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 月 日”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

2024-04-28

“年 月 日”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共10篇)

篇1:“年 月 日”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

《年 月 日》的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认识年、月、日。教材76-78页的例1及“做一做”。

教学背景及教材分析:

学生们在一二年级时已经掌握了有关时、分、秒等较小的时间单位,年、月、日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对时间单位学习的继续和延伸,由于这几个单位都是比较抽象的时间单位,所以教材在编排上非常注重选择和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素材进行教学。教材首先给学生呈现了2011年年历卡的主题图,并在其中展现了一些十分有意义的日子:比如五一国际劳动节、六一儿童节、七一建党节、儿童节等,利用这些素材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同时揭示出将要认识的时间单位。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生活经历和年历卡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年、月、日之间的关系,知道大月、小月的知识,并记住各月及全年的天数。

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和自主探索,发现一年中有几个大月、几个小月,在合作交流中发现二月份的特殊性。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

1、在经历自主探究年月日之间关系的过程中,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推理。

2、在体验小组合作解决研究主题的过程中,逐步培养“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年月日的时间观念,渗透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乐于探求知识的情感。

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发现并掌握大月、小月的判断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问题表格、不同年份年历卡。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今天的日期是什么时候吗?(板书:2017年4月12日)今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因为同学们将和老师一起在多媒体教室上一节数学公开课,教室里来了很多听课的老师,同学们紧张吗,待会希望同学们在课堂上都能认真听课,积极思考和大胆的举手回答问题,好不好?

2、生活中每天都有很多事情发生,也有很多特别的、值得纪念的重大日子,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屏幕上的这些图片,看谁能说出它们都是哪些有意义的日子呢?

3、出示主题图:

1949年10月1日国庆节

每年的5月1日国际劳动节

每年的6月1日国际儿童节

每年的8月1日建军节 每年的9月10日教师节

这些都是用年、月、日表示的时间单位。常用的时间单位除了我们知道的时、分、秒以外,还有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年、月、日。

板书课题:年月日

(通过观察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提高思考能力,让学生在了解中国的一些重要节日的基础上,引入对年、月、日知识的学习。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导入课题,并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一开始就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

二、观察讨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课件出示问题表格。并把同样的表格和不同年份的年历卡发给学生,要求:观察2011年和2012年历表,认真思考,2人一组完成统计表的填空。

(设计意图:把问题留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合作探究,找出答案,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与享受成功的喜悦。从而达到事半功倍,很好完成教学任务。)

合作交流投影汇报讨论结果,找出上面问题的答案。老师伺机板书。

2、整理记忆。认识大月、小月。

①大家通过仔细观察又有了许多新的发现,增长了知识,习惯上我们把 31天的月份叫做大月,30天的月份叫做小月。

②哪两个月是连续的大月?(7月和8月)

③2月是大月还是小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2月的天数比大月和小月的天数都要少,所以2月我们叫特殊月,也叫平月。

4、计算全年天数。

①一年有多少天呢?(小组交流、合作计算全年天数。)

②学生汇报并上台演算过程。31+28+31+30+31+30+31+31+30+31+30+31=365天 31×7+30×4+28=365天。

31+29+31+30+31+30+31+31+30+31+30+31=366天

31×7+30×4+29=366天

④一年有几个大月?几个小月?想一想有没有记住它的好方法?(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

⑤大家都会用脑记。今天老师教你们一种新的记法:“左拳法”。媒体出示左拳图,指着左拳图带着学生一起数。

⑥巩固提问:拳上凸起的地方表示每个月有多少天?凹下去的地方表示每个月有多少天?哪个月除外?

⑦学生同桌交流,全班反馈课件出示“左拳法”。

⑧除了“拳头记法”,我们还可以编成歌诀帮助记忆。课件出示歌诀。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三十整。二月特殊认真认。

(设计意图:“把学生当学习的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学时应让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教者只起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的作用。”本着这样的理念,设计了本环节,通过观察、分析、讨论、交流、概括、判断、归纳等方法,学生有合作的机会和表达的时间,自主地获取新知识,充分展示他们的个性,体现他们的主体地位,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让学生独立演示左拳记忆法,使他们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和记忆,运用歌谣法来记忆,能迅速有效的判断某月是大月还是小月及其天数。歌谣朗朗上口,易诵易记,生动而有趣,从而加深理解,巩固记忆。)

三、拓展巩固提高练习

1、课件出示相应练习。

2、填一填

①一年有()个大月()个小月。

②5月1日的前一天是()月()日。③8月30日的后一天是()月()日。

④四月份有()个星期零()天。

⑤三年=()个月,三月有()天,六月有()天。七月有()天,十月有()天。

⑥小明在外婆家连住62天,正好是经过两个月份。是()月和()月。

⑦今年一、二、三月一共有()天。⑧五月份有()个星期零()天。

⑨2月29日,离儿童节还有()天。

2、判断。(学生做手势)

①每年都是365天。②今天是9月1日,明天是国庆节。③一年有七个大月,四个小月,一个特殊月。④东东今年四月份10岁了,他是2000年四月份出生的。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是数学学习的一种重要原则,当通过研讨、发现、交流等方法掌握了年月日的有关知识后,及时组织具有层次性、综合性、拓展性的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深化新知,发展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四、总结评价。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集体汇报)

2、时间对我们非常重要,希望同学们珍惜时间,每日都学会新知识,每月都有大收获,每年都更进一步。

3、你还有什么问题要提出来吗?

4、这节课,你觉得该表扬谁?哪一组的同学表现最棒?

(设计意图:全面总结,既注重知识和方法,又注重情感和态度,让学生参与评价,这是课程标准中的一个新理念,同时不忘强化学生的质疑意识。)

五、知识拓展和课外作业。

1、年代:一个年代为十年,指连续的十年,可以被10整除的年份的相邻十年为一个年代。

2、世纪:一个世纪是一百年,通常是指连续的一百年,世纪通常从可以被100整除的年代或此后一年开始,例如:第一世纪是从公元一年到公元100年,20世纪是从公元1901年到2000年,现在我们所处的是21世纪,也就是从2001年开始。

3、收集你或爸爸妈妈生日的年历,把你们生日那天找出来,并看看是星期几?

4、完成课堂作业的第22页。

(设计意图:拓展应用,既深化新知,又培养学生课外综合实践的能力,同时教育他们关心父母,增加亲情幸福感,人性化课堂也得以体现。)板书设计

****年**月**日

2013年4月

秒 一年:12个月

有365天或366天

7个大月: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31天)

4个小月:4月、6月、9月、11月(30天)二月特殊:28天或29天

篇2:“年 月 日”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

2、知道平年、闰年等方面的知识。

3、记住每个月以及平年、闰年各有多少天。

4、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用具:教学课件、各年份的年历一人一张。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导入课题。

有个宝宝真稀奇, 身穿三百多件衣。 每天都要脱一件, 年底只剩一张皮。 (打一物)

那么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年、月、日。(板书:年、月、日)

二、自主学习,探索新知。

1、初步认识年月日。

还有很多有意思的时刻。(课件出示)

①介绍: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是个伟大的日子,请大家读一读这时间。

②展示申奥成功的图片。这也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同学们知道是哪年的7月13日么?(2001年)

③还有很多有意义的日子,来看看。出示植树节图片。(3月12日)六一节(6月1日)

2、学生介绍有意义的日子。

一年中还有哪些有意义值得纪念的日子?大家一起在年历上标出来。(人手一张年历,各种不同的年份)学生汇报。

3、自主探索,发现年历的知识。

年历上有这么多有意义的日子呀,其实年历上还可以找到很多信息和知识!请四人为一个小组讨论下,看看哪组获得的信息多。

4、学生汇报探索到的有关年历的知识。

①一年有12个月。

②每月有31天的是: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大月)

③每月有30天的十:四、六、九、十一月。(小月)

④二月份有的是28天,有的是29天。

⑤一年有365天,366天。(请同学们在本子上算一算,用什么方法算好呢?)

31×7+30×4+28=365天 31×7+30×4+29=366天。

5、学习大月小月的记忆法。

能记住哪些是大月,哪些是小月么?用什么方法记忆的?(让学生说说,学生知道让学生来介绍。)

①拳头记忆法。

凸起的地方每月是31天,凹下去的地方每月是30天(二月除外) 一边指一边读:一月大,二月少,三月大,四月小……(二月不是小月,我们为了方便记住它比别的月份都少几天,我们读二月少),七月大,八月大(七月完是八月,这2个连着的月份都是大月)

②用歌诀记忆法。

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日永不差。(腊是十二月,这是帮助记忆大月的歌诀。)

这么多记忆的方法,现在考考大家,老师说一个月,看看你们能不能很快说出这个月的天数?(最后问到二月,有人说28有人说29)

6、学生质疑,引导解决。

现在同学们对什么问题还有疑问?引导学生提出(1、到底什么时候是28天,什么时候是29天呢?2、为什么要有时28天有时29天呢?)

①一起来研究下这特殊的二月。(每位学生来说下自己手中的年历2月份的天数,课件展示表格)

②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四年一闰)

介绍平年和闰年。平年一年有365天,闰年一年有366天。

③为什么有时28天,有时29天呢?观看录像。

④那奥运会2008年是平年还是闰年?1994年呢?

⑤你们是哪一年出生的?你们出生的那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7、有关闰年的小练习。

你们过了几个生日了?小明的生日是1996年2月29日,请问他到现在为止过了几个生日了?

三、总结。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学生汇报)

2、珍惜时间的思想教育。

马上就要下课了啊,时间过得真快。那我们这节课不仅学到了那么多知识还学到了要珍惜时间!

四、扩展练习。

前面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间是?1949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回去思考一下。

板书设计:

年 月 日

xxxx年xx月xx日xx时xx分xx秒

一年有12个月 一年有365天31×7+30×4+28=365天 366天31×7+30×4+29=366天

每月有31天的是: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大月)

每月有30天的十:四、六、九、十一月。(小月)

篇3:“确定位置”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

教学目标

1.能在具体的情境中, 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 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

2.能用“数对”确定位置。

3.培养学生初步的符号感与探索能力。

教学重点能在具体的情境中, 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 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一、创设情境, 初步认识数对

1.谈话引入

师:上次学校召开了家长会, 很多家长来了之后一下子就找到了自己的座位, 能向大家说说你是怎么向家长介绍你的位置的?一生起立, 我们以他的位置为例, 说说你是怎样介绍的。

2.大家介绍的都对, 而且都用到了

第几组、第几个。可是有的从左到右看, 有的右左, 还有前后, 后前, 几排, 几组……是不是感觉很乱?看来统一标准很重要。这节课, 我们来学习确定位置。

【设计意图】在生活中经常运用有关确定物体位置的知识, 所以课前学生已经积累了相关的感性经验。这里就是要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复习已有的表示物体位置的有关知识, 为本课的学习做铺垫, 同时通过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自主探究用数对确定位置

1.确定列与行

师:谁知道在数学上是怎样规定列与行的吗? (借助学生的回答) 在数学上, 竖着称为“列” (板书) 。通常从左往右分别是第一列、第二列……请第一列的同学举起手来, 第二列的同学们给大家招招手, 第五列的同学招招手。横着称为“行或排” (板书:竖——列横——行) 。从前往后, 分别是第一行, 第二行……第四行的站起来。

【设计意图】认识列和行的环节, 有助于后面学习数对的知识, 在这一环节, 主要让学生熟练掌握列和行来表示位置, 教师为了激起学生的兴趣, 设计了找榜样的环节, 教育学生向榜样学习的好习惯。

2.探究用数对表示班长的位置

师:有了列与行, 想一想, 这次表示小青的位置应该怎样介绍?

师:刚才大家介绍得都非常清楚, 请你试着发明一种符号, 更简洁、明确的表示出小青的位置。想好后记录在纸上。

师:记录好之后先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师:谁认为你记录得既简洁又准确, 向大家推荐一下?

师:同学们真棒!想出了这么多方法。知道吗?你们的方法和数学家的表示方法已非常接近。这种表示方法在数学里面叫做数对表示法, 它是用一对数来确定位置的, 用括号把它括起来表示这是一个整体, 中间用逗号分开, 读的时候, 两数中间顿一下即可。列在前, 行在后。

请你用数对表示出你的位置, 记录在纸上。

3.理解数对找朋友

师:下面咱们一起来做个游戏, 快

看看你好朋友坐在哪?一会请你用数对来介绍你好朋友的位置, 让我们大家一起来猜一猜。

师:你们真了不起, 不仅能用数对表示出自己的位置, 还能说出自己好朋友的位置, 谁还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前、后、左、右?

师:下面, 请你说出你好朋友的位置, 我们一起帮你找朋友。 (生说, 朋友站立, 大家判断)

4.进一步深化对数对的理解

师:同学们都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 老师也想和大家交朋友, 请你帮我找到这几位好朋友。

电脑出示: (3, 5) (5, 3)

师:仔细观察这两个数对, 你有什么发现?学生汇报:都有3和5, 位置颠倒了。

师:这两个数对, 都有3和5, 为什么有两位同学起立?一位同学在这儿, 一位同学在那儿, 怎么回事?

生: (3, 5) 表示第3列第5行, 而 (5, 3) 表示第5列第3行, 是两位不同的同学。

小结:由此看来, 前面的数表示列, 后面的数表示行, 数对中的两个数的位置能颠倒吗? (不能)

【设计意图】让学生熟练掌握用数对表示列和行, 在分辨 (3, 5) 、 (5, 3) 表示的意义时, 让学生理解位置不同, 数字的意义不同, 并通过发现前后左右的同学用数对表示的情况, 更加深刻的理解数对中数字的含义。

出示: (3, 3)

师:这个数对有什么特点?这两个3表示的意义一样吗?分别表示什么?

小结:虽然前后两个数字都是3, 但是它们表示的意义是不一样的:前面的数表示第3列, 而后面的数却表示第3行。

师:咱们班要来一名新同学, 我准备把她安排在 (3, 5) 的后面, 你能用数对表示出她的位置么?

生: (3, 6) 。

5.让我们到学校周围看看, 这些建筑的位置应该怎样用数对来表示呢? (课件)

先在书上标出数对, 再交流展示

6.想不想到游乐场去参观?请你标出游乐设施的数对。

三、综合应用

师:下面有一个挑战, 想不想自己当个小小设计师?听清要求:每人手中有4个游乐项目, 在游乐场上摆出你的设计, 在图下面记录上你的想法。

师:谁来向大家汇报一下?

师:谁再来介绍一下?这次介绍的时候, 先不展示你的设计, 请你先向大家介绍你的设计思路, 其他同学根据他的描述摆出她的设计, 比一比看谁反应快, 听得清, 摆得准!

学生进行描述, 其他学生摆出, 最后展示思路, 同桌订正。

有的学生汇报中出现 (0, 0) 这个特殊位置。

师:你把大门安排在这个位置, 能说说是什么意思?

生:我把大门安排在 (0, 0) 这个位置, 第一个0表示在0列, 第二个0表示在第0个。

师:其他同学有什么想法么?

学生发表意见, 明确: (0, 0) 是用两个0表示出在0列0行, 在图中有确定的位置。

如果学生没有出现 (0, 0) , 师出示图, 引出讨论。

四、拓展

1.经线纬线介绍

师:下面我们共同看一个小资料。

课件出示:在地球仪上有横线和竖线, 连接南北两极点间的竖线叫经线, 垂直于经线的横线圈叫纬线, 根据经纬线可以确定地球上任意一点的位置。

现在你知道我们国家所处的位置吗?沈阳的位置在哪?

篇4:“植树问题”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

[摘 要]“植树问题”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因此教师要通过建立“植树问题”的模型帮助学生掌握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从而让学生感悟“化归”的解题方法。

[关键词]植树问题 间隔 一一对应 模型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2-080

【教学内容】人教实验版四年级下册第117~118页。

【教学重点】运用一一对应,建立植树问题模型。

【教学难点】建模,“化归思想”的渗透。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学生自备画图用直尺。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初步建模

1.图片:感知“间隔”

师(出示学校或广场树木、路灯、建筑等图片):熟悉吗?用数学的眼光看一看,这些景物都有什么共同的地方?(板书:间隔)

2.站队:认识“一一对应”

师:树和树之间、柱子和柱子之间、路灯和路灯之间有间隔,咱们同学站队的时候有没有间隔?谁愿意到前面来站一站?几个人?几个间隔?再来一个人,几个人几个间隔?再来一人,几个人几个间隔?你发现了什么?(生:人比间隔多1个)为什么呢?先不管这个同学,从前面看,一个同学一个间隔,一个同学一个间隔,一个同学一个间隔,怎么样?有规律吗?这种现象在数学上叫做“一一对应”(板书)。前面都是一一对应,最后一个是人,人数和间隔数相比怎么样?如果继续往后排,排到墙,没法站人了,几个人几个间隔?人与间隔怎么样?一一对应,相等了,是吗?这节课我们就应用一一对应的思想,来研究一些新问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创设有趣的排队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对间隔现象有新的认识,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

二、探索规律,建立模型

1.猜测

师(出示例1):同学们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先猜一猜,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呢?

2.找规律

师:猜测毕竟是猜测,究竟哪一个结果正确呢?还需要进行更细致的研究。咱们能不能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摆一摆,或者画一画?用你们自己的方式找一找这其中的规律,好吗?请大家用一一对应的眼光看一看,你有什么新发现?

3.展示交流,总结规律

师:哪个小组是用小棒摆的?先上来说一说。(板书:棵数 间隔数)还有不同的摆法吗?哪个小组用了画图的方法?还有不同的画法吗?除了画图,摆小棒,还有用其他方法的吗?通过各小组的研究,我们发现了一个共同的规律,是什么?(棵数比间隔数多1)

4.优化方法

师:在刚才找规律的过程中,大家用了不同的方法,有的同学研究了几根小棒,有的同学画了图。比较一下,你觉得哪种方法更简捷?为什么?如果画图的话,怎样画更简捷?以后我们在解决复杂问题时,也可以像今天这样,把大的变成小的,把多的变成少的,从简单的例子入手进行研究,这是一种常用的数学学习方法。学会了吗?

5.验证规律

师:刚才我们发现的这个规律是不是正确呢?一起来验证一下。用一条线段表示20米长的路,每隔5米栽一棵,一共分了四段,栽了几棵树呢?棵数与间隔数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会多这一棵?

6.应用规律

师:这个规律能不能用到100米的小路上?哪个结果正确呢?谁来解释一下算式的含义?(强调100÷5的意义,即求出的是间隔数)

7.拓展与深化

师:如果是1000米的小路,能栽多少棵树?如果是10000米呢?都多一棵。这一棵是哪一棵?如果这一棵不栽,会是什么情况?想象一下。这时候棵数和间隔数怎么样?你又能发现什么规律?如果另一头也不栽呢?你还能发现什么规律?看来这里边还有很多的学问呢!

【设计意图:向学生渗透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时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从中发现规律,抽取出其中的数学模型。】

三、拓展应用

1.路灯题:在一条全长2千米的街道两旁安装路灯(两端也要安装),每隔50米安装一座。一共要安装多少座路灯?

2.垃圾箱问题:为净化环境,公园沿一条600米长的小路一侧设置垃圾箱,每隔30米放一个(路的一头不放),一共需要多少个垃圾箱?

师(总结课题):刚才大家说的都像植树问题,人们也把具有这一类特点的问题统称为“植树问题”。请同学们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类似于植树问题?公园里还有这样一个问题,请大家再帮着解决解决。(出示课本118页例2)

【设计意图:推广到与植树问题相近的一些问题中,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现实生活中的许多不同事件,如垃圾箱、路灯等都含有与植树问题相同的数量关系,它们都可以利用植树问题的模型来解决,从而感悟数学建模的重要意义。】

四、回顾小结

想一想,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你感觉怎么样?有没有什么收获?

篇5: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

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

设计:张影

评析:姚文华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P115页“找规律”。

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的编排注意贯彻《标准》的精神,内容的选择注意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本课教学内容就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继续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活动探究图形的排列规律,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能够运用规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及推理能力。

2.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充分感受数学的价值,知道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初步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3.通过教学活动,初步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重点、难点:

1、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图形的排列规律。

2、会运用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教具、学具准备: PPT课件

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谈话:明明家买了一套新房子,装修的可漂亮了,他想请大家一起到他家参观一下,大家愿意去吗?(课件出示客厅全景图)

客厅中的哪些物品是按规律排列的?

学生观察后回答窗帘、沙发套、彩灯等都是按规律排列的,很漂亮。板书:找规律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来引入新课,让学生感觉比较自然、亲切。学生在参观欣赏的同时,很自然地进入了观察、发现阶段,体现了数学内容的生活化,学生学习的是身边的数学,既形象又具体,并为新课做准备。

二、引导探索,发现规律

1.我们接着到他家的厨房再看一看,出示墙面和地面图。

这是他家的墙面和地面铺的瓷砖,仔细的观察一下,你发现了什么?和同桌交流一下。

汇报:

(1).墙面每一行都有四种图形,分别是圆形、菱形、五角星、三角形。只是位置不一样。教师引导观察。

(2).每一列也是四种图形,位置不同。(3).斜着看图形都一样的。(课件适时的闪动)那么他们的排列有着怎样的规律呢?

出示第一行,它是怎样变成第二行的呢?拿出你们手中的图片摆一摆同桌之间互相交流一下你是怎样摆的。

汇报:到前边演示

把第一个图形(圆形)放到最后,其他的图形都往前动一位,就变成了第二行。课件演示。

那么又是怎样变成第三行第四行的?自己动手摆一摆。第一行壁砖,圆形图案排在最前面第二行壁砖,在第一行排第一的圆形图案排到最后去了第三行壁砖,在第二行排第一的菱形图案排到最后去了第四行壁砖,在第三行排第一的三角形图案排到最后第一行壁砖:第二行壁砖:第三行壁砖:第四行壁砖:汇报。

总结:像这样几个图形按一定的规律不断重复排列,就是一种循环排列。做动作表示循环。生活中这种排列组成的图形很美观。

横着看有这样的规律,那么竖着看呢? 引导观察。汇报。

如果我们继续横着竖着这样排列会是怎样的图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摆一摆。小组分工合作,在格子图上把空缺的格子摆满。

展示,这样的墙面多漂亮呀!

2.墙面装饰好了,再看一看他家的地面,出示地面的图片。这样铺有没有规律呢?(让学生自己观察,然后与同桌交流。)

汇报。

3.师小结:在观察的时候,我们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就会找到规律。【设计意图】创设学生熟悉的活动情境,引发学生自觉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使知识的发现过程融于丰富、有趣的活动之中,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在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

三、闯关游戏,巩固规律。

你们会找这样的规律了吗?老师这里有三道闯关题,想不想来闯关?准备好了吗?

1、第一关:到了明明家,他端出了水果热情的招待了我们,猜猜下面几个盘子里是什么水果?(出示水果图课件)

仔细观察前二组水果的排列规律,你知道后面的分别是哪一种水果吗?

2、第二关:漂亮的花边。

祝贺同学们顺利闯过第一关!老师送给你们一些漂亮的花。(边摆边说),这是第一组花,这是第二组,我们可以像明明这样从上往下摆,也可以这样横着一组一组地摆,做成漂亮的花边。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前三组花的排列有什么规律?第四组应该怎样摆呢? 如果再摆一组怎样摆?你有什么发现?

3、第三关:画一画。(学生在作业纸上完成)明明家按规律设计了厨房的地砖和墙面房间,你们想不想也设计一幅图案?这是一张正方形纸,请同学用手中的学具,设计出漂亮的花边或图案。

一起来欣赏几幅作品。

【设计意图】这一活动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巩固了新知,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欣赏美的能力,充分体现了“玩中学”“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教育理念。

四、师生小结,升华规律

同学们,时间过得真快,这节课快要结束了。你们精彩的表现给老师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新的收获吗?这节课我们又找到了新的规律,看!应用规律设计的图案多整齐、多漂亮啊!

【整体设计意图】《找规律》是二年级下册第九单元的教学内容,本节课要求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比较、讨论交流、联想推理等活动,发现一组中几行图形的变化规律:每行都是第一个图形移动最后,其他图形都依次向前移一个位置变成下一行;按以上的规律一直排列,会出现几行一组循环排列的现象。教学中把指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寻找规律作为这节课的主旋律,真正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过程,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评析】本节课本着“扎实、有效”的原则,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体现“生活味”的同时,更多关注数学的本质,面向全体学生来设计教学。本节课有以下几点成功之处:

1、以复习已有知识引入课题,促进知识整理沟通,减小新知难度。关注“数学味”本质上是对数学传统的传承,是通过数学的方式不断促进学生对已有知识结构的完善与重组,以实现对学习基础结构的顺应。本节课以生活情境图导入,在学生原有认知基础上复习,为学生接受新的信息做了心理上的准备。

2、使用课件演示,直观形象,不仅能突出重点,而且还集中学生的的注意力。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使用多媒体课件来演示一些图片的变化规律,可以增加学生的记忆力,突出了重点,这样学生比较容易接受新知。

3、关注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人文价值 “当学习材料与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相联系时,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兴趣,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本课不管是例题材料的选择,还是练习设计,均来自学生身边喜闻乐见的事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激发了学习的极大热情和兴趣。

篇6:《掌声》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

教学内容:S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29课《掌声》教材与学情分析:《掌声》这篇课文选S版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第三篇,本单元从不同角度反映了“爱”的主题。本文反映的是“相信自己,关爱他人”的主题。这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是作者回忆当时一位残疾的同学小英在同学们的掌声鼓励下克服自卑,忧郁的心理,鼓起了生活勇气的故事。语言真切朴实,情感充沛,寓意深刻。课文情节对二年级的同学而言理解起来并不困难,通过平时的培养与训练,大部分同学有一定的阅读能力。特别是本班同学,对感情丰富的课文有着极其浓厚的兴趣,能够抓住文章的重要词句理解小英在掌声前后的变化。读懂小英是个怎样的孩子。但文章包含的哲理及小英的内心变化,学生理解起来就有一定的难度。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把教学重点放在感悟小英的内心活动上,深入体会两次掌声的内在含义和作用。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朗读、感悟,体会小英在两次掌声中内心的变化。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通过模拟情境,自读自悟,组内讨论等方式,感受鼓励,赞赏的力量。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人与人之间都需要爱,要主动地关爱别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爱。教学过程:

一、整体把握,直插中心导言:揭题《掌声》。大家回忆一下,文章写谁的什么事?齐读课题,课文为什么用“掌声”做题目呢?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文章的中心句。出示这句话,“我永远忘不了这掌声,因为它使我鼓起了生活的勇气。我永远感谢这掌声。”指名读。问:“我为什么永远忘不了这掌声?”练习用“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句式练习说话。小结:她“永远忘不了”“永远感谢这掌声”,可见掌声对小英的一生具有多么深远的意义呀!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感情来读?(感恩之心,感谢之情)【设计意图】这篇课文最后一段话,通过小英的来信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是全文的精髓,我首先抓住文章的这个中心来展开,让学生的思维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体会掌声的作用有多大

二、前后对照,感悟变化。小英以前是怎样的孩子?现在又是个怎样的孩子?你能在课文中找到出处吗?(指名读第5自然段)谁能用一个词说出小英以前是个怎样的孩子?(忧郁)理解“忧郁”,换个词怎样说?她的忧郁表现在哪儿?请看第一自然段。默读用“----”划出表示小英忧郁孤独的句子。抓住“总是”、“默默”“一角”理解这句话。小英还会有什么表现?想象一下。为什么小英会这样呢?书上是怎样写的?用“因为……所以……”把前后两句话连起来说一说用什么语气读才能把小英的忧郁之情表现出来呢?(自卑、低沉……)现在小英什么样?让我们再回到第5自然段。体会“……”的作用。小组讨论汇报表演:A组汇报小英与同学交流的情景。B组汇报小英与同学做游戏的情景C组汇报小英与同学排练节目的情景小结:你们看,现在的小英能与大家一样同学习,共欢乐,她的变化真是大呀,一个忧郁自卑的小女孩不见了。是什么原因使她有这么大的变化呢?这得从一次故事会说起。【设计意图】我紧紧抓住第5自然段,围绕“忧郁”抓住重点词句理解第1自然段,通过表演汇报让学生走进文本把自己当成课文中的小英,从而感悟到现在的小英生活在同学之中是多么快乐、多么幸福。激发学生对掌声力量的探究。通过换词,用关联词语说话等形式把语言文字训练落到实处,体现了语文学科的教学理念。

三、模拟情境,寻找原因

1、模拟情节:全班同学模拟开故事会,一人扮小英。

2、再现故事内容师 生故事会开始了,起初小英的表现是——把头低了下去接着小英 ——犹豫了一会儿,眼圈红了再接着小英 ——感动得流下的眼泪故事讲完了,小英深深地 ——鞠了一躬在同学们的掌声中小英 ——微笑着走下讲台

3、追根求源这其间小英先是眼圈红红的,不情愿,怕羞,接着流下了眼泪,这眼泪是感动的泪水,是委屈的泪水,最后面带微笑,这笑是满意的笑,是自信的笑,是发自内心的感谢的笑。是什么量使她变成这样的呢?(掌声)在这个故事中,共写了几次掌声?把两次掌声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出示这两句话

1、那掌声热烈、持久。

2、教室里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比较两次掌声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字面意思、隐含意思)(第一次:鼓励、支持。第二次:赞赏、肯定。)此时此刻,假如你是小英,你会怎样做?你会对自己说些什么?假如你是台下的同学,你又会对小英说些什么?小结:是啊,一个身患残疾的孩子是多么痛苦!她不愿让人看见她有残疾的腿,她不愿与人交流,更不想表现自己,是掌声改变了她,是掌声唤醒了她的微笑,是掌声使她鼓起了生活的确勇气。让我们来重温一遍课文《掌声》(配乐朗读)感悟小英的变化之大吧!【设计意图】角色表演是一个体验情境的过程,我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表演,让学生走进文本,学生便不是他们自己,同时也有了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见解。然后抓住小英神态、动作词句进行导读,与文本对话,进而发现小英的变化,感悟到小英的内心世界。在此基础上,抓住两次掌声,体会其不同作用便水到渠成。

四、深化中心,拓展升华

1、配乐朗读全文掌声是什么?(每人一句)(鼓励、支持、信任、理解、赞美、夸奖、尊重、雨露、阳光……关心……爱)“掌声就是爱”

2、你什么时候给过别人掌声?什么时候得到过别人的掌声?

3、总结全文:是啊,人与人之间都需要掌声,需要爱。我们要主动地给别人爱,同时珍惜别人给自己的爱。最后,让我们把爱送给自己、送给你、送给他、送给我们大家吧,让爱伴随着你的一生,让爱洒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师生同唱《爱》【设计意图】“掌声就是爱”,启发学生联系生活事例,联系自己的情感经历,进一步体会掌声的作用,通过个性化的体验,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最后师生同唱《爱》,实现了爱的内化和迁移。板书设计: 【整体设计意图】本节课,我打破了从头讲到尾的惯例,顺着学情的需要,我改变了记叙的顺序,先找中心句,弄明白文章所包含的哲理,引导学生揣摩重点词句,将掌声前后的小英进行对比,按着发挥角色效应,引领学生在扮演过程中领会文本,让每个学生都走进小英的内心世界,通过神态动作的再现,理解主人公小英的变化原因来自于掌声的作用。通过过渡词、小结语、评价语和激情语,积极创设情景,诱发学生的情感与文本产生共鸣,充分张扬他们鲜明的个性。总之,整个教学过程,力求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发挥的舞台,让课堂成为孩子们思维演练的主阵地,让孩子们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评析】这节课的设计,主要体现在以下教学思想。

1、注意语文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训练在教学文章中心句和第1自然段时,让学生用“……因为……”、“因为……所以……”形式进行说话训练,让学生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积累语言,在积累语言中学会运用关联词语。在教学“忧郁”一词时,引导学生查字典理解本文,再联系上下文理解其含义。接着换词说话,从多角度理解小英是个怎样的孩子,这样学生理解词语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培养。“假如你是小英,你会怎么想?”你会对自己说些什么?等等,引导学生想象,培养想象能力。”第1、5、6自然段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充分地读,引导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了情感的熏陶。

2、角色转换,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意识现今教学课堂,应是学生成为主体的课堂,为了达到教学目的,我让孩子们扮演小英,让孩子们站在小英的立场,去身临其境地思维。这样孩子们通过情感的投入,角色的转换,很快地理解了文章的内涵,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篇7:设计意图及反思

一、设计意图

《认识图形》是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册第六单元的知识。本单元教学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直观认识。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了解一些常见几何形体的名称并能正确的加以识别,从而为学习图形与几何奠定初步的基础;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生积累学习图形与几何的经验,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基于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判断相关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还是球。一方面这是本单元教学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识别的过程依赖于对相关形体主要特征的感知,也反映了学生对几何抽象的感知。因此,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流程:

(一)设疑激趣,导入新课

课的开始我抓住儿童的好奇心,以打开礼物发现学生熟悉的机器人为诱导,引入新知,再在找一找中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自觉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

(二)动手操作,感知形状

“分一分”是用实物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辨认物体的形状,让学生初步感受将外形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使学生初步形成这些物体形状的表象,为建立图形概念打下基础。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一方面培养了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思想,一方面又突出了分类的多样性。

(三)实践探究,形成表象

这一环节我分五个步骤进行教学:

1、初步感知球的特征。

2、初步感知圆柱的特征。

3、初步感知长方体的特征。

4、初步感知正方体的特征。

5、比较不同。

在教学方式上,我力求以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因此,在学生初步感知各种不同形状物体的外形特征后,适时引导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滚一滚,让学生体验并了解不同形状物体的特征;通过组织交流汇报和引导思考,让学生区别不同形状物体的不同特征。

接着从实物中抽象出图形,有利于学生理解物体形状的本质特征,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并初步建立各类物体的表象。

最后,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沟通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四)游戏巩固

多种形式,富于变化的游戏设计,我运用了适合小学生心理特征的游戏法,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思。

(五)全课总结

二、教学反思

在《认识图形》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找一找、看一看、摸一摸、滚一滚、猜一猜各种操作活动。一是通过动手操作、动嘴说,让学生

体验并了解不同形状物体的特征。二是培养一年级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思考探究的能力。对于这样的教学设计我本来很有信心,可是上课效果完全出乎了我的预料。对于这样的过程和结果,我总结了以下几点不足之处:

1、本课大部分教学时间我都用来安排学生的操作活动,所以我在备课时首先要考虑的是组织教学问题,我有想到一年级学生的自控力差、好奇心强,集中于学习活动的注意力维持时间短。但由于课堂准备学具多,诱惑力强以及学生不是经常训练动手操作实践的活动,所以在操作的过程中,学生不是很听我的指挥,课堂随意性较大。

2、由于一年级小学生缺乏一定的基础知识、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加上我没有及时的进行示范、引导和指导,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以至于学生不能充分把握我的意图,甚至对我提出的要求也不能完全领会,因而,他们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往往不能按照我的要求去做,有时还出现了事与愿违的现象。

3、语言不够准确精练,课堂组织教学及驾驭课堂的能力不够强,没有很好的感染学生、引导有序活动;对学生的养成教育、学习方法缺乏指导;评价学生的方法不够灵活。

篇8:“年 月 日”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下册第二单元24页~26页“反比例”。

教学目标

1.通过感知生活中的事例, 理解并掌握反比例的意义, 能够初步地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反比例。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源于生活的观点。

教学重点

让学生知道如果两种相关联的量, 乘积一定时, 那么这两种量的关系是成反比例的关系。

教具与学具计算器、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师:老师问同学们一个问题, 你们上一年级的时候多大年龄呢?

生:六岁、七岁、……

师:是的, 记得我七八岁时, 小孩子嘴馋有时向家长要钱买好东西吃, 家长就给我1角钱, 那时候物价便宜, 1角钱可以买2根冰棍或者10块糖。我就算计, 10块糖可以吃10天, 2根冰棍只能吃2天。于是我就买了10块糖吃。如今想想这件事还觉得好笑!同时老师又想到一个新的数学问题:就这么一点钱是固定的, 买的东西越多, 说明这种东西就越便宜;买的越少, 这种东西就越贵。你们经历过这种事情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说说像这样的事情。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生活经历中引出数学问题, 渗透当“总价不变, 两种相关联的量变化的规律”, 感受数学与生活是密切联系的, 同时也为本节课的后续学习打下了伏笔。

二、事例解读, 探索新知, 理解反比例的意义

1. 事例一换零钱。

师:介绍新版人民币的一些特点。老师提问:人民币整元整元的面值都有哪些?如果把100元钱换成面值是10元的钱, 那么要换10张, 如果换成其他面值的钱, 各能换多少张?幻灯片出示表格:

师:请同学观察表格, 按要求把表格补充完整, 并寻找规律。

(1) 把表格补充完整后, 请同学们互相说一说, 讲一讲表中有哪两种量?先一行一行地看, 发现了什么?再一列一列地看, 又发现了什么?

生1:面值越来越大, 张数越来越少。

生2:面值与张数有关系。

生3:发现总钱数是不变的。

(2) 师:很好。你们是怎么发现总钱数不变的?能用表中提供的数据列式说明吗?生说师板书。

师小结:面值变化, 换的张数也随着变化, 面值扩大, 换的张数反而缩小了, 但是总钱数不变。

【设计意图】老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选用学生熟悉的人民币做学习材料, 熟悉的事物能引发学生的注意力, 又便于学生发现规律——面值越大, 换的张数越少, 初步揭示反比例的意义。事实胜于雄辩, 板书的作用在于一目了然, 清楚地看到两种相关联的量在变化的同时, 总钱数是不变的, 百闻不如一见。

2. 事例二上学与上班。

(1) 谈话。

师:老师还想问问你们, 早晨你们上学、家长上班都乘坐哪些交通工具?

生:坐班车、开私家车、坐公交车、骑电动车、自行车……。

师:无论上学或上班, 我们最担心的是迟到, 所以很关注时间 (用手指指手表) , 同时, 还要关注交通工具的快慢, 也就是车速。速度和时间是不是两种相关联的量呢? (是) 你知道老师上班用哪种交通工具吗?

生猜。

师:我“驾驶”的是两轮自行车, 本周老师特别留意了每天上班时骑车的速度与时间。请看表格 (幻灯片出示) 。

(2) 算一算。

师:请同学们根据表格中提供的数据, 用计算器算一算老师从星期二到星期四每天上班用的时间分别是多少分?

生:24分、20分、18分。

(3) 观察发现。

师:我骑车快慢是由哪种量决定的?一行一行地看, 你发现了什么?一列一列地看呢?从表中你能发现了什么?

生:速度不相同, 时间也不相同。速度变化 (扩大) , 时间也随着变化 (反而缩小) , 但是路程不变。

【设计意图】骑车上学也是学生熟知的, 决定车快慢的两个因素是时间和车速, 这里用到小学阶段学习的一个重要的数量关系:速度×时间=路程, 但必须要有一个问题情境来承载, 所以设计时选择了老师骑自行车上班的平均速度与时间来作为学习的材料。老师的事情学生最关注, 此情境的创设有助于保持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4) 寻找规律。

师:你是怎样看到路程不变的?用表中的数据说明, 生说师板书。

师:虽然老师每天上班骑车的速度和时间在变化, 但路程是不变的, 也就是说: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都是3600米, 固定不变, 数学上叫做“一定”。速度×时间=路程 (一定) , 当两种相关联的量相乘, 积一定时, 这两种相关联的量就成反比例的量, 表中速度和时间就是成反比例的量, 这两种量之间的关系就是反比例关系。

师:想一想, 成反比例的两种量有什么特点呢?

生:学生自由说, 然后再读一读反比例的意义。

幻灯片示:两种相关联的量, 一种量变化, 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 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乘积一定, 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 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师:刚才换零钱时, 面值和张数成反比例吗?

生:让说清楚成反比例的原因。

师板书:面值×张数=总钱数 (一定)

【设计意图】由于有了前面的铺垫, 这里可以师生互动式的一问一答。教师的讲解是非常必要的。反比例的难点之一是对“一定”的理解, “一定”可以理解为“固定不变”。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抽象的概念。淡化概念并不意味着不教概念, 让学生带着问题来读一读反比例的意义, 能够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对反比例意义的掌握。

3. 事例三、实践活动分果汁

(1) 谈话。

师:本学期我们搞了一次社会实践活动, 还记得吗?和学生一起回顾实践活动中发生的事。

(2) 思考问题:运用反比例的意义说说我们在活动中, 分果汁时, 分的杯数与每杯的果汁量成不成反比例。

师:幻灯片出示表格:

有600毫升果汁, 可平均分成若干杯, 请按要求把下表填完整。

生:让学生说清成反比例的理由。

师板书:每次分的杯数×每杯果汁量=果汁总量 (一定)

(3) 总结。

师:前面说过的三个事例都有两种相关联的量, 并且两种相关联的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乘积总是一定的。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 用K表示它们的乘积 (一定) , 反比例关系可以怎样写?

生:学生尝试汇报后。

师板书:X×Y=K (一定)

师: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反比例, 就看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乘积是否一定。

【设计意图】社会实践活动中也有数学, 让学生体会数学是来源于生活的。初步掌握了反比例的意义, 再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与运用, 既可以锻炼学生的思辨性, 又能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思维能力。概括总结出反比例关系式, 初步掌握反比例的实质——两种相关联的量相对应的两个数的乘积一定。

(4) 提问。

师:在前面的三个事例中, 哪种量是X, 哪种量是Y, K呢?

【设计意图】如果说从事例一到事例三是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 培养学生归纳的能力, 那么此处的提问则是由抽象到具体, 即由特殊到一般, 培养学生演绎逻辑推理能力。

三、巩固应用, 生活中的反比例

师:成反比例的事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随处可见的, 请同学们再看一看, 幻灯片出示:

1. 请把下表补充完整, 想一想平均每天看书的页数和看完全书所需天数有什么关系, 并说明理由。

2. 电脑兴趣小组的同学练习打同一份稿件, 下表记录的是每人打字所用的时间, 请把表格补充完整, 再回答问题。

(1) 不同的人在打同一份稿件的过程中, 哪个量没有变?

(2) 打字的速度和所用的时间有什么关系?

(3) 老师打这份稿件用了24分, 你知道她平均1分打多少个字吗?

3. 一个长方形的周长为20厘米, 若长是9厘米, 则宽是1厘米。

请你填写下表, 并判断这个长方形在周长不变的情况下, 长和宽是否成反比例, 并说明理由。

【设计意图】本节课的题目都是以表格的形式出现的, 它的好处是表中提供了变化的数据, 容易发现规律, 比纯粹的文字叙述形象、直观。此种方式便于学生观察, 容易发现变化规律, 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概念, 此后可逐渐过渡到纯文字叙述方式。

四、全课总结

【总体设计意图】

成反比例的量, 既是对第一、二两个学段学习数量关系的概括与总结, 也是对第三学段学习反比例函数的铺垫, 可以说这部分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反比例的意义是一个让学生很难懂, 学习之后又非常容易遗忘的内容, 这是因为: (1) 反比例很抽象, 只要满足“x×y=k (一定) ”, 两种相关联的量就成反比例关系, 学生需要对两种量先要进行分析判断, 思维含量高。 (2) 反比例的事例生活中有, 但并不常用。 (3) 学生对反比例的意义记忆的成分多, 理解与应用远远不如计算强, 不会举一反三。基于这样的想法, 对教学进行如下设计。

首先在不改变基本内容的基础上,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从谈话引入, 讲一讲老师小时候花钱买东西的事情:用1角钱买糖果, 买的糖果越多, 糖果越便宜;买的糖果越少, 糖果越贵。既渗透了反比例的意义, 又接近了与学生学习知识的距离, 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有这样的事情, 从而为学习反比例知识做铺垫。然后列举生活中的三个事例, 探索并概括规律, 总结反比例的意义。学会用字母表示反比例关系:X×Y=K (一定) 。

篇9:“年 月 日”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十单元“认数(二)”第78~79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计数单位“十”,知道10个一是1个十,初步感受十进制;正确地数出11~20各数,了解这些数的数值,能正确地读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

2.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学习估计物品的数量,培养学生初步的数感。

3.让学生初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宴事物,渗透应用意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认识计数单位“十”)

1.谈话:小朋友喜欢玩吗?你们最希望到哪儿去玩呢?悄悄地告诉同桌。老师猜,小朋友一定非常希望到儿童乐园去玩吧。(多媒体出示儿童乐园情境图)谁能用学过的数说一说?

[设计意图: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创设展现数学趣味性的情境,激发学生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爱玩是儿童的天性,特别是一年级学生。以到儿童乐园去游玩作为引子,会很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上课伊始便能集中注意力投入到全新的学习环境之中,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

2.谈话:在我们已经学过的数中,最大的数是几?在认识10的时候,我们曾经把10根小棒捆成1捆,还记得吗?那是一次重要的操作,让我们再做一次。请同学们把小棒拿出来,数出10根小棒捆成一捆。(学生动手捆小棒)

3.谈话(出示图:10根小棒一捆):捆前是多少根?(10根)我们用1根代表一,捆前是几个一?(在10根下面板书:10个一)我们用1捆代表几?(十)1捆就是1个十。(在一捆下面板书:1个十)你们看,10个一和1个十有什么关系?(板书:10个一就是1个十)闭上眼睛再想一想,一是什么样的?十是什么样的?10个一是什么样的?10个一与1个十是什么关系?想明白了吗?

4,谈话:1个十在生活中应用很广泛。例如,10枝铅笔捆成1捆,这1捆就是1个十,有人要买10枝铅笔就不用一枝一枝地数了,拿出1捆就行。再如,10个羽毛球装成一筒,这一筒就是1个十,有人要买10个羽毛球,只要怎么办?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设计意图:学生数感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在学习过程中逐步体验和建立起来的。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计数单位“十”的认识过程,对于这样重要的数学概念,花费足够的气力形成清晰的认识是十分必要的。安排学生操作、看图并想象,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十”的表象,列举成捆的铅笔和成筒的羽毛球,不仅丰富“十”的表象,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而且学生会自觉地把1个十看成10个一,在接下去数小棒时就会自觉地先取出1捆,而不是一根一根地数。]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认识11~20各数)

1.谈话:在课桌上摆12根小棒,怎样摆容易清楚地看出是12根?请在课桌上摆一摆。

(学生摆小棒,教师巡视,发现不同的摆法)

预计一般都会摆成1捆另2根,展示一个学生这样的摆法。

提问:你来数一数这是不是12根。(从10数起,11、12)这种摆法看得清楚吗?如果有其他摆法,先检查是不是12根,再让大家评议这样摆是不是容易看清楚。

小结:让我们摆12根小棒,就先摆1捆,再摆2根。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方法,有效激活学生数数的策略,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数数活动。]

2.提问(出示三幅图:1捆另1根,1捆另3根,1捆另8根):你能数一数每幅图中各有多少根小棒吗?(指生数后教师分别板书:11,13,18)谁愿意来说一说是怎样数出中间一幅图有13根小棒的?

3v谈话:小朋友们都学得不错,现在老师想考考你们。我说数,你们摆小棒,摆好后同桌互相检查。

(出示14根、16根、19根小棒,让学生摆一摆)

4.提问:如果在19根后面再添1根是多少根?20R怎么摆?

提问(待学生把散放的10根小棒捆成1捆后再提问):这里是把几根小棒捆成1捆的?又捆成1捆有什么好处?2捆是2个什么?是多少根?(2捆是2个十,是20根)

5.让学生看书第78页。在两个()里填上数。

完成后再说一说身边的数哪些是11~20。

[设计意图:给学生留下一定的自主探索空间,让学生经历发现物体个数11~20的表示方法和运用这种方法表示物体个数的过程,并通过活动体会到数学学习不但要观察,还要动脑想、动手做。在教学的关键处,教师要作细致的教学处理:充分发挥单位“十”的表象作用,在认识单位“十”的基础上认识11~20各数。教学认识20时,先利用数数经验,19添上1是20,再讨论“20根怎么摆”。引导学生再一次建构“十”,进而以“十”为单位认识20。]

三、实践应用,质疑深化(巩固11~20各数)

1.“想想做做”第1题。

谈话:抓一把小棒,数一数有多少根。如果超过10根,要想办法使人看得清楚;如果不够10根,放下重新抓。

(学生活动后指名说出抓的根数和自己的处理方法)

[设计意图:在教学中要及时注意反馈,以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有利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同时,尽量让学生通过活动品尝成功的喜悦,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2.“想想做做”第2题。

谈话:请拿出尺子,看着尺子上的数,从0读到20,手指着数读给同桌听。

(出示尺子图,再指认11、15、17等数)

提问:尺子上的数越往右边越怎么样?

3.“想想做做”第3题。

数数给同桌听,一人从7数到17,另一人从11数到20。

4.“想想做做”第4题。

谈话:图中画了一些草莓和雨伞。先估一估是多少,再数出来,看一看自己估得怎么样。要注意一定先估再数,不能数好了把数出的数作为估的数。

(指定几人说出估计的数,教师板书在黑板上,再让学生数,数后评议学生的估计)

谈话:估计物品的数量是一种能力,今后还要多练习。为了清楚地看出草莓和雨伞各有多少,你还可以在书上怎么办?(引导学生数出10个并圈起来)

5.“想想做做”第5题。

(让学生看书上插图)

谈话:你在哪里见到过这样的数?(如果学生不认识,就告诉学生这几幅图分别为公共汽车上标明的几路车、指挥车辆或行人通行的红绿灯标志、一袋大米的千克数、电梯里面楼层的牌子)

你会读出这些数吗?读给同桌听。

提问:读了这些数,你想到了什么?(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6.“想想做做”第6题。

谈话:请在数学书上数出10张纸,用手捏一捏,再看一看有多厚;然后重新数,数出20张纸,用手捏一捏,再看一看有多厚。两次的感觉一样吗?有什么不同?这说明20与10相比怎么样?

7.“找朋友”游戏。

一名学生报数,对号学生说到。

[设计意图:有层次地组织学生进行数学活动,使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掌握数数方法,会表示11~20各数,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感。抓小棒,用手捏10张、20张书页,凭触觉感知数的大小;读米尺上的数,按顺序数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感受数的大小关系;估计物品的数量,加深对数的多少的体验;启发学生捆小棒,自主建构“十”的模型,加深对计数单位“十”的认识;“找朋友”游戏,了解数所表示的实际意义……在这个过程中,无不在培养学生的数感。]

四、总结评价,延伸拓展(应用11~20各数)

1.提问:这节课你认识了哪些数?学到了什么知识?你对哪些学习内容最感兴趣?

[设计意图:其实放手也是美丽的。“教是为了不教”。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是为了激发学生去探索,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课尾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探索、归纳小结、相互补充、共同完善、融会贯通,比由教师小结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

2.谈话:我们这节课认识了10个新的数,课后留心观察在哪里能见到这些数。

篇10:“植树问题”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学生自备画图用直尺。【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初步建模 1.图片:感知“间隔”

师(出示学校或广场树木、路灯、建筑等图片):熟悉吗?用数学的眼光看一看,这些景物都有什么共同的地方?(板书:间隔)2.站队:认识“一一对应”

师:树和树之间、柱子和柱子之间、路灯和路灯之间有间隔,咱们同学站队的时候有没有间隔?谁愿意到前面来站一站?几个人?几个间隔?再来一个人,几个人几个间隔?再来一人,几个人几个间隔?你发现了什么?(生:人比间隔多1个)为什么呢?先不管这个同学,从前面看,一个同学一个间隔,一个同学一个间隔,一个同学一个间隔,怎么样?有规律吗?这种现象在数学上叫做“一一对应”(板书)。前面都是一一对应,最后一个是人,人数和间隔数相比怎么样?如果继续往后排,排到墙,没法站人了,几个人几个间隔?人与间隔怎么样?一一对应,相等了,是吗?这节课我们就应用一一对应的思想,来研究一些新问题。【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创设有趣的排队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对间隔现象有新的认识,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

二、探索规律,建立模型 1.猜测

师(出示例1):同学们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先猜一猜,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呢? 2.找规律

师:猜测毕竟是猜测,究竟哪一个结果正确呢?还需要进行更细致的研究。咱们能不能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摆一摆,或者画一画?用你们自己的方式找一找这其中的规律,好吗?请大家用一一对应的眼光看一看,你有什么新发现? 3.展示交流,总结规律

师:哪个小组是用小棒摆的?先上来说一说。(板书:棵数 间隔数)还有不同的摆法吗?哪个小组用了画图的方法?还有不同的画法吗?除了画图,摆小棒,还有用其他方法的吗?通过各小组的研究,我们发现了一个共同的规律,是什么?(棵数比间隔数多1)4.优化方法

师:在刚才找规律的过程中,大家用了不同的方法,有的同学研究了几根小棒,有的同学画了图。比较一下,你觉得哪种方法更简捷?为什么?如果画图的话,怎样画更简捷?以后我们在解决复杂问题时,也可以像今天这样,把大的变成小的,把多的变成少的,从简单的例子入手进行研究,这是一种常用的数学学习方法。学会了吗? 5.验证规律

师:刚才我们发现的这个规律是不是正确呢?一起来验证一下。用一条线段表示20米长的路,每隔5米栽一棵,一共分了四段,栽了几棵树呢?棵数与间隔数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会多这一棵? 6.应用规律

师:这个规律能不能用到100米的小路上?哪个结果正确呢?谁来解释一下算式的含义?(强调100÷5的意义,即求出的是间隔数)7.拓展与深化

师:如果是1000米的小路,能栽多少棵树?如果是10000米呢?都多一棵。这一棵是哪一棵?如果这一棵不栽,会是什么情况?想象一下。这时候棵数和间隔数怎么样?你又能发现什么规律?如果另一头也不栽呢?你还能发现什么规律?看来这里边还有很多的学问呢!

【设计意图:向学生渗透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教学时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从中发现规律,抽取出其中的数学模型。】

三、拓展应用 1.路灯题:在一条全长2千米的街道两旁安装路灯(两端也要安装),每隔50米安装一座。一共要安装多少座路灯?

2.垃圾箱问题:为净化环境,公园沿一条600米长的小路一侧设置垃圾箱,每隔30米放一个(路的一头不放),一共需要多少个垃圾箱? 师(总结课题):刚才大家说的都像植树问题,人们也把具有这一类特点的问题统称为“植树问题”。请同学们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类似于植树问题?公园里还有这样一个问题,请大家再帮着解决解决。(出示课本118页例2)

上一篇:甩不掉的朋友作文500字下一篇:黎加厚