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史人物

2024-05-12

新闻史人物(通用6篇)

篇1:新闻史人物

从新闻史“职业认同”的角度研究邵飘萍的新闻思想

【摘要】以往在各个时代对于邵飘萍新闻实践、新闻思想历史贡献的介绍都停留在概括与评价层面,缺乏对其职业心灵的研究,因而导致研究中没有“人”,也难以发现真正的“记者”。本文引入职业社会学中的“职业认同”概念,通过对邵飘萍从业缘起与动机、职业情感与忠诚态度、新闻或新闻职业认知、自我身份认同等要素的考察,呈现其从业过程中的动机、追求、情感甚或苦衷,以还原历史情景,展示历史研究的丰富性。

【关键词】邵飘萍职业认同新闻实践

新闻史人物的局限与问题是普遍存在的,改革开放之前对于邵飘萍的研究相对冷清,又大多停留在他的新闻思想、新闻活动、办报特点、历史贡献等的探究与介绍层面。这种对新闻从业者思想、活动、贡献、特点等的研究,对后人开展进一步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但从这些研究中感受不到与每一个新闻从业者所处的人生情景和社会情景相应的职业认知、职业情感、职业态度以及很可能存在着的价值、理念、身份、角色等方面的困惑与张力,因此也就看不到作为一种特殊职业群体的中国新闻从业者在新闻职业道路上草路蓝缕、一路走

①来的心路历程。

这种研究所带来的问题是,我们无法触摸到真正的活的历史,无法与新闻史上的各个人物进行心灵与情感的对话。我们看似对他们的思想、活动,对他们所说过的话、所创办的报刊了如指掌,实际上却并不了解他们。我们不知道他们何以要说那样的话,何以要办那样的报刊,不知道他们对自己选择的新闻职业到底如何认知,不知道他们选择新闻职业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动机、追求、情感甚或苦衷。从历史的纵向发展来说,我们无法从现有研究中看到新闻从业者职业意识、职业情感、职业认知等的发育、发展、演化之轨迹,无法把握其背后潜藏着的内在的规律性,因此也就无法由新闻史人物这一新闻活动主体来感受“历 史的丰富性”,来透视新闻与社会之间那种交互、交融的生动而复杂的景观。

职业认同,顾名思义,就是一个人对自己所从事既然职业的认同。具体地说,就是知道并认可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功能、意义、价值,就是在从事该职业过程中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什么是值得做的,什么是不值得做的,什么是必须坚持的,什么是必须避免的,并从内心真正珍视这些价值,坚守这些原则„„概括地说,就是弄清楚自己是该职业的从业者的东西。“职业认同是指个体对所从事职业的肯定性评价,它评定了个人自我认

②同中角色的重要性”。

一从业缘起与动机

从业缘起与动机和职业认同程度是审视认同状态与程度的最基本因素。从业者选择新闻职业,是发自内心的主动行为,还是迫不得已的被动选择,是基于“谋食”目的,还是基于对新闻职业的喜好或理想,抑或有超出新闻业之外的其他动机等,是透视新闻史人物职业心理状态和认同度的重要环节与层面。

邵飘萍1886年生于浙江东阳县(今浙江金华市)。1906年,他考入浙江省高等学堂师范科。这段生活使他眼界大开,三年间,他涉猎了大量当时激荡人心的书籍、报纸。晚清 的腐败动荡局势,立宪派、革命派的政治斗争都激扬起了他对时事、对报刊的兴趣,尤其是梁启超的文章,汪洋恣肆而又条理清晰,语言丰富又平易畅达,且笔锋常带感情,让他十分 着迷并进而崇拜,萌发了“新闻救国”的思想,想依靠报纸的舆论力量干预政治,改变国家积贫积弱的局面,他曾说过:“余百无一嗜,惟对新闻乃有非常趣味,愿终生以之”。于是,①樊亚平《从历史贡献研究到职业认同研究—新闻史人物研究的一种新视角》 2009年8月

②魏淑华、宋广文《国外教师职业认同研究综述》,《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第5期。

利用课余时间他开始向上海《申报》投稿,决心通过自己手中的笔去反映民意,督促政府为民行政。然生逢乱世的邵飘萍,他的对手是那些喜怒无常的大军阀、大流氓,邵飘

萍作为文人的力量显得那么单薄,好似螳臂当车,但邵飘萍却无所畏惧,他要做那振臂高呼者以唤醒民众。从此邵飘萍开始了他和新闻事业的关系,开始了他“新闻救国”的征程。1909 年毕业后,邵飘萍返回家乡的一所中学任教,继续投稿《申报》并被聘为地方通讯员,还参加了进步文学团体南社,受民族主义和民主主义的影响,思想上从崇拜梁启超转为敬佩革命领袖孙中山。武昌起义后,邵飘萍满怀为民主共和而战的激情,来到杭州,结识了知名报人杭辛斋,并与之携手创办了浙江军政府机关报《汉民日报》,还兼任杭州《浙江军政府公报》编辑和《申报》通讯员,从此开始了职业报人的生涯。

邵飘萍短暂的一生几乎是与新闻工作紧密相连的。1912 年杭州, 邵飘萍与杭辛斋携手创办了 《汉民日报》,大力宣传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揭露贪官污吏的丑恶行为,抨击封建军阀的暴力统治。1914 年,邵飘萍与潘公弼、马文车等人共同创办了“东京通讯社”,分别向京、沪、汉等地著名报纸发通讯稿,揭露罪恶的二十一条。1916 年,邵飘萍被《申报》聘为驻京特派记者,主要为该报撰写“北京特别通信”。同年7月,因为愤慨于外国通讯社任意左右中国舆论,歪曲事实,他一怒之下在北京创办了“北京新闻编译社”。1918年10月5日,邵飘萍又独立创办了《京报》,并与此同时,联合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及教授徐宝璜一起创立了“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揭开了我国新闻学教育和研究的序幕。邵飘萍曾经说过:“余百无一嗜,惟对新闻事业乃有非常趣味,愿终生以之”。

二 职业情感与忠诚度

职业情感、忠诚度与职业认同有很大程度的关联,是判别认同与否及其程度的最直接和最显在因素,具体包括,对所从事职业是矢志不移、不弃不离,还是情非得已、三份热情、必欲离弃而后快;从业过程中是身心投入、尽职尽责,还是三心二意、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等。从这些方面考察新闻史人物,必能在很大程度上一窥其职业认同的真实状态。

高尚的职业道德观以及新闻职业“专业化”的努力便是邵飘萍的心路写照。新闻专业主③义的核心是形成一种正式的道德准则,以利用它来将新闻提升到职业化和专业主义的层次,而职业道德也成为新闻专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新闻成为一项专业的必要条件。邵飘萍最为重要的新闻道德思想是其很早就提出的“品性为第一要素”。邵飘萍说过,所谓品性,包含了人格、操守、侠义、勇敢、诚实、勤勉、忍耐等新闻记者应遵守的道德。邵飘萍所说的“品性”就是新闻职业道德的全部要求。他常以“铁肩辣手”自励,在他的办报生涯中,从未被反动军阀和帝国主义所左右。他说“愿有志于新闻事业者,振起其责任心,凡事必力求实际真相,以探究事实,不欺阅者为第一信条”。因为在邵飘萍看来,记者的责任心归根结底是追求事实的真实性,以此赢得社会的信赖。在强调记者的品德修养时,他又提出了“对于新闻之来源,宜始终绝对秘密”、“凡个人私事不问其善恶,皆不得用做新闻材料”,对于“欲以新闻之面具而利用报纸为之宣传”的广告及“淫乱性与残忍性”类的新闻,记者都必须严加防范,什么可以公开,什么应该保密,要以对社会、国家、事业是否有益来衡量。邵飘萍将自己的新闻职业道德理念在其出版的《实际应用新闻学》中整理成章,为新闻工作者提供道德精神准则。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新闻工作并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新闻界鱼龙混杂,新闻工作者没有经过系统的新闻业务和技巧训练,以及缺乏新闻理念的熏陶,邵飘萍著书立说对当时中国的新闻工作具有现实意义,为新闻职业的“专业化”提供了一种可能。

1926 年在段祺瑞执政府门前,发生了骇人听闻的“三一八”惨案。邵飘萍到出事地点及相关医院实地进行调查采访,连夜赶写出《世界之空前惨案———不要得意,不要大意》等文章,谴责段祺瑞政府的暴行。邵飘萍认为,记者是“布衣之宰相,无冕之王”,是社会之③张焱,《新闻专业主义对我国舆论监督的影响》,《求实》,2004年5月

公器,是“居于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外的第三者”,应为人民所用。而报业是独立于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第三种社会因素,负有教育民众、指导社会的责任。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邵飘萍确立了其独立的办报方针:一是监督政府,“必使政府听命于正当民意之前”;二是唤醒民众,教育民众;三是“顺时代进步之潮流”,表达报纸“对于解决时局的意见”。《京报》 创刊时,邵飘萍提笔书“铁肩辣手”四个字挂于编辑室正面墙上,每日观其以自勉及激励同仁,这都反映了邵飘萍胸怀真理、不畏强暴的倔强性格和办报宗旨。

直到 1926 年被害,邵飘萍一生都在为新闻事业和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而奋斗。参照新闻专业主义的理论,报业是一种自治的体系,它应该且必须对政府、政党、政客采取一种独立和批判的态度,否则便不可能保持它在公众心目中的“保护者”形象,更不可能拥有公众的信任。邵飘萍在新闻实践中,一直以保守客观的态度、正确的立场判断是非。

三 新闻职业与自我身份认同

认同某一职业的基础是职业认知,它能强化认同,并赋予认同以较为明确的方向感。对新闻职业看似喜好和忠诚,但若对新闻或报刊的功能、价值,对新闻职业的社会意义等缺乏较为全面而深入的认识,其认同即使具备,也是“盲目”的,或基础不十分稳固的,反乏,则其认同不仅可以说具备,且属于有明确认知作为基础的较高层次的认同。

1918 年 10 月,邵飘萍与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及教授徐宝璜一起创立了“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并出版了我国第一个新闻学业务刊物——《新闻周刊》。揭开了我国新闻学 教育和研究的序幕。学会培养会员百余人,为新闻界输送了优秀人才。毛泽东、高君宇、罗章龙等都曾是该会成员。正是在新闻学研究会的学习,促使毛泽东在回到湖南后创办了《湘江评论》。继北京大学之后,平民大学、国立法政大学都曾聘邵飘萍为教员。虽然很忙,但邵飘萍想方设法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挤出时间,为学生们讲授新闻学基础知识、新闻材料的采集方法,以及对记者的修养要求。邵飘萍曾告诫学生,记者的第一要素为品性,品性要完 全独立,有操守人格,做到“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泰山崩于前,麋鹿兴于左而志不乱”。记者要“主持公道,不怕牺牲”。他认为报纸的重要职能是“报告新闻”,而新闻必须“以真实为骨干,以兴味为血肉”,“凡事必力求实际真相,以‘探求事实不欺阅者’为第一信条”。只有“以事实和真理”教育读者,才能取信于读者。邵飘萍的讲课深入浅出,能够把理论与实际结合,另外还十分注意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因而深受学生欢迎。根据讲课内容再加上对国外新闻学专著的参考,以及从业的经历感受,邵飘萍撰写了《实际应用新闻学》和《新闻学总论》两本著作。他的《实际应用新闻学》和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徐宝璜的《新闻学》一起构筑了中国新闻学的基础框架,是中国新闻学三本奠基之作。可以说,在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中,邵飘萍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关于我国现代著名报人邵飘萍的政治身份,经过一些学者多方面的考证,己确认邵飘萍是共产党员(例如1986年《新闻学论集》第9辑《邵飘萍是产党员》文)。

可见,邵飘萍不但自始至终接受马列主义观点,在其主办《京报》上大力宣扬,并非都是客观介绍,可以说相当部分都带有主观好恶的理性色彩,他不象“蛰伸”,仅仅是一时头脑发热,而是始终如一地进行宣传直到被杀害。所以把邵飘萍说成“中国因宣传马克思主义而走上断头台的第一人”是合适的、恰当的。现在相当一部分的新闻学教材里,仍然把邵飘萍 的死因归咎为“得罪了直奉军阀而被杀害”的原因。然而,随着近年来对邵飘萍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尤其是考证出邵飘萍是秘密共产党的政治身份,给邵的研究带来了许多便利之处,也利于对其死因进一步探究。《关于邵飘萍之死》这篇文章最遗憾之处,就在于不明邵飘萍的政治身份进行考证,从而对邵在《京报》上的作为及在社会上的许多活动难以得出令人信服的结果。今天,我们还一代著名报人邵飘萍遇害的本来面目,认识他在黑暗时代的办报艺术和他在新闻理论上卓越的贡献,都是十分有益的。同时,我们也对中国第一个殉难的共产主义战士

邵飘萍坚持马列真理、不畏强暴、鼓动被压迫人民向黑暗势力抗争的至死不渝的精神,表示 深深的敬意。

由于职业认同既强调“认同”,又强调“职业”(职业社会学意义上的“职业”),因此,引入“职业认同”对新闻史人物进行研究的目标就不仅仅要考察各个新闻史人物对其新闻或办报工作是否认同或认同度的高低,而且要追问这种认同是否建立在职业社会学意 义上的“职业”之层面上,是否真的是一种真正的职业层面上的认同。要追问从业者的认同是否是真正的职业层面上的认同,就必须以职业社会学中对成熟职业的内涵界定为考察视角。职业社会学认为,成熟职业至少应具备这样四个条件:具备该职业所独有的知识、技能和理念体系;不受外界干预,具备一定的职业独立性与自主性;具有超越个人谋生层面的利他主义动机;具有职业伦理意识及相应的伦理行为等。

基于此,在考察邵飘萍的职业认同层面时,从这些方面出发去辨析和呈现是十分重要的。这种辨析不仅有助于判定各个新闻从业者的认同是否建立在真正的职业层面,而且有助于呈现各个新闻从业者职业发育与成长的程度与状态,进而勾连和描画出新闻从业者群体的职业因子逐渐育化的历史轨迹。这一点也是过去的新闻史人物研究所缺失的。

由于职业认同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种过程,因此,在引人“职业认同”对邵飘萍进行研究时,应注意用动态的、历史的目光观照每一个新闻史人物的职业认同状况和职业因子

④发育情况,以使研究能够呈现给读者一种“动起来”的“记者”或“报人”的诞生史

和成长史,也以此实现“职业认同”视角可能带给新闻史人物研究的意义。

将“职业认同”引入到新闻史人物研究中,无论其着力点在“认同”,还是在“职业”,其总体目标与核心宗旨都是,为了探寻职业社会学意义上的“记者”或“报人”的成长与发育的足迹,为了找到与历史上的“记者”或“报人”的对话通道,为了感知他们从事新闻 职业的理想与困惑,激情与无奈,呈现他们选择和从事新闻业的职业心史。

为了达到这样的研究目标与宗旨,必须依托与各个新闻史人物直接相关的第一手资料,尤其是其留下的自述性文字,同时,要努力运用新史学领域所崇尚的“还原历史情境”、“回归历史现场”等史学研究新方法与路子,在研究每个人物过程中,尽量将其从业动机与缘起、职业认知与追求、职业情感与忠诚、职业身份与角色等,置于其个人生活情景和所处时代的社会、文化情景中去呈现.另外,还必须对过去的新闻史人物研究进行“去魅”。

【参考文献】白寿弃主编《中国通灼第一卷《导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

程丽红《清代报人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

商娜红《试析多重背景下媒介职业化规定性的建构》,《现代传播》2002年5期

李良荣《当代西方新闻嫌体》,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10-113页

方汉奇《近代中国名记者·序一》,工林根主编《近代中国名记者》,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 ④方汉奇《清末政论报刊与民众动员·序言一》,唐海江《清末政论报刊与民众动员:一种政治文化的视角》,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

篇2:新闻史人物

第一章

报业开端 马礼逊

最早来中国的传教士,1807年由伦敦布道会派出。他先在广州、澳门学习中文,翻译《 圣经》和编纂《英华辞典》,同时出版《新约》和许多宣传基督教义的小册子。但中国政府严禁外国人传教、印书,1813年伦敦布道会又派传教士米怜来华协助。两人总结了传教经验:中国方言多,故口头宣传在中国困难很大,米怜建议把传教与出版基地设在马六甲。马礼逊接受了米怜的意见,于是米怜带上刻字工人梁发来到马六甲,开始印刷所的建立和宗教宣传,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开始出现,《察世俗每月统记传》。

第二章 戊戌时期 王韬

1857年参加《六合丛报》的编辑工作,是他报刊活动的开始。1864年兼任《近事编录》的编辑工作。

1874 年创办《循环日报》。

是近代报刊思想的奠基人,是我国新闻史上第一位报刊政论家,他的政论反帝爱国,昌言变法,短小精悍,深入浅出,富于感情,后来被发展为一种新的报章文体,后发展于梁启超,对当时的文坛和以后的维新派领导人影响较大。他的部分政论文章后收编为《弢园文录外编》,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报刊政论文集。他关于办报的言论代表了维新变法前报刊理论的最高成就,奠定了近代报刊理论的基石。康有为 谭嗣同 梁启超

著名的维新派政治思想家、政论家;先后创办10多种报刊,如:《中外纪闻》、《时务报》、《清议报》、《新民丛报》等,从事报刊宣传活动27年;创造了“时务文体”,一生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人们称之为“舆论界的骄子”,有丰富的报刊实践经验,为资产阶级办报提供 了基础。

唐才常 P95 戊戌时期著名的政治活动家、杰出的报人,与谭嗣同合称“浏阳二杰”。

1897年到长沙,成为南学会的骨干,并主编《湘学新报》,发表大量文章,宣传“天下非一人之天下”的资产阶级民权思想,鼓吹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度,发展民族工商业,走资本主义道路。

戊戌政变后亡命日本,后在武汉组织自立军武装勤王起义,事前暴露,被张之洞逮捕并立即杀害。

严复

不仅是报刊活动家,也是著名的翻译家,启蒙思想家。

幼年受到严格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曾在英国海军大学留学,回国后受聘于天津水师学堂任教,后升至改校总办。

甲午海战失败后,他痛心疾首,连续发表文章猛烈抨击列强的侵略行径,揭露封建专制制度的弊端,提出了“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的主张,在思想界有较大反响。

后在维新派办报热潮下,创办《国闻报》,大力鼓吹变法维新。提出报纸的功能在于“通上下之情,通中外之故”,而后者尤为重要。

后来思想渐趋保守,潜心于翻译工作。他反对辛亥革命,拥护复辟帝制,也反对五四新文化运动。

第三章 辛亥革命时期 郑贯公(96论)

我国近代著名报人。

早年赴日留学,受知于梁启超。曾任《清议报》助理编辑。

后受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影响,组织开智社,在日本创办《开智录》。因谈及革命,被《清议报》解职,后任《中国日报》记者。

在香港先后创办《广东日报》、《有所谓》等革命报刊,其中,《有所谓》是当时港粤报纸中读者最广泛,发行量最高报纸。

其文思想新颖,以报纸为“笔枪”,鞑伐列强和清廷,受到爱国人士的普遍尊敬。章太炎(96论)

中国近代著名国学家和报刊政论家。

戊戌变法时期,参加强学会,曾为《时务报》撰述。

1900年在《中国日报》等报纸发表文章排满,反对保皇立宪。

1902年后,为《苏报》撰稿,宣传革命,在《苏报》在案中被捕入狱,成为举国闻名的革命志士。

1906后赴日本任《民报》主编,继续宣传排满和保存国粹,成为《民报》最主要的政论作者和革命宣传家。

他的政论逻辑严密,气势充足,陈古论今,在当时产生重大影响。

于右任(96论)

辛亥革命时期革命派报刊活动家。1907年在上海创办《神州日报》;1909年在上海创办《民呼日报》、《民吁日报》;1910年在上海创办《民立报》;他为报刊写了不少评论和诗词,感情炽烈,文辞丰腴,名噪一时。《中兴日报》同盟会新加坡分会机关报。1907年创刊,由陈楚楠、张永福等主办。尽管困难重重,该报与当地保皇派报刊仍进行了论战,推动了革命力量的发展。

黄远生(01新传名)

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个因采写新闻通讯而负盛名的记者。

先后编辑过《少年中国》、《庸言》等刊物,曾任《申报》、《时报》驻京特派记者,并为《东方杂志》等刊撰稿。

他认为新闻记者应有“四能”,即“脑筋能想,腿脚能奔走,耳能听,手能写。”

他常能采写到重大新闻及内幕新闻,材料丰富可靠,文笔鞭辟入里,成为民国初年新闻记者的巨擘。

他被革命党人误杀后,友人将他部分作品整理成《远生遗著》,是我国第一部报刊通讯文集。

邵漂萍(01新传名)

我国不可多得的“新闻全才”。

早在学生时代就被聘为《申报》通讯员;1911年协助创办《汉民日报》,兼任《浙江军政府公报》,从此开始职业报人生涯。

日本留学期间,在东京创办东京通讯社。

1916年回国后,受聘于《申报》、《时报》和《时事新报》,撰写时评。

袁世凯死后《,申报》聘他为特派驻京记者,期间为之撰写的《北京特别报道》很受欢迎。

1916年在北京创办新闻编译社。

1918年在北京创办《京报》,自任社长,以“铁肩棘手”为座右铭。同时他还兼任北大新闻研究会导师。

他最擅长新闻采访,所著《实际应用新闻学》是我国最早的新闻采访专著之一。胡政之P171 1889—1949,1907年自费留学日本,回国后任上海《大共和国报》翻译、编辑、主笔,1915年任该报驻京特派记者,以消息快捷受到报界关注。

1916年后任《大公报》总编辑,曾亲自采访段祺瑞“马厂誓师”等重大新闻,蜚声于时。1918年以《大公报》记者身份采访巴黎和会,是采访改会的唯一中国记者。后在上海组织国闻通讯社,接着又任新记公司《大公报》经理,成为报界名人。张季鸾P172 1888—1941,1905年,官费留学日本,任《夏声》杂志编辑,开始走上“言论救国”的道路。1913年受命北上创办北京《民立报》,最先在报纸上披露袁世凯政府与五国银行团签订的“善后大借款”合同全文,引起轩然大波,并因此被捕。后担任新记公司《大公报》总编辑,在新闻界享有盛名。成舍我 P209 报刊大王,创立成氏报系事业。

湖南人,曾在上海《民国日报》任助理编辑,在北京《益世报》任编辑、总编辑。

1924年4月创办《世界晚报》,1925年2 月创办 《世界日报》,同年10月出版单张《世界画报》。

他重视报纸的特色,晚报标榜主张公正,消息准确;日报则以军事政治新闻为主,兼重教育新闻,还设有多种副刊;画报先以时事照片为主,后以美术作品为主。还重视经营管理,吧印刷、发行、广告等工作组织得井井有条。

第四章 五四运动时期 陈独秀:《新青年》

《新青年》的创办人、主编、主要撰稿人。1918年与李大钊等合办《每周评论》。通过对这两个报刊的编撰,毛泽东对其评价他成为新文化运动战线上的“总司令”。他是五四运动时期 的著名政治活动家和政论家。陈独秀在《新青年》创刊号上发表了有发刊词性质的纲领性政论《敬告青年》一文。广大青年推崇陈独秀是“思想界的明星”。提出六方面要求:①自主的而非奴隶的②进步的而非保守的③进取的而非退隐的④世界的而非锁国的⑤实利的而非虚文的⑥科学的而非想象的。陈独秀提倡的科学内容包括了科学和民主。

徐宝璜

最早赴美国研究新闻学的人,回国后任北京《晨报》编辑,北京大学教授。他讲授新闻学概论基本知识,并指导编辑新闻的练习。他为学会讲课写的讲义《新闻学大意》是我国第一本 新闻学著作,后改名为《新闻学》。蔡元培称赞它“在我国新闻界实为‘破天荒’之作”。

李大钊

河北乐亭人,是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的卓越宣传家,中国无产阶级新闻活动的先驱。他揭开了我国报刊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新页。1916年从日本寄给《 新青年》第一篇稿件《青春》。1918年李大刊在报刊上发表了几篇热情歌颂十月革命的文章,有《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五四运动前夕,李大钊把轮值主编的《 新青年》第6 卷第5 号编成《马克思研究》专号,写了长篇论文《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李大钊是《新青年》编辑部中接受并宣传十月革命的第一人,把新文化运动推向了新阶段。

瞿秋白 五四时期

1919年积极参加五四运动,和郑振铎等创办《新社会》旬刊。从1921年初到1922年底,他坚持在苏联采访活动两年,辛勤采写了《共产主义之人间化》等数十篇新闻、通讯,发表在两报上的有 五十多篇,他还写了著名散文集《俄乡纪程》、《赤都心史》等书。

瞿秋白在苏俄期间,于1922年加入 了中国共产党,脱离了与《晨报》、《时事新报》的关系,“五卅”时编辑《热血日报》。是我国最早的无产阶级新闻记者。、第五章 大革命时期 蔡和森

湖南湘乡人,1918年同毛泽东等在长沙组织新民学会,五四运动后赴法国勤工俭学,1921年回国,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向导》的第一任主编,有很高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能抓住重要的实际问题,提高到理论高度来分析,具体生动地宣传当的纲领和政策。于1925年赴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会议,1931年在香港被捕后引渡到广州,被反动军阀杀害。

恽代英

1895—1931,江苏武进人,是中国青年运动的杰出领导人、报刊宣传活动家。“五四”后在武汉开设利群书社,编辑《学生周刊》等,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3年赴上海担任团中央宣传部部长兼《中国青年》主编,作为《中国青年》的创办者、首任主编、主要撰稿人,恽代英勤奋写作,精心编辑,还亲自处理读者来信。他和萧楚女 的作品代表了《中国青年》的文风,既洋溢这革命热情,又有理论分析,深入浅出,亲切感人,深受读者欢迎。

1926年赴广州,任黄埔军校政治总教官兼中共党团书记,大革命失败后,参加领导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1928年后任中共中央宣传部秘书,主编《红旗》。1930年5月被捕,1931年在南京被杀害。萧楚女

1897—1927,湖北汉阳人。1920年参加利群书社,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5年赴上海,任《中国青年》编辑,主笔《新刊批评》专栏,发表许多文章,热情地鼓励青年要有“入世宏愿”,勇于变革现实。

1926年赴广州,协助毛泽东编《政治周报》。

1927年在广州反革命大屠杀中被害。他长于论辩,写有著名长篇论著《显微镜下的醒狮派》、《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青年读者称他为“真理的战士”、“革命的煽动家”。戈公振

是一位有革新思想的新闻工作者、大学教授和卓有成就的新闻学专家。曾先后在上海《时报》《申报》任职,与邹韬奋创办《生活日报》,先后兼任南方大学、复旦大学等学校新闻学教授。他的专著有《中国报学史》《新闻学》等,其中《中国报学史》影响最为深远。《中国报学史》写于1925-1926,1927年出版。这是第一部全面地、系统地记述中国新闻事业历史的著作。被公认是中国新闻史研究的奠基之作。曾多次重印、再版,并出有日本译本。P246

第六章 十年内战时期 李求实

曾积极参加五四运动,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赴苏联学习,1926年主编《少年先锋》,1927年任共青团中央宣传部长,1929年任《上海报》主编。1931年被捕后牺牲,是左联五烈士之一。史量才(已整理)邹韬奋03 名解 原名恩润,笔名韬奋,我国现代杰出的新闻出版工作家和政治家,一生主办过《生活》周刊等7个报刊,既担任主编,又是主要作者,还要管经营,积累了丰富的报刊工作经验。他还提出了许多卓有见地的办报主张,特别是主编《生活》的一系列论述,构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报刊思想,被称为“韬奋精神”。

1926年10月接任,《生活》周刊主编,由此开始,他毕生从事新闻出版工作。九一八事变后,思想发生明显而深刻的变化,走出改良主义的圈子,投入到抗日救亡的队伍中。在《生活》周刊刊登大量的新闻评述性质的言论,宣传抗日救亡运动。

1933年7月因为国民党的暗杀行动出国避祸,在国外写了30多万字的国外通讯,在《生活》和《新生》上发表,后汇集成《萍踪寄语》。

1935年,因杜重远入狱的消息回国,于1935年底创办《大众生活》周刊,被查封后又创办《永生》作为《大众生活》的继续。

1936年又被迫出走香港,主办《生活日报》,这是他主编的唯一一张日报,奴隶促进民族解放,积极推广大众文化。范长江

四川内江人, 1935年7月,以《大公报》旅行记者的身份开始西北采写的历程。历时10个月,行程万余里,为《大公报》采写数十篇通讯。1936年将这次旅行所写的通讯汇集成《中国的西北角》一书出版。该书首次客观而真实地报道了红军长征的行踪和影响。他的通讯作品,以纪实的方式,谈古论今,既有大量的历时、地理、人文与自然知识,更透露了重大的政治消息,笔触生动而有感情,为我国新闻通讯写作提供了新经验和新样本,在我国新闻史上有重要的地位。斯诺(见笔记)美国著名记者、作家。1928年来到中国。经历: ①曾报道淞沪抗战,写作《远东前线》一书,记述了日本侵华经过,歌颂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②1933-1937年曾任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同时兼任英美多家报纸的记者、撰稿人,并结识了史沫特莱、鲁迅等民主主义战士,坚定了反法西斯立场。③1936年进入陕北红色区域采访数月,在英美多家报纸发表数十篇报道,轰动中外新闻界。他的报道突破了国民党的封锁,向全世界介绍了共产党的主张、革命活动、业绩、领导人形象、根据地生活。陕北之行影响了斯诺的一生,从此他和中国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④后因向国外报道皖南事变真相,被国民党政府取消在华记者特权。回国后始终关注着中国。⑤新中国成立后曾三次访华,与毛泽东、周恩来等进行了深谈。并撰写了《大河彼岸》,向世界介绍新中国。《红星照耀中国》:①为便于在沦陷区和国统区发行,改名为《西行漫记》,供不应求。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成为畅销的世界名著。被评价为“标志着西方了解中国的新纪元”。②大批进步青年,在该书影响下踏上了奔赴延安的革命征程。③这本通讯内容丰富,文笔优美,并附有大量照片,被誉为报告文学的典范。④该书充分表现了他的优秀素质:勇于探索真理的大无畏精神、独立思考、富有新闻敏感、具有渊博的知识和深厚的文学功底等。史沫特莱

美国进步女作家、新闻记者、杰出的国际主义战士。她一生撰写了《中国红军在前进》等200余万字的介绍中国革命的作品,周恩来评价她的著作“为中国革命的历史做出了宝贵贡献”。

1928年底,以德国《法兰克福日报》特派记者和英国《曼彻斯特卫报》特派记者的身份,途径苏联来到中国,在中国度过了12年的新闻记者生涯。30年代她积极支持左翼文化运动,帮助左联与美国进步刊物建立了联系,向国外介绍左联并介绍了中国进步作家的作品。曾向世界报道了西安事变真相。

曾随八路军、新四军采访,写了许多著名作品。

1941年回国后继续为中国革命写作和演讲,并为中国募集捐款。

回国后受到麦卡锡主义者的迫害。新中国成立后,没来得及来到中国,于1950年逝世。斯特朗

1885年出生于美国,获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

1925年第一次到中国,在广州报道了孙中山领导的省港大罢工。

1927年第二次到中国,深入湖南农村,报道了毛泽东领导的农民革命运动。1937年第三次到中国,报道敌后抗日游击战争。

1940年末第四次到中国,在重庆采访了蒋介石,也采访了周恩来。

1946年第五次到中国,采访了解放区,最后到达延安,在采访毛泽东时,毛提出并阐述了“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这一著名的论断。

1958年8月,72岁高龄的斯特朗第六次到中国,并在北京定居,1970年3月29日在北京病逝。

汉斯。希伯

1897年出生,是著名的德国籍反法西斯作家、记者。

1925年至1927年大革命时期,第一次来到中国,曾在北伐军总政治部编译处工作。曾在发起建立上海第一个国际“马列主义学习小组”。

抗战爆发后,他积极支持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募集医药用品,并冒险送到新四军中。1938年初,从武汉转往延安,采访毛泽东。

1941年皖南事变发生后,与夫人一起到苏北新四军中采访,会见了陈毅和粟裕,在苏北解放区完成了8万字的书稿《中国团结抗战中的八路军和新四军》。

1941年10月30日,所随部队与日寇遭遇于沂南县大青山,在激战中牺牲。胡乔木

中国新闻工作领导人之一,政论家。①30年代参加左翼文化运动。后曾主编《中国青年》。曾为《解放日报》、《新华日报》撰稿,发表过一些新闻学论文。②1949年任新华社社长、中央新闻总署署长、《人民日报》社社长。从1950年起,长期任职中共中央,并分管新闻宣传工作。胡愈之

中国新闻出版家。①五四运动时期,曾任《东方杂志》主编。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协助邹韬奋发展《生活》周刊和生活书店的事业,创办主编《世界知识》。抗战时期任上某考研辅导班化界救亡协会国际宣传委员会主任,还编辑出版了多种“孤岛”抗日报刊,并参与发起组织国际新闻社。②1940年赴新加坡,曾任《南洋商报》和《南侨日报》总编辑。③1949年任《光明日报》总编辑。建国后任国家出版总署署长。

邓拓

人民日报社总编辑

(1912年2月26日~1966年5月18日),原名邓子健,邓云特,笔名马南邨、于遂安、卜无忌等。

福建人,中国新闻家,政论家。1930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爆发后,先后任《晋察冀日报》社长、新华通讯社晋察冀总分社社长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历任《人民日报》总编辑、社长、中共北京市文教书记兼《前线》杂志主编、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撰写过大量社论。为《北京晚报》的《燕山夜话》、《前线》杂志的《三家村札记》等专栏写的杂文,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深受读者欢迎。文化大革命中与吴晗、廖沫沙一起被诬为“三家村”成员,含冤而死。后获平反。赵超构

《新民报》短些,短些,再短些。

(1910-1992),笔名林放,浙江瑞安人。1934年毕业于中国公学大学部。1938年任重庆《新民报》主笔。1944年参加“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访问延安,写出了长篇通讯《延安一月》,比较客观地报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陕甘宁边区的情况。周恩来曾把它比作中国记者写的《西行漫记》。毛泽东对这本书作出肯定,赵超构从此与毛泽东成为朋友,两人先后7次晤谈。

1946年,赵超构自重庆赴上海,参与上海《新民报.晚刊》的创刊工作,并先后担任新民报社总管理处副总主笔、总主笔兼上海《新民报.晚刊》总编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社长。自1930年代初期开始,赵超构先后在《新民报》、《新民晚报》开辟《今日论语》、《随笔》、《未晚谈》等专栏,每日撰写新闻评论,有时甚至一天两篇。他特别擅长写数百字一篇的杂文或时评。1956-1957年,他率先提出新闻改革的许多设想,针对《新民晚报》当时所面临的问题,提出“短、广、软”的要求。这时期的《新民晚报》曾受到毛泽东的肯定,称赞《新民晚报》“别具一格,我喜欢看”。

2.最著名报纸

中共报纸: ● 《新华日报》

是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中共在国统区公开发行的唯一的一份大型机关报、日报。1937年10月筹备于南京,因故未能出版。

1938年1月11日正式创刊,报社迁设于汉口大陆里。该报在武汉期间,属中共长江局领导。同年10月25日武汉沦陷,报社迁重庆出版。社长潘梓年,总经理熊瑾玎。历任总编辑有华岗(华西园)、吴克坚、章汉夫等。

1945年9月,根据中共中央指示,决定在上海设总馆,在南京、重庆设分馆。其中,重庆分馆改为四川省委机关报。后因国民党当局阻挠,上海﹑南京两版的出版计画未能实现。重庆分版先后由傅钟、张友渔任社长,熊复任总编辑,于刚任经理。继续出版至1947年2月28日,被国民党当局封闭。

1、版面、内容—

a、汉口时,大力宣传中共中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及“团结抗战,持久抗战”的战略方针。介绍毛泽东等的游击战争理论,揭露日寇侵华阴谋和罪行。及时报道中国军队的抗日战绩。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王明的右倾机会主义路线虽受到周恩来董必秦邦宪等人的抵制,还是给报纸带来了严重的不良影响。b、重庆时,在周恩来为首的中共南方局的领导下,始终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象的政策,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反共顽固势力。按照“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同国民党顽固派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2、发行—国民党当局通过控制报贩和邮局阻止《新》发行,迫使其建立自己的发行队伍,自办发行。

3、物资条件—纸张是最大问题。国民党当局企图用断绝纸张供应来扼杀该报。《新》一方面向有关当局提出公平对待。争取报界同业的支持,迫使国民得当局不得不分配一定数量的纸张,另一方面,到市场上零星购买纸张,到产纸地区收购纸张,在重庆附近办小型纸厂,扩大了纸源。

4、言论、新闻—始终同国民党的新闻检查制度作斗争,把合法和非法斗争,把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结合起来。取得了“反检”斗争的一个又一个胜利。重大原则问题上全力突破国民党的新闻检查,突破新闻封锁不惜冒停刊的危险,直接广泛的向国统区人民群众宣传中共的主张。揭露国民党顽固派加紧反共投降活动,造成诗句危机,声明对顽固派反共摩擦的态度,和原则立场。在编辑、发行上作了周密部署,向国统区人民透露“皖南政变”的真相,揭穿了国民党顽固派妄图一手掩尽天下人耳目的阴谋。除“拒检”外,常常采用“暴检”的办法,来揭露国民党新闻检查制度的罪恶。最常用的方法是开“天窗”,在被检查人员删去内容的报纸版面上故意留下空白,后在控办版面上排上“此段遵检”“被删”“被略”等字样,以示抗议。

人民战争时期,新华日报与大公报之间的论战P300 内战爆发后,在国民党的摧残下停刊。

1949年4月30日在南京创刊的《新华日报》﹐为中共南京市委机关报。1952年11月起改为中共江苏省委机关报。1949年12月10日在重庆创刊的《新华日报》﹐是中共中央西南局机关报﹐出至1954年8月31日因大行政区撤销停刊。● 解放日报

1941年5月16日创刊,党中央机关报《新中华报》和新华社的《今日新闻》合并而成。第一任社长是博古,总编辑是杨松。该报是革命根据地出版的第一个大型的、日出的中央机关报,也是抗战时期根据地影响最大的报纸。

1942年整风改革中,解放日报率先改版,以抗日根据地的新闻为主,密切联系群众和工作实际,积极配合党的中心工作进行宣传报道;集中力量报道整风运动;提出“全党办报”的方针,不是靠几个报馆同人来办。

发表一系列关于新闻工作的重要文件、社论和理论文章,对党报的性质和作用、全党办报的思想、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等作了系统的论述,初步奠定了中国无产阶级新闻学理论的基础(党报)。

1949年5月28日,中共上海市委员会机关报创刊,沿用《解放日报》名字。● 《光明日报》

1949年6月16日创刊,初为中国民主同盟中央机关报。大鸣大放中犯错误。

资产阶级性质的报纸: ●新闻报

创刊于清1893年2月17日。初期由中外商人合资兴办,共同组织公司经营,以英国人丹福士为总董,斐礼思为总理,中国人张叔和为主要出资创办人,蔡尔康为主笔。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股权为美国人福开森(John.C.Ferguson)购得,聘汪汉溪为总经理,汪去世后由其子汪伯奇继任。金煦生、李浩然等相继任总编辑。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改组为有限公司,称美国公司。福开森任总董,朱葆

三、何丹书、苏宝森等为华人董事。民国5年(1916年)因慑于风起云涌的抵制美货运动,改在香港注册,改称英国公司。报纸标榜“无党无偏”、“经济独立”,实际上反对义和团运动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

辛亥革命后,该报逐渐改革报纸内容,以报道经济新闻为主,工商界为主要读者对象。为有充足的经济信息来源,除设专职记者采访外,还在各行各业聘请通讯员,在会审公廨、捕房等处聘请特别报事员,在北京设常驻记者,国内各大城市均建立通讯网;在各国首都也聘请了访事人员,随时向报馆提供信息或直接供稿。报纸还逐日介绍商情、商场动态,经济信息灵通,为工商界所重视。报纸也兼及时事、社会新闻和市民生活的报道。所办副刊《庄谐丛录》,创刊于清末,民国3年(1914年)改名《快活林》,由严独鹤主编,注重趣味性、知识性、通俗性,受到市民阶层的欢迎。

该报创刊后十分注重经营管理,实行报纸企业化,并进口双层轮转印刷机,采用卷筒纸印报,提高报纸质量和印报速度,又自置无线电台,收录电讯稿。为扩大发行,该报在全国各地设有分馆、分销处500余所,报纸发行量最高达日销15万份,成为全国第一家突破10万份以上的报纸。民国18年(1929年)福开森将部分股权转让给史量才,报纸产权逐步完全转为中国人所有,但也引起《新闻报》原来一些股东与史量才之间的股权**。

八一三战事爆发,日本侵略军进占上海后,该报首先接受日方新闻检查,不再刊登中国人民抗日救国的任何报道,由此失去读者,发行量一落千丈。十个月后,新闻报馆以美商太平洋出版公司名义出版《新闻报》,原企求以“洋旗报”身份避免日本军方新闻检查。不久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进占租界,当天日本海军即接管《新闻报》。未及一年,日本陆军又强行接管该报。《新闻报》二次遭劫,媚外求安全的幻想破灭,不仅为中国人民所鄙视,报馆财产也被日本军方所控制,沦为日本侵略中国的舆论工具。

民国34年(1945年)8月,抗战胜利。国民党政府以《新闻报》在上海沦陷期间为日伪服务为由,接管该报,任命钱新之为董事长,程沧波为社长,赵敏恒为总编辑、詹文浒为总经理。拟定了《改组〈申报〉、〈新闻报〉办法》,使国民党在该报的股权占51%,达到全面控制该报目的,从而使原先民营性质的《新闻报》成为“未挂国民党党报招牌的党报”。

1949年5月上海解放,该报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报纸停刊。

后在上海复刊,由解放日报主管。现为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新闻晨报》、《新闻午报》、《新闻晚报》。

●文汇报

抗战时期创刊:民营抗日报纸

创刊于1938年1月25日,上海租界“孤岛”时期,也在洋旗报行列。曾任沪宁、沪航铁路局高级职员的严宝礼等几位爱国人士集资创办。严宝礼实际上任总经理。

创刊后,义正词严地鞭笞汉奸丑类,揭露伪“上海大道市政府”的罪行;积极宣传抗战,及时报道中国军民奋勇抗战的事迹,十分重视报道八路军和新四军的战绩,热情介绍八路军、新四军以及抗日根据地延安的情况;拥护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呼吁国共合作、一致对敌。

1939年被勒令停刊。战后: 1945年8月18日在严宝礼的主持下恢复出版,声称该报为无党派色彩的纯商业性报纸,以言论自由为最高原则,矢志保持高尚的报格。但实际上在政治上倾向国民党,常站在国民党的立场上立言记事。

1947年5月24日被国民党查封。解放后: 逐步由私营转为公私合营以至公营,以知识分子为主要读者对象。1956年迁往北京,改版为国家教育部的机关报《教师报》,10月1日起又恢复原名迁回上海出版。变成了中共上海市委领导下的以知识分子为主要对象的报纸,但不是党的机关报。

1957年开始的整风运动,在自由鸣放的引诱下,被当成“大鱼”钓了上来。当时的编辑是老报人徐铸成,在“大鸣大放”中,大量刊登各种批评意见,在编排处理上也比较突出,引起强烈反响,因此在反右斗争中成为政治的牺牲品。●大公报

《大公报》中国近代和现代著名日报。1902年创办于天津法租界,由皈依天主教的满族人英敛之(英华)主持。

该报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12—1916 英敛之

由英敛之主持,属于改良派报刊,在政治上主张变法维新、保皇立宪;对外先是亲法,后转而亲日;因为有法国公使馆做后台,报纸又在法租界出版,因此敢于揭露清政府的黑暗和贪官污吏的罪行;经常为穷人鸣不平,多次举办赈济灾民的活动。以敢言、报风严肃、替劳苦大众说话、揭露时弊等特点深受读者欢迎,成为北方地区著名报纸。第二阶段1916—1926 由王郅隆接办

1916年,英华将报馆卖给安福系财阀王郅隆,变成一张接近皖系军阀并有浓重亲日倾向的报纸,为读者所厌弃,不得不于1925年11月停刊。

1919年五四运动时期,大公报的胡政之是采访巴黎和会的唯一的中国记者,他的“巴黎来电”成为人们争相阅读的内容。

第三阶段1926—1949 由新记公司接办

1926年由吴鼎昌、胡政之、张季鸾组成的新记公司接办,吴鼎昌(当时“北四行”的总经理任社长,胡政之(当时是国闻通讯社社长,并主持《国闻周报》)任总经理,张季鸾任总编辑。1926年9月1日,《大公报》复刊,提出“不党、不私、不卖、不盲”的办报方针,以后长期以此标榜,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发展成为有全国影响的大报。抗战时期停刊或内迁。

1946年,该报总管理处迁至上海,统辖上海、天津、重庆三馆,后又恢复香港版,设立台湾办事处,发展成为拥有上海、天津、重庆、香港4个分社的报团组织。

国共谈判期间,貌似公正的《大公报》则采取很暧昧的报道方针,时阴时阳。就国内外十分关注的和平与内战问题,持反共立场的《大公报》还同《新华日报》产生过激烈论战。《新华日报》的社论揭穿《大公报》“借大公之名,掩大私之实,借人民之名,掩权贵之实”的立场。解放战争后期鼓吹第三条道路。P306 第四阶段1949年至今 成为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报纸。

1950年率先实行公私合营,并根据指示既不正式对外宣布,也不故意否认。

目前,《大公报》的香港版仍在出版,它已成为我国出版时间最长的中文日报。

●《申报》的发展:自1872年到中国解放 《申报》的创办和早期新闻业务:1872年

《申报》是中国现代报纸开端的标志,在二战后上海中文商业报纸的崛起中出现。1872年英商美查创办,以赢利为主要目的的商业报纸,十分重视办报质量。在外国人办的报刊中,一直由中国人主执笔政的,《申报》是第一家。

其早期新闻业务的特点是:一,在新闻业务上,将新闻报道工作放在首位,在国内多个重要城市都聘定特约记者,报道当地新闻。并重视新闻的真实性问题;二,为提高新闻的时效性,在国内报纸中最早使用电报传送新闻稿;三,不断拓宽新闻的报道面,大量报道社会新闻;四,还加强报纸言论工作,认为在必要时要仗义执言;五,重视发表副刊性文字,是新闻业务上的一大创造性措施。

另外申报馆还经营副业:出版发行各类期刊;兼营书籍出版;创办白话新闻报、画报等;在发行和广告方面也有不少成功经验。意义: 《申报》的创办和飞速发展,标志着我国中文商业性报纸发展到了成熟阶段,《申报》成了我国商业性报纸的一个成功典范。同时让很多人都看好报业这块市场,使上海商业性报纸在19世纪80年代后出现大发展的局面。

袁世凯和北洋军阀时期 历来比较保守。

1916年后改变态度反袁。曾公开发表声明,拒绝接受袁世凯的贿赂,指责帝制活动是“无端自扰”,“实难赞同”。

实行不偏不倚、轻言论重新闻的编辑方针。对于重要政治问题,一般只报道、少评论或不评论,用大量北京专电等政治新闻补充言论的不足。还增设《星期增刊》、《常识》等多种专刊、专栏,加重报纸的知识性、趣味性内容。在欧美各国首都,该报都聘有特约通讯员,以增加报纸的国际新闻报道。

1912年起,史量才接办:重视经营管理,走向企业化

1912年史接办初期,销量只有7000份,到1922年创刊50周年时,已发展成平均日销5万份的大报。

《申报》在企业化方面,只要采取了一下措施:一是大力开展广告业务,设广告推广科,派出外勤四处招揽广告,改进广告设计等。二是加强报纸发行,设立报纸推广科,除大力在本市推广外,还向外埠发展,派人到全国各地征求机关、团体和个人订户。三是加强基础建设,不断更新技术设备,建报馆大楼,从美国购进最新印报机等。使得《申报》成为当时全国设备最新、最完备的报纸,并为以后进一步企业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政治上保守的史量才想建立英美式的报业托拉斯,但1929购进《新闻报》股票时受到抵制。1931年9月1日发表《本报六十周年纪念宣言》,宣布自即日起的一年为纪念年,还提出了奋斗目标。但随后的“九一八事变”中断了纪念活动,也深刻教育了史量才。1932年11月30日发表《六十周年革新计划宣言》,宣布12项革新措施,还强调需要“社会大众的伟力”来推进新闻事业。其革新活动主要包括:一是加强新闻,改进本埠新闻报道,在南京、汉口等29个城市设分馆,增加各地通讯;二是改革副刊《自由谈》,把它办成具有时代性的思想文化园地,这项改革措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特别是推动了杂文的发展,鲁迅曾用40多个笔名在该刊上发表了140多篇杂文。三是改进副刊和增刊,以适应各种类型读者的需要。四是出版书刊。五是兴办社会文化事业,有流通图书馆、新闻函授学校、业余补习学校、申报服务部等。申报馆成为一个以报纸为中心的庞大的文化事业群体。

但因为公开反对蒋介石,1934年,史量才被暗杀。此后,申报一度停刊。

1937年12月15日,因不接受日军检查而停刊。

1938年4月1日—1939年7月,迁到香港出版了一年零三个月。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申报》一度被迫停刊,后日本侵略者勒令复刊,并指派汉奸任社长和总编辑,沦为附逆报纸。

抗战胜利后,被国民党改造成准党报,于1945年11月恢复出版。用加入官股的办法改变其纯民营性质,并据此改选董事会,调整报社负责人员。解放时彻底停刊。

历史上的记者联盟

1918年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

1918年10月4日成立,是中国将新闻学作为一门学科进行研究的开端。该研究会以“研究新闻学理,增长新闻经验,以谋新闻事业之发展”为宗旨,由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兼任会长,徐宝璜任副会长,邵飘萍是专任导师。

还出版《新闻周刊》,是我国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刊物。

五四时期1919年中国报界联合会

1919年4月15日,上海《民国日报》、北京《晨报》等83家报纸,在上海成立。并宣布它将“外为和会专使的后盾,内作南北代表的指导”。该会积极动员各报拒登日商广告,显示报界一致对外的爱国立场。

1931年中国新闻学研究会

1931年10月23日在上海成立,是我国第一个研究无产阶级新闻学的学术团体。初期会员主要来自上海《申报》、《新闻报》、《时报》等报社的进步记者,上海民治新闻学院和复旦大学新闻系师生。

左翼新闻记者联盟:“左翼记联”

1932年3 月20日成立。“记联”成立后,通过各种方式,团结新闻界,开展进步宣传活动。在国内及海外南洋等地发展盟员,创办国际新闻社,向国内外报刊供稿,报道抗日活动。出版小型报纸《华报》、机关刊物《集纳批判》周刊,编发抗日稿件。

1934年夏,“记联”的活动全部转入地下。1935年秋,又建立了公开组织“中华新闻社”,一直活动到1936年5 月。

“青记”: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

由范长江、夏衍等人发起,最初以“中国青年记者协会”的名字,1937年11月8日成立于上海。没来得及开展活动就迁到武汉。1938年3月15日开会改名。

“青记”是抗日战争时期及解放战争初期著名的全国性新闻记者组织,主要发起人和负责人有范长江、陈同生等,在广州、香港、桂林等许多城市都设有分会,会员曾发展到一千多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闻界统一战线组织。历史上的“报案” “苏报案”:(2004)

《苏报》1896年6 月26日创刊于上海,创办人是胡璋。第二阶段即陈范阶段。第三阶段是陈范、章士钊阶段。1903年,爱国学生章士钊担任《苏报》主笔,《苏报》增设“学界风潮” 和“舆论商榷”两个专栏,用来报道学生运动和大造革命舆论,并大力宣传邹容的《革命军》。章太炎 发表在《苏报》上的《康有为与觉罗君之关系》一文更直呼光绪皇帝其名,成为清政府对其采取镇压的口实,于是清政府勾结租界当局拘捕了章士钊,邹容自动投案,后《苏报》也遭查封。经多次开庭,1904 年法庭宣判章太炎监禁三年、邹容二年,《苏报》永远停刊。后邹容在狱中被迫害致死。这就是著名的 “苏报案”。苏报案经广泛报道,极大地扩大了革命的影响,推动了革命发展。“大江报案”:

《大江报》是武汉地区颇有影响的革命派报刊,是文学社的机关报。以新军士兵和下级军官为主要读者对象。1911 年7 月17日,该报发表了何海鸣写的时评《亡中国者和平也》。7 月26日又发表了黄侃撰写的言词更为激烈的评论《大乱者救中国之妙药也》。鄂督瑞徵极为震恐,8 月1 日查封《大江报》馆,逮捕詹大悲,何海鸣自动投案。瑞徵原拟对二人判重刑,但慑于民愤,不得不从轻判处。这就是新闻史上著名的“大江报案”。“大江报案”是清政府迫害报人,压制舆论的专制统治的又一典型事例。“癸丑报灾”

二次革命失败后,袁世凯为了实现独裁统治,对国民党系统的报刊和其他反袁报刊进行了大扫荡。据统计,到1913年底,全国继续出版的报纸只剩下139 家,比1912年初的500 家少了2/3 ,同时有大批报人受迫害。新闻记者中至少24人被杀,60人被捕入狱。这段历史,在中国近代新闻史上被称为“癸丑报灾”。

邵飘萍之死: 1913年主持《汉民日报》,二次革命失败后,《汉民日报》被封,邵飘萍入狱。1914 年出狱后,东渡日本留学,创办了东京通信社。

1916年回国,受聘于上海《申报》、《时报》和《时事 新报》,主要撰写时评。1916年在北京创办新闻编译社。

1918年10月,在京独立创办《京报》 自任社长,同时还兼任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讲师。1919年《京报》被查封,邵飘萍再度流亡日本,出任大阪《朝日新闻》特约记者。

1920年回国恢复《京报》。所著《实际应用新闻学》一书,是我国最早的新闻采访专著之一。1925年,他秘密加入共产党。

1926年,邵飘萍用《京报》全力揭露“三一八”惨案真相,抨击当局,被列入黑名单。张作霖进占北京第三天,邵飘萍被诱骗逮捕,不经审讯,以“宣传赤化”罪名,被枪杀于天桥刑场。邵飘萍是我国不可多得的 “新闻全才”,对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贡献卓越,英年遇难,是中国新闻界的重大损失。史量才之死与《申报》

一位很有作为的新闻实业家。从1912年接办《申报》后,在企业化经营方面取得引人注目的成效,但在政治上是保守的。

1927年后曾一度想建立英美式报业托拉斯。“九一八事变”后骤变的形式中断了《申报》的60周年纪念活动,民族危机的严酷时事和救亡运动的爱国激情使史量才认清了蒋介石的对日妥协,毅然赞同团结抗日的主张。《申报》出现了一些出人意料的果断举动,宣传抗日救国主张,批评矛头直指蒋介石。但国民党方面不容许《申报》脱离控制,在软硬兼施都未能奏效的情况下,于1934年11月13日派特务将史量才杀死。

刘煜生被杀与记者节

①刘煜生是江苏省《江声日报》经理兼主笔,他办报主持正义,为民喉舌。1933年他在报上揭露政府官吏公卖鸦片及吸毒的丑闻,被国民党江苏省政府以“共党”、“蓄意煽起阶级斗争”的罪名在1933年1月21日枪决。②这一事件激起各方(如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上海各报200多名记者、全国律师协会)强烈抗议,国民党被迫调离江苏省政府主席,并于同年相继发出《保障正当舆论》和《切实保障新闻从业人员》的通令。

③经全国各地新闻界响应,每年9月1日(《切实保障新闻从业人员》颁布之日)被定为记者节。

“新生事件”

邹韬奋的《生活》周刊被查封后,1934年2月10日,作为生活周刊继续的《新生》周刊在上海创刊,杜重远任主编。1935年《新生》周刊第2卷第15期上发表易水(艾寒松)的杂文《闲话皇帝》,其中说到日本天皇是个生物学家,做皇帝是为了统治需要,否则,他在生物学上会有更多成就。日本驻上海总领事借口此文“侮辱天皇,妨害邦交”,要求国民党政府查处。国民党接受日本的无理要求,于6月22日查封《新生》周刊,杜重远被判刑一年零两个月。羊枣之死 原名杨潮,著名记者、军事评论家。

1933年初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战爆发后,积极从事抗日救亡宣传活动,参加上某考研辅导班化界救亡协会工作,积极支持并协助出版《每日译报》、《译报周刊》、《导报》,并为这些报刊撰写社论、专论。1939年流亡香港,香港沦陷后转赴桂林等地从事新闻工作。

1945年7月15日,因为新四军浙东游击队秘密联系,被国民党逮捕。1946年1月11日,被国民党秘密处死,时年46岁。“文萃三烈士” 《文萃》周刊是国闻社记者孟秋江等创办并主持编务。多位地下党员和民主人士在该刊工作。起初,它是一份集纳性和文摘性刊物,转载一些大城市的进步报刊言论,后改组成时事政治刊物。“述评”是它的特色。

篇3:本月新闻人物

10月30日,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潘建伟摘得2013年度何梁何利最高奖——“科学与技术成就奖”。

世界最老双胞胎已104岁

据外媒报道, 英国的“世界最老双胞胎”伊芙琳和伊迪斯在11月15日年满104岁。

伊芙琳和伊迪斯1909年11月15日出生于苏格兰, 两人已共同度过了一百多个生日。她们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 目睹了人类登上月球, 见证了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加冕。在共同度过的时间里, 两位姐妹见证了一个世纪以来人类的冲突和进步。

迈克尔·布朗发现由岩石和冰构成星体

据《自然》杂志网站11月13日报道, 加州理工学院的行星科学家迈克尔·布朗在太阳系柯伊伯带发现了能够漂浮于水面的最大固体——一颗由岩石和冰构成的星体。这个名为2002 UX25的星体直径达到650千米, 密度却比水还低, 其存在似乎与柯伊伯带和整个太阳系内大型固态天体形成的理论模型相冲突。即将出版的《天体物理学杂志通信》上将详细描述布朗的发现。

全球首座浮动风力发电机投入使用

据日本媒体报道, 世界第一座海上浮动式风力发电基站11月11日在日本福岛县近海投入运营。这一座被安倍首相称为“日本举国大事业”的海洋新能源项目的设计者, 是出生于北京的华人教授石原孟。

现兼任福岛县“再生可能能源导入推进联络会”的专业部会长石原孟认为, 如果这一项海洋新能源工程能获得成功的话, 那么福岛县近海将会成为世界最大的海洋风力发电场, 取代废炉的福岛第一核电站500万千瓦发电能力的目标将不再是一个梦。

“芯片大王”张忠谋卸任台积电CEO

11月13日, 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对外宣布, 张忠谋卸任公司CEO, 将继续担任董事长。现年82岁的张忠谋素有“芯片大王”之称, 被视为台湾教父级企业家, 是台湾半导体产业的奠基者。

“干死”十二年给水就灿烂科学家发现迅速复活的苔藓植物

近日, 在即将结题验收的“973”计划——《干旱区盐碱土碳过程与全球变化》项目中,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地理所研究员张元明有了新的发现:一种名为齿肋赤藓的苔藓植物, 作为标本“干死”十二年, 在给水的条件下能迅速复活。

篇4:负面人物能否成为年度新闻人物

负面人物能否当选新闻人物?西方新闻界也遇到过类似的困惑。美国新闻界对新闻人物的评选,一般都采用影响力标准,而不论其正反。但前年,美国《时代》周刊曾有意把拉登列为年度风云人物,消息不胫而走,引起美国社会各界的强烈抗议,最后《时代》周刊只好作罢。如果以影响标准看,拉登无疑响当当够格的,但"9·11"给美国造成的灾难使奉行自由、多元、客观的美国民众也拒绝客观标准,拒绝拉登当选风云人物,他们选择了乔治·布什。

负面人物能否当选新闻人物,确实是值得讨论的话题。《中国青年》评选的"十大青年新闻人物"中,两位负面人物格外显眼,一位是用火碱和硫酸伤害北京动物园黑熊的刘海洋,另一位是因受贿贪污被判处死刑的原河北省国税局局长李真。《中国青年》杂志在编者按语中阐述了这样做的理由:"我们评的青年新闻人物不是'十佳'或'十杰',而主要是着眼于他们的新闻影响……我们的这个评选表达的仅是我们的一种判断,但愿它能作为一种记录、一个参照,体现出它的价值。"简言之,《中国青年》杂志所持的立场是"社会影响说"。

《江南时报》12月24日刊登署名刘以宾的文章《刘海洋不该当选新闻人物》,文章鲜明地反对负面人物成为年度新闻人物,认为新闻业具有特定的社会责任和运行规律,新闻人物往往因为其知名度获得"额外利益",负面人物当选年度新闻人物,意味着知名度进一步提高,在今后的若干年乃至一生中,借此受益的机会会更多,违背社会公平原则。12月26日,《江南时报》又发表了署名魏文彪的文章《剥落"影响"的影响》,支持《中国青年》杂志把负面人物列入年度新闻人物,《三联生活周刊》2003年第一期转载了这篇文章。文章说,有些人"性质负面",但其新闻影响确实巨大也是不争的事实,媒体敢于将负面人物选入年度新闻人物,反映出一种勇气,而这种评选结果最终能公布于众,足见社会的自由、宽容、进步。

《中国青年报》也载文赞成负面人物当选,认为把负面人物选入年度新闻人物,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曝光的一种方式,对于负面人物,媒体本来就肩负着从深层次上对此类人物的出现及其相关事件进行思考的使命。文章说,年度新闻人物不是一种荣誉,只是一种新闻事实。

《南方都市报》的观点与《中国青年报》不谋而合,认为新闻有责任全方位地记录一个时代的整体面貌,在充分发挥自身判断力的前提下,把社会真实客观的信息传达给人们,或激励,或警醒,都自有它的价值。

笔者认为,负面人物确实具有客观的影响力,甚至可能引发过比正面人物更深刻、强烈的社会震撼,把负面人物列为新闻人物,本身也具有曝光的作用,可以再次引起全社会的警醒和反思,社会影响说、客观记录说都有很强的说服力,但把负面人物和正面人物搅和在一起当选年度新闻人物,让人看起来总有点儿别扭,不太对劲儿,有混淆是非之感。《新青年财富》杂志对正面人物与负面人物予以区别,评选出"十大财经英雄"和"八大负面人物",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列英雄榜首,刘晓庆列负面人物之首,这种评选方式可能更值得借鉴。

千龙新闻网的年终盘点也以负面内容为特点,评选出《2002年十大媚俗广告》和《2002年十大社会谎言》,针对"饱暖思什么?猜猜看"、"爱一个男人不如爱一只狗"等媚俗广告和"一滴血可验几十种癌"、"两万元包上名牌大学"等谎言,千龙网的评选和评点,既揭露了丑恶和谎言,又提醒了大众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受众长见识、长知识,这种负面内容的评选所发挥的正面引导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篇5:新闻人物特写

徐xx老师是我的小学老师。八十年代作为我国在特殊时期急需的人才,她年仅17岁就成为了乡村的民办教师。但2007年她和一批民办教师一起下岗了,年过四十的她踏上了打工的道路。

再见她时是在去年的十月一假期,在我们那的一个烟花爆竹厂。我去找临时工做,被安排在一间房子里,给四个妇女(厂子位于我们村子附近,所以在那打工的都是周边的村民)抱鞭炮盘子。老板吩咐完任务后就离开了,我就开始了干了。我不打算和她们打招呼,因为她们都在低着头忙着编鞭炮,不能耽误她们挣钱。她们似乎也没准备和我的招呼,四个人,三个人匆匆的向我瞟了一眼。剩下的一个还没等我看向她,她就把头低下了。她包裹得是那样严实,也是,这里的环境太差了,到处都弥漫着烟灰,一天下来脸上、指甲缝里、鼻腔、口腔全是烟灰。对于农村人来说,这算不了什么。

四个妇女中三个人谈得火热,她们一边嘻嘻哈哈的说笑,一边不停的麻利的编着。唯有她一个人坐在那里笨拙的编着,她此刻头埋得更深了。我很好奇,每次给她抱盘子我都想和她搭话。可惜,她每次都没有给我机会。在我眼里这是一个神秘的女人,所以我有时间就去打量她。她穿的衣服朴素且干净,她的坐姿也特别规整,从她唯一裸露在外的额头看得出她的皮肤很白,很细。随着观察的不断深入,我的好奇心越来越大。

三天过去了,我依然没有见到她的庐山真面目。

第五天,我要开学了,去和老板结工资,在老板的账簿上,我看到了“徐xx”三个字。再三核实,原来那个神秘的人物就是我的老师!

„„

今年的十月一我又去了鞭炮厂,还是那间屋,还是那几个人。我走进去,看到了那张熟悉的脸庞。“老师,原来是您!”我不能不惊讶。徐老师,和去年判若两人。她早已摘下了面纱,脸上也已经沾染了些许烟灰。她在大笑中抬起头来看向我,她麻利的手停下了“陈星?”

„„

“去年来的也是你吧?真快,现在都是大学生了。” 我点头默认。

“我去年也是刚进来,啥也不会,还竟觉得丢人,听说来的是个大学生,我就更怕被你知道我曾经是个老师了。”

“那有什么了?”

“其实现在想想也没有什么,一开始那两年心里就有道槛过不去。我教书二十多年了,突然有一天我不能走上讲台了,我一时不知该干什么了。我从小就想做一名老师,后来真成了,没想到又半路出家了,心里怎么也说不过去。”她低下了头,一会儿又抬起头来对我笑了。

“那么你们现在有津贴吗?”

“津贴?没有。我们是民办教师,什么证也没有,现在是看地区的经济状况,我们这是没有的。”

“那当初您为什么不去考个证呢?起码现在不用出来干这样的活了。” “我们在那个年代接受的教育和现在接不上轨了,不过还是想考过的,可是现在的毕业生太多了,我们连考的机会都没有了。”

“不公平!”我愤怒了。

“现在哪有什么公平不公平之说,其实换一种生活也还好。我现在在这里工作很快乐。在这既能挣钱,又能照顾家里,挺好的。你不知道我这几年去外地打工,唉!年龄大了,又没有手艺,去一个厂子就碰壁,去一个厂子就碰壁。那滋味没法说。”她转过去了身体,我知道她哭了。“你现在一定要好好学习,要学有一技之长,别像老师是的。”我看着她,点头,她的头发蓬松了,其中隐约可见几丝白发。

老师说完话后急着跑回那间屋子,她说明年她的儿子要考大学了,她得抓紧挣钱了。民办教师,可还有人记得他们?

篇6:人物新闻采访提纲

1、他的外貌有何明显特征?出生年月?居住地点?其父母及夫人的名字、学历、职称、职务?其受谁的影响最大?对别人影响有哪些?

2、3、行为举止怎样?讲话口音?风格?给人的印象如何? 他是哪年参加工作的?平时与他人的关系如何?别人对他怎么评价?

4、5、他的兴趣爱好怎样?有无职业习惯?与众不同之处是什么? 他主要的成就或者成果有哪些?从何时到何时在何地取得了这些成绩?这些成绩与市内、省内、国内或者国际同行比怎么样?居什么水平?(注意各个阶段的时间界限和工种界限)

6、怎么样取得的这些成绩?用成功和失败的事例说明?

(1)取得这些成绩都面临着哪些困难?当时遇到最大的困难是什

么?工作环境艰苦到什么程度?怎么样克服的困难?领导或者同事家属支持么?是否也有放弃的念头?用具体的事例说明?

(2)所从事工作的特点是什么?在哪段时间成绩最大?能否做个妇

孺皆知的形象比喻?

(3)鲜明的人物个性语言有哪些?外方、中方人员对此先进人物有

何评价?家人的评价?

上一篇:特种设备安全知识介绍下一篇:中央银行学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