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家长学校长期发展规划

2024-04-17

小学家长学校长期发展规划(精选6篇)

篇1:小学家长学校长期发展规划

“一切为了孩子的未来”,这是我校的办学理念。而家庭是孩子的首居群体和常居群体,也是孩子成长最重要的微观环境和教育机构,这种教育机构所实施的教育不仅是人的基础教育,更是终身教育。因此,家长的教育观念正确与否,家庭教育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人才的培养。我校将家长学校工作纳入学校整体规划,建立了一支高水平的专、兼职德育教师队伍,结合当前家庭教育热点和难点问题自编、选编了部分教材作为补充。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利用多种形式授课,帮助广大家长提高对家庭德育重要性的认识,加强了家庭德育的指导,发挥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均以其独特的优势作用,增强了教育效果。

一、领导重视是根本

为了把家长学校工作落到实处,抓出成效,我校成立了由校长为核心,以德育、少先队为成员的“家长学校工作领导小组”,担负组织、教学、考核等工作。领导班子的共识,组织工作的落实,并以年级为单位召集家长分批办学习班, 由校长等有关校领导主讲,为办好家长学校提供了保障。由于思想统一,目的明确,考虑的措施也全面而有力。每一届家长学校均能做到组织落实,师资落实,教材落实,授课与活动时间落实,管理考核制度落实,引起全体教师、家长的重视,得到社会的肯定和称赞。

二、措施到位是关键

1、建立家长委员会

从班级--年级--校级分别选出热心于学校工作,教育子女方法得当的家长作为家长委员会成员,明确权利和义务。每学期初和学期末召开座谈会,研讨家长学校的计划和总结,征求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抓住热点和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授课。我校今年上半年召开的家长委员会工作会议,抓住社会热点问题--减负,学校教师共商减负措施,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影响。同时,为总结推广家长教育子女的成功经验,带动家长进行理论研究,使家庭教育更加科学化。步形成了由教师、家长组成的撰稿人队伍,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使其他家长受益。

2、授课形式多样

一是自学形式,通过学习,家长掌握了一些简单的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以及一些操作性强、行之有效的家教方法。二是讲座形式,由校领导为家长辅导讲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体事例多,很受家长欢迎。三是家长会形式,我校每学期要召开一到二次家长会,各班主就利用这一机会与家长更有针对性的共同探讨。让家长们对孩子的教育理论有一定的提高。我校班主任在家长会上总是有新思路、新举措。去年,我校高年级就精心策划了一场大型体验性活动。通过游戏、联系和分享,让学生、家长和老师学习如何接纳、关心和信任,领悟有效的沟通方法,拉近三者的关系,凝聚互相关爱的精神,创造融洽和谐的群体。

3、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

每次授课前要求主讲教师查阅学员档案等有关资料,研究学生心理,摸清家长的思想动向,精心备课。

每年新生刚入学,我校校长都要亲自为家长召开第一期学习班。帮家长分析高中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入学是孩子一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家长的任务不能只放在为孩子准备高档文具上,要帮助孩子适应学校生活,做好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衔接。精彩的讲解父母们茅塞顿开,认为这一课上得太及时了,增加了教育孩子的自信心。同时,让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与家长见面,有助于家长对教师的了解。会后,让家长和老师相互沟通,了解彼此的性格、脾气、兴趣、爱好及对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具体要求,使双方目标明确,行动一致,对孩子的成长大有益处。校长在讲话中还详细介绍学校工作中心及有关政策,以便于家长更好地了解学校,关注学校的教学改革。最后,对各位家长提出几点建议和要求,希望各位家长根据所学的家庭教育知识,积极与班主任、任课教师取得联系,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克服不良的行为习惯,共同完成对子女的教育。教学形式丰富多样,讲求实效。除常规教学外,还开展家教经验交流会,家教问题研讨会,邀请专家与家长举行座谈会等等,并建立家校联系制度,加强家校之间沟通联系,深受广大家长的欢迎。

篇2:小学家长学校长期发展规划

学校是育人的重要阵地,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立足点就是为学生成都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和谐的生活扭转,使学生在健康向上的校园氛围和人文精神中获取知识,陶冶情操。为此,学校结合实际情况特拟定此长远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文明、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加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树立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积极构建风气文明化、秩序规范化、服务优质化、环境优美化的和谐育人环境,在全校形成高度的政治风气、高尚的文明风气和浓郁的学习风气,努力开创学校文明创建工作的新局面。

二、总体目标

通过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使学校基础文明建设得到进一步提高,领导班子和党的建设得到加强,形成良好的学风和校风,建成一个政治方向明确、学术氛围健康、道德风尚崇高的校园文化环境。在创建过程中,将精神文明建设渗透到学校各项工作中,抓建设,抓改革,抓队伍,抓质量,在创建具有法制特色的文明校园的过程中,使教师、学生的文化素养得到新的提高。校园文化环境充满朝气和活力,整个校园整洁有序,安定和谐。

三、工作要点

(一)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发挥组织管理职能。

切实加强学校领导班子思想、组织、作风建设,正确履行自己的职责,不断提高领导管理水平,带头积极学习教育理论和提高学识修养,努力建设学习型领导班子,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水

- 1 -

平。各条线部门实行目标管理负责制,明确职责,分工协作,充分发挥管理职能。倡导团结协作,廉洁高效的工作作风。通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达到作风上讲民主,关系上讲和谐,思想上讲开拓,管理上讲严密,学习上讲经常,工作上讲扎实。发挥党支部的集体领导核心作用,带领广大教职工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二)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促进师德、师智、师能提高。“教育发展教师为本,教师素质师德为本”。教师不仅是精神文明的建设者,更是精神文明的传播者。要大力提倡和发扬热爱教育事业、积极投身教育事业的爱岗敬业精神;讲求科学、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的进取精神。加强教师师德规范教育,倡导高尚师德,树立良好师风。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学习与活动,提高教职工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鼓励教师积极投身实践,转变观念,切实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通过多种形式组织教师开展师德教育活动,提高师德修养,以教师良好的师德形象教育学生。通过征文、演讲、观看录像等形式,营造师德建设的舆论氛围,发挥典型榜样的示范作用,增强教师的事业心和职业责任感,提高教师履行法定义务,遵守职业规范的自觉性,真正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树立良小教师新形象。

(三)开展小公民道德教育,培养良好行为习惯。

多渠道、多方位、多载体开展德育工作,加强少先队工作的指导和建设,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作用;充分发挥班队组织的作用,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教育活动。以小公民道德建设为抓手,加强教育,严格管理,让学生懂得怎样做人、怎样处事,具有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培养良好的文明行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

养为人民服务、勤奋好学、团结互助、遵纪守法的好品质,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四)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加快学校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使教育真正面向全体学生。以“素质教育”作为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主线,拓展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为加强学生素质教育创造良好的条件,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和个性的健康发展。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较强、人格高尚、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加强教学常规管理,积极探索优化课堂教学,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加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五)开展法制教育,培养法制意识和守法习惯,创建法制特色文明校园。

注重加强师生的法制教育,通过各种形式,开展扎实有效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加大法制教育力度,使学校各项工作纳入法制化的轨道。以法制教育主题班队会为抓手,带动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争创法制教育的文明校园。

(六)改善校园设施,净化育人环境,维护校园稳定。

巩固和扩大原有创建的成果,绿化、美化、净化校园,科学规划校园的建设和发展,把校园建设得更加优美、整洁。让校园每一寸土地,每一面墙壁,每一项细小的设计都能给人以美的感染,艺术的熏陶,使学生感受到健康向上,奋发进取的力量,使其精神得到净化。从维护校园政治稳定和治安安定出发,针对校情、结合实际,认真贯彻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方针,切实落实治安防范责任制,加强学校内部的治安管理和安全防范工作,努力使校园环境达到安全、祥和、有序。

(七)开展丰富活动,营造健康校园氛围。

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动员广大群众广泛参与的综合性工程,要大力发动广大师生员工广泛参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要因地制宜地开展各类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寓思想教育于群众活动之中,陶冶师生美好的心灵和高尚的情操。通过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熏陶,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定期举行“十〃一”、“六〃一”、“清明”、夏季、冬季运动会等大型文化活动,积极开展各种智力竞赛、读书节、科技节等活动,在校园形成浓郁的学术文化氛围。由工会、团支部、政教处、少先队携手推进,广泛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群众性文娱体育活动丰富师生的文娱体育生活。积极扶持、引导学生开展课外活动,以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来充实学生的课余活动,活跃校园文化生活。学校要以文明班组创建评比为契机,使人人都参与到学校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去,进而提高全校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的水平。

(八)开展共建活动,实行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鼓励师生积极参与社会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使学校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示范区,发挥学校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辐射和扩散作用。继续搞好与森林公安、消防大队等单位的共建,全面合作,实行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在校园周边环境集中整治的基础上,积极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把整治周边环境,营造良好育人氛围提高到新的水平。

(九)推进校务公开,拓宽民主管理渠道。

继续加大学校校务工作方面的透明度。尊重师生员工的“知晓权”,凡是能够公开的重要工作都要以各种形式公诸于众,如学校的发展规划、学科建设、科研课题、职称评定等,通过召开教代会和教职工大会、宣传栏、校园网等形式,把学校重大事情及

时告知给师生员工。通过加强校务公开工作,密切领导干部和领导机构与师生员工的关系,更好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共同为学校的发展作贡献。

(十)完善机制,不断提升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水平。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健全完善工作机制,明确工作职责,形成合力,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学校党政领导对学校的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负全面责任,亲自组织,全力实施。进一步发挥工会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的群众纽带作用,继续发挥广大党团员在精神文明创建中的积极作用。各方齐抓共管,形成工作合力,共同维护和发展各项创建成果。

四、具体措施

1、坚持全校教工周日政治、业务学习制度,组织教职工学习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开展形势任务教育,坚持思想政治工作,引导教职员工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定期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持续开展社会公德、教师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3、建立健全学校宣传组织,制订宣传计划,办好宣传橱窗、校园网,紧紧把握学校的舆论导向,宣传身边好人好事,弘扬健康向上正气,唱响主旋律,营造奋发有为的氛围。

4、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开展以爱国主义为重点的民族精神教育,加强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培养优良的校风。

5、领导班子团结协作、以身作则、艰苦奋斗、勤政廉洁、密切联系群众。学校党政领导重视创建工作,认真组织实施《规划》,有专人负责,有经费投入,并列入学期和考核。每学年末要对教师进行一次师德考核,并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

6、坚持和完善教代会等民主管理制度,实行校务公开,使广大教职员工充分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

五、领导机构

1、领导小组组成名单:

组长:李秀英

组员:熊懿华 何晓燕 刘晋 黄晋 李青青 胡云蜀 郑周芝

2、领导小组职责:

组织《规划》的具体实施;申报学校文明单位工作;评选有关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先进个人等;处理其他与创建工作相关事宜。

3、每学期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创建工作。

永定招银希望小学

篇3:小学家长学校长期发展规划

1 SWOT概念

SWOT是优势 (strengths) 、劣势 (weakness) 、机会 (opportunities) 、威胁与挑战 (threats) 4个英文单词首写字母的组合。SWOT分析是西方企业最常用的一种企业内外部环境条件战略因素综合分析方法。它在分析环境发现机会与威胁的同时分析组织资源, 识别自身优势和劣势, 并制定有针对性的策略。笔者借助SWOT分析方法, 剖析中职学校当前发展过程中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 从而提出促进其发展的策略。

2 中职学校SWOT分析

2.1 优势

目前, 中等职业教育体系已经基本形成。2009年,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达2 179万人, 约为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的2倍。随着办学规模的持续扩大, 中职学校也逐步积累了一些办学经验, 配备了相应设备, 拥有一支稳定的师资队伍, 为社会输送了大量技术型人才。

中等职业教育比高中教育更注重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学生毕业后可直接进入工作岗位;且中职教育学制较短, 一般为3年左右, 对于一些家庭困难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好的选择。

2.2 劣势

从中职学校入口来看, 职业教育在我国的社会认可度很低, 家长不愿让子女接受职业教育, 使职业教育成了“末流教育”;中职学校在招收学生方面已经基本没有分数限制, 多数是经层层选拔被淘汰的学生, 综合素质普遍较低。

从中职学校出口来看, 大部分企事业单位认为中职生学历过低, 技术和综合素质无法满足实际工作要求。所以, 中职生就业压力大, 许多学生毕业后从事与本专业无关的工作。

从办学条件来看, 中职学校在教学设施、专业优势、师资力量、管理机制、实验实训基地以及学习、生活环境等方面都不如高等院校。尤其是师资力量薄弱, 不能适应中职教育发展, 难以全面实施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方法。一部分“土生土长”的“本土教师”在本校毕业后留校任教, 未经过严格、系统的培训, 知识老化, 教育教学理论与技能水平均不符合要求。而一些有才华的教师受“官本位”思想和派系斗争影响, 被边缘化。

政府各部门管理职能交叉、条块分割、统筹乏力也是制约中职教育发展的一大瓶颈。一些中职学校既由教育部门管理, 又由劳动部门或卫生部门管理, 形成“两头都要管, 两头都管不好”的局面, 缺乏办学自主性。

2.3 机会

党和国家对职业技术教育高度重视, 在《教育规划纲要》中, 用一整章的篇幅强调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教育规划纲要》提到, 政府要切实发展职业教育, 统筹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发展, 健全多渠道投入机制, 加大职业教育投入, 并把加强职业教育作为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 要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 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 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

国家将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 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 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2005年10月, 国务院在《关于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颁布“建立职业教育贫困家庭学生助学金制度”。此后, 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 以推进免费中等职业教育。从2009年秋季入学起, 国家对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一、二、三年级在校生中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逐步免除学费 (艺术类相关专业学生除外) [1]。实施免费中职教育能够为广大初中毕业生及农民工提供更为宽松的入学条件和更多的受教育机会, 减轻了他们的负担。

在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方面, 《教育规划纲要》提到“三支持一完成”, 即支持建设一批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提升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水平;支持一批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示范校和优质特色校建设;支持一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学校建设, 促进优质资源开放共享;完成大批“双师型”教师培训。

2.4 威胁与挑战

随着教育市场的开放, 民办教育作为公办教育的必要补充, 在我国教育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此次《教育规划纲要》也提到要“大力支持民办教育”。我国从1983年开始实行计划生育, 至今已有近30年的时间。在生源不断减少的同时, 又插入其他办学主体, 形成了“僧多粥少”的局面。此外, 一些民办中职学校在不具备必要的软、硬件设施的情况下夸大其词, 欺骗学生及其家长, 给整个中职教育带来了负面影响。

《教育规划纲要》还提到, 探索在职业学校设置正高级教师职务 (职称) , 加强学校岗位管理, 创新聘用方式, 规范用人行为, 完善激励机制, 激发教师积极性和创造性。对于广大教师来说, 这既是一项机遇, 更是一项挑战。如何依托有利条件, 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 形成自身教学特色和办学风格, 是摆在中职学校管理者和教师面前的一项新课题。

3 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策略研究

3.1 把握中职学校定位问题

所谓定位, 即明确自己在整个系统中的位置。把握中职学校的定位问题, 是办好中职学校的基础和前提。研究中等职业教育的定位, 应从3个层面考虑:教育在整个社会大系统中的定位, 中等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系统中的定位, 一个省市的中等职业教育在全国中等教育系统中的定位。为什么学, 培养什么人, 一定要与当地服务区域的社会经济改革发展相协同[2]。2010年3月19日, 在教育部召开的2010年度全国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会议上, 鲁昕副部长作了重要讲话, 他强调, 中等职业教育的学校定位, 一是面向未成年人学历和职业生涯的基础教育;二是面向社会上有择业培训需求的成年人教育;三是面向有提高生活质量需求的社会成员的教育[3]。

3.2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双师型”教师既指“双证书”教师 (有工程师、工艺师、执业医师等执业资格证书和教师资格证书的教师) , 也指“双能力”教师 (既能胜任理论教学, 又能指导学生实践的教师) 。不断完善中职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政策, 对师资培养、引进、使用、培训、外聘等方面有积极的引导作用。如加强职业教育教师准入制度和定期培训制度;支持教师到企事业单位进修和工作实践, 提高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 但进修和学习不能停留在表面, 要有实际行动。学校要支持、鼓励教师进行科技项目的研究和开发, 加大对科研项目的资金扶持, 使中职教师既上得了教育的讲台, 又上得了学术的讲坛。

3.3 建立合作机制

合作中, 学校师生除了到企业工作实习外, 还应充分利用职业实训基地, 边工作、边教学;企业也可以参与学校的教育与培训活动, 发挥双方优势, 将教育资源优化配置, 实现双赢。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借鉴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 引进优质教育资源, 探索多种方式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

3.4 开展调研工作, 合理设置课程

部分教师认为中职教育学制短, 应尽量缩减文化基础课而增设专业课。事实上, 中职教育对学生的培养方向应定位于既有多种必需的知识和技能, 又有转岗和继续教育基础的复合型人才。为此, 我们不能停留在学生对现有专业知识的掌握和考证通过率上, 忽略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和终身学习能力培养。建议文化课程设置以“必需、够用”为度, 尽量减少其学术性;专业课程设置以“必知、必会”为度, 增加实习、实训、综合实习和社会实践课程分量[4]。

摘要:借助SWOT分析方法, 剖析中职学校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下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 从而提出促进其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中职学校,SWOT分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参考文献

[1]陈远远, 周谊.实施免费中职教育的政策导向及未来发展走向[J].职业教育研究, 2010 (8) :9~10.

[2]王泽君.论市场经济条件下中职教育的适应与超越[J].乐山学院学报, 2010, 25 (1) :131~133.

[3]教育部.2010年度全国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会议在京闭幕[EB/OL].http://learning.sohu.com/20100319/n270955013.shtml, 2010-03-19.

篇4:小学家长学校长期发展规划

好感人啊。请问,我能骂你吗?

我们重视家族、重视血缘、重视宗亲,但很多时候,又在潜意识里崇尚为了出人头地而六亲不认。不带小孩、不理亲情,不仅不受批判,反而成了成功人士炫耀自己受了多大委屈和牺牲的资本。看看西方,哪怕你是美国总统奥巴马,也时不时会秀秀天伦之乐,奥巴马谈起自己的女儿,至少显得是真情流露。

我是一个非常狭隘的人,在我看来,所谓成功,就是你身边的人,因为有你而感到快乐。倘若你赢得了天下而输了家人,那你的成功不过是一场泡沫。纳尔逊·曼德拉是圣人吧,是英雄吧?但他的传记《曼德拉的礼物》里说,曼德拉所有温暖笑容,只会给陌生人,对家人、对子女,他板着脸孔、漠不关心。曼德拉直接说,亲切是可以装出来的。如果不能说圣人的坏话,我就什么也不说了。

我认识一位外企女强人,非常上进,读MBA、EMBA,在职场中节节高升,风头无二,而她的小孩,长期寄存在内地,由爷爷奶奶照看,多年来保持母子二人一年见一次的频率,她以为自己是圣诞老人么?

我采访过不少名人,牛逼艺术家、牛逼摄影师、牛逼艺人,问及什么时候陪小孩呢,其中一些人给出的答案是:没空陪小孩,孩子还小,懂什么,我现在努力打拼,多赚点钱,给孩子打基础,也是为了孩子的将来好。但是,他们知道孩子们怎么说吗,我们做过几次调查,孩子们的心声是:爸爸妈妈,我希望你们不那么成功,我不要昂贵玩具和高价培训班,我只要你们陪我。

我还认识一对夫妇,双双博士毕业、现在都是副教授,花了3年时间用尽各种心思和手段才得以怀孕,为保胎,妻子在床上躺了整整8个月,我还挺感动,不容易啊。结果月子刚坐完,他们就把孩子跟快递一样送回内地老家,什么时候去接呢?至少三五年之后吧。原因?“本来我们都不喜欢小孩,生小孩只是为了堵住长辈骂我们断了香火的嘴,老人喜欢带让他们带去呗。”请问他们读那么多书的目的就是让自己不说人话吗?

畅销了好几年的育儿书《好妈妈胜过好老师》里有句话我深刻认同:不亲自带自己的孩子就是渎职。

在中国,不负责的父母舆论环境真是太宽松了,以工作忙为由,把孩子堂而皇之推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带,请个保姆替代自己来带,相关调查显示,文化程度越高的父母自己带孩子的比例越低;经济状况越好的父母自己带孩子的比例越低。而隔代带小孩,成功率不高于30%,因为祖父母辈带小孩,用的大多是传统方式,以撒谎敷衍小孩;用“小心点”、“不要去”等口头禅妨碍小孩的创造力和冒险精神;贪小便宜;当着孩子的面讲孩子父母的坏话等……

中国文化里,过多强调生育是一种权利,甚至是一种义务(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而忘了最最重要的一点,生育是一种责任。在你不能确定可以给孩子足够的时间陪伴时,请不要草率地生下孩子。《穷爸爸、富爸爸》里就有一句,所谓成功,就是有时间照顾自己的小孩。

当然,不是说夫妻一方必须辞职全职带小孩,这在中国也不现实,但当父母的,有没有竭尽自己所能,给孩子最高质量的亲子陪伴呢?双方都要上班的情况下,有没有把下班后的时间、整个周末拿来陪小孩,关注他想做的事,带他一起去认识世界、享受人生呢?

我总以为,衡量你是否在意一个人,最显要的参数,不是金钱,而是时间。对一个人而言,时间比金钱可有限多了,你口口声声说爱孩子,愿意为孩子去死,但是你连每天几小时的亲密相处都保证不了,你爱个屁啊。

我一个朋友,成天跟我抱怨,孩子跟他不亲,就爱自己外公外婆,每次都能准确收获我的谩骂—我说你纯粹是咎由自取,你自己陪孩子的时间不够,和老婆到处去旅游不带孩子去,在家也是打电玩不理孩子,你不付出光想要结果,想得美!早教专家说了,孩子才是研究大人的专家,谁对他有诚意,人家一目了然。

很多人又说了,我忙啊,我没空啊,有好多会要开、好多应酬推不掉。忙是不在意一个人、一件事的借口,像早教专家小巫说的,没有任何一份工作能把人24个小时都赔进去,只有重视与不重视。如果你把孩子当成最重要的会议,再忙都能抽出时间。

家庭教育和心理专家都指出,孩子0到12岁,尤其0到6岁之间是成长的关键时期,父母不应与孩子分离,不要以任何借口和孩子两地分居,或者放在身边也置之不理。能否跟父母尤其是母亲建立亲密的依恋关系,关乎孩子一生安全感和幸福感的建立。教育专家公认的一点是,孩子0到6岁跟父母相处一分钟,顶得上之后跟父母一年。所以,请别说那种“孩子还小,谁陪都一样”的蠢话了好么?

我的宝宝罗唯唐2岁半时,因为外婆特别想见他,我把他送回四川老家待了3周。开始还好,他还基本适应,到了第三周,在电话里,我们母子两人完全琼瑶附体,电话里双双痛哭。他说:“妈妈,我想你。”我说:“儿子我也想你,妈妈马上来接你。”我发现,短短21天的分别,罗唯唐的眼神里,居然多了些卑微和胆怯,语言表达也大大退步—并不是外婆对他不好,而是这种陌生的环境让孩子没有安全感。从此之后,我再也不敢跟宝宝分开这么久了。

我曾在海边租了间房子,打算每周花两三天去那里看书和写作,因为平常在家,我所有的工作都得等宝宝睡着了才能做,每天都从晚上10点钟开始看书写稿,每天熬夜。结果,我租了房子之后一个月也去不了一两天,因为只要我连续两三天没有陪唯唐,就会被巨大的犯罪感包围。

在《新周刊》上,读到金星的访谈,她说自己已经6年没有代表作了,但她完全无所谓,因为她的孩子(是领养的3个孩子)0—6岁的时间,是用什么代表作也换不回来的。那一刻,我深感愧疚,少出点书、少写点剧本不算什么,我怎能以自己要多做点正事、实现自己的价值为理由,让自己的孩子,希望妈妈多陪陪自己都变成奢望,我还算个人吗?所以,每一位父母,你有做出为了孩子舍弃职场晋升、牺牲休息时间、牺牲自我实现这种觉悟么?我身边有很多朋友,不想因为孩子而降低生活质量,没做好为孩子牺牲自由的准备,就决定不要孩子,我觉得这样的父母,比生了不养的父母,更负责。

PS:也许一些“玻璃心”家长觉得我骂得太狠,但在中国当下环境下,我骂得还不够狠。老实说我自认为自己谈论的尺度挺大的,同性结婚、代孕妈妈、借精生子什么的,我都能理解,但是,长期(超过半年一年)跟小孩两地分居,并且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困难不能克服的,那种家长,我无论如何也理解不了。另外,我也很讨厌找什么福利啊、环境啊、制度啊的理由,你要真爱你的小孩,你要真的够负责,外在原因都不值一提。我常常反思自己有没有用心对待宝宝,一周有两天晚上因为下班晚不能陪他,剩下的时间,我就会尽力陪他。我骂的是别人,也是自己。

篇5: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学校教育正在面临新的变革,为了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中求得更好的发展,立足于创建学校品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升校园文化品位,更好地服务于社会,进一步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加快学校自主发展步伐,促进学校持续、和谐、健康地发展。特制定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

一、背景分析

(一)学校概况

镇安县月河镇黄家湾九年一贯制学校始建于1971年,于2013年8月由原黄家湾中学和黄家湾小学合并成九年制学校,并于同年8月份设立国家二类附属幼儿园。学校占地面积8500㎡,建筑面积5500㎡。现有教学班15个,在校学生496人,教职工47人。教师学历达标率、岗位合格率均达100﹪,其中高级教师3人,一级教师14人,市级教学能手1人,县级教学能手3人。

(二)发展优势

学校经过长期艰苦的发展,已初步形成良好的精神风貌,无论硬件和软件建设都有了长足进展,为今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在新课改背景下,“团结、合作、和谐、发展”已在学校教职工中形成共识,“学校在和谐中发展,教师在协作中进步,学生在快乐中成长”全面推进了素质教育。

2、积极开展学校制度建设、校本课程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及校本研修。教育科研促进了教师的教学研究与实践。“科研兴教、科研强校”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凸显了学校特色,提升了学校核心竞争力;

3、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常规化管理逐步走向过程化、具体化,校本研究走向正规化,教科研活动有机结合、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效果显著,重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学质量稳步上升。以德治校取得明显变化,人性化管理唤起学校谋求发展的迫切需求。这是师资流动与政策变化都难以削弱的优势;

4、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已经形成。几年来,努力实现“让每位学生都得到更好发展”的承诺,着力打造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广大教师积极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形成了我校教师独特的教风,从而提高了学校办学效益和质量。

5、课改实验加快了师资队伍建设的进程。课改,既使教师转变了教育理念,又为教师提供了专业发展的平台。广大教师积极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模式、新方法,并通过参加校本培训、校本教研、县市级以上教研活动和各种教学比赛,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课堂教学水平。在近两年县级以上学科带头人、优质课评比中,涌现了一批发展势头良好的年轻教师。

(三)面临问题

通过对以往工作的总结,确认了学校发展中蕴藏的潜在优势,但是我们不能因此无视教育发展中还存在的种种问题。通过与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会人士的访谈、书面调查,我们发现以下一些问题值得反思。

1、丰厚的校园文化尚未形成,品牌概念意识不强。

近些年来,在经历了对硬件设施与升学率的绝对追求后,学校的发展开始由粗放型发展向提升内涵型转变,这种转变要求我们立足于学校传统,高瞻远瞩把握未来,分析学校自身优势与不足,形成学校的个性化,打造学校品牌。学校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够,意识不强。在学校发展中,形成了学生乐学、教师敬业的优良传统,学校具有一定的文化底蕴。但没有充分发扬、利用,缺乏对文化积淀整合的创新意识。因此,学校没能够在充分把握传统的基础上形成丰富的校园文化。

2、学校质量内涵的个性不鲜明。

质量内涵应当由学校结合当地社区需要、经济发展需要、学生实际现状与发展需要而提出,并不断改进,最终形成富有学校个性化特色。教育方针是国家对办学质量、办学方向等宏观层面的基本要求,它没有必要对学校的质量内涵做出详尽的规定。在以往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学校缺少这一方面的理性思考。

3、教育改革过程中学校引领作用的发挥不充分。

教育改革以来,学校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改革模式,积累办学经验,形成了一些有价值的成果。但一个明显的事实是,学校并没有充分发挥深入研究探索、实验的功能,改革基本上是一种被动行为。实践证明,变革的实践产生新的理念,新的理念又将带来新的探索与变革,只有形成良好的理念与实践变革的互动关系,学校才能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不断发展。

4、教师专业化发展不足。

随着教育改革的纵深发展,教育模式、育人方式呈现多样化,以适应学生多元化发展需求。由于以前“应试”教育较为注重学科知识,忽视学生其它能力,以致于限制教师的发展。因此,很难适应今天的教育。只有突破以往教师专业结构,才能促进教师素质的全面提升。

5、教师、学生素养的提升与时代发展不相适应。

教师的责任心、课堂教学水平近几年虽有明显提高,但由于历史的原因,教师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还需进一步加强,教育理论素养还应该进一步提升。学生没有完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一些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缺乏积极进取的动力。教师和学生的这些品质已远远不能够适应时代的飞速发展。

6、办学条件与现代教育不相适应,亟待进一步改善。

尽管近几年学校尽力改善办学条件,更新教育教学设施设备,但与现代化小学相比明显落后,就是与县里同类学校相比也已显劣势,尤其是学校基础建设正在加紧建设中,以前的老房子、没软化的操场既严重影响了学校的形象,又制约着学校的发展。如何争取加大投入力度,使学校面貌能有一个根本性的改变,是学校自身应该值得研究的问题。

通过现状分析,不难看出:尽管学校发展面临着不少问题,但学校的外部环境和内在优势,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上述问题,是学校欲求进一步发展、提升学校办学质量、打造学校品牌所应高度重视的。历史赋予了我们的责任,我们有义务努力去探索改革解决。

二、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建设校园新面貌,塑造高素质群体,打造研究型队伍,构建先进管理模式,提升教育内涵,创特色学校。

(二)具体目标

▲学生发展目标:把学生培养成“志存高远、诚实负责、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兴趣广泛”适应未来社会生存发展需要的现代文明人。具体发展指标:

有亮丽的精神世界底色——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人性的美好,懂得感激,学会回报,做一个现代合格公民(即健全人,和谐人,能适应社会发展有用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

有强烈的求知欲——对周围的世界和自身充满好奇,遇事总爱思考为什么,并且能够积极地探索,多渠道地尝试,不断地形成认知冲突,不断地试图解决问题。

有自我发展意识——积极主动,懂得自我发展的重要性,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觉地反省自己,且不断培养自己的发展能力,主动地成长。

有积极的个性发展追求——认真对待自身的学业,促进全面素质的提高,有自己的兴趣爱好,追求个性的自由发展。

有持续发展潜力——不仅满足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还注重过程与方法,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有鲜明的形象特征——在学校特定的文化熏染下,思维活跃、活泼开朗、自信大方、文明礼貌。

▲教师发展目标:进一步形成“爱生、严谨、善诱、创新”的育人氛围,努力培养一支师德高尚、业务过硬、教育理念新、文化素养高、科研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整体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具体发展指标:

有实现自身生命价值的需求——把工作当作享受,在育人的同时育己,在成事中成人,在焕发学生生命活力的同时焕发教师自己的生命活力,真切地享受教师职业内在的尊严与幸福。

有高尚的师德——善良、公正、爱心、责任感是师德的核心,具体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的爱心,对家长的热心,对同伴的贴心,对事业的追求。

有高超的教育教学技艺——按照教育规律和学生的心理规律,智慧地、艺术地教育学生,驾驭课堂教学。

有较强的课程开发和教育科研能力——不再是课程忠实的执行者,而是课程的开发者;教师不再仅仅是一个教学“操作工”,而是一个思考者,一个思想者,一个研究者。

有现代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能力——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并能灵活有效地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去。

▲学校发展目标:

⑴健全管理机制。建立并不断完善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发展的内在机制,努力形成现代学校管理新模式。⑵重视德育工作。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增强德育目标意识,积极探索德育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切实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努力提高校园文化品位,着力建设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完善以学校为主,学校、家庭、社区相结合的教育网络,努力凸现学校德育特色。⑶狠抓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校本培训、校本教研制度,不断提升师资队伍的业务素质。加大名师培养和各层次骨干教师培养力度,力争培养5-8名在县内有一定知名度的骨干教师。⑷重视教育科研。切实增强教师参与教科研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加强学习培训,着力建设一支教科研骨干队伍。抓好校本行动研究和立项课题的研究,力求通过课题研究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并把研究成果及时应用于教育教学工作实际中,以推进学校发展。⑸打造一流品牌。积极开发以科技、文明礼仪等富有校本特色的课程体系,保证课时计划,加强师资培训,完善教材体系,建立评估机制,真正形成学校科技特色课程与特色项目。与此同时,积极开展文学艺术、社会实践等兴趣活动的研究。⑹改善办学条件。积极争取上级大力支持,迁、扩建校舍,绿化、美化、优化校园。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完善教育教学设施设备,使之真正成为县现代化达标学校。

(三)、基本策略

△突出一个主题

改革与发展

△ 确立“三种意识”

1、生本意识。即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学校要发展,关键在于培养的学生是否有质量、有特色。

2、师本意识。确立教师是学校发展第一根本的理念。针对学校实际,制定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创新工作机制,积极实施“名师工程”。并根据不同层次教师的不同需求搭建各种平台,提供更多帮助,让不同层次的教师获得不同程度的成长和发展。

3、校本意识。立足学校教研、校本管理,牢固树立学校即家庭,学即研究、教室即研究室、教师即研究者的观念。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充分发挥教师群体的智慧,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益。加强教师与教师、学校与学校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形成教师自我发展、自我提升、自我创新的内在机制。

△实施策略

师生发展策略:

1、以养成教育为切入点,以德育实践为重要载体,切实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①切实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深入开展“讲师德、塑形象,讲学习、比素质”和“文明科室”等竞赛活动,大力倡导“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乐于奉献”的师德风范;积极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使热爱学生、爱岗敬业、教书育人成为每位教师的自觉行动;健全师德考核制度和竞争激励机制,促使教师高度自觉遵守师德规范,切实履行岗位职责,树立良好形象。

②狠抓常规教育。全面贯彻落实重新修订的《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深入开展创“文明示范学校”活动;坚持从小事抓起,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卫生等习惯;通过校园十佳学生、优秀学生、各项标兵、进步之星的评选,从不同层面树立学生行为规范的典型,让学生从身边学起,从小事做起,逐步形成富有校本特色的常规教育。

③着力建设有特色的班级文化。不断完善班主任考核细则,各班制定具有自我约束的班级公约,形成“诚实、文明、团结、守纪”的班风和“勤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风;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努力形成班级文化建设特色。

④不断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切实增强师生的净化、绿化、美化意识,进一步规范言行、改善人际关系,着力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努力改善校园环境,不断提升校园文化品位,使校园时时处处凸现教育性。

⑤完善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积极探索依托社区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完善家访、发放联系卡等学校家庭联系制度,每学期召开1-2次家长会,开展多种形式的家教培训活动,积极争取家长的协助和配合,努力形成合力。

⑥强化法制、安全和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的作用,积极开展各种教育活动,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不断提升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确立“防治结合、以防为主”的心理健康教育,进一步搞好以校长信箱和结对帮扶为主要载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对特殊家庭学生、留守儿童给予更多的关爱。积极探讨行为不良学生的教育挽救措施,不断总结有效的教育模式。

⑦充分发挥少先队、共青团组织的育人功能。积极发挥队、团会、班会、宣传窗、广播站等宣传媒体的作用。增强队、团组织自主管理力度,抓好学生行为规范的竞赛、检查和评比工作,努力发挥校外辅导员等社会教育资源的作用。

2、以优化教学管理为着眼点,以课改实验为抓手,全面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1)进一步规范教学常规

①严肃执行教育政策法规,认真实施新课程标准,开齐开足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严格按课表上课,不擅自更改或挤占活动型课程。

②保证综合实践活动和校本课程的时间和质量。

③强化值周教师职责,定期或不定期对教学常规进行问卷调查、随机抽查,坚决杜绝松、懒、散、应付了事的现象,努力走“轻负担、高质量”的教改之路。

④严格开展少年宫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2)深入推进课改实验

切实转变教育理念,积极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模式、新方法,加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扎实推进课改实验工作。积极探索对“新教材、新理念”的教研新路,努力提高广大教师的业务素质、课堂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大力提倡每位教师写教学反思,每位教师每学期上交两篇教学案例,一篇论文,并通过各种交流活动实现资源共享。确立“一切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关注学生的学习感受,引导学生改进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从培养学生掌握初步的学习方法着手,使学生逐渐养成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等习惯。

改革教师工作评价机制,不定期对教学工作进行全面检查,检查内容包括:教案编写、作业批改、听课评课、工作态度等,奖优罚劣。

(3)做好评价工作:

①制订《教师教育教学工作考核办法》。注重学生发展过程特点的描述,重视学生发展过程的全面性评价。

②发挥检测的评价与反馈发展功能。根据新课程标准,做好形成性检测、抽查和年段过关质量调研等工作,认真进行教学质量分析,及时反馈,查漏补缺。

③建立竞赛(比赛)制度。定期组织口算、朗读、书写、作文、英语、美术、书法、计算机等知识、技能和素质竞赛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以建设校本教研制度为出发点,以课堂教学研究为重点,努力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

(1)优化教研组。坚持“以老带新,以强带弱”的原则,合理组建教研组,选聘爱岗敬业、积极上进、业务能力强、关心教师团体成长的同志担任教研组长。

(2)加强校本培训。健全校本培训体系,营造学习、研究氛围,做到统一要求和按需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定期讲座和个体自学相结合,定期组织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时事政治和有关的重要文章,认真组织开展现代教学技术和各类业务培训,力求教、研、训的有机统一,不断提高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和教育理论水平。

(3)强化校本教研。

①各教研组每周集中一议,及时讨论、解决遇到各自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不能解决的问题则记录下来,月底在学校教研大组活动时汇报交流。

②以教研组为单位每周集体备课一次以上,先讨论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等问题,然后各自备课;或集体备同一课,由一位教师上课,再进行讨论,然后再上再讨论,达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

③每位教师每学期在教研组内上一节以上公开课,认真做好听课记录,并积极参加评课活动。评课时,要求听课教师人人发言,在肯定成绩的同时,重点指出存在的问题。积极参加其他教研组的听评课活动。

④每学期每位教师至少有一次外出学习、培训的机会,市级以上听课回来,必须在一周内上好汇报课。

⑤开展教学基本功比赛活动。

⑥完善教研组考核细则,扎实开展创“先进教研组”和“品牌学科”活动,力求使各教研组形成自身的教科研特色。

(4)大力推进现代化技术教学。

每学期对教师进行二次以上多媒体知识的培训,提高教师学习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的能力,发挥电视机、实物投影仪、电脑、大屏幕及各种音像教材等现代教育设备的特有优势,使之达到与课程、教材、教学的有机整合。

(5)积极实施“名师”工程。

①不断完善《学校教师管理条例》。对教师的政治思想、职业道德、教学水平、班队工作、基本功水准、科研能力以及教育理论的掌握与运用等方面提出一系列要求。

②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途径,精心搭建教师专业化发展平台,促使优秀中青年教师脱颖而出。

③加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积极探索教师快速成长的有效途径,并让教师自主评价自身所获得的专业发展水平。

(6)重视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培养,骨干教师年龄梯次合理。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学校发展策略:

1、狠抓教育科研。

(1)不断壮大教育科研骨干队伍。教科研骨干成员每学期撰写一篇自己在教科研方面的心得体会。

(2)组建校外“专家顾问小组”,每学期召开一次会议,开展校情会商,组织教学视导,指导课题研究,提供咨询建议,提供学校科研的选题、取样、研讨、实施等科研服务。认真做好课题研究工作。

(3)每学期组织一次科研论文的交流与评比,每年在县级以上发表、获奖的科研论文(科研成果)篇(项)数与教师总人数的比值大于0.5,每学年把教师优秀论文汇编成册。

(4)完善教科研奖励机制。把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取得的科研成果列入专业考核内容,加大奖励力度,以激发教师科研热情,提高教师科研能力,提升学校科研层次。

2、以打造优势品牌为着眼点,以特色学校创建活动为契机,积极推进学校特色建设。

⑴制订教学计划、教学目标,建立评估体系。

(2)积极开展音乐、舞蹈、乒乓、文学、英语、体育等方面的教育与培训。

(3)积极开展特色教育研究。建立、完善以科技、礼仪、学法指导为龙头的校本课程教学和评价体系,做强、做大现有优势项目,努力凸现学校特色,并带动学校各项工作的全面开展。

3、以提升教育服务品位为增长点,以进一步完善教育教学设施、优化育人环境为保障,提高学校办学信誉

(1)积极争取县教体局、镇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重视、关心与大力支持,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

(2)争取早日建成教学楼、周转宿舍综合楼,使校园布局渐趋合理、规范。

(3)根据学校经济状况,逐渐改善教师办公条件。

(4)保证教室现代化教育设施设备的完好率,提高使用率,更新更换部分设施设备,逐步达到规定标准和要求,健全管理、使用和维修等制度,(5)重视图书、阅览、资料等室建设,争取扩建阅览室。保证学生图书借阅率。

(6)软化学校操场,建成合格篮球场地、足球场地。

(四)、保障措施

1、形成群体合力

提高全体教职工思想认识,达成“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共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努力工作,保证学校的改革与发展。

2、重视班子建设

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按德才兼备的原则,配备干部队伍,做到专业结构、能力结构、年龄结构相对合理。学校中层干部采用聘任制,并逐步向“公开招聘、竞争上岗、定期考核、组织聘用”的选拔机制过渡。坚持一周一次的学习制度,加强党的方针政策、教育法规、教育管理理论的学习,加强业务培训,努力建设一支团结协作、作风民主、廉洁自律、开拓创新,具有现代教育思想、按教育规律办事、能运用先进管理方法和手段实施管理的新型干部队伍。更新教育理念,大胆改革创新,确保学校发展规划的顺利实施。

3、强化过程管理

健全有关制度,采取相应措施,抓好全过程管理,及时调控,避免、减少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确保各项工作按既定的方针有效地开展。

4、健全监控机制

积极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发挥好工会、教代会的参政、议政和监督作用,确保学校健康、有序地发展。

5、拓宽办学领域,积极寻求支持

师资、投入和管理是办好学校的三个重要方面,而投入则是学校这台机器得以正常运行的保证,更是学校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和物质条件。力争有一定的资金到位,这需要得到上级领导的重视、关心和大力支持。因此,学校应全力以赴,积极有效地组织开展好此项工作。

未来几年,是充满着希望和挑战的岁月。只要我们朝着既定的目标,发挥自己的聪明睿智,相信方法总比困难多。我们期待着:我们的汗水一定能浇灌出满园春色。

镇安县月河镇黄家湾九年一贯制学校

2017年9月

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

月河镇黄家湾九年一贯制学校

篇6: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

在新的教育大背景下,我校教育发展面临着以下新形势:

1、近几年,学校快速发展,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2、素质教育的飓风越刮越紧,学校只重升学的畸形发展不能满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教育发展的需要。

3、农村教育发展相对滞后,同时农村教育发展可挖掘的潜力相对较大。

4、校园面积小,学生人数多形成的巨大反差给学校各方面工作增加了难度,这与凉山州农村中小学标准建设标准相差甚远。

5、学校发展缺少特色。

综上所述,根据县教委文件精神,为切实加快学校发展,深化新一轮课程改革,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满足建设小康社会对教育发展的需要,我校特拟定此中长期发展规划。

一、我校教育发展的办学理念、办学思路和办学目标

1、办学理念

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围绕新课标,伴随新课改,大胆探索深化教育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坚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胡主席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武装教师,注重用现代教育理论,新一轮课改理论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武装教师,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教育环境,创建文明校园,平安校园。在愉快、和谐的校园环境中培养“自主、合作、探究、实践”一代新人,打造“学习型、专业型、合作型、创新型、智慧型”教师队伍,让师生在共同的创造性教育教学活动中得到主动和谐的发展。

2、办学思路

坚持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德育活动和课堂教学改革为核心,以科研为指导,改革为动力,以德育工作为中心,以新一轮课改为重点,以培养“五型”教师为抓手,有效开发校本课程,将新课程教育改革实验研究与学校发展融为一体,高举质量大旗,强化内部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素质教育,提高人口素质。

3、办学目标

(1)、搞好学校标准化建设,建一所“全面、均衡、内涵、创新、安全发展型”学校。

(2)、打造“学习型、专业型、合作型、创新型、智慧型”教师队伍。

(3)、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全面发展的人。(4)、把我校建成县级规范化学校。

二、我校教育发展的主要任务

1、树立“夯实基础、培养新人”的办学宗旨,“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生源是生命之源”思想,“科研先导,改革动力,‘智慧

型’队伍主动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加强学校德育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

2、强化学校的“三风”建设,努力形成“知书达理、创新进取”的校风,“务实求实、敬业创新”的教风以及“勤学好问、多思乐取”的学风。

3、深化改革,建立教师全员聘任制和岗位分离的管理体制,实行普通话证书上岗制度,着力建立以促进教师发展学生成长的适应素质教育的管理制度、评价制度,实现科学与民主管理。

4、改善办学条件,落实学校标准化建设,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建良好育人环境。

(1)、校园、操场规划合理,保持整洁,培养学生环境意识。(2)、文明班级评比,从道德文化层面规范师生言行,构筑和谐的校园人际氛围,推进认得文明和进步。倡导:课上无“乱”、课下无“嚷”、考试无“弊”、作业无“抄”、校物无“损”、环境无“脏”、语言无“忌”、举止无“禁”、日用无“费”,讲普通话,写规范字,构建校园文明精神。

(3)、落实学校标准化建设,根据县教委文件精神,建教师周转房。

5、加强队伍建设,推进新一轮课改。建立一支政治思想文明,工作作风过硬基本功扎实,遵纪守法,爱岗敬业,爱生如子,教书育人的师资队伍。实现教育思想、教学观念、课程观和教师角色的转变,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课程的创生者、建

设者,教学的研究者;改进课堂教学,落实“三维”目标,建立自主、合作、探究、体验的学习方式;加强教师培养,实现以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组成的教师队伍。

6、实现高质量的办学效益,实现一流的质量,着力培养“德智双全、学创俱能、特长突出、身心两健”的人才。

7、创建学校特色,丰富学校内涵

(1)、创建良好的校园环境,以墙上文化、班级文化为长期持久的硬性文化,不断丰富校园的环境文化,是校园环境文化起到潜移默化的育人作用。

(2)、突出以班级文单位,形成长期进行课外集体活动的特色。

8、完成创建县级“规范化学校”

三、我校教育发展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学校德育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形成良好的“三风”。

1、加强教育,增强教书育人、爱岗敬业精神。

(1)、切实加强教师政治思想工作,坚持政治学习制度,及时有效的组织教师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基教司《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与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学习教育法律、法规,不断提高教师的政治

觉悟和依法执教的意识和能力。

(2)、切实加强教师的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思想教育。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室走向成功的22条“军规”》、《教师法》、《教育法》等教育法规,学习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规定的《实施素质教育制度》,学习《六要六不要》、《十要十不要》等有关规定,切实规范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教学行为,提高教师自觉履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以身立教的自觉性。

(3)、切实加强学校的党风廉政建设,继续开展“强师德、铸师魂、树形象、再创业”系列教育活动,加强对教师的“为人师表”的言行教育,不断规范教师教学行为,树立教师形象,加强教师言行对学生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严格执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对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管理。努力实行“知书达理、创新进取”的校风、“务实求实、敬业创新”的教风以及“勤学好问、多思乐取”的学风。

(4)、以“八荣八耻”为指导,扎实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5)、重新构建学生、家长、学校相结合的多层面、多维度的教师评价制度。通过社会、家长评学校、评教师,学生评教师,教师评学校、评领导等活动,努力创建学校依法治校、依法执教的氛围。努力创建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学校工作的局面。

2、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与养成教育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与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新的《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公民道德纲要》,以开展多种形式活动,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五爱教育”,以“八荣八耻”为指导,在学生中扎实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1)、分发挥校本资源的作用,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地方的旅游、德育基地、乡情教育、地方文化教育资源为载体,以培养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社会主义的民族精神为目标,广泛进行丰富多彩的,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2)、深入学习贯彻新的《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重点,通过开创“文明班级”、读书笔记、艺术节、学习雷锋等系列教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与语言文明习惯。

(3)、进一步细化、规范学校的德育活动,以重大节日,纪念日、民族的传统节日为契机,制定德育工作与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计划,落实工作制度与要求,有阶段性的抓好系列教育活动,开展社会服务、劳动、社会实践与体验活动。不断增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劳动思想与技能,增强学生正确的学习目的性,培养良好的学风。

(4)、建立健全并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的作用,积极有效地开展“读书、大手拉小手、雏鹰行动、研研究性学习、学雷锋行

动、社会实践、春游”丰富多彩的少先队团支部教育活动,不断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与祖国的思想,培养学习探究与体验的热情。

(5)、认真抓好学生的法制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法制意识,安全和防范意识。以《社会治安条例》、《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犯罪法》教育,交通安全教育、消防教育,游泳安全、预防高致性禽流感等教育、食品卫生与心理健康教育为重点,根据季节特点,有重点地做好学生的法律法规教育,安全教育,确保学生的安全健康成长。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不断优化学校的育人环境。在二到三年内,进一步完善学校的基础设施和教学仪器设备,完善教师办公条件,配备“班班通”,建成“突显特点、活泼健康、积极向上、激励进取、展示自我”的校园文化,优化育人环境,创优良的育人环境。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确保课改和素质教育的实施。

1、进一步改变教育观念、树立适合素质教育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重建“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

2、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文化、学历层次,加强对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

3、加强教学与课题的研究,不断完善教研与备课制度,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

4、不断优化教师的年龄结构,实现教师队伍老中青相结合的组合,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5、加强学校的的班子建设,加强对学校班子的思想政治,爱岗敬业思想教育,是指具有较高教育教学与教研能力,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实现学校管理人员在二至五年内逐步实现学校管理人员的过渡与优化,不断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

(三)、加强对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管理与指导。

1、进一步组织学习新一轮课改的理论,加强课改的研究与实践。进一步明确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新课改目的、意义、要求与实施办法,把教师的思想统一到新一轮“课改”的认识上来。

2、继续加强教师课改的培训,通过听讲座、观看专题片、组织教师学习、进行课改实践与研究、开展课题研究等办法,不断提高教师适应课改的能力,确保课改年段的延伸。

3、加大课改项目的研究与实践,努力开展研究性学习,实现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根本改变;充分挖掘校内外校本资源,开发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认真研究、上好综合实践课,培养学习的社会服务与实践的能力,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现代信息技术能力,获取、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兴趣与特长。

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加强评价制度的改革力度,不断探索教师评价、学生评价方式,实现多维度、多层面,关注过程与方法、价值与情感的评价体系的形成。

(四)、继续完善学校基础设施建立。

我校目前基础设施离素质教育、实施新课改的要求差距较大,自然、体育、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科技教育设备、校园网络等设备和建设相对滞后,完善我校的硬件设施建设,添置种类仪器设备的任务还相当艰巨。学校将设法在资金困难的情况下,通过多渠道集资的办法,在五年内,将加大改善办学条件的力度,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1、加强学校绿化工程建设。

2、校内无教师周转房,根据县教委文件精神,修建教 师周转房。

3、扩建操场。

4、不断加强音乐、体育、美术、广播等专用教室的建设和科技教学仪器设备的添置。

5、逐年完善各年段的多媒体设备,配备“班班通”,不断提高现代教育技术水平。

(五)、加强学校常规管理,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六)、不断改善教师的生活与福利待遇,尽可能的为教师的学习、工作、生活、娱乐提供物质与经济保障,积极开展各项有益的文娱活动。在政策与经费许可的情况下,继续组织教师的外出参观与学习,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七)、做好创建“平安校园”的活动。

1、成立创建“平安校园”机构,加强创建“平安校园”工

作领导。

2、加强对教师的安全意识教育,形成安全工作的自学行为;加强对学生的学生安全教育与安全演练,有针对性、季节性地堆学生进行课外活动、大型集体会与外出、下水安全、用电、消防,食品卫生、体育课、实验课、寒暑假、传染性等高致性疾病防治等安全、假期的安全教育,不断形成学生的安全与防范意识。

3、假期学校安全制度的建设与实施,加强学校值日行政的校园治安的安全巡查,落实节假日的值班制度,学校分管安全工作的领导小组要组织好校园设施与周边环境的检查,及时消除隐患,实行安全月报与大型活动报批制度。

(八)、鼓励创新,促进学校发展。

1、坚持教育理念创新。大胆吸纳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人生观,不断提升教育思想,科学指导教育教学实践。

2、坚持体制机制创新。建立科学的领导体制和教师的管理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增强教学活力。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重点,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努力培养创新人才。

3、坚持教育工作创新。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教学管理体系和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方法和能力。

4、坚持学校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创新。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不断充实教育内容,拓展教育渠道,改进教育方法和手段,不断增强针对性、趣味性、实践性和实效性。

5、坚持评价体系创新。确立“以人的发展为目标”的评价理念,注重研究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终结性评价与过程评价、绝对评价与相对性评价等相结合的评价体系,规范评价行为,倡导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社会共同参与的多主题评价。

上一篇:信用社员工个人鉴定下一篇:后进生的成因与转化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