上师生、生生在互动,实质上是用提问的方式去“灌”,直到学生钻进教师事先设计好的圈套里。

2.为“夸奖”而“夸奖”

新课程强调对学生的尊重、赏识,于是有的老师便不管学生表现如何,一味给予表扬。尤其是教师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随意性夸奖不仅不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价值导向,反而可能导致学生形成浅尝辄止和随意应付的学习态度。

3.将“自主”变“自流”

新课程强调把读书的时间还给学生,有的老师上课便叫学生自己看书,没有指导,没有提示,没有具体要求,看得如何也没有检查,没有反馈,由学生一看到底,课堂成为典型的“放羊式”教学,实际上并没有实现真正的自主。

4.有“活动”没“体验”

课堂上,学生一会儿忙活这,一会儿忙活那,教室里乱糟糟、闹哄哄的,却称之为“动中学”。这种“活动”是外在多于内在,动手与动脑相脱节,目的性差,为活动而活动,有活动却没有体验,没有反思。

5.有“合作”无“实质”

教师片面追求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这一形式,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时机及过程没有进行认真的设计。只要有疑问,无论难易,甚至一些毫无讨论价值的问题都要在小组里讨论。

6.有“探究”不“适时”

新课程倡导探究性的学习方式,事实上,有好的问题学生是非常喜欢进行探究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适合探究性学习方式,那种无须探究、考究的偏要去探究、考究,只能是对探究价值的贬损和摧毁,从而导致探究的浅层化、庸俗化。

7.用“先进”轻“思考”

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频繁地使用教学媒体,以机代人,结果整节课鼓声、钟声、歌声、欢笑声与吵闹声不绝于耳,仿佛来到了金戈铁马,喊杀声一片的“古代战场”。

类似上述问题可能还可以列举很多,最终学生学到了什么、得到了什么,这是任何教学改革都必须首先追问和考虑的问题。

二、针对新课改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索与反思

课程改革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人才的培养质量。辩证地认识当前的课程改革,深入讨论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和方法论,对于新课程的实施具有一定的价值。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要辩证地认识旧课程与新课程的关系。课程改革要辩证地进行,不能一谈新课程就都是好的,一谈以往的课程就都是不好的。我们既要看到旧课程的不足,也要看到旧课程的优点,不能把旧课程看得一无是处。

2.要辩证地认识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新课程改革注重了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这本是正确的,但如果我们因此而否定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则从根本上违反了教育的规律和辩证法。

3.要辩证地认识教师与教材在教学中的作用。“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脱离教材”,当然教材的基础性与中考的选拔性有目标差异,但学好教材一定是中考取得好成绩的前提,教师的作用主要应当放在帮助学生熟练掌握教材的内容上,理解教材是学好数学的前提。

4.要辩证地认识结果与过程对提升学生学习能力所产生影响力的大小。数学思维方法孕育于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没有过程等于没有思想;没有思想就难以理解概念的本质;缺乏数学思想方法的纽带,概念间的关系就无法认识、联系也难以建立,导致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缺乏整体性,其可用性、可辨别性、和稳定性等功能指标都会大打折扣。

5.要辩证地认识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的关系。新课程改革突出强调了人的发现性学习,重视对知识的探究和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等,无疑是重要的。但如果我们只要发现性学习,不要接受性学习,忽视教师对知识的系统讲授,忽视学生对全面系统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其结果就会在培养了人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同时,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人对系统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总之,新课程改革为教师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更应该成为学生终身发展的设计者、促进者。新课程改革是逐步累积的,毕竟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不可能一帆风顺的,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工作也不能一蹴而就,但只要我们每个教师拨开新课改这层神秘的迷雾,直接面对教育的真谛,积极投身于课堂教学改革,不断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走进新课程。

上一篇:张可久散曲二首导学案下一篇:屠姓的来源,姓屠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