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新闻人物特写

2024-05-06

解析新闻人物特写(精选13篇)

篇1:解析新闻人物特写

民办教师的苦乐生活

徐xx老师是我的小学老师。八十年代作为我国在特殊时期急需的人才,她年仅17岁就成为了乡村的民办教师。但2007年她和一批民办教师一起下岗了,年过四十的她踏上了打工的道路。

再见她时是在去年的十月一假期,在我们那的一个烟花爆竹厂。我去找临时工做,被安排在一间房子里,给四个妇女(厂子位于我们村子附近,所以在那打工的都是周边的村民)抱鞭炮盘子。老板吩咐完任务后就离开了,我就开始了干了。我不打算和她们打招呼,因为她们都在低着头忙着编鞭炮,不能耽误她们挣钱。她们似乎也没准备和我的招呼,四个人,三个人匆匆的向我瞟了一眼。剩下的一个还没等我看向她,她就把头低下了。她包裹得是那样严实,也是,这里的环境太差了,到处都弥漫着烟灰,一天下来脸上、指甲缝里、鼻腔、口腔全是烟灰。对于农村人来说,这算不了什么。

四个妇女中三个人谈得火热,她们一边嘻嘻哈哈的说笑,一边不停的麻利的编着。唯有她一个人坐在那里笨拙的编着,她此刻头埋得更深了。我很好奇,每次给她抱盘子我都想和她搭话。可惜,她每次都没有给我机会。在我眼里这是一个神秘的女人,所以我有时间就去打量她。她穿的衣服朴素且干净,她的坐姿也特别规整,从她唯一裸露在外的额头看得出她的皮肤很白,很细。随着观察的不断深入,我的好奇心越来越大。

三天过去了,我依然没有见到她的庐山真面目。

第五天,我要开学了,去和老板结工资,在老板的账簿上,我看到了“徐xx”三个字。再三核实,原来那个神秘的人物就是我的老师!

„„

今年的十月一我又去了鞭炮厂,还是那间屋,还是那几个人。我走进去,看到了那张熟悉的脸庞。“老师,原来是您!”我不能不惊讶。徐老师,和去年判若两人。她早已摘下了面纱,脸上也已经沾染了些许烟灰。她在大笑中抬起头来看向我,她麻利的手停下了“陈星?”

„„

“去年来的也是你吧?真快,现在都是大学生了。” 我点头默认。

“我去年也是刚进来,啥也不会,还竟觉得丢人,听说来的是个大学生,我就更怕被你知道我曾经是个老师了。”

“那有什么了?”

“其实现在想想也没有什么,一开始那两年心里就有道槛过不去。我教书二十多年了,突然有一天我不能走上讲台了,我一时不知该干什么了。我从小就想做一名老师,后来真成了,没想到又半路出家了,心里怎么也说不过去。”她低下了头,一会儿又抬起头来对我笑了。

“那么你们现在有津贴吗?”

“津贴?没有。我们是民办教师,什么证也没有,现在是看地区的经济状况,我们这是没有的。”

“那当初您为什么不去考个证呢?起码现在不用出来干这样的活了。” “我们在那个年代接受的教育和现在接不上轨了,不过还是想考过的,可是现在的毕业生太多了,我们连考的机会都没有了。”

“不公平!”我愤怒了。

“现在哪有什么公平不公平之说,其实换一种生活也还好。我现在在这里工作很快乐。在这既能挣钱,又能照顾家里,挺好的。你不知道我这几年去外地打工,唉!年龄大了,又没有手艺,去一个厂子就碰壁,去一个厂子就碰壁。那滋味没法说。”她转过去了身体,我知道她哭了。“你现在一定要好好学习,要学有一技之长,别像老师是的。”我看着她,点头,她的头发蓬松了,其中隐约可见几丝白发。

老师说完话后急着跑回那间屋子,她说明年她的儿子要考大学了,她得抓紧挣钱了。民办教师,可还有人记得他们?

民办教师,谁又能给他们一座讲台,继续他们曾经的青春之梦?

篇2:解析新闻人物特写

田径场上东京的夜,明如白昼。人声鼎沸的标枪赛场,喧嚣打不破刘诗颖的沉静,她正在准备开始自己的第一投,观众席上的中国教练员紧张地注视着她。

只见她微微后退,慢跑起步,干脆地举起有一多斤重、两米多长的标枪,逐渐加速,调整重心,浑身气力汇聚于右臂,手臂后拉以便借力,只等爆发的那一瞬间,力量可以急促地迸发出来。动作有条不紊,一气呵成,在短短的助跑道上做好了所有准备。蓄力后奋力一掷的刘诗颖,迅速站定,望向带着疾风、如流星般向前飞去的标枪。

标枪在半空划过一道弧线,轻松地越过65米线,径直向后扎了过去,她第一掷就取得66。34米的好成绩。在强光灯下的东京奥运赛场,她凭借这一成绩,为中国女子标枪赢得首枚奥运金牌,为中国再添一金。

篇3:解析新闻人物特写的描写

新闻特写有好几个分类,而人物特写属于其中一个分类,其目的在于重现新闻人物的行为,让大家对于新闻中特写人物的认识更加有动感,且能激发后续对于新闻人物的想象空间,这对于宣扬新闻人物有加深印象的过程,还能借鉴他们成功与否的经验。

1 新闻人物特写的特点

人物特写作为新闻报道中重要的一部分,从内容到形式都在发生重大的变化。特写的手法用在新闻事实的报道时,要用特别描写的手法去加深大众对于新闻报道的印象。例如可以运用渲染气氛、细节描述、情景搭配等方法使大众即便不亲身体会也能深刻感知到新闻传递的效果。

1.1 记者所做的现场观测的重要性。

大众所能接触到的新闻报道的材料来源,包括新闻人物的专访,多数是跑场的记者采访得到的,只有记者先行做好采访前的准备工作和收集人物特写的材料,才能高效、有计划地做好新闻人物的特写。还有一种则是通过记者预约等方式来获取特写任务或事件的第一手资料的展示,通过与专访人物的情景对话或采访来完成对新闻人物的描写。

1.2 具体描写的手法介绍。

大多数报道多以叙述的角度来报道一件事实或报道一个人物的基本情况,特写尤其是人物特写则是抓住人物报道的具体形象或事迹进行渲染和传神描写。所做的报道必须包含人物的个性、特色或超然的形象等。如果这些描写的手法不到位,即便再去形容一些有关人物的其他事项,都无法使人物形象立体,也无法达到宣传的目的。

2 新闻人物特写的种类

特写的分类通常有两类,一是按篇幅长短来划分,可分为特写性消息和特写性通讯两类。而在人物特写上则是区分人物特写和场景特写两类。本文涉及的人物特写是指以人物为特写对象,在描述人物的形象、行为或动向的时候,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达到高境界的报道,而不是做简单介绍。比如人物的内心世界的展示、个人时代的标签等都能体现一个人物的多方位立体形象。这些报道出来的人物就能符合特写的要求。在人物特写中往往借助场景的再现来增加人物形象的可视感。

3 加强新闻人物特写的方法

新闻特写是摄取新闻事实中最富有特征和表现力的片断,通过多种表现手法做具有强烈视觉及情感效果的着力刻画,使其产生立体感,从而更集中、更突出地表现新闻事实和主题。其特点是能生动而集中地再现场景与人物。

3.1 人物描写要生动化。

特写作为描述性的报道,有其独特的报道方式,而不能放弃的最为关键的主线是:涉及的报道必须是生动、准确、有立体感。只有做好了这一点,才能在人物特写中抓住特写对象的最为主要的特点进行报道,增强人物的可信度和形象的渲染化效果,另外要把握对象的神韵和动感。

3.2 情景交融的特写。

在表达人物情感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感情色彩与景的交融问题,这对于场景描写表达出一个人物特写方面显得尤为重要。所谓的情景交融,就是报道对象的情感展示与报道想要表达的内容必须一致。另外特写下的人物往往要求在思想情感上要和人民群众息息相通,感情必须分明。最后特写要求必须是打动人的报道,如果连这点也做不到,如何去宣扬社会人物的正能量。

3.3 新闻人物特写编辑人员的专业知识要达标。

首先要把新闻人物特写的描写手段等专业基础建设好,其次要经常深入实际、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体验生活,不断积累写作经验,努力提高写作水平。那样在做新闻人物的特写时候可以信手拈来,一个人物的报道就像在讲故事的重点一样,要形象、立体,要有侧重点和焦点报道。

4 结语

新闻人物特写的写作手法通常以以下形式表现,把一个先进典型的人物描绘得感人至深;另一种是通过我们的写作手法,把一个落后典型的人物描绘得让人愤恨之至;第三种就是描绘普通人物,通过写作手法,把一个普普通通的人物描绘得活灵活现,人人认可。无论是头脑反映正常的人还是头脑反应异常的人,都能通过写作手法展现给广大读者,让人一看符合其人其事,这就是人物通讯写作的基本规律所在。

参考文献

[1]廉玉晖.谈人物新闻写作的开篇[J].克山师专学报,2014,(2):80-81.

[2]李娜.人物特写编译的新闻叙事学分析——以新华社中共中央常委习近平特稿为例[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4,(3):28-32.

篇4:五官特写见人物(一)

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的确,对眼睛的描写不仅能勾勒出人物的外贸形象,更能折射出人物的心情。

老人满脸皱纹,眼睛被松弛的眼皮包着,简直看不见眼珠了。他不时努力地睁大眼睛,乞求地望着面前的人们,指望着有谁能够施舍一点硬币。可是好久都没见收获,他的眼神黯淡了,眼皮耷拉得更厉害了。

——倪宁《街头的乞讨老人》

好在哪里:乞讨的老人无奈、卑微……作者仅仅把特写镜头对准了老人的眼睛,就表现出了老人的苍老、可怜的形象。

从松弛的眼皮压住的眼睛下闪出的一点光芒,在人来人往中逐渐黯淡了。倪宁同学好笔力,只用这眼睛的一点描写,便写出这人世百态,人情冷暖。人生的希望总比失望多。老人,HOLD住!过往的人们呀,爱心无需吝啬!

苗苗妹妹的眼睛黑黑的、大大的,不停地眨巴着,眼珠子像黑玻璃球似的滴溜溜转。遇到啥高兴事呀,那大眼睛就笑成了月牙儿。可她变脸变得快,也许刚刚笑着呢,突然间不知咋的生气了,这眼睛就会“发洪水”啦,晶莹的泪花扑簌簌地往下流……

——李晨《苗苗妹妹》

好在哪里:苗苗妹妹活泼、善变,从她的眼睛可见一斑。眼睛的“忽大忽小”,情绪的“忽喜忽悲”,全在这眼睛上体现出来了。

篇5:解析新闻人物特写

有人说,2014年将是“史上最难找工作”的时期,在这么多需要找工作的人里面,大学生尤其受到关住。对于大学生就业,到底是先“就业”后“择业”?还是先“择业” 后“就业”?到底如何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念?赵艳丽的求职路,就面临这样的苦恼。

赵艳丽的苦恼

亚峰 许建

今年25岁的赵艳丽,2012年6月毕业于忻州师范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专业,今天,她来到“春风送岗位”专场招聘会现场,希望找一份满意的工作。

采访:赵艳丽 P1

(1)今天主要是想应聘一些培训专业 因为我学的就是这个师范院校 所以说 想找关于这些培训机构的工作

毕业两年了,一直想找一份教学工作,参加公办教师考试也没有考上,她选择做家教,自己收些学生,教些计算机知识。今天来到招聘会,她首先选择的就是各种培训机构。

同期:赵艳丽在直映教育 P4

(2)应聘者:那我如果说是 肯定能教了 小学语文么 这个专业必须要对口么

招聘方:对 必须要对口 必须要师范院校毕业的 而且是语文类的 应聘方:可是我也是师范院校毕业的招聘方:但是你不是专业不对口么

尽管是师范院校毕业的,但培训机构并不需要计算机老师。赵艳丽随后又面试了几家培训机构,都不是很顺利。

(3)不是很顺利 因为 虽然说 我上的是这个师范院校 但是当初选这个专业的时候 我那会选了个计算机专业 这个除了一些公立学校的话 需要计算机这样的老师 这些培训机构(想要)比如语文数学英语这些学科之类的。

赵艳丽告诉记者,正是因为专业不对口,她才做了两年家教,这一次参加招聘会,她觉得自己不能再等下去了,今天无论如何,都得找个工作,哪怕放弃自己的专业方向。

采访:赵艳丽 P1

(4)肯定得先填饱肚子才能干其他吧 所以说是 还是先考虑先就业先干着 完了再选择自己喜欢的同期:P1

(5)应聘者:咱们这招设计师呢

招聘方:嗯

应聘者:设计师有什么要求呢

招聘方:必须有工作经验 还会Excel 3D动画这些的赵艳丽尝试着去找一份其他工作,比如关于计算机应用、设计、销售等工作,但是结果并不理想。

采访:赵艳丽 P2

(6)尝试一些其他的 但是现在好多招聘 招聘的地方都是 专业要对口 经验要丰富 而这些我都 恰恰是我所欠缺的招聘会场中,随处可见“X年工作经验”这样的要求,到底大学生就业难能不能归咎于没有工作经验?赵艳丽就业难到底又是因为什么?

(7)对于我们这些刚毕业的学生来说 其实工作经验 真的是很欠缺的 但是如果说是 只要有一个这样学习实践的机会 我觉得这个经验立马就会有的一张(白)纸 如果直接画的话 他们能画出更好的图画来的毕业求职路,到底如何走?赵艳丽这样的大学生就业择业难?到底是不是因为专业不对口?或者是专业太偏太冷门?没有工作经验?还是因为自身性格的因素?

采访:赵艳丽 P3

(8)稍微也有点吧 毕竟刚毕业 性格还是比较 稍微放不开 但是 我觉得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主持出镜:

篇6:人物特写作文

刘老师从小学二年级就开始给我们带课,一直教我们到六年级了。她每次上课都会给我们仔细分析课本中的例题,鼓励我们要多练习、多独立思考。每种类型的题她都首先给我们分析,再让我们 独立完成。每次我们取得一点点小成绩,她都不断地给予鼓励和赞扬。自从她教我们开始,我班的语文成绩就直线上升,有一次的环市街抽查考试拿到了总分第三名。

她的性格开朗,她对我们的学习都很严格要求,是我们的严师,俗话说:严师出高徒。这句话正是她教学的方法。不过,她布置的作业适量。对有缺点、犯错误的同学,她总是耐心地给他们讲道 理,而不是动不动就发火。她要求我们做到的,自己总会做得更好。

但是也有些时候,刘老师生气就变得很厉害。这不,有一个同学上课时和同桌小声说话,被刘老师看到了就瞪了这个同学一眼,那眼神和闪电有一拼。对不好好学习的同学,她总是像秋风扫落叶 一样严厉地给予批评教育。有的同学说刘老师严肃的时候脾气真大,我也觉得是有点。可是经过一件事我改变了这种看法。

有一次,我去办公室交作业,正好看见有几名我班同学在那里补课。他们有几道题好半天都不会,这时刘老师看他们愁眉苦脸的样子,就把他们全叫到了身边。我想:哼,这几个人可要小心了。 上课没有认真听讲,这时候临时抱佛脚哪来得及呀?肯定要挨刘老师的教训了。没想到刘老师却耐心地帮他们分析解题的思路,直到他们彻底明白了才开心地笑起来。噢!原来这几位同学因为要训练跑 步而错过了听课的时间,所以才来这里补课的。

篇7:小海蒂人物特写作文

当海蒂的阿姨——迪蒂为了生计,把她带到阿尔姆大叔家中。众所周知,阿尔姆大叔是一

还有很多人受到过海蒂的影响,从此改变了人生。

篇8:解析新闻人物特写

一、人物特写是对重大新闻事件的补充和升华

人物特写作为新闻的一种表现手段, 它需要依托于具备一定新闻价值的新闻事件。也就是说, 人物特写必须具备一定的新闻性。索马里的电视新闻人物特写最典型的一个特征, 就是它充分依托于重大新闻事件, 成为重大新闻事件的一个侧面展示, 从而使新闻的报道更加充分和丰富, 新闻价值得以升华。

以《央视洋记者:单兵赴险境报道索马里》为例, 该节目以央视常驻索马里的特约报道员穆罕默德为核心人物, 讲述了他为了实现新闻理想, 从肯尼亚前往索马里常驻, 冒着战乱的危险, 报道该国在和平进程中的艰难步骤。这个节目拍摄和播出的新闻背景是索马里在2012年举行议会选举和总统选举, 正式结束过渡政府的状态。索马里自1991年陷入内战以来, 一直处于军阀割据和武装混战的状态, 议会选举及总统选举的进行, 使得这个战乱的国家看到了和平的曙光。在这样的大背景下, 用一个长期生活在索马里的典型人物, 透过他的视角和经历, 来讲述索马里选举的价值和意义, 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例如, 短片中提到穆罕默德在报道索马里时, 除了日常的政治新闻、战地新闻之外, 也对于普通人的生活状态进行了关注, 这一点, 是对索马里两大选举这一重大新闻的主题升华。

《难民哈雅媞:我想要一台缝纫机》这个短片则拍摄于2013年9月, 也就是索马里总统选举一周年之后。它讲述的是一位生活在难民营中的妇女, 虽然通过非政府组织学习到了缝纫技术, 但是却没有缝纫机, 无力抚养她的6个孩子, 无法摆脱难民营的苦难生活。这个短片所依托的新闻背景是总统选举一周年, 它通过小人物的真实生活经历, 充分展示了新政府上台虽然已经一周年, 但是对于索马里的难民来说, 他们的生活并没有得到改善。这样的实例比单纯的数据和专家分析更具有说服力, 摩加迪沙郊区的简陋难民营给观众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正如记者在出镜时所说, 这种生活甚至都不能被称之为生活。这个短片对索马里总统选举一周年的新闻报道进行了补充, 同时有情感因素地融入, 使得观众对索马里难民的生存状态感到揪心, 这也实现了主题的升华。

二、人物样本选取的多样性分析

在索马里新闻报道的人物特写中, 如何选择主题人物更能体现索马里特色, 更凸显新闻性呢?纵观2012年8月~2013年9月这一年来索马里人物特写, 不难看出, 在这些人物特写当中, 普通老百姓是主角, 但同时, 这些人物又具有其特殊的社会地位, 因而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

(一) 普通民众唱主角是由索马里的特殊国情决定的

对索马里的新闻报道, 抓住观众的主要兴趣点是一个关键。对于观众来说, 他们最为关注的不是索马里的政治家, 而是索马里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状态。在央视的大部分关于索马里的新闻报道中, 都能够看出这样的一个趋势。因此, 索马里的人物特写并没有选择类似于总统专访的政治新闻人物, 而是以普通民众为主角, “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使新闻具有可看性, 同时抓住了观众的心理, 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

在这些人物特写中, 主角包括央视常驻索马里记者、免费办学的小学校长、难民营中学习工作技能的单身母亲以及经营小卖部的前武装分子。这些人物都是普通民众中的一员, 他们本身的故事也因此更加具备感染力。例如, 《难民学校校长阿米尔:坚持免费办学》一片中, 校长阿米尔的学校曾被恐怖组织索马里青年党袭击, 他的身上留下了7处枪伤, 他在镜头前展示了这些伤痕。这样的细节让观众对于索马里普通人的命运有了代入感, 容易引起情感共鸣。

(二) 人物的多样性折射出社会问题的多样性

索马里新闻报道中的人物特写之所以具有特色, 是因为每一个人物样本背后都折射出了相应的社会问题。由此可见记者在拍摄该系列节目的时候, 也考虑到了人物需要具备的多样性。例如, 索马里面临着很严重的难民问题, 几乎每一个难民都会有一个感人的故事, 但是记者并没有着力渲染这样的一个群体, 而只是选取了其中一个代表人物。另外的篇幅则讲述了小学校长、前武装分子这样的故事, 由此反映出索马里社会生活的多个侧面。

例如, 在《前武装分子哈桑:不要打仗要和平》一片, 通过哈桑自己的回忆, 讲述了他以前为了挣钱参加军阀战争的故事。在索马里总统选举之后, 哈桑放弃了武装分子的生活, 经营着一家小店, 他希望国家能实现和平, 让自己的孩子能够有机会接受教育。这个故事折射出的是索马里饱受战争创伤和恐怖组织威胁的现状, 和平问题是索马里现任政府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难民学校校长阿米尔:坚持免费办学》则讲述了阿米尔校长希望能让更多的孩子得到教育机会的故事, 他创办的学校虽然面临着教室破败、师资短缺等各种问题, 但是阿米尔校长仍然在坚持, 多一个孩子上学, 索马里的复兴就多一分希望。这个短片折射出的是索马里的教育问题, 根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有关报告, 索马里是世界上受教育程度最低的国家之一, 只有40%左右的孩子能够得到上学机会。《难民哈雅媞:我想要一台缝纫机》则反映出索马里所面临的难民安置问题。长期战乱使索马里出现被称为“境内流离失所者”的难民群体, 他们大多数是从战乱的家乡逃亡到首都摩加迪沙的, 这样的群体超过摩加迪沙总人口数的10%, 仅靠国际社会的援助很难解决这一问题, 让难民像哈雅媞一样学习工作技能, 为他们安排就业的机会, 可能才是最好的解决途径。

三、人物特写对于索马里新闻报道的价值

央视对于索马里的新闻报道有很多种模式, 如2011年的东非大旱, 索马里旱情的系列报道就引发了国内的强烈关注。再如对于索马里的议会选举和总统选举, 央视记者也在现场发回消息。对于索马里战乱的局势, 记者们甚至跟随非盟特派团去前线战区进行探访。但是笔者认为, 虽然这一类常规报道也很吸引眼球, 但是人物特写类的报道对索马里来说更具有价值。

(一) 人物特写为改变人物命运带来希望

索马里的新闻报道, 总的来说可以归纳入战乱报道和灾难报道这几个类别当中。在这样的报道中, 单纯地陈述新闻事实虽然是及时有效的, 但是这样的报道并不能对改变该地区的情况有所帮助。以索马里为例, 真正具有新闻价值的报道, 不仅仅局限于告知和传播, 也表现在新闻报道给当地民众的生活带来确实的改善。类似于战区探访、总统选举直播一类的新闻, 是很难实现这一目标的。而人物特写则不同, 它是新闻事实的客观呈现, 同时又融入了对人物命运的情感关注, 这类的新闻报道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 引发社会的关注, 从而为帮助索马里民众改善生活状态提供了必要的前提。

以《难民哈雅媞:我想要一台缝纫机》为例, 短片中首先讲述了哈雅媞的生活状态:单身母亲, 没有收入来源, 居住在难民营, 独自抚养6个孩子, 其中大女儿甚至怀有身孕。其次讲述了哈雅媞的生活有了一点希望, 非政府组织在难民营设立了缝纫技术学习班, 她每天可以有2个小时的时间去学习技术。但在短片的最后, 提出了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 非政府组织虽然可以免费教授像哈雅媞这样的难民一些工作技能, 但是他们并不能提供工作机会, 哈雅媞虽然学会了缝纫, 但是却买不起缝纫机, 仍然没有收入来源。这个问题的提出让观众对哈雅媞的命运产生了关注, 如果一台缝纫机就可以改变索马里难民的人生, 这可能会引起社会爱心人士和公益组织的注意。这个人物特写所体现出来的价值就在此处, 它能够引起国际社会对索马里难民安置状况的关注, 从而真正地去解决哈雅媞这样的难民所面临的问题。

(二) 人物特写比普通新闻报道更能实现深度传播

普通新闻报道最重要的特点是时效性。虽然实现了快速传播, 但报道深度始终有所局限。而人物特写则不同, 由于它的篇幅在3~5分钟左右, 所以能够将新闻挖掘得更加深入, 展现新闻人物的命运及个性, 阐述目前情况下主体人物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因此, 人物特写在传播深度上更具有明显的优势。

例如, 索马里的教育问题一直都是比较受人关注的话题, 笔者选取了一则普通新闻《索马里:商店招牌画折射索马里教育困境》以及人物特写《难民学校校长阿米尔:坚持免费办学》来进行对比分析。

普通新闻《索马里:商店招牌画折射索马里教育困境》时长仅1分27秒, 主要是通过记者观察到的一个细节进行切入, 由于索马里的文盲率超过50%, 很多人不识字, 所以商店不得不在外墙上画上醒目的图画, 来告知民众售卖的商品种类。最终落点则是因为免费教育还不能普及, 普通民众无法负担。这一则新闻对于细节的观察是比较到位的。但是全篇来看, 对于教育问题的深度挖掘就显得局限。而人物特写《难民学校校长阿米尔:坚持免费办学》时长则达到2分25秒, 它从多种角度展现了阿米尔校长的人物命运, 如他身上的7处枪伤。同时也列举了众多的数据, 来具体说明开展免费教育的难度, 由于该学校的经费全部是由阿米尔校长个人出资的, 学生上学是完全免费的, 所以在办学经费方面存在着入不敷出的现象。例如, 教师的工资, 第一个月是没有薪酬的, 从第二个月开始每个月才能有50美元的微薄收入, 这种情况也导致了学校的师资流失严重, 教师人数从2007年的17人减少到2013年的13人。在短片的最后, 也提出了索马里每10个孩子当中只有4个能得到上学的机会, 索马里要在这样的情况下进行重建还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对比分析可以看出, 同样是对教育问题的新闻报道, 人物特写显然在深度上更具有优势。它通过对人物命运的关注, 用实例分析和数据列举, 指出了推广免费教育的艰难, 从而引发国际社会对索马里教育问题的关注。

综上所述, 人物特写作为一类电视新闻报道方式, 它以重大新闻事件为背景, 对新闻事件进行补充, 对新闻主题进行升华, 通过多样化的人物样本选取, 人物特写能够全面反映当前社会所面临的问题。最重要的是, 人物特写可以通过电视传播, 引发对于社会问题和人物命运的广泛关注, 从而为解决社会问题, 改变人物命运提供了必要前提, 这是新闻传播的核心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雷跃捷.电视新闻特写刍议[J].声屏世界, 1998 (06) .

[2]王春燕.谈电视新闻细节的作用及细节运用注意事项[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 (30) .

[3]张惠玲.如何写好人物特写[J].新闻知识, 2005 (7) .

[4]王凤艳.如何做好人物新闻的采摄[J].科技传播, 2013 (21) .

篇9:五官特写见人物(二)

他天生一个塌鼻梁,仿佛雕刻师工作时走了神似的,我真担心他那塌鼻子的小鼻孔透不过气来。戴眼镜对于他来说可是件麻烦事,因为那眼镜一架上鼻梁就滑到鼻尖上,总也戴不住,所以他喜欢不停地用手指顶顶眼镜架,这成了他的习惯动作。

——喻林《我的同桌易小涵》

好在哪里:读着这样的文字,想象着那塌鼻子的模样,我们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个憨厚中带着滑稽的戴眼镜的小男孩形象。

喻林同学啊,同桌鼻梁小是小点,塌是塌点,你且说话要留三分余地呀。笔力这么劲道尖锐,让小编我都差点透不过气来。小涵同学,你的同桌写你写得活灵活现,语句锐中带嘲,算他还知道过刚易折、柔善不败的道理。且饶过他吧!善哉,善哉!

姐姐坐在灯前,白墙上映着她的侧影,那纤巧挺立的鼻影特别清晰。她白嫩的脸庞上最引人注目的便是这秀美微翘的鼻子了,每当说话时,鼻翼总是扇动着,好一股儿骄傲的心气儿便从鼻尖漾开来……

——范成瑞《我的姐姐》

好在哪里:姐姐长什么样?姐姐性格如何?她那挺直微翘的鼻子给了我们答案——秀美的她其实挺“高冷”哪。

篇10:如何写好人物特写

特写,最初是电影艺术领域中的一个术语。本意是指电影中突出地拍摄人的面部或其他局部,一个物品或其局部的镜头。特写镜头呈现在银幕上,可以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清晰的视觉形象,获得突出和强调的效果。

特写作为一种新闻报道文体,是指用特写镜头的手法,通过形象描绘来再现现实生活中富有特征的片段,给读者留下鲜明而深刻的印象。

[特写的主要特点] 与一般的新闻报道比较,特写有以下三个主要特点:

-现场感-

特写在报道新闻事实时,特别强调用描写的手法去再现报道对象。通过精心的描绘,渲染气氛,使其达到情景交融,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特写的现场感,首先是来自记者的现场观察。一般新闻报道的材料来源,主要是由记者访问得到的,而特写的采访则特别强调记者的现场观察,强调第一手材料的获取。没有现场观察,记者是无法写出特写来的。所以,在不少的特写中,我们都可以感受到记者观察活动的存在。

其次,具体的描写也是产生现场感的重要手法。一般报道以叙述的手法来报道事物的基本情况,特写则必须对报道对象的具体状态作真实的再现。如关于水下潜艇发射火箭的报道:“记者从直升飞机上俯瞰。只见火箭喷出的桔红色火焰,把蓝天、碧海染得金碧辉煌。巨大的气浪压迫升腾的水柱绽开来,犹如一朵盛开的硕大雪莲。”将实况描绘得栩栩如生。

-局部化-

特写就是要对报道的某些局部作突出的、重点的描绘,而不是面面俱到的泛泛之笔。从时间上来说,局部化意味着对生活作片段的截取。它不是去展示事件发展的前前后后,而是选取那种最具包孕性的片断,动中取静,以静写动,让人们通过一个典型的镜头,一个画面,获得对其前前后后经过的了解。这种片断,通常是能反映事物特征的片断或事件发展的高潮部分。从空间上来说,局部化意味着选取那些最有特征、最富表现力的细节。如《经济学家赶集》中写薛暮桥在市场上买鱼买挖耳勺的细节,以小见大地表现了自由市场的经济活力,便民利民,大受欢迎。

-可视性-

特写由于借鉴了影视手法,将对象镜头化,所以能产生很强的可视性,人们常把它称为“视觉新闻”。穆青在《学会写视觉新闻》中说:“所谓视觉新闻,无非是形象化、立体化,有典型细节、生动的画面,读来有声有色,使人能够具体地、形象地看到你所报道的事实的真面貌。这样,我们的新闻就可以克服枯燥和概念化的缺陷,更好地适应今天这个电视发达的时代。”

通过描绘,让读者将文字的内容转换为可视的画面。这其中,关键在于描写必须写形传神。这个“神”,就是报道对象的个性、它的特色、它的本质特征。不抓住这些,即使用大量的笔墨去细描一些外在的东西,简单地追求形似,也是无法产生出电视报道的视觉效果的。所以,特写必须以“神似”来取胜。

[特写的种类]

按篇幅长短来划分,特写可分为特写性消息和特写性通讯两类。

按报道对象来划分,特写可分为人物特写和场景特写两类。大多数情况下,人们习惯于这类划分法。

-人物特写-

人物特写以人物为特写对象,要求绘声绘色地再现人物的某种行为或行动,并透视其思想境界;或者是通过对人物活动的展示,揭示人物活动的社会环境,以此来解释人物行为的时代依据,折射出整个时代的特征。请看《小记者走访人大代表》(中国教育报1999年3月10日)

本报讯 日前,北京109中学的3名小记者来到北京饭店采访人大代表——香港立法委员会主席范徐丽泰女士。

进入接待大厅,小记者向范徐丽泰女士敬献了鲜花,范徐丽泰女士愉快地接受并真诚地说:“谢谢你们。”

小记者事前知道范徐丽泰女士不仅是人大代表,同时也是一位好妈妈。她们对范阿姨把自己的肾脏移植给自己的女儿的事深为感动。当小记者问及此事时,范徐丽泰女士说:“这件事其实没什么说的。不就是自己身上缺少了一个零件吗?”她边说边笑。小记者要求范阿姨详细介绍一下给女儿移植肾脏的事情。范徐丽泰女士详细介绍了事情的经过。她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眼神、每一个举动都蕴含着伟大的母爱。小记者听了很感动。小记者还向范阿姨询问了关于家长和孩子两代人如何沟通的问题。范徐丽泰女士说:“当家长的要给孩子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去闯;当孩子的要知道,家长永远是关心和支持你们的。”

采访结束后,3名小记者和范徐丽泰女士合影留念。4点整,范徐丽泰女士急忙又去参加下午的人大分组讨论会了。

这条人物特写,焦点对准范徐丽泰身上所蕴含的伟大母爱。重点抓住了范徐丽泰向小记者谈给女儿献肾的事,一问一答几句话,充分展示了这位人大代表的爱心。

-场景特写-

场景特写重在摄取新闻事件中最典型、最集中、最感人的场面,通过再现场面的特色、规模、气氛等,完成对整个事件或社会风貌的把握。比起其他报道形式来,特写在场景的再现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最能产生画面般的可视感。请看《侗家厕旁议实事》:

3月柳州,龙潭湖畔,小雨淅沥。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李振潜与卫生部长陈敏章信步走近山坡上的一幢侗家“竹楼”。

竹楼墙上有副对联,上联是“男女有别来此行方便需认清去向”;下联是“大小均可入内得轻松请注意卫生”;横批“轻松山房”。

两人都笑了,原来这是公厕。身兼全国爱卫会副主任的陈敏章说:“这联写得风趣。不知‘内容’怎样?进去看看。”

进至厕内,陈敏章连声称道。认为它清洁,处理污水得当,地方政府为少数民族办了很好的实事,既解决了实际问题,又有远见。

陈敏章还说,厕所问题不是小事。肠道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与粪便、污水的处理极有关系。„„柳州从教育、引导、支持入手解决卫生习惯问题,就值得提倡。

这篇场景特写,镜头对准一侗家公厕。特别是对一幅对联作了特写。一个小镜头,人、事、景三者浑然,气氛幽默,趣味盎然。同时,透过这一画面,我们又可看到一个关于人的生存的大主题。以小见大,正是特写之妙处。

[特写的写作]

-加强描写的生动性-

特写是一种描绘性的新闻报道。写作中应以生动、准确而富有动作感、立体感的描写为基础。要做到这一点,要求记者在描写中能准确地抓住对象的关键点并成功地表现这个关键点。加强描写的生动性,还要努力把握对象的神韵和动感,以加强特写的可视性,造成叙事如画的效果。请看李普的人物特写《漫画孙殿英》对俘虏军官孙殿英这一奇特人物的描写:“穿着草绿哔叽服,骨瘦如柴,脸色惨白,原来是一个很久没有见过阳光的鸦片烟鬼。他的美式大盖帽是紫红色的,和别人的不同,不知是蒋军美化以后部队长官的特殊标帜,还是这只是把他的脸色衬托得更加怕人。我看见他的时候,他正患感冒,缩在炕上呻吟,还悻悻然发了蒋介石两句牢骚,埋怨蒋没有积极救援他。然后就躺在炕上大声哼叫起来。看着这种可笑的样子,我脑子里忽然涌出一幅漫画来。这个鸦片烟鬼,头上还戴着那顶美式帽,点缀着冈村宁茨和蒋介石的委任状和嘉奖令。那么半封建的特点有了,半殖民地的特点也有了。作为这个社会没落阶级的一个代表,他正在人民解放军的战俘营里哀吟着,这不是一个很有意义的镜头吗?”

正是靠这些生动的描写,读者便能感受到仿佛是一幅栩栩如生的“漫画”。

-力求特写的透视力-

特写是描写性报道,但不是为描写而描写。优秀的特写不仅再现报道对象,而且要帮助读者透过画面的“形”去把握时代、社会的“神”。《经济学家赶集》即是这方面的范例。记者对薛暮桥赶集的描述具体形象、生动活泼。他先是“兴致勃勃地挤进人群,东瞧西看,问这问那”。见到卖鲜鱼的,他也买一条,一边付钱一边还说:“看来还是两个市场好。”买完鱼,又买了擀面杖,还花了三分钱买下一早就想买下而买不着的挖耳勺。从这些描述中可以看出,农副市场是热闹繁华的,货物是琳琅满目的,在国营市场买不到的东西这里可以买到。写经济学家薛暮桥对市场的肯定、支持,实际上宣传了农副市场的作用。

力求特写的透视力,实际上就是要求记者看问题的眼光不能停留在事物的表面,要透过表面看实质,深入挖掘报道的主题。如《侗家厕旁议实事》,写的是卫生部长陈敏章等人参观侗家公厕,作者着意开掘“小事”所蕴含的意义,特别是着重地报道陈敏章的谈话,如地方政府为少数民族办实事的问题、厕所与人类生存的关系、经济发达地区与老少边穷地区厕所问题的比较等等,突出地表现了国家和地方政府无微不至地关心人民群众生活,为少数民族群众办实事的一贯精神。

-注意情景交融,在生动的描绘中着上作者的感情色彩-

篇11:新闻特写的特点

(1)生动而集中地再现场景与人物,新闻特写的特点,范文《新闻特写的特点》。

(2)渲染与烘托气氛,形成视觉——神经——情感——思维的感应过程。

(3)透视全局。

篇12:新闻特写的概念

新闻特写的概念

新闻特写是区别于消息与通讯和一种体裁。它摄取新闻事实中最富有特征和表现力的片断,通过多种表现手法做具有强烈视觉及情感效果的着力刻画,使其产生立体感,从而更集中、突出地表现新闻事实和主题。

篇13:解析新闻人物特写

同时, 这组稿件还成为一次“传播事件”, 国内外众多媒体和学者纷纷发表评论, 对其在中国高层政治人物报道方面的“破冰”意义给予了高度评价, 称新华社首次如此详细地披露领导人的出身经历与家庭, 对增加中国政治透明度有重要意义, 是中共新一届领导人施政新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宣部《新闻阅评》专门刊文指出:“这是一组非常成功的重大题材外宣报道, 是对中央领导同志报道的一次重大突破。 ”

可以说, 这是一次主动设置议题、打通国内国外舆论场的成功案例, 也是一次打通传统舆论场和新兴舆论场并同步对两个舆论场进行有效引导的成功案例, 同时还是获得媒体同行高度赞扬、专家学者充分肯定、在新闻报道史上具有标杆意义的成功案例。

抓住提升国际传播能力的重要机遇

中央领导同志的人物特写, 是一种很特殊的新闻样式, 也是新华社对外报道的一个传统品牌。 新华社最早的领导人人物特写始于20 世纪90 年代初, 有关介绍时任总书记江泽民同志的人物特写, 就是由新华社记者撰写的。 新华社在党的十四大、十五大以及八届、九届、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后, 分别对外播发了新产生的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人物特写组稿, 受到外媒高度关注。 十六大、十七大时, 新华社也提前准备了稿件, 但由于种种原因, 稿件最终未能发出, 留下遗憾。

在全新的传媒格局和舆论环境下, 采写新一届中央领导同志的人物特写, 是新华社深化十八大对外报道的重要机遇, 也是进一步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和全球影响力的重要机遇。 新华社的这一设想, 得到了有关方面的批准。

事实上, 在十八大之前, 境外媒体的各种猜测性报道接二连三, 如何在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诞生之际, 通过报道来展示中国领导人良好的个人形象, 进而展示中国共产党开放、务实、透明的新形象, 这既是迫切需要, 更是重要使命, 而且还是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大好时机。

尽管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采写此类稿件的要求之高、难度之大也可想而知, 但新华社领导在会前3个月部署这项报道时就明确提出要精心准备、锲而不舍、全力以赴。 可以说, 特稿从决策到稿件产生的每一具体步骤, 都体现了新华社领导和相关编辑部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方面的努力与探索, 是新华社敢于碰硬、敢为人先的一次成功实践。 当然, 稿件能成功播发, 本身就蕴含着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清明、开放的作风。

“写实、写精、写活、写新”

这组人物特稿的采编时程长达5 个多月, 新华社有数十人参与, 并对稿件进行了数十次修改。 其主创团队由新华社主要从事国际传播的部门对外部抽调业务骨干组成。 新华社十八大报道领导小组对主创团队提出了“写实、写精、写活、写新”的八字要求。

写实, 就是要收集和运用权威、可靠、翔实的素材资料, 实事求是地客观陈述, 做到事事有依据, 句句有出处, 处处有考虑。

写精, 就是要精选最有代表性的材料, 并参考借鉴国内外人物特写精品的表现手法, 以海外受众容易接受的方式展示我国领导人的政治理念、 施政风格和个人魅力风采。

写活, 就是避免履历式、程式化的写法, 以具有故事性的内容、体现感染力的手法、富于人情味的细节进行写作, 增强报道的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写新, 就是要在充分借鉴以往中央领导同志报道特别是人物特写报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 力求有所创新、有所提高、有所突破。

由于无法采访领导本人或领导身边的工作人员, 新华社主创团队进行了广泛而艰难的素材采集工作。 关于领导人活动的过往新闻报道, 领导人的重要讲话, 曾发表过的文章、论文、诗歌和其撰写的书籍, 海内外报刊或书籍对领导人所作的报道, 都成为主创团队调研关注的重点。 领导人曾插队做知青的地方、曾工作过的地方工作人员、曾采访过领导人的记者等等, 也都成为主创团队采访的对象。 每个成员收集的资料几乎都是厚厚一大摞。 更难得和重要的是, 在稿件审改过程中, 多位领导办公室的同志主动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很有价值的素材。

在写作上, 主创团队也进行了多番创新。 一是不再按以往惯用的时间顺序, 而是由近及远、由工作及外延、由本人及他人, 强化新闻由头, 突出最新事项;二是更多地按主题需要来组织材料, 不再像以往那样单一地按履历地域来排序;三是根据外媒关切, 巧妙回应, 有针对性地做文章, 或澄清一些误传误解, 或打消一些顾虑担忧; 四是与领导人将来可能的分工隐含呼应, 使领导人过去的从政经历和未来工作有所“观照”。

突破篇幅让领导人个人信息空前释放

新华社的这组人物特稿, 7 篇中文稿的总字数近4 万字, 其中习近平稿15355 字, 李克强稿7757 字, 其他5 位领导人的稿件都在3000 多字。 而以前新华社所播发的有关领导人人物特写的字数, 一般是2000 多字, 最长的一篇是2008 年国家主席胡锦涛稿, 全文约4000 字。

在稿件的修改过程中, 大家曾专门就篇幅问题进行过讨论。 不少人认为, 像领导人人物特写这样的稿件, 篇幅不是问题, 关键是内容。 习近平稿从4000多字的初稿到6000 多字、8000 多字、12000 多字、13000 多字的修改稿, 最后到15000 多字的播发稿, 篇幅虽然不断扩大, 但内容也是不断丰富, 是领导人个人信息的空前释放。 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家庭生活部分的篇幅, 竟达2000 多字, 这是从来不敢想象的。 以前新华社所发的领导人人物特写稿, 关于家庭生活部分大多只有简单一两句话。 这次从媒体和受众广泛关注领导人家庭生活的情况来看, 这种操作是成功的。 如果没有篇幅的突破, 就不会有内容的突破。 后来我们在播发时将以前一直沿用的 “人物特写”改成“人物特稿”, 也是基于这种考虑。

还有, 这组人物特稿的发稿时间, 是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履新第39 天。 而以前, 都是在领导人当选的当天发稿。 尽管这个发稿时机, 是“好事多磨”磨出来的。 但实践证明, 这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因为当天发稿, 只能描述任前部分。 履新一段时间后再发稿, 能更准确、更及时地阐述领导人最新的执政理念和执政思路, 而这更引人关注。 像这次稿中首次披露的习近平总书记对“五位一体”的具体阐述, 就被不少海内外媒体突出刊用。 实际上, 一些外媒也曾尝试过在新的领导人执政一段时间后再做人物特稿。 如美国《时代周刊》曾写过上任百日后的奥巴马。

突破刊播范围, “出口转内销”争先恐后

长期以来, 新华社所做的领导人人物特写稿, 只能对海外播发。 最近一次是2008 年关于新一届国家主席、国务院总理等领导人的人物特写稿, 英文稿对外播发, 可上网, 但中文稿只能对外播发, 不能上网。这次, 我们虽然也积极争取中文上网, 但后来考虑到种种因素, 仍维持惯例, 中文稿不上网。

不料, “敢为天下先”的《深圳特区报》, 以他们20年前大胆刊发记叙小平同志南方谈话的著名通讯《东方风来满眼春》的勇气, 突破常规, 在全国率先刊用新华社这组仅供海外的稿件, 而且是罕见地作为头版头条组合并使用5 个内版来刊发全部图文。

《 深圳特区报 》 打响了 “ 第一枪”, 推倒了 “ 一堵墙”, 国内主要商业网站和都市媒体就开始蜂拥而上, 争先恐后地突出展示。 在势不可挡的情况下, 经授权, 新华网等主流网站也开始刊播展示, 从而完全突破了原定的刊播范围, 形成重大突破。

针对这场前所未有的“出口转内销”, 有观察家用“再也不能犹豫了”来表述国内媒体采用新华社这组对外稿件时的争先恐后。 《南方周末》《第一财经日报》《长江日报》《新闻晨报》《齐鲁晚报》《三湘都市报》等报纸还都纷纷发表评论文章。 《环球时报》更是罕见地发出社论。

在传播形态上, 这组特稿也有许多突破。 新华社经营领导人人物特写稿至今已有20 年, 但还从来没有一次是图文互动的。 这次7 篇中文文字稿共配发了88 张“家庭相册”式的珍贵资料照片, 其中习近平23 张, 李克强15 张, 其他领导人每人10 张。

这些领导人照片, 很大一部分是首次公开发表, 吸引了无数读者, 也赢得了广泛好评, 图片报道成为整个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文字稿大大地增色添彩。 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的照片, 朴实无华, 生活气息浓厚, 很有人情味, 仅家庭生活照就有5 张, 被海内外受众大加赞叹。

新媒体的传播也是从这次开始。 人民日报微博、新浪头条新闻微博以及新华视点、 中国网事等知名微博, 纷纷细致摘录、重点推荐, 为扩大影响起了重要作用。 可以说, 这组人物特稿能形成这么大的影响, 移动互联网的传播起到了关键作用, 它急剧地放大了传播效应。

为进一步扩大影响, 经中央办公厅批准, 新华出版社还结集出版《中共高层新阵容》一书, 分中英文版, 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选为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国际书展中国主宾国重点推荐图书, 引起读者关注, 产生良好影响。

4000 多家媒体刊载, 传播效应集聚放大

“中共高层新阵容”系列人物特稿播发后, 总计被境内外4000 多家次媒体刊载, 其中习近平稿采用上千家次, 这是极其罕见的, 而且采用的版面、页面、时段等的容量也都非常大。

美国《华尔街日报》、美国之音、彭博新闻社、英国《金融时报》、英国广播公司 (BBC) 、法国《世界报》、法国国际广播电台、德国之声、日本《读卖新闻》、新加坡《联合早报》、拉美通讯社、非洲国家主流报纸等全球媒体, 均第一时间大幅采用这组特稿。 境外媒体多从中共高层领导人自身的转变和中国政治层面的变革进行解读, 正面解读占了“压倒性”多数, 关键词包括 “温情”“清新”“亲民”“开明”“开放”“透明”“惊喜”“十分罕见”“耳目一新”等等。

美国《纽约时报》中文网指出, 新华社连续3 天刊发长篇人物特稿, 回顾中共中央政治局新任7 位常委的成长经历和从政之路, 首次披露他们的家庭生活细节, 这种做法实为罕见, 令人耳目一新。 这不但可以澄清事实真相, 有效杜绝各种猜测, 而且也能满足公众的知情权, 更直接地了解中共决策者的基本情况。

英国《金融时报》引述专家观点说, 这是中国政治生活公开透明的一种体现、一个序曲, 是一种政治的进步。英国BBC网站的报道说, 中国领导人让人民更多地了解自己是对人民的尊重。

拉美通讯社消息称, 中国不同寻常地公布最高领导人的私生活照片, 包括与妻子、女儿和父母的生活照, 以及作为基层领导干部期间的工作照, 展现了新领导人倡导的透明化作风。 新加坡《联合早报》称, 这是新一届领导人透明化作风的开始。 中共领导人将个人和家庭情况向社会公开, 是打造透明政府的必要做法。

港澳台媒体更是大幅刊发报道, 并普遍给予积极评价。 仅香港的《文汇报》《大公报》《香港商报》3 家报纸, 在圣诞假期的背景下拿出近30 个整版进行刊载, 这是前所未有的。 有的报纸还“搭车上路”, 自己添版, 以本报记者的所见所闻或补充外围采访, 来配合新华社的稿件和图片。 一些电视媒体还把新华社所发文字图片制成视频播发。

香港《文汇报》刊文说, 中南海这次“史无前例”之举, 反映出中共高层深思熟虑的政治考量。 官媒首次披露领导人个人信息, 既可正本清源, 又可让“政治八卦”不攻自破。 香港《成报》文章称, 系列特稿打破了以往坚硬的禁忌, 将资讯公开的触角延伸到了领导人的个人和家庭, 有一种破冰的意义。 香港中通社则指出, 官方主动公布新一届领导人的经历背景, 与一些西方领导人的做法有相似之处, 折射出中共高层对西方政治经验的开放心态和学习态度。

专家学者好评如潮称传播模式符合时代需求

“中共高层新阵容”系列人物特稿播发以后, 也引发国内外时事评论员、专栏作家和政治学、传播学专家的广泛好评。 评论称, 新华社这样的举动, 为中共建政以来的第一次。 这组特稿是中共新领导层政治新风“立体化”的表现。 这种传播模式更符合时代需求, 效果也很好。

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所长喻国明评论说, 这是一组很现代和人性化的高层领导的人物报道, 细节充满了人情味。 “这在中国新闻传播史上, 是一次有意义的突破。 ”

中央党校教授高新民表示, 领导人信息的公开是政治生活公开透明的一种体现。 现在社会上对于领导干部的家属存在一些非议, 对老百姓来说他们非常神秘, 中国共产党在反腐倡廉中, 一直要求干部“管住家人, 管好身边人”, 在这种背景下, 主动公开领导人家庭的相关信息, “这是一种政治进步”。

上海市政治学会副会长、复旦大学教授浦兴祖说:“我对习近平在院子里骑自行车载女儿的照片印象深刻, 这说明最高层也在转型。 ”他坦言他这个年纪的人都没见过这种方式, “和历史对比, 反差较大, 效果也很好”。 他认为这种传播模式更符合时代需求。

上海交通大学传媒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谢耘耕教授说, 中国的快速崛起使得全球都对中国新的领导层倍加关注, 用这种图文并茂的传播形式, 境外人士也更容易了解和理解中国领导人, 这对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颇有好处。 这种传播的改进是领导人工作作风转型的表现。

香港时事评论员杜平说, 过去很多的信息流到海外以后, 然后出口转内销, 难免会以讹传讹, 对中国领导人、对中国的领导集体, 甚至于对整个中国的形象都不是很好。 这次公布了领导人的很多信息, 非常值得赞赏。

领导人的外宣意识助推国际传播力

作为“中共高层新阵容”系列人物特稿的主创人员, 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如果没有新一届领导人鲜明的外宣意识和开明作风, 就不会有这组稿件的诞生, 也就不会有如此大的舆论反响。 领导人的开放和求新意识已经大大超出我们的预料, 这为我们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大家认为, 这组人物特稿能发出来, 本身就是一种突破, 直接反映了领导人的开明作风和外宣意识。而且, 特稿未能在十八届一中全会这个“第一落点”及时播发, 其实是与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有关。 这组稿件从2012 年10 月初基本成稿到12 月底最后播发, 经历了近3 个月的修改过程, 有的稿件是多次推倒重来。 总体而言, 这是一个内容更加充实准确、细节更加丰富感人、外宣针对性不断增强的过程。

对境外媒体来说, 这组特稿中“含金量”最高的部分无疑是被披露的领导人罕见的家庭信息和生活细节。 其实, 在美国、俄罗斯、日本等国家, 媒体介绍领导人的成长经历和生活细节是家常便饭。奥巴马刚就任时, 媒体就热炒过他的童年经历;野田佳彦刚当首相时, “泥鳅首相”的恋爱故事也被详细曝光。 奥巴马童年时的私人照片、打篮球、和同事开玩笑等照片, 普京钓鱼、骑马、打猎等生活照, 也在互联网上广为流传。

在现代政治中, 政治家的魅力和威信不仅源于其政治理念和工作能力, 也能从其成长经历、家庭生活、个人爱好和性格显现, 奥巴马和普京就是这方面的成功典型。 我们的新一届领导人显然也明白, 透明化的作风和开放的传播模式更符合时代需求, 现代社会也更接受有血有肉的政治家。

在习近平同志的人物特稿中, 有很多生活细节都是首次披露。 其实, 这些内容都是经过反复斟酌, 最后由领导同志本人审定的。 尤其是所配的23张照片, 除三四张是公开发表过的之外, 其他都是领导人主动“放料”, 首次曝光。 这些照片的选择, 本身也显示出领导人强烈的外宣意识。 从摄影专业角度看, 这些照片构图、色彩不一定很好, 但都很朴实亲切, 像从普通人的家庭影集中抽出来的, 传播效果非常理想。

成功实践后的启示与新篇

在这次人物特稿的采编实践中, 我们也有不少缺憾, 走过不少曲折, 从中也获得了一些启示。

(一) 在国际传播中要打造高端产品。 在做好日常报道的同时, 要坚持高端策划, 推出高端产品。 在产业链上, 只有高端产品才能带来高额回报, 树立口碑、品牌, 提升知名度、美誉度, 扩大影响力和传播力。

(二) 要加强高层人物报道研究和探索。 本次报道在报道领域、写作手法等方面有重大突破。 但也必须看到, 对领导同志报道的研究和跟踪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作, 要做好基础性工作, 不应仓促上阵, 缺少积累和准备。

(三) 要体现对外报道风格。 既然人物特稿主要是国际传播, 受众主要是海外读者, 那么我们稿件的写作文风、叙事方式等, 就要尽量符合海外读者的阅读习惯。 此组稿件, 有些语言风格仍有改进空间。

(四) 要有长远规划。有外媒议论, 新华社这样的人物特稿, 是一次性做法还是常态化手法? 我们也应考虑, 如何把领导人的人物特稿报道更推进一步。

从这次采编实践来看, 领导人思想解放的程度远远超过了我们, 也超过了我们的想象。 我们要思考的是, 如何在今后的报道中进一步解放思想, 勇于探索, 任重而道远。可喜的是, 经过“中共高层新阵容”系列人物特稿的成功实践, 在2013 年的全国两会上, 新华社又成功推出了领导人人物特稿的新篇———新任国家机构领导人和全国政协领导人系列人物特稿10篇, 成为对我国领导人形象进行国际传播的又一成功案例。 特别是在稿件的创作和修改过程中, 得到领导机关和领导同志更多的重视。 可喜的还有, 2013 年两会一改往常领导人人物特稿“无人做”“不敢做”的情形, 不少海外中文媒体、国内市场化媒体和主流媒体都各有重点地推出了自己的领导人人物特稿。 《瞭望东方周刊》推出长篇特稿《大国新总理成长史》、中新社推出《解读李克强》, 凤凰网推出“中国梦之队”人物系列专题, 搜狐网推出“领袖与人民”系列特稿, 等等, 形成一种互相竞争、别开生面的局面。

2013 年10 月, 一则大胆使用领导人卡通形象的视频《领导人是怎样炼成的》又在网上爆红。 专家称这是对领导人形象塑造的又一突破, “十八大后中国领导人在应对社会变迁和传播全球化的过程中, 越来越注重应用政治传播的宣传技巧”。

上一篇:三上数学复习资料下一篇:关于离岸结算中心的考察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